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0 KB
  • 5页

浅析我国水资源与水污染治理现状(改).doc

  • 5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浅析我国水资源与水污染治理现状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根本。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的的经济发展依然主要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成为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水资源污染的日益加重,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而影响,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制约作用,甚至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说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改变水资源污染问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从三个方而对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进行探讨,分别是水资源污染现状、造成污染的原因以及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提供借鉴,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关键词:水资源水体污染治理措施在众多资源中,水资源是最具活力的资源,也是i种被我们广泛利用的--种资源。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可知,我国当前已经探明的水资源储量已经达到了二点八亿万立方米,整个国家的年总用水量在五千五百亿立方米,居民的生活用水基本可以得到满足。但是我国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就越來越低,我国水资源丰富也无法改变当前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为了能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保护方法,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当前水资源污染情况,特别是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均匀的水资源和水污染问题更加严峻,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所以,如果能够正确地认识当前我国水污染情况并找到水污染的原因,进而能够探明我国水污染的解决措施,这已经成为了当前相关部门需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国家也应该重视对水资源污染问题,提出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尽可能地从源头上杜绝水资源污染情况。下面我们就对水资源污染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关注。一、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卅界排第110位(按149个国家统计,统一采用联合国1990年人口统计结果),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除了人均水资源量紧张外,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不仅限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影响日常牛活。北少东多西少价北南多缺水帯少水帯多水帯專水帯・中水资源的供需现状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我国的人口、耕地分布不相匹配。我国陆地水资源的总的分布趋势是东南多,西北少,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从上而的水资源地区分布统计地图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的东西南北分配差异十分明显,供需矛盾非常突岀。我国包括北京在内的北方缺水区总而积已超过58万平方公里,在这个区域内的人均水资源只相当于全国人居水资源的五分之一。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很不均衡。由于降水季节过分集中,大部分地区每年汛期连续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不但容易形成春旱夏涝,而且降水量的年际剧烈变化,更造成江河的特大洪水和严重枯水。大量降水得不到利用,使可用水资源量大大减少。一方而是水资源的短缺,一方而却是严重的浪费、污染和开发利用不合理的现彖。中国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用水效率低下、用水严重浪费的现彖普遍 存在。就农业方面而言,我国平均每生产1吨粮食需灌溉972立方米水,而以色利仅需280立方米。全国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平均约为0.45,而先进国家为0.7。在工业领域,由于现有用水设施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而美国是8立方米。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5%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同时,由于水价太低,加之市民节水意识薄弱,城市生活用水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水污染环境问题亦十分突出。根据环境部门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由于近年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原因,我国主要水系的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湖泊约有75%以上的水域,近岸海域约有53%以上受到显著污染。根据全国118座大城市浅层地下水的调查,97.5%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40%的城市受到重度污染。同时,城市地下水过量开采,开发利用不合理问题突出。水土资源过度开发,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地下水开采过量以致抽取的水量远远大于它的自然补给量,造成地下含水层衰竭、地面沉降以及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等恶果。如我国苏州市区近30年内最大沉降量达到1・02m,上海、天津等城市也都发生了地面下沉问题。由于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首先是对工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在中国15亿亩耕地中,尚有8.3亿亩没有灌溉设施的干旱地,另有14亿亩的缺水草场。全国每年有3亿亩农田受旱。其次对群众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有些城市对楼房供水不足或经常断水,有的缺水城市不得不采取定时、限量供水,造成人民生活困难。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人们开始采取开采地下水的措施。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枯竭,有的城市形成了儿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二、水污染的根源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能够发展经济使我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已经相当长时期内实行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也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注重环境的保护,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也不重视节能降耗。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降低对设备的投入成本,不重视对生产废奔物的过滤和处理就直接排放到附近江河湖海中,给水资源的带来污染,严重威胁到周围居民的饮水安全。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污水 的科学处理,过滤达标之后在进行排放。工业废水是水环境污染主要源头之一,近20年来,虽然我们队工业废水加强加大了处理,但污水的排放量还在不断的增加,工业废水排放量中,乡镇企业排放量为29.2亿L,是整个工业排放量的14.5%。由于乡镇企业的废水废气处理率、处理达标率和符标率等3项指标都很低,所以,导致农村的水环境也不断恶化。同时,工业I古I体废物的排放是形成污染的关键,I古I体废弃物的堆放不但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还对空气、地下水、河流等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危害,而且使江湖面积缩小,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会渗入地下,造成农、渔类产品污染。另一方面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农业面临的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当前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出量,就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不能被作物吸收的农药就附着在作物的表面,有一部分会随着被吸收土壤当中,并通过地表径流而进入到自然水体当中,特别是农业生产当中使用的氮肥,一旦进入水体不仅造成水污染还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加重,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大。最后,人们环保意识淡薄,社会大众对于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关注力度不够。生活垃圾随意的倾倒使得城市水体在雨水冲刷下更为严重,进而导致城市水资源污染源多样,最终使得水资源污染防治难度加大。三、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企业,特别是高污染企业应当以工业废水处理及再利用循环系统的技术改造为途径合理控制废水排放。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将地方财政资金按一定比例投入到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管线以及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项目当中。整个地方污水一定要做到集中排放,集中处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发展结构应当有所调整,明确节水型、清洁型产业的中心地位。政府需要加大对生态工业的扶持力度,尽可能的清除存在于工业污水中的二氧化碳以及生化需氧量,以此种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应当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力度,在不影响农 作物生产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毒性低且残留期短的化肥与农药,制造业产业应当推行生态化的营销方式,控制商品包装过度,并加大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力度。就我国而言,现阶段所推行的GDP核算方式并没有针对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加以考量,七所反映的社会大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水平并不全面与真实。要想防治水资源污染问题,就应当推行绿色的GD卩核算方式,将水质污染因素、环境恶化因素以及财富报废损失项目从原GDP核算结果当中予以剔除,以此获取政府相关部门对水资源污染问题的重视力度。与之相对应的是:政绩考核中绿色GDP核算的中心地位。政府应当构建相应的负责制度与问责制度,从地方各级管理部门入手,极大对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力度。媒体在宣传水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中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大众作为水资源保护的直接践行者与受益人,应当具备水资源保护的行为意识。地方政府可授权媒体以日报、周报、月报以及年报的方式将地区水质变化状态公布在各种信息媒介之上,并倡导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水资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工作当中,实现水资源保护的全民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