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MB
- 10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最新游泳池施工设计技术规范·5·
目次1总则2术语、符号2.1术语2.2符号3池水特性3.1原水水质3.2池水水质3.3池水温度3.4游泳池充水与补水4池水循环4.1一般规定4.2泳池负荷4.3循环方式4.4循环周期4.5循环流量4.6循环水泵4.7循环管道4.8平衡水池和均衡水池4.9给水口4.10回水口和泄水口4.11溢流回水槽he溢水槽4.12补水水箱5池水净化5.1一般规定5.2净化工艺5.3预净化设备·5·
5.4石英砂过滤器5.5硅藻土过滤器5.6辅助过滤装置5.7过滤器反冲洗6池水消毒及水质平衡6.1一般规定6.2臭氧消毒6.3氯消毒6.4其他消毒剂6.5水质平衡6.6化学药品投加设备7池水加热7.1一般规定7.2耗热量计算7.3加热设备7.4太阳能加热系统8水质监测及系统控制8.1一般规定8.2监测项目8.3监控要求9特殊设备9.1一般规定9.2跳水池制波9.3安全保护气垫9.4移动池岸和升降池底9.5跳水池岸边淋浴和按摩池9.6水力按摩喷嘴9.7撇沫器9.8吸污接口10洗净设施·5·
10.1浸脚消毒池10.2强制淋浴10.3清洗水嘴10.4池底清污器11排水及回收利用11.1一般规定11.2池岸排水11.3游泳池泄水11.4其他排水12池水净化设备机房12.1一般规定12.2循环水泵及均衡水池间12.3过滤器间12.4加药间及药品库12.5消毒设备间12.6加热器间12.7控制间13工程施工13.1一般规定13.2设备及配套设施安装13.3管道安装13.4专用和附属配件13.5管道阀门和仪表13.6管道检测及试验13.7设备检测及试验13.8工程验收14管理和维护14.1一般规定14.2水质监测14.3池体卫生保持·5·
14.4化学药品溶液配制14.4设备维护附录A游泳池池水水质检测检验项目A.0.1泳池池水水质常规检测检验项目及限值,应符合表A.0.1的规定A.0.2使用不同消毒剂游泳池池水水质常规检测检验项目及限值,应符合表A.0.2的规定A.0.3游泳池池水水质非常规检测检验项目及限值,应符合表A.0.3的规定附录B施工验收技术文件的内容及格式B.0.1阀门试验记录的格式应符合表B.0.1的规定B.0.2管道补偿装置安装记录的格式应符合B.0.2的规定B.0.3隐蔽工程检测试验记录格式应符合B.0.3的规定B.0.4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的格式应符合B.0.4的规定B.0.5安全阀最终调试记录的格式应符合B.0.5的规定B.0.6工程交接检验书的格式应符合表B.0.6的规定附录C游泳池池水净化处理维护管理内容及格式C.0.1游泳池水质监测每日记录的内容及格式,应符合表C.0.1的规定C.0.2游泳池池水净化处理设备每日运行状况需记录的维护内容及格式,应符合表C.0.2的规定C.0.3游泳池水质和设备每日管理记录的内容和格式,应符合表C.0.3的规定·5·
1总则1.0.1为使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管理维护等方面既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卫生环保、节水节能等原则,又满足水质卫生要求、设备系统运行可靠、以及便于施工和管理维修,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人工建造的竞赛游泳池、公共游泳池、商业游泳池、私人游泳池、休闲游泳池和专用游泳池的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管理维护。但设计下列游泳池工程时,还应按有关专业规范或规定执行。1温泉游泳池2医疗游泳池3海水游泳池4天然水域游泳场1.0.3游泳池的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应结合各地区经济和技术发展的状况,坚持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竞赛、训练和休闲游乐的和谐环境。1.0.4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应与土建、空调、电气、体育工艺、水上游乐设施等专业设计密切配合,确保设计合理,符合卫生、安全和使用等方面的规定,以保证最大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0.5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所选用的设备、仪器、仪表、化学药品、管材、管件及附件等,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1.0.6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3·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游泳池swimmingpools人工建造的供人们在水中进行各种游泳或活动的水池,以及供人们在水上或水中进行娱乐、休闲健身的不同形状的水池,它是竞赛游泳池、商业游泳池、公共游泳池、专用游泳池、私人游泳池及休闲游乐池的总称。2.1.2.竞赛游泳池competitionpool用于相应项目的竞技性比赛或训练的水池。其池子的尺寸、深度及设施均符合相应级别赛事的标准要求,并获得相应赛事体育主管部门或组织的认可。该类游泳池非赛时期间可以向公众开放使用。2.1.3.公共游泳池publicpool设置在宾馆、会所、俱乐部、居民区、企业、学校等单位内,以满足本区域、本单位人员使用,也可对社会其他公众开放使用或为业余性比赛和教学服务。池子的平面尺寸可以比赛池为准,但水深较浅。2.1.4.专用游泳池specialpools只供运动员训练、体育专业教学及特定社团人员使用,不对社会公众开放的非私人用的游泳池。该类游泳池的平面尺寸、水池及形状均根据训练项目或使用要求确定。2.1.5.私人游泳池privatepools建造在别墅、住宅内非商业用途的水池。只供私人及其客人使用,水池较小,形状多变,水深较浅的游泳池。2.1.6.休闲游乐池amusementswimming.pools以休闲、娱乐、戏水为主要目的建造的安装有各种水上娱乐设施和不同形状、水深较浅的水池。如幼儿及成人戏水池、儿童游泳池、滑道跌落池、造浪池、环流河、气泡池等。2.1.7.滑道跌落池catchpools保证人们安全地从高台通过各种类型滑道表面下滑到滑道板终端而建造的水池,为游乐人提供跌落缓冲和出口。滑道板表面保持有一定厚度并连续不断的水流从滑道顶端板面沿整个滑道板面流入滑道跌落池。2.1.8.造浪池wavepools·23·
人工建造的能在深端产生类似江海连续循环波浪,通过水池消散在浅滩区,供人们娱乐的水池。池子由深端按规定长度和坡度向另一端升高,直至池底与地面相平,深端端头设有造浪设施。2.1.1.环流河lazyriver人工建造的不规则环行弯曲闭合的河道。利用设在不同水道段的水泵使水连续不断的在环行河道内产生的向前的水流,通过娱乐设施使游泳者沿河道娱乐、休闲。2.1.2.按摩池spa人工制造或建造的,利用注入空气导入带有一定压力的喷射水流对人体不同部位进行冲击作局部肌肉按摩的水池。2.1.3.戏水池paddlingpools人工建造的,具有较高趣味性和吸引力的玩水娱乐水池。2.1.4.循环净化水系统circulationtreatingwatersupplysys-tem将使用过的游泳池的池水,用水泵经过管道按规定的流量和流速从池内抽出,并依次送入过滤、加药、加热和消毒等工艺工序使池水得到澄清并达卫生健康后,再送回游泳池重复使用的系统。2.1.5.游泳负荷swimmerload指任何时间内游泳池内可允许容纳的人数。2.1.6.池水循环方式poolwatercircu1ationmethods为保证游泳池和休闲游乐他的进水水流均匀分布,在池内不产生急流、涡流、死水区,且回水水流不产生短流,使池内各部位水温和余氯均匀一致而设计的进水与回水组织方式。2.1.7.功能性循环水系统sub-cyc1eWatersvstem为满足休闲游乐池中润滑滑道、推动水流、爬行隧道和构成各种水景(瀑布、喷泉、水帘、水伞、桶式落水、水蘑菇等)的需要,利用已净化的池水设置的各自专用或部分组合使用的循环水管道系统。2.1.8.顺流式循环poolwaterseriesf1owcircu1ation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全部循环水量,经设在池子端壁或侧壁水面以下的给水口送入池内,再由设在池底的回水口取回使用过的相应体积的水,进行净化(加药、过滤、加热和消毒)后再送回池内继续使用的水流方式。2.1.9.逆流式循环poolwaterreversecirculation·23·
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全部循环水量,经设在池底的给水口或给水槽送入池内,再经设在池壁外侧的溢水槽取回使用过的相应体积的水,进行净化(加药、过滤、加热和消毒)后再送回池内继续使用的水流方式。2.1.1.混合流式循环poolwatercombinedcirculation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全部循环水60%~70%的水量,经设在池壁外侧的溢流回水槽取回;另外30%~40%的水量,经设在池底的回水口取回。将这两部分循环水量合并进行净化(加药、过滤、加热和消毒)后,经池底送回池内继续使用的水流方式。2.1.2.多用途游泳池multiplepurposepools在同一座池内能进行游泳、水球、花样游泳、跳水竞赛和训练要求的,这些项目又不能同时进行使用的游泳池,该池以其中最大尺寸进行建造。2.1.3.多功能游泳池multiplefunctionpools设有可移动隔水池岸和可升降池底,通过移动池岸和生姜池底能将游泳池调整为具有不同大小及不同水深的能同时进行多个游泳用途的游泳池。2.1.4.平衡水池balancingbasinforswimmingpool对采用顺流式循环给水系统的游泳池和休闲游乐池,为保证池水有效循环,且收集溢流水、平衡池水水面、调节水量浮动、安装水泵吸水口(阀)和间接向池内补水而设置的水池。2.1.5.均衡水池balancepool对采用逆流式循环给水系统的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为保证循环水泵有效工作而设置的低于池水水面的供循环水泵吸水的水池,其作用是收集池岸溢流回水槽中的循环回水,均衡水量浮动和贮存过滤器反冲洗时的用水,以及间接向池内补水。2.1.6.补水水箱supplementtank为防止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池水回流污染补充水水管内的水质而设置的使补充水间接注入池内的隔断水箱。2.1.7.给水口waterinletofswimmingpool安装在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池壁或池底向池内送水的配件,设有格栅盖,为喇叭口形状以增加水出流的扩散性。2.1.8.回水口wateroutletofswimmingpool安装在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池底或池岸溢流回水槽内的设有格栅盖的配件。2.1.9.泄水口outlet安装在游泳池池底最低处能将池水彻底泄空的排水口。2.1.10.溢流水槽overflowgutter·23·
设在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岸上,位于池壁外侧的水槽。以溢流方式收集池内表面水和吸收游泳、游乐时的水波。槽内设有排水口,槽上设有组合式格栅盖。2.1.1.溢流回水槽overflowchannel同2.1.29,但槽的尺寸和槽内排水口的数量按游泳池或水上游乐他的全部循环水量确定。2.1.2.齐沿游泳池flatlevelswimmingpool游泳池的水面与游泳池两侧或四周或两侧的周边沿相齐平,以平息池内水波和尽快排除池水表面污染较大的池水。2.1.3.高沿游泳池highlevelswimmingpool游泳池的水面低于四周周边的边沿。2.1.4.预净化pre-filtration为防止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池水夹带的固体杂质和毛发、树叶、纤维等杂物损坏水泵,破坏过滤器滤料层,影响过滤效果和水质而设置的去除杂质、杂物的装置。2.1.5.过滤净化filtrationpurification将使用过的池水通过一种多孔的物质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悬浮及胶体颗粒的设备。使水得到澄清,达到洁净透明的过程。2.1.6.循环过滤recirculatingfiltration用循环水泵将使用过的池水送入过滤器内,池水被去除污垢杂物,再经过加热、消毒后再送回游泳池内,如此反复循环,始终保持池水的清洁卫生的过程。2.1.7.过滤速率filtrationrate单位过滤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滤过的水量。过滤速率取决于过滤速度。1低速过滤lowratefiltration过滤速度在8~10m/h范围内。2中速过滤middleratefiltration过滤速度在11~30m/h范围内。3高速过滤highratefiltration过滤速度在31~50m/h范围内。2.1.8.过滤介质filtrationmedia用以去除游泳池循环水中不溶解的固体(悬浮物或胶体)颗粒的精细物质。如石英砂、无烟煤、硅藻土、塑料纤维等。2.1.9.硅藻土diatomite将蛋白石为主要矿物组分的硅质生物沉积岩,即单细胞水生植物硅藻的遗骸沉积物质经过科学加工成具有多孔、比表面积大及化学稳定性好的用作过滤介质的白色粉末物质。·23·
2.1.1.预涂膜prefilming在池水每次循环过滤开始前,将溶有硅藻土的水溶液,通过过滤器内的滤元,再在其表面上积聚一层厚度均匀的硅藻土薄膜的操作过程,利用该薄膜对池水进行过滤。2.1.2.硅藻土过滤器diatomitefiltration利用预涂在滤元上的硅藻土作为过滤介质的过滤器。2.1.3.滤元filtrationcell支撑硅藻土滤料的板框或支撑骨架和滤布。2.1.4.尾气处理系统residualgastreatmentsystem能自动将未溶解的臭氧从池水处理系统中消除或减少到允许范围内,并能从安全区排放到大气中的脱除臭氧的装置。2.1.5.水质平衡waterba1ance为使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池水水质符合标准而向池中投加化学药品和消毒剂的量,要求效果最佳且经济,使池水保持既不析出沉淀结垢,又不产生腐蚀性和溶解水垢的中间状态。2.1.6.安全保护气垫instantsafetycushion为消除初学跳水运动员的畏惧心态和防止跳水人员动作失误碰伤而在跳水池池底设置的空气喷射装置,它使池水表面产生均匀的泡沫空气垫(枕)。2.1.7.浸脚消毒池footbathsbasinfordisinfection为使每一游泳者和游乐者在进入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之前的通道上,强制接受脚部消毒而设置的含有一定浓度消毒液的池。2.1.8.强制淋浴post-swimshowers为使每一游泳者和游乐者在进入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之前的通道上,强制对身体进行清洗以减少对池水的污染而设置的淋浴装置。2.1.9.原水originalwater由供给游泳池用水的水源提供的,未经游泳池水处理系统处理的水。2.1.10.滤后水afterfiltrationwater过滤器正常过滤运行时,由过滤器出水口流出的水。2.1.11.反冲洗水back-washwater过滤器正常反冲洗时,由过滤器进水口流出的水。2.1.12.初滤水:earlierfiltrationwater过滤器正常反冲洗完成后,过滤器正常过滤进行前,由过滤器出水口流出的水。·23·
2.1.1.冲洗水backwashwater过滤器冲洗时使用的水,可能是滤后水,也可能是原水。2.1.2.净水cleanwater经过游泳池水处理系统后,将要送入游泳池的水。2.1.3.池水poolwater游泳池内的水。2.1.4.溢流水overflowwater游泳池内的水,经过溢流堰、撇沫器等方式排除游泳池的表面水。2.1.5.游泳池回水backwater从游泳池回到平衡水池、均衡水池或循环水泵吸水管,还未进入任何水处理流程工序的水。2.1.6.游泳池水循环系统swimmingpoolwatercirculationsystem游泳池的池水经各种方式被处理、净化后再回到游泳池内构成一个循环,这个循环中涉及的所有设备和构筑物等设施的总称。2.1.7.游泳池水处理系统swimmingpoolwatertreatmentsystem游泳池的池水离开游泳池,经各种方式被处理、净化后再回到游泳池之前的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设备和构筑物等设施的总称。2.1.8.全程式臭氧消毒whole-processozonedisinfection臭氧投加到游泳池水处理系统中后,不通过人为脱除,允许臭氧进入游泳池参与全部水循环流程的臭氧消毒方式。2.1.9.半程式臭氧消毒part-processozonedisinfection臭氧投加到游泳池水处理系统中后,在进入游泳池之前经人为脱除,不允许臭氧进入游泳池继续参与水循环流程的臭氧消毒方式。2.1.10.全流量处理whole-flowtreatment游泳池循环流量的全部都经过游泳池水处理系统中的某项处理工艺。2.1.11.分流量处理part-flowtreatment从游泳池循环流量中分流出一部分流量经过游泳池水处理系统中的某些工序处理后再返回系统的过程。2.1.12.冲击处理shocktreatment·23·
当游泳池遭到重大污染或需要加强维护时,采用超高量的水处理药剂对池水进行处理的做法。一般采用10mg/l的氯消毒剂。2.1.1.剩余消毒剂residualdisinfectant某种消毒剂投加到游泳池水循环系统中后,游泳池池水中的该消毒剂浓度。2.1.2.余氯residualchlorine氯消毒剂投加到游泳池水循环系统中后,游泳池池水中的氯消毒剂浓度。包括自由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2.1.3.自由性余氯freeactivechlorine游泳池池水中以次氯酸根(OCL—)形态存在的氯消毒剂浓度。2.1.4.化合性余氯combinedchlorine游泳池池水中以氯铵等化合形态存在的氯消毒剂浓度。2.1.5.管道集成pipingcomponents由管道、管件、阀门、特殊连接件、配件、设备、附件组成,并用以输送、分配、混合、计量、排放、控制或制止池水流动的装配总成。2.1.6.试验压力examinationpressure以液体或气体为介质,对管道、容器及设备逐步加压、达到规定的压力,以检验管道、容器及设备的强度和严密性。2.1.7.工作压力workingpressure指管道、管件、阀门、压力容器、锅炉等出厂时所标定的内壁最高允许连续水压力及为满足管道系统输送池水循环正常运行,设计选定的作用在管道内壁的持续的最大水压力,但不包括水锤压力。2.1.8.辅助设备assistantequipment与游泳池池水循环净化设备相配套的设备。如絮凝剂、pH调节剂、除藻剂等投加系统的计量泵及溶液桶。2.2符号qc——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循环水流量(m3/h)Vp——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池水容积(m3)Tp——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池水循环周期(h)αp——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管道和设备的水容积附加系数·23·
Vb——均衡水池的有效容积(m3)Va——每位游泳者入池后所排出的水量(m3)Vp——过滤器反冲洗所需的水量(m3)Vc——充满循环系统管道和设备所需的水量(m3)Vs——池水循环系统运行所需水量(m3)As——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水表面面积(m2)hs——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溢流回水时的溢流水层厚度(m)Qs——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kJ/h)β——压力换算系数c——水的比热(kJ/℃·kg)ρ——水的密度(kg/L)v——与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池水温度相等的饱和蒸汽的蒸发汽化潜热(kJ/kg)vw——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水表面上的风速(m/s)pb——与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水温相等时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pq——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环境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As——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池水表面面积(m2)B’——当地的大气压力(Pa)B——标准大气压力(Pa)C——臭氧投加量(mg/L)t——臭氧与水接触反应所需要的时间(min)Qf——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补充新鲜水加热所需的热量(kJ/h)Vf——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新鲜水的补充量(L/d)Td——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池水设计温度(℃)Tf——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补充新鲜水的温度(℃)th——加热时间(h)ΔTh——加热设备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水温差(℃)Qt——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水面、池底、池壁、管道和设备传导损失的热量(kJ/h)·23·
3池水特性3.1原水水质3.1.1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初次充水、重新换水和正常使用过程中的补充水的原水为城市自来水时,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的要求。3.1.2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初次充水、重新换水和正常使用过程中的补充的原水如直接采用地下水(含地热水)、泉水或河水、水库水,且达不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的要求,应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该标准的规定要求,3.2池水水质3.2.1游泳池的池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池水的感官性状良好;2池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3池水中所含有的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3.2.2池水水质检验内容和项目,应符合《游泳池水质标准》CJXXXX-2006的规定,详见本规程附录A.0.1,附录A.0.2和附录A.0.3。3.2.3重要竞赛和有特殊要求的游泳池池水水质,应符合国际游泳联合会(FINA)和建设单位的要求。3.3池水温度3.3.1室内的游泳池和休闲游乐池的池水温度,应根据池子的用途和类型,按表3.3.1选用。表3.3.1游泳池和休闲游乐池的池水设计温度序号游泳池的用途及类型池水设计温度备注1竞赛用游泳池游泳池25~27℃·23·
花样游泳池水球池训练池跳水池27~28℃2公共游泳池专用游泳池私人游泳池成人池27~28℃成人教学池含大、中学游泳池儿童池28~29℃儿童教学池29~30℃残疾人池29~30℃3休闲游乐池幼儿戏水池29~30℃造浪池27~28℃环流河滑道跌落池按摩池35~40℃4多用途池25~28℃5多功能池25~28℃3.3.2露天的游泳池和休闲游乐池的池水温度,宜符合表3.3.2的要求。表3.3.2露天游泳池和休闲游乐池的池水设计温度序号类型池水设计温度1有加热装置26~28℃2无加热装置22~23℃3.4游泳池充水及补水3.4.1游泳池初次充满水所需要的时间应根据游泳的使用性质、池子规模、充水量和城市给水条件或水源条件等因素,根据下列规定确定:1游泳用游泳池不宜超过48h;2休闲用游泳池不宜超过72h。3.4.2·23·
游泳池运行过程中每日需要补充的水量,应根据池水的表面蒸发、池子排污、游泳者带出池外和过滤设备反冲洗(如用池水冲洗时)等所损耗的水量确定,如资料不完备时,宜按表3.4.2确定:表3.4.2游泳池每日的补充水量序号游泳池类型游泳池环境补水量(占游泳池水容积的百分数)(%)1竞赛用游泳池室内3~5专用游泳池室外5~102公共游泳池室内5~10休闲游泳池室外10~153儿童游泳池室内不小于15幼儿戏水池室外不小于204私人游泳池室内3室外55按摩池室内3~5室外5~103.4.3游泳池初次充水和使用过程中补充新鲜水的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通过平衡水池、均衡水池及补水水箱间接地向池内充水或补水;2通过池壁管口直接向游泳池充水时,充水管道上应设置倒流防止器;3游泳池的充水管和补水管的管道上应分别设置独立的水量计量仪表。·23·
4池水循环4.1一般规定4.1.1游泳池的池水应采用循环净化水系统.4.1.2游泳池水的循环应保证被净化过的水能均匀达到游泳池的各个部位,被使用过的水能迅速并有效的排除。4.1.3不同使用要求的游泳池,应分别设置各自独立的池水循环水净化系统。4.1.4休闲游乐池采用多个池子共用一个池水循环净化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水循环方式和池水温度相同;2净化后的池水应经过分水器分别接至不同用途的休闲池,且每个池子的给水管应设调节控制阀门;3每个池子的循环水流量应在系统调试及试运行时进行仔细的测量。4.1.5功能性循环给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滑道润滑水和环流河的水推流系统应采用独立的循环水系统;2瀑布和喷泉应采用独立的循环水系统;3一般水景应根据数量、水量、水压和分布地点等因素,宜组合成若干组循环给水系统。4.1.6儿童戏水池设置的水滑梯的润滑水供应,应符合下列要求:1戏水池补充水利用城市自来水直接供应时,该供水管应设倒流防止器;2从池水循环水净化系统单独接出管道供水,且该供水管应设控制阀门;3润滑水供水管径由产品供应商确定。4.1.7水力按摩池循环给水系统的设置,宜符合下列要求:1公用按摩池和气泡池应采用气-水双管道循环水系统;2家用按摩池采用单水流循环水系统。4.2游泳负荷4.2.1·23·
游泳池的最大游泳负荷应根据池水面积、水深、舒适程度、使用性质、安全卫生、水净化系统运行状况和当地条件等因素,宜按表4.2.1计算确定。表4.2.1每位游泳者最小游泳水面面积游泳池水深(m)<1.01.0~1.51.5~2.0>2.0人均游泳面积(m2/人)2.02.53.54.0注:本表数据不适用于跳水池。4.2.2休闲游乐池的最大游泳负荷应根据游乐设施的安全要求、活动功能及趣味性等因素,宜按表4.2.2计算确定。表4.2.2休闲游乐池人均最小水面面积水上游乐池类型造浪池环流河休闲池按摩池滑道跌落池人均游泳面积(m2/人)4.04.03.02.5按滑道高度、坡度计算确定4.3循环方式4.3.1游泳池和休闲游乐池的池水循环的水流组织应符合下列要求:1被净化后的水与池内待净化的水,能有序更新、交换和混合;2游泳池和休闲游乐池的给水口与回水口的布置,应使被净化后的水流在不同水深区内分布均匀、不出现短流、涡流和死水区;3能有效地清除游泳池的表面水;4设有应对突然状况的安全事故泄水口;5满足循环水泵自灌式吸水;6有利于环境卫生的保持和管道、附件及设备的施工安装、维修管理。4.3.2池水循环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竞赛和训练用游泳池、团体专用游泳池,应采用逆流式或混合流式的池水循环方式;2公共游泳池宜采用逆流式或混合式的池水循环方式;·23·
3露天游泳池及季节性组装游泳池,宜采用顺流式池水循环方式;4水上游乐池宜采用混合式或顺流式的池水循环方式。4.3.3混合流式池水循环应符合下列规定:1从池表面溢流的回水量不得小于游泳池循环水量的60%;2从池底回水口回流的水量不得大于游泳池循环水量的40%,并应设置流量控制装置。4.3.4池水循环宜按连续24h循环进行设计,但在下列情况下允许池水间断循环或减少循环水量:1进行游泳竞赛时,允许暂停池水循环,但竞赛结束后应立即恢复池水循环;2在夜间游泳池非开放使用其间,可按池水循环水量的50%~35%连续运行。4.3.5造浪池的池水循环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逆流式池水循环方式;2池子浅水端应设带格栅填有砂石的排水回水沟;水面低于池岸的水域应在池岸设置撇沫器;3造浪机房制浪水池应采取防止池水回流淹没机房的措施。4.3.6滑道跌落池的池水循环应符合下列要求:1滑道跌落池宜采用高沿游泳池,池水宜采用顺流式池水循环方式;2滑道润滑水水源采用滑道跌落池池水;3滑道润滑水量和滑道跌落水池的规格尺寸、水深、容积应由水上娱乐设施专业公司提供。4.3.7环流河的池水循环应符合下列要求:1环流河应采用高沿游泳池,池水采用顺流式池水循环方式;2环流河的水流速度应不大于1.0m/s;3环流河应根据河流形状设置若干座推流水泵站;4推流水泵在河道底吸水口的流速不得大于0.5m/s,在河道侧壁的出水口流速宜大于3.0m/s;5吸水口和出水口应设格栅。出水口位置应远离上、下河道的扶梯;6推流水泵宜设在河道侧壁的地下,且泵房应设配电、照明、通风和排水设施。4.3.8水力按摩池的功能循环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采用高沿水池;2公共按摩池宜采用气-水分流循环系统;·23·
3供水系统应采用环状管道,且水流速度不得大于3.0m/s;回水管道水流速度不得大于1.8m/s;4供气管道应高于池内水表面0.45m,且送入池内的空气应清洁、卫生。4.4循环周期4.4.1游泳池池水净化循环周期应根据泳池类型、用途、游泳人数、池水容积、消毒剂种类、池水净化设备效率及运行时间等因素,宜按表4.4.1的规定采用。表4.4.1游泳池的循环周期序号游泳池分类池水深度(m)循环次数(次/d)循环周期(h)1竞赛用游泳池游泳池2.06~4.54~5花样游泳池3.04~36~8水球池1.8~2.06~44~6训练池2.06~44~6跳水池5.5~6.03~2.48~102公共游泳池专用游泳池私人游泳池成人游泳池1.8~2.06~4.54~6成人初学池1.2~1.66~44~6大中学校池残疾人池1.8~2.06~44~6儿童池0.6~1.224~121~2儿童教学池3休闲游乐池幼儿戏水池0.3~0.4>24<1造浪池2.0~0122环流池1.012~62~4滑道跌落池1.046按摩池1.080~480.3~0.54多用途池2.0~3.06~4.54~55多功能池2.0~3.06~4.54~5·23·
4.4.2多用途游泳池和多功能游泳池宜按最小水深确定池水循环周期。4.4.3游泳池有两种水深时,其深水区与浅水区应分别按本规程表4.4.1中相应水深规定的循环周期分别计算其循环次数。4.5循环流量4.5.1游泳池池水净化循环系统的循环水流量,应按下式计算:(4.5.1)式中qc——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循环水流量(m3/h);Vp——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池水容积(m3);αp——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管道和设备的水容积附加系数,αp=1.05~1.10;TP——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池水循环周期(h),按本规程第4.4.1条表4.4.1的规定选用。4.5.2仅设有滑水延伸水道而不设滑水跌落池的延伸水道的水净化系统的循环水流量按每条滑水道不小于30m3/h计算确定。4.5.3滑水道的滑道润滑水流量,应根据滑水道型式和数量,由滑道专业设计公司提供。4.5.4水上游乐池内设置的水景(瀑布、涌泉、水帘、喷泉等)的功能循环水流量,按设置数量和产品参数计算确定。4.6循环水泵4.6.1游泳池池水循环净化系统循环水泵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泵的流量不得小于本规程第4.5.1条计算出的保证游泳池循环周期的流量;2水泵的扬程不得小于送水几何高度和循环系统设备、管道阻力及流出水头之和;3水泵应为耐腐蚀、低噪声、节能、低转数离心水泵;4不同用途游泳池的循环水泵应分别设置,但水泵扬程宜以计算扬程乘以1.10后的值作为选泵扬程;5宜设备用水泵。·23·
4.6.2过滤器反冲洗水泵,宜采用循环水泵的工作水泵与备用水泵并联工作设计,并按反冲洗所需的流量和扬程校核、调整循环水泵的工况参数。4.6.3功能循环水系统的循环水泵,宜按不少于2台水泵并联运行设计,可不设置备用水泵。4.6.4滑道润滑水循环水泵必须设置备用水泵。4.6.5循环水泵装置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设计成自灌式,且每台水泵宜为独立的吸水管;2应靠近平衡水池、均衡水池或游泳池回水口处;3水泵吸水管内的水流速度宜采用1.0~1.2m/s;水泵出水管内的水流速度宜采用1.5~2.0m/s;4每台水泵的吸水管上应装设可曲挠橡胶短管、阀门、毛发捕集器和压力真空表;其出水管上应装设可曲挠橡胶短管、止回阀、阀门和压力表;5水泵泵组和管道,应设置减振和降低噪音的措施。4.7循环管道4.7.1循环水泵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宜按下列规定选定:1循环给水管道内的水流速度不应超过2.5m/s;2循环回水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宜采用0.7~1.0m/s。4.7.2循环水管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循环水主管应沿游泳池周边的管廊或管沟内敷设;2循环水主管沿游泳池周边埋设时,应采取管道不被压坏的措施。如为金属管道时,还应采取防腐措施。3管廊或管沟应留有人孔、吊装孔、排水装置、通风换气装置及维修照明措施;4.7.3池底给水口配水管敷设在池底板下面时,池底板与建筑地面间应有保证管道安装、检修的空间;如配水管埋设在池底板垫层内或管槽内时,应有保证管道不被损坏和不被移位的保护措施。4.7.4逆流式池水循环系统的池岸溢流回水槽的回水管,宜采用等行程或分路回水管分别接入均衡水池,并符合下列要求:1回水管径应经计算确定;·23·
2回水管应有不小于0.005坡度坡向均衡水池;3回水管管底应高出均衡水池最高水位300mm以上。4.7.5循环水管道材质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ABS塑料管、CPVC塑料管、给水塑料管;2有特殊要求时,可选用铜管和不锈钢;3采用金属管材时,管内壁应有符合饮用水卫生要求的不脱落的防腐涂料或材料;4管道的工作压力为1.0MPa。4.8平衡水池和均衡水池4.8.1在下列情况下,宜设置平衡水池:1顺流式池水循环系统中,循环水泵从池底直接吸水,吸水管过长影响水泵吸水高度时;2多个游乐池共用一组循环水泵,造成循环水泵无条件设计成自灌式时。4.8.2平衡水池的有效容积不得小于过滤器反冲洗用水量与循环水系统工作泵5min出水量的和,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池的最高水面与游泳池的水表面保持一致;2水池内底表面应低于游泳池回水管以下700mm;3游泳池的补水管应接入该池,且补水管口应高出该池内最高水面100mm。补水管上应装设倒流防止器;4水池应设检修人孔、溢水管、泄水管和水泵吸水坑;5有效尺寸应满足施工安装和检修等构造要求;6水池应采用表面光滑、耐腐蚀、不污染水质、不变形和不透水的材料建造。如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时,其内壁应涂刷、衬贴不污染水质的防腐涂料和材料。4.8.3游泳池池水采用逆流式循环时,应设置均衡水池。4.8.4均衡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按下列公式计算:Vb=Va+Vp+Vc+Vs(4.8.4-1)式中:Vb—均衡水池的有效容积(m3);Va—每位游泳者入池后所排出的水量(m3),每位游泳者按0.05m3计;Vp—过滤器反冲洗所需的水量(m3);Vc—充满循环系统管道和设备所需的水量(m3);·23·
Vs—池水循环系统运行时所需的水量(m3),按下式计算:Vs=As·hs(4.8.4-2)式中:Vs—池水循环系统运行所需水量(m3);As—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池水水表面面积(m2);hs—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溢流回水时的溢流水层厚度(m),hs=0.005~0.01m。4.8.5均衡水池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内最高水面应低于游泳池溢流回水管管底300~400mm;2接入该池的补水管应安装倒流防止器;3水池应设检修人孔、进水管、溢水管、泄水管、水位计和水泵吸水坑;4水池应采用不变形、耐腐蚀和不透水材料建造。如为钢筋混凝土材质,池内壁应衬贴或涂刷防腐材料。4.9给水口4.9.1给水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给水口的出水流量应为可调节型;2给水口的设置数量应满足不小于游泳池循环水量的要求;3给水口的位置设置应保证池水水流均匀、不发生短流。4.9.2给水口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底垂直布水时:1)矩形游泳池,应均匀的布置在每条泳道线在池底的水平投影线上,且纵向间距不宜大于3.0m;2)异形平面形状的游泳池,应按每个给水口的服务面积为7.6~7.8m2布置给水口;3)应采用池底型给水口;2池壁水平布置时:1)如为两端壁布水时,给水口应设在每条泳道线在端壁固定点垂直下方的端壁上;2)如为两侧壁布水时,给水口的间距不宜超过3.0m,但在池子拐角处距端壁的距离不得大于1.5m;3)池内水深超过2.5m·23·
时,应至少设置两层给水口,但上层及下层给水口错开布置,且最低一层给水口应高出池底内表面0.5m;4)给水口应采用池壁型给水口,且设在水面以下0.5m~1.0m处,同一池内给水口在池壁的位置应处于同一水平线。3给水口位置的安装误差不应超过±10mm。4.9.3设有升降活动游泳池底板或可拆装式游泳池底板以及移动池岸隔板时,给水口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壁水平布水时,应在升降池底板升降标高处的上面及下面均须设置给水口;2池底垂直布水时,升降池底板需开凿足够的小孔或缝隙,以保证池内布水均匀和不出现死水区;3移动池岸隔板上应开凿足够的小孔,保证池水的正常循环。4.9.4给水口应设置格栅护盖,且格栅空隙的水流速度应满足下列规定:1池端壁给水时采用1.0m/s;池侧壁给水时不应大于1.0m/s;如为儿童池、幼儿戏水池以及台阶处、教学区宜采用0.5m/s;2池底给水时不宜小于0.5m/s。4.9.5给水口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形状应为喇叭口形,喇叭口面积不得小于连接管截面积的2倍;2应配有流量调节装置;3喇叭口格栅护盖的格栅孔隙不得大于8mm;4应选用铜、不锈钢、ABS塑料等耐腐蚀、不污染水质、不变形、坚固牢靠的材质制造。4.10回水口和泄水口4.10.1回水口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保证池水循环流量的要求;2跳水池采用溢流回水时,回水口的数量还应考虑安全保护气垫运行时增加的瞬间溢水量;3池底回水口的回水量应按淹没流计算,且格栅孔隙的的水流速度不应大于0.2m/s,但每个游泳池不得少于2个。4.10.2回水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溢流回水槽内应采用消声型回水口,且间距不应大于3.0m·23·
,但溢流回水槽兼做回风口时,可不受此限制;2池底回水口应为坑槽型式,顶面格栅盖板与池底内表面相平,并应固定牢靠;3池底回水口的位置应满足不同侧给水口水流行程的一致。4.10.3回水口与回水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逆流式池水循环系统应符合本规程第4.7.4条的规定;2顺流式池水循环系统及混合式池水循环系统的池底回水口数量超过一个时,应并联与循环水泵吸水管连接。4.10.4泄水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泄水口应设在游泳池最低标高处,且泄水口格栅表面应与所在处游泳池底表面相平;2重力式泄水时,泄水管不得与排水管道连接,应设置空气隔断装置;3池底回水口可兼作泄水口;4泄水口宜做成坑槽形式。4.10.5回水口及泄水口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成品回水口应为喇叭口形式,且顶面应设格栅盖板;2溢流回水口应有消声措施;3池底回水口格栅孔隙的宽度不得大于8mm,应为坑槽型式,顶面设格栅盖板;4回水口及泄水口格栅盖板及盖座应采用铜、不锈钢、工程塑料等耐腐蚀、不变形、不污染水质的高强度材料制造。4.11溢流回水槽和溢水槽4.11.1逆流式池水循环系统和混合式池水循环系统,应沿池壁两侧或四周边设置池岸溢流回水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溢流回水槽截面尺寸按不小于游泳池设计循环流量计算确定,但宽度不宜小于300mm;2跳水池设有即时安全气垫时,溢流回水槽的深度不应小于300mm;3溢流回水槽内应采用消声回水口,其数量由计算确定,且沟底应以1%的坡度坡向回水口。4.11.2顺流式池水循环系统,应沿池壁两侧或四周边设置溢水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溢水槽截面尺寸按不小于游泳池设计循环流量的15%计算确定;·23·
2溢水槽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200mm;3溢水槽应设排水口,且接管管径不得小于50mm、间距不宜大于3.0m,沟底应以1%的坡度坡向排水口。4.11.3溢流回水槽和溢水槽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游泳池向槽内溢水的溢流堰应保持水平,其误差不得超过±2mm;2与游泳池池壁相邻一侧的槽壁应与铅垂线有10~12度向槽内倾斜的角度;3槽的内表面应衬贴耐腐蚀、不污染池水水质、不透水、表面光滑、易清洗、坚固耐用的非金属或金属材质的表面层;4溢流回水槽和溢水槽的上口应设置与游泳池岸颜色相协调的组合式ABS塑料格栅盖板。格栅盖板宜采用格栅条平行游泳池池壁型。4.12补水水箱4.12.1游泳池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补水水箱:1循环水泵直接从池底回水口吸水时;2无平衡水池和均衡水池时。4.12.2补水水箱的有效容积应按下列要求确定:1单纯作补水使用时,不宜小于游泳池的小时补水量,但不得小于2.0m3;2同时兼回收游泳池的溢水用途时,应按循环流量的5%~10%计算确定。4.12.3补水水箱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补水进水管应高出箱内最高水面0.10m,并装设浮球阀门;补水进水管上应装倒流防止器和计量水表;2出水管管径应按小时补水量或小时溢流水量确定,并应装设止回阀和阀门;3补水箱兼作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初次充水的隔断水箱时,应另行配置进水管和出水管,并应装设阀门;4水箱应配置人孔、溢水管、泄水管和水位标尺等。4.12.4补水水箱应采用不污染水质、不变形和耐腐蚀的材料建造。·23·
5池水净化5.1一般规定5.1.1游泳池池水净化工艺及设备配置,应保证出水水质符合本规程第3.2.1条、第3.2.2条和第3.2.3条的规定。5.1.2池水净化工艺应保证各工序环节工作运行可靠,且符合安全生产要求。配置的设备应有适量的备用余量。5.1.3池水净化工艺的主要工序设备,宜设置运行参数检测和动态监测控制。5.1.4游泳池水过滤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体积小、效率高、功能稳定、能耗小;2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管理费用低;3有利于循环水净化系统的自动控制。5.1.5过滤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数量应根据循环水量、出水水质、运行时间和维护条件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每座游泳池不宜少于2台;注:1过滤器宜按24h连续运行设计。2过滤器可不设备用。2不同用途的游泳池的水过滤器应分开设置;3压力过滤器宜采用立式,但直径大于2.6m时应采用卧式;4重力式过滤器应有防止池水溢流事故的措施。5.2净化工艺5.2.1池水循环净化工艺流程应根据游泳池的用途、水质要求、游泳负荷、消毒方式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5.2.2竞赛用游泳池和公共游泳池宜采用下图所示全流量半程式臭氧消毒净化工艺流程。臭氧—水混合器过滤净化循环水泵预净化均衡水池游泳池·98·
加热多余臭氧吸附过滤臭氧—水接触反应絮凝剂投加装置臭氧发生器臭氧负压投加装置加压水泵PH值调整剂投加装置长效消毒剂投加装置除藻剂投加装置5.2.3专用游泳池、对氯消毒剂有限制及游泳负荷均衡的游泳池,宜采用下图所示全流量全程式臭氧消毒净化工艺流程。注:设计应配置应急长效消毒剂投加装置。过滤净化循环水泵预净化均衡水池游泳池混凝剂投加装置臭氧发生器臭氧负压投加装置加压水泵臭氧—水混合器臭氧—水接触反应装置加热5.2.4现有游泳池增设臭氧消毒时,宜采用如下图所示分流量全程式臭氧净化工艺流程。臭氧—水混合器过滤净化循环水泵预净化均(平)衡水池游泳池·98·
臭氧负压投加装置加压水泵臭氧发生器絮凝剂投加装置除藻剂投加装置臭氧—水接触反应装置加热长效消毒剂投加装置PH值调整剂投加装置5.2.5小型游泳池亦可采用如下图所示全流量半程式臭氧消毒净化工艺流程。均(平)衡水池游泳池臭氧—水混合器预净化循环水泵臭氧负压投加装置加压水泵臭氧发生器絮凝剂投加装置PH值调整剂投加装置臭氧—水接触反应装置多介质过滤净化加热长消毒剂投加装置5.2.6季节性公共游泳池、露天游泳池,宜采用下图所示净化工艺流程。注:露天游泳池可不设池水加热。均(平)衡水池循环水池过滤净化游泳池预净化絮凝剂投加装置加热PH值调整剂投加装置长消毒剂投加装置·98·
5.3预净化设备5.3.1使用过的游泳池池水,在进行过滤净化之前,应先经过毛发聚集器对池水进行预净化。5.3.2毛发聚集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装设在循环水泵的吸水管上;2过滤筒(网)应经常清洗或更换;3如为两台循环水泵,应交替运行。5.3.3毛发聚集器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构造应简单,方便拆卸;2外壳应为耐压、耐腐蚀的材料。当为碳钢金属材质时,应进行防锈蚀处理;3过滤筒(网)孔(网)眼的总面积,不应小于连接管道截面面积的2.0倍;4过滤筒的孔眼直接宜采用3~4mm,过滤网眼宜采用10~15目;5过滤筒(网)应采用耐腐蚀的铜、不锈钢和塑料等材料制造。5.4石英砂过滤器5.4.1石英砂过滤器内的滤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截污能力强、使用周期长;2不含杂物和污泥,不含有毒和有害物质;3化学稳定性能好;4机械强度高,耐磨损,抗压性能好。5.4.2石英砂压力过滤器的过滤速度,宜按下列规定选用:1竟赛池、公共池、商业池、专用池、休闲游乐池等,宜采用15~25m/h中速过滤;2私人池、按摩池等,可采用30~40m/h高速过滤。5.4.3压力过滤器的滤料组成、过滤速度和滤料层厚度,应经实验后确定。如实验有困难时,可按表5.4.3选用。表5.4.3压力过滤器的滤料组成和过滤速度滤料组成粒径(mm)过滤速度·98·
序号滤料种类(m/h)粒径(mm)不均匀系数(K)厚度(mm)1单层滤料级配石英砂Dmin=0.50Dmax=1.00<2.0≥70015~25均质石英砂Dmin=0.60Dmax=0.80<1.40≥70015~25Dmin=0.50Dmax=0.702双层滤料无烟煤Dmin=0.80Dmax=1.60<2.0300~4004~18石英砂Dmin=0.6Dmax=1.20300~4003多层滤料沸石Dmin=0.75Dmax=1.20<1.7035020~30活性炭Dmin=1.20Dmax=2.00<1.70600石英砂Dmin=0.80Dmax=1.20<1.70400注:1其他滤料如纤维球、树脂、纸芯等,按生产厂商提供并经有关部门认证的数据选用2滤料的相对密度:石英砂2.6~2.65;无烟煤1.4~1.6。3压力过滤器的承托层厚度和卵石粒径,根据配水型式按生产厂提供并经有关部门认证的资料确定。5.4.4石英砂压力过滤器应设置符合下列要求的附件:1布水均匀的布水装置;2集水装置的集水和配水应均匀,且应采用抗腐蚀材质制造;3集水、配水装置下面的死水区应采用混凝土填充;4检修孔、进水管、出水管、泄水管、自动排气及人工排气管、取样管、观察孔、卸料口、各类阀件和各种仪表;5必要时,还应设置空气反冲洗或表面冲洗装置;·98·
6反冲洗排水管应设可观察冲洗排水清澈度的透明管段或其他装置。5.4.5压力过滤器采用石英砂或石英砂-无烟煤作为滤料时,承托层的组成和厚度,应根据配水形式经试验确定,如有困难时,可按下列规定确定:1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时,可按表5.4.5-1采用:表5.4.5-1大阻力配水系统承托层的组成和厚度层次(自上而下)材料粒径(mm)厚度(mm)1卵石2.0~4.01002卵石4.0~8.01003卵石8.0~16.01004卵石16.0~32.0100(从配水系统管顶算起2采用中阻力配水系统时,承托层由粒径为1~2mm的粗砂层组成,其厚度应高出配水系统管顶不小于100mm。3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时,承托层由粒径1~2mm的粗砂层组成,其厚度应高出滤头帽顶不小于100mm。5.4.6过滤器应采用耐腐蚀、不透水、不污染水质和不变形的材料制造,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金属压力过滤器过滤罐体承受的压力不宜小于0.6Mpa,并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不锈钢罐体时,应采用能抗氯离子腐蚀的不锈钢;2)当采用碳钢罐体时,其内壁应采用食品级无毒防腐蚀内衬或防腐涂料;2采用其他材质压力过滤器时,其罐体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3当采用重力式过滤器时,罐体形状、罐体承受的压力及其要求的附配件应由设备制造厂商计算确定,并应确保安全。5.5硅藻土过滤器5.5.1游泳池过滤池水用硅藻土宜采用500#硅藻土助滤剂,其卫生要求和物理化学特性应符合《硅藻土卫生标准》GB14936—1994和《食品工业用助滤剂硅藻土》QB/T2008—1995的规定。5.5.2可逆式硅藻土过滤器的过滤速度宜采用4~8m/h,硅藻土予涂膜厚度应为1.5~2mm。·98·
5.5.3可再生压力硅藻土过滤器的过滤速度宜采用3~5m/h,硅藻土予涂膜厚度应为2~4mm。5.5.4硅藻土过滤器的外壳及附件材质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可逆式硅藻土过滤器的板框应采用高强度、耐压、耐腐蚀、不变形和不污染水质的工程塑料;2可再生压力硅藻土过滤器的外壳材质,应符合本规程第5.4.6条的规定;3硅藻土过滤器支承滤布的骨架应为不变形、耐腐蚀材质;4滤布应纺织密度均匀、伸缩性小、捕捉性能强。5.5.5采用硅藻土过滤机时一般不设备用水泵。5.5.6采用硅藻土过滤机时,本规程第5.2.2条、第5.2.3条、第5.2.4条、第5.2.5条工艺流程中的絮凝剂投加装置工序应予以取消。5.6辅助过滤设备5.6.1如采用石英砂过滤器时,应配套设置絮凝剂投加设备。5.6.2絮凝剂品种应根据水源水质和当地化学药品供应情况确定,一般宜选用精制硫酸铝或聚合氯化铝5.6.3絮凝剂的投加应符合下列规定:1投加量按絮凝试验资料确定,如缺乏该资料时,宜按1~3mg/L投加量计算确定;2絮凝剂应配制成5%的溶液采用湿式连续而均匀地自动计量投加;3宜投加在循环水泵的吸水管内;压力式投加时,应投加在循环水泵之后、过滤器之前的循环水管道内,并应设混合装置。5.6.4絮凝剂投加装置及管材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力式投加时应采用计量泵投加,计量泵按最大投药量选定,计量泵应具有自动调节功能;2重力式投加时,应设置人工可调的计量装置;3絮凝剂的溶解采用水力、电动或机械搅拌方式。溶药槽和溶液槽容积按1d所需量确定;4计量泵、人工计量装置、溶药槽、溶液槽、管道、阀门等,均应采用耐腐蚀材质制造。计量泵吸液管采用透明型聚乙烯塑料管。·98·
5.7过滤器反冲洗5.7.1过滤器应采用水进行反冲洗。有条件时,石英砂过滤器宜采用气、水组合进行反冲洗。5.7.2过滤器宜采用池水进行反冲洗,如采用城市生活饮用水反冲洗时,应设隔断水箱。5.7.3压力过滤器的冲洗周期应根据池水水质检测结果和过滤器的水头损失和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滤料为石英砂、无烟煤和沸石时,过滤器的水头损失不超过0.06Mpa;滤料为活性炭时,过滤器的水头损失不超过0.05Mpa;2可逆式板框状压力式硅藻土过滤器的水头损失不超过0.05~0.07Mpa;3可再生压力式硅藻土过滤器的水头损失不超过0.06Mpa;4石英砂过滤器反冲洗完成后,应按不小于1.2倍的过滤流量进行正洗,待初滤水水质与正洗水质一致时,过滤器方可投入过滤运行。5.7.4在下列情况下也应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1过滤器的水头损失虽未达到本规程5.7.3条的规定,硅藻土过滤器使用时间超过7d、其余过滤器使用时间超过5d;2游泳池计划停止使用时间超过5d,且停止使用前,池水不泄空;3游泳池的池水泄空停止使用之前。注:当游泳池停止使用时,反冲洗后应泄空过滤器内的存水。5.7.5压力过滤器,应逐一单个进行反冲洗,不得对2个或2个以上过滤器同时反冲洗。5.7.6重力式过滤器的反冲洗,应按有关标准和设备制造厂商的要求进行。5.7.7压力过滤器采用水反冲洗时的反冲洗强度和反冲洗时间,可按表5.7.7采用。表5.7.7压力过滤器反冲洗强度和反冲洗时间序号滤料类别反冲洗强度(L/s·m2)膨胀率(%)冲洗时间(min)1单层石英砂12~1540~457~52双层滤料13~1645~508~63三层滤料16~1750~557~54硅藻土31~3·98·
注:1设有表面冲洗装置时,取下限。2采用城市生活饮用水冲洗时,应根据水温变化适当调整冲洗强渡。3膨胀率数值仅作为压力过滤器设计计算之用。5.7.8过滤器的反冲洗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1利用城市生活饮用水时,应符合5.7.2条的要求;2利用游泳池水时,反冲洗应在游泳池每日停止使用后进行。5.7.9压力过滤器采用气或气、水组合反冲洗时,气源应洁净、不含杂质、无油污。5.7.10压力过滤器的反冲洗排水管不得直接与其他排水管连接。当有困难时,应设置防止污水或雨水倒流的装置。·98·
6池水消毒及水质平衡6.1一般规定6.1.1游泳池的循环水净化处理系统中必须含有池水消毒工艺。6.1.2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杀菌消毒能力强;2对水和环境污染小;3对池水水质影响小;4对人体无刺激或刺激性很小;5对建筑结构、设备和管道无腐蚀或仅有轻微腐蚀;6消毒剂用于游泳池的池水消毒时,应征得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等有关部门的批准。6.1.3游泳池的消毒剂和消毒方式,应根据使用性质和使用要求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1世界级和国家级竞赛和训练游泳池应采用臭氧或臭氧–氯联合消毒;2对于使用负荷较大、季节性和露天的游泳场所,宜使用长效消毒剂;3室外和阳光直接照射的游泳池宜采用含有稳定剂的消毒剂;4室内游泳池不宜使用含有稳定剂的消毒剂。6.1.4消毒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简单、安全可靠、操作和维修简便;2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且灵活可调;3投加系统能自动控制,且安全可靠;4建设费和经常运行费用合理。6.1.5消毒剂余量及副产物应符合《游泳池水质标准》CJXXX-2006的要求。6.2臭氧消毒6.2.1采用臭氧消毒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臭氧应采用负压投加在过滤器之后的循环水管道上;2臭氧应在投加点之后与反应罐之间设置在线混合器;·98·
3臭氧投加量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如采用全流量臭氧消毒方式时,臭氧投加量宜为0.8~1.2mg/L;2)如采用分流量臭氧消毒方式时,臭氧投加量宜为0.4~0.6mg/L;4应设置臭氧与水接触反应的反应罐,且接触反应的时间,应满足下式的规定:CT≥1.6(7.2.1)式中C——臭氧投加量(mg/L);T——臭氧与水接触和反应的时间(min);5应设臭氧尾气处理或再利用装置;6臭氧投加系统应采用全自动控制,并与循环水泵联锁。6.2.2臭氧的投加方式,应根据游泳池的类型和使用要求,按下列情况确定:1对游泳池水质要求较高,游泳池的使用负荷经常低于标准设计负荷,需要避免氯消毒剂使用的游泳池,应采用本规程第5.2.3条全程式全流量臭氧消毒系统。2对游泳池水质要求较高,游泳池经常处于正常负荷时,需要减少氯消毒剂使用的游泳池,应采用本规程第5.2.2条半程式全流量臭氧消毒系统。3对游泳池水质要求较高,游泳池满负荷或有可能超负荷情况时,允许使用氯消毒剂的游泳池,应采用本规程第5.2.5条半程式分流量臭氧消毒系统。4原有游泳池增加臭氧消毒时,应采用本规程第5.2.4条全程式分流量臭氧消毒系统。6.2.3臭氧采用全流程消毒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水水面上空空气中的臭氧含量不得超过0.2mg/m3;2池水水中的臭氧含量不宜超过0.05mg/L。6.2.4臭氧与水的接触的反应罐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反应罐的有效容积应符合本规程第6.2.1条第4款的规定;2反应罐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罐内应设回流隔板,确保臭氧充分溶解和不出现短流现象,传质系数不得小于90%;2)罐体应设检修人孔、进水管、出水管、观察窗;3反应罐应采用抗臭氧腐蚀的塑料及316L不锈钢等材质制造;4反应罐应能承受0.6Mpa的水的压力。6.2.5全流量半程式臭氧消毒时,应设置活性炭吸附罐,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采用颗粒活性炭,并应具有吸附性能好、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再生能力强等特性;·98·
2活性炭的粒径宜为0.9~1.6mm,比表面积不应小于900m2/g;3活性炭层的有效厚度不得小于500mm,过滤速度为30~35m/h;4承托层的组成应符合本规程第5.4.5条的规定;5活性炭吸附过滤罐应采用316L不锈钢制造,且耐压不宜小于0.6Mpa,构造应符合本规程第5.4.4条的规定。6.2.6活性炭吸附过滤罐的反冲洗,应符合下列要求:1活性炭层的最终水头损失为0.05~0.06Mpa时应进行反冲洗;2反冲洗强度为15~18L/m2·s,冲洗历时为5~8min,膨胀率为25~35%;3反冲洗用水采用游泳池池水。6.2.7臭氧发生设备宜安装在通风良好、环境温度不高于35℃的单独房间内,房间内应设紧急切断电源、环境臭氧监测和报警装置。6.2.8输送臭氧气体和臭氧溶液的管道应采用高强度、高承压、耐负压和抗腐蚀管材,并有与其他管道不同的标志。6.3氯消毒6.3.1用于游泳池的氯消毒剂宜优先选用有效氯含量高、杂质少的消毒剂。6.3.2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投加量(以有效氯计)宜按1~3mg/L设计,并按池水中的余氯量自动或手动调整投加量;2采用湿式投加,次氯酸钠应配制成含氯浓度宜为1~3mg/L的溶液;3投加位置应根据池水循环净化处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确定;4采用成品次氯酸钠时,应避光运输和贮存,且贮存时间不宜超过5d;5现场制取次氯酸钠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制取次氯酸钠溶液的设备应效率高、含有效氯稳定;2)制取次氯酸钠溶液的设备不应少于2台;3)安装次氯酸钠溶液设备的房间应通风良好,并设置防火、防爆等安全设施;4)制取次氯酸钠溶液设备的氢气管应引到室外。6.3.3采用瓶装氯气消毒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氯投加量宜按1~3mg/L设计;·98·
2氯气必须采用负压自动投加方式,严禁将氯直接注入游泳池水中;3加氯设备应设置备用机组;4供给加氯设备的水源应压力稳定,且不得间断;5氯气瓶应设自动切换装置和称重装置;6加氯系统应与循环水泵联锁;7加氯设备和氯气瓶应设在地面层相邻的两个独立房间内;8加氯间应设置防毒、防火和防爆装置,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6.3.4采用固体氯消毒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固体氯消毒剂应置于专用的水溶解器内充分溶解后再投加;2投加量应按固体消毒剂所含有效氯的含量计算,并配制成含氯浓度为1~3mg/L的氯消毒液;3除对游泳池冲击消毒处理外,应采用有流量调节阀门的自动投药器投加。6.4其他消毒剂6.4.1采用二氯异氰尿酸和三氯异氰尿酸进行消毒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将其溶解配制成消毒液进行湿式投加;2投加量按氰尿酸浓度为50~150mg/L计算确定,确保池水中游离性氯的浓度不得低于0.5~1.0mg/L;3池水中pH值应保持在7.0~7.8范围内。6.4.2二氯异氰尿酸和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剂宜用于露天游泳池、季节性露天游泳池和室内阳光游泳池。6.5水质平衡6.5.1游泳池和休闲池应进行水质平衡处理,并符合下列规定:1池水的pH值应符合本规程表3.1.1的规定;2池水的总碱度控制在75~250mg/L范围;3池水的钙硬度控制在75~500mg/L范围;4池水的总溶解固体控制在150~1500mg/L范围。·98·
6.5.2水质平衡使用的化学药品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取得当地卫生部门的认可批准;2对健康应是无害的,并对池水不产生二次污染;3不与有机物发生反应;4能快速溶解,且使用方便。6.5.3水质平衡处理应保证池水水质符合《游泳池水质标准》CJXXX-2006。6.5.4化学药品的投加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采用湿式投加;2重力式投加时,应投加在循环水泵的吸水管内;3压力式投加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pH值调整剂应投加在加热器之后的循环水管上,并设置良好的混合装置;2)不同化学药品投加点的相互间距不应小于10倍的管道直径的长度;3)投加化学药品的计量泵出水管必须设置止回阀。6.6化学药品投加设备6.6.1游泳池池水在进行循环净化处理和水质平衡处理过程中,向循环水中投加各种化学药品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同品种的化学药品应有各自独立的投加系统和计量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应有化学药品品种和流向的明显标记;2)管道布线应简短,并方便安装和安全检修。2不同化学药品的溶液配制浓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使用盐酸时,盐酸溶液浓度不超过3%;2)使用硫酸铜时,投加量不得超过1.0mg/L;3)使用硫酸铝(精制、粗制)、聚合氯化铝(PAC)、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钙、次氯酸钠等药品时,其溶液浓度不宜超过5mg/L;4)使用次氯酸钙时,溶液浓度(以有效氯计)不得超过3mg/L。3化学药品投加点应有保证化学药品溶液与水充分混合的装置;4化学药品投加系统应与池水循环净化处理系统同时运行和终止。但硫酸铜应间断投加,其间隔时间根据气候条件及池水透明度确定;·98·
5化学药品的溶解宜采用水力、机械或电动搅拌方式。6.6.2各种化学药品均应采用隔膜计量泵自动投加,并能根据传感器参数自动调节投加量。6.6.3计量泵、计量装置、溶药槽、溶液槽、投药液管道、阀门、附件等均应采用能承受系统压力的耐腐蚀材质的制品。计量泵吸液管宜采用透明型塑料管材。·98·
7池水加热7.1一般规定7.1.1游泳池池水加热的热源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充分利用城市或区域锅炉房供热的热力网作为热源;2利用建筑内锅炉房供热热源;3有条件的地区应优先采用太阳能、热泵作为热源;4自设燃油、燃气或电力作热源。7.1.2温水游泳池的池水加热方式,应根据热源条件和使用性质,按下列规定选定;1竞赛用游泳池及大、中型其它用途游泳池应采用间接式池水加热方式;2小型游泳池可采用燃气、燃油、燃媒及电热等锅炉直接加热的加热方式;3有条件的地区宜采用太阳能加热方式。7.1.3池水的温度应符合本规程第3.3.1条的规定。7.1.4池水加热系统的控制设施应具有能准确调整较大幅度的温度范围的灵活性,达到满足不同竞赛项目及不同使用人群对池水温度的要求。7.1.5游泳池池水初次加热所需时间,应根据池体结构和衬贴材料温升膨胀过快出现缺陷及热源供应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采用24h~48h,并满足按每小时池水温度升高不超过0.5℃。7.1.6池水加热设备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同用途游泳池的加热设备应分开设置。2每座游泳池加热设备的设置数量,应按初次池水加热时不少于2台同时工作选定。3多个休闲游乐池共用一组加热设备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共用一组循环过滤器系统;2)不同池子的循环给水管道应分开各自独立设置。4每台加热设备应装设温度自动控制装置。7.1.5池水采用分流量加热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被加热的水量应不小于全部池水循环水量的25%;2被加热水的出水温度不宜超过40℃;·98·
3被加热的水与未被加热的水,应有充分均匀混合的有效措施。7.2耗热量计算7.2.1游泳池池水加热所需热量,应为下列各项耗热量的总和:1由泳池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2游泳池池壁和池底传导损失的热量;3管道和净化水设备损失的热量;4补充新鲜水加热所需要的热量。7.2.2游泳池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应按下式计算:(7.2.2)式中——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kJ/h);——压力换算系数,取133.32Pa;——水的密度(kg/L);——与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池水水温相等的饱和蒸汽的蒸发汽化潜热(kJ/kg);——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池水表面上的风速(m/s),按下列规定采用:室内游泳池:0.2~0.5m/s;室外游泳池:2~3m/s;——与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池水水温相等时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池水的环境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池水的水表面面积(m2);——标准大气压力(Pa);——当地的大气压力(Pa);7.2.3游泳池的水表面、池底、池壁、管道和设备等传导所损失的热量,应按游泳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热量的20%计算确定。·98·
7.2.4游泳池补充新鲜水加热所需要的热量,应按下式计算:(7.2.4)式中——游泳池补充新鲜水加热所需的热量(kJ/h);——水的密度(kg/L);——游泳池新鲜水的补充量(L/d);——游泳池的池水设计温度(℃),按本规程第3.3.1条的规定;——游泳池补充新鲜水的温度(℃);——加热时间(h)。7.3加热设备7.3.1加热设备应根据热源条件、耗热量、使用要求、卫生及维护管理等因素选择,并符合下列要求:1换热效果好,效率高,节能,体积小,重量轻;2被加热水侧的阻力损失小;3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灵活,维护保养方便;4材质应耐氯等化学药剂的腐蚀。7.3.2加热设备的容量应根据本规程第7.2.2条和第7.2.3条的规定,并结合游泳池所需热量等因素计算确定。7.3.3加热设备的形式应根据下列规定选用;1如热源为高温热水或蒸汽时,宜选用不锈钢材质的大通道小阻力的板式换热器;2如采用自备热源时,宜采用直接加热的燃气、燃油、燃煤等燃料的热水机组(锅炉)及热泵;3小型游泳池及电力供应充沛的地区可采用电热水器(炉);4如采用太阳能为热源时,应选用真空管型或热管型集热器。7.3.4如采用对游泳池循环水量中的一部分水进行加热后与未被加热的另一部分循环水量进行混合的供水系统时,宜在被加热池水的管道上增设克服板式换热器阻力较大的增压水泵。·98·
7.3.5加热设备的进水管口与出水管口的水温差,应按下式计算:(7.3.5)式中——加热设备进水管口与出水管口的水温差(℃);——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kJ/h),按本规程第7.2.1条的规定;——游泳池或休闲游乐池的水表面、池底、池壁、管道和设备传导损失的热量(kJ/h),按本规程第7.2.3条的规定确定;——水的比热(kJ/℃·kg);——池水的密度(kg/L);——通过水加热设备的循环水量(m3/h),采用分流量加热时按本规程第7.1.5条的规定选定。7.4太阳能加热系统7.4.1太阳能集热器应根据当地太阳能资源、气候环境、因地制宜选用,并符合下列规定:1集热效率高,产热快,承压高、长期连续运行性能稳定,适用范围广;2具有优良的防渗漏水、防爆裂、防冻裂、防雷、防漏电等性能,质量安全可靠;3集热器材质轻,能耐严寒和酷暑、承压性能好,造价低,使用寿命长;4集热器材质应耐腐蚀,符合环保要求,对被加热水不产生二次污染;7.4.2太阳能集热面积,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纬度,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年日照小时数、年晴天光照时间等参数按下列规定计算确定。1集热器全日集热效率宜按50%;2太阳辐射热量应按春、秋两个季节气温不小于20℃为依据;3集热水箱热水温度宜按不小于50℃计;4系统热损失宜按20%计。7.4.3游泳池太阳能集热系统应采用组合或承压式循环系统设计,并符合下列要求:1游泳池池水加热与淋浴热水的制备,应对其热能综合利用;·98·
2冷水进水及热水流出应配水均匀,无死水区,无气阻区;3储热水池应有足够的容积,且系统应不结垢和不发生冰冻;4大中型游泳池应采用简接式池水加热方式和大面积板式换热器;5小型游泳池采用低温式全流量直接加热方式时,其设备应确保池水水质不被二次污染,并能抗游泳池余氯的腐蚀。6系统应有各种水温、水位、水压、水泵开启及关闭等控制,并满足自动化、智能化、远距离和按季节可调设定的控制要求;7应增设辅助加热装置,辅助热源根据本规程第7.1.1条的规定选用。7.4.4太阳能集热器的设计,还应符合《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46和《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T18713的规定。并与建筑紧密结合,保证集热面最大限度能够接受太阳光的照射,安装角度符合当地日照角度,并牢固可靠。·98·
8水质监测和系统控制8.1一般规定8.1.1游泳池的池水水质宜采用自动监测和控制系统。8.1.2游泳池的水温、浊度、余氯和pH值应具备人工监测手段。8.1.3游泳池的水处理设备根据设备配置情况、使用要求及管理水平等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监测和控制,采用全自动控制时应保留手动控制。8.1.4季节性游泳池的水处理设备宜采用手动控制。8.1.5游泳池的自动监测和控制系统应设置与其所在的楼宇中央控制系统的接口。8.2监测项目8.2.1游泳池水质监测的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游泳池进水和出水的pH值、水温;2游泳池池水的浑浊度、氧化还原电位、游离余氯量、化合余氯量、尿素、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3水质平衡的池水碱度、钙硬度、溶解性总固体;4臭氧消毒时应对下列部位臭氧浓度进行监测:1)臭氧发生器出口;2)在线混合器出口;3)反应罐进水及出水;4)半程式臭氧消毒时,活性炭吸附罐出水;5)全程式臭氧消毒时,池水进水及出水;6)臭氧发生器房间。8.2.2游泳池池水循环净化处理系统的监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进行控制和显示:1循环水泵的启动、关闭及进出水口的压力;2压力过滤器、混合器、反应器和水加热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压力;3分流量臭氧消毒时的分流流量;·98·
4热媒进口的压力;5游泳池循环系统中及机房内转动设备的运行情况;6臭氧投加量。8.2.3液氯消毒系统应设置氯瓶自动切换信号、泄漏氯检测器报警信号。8.2.4游泳池监控系统宜提供各监测项目的上限、下限值及参数值。8.3监控要求8.3.1游泳池水质监测系统应对下列项目进行显示和自动控制:1根据pH值传感信号能连续显示pH值并相应按比例调整pH值调整剂的投加量,以维持设定值;2根据余氯量传感信号能连续监视余氯浓度,并相应的调整消毒剂的投加量,以维持设定值;3根据游泳池进出水中臭氧浓度监测器能连续监视臭氧浓度,并相应的调整臭氧的投加量;4根据池水温度传感信号能连续显示池水温度,并能相应地调整热交换器工况及热媒流量;5根据监测数据按比例调整絮凝剂的投加量;8.3.2全自动水质监测系统,应具有在池水循环系统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停止设备运转和报警的功能。8.3.3游泳池循环水净化处理设备系统宜对下列项目进行显示、自动控制和报警:1循环水泵和其他转动设备应能远距离开启及与备用泵的自动互换运行;2根据过滤器进出水口压力控制过滤器的反冲洗的报警信号;3各种药剂和消毒剂投加系统应与循环水泵设置联锁装置,当循环水泵启动时,自动启动;当循环水泵停止时,自动停止。8.3.4不同用途的游泳池、休闲游乐池,其水质监控系统应分别配置相应的探测器和记录、显示仪表、不得共用一套仪表。8.3.5设备机房内各种转动设备均应设置就地手动控制。·98·
9特殊设施9.1一般规定9.1.1跳水池必须设置水面制波装置。9.1.2跳水池的水面制波波浪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水面波浪应为均匀的波纹小浪,不得出现翻滚的大浪;2池水面波纹的小浪的浪高宜为25~40mm;3浪应气泡多、范围广、分布均匀。9.1.3跳水池的3.0m和5.0m跳板、7.5m和10.0m跳台,宜设即时安全气垫。9.2跳水池制波9.2.1跳水池宜采用起泡、涌泉法制波。当有困难时,可采用喷水法制波。9.2.2采用压缩空气起泡制波时,压缩空气应符合下列要求:1空气质量应洁净、无油污、无异味;2空气压力宜为0.1~0.2Mpa;3喷嘴喷气孔的直径可采用1.5~3.0mm;4每个喷嘴喷气量可按0.019~0.024m3/mm2·min计。9.2.3采用涌泉法制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涌泉系统应与池水循环净化系统分开设置;2涌泉水源可采用跳水池池水;3涌泉给水泵的容量应按同时使用的喷嘴数量计算确定,水泵的出水压力不宜小于0.10Mpa。9.2.4采用喷水法制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源应为跳水池池水;2应设置独立的加压水泵和管道系统3喷水口压力不宜小于0.10Mpa。9.2.5起泡制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98·
1喷气嘴的布置,应根据体育工艺要求按下列规定选定:1)成组布置应以跳台和跳板在池底面水平投影的正前方1.5m处为中心、以1.5m为半径的位置分组布置;2)池底满天星布置,应按3.0m×3.0m的方格均匀布置。2供气管道和喷气嘴应按下列方式敷设:1)敷设在管沟内,且沟槽宜与跳水池池底回水槽合用;2)供气管道应埋设在池底结构底板与瓷砖面层之间的垫层内,3)供气管道明设在池底时,应设置防护跳水人员不被碰伤或擦伤的措施。3喷气嘴和供气管应采用耐腐蚀的铜、不锈钢或ABS塑料等材料制造。9.2.6涌泉制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喷嘴的布置应符合本规定9.2.5.1条的规定;2喷嘴宜采用游泳池可调式给水口或按摩池水力按摩喷嘴;3喷嘴直径宜为25~50mm。4喷嘴和供气管应采用耐腐蚀的铜、不锈钢或ABS塑料等材料制造。9.2.7喷水制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喷水嘴应设置在有跳台及跳板的侧岸上;2喷水嘴宜采用水力伸降型,喷嘴直径宜为15~20mm;3喷气嘴和供气管应采用耐腐蚀的铜、不锈钢或ABS塑料等材料制造。9.3安全保护气垫9.3.1跳水池如用于教学和训练用途时,宜设置安全保护气垫。9.3.2安全保护气垫的供气环管,应在跳台(板)在池底水平投影的正前方0.5m处进行布置。9.3.3安全保护气垫的供气环管的平面尺寸,应根据跳台(板)距池水表面的高度,按下列规定确定:1如为3.0m跳板时,应为1.0m×3.0m;2如为5.0m和7.5m跳板、10.0m跳台时,应为1.0m×4.0m。9.3.4安全保护气垫供气环管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供气环管应为网格形状环管;·98·
2供气环管上应均匀设置内径为8mm,数量不少于40只的喷气管嘴;3供气环管应采用铜管、ABS塑料管等阻力小、高强度、耐腐蚀和不变形的材质。9.3.5安全保护气垫系统应确保一经启动,空气快速注入池水中的时间不超过6s,且喷气持续时间不宜少于12s。9.3.6安全保护气垫供气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个跳板或跳台设置各自独立的供气管道、流量调节装置和控制器;2应与起泡制波系统共用一套供气设备,但起泡制波供气管应为独立的供气管道;3安全保护气垫的供气压力为0.75~0.80MPa;起泡制波的供气压力不应大于2.0MPa;4供气管道应有确保池水不得倒流至制气设备的有效措施;5提供的压缩空气应是不含杂质、无油污、无异味的低温而洁净的气体。9.3.7安全保护气垫供气系统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跳水池大厅应设置可以开启设备机房内安全保护气垫设备和池内每个安全保护气垫的控制屏;2池内安全保护气垫的使用由跳水教练员在池岸手持遥控器操作并通过大厅的控制屏方可开启任意一个供气环管运行;3设备机房内设置就地控制开关装置。9.4移动池岸和升降池底9.4.1移动池岸在水面下的隔板应有保证池水循环的流水孔口。9.4.2设置有升降池底游泳池,宜采用混合式池水循环方式。9.4.3升降池底的底板上应有保证流通池水的孔口,且要均匀,不得使任何部位产生死水和积污的可能。9.4.4升降池底用于顺流式池水循环方式时,应分别在升降池底上面和下面各设置一层给水口。9.5跳水池岸边按摩池及淋浴·98·
9.5.1跳水池宜在设有跳板、跳台的一侧的池岸设置符合规程第9.6节要求的水力按摩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力按摩池的直径不宜小于2.0m;2水力按摩池的水温不宜小于35℃;3水力按摩池宜为独立的循环水净化系统。9.5.2跳水池在设有水力按摩池的池岸一侧还应设置淋浴喷头,其数量不得少于2只。9.6水力按摩喷嘴9.6.1喷嘴的出水量和工作压力,应根据使用要求和生产厂商提供的数据,与工艺设计共同商定。9.6.2喷嘴应沿池壁布置,间距宜为0.7~1.0m。9.6.3喷嘴在池壁上的位置,宜高出座位坐板0.2m。9.6.4进气管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气合用喷嘴时,进气管应设调节进气量的管帽,且进气口应高出池内水面200mm以上;2设有风泵的单一喷气嘴的进气管,应设计成倒U字形,其管底应高出池内水面200mm以上。9.7撇沫器9.7.1如游乐池和公共按摩池没有条件设置池岸溢流水槽时,可设置撇沫器。9.7.2撇沫器的数量应根据生产厂商提供的受水流率计算确定,但池壁内凹区域应另行增设。9.7.3撇沫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受水口无浮板时,受水口中心应与水面相平;受水口有浮板时,受水口浮板顶沿应与池水水面相平;2撇沫器安装时不得突出池内壁;3露天游泳池、按摩池设置撇沫器时,受水口宜面向主导风向;4撇沫器宜为独立的管道系统,与池水的循环水净化系统相连接。·98·
9.8吸污接口9.8.1当采用循环水净化系统对吸污器抽吸的池底积污进行过滤净化后再送入池内的使用方式时,应在池侧壁池水面下0.5m处设置吸污接口。9.8.2吸污接口的数量,宜按下列规定确定:1游泳池宜每边侧壁设置3个,等距离布置;2不规则游泳池宜按间距不大于20m设置一个。9.8.3吸污接口的连接管与循环水回水管宜分开设置,并应接至循环水泵的吸水管上,设阀门独立控制。9.8.4吸污接口连接管管径应根据池底吸污器同时使用数量确定。9.8.5池底吸污器工作时,池子回水管上的阀门应关闭。·98·
10洗净设施10.1浸脚消毒池10.1.1在进入公共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通道中应设置浸脚消毒池,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长不得小于2.0m,池宽应与通道宽度相同;2池内消毒液的有效深度不得小于0.15m。10.1.2池内消毒液的余氯量,应保持在5~10mg/L。10.1.3池内消毒液宜采用连续供给、连续排放的供应方式。当有困难时,可采用定期更换供应方式,更换周期不得超过4h。10.1.4当设有强制淋浴装置时,浸脚消毒池宜设在强制淋浴之后。10.1.5浸脚消毒池和配管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10.2强制淋浴10.2.1公共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应在进入池子的通道内设置强制淋浴。10.2.2强制淋浴通道长度应采用2.0~3.0m。10.2.3强制淋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淋浴喷头在通道内不宜少于3排,每排间距不宜大于1.0m;2淋浴喷头间距宜为0.8m,且每排的喷头数不宜少于2只;当为多孔管时,孔径不宜小于0.8mm,间距不宜大于0.6m;3喷头或多孔管的安装高度不宜大于2.20m;4喷头或多孔管的开启,应采用光电感应自动控制。10.2.4强制淋浴供水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2水温宜采用35~40℃,夏季可采用常温水;3水量应按喷头数量计算确定。10.3清洗水嘴·98·
10.3.1游泳池的池岸应设置冲洗池岸用的水嘴,数量不宜少于4个。10.3.2池岸冲洗水量应按1.5L/m2·次,每日冲洗两次计算。每次冲洗时间按30min计。10.3.3室内游泳池的池岸冲洗水嘴宜设在看台或建筑的墙槽内;无看台的室外游泳池应设在阀门井内。10.4池底清污器10.4.1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应设置消除池底积污的装置。10.4.2池底清污器的选择,应根据池子的使用性质和规模确定:1标准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宜采用全自动池底清污器;2中、小型游泳池和休闲池,宜采用移动式真空池底清污器或电动清污器。·98·
11排水及回收利用11.1一般规定11.1.1顺流式池水循环系统的溢流水应与循环回水一并经净化消毒后送入游泳池循环使用。11.1.2游泳池池岸冲洗排水、过滤设备反冲洗排水和初滤水应回收作为建筑中水的原水,经处理后用于建筑内大便器冲洗及绿化等用水水源。11.1.3强制淋浴和跳水池池岸淋浴的排水宜与游泳池回水一并经净化、消毒处理后送入游泳池循环使用。11.1.4如果用臭氧消毒时,其臭氧发生器的冷却水应回收,并用于游泳池的补充水水源。11.2池岸排水11.2.1游泳池溢水槽为非淹没式,且溢流水不循环利用时,冲洗池岸的排水可排入溢水槽内。11.2.2游泳池溢流回水槽为淹没式时,冲洗池岸的排水不得排入溢流回水槽内。池岸应于远离游泳池溢流回水槽的观众看台底部另设排水沟,作冲洗池岸排水之用。11.2.3游泳池溢水槽、池岸排水槽的废水,如需排放时应排入雨水管道,但不得直接连接,应设置防止雨水回流污染的有效措施。11.3游泳池泄水11.3.1游泳池泄水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急泄水时间不宜超过4h;2池子检修泄水时间不宜超过8h。11.3.2如为重力流泄水并排至排水管道时,应设置防止雨水或污水回流污染的有效措施。11.3.3如为压力流泄水时,宜采用循环水泵和设备机房内集水坑内潜水排水泵兼做泄水泵,但必须关闭进入各类设备内管道上的阀门。11.3.4·98·
如因池水出现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泄水时,必须按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的要求,对池水进行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11.3.5如池水排放至天然水体时,应按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环保部门的要求,对池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11.4其他排水11.4.1硅藻土反冲洗排水中的污染杂质经过与其他排水混合稀释后,仍达不到排放要求时,应设污染杂质回收装置。11.4.2清洗化学药品设备、容器的废水,应与其他排水进行中和或稀释并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直接排入排水管道。·98·
12池水净化设备机房12.1一般规定12.1.1游泳池循环水净化设备机房应由均衡水池间,循环水泵间、过滤器间、加药间、换热器间、消毒设备间、药品库、控制间等组成,并宜按工艺流程顺序排列。12.1.2游泳池循环水净化设备机房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靠近游泳池周边的下方;2设备机房设在地面层时,宜设有直接通向室外的设备运输出入口;3设备机房设置地下层或地面上楼层时,应采取如下措施;1)内运输设备,管道和化学药品的通道和垂直吊装孔,其尺寸应满足最大设备的运输需要;2)设备机房应与其他用房有明确的土建分隔;4设备机房应设有通向循环水管道管廊或管沟的出入口;5设备机房的耐火等级及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或《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12.1.3设备机房的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机房的温度不得低于5℃,但控制时间不得低于16℃。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0℃;2应有良好的照明、通风换气和地面排水措施;3所有转动设备的基础和连接管道应有良好的隔振减噪措施;4设备机房应与其他房间分隔开,并宜采取建筑隔音措施。12.1.4设备机房内的所有设备、装置、容器及管道均应设置在高出地面不小于0.10m的基础及支座上。12.2循环水泵及均衡水池间12.2.1均衡水池或平衡水池应靠近游泳池,其有效容积和构造应符合本规范第4.8.4条和第5.8.3条的规定;12.2.2·98·
循环水泵机组应贴近平衡水池或均衡水池。如无平衡水池或均衡水池时,宜靠近游泳池回水口;12.2.3水泵机组的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12.2.4水泵机组装置应设计成自灌式,且基础表面应高于设备机房地面不小于0.20m;12.2.5设在楼层上的水泵应有良好的隔振设施,且水泵运行噪音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和规范要求。12.2.6循环水泵间的高度不应小于3.0m。12.3过滤器间12.3.1过滤器间宜邻近循环水泵间。12.3.2石英砂压力式过滤器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距建筑墙面的净间距不小于0.70m;2过滤器之间的净间距不小于0.80m;3过滤器间的高度应满足设备安装、检修和操作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1)距建筑结构最低点的净间距不小于0.80m;2)运输、操作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最大设备的直径的1.2倍12.3.3硅藻土过滤机组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硅藻土过滤机由过滤器和循环水泵组成,该机组应靠近平衡水池或均衡水池;2机组布置应符合本规范第12.3.2条的规定。12.3.4重力式过滤器的布置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2.3.2条的规定外,还应有因突然停电而防止游泳池水造成过滤器溢水的安全事故的可靠措施;12.3.5石英砂压力式过滤器和硅藻土过滤机组均应安装在高出设备机房地面0.10m的混凝土基础上。12.4加药间及药品库12.4.1加药设备间与化学药品储存库,宜为各自独立的又毗邻的独立房间,并靠近循环水泵间;12.4.2加药装置的净间距不宜小于0.80m,操作通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00m;12.4.3·98·
絮凝剂、pH值调整剂及除藻剂等化学药品所需储存库房的面积,应根据当地化学药品的供应和运输情况确定,一般宜按不少于15d的储存量计算所需库房面积;12.4.4加药设备间和药品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有良好的通风。如为机械通风时,宜为独立的系统,且排风口远离其它排风口不少于10.0m;2应根据化学药品性质,采取防热或防冻措施,并有给水和排水条件;3墙面、地面和门窗均应为耐腐蚀材料;4房间高度不宜小于3.0m。12.4.5化学药品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同品种的化学药品应分开存放,相互间留有不小于1.0m的通道,并遵守化学药品的产品说明;2不同品种的化学药品应放入不同容器内并有清晰明显的药品名称和标志;3不同品种化学药品应放置在平台上或垫板上,或柜架内,不得堆放在地面上;4不同化学药品的容器和用具不得相互混用;5液体化学药品不得倒置存放;6次氯酸钙、三氯异氰尿酸与调节池水pH值用酸碱应隔离存放。12.4.6不同加药设备均应放置在高出设备机房地面不小于0.10m表面贴有防腐材料的混凝土基础上,相互间的净间距不宜小于1.0m。12.5消毒设备间12.5.1消毒设备间宜为单独的房间,并应设置独立的通风通道,保持房间清洁、干燥。房间地面、墙面、门窗及设备等均应为耐腐蚀材料。12.5.2采用成品氯制品消毒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消毒剂为成品次氯酸溶液时,设备机房及库房的设计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12.4.2条、第12.4.4条、第12.4.5条和第12.4.6条的要求。2采用氯片、次氯酸钙为消毒剂时,设备机房应根据投加方式确定1)采用计量泵投加时,宜集中设置;2)采用次氯酸钙溶液的容器应与酸类容器隔离开存放,其库房面积宜按5d的贮存量计算确定。12.5.3采用瓶装氯气消毒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98·
1加氯间与氯气瓶应分开设置,并相毗连;2应设在地面层,且不得与其它房间合用,并设观察窗和向外开放的门;3房间内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12次/h;设机械排风扇时,其位置应位于窗口以下部位;4氯气瓶间温度为16℃~18℃,不得用火炉采暖,并设置发生泄氯事故时紧急处理设施;5房间内应设氯气检测器,自动关闭切断氯气瓶,固定氯气瓶不致倒地,防火、防爆和报警装置,并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的规定;6房间的照明和排风扇的开关应设在室外墙壁上,且为密封防水型开关;7房间外部应备有防毒面具,抢救设施和工具箱。12.5.4采用臭氧作为消毒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臭氧发生器及配套设备、臭氧与水混和器、臭氧与水接触反应罐宜合设在同一个隔间内,且靠近通风良好的地区,并设置独立的排风设施;2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距建筑墙不小于0.70m;2)设备相互之间的净间距不小于0.80m;3)设备顶端距建筑结构最低点净间距不小于0.80m;4)设备基础应高出房间地面不小于0.10m;5)主要设备操作面操作距离不小于0.10m,如操作面面向维修更换设备运输通道,还应满足最大设备运输要求。3房间环境应满足下列要求:1)温度为5℃~35℃,湿度不大于75%;2)房间空气应保持清洁、干燥、无有害物质;3)房间内应设置空气臭氧监测器,监测环境臭氧含量。12.6加热器间12.6.1加热器间应远离氯气瓶存放间,但方便与池水循环管道的连接和集中管理12.6.2热源为燃油或燃气的水加热器间应为独立的房间,其设备布置、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消防和安全等有关规范。12.6.3房间通风、排水宜与循环水泵间、过滤器间合并设计;·98·
12.6.4热源为高压蒸汽或高温热水时,水加热器的布置应遵守国家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12.7控制间12.7.1控制间不得设置在下列场所:1有灰尘和有腐蚀气体的场所;2由直接振动的场所;3有强磁场,强电场和有辐射的场所。12.7.2控制机房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位置应设在整个池水净化设备机房内视野较好处;2房间温度宜为16℃~30℃,湿度宜为40~75%;3电源波动范围应不超过±15%;4房间应有良好的照明,并有事故照明措施。12.7.3电气控制设备,自动监测设备间地面应高出池水净化设备机房地面不小于0.15m。·98·
13工程施工和验收13.1一般规定13.1.1工程施工安装的质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完善的质量保证实施体系和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实施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2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并具有对游泳池循环水净化系统进行深化设计的能力,工程质量验收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3施工安装应按批准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设计修改应有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文件;4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已经建设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批准;5工程安装应负责游泳池专用设备、配套设施和管道集成等安装施工和全套技术服务,以及操作人员的培训。13.1.2工程安装施工前应具如下条件方可实施施工:1工程施工图及有关技术文件齐全并经过图纸会审和设计单位进行图纸技术交底,施工要求明确;2施工机具配备齐全、施工人员已经过技术培训,能满足正常施工要求;3施工材料堆放地,设备和附件储存库房,以及施工用水、用电等条件均能满足正常施工需要。13.1.3游泳池池水净化系统所使用的设备及配套设施,附件,管材等均应符合国家产品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并均须附有生产厂商的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产品安装说明书。如为进口产品须有中文文件。13.1.4游泳池池水净化系统所采用的设备及配套设施、附件、仪表和管材进场施工安装时。均应按《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1998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31-1998的规定对品种、规格及外观进行开箱检查验收,须包装完好、表面无滑痕及外力冲击破损,并应经监理工程师确认。13.1.5·98·
管道系统中的阀门安装前,应进行壳体压力和密封试验,试验数量和要求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规定,并按附录B.0.1的格式填写阀门试验记录。13.1.6安全阀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压力进行调试,调试时压力应稳定,每个安全阀启闭试验不得少于3次。13.1.7所有与游泳池池水接触的设备、附件和材料,均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1998的要求。13.2设备及配套设施安装13.2.1设备及配套设施安装前应对基础的混凝土标号、位置、尺寸、强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查,并应符合设计要求。13.2.2设备及配套设施的现场运输和吊装使用的机具、绳索应有足够的强度,搬运过程对设备要妥善保护,不得出现损伤。对于出厂已装备和调整完好的部分,不得随意拆卸搬运。13.2.3设备及配套设施应按设计图纸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就位、找正和固定,确保安装精度符合要求。13.2.4用电设备的施工安装应遵守《机电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9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以下配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中的规定。13.2.5循环水泵机组的安装除应符合《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整体组装泵和连体毛发聚集器游泳池专用泵等不得随意拆卸;2水泵吸水口及出水口应安装可曲挠橡胶接头,并处于自然状态,且进出口法兰应垂直或水平水平面,水泵进水管及出水管须采用弹性吊架或弹性托架。3水泵就位后,紧固地脚螺栓,焊牢垫铁后,再二次浇筑混凝土。4与水泵连接管上的阀门应另设支架或支座,其重量不得承受在水泵接口上。5水泵运转的轴承温升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6水泵机组隔振应安装在混凝土基座或型钢基座上。13.2.6过滤器及活性炭吸附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安装前应对设备外观和内部配件进行检查,确保配件齐全和固定牢固;2设备基座混凝土标号、尺寸、标高、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且表面平整;·98·
3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器和臭氧-水接触反应罐等静置设备的安装坐标、标高和垂直度的安装允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坐标允许偏差为±10mm;2)标高允许偏差为±5mm;3)垂直度允许偏差为每米±2mm;4)过滤设备上的阀门、仪表和反冲洗排水管和观察水流短管等位置应便于操作、观察;5)设备功能控制部件、附件与设备本体组装安装时应严密,压力表表盘直径为150mm,极限值为1.0MPa,刻度分值为0.01MPa。13.2.7滤料的填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有专用的梯架,不得利用设备本体上的接管短管作为梯架。2安装集配水系统滤管、滤头,进行冲洗以检查接头的严密性,滤头孔隙的通畅率应大于95%。3关闭设备接管阀门,并向罐内注入1/3容积的清水。减少承托石料及滤料投入时对内部装置造成过度冲击。4滤料及承托层应分层填铺,每层应平整且厚度误差不得大于10mm。5滤料进行冲洗后应平整、无裂缝、表层要抽样检验,其不均匀系数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13.2.8臭氧发生器及配套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安装前应熟悉设备安装说明书和注意事项,并检查货物是否齐全和完好无损;2检查设备基础强度、位置、尺寸、标高及平整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设备就位、安装、固定应按本规程第13.2.5条和第13.2.6条的规定进行;4输送臭氧气体,臭氧和水混合输送用管道,应采用能抗化学及电解腐蚀的材质,一般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氯化聚氯乙烯(CPVC)及标号为316L的不锈钢等材质的管材、阀门和附件,且连接应严密可靠,不得出现泄漏,并有不同的标记。5电气线路的材质及连接应符合相关电气工程的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13.2.9水加热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加热设备的混凝土基础的强度、坐标、标高、尺寸等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样本要求;2加热设备与非金属管道连接时,设备接管口与非金属管道之间应增设长度不小于500mm的金属过渡管段;3被加热水的进水口、出水口均应安装压力表、温度计和放气阀;·98·
4热媒管道上的温度控制阀及其他阀门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和维修,并有牢固的支撑设施。13.3管道安装13.3.1一般规定1游泳池循环水净化系统所使用的管材、管件应符合国家产品标准的质量要求,并附有生产厂商的产品质量保证书和安装证明书。2管材、管件的规格、型号、材质和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管道在安装前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管道压力等级、种类、外观、规格尺寸、配合公差等进行复检,不合格者不得使用。3塑料材质的管材、管件的材质应一致,不同种类的管道不得混合安装。管材、管件连接用的粘结剂应采用与管道材质匹配的专用粘结剂。4施工安装时管道标记应面向外侧,安装过程中的管口应及时封堵,并做好现场保护,如有损坏须及时更换。5管材、管件及附件的搬运、存储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包装良好,小心轻放,避免油污,不得剧烈撞击,不得与尖锐物品碰触,搬运过程中不得抛、摔、滚、拖。2)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平整的地面或垫板上,管件应逐层码放整齐,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3)应存放在库房或简易库棚内,不得露天存放,防止阳光直射,远离热源并注意防火安全。6管道阀门安装前应逐个以不小于1.5倍公称压力的压力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试验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以壳体填料和阀瓣密封面无渗漏为合格。13.3.2管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明装在室内、管廊及管沟内的管道应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进行管道安装工作:1)土建工程粉饰工作已经完成;2)设备及配套设施就位,固定工作已完成;3)复核检查预埋套管及预留孔洞位置的准确度;4)管道、管件、阀门等内外表面均应清理干净,无杂物、无油污,其质量、规格、型号均已符合设计文件规定;·98·
2埋设在池底垫层内的管道,除应符合本规程本条第1款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安装;2)应按设计位置划线安装,并在隐蔽前做好水压试验及验收的纪录工作3)隐蔽管道时不得有尖硬物体接触损伤和重物压伤管壁。3应配合土建预留或预埋穿池壁、池底、建筑墙、楼板等孔洞或套管、套管材质须符合设计规定;4管道安装不得出现轴向扭曲、偏斜、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穿洞口及套管时不得强力校正,多种管道平行敷设时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安装操作保护距离;5管道应按设计规定的距离和位置设置温度伸缩变形补偿器。13.3.3管道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应采用手工锯或切管机切割,不得采用盘锯且切口端面应垂直管子轴线,并在管端面外做15º或20º浅倒角。切割后的管端面应除去毛边、毛刺和切屑,确保管道与管件连接的端部干净、无油污和干燥;2测量承插深度,并在插口管上标出管道插入的深度线;3管道粘接不得在5℃以下的低温环境下进行;4应采用鬃刷或尼龙刷涂刷粘结剂。先由承口里向外涂承口,再从插口插入标志线涂至管端,且轴向涂刷,并重复2~3次;5应迅速将涂了粘结剂的管子用机械插入承口直至插口插入标志线,保证承插口的直度,不得用锤子敲入承口;6粘结管道达到插入保持时间后,应用布擦拭多余的粘接剂,并静置15分钟。管道插入保持静置时间应符合表13.3.3的规定:表13.3.3管道粘接连接插入保持时间管径(De)夏季冬季备注25~5015~30s30~60s65~15030~60s60~120s7如有不同材质的管道、管件或阀门连接时,应采用专用的转换管件或连接件,不得在管道上套丝连接。13.3.4管道采用法兰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法兰孔应与设备、阀门的孔数、孔径一致;·98·
2两个法兰的连接应垂直管道中心线,并要求两法兰面互相平行;3两法兰间应设垫圈,垫圈的材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98的要求;4紧固螺栓的规格、安装方向应一致,并对称坚固,保持管道水平,不使管道产生轴向拉力。13.3.5管道支架及吊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的支架、吊架应平整、牢固,位置和标高准确。吊架的吊杆应垂直安装;2金属支架及管卡与塑料管之间应设塑料带或橡胶等隔离垫,确保管道与管卡、支架接触紧密,并不得损伤管材表面;3阀门、法兰盘和与设备接管处应设支架或吊架,确保管道重量不承受在设备本体上;4管道承口、三通、弯头等部位应设固定支架;5铺设在垫层内的管道应用水泥砂浆稳固,确保二次浇筑混凝土时管道不移位。13.4专用和附属配件13.4.1给水口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给水口的数量、规格及流量调节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安装时予以初步实现调节位置。2给水口应为ABS工程塑料、不锈钢及铜等材质;3侧壁型和池底型给水口穿池壁及池底时应在浇注混凝土时预埋不锈钢或铜质套管,套管固定应牢固,并有防水翼环;4池壁给水口安装位置和标高要准确,其偏差不得超过±10mm;5给水口接管与预埋套管之间的空隙,以采用防水胶泥嵌实,其厚度应不小于池壁、池底厚度的50%,剩余部分以M10的防水水泥砂浆嵌实;6金属给水口与塑料管采用丝扣连接,塑料管为外螺纹,金属给水口为内螺纹。连接时宜采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作密封填充物;7埋设在垫层内的给水口应先于游泳池底板画线定位,其偏差不得超过10mm;8给水口格栅面应与泳池底或池壁装饰面相平。13.4.2回水口、溢水口、吸污口及泄水口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底回水口、溢流回水口、溢水口、吸污口的规格、数量及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98·
2回水口、溢水口、吸污口及泄水口应采用ABS工程塑料或不锈钢、铜等材质。溢流回水口应为防噪音型;3池底回水口、吸污口、泄水口及溢流回水口的安装应符合本规程第13.4.1条的要求;4池底回水口和泄水口应固定牢固。13.4.3溢流回水沟及溢流水沟的排水格栅盖板应符合下列要求:1格栅盖板应为ABS工程塑料材质,并为组装型;2格栅盖板安装完成后,其表面应与池岸、池底或池壁装饰面相平,且缝隙紧密一致。13.5管道阀门和仪表13.5.1各类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文件规定核对型号、规格,按介质流向确定安装方向。并按本规程附录B.0.1的格式填写阀门试验记录;2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进行安装,且受力要均匀,不得强力连接;3安全阀应垂直安装,并在运行前按设计文件进行调校,调校后的安全阀不得出现泄漏;4水平管道上的阀门阀杆及传动装置应按设计规定安装,动作灵活。13.5.2温度补偿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预拉伸或压缩,安装时应与管道保持同心,不得歪斜;2水平安装时应与管道坡度相同;34安装完成后应按本规程附录B.0.2的格式签写管道补偿器安装记录。13.5.3压力表、温度计、测压仪表、水质监测和探测器等仪表的安装,应遵照《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规定执行。13.6管道检测和试验13.6.1施工安装单位应由质检人员对施工安装质量进行检验,并作好文字记录。13.6.2建设单位和施工监理部门应委派质检人员对工程质量引进全程监督和检查。13.6.3质检人员因按设计文件和产品说明书对管道进行如下内容的外观检查:·98·
1设备规格、型号及配套附件,设备基础位置和数量;2管道规格、位置、标高、阀门、各种仪表及支承件数量标准;3管道连接处表面洁净。13.6.4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压试验前应具备如下条件:1)塑料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并在常温下养护24小时,并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水压试验;2)关闭所有设备与管道连接的隔断阀门,封堵管道甩口,并打开管道系统上的管道阀门。3)试验压力表经过校验,精度不得低于1.5级,表盘面压力刻度值为试验压力的2倍,表的数量不少于2块。压力表安装在系统的最低部位,试验加压泵应设在试验用压力表附近;4)试验用水应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7要求。水压试验室的环境温度不低于5摄氏度。冬季水压试验时应采取有效防冻措施,并在试验后立即泄空管内试验用水;5)水压试验应进行1h的强度试验和2h的严密性试验。2强度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的设计压力,但不应小于0.60Mpa的水压进行试验;2)向管内缓慢充满试验用水,并彻底排除管内空气;3)用加压泵缓慢补水将压力升高至试验压力后,外压时间不得少于10min;4)管道加压到规定的试验压力后,停止加压并稳压1h,如压力降不超过0.05Mpa,判定为强度试验合格。3严密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在强度试验合格后立即连续进行;2)将强度试验压力降低至管道设计工作压力的1.15倍的水压状态下稳压2h;如压力降不超过0.02Mpa,同时管道所有连接部位无渗漏,判定为严密试验为合格。4按本规程附录B.0.4的格式填写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13.6.5埋入混凝土垫层内的管道,应在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土建施工,并应有确保土建施工不损坏管道的措施。13.6.6施工安装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粘接剂和清洁剂等可燃物品应远离电源,且现场不得有明火;2操作现场应通风良好,盛放粘接剂和清洁剂的容器应随用随开,不用时立即关闭严密,不得受潮和被脏物污染;·98·
3不得使用不清洁的纤维或赤手涂刷粘合剂和清洁剂;4残余在管道上的粘结剂和清洁剂应清除干净;5施工现场的废弃材料应每日及时清除;6施工人员操作时,应配戴防护眼睛和手套。13.7设备检测和试验13.7.1单机水泵的检测和试验内容及要求应符合《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1998种的有关规定。13.7.2压力容器、换热设备等由生产厂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测和试验,并出具产品合格证。13.7.3各类水池(箱)根据材质,应分别按现行的《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及《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中有关规定进行检测试验。13.7.4净水化系统功能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系统功能检测试验应按各单项设备、设施、管道、阀门、附件及电气设备检测试验合格后进行;2系统功能试验应在设计满负荷情况下,全系统的设备、装置等连续运行时间不少于6d;3设备及装置检测试验时,还应由当地质量监督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及环境部门等有关部门的代表参加和确认;4系统功能检测和试验工程中,应对所有设备、配套装置、仪表及控制设备的数据进行记录:1)循环流量、过滤速率、循环周期、反冲洗强度;2)各种化学药剂溶液浓度、投加量;3)过滤设备过滤效果:进水混浊度、出水混浊度;吸附过滤器吸附效果:进水口氧化还原电位、出水口氧化还原电位;4)各类仪表读数;5)控制设备及水质监测系统工作状况;·98·
6)转动设备的运行工况、轴承温度、填料密封、震动、噪音、电动机电流电压等与设计和产品标牌的对比;7)臭氧发生器的工作参数:电压、电流、频率、气体通过能力、臭氧浓度和产量;8)水质。13.7.5太阳能热水工程应符合《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CB/T18713-2002中的有关规定。13.8工程验收13.8.1游泳池池水循环净化处理系统按合同规定范围和内容全部施工安装完成,系统设备的试运行合格后,应先经建设单位方验收认可,再由施工方向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卫生部门等正式申报验收。13.8.2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各项内容:1施工中间隐蔽工程验收,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引进下一个工序的施工及安装;2工程设备安装,管道系统安装质量验收;3循环水净化系统功能验收及水质验收。13.8.3工程验收应具备如下条件和技术文件资料:1施工图、竣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2设备、配套装置、管材、管件、附件及器材等出厂合格证和有关技术文件;3设备、配套装置、管材、管件、附件及器材等现场开箱、质量保证等检查验收记录;4设备基础复查和阀门等复检记录和报告;5设备及管道工程安装过程的各项实力和复检记录;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见证;7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8卫生监督部出具的池水水质监测检验合格报告;9系统及设备的使用,操作及维修说明书;10设备与电源、电气及控制、检测等有关工种联动试运转及试验记录;11工程质量事故记录;12工程质量评定记录。·98·
13.8.4工程竣工验收应核实本规程节第13.8.3条提供竣工技术文件及资料,并进行必需的复验和外观检查,并对资料引进如下核验:1施工单位的水压试验资料应符合设计要求;2隐蔽工程应提供原始记录和见证人签字;3试验和监测资料不全或不符合规定,应在验收时重新引进试验;4原始资料齐全完整,并符合验收要求,可作为正式验收文件的一部分。13.8.5工程竣工验收应对下列项目做出判定1管道安装工程质量判定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管径、标高、位置、管道变形补偿措施及工程压力的准确性;2)管道上设置的各类阀门、附件、显示仪表、控制装置安装位置、数量、规格、型号、参数、开启方向和标志的正确性和牢固性以及在正常工作压力条件下开启、关闭的灵活性及及仪表指示的灵敏性;3)管道连接点或接口的牢固、密封、和洁净性;4)游泳专用附件:给水口、回水口、溢水口及格栅盖板的规格、型号、参数的正确性及牢固性。2设备安装工程质量判定内容应包括下列各项:1)设备及配套设备的数量、规格、型号、性能、参数及安装位置的正确性和牢固性;2)设备及配套设备与管道连接的工艺顺序的正确性;3)净化设备运行的容量、参数符合设计要求;4)设备控制系统、水质监测和监控系统的装置序列和运引连锁,以及控制设备、仪表的线路、按钮等正确性、牢固性和灵敏性,显示仪表显示数字、符号的清楚性和准确性;5)各种化学溶液浓度、计量投加泵投加量、自动调节性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药品库房构筑物及辅助装置等工程质量判定内容应包括下列各项:1)平衡水池,均衡水池容积,各部位尺寸,衬贴材料的正确性、牢固性和卫生性;2)游泳池溢流回水沟,溢水沟的断面形状,内衬材料的正常性、牢固性、卫生性;3)浸脚消毒池,强制淋浴等构造材质的卫生性,尺寸的正确性及动作的灵敏性,各类辅助装置的齐全性;4)各类化学药品储存库房的面积,防腐措施,安全设施,药品堆放等的正确性和安全性。·98·
13.8.6工程验收应出具工程验收报告。对于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对存在问题,经过整改后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判定为限期整改;对于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判定为不合格。13.8.7工程应按验收报告的格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隐蔽工程检测试验记录格式应符合表B.0.3的规定;2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的格式应符合表B.0.4的规定;3安全阀最终调试记录的格式应符合表B.0.5的规定;4工程交接检验书的格式应符合表B.0.6的规定。·98·
14管理和维护14.1一般规定14.1.1游泳池的开放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具有工程竣工报告2竞赛用游泳池应符合《体育场馆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一部分:游泳场所》GB19079.1、《游泳、跳水、水球和花样游泳场馆使用要求和检验方法》TY/T1003-2005、《游泳竞赛规则》(中国游泳运动协会)或《国际游泳规则》(国际游泳联合会[FINA])等要求和认证。非竞赛用游泳池应有所在地区主管部门核发的游泳场馆开放许可证。3卫生监督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4公安部门颁发的《治安安全合格证》。14.1.2从事管理和维护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如下执业资格证书方能上岗工作:1教练员、救生员及医务人员应有国家有关行业的执业资格证书;2池水净化处理系统工作人员,应经过严格培训并持相应专业资格证;3所有工作人员均应持有健康合格证。14.1.3管理、维护、操作人员,应按本规程附录C规定的表格及内容如实做好记录。14.1.4池水净化系统设备供应商应提供池水净化系统设备配置、运行态势图、管理维护方案,设备大、中修时间及常出现故障排除方案等事项标示在机房内明显的位置。14.1.5池水净化系统宜24h连续运行。14.16竞赛用游泳池允许在游泳竞赛时短暂停止池水净化系统的运行。14.1.7如池水发现治病菌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1立即停止游泳池的开放使用;2立即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报告,并根据卫生监督部门的要求,对出现的致病菌进行有效杀灭,符合排放标准后全部将池水泄空;3对池壁、池底、回水沟(口)、溢水沟(口)、平衡水池等相关设施进行消毒、刷洗;4对洗净设施、淋浴间、卫生间及更衣室等墙面、地面及设施进行消毒、刷洗;5完成上述工作并经卫生监督部门检查认可后,方可向池内重新充灌新鲜自来水,并按开放要求申请游泳池的重新开放使用。·98·
14.1.8游泳池开放使用时,池水泄空更换新鲜自来水的间隔时间,应按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的规定执行。14.2水质监测14.2.1池水水质监督检测的项目及频率,由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确定。14.2.2池水水质常规检查的项目和频率,应遵守下列规定:1无自动控制水质监测仪器时,下列检测项应每日每一开放场次前和开放后每2h对理化项目至少各检测一次。并作好记录。1)感观项目:浑浊度、色度及尿素等项目应每一场次检测一次。2)化学项目:游离余氯、pH值、臭氧含量等。3)物理项目:池水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等。2有自动控制水质监测仪表时,本规程本条第一款中化学及物理的常规检测项目的检测频率,应为每开放一场次的初始、高峰及最终等三次检测。3幼儿戏水池和儿童游泳池、应每2h对本规程本条第1款的常规检测项目进行一次检测。14.2.3池水水质非常规检测项目和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细菌检测项目和频率,应按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的规定执行;2化学检查项目:碱度、硬度、总溶解固体等每周检测一次;3三卤甲烷应每半年检测一次。14.2.4池水水质检测水样取样应遵守下列规定:1水样取样位置应符合《游泳、跳水、水球和花样游泳场馆使用要求和检验方法》TY/T1003-2005;2人工取样应在池水表面以下0.30m深度处、如为管道取样宜靠近传感器;3卫生监督水样取样方法位置应遵守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的规定,不得送检不符合规定的水样。14.2.5系统运行值班人员对每次池水水质检测项目,应分别不同游泳池按本规程附录C.0.1的要求登记记录。14.3池体卫生保持·98·
14.3.1游泳人员应有健康合格证,并教育游泳人员遵守下列规定1游泳前使用卫生间和淋浴;2应按洗净设施的顺序逐一通过,不得跳跃或绕道通过;3严禁在游泳池内使用肥皂、香波和合成洗涤液。14.3.2科学规划不同使用人员情况,合理安排每日开放场次及每场开放时间,做到分场限时,严格控制游泳人数。14.3.3每日应以自来水对游泳池岸进行冲水刷洗一次,且冲洗排水不得排入游泳池内。14.3.4每日应以专用的吸污机或清洁工具对池底积污清洁一次。池壁应视污染程度至少每周清洁一次。14.3.5设有移动池岸及升降池底的游泳池,还应每月对活动池岸及升降池底板的两面都进行刷洗。14.3.6浸脚消毒池应每个开放场次结束后清洁刷洗一次。14.3.7游泳池的溢流回水槽、溢流槽、池底回水口等的底面、壁面及格栅盖板的上下两面,应至少每周清洁刷洗一次。14.3.8平衡水池或均衡池宜每半年泄空并清除池底沉积污物后用含有10mg/L氯消毒剂的水溶液刷洗池子内表面一次。14.4化学药品溶液配制14.4.1用于游泳池水处理的化学药剂品应是卫生主管部门核准的对游泳者健康无害的,符合质量要求的药品。14.4.2化学药品溶液的调配浓度应遵守下列规定:1各种药品应先在溶解槽内溶解成20~30%浓药液,再稀释成本规范第6.6.1条规定投加所需的药溶液;2调节pH值用的投加药品溶液应稀释成1~3%的浓度;絮凝剂、消毒剂及除藻剂等投加药品溶液应稀释成3~5%的浓度;14.4.3化学药品的使用应遵守先进库房先使用的原则。14.4.4化学药品溶液的投加应遵守下列规定:1·98·
不同品种的化学药剂的溶液应分别按各自独立的系统投加,且以明确标志予以区分,不得混合投加;2除藻剂应根据气候情况和池水透明情况间歇性投加;3化学药剂均采用湿式投加,粉末或粒状化学药剂不得直接撒入游泳池中。14.4.5化学药剂溶液的配制应遵守下列规定:1将全天所需要的药剂量宜一次调制完成。如有困难时,应确保每日每个开放场次的需用量一次调制完成。同时应按本规程附录表C.0.2的要求做好记录;2化学药品溶解或稀释时应将化学药剂投入有水的容器中,不得将水向药剂容器内投放。并采用机械或水力的方式将药剂与水充分搅拌混合,确保药液浓度均匀;3调制药液时应穿戴具有抗腐蚀的工作服、手套、护目镜、胶皮鞋等防护用品;4开启调制化学试剂溶液房间的通风装置;5溶解化学药品的溶药桶(槽)应每日清除沉渣一次;化学药品的溶液桶(槽),至少每3d清除沉渣一次。14.4.5应对接触和操作化学品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达到下列要求:1熟悉各种化学药品的成分、性质、功效、危害性和不同化学药品的标识;2熟悉各种化学药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及影响有效成分的因素和预防措施;3熟悉各种化学药品的包装、商标、贮存运送要求和方法;4掌握各种化学药品发生泄漏、包装破损、垃圾回收及处理方法;14.5设备维护管理14.5.1毛发聚集器的过滤筒应每日清洗一次。14.5.2循环水泵的操作维护,应遵守下列规定:1水泵应逐台在出水泵出水管关闭情况下开启,然后再缓慢打开阀门。且工作泵与备用泵应交替运行,互为备用。2每日每场次对水泵运行情况进行如下项目内容的工作记录:1)检查不同水流量下电动机电流值及温升;2)水泵转动部位的噪音及振动情况;3)不同水流量下进水管及出水管压力表读数;4)故障出现部位、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3·98·
每年应对水泵进行一次中修,检查轴承磨损、机械密封情况,并清除各类杂质,必要时应更换易损配件。4水泵运行时间超过500h时,应对轴承进行加油。14.5.3石英砂过滤器的操作维护,应遵守下列规定:1过滤器应在中速过滤速率下连续运行。如在低游泳负荷及夜间时,宜以50%的过滤速率运行;如提高过滤速率时,应缓慢增大;2过滤器如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应进行反冲洗;1)进水口与出水口的压力差达到0.06Mpa;2)进水口与出水口的压力差未达到0.06Mpa,但已连续运行时间达到5d;3)游泳池计划停止开放时间超过5d的停止之前。3过滤器反冲洗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反冲洗方法应严格按产品技术手册要求,逐个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不得2个及2个以上过滤器同时进行反冲洗;2)反冲洗宜先进行空气冲刷,后进行水反冲洗;3)反冲洗时应连续保持足够的水量和水压力,且反冲洗实施过程未结束时不得中途中断;4)反冲洗完成后还应进行正洗,正洗水水质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正式过滤。4过滤器维护应遵守下列规定:1)每月应清洁压力表连接管口及观察窗一次,并检查排气阀的工作情况;2)每3个月应检查压力表及流量计读数的准确性,并对其进行校正;3)每年应打开人孔一次,观察过滤介质与过滤器接触面的腐蚀情况及砂层的质量,并补充新的滤料至设计高度。4)每隔5~7年应更换一次滤料及承托层,并对过滤器壳体及内部配件进行检修,更换及防腐处理。5过滤器工作记录内容应不少于下列各项规定:1)每台过滤器的运行初始时间及终止反冲洗的时间、运行历时数;2)每台过滤器应每个开放场次记录开场及终场的进水及出水压力值、压差;3)每台过滤器反冲洗强度和反冲洗历时;4)每台过滤器反冲洗完成后的正洗时间、历时及投入正式运行的时间。14.5.4加药及控制设备的操作维护,应遵守下列规定:1应熟悉所配置的设备的性能,并严格按照供货商提供的产品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程序进行操作;·98·
2每个开放场次应巡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仪器仪表工作状况不少于1次,确保读数的准确,并对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如实记录;3应每2周对水质检测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洁和校准;4水质检测分析工具包应保持洁净,并经常对试剂的质量,有效期进行检查;5化学药剂投加点应经常清洁、不得发生堵塞及虹吸作用;6应每个开放场次内巡视检查加药泵是否工作在正确的冲程内,以及输送的药液是否通过加药输送管道送往药剂投加点;7自动控制参数的设定符合设计要求及产品技术规格规定;8系统的测量、调节、显示和记录仪表等,应每年进行一次检修和调校。14.5.5臭氧发生器的维护管理应遵守下列规定:1每10天水封罐水封一次;2设备运行250~1000h,应清理或更换进风过滤器;3设备运行500~2000h,应更换机内过滤器,并对设备进行清洁一次;4进行上述各项工作时均应切断电源,并由供货商完成上述工作;5臭氧系统与性过程应每2h对下列各项参数记录一次:1)臭氧设备的电压、电流、频率;2)臭氧产量,臭氧浓度;3)反应罐出水水流、活性炭吸收罐进水及出水或经臭氧消毒水与未经臭氧消毒水混合后水流中的氧化还原电位。14.5.6加热设备的维护管理应遵守下列规定:1严格控制池水温度,其误差不应超过±1℃;2如为分流式加热方式,二次水水温不宜超过40℃,一次水水温不应低于60℃;3如为多台加热设备,应各台交替运行。并在运行前对设备上的各种阀门、附件、仪表、密封装置及设备的稳固性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加热设备应在池水循环净化系统正常运行后,方可开启运行;如池水循环净化过滤系统停止工作时,应立即关闭热源供给管道上的阀门,该阀门也可采用电动阀门,并与循环水泵开启、关闭进行连锁;5加热设备应每年进行一次检修,清除锈垢和进行必要的防腐处理;6游泳池每个开放场次,应对加热设备下列各项参数记录一次:1)热媒的压力、温度;·98·
2)被加热池水进入和流出加热设备的二次水的温度、压力;3)被加热池水与未被加热池水混合后的温度、压力。14.5.7附属设施及配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维修:1溢水槽、溢流回水槽的格栅盖板,应在每个开放场开放前检查一次,确保位置正确、稳固。开放期间亦应随时巡视检查;2给水口、池底回水口、泄水口等格栅护盖,应每个开放场次检查一次,确保完整、固定牢靠。如有损残缺、损坏试应立即更换;3每周对管道系统上的各类阀门的开启、关闭位置的密封性能,工作情况检查一次。·98·
附录A游泳池池水水质检测检验项目(规范性附录)A.0.1泳池池水水质常规检测检验项目及限值应符合表A.0.1的规定表A.0.1游泳池池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序号项目限值1浑浊度1NTU2PH值7.0~7.83尿素3.5mg/L4菌落总数(36℃±1,48h)200cfu/ml5总大肠菌群(36℃±1,24h)每100ml不得检出6碱度(以CaCO3计)60~200mg/L7钙硬度(以CaCO3计)200~450mg/L8溶解性总固体不大于原水TDS的1500mg/L9水温23℃~30℃10氧化还原电位不小于650mVA.0.2使用不同消毒剂游泳池池水水质常规检测检验项目及限值应符合表A.0.2的规定表A.0.2游泳池池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根据所使用的消毒剂确定检测项目)序号项目限值1游离性余氯(加氯消毒时测定)游离性余氯(加臭氧消毒时测定)0.5~1.0mg/L(DPD法)0.2~0.5mg/L(DPD法)2化合性余氯0.4mg/L(DPD法)3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消毒时测定)0.1~0.4mg/L4氰脲酸(使用含氰脲酸的氯化合物消毒时)<150mg/L5臭氧(采用臭氧消毒时)水面上空气中臭氧浓度0.2mg/m3以下A.0.3游泳池池水水质非常规检测检验项目及限值应符合表A.0.3的规定·98·
表A.0.3游泳池池水水质非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序号项目限值1三卤甲烷0.20mg/L2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0.7mg/L3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0.7mg/L注:如果池水发生污染,常规检验微生物超标或使用中的游泳池池水影响健康,非常规检测项目可作为池水附加水质检测内容。微生物检测按当地卫生部门要求检测。·98·
附录B施工验收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格式B.0.1阀门试验记录的格式应符合表B.0.1的规定表B.0.1阀门试验记录项目:装置:工号:型号规格数量压力试验密封试验结果日期介质压力(MPa)时间(min)介质压力(MPa)时间(min) ·98·
备注:检验员:试验人:时间:年月日·98·
B.0.2管道补偿装置安装记录的格式应符合表B.0.2的规定。表B.0.2管道补偿装置安装记录项目:装置:工号:管线号规格材质固定支架间距(m)设计压力(MPa)安装时环境温度(Co)操作温度(Co)预拉(预压)量允许值实测值 简图:·98·
检验员:施工人员:时间:年月日·98·
B.0.3隐蔽工程(封闭)记录的格式应符合表B.0.3的规定。表B.0.3隐蔽工程检测试验记录项目:装置:工号:隐蔽封闭部位 施工图号 隐蔽封闭前的检查隐蔽封闭方法简图说明:·98·
建设单位签章:代表:年月日监理单位签章:代表:年月日施工单位签章:施工人员:检验员:年月日·98·
B.0.4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的格式应符合表B.0.4的规定。表B.0.4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项目:装置:工号:管线号材质设计参数压力试验泄漏性/真空试验压力(MPa)介质压力(MPa)介质鉴定压力(MPa)介质鉴定 ·98·
建设单位签章:代表:年月日监理单位签章:代表:年月日施工单位签章:检验员:试验人员:年月日·98·
B.0.5安全阀最终调试记录的格式应符合表B.0.5的规定。表B.0.5安全阀最终调试记录项目:装置:工号:位号规格型号设计调试调校人铅封人介质开启压力(MPa)介质开启压力(MPa)回座压力(MPa) ·98·
建设单位签章:代表:年月日监理单位签章:代表:年月日施工单位签章:检验员:试验人员年月日·98·
B.0.6工程交接检验书的格式应符合表B.0.6的规定.表B.0.6工程交接检验书项目:装置:工号:单项(位)工程名称:交接日期:年月日工程内容:交接情况(符合设计的程度、主要缺陷及处理意见):工程质量鉴定意见:·98·
建设单位签章:代表:年月日监理单位签章:代表:年月日承包单位签章:代表:年月日·98·
附录C游泳池池水净化处理维护管理内容及格式C.0.1游泳池水质监测每日记录的内容及格式应符合表C.0.1的规定。表C.0.1游泳池水质监控日志年月日日常检测项目时间室外温度℃室内温度℃池水温度℃pH值ORP余氯进场人数游泳人数自由性余氯化和性余氯……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补水量:m3检测频率:次/小时室外天气:风力:风向:日检测项目(负荷高时)浊度化和余CL使用臭氧消毒时·98·
臭氧(反应罐后)臭氧(活性碳罐后)臭氧(入池前/出池后)周检测项目(负荷高日)碱度尿素月检测项目(固定日)总溶解固体钙硬度纪录人/检测人:审核人:备注:C.0.2游泳池池水净化处理设备每日运行状况记录的内容及格式,应符合表C.0.2的规定。C.0.3游泳池水质和设备每日管理记录的内容及格式,应符合表C.0.3的规定。·98·
表C.0.2游泳池水净化设备运行状况日志年月日药剂种类化学药剂有效含量(%)溶液浓度(%)投加量(mg/l)投加时间名称用量(Kg)消毒剂混凝剂pH调节剂过滤器编号运行时间进/出水口压力(MPa)冲洗前压差(MPa)冲洗后压差(MPa)反冲时间(分钟)1#8:00~12:0012:00~16:0016:00~20:002#8:00~12:0012:00~16:0016:00~20:003#8:00~12:0012:00~16:0016:00~20:00……按过滤器数量增加循环水泵编号运行时间进水管压力(MPa)出水管压力(MPa)电压(V)电流(A)1#8:00~12:0012:00~16:0016:00~20:002#8:00~12:0012:00~16:0016:00~20:003#8:00~12:0012:00~16:00·98·
16:00~20:00……按循环水泵数量增加加热器编号时间热媒进/出口温度(℃)进/出水管压力(MPa)进/出水口温度(℃)池水温度(℃)1#8:00~12:0012:00~16:0016:00~20:002#8:00~12:0012:00~16:0016:00~20:00……按加热器数量增加操作记录人:审核人:·98·
表C.0.3游泳池管理水质和设备日检项目年月日序号项目是(√)/否(X)操作人记录人备注1水质室外气温(℃)室内气温(℃)池水温度(℃)pH值ORP余CL浊度进场人数游泳人数2药剂CL消毒剂混凝剂pH调节剂3过滤器1#2#……4水泵1#2#……5加热器1#2#……6消毒设备臭氧发生器计量泵……7附属设备扶梯泳道线布水口·98·
回水口排水口8清洁泳池地面溢水格删更衣室卫生间毛发过滤器审核人:记录人:·9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深圳市政道路施工设计范本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设计
- 顶进式框架桥工程施工设计
- 龙泉驿区2009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水利工程施工设计(75页)-工程设计
- 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标段施工设计
- 江西房屋建筑和公路政基础设施工设计招标
- 雨棚钢结构工程施工设计
- 网架工程组织施工设计
- 一级公路施工设计图交通土建毕业论文
- 航磁异常查证施工设计方案
- 煤层瓦斯参数测定钻孔施工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 水池玻璃钢防腐 施工设计方案
- 装饰装修组织施工设计40招标用41
- 纳雍发电总厂保温、防腐、高空作业工程施工设计
- 轻型钢垫板锚墩的施工设计与应用
- 煤层瓦斯参数测定钻孔施工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 江西房屋建筑和公路政基础设施工设计招标
- kv级变压器回收拆除施工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