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00 KB
- 3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考题参考答案注:红色标题为2009补充思考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中华民族才能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之林。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它不但以新的形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强大的生命力。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3)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从革命与战争到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邓小平理论正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国际、国内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具体来说,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正是在上述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背景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34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等等。总之,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仅是“三个代表”三句话。“三个代表”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三个代表”的系统展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主要包括: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一,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第二,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第二,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第三,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要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34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全面发展,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强调协调发展,即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2)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第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第二,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之间之所以说是一脉相承的,是因为它们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革命、建设问题,所以它们有相同的哲学基础、共同理想等。之所以说它又是与时俱进的,是因为它们所面对的革命和建设问题,都是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的有很大差异性的问题,因此,在具体做法等方面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着不同的理论概括。(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③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④这个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⑤这个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这个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在实践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2)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4
①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②这一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③这一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1)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2)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3)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借用“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4)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5)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贡献?(1)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还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3)2004年1月,胡锦涛在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继续坚持事实就是思想路线,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认识。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2)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展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2-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内容:《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34
(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2)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展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理解:以深刻而完整的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根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表述,“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阐发党的思想路线时,又从多侧面揭示了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方法论思想中的地位。首先,他明确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他多次讲: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实事求是。我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体系,就要抓住它的实质,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是用最简洁的语言指出了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无疑也指出了它在党的思想路线中的核心地位。其次,他又指明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唯物论基础。邓小平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是唯物主义”。这就是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所创立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体现,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再次,邓小平还认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从而强调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指导作用。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1)一方面,由于把握和运用了实事求是,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始终,体现在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2)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实事求是思想,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的整体。(1)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党在不同时期分别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事实就是。(2)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前提和条件。只有解放了思想,克服了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避免主观主义、片面性和绝对化等“左”和“右”的错误,也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3)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不竭动力。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决定了我们的思想认识必须与时俱进。同时,与时俱进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又推动人们大胆的去冲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实事求是,求真务实。34
(4)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是解放思想、与时具进的必然要求。求真务实揭示了人类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回到实践的发展过程和规律,进一步指明了认识的目的和方向,是实事求是深刻内涵的直接体现,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6.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1)解放思想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面对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根据中国的实际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和首要条件,是改革创新的基本动力。改革开放30年伟大历史进程,其起点就始于思想解放,其过程也一直伴随着思想解放。只有解放思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我们才有可能自觉地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发展的新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3)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才能激发和凝聚广大党员和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共同应对各种各样的新挑战。(4)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科学分析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5)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理论创新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7.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2)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三个统一,都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广。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2)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来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的理论。(3)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2)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34
(3)由于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4)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一是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具有强烈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二是分布集中,便于团结;三是它大部分出生于破产农民,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有利于工农联盟。(5)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起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就其内容来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尊严和独立的;就其形式来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是指它是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的,是人民大众的文化。4、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1)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理论。(2)它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3)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5、如何认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作出的巨大贡献?(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并在这一过程中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3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他科学地分析发中国社会和各种深刻矛盾,认为现时的红色政权虽然还很小,但是中国革命肯定会很快发展起来。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3)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1938年11月,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6、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关系?34
(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2)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3)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的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一支人民军队,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4)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加强思想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必须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这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逐步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5)三大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2.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过渡到社会主义,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由于现代工业的固定资产中官僚资本占80%,国家没收这一部分庞大资本,不仅建立起了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而且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端。34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内在要求。一般规模较小的农业互助合作组织,没有大机器,主要靠协作,也可以增产。事实上,与个体农业相比,农业互助合作社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第三,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些措施,不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很自然地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重要因素。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尽管帝国主义对我国军事上侵略威胁,经济上严密封锁,政治上孤立遏制,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也很不景气。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正充满向上发展的活力。此外,朝鲜战争停战使世界的形势开始和缓。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毛泽东正是在科学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着的深刻变化及发展趋势,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上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主要是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但是,不能因为出现一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及时总结农民的实践经验,创造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过渡形式。在手工业改造方面的逐步过渡,不仅保护和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为手工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创造出从初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避免了在改造期间可能发生的剧烈的社会震荡和经济破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进行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用事实向农民表明合作化的好处和给农民带来的利益,使农民拥护党的政策。手工业者的情况和农民基本相同。同时以和平赎买的方法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进行。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不仅稳定了资本家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将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干部。这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5.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34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选择并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的变革。这种变革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为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对这些国家的人民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第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中顺利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答: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经验教训相联系的,也是同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他明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相结合的过程中,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这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答: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邓小平之所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中,不是简单的出于对社会主义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的逻辑推演,而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的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看,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搞清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的谈论社会主义,同时也没有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显得尤为重要。34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邓小平从中国具体的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要解决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问题外,还有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的问题。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比较长的动态过程。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答: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反复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这是因为: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安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创造物质条件,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基础上。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发展起来了,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的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第四,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党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一是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二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不论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都要靠发展。三是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无论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的思想,我们就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难。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该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关系的学说的重大发展。马克思根据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这是因为: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迅速增长,同时,也实现了经济质的飞跃。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它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它诸因素,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要使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进行有机结合,管理是关键。科学技术与经济广泛结合,使得管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范畴。第四,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指发展生产力的途径是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指出本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发展高科技并使其产业化,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捷径。5.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34
答: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这是因为:第一,中国中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的改革和开放,就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总的目标是改造落后生产力,提升传统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生产力的水平。第三,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就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途径。第四,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第五,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责任。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34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现实中表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统一。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有了这两者的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必定能够胜利。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方针概括到党的基本路线之中,不仅是改变我国不发达现状的需要,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精神。(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改革必然会失去正确的方向,走到背离社会主义的邪路上去,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就要把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2)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通过若干阶段的具体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在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需要提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形成阶段性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归根结底都是在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条件。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毫不动摇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致力于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34
6-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基本实现为止,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这种长期性,是由历史前提、现实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决定的。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2.我国现实的国情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3.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状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实现这个历史过程中的一系列转变,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6-3:为什么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第一小问:1,我们党的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搞对头,我们的事业就发展、就前进;党的基本路线搞错了,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和失败。2,党的基本路线之所以是兴国的重大法宝,主要是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3,党的基本路线之所以是立国的重大法宝,主要是因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4,党的基本路线之所以是强国的重大法宝,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第二小问: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4.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意义重大。5.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联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继续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既体现了对邓小平小康思想的继承,又体现了时代特征,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区别:内容或目标不同。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1)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水平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只是解决了衣食无虑的基本生存需要,离宽裕还较远,34
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2)总体小康是一个不全面的小康。目前以生存消费为基本内容,人民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还比较好,但教育、文化等生活方面的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还比较落后,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医疗保障方面的需求还没有普遍得到满足。另外,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还有很大距离,生态与生产、生活的矛盾也还很突出。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3)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6.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⑴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可见,当代中国不实行改革开放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决定着当代中国的前途和命运。⑵改革开放是新的伟大革命,它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要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见,改革开放是决定着当代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伟大事业。⑶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⑵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34
⑶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4)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5)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存在许多阻碍和束缚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地方,现成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生产力之间仍然存在矛盾。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社会主义还需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⑴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从解放生产力,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⑵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既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总的目的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⑶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⑷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⑸改革开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未进行过的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因此,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⑴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为此,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⑵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为此,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及时化解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⑶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为此,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要坚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要坚持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工作重点。34
7-5怎样理解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各国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扩大,贫困、疾病、文盲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突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国作出正确的战略抉择,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世界历史眼光的重要命题。邓小平说:“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一命题是邓小平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当今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只有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和科技成果来发展自己,能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这也是邓小平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长期闭关自守,把我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这还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的深刻的结论。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也迫切需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这一切都离不开向世界开放。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和政策。进一步开放市场,优化投资和贸易环境。改善贸易结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与所在国的企业共同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实质,就是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形成威胁,只会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7-6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在开放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增大。为此,必须适应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坚持此三项战略,我们可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5.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⑴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⑵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34
⑶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⑷这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6.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⑴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是正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决策。“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⑵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作出的正确选择。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⑶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资金不足、科学技术落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⑷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⑸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对于中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中国在基本实现现代化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因为,从纵向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越来越开放。从横向看,当今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度越来越高。因此,必须把对外开放确立为长期基本国策。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联系而言,两者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即具有共性:从资源配置方式看,两者都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都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从经济运行看,法治都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区别而言,两者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即具有个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地位,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重大突破和创新:(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34
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突破了把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混为一谈的传统看法。认为,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所有制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而且,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3)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1)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和作为其对立物的私有制,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2)正因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因此,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如股份制。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既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可以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1)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这样,我国的分配制度,可概括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但不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要素分配,都会引发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指每一个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劳动,社会则根据每一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收入分配。但由于劳动者的个人天赋不同,以及能力有大有小,他们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是有很大差异的,那些能够提供较高质量和较多数量劳动的人,就能获得较高的收入,那些只能提供较低质量和较少数量劳动的人,就只能获得较少的收入,从而使得社会上一部分人收入高,另一部分人收入低,呈现出个人收入差距的现象,这种收入差距是合理的、正常的,也是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3)由于不同的生产要素具有不同的稀缺程度,因此,不同要素的所有者便会获得不同的收入。例如,资本、管理等要素,供不应求,该要素的所有者就能获得高收入,而劳动特别是普通劳动等要素,供过于求,该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就较低。按要素分配虽然会引起收入差距的出现和扩大,但它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因此具有合理性。但对由此而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应进行财政等手段的调节。(4)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如行业垄断、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6.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长期存在的短缺状况基本改变,买方市场初步形成,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度增加,推动着消费结构升级。正是这些成就和变化,为我们走向“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必要的市场供求格局和重要的体制性基础,使我们有条件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在改革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资源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这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的要求,相对说来比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更加突出。因此,无论是从现实出发还是从未来着眼,都要求我们必须“好”字当前,坚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34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的关键。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5)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创新精神,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7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1)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未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而且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两字之差,寓意深远,意义重大。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此外,还强调结构优化,资源节约,成果共享。因此,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2)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复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3)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区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这不仅影响全国经济稳定地、可持续地发展,影响四个现代化的整体进程,而且关系到民族的团结和政治的稳定。可见,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4)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继新世纪推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其次,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再次,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它不仅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我国民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才能有可靠的保证。第二,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34
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还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在我国,人民内部虽然还存在各种复杂的矛盾,但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人民可以统一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康发展,人民当家做主就有保障,党和国家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这个制度受到破坏,人民当家做主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是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历史地形成的,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民主人士的共同选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在人民代表大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对执政党的工作实行民主监督,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建言献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充分彰显出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必须坚持并不断完善这一制度。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做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34
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因素和区域相结合,把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相结合,是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5.为什么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为什么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因为:一方面,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保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行使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权利,首先必须保证他们在基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中当好家作好主,这是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当家做主的基础。另一方面,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种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实行依法治国的意义:(1)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2)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4)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7.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民主、自由、人权是人类的普遍追求。(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真正的民主,它公开承认自己的阶级性。认为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意味着对于被统治者的专政,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民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仍不够完备,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丰富和完善,我们还需要深化改革,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历史条件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2)自由同样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有其实际的内容。社会主义自由解决了资本主义自由无法解决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实际行使自由权利的根本问题。一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政权在人民手中,这是最大的政治自由;二是公有制为主体,从经济基础上铲除了金钱对自由的束缚;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辟了人类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使人们在思想上获得了空前自由。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自由,必须不断克服官僚主义、家长制、以权谋私和利用职权对人民自由的践踏。(3)人权,最初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为反对神权和封建特权提出的。人权的基础是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没有生存权,其他人权均无从谈起。人权不仅包括个人权利,还包括集体人权,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权利。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由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比较落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人权的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之,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本质上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在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方面不受资本和金钱的束缚。但如同社会主义本质的充分实现需要一个过程一样,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充分实现也需要有一个历史过程。34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0-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1)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愚昧无知,失去理想,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健康发展。(2)它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内容。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等物质力量,也包括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蕴涵着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提高综合国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产生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3)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使蕴藏在人民群众中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发挥出来,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文化建设能够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和工作热情,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引导人们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引导和教育人们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去认识社会主义;引导人们以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表现在:(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搞好,使他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和稳定。(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是指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广大人们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性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1)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2)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使人民精神风貌昂扬向上的基础。(3)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34
(4)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相互关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的组成部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的基础。4.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表现在:(1)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现有国情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国家,必须确立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方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又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教育和科学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2)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要求: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34
(1)重要性: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2)可能性:第一,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法治社会的逐步形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第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证;第三,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第四,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地位平等,根本利益一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群众基础;第五,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理论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2)现实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1)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2)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第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第三,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第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第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第六,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第七,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第八,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第九,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2)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括为:“34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11-6怎样正确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基于现阶段人民生活由温饱发展到总体小康的实际,十七大报告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大民生领域,单列一章进行精辟论述,提出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报告首次系统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理念和政策取向,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是中国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六大民生领域存在的问题,看起来属于经济、社会层面的问题,实质上与一个国家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密切相关。民生问题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各种正当权益应当受到保护,人的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尊严价值等应当越来越受到尊重。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最终目的就在于确保每位社会成员的生活底线,确保每位社会成员的基础性权利,从而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一个基本的发展平台,以增强全体人民的发展活力。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从惠及全民的角度审视,我们确实有许多不容忽视的民生问题没有解决好。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医疗是民生之急,稳定是民生之盾,这六大问题都是民生的基本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必须充分认清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坚持循序渐进,逐步解决好民生问题。6.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1)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一是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不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二是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是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四是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2)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国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34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制定和实施了对台方针政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上,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定解放台湾的计划因朝鲜战争爆发而被迫搁置。20世纪50年代中期,围绕台湾问题的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党及时调整了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60年代初,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第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2)20世纪70年代,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为确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1983年6月,邓小平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后来被称为“邓六条”。“邓六条”使“一国两制”的构想更加完备、充实,更加具体化、系统化。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3)“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具体来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十个方面内容。①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②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③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④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⑥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⑦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⑧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⑨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⑩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4.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1)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变化。面对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重要论断和主张,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4
的重要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六点: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第二,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第三,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第四,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第六,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2)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2003年以来,台湾当局在“台独”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台海局势日益严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台海局势的新变化、新情况、新特点,做出了关于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论述、新主张,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可以概括为六点:第一,提出“台独”分裂活动违背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意志,是没有出路和注定要失败的。第二,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第三,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第四,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第五,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第六,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动权,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同“台独”分裂势力进行了坚决斗争,坚定地维护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引导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巩固了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5.新形势下如何努力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理应成为新形势下两岸关系的主题。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共赢,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1)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2)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3)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进行两岸对话和谈判,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4)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根本归宿。强调和平统一工作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尊重台湾同胞、信赖台湾同胞、依靠台湾同胞,并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千方百计照顾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5)必须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答: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1)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重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民心所向,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2)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加,成为制约战争过程中的重要因素;(3)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4)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34
(5)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也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使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对抑制战争起着积极作用。进入新世纪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还很不安定,人类面临着很多严峻挑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2.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①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②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③但也要看到,世界多级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④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⑤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要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发挥大国作用,必须不断增强综合国力。(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贸组织的建立,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②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③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过程。④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3.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1)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严格按照这一政策准则办事,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又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第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同各类国家的关系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的原则。34
5.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二,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第三,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性。第四,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第五,谋求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第六,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3-5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1)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首先,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实践和整个进程中都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再次,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三是,岗位流动加快。原先的"铁饭碗"已被打破,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为减弱,自主性大为增强。(3)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其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一个由宪法规定的总体的政治判断。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2.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2)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再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34
(3)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3.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把“四个尊重”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其着眼点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正掌握和实践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不断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1)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四个尊重”是党在深刻认识和把握当代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做出的积极回应,充分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本质体现。劳动、知识、人才、创造,是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抓住了这些基本要素,也就抓住了发展生产力的关键。(3)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4)在全社会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4.如何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1)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统一战线仍然是无产阶级政党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也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决不能动摇。(3)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统一战线工作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动员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为之奋斗。我们要认真作好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和侨务工作,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统一战线在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发展对外友好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14-5如何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一)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就是一切民族不分大小都处于平等地位,各民族人民以国家主人的身份参加国家和地区事务的管理。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禁止任何民族歧视和压迫,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少数民族以平等地位参与整个国家事务的管理。民族团结,就是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密切合作的自愿联合。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谅解,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34
各民族共同繁荣,就是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语言文字各个方面得到发展。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我国各民族的共同要求,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二)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漫长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我国是一个存在多种宗教的国家。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党的宗教政策,被载入宪法。我们在贯彻执行这一政策时,一方面强调保护信教自由,同时也强调保护不信教自由;强迫信教的人不信教或强迫不信教的人信教,都是对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侵犯。宗教信仰问题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但“宗教方面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事项和活动,必须纳入依法管理的范围。不能以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为借口,放弃或摆脱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政教分离原则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原则是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按照宪法的原则,在我国,国家机关不能利用政权推行某种宗教或禁止某种宗教。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不允许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干预司法、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如我国《教育法》第8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5.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适应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的新要求,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做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他指出,我军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加强人民军队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1)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在我国,虽然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会激化。人民军队作为国家机器的主要支柱和人民利益忠实捍卫者的地位不可动摇。(2)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战争威胁并未根本消除。人民解放军作为祖国的忠实保卫者,担负着保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的神圣使命。(3)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搞好军队建设,增强国防实力,是全面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 34
(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顺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共建美好未来。(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只有以坚强的政治核心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真正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能够把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核心。2.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1)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当今世界,形势复杂,竞争激烈,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的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3)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3.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应该落实到党和国家的制度和与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的工作中去。(1)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首要的问题是必须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要保证决策正确,执行有力,必须建立和健全民主决策制度。(2)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把那些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人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为此,就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3)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还要改革和完善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对权力的约束机制。要使权力与责任对等,权力与监督对等,干部掌握多大权力,就应负有多大责任,接受多大程度的监督,保证党员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不致把权力作为以权谋私的手段。(4)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和遏制腐败,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不断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4.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1)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当今时代是改革创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给党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机制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创新。(2)这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警示。事实说明,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要求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3)这是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必须看到,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相适应的问题,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形象和执政成效。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才能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5.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34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1)这是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完成其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给党提出新的要求,给党赋予新的历史使命,这也给党的先进性赋予新的内涵。我们必须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看待党的先进性问题。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2)这是我们总结世界上很多大党老党执政的兴衰历程所得出的历史性启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上一些执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党、老党,先后失去政权,有的甚至走向衰亡。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复杂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些政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丧失了先进性,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这些事实告诉人们,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党要保持自己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加强先进性建设。(3)这是中国共产党保证其执政地位,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党执政半个多世纪来,执政成就有目共睹,同时也必须看到,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有些党员理想信念淡薄,丧失了先进性,有些党组织缺乏战斗力和创造力,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只有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党才能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5-6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需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败倡廉建设。3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5-13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与答案解析.doc
- 05-2014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十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pdf
- 05原理试卷及答案(习题).doc
- 06-09年造价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doc
- 06-11年造价师考试真题及答案《案例分析》.doc
- 06年-11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 08年-13年《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历年试题与答案.doc
- 08年至11年四川省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财经法规》真题及参考答案.doc
- 09年《财经法规》章节练习,附有详细解答.doc
- 0b-xcyek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2009~2010年《证券投资学》题库试题及答案.doc
- 1.1习题.doc
- 1.严蔚敏版《数据结构》习题集及参考答案.doc
- 10-11D1XQR《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及答案.doc
- 1009西交《政治经济学》习题集答案.doc
- 100分的选择:尔雅《美学原理》作业考试.docx
- 11年天津市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doc
- 1203春东财《施工企业会计》在线作业一二三习题及答案.docx
- 12财管习题答案完整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