• 283.00 KB
  • 54页

《水力学》实验教学大纲

  • 54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实践课程大纲(2009培养方案)52 《水力学》实验教学大纲所属课程名称:水力学所属课程编号:02211902课程总学时数:80实验时数:16开设实验项目数:6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比例:10%实验成绩评定方式:c根据专设的操作考核评定c根据专设的实验笔试评定√根据平时实验操作综合评定c其它评定方式:课程大纲对实验的要求、实验总目的:1、验证、巩固、加深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2、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设备和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原理、性能及操作;3、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作风。本课程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时数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目的及要求1静水压强实验2必修验证实验4实验目的:验证水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掌握静水压强的测量方法。实验要求:测定在静止液体内部空间A,B两点的压强值。2伯努利方程验证(能量方程)3必修验证实验4实验目的:验证流体管流运动的各种能量之间相互转换关系。实验要求:测管流平均流速,总水头,测压管水头。3文丘里流量计流量系数验证3必修验证实验4实验目的:测定文丘里流量计流量系数。实验要求:用文丘里流量计测定管道实际流量,求出流量系数m。4雷诺实验3必修验证实验4实验目的:测定层流与紊流两种流态的水头损失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实验要求:观察层流、紊流现象,并计算雷诺数。5沿程阻力系数的测定3必修验证实验4实验目的:测定沿程水头损失系数l。实验要求:测定管内流速,测定沿程水头损失。52 6局部阻力系数的测定2必修验证实验4实验目的:测定局部水头损失系数l。实验要求:测定管内流速,测定局部水头损失。实验指导书:《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水泵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集》作者:张维佳、王涌涛、潘扬出版社:自编主要参考书目:《水力学》,张维佳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填写人:王涌涛实验室主任:张俊强教研室主任:徐乐中系主管主任:费忠民52 《环境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所属课程名称:环境分析化学所属课程编号:02211004课程总学时数:64实验时数:20设实验项目数:7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比例:20%实验成绩评定方式:c根据专设的操作考核评定c根据专设的实验笔试评定√c根据平时实验操作综合评定c其它评定方式:课程大纲对实验的要求、实验总目的:本课程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时数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目的及要求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废水酸度的测定3必修验证1初步掌握滴定管、移液管的洗涤方法、使用方法及操作要领,熟悉酚酞和甲基橙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的变化。学习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水和废水的酸度和碱度。2配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3必修验证1了解水的硬度的测定意义和常用的硬度的表示方法,掌握EDTA配和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的原理和方法,掌握铬黑T的应用。掌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3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3必修验证1掌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标定方法以及用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条件及有关注意事项;进一步练习用容量瓶准确稀释标准溶液的方法及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要领;掌握高锰酸盐指数的计算方法。4化学需氧量的测定3必修验证3了解化学需氧量的定义;掌握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原理和方法。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要求控制实验条件。52 5溶解氧的测定2必修验证1掌握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原理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虹吸法移取水样的目的和操作方法;掌握碘量法滴定中的注意事项;学会使用淀粉指示剂时指示剂的加入时间和终点的判断。6磷钼酸铵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磷酸根3必修验证3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磷酸盐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学会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要求学生了解磷钼酸铵光度法测定磷时影响显色反应的主要因素和显色条件。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铜3必修验证3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结构,学习其基本操作。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的方法。实验指导书:环境分析化学实验讲义作者:张丽君出版社:自编主要参考书目:①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填写人:张丽君实验室主任:张俊强教研室/系主任:潘杨分管院长(主任):52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所属课程名称:环境微生物学所属课程编号:02211007课程总学时数:48实验时数:12开设实验项目数:2适用专业:本科/专科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排水专业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比例:20%实验成绩评定方式:c根据专设的操作考核评定c根据专设的实验笔试评定√c根据平时实验操作综合评定c其它评定方式:课程大纲对实验的要求、实验总目的:为了更好地认识微生物,控制微生物,改造微生物,从而利用有益的,消灭有害的,使微生物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服务,需要有一套研究微生物的方法和设备。掌握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微生物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显微镜的使用;学会微生物的显微观察、染色和计数技术;掌握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方法、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了解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的测试方法。本课程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时数必修/选修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目的及要求一显微镜的使用、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记数技术5必修30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观察活性污泥、藻类、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的形态2.掌握微生物计数方法,学会使用血球记数技术板计数。二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和接种技术。水的细菌学检验7必修301.掌握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和接种技术2.了解水的细菌学检验原理和掌握水的细菌学检验方法,结果分析等。实验指导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编著:周群英,高庭耀版本:高教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①《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王家玲编;②《水处理微生物学》顾夏声等编;填写人:宋吟玲实验室主任:张俊强教研室主任:陈亢利系主任:张维佳52 《环境监测A》实验教学大纲所属课程名称:环境监测A所属课程编号:02511004课程总学时数:56实验时数:24开设实验项目数:6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比例:20%实验成绩评定方式:c根据专设的操作考核评定c根据专设的实验笔试评定c根据平时实验操作综合评定√其它评定方式:实验报告课程大纲对实验的要求、实验总目的:通过实验,加强对理性知识的感性认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掌握水、大气、土壤环境样品中某些化学污染物的分析、监测方法的原理和测定步骤,掌握所用仪器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和操作方法。本课程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时数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目的及要求1污水中油类的测定4必修验证4掌握水中油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水中铬(VI)的测定4必修验证4掌握水中铬(VI)的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原理和方法。3交通繁忙地区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4必修综合4掌握大气中氮氧化物的采样和盐酸萘乙二氨分光光度法测定氮氧化物的原理和方法。4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4必修验证4掌握采集室内空气中甲醛和甲醛测定(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方法5土壤中重金属(铜)的测定4必修综合4掌握用微波消解土壤样品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铜的原理和方法6气相色谱测定苯系污染物4必修验证4掌握气相色谱测定苯系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实验指导书:《环境监测实验》作者:孙福生出版社:化工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①《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委会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②《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③《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填写人:孙福生实验室主任:张俊强教研室/系主任:潘杨分管院长(主任):费忠民5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大纲所属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所属课程编号:02211001课程总学时数:64学时实验时数:12学时开设实验项目数:四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比例:10%实验成绩评定方式:c根据专设的操作考核评定c根据专设的实验笔试评定■根据平时实验操作综合评定c其它评定方式:课程大纲对实验的要求、实验总目的:基本要求:1、掌握实验和所用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的操作方法。2、能独立进行实验的全过程,包括装配和调节实验装置,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综合分析实验结果,作出正确的实验报吿。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实验方法、手段和技能,加深对所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本课程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时数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目的及要求1粉尘真密度的测定3动手操作3-4人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测定粉尘真密度的原理及掌握测定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要求:1、实验前准备好仪器,及其它物品2、课前要预习,要复习天平的使用方法3、比重瓶每次放人水中拿出后都要用滤纸擦干净处水滴4、操作(抽气)时要用微力摇动比重瓶要保护装置5、做好实验记录,按时交实验报吿52 2粉尘的粒径分布测定3动手操作3-4人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测这定粉尘粒径分布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要点,掌握颗粒沉积天平的使用方法。实验要求:1、实验前准备好仪器及药品2、实验前要预习3、操作时要迅速熟练,不要乱调沉降天平4、实验结束后要写实验报告3SO2催化氧化法净化SO2废气3动手操作4-6人实验目的:通过SO2在钒催化剂上催化氧化,测定SO2的去除率,初步掌握气固相催化反应净化废的实验技术。实验要求:  1、课前要预习好实验  2、实验前凋好设备,准备好仪器,药品1、操作时要求互相配合2、做好记录,按时上交实习报告4活性炭吸附低浓度苯酚废气3实际动手操作2-3人实验目的:掌握活性炭固定吸附器测定吸附透过曲线的基本方法。实验要求:1、进行课前预习2、实验前准备好仪器,药品3、测定前将一系列溶液配好,组员间做好配合4、实验结束后及时上交实习报告实验指导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讲义作者: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等高等教育出版社填写人:蒋京东实验室主任:张俊强教研室/系主任:潘杨分管院长(主任):52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大纲所属课程名称:噪声污染控制工程所属课程编号:02511005课程总学时数:32实验时数:6开设实验项目数:2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比例:占课程成绩30%实验成绩评定方式:c根据专设的操作考核评定c根据专设的实验笔试评定√根据平时实验操作综合评定c其它评定方式:课程大纲对实验的要求、实验总目的:本课程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时数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目的及要求1声学现象观测与声级计使用3必修验证3掌握普通声级计的校正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室内对噪声传播衰减的定量测定,加强对声波在提到空间内传播规律的认识。通过声级叠加的定量测量和计算,解分贝算术的原理。2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测量3必修验证3掌握道路交通噪声的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初步认识交通噪声与车型、流量的关系实验指导书:《噪声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作者:自编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洪宗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填写人:赵雪涛实验室主任:张俊强教研室/系主任:潘杨分管院长(主任):52 《现代卫生填埋场设计》实验教学大纲所属课程名称:现代卫生填埋场设计所属课程编号:02721001课程总学时数:48实验时数:20开设实验项目数:1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方向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比例:30%实验成绩评定方式:c根据专设的操作考核评定c根据专设的实验笔试评定√根据平时实验操作综合评定c其它评定方式:课程大纲对实验的要求、实验总目的: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分的调查和预测到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的全过程,初步学习综合运用基础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处置的实际问题;了解工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和一般步骤;重点训练针对具体的城市生活垃圾状况和设计要求,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合理地论证方案和正确选择填埋场场址,正确地进行填埋工艺设计,恰当地选择处理设备,正确地进行渗滤液收集系统的设计,绘制构筑物的工艺施工图纸(包括采用CAD制图),编制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以及阅读和翻译外文专业文献,撰写英文摘要的能力。本课程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时数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目的及要求1设计计算及计算机绘制20必修验证5-6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绘图的能力;掌握填埋场构筑物绘图的基本要求;掌握填埋场构筑物设计的要求。实验指导书:卫生填埋场设计任务书(自编)作者:金龙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书名,作者,出版社)①现代卫生填埋场的设计与施工,钱学德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②实用环境工程手册-----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赵由才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填写人:金龙实验室主任:教研室/系主任:分管院长(主任):52 《泵与泵站》实验教学大纲所属课程名称:泵与泵站所属课程编号:02721002课程总学时数:40实验时数:4开设实验项目数:2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比例:10%实验成绩评定方式:c根据专设的操作考核评定c根据专设的实验笔试评定√根据平时实验操作综合评定c其它评定方式:课程大纲对实验的要求、实验总目的:本课程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时数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目的及要求1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2必修验证型5~6要求学生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特性;掌握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变化关系2离心泵串、并联工作2必修验证型5~6要求学生了解离心泵串联、并联运行的特征;掌握串联、并联工作时水泵流量与扬程。实验指导书:《泵与泵站》实验指导书作者:自编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①《水泵及水泵站习题实验课程设计指导书》王涛著水利电力出版社②《水泵及水泵站》袁一星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③《水泵和水泵站》金绍基著填写人:实验室主任:教研室/系主任:分管院长(主任):52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实验教学大纲所属课程名称: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所属课程编号:02721003课程总学时数:40实验时数:16开设实验项目数:1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比例:10%实验成绩评定方式:c根据专设的操作考核评定c根据专设的实验笔试评定√根据平时实验操作综合评定c其它评定方式:课程大纲对实验的要求、实验总目的:本课程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时数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目的及要求1抄绘工程图纸1张16必修验证1每位同学独立完成图纸的绘制,锻炼学生读图、制图能力。实验指导书:自编作者:袁怡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书名,作者,出版社)①顾夏声等主编,《水处理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②高廷耀等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③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主编,《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④崔玉川等,废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⑤《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4、5、6、8、9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⑥《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⑦《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填写人:袁怡实验室主任:张俊强教研室/系主任:潘杨分管院长(主任):52 《环境监测系统管理》上机教学大纲所属课程名称:环境监测系统管理所属课程编号:02221003课程总学时数:48实验时数:12开设实验项目数:3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监测方向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比例:15%实验成绩评定方式:√根据专设的操作考核评定c根据专设的实验笔试评定c根据平时实验操作综合评定c其它评定方式:上机报告课程大纲对实验的要求、实验总目的:本课程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时数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目的及要求1RPHPLC测定USEPA规定的16种优先监测多环芳烃结果分析4必修验证1通过上机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使用计算机软件对USEPA规定的16种优先监测多环芳烃结果分析,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计算均值、SD、RSD和DL。2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结果分析4必修验证1通过上机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统计处理分析方法,对土壤中重金属形态进行绘制图表,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3AAS测定土壤中Pb含量的均数-极差控制图的绘制4必修验证1通过上机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使用计算机软件对环境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及统计处理分析方法,对所给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及统计处理,并对质量控制图进行判断分析。实验指导书:环境监测系统管理中计算机处理的应用作者:自编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环境监测系统及原理,张大年主编,华东化工学院填写人:孙福生实验室主任:张俊强教研室/系主任:潘杨分管院长(主任):费忠民52 《导师制专题实践》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231009总学时数:课外学时32总学分数:2课程性质:本课程性质为专业任选课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给水工程、环境科学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导师制专题实践是环境学院较为有特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尽早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流程和程序。学生通过导师制专题实践,可在科学研究的活动过程中将课堂所学知识加以应证,从而加深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相应的学科理论;通过导师制专题实践,还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基本内容和要求:原则上采取“导师提议、学生自愿”的双向选课办法。一般由承担科研任务的教师提出申请,凡主持经费在2.0万元以上的纵向在研科研课题的教师均可申请承担该课程。教学内容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主,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一般应承担工艺运行管理、采样分析、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资料收集整理等相关的科研活动。每名指导教师每课题可指导学生2名,每指导一名学生每周计1课时;凡参与《导师制专题实践》的学生,计为系内任选课32学时,即学生每周至少应完成2学时。三、教学时数分配:周学时2学时,根据相关科研活动的需要,可由教师灵活调整周学时,单学生总学时必须达到32学时。四、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学生完成《导师制专题实践》后应于学期结束前向指导教师提交一份字数3000~5000左右的科研报告。该科研报告撰写层次参照《苏州科技学院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撰写的科研论文质量为其评定成绩,成绩按“通过”与“不通过”两级计分。为保持科研的延续性,凡参加《导师制专题实践》的学生,只要指导教师认可、学生自愿,原则上可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继续参与该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2、习题:本课程没有习题。3、能力培养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按时参与科研活动,完成教师分配的各种任务。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52 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无(2)主要参考书目:根据各专业确定制定人:李勇审核人:袁怡批准人:52 《综合实验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511008总学时数:16总学分数: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实验教学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培养和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方面。本课程的教学任务首先是加深对课程内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工艺)的理解和掌握,巩固新知识;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初步掌握实验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测试技术;初步掌握研究数据分析处理方法;锻炼学生自觉动手操作的能力、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和科学态度,使学生掌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和规律;为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具备水和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应用、设计和研究开发的实际工作能力。根据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教材编审委员会制定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的基本教学的要求,结合我院的情况,综合实验一至少开出包括混凝实验、过滤实验和气浮实验、自由沉淀等多项实验。其中混凝实验、过滤实验和气浮实验为必修实验,自由沉淀和成层沉淀为选修实验(二选一)。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课前预习:为完成好每个实验,学生在课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教材,清楚地了解实验项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2)实验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在设计型实验中运用。(3)实验操作:学生实验前应仔细检查实验设备、仪器仪表是否完整齐全。实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精心测定实验数据,并详细填写实验记录。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设备和仪器仪表恢复原状。(4)实验数据处理:通过实验取得大量数据后,必须对数据作科学的整理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得到正确可靠的结论。(5)编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数据、数据整理结果和实验结果讨论等方面。二、基本内容和要求:1、混凝实验(设计综合型)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水处理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混凝工艺基本原理,了解针对实际废水采用混凝工艺的参数确定与优化。实验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出针对不同实际废水(印染废水、电镀废水等工业废水)的混凝实验方案,方案中学生必须明确混凝工艺对该废水的主要去除对象及效能评价指标,然后选取两种及以上的混凝药剂进行效果对比,列出最佳药剂、经济投药量以及适宜pH等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与步骤,经指导教师讨论和论证后展开。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掌握获取该废水的最佳药剂、经济投药量等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与步骤,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影响废水混凝的主要因素和控制方法52 ,并要求学生通过该实验了解混凝工艺针对不同实际废水的处理效能。技能训练和知识点:水处理实验方案的编制要点,浊度仪、pH仪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水样和药剂的配置、取样方法;实验数据记录、整理和分析方法;混凝工艺最佳药剂、经济投药量等控制条件的获取方法。2、过滤实验实验目的和要求:深化对过滤过程中滤速与过滤效果的关系、滤速与滤料层水头损失变化的关系、反冲洗强度与滤料床膨胀率间的关系的理解;掌握过滤除污的基本原理。掌握清洁砂层过滤时水头损失计算方法和反冲洗时滤层水头损失计算方法。实验内容:清水、混水直接过滤、经混凝后的水的过滤(动态实验)。根据实验和对数据的整理分析,说明不同原水过滤过程中滤料层水头损失变化的规律;过滤过程的操作步骤和运行控制方法;反冲洗强度与膨胀率的关系及其控制。技能训练和知识点:浊度仪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水样和药剂的配置及取样方法;实验数据记录、整理和分析方法;对过滤原理和过程的理解;絮凝过滤和直接过滤的区别。3、气浮实验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气浮实验系统设备及构成;考察动态气浮实验中气固比对气浮效果的影响;掌握压力溶气气浮基本原理,了解气固比、操作压力和澄清分离效率之间的关系,了解气浮工艺工作过程及操作运行方法。实验内容:确定最佳投药量和气固比(动态实验),了解不同气水比、不同投药量对气浮工艺效能的影响;分析实验所得结果,提出实验系统的改进措施。技能训练和知识点:气固比的概念及其对气浮效果的影响;实验数据记录、整理和分析方法;对气浮原理和过程的理解。4、成层沉淀实验实验目的和要求:加深对成层沉淀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学会测定c-v-t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确定某种混合液的静沉曲线,并为设计澄清浓缩池提供必要的设计参数。实验内容:以人工配水或曝气池活性污泥为实验水源,在装有搅拌器的沉淀柱内进行成层沉淀实验,注入后在不同时间间隔内记录泥水界面的高度,并测量相关浊度或悬浮物浓度。根据实验数据作关系曲线H-t沉降曲线、Ci-ti的关系曲线和Ci-vi的关系曲线。技能训练和知识点:成层沉淀特点、及沉淀规律;浊度仪的使用或悬浮物的测定方法;肯奇单测定法获取C-v-t之间的关系曲线,固体通量的计算。5、自由沉淀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悬浮物自由沉淀的规律,掌握沉淀效率计算的方法,验证自由沉淀的原理。实验内容:以人工配水为水源,一定水深的沉淀柱内进行自由沉淀实验,在沉淀柱不同高度上沿时间序列取样,用浊度仪测量此时浊度。由沉淀时间与相应的浊度推算相应的沉速,由各时间的剩余浊度与原水浊度求得去除率。确定沉降速度与去除率的关系曲线。获取在所给表面负荷率对应的去除百分率。技能训练和知识点:自由沉淀特点、及沉淀规律52 ;浊度仪的使用;沉淀速度的计算;沉降速度与去除率的关系曲线的绘制,表面负荷率对悬浮物去除率的影响。三、实践环节和要求:无四、教学时数分配:本课程实验项目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数必修/选修实验类型每组人数1混凝实验7必修设计3~52过滤实验3必修综合3~53气浮实验3必修综合3~54成层沉淀实验3选修综合3~55自由沉淀实验3选修综合3~5五、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综合设计型实验须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完成。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有完整的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过程的实施应严格按照环境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进行,应确保使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各实验的开出时间应根据理论课程教学的进度安排分散或集中进行。为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环节,任课和指导教师和学生均需预先做好必要的准备和预习工作:按照教学进度表的安排,及时通知学生,以及时做好准备工作;对各实验须进行预做,以确保实验的正常和顺利进行,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做好各项实验所需材料(药品、测定仪器、玻璃器皿等)的准备工作;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参与动手、思考分析等表现、对分析和测定仪器的使用、数据的分析等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质量进行成绩评定。2、习题:学生在每个实验结束后,须完成实验内容相关的思考题随实验报告书一同上缴。3、能力培养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实验:(1)掌握水或污水中杂质或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为改善水质和保护水环境提供理论依据;(2)掌握水和污水处理过程中杂质及污染物去除的基本规律和处理工艺系统的运行效能,为改进现有处理工艺设备或开发新工艺新设备提供先决条件;(3)实验水及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和工艺系统的优化设计和优化运行控制;(4)解决水和废水处理工艺设备的工程放大设计问题。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物理化学》《流体力学》《化工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A》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废水生物处理动力学》《废水处理新技术》《水污染控制工程(二)》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水污染控制工程(一)》《给排水管道工程》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综合实验讲义自编52 (2)主要参考书目:①《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章非娟同济大学出版社;②《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陈泽堂化学工业出版社;③《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材》彭党聪化学工业出版社;④《水质工程学实验与技术》郝瑞霞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⑤《水处理工程》顾夏声清华大学出版社;⑥《水污染控制工程》王宝贞高等教育出版杜。制定人:潘杨审核人:批准人:52 《综合实验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511109总学时数:32总学分数: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实验是水污染控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解决水和污水处理中各种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如下:(1)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新的知识。(2)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初步掌握水污染控制实验研究方法。(3)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使学生初步掌握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根据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教材编审委员会制定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的基本教学的要求,结合我院的情况,综合实验二中曝气实验、离子交换实验和活性碳吸附实验为必修实验,物化处理综合实验和生化处理综合实验为选修实验(二选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有完整的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过程的实施应严格按照环境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进行,应力求使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实验的开出可根据具体情况在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结束后进行和适当的时间集中进行,学生应有完整的实验报告。基本内容和要求:1、曝气实验(静态实验)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测定曝气设备的氧总转移系数和充氧能力的方法;掌握测定修正系数α、β的方法;了解各种测定方法和数据整理的方法和特点。实验内容:清水中KLa、Cs的测定污水中KLaw、Csw的测;α、β值的测定。技能训练和知识点:水样的配置;实验操作步骤和方法的确定与设计;实验数据记录、整理和分析方法;对废水生物处理中曝气的功能、氧的转移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2、吸附实验(静态实验)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不同类型活性炭对色度、COD的吸附性能;掌握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式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掌握数据处理方法及吸附等温线的绘制方法。实验内容: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式。技能训练和知识点:水样的配置;实验操作步骤和方法的确定与设计;实验数据记录、整理和分析方法;对活性炭吸附原理和过程的理解。3、离子交换实验(动态实验)实验目的和要求52 :加深对离子交换法软化和除盐基本理论的理解;了解并掌握离子交换软化和除盐实验装的运行和操作方法;熟悉并掌握有关离子的测定方法和过程:加深了解离子交换树脂的理论交换容量和工作交换容量的概念。实验内容:Na型和H型树脂对水的软化处理。技能训练和知识点:水样的配置;实验操作步骤和方法的确定与设计;实验数据记录、整理和分析方法;对离子交换原理和过程及影响因素的理解。4、给水处理综合实验(设计综合型)实验目的和要求:全面了解和掌握水处理中的混凝、过滤、消毒、电解等物化工艺的运行控制条件及效能。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单元处理流程后能针对不同的水源水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给水处理流程。实验内容:选取适当水源(人工配水或取河水)进行物化处理流程串联运行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提出物化实验方案(如混凝+过滤+消毒、混凝+沉淀+消毒、混凝+澄清+消毒等),方案中学生必须明确所采用工艺路线及对该废水的主要去除对象及效能评价指标,以及混凝药剂的选取、投药量的控制、工艺主要控制参数的确定等内容,然后制定实验步骤及监测指标,经指导教师讨论和论证后展开,并通过对该工艺稳定运行条件下的工艺及运行控制参数进行测定计算,并考察出水效果。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影响该工艺的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和控制条件,并要求学生通过该实验了解不同工艺的处理效能及技术经济性。技能训练和知识点:物化处理工艺路线的合理选择;实验操作步骤和方法的确定与设计;各种物化工艺运行参数(水力停留时间、表面负荷率、滤速等)的测定与计算,悬浮物、浊度、碱度等指标的分析测定方法,实验数据记录、整理和分析方法。5、生化处理综合实验(设计综合型)实验目的和要求:巩固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掌握活性污泥的性能及运行参数测定计算方法,了解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运行控制条件及效能,了解活性污泥法的培养与驯化方法。实验内容:选取适当水源(人工配水、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提出生物处理装置的培养驯化以及运行实验方案(SBR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完全混合曝气沉淀池或CASS反应单元等选一),方案中学生必须明确所采用工艺及对该废水的主要去除对象及效能评价指标,包括空气量、回流比、泥龄等工艺主要控制参数的设定,然后制定实验步骤及监测指标,经指导教师讨论和论证后展开。实验必须完成生物处理装置的培菌驯化,污泥成熟后进行(活性)污泥形态及生物相的观察和进出水水质定期进行测定,并对工艺运行参数如污泥浓度、负荷(容积负荷和污泥负荷)、SRT以及污泥沉降性能(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进行测定和计算,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适当进行参数调整以考察该运行参数对系统除污性能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结合书本原理对系统的运行控制参数与处理效能进行分析。技能训练和知识点:生物处理单元(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方法;(活性)污泥的指示微生物种类的监测;水质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等)的监测方法;生物处理控制运行参数(容积负荷、污泥负荷、泥龄、水力停留时间、回流比等)的获取;污泥沉降性能指标(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的测定与计算。三、实践环节和要求:52 无四、教学时数分配:本课程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数必修/选修实验类型每组人数1嚗气实验4必修综合3~52离子交换实验4必修综合3~53活性碳吸附实验4必修综合3~54给水处理综合实验20选修设计3~55生化处理综合实验20选修设计3~5五、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综合设计型实验须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完成。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有完整的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过程的实施应严格按照环境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进行,应确保使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各实验的开出时间应根据理论课程教学的进度安排分散或集中进行。为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环节,任课和指导教师和学生均需预先做好必要的准备和预习工作:按照教学进度表的安排,及时通知学生,以及时做好准备工作;对各实验须进行预做,以确保实验的正常和顺利进行,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做好各项实验所需材料(药品、测定仪器、玻璃器皿等)的准备工作;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参与动手、思考分析等表现、对分析和测定仪器的使用、数据的分析等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质量进行成绩评定。2、习题:学生在每个实验结束后,须完成实验内容相关的思考题随实验报告书一同上缴。3、能力培养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实验:(1)掌握水或污水中杂质或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为改善水质和保护水环境提供理论依据;(2)掌握水和污水处理过程中杂质及污染物去除的基本规律和处理工艺系统的运行效能,为改进现有处理工艺设备或开发新工艺新设备提供先决条件;(3)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和工艺系统的优化设计和优化运行控制;(4)解决水和废水处理工艺设备的工程放大设计问题。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A》《水污染控制工程(一)》《给排水管道工程》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水污染控制工程(二)》《废水生物处理动力学》《废水处理新技术》52 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综合实验讲义自编(2)主要参考书目:①《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章非娟同济大学出版社;②《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陈泽堂化学工业出版社;③《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材》彭党聪化学工业出版社;④《水质工程学实验与技术》郝瑞霞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⑤《水处理工程》顾夏声清华大学出版社;⑥《水污染控制工程》王宝贞高等教育出版杜。制定人:潘杨审核人:批准人:52 《现代监测综合实验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222004总学时数:一周总学分数:1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程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测方向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此实验课程是配合《现代环境监测技术》课程开设。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各类仪器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及使用的注意事项,进一步了解各类仪器的基本构成、测定原理及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掌握分析结果的计算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各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及各类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测试方法。二、基本内容和要求:详见附后表格。本课程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时数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目的及要求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NO3-4必修综合4巩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理论知识。掌握国产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成及使用方法,掌握废水中NO3-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2单扫描极谱法测定水中镉4必修综合4巩固极谱分析理论知识。掌握电分析仪器的基本构成及基本使用方法,掌握废水中镉的示波极谱测定方法。3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中铜、镉含量4必修综合4掌握阳级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进一步掌握电分析仪器的基本构成及基本使用方法,掌握使用其进行阳级溶出法测定废水中铜、镉的操作方法。4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离子4必修综合4巩固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理论知识。掌握测汞仪的基本构成及使用方法,掌握水中汞离子的冷原子吸收测定方法。四、教学时数分配:实验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NO3-4个学时实验二:单扫描极谱法测定水中镉4个学时52 实验三:阳级溶出伏安法测定铜、镉4个学时实验四: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离子4个学时六、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分组完成仪器使用方法的学习,完成实验内容,并写出实验报告,给出每次测定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按实验完成的质量及实验报告撰写质量给出实验成绩。3、能力培养要求:学习并掌握实验中所使用的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同时掌握分析测试的方法。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分析化学课程和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环境监测课程和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环境监测系统分析课程。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现代环境监测综合实验讲义》本校自编。(2)主要参考书目:仪器分析实验、张济新孙海霖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2 《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A12001总学时数:1.0周总学分数:1.0课程性质:实践必修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通过认识实习期间的全面、整体参观与参与,使学生初步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各种污染物质的产生途径、污染治理方式及取得效果,同时了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各种污染物质的产生途径、污染治理方式及取得效果,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四年过程实践环节的基础。二、基本内容和要求:现场参观结合工程分析,重点对其处理设施的工作原理和方法进行初步认识和理解,结合专业理论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流程,分析实习单位的污水及大气的处理工艺流程和各个组成单元的特点,现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为正在进行的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教学时数分配:1.0周,集中进行四、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每个学生在实习期部应及时作好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写出实习报告,将所有参观的内容有条理的认真书写,字迹清楚,示意图表应工整、清晰,要求内容详实,有记录、说明和分析,并写出实习的感想和体会,学生成绩的考核结合表现以及最后报告给出。2、习题:3、能力培养要求:初步了解水及大气污染的来源与分类,以及处理方式的流程。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化工原理、分析化学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毕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第三版),高廷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版),郝吉明、马广大,高等教育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目: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童志权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宋文彪等,冶金工业出版让1985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马广大等,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54、《化工原理》(上、下),谭天恩等,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制定人:赵丹审核人:潘杨批准人:52 《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212008总学时数:2周总学分数: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生产实习是环境工程的专业理论教学与生产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及城市生活中各种污染物质的产生途径、数量、质量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危害;熟悉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控制的工艺方法及有关工程构筑物和设备的设计和构造,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转操作,维护管理及质量监测的方法和措施,为同期进行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控制工程》和《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课程加深理解、增强感性认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提供辅助;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强化工程概念和意识,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有关环境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基本内容和要求:实习内容包括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1、水污染控制按行业的产品和加工对象来分,实习各种废水具有不同的处理工艺,每种工艺由多种处理单元及相应的设施组合而成。要求学生了解废水处理工程的背景和概况、废水的来源和特性、水质情况、流量及其波动情况;废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特点、构筑物形式和作用、设计和运行参数,处理效果、排放标准;废水处理系统主要构筑物形式和工艺尺寸,主要设备配置和规格型号;运行和维护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操作方式、监测取样点、处理成本和动力消耗;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容易出现的事故及对策;2、大气污染控制实习内容包括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散发源的控制、微粒态污染物的分离、气态污染物的分离和转化、主要废气的净化工艺、净化系统的设计和运转。废气处理设施的背景和概况:建设时间、处理规模、工艺性质、投资费用、处理效果;废气来源和特性及其有关情况;载体气流产生的工艺位置、流量、成分、压力、温度;污染物的收集、运输、处理;排放系统中管道、主要处理设备、动力设备、排放设备等的布局、尺寸、型号;设计和运行参数;运行和维护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项目和频率,监测取样点,处理成本和动力消耗;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主要事故及对策;同类废气的治理国内外动态;3、噪声污染控制实习内容为噪声污染源的产生、扩散,国内外治理动态;了解冷却塔噪声情况,了解空压机车间噪声情况,铸造车间打磨工段噪声情况,包括噪声污染源的产生、扩散,治理装置系统的设计、运转情况、效果及存在问题。4、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习内容为垃圾卫生填埋场填、生活垃圾焚烧、有机废物的堆肥技术及典型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等。主要掌握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52 来源、数量、组成、性质,填埋场的类型,填埋区构造及填埋方式,地表水排水设施,填埋工艺装备,填埋作业;场底防渗系统,渗滤液产生与处理方式和工艺;垃圾焚烧厂厂区布置;焚烧废物的种类、性质;城市垃圾焚烧厂处理工艺,焚烧炉的结构形式和燃烧形式;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和运行管理;收集的生活垃圾性质,工艺流程;堆肥系统主要技术环节指标,堆肥的过程控制,堆肥设备及辅助机械,工艺布置,运行管理以及电厂粉煤灰的性质和综合利用等。三、实践环节和要求:主要采用现场实践考察听取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介绍生产工艺、工艺布置,和污染控制设施及运行管理情况,结合定点参与生产运转的实习。通常安排每班分为2组,每组一个讲解老师,每两组一个带队老师,交替到实习地点进行的参观。四、教学时数分配:2周,分散进行。五、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每个学生在实习期间及时作好笔记,实习结束后根据本大纲提出要求。写出实习报告。报告应书写认真,字迹清楚,图表规范。指导老师根据每个学生在实习期间表现和报告的质量进行评分,作为学生生产实习的成绩,包括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习题:3、能力培养要求:了解工业生产及城市生活中各种污染物质的产生途径、数量、质量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危害;熟悉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控制的工艺方法及有关工程构筑物和设备的设计和构造,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转操作,维护管理及质量监测的方法和措施。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自编讲义(2)主要参考书目:①《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②《排水工程》(第四版),张自杰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③《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城市排水、第六册:工业排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④《废水生物处理过程设计》(中译本),贝尼菲尔德L.D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⑤《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及实例分析》,陈季华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⑥《快速给排水设计手册》,于尔杰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制定人:袁怡审核人:潘杨批准人:52 《毕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B12001总学时数:2周总学分数: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毕业实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育环节。通过毕业实习要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及城市生活中各种污染产生的途径、数量、质量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危害;熟悉废水、废气和噪声的污染控制方法及工艺设计;掌握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方法及工艺设计,了解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转操作、维护管理、质量检测;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监测手段熟悉环境监测站的日常工作;掌握环境监察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熟悉环境监察大队的职责和日常工作。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收集毕业设计(论文)所需数据资料,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独立分析与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入工矿企业与工人、技术人员的接触,了解我国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现状,使学生更好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观念,加深对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科学技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重要地位,增强学习热情和兴趣,为以后的专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二、基本内容和要求:实习内容包括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环境监察。1、水污染控制按行业的产品和加工对象来分,毕业实习包括酿造废水、造纸废水、化工废水、制药废水等。掌握各种废水具有不同的处理工艺,每种工艺由多种处理单元及相应的设施组合而成。物理及物化处理单元如絮凝、沉淀、气浮、过滤等。生物处理单元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曝气池、接触氧化等。化学处理单元如氧化还原、催化氧化等。—废水处理工程的背景和概况;建设时间、工艺性质、投资费用等;废水的来源和特性、水质情况(污染物种类、污染指标的浓度)、流量及其波动情况(生产工艺概况如原料、产品、生产流程、产生废水的车间或工段、车间废水特性需了解);废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特点、构筑物形式和作用、设计和运行参数,处理效果、排放标准;废水处理系统平面布置、管路安排,主要构筑物形式和工艺尺寸,主要设备配置和规格型号;运行和维护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操作方式、监测取样点、分析项目和频率、处理成本和动力消耗;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容易出现的事故及对策;了解当前国内外同类废水治理动态;2、大气污染控制实习内容包括生产废气治理和化工生产废气治理。具体为污染物的产生和散发源的控制、微粒态污染物的分离、气态污染物的分离和转化、主要废气的净化工艺、净化系统的设计和运转。各工艺处理单元有沉降、过滤、静电除尘、吸收、吸附、催化反应、燃烧、冷凝等。废气处理设施的背景和概况:建设时间、处理规模、工艺性质、投资费用、处理效果;废气来源和特性及其有关情况(污染物种类、污染指标的浓度及其在载体气体中浓度);载体气流产生的工艺位置、流量、成分、压力、温度;污染物的收集、运输、处理;排放系统中管道、主要处理设备、动力设备、排放设备等的布局、尺寸、型号;设计和运行参数;运行和维护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项目和频率,监测取样点,处理成本和动力消耗;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主要事故及对策;同类废气的治理国内外动态。52 3、噪声污染控制实习内容为某现场噪声测量与勘测、噪声综合治理方案勘测。噪声污染控制实习对粮仓和制药厂风机噪声进行测量及综合治理方案的勘测,包括噪声污染源的产生、扩散,国内外治理动态;了解冷却塔噪声情况,了解空压机车间噪声情况,铸造车间打磨工段噪声情况,包括噪声污染源的产生、扩散,治理装置系统的设计、运转情况、效果及存在问题。4、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习内容为:(1)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填埋场生活垃圾来源、数量、组成、性质,填埋场的类型,填埋区构造及填埋方式,地表水排水设施,填埋工艺装备,填埋作业;场底防渗系统,渗滤液产生与处理方式和工艺;沼气收集管道与设备的布设,沼气的导排及综合利用;终场覆盖与封场后的规划;现场运行管理,设备管理,填埋场安全技术与管理;环境监测设施,环境监测方式。(2)生活垃圾焚烧:垃圾焚烧厂处理规模和处理能力,垃圾焚烧厂厂区布置;焚烧废物的种类、性质;城市垃圾焚烧厂处理工艺,焚烧炉的结构形式,和燃烧形式;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和运行管理;垃圾焚烧灰渣、污水处理和噪声控制;垃圾燃烧余热利用方式,垃圾焚烧厂的运行管理。(3)有机废物的堆肥技术:收集的生活垃圾性质,工艺流程;堆肥系统主要技术环节指标,堆肥的过程控制,堆肥设备及辅助机械,工艺布置,运行管理。(4)典型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资源化:电厂粉煤灰粉煤灰的性质和综合利用。5、环境监测实习内容包括:噪声监测、生态环境监测、固体废物监测、水质监测、大气监测、土壤监测等分析方法①噪声监测了解运用自动采样功能的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器、积分声级计、噪声数据采集器等设备,按网格布点法进行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的要求,按路段布点法进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的作用,按分期定点连续监测法进行功能区噪声监测的方法。同时了解在大型国际空港建立航空噪声自动监控系统,在穿越大型城市的铁路枢纽站、场建立铁路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掌握噪声监测方法在城市功能区噪声、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中自动监测与人工采样,数据自动处理的不同作用及出现的问题,从而确定区域或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②生态环境与生物监测:学习生态环境监测以空中遥感监测为主要手段、以地面对应监测为辅助措施的技术方法,掌握GIS和GPS技术,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技能,了解实际中建立完整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达到科学评价生态环境状况及预测其变化趋势的目的。了解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内涵、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内容特征的代表性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各项内容。掌握现场一、二级监测指标不同情况赋予不同的权重及监测频次。掌握以生物群落监测技术为主,以生物毒理学监测技术为辅,学习水环境生物监测,拓展大气污染植物监测;巩固现有水生生物监测网是生物监测手段确定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的目的。同时关注湖泊、河流、水库水质评价方法(采用①Shannon多样性指数;②Margalef指数;③藻类密度标准)。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③固体废物监测掌握现代毒性鉴别试验与分析测试技术。以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厂、焚烧厂等重点处理处置设施的在线自动监测为主导,以重点污染源排放的固体废物的人工采样,实验室常规监测分析为基础的我国完整的固体废物毒性试验与监测分析的技术体系的全部内容。进一步了解使我国环境监测系统全面执行固体废物相关法规和标准的监测技术支撑力。52 学习危险废物必测项目毒性的试验与鉴别的各种方法;固体废物的监测分析必测项目的各项内容。监测频次的设定(固体废物的常规监测频次为2次/年。特殊目的监测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监测频次)。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④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监测范围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等。⑤大气监测掌握大气监测项目的全部内容,了解子站的布点、大气环境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各项工序与设备。同时了解行业排放标准监测方法及有关环境监测规范技术的现场应用。明确自动监测系统满足实时监控的数据采集要求及自动监测方式测定项目。应学会被动式吸收监测方式的使用。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⑥土壤监测学习以污灌农田和有机食品基地为监测重点的方法,掌握全国大型的有害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周围土壤、污水土地处理区域和对环境产生潜在污染的工厂遗弃地开展污染调查的布点监测内容,了解典型区域跟踪监视性监测技术和建立网络体系的全部内容。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⑦监测分析方法掌握分析无机污染成分的各种方法(包括:分光光度分析技术(SP)、离子色谱法(IC)、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技术(FLAAS)、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技术(GFAAS)、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技术(HGAAS)、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技术(HGAFS)、ICP发射光谱技术(ICP)和ICP-MS技术。分析溶液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高压釜酸分解技术和微波辅助酸溶解技术)。掌握分析有机污染成分的各种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技术(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有机污染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技术或微波辅助溶剂萃取技术;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富集方法主要采用精制硅藻土柱色谱净化法、Florisil柱色谱净化法和薄层色谱分离法)。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6、环境监察实习内容为:①掌握环境执法的主要任务(一要以环境执法推进污染减排;二要以环境执法推进水污染防治;三要以生态环境监察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四要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五要加强环境应急工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问题。②掌握在监察过程中运用的环境监测分析手段和环境监测的过程,具体要求见环境监测的实习要求。三、实践环节和要求:主要采用现场实践考察,听取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介绍生产工艺、工艺布置,和污染控制设施及运行管理情况,结合定点参与设施运转的实习。通常安排按照方向分为每20人左右一组,每组有一到二位带队老师。特殊情况下允许学生自行寻找实习单位,按照以上的要求进行实习。四、教学时数分配:共2周,集中实习。由老师带队到北京、青岛、桂林、上海、杭州、江苏等地的实习基地进行实习。集中实习的第一天实习动员,最后一天实习总结。五、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52 每个学生在实习期间及时作好笔记,实习结束后根据本大纲提出要求。写出实习报告。报告应书写认真,字迹清楚,图表规范。指导老师根据每个学生在实习期间表现和报告的质量进行评分,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作为学生毕业成绩,包括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习题:无3、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毕业实习要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及城市生活中各种污染产生的途径、数量、质量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危害;熟悉废水、废气和噪声的污染控制方法及工艺设计;掌握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方法及工艺设计,了解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转操作、维护管理、质量检测。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收集毕业设计/论文所需数据资料,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独立分析与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察》、《环境监测》(2)主要参考书目:制定人:袁怡审核人:潘杨批准人:52 《大气污染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212002总学时数:一周总学分数: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高等工业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本课程主要讨论大气污染的基本理论、各种控制方法的分析及典型控制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为学生进行大气控制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科研以及技术管理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设计,应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学习,具备选用除尘器设备能力,初步设计除尘系统的能力;掌握净化气体污染物的基本理论,能进行一般气态污染物的净化系统的设计和典型控制设备的工艺计算。二、基本内容和要求:1.课程设计(准备固定2—3个类型)1.1题B:一浇铸车间的含铅气溶胶的收集系统设计和风机选型1.2任务:*.集气罩的选型和设计;*.管道型状的选择和设计;*.气体在管道系统中流动的阻力分布计算;1.3成果: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1”图纸2张,2”图纸1张。1.4时间:1周(教师可根据当时的情况另外选题)三、教学时数分配:一周时间进行集中设计四、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集中辅导和个别提问相结合,根据设计成果进行考核。2、习题:课程设计题目3、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应使学生具备初步设计除尘系统的能力;掌握净化气体污染物的基本理论,能进行一般气态污染物的净化系统的设计和典型控制设备的工艺计算。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化工原理》和《工程流体力学》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分析》、《采暖通风》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52 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目:①宋文彪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冶金工业出版②谭天恩等《化工原理》(上、下)化学工业出版社③朱联锡《空气污染控制工程》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④季学礼《大气污染控制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制定人:蒋京东审核人:批准人:52 《噪声控制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212011总学时数:一周总学分数:1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在经过课程的理论教学后进行噪声控制工程的典型噪声控制单元(吸声、隔声、消声器及减振)设计练习,使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备工程图绘制等的基本能力。二、基本内容和要求:综合吸声和隔声技术对某发电机车间进行室内的降噪设计,要求进行方案选择、参数计算和工程图纸表达,学生应按照设计和指导要求提交计算书、设计说明书和主要结构设计图,包括厂房内吸声、隔声处理的布置图(1#图纸)和隔声屏障结构、安装图(3#图纸)。设计时间为一周。三、教学时数分配:一周,周一布置任务,周二~周三完成计算,周三~周五完成图纸、交图。四、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布置设计任务后,在整个实践环节中进行答疑的方式;学生成绩的考核结合平时的表现以及最后设计成果的表达。2、习题:通过整个设计的练习,思考对室内某控制点进行降噪的设计时,优先考虑的改进措施是什么?3、能力培养要求: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治理环境噪声污染的思想方法和环境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工程观念。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无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无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噪声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自编(2)主要参考书目:①《环境噪声控制工程》郑长聚等编,高教出版社②《工业噪声控制》陈秀娟编,化学工业出版社③《声学基础》杜功焕等编,上海科技出版社④《噪声控制》方丹群等编,北京出版社⑤《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洪宗辉等编,高教出版社制定人:赵雪涛审核人:批准人:52 《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212009总学时数:1周总学分数:1课程性质:本课程性质为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步骤;熟悉根据原始资料(废水的水质、水量资料和处理要求)确定处理方案、选择工艺流程的基本原则;深化对水控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掌握各种处理工艺和方法在处理流程中的作用、相互联系和关系以及适用条件、处理效果的分析比较;了解设计计算说明书基本内容和编制方法,初步训练处理工艺设计的制图和识图能力。通过较为全面的工艺设计计算练习,为今后的毕业环节及从事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基本内容和要求:一般应为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处理厂(站)的工艺方案设计计算。主要内容:应包括工艺流程的选择、处理构筑物和有关设备型式的选择、主要处理工艺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及进行污水处理厂(站)的平面布置和高程计算、画出平面图和工艺流程图。设计完成后,提交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设计图纸两张(1#图)。学生根据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按时保质保量地独立完成全部课程设计任务;设计计算说明书书写工整有条理、计算正确无误、内容齐全;图纸清晰、图面整洁、线条粗细符合要求,图面文字用工程字书写。三、教学时数分配: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在全部课程理论数学结束后停课进行。课程设计的成绩单独评定。四、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全体同学分成几个大组。设计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处理及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由每组通过计算、讨论、比较和论证而集体完成。要求处理设计组就给定的废水处理问题各提出一个合理而完整的处理方案;第二阶段为工艺设计计算和画图阶段(各组同学应根据本组确定的工艺方案,独立完成各项工艺设计任务,不得抄袭);第三阶段为课程设计总结阶段。各设计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集体介绍、交流,并进行课程设计总结。2、习题:本课程没有习题。3、能力培养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按照设计步骤进行正确的计算,并能够正确绘制平面图和高程图。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水污染控制工程、水处理构筑物设计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毕业设计52 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自编(2)主要参考书目:①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②哈建工,《排水工程》(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7;③《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城市排水、第六册:工业排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④《快速给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⑤贝尼菲尔德L.D等,《废水生物处理过程设计》(中译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⑥陈季华等,《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及实例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制定人:李勇审核人:批准人:52 《环境系统分析课程设计B》课程大纲课程编号:02A12002总学时数:0.5周总学分数:0.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通过课程设计的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的环境系统分析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实践应用获得感性认识,并加深学生对环境系统数学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以及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运动规律的理解;让学生学会运用定量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同时要求学生能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编程,为解决更为复杂的环境计算问题打下基础。1.要求学生根据设计题目及相关资料,分小组,经小组成员讨论确定问题性质,并进行相关的系统分析工作。并讨论确定每个成员的承担的工作,小组成员必须独立完成相应工作。2.小组成员工作结束后,必须进行综合并完形成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必须完整,应包括如下几项:第一:研究区域简介;第二:环境问题的提出及分析;第三:定量分析(含模型选择,参数估计,检验)第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3.0.5周后准时交出报告。二、基本内容和要求:选取实际生活中水环境或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由教师给定材料,学生经过阅读理解后,互相讨论进行环境系统分析工作,教师进行适当辅导,学生最终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整个工作主要在室内进行。三、实践环节和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教师辅导下独立完成简单的环境系统分析报告。四、教学时数分配:分散进行,在环境系统分析B课程以外,安排3次课程设计的辅导答疑,每次4学时五、其它项目:六、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本课程属考查课,考核方式为开卷2、习题:无3、能力培养要求:环境系统分析的能力和学生团结协作能力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环境学基础、环境系统分析B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一)、(二)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环境系统分析B、环境影响评价B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自编)(2)主要参考书目:①环境系统分析,程声通,高等教育出版社;52 ②环境系统工程方法,汤兵勇、姜海涛、任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③系统建模与数学模型,贺建勋,安徽科技出版社。制定人:焦锋审核人:陈亢利批准人:52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B》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A12003总学时数:0.5周总学分数:0.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结合书本知识,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对环境质量评价及其程序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协作能力。通过该课程设计,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基本格式和构成;2、正确分析项目的污染产生、排放和削减情况;3、能够根据已有的资料和其它收集的资料,编写简单的环境影响评价表。二、基本内容和要求:第1次课安排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展示实际报告书的格式、讲解相关分析、计算要领第2次课辅导及答疑第3次课辅导及答疑三、实践环节和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教师辅导下独立完成简单环境影响报告表。四、教学时数分配:分散进行,在环境影响评价B课程以外,安排3次课程设计辅导答疑,每次4学时五、其它项目:六、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本课程属考查课,考核方式为开卷2、习题:无3、能力培养要求:环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学生团结协作能力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环境学基础、环境法规与标准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A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环境系统分析B、环境影响评价B、环境管理学B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自编)(2)主要参考书目:①环境影响评价.陆书玉,高等教育出版社;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环境科学出版社;③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环境科学出版社;④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与标准,环境科学出版社。制定人:梁媛审核人:批准人:52 《现代卫生填埋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222005总学时数:1周总学分数:1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方向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分的调查和预测到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的全过程,初步学习综合运用基础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处置的实际问题;了解工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和一般步骤;重点训练针对具体的城市生活垃圾状况和设计要求,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合理地论证方案和正确选择填埋场场址,正确地进行填埋工艺设计.主要设备的型号、配置、调试方法、运行方式及控制参数,日常分析监测项目和取样点;劳动定员和其他必要的统计数据。恰当地选择处理设备,正确地进行渗滤液收集系统的设计,绘制构筑物的工艺施工图纸(包括采用CAD制图),编制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以及阅读和翻译外文专业文献,撰写英文摘要的能力。二、基本内容和要求:基本内容:1、收集和查阅参考资料,了解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分特点;2、对于填埋场场址选择的可行性研究;3、填埋工艺设计(收集,分选,分区,填埋高度和阶段,堆铺,压实等步骤);4、平面总体布局和纵向高度布局;5、渗滤液收集系统的设计;6、填埋气体收集系统的设计;7、对于饱和区和非饱和区的水质检测;8、防渗衬层的设计;9、渗滤液处理的工艺设计;10、工程的投资概算和运行成本概算;11、其他。要求:1、按照设计任务要求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工艺流程要有一定的灵活性;2、设计计算概念清楚,参数选择恰当,计算正确;说明书简明扼要,文字流畅,论点明确,书写公整;3、图纸表达正确,符合制图规范;图面整洁,布局合理,图中线型和尺寸标注符合要求,字体应为工程字。三、实践环节和要求:五到六个人一组,合作完成填埋场设计任务,其中组长负责协调和任务分配。四、教学时数分配:一周五、有关说明:52 1、教学和考核方式:设计图纸和说明书2、习题:3、能力培养要求:设计计算和编写能力与画图能力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现代卫生填埋场设计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现代卫生填埋场设计》金龙,苏州科技学院自编讲义(2)主要参考书目:①现代卫生填埋场的设计与施工,钱学德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②实用环境工程手册-----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赵由才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制定人:金龙审核人:批准人:52 《给排水管道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222001总学时数:1周总学分数:1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是配合《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程学习的实践性质的教学内容,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任务是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排水管网的设计程序,掌握排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和水力计算的原理和方法。在教师辅导下,学生基本达到独立设计排水管网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的水平。二、基本内容和要求:掌握排水管网设计和计算的方法,具体包括:1、排水体制的选择;2、排水区界划分和雨、污管渠的布置;3、污水管道设计流量的计算;4、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管段长度、设计流量、管径、设计坡度、设计充满度、流速、埋深);5、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计算;6、雨水管渠集的水力计算(管段长度、设计流量、管径、设计坡度、流速、埋深);7、绘制排水管渠系统总平面设计图;(8)绘制污水、雨水主干管的纵剖面图。三、实践环节和要求:1、学习《排水管道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2、掌握排水管网规划布置、管网定线、排水体制确定方法;3、掌握排水管道、雨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四、教学时数分配:课设时间为1周:课程设计任务布置0.5天排水体制和管道定线1天污水管道的设计与计算1.5天雨水管道的设计计算0.5天说明书、计算书和绘图1.5天五、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设计成绩根据设计期间的表现、出勤情况、计算说明书和图纸等进行评分。(1)参加设计的学生,有较好的成果,加10分;(2)成绩按优(90分以上)、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评定。52 2、习题:某城镇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3、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排水管网的专业知识,掌握污水和雨水管网的正确计算方法,了解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2)学会使用设计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培养独立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设计图纸的技能,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在教师辅导下,基本具备独立设计一个中、小型污水和雨水管网的能力。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水力学、水泵与水泵站、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控制工程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目:①《给水排水设计手册》有关分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修订版);②《排水管网理论和计算》,周玉文、赵洪宾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③《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孙慧修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制定人:郭永福审核人:徐乐中批准人:费忠民52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212001总学时数:一周总学分数:1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市政工程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1)了解和掌握课程所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水泵及水泵站的基本知识、水泵的选择和选型、泵站水泵机组的布置及水泵站的工艺设计原则、步骤等的掌握;对水泵站所需辅助设施的内容、作用和具体设置的了解。(2)全面掌握水泵站的工艺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辅助设施的选择设计方法。(3)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本课程水泵站部分主要通过课程设计来综合运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在设计中还应培养学生使用设计手册、规范、样本等能力。课程设计时间一周,完成泵站平、剖面图和设计说明书。(各专业泵站设计有所侧重)本课程设计的意义⑴总结和灵活应用本课程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二、基本内容和要求:1.概述(1)工程概况(2)设计依据(3)设计任务和范围2.设计流量和扬程的确定3.初选水泵和电动机包括水泵的型号、工作泵、备用泵的型号和台数;可概要进行工艺性能和特点、技术经济的选泵方案比较;4.设计机组的基础根据所选水泵样本的安装尺寸进行设计计算;5.吸水管和压水管的管径确定和管路布置6.精选水泵和电动机精确计算泵站内的水头损失,求出水泵站的扬程;比较所选水泵的设计工况与泵站的实际流量和扬程极其变化规律是否满足。如不满足,则需重新选泵和电动机进行调整和重新计算。7.水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高度的计算52 包括水泵站的机器间标高,吸水池标高的设计计算;泵房高度的详细计算可参考《给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第1,2分册中泵站的设计部分1.主要辅助建筑物按顺序进行各设施的选型和设计主要工艺参数、尺寸、座数、构造、材料,选用设备的型号、规格和台数。包括排水、起重、引水、通风、计量等;2.泵房的平面布置(参照教材或设计手册相关原则)3.运行的有关说明(泵站及其附属设施的启动、日常运行的方式及控制参数,劳动定员)4.工程概算和技术经济指标污水泵站还应包括以下内容:(1)、污水泵站集水池容积的设计计算;(2)、污水泵站格栅的设计和计算;(3)、污水泵站的控制系统的工艺要求。设计计算书中应有泵站工艺计算的详细过程和步骤;必要时应注明所选用参数和计算公式的出处;应附有按比例认真绘制的(单线)计算草图,清晰地表明泵站内主要设施的构造和有关工艺尺寸。平面布置图比例规范;图中不同性质内容的线型应有所区别,使图纸层次分明,图面美观。例如可用带有特定符号的粗线画各类管线,中粗线画构筑物和建筑物。图中应有构筑物和材料一览表、图例和相关说明等。应选择各构筑物及有关建筑物的适宜的剖面,用单线画明其主要构造,以适当的线型和规范的符号画出连接管线以及阀门、水泵和计量装置等控制点和水面线;标出水流方向,注明构筑物顶、底、水面和主要工艺管线的标高。三、教学时数分配:一周内容学时布置任务4学生查阅资料2设计计算说明书6泵站的设计图纸的绘制8四、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布置设计任务后,在整个实践环节中进行答疑的方式;学生成绩的考核结合平时的表现以及最后设计成果的表达。2、习题:无3、能力培养要求:52 具备对水泵站工艺设计能力,即在正确选择水泵和辅助设备的基础上,能合理地进行泵站内部布置,决定泵站型式及尺寸,设计吸、压水管路,决定安装高度,决定吸水池型式及容量等泵站工艺设计。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水泵与水泵站》《水力学》《CAD基础》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环境工程专业)《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给排水工程专业)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水污染控制工程》《水处理构筑物设计》生产实习(环境工程专业)《电工学》《给水管网工程》(给排水工程专业)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泵和泵站》课程设计指导书,自编(2)主要参考书目:①《水泵及泵站设计计算》李亚峰等化学工业出版社②《给排水设计手册》(给水分册、城镇排水分册、设备分册)建工出版社③《给排水快速设计手册》(给水分册、城镇排水分册、设备分册)建工出版社④《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建工出版社⑤《水泵站设计示例与习题》吴德广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制定人:潘杨审核人:批准人:52 《水处理构筑物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222003总学时数:20总学分数:1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程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典型构筑物的工艺设计,较完整地绘制该构筑物的工艺施工图纸。本课程设计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设计和绘制构筑物工艺施工图的能力。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完成一个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典型构筑物的工艺设计,较完整地绘制该构筑物的工艺施工图纸。可选择给定构筑物中的一项进行设计和绘图。也可在征得教师同意后,自选其它构筑物进行设计。要求图纸中至少有l张(l#图)为计算机CAD制图。所有图纸均应符合工程制图的基本规范,并应图面整洁,布局合理。宜采用粗、中、细不同的线型区分管道,构筑物轮廓和水面线、尺寸线等,使图纸层次分明,易读、易看。提交设计说明书l份。三、实践环节和要求:本设计有12课时的CAD制图。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工艺施工图纸的设计和绘制工作。在上机前,学生应完成手绘草图,并经指导教师认可。四、教学时数分配:安排教学任务0.5天资料收集与讨论0.5天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设计计算1.0天工艺设计制图手绘草图1.0天工艺设计制图机绘图1.5天设计成果的上缴与交流、总结0.5天五、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集中指导,重在平时。本课程为考查课,学生成绩的考核结合平时的表现以及最后设计成果的表达。2、习题:分组完成不同构筑物的设计的手绘草图,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每人独立完成构筑物的设计。最后设计成果为1—2张计算机绘制图纸。图纸要求设计正确,图纸表达、线型、图例、尺寸标注等符合工程制图规范要求,字体为仿宋字。3、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根据工艺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条件,选择构筑物型式,进行构筑物设计的能力和规范地绘制构筑物施工图纸的能力。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水处理构筑物设计》52 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水污染控制工程》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污水处理新技术》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自编讲义(2)主要参考书目:①顾夏声等主编,《水处理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②王宝贞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③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主编,《排水工程》(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⑦Metcalf&EddyInc.“WastewaterEngineering,Treatment,disposal&reuse”,2ndeditionMcGraw-HillBookCompany,1979;⑤钟淳昌主编,《净水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4、5、6、8、9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⑦严煦世主编,《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给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⑧于尔捷、张杰主编,《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制定人:袁怡审核人:批准人:52 《监测实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212006总学时数:1周总学分数:1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测方向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到学生本地环境监测站或环境监测研究所进行环境监测实习,学习了解我国环境监测从布点、采样、分析,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以及我国环境监测部门的运作机制及仪器设备人员的配制。增强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二、基本内容和要求:学习了解我国环境监测从布点、采样、分析,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以及我国环境监测部门的运作机制及仪器设备人员的配制。增强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三、教学时数分配:1周四、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实习报告2、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普通化学A、环境分析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管理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监测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水污染控制工程(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系统管理3、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监测例题与习题》,孙福生主编,北京:化工出版社,2007。(2)主要参考书目:①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②国家环保局等编,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③奚旦立主编的《环境监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④张世森主编,环境监测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制定人:孙福生审核人:批准人:52 《排污收费管理课程实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A22002总学时数:1周总学分数:1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察方向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在环境监察总队、支队或大队进行排污收费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目前我国环境监察排污收费从排污申报登记、排污申报登记审核、排污申报登记核定、排污费计算和排污费征收与缴纳的全过程以及我国环境监察部门的运作机制及人员的配制,增强感性认识,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二、基本内容和要求:学习了解我国环境监察排污收费从排污申报登记、排污申报登记审核、排污申报登记核定、排污费计算和排污费征收与缴纳的全过程以及我国环境监察部门的运作机制及人员的配制。增强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三、实践环节和要求:四、教学时数分配:1周五、其它项目:六、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实习报告2、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环境分析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学、数据库技术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环境监察、环保法与环境执法、水污染控制工程(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3、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排污收费制度》(试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目:①《环境监察》(全国环境保护干部培训教材),陆新元田为勇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②《排污收费制度(试用)》,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③《环境法与环境执法》,朴光诛等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制定人:孙福生审核人:批准人: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