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4.64 KB
  • 6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三门峡市陕州区渡洋河宽坪村—店子村段河道治理工程环评报告

  • 65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渡洋河宽坪村—店子村段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单位三门峡市陕州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法人代表李白军联系人曲社朋通讯地址三门峡市陕州区神泉路联系电话13939899066传真/邮政编码472100建设地点陕州区渡洋河宽坪村—店子村段立项审批部门河南省水利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豫水计[2016]91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防洪除涝设施管理(N7610)占地面积(平方米)60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2989.07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5.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8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8年5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渡洋河属洛河一级支流、黄河二级支流,发源于陕州区店子乡宽坪村的摩云岭东侧,于宜阳县三乡镇西村入洛河。河道全长61km,总流域面积428km2,流经陕州区、洛宁县、宜阳县三个县(区)。流经陕州区境内店子、宫前2个乡,河道全长30.28km。渡洋河历史上没有经过统一规划治理,现状河道基本无岸坡防护工程,同进当地居民在河道倾倒垃圾,主河槽内种植高大乔木,造成侵占挤压河道行洪断面,如遇较大洪水,岸坡冲刷严重,增加水土流失,同时危及两岸居民生命财产、公共基础设施及产业集聚区企业的防洪安全。此外,村庄集中河段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垃圾肆意堆放,严重影响河道周边的生态及环境。因此,对渡洋河河道治理的规划迫在眉睫。65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明确提出“加快编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增加建设投入”,2011年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快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河流治理要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防洪标准”。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第二项水利中第1条:江河堤防建设及河道、水库治理工程”,其建设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且本项目已列入“河南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见附件2)。综上,应当前形势要求,三门峡市陕州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拟投资2989.07万元对渡洋河宽坪村(桩号0+000)至店子村漫水桥(桩号8+566)段进行河道治理,治理段全长为8.566km,两岸修筑护岸总长12.0km,全部为新建,宽度29.8~141.6m,河底坡比0.006~0.021。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护岸工程、交叉排洪建筑物工程、跨河漫水桥(新建跨河漫水桥4座、拆除重建跨河漫水桥3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三门峡市陕州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委托(见附件一),由河南首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此工作任务。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A水利”第5条“河湖整治工程”,“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他”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不涉及环境敏感区,因此,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2项目基本情况2.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渡洋河宽坪村—店子村段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地点:陕州区渡洋河宽坪村—店子村段,长度为8.56665 km(地理位置图见图一)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防洪除涝设施管理N7610项目投资:2989.07元建设单位:三门峡市陕州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2.2项目建设内容2.2.1建设范围本次综合治理河道长度为8.566km,建设范围起始端为店子乡宽坪村,末端为店子村漫水桥,桩号范围为0+000~8+566。2.2.2用地现状工程总占地面积14.56hm2,其中永久占地0.6hm2,临时占地13.96hm2,占地类型为耕地、林地、河滩地和荒地;主体工程区占地面积为10.92hm2,施工道路区占地面积为3.56hm2,施工生产区占地面积为0.08hm2。主要为陕州区渡洋河宽坪村—店子村段两岸区域。2.2.3主要建设内容渡洋河治理段起始端为宽坪村(桩号0+000),治理末端为店子村漫水桥(桩号8+566),治理段全长为8.566km,两岸修筑护岸总长12.0km,全部为新建,河道整治总长度8.566km(桩号0+000~8+566),宽度29.8~141.6m,河底坡比0.006~0.021。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护岸工程、交叉排洪建筑物工程、跨河漫水桥(新建跨河漫水桥4座、拆除重建跨河漫水桥3座)。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65 表1项目工程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备注1永久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护岸工程两岸修筑护岸总长12.0km,其中左岸8.25km,右岸3.75km,全部为新建。挡墙式护岸采用M10浆砌石结构,顶宽0.5m,底宽迎水面直立,背水面坡比1:0.4,高1.8~3.9m。交叉排洪建筑物工程大南沟支流入渡洋河口处较为平坦,入河口处比降为0.029,糙率为0.032,对其入河口两侧做喇叭口型防护,右岸护岸长33.3m,左岸护岸长34.3m,防护断面采用挡墙式护岸,M10浆砌石结构,顶宽0.5m,迎水面直立,背水面坡比1:0.4,高2.0m。大塘沟支流入渡洋河口处较为平坦,入河口处比降为0.0015,糙率为0.032,对其入河口两侧做喇叭口型防护,右岸护岸长52.3m,左岸护岸长85.8m,防护断面采用挡墙式护岸,M10浆砌石结构,顶宽0.5m,迎水面直立,背水面坡比1:0.4,高2.8m。张沟支流入渡洋河口处较为平坦,入河口处比降为0.037,糙率为0.032,本次护岸对其入河口两侧向上游护砌109.3m,防护断面宽8m,采用挡墙式护岸,M10浆砌石结构,顶宽0.5m,迎水面直立背水面坡比1:0.4,高1.8m。跨河漫水桥本次河段治理段内分布有7座漫水桥(路),自上游向下游依次分别为1#漫水桥(桩号1+273.8)、2#漫水桥(桩号2+682.3)、3#漫水桥(桩号3+259.9)、4#漫水桥(桩号3+776.9)、5#漫水桥(桩号4+489.7)、6#漫水桥(桩号5+130.4)、7#漫水桥(桩号7+911.4)。其中3#、4#、6#、7#为新建漫水桥,1#、2#、5#为拆除重建漫水桥。2临时工程取土场工程不设取弃土场,河道挖方全部用于河道内现有乱挖沙坑的填筑。弃土场3施工生产区1#施工生产区K0+010.0将辅助生产场区、预制混凝土厂区、仓库等施工临建场地按施工区段集中布置2#施工生产区K2+733.83#施工生产区K5+392.065 4#施工生产区K7+486.62.2.4主要原辅材料本项目工程建设的原辅料就近于三门峡市城区购运,运距约55km,各种主要原、辅助材料消耗情况详见表2。表2主要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序号名称数量单位备注1水泥0.71万t外购2砂2.20万m3外购3碎石0.25万m3外购4块石5.97万m3外购5汽油2.69t外购6柴油439.37t外购7水35000m3/a就近村饮用水井8电80万(kW·h)/a就近村庄拉电施工2.2.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表3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文1.流域面积大南沟以上流域面积km233.16大塘沟以上流域面积km249.62张沟以上流域面积km269.07治理末端以上面积km278.732.代表性流量(10年一遇)大南沟以上洪峰流量m3/s430桩号1+358以上大塘沟以上洪峰流量m3/s475桩号4+959以上张沟以上洪峰流量m3/s546桩号6+472以上65 治理末端以上洪峰流量m3/s618桩号8+566以上施工期洪峰流量m3/s3.155年一遇枯水期二、工程规模保护人口万人0.4保护耕地万亩0.3三、主要建筑物1.堤防堤防型式M10浆砌石护岸治理长度km8.566两岸修筑护岸12.0km堤距m29.8~141.6护岸厚度m0.5四基础埋深m1.5~2.0护岸高度m1.8~3.9工程占地陕州区负责补偿永久占地亩0临时占地亩20.27青苗赔偿12.31亩五606工程量万m383.77土石方开挖万m339.45土石方回填万m339.45浆砌石工程万m35.53混凝土方量万m30.26六、工期月8七、工程概算万元156.651.项目总投资万元2989.072.工程概算总投资万元2989.0765 工程总投资万元2989.07建筑工程万元2322.3临时工程万元86.64独立费用万元359.93基本预备费万元138.403.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费用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总费用万元62.7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总费用万元18.974.工程永久征地万元0八、经济指标1.经济净现值万元8122.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1.3%3.效益费用比1.283项目施工方案本工程的堤防沿河道纵向连续布设,左右岸工程具有相对独立性;工程纵向占线长,施工场地较开阔,因此,可安排左右岸同时施工,且同一岸边的上下游也可多头施工。本工程左右岸堤防工程结构单一,除混凝土工程外、砌石工程外,土石方可采用大规模的机械化施工。在两岸岸堤防规划线范围内修建两条场内施工临时道路,长约8.9km,路宽4m。工程拟设4个施工生产区,将辅助生产场区、预制混凝土厂区、仓库等施工临建场地按施工区段集中布置,其中1号施工生产区桩号K0+010.0,2号施工生产区桩号K2+733.8,3号施工生产区桩号K5+392.0,4号施工生产区桩号K7+486.6。本项目1号、2号、3号施工生产区周围200m范围内无村庄和居民,主要为农田和树林,4号施工生产区周围主要为农田,距离最近的店子村居民138m。项目施工方案如下:65 3.1护岸工程本次渡洋河治理总长度为8.566km,两岸修筑护岸总长12.0km,其中左岸8.25km,右岸3.75km,全部为新建。挡墙式护岸采用M10浆砌石结构,顶宽0.5m,底宽迎水面直立,背水面坡比1:0.4,高1.8~3.9m。新建浆砌石护岸每隔10m设一伸缩缝,宽2cm,缝内填聚乙烯闭孔泡沫板。新建护岸内设排水孔一排,选用φ75mmUPVC管,排水孔出口距设计河底1.0m,管进水端口包裹两层300g/m2土工反滤布,排水管向河道内倾斜,坡度5%。护岸防冲基础采用M10浆砌石结构,厚0.78m,埋深1.5~2.0m,坡比为1:1.0。经计算,桩号桩号1+406.1~1+500.2、4+800.2~4+931.2、5+752.6~5+792.0段及7+324.01~8+003.4段计算冲刷深度为1.17~1.43m,该段护岸基础埋深取2.0m;其余段河道冲刷深度冲刷深度为0.48~1.0m,护岸基础埋深取1.5m。3.2交叉排洪建筑物工程本次治理区间有三条支流汇入渡洋河,分别为大南沟支流、大塘沟支流和张沟支流,大南沟支流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86.99m3/s,大塘沟支流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51.56m3/s,张沟支流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46.22m3/s。①大南沟支流入渡洋河口处较为平坦,入河口处比降为0.029,糙率为0.032,对其入河口两侧做喇叭口型防护,右岸护岸长33.3m,左岸护岸长34.3m,防护断面采用挡墙式护岸,M10浆砌石结构,顶宽0.5m,迎水面直立,背水面坡比1:0.4,高2.0m。②大塘沟支流入渡洋河口处较为平坦,入河口处比降为0.0015,糙率为0.032,对其入河口两侧做喇叭口型防护,右岸护岸长52.3m,左岸护岸长85.8m,防护断面采用挡墙式护岸,M10浆砌石结构,顶宽0.5m,迎水面直立,背水面坡比1:0.4,高2.8m。③65 张沟支流入渡洋河口处较为平坦,入河口处比降为0.037,糙率为0.032,本次护岸对其入河口两侧向上游护砌109.3m,防护断面宽8m,采用挡墙式护岸,M10浆砌石结构,顶宽0.5m,迎水面直立背水面坡比1:0.4,高1.8m。3.3跨河漫水桥本次河段治理段内分布有7座漫水桥(路),自上游向下游依次分别为1#漫水桥(桩号1+273.8)、2#漫水桥(桩号2+682.3)、3#漫水桥(桩号3+259.9)、4#漫水桥(桩号3+776.9)、5#漫水桥(桩号4+489.7)、6#漫水桥(桩号5+130.4)、7#漫水桥(桩号7+911.4)。其中3#、4#、6#、7#为新建漫水桥,1#、2#、5#为拆除重建漫水桥。本次设计漫水桥宽度为4.0m(3.5m路面+2×0.25m防撞警示墩),漫水桥路面高程高出其中心线所在位置设计上游河底高程0.3m;漫水桥水平段顶部为30cm厚C20混凝土,设计漫水桥过流管道结合导流渠下部埋设4根DN800mm混凝土管(壁厚8.0cm),管道中心间距1.16m,管底高程与漫水桥下游河底设计高程一致;两侧路面与现状路面平顺连接,采用C20混凝土结构,厚0.2m;漫水桥前后防冲基础厚度均为0.3m,埋深为1.5m,坡度均为1:1.5;漫水桥两侧设防撞警示墩,采用C20混凝土结构,警示墩长0.25m,高0.25m,厚0.25m,间距2.0m,警示墩与桥身浇为一体。4公用辅助工程4.1给水工程施工用水直接从渡洋河内取水,自备1台7.0kw潜水泵抽水;生活用水从附近村庄取用。4.2排水项目排水采用“因地制宜、就近分散排放”的原则,雨水就近排入自然水体(渡洋河)。4.3供电施工用电采用电网和自备电源(柴油发电机)两种供电方式。电网供电为主要电源,从附近村庄供电线路接引;自备2台移动式20kw柴油发电机停电时使用。65 5拆迁工程本项目不涉及居民拆迁工程。工程无永久占地。工程临时占地20.27亩,青苗补偿12.31亩,林地补偿2.38亩,园地补偿0.51亩。按照每年平均产值1500元/年·亩的3倍计算得临时占地补偿费用为4500元/年·亩;林地费用按每年平均产值900元/年·亩的3倍计算得临时占地林地费用为2700元/年·亩;核桃园费用按每年平均产值5000元/年·亩的3倍计算得临时占地核桃园费用为15000元/年·亩,临时占地补偿费为9.23万元;临时占地青苗补偿12.31亩,依据三政[2013]66号文件,青苗补偿费用为700元/年·亩,青苗补偿总费用为1.91万元,临时用地复耕费1.35万元。工程临时占地补偿总费用12.49万元,全部计入工程总投资中。6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本次工程施工时间为8个月,每天工作10小时,根据项目的工作安排,确定高峰期施工人员为60人。施工人员均不在是施工场地食宿,主要依托周边村镇进行生活。7施工进度安排  施工总工期安排为8个月,即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1)施工准备期:准备期安排在第一年10月,主要工作是招投标,为主体工程施工做必要的准备,包括场地整平、场内交通、通水、通电等工作。(2)河道疏浚清淤:安排于11月初~12月底,工期2个月;(3)护岸修建:安排于11月初~第二年3月底,工期5个月;(4)生产桥重建:安排于第二年3月~4月,工期2个月;(5)场地清理、资料整理验收:第二年5月,工期1个月。65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为河道整治工程,与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有:1、水土流失本工程现状河道处于无防护状态,洪水威胁周边道路安全,同时大面积冲刷河道两侧(有部分农田),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2、水污染由于河道两侧有部分农业植被,如遇洪水期,造成耕地被大水淹没,农业耕作中的施肥、农药等可能进入到水体,对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3、固体废物及景观影响本段河道内临村庄段存在垃圾乱堆乱弃现象,对景观带来一定的影响。65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陕州区行政隶属于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处东经111°01′~111°44′,北纬34°24′~34°51′之间,东与渑池交界,西与灵宝接壤,南至甘山与洛宁为邻,北至黄河与山西省平陆隔河相望,并与三门峡市湖滨区相连,东、南、西三面环绕三门峡市区。县境东西长65.25km,南北宽48.8km,面积1588.87km2。本项目位于陕州区渡洋河宽坪村——店子村段,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2地形地貌陕州区地势为南高北低,东峻西坦,呈东南向西北倾斜状。地貌基本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原川四种类型。中山面积占37.4%,低山面积占21.9%,丘陵面积占25.5%,原川面积占15.2%。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丘陵起伏,塬川相间,是河南省25个重点山区县之一。海拔在800m以上的山头640个,较长的山沟402条,较大的沟壑305个。海拔最高的县南干山主峰为1903m,海拔最低的柴洼乡崖底村黄河滩为252m,两处相对高差为1651m。工程区属豫西西部熊耳山中低山地貌,四面环山,地势西高东低,向东倾斜,山体表层及阶地为薄层风积、洪积新生界黄土,下部由中元古界及其以前地层所组成的剥蚀山区基岩,山区植被较好,多林木草坡。3地质地震陕州区地处豫西地台区的华熊上元拗褶带上,是华北地台的组成部分,又在秦岭纬向构造带的延北支——崤山和黄河地堑之间,陕州区在地质构造体系上还属“祁连山、吕清山、贺兰山”字形构造的前孤,又接中条山向东北偏转的地段。二种地质构造,即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境内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主要有太古界、下元古界、中元古界、上元古界、古生界、新生界。岩石类型以沉积岩和火山岩为主,岩浆岩以石英闪长玢岩最为发育,次为斑状花岗岩、花岗斑岩等。65 根据国家地震局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项目沿线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0.45s。本项目所在位置无主要断层。4气候特征陕州区地处中纬度内陆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多受蒙古冷高压控制,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夏季炎热,有时雨涝;秋季气候凉爽,雨水相对减少,但有时也有连阴雨天气。以候温(5天为一候,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大于22摄氏度为夏,小于10摄氏度为冬,介于10摄氏度至22摄氏度之间为春秋划分季节。春季总天数为56天,夏季为103天,秋季为66天,冬季为140天,充分显示出冬长春短、四季分明的特点。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9°C,年降水量650毫米,无霜期219天。多年平均风速为1.9m/s,瞬时最大风速为22m/s。本区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200mm,全年无霜期为219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54小时。5水文状况(1)地表水资源三门峡市区域内的河流均属黄河水系,境内较大河流有黄河一级支流宏农涧河、青龙涧河、兴隆河、洛河等,其余河流分为黄河一级支流和一级支流洛河的支流。陕县河流总属黄河流域。黄河沿县境北端流过,境内全长31.5km。全县共有泉水85处,大小河流3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较大河流5条,分属黄河、洛河两大水系。本项目水系图见附图六。陕州区境西部和北部为黄河水系,流域面积1039km2,内有大小河流20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3条,即苍龙涧、青龙涧和清水河,由南向北注入黄河;县境东南部为洛河水系,流域面积570.8km2,内有大小河流1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65 km2以上的2条,即永昌河、渡洋河,自西向东注入洛河。渡洋河为黄河一级支流洛河的支流,发源于陕县店子乡境内的摩云岭东麓,由西向东,流经陕县店子、宫前乡,于洛宁县境内由北而南汇入洛河。北与青龙涧河流域相连,东与永昌河流域接壤,西部为千山主峰所在的深山区,渡洋河流域面积427km2,河道全长59km,其中三门峡市陕县境内流域面积219km2,河道长度28km,上游分支有回春河、南大河、龙泉沟等支沟。回春河流量最大值152m3/s,最小值48m3/s;南大河流量最大值524m3/s,最小值164m3/s。渡洋河流域地处三门峡市陕县和洛阳市洛宁县,流域内山高沟深,地形起伏较大,耕地面积较少,渡洋河流域陕县范围内尚无大中型水源工程,只有少数小型提引水工程,供乡镇生活和灌溉,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干流内无蓄水建筑物,也无防洪建筑物。本项目位于雪花谷漂流区上游3.2km处,位于大石涧水库上游7.6km处,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雪花谷漂流及大石涧水库的投入运行。(2)地下水资源陕州区地下含水岩组主要有四种:①松散岩孔隙含水岩组,面积为776.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8.5%,本区域河谷地带,地下水多埋藏在冲积的沙层、沙卵石的含水层中为冲积孔隙潜水或承压水。埋藏深度50~80m,含水层透水性强,水量丰富,单位涌水量4~8t/h。泉水一般大于0.54L/S,水质好,可供饮用和灌溉。本区黄土台区地下水埋藏浅、透水性能强,地下水埋藏深度为50~110m,水质较好。②碎裂岩类孔隙——裂隙岩组:主要分布在西李村、大延洼两乡和观音堂部分自然村。该区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及运动规律变化大。水化学类型较为复杂,地下水埋藏深度大约100m,含水层厚度大约20m,含水性较差,透水性不强,单井出水量20t/h左右。③基岩裂隙含水岩组:分布在宫前、店子两个乡,基岩多由古老变质岩和火山岩组成,富水性较差,出露泉数量有限,且流量甚小。④碳酸盐裂隙——岩溶含水岩组:该区泉水间的流量相差悬殊,从0.5L/S到6L/S,矿化度一般0.4g/L。65 陕州区地下水资源量7316万m3,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其次是灌溉回渗水、河流侧向补给水,南部山区有数量不多的裂隙水补给冲击扇群一带。6土壤植被项目区土壤分褐土、棕壤和潮土三类,共有262个土种。褐土、棕壤和潮土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8%、1.9%和0.1%。陕州区良好的气候条件和较齐全的土壤类型,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农业种植以粮、苹果、烟叶、中药材、食用菌为主导,陕州区是国家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之一。陕州区境内多为旱生落叶阔叶林植被类型,植物种类繁多,大部分为人工植被。自然植被以旱生落叶阔叶为主,草木旱生植物为副的多层次植物群落;人工植被以用材林和经济林为主,用材林主要有柏、松、刺槐、杨树、泡桐等,经济林主要有苹果、杏、梨、葡萄、大枣、核桃等。全县植被覆盖率49%。7矿产资源陕州区矿藏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地164个,其中中型矿床13处,已发现矿藏32种,探明储量的3种,保有储量居全市前三位的有2种,已开发利用的有8种。黄(黄金)、白(铝土)、黑(煤炭)、水(地热矿泉水)是本县的4大优势资源。黄金矿主要分部在陕州区南部崤山腹地,矿产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市第二位,已探明储量30余吨,已知金矿床、矿点、矿化点总计17处;铝土矿已发现矿产地10处,总储量约1亿吨;煤炭有9个煤田,探明储量近3亿吨,保有储量约为2.2亿吨,年产量约200多万吨,居全市第3位;石灰石矿探明储量近2亿吨,年产量近200万吨。据现场调查及了解,本项目所在地不属于矿产资源开发地带。65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与人口陕州区辖区总面积1763平方千米。陕州区辖4个镇、9个乡:大营镇、原店镇、西张村镇、观音堂镇、张汴乡、张湾乡、菜园乡、张茅乡、王家后乡、硖石乡、西李村乡、宫前乡、店子乡。区人民政府驻大营镇。2经济状况2015年,陕州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57亿元,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亿元,增长1%,规模全市排名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5.6亿元,增长16.1%,全市排名第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8.5亿元,增长9.2%,全市排名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1.6亿元,增长11.7%,全市排名第二;农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到9831元、23077元,分别增长10%、7.4%。3交通条件陕州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境内陇海铁路、郑(州)--西(安)高速铁路、连霍高速公路、209和310国道、314和318省道纵横交错,通往各乡(镇)和各行政村的公路全部实现了沥青或水泥硬化路面,构筑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境内建有国家大二级铁路枢纽编组站三门峡西火车站和郑西高速铁路三门峡南站。即将开工建设的运城――三门峡黄河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南接陕州区。这里被称之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的交通黄金“十字架”,是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交通枢纽。本项目与X004县道交汇,交通便利。4文物古迹陕州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老的黄河文化孕育了灿烂的陕州区文明。名胜古迹有旧时期遗物出土点5处,龙山、周口文化遗址35处,古城址6处,石碑249座,石刻遗像7处,夏侯皋墓、李密墓等古墓12处,古桥4座。著名的古建筑有全国4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宝轮寺舍利塔及空相寺、达摩塔、安国寺等。古迹还有南北二崤道、雁翎关、甘棠遗址、分陕石柱及光武洞、王莽寨等。馆藏文物有“天下第一剑”65 、青铜钟、百骏图等。陕州区山川秀丽,民风淳朴,滔滔黄河、巍巍崤山组合成雄壮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情风俗。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河南省开发建设“三点一线”和三门峡市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机遇,本着“发展大旅游,建设大产业”的工作思路,依托陕州区特有的自然生态、达摩文化、豫西民俗、天然矿泉等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加大旅游投入力度。累计投资两亿元,建成了四大景区、二十余个景点,旅游业基本形成规模。经现场勘察,本项目周边500m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需特殊保护的文物古迹。5相关规划5.1《三门峡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5.1.1近期目标三门峡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近期目标是:从现在起到2010年,这个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坚决控制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努力遏制荒漠化的发展,生态环境特别恶劣地区以及严重荒漠化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尤其是初期起步阶段,要力求好进步,开局好,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土地治理步伐,由计划的停止天然林的采伐和湿地开发,坚决禁止毁草毁林开垦和围湖造田,对过度开垦、围垦的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还林还草还湖,逐步将25°以上的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25°以下的坡地实现梯田化。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稳定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减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到近期时段结束时要实现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km265 ,治理程度达到60%,完成造林合格面积250万亩,新增森林面积1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改造坡耕地40万亩,退耕还草还林15万亩,建设一批节水灌溉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工程,新增自然保护区3个,加强矿产开发区生态管理,控制矿产资源破坏性开发,并逐步加强生态环境恢复工作,基本遏制住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5.1.2中期目标三门峡市生态环境保护中期为2011-2030年,大约用20年时间使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工作有所改观,全面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这一时期,三门峡市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74.5km2,治理程度达到95%以上。在稳定森林面积的基础上,通过更新造林、调整林种、树种结构,使其既能符合生态环境要求,又能满足国民经济其它方面的需要,实现林下放牧,绿化牧坡造林合格面积200万亩,新增森林面积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森林资源分布比较合理,改造坡耕地15万亩,25°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25°以上坡耕地全部实现梯田化,旱化农业、节水农业技术在大部分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恢复取得初步效果,河流、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成效,全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5.1.3远期目标三门峡市生态环境保护远期为2031-2050年,这一时期要使三门峡市基本建立起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湖河,水清鱼跃,山川秀美,对已取得的生态保护成果进一步完善、巩固,同时加大标准要求,进一步提高治理标准,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宜林地全部绿化,林种、树种结构合理,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52%以上,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三化”草地得到全面恢复,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依据《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详见附图五),评价区属于崤山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保护区。此类生态功能区应采取的保护措施为:(1)对特殊保护区实行封山育林,禁止滥砍滥伐林木;(2)禁止人为捕猎野生动物行为;(3)严禁随意开山采石、毁坏林木,以保持山体林木风貌的整体性和观赏性;65 (4)人工建设和改善由于前些年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使其生态功能与生态功能示范区接轨;(5)杜绝外来物种侵入,避免对本区物体造成毁灭性和不容性侵害;(6)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管理和监督;所有项目必须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5.1.4本项目与生态环境规划相符性分析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渡洋河宽坪村——店子村段河道治理工程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期及运营期,加强管理,禁止人员人为捕猎野生动物,禁止滥砍滥伐林木;严禁随意开山采石、毁坏林木,以保持山体林木风貌的整体性和观赏性;并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管理和监督,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本项目在严格环境影响文件及审批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各项植被恢复措施,符合三门峡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5.2陕州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1)总体规划目标到2015年: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基本控制,环境质量得到基本改善,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监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全民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进一步提高,生态创建工作稳步推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积极作用,为实现全县“十二五”的战略目标发挥应有的作用。(2)质量环境指标水环境质量目标:到2015年,陕州区兴龙涧河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南涧河水质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到2015年,县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大于292天/年。固体废物控制目标: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9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75%。65 污染物控制指标:国控、省控重点企业工业废水重点监控因子达标排放率达到9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0%。(3)污染防治指标总量减排: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设施。“十二五”期间,陕州区产业集聚区将建成一期日处理规模1万t的污水处理厂,实现工业废水的全收集、全处理。观音堂镇南涧河东七里采取人工湿地工艺治理生活污水,日处理规模5000t。深化重点行业工程减排。重点推进化工等高耗水行业的工艺技术改造、废水深度治理及再生水回用。化工行业推行氮肥生产污水零排放技术和氮肥生产超低废水排放技术,有色金属施行清洁生产,废水清污分流,提高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强化污染减排的倒逼机制,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与环境容量挂钩机制对不同行业实行差别化的环境准入政策。本项目主要影响为施工期的施工噪声和施工扬尘,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影响也随即消失。评价认为项目在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符合陕州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要求。5.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的通知》豫政办〔2016〕23号,距离本项目最近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店子乡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有1个地下水井群:陕州区店子乡地下水井(共1眼井)一级保护区范围:取水井外围50米的区域。二级保护区范围:一级保护区外围500米的区域。根据调查,本项目距离陕州区店子乡地下水井二级保护区220m,不在陕州区店子乡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范围内。5.4三门峡市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方案65 为切实加大大气环境治理力度,确保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根据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结合三门峡市实际情况,市委、市政府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6-2017年),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健全制度体系、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实施意见强调要健全制度体系,建立党政同责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制度,落实网格监管制度,强化排污许可制度,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其中与本项目有关的为《三门峡市治理扬尘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时间安排2016年7月4日至2016年12月31日,2017年为巩固提高阶段和长效机制建立。(2)工作任务针对全市初步排查上报的172个建筑施工场地、41个道路施工场地、29个市政施工场地、2个拆迁施工场地、17个水利施工场地等总计261个施工场地,以及进一步排查的所有施工工地,各县(市、区)政府和市住房城乡建设、城管执法、交通运输、国土资源、水利、城乡规划等部门以及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均要依据法定管理职责和权限,与主管领域或辖区内施工单位签订扬尘污染治理责任书,监督施工单位按照规定标准、治理措施和时限,完成各项治理目标任务。特别是对蒙华铁路三门峡段等大型道路建设施工工地,要实施重点监督管理。(3)基本要求各类施工单位扬尘污染治理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基本要求:(1)施工工地开工前必须做到“六个到位”,即审批到位、报备到位、治理方案到位、配套措施到位、监控到位、人员(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责任部门监管人员)到位;(2)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六个百分之百”,即工地周边百分之百围挡、物料堆放百分之百覆盖、出入车辆百分之百冲洗、施工现场地面百分之百硬化、拆迁工地百分之百湿法作业、渣土车辆百分之百密闭运输;(3)城市建成区内施工现场必须做到“两个禁止”,即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禁止现场配置砂浆。65 自2016年7月10日起,所有未达到“六个到位”的施工工地,一律不得开工;所有未达到“六个百分之百”的施工工地,一律停工整改;城区内所有未做到“两个禁止”的施工现场,一律查封搅拌和配置装置。施工单位完成整改,经监管部门核查并出具书面意见后,方可开工或复工。本项目施工期间,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区必须进行地面硬化,定期洒水;出入车辆必须冲洗干净;施工中建筑物应用围帘封闭,采取围挡作业;物料堆放点要相对集中,并采取遮盖、洒水等防尘措施;采用密封车厢的车辆对建筑垃圾进行运输,避免运输垃圾洒落;开挖出的土石方应加强围护,表面用毡布覆盖,并及时外运。因此,项目符合《三门峡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关于扬尘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65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本项目位于陕州区店子乡,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征及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情况,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采用《三门峡市大石涧水库工程》的环境现状监测资料。监测单位为青岛京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监测时间为2014年1月6日—2014年1月12日,监测点位为大石涧村(本项目东侧6km处),监测结果见表4。表4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统计结果一览表监测点监测频率监测因子监测浓度范围(mg/m3)标准值(mg/m3)单因子污染指数范围超标数(个)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大石涧村日平均PM2.50.052-0.0780.0750.69-1.04228.60.04TSP0.191-0.2850.30.64-0.95000NO20.039-0.0480.080.49-0.6000小时均值NO20.013-0.0840.120.11-0.70000由表4可知,监测期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中除大石涧村PM2.5日均浓度略有超标,其余NO2的小时均值、日均值及TSP日均值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相关要求,超标原因主要为项目位于农村地区,植被覆盖率低。2地表水本次地表水评价采用《三门峡市大石涧水库工程》中的地表水监测数据,监测单位为青岛京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监测时间为2014年1月8日—2014年1月10日,监测断面为1#南大河库区回水末端上游100m(本项目下游4.4km)、2#回春河南大河汇合处坝址下游200m(本项目下游7.1m)。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65 表5地表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统计结果一览表(单位为:mg/L,pH除外)断面项目pH值溶解氧(mg/L)化学需氧量CODcr(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氨氮(mg/L)总磷(mg/L)石油类(mg/L)悬浮物(mg/L)粪大肠菌群(个/L)1#2014.01.088.385.811.53.60.150.02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2014.01.098.276.011.94.10.180.01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2014.01.108.315.611.63.40.170.02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标准限值6-952041.00.20.0510010000标准指数范围0.64-0.690.90-0.940.58-0.60.85-1.030.15-0.180.05-0.1///超标率%00033.300000最大超标倍数达标达标达标0.03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2#2014.01.088.336.110.42.80.090.03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2014.01.098.315.911.03.00.110.02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2014.01.108.276.310.02.50.080.03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标准限值6-952041.00.20.0510010000标准指数范围0.64-0.670.86-0.910.5-0.550.63-0.760.08-0.110.1-0.15///超标率%00000000065 最大超标倍数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注:悬浮物标准参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标准。由上表可知1#断面除BOD5超标外,其它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水质标准的要求,BOD5最大超标倍数为0.03。2#断面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水质标准的要求。1#断面南大河库区回水末端上游100m处BOD5略有超标,分析其超标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监测期间为冬季,河流流量较小,断面上游有未经收集的居民生活污水流至河道;由于回春河和南大河河流本身的自净能力2#断面回春河南大河汇合坝址下游200m处各监测因子均能达标。3地下水本次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三门峡市大石涧水库工程》的环境现状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监测单位为青岛京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监测时间为2014年1月08日~2014年1月10日,监测点为大石涧村饮用水(本项目东侧6km处),监测结果见下表。表6地下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统计结果一览表检测项目pH总硬度(mg/L)高锰酸盐指数(mg/L)氨氮(mg/L)总大肠菌群(个/L)大石涧村饮用水2014.01.087.512810.37未检出702014.01.098.023520.85未检出502014.01.107.831600.41未检出60标准值6.5-8.5≤450≤3.0≤0.2≤3.0标准指数0.34-0.680.36-0.780.12-0.28/16.7-23.3超标倍数000015.7-22.365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知,监测点位各项监测因子中,除监测点的总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各监测因子的监测值均可以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级标准要求。分析其超标原因是由于当地没有机井,地下水取样点为山涧地表水,村民以山涧水作为饮用水源,山涧水不宜直接饮用需煮沸后饮用。4声环境本项目位于陕州区店子乡,根据环境噪声划分规定,项目所在地为1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本项目监测点位为粟子坪村、湾子村、店子村,监测单位为河南洁泓环保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监测报告见附件3),监测时间为2016年12月27日—28日,昼间和夜间各一次,监测结果见表7。表7声环境监测结果单位:[dB(A)]监测点位2016.12.272016.12.28昼夜昼夜粟子坪村49.142.147.141.6湾子村49.943.348.743.1店子村50.743.550.543.9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由表7可知,工程区各敏感点声环境噪声值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表明工程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5生态环境评价区属植被系统主要由灌草丛植被和农业植被组成。评价区植物类型包括:灌丛(荆条、酸枣等);草本(黄背草、黄蒿、狗尾草等);农作物(小麦、玉米等)。项目区未发现珍稀保护植物、无特别需要保护或稀有保护动物;项目建设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生态敏感区。评价区地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见附图四),水土流失是区域的重要生态问题。6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现场调查,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要求见表8,项目周围敏感点示意图见附图2。表8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目标位置、距离户数、人口保护要求环境空气宽坪村河道起始端西南侧70m10户、32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刘家村河道西侧133m40户、130人粟子坪村河道西侧60m30户、96人南圪塔村河道东侧252m30户、96人湾子村河道西侧60m25户、70人炳峪村河道西侧127m20户、45人店子村河道西侧30m300户、1000人声环境宽坪村河道起始端西南侧70m10户、32人《声环境质量标准》65 (GB3096-2008)1类标准刘家村河道西侧133m40户、130人粟子坪村河道西侧60m30户、96人湾子村河道西侧60m25户、70人炳峪村河道西侧127m20户、45人店子村河道西侧30m300户、1000人地表水渡洋河工程主体《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大石涧水库项目下游7.6km回春河项目东侧6.3km生态生态项目区域范围内不破坏地貌、水体、植被、水土流失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要素标准编号标准名 执行级别主要标准要求环境空气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SO224小时平均≤150µg/m3NO224小时平均≤80µg/m3PM1024小时平均≤150µg/m3TSP24小时平均≤300µg/m3声环境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昼间≤55dB(A),夜间≤45dB(A)地表水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pH6~9,BOD≤4mg/L,氨氮≤1.0mg/L,DO≥5mg/L,高锰酸盐指数≤6.0mg/L地下水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pH6.5~8.5,高锰酸盐指数≤3.0mg/L,总硬度≤450mg/L,氨氮≤0.2mg/L65 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类型标准号标准名称级别污染因子标准值单位数值废水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一级CODmg/L100BOD5mg/L70SSmg/L15氨氮mg/L5噪声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昼间dB(A)70夜间dB(A)55固废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废气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二级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mg/m3)无组织厂界浓度限值(mg/m3)TSP1201.0总量控制指标由于本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场内洒水降尘,不外排,因此本项目无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次治理工程主要体现在施工期,施工期包括施工前导流、主体工程施工放线、河床整治及堤防工程等。(1)施工导流本次治理施工主体工程安排在11月~3月末,为枯水期,洪水流量为3.15m3/s。拟采用在治理段开挖导流明渠进行河水导流,导流槽开挖在河道中心线上,底宽2m,深1.0m,边坡1:1.5,导流槽长8.566km。施工结束后利用原开挖砂卵石回填导流槽,并就地整平。65 (2)主体工程①施工放线首先对施工区内控制点进行复测、检验,确认无误后根据设计方提供护岸边线控制坐标点,准确在实地放出各控制点位置,并打桩、标记桩号、撒灰线。设计河底高程可采用水准仪实测各桩号挖深、填高,并标注。②河道整治场地清理:首先清除治理段河道内附着物,如:垃圾、杂草等,对原耕地耕作土层要集中堆放,作为后期护岸外复耕使用。河道整治:河道开挖采用1m3挖掘机开挖,推土机推至设计河底高程,多余砂卵石采用8t自卸汽车运至下游砂坑回填。护岸及基础施工:采用挖掘机开挖护岸基础,砌筑砼护岸及基础。砂卵石为河道开挖砂卵石,护岸基础回填砂卵石采用人工夯实,压实相对密实度不小于0.75。混凝土施工工序: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振捣→质量监控→接缝处理→表面处理→养护及温度监控。施工期施工内容及主要产污环节见图1。固废、噪声粉尘、固废、噪声开挖导流明渠河道水河道整治场地清理土地征占·噪声、固废、粉尘、废水噪声、固废、粉尘、废水投入使用砼施工护岸工程施工图1项目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染环节示意图65 主要污染工序本工程为非污染型生态项目,营运期无污染物排放,主要产污环节在施工期。1施工期1.1废水(1)混凝土拌合、搅拌运输车冲洗废水、混凝土养护废水;(2)施工机械车辆含油废水;1.2废气(1)挖掘、施工场地混凝土拌合以及车辆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2)施工运输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1.3噪声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是挖掘机、混凝土拌合系统以及运输车辆等高噪声设备产生的设备噪声。1.4固体废弃物(1)施工人员生活垃圾;(2)施工弃土渣;(3)建筑垃圾。1.5生态影响分析施工活动造成的占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对地下水的影响等。65 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施工过程粉尘、汽车尾气无组织排放加强管理,露天空旷条件容易扩散,浓度积累较小,不会对外环境大气造成明显影响。65 水污染物施工废水SS/沉淀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固体废物职工生活旱厕粪便7.2t定期清运,用于周围农田肥田建筑垃圾建筑垃圾4.6t定期清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噪声施工机械连续等效A声级采取相应措施后,噪声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要求,对环境影响不大。生态影响: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施工过程中占用土地、造成水土流失、对植被的破坏;项目建设后将永久占用一部分土地,使被占用土地的使用功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对于临时性占地,施工结束后通过覆土复耕,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5 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为非污染型生态项目,营运期无污染物排放,主要产污环节在施工期。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生活废水、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造成的环境影响。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将伴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施工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挖掘及施工材料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混凝土拌和粉尘、施工运输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等。1.1挖掘及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施工期粉尘污染包括土方挖掘产生的粉尘,施工材料运输等过程产生的二次扬尘。引起施工粉尘的因素很多,包括风速、路面积尘量和路面积尘湿度。其中风速还直接影响到粉尘的传输距离。此外,粉状材料本身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如果遮盖等防护措施不当,则遇风也会起尘。据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对京津塘高速公路施工期车辆粉尘的监测,在下风向150m处路面粉尘TSP浓度为5.093mg/m3,远远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0.30mg/m3,风速大时污染影响范围将增大。评价要求施工中应特别注意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采取覆盖、喷淋、修建施工围墙、大风天停止施工等措施,可有效地防止粉尘污染。(1)各桩段制定必要的工作制度,根据天气情况对施工现场、施工便道、料堆场等进行洒水,洒水强度应注意保持表面湿润即可,不宜形成径流以避免加重河道水质污染。(2)运载水泥等施工材料的车辆要加盖蓬布减少散落,车辆驶出装、卸场地前应有水将车厢和轮胎冲洗干净。65 (3)运输车辆主要沿县道014运输,运输时应避开人群活动频繁期。为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管理,制定施工扬尘防治方案,实施扬尘防治全过程管理,责任到每个施工顺序;应参照三门峡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文件《三门峡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控制扬尘污染管理(暂行)办法》(三环委办﹝2013﹞5号)要求并结合《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严格对建筑施工扬尘进行控制。为加强文明施工管理,防治扬尘污染,市建设局要求所有施工现场,必须做到“六个百分百”:即施工现场100%围挡、工地砂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拆除工程100%洒水压尘、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车身、暂不开发的场地100%绿化。主要措施有:(1)土石方运输扬尘防治措施①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运输路线,车辆应当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土石方及其它粉质建筑材料的运输;②对运输路线定期喷淋洒水,保持路面一定湿度;③运送土石方和建筑原料的车辆应实行密闭运输,装载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若车斗用苫布遮盖,应当严实密闭,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公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漏;④运输车辆的载重等应符合《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防止超载,防止路面破损引起运输过程颠簸遗撒;⑤运输车辆在施工场地的出入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或其它防治措施,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设置废水收集坑及沉砂池。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方可驶出工地。(2)施工生产区扬尘防治措施①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应采取防治措施,建设施工现场要进行围栏或设置屏障、建筑物设垂直封闭网,65 靠近村庄侧应设置临时围挡,应选用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高度不低于2.5m,长度至少应超出居民区第一排房屋宽度30m以上,围档需是由金属、混凝土、塑料等硬质材料制作,任意两块围拦以及围拦与防溢座的拼接处都不能大于0.5cm的缝隙,围拦不得有明显破损的漏洞;围挡、围护减少扬尘对环境的污染有明显作用;②对于施工便道等裸露区地表压实或硬化处理并在施工期间适时洒水。施工场内指定专人定期喷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扬尘;③密切关注气象,天气预报4级风以上天气应停止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例如土方工程、粉状建筑材料的相关作业;④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地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施工时间,避免大面积地表长时间裸露产生的扬尘;⑤施工工地如闲置6个月以上的,建设单位应对其裸露土地进行绿化或铺装。(3)料场、堆场的扬尘防治措施①施工料场和临时堆场,要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栏、防风网、挡风屏等,并尽可能远离敏感点一侧布置;②若在工地内露天堆置砂石,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覆盖防尘网等措施,必要时进行喷淋,防止风蚀起尘;③对于粉状建筑材料利用仓库、封闭堆场、储藏罐等形式,避免作业起尘和风蚀起尘。对于确实需要设置临时混凝土搅拌作业的,水泥要存放在专门的水泥筒仓内,砂石需专门存放并覆盖防护网。水泥、细沙等散状易起尘物料全部存放在封闭物料棚内,其他物料存放场地应加盖防护网(布),防尘布或覆盖措施的完好度应大于90%,同时配套喷淋抑尘设施定期喷淋洒水增加建材堆场表面含水率。同时根据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门峡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三政〔2015〕7号)可知,按照《河南省空气重污染应急管理办法(试行)》,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分别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4个等级,预警颜色分别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如下:①Ⅳ级预警(蓝色):当预测未来将出现持续3天以内重度污染,AQI日均值大于200的天气时;②Ⅲ级预警(黄色):当预测未来将出现持续3天及以上重度污染,AQI日均值大于200的天气时;65 ③Ⅱ级预警(橙色):当预测未来将出现持续3天及以上严重污染,AQI日均值大于300的天气时;④Ⅰ级预警(红色):当预测未来将出现持续1天及以上极重污染,AQI日均值达到或大于500的天气时。根据文件要求,在全市启动重污染天气期间,本项目应做到以下几点:①Ⅳ级响应措施:加强对建筑施工单位的扬尘控制。增加工地洒水抑尘频次,至少每4小时洒水1次,每天至少洒水6次,全天保持裸露地面湿润,不能因刮风、上料、运输等原因产生扬尘污染。停止所有在建施工工地的土方、拆除作业;②Ⅲ级响应措施:在落实的基础上,再采取如下措施,增加工地洒水抑尘频次,至少每3小时洒水1次,每天至少洒水8次;除重大民生抢险工程外,全市所有在建施工工地一律停止施工;③Ⅱ级响应措施:在落实Ⅲ、Ⅳ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再采取如下措施,增加工地洒水抑尘频次,至少每2小时洒水1次,每天至少洒水12次;④Ⅰ级响应措施:在落实Ⅳ、Ⅲ、Ⅱ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再采取如下措施,增加工地洒水抑尘频次,至少每3小时洒水2次,每天至少洒水16次。总之,只要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好上述措施,施工场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且本工程建设规模较小,施工车辆较少,施工期时间较短。因此,评价认为经采取以上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扬尘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长期、较大影响。1.2混凝土拌合废气根据本项目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置临时混凝土搅拌作业,混凝土拌合过程会产生粉尘,根据施工布置和现场调查,本项目1号、2号、3号施工生产区周围200m范围内无村庄和居民,主要为农田和树林,4号施工生产区周围主要为农田,距离最近的店子村居民138m,因此本工程混凝土搅拌作业粉尘主要会对店子村居民及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环评要求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施工现场要进行围栏或设置屏障、建筑物设垂直封闭网,65 靠近村庄侧应设置临时围挡,应选用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高度不低于2.5m,长度至少应超出居民区第一排房屋宽度30m以上,围档需是由金属、混凝土、塑料等硬质材料制作,任意两块围拦以及围拦与防溢座的拼接处都不能大于0.5cm的缝隙,围拦不得有明显破损的漏洞;围挡、围护减少扬尘对环境的污染有明显作用;②水泥要存放在专门的水泥筒仓内,砂石需专门存放并覆盖防护网。水泥、细沙等散状易起尘物料全部存放在封闭物料棚内,其他物料存放场地应加盖防护网(布),防尘布或覆盖措施的完好度应大于90%;③同时配套喷淋抑尘设施定期喷淋洒水增加建材堆场表面含水率。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混凝土拌合废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1.3施工运输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x、HC,为无组织排放,通过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限制车速,合理分流车辆,防止车辆过度集中等措施处理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1.3燃油废气对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燃油废气产生量较小,属间断性、分散性排放。施工地地势开阔,利于污染物扩散,在加强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管理和合理安排调度作业的前提下,燃油废气对环境空气质量基本无影响。2水环境影响分析2.1水污染源分析由于本次河道治理工程施工高峰期施工人数为60人,且工人生活依托当地乡镇,因此施工场地基本无生活污水的产生,施工场地内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包括混凝土养护废水、车辆冲洗水等。2.2施工废水环境影响65 建筑施工废水包括混凝土养护废水,车辆冲洗等,其成份相对比较简单,具有水量小、泥砂含量高等特点,且一般为瞬时排放,泥砂含量与施工机械、工程性质及工程进度有关,一般含量为80~120g/L。施工中产生的施工废水如不经治理直接排放,将会对渡洋河水质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评价要求施工方在施工现场开挖修建临时废水沉淀池,便于废水各部分废水能够综合利用。A、混凝土养护废水混凝土养护主要为了创造各种条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防止砼成型后暴晒、风吹、寒冷等条件而出现的不正常收缩、裂缝等破损现象。混凝土养护用水量较小,大部分就地蒸发,废水排放量很小。B、机械车辆冲洗废水为避免泥沙随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带出施工场地,对施工机械和车辆进行冲洗,产生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评价提出上述两部分废水应引入沉淀池经处理后用于施工或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得直接排入渡洋河污染河水水质。经采取相应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废水对周围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C、导流清淤废水工程前期导流和清淤过程导致水体悬浮物增加。经类比,悬浮物贡献值随距离增加变化见表9。表9导流清淤过程对水体的SS贡献值与导流清淤施工点距离(m)SS浓度增量(mg/L)040.0010039.3120038.6330037.9740037.3250036.6760036.0470035.4280034.8190034.2165 100033.63110033.05120032.48130031.92140031.37150030.83160030.30170029.78本工程整治河道长8.566km。河道整治采用干挖施工,相对湿法疏浚,对河底沉积物的扰动扩散程度相对较小,悬浮物产生浓度较小。河道疏浚工程以机械开挖为主,要创造陆地施工条件,需要实施导流工程,按导流途径分类,导流方案可分为原河道导流和不同河道导流两大类,根据工程分析相关内容,本项目利用同河道导流,相对于不同河道导流对地表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小。清淤使施工区域水体内悬浮物含量升高,对水体水质影响较明显,但悬浮泥沙物质为颗粒态,它随着河水运动的同时在河水中沉降,并最终淤积于河底,这一特性决定了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是有限的,清淤引起的悬浮物扩散的影响将随施工结束而消失,且本次工程选择在渡洋河枯水期进行,河水流量较小(洪水流量为3.15m3/s),因此对渡洋河下游水质影响不大,随着颗粒物的沉降,对渡洋河水质基本无影响。3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影响来源于混凝土拌合系统噪声、施工机械作业噪声、运输车辆噪声等。均为间歇性噪声源。根据同类型施工的噪声监测数据,上述噪声源大多在70~90dB(A)之间,噪声影响随施工结束而结束。噪声较高的噪声源分布在土方开挖施工区、混凝土生产系统和施工道路交通运输。3.1源强确定(1)土方开挖噪声土方开挖噪声源主要为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辆等设备工作噪声。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辆等工作噪声值一般在76dB(A)~100dB(A)65 之间。部分土方开挖机械设备车辆噪声实测值见表10。表10机械设备噪声实测值噪声源测试点位置噪声级[dB(A)]推土机88kW5m86挖掘机1m35m84自卸汽车8t2m79(2)混凝土拌和系统噪声混凝土生产系统噪声主要来源于混凝土拌和系统的拌和作业。拌和系统在未采取隔音降噪措施时,搅拌层噪声与出料口噪声实测值均大于80dB(A),出料口不出料时噪声值为77dB(A),拌和作业时拌和层和出料口噪声叠加声级为80dB(A)~88dB(A)。3.2预测模式根据本次工程设备声源特征及周围声环境特点。各设备声源可视为连续、稳态、点声源,声场为半自由声场,预测模式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中推荐的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模式。采用无指向性点源几何发散衰减模式预测,预测公式如下:(1)点源衰减模式:式中:Lr—距声源距离为r处的等效A声级值,dB(A);L0—距声源距离为r0处的等效A声级值,dB(A);r—关心点距离噪声源距离,m;r0—声级为L0点距声源距离,r0=1m。(2)噪声叠加模式:式中:L—预侧点噪声叠加值,dB(A);Li—第i个声源的声压级,dB65 (A);n—声源数量。3.3预测结果根据施工期噪声源情况,利用以上预测模式和参数计算得各预测点的噪声预测值。本次预测仅考虑了空间距离的衰减因素,未考虑空气吸收衰减、植被降噪以及地形的差异,因此实际影响值会比预测值小。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即取源强最大值,混凝土拌合系统88dB(A),推土机86dB(A),挖掘机84dB(A),经计算,其影响范围见表11和表12。表11施工期主要噪声源情况一览表序号声源名称噪声级dB(A)离声源不同距离的噪声预测值dB(A)20m50m100m150m200m280m400m1混凝土拌合系统8854.046.040.036.534.031.127.92推土机8652.044.038.034.532.029.125.9表12施工机械噪声点源预测值序号设备名称测点距离源强dB(A)噪声衰减值dB(A)10m20m30m50m100m150m200m1挖掘机584787268.5645854.5522推土机586807470.5666056.5543载重汽车279655955.5514541.539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按照该工程施工特点,在主要噪声源分析的基础上,固定噪声源昼间在30m以外即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规定的限值,挖掘机、推土机要150m以外,推土机需要在200m才能达标;运输车辆夜间需要33m以外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规定的限值。3.4对周围敏感点影响结合施工场地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200m范围内的噪声敏感点主要为河道起始端西南侧70m的宽坪村、河道西侧133m的刘家村、河道西60m的65 粟子坪村、河道西侧60m的湾子村、河道西侧127m的炳峪村和河道西侧30m的店子村,本项目1号、2号、3号施工生产区周围200m范围内无村庄和居民,主要为农田和树林,4号施工生产区周围主要为农田,距离最近的店子村居民138m。根据上述分析预测内容,挖掘机、推土机的施工可能会对该六处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次评价要求施工方应在施工中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①合理选用施工机械设备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工程施工所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应事先对其进行常规工作状态下的噪声测量,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应禁止其入场施工;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转,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施工设备应带有消声和隔音附属设备,同时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尽量避免多台高噪声设备在同一施工场地同一时间使用,在临近敏感点100m范围内施工时,应禁止多台高噪声设备同一时间使用。②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合理科学布局施工现场是减少施工噪声的主要途径,将施工现场的固定噪声源相对集中布置,以减少噪声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对可完全固定的辅助性机械设备如空压机、电机等可安置在施工场地临时房间内以减轻噪声影响。③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段,在夜间(22:00~06:00)及中午(12:00~14:30)禁止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临近居民敏感点路段严禁夜间和中午施工,其他路段如确需连续施工的,应取得相关部门的许可批准(距离200m之外,申请夜间施工许可证即可),同时做好公告工作,告知附近的居民和单位施工期限,以争取当地居民的理解。同时,高噪声设备施工时应实施封闭或半封闭隔声降噪,并将施工时间集中安排在昼间,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突击作业,以便缩短污染时间,缩小影响范围。④设置临时声屏障65 因施工期扬尘污染防治时,评价要求在临近本项目一侧居民区第一排房屋前设置临时围挡,若围挡采用金属或塑料等硬质材料时,其也可以起到临时声屏障的作用,因此工程无需再专门设置声屏障。另外,考虑到河道较周围地势较低,地势对噪声可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会进一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另外,根据调查,对于原材料运输及弃土渣外运,主要沿县道014进行运输,根据附图2,道路沿线经过敏感点主要为店子村、栗子坪村和湾子村,为减少运输道路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合理安排运输时间,禁止夜间装载及运送,限制汽车鸣笛,车辆经过敏感点时要慢行,并且禁鸣,减少车辆噪声对道路沿线的影响;(2)对运输车辆应统一管理,限载限速,装满物料后应加盖蓬布防止抛洒碎屑。(3)施工运输车辆,尤其是大型运输车辆应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确定合理运输路线和时间,尽量避开声环境敏感点;在途经现有村镇、学校和医院时,应减速慢行、限制鸣笛;需新修筑的施工便道应尽量远离学校和村镇等敏感建筑物。(4)承包商必须提供建材运输路线并请环境监理或环保专业人员确认施工路线在减缓噪声影响方面的合理性。建设单位根据确定后的运输路线进行监督,也可联合地方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力度。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石方、原河道浆砌石基础拆除产生的少量建筑垃圾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4.1施工土石方本工程挖方量39.45万m3,工程填方量为39.45万m3,挖填平衡,无弃渣产生。根据工程设计方案,本项目无弃渣产生,不设置永久弃渣场,设计临时堆土场1处,堆土场尺寸5×50m,堆土高度3m,堆土边坡1:165 。在临时堆土场周边采用编织袋装土拦挡进行防治水土流失,编织袋堆放高度1m,宽度1m,共需编织袋装土110m3。临时堆土采用塑料彩条布覆盖,覆盖面积250m2。工程填挖土石方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土石方临时暂存占压地表对植被的破坏,堆渣高度对周围自然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若不采取措施,遇强降雨天气,雨水冲刷堆土易引起水土流失,大风扬沙天气,易产生扬尘。评价要求施工挖土石方设置于临时堆土场,并做好临时护坡、覆盖措施,随着工程分段施工,土石方临时堆存采取水保、大气污染防治等措施后,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4.2生活垃圾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高峰期施工人数60人/日,总劳动量240工日。工人生活主要依托附近村镇居民住户,产生的垃圾主要为施工营地旱厕产生的粪便,垃圾产生量按每人0.5kg/d计,则高峰期日产生垃圾为0.03t/d、总垃圾量约为7.2t,应定期清理后运走用于周围农田肥田,综合利用。4.3建筑垃圾本项目原河道浆砌石基础部分将拆除,在拆除过程中,会产生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3.8t。评价要求,建筑垃圾全部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理。本项目清除治理段河道内附着物时,会产生的垃圾、树木、杂草等,产生量约0.8t,和建筑垃圾一同,全部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理。同时,在清运建筑垃圾时,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沿途物料的洒落引发二次扬尘、交通高峰期堵塞交通及车辆运输噪声等。因此有必要采取如下措施以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①对运载建筑垃圾的车辆应使用厢式封闭车或加盖蓬布,减少建筑垃圾洒落,车辆驶出工地时对车轮进行冲洗;②车辆行驶线路应首选车流量稀少路段,尽量避开敏感点;③避免在交通高峰期清运建筑垃圾,按规定时段、规定路线运输;65 ④施工场所的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远离敏感点,车辆进入居住区及出入施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经采取措施后,施工期固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综上,评价认为本次河道治理工程产生的固废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5对地下水影响分析5.1治理段地下水类型工程区域内地下水根据岩性水利条件划分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两大类,按水力条件均属潜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工程区左右岸基岩裂隙密集带中,以大气降水及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水补给,由于基岩长期经受内应力和外应力作用,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发育较好,在地表水下渗过程中,形成脉状裂隙水和风化壳裂隙水,给基岩裂隙水造就了较好的含水地段,但该基岩多由古老变质岩和火成岩组成,含水岩层富水性差,且不均出露泉水数量有限,且流量小。工程区地下松散孔隙水含水层岩性为全新统(Q4)砾石层,主要分布于河道主河槽及一、二级阶地之下,由混合土卵石及少量粘性土组成,混合土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工程区地下水位略低于河底,埋深0.3~0.8m,渗透系数25~45m/d,强透水性,单位涌水量25~119m3/h·m,强富水性。地下水主要由地表水、基岩裂隙水、的地下径流补给,雨季可同时接受降水补给,地下水与河水水力联系密切,沿河床由西向东径流。另据调查,本次治理工程段所在区域不涉及地下及地表水饮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5.2本次工程治理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根据本次工程建设内容,主要进行护岸工程的建设以及支沟口处防护工程的建设。本次河道治理不涉及工程爆破,不会对左右岸岩石进行爆破,65 且河水不对地下水形成补给,因此本次治理工程不会对第三系沉积岩类裂隙孔隙水造成影响。对于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及各段地质岩性的不同,护岸基底河段防冲基础设计埋深为1.5~2.0m;支沟口防护埋深均为2m,结合上述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潜水埋深(上游段埋深较浅,为0.5~15m),本次治理河段建筑工程的基础开挖会对地下水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影响为基础开挖至含水层,含水层出水会对河水形成一定的补给,同时基础开挖工程会影响河流水质,因河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作用,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基础施工产生的排水,通过开挖导流槽进行排水,排水作为地表水的补充水,由于施工工期较短,且均在枯水期进行,对区域地下水影响不大。本次治理工程段所在区域不涉及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根据上述分析,本次河道治理对区域地下水影响不大,且施工工期较短,因此亦不会对当地居民的饮用水造成影响。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由于本次治理工程需征用部分土地,主要为耕地及滩地,因此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自然植被及人工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等方面。6.1施工过程对建设区域植被的影响本工程目前以自然植被和农业植被为主,未在项目区发现珍稀保护植物。根据调查,项目区植被以天然生长林木为主,主要为杨树、槐树等木本植物。狗尾草、蒿草等草本植物为次生植被,农业植被类型主要为小麦、玉米等。本次治理工程施工区域主要集中在河道左右岸,占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园地、耕地,涉及的植被类型主要为小麦、玉米等农业植被及低矮灌木及草本植物,如狗尾草、蒿草等,工程临时占地20.27亩,本次治理工程施工期较短,对于耕地,通过经济补偿的方式进行补偿,待施工结束后仍覆土复耕,对于滩地,施工结束后采取覆土绿化的方式恢复植被,且施工期较短(8个月),因此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是暂时的,对区域生物量产生影响较小。65 6.2对区域景观的影响由于本次渡洋河治理段距离西侧县道014较近,建设工程施工挖土、填方以及水泥、石灰、沙石土等建筑材料在装卸、运输、堆存等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扬尘,另外施工现场的暴露、建筑垃圾的堆存也影响区域景观,恶劣天气造成的扬尘污染将对交通及景观产生较大影响。据此,评价要求须在施工中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对景观的影响,如:施工现场洒水作业,施工单位对附近道路实行保洁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土石方运输计划,避免在交通高峰期时清运,按规定路线运输,按规定地点处置剩余土石方,杜绝随意乱倒等。项目施工结束后,随着施工营地的拆除,施工便道的恢复等,施工现场对区域内景观的影响将会消除。6.3对动物的影响项目区动物资源主要为人工的家禽家畜,多为家庭圈养和池塘放养以及少量食草动物在田边、村头、河畔小范围、短时间放养。野生动物比较少见,无珍稀保护动物。工程建设期,会对放养的动物产生干扰,但由于施工区域比较有限,而该区域具有很大的生态相似性,因此,工程建设期,虽然对该区域的动物产生一定的干扰,但影响不大。6.4水土流失影响6.4.1工程占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本次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工程总占地面积14.56hm2,其中永久占地0.6hm2,临时占地13.96hm2,占地类型为耕地、林地、河滩地和荒地,耕地主要作物类型为小麦及玉米,永久占地将改变土地用途,将现有农业植被改为建筑物或护岸,但考虑到永久占地面积有限,对区域生态类型改变不大,因此对生态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对于临时占地,由于施工期较短(8个月),施工期结束后,将对临时占地进行覆土复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不会破坏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65 6.4.2水土流失影响项目区地处店子乡,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主要有面蚀和沟蚀两种形式。面蚀是分散的地表径流,从地面冲走土壤细粒,多发生在植被稀少、土壤疏松的坡面,包括层状面蚀、细沟状面蚀、砂砾化面蚀等。沟蚀是集中的水流侵蚀破坏土壤,并切入地表土壤的侵蚀形式,包括浅沟、冲沟、切沟等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告》(2006年第2号),项目区位于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区划见附图四)。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项目区位于西北黄土高原区,容许土壤流失量为1200t/km2.a。项目区地表土壤以砂壤土、砂砾石为主,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的重要表现形式为面蚀和沟蚀,面蚀主要分布在耕地上。水土流失强度为轻度,平均侵蚀模数为1600t/km2.a,其中河道水土流失模数较大,河道两岸耕地水土流失模数相对较小。(1)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预测①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和防治分区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工程建设扰动、破坏原地貌和植被面积66.83hm2。工程建设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总面积为3.02hm2,主要为耕地。工程建设期共产生弃方0.92万m3,全部排往弃渣场内,占地为3.8hm2。②预测时段和预测区域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属建设类项目,因此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为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和植被自然恢复期。施工期:2017年10月~2018年5月。植被自然恢复期:考虑项目区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645.8mm,自然恢复期为1年。65 ③预测内容和方法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水土流失量预测主要采用数学模型法和类比法进行估算。本次评价综合考虑各种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同时结合施工活动、施工管理情况,并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采用土壤侵蚀系数法进行估算,公式为:Q=M×F×T式中:M—项目区原地貌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F—项目区占地面积,km2;T—影响年限,a。本项目扰动地表面积共计为66.83hm2,开挖等基础施工期约8个月,经计算,工程水土流失值为6081.6t。由于项目建设,项目区地表受扰动后裸露,受降水冲刷产生面蚀、沟蚀。这种因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采用下列公式进行估算:Wm=ΣM×A×N式中:Wm—扰动地貌后水土流失量,t;M—预测区扰动地貌后土壤侵蚀模数,t/km2·a;A—预测区面积,km2;N—预测时段,年。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结合项目建设区和影响区的特点,施工期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地面侵蚀将加剧,类比其它同类工程,施工期土壤侵蚀模数将达5000t.km2/a,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将达2000~2500t.km2/a。据此计算,工程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6081.6t,新增水土流失量4212.12t。(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本次治理工程可分为主体工程区、施工道路区、施工生产区,水土保持按分区防治的原则,拟采取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65 ①主体工程区A、工程措施设计a、施工前期表土剥离主体工程区占用了少量耕地,场地平整、机械碾压等将大量扰动和破坏地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而表土是经过千百年来才形成的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为充分保护有限的表土资源,工程施工前,要对主体工程区占用的3.02hm2的耕地及主河槽内可利用的表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20-30cm,共剥离表土9130m3,临时堆存于主体工程区未施工场地内,用于后期两岸覆土绿化。b、表土临时堆存及防护施工前剥离的表土均按1:1.5的坡度堆高5m,为防止降雨溅蚀,坡脚采用编织袋装土防护,并用塑料彩条布覆盖。编织袋采用梯形断面,顶宽0.4m,底宽0.8m,高0.6m,共需编织袋装土68m3,塑料彩条布1650m2。c、管理措施主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管理,土(砂、石、渣)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沿途散溢,造成水土流失;避免雨天进行土石方挖填工程的施工;施工完毕后及时完成覆土绿化措施。②施工道路区A、工程措施设计a、施工前期表土剥离施工道路区占地类型为耕地和草地,场地平整扰动破坏后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施工前期对表土进行剥离,剥离厚度20~30cm,共剥离表土750m3,临时堆放于道路一侧,用于后期复耕。b、表土临时堆存65 施工前剥离的表土均按1:1.5的坡度堆高5m,为防止降雨溅蚀,坡脚采用编织袋装土防护,并用塑料彩条布覆盖。编织袋采用梯形断面,顶宽0.4m,底宽0.8m,高0.6m,共需编织袋装土57m3,塑料彩条布1365m2。c、临时排水沟由于施工期间场地平整地表损坏严重暴雨期间形成的地表径流冲刷地表,极易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因此在施工道路一侧开挖临时排水沟,排水沟为土质,采用梯形断面,上底宽60cm,下底宽30cm,深30cm,长6800m,土方开挖918m3。③施工生产区A、工程措施a、施工前期表土剥离施工生产区占地类型为耕地、河滩地,场地平整扰动破坏后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施工前期对表土进行剥离,剥离厚度20~30cm,共剥离表土6000m3,考虑到工程尽量占少地,少占好地的原则,表土全部临时堆放于本区空地内,用于后期复耕使用。b、覆土整治主体工程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生产区土地整治并覆土,覆土后复耕。共整治面积1.5hm2,覆土6000m3。C、临时措施施工前剥离的表土均按1:1.5的坡度堆高5m,为防止降雨溅蚀,坡脚采用编织袋装土防护,并用塑料彩条布覆盖。编织袋采用梯形断面,顶宽0.4m,底宽0.8m,高0.6m,共需编织袋装土112.5m3,塑料彩条布2112m2。由于施工期间场地平整地表损坏严重暴雨期间形成的地表径流冲刷地表,极易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因此在施工生产区一侧开挖临时排水沟,排水沟为土质,采用梯形断面,上底宽60cm,下底宽30cm,深30cm,长750m,土方开挖102m3;在排水沟出口处设置3个矩形土沉砂池,尺寸200×200×100cm,土方开挖15m3,水经沉砂池沉淀后排至河道内。65 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可将水土流失影响降至最低。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渡洋河以泄洪和灌溉功能为主,生态功能为辅,它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主要表现为提高明渠的排洪能力和灌溉能力,提高了沿渠道的交通能力。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作用。1环境正效益1.1排洪、灌溉(1)通过对渡洋河的治理,大大减轻了治理段两岸的防洪压力,基本上消除了常遇洪水灾害的威胁,从而为这一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可靠的基础,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2)洪涝灾害的减少,自然环境的改善,可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改善人们的卫生状况,基本消除环境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恶劣影响,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3)河道治理工程的兴建,可有效减少洪水对滩地和堤防的侵蚀,一定程度上可美化生态环境,总体上增加本地区的人口环境容量。(4)水利条件的改善,可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减少农田水渍时间,改良土壤性质,有利于增加农作物产量。1.2景观环境本次河道治理工程完成后,将清除沿线生活垃圾,因该段河道与县道014平行,因此该段河道的整治将对河道本身及县道014周围的景观均有提升改造作用。2社会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实施后,可有效地解决当地农业的灌溉问题,对提高灌溉能力、提高水利用率及当地农民的农业收入均有较大的正面作用,社会影响较大。65 3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根据项目及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该项目设置环境管理专职工作人员1人,以加强环境管理工作。(1)监理阶段的划分为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切实落实建设项目各项环保措施,防止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建设单位应按照《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在工程开工建设前委托已在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的环境监理单位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2)监理范围及内容本工程环境监理范围为项目建设区与工程直接影响区域,包括项目主体及辅助工程、临时工程、施工生产区、施工便道等。监理内容包括生态保护、水土流失防治、绿化、污染防治以及社会环境等环境保护工作的所有方面。(4)环境监理内容施工期环境监理是施工期环境保护的重要保证,工程建设应落实各项要求,降低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施工期具体监理内容及污染防治措施见表13。65 表13施工期监理内容及污染防治措施点、段名称监理内容及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区施工道路经常洒水,以减少扬尘污染;临时占地应进行表土剥离,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及时恢复;夜间(22:00~6:00)禁止施工;注意保养施工机械,使机械维持最低噪声水平。表土堆场、临时料场堆放表土时,控制边坡坡降比和高度,夯实表面播种草籽以保持养分并固着土壤颗粒,堆场周边开挖排水沟,工程结束后及时回填取土场或复耕;水泥、砂、石灰、粉煤灰等易洒落散装材料临时存放,应采取防风遮盖措施,以减少扬尘。临时弃土场按照先挡后弃的原则进行,在弃土前建设完成弃土场挡土墙、截水沟、排水沟等的建设。在弃土的同时做好弃土场的维护工作,防止大量水土流失。物料运输道路建材的运输路线应在施工前仔细选定,避免长途运输及影响现有的交通设施,防止粉尘污染;与沿线村镇协商,合理选择横穿现有道路的临时施工辅道;粉状建材的运输应尽量采用湿式罐装运输法或采取有效的遮挡防护措施,防止粉尘污染;对环境敏感点路段内的施工道路或临时道路经常进行洒水处理,以减少扬尘污染。清淤底泥在清淤之前应该进行初步的底泥调查。通过测量明确河道底床的形状特征,通过底泥采样分析明确底泥中污染物的特点和是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5)环境监测计划根据本项目污染源排放情况,应建立环境监测计划,定期监测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和周围环境质量状况,并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环保负责人。项目施工期环境监测内容见表14。表14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监测地点监测项目监测因子监测频率实施机构施工场界环境空气颗粒物每季度1次,每次3天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施工场界噪声LAeq每季度1次,每次2天项目河道下游地表水pH、COD、BOD5、氨氮、SS、动植物油丰、平、枯水期各1次65 、石油类4项目可行性分析4.1与政策及规划相符性分析(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订版),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第二项水利中第1条:江河堤防建设及河道、水库治理工程”,其建设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建设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符合相关规划,从政策及规划的角度来说项目可行。4.2项目选址与周围环境相容性分析根据调查,本项目选址不在陕州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符合饮用水源地保护的相关要求;本项目主要影响为施工期的施工噪声和施工扬尘,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影响也随即消失。评价认为项目在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符合陕州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本工程的实施对提高河道的防洪级别,改善河道沿途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从项目区周围环境分析本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与周围环境不存在相互制约关系。三、环境投资估算一览表本项目总投资2989.0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预计55.5万元,占总投资的1.85%,施工期环保设施(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见表15。65 表15施工期环保设施(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项目排放源污染物名称治理或处置措施数量投资(万元)施工期废气施工场地扬尘①运送土石方和建筑原料的车辆应实行密闭运输,装载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运输车辆在施工场地的出入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方可驶出工地;②施工现场要进行围栏或设置屏障,施工场地经常洒水;③临时料堆场应覆盖防尘布、覆盖防尘网,洒水降尘,保持表面湿润;④开挖出的土石方加强围挡,表面用篷布覆盖,多余土石方及时外运;⑤大风天气禁止施工;⑥临时混凝土搅拌作业的,水泥、细沙等散状易起尘物料全部存放在封闭物料棚内,其他物料存放场地应加盖防护网(布),防尘布或覆盖措施的完好度应大于90%,同时配套喷淋抑尘设施定期喷淋洒水增加建材堆场表面含水率。/21.0废水施工人员SS施工废水经收集池收集沉淀后用于场地抑尘,不得排入河道内沉淀池7个3.5噪声施工机械噪声使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低速、禁鸣等/1.0固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统一清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置场/2.0施工作业建筑垃圾统一清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生态施工植被破坏合理存放土石方,避免发生水土流失,对边坡进行边坡防护、合理科学安排施工时间及施工进度/25.0水土保持覆土整治、临时编织袋防护等/施工期环境监理施工期环境监理/3合计55.565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类型内容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场地扬尘施工场地定期洒水降尘;确保料堆场表面湿润;物料运输采用篷布;大气天气禁止作业。不影响附近居民与行人日常生活施工车辆CO、NOX、THC加强车辆管理、合理安排调度作业对周围环境不大水污染物施工作业SS、含油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得排入河道内不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固体废物工人旱厕粪便定期清运用于肥田得到合理的处理与处置施工作业建筑垃圾定期清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得到合理的处理与处置噪声施工设备、交通噪声使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低速、禁鸣等对区域声环境影响较小生态占地植被破坏临时占地施工期结束后覆土复耕、恢复植被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水土保持水土流失覆土整治、临时编织袋防护等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本项目施工建设不可避免的会对建设区域带来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通过采取及时的生态恢复、覆土复耕和临时防护等措施,可将施工活动对建设区域的生态影响程度降至最低。具体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见表16。65 表16工程生态恢复及减缓措施一览表时段项目生态恢复及减缓措施备注施工期植被破坏施工期结束后,将对临时占地进行覆土复耕。要求实施施工期环境监理水土流失①工程措施,包括表土剥离,临时堆放于临近空地上,用于后期复耕使用,对覆土后的耕地和滩地进行复耕;②植物措施:对土地类型为耕地的土地经整治后进行复耕;③临时措施:对剥离的表土限定堆存高度,并在坡脚采用编织袋装土防护,并用塑料彩条布覆盖。景观影响本工程施工期对景观的影响主要是大片的临时弃渣土场占地和临时建筑设施占地破坏了区域局部景观格局。新开辟的施工临时便道等均会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景观产生不良影响。项目施工结束后,随着施工营地的拆除,施工便道的恢复等,施工现场对区域内景观的影响将会消除。65 结论与建议1项目概况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渡洋河宽坪村—店子村段河道治理工程拟投资2989.07万元,对渡洋河治理段起始端为宽坪村(桩号0+000),治理末端为店子村漫水桥(桩号8+566),治理段全长为8.566km,两岸修筑护岸总长12.0km,全部为新建,河道整治总长度8.566km(桩号0+000~8+566),宽度29.8~141.6m,河底坡比0.006~0.021。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护岸工程、交叉排洪建筑物工程、跨河漫水桥(新建跨河漫水桥4座、拆除重建跨河漫水桥3座)。2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及选址可行性结论2.1政策相符性结论经查阅《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版),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水利,1、江河堤防建设及河道、水库治理工程”类别,因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2选址可行性本项目选址不在陕州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符合饮用水源地保护的相关要求;本项目主要影响为施工期的施工噪声和施工扬尘,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影响也随即消失。评价认为项目在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符合陕州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本工程的实施对提高河道的防洪级别,改善河道沿途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本项目选址可行。3环境现状评价结论环境空气:监测期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中除大石涧村PM2.5日均浓度略有超标,其余NO2的小时均值、日均值及TSP日均值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相关要求,超标原因主要为项目位于农村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水:1#断面除BOD5超标外,其它各监测因子均能65 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水质标准的要求,BOD5最大超标倍数为0.03。2#断面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水质标准的要求。1#断面南大河库区回水末端上游100m处BOD5略有超标,分析其超标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监测期间为冬季,河流流量较小,断面上游有未经收集的居民生活污水流至河道;由于回春河和南大河河流本身的自净能力2#断面回春河南大河汇合坝址下游200m处各监测因子均能达标。地下水:监测区域内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要求。项目区域地下水质量现状较好。声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噪声监测值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的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一般。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1施工期(1)对水环境影响:由于本次河道治理工程施工高峰期施工人数为60人,且工人生活依托当地乡镇,因此施工场地基本无生活污水的产生,施工场地内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包括混凝土养护废水、车辆冲洗水等。评价要求混凝土养护废水及施工机械冲洗水引入沉淀池经处理后施工或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得直接排入渡洋河污染河水水质。(2)对大气环境影响:施工期粉尘污染包括土方挖掘产生的粉尘,施工材料运输等过程产生的二次扬尘。评价要求施工中应特别注意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采取覆盖、喷淋、修建施工围墙、大风天停止施工等措施,可有效地防止粉尘污染。本项目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燃油废气产生量较小,属间断性、分散性排放。在加强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管理和合理安排调度作业的前提下,燃油废气对环境空气质量基本无影响。(3)对声环境影响:65 采取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等措施,减轻噪声影响,这种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且具有局部地段特性,采取以上措施后,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要求,对环境影响不大。为减少对河道起始端西南侧70m的宽坪村、河道西侧133m的刘家村、河道西侧60m的粟子坪村、河道西侧60m的湾子村、河道西侧127m的炳峪村和河道西侧30m的店子村的影响,评价要求施工方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午休时间施工及夜间施工,施工机械采用低噪声设备,可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另外,考虑到河道较周围地势较低,地势对噪声可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会进一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4)固体废物影响:施工期废物主要来自施工期间的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主要为旱厕粪便,定期清运后用于周围农田施肥,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清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5)对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建设将对植被造成破坏、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产生一定的景观影响,同时工程的建设将改变部分土地的利用现状,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对于临时占地将进行覆土复耕进行地表植被恢复,最生态环境影响不大,对于永久性占地,该部分土地类型将改变,由于占地面积不大,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4.2运营期渡洋河以泄洪和灌溉功能为主,生态功能为辅,它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主要表现为提高明渠的排洪能力和灌溉能力,提高了沿渠道的交通能力。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作用。环评建议1、施工单位要注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期噪声对项目区域声环境的影响。2、施工单位要综合考虑施工方案,调整施工顺序,实施分段施工、缩短施工战线,以利于植被恢复,减少水土流失。3、65 规范施工单位的施工活动,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尽量减少对工程建设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4、实施环境监测、管理活动,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将环境影响降到最低。5、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使其自觉主动地保护环境。6、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按国家相关要求开展环境监理活动。7、切实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实施文明施工,减轻噪声及二次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环评结论: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渡洋河宽坪村—店子村段河道治理工程位于陕州区店子乡,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调查、污染分析、环境影响分析可知,只要建设方在生产过程中充分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对策,认真做好“三同时”及日常环保管理工作,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降至最小。因此,从环保角度出发,本项目的建设可行。65 预审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65 审批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