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 MB
- 10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XX州XX县XX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XX水利水电XX工程局有限公司二零一三年五月
1.综合说明1.1概述项目名称:XX州XX县XX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项目建设单位:XX县水利局项目性质:新建XXXX自治州位于XX湖南面,东与黄南XX自治州接壤,东北与西宁市湟源县为邻,北隔XX湖,与海北XX自治州相望,西与海西XX蒙古族自治州相连。辖XX县、贵德县、贵南县、同德县和兴海县等五个县。XX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青藏咽喉”之称;位于著名的XX湖之南。其地理坐标为东经98°54′~101°22′,北纬35°46′~37°10′之间,其北部是日月山隆起带及XX湖盆地;中部是青XX山及山南侧的XX盆地;南部是鄂拉山区和黄河谷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2500米左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气候温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XX县是以XX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总面积1.73万km2。全区总人口约11.9万人,有藏、汉、回、撒拉、满、东乡、保安等24个民族。全县有12个乡(镇),7个居民委员会,92个村(牧)民委员会。恰卜恰镇位于青XX山南麓,XX盆地东部,是XXXX自治州首府和XX县政府所在地,XX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位于恰卜恰镇上游西侧,该河由西北向东南穿过西台村6个社区、西香卡村5个社区、尕寺村一、四社区,在恰卜恰镇汇入恰卜恰河,恰卜恰镇南北长约5.5km,东西宽约2.5km,镇区中心海拨2835m。呈不规则形状,东邻东巴乡、西接沙珠玉、甘地乡,东南与龙羊镇接壤,西南是三塔拉。距省会西宁市144km,距湟源县城93km,距兴海县城130km,距贵南县城157km
。XX县恰卜恰镇地处青南要冲,青藏、青唐两条公路分别从镇区北部、南部穿越,通往海西蒙古族XX自治州和果洛、玉树两个XX自治州。据统计,恰卜恰镇2008年末总人口4.3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2万人,农业人口0.45万人,流动人口0.8万人。全镇有驻州及州、县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近500家。现有州属企业12家,2007年工业产值9079.5万元,县属企业11家,乡镇企业18个,村及村以下企业36个,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1155万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20.09万元。XX穿西台村6个社区、西香卡村5个社区、尕寺村一、四社区而过,有487农户2366人,耕地9349亩,牲畜13279只(头)。其中西台村6个社区有214农户1090人,耕地4402亩,牲畜3474只(头);西香卡村5个社区有220农户1036人,耕地4097亩,牲畜7915只(头);尕寺村一、四社区有53农户240人,耕地850亩,牲畜1890只(头)。XX因常年受洪水侵蚀,河床逐年下切,两岸坍塌十分严重。每年汛期,洪水直冲而下,经常造成路涵漫水,道路被淹。洪水沿街漫流进入居民区、学校、企事业单位院内,造成交通阻塞、围墙倒塌,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建设的发展。该镇每年的洪水损失都在几十万元至数百万元之间,洪灾已成为恰卜恰镇及西台村6个社区、西香卡村5个社区、尕寺村一、四社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为了提高XX县XX山洪灾害防治能力,保护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给XX县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活、生产条件,2009年XX河海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XX省XX州XX县恰卜恰河防洪工程》,其中XX(在县东风路处与恰卜恰河交汇)防护长1025m(修建堤防2050m),防洪堤结构采用M7.5浆砌石重力式挡墙型式,已有XX省水利厅审查通过,并已修建。同时,根据XX省水利厅关于抓紧开展《XX省
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建设指导意见》的有关文件精神及相关的规划,已将XX县XX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列入治理的28条沟道以内。于是受XX县水利局委托,XX水利水电XX工程局有限公司于2013年3月对XX县恰卜恰镇的地形、地质、洪水及水利工程现状等情况进行实际调查和勘测,在分析了该工程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和效益等情况后,编制完成了《XX省XX州XX县XX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1.2水文气象1.2.1流域概况XX为恰卜恰河一级支流,恰卜恰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青XX山北麓的达西尔岗,源头为夏拉曲河,流过加央沟(加央沟以后称沟后沟),至加拉村以下始称恰卜恰河,加拉村至上塔买村一段,河水基本潜入地下,仅在丰水期才有少量地表水,上塔买村以下陆续以泉水形式出露,汇集成河,在曲沟农场处注入黄河,恰卜恰河总长71km,总流域面积1007km2,河床平均比降16.5‰,河水补给源为山区大气降水和泉水。恰卜恰河尚属幼年期,以垂直发育为主,河谷发育,呈“U”型,谷底宽一般为55~100m,其中河床与河漫滩宽20~80m。恰卜恰河从北向南穿过恰卜恰镇,穿镇段河长6.0km,河宽50~80m,镇以上流域面积385km2。XX位于恰卜恰河右岸,沟宽13~50m,流域面积25.2km2,平均比降18.6‰左右。XX在县东风路处与恰卜恰河交汇。1.2.2气象西台村、西香卡村、尕寺村均属恰卜恰镇。镇位于XX盆地,具有显著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地势高,气温多变,昼夜及地形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年日照时间长,大部分地区寒冷而干燥,冬季严寒夏季凉爽,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区。
据XX州气象局资料统计:全年日照时数3290~2794.8h,全年平均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31.8℃,极端最高气温31.1℃,全年平均降水量311.8mm,年总蒸发量1171.8mm,无霜期99d,最大冻土深1.33~1.8m,平均风速2~3.6m/s,大风日数平均30~85d,≥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1288~1994h,农作物生长季的日照时数为1025~1542h,在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季节里,各月日照时数均在220h以上,每天平均日照6.2~9.4h,可满足各种农作物对阳光的需要。年平均总太阳辐射量165.5kJ/cm2,农作物生长期间辐射量年92~102kJ/cm2,夏、秋两季为最高。1.2.3洪水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暴雨的特点是历时短、强度大、面积小,较大暴雨大部分是傍晚或夜间发生。恰卜恰镇区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6~9月,并多雷暴雨,其次是雪和冰雹。洪水主要发生在6~9月,尤其是7~8月,而且常在午后或夜晚发生。由于暴雨历时短,河道坡降陡,故产流迅速,汇流时间短。据统计,恰卜恰镇地区20年一遇最大24h降水量50mm。年最大8h降雨量约占年最大24h降水量的70%左右。由于本地区属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的分析计算主要采用《XX省水文手册》和《XX省东部地区暴雨洪水图集》中推荐的计算方法。根据国家《防洪标准》确定XX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设计洪水标准设防,设计洪水流量为15.1m3/s。本次设计对XX县XX山洪灾害进行防治,设计洪水流量按最不利的洪水发生情况考虑下同时发生。1.2.4泥沙由
《XX省水文手册》多年平均侵蚀模数等值线图,查得流域多年平均侵蚀模数比为300t/km2。XX多年平均输沙量为0.96万t,主要输沙量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输沙量的80%。XX沟道泥砂主要来自沟道镇区(村)上游侧的山坡、沟床内,由于沟道上游地段坡降较陡,沟道中的碎石土随雨水冲刷,冲向下游,洪水期泥沙含量较大,主要为悬移质泥砂,少量推移质泥砂粒径在20~100mm之间,颗粒磨圆度较差。1.3工程地质1.3.1区域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XX南北两岸Ⅰ、Ⅱ、Ⅲ级阶地上,南北呈带状,地貌为山地河谷川地地貌,地面高程在2750~2900m之间。地貌单元上属构造剥蚀中低山。河谷与两岸山顶相对高差达100~300m。该河沟发育尚不成熟,以垂直侵蚀为主,河谷呈“U”字型,谷底宽40~100m,其中河床与河漫滩宽15~110m,河床发育有多级阶地,一级阶地阶面宽50~300m,阶面高出河床1~4m左右,河谷两岸冲沟均属发育阶段,有数条小型冲沟。恰卜恰镇周边植被覆盖度较差,山体坡面冲沟发育。⑵地层岩性区域内地层由老到新主要有前震旦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XX系、侵入岩及新生代陆相沉积地层。第四系冲积砂卵砾石层广泛分布于区域内。⑶地质构造工程区地质构运动以海西造山运动和印支晚期的岩浆活动为主,在大地构造上属于西北海西皱褶带南山复背斜的边缘地区,为单一构造。⑷地震
根据中华人民XX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2年2月颁布的《XX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该工程地震加速度为0.10g,由《XX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该地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因此,工程各类建筑物按Ⅶ度地震设防。⑸物理地质现象区内主要的物理地质现象有冻土、崩塌及泥石流等。除以上几类外,区内还存在风化等物理地质现象。⑹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水文、地层构造、地貌形态是地下水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区内地形西高东低,地下水自山区至盆地平原构成了明显的补给~径流~排泄的水文地质规律。区内气候受海拨高度的控制,具随地势的增高降水量增加、蒸发量减少、气温变低的规律。中高山区降水相对充沛,降水一部分汇集成地表水归入沟溪、河流,部分消耗于蒸发,部分沿基岩裂隙渗入地下转化为地下水,经过径流,受地貌及地层构造的控制排泄于深切谷地或沟谷两侧,以地表水形式注入河流或注入山前洪积扇中。山前洪积扇为地下水的径流区,受基岩裂隙水及大气降水补给,经径流后最终排泄于河流。区内地下水按其形成与赋存条件可分为中~高山基岩裂隙水,河谷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1.3.2工程地质条件XX防洪治理段,河床表层有2~3m厚的坡积粉质壤土,结构松散,中部有4~5m厚的坡积碎石土,以碎石为主,砂土填充,结构松散,下部为冲积砂砾石,属二级基座阶地,厚8~17m,由砂卵石层(砂卵砾石成份为花岗岩、片岩、板岩、大理岩,磨圆度好,分选一般)、泥质卵石层、粉土透镜体,由多起洪水堆积而成,差异性较大,有密实地段也有松散架空体段。根据颗分
资料现代河床漂卵石中大于60mm的占2~3%左右、2-60mm的占10%左右、小于2mm的占80%左右、含泥量6-10%,波速Vr=140-340m/s,天然密度为2.02g/cm3,天然干密度为2.1-2.34g/cm3,渗透系数为50m/d,地下水埋深1.5m左右,允许承载力350Kpa-400Kpa。堤防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堤基的稳定与沉降变形及渗透变形问题,河道在行洪时由于水位骤涨,堤基砂砾石层的渗透压力增大,在堤岸外有可能发生渗透变形,根据室内试验分析,砂砾石渗透破坏形式主要为管涌,允许水力坡降为0.12~0.16。1.3.3天然建筑材料工程上所用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是块石料和砼粗、细骨料。砼骨料料场:位于恰卜恰河镇西南的次汗素沟料场中购买,有简易公路直通坝址,交通较为方便。料场地形平坦、开阔。料场岩性为冲积砂砾卵石层。料场地下位埋深在0.8~1.1m左右,埋深较浅,料场面积为250m×150m计,按水下开采深度2.0m,以平均厚度法计算其总储量为7.5万m3,之前XX县已在此开采。建议在枯水季节进行开采,经过筛选即可为本工程所用。从砂砾石颗粒分析成果看,作为砼粗细骨料,河床中砂砾石层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平均运距15.0km。块石料:本工程所需少量的块石料需从恰卜恰河上游25km左右的沟后沟段开采,岩性以花岗岩、板岩为主,质地坚硬,储量一般,力学指标满足要求。其他材料均由西宁采购。1.4工程任务和规模1.4.1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XX县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县域内恰卜恰镇地形复杂,山高谷深,沟壑纵横,7~9月降水高度集中,暴雨频发,加之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山洪灾害发生频繁,是XX县山洪常发地之一。山洪地质灾害不仅对镇区、沿岸村社的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近几年,XX县因突发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导致的人员、财产损失事件时有发生,灾害事件比例呈上升趋势,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上世纪90年代,因强降雨导致区内上游水库溃坝,疯狂的洪水淹沟后倾斜而下,至区内的洪峰高达4m,洪水冲毁房屋桥梁,冲走牛羊等牲畜,淹没农田、街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洪地质灾害严重制约着河道沿岸农牧民及恰卜恰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构建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目标的实现,是当前XX县防洪减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XX因常年受洪水侵蚀,河床逐年下切,两岸坍塌十分严重,而且沟道内当地乱挖乱填现象非常严重,致使沟道局部地段已成深坑。项目区现有深坑5座,均是当地老百姓乱挖砂石所致。1#深坑位于桩号2+100处,深约6.2m左右,面积约16.20m2;2#深坑位于桩号2+323处,深约3.4m左右,面积约16.34m2;3#深坑位于桩号2+399处,深约7.32m左右,面积约15.68m2;4#深坑位于桩号2+549处,深约3.62m左右,面积约38.08m2;5#深坑位于桩号2+850处,深约2.84m左右,面积约84.86m2)。2009年XX河海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XX省XX州XX县恰卜恰河防洪工程》,其中XX(在县东风路处与恰卜恰河交汇)防护长1025m(修建堤防2050m),防洪堤结构采用M7.5浆砌石重力式挡墙型式,已有XX省水利厅审查通过,并已修建。本次按资金计划接已建堤防向上游修建3.99km,本次规划上游位置离山沟口距2km左右。近年来虽已先后修建些防洪堤,但沟道缺乏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堤防护岸不顺直,堤岸受洪水冲刷,塌陷、淘空段甚多,由于处于镇区,沟道内除汛期外有少量生活污水排放,许多生活垃圾,加之区内
基本无固定排洪渠,因此排洪不畅,每年汛期,洪水直冲而下,经常造成路涵漫水,道路被淹。洪水沿街漫流进入居民区、学校、企事业单位院内,造成交通阻塞、围墙倒塌,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该镇每年的洪水损失都在几十万元至数百万元,洪灾已成为恰卜恰镇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4.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XX是恰卜恰河的一级支流,恰卜恰河在恰卜恰镇起重要作用。恰卜恰镇是XX州政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是XX州经济发展的龙头。2007~2013年XX县水利部门逐步完成了恰卜恰镇西河道、阿乙亥河道、东沟及次汗素沟的防灾减灾治理工程建设,这些工程的建设在今年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发挥了十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果。通过对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和试点,以探索出一整套符合XX县县情的经验和做法,在技术标准、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都积累了较好的经验。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加,影响进一步增大,规划的山洪灾害发生的范围和区域发生部分变化。XX县沟道众多,点多面广,加之山洪灾害毁灭性极强,直接影响全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明确要求加快实施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为此,需进一步做好防洪减灾工作,把洪水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河道两侧城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区域内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在现有的实施的同时,对已实施的进行补充完善,加强对XX重点山区的河道治理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1.4.3工程任务与规模本项目主要任务是:对河道狭窄不顺畅地段进行疏浚整治,村庄及田地附近采用修建防洪堤进行护岸。提高河道防洪标准,
保证设计洪水安全泄洪。按照防洪标准,结合XX县制定的总体规划,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进行防治工程的总体布置。本着标准适中、确保安全、投资合理的原则,本工程的建设目标是:治理XX沟道长3990m。修建防洪堤长8300m(其中左岸修建堤防长4195.5m,右岸修建堤防长4104.5m),防洪堤结构推荐采用护坡式现浇砼面板挡墙型式。并在桩号0+450与2+232处分别修建过水路面一座。该工程完成后可保护西台村6个社区、西香卡村5个社区、尕寺村一、四社区。保护487农户2366人,牲畜13279只(头)的生命财产及9349亩农田免受洪灾的侵害,同时可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保障实现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并带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设,改善地区生态环境。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5.1工程等级及防洪标准本防洪标准按一般城镇的重要性来确定防洪标准。本工程主要任务为防洪。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国标《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中的有关规定,确定XX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工程等级为Ⅳ等小⑴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按4级设计、次要建筑物级别按5级设计;相应设计洪水流量15.1m3/s;设计地震烈度为7度(基本烈度为7度)。1.5.2工程总体布置根据实地踏勘和河流分布并征求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配套建设”的原则,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布置。规划XX修建防洪堤总长8300m,
其中左岸修建堤防长4195.5m,右岸修建堤防长4104.5mm。新建防洪堤接已建防洪堤向上游修建3990m,本次规划上游修建位置(K0+000)离山沟口距2km左右。并在桩号0+450与2+232处分别修建过水路面1座。工程完成后主要保护西台村、西香卡村、尕寺村及耕地、林地等。保护487农户2366人,牲畜13279只(头)的生命财产及9349亩农田免受洪灾的侵害,同时可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保障实现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并带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设,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布置堤防线从河道安全泄洪和美化乡镇景观角度出发,基本沿现有河道走向布置,尽量减少弯道,必须为弯道的地方,弯道半径按规范要求进行(为5~10倍河宽,该部分断面可适当放大,留有安全裕量)。有条件的截弯取直,保持河道顺畅,尽量少占耕地和林地,减少房屋拆迁。1.5.3主要建筑物设计(1)、防洪堤堤型选择堤型选择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根据防洪堤所处位置、堤基地质、建筑材料(项目区石料很少,无法满足工程所需)、施工条件、工程造价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根据河道沿岸的地形、地貌、地质状况、天然河道的流向,并根据县领导的意见。从安全合理、经济实用、坚固耐久等方面进一步的优化比选,经稳定计算和技术比较,推荐堤型采用护坡式现浇砼面板结构,既可降低工程总造价,又能满足防洪要求,易于衔接。防洪堤在布置型式上推荐采用护坡式现浇砼板结构。根据防洪堤所处位置、工程造价等因素,具体确定为:XX山洪沟采用护坡式现浇砼面板结构。(2)、设计堤距
堤距原则上根据稳定河宽的要求,按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保证行洪断面,使建堤前后水位一致的原则分河段确定堤距。由于XX流域大部分河宽在13m~50m,经实际地形勘测,确定XX设计河道行洪宽度按现有河宽布置(13~48m),河道最窄处行洪宽度为13m,最宽处行洪宽度为48m。经计算,最窄处行洪宽度符合XX河道行洪的要求,其他均能满足行洪需要。(3)、防洪堤设计防洪堤采用护坡式现浇砼板结构,根据冲刷深度计算,确定防洪堤基础深度为1.7m。防洪堤临水面坡度为1:2,背水面为1:2,堤高为1.3m,面板厚0.15m,堤顶带齿墙,厚0.20m,宽0.25m,基础宽0.5m,深1.7m,面板、基础、砂砾石路面、齿墙混凝土均采用C20标号。防洪堤每5m设一道沥青砂板伸缩缝。防洪堤两岸均设1.5m宽的马道,马道采用25cm厚砂砾石铺面。防洪堤背后填土为无粘性土,但淤泥或自然含水率高且粘粒含量过多的粘土、粉细纱、冻土块、水稳定性差的膨胀土、分散性土等不宜作堤身填筑料。无粘性土的填筑标准应按相对密度不应小于0.60。(4)、过水路面设计在桩号0+450与2+232处分别修建过水路面1座。过水路面采用C20素混凝土浇筑,路面宽3.5m,在沟道内长45m与123m,两边按1:12.5的坡走,长15m,到原路面可加长3.0m。路两旁采用M7.5浆砌石砌筑,路面每10m设伸缩缝一道,采用沥青衫板填缝。详见过水路面结构图。(5)、河道疏浚河道疏浚的目的是为实现设计行洪宽度和河床纵坡而进行的。XX疏浚为维护性疏浚,主要针对洪积河心洲、河滩、乱挖砂石料的深坑进行,使河道形成较为规整的行洪断面。工程量采作平均断面积法进行计算。
1.6施工组织1.6.1交通条件工程区交通便利,XX县恰卜恰镇距省会西宁市144km,有省级道路相连。从城区到XX施工区有城区环城路相通,约5km左右,交通较为便利,沟道个别地段需要开辟临时施工便道,与就近的城区路相连。施工区到施工便道由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条件确定。1.6.2建筑材料工程上所用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是块石料和砼粗、细骨料。砼骨料料场:位于恰卜恰河镇西南的次汗素沟料场中购买,有简易公路直通坝址,交通较为方便。料场地形平坦、开阔。料场岩性为冲积砂砾卵石层。料场地下位埋深在0.8~1.1m左右,埋深较浅,料场面积为250m×150m计,按水下开采深度2.0m,以平均厚度法计算其总储量为7.5万m3,之前XX县已在此开采。建议在枯水季节进行开采,经过筛选即可为本工程所用。从砂砾石颗粒分析成果看,作为砼粗细骨料,河床中砂砾石层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平均运距15.0km。块石料:本工程所需少量的块石料需从恰卜恰河上游25km左右的沟后沟段开采,岩性以花岗岩、板岩为主,质地坚硬,储量一般,力学指标满足要求。其他材料均从西宁采购。1.6.3施工用水电条件工程区内有高低压输电线路贯穿,供电普遍,河道两岸电网分布,施工用电可就近接入。工程施工时,用水可直接由河内取用,河水经化验,除汛期水需进行澄清外,其他时期均满足施工要求,可用于施工。生活用水可以从附近的居民点取用。1.6.4施工导流方式本工程河道宽度在13~50m
之间,施工时水流影响较大,需做上、下围堰及纵向围堰,基础为强透水性砂卵层,故须做排水处理,设抽水泵排除积水。1.6.5施工方法工程建设过程应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土方开挖:土方开挖以机械工为主,人工为辅。清基时要做好基础面平整及夯实工作,采用1~2m3液压反铲挖掘机挖装,5~8吨自卸车出渣。土方回填:利用开挖的土石料,推土机分层平仓碾压。浆砌石:块石料由料场开采,5~8吨自卸车运输至作业面,搅拌机搅拌砂浆,人工砌筑。砼浇筑:砼骨料可就近在施工现场筛分获取,并运至施工点,采用0.4m3砼搅拌机拌和,用人力斗车及小型运输车运输。砌石及砼作业期应尽量避开主要行洪时间。其他施工采用常规施工工艺进行。1.6.6施工总布置和施工总进度根据河段防护工程规划,本着“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尽快见效”的原则,按主管部门要求,从紧安排工期,初步拟定工程计划工期为一年。安排投资990.75万元,修建防洪堤8.30km,过水路面2座。1.6.7施工管理施工管理实施“四制”,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保证工程顺利完成,并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是项目建设的重要保证。1.7工程管理管理体制:由于XX州恰卜恰镇XX无防洪工程管理单位,管理体制不健全,工程实施后,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行政区划分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管理机构:由XX省河道治理工程管理局和XX县水利局管理。为保证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根据工程管理需要,结合工程实际,确定管理保护范围,通过行政和法律程序划定边界,并向有关部门申办确权和发证。建议护堤范围:工程管理范围为从堤脚线起向外延伸5m。保护范围:临水侧属河道管理范围的河滩地,背水侧为20m。1.8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兴建的主要有利影响:可保护XX两岸的居民住宅和农民赖以生计的农田和草场,避免日益严重的洪灾损失;改善土地质量,保证农业的稳产、高产;修建防洪堤所需砂卵石料主要从堤边河滩地上就地取材,可使河道得以清淤、清障,有利于洪水宣泄;由于防洪堤工程兴建,使局部过水断面减小,洪水位有所抬升,但抬升不大,故对行洪无不利影响。因此,修建防洪堤,对河道水文情势的改变是有利的。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施工期的“三废”排放和噪声污染以及临时占地,对当地景观的破坏。这些不利因素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水保措施和环境措施,并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强化奖惩,进行科学管理后可降低其影响程度。施工结束后,大部分影响即可消除。1.9水土保持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确定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本工程水土保持责任范围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其中项目建设区主要包括工程永久占地、施工临时设施占地、料场、弃渣场、施工场区内外道路占地等;直接影响区主要是施工道路两旁5m
范围、开挖扰动地面周围10~20m及堆渣场占压面积周围5~10m。在工程建设中,施工产生的弃土、弃渣等应做好拦挡措施,避免汛期弃土、弃渣向河道流失。因此,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出发,该工程的修建是可行的。1.10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为990.75万元。主要工程量:土石方6.78万m3、砌石1068.6m3、砼与钢筋砼1.59万m3;耗用材料:水泥4588.9t、木材207.2m3;耗用地材:砂子8521.5m3、块石1260.9m3、砾石13224.8m3;耗用劳力:7.26万工日;施工工期:12个月。1.11经济评价本阶段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评价,经分析计算: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1.79%;经济净现值ENPN=207.56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11,投资回收期为8年;评价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成后,具有较好的防洪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且建设条件良好,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1.12结论和建议该工程完成后可保护西台村、西香卡村、尕寺村及耕地、林地等。保护487农户2366人,牲畜13279只(头)的生命财产及9349亩农田免受洪灾的侵害。同时可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保障实现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并带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设,改善地区生态环境。项目无大的工程地质、环境问题,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该地区水土保持和环境卫生的改观,有利于环湖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有利于该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保障该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工程建筑物结构简单,无大的技术问题,项目区建设条件良好,具备近期实施的有利条件。
项目区经济较为落后,工农业生产总值较小,地方政府投入资金十分有限,资金缺口大,申请国家资金给予支持。工程特性表序号及名程单位数量备注一、XX堤防工程(1)水文工程区流域面积km215.2设计洪峰流量m3/s15.110年一遇(2)防洪堤长度m8300左岸防洪堤长度m4195.5右岸防洪堤长度m4104.5(3)主要建筑物型式护坡式现浇砼防洪堤基础埋深m1.7冲刷深度0.75m堤高(平均值)m1.3临水面坡度1:2
背水面坡度1:2二、XX过水路面座2路宽m3.5沟道宽m13~48三、工程量(1)主要工程量土石方万m36.78混凝土与钢筋砼万m31.59砌石m31068.60(2)主要建筑材料水泥t4588.90砂子m38521.50砾石m313224.80块石m31260.90木材m3207.20(3)共需劳力万工日7.26(4)施工期限个月12七、工程总投资万元990.752.水文气象2.1流域概况恰卜恰镇是XXXX自治州首府和XX县政府所在地,位于青XX山南麓,XX盆地东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00°31′,北纬36°16′,辖区XX经恰卜恰河汇入黄河,XX为恰卜恰河一级支流,恰卜恰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青XX山北麓的达西尔岗,源头为夏拉曲河,流过加央沟(加央沟以后称沟后沟),至加拉村以下始称恰卜恰河,加拉村至上塔买村一段,河水基本潜入地下,仅在丰水期才有少量地表水,上塔买村以下陆续以泉水形式出露,汇集成河,在曲沟农场处注入黄河,恰卜恰河总长71km,总流域面积1007km2
,河床平均比降16.5‰,河水补给源为山区大气降水和泉水。恰卜恰河尚属幼年期,以垂直发育为主,河谷发育,呈“U”型,谷底宽一般为55~100m,其中河床与河漫滩宽20~80m。XX位于恰卜恰河右侧,沟宽13~50m,沟道长5.26km,根据1:10万地形图量算,流域面积为25.2km2,平均比降18.6‰左右,因靠近镇区,沟道内有许多建筑、生活垃圾。XX在县东风路处与恰卜恰河交汇。沟道属砂砾石河床,颗粒较细,根据对沟道的实地踏勘,沟道基本无径流。2.2气象西台村、西香卡村、尕寺村均属恰卜恰镇。镇位于XX盆地,具有显著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地势高,气温多变,昼夜及地形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年日照时间长,大部分地区寒冷而干燥,冬季严寒夏季凉爽,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区。据XX州气象局资料统计:全年日照时数3290~2794.8h,全年平均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31.8℃,极端最高气温31.1℃,全年平均降水量311.8mm,年总蒸发量1171.8mm,无霜期99d,最大冻土深1.33~1.8m,平均风速2~3.6m/s,大风日数平均30~85d,≥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1288~1994h,农作物生长季的日照时数为1025~1542h,在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季节里,各月日照时数均在220h以上,每天平均日照6.2~9.4h,可满足各种农作物对阳光的需要。年平均总太阳辐射量165.5kJ/cm2,农作物生长期间辐射量年92~102kJ/cm2,夏、秋两季为最高。降水水气主要是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上空的西南暖湿气流,其次是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南沿海台风输送暖湿气流,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6~9月,并多雷暴雨,其次是雪和冰雹。暴雨主要发生在6~9月,尤其是7~8月,并且常在午后或夜晚降落。由于暴雨历时短,河道坡降陡,故产流迅速,汇流时间短。
区内30年一遇最大24h降水量60mm,20年一遇最大24h降水量50mm。年最大8h降雨量约占年最大24h降水量的70%左右。春季(3~5月),主要气候特征是春温骤升,风大沙多,雨水稀少,干旱严重。3、4月份,月积升温达5.8℃~7.4℃,大风肆虐,大风日数平均16~30d,占全年大风日数的35~50%,最大风速40m/s。季平均降水量23~75mm,占全年降水量的10~20%,第一次降雨一般在5月中、下旬,约10mm。夏季(6~8月),主要气候特征是雨水集中,空气湿润,气候凉爽。月平均气温8℃至18℃。7月是全年的最热月,季平均降雨量110~240mm,占全年降水量的50~73%,多雷阵雨,伴有阵风和冰雹,常有山洪。秋季(9~11月),主要气候特征是气温速降,雨水骤减,昼夜温差大,普遍降霜。10~11月,月积降温达6.5℃~8.5℃。全季平均降水量35~80mm,环湖地区100mm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15~32%。10月,各地先后由雨转晴,11月土壤开始结冻,并有大风侵袭,寒潮来临。冬季(12~2月),主要气候特征是气候寒冷,睛朗少云,降水稀少,干燥多风。绝大部分地区气温降至-10℃以下,全季降水1.2~3.2mm之间,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2%,土壤全部结冻,大风逐渐增多,季大风日数5~28d。表2-1恰卜恰镇主要气象要素表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年平均气温℃3.4无霜期d99年平均降水量mm311.8极端最低气温℃-31.8极端最高气温℃31.1平均风速m/s2~3.6年最大日照时数h3290年最短日照时数h2794.8年平均蒸发量mm1171.8大风日数d30~85最大冻深m1.33~1.8
2.3设计洪水XX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暴雨的特点是历时短、强度大、面积小,较大暴雨大部分是傍晚或夜间发生。恰卜恰镇地区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6~9月,并多雷暴雨,其次是雪和冰雹。洪水主要发生在6~9月,尤其是7~8月而且常在午后或夜晚发生。由于暴雨历时短,河道坡降陡,故产流迅速,汇流时间短。据统计恰卜恰镇地区20年一遇最大24h降水量50mm。年最大8h降雨量约占年最大24h降水量的70%左右。2.3.1设计洪水计算由于XX没有实测洪水资料和暴雨资料。根据《水利水电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中第1.0.10规定“对于资料短缺地区的设计洪水计算,应采用多种方法,对计算成果,应进行综合分析,合理选定”。以此要求,本次设计洪水的计算主要采用地区经验公式法、洪峰流量模数法、推理公式法等。根据计算区域的暴雨洪水特性,通过合理性分析后确定符合当地实际的设计洪水成果。各沟道采用的主要特征值见表2-2。表2-2XX沟道特征值表河道平均比降(‰)河道长度(km)流域面积(km2)XX18.65.2625.2⑴地区经验公式法根据《XX省水文手册》中年最大流量~流域面积经验公式,选择与XX最近的XX湖流域的公式,计算沟道不同频率的设计洪峰流量。采用公式及其计算结果见表2-3。表2-3XX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经验公式法)(单位:m3/s)河道F(km2)重现期(年)0.50%1%2%5%10%计算公式Q=25×F0.4Q=19.8×F0.42Q=15.2×F0.43Q=11.4×F0.45Q=8.20×F0.46XX25.290.976.860.948.736.2
⑵洪峰流量模数法根据《XX省水文手册》中的洪峰流量模数等值线图,查得流域中心年最大洪峰流量模数,可以计算出沟道的洪峰流量。计算公式为:Qm=M×F2/3其中:M——洪峰流量模数(m3/s·km2);F——流域面积(km2)。根据不同的洪峰流量模数,计算的设计洪峰流量见表2-4。表2-4XX沟道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洪峰模数法)(单位:m3/s)频率P0.5%1%2%5%10%洪峰模数0.980.900.870.820.76XX8.427.747.487.056.53⑶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法(推理公式法)暴雨是形成洪水的主要因素,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是当前中小流域设计洪水的重要途径。推理公式法是洪水的成因分析,是由设计暴雨间接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因此,计算设计暴雨,是设计洪水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XX没有实测水文资料,推求设计洪水,首先需计算设计暴雨成果。①、设计雨量根据《XX省东部地区暴雨洪水图集》和《XX省水文手册》查得恰卜恰流域中心的暴雨特征参数,取Cs/Cv=3.5。计算出不同频率不同时段的点设计雨量。借用《XX省东部地区暴雨洪水图集》中与XX流域较相似的东部脑山区的点面折算系数,计算流域中心的设计面雨量,计算结果见表2-5和表2-6。表2-5设计雨量成果表PCv24kpH24H24pCv6kpH6H6pCv1kpH1H1pn22^(n2-1)H3p0.20%0.453.142784.80.53.482276.60.553.831349.80.670.79660.90.50%0.452.782775.10.53.062267.30.553.341343.453.61.00%0.452.522768.00.52.742260.30.552.961338.548.02.00%0.452.252760.80.52.422253.20.552.581333.542.45.00%0.451.882750.80.51.992243.80.552.101327.334.8
10.0%0.451.602743.20.51.662236.50.551.721322.429.1表2-6设计雨量点面折算成果表P点24p系数面h24p点h6p系数面h6p点h3p系数面h3p点h1p系数面h1p0.20%84.80.9883.176.60.9774.360.90.9658.549.80.9647.80.50%75.10.9873.667.30.9765.353.60.9651.443.40.9641.71.00%68.00.9866.760.30.9758.548.00.9646.038.50.9636.92.00%60.80.9859.553.20.9751.642.40.9640.733.50.9632.25.00%50.80.9849.743.80.9742.534.80.9633.427.30.9626.210.0%43.20.98542.636.50.9735.429.10.96528.022.40.96521.6②、设计雨量时程分配根据《XX省东部地区暴雨洪水图集》中脑山区24h时程分配过程,按照以上的面设计雨量,计算设计雨量的24h分配过程。见表2-7。表2-7设计雨量24h时程分配过程表时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4合计P16.419.630.548.021.544.436.014.49.119.98.66.96.05.62.52.36.51.80.00.20%1.453.1017.828.112.67.015.691.270.8031.760.7590.6090.5290.4940.2210.2030.5730.1590.083.10.50%1.352.7215.724.711.16.175.001.190.7521.640.7100.5700.4960.4620.2060.1900.5370.1490.073.61.00%1.352.4414.022.19.905.524.481.180.7471.630.7060.5660.4920.4600.2050.1890.5330.1480.066.72.00%1.292.1512.419.58.744.883.951.140.7181.570.6790.5450.4740.4420.1970.1820.5130.1420.059.55.00%1.191.7710.216.07.194.013.251.050.6621.450.6260.5020.4370.4080.1820.1670.4730.1310.049.710.0%1.171.458.5513.56.033.282.661.030.6491.420.6130.4920.4280.3990.1780.1640.4630.1280.042.6③、设计净雨根据《XX省东部地区暴雨洪水图集》中的设计净雨试算法推求。平均下渗率μ按照下式计算:其中:μ——平均下渗率(mm/h);tc——产流历时(h);Htc——产流历时内的雨量(mm)。各时段设计净雨见表2-8。表2-8设计净雨计算成果表PTcHtcuR1R2Rt0.20%245.915.82.0312.314.30.50%240.414.11.5310.512.11.00%236.112.81.229.2710.52.00%231.911.50.9498.069.01
5.00%226.29.540.6576.517.1710.0%222.08.070.4865.395.88④、设计洪峰流量推理公式的计算过程如下:计算公式:公式中:α——洪峰径流系数,,;S——雨力,S=H24p24n-1;τ——汇流时间,τ=;——α=1时的流域汇流时间,;n——暴雨递减参数;——产流历时,;μ——损失系数;m——汇流参数。在推理公式中,S,τ0根据上述公式直接计算,α由《XX省水文手册》中的诺模图查得;τ由τ=计算得。由以上公式计算XX沟道不同频率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见表2-9。表2-9XX沟道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推理公式法)(单位:m3/s)沟道名称频率(%)0.512510XX39.432.726.719.615.12.3.2设计洪峰流量结果的采用
上面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都不相同,XX属较小流域,洪峰模数法对流域面积为500~5000km2的流域使用精度较高,较小流域用该方法计算洪峰流量不合适。XX湖流域经验公式法计算的结果均比另外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偏大,由于受气象差异及下垫面条件都与XX有明显的区别。而推理公式法由设计暴雨间接推求设计洪水,其计算结果介于其他两种方法计算结果,根据工程的需要,考虑工程的安全,XX的设计洪水成果采用由推理公式法计算的成果,见表2-10。表2-10XX沟道设计洪峰流量成果汇总表(单位:m3/s)沟道区域计算方法频率(%)0.512510XX经验公式90.976.860.948.736.2推理公式39.432.726.719.615.1洪峰流量模数8.427.747.487.056.53采用值39.432.726.719.615.1根据上面的计算成果,XX采用10年一遇设计洪水标准:Q设=15.1m3/s。2.4泥沙由《XX省水文手册》多年平均侵蚀模数等值线图,查得流域多年平均侵蚀模数比为300t/km2。XX多年平均输沙量为0.96万t,主要输沙量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输沙量的80%。沟道泥砂主要来自沟道镇区上游侧的山坡、沟床内,由于沟道上游地段坡降较陡,沟道中的碎石土随雨水冲刷,冲向下游,洪水期泥砂含量较大,主要为悬移质泥砂,少量推移质泥砂粒径在20~100mm之间,颗粒磨圆度较差。
3.工程地质3.1工程概况XX县XX防洪工程位于XX县恰不恰镇附近段。距XX县城2~5km,有三级公路通往恰不恰镇,交通便利。本次计划对XX县XX段河道进行防洪整治,治理段为XX与恰不恰河交汇处上游约3.5km。本次设计治理河道3.99km,对河道狭窄不顺畅地段进行疏浚整治;修建护坡式现浇砼面板挡墙型式防洪堤长8300m,其中左岸防洪堤长4195.5m,右岸防洪堤长4104.5mm。将XX段防洪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国标《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中的有关规定,确定XX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工程等级为Ⅳ等小⑴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按4级设计、次要建筑物级别按5级设计;相应设计洪水流量15.1m3/s;设计地震烈度为Ⅶ度(基本烈度为Ⅶ度)。我公司受XX县水务局委托,承担了该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的勘察设计工作。
结果本阶段地质勘察工作的目的是根据XX防洪工程地质勘察,结合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初步查明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和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作出初步评价;进行天然建筑材料勘察。主要任务有:(1)收集工程区地质、构造、地震活动、水文地质资料评价区域工程地质条件。(2)基本查明新建堤防段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3)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4)对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进行勘察。本次工作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有:(1)《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2)《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4)《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本项工作收集的资料有:《XX县1:5万平面地形图》。本阶段地质勘察工作,主要采用地质测绘、坑探、水文地质试验、原位测试及室内岩土试验等综合地质勘察方法,勘察工作布置的基本原则为:(1)进行综合治理工程区两岸堤防沿线1:1000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2)沿堤防轴线布置纵勘探剖面,探坑间距约600m,孔深1.0~2.5m;(3)堤防每约1000m布置1条横勘探剖面,结合地形条件横剖面布置3个探坑;(4)进行探井重型动力触探试验;(5)粗砾土进行现场、密度、含水量试验;
(6)进行室内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取水样进行简分析;(7)进一步勘察天然建筑材料。3.2区域地质概况3.2.1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XX南北两岸Ⅰ、Ⅱ、Ⅲ级阶地上,南北呈带状,地貌为山地河谷川地地貌,地面高程在2750~2950m之间。地貌单元上属构造剥蚀中低山。河谷与两岸山顶相对高差达100~300m。该河沟发育尚不成熟,以垂直侵蚀为主,河谷呈“U”字型,谷底宽40~100m,其中河床与河漫滩宽15~110m,河床发育有多级阶地,一级阶地阶面宽50~300m,阶面高出河床1~4m左右,河谷两岸冲沟均属发育阶段,有数条小型冲沟。恰卜恰镇周边植被覆盖度较差,山体坡面冲沟发育。3.2.2地层岩性区域内地层由老到新主要有前震旦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新近系、侵入岩及新生代陆相沉积地层。第四系冲积砂卵砾石层广泛分布于区域内。冲积砂砾石层以砂粒为主,其次为少量砾石,少量卵石,坡积粉质壤土、泥、砂充填,结构稍密,卵、砾石以花岗岩、片岩、混合岩、大理岩为主,磨圆度好,分选一般,主要分布于XX两岸的Ⅰ、Ⅱ级阶地上。3.2.3地质构造及地震3.2.3.1地质构造XX县主要地质构造为:南部为秦、昆纬向构造的西段,是松潘、甘孜褶皱区的西延部分;北部属于祁吕山字形构造的西翼,是祁连褶皱区的青XX山印支期向斜构造日月山隆起带。
工程区地质构运动以海西造山运动和印支晚期的岩浆活动为主,在大地构造上属于西北海西皱褶带南山复背斜的边缘地区,为单一结构。3.2.3.2地震XX县历史上记录发震不多,根据《XX省地震目录》统计,从公元373年以来,该地区共发生大于2.0级地震6次,其中最强烈的一次为4.0级地震,根据中华人民XX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2年2月颁布的《XX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图3-1),该工程地震加速度为0.10g,由《XX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图3-2),该地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因此,工程各类建筑物按Ⅶ度地震设防。
3.2.4物理地质现象工程区内主要的物理地质现象有冻土、崩塌及泥石流等。除以上几类外,区内还存在风化等物理地质现象。XX沟首冲沟较发育,在雨季常有少量的泥石流发生,并在沟口形成大小不一的洪积扇,结构松散。风化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岩石。角砾状混合岩属坚硬层状岩石,强风化深度一般为5~7m,呈带状分布于地表或岩体上部。大理岩、花岗岩强风化层厚度一般较大,一般10~15m,局部岩体已全部分化,成砂糖状颗粒。本区属高寒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4℃,存在季节性冻土,根据《XX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该区标准冻深为1.33~1.80m。3.2.5水文地质条件
气象水文、地层构造、地貌形态是地下水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区内地形西高东低,地下水自山区至盆地平原构成了明显的补给~径流~排泄的水文地质规律。区内气候受海拨高度的控制,具随地势的增高降水量增加、蒸发量减少、气温变低的规律。中高山区降水相对充沛,降水一部分汇集成地表水归入沟溪、河流,部分消耗于蒸发,部分沿基岩裂隙渗入地下转化为地下水,经过径流,受地貌及地层构造的控制排泄于深切谷地或沟谷两侧,以地表水形式注入河流或注入山前洪积扇中。山前洪积扇为地下水的径流区,受基岩裂隙水及大气降水补给,经径流后最终排泄于河流。区内地下水按其形成与赋存条件可分为中~高山基岩裂隙水,河谷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3.3堤防的工程地质条件3.3.1地形地貌堤防工程位于XX南北两岸Ⅰ、Ⅱ、Ⅲ级阶地上,南北呈带状,地貌为山地河谷川地地貌,该河沟发育尚不成熟,以垂直侵蚀为主,河谷呈“U”字型,谷底宽40~100m,其中河床与河漫滩宽15~110m,河床发育有多级阶地,Ⅰ级阶地阶面宽50~300m,阶面高出河床1~4m左右,河谷两岸冲沟均属发育阶段,有数条小型冲沟。地面高程在2750~2950m之间。3.3.2地层岩性工程区出露的地层为三迭系、新近系与第四系。三迭系(T)分布于XX两岸高山区及河谷底部,构成本区的基底。岩性为砂质板岩,中厚层状,矿物重结晶现象明显,呈变余结构,钙质胶结。新近系(N)
主要出露于低山丘陵前缘高陡斜坡中上部、冲沟沟底部位,一、二级阶地前缘陡坎部位。为一套内陆湖相沉积,岩性为褐红、桔黄及黄灰色砂岩,泥岩互层,以泥岩为主,砂岩层数较少,偶含石膏夹层,夹层厚度小于1m,常见钙质、锰质团块、结核,砂岩单层厚度5-20cm,泥岩呈中厚-厚层状,一般层理显示不甚清晰。第四系(Q)区内主要为全新统不同成因的松散堆积物,一级阶地前缘中上部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卵砾石层,青灰色,灰黄色,一般粒径2.0-0.075cm,较大为5cm,局部可见10~20cm的颗粒,分选一般,颗粒级配不良,砾石磨圆一般,多为圆-次圆状,结构较松散。根据调查,上部砾石厚度一般地为5m左右,属中等透水层。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0.2~1.5m,近河床、河漫滩中小,河谷阶地中较大。3.3.3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区内地下水按其形成与赋存条件可分为中~高山基岩裂隙水,河谷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分布于XX两岸的中高山区及谷底基岩中,赋存于断层与裂隙密集带中,受大气降水与地表水的补给。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呈带状分布于河谷及冲沟中,其形成条件主要依靠河流或地表洪流垂直渗入补给及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赋存于河谷与山前洪积扇中。㈠水化学类型本次勘察分别对项目区地下水、河水进行了水化学简分析(如表3-1),经分析后水质良好。均为无色、无味、透明状,矿化度为704-1103mg/l,属淡水,PH值为7.48-7.83,SO42-含量220.9mg/l;硬度7.3-9.8德国度,为硬水。按舒卡列夫分类法,地表水、地下水为HCO3.SO4-Ca·K+Na型水。㈡水的腐蚀性
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按GB50287-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G进行判定。①分解类腐蚀四组水样HCO3-离子含量为2.41-4.60mmol/l,>0.7mmol/L,对混凝土无溶出型腐蚀。侵蚀性CO2含量2组为7.78-11.09mg/l,1组为零,均小于15mg/l,故对混凝土无碳酸型腐蚀;PH值均大于7.5,高于6.5界限值,无一般酸性腐蚀。②分解结晶复合类腐蚀全部水样的Mg2+离子含量最大值为11.09mg/l远小于1000mg/l,故对混凝土无分解结晶复合类腐蚀。③结晶类腐蚀四组水样的SO42-含量最大值为220.9mg/l,也远小于250mg/l,其对普通水泥和抗硫酸盐水泥均无结晶类腐蚀。
表3-1水质化学分析成果表室内编号野外编号取样位置游离CO2侵蚀性CO2HCO3-CO32-SO42-Cl-Ca2+Mg2+K+Na+PH总硬度总碱度矿化度备注mg/lmg/lmmol/lmmol/lmmol/lmmol/lmmol/lmmol/lmmol/lmmol/l—mg/lmg/lmg/lmg/lmg/lmg/lmg/lmg/lmg/lmg/lmg/l13-566—河水0.007.782.410.602.322.731.630.201.234.457.65122.3203.75704.231.总硬度和总碱度mg/l以CaCO3计;2.PH值为实测值。147.0135.75220.996.7065.257.8022.9102.35库尔洛夫表示式:M0.70HCO333.01Cl27.4SO425.7CO312.0重碳酸氯硫酸钠钙水Na42.9Ca31.4K23.713-567—地下水89.0011.093.770.001.583.071.981.060.355.907.43303.87188.84954.64229.970.00152.1697.4579.3611.0913.7135.70库尔洛夫表示式:M0.95Cl23.0HCO334.23SO414.03重碳酸氯硫酸钠钙水Na47.9Ca32.2K17.213-568—地下水0.000.004.600.791.102.191.321.630.123.658.60295.07228.601103.29280.647.66105.6777.5052.9111.004.7084.00库尔洛夫表示式:M1.10HCO336.30SO422.6Cl12.06CO316.2重碳酸氯硫酸钠钙水Na37.7K33.7Ca27.3
表3-2环境水腐蚀性评价表腐蚀性类型腐蚀性特征判定依据腐蚀程度界限指标试验范围腐蚀性评价分解类溶出型HCO-3含量(mmol/L)无腐蚀弱腐蚀中等腐蚀强腐蚀HCO-3>1.071.07≥HCO-3>0.70HCO-3≤0.70-河水2.41地下水3.77无腐蚀一般酸性型PH值无腐蚀弱腐蚀中等腐蚀强腐蚀PH>6.56.5≥PH>6.06.0≥PH>5.5PH≤5.5河水7.65地下水7.43-8.60无腐蚀碳酸型侵蚀性CO2含量(mg/L)无腐蚀弱腐蚀中等腐蚀强腐蚀CO2<1515≤CO2<3030≤CO2<60CO2≥60河水0地下水0-10.92无腐蚀无腐蚀分解结晶复合类硫酸镁型Mg2+含量(mg/L)无腐蚀弱腐蚀中等腐蚀强腐蚀Mg2+<10001000≤Mg2+<15001500≤Mg2+<2000Mg2+≥2000河水7.80地下水11.03无腐蚀结晶类硫酸盐型SO42-含量(mg/L)无腐蚀弱腐蚀中等腐蚀强腐蚀SO42-<250250≤SO42-<400400≤SO42-<500SO42-≥500河水220.9地下水105.67-152.16无腐蚀无腐蚀表3-3环境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表腐蚀性判定依据腐蚀程度界限指标试验值腐蚀性评价CL-含量(mg/l)弱腐蚀中等腐蚀强腐蚀100-500500-5000>5000河水为151.9地下水为77.5-97.45河水弱腐蚀地下水无腐蚀表3-4环境水对钢结构腐蚀性评价表腐蚀性判定依据腐蚀程度界限指标试验值腐蚀性评价PH值、(CL-+SO42-)含量(mg/l)弱腐蚀中等腐蚀强腐蚀PH值3-11、(CL-+SO42-)<500PH值3-11、(CL-+SO42-)≥500PH值<3、(CL-+SO42-)任何浓度河水7.65、317.60地下水7.43-8.60,183.17-259.61河水弱腐蚀地下水弱腐蚀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附录L,河水对砼及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地下水对砼不具腐蚀,对砼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弱腐蚀。地下水可做为施工用水。3.3.4堤基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区堤基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为冲洪积砂砾石,为了解堤基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工作进行了砂砾石颗分试验,现场天然密度试验、探坑重型触探和有关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1)砂砾石颗分试验根据对冲洪积砂砾石层的取样试验,上部(0.3~2.0m)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砾石中卵石(>60mm)颗粒含量为2.0%~3.0%,平均为2.6%;砾石颗粒(2~60mm)含量为10%左右,砂粒(2~0.075mm)含量为80%左右,;限定粒径d60=7.8~14.7mm,平均10.5mm;d50=4.0~11.0mm,平均6.7mm;d30=0.9~4.1mm,平均1.7mm;有效粒径d10=0.19~0.37mm,平均0.28mm;不均匀系数24.38~52.63,平均38.85;曲率系数0.41~3.27,平均1.07;含泥量为2.3~4.2%,平均3.6%。土的名称为级配不良砾(如表3-5)表3-5防洪堤堤基处砂砾石颗分试验成果表序号编号土的分类颗粒组成(%)d60d50d30d10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含泥量卵石砾石砂粒细粒>6060~22~0.075<0.075mmmmmmmm%1Tk1砂砾石1.811.082.15.114.711.04.10.3542.02.32.32Tk2砂砾石3.112.175.69.210.46.61.40.2738.520.653.63Tk3砂砾石3.410.579.17.09.66.61.10.2048.000.603.84Tk4砂砾石1.713.078.37.07.85.41.30.3224.380.684.25Tk5砂砾石5.69.580.54.410.04.00.90.1952.630.413.96Tk6砂砾石3.110.684.22.110.26.31.70.3727.570.783.8平均值3.111.381.65.310.56.71.70.2838.851.073.6最大值5.613.084.29.214.711.04.10.3752.633.274.2最小值1.79.575.62.17.84.00.90.1924.380.412.3(2)现场天然密度试验
根据对冲积砂砾石层的现场密度试验,砂砾石层天然密度为2.11g/cm3-2.38g/cm3,平均2.22g/cm3;含水量2.9%-6.9%,平均5.17%;天然干密度为2.02g/cm3-2.31g/cm3,平均2.12g/cm3,室内试验砂砾石比重2.70~2.71,平均2.71;孔隙比0.17~0.35,平均0.3,孔隙率14.5%~25.9%,平均23%;计算浮容重11.9~16.6kN/m3,平均13.1kN/m3。天然休止角为32°~34°,平均35.0°。(见表3-6,砂砾石密度试验成果表)。表3-6堤基内冲洪积砂砾石密度试验成果表探井编号地表下天然密度(g/cm3)含水量(%)干密度(g/cm3)岩性TJ10.32.156.22.02砂砾石TJ40.62.204.32.11砂砾石TJ80.82.246.02.11砂砾石TJ101.02.193.52.16砂砾石TJ121.52.124.92.02砂砾石TJ131.82.315.62.19砂砾石TJ140.52.365.72.23砂砾石平均值2.225.172.12最大值2.366.22.23最小值2.123.52.02(3)动力触探试验为了解堤基砂砾石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工作在探坑中进行了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根据野外探坑中的14段标准动力触探试验,该地层修正后击数为6.7-9.6击,平均值为8.3击(见表3-7)。
表3-7冲洪积砂砾石层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试验位置试验深度(m)杆长(m)击数(击)修正后击数(击)平均值(击)TK11.33.087.768.3TK40.83.098.64TK61.23.076.86TK90.93.087.76TK121.83.0109.6TK211.43.098.64TK21.03.0109.6TK51.33.098.64TK151.23.087.76TK170.83.098.64TK191.23.076.86TK130.93.087.76TK161.83.0109.6TK71.43.098.64参考《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有关公式和表格,结合工程经验,稍密状态砂砾石承载力为340KPa,变形模量为22.7MPa。3.3.5物理地质现象工程区平坦开阔,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主要的物理地质现象为岩石风化。(1)岩石风化工程地处高寒区,昼夜温差,基岩岩性为三迭系砂岩、板岩互层,中厚层状,属坚硬岩,主要为物理风化,强风化层厚度一般为5-7m。另外,工程地处属高寒山区,本区属高寒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4℃,存在季节性冻土,根据《XX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该区标准冻深为1.33~1.50m。工程区属高海拔季节冻土区,据XX县气象资料,XX县最大冻结深度1.5m左右,工程区砂砾石天然含水量为2.9%~6.9%,平均值为4.4%。考虑到工程区靠近河流主槽附近地下水位埋藏浅,按最不利条件,场地地基土冻胀等级为Ⅱ级,冻胀类别为弱冻胀。工程区设计冻深建议根据下式:
zd=z0×ψzs×ψzw×ψzezd——设计冻深(m);z0——标准冻深,本场地取1.5m;ψzs——土的类别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本场地为砂砾石,取1.3;ψzw——土的冻胀性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弱冻涨考虑,取0.90;ψze——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本场地为旷野区,取1.0;按上式计算季节性冻土地基的设计冻深zd为1.76m。3.3.6堤身工程地质条件由于河谷宽阔,河床不固定,在丰水季节(一般在7、8、9月份)河谷中主要物理地质现象为侧向侵蚀作用以及由侵蚀作用所引起的岸坡不稳定。由于河谷中第四系冲洪积砾石层颗粒偏小,结构松散,抗洪水冲刷能力弱。因此,防洪堤工程地质问题是地基稳定、基础埋深抗冲刷稳定。建议将防洪堤置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砾石层上,经调查河流的最大冲刷深度为0.6-1.2m,基础埋深不宜小于1.5m。护岸基础底面与砾石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50。基础开挖与施工,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应及时排水。基础开挖边坡坡度允许值为1:1.0~1:1.25,临时开挖边坡坡度允许值为1:0.5。
3.4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3.4.1堤基渗漏问题堤基岩性为砂砾石,砂砾石颗粒组成以砂粒组为主,砂砾石层的渗透系数为9.8-42.3m/d,平均值为31.5m/d,具有中等透水性,因此,堤基存在渗漏问题。3.4.2渗透稳定根据新建堤防沿线6组颗分试验,大于60mm的含量2%左右,2-60的砾石含量10%左右,2-0.075mm的含量为80%,小于0.075mm的含量为8%左右,不均匀系数37.1-660.3,平均154.4。砂砾石层为不连续级配土。砂砾石层天然密度为2.11g/cm3-2.38g/cm3,平均2.2g/cm3;含水量2.9%-6.9%,平均4.3%;天然干密度为2.02g/cm3-2.31g/cm3,平均2.11g/cm3,室内试验砂砾石比重2.70~2.71,平均2.71;孔隙比0.17~0.35,平均0.3,孔隙率14.5%~25.9%,平均23%。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2008中土的渗透变形判别,该土为不连续级配土,其细粒含量平均值为85%,该地层的渗透破坏形式为管涌。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砂砾石临界水力比降采用下式计算:Jcr=Jcr——临界水力比降;Gs——比重,取2.71;n——孔隙率,取0.23;d5、d20——
分别为小于该粒径的含量占总土重的5%和20%的颗粒粒径(mm),取平均值d5=0.075mm,d20=1.05mm。计算Jcr=0.21,安全系数取1.5~2.0,参考类似工程经验,允许比降可采用0.10-0.16。3.4.3地震液化根据《XX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根据工程区砂砾石颗分资料,粒径2—0.075mm颗粒含量为80%,需要判断是否液化。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地基在地表下15m深度范围内标准贯入锤击数N63.5小于计算求得的临界Ncr时判定为液化土。——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取6;——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取1.7m——地下水位深度;取1.5m——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或砂土时,均采用3;本工程取3.6经计算得<N63.5,该堤基土判定为不液化土。
并且堤基土内未发现粉细砂、粉土等饱和不良夹层,根据工程特点,工程区可按不液化考虑。3.4.4沉降变形和冲刷变形问题根据现场密度试验,堤基砂砾石密度较大,相对密实。根据重型动力触探资料,工程区砂砾石变形模量较大,砂砾石稍密,本工程荷载不大,且堤防采用护坡式现浇砼面板挡墙型式结构,抗变形能力较强,因此沉降变形问题不大。但XX比降相对较大,河水流量变化较大,特别是雨季,水流侧向侵蚀能力强,对堤基的掏蚀能力增强,存在侧向冲刷变形问题。因此,堤防基础必须埋置于最大冲刷深度以下。3.4.5基坑涌水问题根椐工程地质勘察,堤基可置于冲洪积砂砾石层之上,其基础埋深以1.7米为宜;而堤防段地下水位埋深1.5m左右,因此,部分地基开挖均在地下水位以下,应有足够的抽水设备。当堤防施工时以30米为一个施工段时,其基坑为二面进水,涌水量按达西公式。Q=KBI=31.5×1.2×30×5/10=567m3/d式中:K——渗透系数,m/d;B——透水层面积,m2I——渗透比降。由于本段地下水接受大南曼河的侧向补给,基坑涌水主要受河流影响,越靠近XX,基坑涌水量越大,建议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减少涌水量,并防止基坑发生渗透变形破坏。3.4.6堤防工程地质评价
本段堤防工程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堤基均为砂砾石,不存在地震液化和沉降变形问题。堤基为全新统冲洪积砂砾石层,砂砾石以砂粒为主,结构稍密,堤基砂砾石为中等透水性,堤基存在渗漏、渗透稳定、冲刷变形和施工中的基坑涌水问题。3.4.7堤防工程分段工程地质条件评价0+000-0+975位于XX右岸一级阶地与河漫滩,分布高程2930.97-2916.48米,地形平坦,推测上部为2-5米的冲洪积砂卵砾石层灰黄色,以砂粒为主,砾石含量10—15%,少量泥质充填,结构松散;砾石成份为砂岩,板岩,表面基本无风化,一般粒径2-6cm,最大粒径20cm,中等磨圆,分选一般。下伏基岩为三迭系砂岩,灰黄色,中厚层状。该段地下水位埋深1.0—1.4m,受地表水的补给,含水层厚度4-5m,水量丰富,基坑涌水与边坡稳定是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应有足够的抽水设备,开挖边坡可按1:1.0—1:1.25,砂砾石的允许承载力为350KPa,可满足防洪堤的要求。0+975-1+575段推测上部为3-5米的冲积砂卵砾石层,青灰色,以细砂为主,砾石含量5—10%,少量泥质充填,结构松散;砾石成份为砂岩,板岩,表面基本无风化,一般粒径2-6cm,最大粒径15cm,中等磨圆,分选一般。下伏基岩为三迭系砂岩,灰黄色,中厚层状。该段在一级阶地前缘开挖,应有足够的抽水设备,开挖边坡可按1:1.0—1:1.25,砂砾石的允许承载力为350KPa,可满足防洪堤的要求。1+575-2+850位于XX左岸一级阶地及河漫滩,分布高程2908.28-2889.50米,地形平坦,上部为5-6米的冲积砂砾石层,灰黄色,以砂粒为主,砾石含量10-15%,泥质充填,结构松散;砾石成份为砂岩,板岩,表面基本无风化,一般粒径2-6cm,最大粒径20cm,中等磨圆,分选一般。下伏基岩为三迭系变质砂岩,灰黄色,厚层状。该段地下水位埋深0.5-1.5米,水量丰富,基坑涌水与边坡稳定是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应有足够的抽水设备,开挖边坡可按1:1.0—
1:1.25,砂砾石的允许承载力为350KPa,可满足防洪堤的要求。2+850--结束段位于XX一级阶地与河漫滩,分布高程2889.37-2876.14米,地形平坦,上部为6-8米的冲积砂砾石层,灰黄色,以细砂粒,砾石含量12-20%,少量泥质充填,结构松散;砾石成份为砂岩,板岩,表面基本无风化,一般粒径2-6cm,最大粒径15cm,中等磨圆,分选一般。下伏基岩为三迭系变质砂岩,灰黄色,中厚层状。该段地下水位埋深0.5-1.5米,水量丰富,基坑涌水与边坡稳定是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应有足够的抽水设备,开挖边坡可按1:1.0—1:1.25,砂砾石的允许承载力为350KPa,可满足防洪堤的要求。综上所述,堤防段地形平坦且完整,不存在大的冲沟、滑坡、泥石流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但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基坑涌水与边坡稳定是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3.5天然建筑材料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有砂砾石料、防渗土料、块石料及砼粗细骨料。恰卜恰河及领近的支流分布有较为丰富的防渗土料、砂砾石料。本次工作共选定1个砂砾石料场,1个块石料场。砂砾石料的开采主要在防洪堤基础开挖的砂砾料用于土堤回填料,不足的部分用河道疏浚的砂砾石料用于土堤回填。砼骨料料场:位于恰卜恰河镇西南的次汗素沟料场中购买,有简易公路直通坝址,交通较为方便。料场地形平坦、开阔。料场岩性为冲积砂砾卵石层。料场地下位埋深在0.8~1.1m左右,埋深较浅,料场面积为250m×150m计,按水下开采深度2.0m,以平均厚度法计算其总储量为7.5万m3,之前XX县已在此开采。建议在枯水季节进行开采,经过筛选即可为本工程所用。从砂砾石颗粒分析成果看,作为砼粗细骨料,河床中砂砾石层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平均运距15.0km。
块石料:本次工作在沟后沟的河道选定了块石料场,沟后沟河道分布着少量的漂卵石孤石,其成分大多为花岗闪长岩,属坚硬岩石,根据试验其密度为2.6~2.7g/cm3,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料质好,能满足规范要求,其储量一般,但可用作块石料,质地坚硬,质量均可满足设计要求,交通较方便,可检集取用,平均运距20km以上。3.6结论及建议①、工作区出露的地层岩性由老到新主要有前震旦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XX系、侵入岩及新生代陆相沉积地层。第四系冲积砂卵砾石层广泛分布于区域内。②、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2年02月02日发布的《XX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图1),该工程地震加速度为0.10g,由《XX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该地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因此工程各类建筑物按Ⅶ度地震设防。③、根据颗分资料现代河床砂砾石天然干密度2.1-2.34g/cm3,拟建场地地下水位埋深0.5—1.5m,含水层透水性较强,渗透系数为50m/d,地表水较丰富,对防洪堤基础施工构成较大的影响和困难,在河边施工时,建议先用围堰,再加强抽、排水措施。④、该地区最大冻深为1.46m,工作区距河漫滩较近的Ⅰ级阶地地表土具冻胀-强冻胀,其余地段为弱冻胀;场地水对钢筋具弱腐性,对混凝土弱腐蚀性。⑤、堤基大部分放置于全新冲洪基卵砾石层上,该层结构稍密-中密,以该层作为地基持力层时,能满足堤基承载力的要求,建议允许承载力取值为350-400Kpa。⑥、建议防洪堤基础埋深大于1.5m,基岩段挖除表面松散体。
4工程任务和规模4.1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XX县恰卜恰镇XX地处偏远,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投入防洪工程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存在重建设轻防洪的思想,导致乡镇主要街道已建成,但是排洪不畅,汛期时,洪水由街道任意横流,造成洪灾。XX县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县域内恰卜恰镇地形复杂,山高谷深,沟壑纵横,7~9月降水集中,暴雨频发,加之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山洪灾害发生频繁,是XX县山洪常发地之一。山洪地质灾害不仅对镇区、沿岸村社的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并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近几年,XX县因突发性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导致的人员、财产损失事件时有发生,灾害事件比例呈上升趋势,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上世纪90年代,因强降雨导致区内上游水库溃坝,疯狂的洪水淹沟后倾斜而下,至区内的洪峰高达4m,洪水冲毁房屋桥梁,冲走牛羊等牲畜,淹没农田,街道被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洪地质灾害严重制约着河道沿岸农牧民及恰卜恰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目标的实现,是当前XX县防洪减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XX因常年受洪水侵蚀,河床逐年下切,两岸坍塌十分严重,而且沟道内乱挖乱填现象非常严重,致使沟道局部地段成深坑,(其中项目区现有深坑5座,均是当地老百姓乱挖砂石所致。1#深坑位于桩号2+100处,深约6.2m左右,面积约16.20m2;2#深坑位于桩号2+323处,深约3.4m左右,面积约16.34m2;3#深坑位于桩号2+399处,深约7.32m左右,面积约15.68m2;4#深坑位于桩号2+549处,深约3.62m左右,面积约38.08m2;5#
深坑位于桩号2+850处,深约2.84m左右,面积约84.86m2)。2009年XX河海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XX省XX州XX县恰卜恰河防洪工程》,其中XX(在县东风路处与恰卜恰河交汇)防护长1025m(修建堤防2050m),防洪堤结构采用M7.5浆砌石重力式挡墙型式,已有XX省水利厅审查通过,并已修建。本次按资金计划接已建堤防向上游修建3.99km,上游位置离山沟口据2km左右。近年来虽先后修建些防洪堤,但沟道缺乏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堤防护岸不顺直,堤岸受洪水冲刷,塌陷、淘空段甚多,由于处于镇区,沟道内除汛期外有少量生活污水排放,许多生活垃圾,加之区内基本无固定排洪渠,因此排洪不畅,每年汛期,洪水直冲而下,经常造成路涵漫水,道路被淹。洪水沿街漫流进入居民区、学校、企事业单位院内,造成交通阻塞、围墙倒塌,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这些地质灾害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该镇每年因洪水造成的损失已达几十万元至数百万元,洪灾已成为恰卜恰镇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XX河道现状
沟道内乱挖砂石现状图
4.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2.1社会经济现状恰卜恰镇区2012年末总人口为4.3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2万人,农业人口0.45万人,流动人口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5‰,机械增长率7.19‰。历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10.60‰,历年平均人口机械增长率8.16‰。恰卜恰镇已成为XX县和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在全州经济建设中起着龙头和辐射带动作用。XX州农牧业生产发展势头良好,2012年全州各牲畜存栏319.3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存栏48.9万头,绵山羊270.4万只。全年牲畜出栏121.9万头(只)。牛羊肉产量27321t,绵羊毛3320t,粮食产量9.04万t,油料2.53万t。XX县2012年各类牲畜存栏191万头(只),其中大牲畜24.28万头,羊166.72万只。全年牲畜出栏40.91万头(只)。肉类产量8787t,其中牛肉2550t,羊肉5627t,猪肉610t,羊毛产量1400t,XX县是XX州牧业大县。2012年全县财政收入3699万元,财政支出18295万元,从1989年至2007年财政收支统计表看,全县财政收入逐年增加,财政赤字逐年减小。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96亿元。4.2.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XX是恰卜恰河的一级支流,恰卜恰河在恰卜恰镇起着重要作用。恰卜恰镇是XX州政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是XX州经济发展的龙头。改革开放以来,镇区内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毛纺、皮革等畜产品加工和建材工业为主的新兴牧区中心城镇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较快,主要道路已按原总体进行建设和改造,给水、排水、电力、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健康发展。城镇景观充分体现了浓厚的少数民族特色,又融入了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目前的恰卜恰镇已经成为楼房林立整齐,绿树成荫,街道干净卫生,环境优美的高原牧区城镇。2007~2013年XX县水利部门逐步完成了恰卜恰镇西河道、阿乙亥河道、东沟及次汗素沟的防灾减灾治理工程建设,这些工程的建设在今年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发挥了十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通过对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和试点,以探索出一整套符合XX县县情的经验和做法,在技术标准、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都积累了较好的经验。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加,影响进一步增大,规划的山洪灾害发生的范围和区域发生部分变化。XX县沟道众多,点多面广,加之山洪灾害毁灭性极强,直接影响全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明确要求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为此,需进一步做好防洪减灾工作,把洪水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河道两侧城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在现有的实施的同时,对已实施的进行补充完善,加强对XX重点山区的河道治理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4.3工程建设的任务为了提高该地区的抗洪能力,保护恰卜恰镇XX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该工程总体布置上本着防洪与城镇总体相结合,治理河道和保护环境相结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对现有河道和沟道进行全面,彻底的整治。主要建设任务是:对河道狭窄不顺畅地段进行疏浚整治,村庄及田地附近采用修建防洪堤进行护岸。提高河道防洪标准,保证设计洪水安全泄洪。
4.4工程建设规模按照防洪标准,结合XX县制定的总体规划,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进行防治工程的总体布置。本着标准适中、确保安全、投资合理的原则,本工程的建设目标是:治理XX沟道长3990m。修建防洪堤长8300m(其中左岸修建堤防长4195.5m,右岸修建堤防长4104.5m),防洪堤结构推荐采用护坡式现浇砼面板挡墙型式。并在桩号0+450与2+232处分别修建过水路面一座。该工程完成后可保护西台村6个社区、西香卡村5个社区、尕寺村一、四社区。保护487农户2366人,牲畜13279只(头)的生命财产及9349亩农田免受洪灾的侵害,同时可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保障实现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并带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设,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5.工程布置与主要建筑物设计5.1设计依据和基本资料5.1.1设计依据(1)国标《防洪标准》(GB50201-94)(2)国标《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3)部标《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4)《恰卜恰镇防洪规划报告》(2003.6)(5)部标《水利水电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DL5021-93)(6)《XX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7)其它有关资料5.1.2工程等别和防洪标准本防洪标准按一般城镇的重要性来确定防洪标准。本工程主要任务为防洪。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国标《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中的有关规定,确定XX重点山区河道治理的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工程等级为Ⅳ等小⑴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按4级设计、次要建筑物级别按5级设计;相应设计洪水流量15.1m3/s;设计地震烈度为7度(基本烈度为7度)。5.1.3水文气象资料(1)水文XX设计洪水:P=10%,Q=15.1m3/s。(2)气象多年平均气温:3.4℃;极端最高气温:31.1℃;极端最低气温:-31.8℃;多年平均降雨量:311.8mm;无霜期:99d;平均风速:3.6m/s。5.1.4地质资料
(1)地震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2)防洪堤岩基段基础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详见表5-1。表5-1堤基岩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花岗岩片岩砂板岩比重2.5~2.842.72~3.022.7~2.8容重(g/cm3)2.5~2.82.68~2.922.5~2.75孔隙率(%)1.15~2.330.7~3.001.0~10吸水率(%)0.2~0.350.1~0.30.7极限强度(克/cm3)干燥1500~2100750~2200600~1400饱和1100~1900700~1600200~1000软化系数0.69~0.870.7~0.930.39~0.7弹性模量(g/cm3)33~65×10412.6~20×10412~23×104泊桑比0.2~0.330.17~0.260.28~0.33tgΨ0.47~0.75(3)地形图河段1/500实测带状地形图,1/10000航测地形图。5.1.5稳定安全系数本工程主要任务为防洪。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国标《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中的有关规定,确定该工程为Ⅳ等小⑴型工程,主要建筑物按4级设计,次要建筑物按5级设计;确定XX堤防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相应设计洪水流量为15.1m3/s;设计地震烈度为7度(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免受洪灾的侵害加高值安全系数按此标准选定。本工程为4级堤防,按规范确定其抗滑、抗倾稳定安全系数。工程选定的洪水标准和堤防设计标准值见表5-2。
表5-2工程洪水标准及堤防设计标准值防洪工程等级洪水标准(%)洪峰流量(m3/s)堤防建筑物等级安全超高(m)ⅣP=1015.140.60.3(越浪)土堤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防洪墙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正常运用非常运用正常运用非常运用1.151.051.21.05防洪墙抗倾稳定安全系数正常运用非常运用1.451.355.2工程布置5.2.1堤线布置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堤线布置遵循“防洪堤与疏浚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治理河道与综合利用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布置。(1)堤线布置原则①防洪堤要保证河道有足够的行洪断面,以利宣泄洪水,同时保护河床稳定。②堤线布置顺应河势,并与洪水的主流线呈大致平行,堤距不突然放大或缩小,不过大改变天然水流状态。③堤线应力求平顺,各堤段平滑连接,不采用折线或急弯。④局部较窄河段可采取放宽河道,疏浚河床的措施,以降低洪水位。⑤堤线布置应保证跨河桥梁行洪宽度,防止新建堤防工程影响堤防安全。⑥堤线布置要合理考虑已建防洪堤的利用和衔接,对已建防洪堤,凡达不到防洪标准的,应加固加高。⑦堤防工程布置应强调投资与效益相适应,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相协调的原则。
⑧堤防工程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堤防和有利地形,修筑在土质较好、比较稳定的滩岸上,留有适当宽度的滩地,尽可能避开软弱地基、强透水地基。⑨堤线的布置应与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相协调,并分析论证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及经济影响。(2)最小行洪宽度的确定根据相关资料和有关规定进行了XX最小行洪宽度的计算,其主要成果为:对照现有河床实际宽度,确定XX设计河道行洪宽度按现有河宽布置(13~48m),河道最窄处行洪宽度为13m,最宽处行洪宽度为48m;经核算,认为最窄处行洪宽度符合XX河道行洪的要求,并兼顾了河道堤高与行洪宽度之间关系,比较符合XX山洪沟道的水文特性和地形条件。(3)堤线布置堤线布置遵循“防洪堤与疏浚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治理河道与综合利用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布置。规划XX修建防洪堤总长8300m,其中左岸修建堤防长4195.5m,右岸修建堤防长4104.5m。新建防洪堤接已建防洪堤向上游修建3990m,本次规划上游修建位置(K0+000)离山沟口距2km左右。并在桩号0+450与2+232处分别修建过水路面1座。工程完成后主要保护西台村、西香卡村、尕寺村及耕地、林地等。保护487农户2366人,牲畜13279只(头)的生命财产及9349亩农田免受洪灾的侵害,同时可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保障实现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并带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设,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布置堤防线从河道安全泄洪和美化乡镇景观角度出发,基本沿现有河道走向布置,尽量减少弯道,
必须为弯道的地方,弯道半径按规范要求进行(为5~10倍河宽,该部分断面可适当放大,留有安全裕量)。有条件的截弯取直,保持河道顺畅,尽量少占耕地和林地,减少房屋拆迁。(4)设计堤距堤距原则上根据稳定河宽的要求,按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保证行洪断面,使建堤前后水位一致的原则分河段确定堤距。由于XX流域大部分河宽在13m~50m,经实际地形勘测,确定XX设计河道行洪宽度按现有河宽布置(13~48m),河道最窄处行洪宽度为13m,最宽处行洪宽度为48m;经计算,最窄处行洪宽度符合XX河道行洪的要求,其他均能满足行洪需要。5.2.2防洪堤型选择堤型选择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根据防洪堤所处位置、堤基地质、建筑材料(项目区石料很少,无法满足工程所需)、施工条件、工程造价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根据河道沿岸的地形、地貌、地质状况、天然河道的流向,并根据县领导的意见。从安全合理、经济实用、坚固耐久等方面进一步的优化比选,经稳定计算和技术比较,推荐堤型采用护坡式现浇砼面板结构,既可降低工程总造价,又能满足防洪要求,易于衔接。防洪堤在布置型式上推荐采用护坡式现浇砼板结构。根据防洪堤所处位置、工程造价等因素,,具体确定为:XX山洪沟采用护坡式现浇砼面板结构。初拟防洪堤断面型式见结构图。5.2.2.1方案比较由于防洪工程在标准范围内断面形式的不同、施工条件的限制及造价的制约,以及乡镇对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的要求,可拟定出不同的设计方案,经过筛选提出三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第一方案:沿河两岸设计防洪堤,堤身为浆砌石挡墙,此方案有如下几个特点:
(1)对已建防洪工程的调查表明,在乡村段堤身采用浆砌石挡墙结构较为普遍。(2)项目区距块石料场较远,沟道内无石料,价格高,不宜采购,但施工方便,工程简单。第二方案:沿河两岸设计防洪堤,堤身为土石碾压填筑。土堤既作为防洪堤,又是交通便道。迎水面采用现浇砼块护坡型式。坡脚设齿墙。此方案有如下几个特点:(1)对已建防洪工程的调查表明,采用护坡型式造价相对比其它型式低,且堤路相结合,可分摊建设投资。(2)该方案对两岸防洪功能作用明显,开挖量相对较小,可充分利用稳定性岸坡,便于施工,可就地取材。XX方案:沿河两岸设计浆砌石护坡结构防洪堤,该结构特点:适宜挖方段,施工简单,但护坡背面填土要求较高,要求回填砂砾石,回填相对密实度不小于0.65,优点是挖方量小,工程造价低。但工程质量难以控制。该方案与第二方案比较,优势并不十分明显,并且增加较多的投资,该方案在治理效果上亦不十分理想。综合上述比较,结合所建防洪堤地理位置、自然地形条件、就地取料条件及防洪功能,同时考虑节省投资,推荐河道采用第二种防洪断面设计,即护坡式现浇砼板结构。该方案坚固耐用,开挖量相对较小,可充分利用稳定性岸坡,便于施工,造价较低,就地取材。不受地形条件限制,工期有保证,且料场距项目区较近,储量、质量均能满足工程要求。5.2.2.2防洪堤型比较与选择
该防洪工程断面本着经济、实用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原则,并结合各防洪段实际情况拟定,根据该河段地形、地质条件,河道洪水水文特性和已建防洪堤的堤型,初步拟定四种断面行式进行分析比较:①仰斜式砼结构;②浆砌石重力式挡墙结构;③仰斜式浆砌石结构;④现浇砼板护坡式结构。各断面分析比较见表5-3。表5-3防洪堤断面分析比较表项目断面型式主要优点主要缺点仰斜式砼断面开挖量小,便于施工。可充分利用砼的抗拉强度。比仰斜式浆砌石断面施工难度大,对砼质量要求较高,造价高。浆砌石重力式挡墙结构底板尺寸大,结构稳定性好。地基压力小而且均匀。基础开挖量大,耗用材料多,造价较高。仰斜式浆砌石断面开挖量小,便于施工和质量控制。造价低,可就地取材。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截面尺寸较大。现浇砼板护坡式断面开挖量相对较小,可充分利用稳定性岸坡,便于施工,造价较低。占地较多,对砼质量要求较高。无法改善周围环境。经对以上断面分析比较,并结合防洪段实际情况,推荐采用护坡式现浇砼面板结构做为各段防洪堤的设计断面。根据各河段推荐断面的计算结果和冲刷深度,防洪堤断面结构如下:防洪堤采用护坡式现浇砼板结构,根据冲刷深度计算,确定防洪堤基础深度为1.7m。防洪堤临水面坡度为1:2,背水面为1:2,堤高为1.3m,面板厚0.15m,堤顶带齿墙,厚0.20m,宽0.25m,基础宽0.5m,深1.7m,面板、基础、齿墙混凝土均采用C20标号。防洪堤每5m设一道沥青砂板伸缩缝。防洪堤两岸均设1.5m宽的马道,马道采用25cm厚砂砾石铺面。防洪堤背后填土为无粘性土,但淤泥或自然含水率高且粘粒含量过多的粘土、粉细纱、冻土块、水稳定性差的膨胀土、分散性土等不宜作堤身填筑料。无粘性土的填筑标准应按相对密度不应小于0.60。5.3堤防工程设计5.3.1河道沿程水面线5.3.1.1计算方法及参数
河道过流能力通过计算河道水面线的方法分析。水面线计算采用水力学方法,按照能量守恒方程(即伯努里方程)自下游向上游逐段推求:式中:V上、V下——上、下游断面的流速(m/s);Z上、Z下——上、下游断面的水位(m);hw=hy+hj——两断面间水头损失(m);hy=J·ΔL——沿程水头损失(m);——沿程摩阻坡度(平均比降);ΔL——两断面间距(m);——局部水头损失(m)。计算现状河道水面线时,河道断面采用3+989.5处实测横断面资料。河道平均糙率可按如下方法确定:天然沟道糙率,采用《XX省水文手册》中的斯里勃内天然河槽糙率表,依据河槽特征,确定河道天然糙率为0.035。防洪治理后的沟道糙率,按各部位分别取不同的值,河床仍用天然糙率0.035~0.038,堤岸按不同材质的堤防,依据《水力学》中各种材料河槽的天然糙率n值表,取无抹灰的混凝土护面n=0.017,浆砌石挡墙n=0.0225~0.0325,综合糙率n综,计算公式如下:n综=[(x1n12+x2n22+x3n32)/(x1+x2+x3)]1/2式中不同糙率n1、n2、n3相应部分的湿润长度为x1、x2、x3。经计算采用现浇砼面板挡墙断面时综合糙率n综=0.016~0.035。该河段综合糙率采用n综=0.030~0.035。即河段综合糙率通过上、下游实测分析,结合调查洪水反推的糙率,经综合分析确定为n综合=0.035。
5.3.1.2首断面水位流量关系计算在计算河道水面线时,需要首先确定设计流量时最下游断面(桩号3+989.5)的水位作为起调水位。水位流量关系计算方法采用曼宁公式,计算公式如下:水位流量关系采用水力学常用的曼宁公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表中:n——河道综合糙率;R——水力半径(m);I——水面比降;A——实测断面面积(m2)。根据实地踏勘XX河道宽度(按最窄处的计算)及河道特性,XX沟道采用单式断面计算河道洪水位。河道纵比降为实测比降,糙率采用综合糙率。根据拟建的防洪堤布置及结合实际地形情况,沟道断面计算设计洪水深,确定防洪堤深。水力要素见表5-4。表5-4XX河道断面水力要素表名称设计流量(m3/s)综合糙率n坡降I水面宽度B(m)设计防洪堤深h(m)设计正常水深h(m)流速V(m/s)备注XX15.10.0350.008151.300.671.57护坡式现浇砼面板断面计算该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时,河道纵比降为实测比降,糙率采用综合糙率。计算断面处分别采用实测断面和规划断面。XX(3+989.5)断面水位流量关系见表5-5和图5-1。表5-5XX3+989.5断面水位流量关系表水位(m)流量(m3/s)水位(m)流量(m3/s)2878.530.22878.530.0
2878.630.82878.631.52878.732.72878.734.72878.835.42878.839.32878.939.42878.9314.92879.0313.42879.0321.6根据计算得到的水位流量关系,计算XX10年洪水时该断面的设计水位。设计流量采用本次复核的设计洪水成果,10年一遇设计洪水洪峰流量为15.1m3/s。图5-1XX3+989.5水位流量关系曲线5.3.1.3河道设计水面线按照以上计算方法和参数取值,推算得XX10年一遇洪水的现状河道和规划河道的设计水面线。计算结果见表5-6和图5-2。表5-6XX10年一遇水面线计算结果表里程地面高程设计高程水面线高程堤顶高程基础高程0+0002932.112932.112932.562933.412930.410+1052929.532929.532929.992930.832927.830+1952928.292928.262928.722929.562926.56
0+3002926.722926.772927.262928.072925.070+4052925.342925.282925.82926.582923.580+4952923.972924.012924.512925.312922.310+6002922.682922.522923.022923.822920.820+7052920.942921.042921.552922.342919.340+7952920.42919.762920.282921.062918.060+9002918.362918.282918.792919.582916.581+0052917.122916.792917.292918.092915.091+0952915.632915.522916.032916.822913.821+2002914.042914.032914.552915.332912.331+3052912.392912.542913.062913.842910.841+3952911.142911.272911.812912.572909.571+5002910.132909.782910.342911.082908.081+6052908.442908.332908.872909.632906.631+6952907.912907.242907.782908.542905.541+8002906.22905.982906.512907.282904.281+9052905.052904.712905.252906.012903.011+9952901.992903.622904.192904.922901.922+1002897.12901.722902.162903.022900.022+2052898.822898.982899.42900.282897.282+2952893.662896.622897.042897.922894.922+4002897.582893.882894.292895.182892.182+5052892.22892.282892.82893.582890.582+5952891.712891.662892.192892.962889.962+7002890.072890.932891.452892.232889.232+8052887.982890.22890.712891.52888.52+8952891.842889.582890.092890.882887.883+0002888.852888.692889.162889.992886.993+1052887.722887.372887.982888.672885.673+1952886.422886.252886.882887.552884.553+3002884.922884.932885.592886.232883.233+4052883.422883.622884.22884.922881.923+4952882.832882.492883.072883.792880.793+6002881.162881.182881.682882.482879.483+70528792879.862880.382881.162878.163+7952878.442879.072879.652880.372877.373+9002877.762878.532879.162879.832876.833+989.52878.032878.062878.732879.362876.36
图5-2XX10年一遇水面线计算结果图5.3.2堤防超高及堤顶高程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第2.1.1条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规定,确定本工程堤防级别为4级。防洪堤安全超高为防洪堤安全加高值加上设计波浪爬高和设计风雍增水高度,利用XX县的多年平均最大风速和修堤后河道各控制断面的水力特性,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第6.3.1条和附录三进行堤项超高和波浪计算。公式如下:堤项超高公式:Y=R+e+A式中:Y一堤顶超高(m);R一设计波浪爬高(m);e一设计风雍增水高度(m);A一安全加高值(m)。设计波浪爬亭计算公式:Rp=K△KvKP·(·L)0.5/(1+m)0.5
式中:Rp—累积频率为P的波浪爬高(m);K△—斜坡糙率及渗透性系数,与护面类型有关;Kv—经验系数;Kp—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m—斜坡坡率;—堤前波浪的平均波高(m);L—堤前波浪的波长(m)。设计风雍增水高度计算公式:e=K·V·2F·cosβ/2g·d式中:K—综合摩阻系数;V—设计风速(m/s);F—由计算点逆风向量到对岸的距离(m);d—水域的平均水深(m);β—风向与垂直向的夹角(°)。经计算,各河段波浪设计爬高Rp为0.02m。设计风雍增水高度e太小,可以忽略不计。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第2.2.1条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规定,整治河道堤防安全加高值(不允许越浪的堤防工程)为0.6m。由计算得堤顶超高为0.6m。5.3.3堤顶宽度堤顶无特殊交通要求,仅供人行,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规定,马道宽为1.5m。5.3.4堤脚防冲设计据有关资料及实地踏勘,XX河道推移质泥沙粒径20~80mm之间,按推移质泥沙粒径50mm进行冲刷计算,直段冲刷深度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hB—局部冲刷深度(从水面算起),m;hP—冲刷处的深度(以近似设计水位最大深度代替),m;vcp—平均流速,m/s;v允—河床面上允许不冲流速,m/s;n—系数,与防护岸坡在平面上的形状有关,一般取n=1/4;弯道段冲刷深度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其中:—从河底算起的局部冲刷,m;—水流流向和岸坡夹角,(°);—防护建筑物迎水面边坡系数;—坡脚处土壤计算粒径,cm;—水流偏斜时,水流的局部冲刷流速;其主要结果为:XX直段冲刷深度h=0.75m,弯道段冲刷深h=0.95m。根据计算的河道冲刷深度,根据规范要求及当地最大冻土层深度的要求,堤脚防冲采用防冲趾墙,趾墙埋深取冲刷深度以下1.0m。确定XX防洪堤基础埋深h=1.7m。5.3.5防洪堤稳定计算本工程在河段设有重力式浆砌石挡墙,墙高为1.3~1.8m,断面按抗滑、抗倾稳定计算确定,同时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墙后回填砂砾石,其指标采用r=18kN/m3,ψ=350。⑴计算公式①抗滑:kC=f∑W/∑P
②抗倾:kO=∑MV/∑MH③防洪墙基底压应力:σmax、min=∑G/A±∑M/∑W其中:f—墙底与基础磨擦系数,砂卵石地基取0.4,基岩地基取0.5;∑W、∑P—作用于墙体上的全部垂直力和水平力;∑MV、∑MH—抗倾覆力距、倾覆力距;σmax、min—地基最大、最小压应力;∑G—垂直荷载;A—底板面积;∑M—荷载对底板形心轴的力矩;∑W—底板的截面系数;⑵挡墙应按下列情况进行稳定计算①选择有代表性断面②选择荷载组合的最不利情况③应选择设计条件在正常情况下,设计水位聚降至河床最低水位时防洪墙的整体稳定+基础冲刷;非常情况下,墙前、后无水的情况。⑶计算结果计算成果见表5-7。表5-7防洪堤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成果表项目设计条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抗倾稳定安全系数地基应力T/m3安全系数正常情况1.151.45地基承载力35~40非常情况1.051.35计算值正常情况1.39~1.491.77~1.90σmax=21.6σmin=3.79非常情况1.20~1.261.52~1.595.3.6过水路面设计在桩号0+450与2+232处分别修建过水路面1座。过水路面采用C20素混凝土浇筑,路面宽3.5m,在沟道内长45~123m,两边按1:12.5的坡走,长15m,到原路面可加长3.0m。路两旁采用M7.5
浆砌石砌筑,路面每10m设伸缩缝一道,采用沥青衫板填缝。详见过水路面结构图。5.3.7河道疏浚河道疏浚的目的是为实现设计行洪宽度和河床纵坡而进行。XX疏浚为维护性疏浚,主要针对洪积河心洲、河滩、乱挖砂石料的深坑进行,使河道形成较为规整的行洪断面。工程量采作平均断面积法进行计算。
6.施工组织设计6.1施工条件6.1.1工程概况XX省XX州XX县XX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位于XX省XX县恰卜恰镇,新修建防洪堤总长8300m。防洪堤设计标准按10年一遇洪水,属4级建筑物。6.1.2交通条件工程区交通便利,XX县恰卜恰镇距省会西宁市144km,有省级道路相连。从城区到XX施工区有城区环城路相通,约5km左右,交通较为便利,沟道个别地段需要开辟临时施工便道,与就近的城区路相连。施工区到施工便道由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条件确定。6.1.3建筑材料工程上所用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是块石料和砼粗、细骨料。砼骨料料场:位于恰卜恰河镇西南的次汗素沟料场中购买,有简易公路直通坝址,交通较为方便。料场地形平坦、开阔。料场岩性为冲积砂砾卵石层。料场地下位埋深在0.8~1.1m左右,埋深较浅,料场面积为250m×150m计,按水下开采深度2.0m,以平均厚度法计算其总储量为7.5万m3,之前XX县已在此开采。建议在枯水季节进行开采,经过筛选即可为本工程所用。从砂砾石颗粒分析成果看,作为砼粗细骨料,河床中砂砾石层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平均运距15.0km。块石料:本工程所需少量的块石料需从恰卜恰河上游25km左右的沟后沟段开采,岩性以花岗岩、板岩为主,质地坚硬,储量一般,力学指标满足要求。其他材料均由西宁采购。6.1.4施工用电条件
工程区内有高低压输电线路贯穿,供电普遍,河道两岸电网分布,施工用电可就近接入。6.1.5施工供水条件工程施工时,用水可直接由河内取用,河水经化验,可满足施工要求,除汛期水需进行澄清外,可用于施工。生活用水可以从附近的居民点取用。6.1.6工程施工期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为适应工程受益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并考虑国家和我省的投入能力,本工程施工期安排为12个月。6.2施工导流6.2.1导流标准临时建筑物为5级,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表3.0.2规定,导流洪水标准为3~5年,根据工程情况确定该工程施工导流洪水标准为3年一遇,相应的洪峰流量为64.2m3/s。6.2.2导流方式本工程河道宽度在13~50m之间,施工时(6、7月份)水流影响较大,需做上、下围堰及纵向围堰,基础为强透水性砂卵层,故须做排水处理,设抽水泵排除积水。6.2.3导流建筑物本工程导流围堰由堤基及河道疏通开挖出的砂砾石,土石方填筑而成,围堰断面形式为梯形,顶宽1.0米,迎水面边坡为1:1.5,背水面边坡为1:1.1,围堰高1.2—1.5米,干容重为2.0T/m3,迎水面用纤维袋装砂砾石防冲。6.3主体工程施工工程建设过程应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土方开挖:土方开挖以机械工为主,人工为辅。清基时要做好基础面平整及夯实工作,采用1—2m3液压反铲挖掘机挖装,5—8吨自卸车出渣。土方回填:利用开挖的土石料,推土机分层平仓碾压。浆砌石:块石料由料场开采,5—8吨自卸车运输至作业面,搅拌机搅拌砂浆,人工砌筑。砼浇筑:砼骨料可就近在施工现场筛分获取,并运至施工点,采用0.4M3砼搅拌机拌和,用人力斗车及小型运输车运输。砌石及砼作业期应尽量避开主要行洪时间。其他施工采用常规施工工艺进行。6.4施工总体布置本工程施工时场外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场内交通以临时道路为辅。主要建筑物材料通过公路由汽车直接运至左右岸施工现场。施工临时设施包括临时施工工棚、仓库、临时输电线路、施工便道、临时占地等。6.4.1施工管理施工管理实施“四制”,保证工程顺利完成,并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是项目建设的重要保证。①业主负责制根据工程管理体制,项目建设由水利局负责,对建设项目的立项、筹建、建设、生产经费及资产保值增值的全过程负责。②招标投标制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分别采取公开招标和邀请议标,业主经研究论证后由业主组织人员分别对参与竞标或议标的施工企业进行资质审核和业绩调查,报水务局审定,经过公开竞争,选择最有实力的公司作为该项目的施工单位、业主与施工单位签定承包合同。③项目监理制
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水建[1996]396号)的规定,由项目业主选择具有资质的监理部门为项目建设的监理单位,并签定监理委托合同,明确监理单位的责任与义务,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质量,并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从施工合同的签定到实施,从主要原材料、设备的购置到使用安装,从施工的每个工序环节到阶段工程质量验收,从阶段进度付款到竣工结算,进行全过程监理,实行施工质量一票否决制。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促进整个项目建设的顺利进展。④合同管理制项目建设严格实行合同制管理,施工单位确定后,由建设单位或组织实施单位和施工单位签定《项目区建设施工任务合同书》,合同中明确建设任务,施工质量、技术要求,施工期限及验收交付办法,明确工程进度款、合同价款的拨付及结算方式,明确双方应承但的违约责任。6.5施工总进度计划6.5.1编制原则与依据(1)根据国家和我省的投入能力,本工程控制在6个月内完成。(2)本工程采用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择有一定的施工资质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承担施工。6.5.2工程建设总工期根据河段防护工程规划,本着“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尽快见效”的原则,按主管部门要求,从紧安排工期,初步拟定工程计划工期为半年。安排投资990.75万元,修建防洪堤8300m,过水路面2座。工程分为四个时段,即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完建期。施工总工期不包括筹建期。
工程筹建期工作:主要由建设单位承担工程的招投标工作,选定施工单位、工程征地、青苗赔偿,对外交通、供电、通讯等,为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创造条件。工程准备期主要完成场内临时道路、场地平整,施工工厂,临时房屋修建等施工必需的临时设施。主体工程施工工期是主体工程开始至工程开始发挥效益的工期,主要由施工单位完成永久建筑工程。工程完建期是自工程开始发挥效益至工程竣工的工期,完成工程的扫尾工作。因此,经论证,本工程总工期为12个月。7.工程管理
根据部颁《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要求: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按工程等级标准和运行管理的需要进行设计。由于XX州恰卜恰镇XX无防洪工程管理单位,管理体制不健全,工程实施后,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行政区划分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7.1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7.1.1管理机构按国务院颁发的《河道管理条例》和XX省颁发的《河道管理实施办法》,堤防工程按流域水系管理和行政区划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本工程为小型工程,由XX省河道治理工程管理局和XX县水利局管理。为保证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根据工程管理需要,结合工程实际,确定管理保护范围,通过行政和法律程序划定边界,并向有关部门申办确权和发证。建议护堤范围:工程管理范围为从堤脚线起向外延伸5m。保护范围:临水侧属河道管理范围的河滩地,背水侧为20m。7.1.2人员编制根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行标准》(SLJ705-81)及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本着精简高效、因事设岗、以岗定责、以工作量定员的原则配置管理人员。初步确定工程管理所人员管理人员编制6人,其中技术人员4人,管理人员2人,后勤工作由在编人员兼任,汛期雇用6名护堤人员。7.2工程管理范围、保护范围和管理办法7.2.1工程管理范围为保证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确定管理保护范围,通过行政和法律程序划定边界,并向有关部门审办确权和发证。一般护堤地纵向长度与堤线走向一致,从堤脚线起向外延伸5m。
7.2.2工程保护范围为了确保防洪堤工程在设计条件下安全运行和进行维护工作的需要,防止有碍于防洪堤设施和运行安全,需自管理范围边界线向外延伸10~30m划定保护范围。保护范围按《XX省水利工程土地划界规定》确定。工程保护范围为20m,对临水侧的保护范围为河道内全部河滩地。在堤防工程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爆炸、打井、钻探、开采地下水及其它可能危害防洪堤安全的生产、建设活动。7.2.3管理办法根据《中华人民XX国水法》、《中华人民XX国河道管理条例》和《XX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工程管理办法。(1)在工程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和开展影响工程保护的活动,必须经防洪堤工程管理所同意。(2)在工程管理范围内,河道堤防、护岸等水工工程及堤防管理用房、堤防设施等必须严加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不准侵占和偷盗。(3)工程管理所要组织人员定期对堤岸,建筑物等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隐患和滑坡等险段,同时加强工程监测,向主管单位报告并及时组织清除和处理。(4)河道滩地及岸线开发利用必须经过工程管理所同意,并报主管部门批准。(5)严禁向河道倾倒垃圾、废渣以及其它杂物。(6)工程管理所与省防汛指挥部进行信息交流,做好汛情通报工作。(7)工程保护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村民委员会和个人,都应承担工程保护、维修和防洪抢险义务。
在汛期紧急的情况下,防汛指挥部门有权在河道管辖范围内调用所需的物资、设备和人员,事后予以归还补偿。(8)护堤护岸林木,由河道管理所组织营造和管理,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砍伐或破坏。7.3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和职责为确保防洪堤工程安全、完整,充分发挥河道防洪堤工程行洪抗洪能力,进行防洪堤绿化等多种经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防洪堤工程管理所应开展以下工作:(1)配合水政执法部门制定河道防洪堤河段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宣传贯彻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处理水事纠纷,维护正常工作秩序。(2)在管理和保护范围内,禁止乱倒垃圾、乱占河滩、乱采砂石、乱修建筑物等活动,督促清淤清障,保障安全行洪。加强采砂管理,规定砂石开采范围,发放砂石开采证,制定收取管理费办法。(3)重点堤防工程段,迎水面设立水标尺,加强水情预报工作。在重点保护对象的河段划定“三线”(河道管理范围线、保证水位线、警戒水位线),给城镇建设提供依据。(4)加强防洪堤工程项目的观测:如堤身沉降、堤身基础渗漏、水位观测等,作好记录,编制并实施工程维修计划,当防洪堤工程发生重大险情和重大事故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5)组织负责防洪堤、护岸工程的维护、岁修工作,弥补缺陷,开展和加强沿河防洪堤工程绿化和管理,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努力提高经济效益。(6)加强管理所自身建设,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7.4交通、通讯、工程观测7.4.1交通设施防洪堤管理交通系统,包括对内交通和对外交通。对外交通,应根据工程管理和防洪抢险需要,沿堤线分段修建与地区交通系统相连接的道路支线,以保证堤内外交通畅通。7.4.2通讯防洪堤工程管理单位应建立为防洪堤维修的工程管理、抗洪抢险、防汛服务的专用通讯网络,并与地区的防汛指挥中心连接。考虑实际,防洪堤管理所设施配置见表7-1。表7-1管理机构设施配置表内容观测设备交通设施通讯设施经纬仪水准仪测深仪5t载重车越野车办公自动化设备电话机单位台台台台台套部数量11111117.5工程运行管理工程的运行管理是保证工程正常使用的前提和基础,运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发挥效益,关系到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的长短。在当前,工程管理必须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运行管理机制,明确工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该工程以国家投资为主,地方和群众自筹为辅,工程的所有权应属国家和集体共同所有,由当地受益村进行管理和使用。根据我省几十年水利建设经验,大多数水利工程由于管理措施不力,难以发挥效益。“质量第一,管理第一”是牧区水利建设的核心。因此,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8.环境影响评价8.1环境现状分析及评价工程区位于恰卜恰镇,境内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地势高,气温多变,昼夜及地形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年日照时间长,大部分地区寒冷而干燥,冬季漫长夏季凉爽。工程区地处XX盆地东部,地貌单元上属构造剥蚀中低山,沟两岸为多级阶地和河漫滩,南北呈带状,地区植被覆盖度较差,山体坡面冲沟发育。工程区位于恰卜恰镇,是XXXX自治州首府和XX县政府所在地,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该地区向城市化发展势在必行,有较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总之,工程影响区内的自然条件一般,目前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基本处于协调状态。工程兴建有利于改善当地社会及生态环境,无制约工程兴建的重大环境问题。8.2工程兴建对环境的影响分析8.2.1工程兴建对环境的有利影响⑴防洪堤工程的兴建可保护XX两岸居民住宅和农民赖以生计的农田,避免日益严重的洪灾损失,维护周围正常的生态系统平衡,更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⑵防洪堤工程的兴建,可以减轻流域的水土流失,改善土地质量,保证农业的稳产、高产。⑶建防洪堤所需砂卵石料主要从堤边河滩地上就地取材,可使河道得以清淤、清障,有利于洪水宣泄;由于防洪堤工程兴建,使局部过水断面减小,洪水位有所抬升,但抬升不大,故对行洪无不利影响。因此,修建防洪堤,对河道水文情势的改变是有利的。⑷绿化环境
本防洪工程将与城镇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相衔接,防洪堤绿化措施的实施,为河段沿岸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既美化了环境,又可有效地防止生产废渣、生活垃圾沿河倾倒。改善区域景观和环境卫生。8.2.2工程兴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⑴河段水质的影响:工程施工期对河段水质的影响主要来自砂砾石开采,施工生产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三个方面。⑵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工程区位于恰卜恰镇镇区,施工期较近距离内有集中式居民生活区等敏感点,施工噪声对附近敏感点居民正常工作、学习存在一定影响,夜晚强噪声超过50dB时,将对居民休息产生影响。⑶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本工程施工机械使用燃油较大,施工生产的废气中含CO、NO、SO2等有害物也较多。但由于施工场地沿河堤布设,相对比较分散,加之河谷风较大,扩散条件较好,对大气环境影响不大。施工产生的粉尘和运输产生的粉尘,会使局部地区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时段性增加。⑷内涝及城镇排污的影响:由于防洪堤的建设,将阻断部分地段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排泄,部分地势较低的地方可能产生内涝。防洪堤的建设将改变城镇污水排放方式,若处置不当,将影响城镇污水排放及下游河段水质状况。⑸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工程施工期对沿河两岸的自然景观及部分城镇景观有一定影响。⑹对交通的影响:由于工程施工,使运输量增加,车流量增大,将加重公路及城镇交通道路负担,对交通有一定影响。8.3对不利影响采取的减免和改善措施8.3.1生态环境保护⑴水质保护
施工时,尽量减少泥沙入河量,生活污水需经处理后排放,工区内修建厕所等措施。⑵环境空气质量保护运输车辆采取密封措施;加强施工机具和车辆的维修保养;并使用优质燃料;减少废气排放。施工道路定时洒水、清扫,减少扬尘危害。⑶噪声控制为减小对施工区附近居民的噪声影响,除选用低噪声的机具外,还应对施工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一般不在夜间22:00至次日清晨6:00安排高噪声施工。因工程需要需在夜间连续施工时,应事前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周围居民。⑷合理排放通过修建退水管及排污管排放地表水及地下水,消除内涝。⑸景观保护工程建设要强调防洪堤工程建设和城镇相结合,美化城镇景观。施工期间若发现地下文物古迹,应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报告当地文物主管部门进行妥善处理。8.3.2交通管理工程施工应科学安排施工程序,加强施工车辆管理、调度,对工区繁忙路段、交叉路口设置临时交通岗(哨),保证交通正常有序,以减少施工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8.3.3人群健康及工区卫生保护在施工准备期,结合施工场地平整,对生活区进行一次卫生清理,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施工期间,定期检查监督。施工人员进场前进行疫情检验和预防,传染病患者不得进入施工区。各工区配备专职卫生人员,负责疫情检验和预防一般性疾病治疗及工伤事故处理,负责卫生知识、安全知识和环保意识教育。
9.水土保持9.1水土流失预测⑴预测时段的划分工程的兴建有利于水土流失的防治,新增水土流失预测包括建设区内破坏地表土壤及植被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与运营期内再塑及弃土弃渣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两部分。新增水土流失主要产生在工程建设期。因此,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工程建设期6个月。⑵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量主要是由间接、直接两部分组成。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有关规定》GB/T1577附C的有关规定和现场水土流失情况分析、调查,确定水土流失量。①间接水土流失的预测因项目建设造成原地貌水土保持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导致土壤侵蚀力加剧而增加的水土流失,主要由开挖堤基、料场对原地表植被的破坏,可能会造成局部水土流失。②直接水土流失建设项目造成大量弃土弃渣的不合理堆放,增加的水土流失。本工程的土石方开挖弃土、弃石、弃渣、回填数量就在本治理河段内平衡,无弃渣和外运土石方,也无治理河段以外借运土石方。9.2水土流失防治根据《中华人民XX国水土保持法》的规定“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的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本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建设单位进行全面防治,最大限度的恢复因主体工程建设破坏造成的地表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防止弃土弃渣流失,制止冲沟发育及削坡滑坡,泻流等侵蚀的发生。⑴防治责任范围
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各堤段永久、临时占地面积及砂砾石、块石料场迹地。⑵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应做到重点治理与面上治理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置,充分发挥工程措施之速效性、控制性,以及生物措施的长期性和生态效应,进而彻底根治水土流失,保证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防治措施安排上,以植被措施为主,土地整治先行,合理配置工程措施,点线面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⑶水土保持措施本工程既是防洪工程,又是水土保持工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水土保持以防为主,辅以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复耕措施。在工程建设中,施工产生的弃土、弃渣等应做好拦挡措施,避免汛期弃土、弃渣向XX流失。具体水土保持措施由护堤林草工程、地面整治工程、绿化、挡土墙工程等。本项目只对地面整治工程及挡土墙工程进行费用估算。9.3环境管理⑴目的保障本工程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减免工程兴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改善地区生态环境。⑵任务①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环保措施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落实环保投资。②制定施工区环境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④组织协调地方环保部门与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有关事宜,处理一般环境问题。⑤在施工后期,组织好施工区生态环境恢复及建设。
9.4综合评价结论该项工程实施后,将提高XX的防洪能力,保证了河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地区生态环境。通过改善其自然环境和投资环境,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本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对这些不利因素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水保措施和环境措施,并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强化奖罚制度,进行科学管理后降低其影响程度。施工结束后,大部分影响即可消除。本工程水土保持责任范围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其中项目建设区主要包括工程永久占地、施工临时设施占地、料场、弃渣场、施工场区内外道路占地等;直接影响区主要是施工道路两旁5m范围、开挖扰动地面周围10~20m及堆渣场占压面积周围5~10m。在工程建设中,施工产生的弃土、弃渣等应做好拦挡措施,避免汛期弃土、弃渣向河道流失。因此,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出发,护岸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10.工程投资概算10.1编制依据1)、工程量:根据设计图纸计算。2)、编制方法:根据XX省水利厅(2009)28号文颁发的“
XX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编制。3)、取费标准:执行XX省水利厅(2009)28号文颁发的“XX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中规定的标准计算费用。4)、采用定额:建筑工程采用执行XX省水利厅(青水建【2009】875号文)颁发的《XX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安装工程采用(中小型)《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当地海拔高程2500~3000m之间计算,人工、机械分别增加高海拔降效系数15%、35%。5)、人工工资:根据XX省水利厅(2009)28号文颁发的“XX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中规定的标准计算,工资中包括基本工资、辅助工资、津贴工资全部内容,计算结果为技工42.78元/工日,普工25.98元/工日。6)、材料价格:采用XX省建设厅定额站2013年第2期价格中原价,计算运杂费、采购保管费后作为工地预算材料价格,其中运杂费执行2013年XX省公路工程建筑材料价格表2013年第2期公布的《XX省公路工程汽车货物运价表》中标准,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对装卸费、调车费、基价做了微小的上调。风水电单价为估价,风0.13元/m3,水0.5元/m3,电0.65元/kwh。7)、机械台班费:执行XX省水利厅(青水建【2009】875号文)颁发的《XX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计算。8)、工程单价包括直接工程费、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和差价。9)、各种费率标准费率表序号项目名称取费基数费率备注一高海拔降效系数
1人工定额人工1.152机械定额机械1.35二其他直接费1建筑工程直接费5.5%2安装工程直接费6.5%三现场经费1土石方工程直接费9.0%2砂石备料工程直接费2%3混凝土工程直接费8.0%4钻孔及灌浆工程直接费7.0%5疏浚工程直接费5.0%6其他工程直接费5.0%7安装工程人工费45.0%四间接费1土石方工程直接工程费9.0%2砂石备料工程直接工程费6.0%4混凝土工程直接工程费5.0%5钻孔及灌浆工程直接工程费7.0%5疏浚工程直接工程费5.0%6其他工程直接工程费5.0%7安装工程人工费50.0%五计划利润直接工程费+间接费7.00%六税金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3.22%八定额扩大系数1建筑工程5%2安装工程5%10.2计算结果⑴总投资:该项目总投资为990.75万元。⑵主要工程量:土石方6.78万m3、砌石1068.6m3、砼与钢筋砼1.59万m3。⑶耗用材料:水泥4588.9t、木材207.2m3。⑷耗用地材:砂子8521.5m3、块石1260.9m3、砾石
13224.8m3。⑸耗用劳力:7.26万工日。⑹施工工期:12个月。10.3总概算表见表10-1。总概算表表10-1单位:万元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独立费用合计占一至五部分投资(%)第一部分:建筑工程816.3882.40%XX防洪堤工程686.74686.74过水路面53.1853.18疏浚工程76.4676.46第二部分:施工临时工程23.842.41%一~二部分之和840.2284.81%XX部分:独立费用103.35103.3510.43%一~三部分之和943.5795.24%第四部分:预备费47.184.76%基本预备费5%47.18一~四部分之和990.75100.00%总投资990.75100.00%
11.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11.1社会效益初步分析项目区是恰卜恰镇的一大组成部分,恰卜恰镇是XXXX自治州首府和XX县政府所在地,由于历史原因,该地区防洪工程建设缺乏统一,布局不合理,规模小,绝大多数河段仍处于自然防御状态,洪水灾害频繁,损失较重。防洪工程兴建后,可使河段防洪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从而使区域防洪能力大大增强,其社会效益巨大。⑴工程的兴建,能收到较好的防洪效益,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减少洪水灾害,平均每年减免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151.5万元。⑵工程的兴建,可最大限度的避免两岸每年因洪水冲刷造成的损失,缓解人地矛盾,减少水土流失,对促进当地工农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地区经济建设步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⑶社会经济越发展对防洪的要求就越高。工程的兴建可适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也可带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设,改善地区环境。该工程完成后可保护西台村、西香卡村、尕寺村及耕地、林地等。保护487农户2366人,牲畜13279只(头)的生命财产及9349亩农田免受洪灾的侵害,同时可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保障实现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本防洪工程将与城镇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相衔接,防洪堤绿化措施的实施,为河段沿岸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既美化了环境,又可有效地防止生产废渣、生活垃圾沿河倾倒。改善区域景观和环境卫生。通过改善其自然环境和投资环境,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其社会效益十分显着。
11.2经济评价11.2.1评价依据11.2.1.1经济评价依据本次经济评价主要依据为:⑴水利部发布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⑵国家计委和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⑶水利部颁布的《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SL206—98)。鉴于本项防洪规划工程为社会公益性工程,具有长远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而无财务收益,因此只进行国民经济评价,不做财务评价。11.2.1.2采用的价格水平、主要参数及评价准则在国民经济评价时,投入物和产出物均采用影子价格。影子价格是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等资源对国民收益在最优产出水平时所具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价格。鉴于测算目前的影子价格比较困难,而且目前的影子价格、影子费用、影子工资与现行价格和费用比较接近。根据水利部颁发的《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SL206-98)第4.0.5条规定,当测算影子价格有困难时,可采用国内市场价格。因此,本次采用先行价格的投资和效益进行本工程的国民经济评价。11.2.2国民经济评价
本工程的经济评价主要根据水利部发布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SL72-94)和国家纪委编制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水利部颁发的《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SL206-98),鉴于本工程为社会公益性工程,具有长远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而无财务收益,因此只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故不作财务评价。本次防洪工程总投资为990.75万元。扣除国民经济内部转移支付的税金(3.22%)和计划利润(7%)101.25万元,工程固定资产投资为889.50万元。本次防洪规划项目施工期为12个月,从第二年开始收益,正常运行期为40年,计算期为41年。国民经济评价的目的是把国家有限的各种投资资源用于国家最需要的投资项目上,使全社会可用于投资的有限资源能够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使国民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增长。根据《水利建设部项目经济评价规范》规定,国民经济评价中的价格采用影子价格,因防洪治理工程为公益性项目,社会折现率采用7%。⑴费用计算:固定资产投资:以XX县建设和物价部门提供的近年建筑材料指导价和XX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进行概(估)算。因为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角度出发,采用影子价格来考察工程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故工程投资需按影子价格进行调整,剔除概算中属于国民经济内部转移支付的贷款利息税金等,本设计项目使用财政建设资金无贷款利息,只剔除税金部分。a.年运行费主要包括维修费、及其它费用等。①维修费按调整后构成固定资产投资的1.5%计取,推荐方案为13.34万元。②其它费用按维修费的30%计取,推荐方案为4.00万元。推荐方案年运行费用①~②之和为17.34万元。b.流动资金作为维护工程正常运行时新需的周转资金,按两年
的运行费考虑,推荐方案为34.68万元。⑵效益计算:本工程最显著的效益为防洪效益,而防洪效益只能按历年遭受洪灾损失估算。a.洪灾损失费用很难用实物和货币表达,如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对灾后生产发展的制约影响等。因此设计只能以原河道两岸住宅小区和居民区进行走访调查统计估算,沿河两岸调查对象主要是历年洪水演变过程中冲毁倒塌的房屋、洪水冲淤的蔬菜地、工厂淹没设备及更新损坏的设备、避洪搬迁、水毁建筑物修复、因洪灾导致工厂停工停产损失、国家支付的救灾补贴、抗洪抢险费用、修建防洪堤及导流墙坝、冲毁的土地面积、冲毁土地的恢复、河道卡口处淤积量清除等。经分析每年洪水所造成的损失和估算直接防洪效益为115.0万元;本工程考虑间接河道整治效益为直接效益的10%,计11.5万元。多年平均防洪效益多年平均防洪效益为上述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之和,本工程多年平均防洪效益为126.50万元。工程建成后防洪效益的增长率为1%。⑵其它效益其它效益包括旅游增加效益、经济发展贡献效益、水土保持效益等,初步按25万元计。b.固定资产余值及流动资金回收:固定资产余值根据该工程状况预测,调整后按其固定资产的8%考虑,推荐方案为71.16万元。固定资产余值和流动资金均应计算为一次回收,并计入国民工程效益中。⑶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
㈢财务评价结论根据国民经济现金流量表,社会折现率(Is)定为8%,分析计算本工程的各种评价指标如下:(1)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1.79%;(2)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11;(3)经济净现值ENPV=207.56万元(4)投资回收期为8年;通过以上分析该工程满足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效益较好,可行。
国民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12345678910111213141516合计1现金流入量(B)0.0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2272.501.1效益0.0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151.502272.501.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71.1671.161.3回收流动资金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4.6834.682现金流出量(C)924.18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184.282.1固定资产投资889.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889.502.2流动资金34.68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4.682.3年运行费用0.00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17.34260.103净现金流量(B-C)-924.18134.16134.16134.16134.16134.16134.16134.16134.16134.16134.16134.16134.16134.16134.16134.161088.224累计净现金流量-924.18-790.02-655.86-521.7-387.54-253.38-119.2214.94149.1283.26417.42551.58685.74819.9954.061088.221312.32
11.2.3社会效益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的建设,除上述的防洪效益外,还具有生态环境效益等综合性社会效益。由于本阶段工作未收集有关资料,加上此类效益本身较难量化,故在此只做定性描述,国民经济评价中暂不考虑。随着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的建设及沿线城建规划的实施,流域内乡镇将形成一道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靓丽风景线。通过河道治理洪水泛滥、乱采、乱挖的现象得到控制,减小因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环境的改善,吸引更多的人来XX流域投资开发,以此来带动全流域经济的发展。随着本项目的付诸实施,乡村的面貌及生活环境也将得到极大改善,对满足流域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文明需求以及增进民族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见,其社会效益是显著的。11.2.4生态环境效益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的建设,使流域内河水得到统一排放,保证身体健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疏浚河道,修建堤防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土流失。同时,减小了水质污染改善农业、生态和工程的用水质量,对提高流域环境质量,改善流域气候,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大有裨益。11.3综合评价由于历年洪水对该地区的危害十分严重,因而洪灾造成损失非常惨重。兴建防洪治理工程,为流域创造良好的投资、生产、生活环境,发展当地的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国民经济评价成果,表明本项防洪规划工程各项经济指标均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防洪效益较为显著。当地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盼望能及早立项,尽早实施本项目。
12.结论及建议⑴项目实施后,可保护西台村、西香卡村、尕寺村及耕地、林地等。保护487农户2366人,牲畜13279只(头)的生命财产及9349亩农田免受洪灾的侵害,同时可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保障实现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并带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设,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平均每年减少洪水损失135万元。⑵根据本阶段的工作,本项目无大的工程地质、环境问题,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该地区水土保持和环境卫生的改观,有利于环湖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⑶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该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保障该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⑷本工程建筑物结构简单,无大的技术问题,项目区建设条件良好,具备近期实施的有利条件。⑸项目区经济较为落后,工农业生产总值较小,地方政府投入资金十分有限,资金缺口大,申请国家资金给予支持。
13.附件附件一:XX省XX州XX县XX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投资概算书一份;附表二:XX省XX州XX县XX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实施阶段图册一份;
目录1.综合说明11.1概述11.2水文气象31.3工程地质51.4工程任务和规模8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01.6施工组织131.7工程管理151.8环境影响评价151.9水土保持161.10投资概算161.11经济评价161.12结论和建议172.水文气象192.1流域概况192.2气象192.3设计洪水212.4泥沙263.工程地质273.1工程概况273.2区域地质概况283.3堤防的工程地质条件313.4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403.5天然建筑材料443.6结论及建议454.工程任务和规模46
4.1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464.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504.3工程建设的任务514.4工程建设规模525.工程布置与主要建筑物设计535.1设计依据和基本资料535.2工程布置555.3堤防工程设计596.施工组织设计696.1施工条件696.2施工导流706.3主体工程施工706.4施工总体布置716.5施工总进度计划727.工程管理747.1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747.2工程管理范围、保护范围和管理办法747.3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和职责767.4交通、通讯、工程观测777.5工程运行管理778.环境影响评价788.1环境现状分析及评价788.2工程兴建对环境的影响分析788.3对不利影响采取的减免和改善措施799.水土保持819.1水土流失预测81
9.2水土流失防治819.3环境管理829.4综合评价结论8310.工程投资概算8410.1编制依据8410.2计算结果8510.3总概算表8611.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8711.1社会效益初步分析8711.2经济评价8811.3综合评价9312.结论及建议9513.附件96
项目名称:XX州XX县XX重点山区河道治理试点项目编制单位:XX水利水电XX工程局有限公司审定:审核:周祖庆项目负责:马文武校核:代金辉编写:马文武冯玉风概算编制:张有清薛婕参加人员:王海博安金鹰项目协作单位:XX县水利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平顶山石龙区龙兴街道办事处军营社区河道治理工程
- 登封唐庄镇郭庄村河道治理项目
- 小河道治理水文计算
- 平顶山石龙区龙兴街道办事处军营社区河道治理工程
- 古浪城防洪及河道治理项目可研等
- 污染河道治理与修复技术综述论文
- 新、老运粮河道治理工程监理规划
- 宁海梅林街道雁苍山河道治理工程
- 庆城东西河道治理项目一期附属工程
- 河道治理和水土保持工程(2011年)
- 毕业论文小流域暨灌排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 汤阴汤河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ppp项目
- 河道治理动员会发言材料
- 内蒙古黄河流域大黑河河道治理工程
- 汾临市涝洰河高河段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 青岛即墨市窑头节制闸拆除重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河道治理)大学毕业论文.doc
- 毕业论文设计__小流域暨灌排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 鸣矣河安宁市八街镇河道治理标(昆明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