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4.00 KB
  • 46页

新疆xx水电站压力钢管下斜段安装专项施工设计措施

  • 46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DL/T5172—2003ICS27.140P59备案号:J221—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DL/T5172—2003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编制规范Specificationoncompilingsiteselectionplanningforpumpedstoragepowerstations2003-01-09发布2003-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目次46 DL/T5172—2003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23总则34术语和定义45建设必要性分析66站址普查及规划站址选择77水文泥沙88工程地质99水利与动能1010水库淹没处理及环境影响评价1311工程布置、机电和施工1412投资估算1513近期工程选择1614选点规划报告编写17附录A(规范性附录)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报告编写目录18附录B(规范性附录)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报告附表、附图目录20附录C(规范性附录)规划站址工程特性表21附录D(规范性附录)规划站址工程地质条件简表26条文说明2746 DL/T5172—2003前言本标准根据原电力工业部《关于下达1996年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一批)的通知》(技综[1996]40号文)安排编制。目的是为了统一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编制原则、程序、工作内容和深度及报告书编写的要求。1996年10月下达编制任务,编写小组于1998年10月提出初稿,经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组织讨论后,于同年11月修改成征求意见稿并寄送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根据各单位的意见再一次进行修改,于2000年6月形成送审稿与条文说明一并送审。2002年5月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审查,经按审查意见修改后,于2002年8月完成。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克诚、计金华、刘忠国、刘光保、陈祥荣、龚和平、张祖生、吕国轩、冯真秋、钱钢粮。46 DL/T5172—20031范围本标准对编制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应达到的工作深度及报告编写作出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抽水蓄能电站的选点规划编制工作。46 DL/T5172—2003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DL/T5015—1996水利水电工程动能设计规范DL/T5064—1996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46 DL/T5172—20033总则3.0.1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应贯彻统一规划、综合平衡的原则,同电力发展规划保持一致,正确处理蓄能发电与其他用水部门的关系,并与河流水电规划或江河流域规划相协调。3.0.2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的任务是:1分析论证电力系统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必要性和经济性;2选择电力系统抽水蓄能电站站址;3推荐近期工程。3.0.3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应在站址普查的基础上进行,未开展普查的应进行补查。 3.0.4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报告,应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适时补充修改,以满足电力系统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46 DL/T5172—20034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0.1抽水蓄能电站pumpedstoragepowerstation利用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的剩余电能从下水库向上水库抽水,将电能转换为水的势能储存起来;当电力系统需要时,从上水库向下水库放水发电,再将水的势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电站。既有抽水蓄能机组,又有常规水电机组的水电站称为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4.0.2日调节抽水蓄能电站pumpedstoragepowerstationwithdailyregulation承担调节一昼夜电力负荷不均匀任务,其上下水库水位变化的循环周期为一日的抽水蓄能电站。4.0.3周调节抽水蓄能电站pumpedstoragepowerstationwithweeklyregulation承担调节一周内电力负荷不均匀任务,其上下水库水位变化的循环周期为一周的抽水蓄能电站。4.0.4季调节抽水蓄能电站pumpedstoragepowerstationwithseasonallyregulation承担调节年内丰、枯季节之间电力负荷不均匀任务,其上水库水位变化的循环周期为一年,但主要抽蓄汛期水量的抽水蓄能电站。4.0.5水泵水轮机pumpturbine既可作水轮机工况运行又可作水泵工况运行的水力机械。4.0.6距高比ratiobetweenlengthandheight上、下水库水平距离与垂直距离的比值。该比值可大致说明该抽水蓄能电站引水建筑物的相对长度,一般水平距离可采用上水库进(出)水口与下水库进(出)水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可采用电站平均水头。46 DL/T5172—20035建设必要性分析5.0.1收集电力系统电力负荷现状及远景预测成果,分析规划设计水平年系统负荷水平、负荷特性及系统调峰需求。5.0.2收集电力系统电源组成现状及远景规划资料,根据地区能源资源条件和电力发展规划,分析规划设计水平年电源结构。5.0.3对于接受区外送电或有核电的电力系统,应根据外来电源的特性及调节能力、核电的规模及运行特性,分析其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5.0.4根据电力系统用电结构、负荷特性及水电调节能力,分析电力系统对抽水蓄能电站调节性能的要求。5.0.5根据电力系统负荷特性和电源组成,从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等方面分析电网对抽水蓄能电站的需求。5.0.6根据规划设计水平年电力系统的调峰需求及各类电源的调峰能力,按照DL/T5015—1996的有关规定,进行调峰容量平衡,分析电力系统调峰容量盈亏。各类电源的调峰能力应通过调查研究拟定。5.0.7根据地区条件,分析电力系统可能采用的其他调峰措施,通过初步的技术经济比较,论述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必要性及经济性,并提出规划设计水平年电力系统对抽水蓄能电站的需求规模。5.0.8对于大电网中的局部地区的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还应分析从大电网获得调峰电力的可能性,并进行地区电网与大电网之间受送电条件的分析。5.0.9在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常规水电站中,加装抽水蓄能机组建设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还应与增装常规水电机组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论证建设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必要性和合理性。46 DL/T5172—20036站址普查及规划站址选择6.0.1在进行抽水蓄能电站普查时,应首先确定普查范围,采用比例尺不小于1∶50000的地形图,按照抽水蓄能电站的基本要求,初步拟定可能兴建抽水蓄能电站的地址;经初步分析筛选后,再用比例尺不小于1∶10000的地形图及1∶200000区域地质图进行复核,从中选出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质条件合适的站址进行现场查勘,考察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水源、水库淹没、环境影响、工程布置及施工等条件,进行第二次筛选,将筛选出的站址作为可开发站址编入普查成果。6.0.2根据电力系统发展需要,综合分析普查成果中各站址的建设条件,选择若干站址作为规划站址,按照规划阶段的深度要求开展勘测设计工作。6.0.3在规划站址选择过程中,应选择规模适应电力系统发展需要,靠近负荷中心,距高比较小,水源水质可满足要求,地形地质、工程布置、施工、环境影响及水库淹没等综合条件较好的站址。46 DL/T5172—20037水文泥沙7.0.1应收集规划站址附近有关测站的气象、水文、泥沙等资料,分析其可靠性。当利用已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时,应收集其水文泥沙分析成果及运行资料。7.0.2进行规划站址径流计算,提出设计控制断面的径流系列成果,初步分析规划站址的水源保证程度。7.0.3分析规划站址设计控制断面的暴雨洪水特性,提出设计洪水成果。7.0.4分析提出规划站址设计控制断面多年平均含沙量和多年平均输沙量。对寒冷地区还应提出冰情成果。7.0.5分析提出规划站址设计控制断面天然情况下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7.0.6当规划站址水源不足而采用引水措施时,还应进行引水工程的水文泥沙分析。46 DL/T5172—20038工程地质8.0.1工程地质勘察应收集、分析勘察区已有地质成果和最新地质资料。结合航、卫片解译进行现场查勘,了解各规划站址的基本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比较各站址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手段应以地质测绘为主,并配合必要的物探和轻型勘探工作。对规划站址尤其是推荐的近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时,应布置必要的钻孔和平洞。工程地质测绘所用地形图比例尺应不小于1∶5000。8.0.2应了解区域地质和地震背景,初步评价区域构造稳定性,并根据GB18306—2001提出各规划站址地震动参数值。8.0.3应了解上、下水库库坝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力学特性、风化带深度、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库周边垭口、单薄分水岭等地形地质条件,分析水库渗漏特性、库岸边坡稳定性。在可溶岩地区尚需了解喀斯特的发育状况、透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对水库和建筑物布置的影响。初步评价库坝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提出各站址比选意见。当利用已建水利水电工程时,应了解其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地质勘察资料。8.0.4发电输水系统应了解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力学特性、水文地质条件、进(出)水口地段岩体风化、卸荷和边坡稳定性,初步评价引水隧洞、地下厂房和尾水隧洞等地下工程的成洞条件和围岩稳定性。8.0.5应进行天然建筑材料普查。若从库内取料,其料场的勘察深度也应满足普查要求。46 DL/T5172—20039水利与动能9.0.1应收集分析下列资料:1选点地区社会、经济和能源资源情况;2选点地区电力系统规划、河流水电规划或流域综合规划成果;3规划站址上、下游有关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等综合利用要求;4地形地质资料;5水文泥沙分析成果及寒冷地区冰情分析成果;6水库淹没调查成果;7当利用已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时,应收集其设计和运行资料。9.0.2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各规划站址能量指标计算:1上、下水库的库容曲线宜采用比例尺不小于1∶5000地形图量求,并考虑库内开挖、岸坡处理及挡水和取水建筑物对库容的影响,应初步分析水库泥沙淤积对库容的影响;2对于利用已建水库和天然水域作为上(或下)水库时,应研究该水库或天然水域是否具有保证抽水蓄能电站专用库容和水量的条件,一般应设置发电保证水位,并考虑该抽水蓄能电站与原综合利用的相互影响,必要时应采取补偿措施,并按所采取补偿措施计算电站能量指标;3寒冷地区应考虑冬季结冰的影响;4在进行上、下水库水量能量平衡计算时,宜采用分层计算等方法;5在进行电站年发电量和抽水电量计算时,应分析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承担多种功能和可能的运行方式的影响;6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还应考虑上水库河川径流增发电力及与常规水电机组运行配合协调的问题;7考虑发电工况和抽水工况水头损失。9.0.3在进行洪水调节计算时,应考虑机组过流量的影响,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避免人为加大洪峰流量,造成对工程及下游防洪对象的不利影响。9.0.4对涉及有重要淹没对象的水库,应进行回水计算。9.0.5上、下水库的特征水位应按下列条件综合分析拟定:1电力系统运行对抽水蓄能电站的要求;2水库地形、地质条件允许达到的高程;46 DL/T5172—20033水库淹没和环境影响控制高程;4上、下水库的水源条件;5机组对水头变幅的技术要求;6水库综合利用要求;7水库蓄水排沙要求;8进(出)水口布置要求;9寒冷地区应考虑冬季结冰的影响;10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需考虑上水库径流调节及常规水电机组运行要求;11对拟定的设计库容应适当留有余地。9.0.6规划站址的装机容量应按下列要求计算拟定:1电站蓄能量指标;2电站调节性能及其相应的装机利用小时数;3电力系统运行对抽水蓄能电站的要求。9.0.7规划站址装机规模超过设计水平年电力系统需要时,应根据电力系统需要提出其分期开发方案。9.0.8规划站址的机组机型应按水头范围和装机容量,参考已设计、运行抽水蓄能电站的机组资料拟定。9.0.9对于泥沙问题突出的站址,应初估水库泥沙淤积对库容的影响,必要时提出防沙、排沙措施。9.0.10应初步分析规划站址的初期蓄水及正常运行蒸发、渗漏损失水量的补给条件,当水源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提出补水措施。当初期蓄水时间较长时,应分析其对电站效益的影响。46 DL/T5172—200310水库淹没处理及环境影响评价10.1水库淹没处理10.1.1规划站址水库淹没处理范围的确定:对已计算水库回水的,应按DL/T5064—1996拟定;未计算水库回水的,也可参照上述规范按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0.5m~2.0m拟定。水库淹没范围,还应包括因水库蓄水而引起的浸没、塌岸、滑坡和受其他影响的地区。本阶段上述处理范围,可通过分析资料、现场持图查勘等手段初步判断界定。10.1.2规划站址的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可在收集县、乡、村及有关主管部门的统计年鉴(年报)、普(详)查成果基础上,持水库地形图进行分析、量算和统计。对有重大淹没损失或具有淹没敏感区域的水库,应提出淹没控制高程意见。10.1.3应根据国家现行政策和有关规定,以水库淹没实物指标为基础,估算规划站址的水库淹没处理补偿投资。10.2环境影响评价10.2.1应收集规划站址环境现状资料,进行初步现场调查,分析、识别、筛选出主要环境要素,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10.2.2应对规划站址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进行初步预测评价,对主要不利影响应提出初步对策措施。10.2.3应进行环境影响总体评价,提出各规划站址对环境影响的差异和站址选择意见。对近期工程从环境角度初步分析工程建设的可行性。10.2.4规划站址位于环境特别敏感区域,并对环境敏感目标有较大影响时,应征求其主管部门对建设电站的意见。46 DL/T5172—200311工程布置、机电和施工11.0.1根据工程规模及有关规定初步拟定规划站址的工程等级、主要建筑物级别、洪水标准和地震设计烈度。11.0.2通过现场查勘,了解工程建设条件。根据工程规模,结合水文、泥沙、地形、地质及施工等条件,初步拟定各规划站址工程总布置、主要建筑物规模、基本型式、尺寸及库盆防渗、边坡稳定等工程处理方案,初步估算主体工程量,提出站址评价意见。11.0.3根据装机规模和特征水头,初步提出机型、台数、外形控制尺寸及主要机电设备清单,估算机组重量,进行厂房布置和开关站布置。11.0.4初步分析水文气象、对外交通、施工场地及天然建筑材料等条件,对各规划站址施工条件提出评价意见。11.0.5初步拟定各规划站址对外交通运输方案、主要建材料源点、施工导流规划和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初步估算主要临建工程量,初步安排施工控制进度,提出总工期。11.0.6当利用已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时,应复核原工程设计标准,考虑对原有建筑物扩、改建的初步方案、施工条件和由此产生的有关工程问题,并提出评价意见。46 DL/T5172—200312投资估算12.0.1应按现行概(估)算编制办法估算各规划站址的工程静态投资及分年投资。12.0.2各规划站址的投资(包括水库淹没处理及施工占地的补偿投资)估算应采用统一价格水平年。价格水平年宜采用选点规划报告提交的年份。46 DL/T5172—200313近期工程选择13.0.1应在分析电力系统合理电源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各规划站址的建设条件,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近期开发工程。13.0.2一般只推荐一个站址作为近期工程,当地区经济和电力发展或前期工作安排需要时,也可推荐2~3个站址作为近期工程,并初步提出其开发顺序。13.0.3对推荐的近期工程,应进行初步经济评价。46 DL/T5172—200314选点规划报告编写14.0.1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报告书、附图及附表遵照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所列内容和顺序进行编制。不同地区可视具体情况有所侧重或增减,章节也可适当调整。14.0.2下列文件宜列为选点规划报告书的附件:1选点规划任务书;2有关单位的委托书;3有关单位签署的协议书;4有关专业的专题报告。46 DL/T5172—2003附录A(规范性附录)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报告编写目录1综合说明1.1选点规划依据及工作概况1.2地区社会经济及电力系统概况1.3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必要性1.4规划站址工程简介1.5近期工程选择1.6结论及下一步工作意见2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必要性分析2.1电力系统发展规划2.2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必要性3规划站址选择3.1站址普查3.2规划站址选择4规划站址的建设条件(分别介绍每个规划站址)4.*1)(站址名称)4.*.1概述4.*.2水文泥沙4.*.3工程地质1)*代表不同的站址编号。4.*.4水利与动能4.*.5水库淹没处理和环境保护4.*.6工程布置及建筑物4.*.7机电及金属结构46 DL/T5172—20034.*.8施工及投资估算5近期工程选择5.1各规划站址技术经济指标5.2各规划站址比较及近期工程选择5.3初步经济评价5.4综合分析及结论46 DL/T5172—2003附录B(规范性附录)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报告附表、附图目录1附表(1)抽水蓄能电站普查成果表。(2)各规划站址工程特性表。(3)各规划站址工程地质条件简表。(4)各规划站址水工建筑物工程量表。(5)近期工程施工控制总进度表。(6)各规划站址投资估算表。2附图(1)抽水蓄能电站地理位置图(规划站址)。(2)区域综合地质图及区域构造纲要图(1∶200000~1∶50000)。(3)各规划站址工程区地质平面图,上下水库坝址、输水道、厂房工程地质剖面图及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图。(4)各规划站址上下水库水位面积、水位容积曲线。(5)各规划站址水库淹没范围示意图。(6)各规划站址工程平面总布置图及上下水库大坝、厂房、输水道等纵横剖面图。(7)电力系统现状地理接线图。(8)电力系统设计水平年地理接线图。46 DL/T5172—2003附录C(规范性附录)规划站址工程特性表项目单位电站名称××××××××××××建设地址一、水文及水库特性上水库流域面积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万m3设计洪水标准%设计洪峰流量m3/s校核洪水标准%校核洪峰流量m3/s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万t校核洪水位m设计洪水位m正常蓄水位m死水位m总库容万m3蓄能发电有效库容万m3死库容万m3正常蓄水位水库面积km2淹没耕地亩迁移人口人下水库流域面积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万m3设计洪水标准%设计洪峰流量m3/s校核洪水标准%续表项目单位电站名称××××××××××××下校核洪峰流量m3/s46 DL/T5172—2003水库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万t校核洪水位m设计洪水位m正常蓄水位m死水位m总库容万m3蓄能发电有效库容万m3死库容万m3正常蓄水位水库面积km2淹没耕地亩迁移人口人二、动能特性装机容量MW年发电量亿kW·h年抽水电量亿kW·h年发电利用小时h综合效率%三、主要建筑物1.上水库主坝坝型坝顶长度m最大坝高m副坝坝型坝顶长度m最大坝高m溢洪道型式堰顶高程m溢流宽度m泄流量m3/s续表项目单位电站名称××××××××××××泄洪洞型式断面尺寸m进/出水口底板高程m泄流量m3/s防渗型式46 DL/T5172—2003库盆面积m22.下水库主坝坝型坝顶长度m最大坝高m副坝坝型坝顶长度m最大坝高m溢洪道型式堰顶高程m溢流宽度m泄流量m3/s泄洪洞型式断面尺寸m进/出水口高程m泄流量m3/s库盆防渗型式面积m23.输水系统引水洞主洞长度/条数m/条内径m支洞长度/条数m/条内径m续表项目单位电站名称××××××××××××尾水洞主洞长度/条数m/条内径m支洞长度/条数m/条内径m4.厂房型式主副厂房尺寸(长×宽×高)m主变压器洞(长×宽×高)m四、机电设备1.水泵水轮机46 DL/T5172—2003台数台发电水头(最大/最小)m额定水头m额定输出功率MW额定转速r/min台数台转轮直径m单机最大引用流量m3/s水泵扬程(最大/最小)m吸出高度m2.发电电动机额定容量MV·A额定功率因数(发电机/电动机)3.主变压器台数台额定容量MV·A电压kV五、施工续表项目单位电站名称××××××××××××1.主要工程量土方明挖万m3石方明挖万m3石方洞挖万m3坝体土(石)方填筑万m3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万m3库盆防渗体工程量2.主要建筑材料木材m3水泥t钢筋、钢材t3.施工期限第一台机组发电年限年总工期年六、经济指标46 DL/T5172—2003静态投资万元单位千瓦投资(静态)元/kW经济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上网电价1)容量价格元/kW电量价格元/(kW·h)价格水平年注:当利用已建水利水电工程为上水库或下水库时,尚应根据其综合利用任务补充必要的指标。1)为近期工程经济指标。46 DL/T5172—2003附录D(规范性附录)规划站址工程地质条件简表项目电站名称××××××××××××一、区域稳定二、上水库三、输水系统四、厂房五、下水库六、天然建材46 DL/T5172—2003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编制规范条文说明46 DL/T5172—2003目录1范围292规范性引用文件303总则314术语和定义325建设必要性分析336站址普查及规划站址选择357水文泥沙368工程地质389水利与动能4010水库淹没处理及环境影响评价4411工程布置、机电和施工4612投资估算4713近期工程选择4814选点规划报告编写4946 DL/T5172—20031范围本章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凡进行大中型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均应执行本标准。46 DL/T5172—2003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章规定本标准直接引用的标准。46 DL/T5172—20033总则3.0.1由于抽水蓄能电站的规划与建设需以电力发展需要为前提,因此要求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必须同电力发展规划保持一致,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平衡需要与可能。其地理位置的选择、电站规模的拟定及上网条件的分析应根据电力系统发展布局来确定,并注意区分系统需要与系统局部区域需要。同时,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还可能涉及其他综合利用部门,也要在站址选择和工程参数拟定等方面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注意与河流水电规划或江河流域规划协调一致。3.0.2本条规定了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工作内容。3.0.3根据国内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经验,未进行抽水蓄能电站站址普查,不能全面了解选点范围内抽水蓄能电站资源点的分布、规模及建设条件,容易漏掉一些站址,使选点规划成果多变,影响选点结论的正确性,因此本条规定必须进行站址普查。选点范围的界定:一般选点范围即为电网的覆盖范围。有时大电网中的局部区域,如省或市县需要开发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范围即为该省或市县的范围。特殊情况下,选点范围可能是某一指定区域。3.0.4随着地区经济和电力系统的发展,用电结构和电力负荷特性及电源组成可能发生变化,有关部门应对选点规划报告进行复核,以滚动规划适应新的需要。46 DL/T5172—20034术语和定义为了明确含义,对本标准各章所涉及的部分术语加以定义。46 DL/T5172—20035建设必要性分析5.0.1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必要性,取决于电力系统调峰及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需要。本条提出电力系统调峰需求分析途径及需要收集的资料。规划设计水平年分为近期水平年和远景水平年,近期水平年为研究近期工程而拟定,可采用从编制规划时起10年~20年,远景水平年视电力系统具体情况而定。5.0.2由于各类电源适应电力负荷变化的能力不同,不同电源组合的电力系统其调峰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根据电力系统远景规划资料,分析电力系统各类电源的组成比例,以便研究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5.0.3对于有区外来电的电力系统,当外来电源的调节性能较差时,将增加电力系统的调峰负担,反之,则减轻;对于有核电站的电力系统,为了确保核电运行安全,常使其在基荷运行,相对增加了电力系统的调峰负担。5.0.4抽水蓄能电站按其调节周期分为日调节、周调节和季调节抽水蓄能电站,不同调节周期的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起不同的作用。应根据电力系统用电结构、负荷特性、水电调节能力及季节性电能等情况来分析系统对抽水蓄能电站调节性能的要求。5.0.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对抽水蓄能电站的要求包括调峰、调频、调相及旋转备用(包括紧急事故备用和负荷备用)等。5.0.6进行调峰容量平衡的目的,是为了分析电力系统调峰容量缺口大小。这里的关键是要通过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确定各类电源的调峰能力,才能使调峰容量平衡成果较为可靠。5.0.7解决电力系统调峰问题的手段很多,除了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以外,还有建设常规水电、燃气轮机、燃煤火电等。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说明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必要性。至于究竟与哪些措施相比较,可根据地区资源条件分析确定。本条还要求通过初步技术经济比较,提出规划设计水平年电力系统对抽水蓄能电站的需求规模。5.0.8当进行局部地区的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时,其建设必要性论证,还要考虑从大电网吸收调峰容量解决本地区调峰问题的可能性,其中包括地区电网与大电网电力交换条件的分析。46 DL/T5172—20036站址普查及规划站址选择6.0.1根据国内抽水蓄能电站站址普查经验,站址普查一般先在1∶50000地形图上选址,再用1∶10000地形图及1∶100000或1∶200000地质图对初步选出的站址进行复核,进行第一次筛选。将挑出的站址作为查勘对象,进行现场查勘,全面考察各个站址的建设条件,进行第二次筛选,选出的站址即为普查成果。这是站址普查的基本程序。6.0.2本条规定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水平年发展需要,从普查成果中有目的地择优选出若干站址,作为选点规划研究对象,开展规划设计工作。实际上这是进行第三次筛选。6.0.3本条提出站址选择应着重考虑的几个方面。其中距高比以小于10较好,但当距高比很小时,应注意其下水库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46 DL/T5172—20037水文泥沙7.0.1水文、泥沙及气象资料的收集,应在了解规划站址上下水库特点及有关水文站网分布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实际条件着重收集实测数据或统计资料(如水文年鉴、径流实验站水文资料、水库观测调度资料、气象气候统计资料等)、区域性的综合分析研究成果(如《水文手册》、《水文图集》、《暴雨径流查算图表》、《可能最大暴雨图集》、《设计暴雨等值线图》、《历史洪水调查资料》等)。对处于小流域的规划站址,应注意收集有关部门的小流域水文分析成果。对于拟采用的资料,应查清其来源、年限及观测方法,分析其可靠性。7.0.2可参照SDJ214—1983《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采用适当简化的方法进行径流计算。对于资料条件较好的规划站址,可提出长系列径流成果。当径流资料短缺时,可提出设计代表年的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成果。当规划站址处于小流域时,还应提出蒸发量成果。当规划站址的水源被其他水利项目引用时,应评估其对规划站址径流计算成果的影响。7.0.3可参照SL44—199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采用适当简化的方法进行设计洪水计算。在分析流域暴雨成因、时空分布特性和产汇流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洪水过程变化、水库容积大小和工程要求确定设计洪水的计算内容。7.0.4本阶段泥沙分析成果主要为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含沙量及年内分配,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可在分析流域产沙条件和河流输沙特性的基础上,根据资料条件,选择合适的参证站,直接采用或比拟计算设计断面的泥沙数据。无实测资料时,可应用泥沙区域综合分析成果或进行临时施测后分析计算。7.0.5天然情况下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绘制,应以一定的实测资料为依据。对于无实测资料的河段,应适当补测该河段的纵、横断面图、河槽比降和洪、枯水面线进行计算。46 DL/T5172—20038工程地质8.0.1工程地质勘察应参照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的特点是站点较多,涉及地区面较广。收集工作区地质资料及已有成果,可以宏观了解各站址的地质条件和地质问题。目前全国1∶200000区测地质资料齐全,卫星航测遥感资料也很丰富。分析研究这些资料,为选点规划的勘察工作提供依据。各规划站址的工程地质勘察,应以地质测绘为主,辅以必要的物探和轻型勘探。由于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范围一般较小,地质测绘所采用的地形图比例尺,上、下水库库区及输水系统为1∶5000,坝区为1∶2000较合适。坝址剖面一般应实测。输水系统剖面一般可从1∶5000地形图上切制。对规划站址尤其是推荐的近期开发工程,在地质条件复杂时,除工程地质测绘、必要的物探和轻型勘探外,尚应布置适量的钻孔和平洞,以获取较为可靠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8.0.2区域地质工作,根据已收集的地质和地震资料,对各规划站址的区域构造稳定性做出初步评价,并提出各规划站址地震动参数值,必要时列出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8.0.3针对抽水蓄能电站一般水头较高,多为小流域,水量不丰,上、下水库抽水、发电反复循环,水位变化频繁等特点,地质勘察工作主要应了解严重影响规划站址的不稳定边坡、固体径流来源及库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水库渗漏的可能性,并对上、下水库的渗漏条件做出初步评价。对上、下水库坝址(包括副坝)勘察工作的要求,主要是通过地质测绘、必要的物探和轻型勘探,了解各坝址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覆盖层特征和岩体的风化状况,初步评价各坝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对于利用已建水库作上水库或下水库,应收集有关坝基地质和坝体材质资料,特别要重视对其渗漏情况的了解。8.0.4输水系统和发电厂房等建筑物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以地质测绘为主,进出口地段,可通过物探和坑槽探了解覆盖层及岩体卸荷与风化带深度。对于地下洞室,主要是通过地质测绘了解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力学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初步评价成洞条件和围岩稳定性。对于地面式厂房,应通过地质测绘和物探工作了解覆盖层和岩体风化与卸荷深度、建基面附近的岩体特征及边坡稳定性。8.0.546 DL/T5172—2003天然建筑材料的勘察,应达到普查精度,为坝型拟定和施工规划提供依据。对于近期开发工程,应对料场分布、储量、质量及开采运输条件做出初步评价。46 DL/T5172—20039水利与动能9.0.1本条规定水利动能规划应收集分析的基本资料。其中:1选点地区经济和能源资源资料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规划、地区煤炭、石油及水能资源蕴藏量和分布情况等。2选点地区电力系统规划、河流水电规划或流域综合规划资料包括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电源扩展规划、河流水电梯级开发规划及防洪、灌溉、航运、供水等综合利用规划。这些都是选点规划的重要依据。3规划站址上下游综合利用要求,包括已建及规划选定的水利设施等,直接关系规划站址设计规模及参数拟定,应认真调查研究。9.0.2本条对抽水蓄能电站能量指标计算提出要求。抽水蓄能电站能量指标包括日蓄能量、调峰及填谷出力、年发电量及年抽水电量等。1日调节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库一般较小,根据国内的实践经验,在规划阶段宜采用比例尺不小于1∶5000地形图量求库容曲线,当库容较大且缺乏资料时,可采用比例尺为1∶10000地形图量求库容曲线。另外库区开挖(如进(出)水口开挖、库岸边坡处理开挖、施工取料开挖)将增加库容,坝坡填筑及库岸边坡处理填筑将侵占库容。因此应视具体情况对库容曲线进行修正。对于泥沙淤积严重的水库,还应根据泥沙淤积的数量和部位,修正库容曲线,以免影响能量指标计算成果的正确性。2当利用已建水库或天然水域兴建抽水蓄能电站时,应考虑抽水蓄能电站与原综合利用项目的相互影响。必要时应在允许范围内对上、下水库的特征水位进行调整,妥善解决抽水蓄能电站与原综合利用部门的矛盾,使抽水蓄能电站的能量指标计算具有牢固的基础。3应分析寒冷地区冬季结冰对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的影响,当影响较大时,应调整上、下水库水位或对能量指标进行适当修正。4分层计算是将上水库的工作深度分成若干段(亦即将有效库容分成若干层),逐层将水体从上水库放至下水库,分别计算每层的水头和发电量,直至上水库达到死水位为止(也可反过来做抽水工况计算)。5在进行抽水蓄能电站的年发电量和年抽水电量计算时,除了应考虑由于不同水文年常规水电站工作位置的不同而引起蓄能电站工作位置的变化外,还应考虑最大和最小负荷日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方式的变化。同时还要考虑抽水蓄能电站担任事故备用、调频、调相等运行方式的影响。规划阶段虽然不能进行详细计算,但是应考虑这些因素,对能量指标做适当修正。46 DL/T5172—20039.0.3当抽水蓄能电站的机组过流量相对于洪水流量较大时,在调洪计算中应考虑机组过流量与洪水流量遭遇的影响。机组过流量可通过日运行方式分析或上下水库能量平衡计算求得。9.0.4本阶段一般可不进行回水计算,但当涉及重要淹没对象时,应进行回水计算。9.0.5上、下水库的特征水位包括死水位、正常蓄水位和设计洪水位等。本条规定了拟定特征水位时应考虑的问题。1电力系统运行要求主要是调峰和紧急事故备用要求,另外还有调频、调相等要求。本款所涉及的电力系统调峰要求是指相应于满足系统最大负荷日运行方式所需的库容及相应的特征水位。事故备用要求是指满足系统要求承担的事故备用容量运行所需的库容及相应的特征水位。2水库地形、地质条件允许达到的高程,是指从地形和地质角度考虑,水库水位不宜超越的高程。3在水库岸边有不能淹没的重要城镇或重要设施或风景旅游区,一般要求将水位控制在某一高程。水库淹没和环境影响控制高程即是允许淹没的最高高程。4上、下水库的水源条件决定了水库蓄水量的多少,影响特征水位的拟定。水源条件应按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特征及由机组安装程序决定的蓄水过程来分析。5上、下水库的特征水位一旦拟定,机组运行水头变化范围,即电站的最大抽水扬程和最小发电水头即随之确定。而机组运行水头的变化幅度是有限度的,超过允许范围,将使机组运行工况恶化。根据国内外经验,单级单转速混流式水泵水轮机运行水头变化允许范围,以最大抽水扬程与最小发电水头的比值来表示。需将此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6当利用已建水库兴建抽水蓄能电站时,拟定的上下水库特征水位,要尽量不影响原综合利用项目的正常运行。无法避免时,应与有关方面协商一致,或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7当水库泥沙问题较突出时,拟定上、下水库特征水位,应充分考虑泥沙淤积对库容的影响或考虑布置排沙设施。8拟定上、下水库死水位时,应考虑进(出)水口布置要求,使其具有足够的淹没深度。9考虑寒冷地区冬季结冰的影响,拟定的水位和库容应留有余地。1046 DL/T5172—2003对于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特征水位的拟定,需综合研究常规水能利用问题,其中包括上水库的径流调节和机组运行对特征水位的要求等。11考虑到库容量求误差、工程施工可能改变水库容积及其他预计不到的因素,在规划阶段拟定上、下水库特征水位时,对设计库容应适当留有余地。9.0.6本阶段规划站址的装机容量不作比较论证,而是按其调节性能及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根据拟定的上、下水库特征水位计算确定。1本款所述蓄能量指标是指与拟定的电站调节性能和上、下水库特征水位相应的蓄能量。2日调节抽水蓄能电站日发电装机利用小时数可按4h~6h、周调节抽水蓄能电站发电装机利用小时数可按10h~18h采用。3电力系统运行对抽水蓄能电站的要求如本章9.0.5-1所述。本款所涉及的调峰要求,是指系统要求该电站提供的调峰容量和电量。通常以调峰容量及相应运行小时数来表示。紧急事故备用要求常以顶替事故容量及相应运行小时数来表示。旋转备用要求包括紧急事故备用和负荷备用对电站容量及相应运行小时数的要求。9.0.7有的规划站址按其地形地质条件测算,装机容量可能超过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水平年的发展需求,但其建设条件又很好。此时有必要研究提出其分期建设方案。9.0.10在分析电站初期蓄水水源条件时,应按施工进度安排,考虑下闸蓄水时间和各台机组安装投产时间分别计算蓄水量。在分析正常运行蒸发、渗漏损失水量补给条件时,应考虑连续枯水段蒸发、渗漏损失。46 DL/T5172—200310水库淹没处理及环境影响评价10.1水库淹没处理10.1.2选点规划阶段,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可适当简化,以收集分析统计资料为主,结合现场持图查勘确定。所持地形图比例尺宜不小于1∶5000。重大淹没损失和淹没敏感区域,是指较大的居民区、集镇、城镇、大片农田、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重要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铁路、公路和其他重要设施等淹没对象。10.1.3本条规定选点规划阶段水库淹没处理补偿投资估算办法。其估算原则和费用项目划分应执行DL/T5064—1996《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10.2环境影响评价10.2.1环境状况调查可结合规划站址查勘进行,并通过地方水利、农业、林业、土地、渔业、交通、供水、旅游、卫生防疫和环境保护等部门收集已有统计资料及规划成果等。根据规划站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开发条件、工程规模、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及文物古迹、淹没损失较大和移民较多、利用已建水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影响地方供水、灌溉和航运等等),比照SL45—1992《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4.0.2条,识别筛选出主要的环境要素作为环境影响预估的重点。10.2.2对规划站址的各项环境影响预估重点,分别进行初步的影响分析。基础资料条件较好的,应尽可能进行定量分析;基础资料条件较差难于定量分析的,可进行定性分析。阐明可能对哪些环境要素有明显影响及其影响程度。不论采用何种分析方法,凡是有不利影响的,都要提出初步的对策措施意见。10.2.3各规划站址对环境影响的差异,一般可采用列表法进行比较。有定量分析成果的应列出分析数据,无定量分析成果的可用符号定性表示。有的影响因素可以用规划站址之间相对比值来表示。根据比较结果,提出站址选择意见。46 DL/T5172—200311工程布置、机电和施工11.0.1工程等级、主要建筑物级别的洪水标准,按照工程规模,根据SDJ12—19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及GB50201—1994《防洪标准》确定。地震设计烈度应根据地震动参数值及DL5073—2000《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确定。11.0.2工程布置应通过现场查勘,根据水文、泥沙、地形、地质及施工等条件初步比较后拟定工程布置方案,据以估算工程量。根据国内的经验,水库的库盆防渗及边坡稳定是选点中需特别关注的问题。11.0.3为估算规划站址工程量及投资,需提出机型、台数、机组轮廓尺寸,进行厂房布置,估算机组重量,提出主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进水阀、调速器、起重桥机等主要机电设备和开关站尺寸。11.0.4本条要求从工程施工角度分析站址的建设条件,为站址方案比较提供依据。11.0.5临建工程量主要是导流、场内交通及施工支洞等工程量。控制工期主要是总工期及首台机组发电工期。11.0.6本条系指对利用已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时应考虑由此可能产生的原有工程等级变更,原有建筑物的工程加固处理,改建要求和方案,充分估计工程施工对原有发电供水等运行的不利影响和原有工程运行对本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方法等的特殊要求。46 DL/T5172—200312投资估算12.0.1投资估算包括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和水库淹没处理补偿投资等的估算。12.0.2为了使各规划站址的经济比较基础一致,要求各规划站址的投资估算采用同一价格水平年。价格水平年与选点规划报告提交的时间愈接近,愈能反映当时的实际工程投资水平,故本条提出价格水平年宜采用选点规划报告提交的年份。46 DL/T5172—200313近期工程选择13.0.1本条提出在分析电力系统合理电源结构基础上,综合各规划站址建设条件,并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和初步技术经济比较,推荐近期开发工程。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可采用替代方案法。13.0.2一般只选择一个站址作为近期工程,当一个站址的装机规模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发展需要,或者由于前期工作时间较长,需要早作安排时,也可以选择2~3个址站作为近期工程。但要经过初步论证,提出开发顺序意见。46 DL/T5172—200314选点规划报告编写14.0.1本条规定了选点规划报告编写的内容和格式,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有所侧重,章节也可以适当增减或调整。14.0.2本条列出了报告附件的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