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1 MB
  • 22页

SL 358-2006 农村水电站施工环境保护导则.pdf

  • 22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358-2006农村水电站施工环境保护导则Guidelinesofenvironmentprofectionfortheconstructionofruralhydropowerstation2007-02-02发布2007-05-02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前言我国农村水电快速发展,施工期对生态和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规范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实施和环境管理,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制定《农村水电站施工环境保护导则》。《农村水电站施工环境保护导则》共6章15节60条,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引用标准――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人群健康保护――施工环境管理、监测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农村水电电气化发展局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电电气化发展局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重庆市涪陵水利水电建筑勘测设计院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中铁集团第三工程局桥隧公司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志诚周奕梅李晖何定恩邹家祥段开甲夏仕彬李家伦李长春李俊1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2 目次1总则⋯⋯⋯⋯⋯⋯⋯⋯⋯⋯⋯⋯⋯⋯⋯⋯⋯⋯⋯⋯⋯⋯⋯⋯⋯⋯⋯⋯⋯⋯42引用标准⋯⋯⋯⋯⋯⋯⋯⋯⋯⋯⋯⋯⋯⋯⋯⋯⋯⋯⋯⋯⋯⋯⋯⋯⋯⋯53污染防治⋯⋯⋯⋯⋯⋯⋯⋯⋯⋯⋯⋯⋯⋯⋯⋯⋯⋯⋯⋯⋯⋯⋯⋯⋯⋯63.1一般规定⋯⋯⋯⋯⋯⋯⋯⋯⋯⋯⋯⋯⋯⋯⋯⋯⋯⋯⋯⋯⋯⋯⋯⋯⋯⋯⋯63.2废污水处理⋯⋯⋯⋯⋯⋯⋯⋯⋯⋯⋯⋯⋯⋯⋯⋯⋯⋯⋯⋯⋯⋯⋯⋯⋯⋯63.3废气污染防治⋯⋯⋯⋯⋯⋯⋯⋯⋯⋯⋯⋯⋯⋯⋯⋯⋯⋯⋯⋯⋯⋯⋯⋯⋯63.4固体废物处置⋯⋯⋯⋯⋯⋯⋯⋯⋯⋯⋯⋯⋯⋯⋯⋯⋯⋯⋯⋯⋯⋯⋯⋯⋯73.5噪声控制⋯⋯⋯⋯⋯⋯⋯⋯⋯⋯⋯⋯⋯⋯⋯⋯⋯⋯⋯⋯⋯⋯⋯⋯⋯74生态保护⋯⋯⋯⋯⋯⋯⋯⋯⋯⋯⋯⋯⋯⋯⋯⋯⋯⋯⋯⋯⋯⋯⋯⋯⋯⋯⋯⋯84.1一般规定⋯⋯⋯⋯⋯⋯⋯⋯⋯⋯⋯⋯⋯⋯⋯⋯⋯⋯⋯⋯⋯⋯⋯⋯⋯⋯⋯84.2水土流失防治⋯⋯⋯⋯⋯⋯⋯⋯⋯⋯⋯⋯⋯⋯⋯⋯⋯⋯⋯⋯⋯⋯⋯⋯⋯84.3动植物保护⋯⋯⋯⋯⋯⋯⋯⋯⋯⋯⋯⋯⋯⋯⋯⋯⋯⋯⋯⋯⋯⋯⋯⋯⋯⋯85人群健康保护⋯⋯⋯⋯⋯⋯⋯⋯⋯⋯⋯⋯⋯⋯⋯⋯⋯⋯⋯⋯⋯⋯⋯⋯⋯⋯⋯95.1施工人员体检⋯⋯⋯⋯⋯⋯⋯⋯⋯⋯⋯⋯⋯⋯⋯⋯⋯⋯⋯⋯⋯⋯⋯⋯⋯95.2施工饮用水卫生⋯⋯⋯⋯⋯⋯⋯⋯⋯⋯⋯⋯⋯⋯⋯⋯⋯⋯⋯⋯⋯⋯⋯⋯95.3施工区环境卫生防疫⋯⋯⋯⋯⋯⋯⋯⋯⋯⋯⋯⋯⋯⋯⋯⋯⋯⋯⋯⋯⋯⋯96施工环境管理与监测⋯⋯⋯⋯⋯⋯⋯⋯⋯⋯⋯⋯⋯⋯⋯⋯⋯⋯⋯⋯⋯⋯⋯106.1施工环境管理⋯⋯⋯⋯⋯⋯⋯⋯⋯⋯⋯⋯⋯⋯⋯⋯⋯⋯⋯⋯⋯⋯⋯⋯106.2施工环境监测⋯⋯⋯⋯⋯⋯⋯⋯⋯⋯⋯⋯⋯⋯⋯⋯⋯⋯⋯⋯⋯⋯⋯⋯10标准用词说明⋯⋯⋯⋯⋯⋯⋯⋯⋯⋯⋯⋯⋯⋯⋯⋯⋯⋯⋯⋯⋯⋯⋯⋯⋯⋯⋯11条文说明⋯⋯⋯⋯⋯⋯⋯⋯⋯⋯⋯⋯⋯⋯⋯⋯⋯⋯⋯⋯⋯⋯⋯⋯⋯⋯⋯⋯⋯123 1总则1.0.1为加强农村水电站施工环境保护,有效地控制和防治施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规范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管理,特制定本导则。1.0.2本导则适用于新建的装机容量小于或等于50MW的农村水电站施工环境保护,改建、扩建和加固工程按照有关章节执行。1.0.3施工环境保护应落实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设计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1.0.4农村水电站施工环境保护,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 2引用标准2.0.1工程标准《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168-96)《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172-9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2.0.2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2.0.3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5 3污染防治3.1一般规定3.1.1农村水电站施工的废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应与工程同时实施。3.1.2污染防治措施应因地制宜、整体协调,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符合环境功能和敏感目标保护的要求。3.1.3在实施阶段可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优化,贯彻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原则。3.2废污水处理3.2.1农村水电站施工废污水防治应包括砂石料加工、混凝土拌和等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处理。3.2.2施工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应执行GB8978-1996的规定,排入农田应执行GB5084-92的规定。3.2.3施工区附近水域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施工废污水排放口设置应执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3.2.4采用自然沉淀法对砂石料加工系统废水处理时,应根据地形条件布置沉淀池,并保证有足够沉淀时间。沉淀池应定期清理。3.2.5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处理应结合工程布置,就近设置冲洗废水沉淀池。上清液可循环使用,废水宜进行中和处理。3.2.6生活污水不应随意排放,采用化粪池处理污水时,应及时清运。3.3废气污染防治3.3.1施工大气污染防治应落实土石方开挖、爆破、砂石料加工、混凝土拌和、物料运输和储存及废渣运输等产生的粉尘、扬尘防治措施,沥青加工、燃油、施工机械、车辆及生活燃煤排放废气的防治措施。3.3.2经采取防治措施后,工程影响区环境空气质量应达到GB3095-1996规定6 的相应功能区要求。3.3.3地下厂房、引水隧洞施工应采用喷水、通风设施,改善地下洞室空气扩散条件。施工作业人员的防护应执行国家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3.3.4骨料加工宜采用湿法破碎工艺,降低转运落差,密闭尘源。3.3.5水泥、石灰、粉煤灰等细颗粒材料运输宜采用密封罐车。采用敞篷车运输,应用篷布遮盖。装御、堆放中应防止物料流散。3.3.6施工道路应定期养护,配备洒水车或采用人工洒水防尘。3.4固体废物处置3.4.1固体废物的处置对象应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产废料。3.4.2施工营地应设置垃圾箱或集中垃圾堆放点。生活垃圾应集中收集、定期清运,宜采用填埋方式处理。填埋地点应避开生活饮用水源、渔业用水水域。3.4.3施工营地应设置厕所,并及时清理粪便,消毒灭菌。3.4.4建筑垃圾应集中处置。危险固体废物应执行国家有关危险废物处理的规定。3.5噪声控制3.5.1施工噪声控制应落实施工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爆破等噪声控制措施。3.5.2施工区噪声应执行GB12523-90标准。施工区附近敏感点声环境保护应执行GB3096-93的规定。3.5.3机械设备噪声的控制,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主要机械设备的布置宜远离敏感点,或采取减噪、减振措施。3.5.4控制运输车辆的噪声应加强交通道路的维护和管理,在敏感区路段设置禁止高声鸣笛标志,减缓车速。3.5.5工程爆破应采用低噪声爆破工艺,不应夜间露天爆破。3.5.6高噪声岗位施工作业人员,应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7 4生态保护4.1一般规定4.1.1农村水电站施工生态保护措施应与工程同时实施。4.1.2生态保护应遵循减少对生态的破坏,维护生态功能的原则。4.1.3生态保护措施在实施阶段,宜根据施工特点、施工区生态条件进行优化。4.2水土流失防治4.2.1施工区水土流失防治应根据水土保持方案和水土保持设计,落实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措施。4.2.2施工场地应合理利用施工区内的土地,减少扰动原地貌和损毁植被。4.2.3料场取料应将剥离的表层熟土,临时堆存,留作回填覆土。取料结束应及时进行土地平整,因地制宜恢复植被。4.2.4大坝、厂房基础开挖弃渣应及时清运至指定渣场,防止倾入河道。堆渣应采用先挡后弃的施工方式,弃渣结束平整渣面和覆土,恢复植被。4.2.5引水系统施工沿线开挖弃渣,应按水土保持设计要求堆置,根据地形、土壤条件恢复植被。4.2.6施工道路应按水土保持要求,进行护坡、排水。永久道路宜栽种行道树。4.2.7大坝、电站厂房、引水系统及办公生活区应进行绿化和景观建设。4.3动植物保护4.3.1农村水电站施工不应损毁施工区外植被。施工区内珍稀濒危植物,采取迁地保护措施时,应根据生态适宜性要求,迁至施工区外移栽;采取就地保护措施时,应挂牌登记,建立保护警示标识。4.3.2工程施工不应伤害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工程区附近发现受威胁或伤害的珍贵濒危动物等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应及时报告管理部门,采取抢救保护措施。4.3.3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珍稀濒危特有水生生物分布水域施工以及截流期影响鱼类生存、繁殖、洄游,应根据环境保护设计要求,落实保护措施。4.3.4工程施工影响自然保护区应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规定。8 5人群健康保护5.1施工人员体检5.1.1施工人员定期体检应委托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预防异地病原体传入,避免发生相互交叉感染。5.1.2根据施工人员健康状况和当地疫情,体检宜以常规项目为主,增加有针对性的体检项目。5.2施工饮用水卫生5.2.1施工人员饮用水水质应符合GB5749-85的规定。5.2.2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应满足GB3838-2002的规定。5.2.3应定期对生活饮用水取水区、净水池(塔)、供水管道末端进行水质监测。5.3施工区环境卫生防疫5.3.1施工进场前,应对施工区各类传染源与污染物进行卫生清理。5.3.2施工区环境卫生防疫范围应包括生活区、办公区及邻近居民区。5.3.3施工生活区、办公区环境卫生防疫应包括定期防疫、消毒,建立疫情报告和环境卫生监督制度,防止自然疫源性疾病、介水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等疾病暴发流行。5.3.4施工区发生疫情时,应保护和控制发病现场,立即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并对邻近居民区采取卫生防疫措施。9 6施工环境管理与监测6.1施工环境管理6.1.1施工环境管理应与施工期的工程管理同步进行。6.1.2施工环境管理应包括下列内容:1组织编制施工环境保护实施方案,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2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建立污染源排放控制、生态保护、环境监测规章制度。3根据国家及地方环境标准的规定,控制工程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4按照环境保护设计和合同要求,组织检查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进度和质量。5组织开展环境监测,及时了解施工区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6负责工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6.2施工环境监测6.2.1应根据工程进度按监测计划及时进行施工环境监测。6.2.2施工环境监测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6.2.3应对施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反馈、存档、上报。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应及时进行监测、上报,并妥善处理。10 标准用词说明执行本标准时,标准用词应遵守下表规定。标准用词在特殊情况下的等效表述要求严格程度应有必要、要求、要、只有⋯⋯才允许要求不应不允许、不许可、不要宜推荐、建议推荐不宜不推荐、不建议可允许、许可、准许允许不必不需要、不要求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农村水电站施工环境保护导则SL××-××条文说明12 目次1总则⋯⋯⋯⋯⋯⋯⋯⋯⋯⋯⋯⋯⋯⋯⋯⋯⋯⋯⋯⋯⋯⋯⋯⋯⋯⋯⋯⋯⋯⋯143污染防治⋯⋯⋯⋯⋯⋯⋯⋯⋯⋯⋯⋯⋯⋯⋯⋯⋯⋯⋯⋯⋯⋯⋯⋯⋯⋯⋯⋯153.1一般规定⋯⋯⋯⋯⋯⋯⋯⋯⋯⋯⋯⋯⋯⋯⋯⋯⋯⋯⋯⋯⋯⋯⋯⋯⋯⋯⋯153.2废污水处理⋯⋯⋯⋯⋯⋯⋯⋯⋯⋯⋯⋯⋯⋯⋯⋯⋯⋯⋯⋯⋯⋯⋯⋯⋯⋯153.3废气污染防治⋯⋯⋯⋯⋯⋯⋯⋯⋯⋯⋯⋯⋯⋯⋯⋯⋯⋯⋯⋯⋯⋯⋯⋯⋯163.4固体废物处置⋯⋯⋯⋯⋯⋯⋯⋯⋯⋯⋯⋯⋯⋯⋯⋯⋯⋯⋯⋯⋯⋯⋯⋯⋯163.5噪声控制⋯⋯⋯⋯⋯⋯⋯⋯⋯⋯⋯⋯⋯⋯⋯⋯⋯⋯⋯⋯⋯⋯⋯⋯⋯⋯⋯164生态保护⋯⋯⋯⋯⋯⋯⋯⋯⋯⋯⋯⋯⋯⋯⋯⋯⋯⋯⋯⋯⋯⋯⋯⋯⋯⋯⋯⋯184.1一般规定⋯⋯⋯⋯⋯⋯⋯⋯⋯⋯⋯⋯⋯⋯⋯⋯⋯⋯⋯⋯⋯⋯⋯⋯⋯⋯⋯184.2水土流失防治⋯⋯⋯⋯⋯⋯⋯⋯⋯⋯⋯⋯⋯⋯⋯⋯⋯⋯⋯⋯⋯⋯⋯⋯⋯184.3动植物保护⋯⋯⋯⋯⋯⋯⋯⋯⋯⋯⋯⋯⋯⋯⋯⋯⋯⋯⋯⋯⋯⋯⋯⋯⋯⋯185人群健康保护⋯⋯⋯⋯⋯⋯⋯⋯⋯⋯⋯⋯⋯⋯⋯⋯⋯⋯⋯⋯⋯⋯⋯⋯⋯⋯205.1施工人员体检⋯⋯⋯⋯⋯⋯⋯⋯⋯⋯⋯⋯⋯⋯⋯⋯⋯⋯⋯⋯⋯⋯⋯⋯⋯205.2施工饮用水卫生⋯⋯⋯⋯⋯⋯⋯⋯⋯⋯⋯⋯⋯⋯⋯⋯⋯⋯⋯⋯⋯⋯⋯⋯205.3施工区环境卫生防疫⋯⋯⋯⋯⋯⋯⋯⋯⋯⋯⋯⋯⋯⋯⋯⋯⋯⋯⋯⋯⋯⋯206施工环境管理与监测⋯⋯⋯⋯⋯⋯⋯⋯⋯⋯⋯⋯⋯⋯⋯⋯⋯⋯⋯⋯⋯⋯⋯216.1施工环境管理⋯⋯⋯⋯⋯⋯⋯⋯⋯⋯⋯⋯⋯⋯⋯⋯⋯⋯⋯⋯⋯⋯⋯⋯⋯216.2施工环境监测⋯⋯⋯⋯⋯⋯⋯⋯⋯⋯⋯⋯⋯⋯⋯⋯⋯⋯⋯⋯⋯⋯⋯⋯⋯2113 1总则1.0.1加强农村水电站施工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环境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农村水电站施工环境保护尚无统一技术标准,为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措施,规范施工建设活动的环境管理,特制定本导则。1.0.2本导则主要针对新建的农村水电站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改建、扩建和加固的农村水电站开发任务不同,对环境保护要求也不相同。根据工程特性和环境特点,经分析研究,可参照本导则有关章节执行。1.0.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同时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施工环境保护是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施工中应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1.0.4农村水电站施工环境保护针对施工阶段,工程的有关环境保护问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主要技术标准见本导则正文部分第2章引用标准。14 3污染防治3.1一般规定3.1.1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设施与工程同时实施是执行“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的基本要求。“同时施工”是指建设单位在委托施工任务时应同时委托防治污染设施的任务;施工单位应同时接受主体工程和防治污染的任务。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应在施工期发挥作用,达到污染防治效果。3.1.2污染防治措施应结合施工总布置、污染源强、排放方式和周边环境特点、地形条件,进行合理布置,相互协调,保证正常运行,并满足水、声、气环境功能分区质量标准要求。3.1.3对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在初步设计基础上,针对施工具体情况,对设备造型、材料的选用,工艺、流程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前提下进行优化。3.2废污水处理3.2.1施工生产废水中,砂石料加工废水排放量较大,悬浮物含量高;混凝土拌和废水pH值较高,属碱性废水。这两种废水是处理重点。3.2.2根据GB8978有关规定,在GB3838中Ⅰ、Ⅱ类水域和III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禁止新建排污口。污水排入GB3838Ⅲ类水域,执行一级标准;污水排入GB3838Ⅳ、Ⅴ类水域,执行二级标准。3.2.3根据1989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矿部颁布实施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二级保护区不准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准保护区内直接向水域排放废水,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3.2.4自然沉淀法处理流程较简单,设施费用低。筛分楼排出的高含量悬浮物废水,直接进入沉淀池,不使用絮凝剂,但要求沉淀池较大,沉淀时间较长。泥沙沉淀后,上清液可循环使用。沉淀的泥沙及时清理才能保证正常运行及效果。3.2.5混凝土拌和系统为间断排水,水量较小,可在各个系统附近设置沉淀池。其规格——中小型可采用1.5m(长)×1.5m(宽)×0.5m(深),根据排水量可适当调整沉淀池大小。此类废水属碱性,pH11左右,需进行中和处理。15 3.2.6农村水电站施工人员较少,生活污水可采用化粪池处理,因化粪池容量小,应及时清运,保证环境卫生和正常运行。3.3废气污染防治3.3.1施工活动产生的粉尘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75μm的固体颗粒;机械燃油废气污染物主要有CO、NO2、SO2和烟尘等;汽车排气污染物主要有CO、NO2和HC(包括酚、醛、过氧化物)等,这些污染物超标将危害人体健康。3.3.2农村水电站施工区附近为GB3095-1996标准规定的环境功能区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应执行一级标准;附近为二类区(如农村地区)应执行二级标准。3.3.3地下洞室施工,采用喷水,设置通风设施和开支洞等方法,可减少粉尘,改善通风条件,减轻空气污染。3.3.4湿法除尘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除尘降尘方法。砂石料生产采用湿法除尘可与清洗相结合,减少运转环节和落差,进行密闭生产减尘。3.3.5水泥、石灰、粉煤灰等细颗粒材料运输、装御、贮存易产生粉尘。施工中可根据材料性质,对仓库、车辆采用密闭、遮盖等防护措施。3.3.6车辆运输中施工交通道路易产生粉尘、扬尘。施工道路定期护养主要是根据施工期长短、施工运输量、车流量、道路等级、路面状况,确定配备洒水车或人工洒水防尘降尘。3.4固体废物处置3.4.2施工营地生活垃圾不得随意弃置。设置垃圾箱可采购或自建。自建垃圾箱宜采用斜顶式全封闭垃圾箱。垃圾定期清运至处理场。附近无垃圾处理场运至废弃坑凹地应按规定填埋,表层覆土。临时垃圾堆放场至少50m范围内无生活饮用水井等饮用水源,周围有挡渣设施,需定期清运或用土填埋。3.4.3施工区厕所、化粪池保证污水不随意漫溢。厕所消毒灭菌方法有施用生石灰、敌百虫、湿性六六六等消毒药品灭菌。3.4.4建筑垃圾可运至渣场一并处理。危险固体废物包括易燃性、反应性、传染性、毒性、放射性等有危害的废物。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全过程都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16 3.5噪声控制3.5.2、3.5.3农村水电站多位于乡村居住环境,噪声参照执行GB3096-93标准1类标准,昼间50dB,夜间45dB。砂石料加工厂的筛分楼、空压机、混凝土搅拌机等高噪声机械设备,宜布置在离敏感目标较远位置。筛分楼消声材料宜用橡皮筛网、塑料钢网涂阻尼涂料等。发动机等固定设备,可设置减噪槽、减振垫层等。3.5.4施工运输车辆经过道路两侧敏感区范围,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确定,时速限制可根据车辆类型及载货量确定。3.5.5低噪声工艺可采用中小孔径爆破方法,基础岩石开挖采用分层的梯度爆破、爆破地震效应低,空气冲击波或噪音小的方法。17 4生态保护4.1一般规定4.1.2生态保护应以预防扰动和破坏为前提,根据环境功能要求,从区域角度,进行有效的生态保护。生态保护应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满足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4.1.3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应根据具体实施情况,及时进行优化,完善各项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发挥实效。4.2水土流失防治4.2.1经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应作为施工水土流失防治实施的技术性文件。实施中应具体落实主体工程、料场、渣场、施工道路等防治分区的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4.2.2施工场地的布设,应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少占压、扰动土地,保护区域植被,维护区域生态环境。4.2.3料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应于料场取料前建成。表层熟土临时堆存时,应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平整后的土地作绿化用途时,应适地适草(树),表层熟土覆盖厚度应大于40cm。4.2.4大坝、厂房基础土石方开挖的弃渣,不得沿河道、指定存放地以外的沟渠随意倾倒或散乱堆弃。拦渣坝(墙)及渣场排水设施等,应按要求在渣场使用前建成。弃渣结束,渣场表面经平整、覆土后,应及时撒播当地适生的草种或种植灌木或乔灌混交林固土,恢复植被。4.2.6施工道路应包括永久道路、临时道路。道路护坡以工程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为辅。4.2.7大坝区、引水系统及电站厂区空地的绿化,应同时满足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要求。4.3动植物保护4.3.1根据国家有关森林保护的规定,禁止在施工区外毁林采石、采土、采砂以18 及其它毁林行为。施工区内有珍稀濒危植物,采取迁地保护的植物,由林业部门和专业人员指导,按其生态条件要求,选择合适的气候、水分、地形、土壤地区移栽和保护;采取就地保护的植物,应不影响工程施工总布置,对单株挂牌登记,说明植物名称、保护级别,做好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管理。4.3.2、4.3.3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包括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根据国家和地方颁布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对受保护的陆生、水生动物、鱼类产卵场、洄游通道等,环境保护设计已经提出的具体措施,施工中应予以落实。4.3.4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关规定有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农业部颁布的《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19 5人群健康保护5.1施工人员体检5.1.1施工人员应包括入驻施工现场的建设、设计、承包、监理及其他服务行业等方面的人员,其抽检人数不少于20%~30%,体检次数可安排3次,即开工前、施工中期(或高峰期)和工程竣工前。施工人员体检应由工程所在地市、县级以上医疗部门承担。5.1.2体检项目应针对施工人员健康影响较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介水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地方病等选择确定。5.2施工饮用水卫生5.2.1按照GB5749-85有关规定,集中式给水,除应根据需要具备必要的净化设备外,不论其水源是地面水或是地下水,均应有消毒设施。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取水、净化、蓄水、配水输水等设备的管理。5.2.2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方法、分析质量监督和评价,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的规定执行。5.3施工区环境卫生防疫5.3.1清理传染源与污染物主要包括粪坑、厕所、坟地、畜圈、和垃圾等。5.3.2邻近居民区系指施工区至邻近1.0km范围内较大的居民点。5.3.3施工区环境卫生防疫工作应每月进行一次,有疫情暴发流行时应每周进行1~2次,使用药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适时开展突击性灭鼠、灭蚊蝇等活动。20 6施工环境管理与监测6.1施工环境管理6.1.1施工环境管理应与工程管理层次相一致,归口管理本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其配置人数应视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污染防治任务等确定,宜设2~3人。6.1.2环境保护各项规章制度应包括指导思想、目的与要求,职责分工、技术途径与方法、检查与考核、奖惩规定等内容。6.2施工环境监测6.2.1环境监测布点、采样等应本着技术可行、经济实用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不断优化监测点及采样方案。监测项目应针对危害严重、影响面广的污染源和能反映施工区环境质量状况的要素作为主要对象。6.2.2工程施工环境监测工作,应委托国家或省市环保部门认证的专业监测机构承担。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