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8 MB
- 20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GB50011-20XX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odeforseismicdesignofbuildings(送审稿)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管理组2009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odeforseismicdesignofbuildingsGB50011—20XX(送审稿)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管理组2009北京
前言本规范系根据原建设部建标[2006]77号文件通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进行修订而成。修订过程中,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的经验教训,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次修订后共有14章13个附录,主要修订内容是:调整了场地土液化判别的深度范围和判别公式,并增补了软弱粘性土层的震陷判别方法及相应的处理对策;改进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反应谱)的阻尼调整系数和形状参数,补充完善了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并补充了竖向地震影响系数取值的规定;修改了框架-抗震墙结构剪力调整系数以及与“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原则有关的框架内力调整等相关规定,补充了框架结构楼梯间的设计要求;修改了多层砌体房屋层数和高度限值、抗震横墙间距、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墙体抗剪承载力验算、构造柱布置、圈梁设置、楼屋盖预制板的连接要求、楼梯间的构造要求等规定;修改了钢结构阻尼比取值、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地震作用下内力和变形分析等相关规定,增加了关于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的规定,并补充了相应的抗震措施要求;调整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修改了水平减震系数的定义及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以及消能部件性能检验要求等规定;本次修订在章节上,增加了建筑抗震性能设计的原则规www.bzfxw.com定、大跨屋盖结构、地下建筑结构等章节,同时,在附录中给出了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房屋以及多层工业厂房的抗震设计要求;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相关规定。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本规范中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管理组(邮编:100013,E-mail:GB50011-cabr@163.com)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云南省设计院、四川省建筑设计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广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黄世敏王亚勇(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
丁洁民方泰生邓华冯远叶燎原刘琼祥吕西林吴明舜张瑞龙李亮李惠李霆李小军李亚明李国强李英民杨林德肖伟苏经宇辛鸿博陈富生周正华周炳章周福霖周锡元易方民欧进萍罗开海郁银泉姜文伟娄宇柯长华唐曹明容柏生徐建徐永基袁金西钱基宏钱稼茹曹文宏章一萍傅学怡曾德民葛学礼董津城窦南华蔡益燕薛彦涛戴国莹主要审查人:目录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3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33.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33.2地震影响..............................................................................................................................33.3场地和地基..........................................................................................................................43.4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43.5结构体系..............................................................................................................................63.6结构分析..............................................................................................................................73.7非结构构件..........................................................................................................................83.8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93.9结构材料与施工................................www.bzfxw.com..................................................................................93.10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103.11建筑物地震反应观测系统................................................................................................134场地、地基和基础...........................................................................................................................144.1场地......................................................................................................................................144.2天然地基和基础.................................................................................................................164.3液化土和软土地基.............................................................................................................174.4桩基......................................................................................................................................22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245.1一般规定..............................................................................................................................245.2水平地震作用计算..............................................................................................................285.3竖向地震作用计算..............................................................................................................315.4截面抗震验算......................................................................................................................325.5抗震变形验算......................................................................................................................32
6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356.1一般规定................................................................................................................................356.2计算要点..............................................................................................................................396.3框架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436.4抗震墙结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466.5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486.6板柱-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要求.......................................................................................496.7筒体结构抗震设计要求.....................................................................................................497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517.1一般规定..............................................................................................................................517.2计算要点..............................................................................................................................537.3多层砖砌体房抗震构造措施............................................................................................567.4多层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597.5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608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638.1一般规定..............................................................................................................................638.2计算要点..............................................................................................................................658.3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708.4钢框架‐中心支撑框架的抗震构造措施........................................................................748.5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749单层工业厂房................................................................www.bzfxw.com.................................................................779.1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779.2单层钢结构厂房.................................................................................................................849.3单层砖柱厂房.....................................................................................................................9210大跨空旷房屋...............................................................................................................................9610.1单层空旷房屋...................................................................................................................9610.2大跨屋盖结构...................................................................................................................9711土、木、石结构房屋................................................................................................................10311.1一般规定...........................................................................................................................10311.2村镇生土房屋................................................................................................................10411.3木结构房屋.....................................................................................................................10611.4石结构房屋.....................................................................................................................10712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10912.1一般规定...........................................................................................................................10912.2房屋隔震设计要点...........................................................................................................11012.3房屋消能减震设计要点...................................................................................................11413非结构构件.................................................................................................................................11813.1一般规定..........................................................................................................................11813.2基本计算要求.................................................................................................................11813.3建筑非结构构件的基本抗震措施................................................................................11913.4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122
14地下建筑结构..................................................................................................................................12414.1一般规定.................................................................................................................................12414.2基本计算要求.........................................................................................................................12414.3抗震构造措施和抗液化措施.................................................................................................127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130附录B高强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130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附录C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131值、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130附录D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132附录B高强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130附录E转换层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134附录C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131附录F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要求.......................................................135附录D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132附录G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要求..................140附录E转换层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134附录H多层工业厂房抗震设计要求...............................................................................................143附录F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要求.......................................................135附录J单层厂房横向平面排架地震作用效应调整........................................................................150附录G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要求..................140附录K单层厂房纵向抗震验算.......................................................................................................152附录H多层工业厂房抗震设计要求...............................................................................................143附录L隔震设计简化计算和砌体结构隔震措施.............................................................................156附录J单层厂房横向平面排架地震作用效应调整........................................................................150附录M实现抗震性能设计目标的参考方法..................................................................................159附录K单层厂房纵向抗震验算.......................................................................................................152附录N典型地下结构水平地震计算的响应位移法........................................................................164附录L隔震设计简化计算和砌体结构隔震措施.............................................................................156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166附录M实现抗震性能设计目标的参考方法..................................................................................159引用标准名录........................................................................................................................................167附录N典型地下结构水平地震计算的响应位移法........................................................................164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166引用标准名录........................................................................................................................................1671总则1.0.1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制定本规范。按本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进行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结构的损坏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说明】我国在89抗震规范就明确提出以结构安全性为主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水准性能目标,小、中、大震有明确的定量指标,房屋建筑不坏、可修、不倒的破坏程度,在《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建设部90建抗字377号)中提出了定性的划分。本次修订,对某些有专门要求的建筑结构,在3.10节和附录M增加关于中震、大震的定量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目标和设计原则。
1.0.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2条。1.0.3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并提供了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基本方法。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地区的建筑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其抗震设计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注:本规范以下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简称为“6度、7度、8度、9度”。【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3条。1.0.4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说明】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的设防依据,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具体工程的设防标准可按业主要求提高。1.0.5一般情况下,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所对应的烈度值)。【说明】新一代的地震区划图正在编制中,本次修订有关章节将进行相应的协调性修改。2009年发布的《防震减灾法》,按照目前地震工程的技术水平,对于“城市组织制定地震小区划”的要求是“鼓励”,因此,本次修订删去2001版规范对城市设防区划的相关规定,保留“一般情况”这几个字,意味着仍然还有“应按地震小区划的地震动参数等”执行的情况。1.0.6建筑的抗震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6条。2术语和符号(本章除下列术语外暂不修改)2.1.1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precaution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2.1.2抗震设防标准seismicprecautioncriterion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说明】2.1.1和2.1.2条的两个术语,按《分类标准》2008版的术语修改。
2.1.4地震动参数区划图seismicgroundmotionparameterzonationmap以地震动参数(以加速度表示地震作用强弱程度)为指标,将全国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区域的图件。【说明】这个术语替代2001版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定义抄自《防震减灾法》。4场地、地基和基础4.1场地4.1.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按表4.1.1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的地段。表4.1.1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地段类别地质、地形、地貌有利地段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一般地段不属于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不利地段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陡坡,陡坎,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故河道、疏松的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高含水量的可塑黄土,地表存在结构性裂缝等危险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说明】本次修订与2001版相比的变化是:考虑到高含水量的可塑黄土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震陷,历次地震的震害也比较重,此外当地表存在结构性裂缝时对建筑物抗震也时不利的,因此将其列入不利地段。4.1.2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4.1.2条。4.1.3土层剪切波速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场地初步勘察阶段,对大面积的同一地质单元,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应为控制性勘探孔数量的1/5~1/3,山间河谷地区可适量减少,但不宜少于3个。2在场地详细勘察阶段,对单幢建筑,测试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2个,数据变化较大时,可适量增加;对小区中处于同一地质单元内的密集建筑群,测试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可适量减少,但每幢高层建筑和大跨空间结构钻孔数量均不得少于2个。3对丁类建筑及丙类建筑中层数不超过10层、高度不超过24m的多层建筑,当无实测剪切波速时,可根据岩土名称和性状,按表4.1.3划分土的类型,再利用当地经验在表4.1.3的剪切波速范围内估算各土层的剪切波速。表4.1.3土的类型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土的类型岩土名称和性状土层剪切波速范围(m/s)岩石坚硬和较坚硬的稳定岩石vs>800坚硬土或软质岩石破碎和较破碎的岩石或软和较软的岩石,密实的碎石土800≥vs>500中密、稍密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fak>150中硬土500≥vs>250的粘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稍密的砾、粗、中砂,除松散外的细、粉砂,fak≤150中软土250≥vs>150的粘性土和粉土,fak>130的填土,可塑新黄土软弱土淤泥和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和粉土,vs≤150
fak≤130的填土,流塑黄土注:fak为由载荷试验等方法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vs为岩土剪切波速。【说明】本次修订地变化如下:1注意到4.1.6条的场地类别划分中,拟将原Ⅰ类场地(坚硬土或岩石场地)增加Ⅰ0类场地(岩石场地)。因此,土的类型划分也相应区分。2考虑到fak<200的粘性土和粉土的实测波速可能大于250m/s,将2001版的中硬土与中软土地基承载力的分界改为fak>150。3考虑到原规定中对软弱土的指标140m/s与国际标准相比略偏低,所以在这次修订中将其改为150m/s。4关于岩的界限,我国核电站抗震设计为700m,美国抗震设计规范为760m,欧洲抗震规范为800m,由于这一修订涉及到按照降低一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从偏的安全方面考虑,从原规范500m/s调整为800m/s。5波速测试的多层与高层建筑的分界,参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改为24m,已考虑了与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协调。6新黄土是指Q3以来的黄土7本条第2款所指的高层建筑和大跨空间结构的范围可按照相关的规范确定。4.1.4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且其下卧各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2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其上部各土层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该层及其下卧各层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3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4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说明】本条文字表达略有改动,主要是:1.确定覆盖层厚度时,要求下部所有土层均大于500m/s已在89规范的说明中有所阐述。2001规范正文及说明均没有再次明确,执行中常出现一见到大于500m/s的土层就确定覆盖厚度而忽略对以下各土层的要求,在实际应用时易发生错误,故予以明确。2.原条文“相邻上层土”不确切,易产生400m/s土层对于上部相邻波速低的薄土层满足2.5倍的要求,但对于该薄层上部的土层(不包括孤石和硬透镜体)并不满足2.5倍的要求,仍按照该土层确定为覆盖层厚度的漏洞。本次修改,明确规定只有当波速不小于400m/s且该土层以上的各土层的波速都满足不大于该土层波速的40%时才可按该土层确定覆盖层厚度。4.1.5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应按下列公式计算:v=d/t(4.1.5-1)se0nt=∑(di/vsi)(4.1.5-2)i=1式中vse——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d0——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两者的较小值;t——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d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厚度(m);vs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剪切波速(m/s)n——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4.1.5条。4.1.6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4.1.6划分为四类,其中Ⅰ类分为Ⅰ0、Ⅰ1两个亚类。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4.1.6所列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设计特征周期。表4.1.6各类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m)岩石的剪切波速或场地类别
土的等效剪切波速I0I1IIIIIIV(m/s)Vs>8000800≥Vs>5000500≥Vse>250<5≥5250≥Vse>150<33~50>50Vse≤150<33~1515~80>80注:表中Vs系岩石的剪切波速【说明】本次修订的内容是:1考虑到波速为500~800m/s的场地还不是很坚硬,其地震动对上部结构的总体影响可能还达不到降低构造措施一度的要求,偏于安全,将原场地类别I类场地(坚硬土或岩石场地)中的硬质岩石场地明确为I0类场地。2软弱土等效波速的上分界线,考虑计算其平均值的深度由15m增加为20m,并将其分界由140m/s修改为150m/s。其它类别的划分不变。此外,所谓分界线附近,仍按2001规范条文说明的±15%控制。4.1.7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应对断裂的工程影响进行评价,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情况,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1)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2)非全新世活动断裂;3)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分别大于60m和90m。2对不符合本条1款规定的情况,应避开主断裂带。其避让距离不宜小于表4.1.7对发震断裂最小避让距离的规定。在避让距离的范围内不得建造甲、乙、丙类建筑,确有需要时,在严格控制建筑容积率不应超过0.的情况下可建造层数不超过三层的丙、丁类建筑,其基础应采用筏基等整体性比较好的形式,且不应跨越断层线。表4.1.7发震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m)建造烈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甲乙丙丁8专门研究200m100m—9专门研究400m200m—【说明】考虑到原条文中“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意义不明,重点是指“前第四纪基岩”、“前第四纪断裂”,还是“隐伏断裂”。其实2)中已排除了“非全新世活动断裂”,所以这里指的断裂只能是“全新世活动断裂”或其活动性不明的其他断裂了,因此删除了原条文中“前第四纪基岩”这几个字。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避让距离是断层面在地面上的投影或到断层破裂线的距离,不是指到断裂带的距离。4.1.8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丙类以上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根据不利地段的具体情况确定,在1.1~1.6范围内采用。【说明】本条在2008年局部修订时改为强制性条文。原条文没有指明地震影响系数相应于什么方向,隐含的意思是包括水平和竖向地震影响系数。近几年来获得的一些强震观测资料表明(如美国2003年SanSimeonM5.5地震和2004年ParkfieldM6.0地震)地形对竖向地面运动加速度的影响不大。因此,本次修订中明确不考虑地形对竖向地震影响系数的影响。4.1.9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实际需要划分的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提供建筑的场地类别和岩土地震稳定性(如滑坡、崩塌、液化和震陷特性等)评价,对需要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建筑,尚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供土层剖面、场地覆盖层厚度和有关的动力参数。【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4.1.9条。4.2天然地基和基础4.2.1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1本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2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下列建筑:1)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2)砌体房屋;3)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房屋;4)基础荷载与3)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震墙房屋。注:软弱粘性土层指7度、8度和9度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小于80、100和120kPa的土层。【说明】1)限制使用粘土砖以来,有些地区开始建造多层的混凝土抗震墙房屋,当其基础荷载与一般民用框架相当时,由于其地级基础情况与砌体结构类同,故也可不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2)受力层包括地基中的所有压缩层。30考虑到砌体结构也应该满足原条文第二款中的前提条件,故也将其列入原条文的第二款中。4.2.2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且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计算。【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4.2.2条。4.2.3地基抗震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ƒaE=ζaƒa(4.2.3)式中ƒaE——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ζa——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按表4.2.3采用;ƒa——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采用。表4.2.3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岩土名称和性状ζa岩石,密实的碎石土,密实的砾、粗、中砂,f≥300的粘性土和粉土1.5ak中密、稍密的碎石土,中密和稍密的砾、粗、中砂,密实和中密的细、粉砂,150≤f<300的粘1.3ak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稍密的细、粉砂,100≤f<150的粘性土和粉土,可塑黄土1.1ak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杂填土,新近堆积黄土及流塑黄土1.0【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4.2.3条。4.2.4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应符合下列各式要求:p≤ƒaE(4.2.4-1)pmax≤1.2ƒaE(4.2.4-2)式中p——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pmax——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边缘的最大压力。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脱离区(零应力区);其他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脱离区(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4.2.4条。
4.3液化土和软土地基4.3.1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液化判别和地基处理,6度时,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判别和处理,但对液化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7~9度时,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4.3.1条。4.3.2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时,除6度设防外,应进行液化判别;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注:本条饱和土液化判别要求不含黄土、粉质粘土。【说明】除4.3.4条中已有规定外,本次修订拟明确液化判别所考虑的深度范围为地面下20m。4.3.3饱和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可不考虑液化影响: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7、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2粉土的粘粒(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百分率,7度8度和9度分别不小于10、13、和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注:用于液化判别的粘粒含量系采用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测定,采用其他方法时应按有关规定换算。3浅埋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du>do+db-2(4.3.3-1)dw>do+db-3(4.3.3-2)du+dw>1.5do+2db-4.5(4.3.3-3)式中dw——地下水位深度(m),宜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采用,也可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du——上覆盖非液化土层厚度(m),计算时宜将淤泥和淤泥质土层扣除;db——基础埋置深度(m),不超过2m时应采用2m;d0——液化土特征深度(m),可按表4.3.3采用。表4.3.3液化土特征深度(m)饱和土类别7度8度9度粉土678砂土789注:当区域的地下水位处于变动状态时,应该按照不利的情况考虑。【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4.3.3条。4.3.4当饱和砂土、粉土的初步判别认为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判别地面下20m范围内土的液化;但对第4.2.1条规定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各类建筑可只判别地面下15m范围内土的液化。当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当有成熟经验时,尚可采用其他判别方法。在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可按下式计算:
N=Nβ[0.94ln(ds+2)−0.1dw−0.31]3/ρ(4.3.4)cr0Mc式中Ncr——判别标准贯入液化锤击数临界值;N0——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应按表4.3.4采用;ds——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m);dw——地下水位(m);ρC——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或为砂土时,应采用3;βM——与设计地震分组相关的调整系数,按表4.3.5选用。表4.3.4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N0地面加速度(g)0.100.150.200.300.40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710121619表4.3.5调整系数βM设计地震分组调整系数βM第一组0.80第二组0.98第三组1.05【说明】自1994年美国Northridge地震和1995年日本Kobe地震以来,北美和日本都对其使用的地震液化简化判别方法进行了改进与完善,1996、1997年美国举行了专题研讨会,2000年左右,日本的几个大规范皆对其判别方法进行了修订,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有许多进展,但是规范中的判别式近20多年几乎没有变化。本次修订条文,依据有关液化概率的研究成果制定的,详见专题论证报告(符圣聪、江静贝,2008)。考虑到影响土壤液化的因素很多,而且它们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采用概率方法进行液化判别是一种合理的选择。自1988年以来,特别是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国内外在砂土液化判别概率方法的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在Seed的简化液化判别方法的框架下,根据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与我国大量的液化和未液化现场观测数据,可得到极限状态时的液化强度比函数,建立安全裕量方程,利用结构系统的可靠度理论可得到液化概率与安全系数的映射函数,并可给出任一震级不同概率水平、不同地面加速度以及不同地下水位和埋深的液化临界锤击数。式(4.3.4)是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并考虑规范延续性修改而成的。考虑一般结构可接受的液化风险水平以及国际惯例,本条选用震级M=7.5,液化概率PL=0.32,水位为2m,埋深为3m处的液化临界锤击数作为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见表4.3.4。2001版砂土液化判别公式,在地面下15m范围内与89版完全相同,是对78版液化判别公式加以改进得到的:保持了15m内随深度直线变化的简化,但减少了随深度变化的斜率(由0.125改为0.10),增加了随水位变化的斜率(由0.05改为0.10),提高了液化判别的成功率。计算分析表明,在20m深的范围内,土层埋深和水位对液化临界锤击数的影响与震级大小和地震烈度有关,但变化范围不大,可忽略其影响,本条选用对数曲线的形式来表示(见式4.3.4)。式(4.3.4)的系数βM与震级大小有关,近似用式βM=0.25M-.89表示。鉴于本规范规定按设计地震分组进行抗震设计,而各地震分组又没有明确的震级关系,因此本条依据原规范两个地震组的液化判别标准以及βM值所对应的震级大小的代表性,表4.3.5规定了三个地震组βM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设计地震一、二组的判别标准与原规范差别不大,设计地震三组系新增加的判别标准。三个地震组所对应的震级大体与历史地震中的震害现象相符合。考虑到在我国过去的4次大地震(1961年阳江、1966年邢台、1975年海城和1976年唐山)中,均发现因塑性指数IP在10~15间的土体出现液化或震陷导致建构筑物发生破坏的现象,根据国标GB50007和GB50021的分类规定,此类土为粉质粘土。在近10余年国内外的3次大地震(1994年美国Northridge、1999年台湾集集、1999年土耳其Kocaeli)中都有粉质粘土发生液化或震陷破坏的报道,特别是集集地震和Kocaeli地震,这两次地震出现了较大范围粉质粘土液化震陷,并引起了地震岩土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的调查
研究;因此,此次修订拟将粉质粘土地震震陷判别列入规范条文,有关判别方法见4.3.11条。4.3.5对存在液化砂土层、粉土层的地基,应探明各液化土层的深度和厚度,按下式计算每个钻孔的液化指数,并按表4.3.5综合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n⎡⎤NiIlE=∑⎢1−⎥dWii(4.3.5)i=1⎣Ncri⎦式中IlE——液化指数;n——在判别深度范围内每一个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点的总数;Ni、Ncri——分别为i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和临界值,当实测值大于临界值时应取临界值的数值;di——i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m),可采用与该标准贯入试验点相邻的上、下两标准贯入试验点深度差的一半,但上界不高于地下水位深度,下界不深于液化深度;Wi——i土层单位土层厚度的层位影响权函数值(单位为m-1)。当该层中点深度不大于5m时应采用10,等于20m时应采用零值,5~20m时应按线性内插法取值;当只需考虑深度在15m以内的液化。当只需要判别15m范围以内的液化时,公式(4.3.5)中15m(不包括15m)以下的Ni值可视为零。表4.3.5液化等级与液化指数的对应关系液化等级轻微中等严重液化指数IIE018【说明】原条文中,层位影响权函数值Wi的确定考虑了判别深度为15m和20m两种情况。本次修订明确采用20m判别深度。因此,只保留原条文中的判别深度为20m情况的Wi确定方案和液化等级与液化指数的对应关系。对第4.2.1条规定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各类建筑,15m地面下的土层均视为不液化,并据此对公式(4.3.5)中Wi的定义做了相应的调整。4.3.6当液化砂土层、粉土层较平坦且均匀时,宜按表4.3.6选用地基抗液化措施;尚可计入上部结构重力荷载对液化危害的影响,根据液化震陷量的估计适当调整抗液化措施。不宜将未经处理的液化土层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表4.3.6抗液化措施建筑抗震地基的液化等级设防类别轻微中等严重部分消除液化沉陷,或对基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或部分消除液化乙类全部消除液化沉陷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沉陷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或部分消除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亦可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的丙类液化沉陷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不采取措施措施处理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其它经丁类可不采取措施可不采取措施济的措施注:甲类建筑的地基抗液化措施应进行专门研究,但不宜低于乙类的相应要求。【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4.3.6条。4.3.7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桩基时,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0.8m,对其他非岩石土尚不宜小于1.5m。2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m。3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碎石桩、强夯等)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不宜小于本节第4.3.4条规定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4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或增加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5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4.3.7条。4.3.8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少,其值不宜大于5;大面积筏基、箱基的中心区域,处理后的液化指数可比上述规定降低1;对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尚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下液化土特征深度和基础宽度的较大值。注:中心区域指位于基础外边界以内沿长宽方向距外边界大于相应方向1/4长度的区域。2采用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不宜小于按本节第4.3.4条规定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3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符合本节第4.3.7条5款的要求。4采取减小液化震陷的其他方法,如增厚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和改善周边的排水条件等。【说明】历次地震的震害经验表明,筏基、箱基等整体性好的基础对抗液化十分有利。例如1975年海城地震中,营口市营口饭店直接坐落在4.2m厚的液化土层上,震后仅沉降缝(筏基与裙房间)有错位;1976年唐山地震中,天津医院12.8m宽的筏基下有2.3m的液化粉土,液化层距基底3.5m,未做抗液化处理,震后室外有喷水冒砂,但房屋基本不受影响。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中也有许多类似的实例。实验和理论分析结果也表明,液化往往最先发生在房屋基础下外侧的地方,基础中部以下是最不容易液化的。因此对大面积箱形基础中部区域的抗液化措施可以适当放宽要求。4.3.9减轻液化影响的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可综合采用下列各项措施:1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2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3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如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等。4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合理设置沉降缝,避免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形式等。5管道穿过建筑处应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等。【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4.3.9条。4.3.10在故河道以及临近河岸、海岸和边坡等有液化侧向扩展或流滑可能的地段内不宜修建永久性建筑,否则应进行抗滑动验算、采取防土体滑动措施或结构抗裂措施。注:常时水线宜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采用,也可按近期年最高水位采用。【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4.3.10条。4.3.11地基中软弱粘性土层的震陷判别,可采用下列方法。饱和粉质粘土震陷的危害性和
抗震陷措施应根据沉降和横向变形大小等因素综合研究确定,8度和9度时,当塑性指数小于15且符合下式的饱和粉质粘土应判为震陷性软土WS≥0.9WL(4.3.11-1)IL≥0.75(4.3.11-2)式中WS——天然含水量;WL——液限含水量,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IL——液性指数。【说明】本条是新增的,主要依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对少粘性土的液化判别,我国学者最早给出了判别方法,1980年汪闻韶院士提出根据液限、塑限判别少粘性土的地震液化,此方法在国内已获得普遍认可,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我国水利和电力部门的地质勘察规范已将此写入条文。虽然近几年国外学者(Brayetal.(2004)、Seedetal.(2003)、Martinetal.(2000)等)对此判别方法进行了改进,但基本思路和框架没变。历次地震的震害表明,饱和粉质粘土液化震陷会加重上部结构的震害,但是由于对饱和粉质粘土液化震陷地基危害程度的评价方法应用于规范还显得不够成熟,因此目前只能通过分析震陷量和其他方法确定其危害性和抗震陷措施。4.3.12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粘性土层和高含水量的可塑性黄土时,应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采用桩基、地基加固处理或本节第4.3.9条的各项措施,也可根据软土震陷量的估计,采取相应措施。【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4.3.11条。4.4桩基4.4.1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低承台桩基,当地面下无液化土层,且桩承台周围无淤泥、淤泥质土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大于100kPa的填土时,下列建筑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17度和8度时的下列建筑:1)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2)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3)基础荷载与2)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震墙房屋。2本章第4.2.1条之1、3款规定且采用桩基的建筑。【说明】进一步明确了本条的适用范围。限制使用粘土砖以来,有些地区开始建造多层的混凝土抗震墙房屋,当其基础荷载与一般民用框架相当时,也可不进行桩基的抗震承载力验算。4.4.2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桩的竖向和水平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可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2当承台周围的回填土夯实至干密度不小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对填土的要求时,可由承台正面填土与桩共同承担水平地震作用;但不应计入承台底面与地基土间的摩擦力。【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4.4.2条。4.4.3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承台埋深较浅时,不宜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作用。2当桩承台底面上、下分别有厚度不小于1.5m、1.0m的非液化土层或非软弱土层时,
可按下列二种情况进行桩的抗震验算,并按不利情况设计:1)桩承受全部地震作用,桩承载力按本节第4.4.2条取用,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及桩水平抗力均应乘以表4.4.3的折减系数。表4.4.3土层液化影响折减系数实际标贯锤击数/临界标贯锤击数深度ds(m)折减系数≤0.6ds≤100100.6~0.8ds≤101/3100.8~1.0ds≤102/3100.55www.bzfxw.com0.08T1-0.02注:T1为结构基本自振周期。【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5.1.2条。5.2.2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的结构,应按下列规定计算其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1结构j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F=αγXG(i=1,2,…n,j=1,2,…m)(5.2.2-1)jijjjiinn2γj=∑XjiGi/∑XjiGi(5.2.2-2)i=1i=1式中Fji-j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αj-相应于j振型自振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按本章图5.1.4条确定;Xji-j振型i质点的水平相对位移;γj-j振型的参与系数。2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变形),当相邻振型的周期比小于0.85时,可按下式确定:2SEk=∑Sj(5.2.2-3)式中SE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Sj-j振型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可只取前2~3个振型,当基本自振周期大于1.5s或房屋高宽比大于5时,振型个数应适当增加。
【说明】随机振动理论分析表明,当结构体系的振型密集、两个振型的周期接近时,振型之间的耦连明显。如下图所示,当振型周期比为0.85时,耦联系数大约为0.20,振型之间的耦连不紧密,可以采用平方和开方SRSS方法进行振型组合;而当周期比为0.90时,耦联系数增大一倍,约为0.50,两个振型之间的互相影响不可忽略,如图5.2.2所示。这时,计算地震作用效应不能采用SRSS组合方法,而应采用完全方根组合CQC方法,如式(5.2.3-5)和式(5.2.3-6)所示。图5.2.2不同振型周期比的对应的耦联系数5.2.3估计建筑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效应时,应按下列规定计算其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1规则结构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时,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两个边榀各构件,其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一般情况下,短边可按1.15采用,长边可按1.05采用,角部构件可按1.3采用;当扭转刚度较小时,周边各构件宜按不小于1.3采用。【说明】增加关于角部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放大要求。2按扭转耦联振型分解法计算时,各楼层可取两个正交的水平位移和一个转角共三个自由度,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确有依据时,尚可采用简化计算方法确定地震作用效应。1)j振型i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F=αγXGxjijtjjiiF=αγYG(i=1,2,…n,j=1,2,…m)yjijtjjii2F=αγrϕG(5.2.3-1)tjijtjijii式中Fxji、Fyji、Ftji-分别为j振型i层的www.bzfxw.comx方向、y方向和转角方向的地震作用标准值;Xji、Yji-分别为j振型I层质心在x、y方向的水平相对位移;ϕji-j振型i层的相对扭转角;ri-i层转动半径,可取i层绕质心的转动惯量除以该层质量的商的正二次方根;γtj-计入扭转的j振型的参与系数,可按下列公式确定:当仅取x方向地震作用时nn2222γtj=∑XjiGi/∑(Xji+Yji+ϕjiri)Gi(5.2.3-2)i=1i=1当仅取y方向地震作用时nn2222γtj=∑YjiGi/∑(Xji+Yji+ϕjiri)Gi(5.2.3-3)i=1i=1当取与x方向斜交的地震作用时,γ=γcosθ+γsinθ(5.2.3-4)tjxjyj式中γ、γ—分别由式(5.2.3-2)、(5.2.3-3)求得的参与系数;xjyjθ-地震作用方向与x方向的夹角。2)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可按下列公式确定:mmSEk=∑∑ρjkSjSk(5.2.3-5)j=1k=11.58ζζ(ζ+λζ)λjkjTkTρ=(5.2.3-6)jk2(2)(2)2221−λ+4ζζ1+λλ+4(ζ+ζ)λTjkTTjkT
式中SEk-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扭转效应;Sj、Sk-分别为j、k振型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可取前9~15个振型;ζjζk-分别为j、k振型的阻尼比;ρjk-j振型与k振型的耦联系数;λT-k振型与j振型的自振周期比。3)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可按下列公式中的较大值确定:22S=S+(0.85S)(5.2.3-7)Ekxy22或S=S+(0.85S)(5.2.3-8)Ekyx式中Sx、Sy分别为x向、y向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按式(5.2.3-5)计算的扭转效应。5.2.4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但与该突出部分相连的构件应予计入;采用振型分解法时,突出屋面部分可作为一个质点;单层厂房突出屋面天窗架的地震作用效应的增大系数,应按本规范9章的有关规定采用。【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5.2.4条。5.2.5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nVEKi>λ∑Gj(5.2.5)j=i式中VEki-第i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λ-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表5.2.5规定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对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按本规范3.4.3条的规定乘以1.15的增大系数;Gj-第j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表5.2.5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类别6度www.bzfxw.com7度8度9度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0.0080.016(0.024)0.032(0.048)0.064基本周期大于5.0s的结构0.0060.012(0.018)0.024(0.032)0.040注:1基本周期介于3.5s和5s之间的结构,可插入取值;2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说明】本次修订增加6度区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5.2.6结构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应按下列原则分配:1现浇和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楼、屋盖等刚性楼盖建筑,宜按抗侧力构件等效刚度的比例分配。2木楼盖、木屋盖等柔性楼盖建筑,宜按抗侧力构件从属面积上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3普通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楼、屋盖等半刚性楼、屋盖的建筑,可取上述两种分配结果的平均值。4计入空间作用、楼盖变形、墙体弹塑性变形和扭转的影响时,可按本规范各有关规定对上述分配结果作适当调整。【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5.2.6条。5.2.7结构抗震计算,一般情况下可不计入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8度和9度时建造于III、IV类场地,采用箱基、刚性较好的筏基和桩箱联合基础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当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处于特征周期的1.2倍至5倍范围时,若计入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对刚性地基假定计算的水平地震剪力可按下列规定折减,其层间变形可按折减后的楼层剪力计算。1高宽比小于3的结构,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的折减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0.9⎛T⎞1(5.2.7)ψ=⎜⎟⎜⎟T+∆T⎝1⎠式中ψ-计入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的地震剪力折减系数;T1-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s);∆T-计入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附加周期(s),可按表5.2.7采用。表5.2.7附加周期(s)场地类别烈度Ⅲ类Ⅳ类80.080.2090.100.252高宽比不小于3的结构,底部的地震剪力按1款规定折减,顶部不折减,中间各层按线性插入值折减。3折减后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本章5.2.5条的规定。【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5.2.7条。。5.3竖向地震作用计算5.3.19度时的高层建筑,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图5.3.1);楼层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可按各构件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并宜乘以增大系数1.5。F=αG(5.3.1-1)EvkvmaxeqGHiiFvi=FEvk(5.3.1-∑GjHj2)www.bzfxw.com图5.3.1结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简图式中FEvk-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Fvi-质点i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αvmax-竖向地震影响系数的最大值,可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65%;Geq-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可取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75%。【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5.3.1条。。5.3.2跨度、长度小于5.1.1条5款规定且规则的平板型网架屋盖和跨度大于24m的屋架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宜取其重力荷载代表值和竖向地震作用系数的乘积;竖向地震作用系数可按表5.3.2采用。表5.3.2竖向地震作用系数场地类别结构类型烈度ⅠⅡⅢ、Ⅳ8可不计算(0.10)0.08(0.12)0.10(0.15)平板型网架、钢屋架90.150.150.2080.10(0.15)0.13(0.19)0.13(0.19)钢筋混凝土屋架90.200.250.25注:括号中数值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的地区。【说明】本条除5.1.1条5款规定之外,保留2001版规范不变。5.3.3长悬臂构件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和9度可分别取该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和20%,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时,可取该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5%
【说明】本条除5.1.1条5款规定之外,保留2001版规范不变。5.3.4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尚可按竖向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计算。其竖向地震影响系数可采用本章5.1.4~5.1.5条规定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65%,但设计特征周期可按设计第一组采用。【说明】本条是新增的规定,空间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除了5.3.2、5.3.3条的简化方法外,还可采用竖向振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对于竖向反应谱,各国学者有一些研究,但研究成果纳入规范的不多。现阶段,多数规范仍采用水平反应谱的65%。包括最大值和形状参数,但认为竖向反应谱的特征周期与水平反应谱相比,尤其在远震中距时,明显小于水平反应谱,故本条规定,设计特征周期均按第一组采用。对处于发震断裂10km以内的场地,其最大值可能接近于水平谱,特征周期小于水平谱。5.4截面抗震验算5.4.1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S=γS+γS+γS+ψγS(5.4.1)GGEEEhEhEkvwvwwkk式中S-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等;γ-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应采用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能力G有利时,不应大于1.0;γ、γ-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5.4.1采用;EhEvγ-风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1.4;w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可按本章5.1.3条采用,但有吊车时,尚应包括悬吊物重力标准值的效应;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SEvk-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Swk-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ψw-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结构取0.0,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高层建筑应采用0.2。www.bzfxw.com注:本规范一般略去表示水平方向的下标。表5.4.1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地震作用γEhγEv仅计算水平地震作用1.30.0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0.01.3同时计算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水平地震为主)1.30.5同时计算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为主)0.51.3【说明】公式5.4.1中,S表示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内力也包括构件出平面弯矩和扭矩。表5.4.1增加了同时计算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为主)的组合,对于大跨、大悬臂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比较显著,故建议增加这种组合。5.4.2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S≤R/γ(5.4.2)RE式中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除另有规定外,应按表5.4.2采用;R-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表5.4.2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材料结构构件受力、破坏状态γRE柱,梁,支撑,节点板件,螺栓,焊缝强度破坏0.75钢柱,支撑屈曲稳定0.80两端均有构造柱、芯柱的抗震墙受剪0.9砌体其它抗震墙受剪1.0梁受弯0.75轴压比小于0.15的柱偏压0.75混凝土轴压比不小于0.15的柱偏压0.80抗震墙偏压0.85各类构件受剪、偏拉0.85【说明】本次修订,配合钢结构构件承载力计算的规定,调整了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取值。
5.4.3当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各类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均应采用1.0。【说明】2008年局部修订,新增为强制性条文。5.5抗震变形验算5.5.1表5.5.1所列各类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其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ue≤[θe]h(5.5.1)式中△ue-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计算时,除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高层建筑外,可不扣除结构整体弯曲变形;应计入扭转变形,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采用1.0;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截面刚度可采用弹性刚度;[θe]-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宜按表5.5.1采用;h-计算楼层层高。表5.5.1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结构类型[θe]钢筋混凝土框架1/550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板柱-抗震墙、框架-核心筒1/800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筒中筒1/1000钢筋混凝土框支层1/1000多、高层钢结构1/300【说明】单层工业厂房的弹性层间位移角根据吊车使用要求加以限制,严于抗震要求,因此不必再对地震作用下的弹性位移加以限制;弹塑性层间位移的计算和限值在5.5.4和5.5.5条有规定,单层钢筋混凝土柱排架为1/30。因此本条不再单列对于单层工业厂房的位移限值。多层工业厂房应区分结构材料(钢和混凝土)和结构类型(框、排架),分别采用相应的弹性及弹塑www.bzfxw.com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框排架结构中的排架柱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在附录H.1.7中规定为1/30。5.5.2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1)8度Ⅲ、Ⅳ类场地和9度时,高大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横向排架;2)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3)高度大于150m的结构;4)甲类建筑和9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5)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结构;2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1)表5.1.2-1所列高度范围且属于表3.4.2-2所列竖向不规则类型的高层建筑结构;2)7度III、IV类场地和8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3)板柱-抗震墙结构和底部框架砖房;4)高度不大于150m的其它高层钢结构。5)不规则的地下建筑结构和地下空间综合体。注: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按钢筋混凝土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对排架柱,指按实际配筋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和轴向力计算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与按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弹性地震弯矩的比值。【说明】本条第2款第5)项与14章地下结构要求相协调,如地铁枢纽站、采用多层框架结构的地下换乘站需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变形验算
5.5.3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变形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1不超过12层且层刚度无突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可采用本节5.5.4条的简化计算法;2除1款以外的建筑结构,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法等。3规则结构可采用弯剪层模型或平面杆系模型,属于本规范3.4节规定的不规则结构应采用空间结构模型。【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5.5.3条。5.5.4结构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层间位移的简化计算,宜符合下列要求:1结构薄弱层(部位)的位置可按下列情况确定:1)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可取底层;2)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不均匀的结构,可取该系数最小的楼层(部位)和相对较小的楼层,一般不超过2~3处;3)单层厂房,可取上柱。2弹塑性层间位移可按下列公式计算:∆u=η∆u(5.5.4-1)ppeη或∆u∆up∆u(5.5.4-2)=µ=pyyξy式中△up-弹塑性层间位移;△uy-层间屈服位移;μ-楼层延性系数;△ue-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分析的层间位移;www.bzfxw.comηp-弹塑性层间位移增大系数,当薄弱层(部位)的屈服强度系数不小于相邻层(部位)该系数平均值的0.8时,可按表5.5.4采用。当不大于该平均值的0.5时,可按表内相应数值的1.5倍采用;其它情况可采用内插法取值;ξy-楼层屈服强度系数。表5.5.4弹塑性层间位移增大系数结构总层数nξy类型或部位0.50.40.3多层均2~41.301.401.60匀框架5~71.501.651.80结构8~121.802.002.20单层厂房上柱1.301.602.00【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5.5.4条。5.5.5结构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u≤[θ]h(5.5.5)pp式中[θp]-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可按表5.5.5采用;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轴压比小于0.40时,可提高10%;当柱子全高的箍筋构造比本规范表68.8条第4款规定的体积配箍率大30%时,可提高20%,但累计不超过25%。h—薄弱层楼层高度或单层厂房上柱高度。表5.5.5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结构类型[θp]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排架1/30钢筋混凝土框架1/50底部框架砖房中的框架-抗震墙1/100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板柱-抗震墙、框架-核心筒1/100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筒中筒1/120多、高层钢结构1/50【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5.5.5条。www.bzfxw.com
3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3.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3.1.1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注:本规范中,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分别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的简称。3.1.2(删除)3.1.3各抗震设防类别的建筑,其抗震设防标准,包括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要求。【说明】3.1.1~3.1.3条按2008年局部修订修改。文字表达依据征求意见适当修改。3.1.4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3.1.4条。3.2地震影响3.2.1建筑所在地区遭受的地震影响,应采用相应于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表征。www.bzfxw.com【说明】本条文字修改,与1.0.5条一致,删去“设计地震动参数”等几个字。3.2.2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对应关系,应符合表3.2.2的规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地区内的建筑,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应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和8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表3.2.2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抗震设防烈度6789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0.10(0.15)g0.20(0.30)g0.40g注:g为重力加速度。【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3.2.2条。3.2.3地震影响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建筑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本规范的设计地震共分为三组。对Ⅱ类场地,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的设计特征周期,应分别按0.35s、0.40s和0.45s采用。其他场地,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采用。注:本规范以下将“设计特征周期”简称为“特征周期”。【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3.2.3条。3.2.4我国主要城镇(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可按本规范附录A采用。【说明】附录A将按新一代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做协调性修改。
3.3场地和地基3.3.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说明】按2008局部修订。此外,按全文强制的《住宅设计规范》,严禁在危险地段建造住宅,必须严格执行。3.3.2建筑场地为Ⅰ类时,甲、乙类的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3.3.2条。3.3.3建筑场地为III、IV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说明】本次修订,各章将进一步明确规定0.15g和0.30g的抗震措施,需注意执行。3.3.4地基和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同—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2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当采用不同基础类型或基础埋深显著不同时,应估计地震时两部分地基基础的差异沉降,在基础、上部结构的相关部位采取相应措施;3地基为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www.bzfxw.com匀沉降和其它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说明】本次修订,对不同地基基础类型的要求,提出较为明确的对策。3.3.5山区建筑场地和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山区建筑场地勘察应有边坡稳定性评价和防治方案建议;应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设置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边坡工程。边坡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的要求;其稳定性验算时,有关的摩擦角应按设防烈度的高低相应修正。2边坡附近的建筑应进行抗震稳定性设计。建筑基础与土质、强风化岩质边坡的边缘应留有足够的距离,其值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的高低确定,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震时地基基础破坏。【说明】本条按2008年局部修订,并按征求意见增加部分内容。有关山区建筑距边坡边缘的距离,参照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4.5.1、4.5.2条计算时,坡角需按地震烈度的高低修正,滑动力矩需计入水平地震和竖向地震产生的效应。3.4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3.4.1建筑设计应依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选择建筑方案,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方案。【说明】按2008年局部修订。对于特别不规则、严重不规则建筑方案的判断,参见3.4.2条等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实施导则》,并参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和抗震设计2008年修订统一培训教材》和建设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06]220号)。特别不规
则的多层建筑结构的论证,由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检查。3.4.2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当存在不规则时,抗震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3.4.4条的有关规定。3.4.3建筑方案和结构布置的平面和竖向不规则性,应按下列要求综合判断:1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存在表3.4.3-1所列的某项平面不规则类型或表3.4.3-2所列的某项竖向不规则类型以及类似的不规则,应属于不规则的建筑结构:表3.4.3-1平面不规则的主要类型不规则类型定义和参考指标扭转不规则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凹凸不规则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楼板局部不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连续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或较大的楼层错层表3.4.3-2竖向不规则的主要类型不规则类型定义和参考指标侧向刚度不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规则的80%;除顶层或出屋面小建筑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竖向抗侧力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构件不连续递楼层承载力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www.bzfxw.com80%突变2砌体结构、单层工业厂房和大跨空旷房屋的平面不规则性和竖向不规则性判断,应分别符合本规范有关章节的规定。3当存在多项不规则或某项不规则超过规定的参考指标较多时,应属于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说明】本次修订,明确规定表3.4.3所列的不规则类型是主要的而不是全部不规则,所列的指标是概念设计的参考性数值而不是严格的数值,使用时需要综合判断。有关的条文说明,除保留2001版、2008局部修订的说明外,增加对本次修订部分的补充说明:①对于扭转不规则计算,需注意以下几点,有关的计算软件需相应修改:1)按国外的有关规定,楼盖周边两端位移不超过平均位移2倍的情况称为刚性楼盖,超过2倍则属于柔性楼盖。因此,2001版说明中提到的刚性楼盖,并不是刚度无限大。计算扭转位移比时,楼盖刚度可按实际情况确定而不限于刚度无限大假定。2)扭转位移比计算时,楼层的位移不采用各振型位移的CQC组合计算,按国外的规定明确改为取“给定水平力”计算,可避免有时CQC计算的最大位移出现在楼盖边缘的中部而不在角部,而且对无限刚楼盖、分块无限刚楼盖和弹性楼盖均可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处理;该水平力一般采用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地震剪力换算的水平作用力,并考虑偶然偏心;结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控制值验算时,仍采用CQC的效应组合。3)偶然偏心大小的取值,除采用该方向最大尺寸的5%外,也可考虑具体的平面形状和抗侧力构件的布置调整。4)扭转不规则的判断,还可依据楼层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的距离用偏心率的大小作为参考方法。②对于侧向刚度的不规则,建议根据结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包括楼层标高处单位位移所需要的水平力、结构层间位移角的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简单依靠某个方法和某个参考数值决定。③多项和某项不规则划为特别不规则建筑结构的界定及相应的加强措施,可参考建设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06]220号)。3.4.4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应对薄弱部
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1平面不规则而竖向规则的建筑结构,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扭转不规则时,应计入扭转影响,且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分别不宜大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5倍,当最大层间位移远小于规范限值时,可适当放宽;2)凹凸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应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高烈度或不规则程度较大时,宜计入楼板局部变形的影响;3)平面不对称且凹凸不规则或局部不连续,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块计算扭转位移比,扭转较大的部位应考虑局部的内力增大系数。2平面规则而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刚度小的楼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不小于1.15的增大系数,其薄弱层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时,该构件传递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应根据烈度高低和水平转换构件的类型、受力情况、几何尺寸等,乘以1.25~2.0的增大系数;2)相邻层的侧向刚度比,应依据其结构类型分别不超过本规范有关章节的规定;3)楼层承载力突变时,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65%。3平面不规则且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应根据不规则类型的数量和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不低于本条1、2款要求的各项抗震措施。特别不规则时,应经专门研究,采取更有效的加强措施或对薄弱部位采用相应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说明】本次修订,明确体现按不规则类型的数量和程度,采取不同的抗震措施。不规则的程度和设计的上限控制,可根据设防烈度的高低适当调整。对于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要求专门研究。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实施导则》为避免水平转换构件在大震下失效,不连续的竖向构件传递到转换构件的小震地震内力应加大,美国www.bzfxw.comIBC规定取2.5倍(分项系数为1.0)。本次修订,对增大系数作了调整。3.4.5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是否设置防震缝,并分别符合下列要求:1当不设置防震缝时,应采用符合实际的计算模型,进行较精细的分析,判明其应力集中、变形集中或地震扭转效应等导致的易损部位,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2当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时,宜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防震缝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种类、结构类型、结构单元的高度和高差以及可能的地震扭转效应的情况,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3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说明】本条文字依据征求意见的结果有较大修改。体型复杂的结构是否设置防震缝,各有利弊,历来有不同的观点,总体倾向是:可设缝、可不设缝时不设缝。设置防震缝可使结构抗震分析模型较为简单,容易估计其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但需考虑扭转地震效应,并按本规范各章的规定确定缝宽,使防震缝两侧在预期的地震(如中震)下不发生碰撞或减轻碰撞引起的局部损坏。当不设置防震缝时,结构分析模型复杂,连接处局部应力集中需要加强,而且需仔细估计地震扭转效应等可能导致的不利影响。3.5结构体系3.5.1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经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确定。【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3.5.1条。
3.5.2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3.5.2条。3.5.3结构体系尚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宜有多道抗震防线。2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3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说明】多道防线对于结构在强震下的安全是很重要的。所谓多道防线的概念,通常指的是:第一,整个抗震结构体系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工作。如框架-抗震墙体系是由延性框架和抗震墙二个系统组成;双肢或多肢抗震墙体系由若干个单肢墙分系统组成;框架-支撑框架体系由延性框架和支撑框架二个系统组成;框架-筒体体系由延性框架和筒体二个系统组成。第二,抗震结构体系具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赘余度,有意识地建立起一系列分布的塑性屈服区,以使结构能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一旦破坏也易于修复。设计计算时,需考虑部分构件出现塑性变形后的内力重分布,使各个分体系所承担的地震作用的总和大于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时的数值。本次修订,按征求意见的结果,多道防线仍作为非强制性要求保留在3.5.3条,但能够设置多道防线的结构,在相关章节中予以明确规定。www.bzfxw.com3.5.4结构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砌体结构应按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芯柱,或采用约束砌体、配筋砌体等。2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控制截面尺寸和受力钢筋、箍筋的设置,防止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混凝土的压溃先于钢筋的屈服、钢筋的锚固粘结破坏先于钢筋破坏。3预应力混凝土的构件,应配有足够的非预应力钢筋。4钢结构构件的尺寸应合理控制,避免局部失稳或整个构件失稳。5多、高层的混凝土楼、屋盖宜优先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当采用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楼、屋盖时,应从楼盖体系和构造上采取措施确保各预制板之间连接的整体性。【说明】按2008年局部修订,个别文字按征求意见修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尺寸控制,包括轴压比、截面长宽比,墙体高厚比、宽厚比等,当墙厚偏薄时,也有自身稳定问题。3.5.5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构件节点的破坏,不应先于其连接的构件。2预埋件的锚固破坏,不应先于连接件。3装配式结构构件的连接,应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4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钢筋,宜在节点核心区以外锚固。【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3.5.5条。3.5.6装配式单层厂房的各种抗震支撑系统,应保证地震时厂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3.5.6条。
3.6结构分析3.6.1除本规范特别规定者外,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内力和变形分析可采用线性静力方法或线性动力方法。【说明】由于地震动的不确定性、地震的破坏作用、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的复杂性,以及结构计算模型的各种假定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迄今为止,依据所规定的地震作用进行结构抗震验算,不论计算理论和工具如何发展,计算怎样严格,计算的结果总还是一种比较粗略的估计,过分地追求数值上的精确是不必要的;然而,从工程的震害看,这样的抗震验算是有成效的,不可轻视。因此,本规范自1974年第一版以来,对抗震计算着重于把方法放在比较合理的基础上,不拘泥于细节,不追求过高的计算精度,力求简单易行,以线性的计算分析方法为基本方法,并反复强调按概念设计进行各种调整。本节列出一些原则性规定,继续保持和体现上述精神。3.6.2不规则且具有明显薄弱部位可能导致地震时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此时,可根据结构特点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当本规范有具体规定时,尚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说明】需注意静力弹塑性分析有其适用范围,当需要考虑双向地震或多向地震时,只能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其他说明,详见2001版的条文说明。3.6.3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重力附加弯矩大于初始弯矩的10%时,应计入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注:重力附加弯矩指任一楼层以上全部重力荷载与该楼层地震平均层间位移的乘积;初始弯矩指该楼层地震剪力与楼层层高的乘积。【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3.6.3条。www.bzfxw.com3.6.4结构抗震分析时,应按照楼、屋盖的平面形状和平面内变形情况确定为刚性、分块刚性、半刚性、局部弹性和柔性等的横隔板,再按抗侧力系统的布置确定抗侧力构件间的共同工作并进行各构件间的地震内力分析。【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3.6.4条。3.6.5质量和侧向刚度分布接近对称且楼、屋盖可视为刚性横隔板的结构,以及本规范有关章节有具体规定的结构,可采用平面结构模型进行抗震分析。其它情况,应采用空间结构模型进行抗震分析。【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3.6.5条。3.6.6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抗震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1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2计算软件的技术条件应符合本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阐明其特殊处理的内容和依据。3复杂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时,应采用不少于两个合适的不同力学模型,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4所有计算机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说明】按2008年局部修订,增加楼梯构件的计算要求:针对具体结构的不同,“考虑”的结果,楼梯构件的可能影响很大或不大,然后区别对待,楼梯构件自身应计算抗震,但并不要求一律参与整体结构的计算。复杂结构指计算的力学模型十分复杂、难以找到完全符合实际工作状态的理想模型,只能依据各个软件自身的特点在力学模型上分别作某种程度不同的简化后才能运用该软件进行计算的结构。例如,多塔类
结构,其计算模型可以是底部一个塔通过水平刚臂分成上部若干个不落地分塔的分叉结构,也可以用多个落地塔通过底部的低塔连成整个结构,还可以将底部按高塔分区分别归入相应的高塔中再按多个高塔进行联合计算,等等。因此本规范对这类复杂结构要求用多个相对恰当、合适的力学模型而不是截然不同不合理的模型进行比较计算。3.7非结构构件3.7.1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3.7.1条。3.7.2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由相关专业人员分别负责进行。【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3.7.2条。3.7.3附着于楼、屋面结构上的非结构构件,以及楼梯间的非承重墙体,应与主体结构有可靠的连接或锚固,避免地震时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设备。【说明】按2008年局部修订。强调凡在强烈地震(设防烈度或罕遇地震)时倒塌可能危及生命的非结构构件,均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3.7.4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和隔墙,应估计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说明】按2008年局部修订。强调围护墙、隔墙等非结构构件是否合理设置对主体结构的影响。3.7.5幕墙、装饰贴面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连接,避免地震时脱落伤人。【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3.7.5条。www.bzfxw.com3.7.6安装在建筑上的附属机械、电气设备系统的支座和连接,应符合地震时使用功能的要求,且不应导致相关部件的损坏。【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3.7.6条。3.8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3.8.1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可用于抗震安全性、使用功能有较高要求或专门要求的建筑。【说明】2008年局部修订改为非强制性要求。本次修订,将使用功能“特殊”要求改为“较高或专门”要求,并明确用于抗震安全性较高要求的建筑,不限于2001版的8、9度设防地区。3.8.2采用隔震或消能减震设计的建筑,当遭遇到本地区的多遇地震影响、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影响和罕遇地震影响时,可按高于本规范1.0.1条的基本设防目标进行设计。【说明】本次修订,1.0.1条将设防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专门目标两种情况,本条文字相应调整。当结构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方案,具有可能满足提高抗震性能要求的优势,故推荐其按较高的设防目标进行设计。3.9结构材料与施工3.9.1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3.9.2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1砌体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7.5。2混凝土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不应低于C30;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它各类构件不应低于C20;2)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3钢结构的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2)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3)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说明】按2008年局部修订。并拟进一步明确一、二、三级的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板柱-抗震墙的柱,以及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等,纵向钢筋均应有足够的延性。本条的规定,是正规工厂生产的一般热轧钢筋均能达到的性能指标。当耐久性有要求时,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应遵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的规定。3.9.3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尚宜符合下列要求:1普通钢筋宜优先采用延性、韧性和焊接性较好的钢筋;普通钢筋的强度等级,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HRB400级热轧钢筋,也可采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HRB335级、HRB500级热轧钢筋;箍筋宜选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HRB335级、HRB400级、HPB300级热轧钢筋。www.bzfxw.com注:钢筋的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2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震墙不宜超过C60,其他构件,9度时不宜超过C60,8度时不宜超过C70。3钢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等级B、C、D的碳素结构钢及Q345等级B、C、D、E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当有可靠依据时,尚可采用其它钢种和钢号。【说明】按2008年局部修订:钢筋的抗震性能指标,即3.9.2条规定的钢筋强屈比和伸长率指标,凡钢筋产品标准中带E编号的钢筋,均属于符合抗震性能指标。从发展趋势考虑,2008年局部修订不再推荐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当然,现有生产的HPB235级钢筋仍可继续作为箍筋使用。3.9.4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抗裂验算等要求。【说明】本条文字按按2008年局部修订审查意见改动并提升为强制性条文。3.9.5采用焊接连接的钢结构,当接头的焊接拘束度较大、钢板厚度不小于40mm且承受沿板厚方向的拉力时,钢板厚度方向截面收缩率不应小于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关于Z15级规定的容许值。【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3.9.5条。3.9.6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的砌体抗震墙,其施工应先砌墙后浇构造柱和框架梁柱。【说明】按2008年局部修订,本条提升为强制性条文。
3.9.7混凝土墙体、框架柱的水平施工缝,应采取措施加强混凝土的结合性能。对于抗震等级一级的墙体和转换层楼板与落地混凝土墙体的交接处,宜验算水平施工缝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说明】本条是新增的,将2001版6.2.14条对施工的要求移此。3.10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本节为新增)3.10.1当建筑结构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应根据其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类型和不规则性,建筑使用功能和附属设施功能的要求、投资大小、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对选定的抗震性能控制目标提出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综合分析和论证。【说明】本条拟作为强制性条文。考虑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慎重发展性能化目标设计方法,明确规定需要进行可行性论证。性能化设计仍然是以现有的抗震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一般需要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设防烈度、结构的不规则程度和类型、结构发挥延性变形的能力、造价、震后的各种损失及修复难度等等因素。不同的抗震设防类别,其性能设计要求也有所不同。鉴于目前强烈地震下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的计算模型及参数的选用尚存在不少经验因素,缺少从强震记录、设计施工资料到实际震害的验证,对结构性能的判断难以十分准确,因此在性能目标选用中宜偏于安全一些。确有需要在处于发震断裂避让区域建造房屋,抗震性能化设计是可供选择的设计手段之一。3.10.2抗震性能化设计,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可选定针对整个结构、结构的局部部位或关键部位、结构的关键部件、重要构件、次要构件以及建筑构件和www.bzfxw.com机电设备支座的性能控制目标。【说明】建筑的抗震性能化设计,立足于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综合考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针对具体工程的需要和可能,可以对整个结构,也可以对某些部位或关键构件,灵活运用各种措施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着重提高抗震安全性或满足使用功能的专门要求。例如,可以根据楼梯间作为“抗震安全岛”的要求,提出确保大震下能具有安全避难通道的具体目标和性能要求;可以针对特别不规则、复杂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对抗侧力结构的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提出相应的性能目标,提高其整体或关键部位的抗震安全性;也可针对水平转换构件,为确保大震下自身及相关构件的安全而提出大震下的性能目标;地震时需要连续工作的机电设施,其相关部位的层间位移需满足规定层间位移限值的专门要求;其他情况,可对震后的残余变形提出满足设施检修后运行的位移要求,也可提出大震后可修复运行的位移要求。建筑构件采用与结构构件柔性连接,只要可靠拉结并留有足够的间隙,如玻璃幕墙与钢框之间预留变形缝隙,震害经验表明,幕墙在结构总体安全时可以满足大震后继续使用的要求。3.10.3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控制目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震动水准。一般情况,可选定本规范的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的地震作用。对处于发震断裂两侧10km以内的结构,应计入近场影响,若地震动参数未计入近场影响,5km以内宜乘以增大系数1.5,5km以外宜乘以不小于1.25的增大系数。对设计使用年限超过50年的结构,宜考虑实际需要和可能,经专门研究后对地震作用做适当调整。2不同地震动水准下的预期损坏状态或使用功能。一般情况,可参照《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选定,应不低于本规范1.0.1条对基本设防目标的规定。3为实现预期性能的具体指标。设计应选定分别提高结构或其关键部位的抗震承载力、结构变形能力或同时提高抗震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具体指标;宜明确在预期的不同的地震动
水准下对结构不同部位的水平、竖向构件承载力的要求(不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形成塑性铰、达到屈服值或保持弹性);宜选择不同地震动水准下结构不同部位的预期弹性或弹塑性变形状态;以及相应的构件延性构造的高、中或低要求。当构件的承载力明显提高时,相应的延性构造可适当降低。【说明】我国的89规范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明确要求大震下不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即达到“生命安全”,就是属于一般情况的性能设计目标。本次修订所提出的性能设计,要比本规范的一般情况较为明确,尽可能达到可操作性。1.鉴于地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性能设计需要估计各种水准的地震影响,包括按2001规范第12.2.2条考虑近场地震的影响。规范的地震水准是按50年设计基准期确定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是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的在设计时考虑施工完成后正常使用、正常维护情况下不需要大修仍可完成预定功能的保修年限,国内外的一般建筑结构取50年。结构抗震设计的基准期是抗震规范确定地震作用取值时选用的统计时间参数,也取为50年,即地震发生的超越概率是按50年统计的,第一水准的理论重现期50年,第二水准475年,第三水准1600~2400年。因此,对于设计使用年限不同于50年的结构,其地震作用需要做适当调整,取值经专门研究提出并按规定的权限批准后确定。当缺乏当地的相关资料时,可参考《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的附录A,其调整系数的范围大体是:设计使用年限70年,取1.15~1.2;100年取1.3~1.4。2.建筑结构遭遇各种水准的地震影响时,其可能的损坏状态和继续使用的可能,与89规范配套的《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建设部90建抗字377号)已经明确划分了各类房屋(砖房、混凝土框架、底层框架砖房、单层工业厂房、单层空旷房屋等)的地震破坏分级和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估计方法,总体上可分为下列五级,与此后国外标准的相关描述不完全相同:名称破坏描述继续使用的可能性变形参考值基本完好承重构件完好;个别非承重构件轻微损坏;附属构一般不需修理即可继续<[⊿ue](含完好)件有不同程度破坏www.bzfxw.com使用轻微损坏个别承重构件轻微裂缝(对钢结构构件指残余变形),不需修理或需稍加修1.5~2[⊿ue]个别非承重构件明显破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破理,仍可继续使用坏中等破坏多数承重构件轻微裂缝(或残余变形),部分明显裂缝需一般修理,采取安全3~4[⊿ue](或残余变形);个别非承重构件严重破坏措施后可适当使用严重破坏多数承重构件严重破坏或部分倒塌应排险大修,局部拆除<0.9[⊿up]倒塌多数承重构件倒塌需拆除>[⊿up]注:个别指5%以下,部分指30%以下,多数指50%以上。中等破坏的变形参考值,大致取规范弹性和弹塑性位移角限值的平均值,轻微损坏取1/2平均值。参照上述等级划分,地震下可供选定的高于一般情况的预期性能控制目标可大致归纳如下:地震水准性能1性能2性能3性能4多遇地震完好完好完好完好设防烈度地震完好,正常使用基本完好,检修后继轻微损坏,简单修理轻微至接近中等损续使用后继续使用坏,变形<3[⊿ue]罕遇地震基本完好,检修后轻微至中等破坏,修其破坏需加固后继接近严重破坏,大修继续使用复后继续使用续使用后继续使用3.实现上述性能控制目标,需要落实到具体措施,即各个地震水准下构件的承载力、变形和细部构造的指标。仅提高承载力时,安全性有相应提高,但使用上的变形要求不一定满足;仅提高变形能力,则结构在小震、中震下的损坏情况大致没有改变,但抗御大震倒塌的能力提高。因此,性能设计控制目标往往侧重于通过提高承载力推迟结构进入塑性工作阶段并减少塑性变形,必要时还需同时提高刚度以满足使用功能的变形要求,而变形能力的要求可根据结构及其构件在中震、大震下进入弹塑性的程度加以调整。完好,即所有构件保持弹性状态:各种承载力设计值(拉、压、弯、剪、压弯、拉弯、稳定等)满足规范对抗震承载力的要求S0.15Af时V≤φV/γ(8.2.7-lcRE2)2V=0.58Af1[−N/(Af)]lcway或V=2.4M[1−N/(Af)]/a,取较小值lclP式中N、V——分别为消能梁段的轴力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V、V——分别为消能梁段受剪承载力和计入轴力影响的受剪承载力;llcM——消能梁段的全塑性受弯承载力;lPA、A——分别为消能梁段的截面面积和腹板截面面积;wW——消能梁段的塑性截面模量;pa、h——分别为消能梁段的净长和截面高度;t、t——分别为消能梁段的腹板厚度和翼缘厚度;wff、f——消能梁段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和屈服强度;ayφ——系数,可取0.9;γ——消能梁段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0.75;RE2支撑斜杆与消能梁段连接的承载力不得小于支撑的承载力。若支撑需抵抗弯矩,支撑与梁的连接应按抗压弯连接设计。www.bzfxw.com【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8.2.7条。8.2.8在第一阶段,钢结构抗侧力体系构件连接的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相邻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高强度螺栓连接不得滑移;在第二阶段,连接的极限承载力应大于构件的屈服承载力。【说明】对连接应作二阶段设计,补充说明了弹性设计的必要性和要求。第一阶段,要求按构件承载力而不是设计内力进行连接计算,是考虑设计内力较小时将导致连接件型号和数量偏少,或焊缝的有效截面尺寸偏小,给第二阶段连接设计带来困难。另外,高强度螺栓滑移对钢结构连接的弹性设计是不允许的。8.2.9钢结构抗侧力体系构件连接的极限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1梁与柱刚性连接的极限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jM≥αM(8.2.9-1)upjV≥1.2(2M/l)+V(8.2.9-2)upnGb2支撑与框架连接和梁、柱、支撑的拼接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j支撑连接和拼接N≥αAf(8.2.9-3)ubrbryj梁的拼接Mub,sp≥αMp(8.2.9-4)柱的拼接j(8.2.9-5)M≥αMuc,sppc3柱脚与基础的连接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jM≥αM(8.2.9-6)u,basepcM、M——分别为梁的塑性受弯承载力和考虑轴力影响时柱的塑性受弯式中ppc承载力;V——重力荷载代表值(9度尚应包括地震作用标准值)作用下,Gb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l——梁的净跨;n
A——支撑杆件的截面面积;brjjjM、N、V——分别为连接的极限受弯、压(拉)、剪承载力;uuuj、j、——NMubrubsp,分别为支撑、梁、柱拼接的极限受拉(压)、受弯承载力;jMucsp,jM——柱脚的极限受弯承载力;ubase,α——连接系数,可按表8.2.9采用。表8.2.9钢结构抗震设计的连接系数梁柱连接时支撑连接构件拼接母材牌号柱脚焊接螺栓连接焊接螺栓连接Q2351.401.451.251.30埋入式1.2Q3451.301.351.201.25外包式1.2Q345GJ1.251.301.151.20外露式1.1注:1屈服强度高于Q345的钢材,按Q345的规定采用;2屈服强度高于Q345GJ的GJ钢材,按Q345GJ的规定采用;3外露式柱脚是指刚接柱脚,只适用于房屋高度50m以下;4翼缘焊接腹板栓接时,连接系数分别按表中连接形式取用。【说明】本条是强连接弱构件的原则规定。1.框架梁一般为弯矩控制,剪力控制的情况很少,其设计剪力应采用与梁屈服弯矩相应的剪力,2001版规定采用腹板全截面屈服时的剪力,过于保守。另一方面,2001版规定用1.3代替1.2考虑竖向荷载,往往偏小,故作了相应修改。采用系数1.2,是考虑梁腹板的塑性变形小于翼缘的变形要求较多,故未按表8.2.9采用。当梁截面受剪力控制时,该系数宜适当加大。2、3.钢结构连接系数修订,系参考日本建筑学会《钢结构连接设计指南》(2001/2006)的下列规定拟定。梁端连接时支撑连接/构件拼接母材牌号柱脚母材破断螺栓破断母材破断螺栓破断SS4001.401.451.251.30埋入式1.2SM4901.351.40www.bzfxw.com1.201.25外包式1.2SN4001.301.351.151.20外露式1.0SN4901.251.301.101.15————注:螺栓是指高强度螺栓,极限承载力计算时按承压型连接考虑。表中的连接系数包括了超强系数和应变硬化系数。按日本规定,SS是碳素结构钢,SM是焊接结构钢,SN是抗震结构钢,其性能等级是逐步提高的;连接系数随钢种的性能提高而递减,也随钢材的强度等级递增而递减,是以钢材超强系数统计数据为依据的,而应变硬化系数各国普遍取1.1。该文献说明,梁端连接的塑性变形要求最高,连接系数也最高,而支撑连接和构件拼接的塑性变形相对较小,故连接系数可取较低值。螺栓连接受滑移的影响,且钉孔使截面减弱,影响了承载力。美国和欧共体规范中,连接系数都没有这样细致的划分和规定。我国目前对建筑钢材的超强系数还没有作过统计,表8.2.9是按上述文献2006版列出的,它比2001版对螺栓破断的规定降低了0.05。借鉴日本上述规定,建议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中的焊接连接和螺栓连接都取0.75,连接系数在连接承载力计算表达式中统一考虑,有利于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也有利于提高连接系数的直观性。对于Q345钢材,连接系数1.300.14时33(2.3−1.65)Af注:表列数值适用于Q235钢,当材料为其它钢号时应乘以235/f。ay【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8.5.1条。8.5.2偏心支撑框架的支撑杆件长细比不应大于120235f,支撑杆件的板件宽厚比不ay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规定的轴心受压构件在弹性设计时的宽度比限值。【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8.5.2条。8.5.3消能梁段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N>0.16Af时,消能梁段的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当ρ(Aw/A)<0.3时a<1.6Mlp/Vl(8..5.3-1)当ρ(Aw/A)≥0.3时a≤[1.15-0.5ρ(Aw/A)]1.6Mlp/Vl(8..5.3-2)ρ=N/V(8..5.3-3)式中a——消能梁段的长度;
ρ——消能梁段轴向力设计值与剪力设计值之比。2消能梁段的腹板不得贴焊补强板,也不得开洞。3消能梁段与支撑连接处,应在其腹板两侧配置加劲肋,加劲肋的高度应为梁腹板高度,一侧的加劲肋宽度不应小于(bt/2-tw),厚度不应小于0.75tw和10mm的较大值。4消能梁段应按下列要求在其腹板上设置中间加劲肋:1)当a≤1.6Mlp/Vl时,加劲肋间距不大于(30tw-h/5);2)当2.6Mlp/Vl5Mlp/Vl时,可不配置中间加劲肋;5)中间加劲肋应与消能梁段的腹板等高,当消能梁段截面高度不大于640mm时,可配置单侧加劲肋,消能梁段截面高度大于640mm时,应在两侧配置加劲肋,一侧加劲肋的宽度不应小于(bf/2-tw),厚度不应小于tw和10mm。【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8.5.3条。8.5.4消能梁段与柱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消能梁段与柱连接时,其长度不得大于1.6M1p/V1,且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2消能梁段翼缘与柱翼缘之间应采用坡口全熔透对接焊缝连接,消能梁段腹板与柱之间应采用角焊缝(气保焊)连接;角焊缝的承载力不得小于消能梁段腹板的轴向力、剪力和弯矩同时作用时的承载力。3消能梁段与柱腹板连接时,消能梁段翼缘与横向加劲板间应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其腹板与柱连接板间应采用角焊缝(气保焊);角焊缝的承载力不得小于消能梁段腹板的轴力、剪力和弯矩同时作用时的承载力。【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8.5.4条。8.5.5消能梁段两端上下翼缘应设置侧向支撑,支撑的轴力设计值不得小于消能梁段翼缘轴向承载力的6%,即0.06btf。ff【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8.5.5条。8.5.6偏心支撑框架梁的非消能梁段上下翼缘,应设置侧向支撑,支撑的轴力设计值不得小于梁翼缘轴向承载力的2%,即0.02btf。ff【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8.5.6条。8.5.7框架-偏心支撑结构的框架部分,当房屋高度不高于100m且框架部分按计算分配的地震作用不大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5%时,一、二级的抗震构造措施可按框架结构降低一级的相应要求采用。其它抗震构造措施,应符合本章8.3节对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的规定。【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8.5.7条。9单层工业厂房9.1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I)一般规定9.1.1本节主要适用于装配式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其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多跨厂房宜等高和等长,高低跨厂房不宜采用一端开口的结构布置。2厂房的贴建房屋和构筑物,不宜布置在厂房角部和紧邻防震缝处。
3厂房体型复杂或有贴建的房屋和构筑物时,宜设防震缝;在厂房纵横跨交接处、大柱网厂房或不设柱间支撑的厂房,防震缝宽度可采用100~150mm,其他情况可采用50~90mm。4两个主厂房之间的过渡跨至少应有一侧采用防震缝与主厂房脱开。5厂房内上起重机的铁梯不应靠近防震缝设置;多跨厂房各跨上起重机的铁梯不宜设置在同一横向轴线附近。6厂房内的工作平台宜与厂房主体结构脱开。7厂房的同一结构单元内,不应采用不同的结构型式;厂房端部应设屋架,不应采用山墙承重;厂房单元内不应采用横墙和排架混合承重。8厂房柱距宜相等,各柱列的侧移刚度宜均匀,当有抽柱时,应采取抗震加强措施。【说明】本条文字稍有修改。9.1.2厂房天窗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l天窗宜采用突出屋面较小的避风型天窗,有条件或9度时宜采用下沉式天窗。2突出屋面的天窗宜采用钢天窗架;6~8度时,可采用矩形截面杆件的钢筋混凝土天窗架。3天窗架不宜从厂房结构单元第一开间开始设置;8度和9度时,天窗架宜从厂房单元端部第三柱间开始设置。4天窗屋盖、端壁板和侧板,宜采用轻型板材;不应采用端壁板代替端天窗架。【说明】本条文字稍有修改。9.1.3厂房屋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l厂房宜釆用钢屋架或重心较低的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屋架。2跨度不大于15m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梁。3跨度大于24m,或8度III、IV类场地和9度时,应优先采用钢屋架。4柱距为12m时,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托架(梁);当采用钢屋架时,亦可采用钢托架(梁)。5有突出屋面天窗架的屋盖不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空腹屋架。【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3条。9.1.4厂房柱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8度和9度时,宜采用矩形、工字形截面柱或斜腹杆双肢柱,不宜采用薄壁工字形柱、腹板开孔工字形柱、预制腹板的工字形柱和管柱。2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范围内和阶形柱的上柱宜采用矩形截面。【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4条。9.1.5厂房围护墙、砌体女儿墙的布置、材料选型和抗震构造措施,应符合本规范13章13.3节的有关规定。(II)计算要点9.1.6单层厂房按本规范的规定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进行横向和纵向抗震验算:17度I、II类场地、基本风压不大于0.5kN/m2,柱高不超过10m且结构单元两端均有山墙的单跨和等高多跨厂房(锯齿形厂房除外)。
27度和8度I、II类场地的露天吊车栈桥。【说明】此次修订,不验算的范围有所变化。9.1.7厂房的横向抗震计算,应采用下列方法:1混凝土无檩和有檩屋盖厂房,一般情况下,宜计及屋盖的横向弹性变形,按多质点空间结构分析;当符合本规范附录J的条件时,可按平面排架计算,并按附录J的规定对排架柱的地震剪力和弯矩进行调整。2轻型屋盖厂房,柱距相等时,可按平面排架计算。注:本节轻型屋盖指屋面为压型钢板、瓦楞铁等有檩屋盖。【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7条。9.1.8厂房的纵向抗震计算,应采用下列方法:1混凝土无檩和有檩屋盖及有较完整支撑系统的轻型屋盖厂房,可采用下列方法:1)一般情况下,宜计及屋盖的纵向弹性变形,围护墙与隔墙的有效刚度,不对称时尚宜计及扭转的影响,按多质点进行空间结构分析;2)柱顶标高不大于15m且平均跨度不大于30m的单跨或等高多跨的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宜采用本规范附录K.1规定的修正刚度法计算。2纵墙对称布置的单跨厂房和轻型屋盖的多跨厂房,可按柱列分片独立计算。【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8条。9.1.9突出屋面天窗架的横向抗震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1有斜撑杆的三铰拱式钢筋混凝土和钢天窗架的横向抗震计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跨度大于9m或9度时,混凝土天窗架的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可采用1.5。2其他情况下天窗架的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9条。9.1.10突出屋面天窗架的纵向抗震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1天窗架的纵向抗震计算,可采用空间结构分析法,并计及屋盖平面弹性变形和纵墙的有效刚度。2柱高不超过15m的单跨和等高多跨混凝土无檩屋盖厂房的天窗架纵向地震作用计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但天窗架的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效应增大系数,其值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单跨、边跨屋盖或有纵向内隔墙的中跨屋盖:η=1+0.5n(9.1.10-1)2)其他中跨屋盖:η=0.5n(9.1.10-2)式中:η——效应增大系数;n——厂房跨数,超过四跨时取四跨。【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10条。9.1.11两个主轴方向柱距均不小于12m、无桥式起重机且无柱间支撑的大柱网厂房,柱截面抗震验算应同时计算两个主轴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并应计入位移引起的附加弯矩。【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11条。
9.1.12不等高厂房中,支承低跨屋盖的柱牛腿(柱肩)的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应按下式确定:⎛NaN⎞A≥⎜G+1.2E⎟γ(9.1.12)s⎜0.85hff⎟RE⎝0yy⎠式中:As——纵向水平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NG——柱牛腿面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压力设计值;a——重力作用点至下桂近侧边缘的距离,当小于0.3ho时采用0.3ho;ho——牛腿最大竖向截面的有效高度;NE——柱牛腿面上地震组合的水平拉力设计值;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可采用1.0。【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12条。9.1.13下柱柱间支撑的下节点位于基础顶面以上时,应对纵向排架柱的底部进行斜截面受剪抗震验算。【说明】本条为新增条文。若下柱支撑的下节点位于基础顶面以上一段高度时,在历次地震6~10度区皆发生破坏,轻者混凝土开裂,重者混凝土酥碎,钢筋压屈,严重者甚至纵向折断并错位,所以柱撑下节点宜设置在靠近基础顶面处,如下撑下节点设在厂房室内地坪标高或以上处时,则应验算厂房柱根部所承受的偏拉剪或偏压剪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9.1.14柱间交叉支撑斜杆的地震作用效应及其与柱连接节点的抗震验算,可按本规范附录K.2的规定进行。【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13条。9.1.158度和9度时,高大山墙的抗风柱应进行平面外的截面抗震验算。【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14条。9.1.16当抗风柱与屋架下弦相连接时,连接点应设在下弦横向支撑节点处,下弦横向支撑杆件的截面和连接节点应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15条。9.1.17当工作平台和刚性内隔墙与厂房主体结构连接时,应采用与厂房实际受力相适应的计算简图,并计入工作平台和刚性内隔墙对厂房的附加地震作用影响。变位受约束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排架柱,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计算,并按本规范9.1.25条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16条。9.1.188度III、IV类场地和9度时,带有小立柱的拱形和折线型屋架或上弦节间较长且矢高较大的屋架,屋架上弦宜进行抗扭验算。【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17条。(III)抗震构造措施9.1.19有檩屋盖构件的连接及支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l檩条应与混凝土屋架(屋面梁)焊牢,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2双脊檩应在跨度1/3处相互拉结。
3压型钢板应与檩条可靠连接,瓦楞铁、石棉瓦等应与檩条拉结。4支撑布置宜符合表9.1.19的要求。表9.1.19有檩屋盖的支撑布置烈度支撑名称6、789单元端开间及单元长度大于单元端开间及单元长度大66m的柱间支撑开间各设一于42m的柱间支撑开间各屋上弦横向支撑单元端开间各设一道道;设—道;架天窗开洞范围的两端各增设天窗开洞范围的两端各增支局部的支撑一道设局部的上弦横向支撑一撑下弦横向支撑同非抗震设计道跨中竖向支撑端部竖向支撑屋架端部高度大于900mm时,单元端开间及柱间支撑开间各设一道天单元天窗端开间各设窗上弦横向支撑一道单元天窗端开间及每隔30m单元天窗端开间及每隔架支单元天窗端开间及每各设一道18m各设一道两侧竖向支撑撑隔36m各设一道【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18条。9.1.20无檩屋盖构件的连接及支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大型屋面板应与屋架(屋面梁)焊牢,靠柱列的屋面板与屋架(屋面梁)的连接焊缝长度不宜小于80mm。26度和7度时,有天窗厂房单元的端开间,或8度和9度时各开间,宜将垂直屋架方向两侧相邻的大型屋面板的顶面彼此焊牢。38度和9度时,大型屋面板端头底面的预埋件宜采用角钢并与主筋焊牢。4非标准屋面板宜采用装配整体式接头,或将板四角切掉后与屋架(屋面梁)焊牢。5屋架(屋面梁)端部顶面预埋件的锚筋,8度时不宜少于4φ10,9度时不宜少于4φ12。6支撑的布置宜符合表9.1.20-1的要求,有中间井式天窗时宜符合表9.1.20-2的要求;8度和9度跨度不大于15m的厂房屋盖采用屋面梁时,可仅在厂房单元两端各设竖向支撑一道。表9.1.20-1无檩屋盖的支撑布置烈度支撑名称6、789屋架跨度小于18m时同非抗震设计,跨度不单元端开间及柱间支撑开间各设一道,天窗开洞范围的上弦横向支撑小于18m时在厂房单两端各增设局部的支撑一道元端开间各设一道屋沿屋架跨度不大于15m沿屋架跨度不大于12m设架设一道,但装配整体式屋一道,但装配整体式屋面可支上弦通长面可不设;不设;撑水平系杆围护墙在屋架上弦高度围护墙在屋架上弦高度有同非抗震设计有现浇圈梁时,其端部处现浇圈梁时,其端部处可不可不另设另设下弦横向支撑同非抗震设计同上弦横向支撑跨中竖向支撑表9.1.20-1无檩屋盖的支撑布置(续)支撑名称烈度
6、789屋两屋架端部高度单元端开间及每隔48m各单元端开间各设一道端≤900mm设一道架竖支向屋架端部高度单元端开间及柱间支撑单元端开间、柱间支撑开间支单元端开间各设一道撑>900mm开间各设一道及每隔30m各设一道撑厂房单元天窗端开间厂房单元天窗端开间及厂房单元天窗端开间及每天天窗两侧竖向支撑窗及每隔30m各设一道每隔24m各设一道隔18m各设一道架天窗跨度≥9m时,单元天支单元端开间及柱间支撑开上弦横向支撑同非抗震设计窗端开间及柱间支撑开撑间各设一道间各设一道注:1.当装配整体式屋盖设有II型天窗或中间井式天窗时,在天窗开洞范围内仍应设置上弦通长水平系杆;2.8度和9度时跨度不大于15m的薄腹梁屋盖,可在厂房单元两端和设有上柱支撑的开间,各设端部竖向支撑一道;跨度大于或等于15m的薄腹梁屋盖,支撑布置宜按屋架屋盖支撑布置的规定采用;单坡屋面梁屋盖的支撑布置,宜按端部高度大于900mm的屋架屋盖支撑布置的规定采用;3.8度III、IV类场地和9度时,梯形屋架端部上节点应沿厂房纵向设置通长水平压杆。表9.1.20-2中间井式天窗无檩屋盖支撑布置支撑名称6、7度8度9度上弦横向支撑厂房单元端开间各厂房单元端开间及柱间支撑开间各设一道下弦横向支撑设一道上弦通长水平系杆天窗范围内屋架跨中上弦节点处设置下弦通长水平系杆天窗两侧及天窗范围内屋架下弦节点处设置跨中竖向支撑有上弦横向支撑开间设置,位置与下弦通长系杆相对应屋架端部高度有上弦横向支撑开间,且间距不两端同非抗震设计≤900mm大于48m竖向屋架端部高度厂房单元端开间各有上弦横向支撑开间,有上弦横向支撑开间,且间距不支撑>900mm设一道且间距不大于48m大于30m【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19条。9.1.21屋盖支撑尚应符合下列要求:l天窗开洞范围内,在屋架脊点处应设上弦通长水平压杆。2屋架跨中竖向支撑在跨度方向的间距,6~8度时不大于15m,9度时不大于12m;当仅在跨中设一道时,应设在跨中屋架屋脊处;当设二道时,应在跨度方向均匀布置。3屋架上、下弦通长水平系杆与竖向支撑宜配合设置。4柱距不小于12m且屋架间距6m的厂房,托架(梁)区段及其相邻开间应设下弦纵向水平支撑。5屋盖支撑杆件宜用型钢。【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20条。9.1.22突出屋面的混凝土天窗架,其两侧墙板与天窗立柱宜采用螺栓连接。【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21条。9.1.23混凝土屋架的截面和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屋架上弦第一节间和梯形屋架端竖杆的配筋,6度和7度时不宜少于4φ12,8度和9度时不宜少于4φ14。2梯形屋架的端竖杆截面宽度宜与上弦宽度相同。
3拱形和折线形屋架上弦端部支撑屋面板的小立柱,截面不宜小于200mm×200mm,高度不宜大于500mm,主筋宜采用П形,6度和7度时不宜少于4φ12,8度和9度时不宜少于4φ14,箍筋可采用φ6,间距宜为100mm。【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22条。9.1.24厂房柱子的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下列范围内柱的箍筋应加密:1)柱头,取柱顶以下500mm并不小于柱截面长边尺寸;2)上柱,取阶形柱自牛腿面至起重机梁顶面以上300mm高度范围内;3)牛腿(柱肩),取全高;4)柱根,取下柱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5)柱间支撑与柱连接节点和柱变位受平台等约束的部位,取节点上、下各300mm。2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箍筋肢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表9.1.24的规定:表9.1.24柱加密区箍筋最大肢距和最小箍筋直径6度和7度7度III、IV类场地和88度III、IV类场地烈度和场地类别I、II类场地度I、II类场地和9度箍筋最大肢距(mm)300250200箍一般柱头和柱根φ6φ8φ8(φ10)筋角柱柱头φ8φ10φ10最小上柱牛腿和有支撑的柱根φ8φ8φ10直径有支撑的柱头和柱变位受约束部位φ8φ10φ12注:括号内数值用于柱根。【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23条。9.1.25厂房柱侧向受约束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排架柱,柱顶预埋钢板和柱箍筋加密区的构造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柱顶预埋钢板沿排架平面方向的长度,宜取柱顶的截面高度,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截面高度的1/2及300mm。2屋架的安装位置,宜减小在柱顶的偏心,其柱顶轴向力的偏心距不应大于截面高度的1/4。3柱顶轴向力排架平面内的偏心距,在截面高度的1/6~1/4范围内时,柱顶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筋率:9度不宜小于1.2%;8度不宜小于1.0%;6、7度不宜小于0.8%。4加密区范围宜取柱顶以下500mm,加密区宜配置四肢箍,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间距不大于100mm,箍筋直径6度和7度I、II类场地不小于φ8,7度III、IV类场地和8度I、II类场地不小于φ10,8度III、IV类场地和9度不小于φ12。【说明】本条为新增条文。9.1.26山墙抗风柱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l抗风柱柱顶以下300mm和牛腿(柱肩)面以上300mm范围内的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100mm,肢距不宜大于250mm。2抗风柱的变截面牛腿(柱肩)处,宜设置纵向受拉钢筋。【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24条。9.1.27大柱网厂房柱的截面和配筋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l柱截面宜采用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矩形,边长不宜小于柱全高的1/18~1/16。2重屋盖厂房地震组合的柱轴压比,6、7度时不宜大于0.8,8度时不宜大于0.7,9度时不应大于0.6。3纵向钢筋宜沿柱截面周边对称配置,间距不宜大于200mm,角部宜配置直径较大的钢筋。4柱头和柱根的箍筋应加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加密范围,柱根取基础顶面至室内地坪以上lm,且不小于柱全高的1/6;柱头取柱顶以下500mm,且不小于柱截面长边尺寸;2)箍筋直径、间距和肢距,应符合本章第9.1.24条的规定。【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25条。9.1.28厂房柱间支撑的设置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l厂房柱间支撑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情况下,应在厂房单元中部设置上、下柱间支撑,且下柱支撑应与上柱支撑配套设置;2)有起重机或8度和9度时,宜在厂房单元两端增设上柱支撑;3)厂房单元较长或8度III、IV类场地和9度时,可在厂房单元中部1/3区段内设置两道柱间支撑。2柱间支撑应采用型钢,支撑形式宜采用交叉式,其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不宜大于55度。3支撑杆件的长细比,不宜超过表9.1.28的规定。表9.1.28交叉支撑斜杆的最大长细比烈度位置6度和7度7度III、IV类场地和8度III、IV类场地和99度III、IV类场地I、II类场地8度I、II类场地度I、II类场地上柱支撑250250200150下柱支撑2002001501504下柱支撑的下节点位置和构造措施,应保证将地震作用直接传给基础;当6度和7度不能直接传给基础时,应计及支撑对柱和基础的不利影响。5交叉支撑在交叉点应设置节点板,其厚度不应小于10mm,斜杆与交叉节点板应焊接,与端节点板宜焊接。【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26条。9.1.298度时跨度不小于18m的多跨厂房中柱和9度时多跨厂房各柱,柱顶宜设置通长水平压杆,此压杆可与梯形屋架支座处通长水平系杆合并设置,钢筋混凝土系杆端头与屋架间的空隙应采用混凝土填实。【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27条。9.1.30厂房结构构件的连接节点,应符合下列要求:1屋架(屋面梁)与柱顶的连接,8度时宜采用螺栓,9度时宜采用钢板铰,亦可采用螺栓;屋架(屋面梁)端部支承垫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6mm。2柱顶预埋件的锚筋,8度时不宜少于4φ14,9度时不宜少于4φ16;有柱间支撑的柱子,柱顶预埋件尚应增设抗剪钢板。3山墙抗风柱的柱顶,应设置预埋板,使柱顶与端屋架的上弦(屋面梁上翼缘)可靠
连接。连接部位应位于上弦横向支撑与屋架的连接点处,不符合时可在支撑中增设次腹杆或设置型钢横梁,将水平地震作用传至节点部位。4支承低跨屋盖的中柱牛腿(柱肩)的预埋件,应与牛腿(柱肩)中按计算承受水平拉力部分的纵向钢筋焊接,且焊接的钢筋,6度和7度时不应少于2φ12,8度时不应少于2φ14,9度时不应少于2φ16。5柱间支撑与柱连接节点预埋件的锚件,8度III、IV类场地和9度时,宜采用角钢加端板,其他情况可采用HRB335级或HRB400级热轧钢筋,但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0倍锚筋直径或增设端板。6厂房中的起重机走道板、端屋架与山墙间的填充小屋面板、天沟板、天窗端壁板和天窗侧板下的填充砌体等构件应与支承结构有可靠的连接。【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1.28条。9.2单层钢结构厂房(I)一般规定9.2.1本节主要适用于钢柱、钢屋架或钢屋面梁承重的单层工业厂房的抗震设计。单层的轻型钢结构厂房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专门的规定。【说明】本次修订,拟暂不增加轻型钢结构厂房的规定。9.2.2厂房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1厂房的横向抗侧力体系,可采用刚接框架、铰接框架、门式刚架或其它结构体系,厂房的纵向抗侧力体系应按规定设置柱间支撑。2厂房内设有桥式起重机时,起重机梁系统构件与厂房框架柱的连接应能可靠地传递纵向水平地震作用。3厂房应按本节规定设置完整的屋盖支撑系统。【说明】根据单层钢结构厂房的震害实例分析,其主要震害是柱间支撑的失稳变形和连接节点的断裂或拉脱,柱脚锚栓剪断和拉断,以及锚栓锚固过短所至的拔出破坏。亦有少量厂房的屋盖支撑杆件失稳变形或连接节点板开裂破坏。9.2.3厂房的平面布置、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和天窗架设置的构造要求,可参照本规范第9.1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有关规定。【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2.2条。9.2.4厂房防震缝的布置应符合本规范第9.1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有关规定。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与相邻房屋可能碰撞的最高点高度、厂房的结构布置情况确定,不宜小于混凝土柱厂房防震缝宽度的1.5倍。【说明】本次修订新增。钢结构厂房的防震缝缝宽,当设防烈度高或厂房较高时,或当厂房座落在较软弱场地土或有明显扭转效应时,需适当增加。9.2.5厂房的围护墙板应符合本规范第13.3节的有关规定。(Ⅱ)抗震验算9.2.6厂房抗震计算时,应根据屋盖高差、起重机设置情况,采用与厂房结构的实际工作状
况相适应的计算模型计算地震作用。厂房抗震计算的阻尼比不宜大于0.045,罕遇地震作用分析的阻尼比可取0.05。【说明】本次修订,拟增加阻尼比的规定。9.2.7厂房地震作用计算时,围护墙体的自重和刚度,应按下列规定取值:1轻型墙板或与柱柔性连接的预制混凝土墙板,应计入其全部自重,但不应计入其刚度;2柱边贴砌且与柱有拉结的砌体围护墙,应计入其全部自重;当沿墙体纵向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时,尚可计入砌体墙的折算刚度,折算系数,7、8和9度可分别取0.6、0.4和0.2。【说明】单层钢结构厂房的围护墙类型较多。围护墙的自重和刚度主要由其类型和与厂房柱的连接所决定。因此,为使厂房的抗震计算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合理,其自重和刚度取值应结合所采用的围护墙类型和与厂房柱的连接方式来决定。对于与柱贴砌的砖墙围护厂房,除需考虑墙体的侧移刚度外,尚应考虑墙体开裂而退化对其侧移刚度的影响。当为外贴式砖砌纵墙,7、8、9度设防时,其折算系数可分别取0.6、0.4、0.2。9.2.8厂房的横向抗震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1一般情况下,宜采用考虑屋盖弹性变形的空间分析方法;2平面规则、抗侧刚度均匀的轻型屋盖厂房,可按平面框架进行计算。等高厂房可采用底部剪力法,高低跨厂房应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说明】单层钢结构厂房的地震作用计算,应根据的厂房的竖向布置(等高或不等高)、起重机设置、屋盖类别等情况,采用能反映出厂房地震反应特点的单质点、两质点和多质点的计算模型。总体上,单层钢结构厂房地震作用计算的单元划分、质量集中等,均可参照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执行。但对于不等高单层钢结构厂房,不能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更不可采用乘以增大系数的方法来考虑高振型的影响,而应采用多质点模型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9.2.9厂房的纵向抗震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1采用轻型板材围护墙或与柱柔性连接的大型墙板的厂房,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纵向柱列的地震作用可按下列原则分配:1)轻型屋盖可按纵向柱列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2)钢筋混凝土无檩屋盖可按纵向柱列刚度比例分配;3)钢筋混凝土有檩屋盖可取上述两种分配结果的平均值。2采用柱边贴砌且与柱拉结的砌体围护墙厂房,可参照本规范第9.1节的规定计算。【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2.7条。9.2.10屋盖竖向支承桁架,应能承受和传递屋盖产生的水平地震作用。屋盖竖向支承桁架的腹杆与弦杆连接的承载力,不应小于腹杆的承载力。【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2.8条。9.2.11屋盖横向水平支撑、纵向水平支撑的交叉斜杆均按拉杆设计,并取相同的截面面积;直压杆可按斜拉杆受拉屈服时承受的压力设计。屋盖交叉支撑有一杆中断时,交叉节点板的承载力不应小于杆件承载力的1.2倍。屋盖水平支撑节点可采用焊接或螺栓牢固连接,连接的承载力不应小于杆件的塑性承载力。【说明】本条为新增条文。屋盖水平支撑交叉斜杆,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受压斜杆失稳而需按拉杆设计,故其连接的承载力不应小于支撑杆的全塑性承载力。
9.2.128、9度时,跨度大于24m的屋盖横梁或托架应按本规范5.3节计算其竖向地震作用。【说明】竖向地震作用由规定的构件自身及其连接承受,不考虑传递给其它构件。参照冶金部门的规定,支承跨度大于24m屋面横梁的托架系直接传递地震竖向作用的构件,应考虑屋架传来的竖向地震作用。对厂房的其它构件,都可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对于厂房屋面设置荷重较大的设备等情况,不论厂房跨度大小,都应对屋盖横梁进行竖向地震作用验算。9.2.13厂房结构构件连接的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框架上柱的拼接位置应选择弯矩较小区域,其承载力不应小于按上柱两端呈全截面塑性屈服状态计算的拼接处的内力,且不得小于柱全截面受拉屈服承载力的0.5倍。2刚接框架屋盖横梁的拼接,当位于横梁最大应力区以外时,宜按与被拼接截面等强度设计。3实腹屋面梁与柱的刚性连接、梁端梁与梁的拼接,应采用地震组合内力进行弹性阶段设计。梁柱刚性连接、梁与梁拼接的极限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情况,可按本规范8.2.9条钢结构梁柱刚接、梁与梁拼接的规定考虑连接系数进行验算。其中,当最大应力区在上柱时,全塑性受弯承载力应取实腹梁、上柱二者的较小值;2)当屋面梁采用钢结构弹性设计阶段的板件宽厚比时,梁柱刚性连接和梁与梁拼接,应能可靠传递设防烈度地震组合内力或按本款1项验算。【说明】设计经验表明,跨度不很大的轻型屋盖钢结构厂房,如仅从新建的一次投资比较,采用实腹屋面梁的造价略比采用屋架要高些。但实腹屋面梁制作简便,厂房施工期和使用期的涂装、维护量小而方便,且质量好、进度快。如按厂房全寿命的支出比较,这些跨度不很大的厂房采用实腹屋面梁比采用屋架要合理一些。实腹屋面梁一般与柱刚性连接。这种刚架结构应用日益广泛。梁柱刚性连接、拼接的极限承载力验算及相应的构造措施,应针对单层刚架厂房的受力特征和遭遇强震时可能形成的极限机构进行。一般情况下,单跨横向刚架的最大应力区在梁底上柱截面,多跨横向刚架在中间柱列处也可出现在梁端截面。这是钢结构单层刚架厂房的特征。柱顶和柱底出现塑性铰是单层刚架厂房的极限承载力状态之一,故可放弃“强柱弱梁”的抗震概念。条文中的刚架梁端的最大应力区,可按距梁端1/9梁净跨和1.5倍梁高中的较大值确定。实际工程中,受构件运输条件限制,梁的现场拼接往往在梁端附近,即最大应力区,此时,其极限承载力验算应与梁柱刚性连接的相同。9.2.14厂房的柱间支撑,除了按设防烈度地震动参数计算支撑构件不屈曲的情况外,应按下列规定验算:1柱间X形支撑、V形或Λ形支撑应考虑拉压杆共同作用,并采用本规范附录K.2的方法按拉杆计算,但其中的压杆卸载系数宜改取0.30。2柱间支撑柱列应能够承受支撑杆件屈曲后状态的地震作用效应。3与V形、Λ形支撑尖顶相连的横梁不宜出现塑性铰,其截面宜满足下式要求:1M≥Ssinθ(1−0.3ϕ)Af/γbp,NcibrRE4(9.2.14)式中:Mbp,N——考虑轴力作用的横梁全截面塑性抗弯承载力;Sc——支撑所在柱间的净距。4X形支撑端部的连接,对单角钢支撑应计入强度折减,8、9度时不得采用单面偏心连接;X形支撑有一杆中断时,交叉节点板应加强,其承载力不应小于杆件塑性承载力的1.2倍。柱间支撑与框架柱连接的承载力,不应小于支撑杆件塑性承载力的1.2倍。
【说明】设防烈度地震作用即规范地5章规定的多遇地震作用的2.85倍。单层钢结构厂房的柱间支撑一般采用中心支撑。X形柱间支撑用料省,抗震性能好,应首先考虑采用。但单层钢结构厂房的柱距,往往比单层混凝土柱厂房的基本柱距(6m)要大几倍,V或Λ形也是常用的几种柱间支撑形式,下柱柱间支撑也有用单斜杆的。单层钢结构厂房纵向主要由柱间支撑抵抗水平地震作用。厂房纵向往往只有柱间支撑一道防线,也是震害多发部位。在地震作用下,柱间支撑可能屈曲,也可能不屈曲。柱间支撑处于屈曲状态或者不屈曲状态,对与支撑相连的框架柱的受力差异较大,因此需针对支撑杆件是否屈曲两种状态,分别验算支撑框架受力。但是,目前采用轻型围护结构的单层钢结构厂房已普遍应用,在风荷载较大的7、8度区,即使按中震组合进行计算分析,柱间支撑杆件也可处于不屈曲状态。所以就这种情况,可不进行支撑屈曲后状态的支撑框架验算。本条卸载系数主要依据日本、美国的资料导出,与附录K对我国混凝土柱厂房柱间支撑规定的卸载系235/fy数有所不同。但同样是适用于支撑杆件长细比大于60的情况,长细比大于200时不考虑压杆卸载影响。(III)抗震构造措施9.2.15屋面檩条应符合下列要求:1屋面檩条应优先选用刚度大且受力可靠的结构形式。2屋面檩条与天窗架或屋盖横梁的连接应牢固。3屋面檩条应按计算设置侧向圆钢或角钢拉条。4金属压型板等轻质屋面材料应与屋面檩条可靠连接。【说明】屋面檩条可以通过檩托与屋架上弦连接。当采用高频焊接薄壁型钢等作檩条时,可直接与实腹屋面梁连接,其间的拉条宜采用小规格型钢。9.2.16无檩屋盖的横向支撑、竖向支撑、纵向天窗架支撑的布置,宜符合表9.2.16的要求。表9.2.16无檩屋盖的支撑系统布置烈度支撑名称6、789屋架跨度小于18m时同上、下弦非抗震设计;屋架跨度不小厂房单元端开间及上柱支撑开间各设一道;天窗开洞横向支撑于18m时,在厂房单元端开范围的两端各增设局部上弦支撑一道间各设一道屋上弦通长在屋脊处、天窗架竖向支撑处、横向支撑节点处和屋水平系杆架两端处设置屋架竖向支撑节点处设置;当屋架与柱刚接时,为保架下弦通长证屋架下弦平面外长细比不大于150,在屋架端节间处设水平系杆置支屋架厂房单元两端开间及同8度设防,并屋架端部跨度同非抗震设计上柱支撑各开间各设一的竖向支撑沿厂房纵向的间小于竖30m道距不得大于42m撑向厂房单元的端开间,屋架支跨度屋架1/3跨度处和上柱支同8度设防,并屋架端部撑大于撑开间内的屋架端部设竖向支撑沿厂房纵向的的间等于置,并应与上、下弦横向距不得大于36m30m支撑相对应。纵上弦横向支天窗架单元两端开间各设向天窗架单元端开间,及柱间支撑开间各设一道撑一道天窗架
竖跨度不小于12m时在中央中间跨度不小于9m时在中央设置,其道数与两侧相同支向设置,其道数与两侧相同撑支天窗架单元端开间及每隔天窗架单元端开间及每天窗架单元端开间及每隔撑两侧36m设置隔30m设置24m设置注:1.本表为矩形或梯形屋架端部支承在屋架下弦或与柱刚接的情况。当屋架支承在屋架上弦时,下弦横向支撑同非抗震设计。2.支撑杆宜采用型钢,设置交叉支撑时,支撑杆的容许长细比限值取为350。9.2.17有檩屋盖的横向支撑、竖向支撑、纵向天窗架支撑的布置,宜符合表9.2.17的要求。表9.2.17有檩屋盖的支撑系统布置烈度支撑名称6、789厂房单元端开间各设厂房单元端开间及上同8度设防,并纵向天窗开洞范围上弦一道,间距大于60m时柱柱间支撑开间各设内端部各增设局部上弦横向支撑屋横向支撑应增设一道一道下弦同非抗震设计架横向支撑跨中屋架跨度大于等于30m时,跨中增同非抗震设计竖向支撑设一道支两侧屋架端部高度大于900mm时,厂房单元端开间及柱间支撑开间各设一道竖向支撑撑下弦通长屋架两端和屋架竖向支撑处设置;与柱刚接时,屋架端节间同非抗震设计水平系杆处按控制下弦平面外长细比不大于150设置纵天窗架单元两端开间上弦天窗架单元两端开间天窗架单元两端开间各设一道,间向各设一道,间距大于等天横向支撑各设一道距大于等于48m时应增设于54m时应增设窗架天窗架单元端开间各天窗架单元端开间各两侧天窗架单元端开间各设一道,间距支设一道,间距大于等于设一道,间距大于等于撑竖向支撑大于等于24m时应增设42m时应增设36m时应增设注:1.本表为屋架端部支承在上弦或屋架与柱刚接的情况。当屋架端部支承在屋架下弦时,下弦横向支撑的布置与表中上弦横向支撑布置相同。2.支撑杆宜采用型钢制作。设置交叉支撑时,其容许长细比限值取为350。【说明】屋盖支撑系统(包括系杆)的布置和构造应满足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屋盖的整体性(主要指屋盖各构件之间不错位),屋盖横梁平面外的稳定性,保证屋盖和山墙水平地震作用传递路线的合理、简捷,且不中断。条文据此而规定了屋盖支撑布置的一般要求。1一般情况下,屋盖横向支撑应对应于上柱柱间支撑布置,故其间距取决于柱间支撑间距。表9.2.16和表9.2.17屋盖横向支撑间距限值可按本节9.2.22条的柱间支撑间距限值执行。2无檩屋盖是指通用的1.5m×6.0m预制大型屋面板。大型屋面板与屋架的连接需保证三个角点牢固焊接,才能起到上弦水平支撑的作用。屋架的主要横向支撑应设置在传递厂房框架支座反力的平面内。即,当屋架为端斜杆上承式时,应以上弦横向支撑为主;当屋架为端斜杆下承式时,以下弦横向支撑为主。当主要横向支撑设置在屋架的下弦平面区间内时,宜对应地设置上弦横向支撑;当采用以上弦横向支撑为主的屋架区间内时,一般可不设置对应的下弦横向支撑。3有檩屋盖主要是指彩色涂层压形钢板、硬质金属面夹芯板等轻型板材和屋面檩条组成的屋盖。在轻型屋盖中,型钢檩条一般都可兼作上弦系杆,故在表9.2.18中未列入。对于有檩屋盖,宜将主要横向支撑设置在上弦平面,水平地震作用通过上弦平面传递,相应地,屋架亦应采用端斜杆上承式。在设置横向支撑开间的柱顶刚性系杆或竖向支撑、屋面檩条应加强,使屋盖横向
支撑能通过屋面檩条、柱顶刚性系杆或竖向支撑等构件可靠地传递水平地震作用。但当采用下沉式横向天窗时,应在屋架下弦平面设置封闭的屋盖水平支撑系统。48、9度时,屋盖支撑体系(上、下弦横向支撑)与柱间支撑应布置在同一开间,以便加强结构单元的整体性。9.2.18厂房的屋盖支撑,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轻型屋盖采用实腹屋面梁、柱刚性连接的刚架体系时,屋盖水平支撑可布置在屋面梁的上翼缘平面。屋面梁下翼缘应设置隅撑侧向支承,隅撑的另一端可与屋面檩条连接。屋盖横向支撑、纵向天窗架支撑的布置宜符合表9.2.17的要求。2屋盖纵向水平支撑的布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托架支承屋盖横梁的屋盖结构时,应沿厂房单元全长设置纵向水平支撑;2)对于高低跨厂房,在低跨屋盖横梁端部支承处,应沿屋盖全长设置纵向水平支撑;3)纵向柱列局部柱间采用托架支承屋盖横梁时,应沿托架的柱间及向其两侧至少各延伸一个柱间设置屋盖纵向水平支撑;4)当设置沿结构单元全长的纵向水平支撑时,应与横向水平支撑形成封闭的水平支撑体系。多跨厂房屋盖的纵向水平支撑间距布置相隔一般不宜超过两跨,至多不得超过三跨;高跨和低跨宜各自按相同的水平支撑平面标高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封闭支撑体系。【说明】当厂房跨度不很大时,压型钢板轻型屋盖比较适合于采用与柱刚接的屋面梁。压型钢板屋面的坡度较平缓,跨变效应可略去不计。轻型有檩屋盖,可采用屋架端斜杆为上承式的铰接框架,柱顶水平力通过屋架上弦平面传递。屋盖支撑布置也可参照实腹屋面梁的,隅撑间距宜按屋架下弦的平面外长细比小于240确定,但横向支撑开间的屋架两端应设置竖向支撑。屋盖纵向水平支撑的布置比较灵活。设计时,应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以达到合理布置纵向水平支撑的目的。9.2.19厂房框架柱的长细比,轴压比小于0.2时不宜大于150;轴压比不小于0.2时,不宜大于120235f。ay【说明】单层钢结构厂房的最大柱顶位移限值、吊车梁顶面标高处的位移限值,一般已可控制出现长细比过大的柔韧厂房。条文参考美国、欧洲、日本钢结构规范和抗震规范,结合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和设计习惯,对厂房框架柱的长细比作出规定。如果结构分析计入了二阶效应,则框架柱的长细比可按实际情况确定。9.2.20厂房框架柱、梁的板件宽厚比,应按表9.2.20选用,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采用地震作用标准值,框架梁柱受力由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内力控制时,梁柱截面应选用一级。2当采用1.3倍地震作用标准值,框架梁柱受力由非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内力控制时,梁柱截面可选用一级,也可选用二级。3当采用1.8倍地震作用标准值,框架梁柱受力由非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内力控制时,梁柱截面可选用一级、二级,也可选用三级。4塑性耗能区外的构件区段或非塑性耗能构件,可采用三级截面。
表9.2.20柱、梁构件的板件宽厚比限值板件级别一二三构件板件名称宽厚比限值翼缘b/t1012I形截面腹板h0/tw4450执行现行《钢结构设计规柱壁板、腹板间翼缘b/t3337范》GB500017弹性设计阶箱形截面腹板h0/tw4448段的板件宽厚比限值。圆形截面外径壁厚比D/t5070表9.2.20柱、梁构件的板件宽厚比限值(续)板件级别一二三构件板件名称宽厚比限值翼缘b/t911I形截面执行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腹板h0/tw6572梁范》GB500017弹性设计阶腹板间翼缘b/t3036段的板件宽厚比限值。箱形截面腹板h0/tw6572注:1.表列数值适用于Q235钢。当材料为其它钢号时,除圆管的外径壁厚比应乘以235/fay外,其余的应乘以235/f。ay2.腹板的宽厚比,可通过设置纵向加劲肋减小。3.箱形截面的轴心受压构件,应采用壁板的宽厚比。【说明】板件的宽厚比,是保证厂房框架延性的关键指标,也是影响单位面积耗钢量的关键指标。鉴于目前大量单层钢结构厂房采用压型钢板轻型屋盖,即使在设防烈度的地震动参数作用下,也经常出现由非地震组合控制厂房框架受力的实例。因此,条文根据厂房框架的弹性抗力水平和延性水平之间合理匹配的原则,规定板件宽厚比限值。即分别按‘高延性,低弹性承载力’或‘低延性,高弹性承载力’的抗震设计思路规定板件宽厚比。条文要求,按厂房框架的承受地震作用效应与其存在的弹性抗力进行比较的方式选用板件宽厚比,以协调厂房框架所具有的抗震能力(Capacity)和其抵抗地震作用之需求(Demand)之间的关系。条文参照欧、日、美等国家的抗震规范,定义板件宽厚比为一、二、三共3级。大体上,一级,在截面应力在弹塑性范围内工作是可抵抗板件局部屈曲;二级,在应力强化开始前,足以抵抗局部屈曲发生。参考国内宽肢薄腹H截面构件的试验,三级的延性系数(δm/δe)也可在2以上。其截面是指按弹性准则235/fy设计时腹板不发生局部屈曲的情况。如双轴对称H形截面需满足:翼缘b/t≤15,受弯构件腹235/fy235/fy板72<h0/tw≤130,压弯构件腹板应符合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公式(5.4.2)的要求。条文规定的板件宽厚比与地震作用的对应关系,系根据底部剪力相当的条件,与欧洲EC8规范、日本BCJ规范进行相互折算得到。条文所给出的板件宽厚比限值与地震作用的对应关系,与欧洲EC8规范、日本BCJ规范的大致持平。鉴于单跨单层厂房横向刚架的耗能区(潜在塑性铰区),一般在上柱梁底截面附近,因此,即使遭遇强烈地震在上柱梁底区域形成塑性铰,并考虑塑性铰区钢材应变硬化,屋面梁仍可能处于弹性状态工作。所以条文针对这种较普遍的情况,对截面板件宽厚比作出规定。即,非塑性耗能构件或位于耗能区外的构件区段(即使遭遇强烈地震,截面应力始终在弹性范围内波动的构件区段),可采用三级截面。设计经验表明,厂房钢结构采用弹性设计截面,虽然实质上提高了设计地震作用,但就目前广泛采用
轻型围护材料的情况,可以较大地降低耗钢量。9.2.21柱间支撑应符合下列要求:1厂房单元的各纵向柱列,应在厂房中部或接近中部的柱间布置一道柱间下柱支撑;当7度厂房单元长度大于120m(采用轻型围护材料时为150m)、8度和9度厂房单元大于90m(采用轻型围护材料时为120m)时,应在厂房单元1/3区段内各布置一道下柱支撑;当柱距数不超过5个,且厂房长度小于60m时,亦可在厂房单元的两端柱间布置下柱支撑。柱间上柱支撑应布置在厂房单元两端柱间和具有下柱支撑的柱间。2柱间支撑宜采用X形支撑,条件限制时也可采用V形、Λ形及其他形式的支撑。X形支撑斜杆与水平面的夹角、支撑斜杆交叉点的节点板厚度,应符合本规范第9.1节的规定。3柱间支撑杆件的长细比限值,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017的规定。柱间支撑杆件的板件宽厚比,应符合本规范表9.2.21中一级的规定。4柱间支撑宜采用整根型钢,当热轧型钢超过材料最大长度规格时,可采用拼接零件等强接长。5有条件时,可采用消能支撑。【说明】柱间支撑对整个厂房的纵向刚度、自振特性、塑性铰产生部位都有影响。柱间支撑的布置应合理确定其间距,合理选择和配置其刚度以减小厂房整体扭转。1柱间支撑长细比限值,与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协调一致。构件的长细比限值,大235/fy于细柔长细比(相当于轴心压杆弹性屈曲的长细比)下限值130时,不需作钢号修正。2采用焊接型钢时,应采用整根型钢制作支撑杆件;但当采用热轧型钢时,采用拼接板加强才能达到等强接长。3对于大型屋面板无檩屋盖,柱顶的集中质量往往要大于各层吊车梁处的集中质量,其地震作用对各层柱间支撑大体相同,因此,上层柱间支撑的刚度、强度宜接近下层柱间支撑的。4压型钢板等轻型墙屋面围护,其波形垂直厂房纵向,对结构的约束较小,故可放宽厂房柱间支撑的间距。条文参考冶金部门的规定,对轻型围护厂房的柱间支撑间距作出规定。9.2.22厂房抗侧力构件的最大应力区内,宜避免焊接接头。屋盖横梁与柱顶铰结时,可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屋架与柱刚接时,屋架上弦与柱相连的连接板,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不宜出现塑性变形。一般的单层厂房结构所采用的板件厚度,大都可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屋架与柱刚接时,对于屋架上弦与柱相连的连接板,条文按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多遇地震2.85倍)不出现塑性变形的要求作出规定。9.2.23柱脚应能可靠传递柱身承载力,宜采用埋入式、插入式或外包式柱脚,亦可采用外露式柱脚。柱脚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实腹式钢结构采用埋入式、插入式柱脚的埋入深度,应由计算确定,且不得小于钢结构截面高度的2.5倍。2格构式柱采用插入式柱脚的埋入深度,应由计算确定,其最小插入深度不得小于单肢截面高度(或外径)的2.5倍,且不得小于柱总宽度的0.5倍。3采用外包式柱脚时,实腹H形截面柱的钢筋混凝土外包高度不宜小于2.5倍的钢结构截面高度,箱型截面柱或圆管截面柱的钢筋混凝土外包高度不宜小于3.0倍的钢结构截面高度或圆管截面直径。4当采用外露式柱脚时,柱脚承载力不宜小于柱截面塑性屈服承载力的1.2倍;当不满足时,可采用1.5倍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地震作用组合效应内力,取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γ
RE=1进行弹性设计,且在8、9度区柱脚承载力不得小于柱全截面受拉屈服承载力的0.5倍。柱脚锚栓不宜用以承受柱底水平剪力,柱底剪力应由钢底板与基础间的摩擦力或设置抗剪键及其它措施承担。柱脚锚栓应可靠锚固。【说明】震害表明,外露式柱脚破坏的特征是锚栓剪断、拉断,或拔出。由于柱脚锚栓破坏,使钢结构倾斜,严重者导致厂房坍塌。外包式柱脚表现为顶部箍筋不足的破坏。1埋入式柱脚,在钢结构根部截面容易满足塑性铰的要求。当埋入深度达到钢结构截面高度2倍的深度,可认为其柱脚部位的恢复力特性基本呈纺锤型。插入式柱脚引用冶金部门的有关规定。埋入式、插入式柱脚应确保钢结构的埋入深度和钢结构埋入部分的周边混凝土厚度。2外包式柱脚的力学行为主要由外包钢筋混凝土的力学行为决定。所以,外包短柱的顶部箍筋和纵向箍筋应加强。3一般的外露式柱脚,从力学的角度看,作为半刚性考虑更加合适。它与钢结构根部截面的全截面屈服承载力相比,在多数情况下由锚栓屈服所决定的塑性弯矩较小。这种柱脚受弯时的力学行为,主要由锚栓的性能决定。如锚栓受拉屈服后能充分发展塑性,则承受反复荷载作用时,外露式柱脚的恢复力特性呈典型的滑移型滞回特性。但实际的柱脚,往往在锚栓截面未削弱部分屈服前,螺纹部分就发生断裂。在此情况下,难以有充分的塑性发展。此外,当钢柱截面大到一定程度时,设计大于钢柱截面抗弯承载力的外露式柱脚往往是困难的。因此,当柱脚承受的地震作用大时,采用外露式不经济,也不合适。也就是说,外露式柱脚分为钢柱截面先屈服和柱脚先屈服两种情况。条文参照日本对外露式柱脚的抗震设计要求给出。采用外露式柱脚时,与柱间支撑连接的柱脚,不论计算是否需要,都必须设置剪力键,以可靠抵抗水平地震作用。9.3单层砖柱厂房(I)一般规定9.3.1本节适用于6~8度区内的烧结普通砖(粘土砖、页岩砖)、混凝土普通砖砌筑的砖柱(墙垛)承重的下列中小型单层工业厂房:1单跨和等高多跨且无桥式起重机。2跨度不大于15m且柱顶标高不大于6.6m。【说明】在历次大地震中,变截面砖柱的上柱震害严重又不易修复,故规定砖柱厂房的适用范围为等高的中小型工业厂房,本次规范修订,将单层砖柱厂房的适用范围限制在6~8度,这主要是考虑到9度区的单层砖柱厂房震害较重,因此在9度区不宜采用砖柱厂房。本次修订还扩大了砌体块材的适用范围。9.3.2厂房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宜符合本规范9.1.1条的有关规定:1厂房两端均应设置砖承重山墙。2与柱等高并相连的纵横内隔墻宜采用砖抗震墙。3防震缝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轻型屋盖厂房,可不设防震缝;2)钢筋混凝土屋盖厂房与贴建的建(构)筑物间宜设防震缝,防震缝的宽度可采用50~70mm,防震缝处应设置双柱或双墙。4天窗不应通至厂房单元的端开间,天窗不应采用端砖壁承重。注:本章轻型屋盖指木屋盖和轻钢屋架、压型钢板、瓦楞铁等屋面的屋盖。【说明】针对中小型工业厂房的特点,对钢筋混凝土无檩屋盖的砖柱厂房,要求设置防震缝。对钢、木等有檩屋盖的砖柱厂房,则明确可不设防震缝。防震缝处需设置双柱或双墙,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刚性。
屋盖设置天窗时,天窗不应通到端开间,以免过多削弱屋盖的整体性。天窗采用端砖壁时,地震中较多严重破坏,甚至倒塌,不应采用。9.3.3厂房的结构体系,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厂房屋盖宜采用轻型屋盖;26度和7度时,可采用十字形截面的无筋砖柱;8度和9度时不应采用无筋砖柱。3厂房纵向的独立砖柱柱列,可在柱间设置与柱等高的抗震墙承受纵向地震作用;不设置抗震墻的独立砖柱柱顶,应设通长水平压杆。4纵、横向内隔墻宜采用抗震墻,非承重横隔墙和非整体砌筑且不到顶的纵向隔墻宜采用轻质墻;当采用非轻质墙时,应计及隔墻对柱及其与屋架(屋面梁)连接节点的附加地震剪力。独立的纵向和横向内隔墙应采取措施保证其平面外的稳定性,且顶部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梁。【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3.4条。(Ⅱ)计算要点9.3.4按本节规定采取抗震构造措施的单层砖柱厂房,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进行横向或纵向截面抗震验算:17度I、II类场地,柱顶标高不超过4.5m,且结构单元两端均有山墙的单跨及等高多跨砖柱厂房,可不进行横向和纵向抗震验算。27度I、II类场地,柱顶标高不超过6.6m,两侧设有厚度不小于240mm且开洞截面面积不超过50%的外纵墙,结构单元两端均有山墙的单跨厂房,可不进行纵向抗震验算。【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3.5条。9.3.5厂房的横向抗震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l轻型屋盖厂房可按平面排架进行计算。2钢筋混凝土屋盖厂房和密铺望板的瓦木屋盖厂房可按平面排架进行计算并计及空间工作,按本规范附录J调整地震作用效应。【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3.6条。9.3.6厂房的纵向抗震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1钢筋混凝土屋盖厂房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计算。2钢筋混凝土屋盖的等高多跨砖柱厂房可按本规范附录K规定的修正刚度法进行计算。3纵墙对称布置的单跨厂房和轻型屋盖的多跨厂房,可采用柱列分片独立进行计算。【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3.7条。9.3.7突出屋面天窗架的横向和纵向抗震计算应符合本章第9.1.9条和第9.1.10条的规定。【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3.8条。9.3.8偏心受压砖柱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无筋砖柱地震组合轴向力设计值的偏心距,不宜超过0.9倍截面形心到轴向力所在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可采用0.9。2组合砖柱的配筋应按计算确定,承载力抗震系数可采用0.85。【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3.9条。
(III)抗震构造措施9.3.9钢屋架、压型钢板、瓦楞铁等轻型屋盖的支撑,可按表9.2.17的规定设置,上、下弦横向支撑应布置在两端第二开间;木屋盖的支撑布置,宜符合表9.3.9的要求,支撑与屋架或天窗架应采用螺栓连接;木天窗架的边柱,宜采用通长木夹板或铁板并通过螺栓加强边柱与屋架上弦的连接。表9.3.9木屋盖的支撑布置烈度支撑名称6、78各类屋盖满铺望板稀铺望板或无望板屋架屋架跨度大于6m时,房屋单元两端第二开上弦横向支撑同非抗震设计支撑间及每隔20m设一道表9.3.9木屋盖的支撑布置(续)烈度支撑名称6、78各类屋盖满铺望板稀铺望板或无望板屋架下弦横向支撑同非抗震设计支撑跨中竖向支撑同非抗震设计天窗架天窗两侧竖向支撑同非抗震设不宜设置天窗支撑上弦横向支撑计【说明】砖柱厂房一般多采用瓦木屋盖,2001规范关于木屋盖的规定是合理的,基本上未作改动。木屋盖的支撑布置中,如端开间下弦水平系杆与山墙连接,地震后容易将山墙顶坏,故不宜采用。木天窗架需加强与屋架的连接,防止受震后倾倒;本次规范修订,8度时不允许设置天窗。9.3.10檩条与山墙卧梁应可靠连接,搁置长度不应小于120mm,有条件时可采用檩条伸出山墙的屋面结构。【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3.11条。9.3.11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构造措施,应符合本章第9.1节的有关规定。【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3.12条。9.3.12厂房柱顶标高处应沿房屋外墙及承重内墙设置现浇闭合圈梁,8度时还应沿墙高每隔3~4m增设一道圈梁,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少于4φ12;当地基为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尚应设置基础圈梁。当圈梁兼作门窗过梁或抵抗不均匀沉降影响时,其截面和配筋除满足抗震要求外,尚应根据实际受力计算确定。【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3.13条。9.3.13山墙应沿屋面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卧梁,并应与屋盖构件锚拉;山墙壁柱的截面与配筋,不宜小于排架柱,壁柱应通到墙顶并与卧梁或屋盖构件连接。【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3.14条。
9.3.14屋架(屋面梁)与墙顶圈梁或柱顶垫块,应采用螺栓或焊接连接;柱顶垫块厚度不应小于240mm,并应配置两层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墙顶圈梁应与柱顶垫块整浇。【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3.15条。9.3.15砖柱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l0,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组合砖柱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2砖柱的防潮层应采用防水砂浆。【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3.16条。9.3.16钢筋混凝土屋盖的砖柱厂房,山墙开洞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宜超过总截面面积的50%;8度时,应在山墙、横墙两端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的截面尺寸可采用240mm×240mm,竖向钢筋不应少于4φ12,箍筋可采用φ6,间距宜为250~300mm。【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3.17条。9.3.17砖砌体墙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l8度时,钢筋混凝土无檩屋盖砖柱厂房,砖围护墙顶部宜沿墙长每隔1m埋入1φ8竖向钢筋,并插人顶部圈梁内。27度且墙顶高度大于4.8m或8度时,不设置构造柱的外墙转角及承重内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500mm配置2φ6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m。3出屋面女儿墙的抗震构造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13.3节的有关规定。【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9.3.18条。10大跨空旷房屋10.1单层空旷房屋(I)一般规定10.1.1本节适用于较空旷的单层大厅和附属房屋组成的公共建筑。【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1.1条。10.1.2大厅、前厅、舞台之间,不宜设防震缝分开;大厅与两侧附属房屋之间可不设防震缝。但不设缝时应加强连接。【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1.2条。10.1.3单层空旷房屋大厅,支承屋盖的承重结构,在下列情况下不应采用砖柱:17度(0.15g)、8度、9度时的大厅。2大厅内设有挑台。37度(0.10g)时大厅跨度大于12m或柱顶高度大于6m。46度时大厅跨度大于15m或柱顶高度大于8m。【说明】本次修订对砖柱(或配筋砖柱)承重作了更为严格的限制。鉴于现阶段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设防烈度6度、7度,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还不宜全部取消砖柱(或配筋砖柱)承重,只是在跨度和柱顶高度方面较2001版限制更加严格,这样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
10.1.4单层空旷房屋大厅,支承屋盖的承重结构除10.1.3条规定者外,可在大厅纵墙屋架支点下,增设钢筋混凝土-砖组合壁柱,不得采用无筋砖壁柱。【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1.4条。10.1.5前厅结构布置应加强横向的侧向刚度,大门处壁柱,及前厅内独立柱应设计成钢筋混凝土柱。【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1.5条。10.1.6前厅与大厅、大厅与舞台连接处的横墙,应加强侧向刚度,设置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1.6条。10.1.7大厅部分其它要求可参照本规范第9章,附属房屋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1.7条。(II)计算要点10.1.8单层空旷房屋的抗震计算,可将房屋划分为前厅、舞台、大厅和附属房屋等若干独立结构,按本规范有关规定执行,但应计及相互影响。【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2.1条。10.1.9单层空旷房屋的抗震计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地震影响系数可取最大值。【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2.2条。10.1.10大厅的纵向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FEk=αmaxGeq(10.1.10)式中:FEk——大厅一侧纵墙或柱列的纵向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Geq——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大厅屋盖和毗连附属房屋屋盖各一半的自重和50%雪荷载标准值,及一侧纵墙或柱列的折算自重。【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2.3条。10.1.11大厅的横向抗震计算,宜符合下列原则:1两侧无附属房屋的大厅,有挑台部分和无挑台部分可各取一个典型开间计算;符合本规范9章规定时,尚可计及空间工作。2两侧有附属房屋时,应根据附属房屋的结构类型,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2.4条。10.1.128度和9度时,高大山墙的壁柱应进行平面外的截面抗震验算。【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2.5条。(III)抗震构造措施10.1.13大厅的屋盖构造,应符合本规范第9章的规定。【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3.1条。10.1.14大厅的钢筋混凝土柱和组合砖柱应符合下列要求:1组合砖柱纵向钢筋的上端应锚入屋架底部的钢筋混凝土圈梁内。组合柱的纵向钢筋,除按计算确定外,且6度III、Ⅳ类场地和7度Ⅰ、Ⅱ类场地每侧不应少于4φ14;7度III、Ⅳ类场地、7度(0.15g)Ⅰ~Ⅳ类场地和8度Ⅰ、Ⅱ类场地每侧不应少于4φ16。2钢筋混凝土柱应按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柱设计,其配筋量应按计算确定。【说明】本条增加0.15g的有关规定。10.1.15前厅与大厅,大厅与舞台间轴线上横墙,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在横墙两端,纵向梁支点及大洞口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或构造柱。2嵌砌在框架柱间的横墙应有部分设计成抗震等级为二级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3舞台口的柱和梁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舞台口大梁上承重砌体墙应设置间距不大于4m的立柱和间距不大于3m的圈梁,立柱、圈梁的截面尺寸、配筋及与周围砌体的拉结应符合多层砌体房屋要求。49度时,舞台口大梁上的墙体应采用轻质隔墙。【说明】本条除第4款稍作调整外,其余均保留2001版10.3.3条。10.1.16大厅柱(墙)顶标高处应设置现浇圈梁,并宜沿墙高每隔3m左右增设一道圈梁。梯形屋架端部高度大于900mm时还应在上弦标高处增设一道圈梁。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180mm,宽度宜与墙厚相同,纵筋不应少于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3.4条。10.1.17大厅与两侧附属房屋间不设防震缝时,应在同一标高处设置封闭圈梁并在交接处拉通,墙体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400mm在水平灰缝内设置钢筋网片,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说明】当附属房屋低于大厅柱顶标高时,大厅柱宜为钢筋混凝土柱,且柱箍筋应全长加密。10.1.18悬挑式挑台应有可靠的锚固和防止倾覆的措施。【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3.6条。10.1.19山墙应沿屋面设置钢筋混凝土卧梁,并应与屋盖构件锚拉;山墙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柱或组合柱,其截面和配筋分别不宜小于排架柱或纵墙组合柱,并应通到山墙的顶端与卧梁连接。【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3.7条。10.1.20舞台后墙,大厅与前厅交接处的高大山墙,应利用工作平台或楼层作为水平支撑。【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3.8条。10.2大跨屋盖结构(I)一般规定10.2.1本节适用于刚性大跨钢结构屋盖的抗震设计及其支承结构的要求。其中,跨度大于120m、单向长度大于300m或悬挑长度大于40m的刚性大跨钢结构屋盖的抗震设计,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注:刚性大跨钢结构屋盖指拱、平面桁架、立体桁架、网架、网壳、张弦梁、弦支穹顶等基本形式以及由以上基本形式组合而成的屋盖,其多遇地震作用计算满足小变形假定。【说明】本条规定了适用的屋盖结构范围及主要结构形式。近年来,大跨屋盖结构的工程应用越来越广泛。为适应该类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本次修订增加了大跨屋盖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规定,并形成单独一节。大跨屋盖结构是指与传统板式、梁板式屋盖结构相区别,且具有更大跨越能力的屋盖结构体系,如桁架、网架、网壳结构等。本节的刚性屋盖结构是针对柔性屋盖结构而定义的,二者通过多遇地震作用计算时是否满足小变形假定来区分。对于悬索结构、膜结构、索杆张力结构等柔性屋盖体系,由于几何非线性效应,其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和抗震设计理论与刚性结构有较大的区别。鉴于研究总体还不成熟,因此本次修订暂未将柔性屋盖结构纳入。目前大跨屋盖结构基本以钢结构为主,故本节也未对混凝土薄壳、组合网架、组合网壳等屋盖结构形式做具体规定。此外,可开启屋盖的抗震设计除满足本节的相关规定外,还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刚性大跨屋盖结构的形式多样,新形式也不断出现。本节重点解决一些常用结构形式的抗震设计问题。根据目前工程应用情况,刚性大跨屋盖结构主要可归结为拱、平面桁架、立体桁架、网架、网壳、张弦梁和弦支穹顶这七类基本形式。一些复杂的屋盖结构通常也由这些基本形式组合而成。相应地,这类刚性屋盖结构的研究工作开展较多,工程应用也很广泛,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抗震设计经验。对于存在拉索的预张拉刚性屋盖结构,总体可分为三类:预应力结构,如预应力桁架、网架或网壳等;悬挂(斜拉)结构,如悬挂(斜拉)桁架、网架或网壳等;张弦结构,主要指张弦梁结构和弦支穹顶结构。本节中,预应力结构、悬挂(斜拉)结构归类在其依托的基本形式中。考虑到张弦结构的受力性能与常规预应力结构、悬挂(斜拉)结构有较大的区别,且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类大跨屋盖结构新体系,因此将其作为基本形式列入。
本节不包括单层工业厂房钢屋架的抗震设计。近年来,大跨屋盖结构的工程应用呈现出新形式不断出现、体型复杂化、跨度极限不断突破的特点。为保证结构的安全性,以及避免抗震性能差、受力很不合理的结构形式被采用,有必要对大型建筑屋盖结构进行专门的抗震性能研究和论证,这也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技术保障措施。根据当前工程实践经验,对于跨度大于120m、单向长度大于300m或悬挑长度大于40m的屋盖结构应进行专门的抗震性能研究和论证。同时由于抗震设计经验的缺乏,也有必要对新出现的屋盖结构形式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论证,以满足抗震设防要求。10.2.2屋盖结构的选型和布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应能将屋盖的地震作用有效地传递到下部支承结构。2应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屋盖及其支承的布置宜均匀对称。3宜优先采用两个水平方向刚度均衡的空间类体系。4结构布置宜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内力、变形集中。对于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5宜采用轻型屋面系统。6下部支承结构应合理布置,避免使屋盖产生过大的地震扭转效应。屋盖结构与下部支承结构各自的基本周期宜错开。【说明】本条规定为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原则,是本规范3.4和3.5节规定的补充。大跨屋盖结构的选型和布置首先应保证屋盖的地震效应能够有效地通过支座节点传递给下部结构或基础,且传递途径合理。屋盖结构的地震作用不仅与屋盖自身结构相关,而且还与支承条件以及下部结构的动力性能密切相关,是整体结构的反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屋盖结构及其支承点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同时下部结构设计也应充分考虑屋盖结构地震响应的特点,避免采用很不规则的结构布置而造成屋盖结构产生过大的地震扭转效应。屋盖自身的结构形式宜优先采用两个水平方向刚度均衡、整体刚度良好的网架、网壳、双向立体桁架、双向张弦梁或弦支穹顶等空间类体系。同时宜避免局部削弱或突变的薄弱部位。对于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工程经验表明,屋盖结构和下部支承结构发生耦联振动是不利的。因此在初步设计时,就宜避免下部结构模型的基频和屋盖结构模型的基频差距过小甚至重合。10.2.3各类屋盖体系的结构布置,尚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1单向类体系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结构(桁架、拱、张弦梁)间应设置可靠的支撑,保证垂直于主结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的有效传递。2)当桁架支座采用下弦节点支承时,应在支座间设置纵向桁架或采取其它可靠措施,防止桁架在支座处发生平面外扭转。2空间类体系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面形状为矩形且三边支承一边开口的结构,应加强开口边,保证足够的刚度。2)两向正交正放网架、双向张弦梁,应沿周边支座设置封闭的水平支撑。3)单层网壳应采用刚接节点。注:单向类体系指平面拱、单向平面桁架、单向立体桁架、单向张弦梁等结构形式;空间类体系指网架、网壳、双向立体桁架、双向张弦梁和弦支穹顶等结构形式。【说明】本条规定不同屋盖体系的结构布置要求。1单向类结构体系的抗震薄弱环节是垂直于主结构(桁架、拱、张弦梁)方向的水平地震力传递以及主结构的平面外稳定性,因此设置可靠的屋盖支撑是重要的抗震措施。在单榀立体桁架中,与屋面支撑同层的两(多)根主弦杆间也应设置斜杆。一方面可提高桁架的平面外刚度,同时也使得纵向水平地震内力在同层主弦杆中分布均匀,避免薄弱区域的出现。当桁架支座采用下弦节点支承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支座处桁架不发生平面外扭转,其中设置纵向桁架是有效的做法,同时还可以保证纵向水平地震力的有效传递。2空间类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空间受力特点,抗震性能优于单向类体系。对于平面形状为矩形且三边支承一边开口的屋盖结构,可以通过在开口边局部增加层数来形成边桁架,以提高开口边的刚度和加强结构整体性。对于两向正交正放网架和双向张弦梁,屋盖平面内的水平刚度较弱。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及水平地震作用的有效传递与分配,应沿上弦周边网格设置封闭的水平支撑。当结构跨度较大或下弦周边支承时,下弦周边网格也应设置封闭的水平支撑。
10.2.4当屋盖分区域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时,交界区域的杆件和节点应加强;也可设置防震缝,缝宽不宜小于150mm。【说明】当屋盖分区域采用不同抗震性能的结构形式时,在结构交界区域通常会产生复杂的地震响应,因此一般宜避免采用此类结构。如确要采用,应对交界区域的杆件和节点采用加强措施。如果建筑和下部支承条件允许,设置防震缝也是可采用的有效措施。由于实际工程情况复杂,满足防震缝的最小宽度也不能避免其两侧结构在强烈地震中碰撞,因此建议大跨屋盖结构防震缝的缝宽可按设防烈度下两侧独立结构在交界线上的相对位移最大值来确定。对于规则结构,缝宽也可将多遇地震下的最大相对变形值乘以放大系数4来近似估计。10.2.5屋面围护系统、吊顶及悬吊物等非结构构件应与结构可靠连接,其抗震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13章的有关规定。(II)计算要点10.2.6下列屋盖结构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应符合本节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17度时,矢跨比小于1/5的单向平面桁架和单向立体桁架结构可不进行沿桁架的水平向以及竖向地震作用计算。27度时,网架结构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说明】本条规定屋盖结构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范围。1研究表明,单向平面桁架和单向立体桁架是否受沿桁架方向的水平地震效应控制主要取决于矢跨比的大小。对于矢跨比小于1/5的该类结构,水平地震效应较小,因此7度时可不进行沿桁架的水平向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但是由于垂直桁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主要由屋盖支撑承担,本节并没有对支撑的布置进行详细规定,因此对于7度及以上的该类体系,均应进行垂直于桁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并对支撑构件进行验算。2网架属于平板形屋盖结构。大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支承结构刚度较大时,网架结构以竖向振动为主。7度时,网架结构的设计往往由非地震作用工况控制,因此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应满足相应的抗震措施的要求。10.2.7屋盖结构抗震分析的计算模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合理确定计算模型,屋盖与主要支承部位的连接假定应与构造相符。2计算模型应计入屋盖结构与下部结构的协同作用。对于不规则的结构,应按屋盖结构和下部结构的整体模型进行地震作用计算。3单向类体系支撑构件的地震作用,宜按屋盖结构整体模型计算。4张弦梁和弦支穹顶的地震作用计算模型,宜计入几何刚度的影响。【说明】本条规定抗震计算模型。1屋盖结构的地震效应是与下部结构协同工作的结果。由于下部结构的竖向刚度一般较大,以往在屋盖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通常习惯于仅单独以屋盖结构作为分析模型。但研究表明,不考虑屋盖结构与下部结构的协同工作,会对屋盖结构的地震作用,特别是水平地震作用计算产生显著影响,甚至得出错误结果。即便在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当下部结构给屋盖提供的竖向刚度较弱或分布不均匀时,仅按屋盖结构模型所计算的结果也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考虑上下部结构的协同作用是屋盖结构地震作用计算的基本原则。考虑上下部结构协同工作的最合理方法是按整体结构模型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对于不规则的结构,本节特别强调了按整体结构模型进行计算的必要性。当下部结构比较规则时,也可以采用一些简化方法(譬如等效为支座弹性约束)来计入下部结构的影响。但是,这种简化必须依据可靠且符合动力学原理。2对于跨度较大的张弦梁和弦支穹顶结构,由于预张力引起的几何刚度贡献对结构动力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某些布索方案的弦支穹顶结构,张拉成形后的结构初始预应力还是保证撑杆和下弦拉索系统几何稳定性的根本因素。因此在进行结构自振特性分析时,基本分析模型一般宜取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结构平衡态,并计入此状态下平衡内力(包括预张力)所提供的几何刚度。10.2.8抗震分析时,对于周边落地的大跨屋盖钢结构,阻尼比可取0.02;当屋盖钢结构和下部混凝土支承结构协同(整体)分析时,对屋盖及其相关支座的阻尼比可取0.025~0.035。【说明】本条规定了屋盖结构的阻尼比取值。屋盖钢结构和下部混凝土支承结构的阻尼比不同,协同分析时阻尼比取值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工程设计中阻尼比大多在0.025~0.035间取值,但具体数值主要与上部屋盖钢结构和下部混凝土支承结构的组成比例有关。下面根据位能等效原则提供两种计算整体结构阻尼比的方法,可在实际设计中采用。
方法一:振型阻尼比法。振型阻尼比是指针对于各阶振型所定义的阻尼比。组合结构中,不同材料的能量耗散机理不同,因此相应构件的阻尼比也不相同,一般钢构件取0.02,混凝土构件取0.05。对于每一阶振型,不同构件单元对于振型阻尼比的贡献认为与单元变形能有关,变形能大的单元对该振型阻尼比的贡献较大,反之则较小。所以,可根据该阶振型下的单元变形能,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振型阻尼比ζi:nnζi=∑ζsWsi∑Wsis=1s=1式中ζi——结构第i阶振型的阻尼比;ζs——第s个单元阻尼比,对钢构件取0.02;对混凝土构件取0.05;n——结构的单元总数;Wsi——第s个单元对应于第i阶振型的单元变形能。方法二:统一阻尼比法。依然采用方法一的公式,但并不针对各振型i分别计算单元变形能Wsi,而是取各单元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变形能Wsi,这样便求得对应于整体结构的一个阻尼比。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一些实际工程的计算结果表明,屋盖钢结构也仅有少量构件能进入塑性屈服状态,所以阻尼比仍建议与多遇地震下的结构阻尼比取值相同。10.2.9屋盖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于单向类体系,可取主结构方向和垂直主结构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2对于空间类屋盖体系,可取两个主轴方向同时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但对于有两个以上主轴或质量、刚度明显不对称的屋盖结构,应增加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向。【说明】本条规定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向和宜考虑水平多向地震作用计算的范围。不同于单向类体系,空间类屋盖结构通常没有明确的水平地震作用的抗侧力构件,因此有必要对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向进行明确。空间类屋盖结构一般可沿两个水平主轴方向同时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对于平面为圆形、正多边形的屋盖结构,可能存在两个以上的主轴方向,此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计算方向。另外,当屋盖结构、支承条件或下部结构的布置明显不对称时,也应增加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向。10.2.10一般情况,刚性屋盖结构的多遇地震作用计算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体型复杂或跨度较大的结构,也可采用多向随机振动分析方法、多向地震反应谱法或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对于体形规则、刚度均匀的网架、平面桁架和立体桁架结构,其竖向地震作用可采用5.3.2条规定的简化方法计算。【说明】本条规定了屋盖结构地震作用计算的方法。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工程设计经验表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依然可以作为刚性大跨屋盖结构弹性地震效应计算的基本方法。自振周期分布密集是大跨屋盖结构区别于多高层结构的重要特点。在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一般应考虑更多阶振型的组合。研究表明,在不按上下部结构整体模型进行计算时,网架结构的组合振型数宜至少取前10~15阶,网壳结构宜至少取前25~30阶。对于体型复杂的屋盖结构,应取更多阶组合振型。各类形式屋盖结构的组合振型数一般可根据振型参与质量是否达到总质量的90%以上来确定。对于存在明显扭转效应的屋盖结构,组合应采用完全二次型方根(CQC)法。10.2.11屋盖结构构件的各向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应符合下列要求:1单向类结构,主结构构件的验算可取主结构方向的水平地震效应和竖向地震效应的组合、主结构间支撑构件的验算可仅计入垂直于主结构方向的水平地震效应。2一般结构,应进行三向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说明】对于单向类体系,结构的抗侧力构件通常是明确的。桁架构件抵抗其面内的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垂直桁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则由屋盖支撑承担。因此,可针对各向抗侧力构件分别进行地震作用计算。除单向类体系外,一般的屋盖结构并没有明确的各向地震作用的抗侧力构件,即构件的地震效应往往包含三向地震作用的结果,因此其构件验算应考虑三向(两个水平向和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这也是基本原则。10.2.12各类大跨屋盖结构在重力荷载代表值和多遇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下的组合挠度值不宜超过表10.2.12的限值。表10.2.12各类大跨屋盖结构的挠度限值结构体系屋盖结构(短向跨度l1)悬挑结构(悬挑跨度l2)平面桁架、立体桁架、网架、张弦梁l1/250l2/125拱、单层网壳l1/400-双层网壳、弦支穹顶l1/300-【说明】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屋盖结构变形限值主要参考了《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
10.2.13屋盖构件截面抗震验算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4节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关键杆件的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对于丙、乙类建筑宜分别乘以1.1和1.2的放大系数。2关键节点的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对于丙、乙类建筑宜分别乘以不小于1.15和1.25的放大系数。3预张拉结构中的拉索,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应不出现松弛。注:对于空间类结构,关键杆件指临支座杆件,即:临支座2个区(网)格内的弦、腹杆;临支座1/10跨度范围内的弦、腹杆,两者取较小的范围。对于单向桁架类结构,关键构件指与支座直接相临节间的弦杆和腹杆。关键节点为与关键构件连接的节点。【说明】本条规定刚性屋盖构件及其连接的抗震验算。对于大跨屋盖结构,由于其自重轻、刚度好,所受震害一般要小于其它类型的结构。但震害情况也表明,支座及其邻近构件发生破坏的情况较多,因此通过放大地震作用效应来提高该区域杆件和节点的承载力,是重要的抗震措施。由于通常该区域的节点和杆件数量不多,对于总工程造价的增加是有限的。拉索是预张拉结构的重要构件。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应保证拉索不发生松弛而退出工作。在设防烈度下,也宜保证拉索在各地震作用参与的工况组合下不出现松弛。(III)抗震构造措施10.2.14屋盖钢杆件的长细比,宜符合表10.2.14的规定:表10.2.14钢杆件的长细比限值杆件形式受拉受压压弯拉弯一般杆件300180150300关键杆件250150150250注:1.表列数值适用于Q235钢,采用其它牌号钢材时,应乘以235/fay;圆管应乘235/fay2.表列数据不适用于拉索等柔性构件;3.刚性支撑的最大长细比不宜超过200;4.当受压构件内力设计值小于或等于其承载力的50%时,长细比限值可取200;【说明】本条规定了杆件的长细比限值大跨屋盖钢结构的杆件长细比要求,主要参考《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和《钢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且对关键杆件作了适当加强。10.2.15屋盖节点抗震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节点板连接各杆件时,其节点板的厚度不宜小于连接杆件最大壁厚的1.2倍。2采用相贯节点时,应将内力较大方向的杆件直通。直通杆件的壁厚不应小于焊于其上各杆件的壁厚。3采用焊接球节点时,球体的壁厚应大于相连杆件的最大壁厚。4杆件宜相交于节点中心。【说明】本条规定主要是体现强连接、弱杆件的要求。节点选型要与屋盖结构的类型及整体刚度等因素结合起来,采用的节点要便于加工、制作、焊接。设计中,结构杆件内力的正确计算,必须用有效的构造措施来保证,其中节点构造应符合计算假定。在地震作用下,节点应不先于杆件破坏,也不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所以要求节点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杆件相交于节点中心将不产生附加弯矩,也使模型计算假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10.2.16支座的抗震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荷载作用下不应先于杆件和其它节点而破坏,也不得产生不可忽略的变形。支座节点构造形式应传力可靠、连接简单,并符合计算假定。2对于水平可滑动的支座应保证支座在罕遇地震下不滑移出支承面,并应采取限位措施。38、9度时,只承受竖向压力的支座,宜采用拉压型构造。【说明】本条规定了屋盖支座的抗震构造。支座节点是屋盖地震作用传递给下部结构的关键部件,其构造应与结构分析所取的边界条件相符,否则将使结构实际内力与计算内力出现较大差异,并可能危及结构的整体安全。支座节点是地震破坏常发生的部位,属于前面定义的关键节点的范畴,应予加强。在节点验算方面,对地震作用效应进行了必要的提高(10.2.13~14条)。此外根据延性设计的要求,支座节点在超过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应有一定的抗变形能力。但对于水平可滑动的支座节点,较难得到保证。因此建议按设防
烈度计算值作为可滑动支座的位移限值(确定支承面的大小),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采用限位措施确保不致滑移出支承面。对于8、9度区仅竖向受压(多遇地震验算)的支座节点,考虑到在超概率地震作用(如中震、大震)下可能出现受拉,因此建议采用构造上也能承受拉力的拉压型支座形式,且预埋锚筋、锚栓也按受拉情况进行构造配置。10.2.17屋盖结构采用隔震及减震支座时,其性能参数、耐久性及相关构造应符合本规范第12章的有关规定。11土、木、石结构房屋11.1一般规定【说明】本节是在2001规范基础上增加的内容。自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后,我国又相继发生了多次6级以上的强烈地震,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对土木石房屋造成了严重破坏。本节主要依据云南丽江、普洱、大姚地震,新疆巴楚、伽师地震,河北张北地震,内蒙古西乌旗地震,江西九江—瑞昌地震,浙江文成地震,四川道孚、汶川等地震灾区房屋震害调查资料,对土木石房屋具有共性的震害问题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节的有关规定。本章其它条款也据此做了部分改动与细化。11.1.1土木石房屋的建筑、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房屋的平面布置应避免拐角或突出。2纵横向承重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在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在同一轴线上,窗间墙的宽度宜均匀。3多层房屋的楼层不应错层,不应设置悬挑楼梯。4不应在同一高度内采用不同材料的承重构件。5屋檐外挑梁上不得砌筑砌体。【说明】形状比较简单、规则的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确、简捷,同时便于进行结构分析,在设计上易于处理。震害经验也充分表明,简单、规整的房屋在遭遇地震时破坏也相对较轻。墙体均匀、对称布置,在平面内对齐、竖向连续是传递地震作用的要求,这样沿主轴方向的地震作用能够均匀对称地分配到各个抗侧力墙段,避免出现应力集中或因扭转造成部分墙段受力过大而破坏、倒塌。我国不少地区的二、三层房屋,外纵墙在一、二层上下不连续,即二层外纵墙外挑,在7度地震影响下二层墙体开裂严重。悬挑楼梯在墙体开裂后会因嵌固端破坏而失去承载能力,容易造成人员跌落伤亡。震害调查发现,有的房屋纵横墙采用不同材料砌筑,如纵墙用砖砌筑、横墙和山墙用土坯砌筑,这类房屋由于两种材料砌块的规格不同,砖与土坯之间不能咬槎砌筑,不同材料墙体之间为通缝,导致房屋整体性差,在地震中破坏严重;又如有些地区采用的外砖里坯(亦称里生外熟)承重墙,地震中墙体倒塌现象较为普遍。这里所说的不同墙体混合承重,是指左右相邻不同材料的墙体,对于下部采用砖(石)墙,上部采用土坯墙,或下部采用石墙,上部采用砖或土坯墙的做法则不受此限制,但这类房屋的抗震承载力应按上部相对较弱的墙体考虑。调查发现,一些村镇房屋设有较宽的外挑檐,在屋檐外挑梁的上面砌筑用于搁置檩条的小段墙体,甚至砌成花格状,没有任何拉接措施,地震时中容易破坏掉落伤人,因此明确规定不得采用。该位置可采用三角形小屋架或设瓜柱解决外挑部位檩条的支承问题。11.1.2木楼、屋盖房屋应在下列部位采取拉结措施:1两端开间屋架和中间隔开间屋架应设置竖向剪刀撑;2在屋檐高度处应设置纵向通长水平系杆,系杆应采用墙揽与各道横墙连接或与木梁、屋架下弦连接牢固;纵向水平系杆端部宜采用木夹板对接,墙揽可采用方木、角铁等材料;3山墙、山尖墙应采用墙揽与木屋架、木构架或檩条拉结;4内隔墙墙顶应与梁或屋架下弦拉结。【说明】木楼、屋盖房屋刚性较弱,加强木楼、屋盖的整体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各构件
之间的拉接是加强整体性的重要措施。试验研究表明,木屋盖加设竖向剪刀撑可增强木屋架纵向稳定性。纵向通长水平系杆主要用于竖向剪刀撑、横墙、山墙的拉结,采用墙揽将山墙与屋盖构件拉结牢固,可防止山墙外闪破坏;内隔墙稳定性差,墙顶与梁或屋架下弦拉接是防止其平面外失稳倒塌的有效措施。11.1.3木楼、屋盖构件的支承长度应不小于表11.1.5的规定:表11.1.5木楼、屋盖构件的最小支承长度(mm)构件名称木屋架、木梁对接木龙骨、木檩条搭接木龙骨、木檩条位置墙上屋架上墙上屋架上、墙上支承长度与连接方式240(木垫板)60(木夹板与螺栓)120(木夹板与螺栓)满搭【说明】本条规定了木楼、屋盖构件在屋架和墙上的最小支撑长度和对应的连接方式。11.1.4门窗洞口过梁的支承长度,6~8度时不应小于240mm,9度时不应小于360mm。【说明】本条规定了门窗洞口过梁的支承长度。11.1.5当采用冷摊瓦屋面时,底瓦的弧边两角应设置钉孔,可采用铁钉与椽条钉牢;盖瓦与底瓦宜采用石灰或水泥砂浆压垄等做法与底瓦粘结牢固。【说明】地震中坡屋面溜瓦是瓦屋面常见的破坏现象,冷摊瓦屋面的底瓦浮搁在椽条上时更容易发生溜瓦,掉落伤人。因此,本条要求冷摊瓦屋面的底瓦与椽条应有锚固措施。根据地震现场调查情况,建议在底瓦的弧边两角设置钉孔,采用铁钉与椽条钉牢。盖瓦可用石灰或水泥砂浆压垄等做法与底瓦粘结牢固。该项措施还可以防止暴风对冷摊瓦屋面造成的破坏。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中已有平瓦预留了锚固钉孔。11.1.6土木石房屋突出屋面的烟囱、女儿墙等易倒塌构件的出屋面高度,当6、7度时不应大于600mm;8度(0.20g)时不应大于500mm;8度(0.30g)和9度时不应大于400mm。并应采取拉结措施。注:坡屋面上的烟囱高度由烟囱的根部上沿算起。【说明】本条对突出屋面的烟囱、女儿墙等易倒塌构件的出屋面高度提出了限值。11.1.7土木石房屋的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木构件应选用干燥、纹理直、节疤少、无腐朽的木材。2生土墙体土料应选用杂质少的粘性土。3石材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说明】本条对土木石房屋的结构材料提出了基本要求。11.1.8土木石房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HPB235钢筋端头应设置180°弯钩。2外露铁件应做防锈处理。【说明】本条对土木石房屋施工中钢筋端头弯钩和外露铁件应做防锈处理提出要求。11.2村镇生土房屋11.2.1本节适用于6~7度(0.10g)未经焙烧的土坯、灰土和夯土承重墙体的房屋及土窑洞、土拱房。注:1灰土墙指掺石灰(或其他粘结材料)的土筑墙和掺石灰土坯墙;2土窑洞指未经扰动的原土中开挖而成的崖窑。本次修订,根据生土房屋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震害情况,将生土房屋的地震烈度较2001版降低一度。灰【说明】土墙承重房屋目前在我国仍有建造,故列入有关要求。11.2.2生土房屋的高度和承重横墙墙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生土房屋宜建单层,灰土墙房屋可建二层,但总高度不应超过6m。2单层生土房屋的檐口高度不宜大于2.5m。3单层生土房屋的承重横墙间距不宜大于3.2m。4窑洞净跨不宜大于2.5m。【说明】生土房屋的层数,因其抗震能力有限,仅限于一、二层;本次修订,生土房屋的高度和开间尺寸限制保持不变。11.2.3生土房屋的屋盖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采用轻屋面材料。2硬山搁檩房屋宜采用双坡屋面或弧形屋面,檩条支承处应设垫木;端檩应出檐,内墙上檩条应满搭或采用夹板对接和燕尾隼加扒钉连接。3木屋盖各构件应采用圆钉、扒钉、铁丝等相互连接。4木屋架、木梁在外墙上宜满搭,支承处应设置木圈梁或木垫板;木垫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不宜小于500mm、370mm和60mm;木垫板下宜铺设砂浆垫层或粘土石灰浆垫层。【说明】生土房屋的屋面采用轻质材料,可减轻地震作用;提倡用双坡和弧形屋面,可降低山墙高度,增加其稳定性;单坡屋面后纵墙过高,稳定性差,平屋面防水有问题,不宜采用。由于是土墙,一切支承点均应有垫板或圈梁。檩条要满搭在墙上或椽子上,端檩要出檐,以使外墙受荷均匀,增加接触面积。11.2.4生土房屋的承重墙体应符合下列要求:1承重墙体门窗洞口的宽度,6、7度时不应大于1.5m,8度时不应大于1.2m。2门窗洞口宜采用木过梁;当过梁由多根木杆组成时,宜采用木板、扒钉、铅丝等将各根木杆连接成整体。3内外墙体应同时分层交错夯筑或咬砌。外墙四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宜沿墙高每隔500mm左右放置一层竹筋、木条、荆条等编织的拉结网片,每边伸入墙体应不小于1000mm或至门窗洞边,拉结网片在相交处应绑扎;或采取其他加强整体性的措施。【说明】抗震墙上开洞过大会削弱墙体抗震能力,因此对门窗洞口宽度进行限制。当一个洞口采用多根木杆组成过梁时,在木杆上表面采用木板、扒钉、铁丝等将各根木杆连接成整体可避免地震时局部破坏塌落。生土墙在纵横墙交接处沿高度每隔500mm左右设一层荆条、竹片、树条等拉接网片,可以加强转角处和内外墙交接处墙体的连接,约束该部位墙体,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减轻地震时的破坏。震害表明,较细的多根荆条、竹片编制的网片,比较粗的几根竹竿或木杆的拉结效果好。原因是网片与墙体的接触面积大,握裹好。11.2.5各类生土房屋的地基应夯实,应采用毛石、片石、凿开的卵石或普通砖基础,基础墙应采用混合砂浆或水泥砂浆砌筑。外墙宜做墙裙防潮处理(墙脚宜设防潮层)。【说明】调查表明,村镇房屋墙体非地震作用开裂现象普遍,主要原因是不重视地基处理和基础的砌筑质量,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使墙体开裂。因此,本条要求对房屋的地基应夯实,并对基础的材料和砌筑砂浆提出了相应要求。设置防潮层以防止生土墙体酥落。11.2.6土坯宜采用粘性土湿法成型并宜掺入草苇等拉结材料;土坯应卧砌并宜采用粘土浆或粘土石灰浆砌筑。【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1.7条
11.2.7灰土墙房屋应每层设置圈梁,并在横墙上拉通;内纵墙顶面宜在山尖墙两侧增砌踏步式墙垛。【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1.8条。11.2.8土拱房应多跨连接布置,各拱脚均应支承在稳固的崖体上或支承在人工土墙上;拱圈厚度宜为300~400mm,应支模砌筑,不应后倾贴砌;外侧支承墙和拱圈上不应布置门窗。【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1.9条11.2.9土窑洞应避开易产生滑坡、山崩的地段;开挖窑洞的崖体应土质密实、土体稳定、坡度较平缓、无明显的竖向节理;崖窑前不宜接砌土坯或其他材料的前脸;不宜开挖层窑,否则应保持足够的间距,且上、下不宜对齐。【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1.10条11.3木结构房屋11.3.1本节适用于6~9度的穿斗木构架、木柱木屋架和木柱木梁等房屋。【说明】本节所规定的木结构房屋,不适用于木柱与屋架(梁)铰接的房屋。因其柱子上、下端均为饺接,是不稳定的结构体系。11.3.2木结构房屋不应采用木柱与砖柱或砖墙等混合承重;山墙应设置端屋架(木梁),不得采用硬山搁檩。【说明】木柱与砖柱或砖墙在力学性能上是完全不同的材料,木柱属于柔性材料,变形能力强,砖柱或砖墙属于脆性材料,变形能力差。若两者混用,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变形不协调,将使房屋产生严重破坏。震害表明,无端屋架山墙往往容易在地震中破坏,导致端开间塌落,故要求设置端屋架(木梁),不得采用硬山搁檩做法。11.3.3木结构房屋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木柱木屋架和穿斗木构架房屋,6~8度时不宜超过二层,总高度不宜超过6m;9度时宜建单层,高度不应超过3.3m。2木柱木梁房屋宜建单层,高度不宜超过3m。【说明】由于结构构造的不同,各种木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也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穿斗木构架和木柱木屋架房屋结构性能较好,通常采用重量较轻的瓦屋面,具有结构重量轻、延性与整体性较好的优点,其抗震性能比木柱木梁房屋要好,6~8度可建造两层房屋。木柱木梁房屋一般为重量较大的平屋盖泥被屋顶,通常为粗梁细柱,梁、柱之间连接简单,从震害调查结果看,其抗震性能低于穿斗木构架和木柱木屋架房屋,一般仅建单层房屋。11.3.4礼堂、剧院、粮仓等较大跨度的空旷房屋,宜采用四柱落地的三跨木排架。【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2.4条11.3.5木屋架屋盖的支撑布置,应符合本规范第9.3节的有关规定的要求,但房屋两端的屋架支撑,应设置在端开间。【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2.5条11.3.6木柱木屋架和木柱木梁房屋应在木柱与屋架(或梁)间设置斜撑;横隔墙较多的居住房屋应在非抗震隔墙内设斜撑;斜撑宜采用木夹板,并应通到屋架的上弦。
【说明】本条文字表达略有修改。。11.3.7穿斗木构架房屋的横向和纵向均应在木柱的上、下柱端和楼层下部设置穿枋,并应在每一纵向柱列间设置1~2道剪刀撑或斜撑。【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2.8条。11.3.8木结构房屋的构件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柱顶应有暗榫插入屋架下弦,并用U形铁件连接;8、9度时,柱脚应采用铁件或其他措施与基础锚固。柱础埋入地面以下的深度不应小于200mm。2斜撑和屋盖支撑结构,均应采用螺栓与主体构件相连接;除穿斗木构件外,其他木构件宜采用螺栓连接。3椽与檩的搭接处应满钉,以增强屋盖的整体性。木构架中,宜在柱檐口以上沿房屋纵向设置竖向剪刀撑等措施,以增强纵向稳定性。【说明】为保证排架的稳定性,加强柱脚和基础的锚固是十分必要的,可采用拉结铁件和螺栓连结的方式,或采用石销键或石榫连接,也可对柱脚采取防腐处理后埋入地面以下。11.3.9木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木柱的梢径不宜小于150mm;应避免在柱的同一高度处纵横向同时开槽,且在柱的同一截面开槽面积不应超过截面总面积的1/2。2柱子不能有接头。3穿枋应贯通木构架各柱。【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2.11条。11.3.10围护墙应符合下列要求:1围护墙与木柱的拉结应符合下列要求:1)沿墙高每隔500mm左右,应采用8号铁丝将墙体内的水平拉接筋或拉结网片与木柱拉结;2)配筋砖圈梁、配筋砂浆带与木柱应采用φ6钢筋或8号铁丝拉结。2土坯砌筑的围护墙,洞口宽度应符合11.2节的要求。砖等砌筑的围护墙,横墙和内纵墙上的洞口宽度不宜大于1.5m,外纵墙上的洞口宽度不宜大于1.8m或开间尺寸的一半。3土坯、砖等砌筑的围护墙不应将木柱完全包裹,应贴砌在木柱外侧。【说明】震害表明,木结构围护墙是非常容易破坏和倒塌的构件。木构架和砌体围护墙的质量、刚度有明显差异,自振特性不同,在地震作用下变形性能和产生的位移不一致,木构件的变形能力大于砌体围护墙,连接不牢时两者不能共同工作,甚至会相互碰撞,引起墙体开裂、错位,严重时倒塌。围护墙一旦倒塌,无论木构架否损坏,房屋都视为倒塌,灾民无处安身,修复起来费时费力。因此,本条的目的是尽可能使围护墙在采取适当措施后不倒塌,以减轻人员伤亡和地震损失。1沿墙高每隔500mm采用8号铁丝将墙体内的水平拉接筋或拉结网片与木柱拉结,配筋砖圈梁、配筋砂浆带等与木柱采用φ6钢筋或8号铁丝拉结,可以使木构架与围护墙协同工作,避免两者相互碰撞破坏。一方面柱间刚度较大的围护墙能减小木构架的侧移变形;另一方面围护墙受到木柱与圈梁、配筋砂浆带的约束,有利于墙体抗剪。振动台试验表明,在较强地震作用下既使墙体因抗剪承载力不足而开裂,在与木柱有可靠拉接的情况下也不致倒塌。2对土坯、砖等砌筑的围护墙洞口的宽度提出了限制。3完全包裹在土坯、砖等砌筑的围护墙中的木柱不通风,较易腐蚀,且难于检查木柱的变质情况。
11.4石结构房屋11.4.1本节适用于6~8度,砂浆砌筑的料石砌体(包括有垫片或无垫片)承重的房屋。【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3.1条。11.4.2多层石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不应超过表11.4.2的规定。表11.4.2多层石房总高度(m)和层数限值烈度墙体类别678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细、半细料石砌体(无垫片)16五13四10三粗料石及毛料石砌体(有垫片)13四10三7二注:房屋总高度的计算同表7.1.2注。【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3.2条。11.4.3多层石砌体房屋的层高不宜超过3m。【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3.3条。11.4.4多层石砌体房屋的抗震横墙间距,不应超过表11.4.4的规定。表11.4.4多层石砌体房屋的抗震墙间距(m)烈度楼、屋盖类型678现浇及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10107装配式钢筋混凝土774【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3.4条。11.4.5多层石砌体房屋,宜采用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3.5条。11.4.6石墙的截面抗震验算,可参照本规范第7.2节;其抗剪强度应根据试验数据确定。【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3.6条。11.4.7多层石砌体房屋应在外墙四角、楼梯间四角和每开间的内外墙交接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3.7条。11.4.8抗震横墙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大于全截面面积的1/3。【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3.8条。11.4.9每层的纵横墙均应设置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宽度宜与墙厚相同,纵向钢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3.9条。11.4.10无构造柱的纵横墙交接处,应采用条石无垫片砌筑,且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拉结钢筋网片,每边每侧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3.10条。
11.4.11严禁采用石板、石梁及独立料石柱作为承重构件。【说明】本条为新增条文。石板、石梁以及石柱等料石构件大多有节理缺陷,平时在建房过程中石板、石梁因堆载断裂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本条明确禁止采用对抗震不利的料石作为承重构件。11.4.12其他有关抗震构造措施要求,参照本规范第7章的相关规定。【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1.3.11条。12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12.1一般规定12.1.1本章适用于设置隔震层以隔离水平地震动的房屋隔震设计,以及设置消能部件吸收与消耗地震能量的房屋消能减震设计。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应符合本规范第3.8.1条的规定,其抗震设防目标应符合本规范第3.8.2条的规定。注:1本章隔震设计指在房屋基础、底部或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由橡胶隔震支座和阻尼装置等部件组成具有整体复位功能的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达到预期防震要求。2消能减震设计指在房屋结构中设置消能器,通过消能器的相对变形和相对速度提供附加阻尼,以消耗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防震减震要求。【说明】2001版隔震层位置仅限于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本次修订,隔震设计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考虑国内外已有隔震建筑的隔震层不仅是设置在基础上,而且设置在一层柱顶等下部结构或多塔楼的底盘上。12.1.2建筑结构隔震设计和消能减震设计确定设计方案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5.1条的规定外,尚应与采用抗震设计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说明】本条2001版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考虑到随着技术的发展,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方案分析不需要特别的论证,本次修订不作为强制性条文,只保留其与3.5.1条关于抗震设计的规定不同的特点——与抗震设计方案进行对比,这是确定隔震设计的水平向减震系数和减震设计的阻尼比所需要的,也能显示出隔震和减震设计比抗震设计在提高结构抗震能力上的优势。12.1.3建筑结构采用隔震设计时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结构高宽比宜小于4且变形特征接近剪切变形,其最大高度应满足本规范非隔震结构要求;高宽比大于4的结构采用隔震设计时,应进行详细分析,必要时通过试验确定。2建筑场地宜为Ⅰ、Ⅱ、III类,并应选用稳定性较好的基础类型。3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总水平力不宜超过结构总重力的10%。4隔震层应提供必要的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穿过隔震层的设备配管、配线,应采用柔性连接或其他有效措施以适应隔震层的罕遇地震水平位移。【说明】本次修订,对隔震设计的结构类型拟不作限制,修改2001版规定的基本周期小于1s和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非隔震设计的结构。在隔震设计的方案比较和可行性论证时仍应注意:1隔震技术对低层和多层建筑比较合适,但不应仅限于基本自振周期在1s内的结构,因为超过1s的结构采用隔震有可能同样有效,国外大量隔震建筑也验证了此点,故取消了2001版结构周期小于1s的限制。2根据橡胶隔震支座抗拉屈服强度低的特点,需限制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结构的变形特点需符合剪切变形为主且房屋高宽比小于4的要求。对高宽比大的结构,需进行整体倾覆验算,防止支座压屈或出现拉应力超过1MPa。3国外对隔震工程的许多考察发现:硬土场地较适合于隔震房屋;软弱场地滤掉了地震波的中高频分量,延长结构的周期将增大而不是减小其地震反应,墨西哥地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1版的要求仍然保留,当在Ⅳ类场地建造隔震房屋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和专项审查。4隔震层防火措施和穿越隔震层的配管、配线,有与隔震要求相关的专门要求。2008年汶川地震中,位于7~8度区的隔震建筑,上部结构完好,但隔震层的管线受损,故需要特别注意改进。
12.1.4消能减震设计可用于钢、钢筋混凝土、钢-混凝土混合等结构类型的房屋。消能部件应对结构提供足够的附加阻尼,尚应根据其结构类型分别符合本规范相应章节的设计要求。【说明】本条仅在文字表达上有所改进。12.1.5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时,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的性能参数应经试验确定。2隔震装置在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达到免维护要求。3消能部件的设置部位,应采取便于检查和替换的措施。4设计文件上应注明对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的性能要求,安装前应按规定进行检测,确保性能符合要求。【说明】本条继续作为强制性条文。与2001版相比,主要变化是:1.将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等组合在一起,统称隔震装置。2.隔震装置的免维修年限,明确为“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即50年。3.为了确保隔震和消能减震的效果,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的性能参数应严格检验。其中隔震装置中的隔震支座采用相应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检验;而尚未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中的消能器,应采用本章12.3节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对黏滞流体消能器等可重复利用的消能器,抽检数量适当增多,抽检的消能器可用于主体结构;对金属屈服位移相关型消能器等不可重复利用的消能器,在同一类型中抽检数量不少于2个,抽检合格率为100%,抽检后不能用于主体结构。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应由第三方完成。12.1.6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和消能减震设计,尚应符合相关专门标准的规定;也可按抗震性能目标的要求进行性能化设计。【说明】本条与2001版的规定相比,明确提醒可采用隔震、减震技术进行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12.2房屋隔震设计要点12.2.1隔震设计应根据预期的竖向承载力、水平向减震系数和位移控制要求,选择适当的隔震装置及抗风装置组成结构的隔震层。隔震支座应进行竖向承载力的验算和罕遇地震下水平位移的验算。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应根据水平向减震系数确定;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和9度时分别不应小于隔震层以上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20%和40%。【说明】本条继续作为强制性条文。文字略加修改,删去关于抵抗地基微振动的刚度要求,因微振动对隔震装置的影响可忽略不计。12.2.2建筑结构隔震设计的计算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隔震体系的计算简图,应增加由隔震支座及其顶部梁mn板组成的质点;对变形特征为剪切型的结构可采用剪切模型(图12.2.2);当隔震层以上结构的质心与隔震层刚度中心不重mn-1合时,应计入扭转效应的影响。隔震层顶部的梁板结构,应作mj+3为其上部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计算和设计。2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计算;输入地震mj+2波的反应谱特性和数量,应符合本规范第5.1.2条的规定,计kh算结果可取其平均值;当处于发震断层10km以内时,输入地mj+1震波应考虑近场影响系数,5km以内取1.5,5km以外取1.25。mjζ3砌体结构及基本周期与其相当的结构可按本规范附录eqm1L简化计算。【说明】图12.2.2是对应于底部剪力法的等效剪切型结构的示意图12.2.2隔震结构计算简图图;其他情况,质点j可有多个自由度,隔震装置也有相应的多个自由度。本次修订,当隔震结构位于发震断裂主断裂带10km以内时,要求各个设防类别的房屋均应计及地震近场效应。12.2.3隔震层的橡胶隔震支座应符合下列要求:1隔震支座在表12.2.3所列的压应力下的极限水平变位,应大于其有效直径的0.55倍和各橡胶层总厚度3倍二者的较大值。2在经历相应设计基准期的耐久试验后,隔震支座刚度、阻尼特性变化不超过初期值的±20%;徐变量不超过各橡胶层总厚度的5%。3各橡胶隔震支座在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竖向压应力不应超过表12.2.3的规定。表12.2.3橡胶隔震支座压应力限值建筑类别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压应力限值(MPa)101215注:1平均压应力设计值应按恒荷载和活荷载的组合计算;其中,楼面活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乘以折减系数;2结构倾覆验算时应包括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对需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尚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组合;3当橡胶支座的第二形状系数(有效直径与橡胶层总厚度之比)小于5.0时应降低平均压应力限值:小于5不小于4时降低20%,小于4不小于3时降低40%;4外径小于300mm的橡胶支座,丙类建筑的平均压应力限值为10MPa。【说明】本次修订,考虑到随着橡胶隔震支座的制作工艺越来越成熟,隔震支座的直径越来越大,建议对隔震支座选型时尽量选用大直径的支座,对300mm直径的支座,由于其直径小,稳定性差,故将其设计承载力由12MPa降低到10MPa。12.2.4隔震层的布置、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应符合下列规定:1隔震层宜设置在结构的底部或下部,其橡胶隔震支座应设置在受力较大的位置,间距不宜过大,其规格、数量和分布应根据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的要求通过计算确定。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应保持稳定,不宜出现不可恢复的变形;其橡胶支座在罕遇地震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同时作用下,拉应力不应大于1MPa。2隔震层的水平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可按下列公式计算:Kh=ΣKj(12.2.4-1)ζeq=ΣKjζj/Kh(12.2.4-2)式中:ζeq——隔震层等效黏滞阻尼比;Kh——隔震层水平等效刚度;
ζj——j隔震支座由试验确定的等效黏滞阻尼比,设置很多的消能器时,应包括该消能器的相应阻尼比;Kj——j隔震支座(含消能器)由试验确定的水平等效刚度。3隔震支座由试验确定设计参数时,竖向荷载应保持表12.2.3的压应力限值;对设防烈度地震的验算,应取剪切变形100%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对罕遇地震验算,宜采用剪切变形250%时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当隔震支座直径较大时可采用剪切变形100%时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说明】橡胶支座随着水平剪切变形的增大,其容许竖向承载能力将逐渐减小,为防止隔震支座在大变形的情况下失去承载能力,故要求支座的剪切变形应满足σ≤σcr(1-γ/S2),式中,γ为水平剪切变形,S2为支座第二形状系数,σ为支座竖向面压,σcr为支座极限抗压强度。同时支座的竖向压应力不大于30MPa,水平变形不大于0.55D和300%的较大值。规定隔震支座拉应力σt<1MPa理由是:1)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所作的橡胶垫的抗拉试验中,其极限抗拉强度为2.0~2.5MPa;2)美国UBC规范采用的容许抗拉强度为1.5MPa。本次修订,将2001版隐含加载频率影响的“动刚度”改为“等效刚度”,用语更明确,方便同国际标准《橡胶支座》接轨;之所以去掉有关频率对刚度影响的语句,因相关的产品标准已有明确的规定。2001版对支座设计参数的要求,对应于本规范非隔震结构“两阶段设计”的要求,采用对应于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的参数,本次修订,改为采用设防烈度和罕遇地震的参数。12.2.5隔震层以上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多层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沿高度可采用矩形分布;其水平向减震系数为按设防烈度下弹性计算时隔震与非隔震两种情况各层层间剪力的最大比值。对高层建筑结构,尚应按设防烈度下计算隔震与非隔震两种情况各层倾覆力矩的最大比值,并与层间剪力的最大比值相比较,取二者的较大值。注:水平向减震系数,宜按隔震支座水平剪切应变为100%时求得。2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可依据水平向减震系数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由第5.1.4条确定的取值减少。其折减系数,当隔震支座只采用普通叠层橡胶支座、阻尼装置只采用速度型消能器、不没置抗风装置时,宜取水平向减震系数的1.25倍;其余情况,宜取水平向减震系数的1.4倍。3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用不得低于非隔震结构在6度设防时的总水平地震作用,并应进行抗震验算;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尚应符合本规范第5.2.5条对本地区设防烈度的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的规定。49度时和8度且水平向减震系数不大于0.3时,隔震层以上的结构应按设防烈度进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隔震层以上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时,各楼层可视为质点,并按本规范第5.3节公式(5.3.1-2)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沿高度的分布。【说明】本次修订,拟对水平向减震系数的概念作某些调整:直接将“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最大水平剪力的比值”改称为“水平向减震系数”,采用该概念力图使其意义更明确,以方便设计人员理解和操作。(美国、日本等国也同样采用此方法。)2001版确定隔震后水平地震作用时所考虑的安全系数1.4,对于当时隔震支座的性能是合适的,随着隔震支座产品性能的提高,该系数可适当减少,表12.2.5有所体现。其中,8度(0.30g)和7度(0.15g)减低“半度”对应的加速度折减系数是2/3而不是8、9度的0.75;而且在7度和6度之间没有“半度”的规定,表中偏于安全确定其水平计算烈度。按照《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的要求,确定设计用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的烈度,需根据概率可靠度分析提供一定的概率保证,例如取5%分位数对应的数据,今后有可能对表12.2.5加以调整,请设计单位多提出意见。本次修订,计算水平减震系数的隔震支座参数,由多遇地震改为设防烈度地震,即支座的刚度比2001版减少和阻尼加大,计算的隔震的效果更明显,安全上的保证可能有所降低。对8度设防考虑竖向地震的要求有所加严,由“宜”改为“应”。
本次修订,还补充了高层建筑确定水平向减震系数的方法。12.2.6隔震支座的水平剪力应根据隔震层在罕遇烈度地震下的水平剪力按各隔震支座的水平等效刚度分配;当按扭转耦联计算时,尚应计及隔震层的扭转刚度。隔震支座对应于罕遇地震水平剪力的水平位移,应符合下列要求:ui≤[ui](12.2.6-1)ui=βiuc(12.2.6-2)式中:ui——罕遇地震作用下,第i个隔震支座考虑扭转的水平位移;[ui]——第i个隔震支座的水平位移限值;对橡胶隔震支座,不应超过该支座有效直径的0.55倍和支座各橡胶总厚度3.0倍二者的较小值;uc——罕遇地震下隔震层质心处或不考虑扭转的水平位移;βi——第i个隔震支座的扭转影响系数,应取考虑扭转和不考虑扭转时i支座计算位移的比值;当隔震层以上结构的质心与隔震层刚度中心在两个主轴方向均无偏心时,边支座的扭转影响系数不应小于1.15。【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2.2.6条。12.2.7隔震结构的隔震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隔震结构应采取不阻碍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发生大变形的下列措施:1)上部结构的周边应设置竖向隔离缝,缝宽不宜小于各隔震支座在罕遇地震下的最大水平位移值的1.2倍且不小于200mm。对两相邻隔震结构,其缝宽取最大水平位移值之和,且不小于400mm。2)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应设置完全贯通的水平隔离缝,缝高可取20mm,并用柔性材料填充;当设置水平隔离缝确有困难时,应设置可靠的水平滑移垫层。3)穿越隔震层的门廊、楼梯、电梯、车道等部位,应防止可能的碰撞。2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抗震措施,当水平向减震系数大于0.45时不应降低非隔震时的有关要求;水平向减震系数不大于0.45时,可适当降低本规范有关章节对非隔震建筑的要求,但烈度降低不得超过1度,与抵抗竖向地震作用有关的抗震构造措施不应降低。此时,对砌体结构,可按本规范附录L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注:与抵抗竖向地震作用有关的抗震措施,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指墙、柱的轴压比规定;对砌体结构,指外墙尽端墙体的最小尺寸和圈梁的有关规定。【说明】本次修订的变化如下:1、文字表达有改动,按水平向减震系数0.45作为降低抗震措施的分界,且最多降低一度的要求,如下表所示:表12.2.7隔震层以上结构抗震措施要求与水平向减震系数的对应关系水平向减震系数b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加速度)b≥0.450.45>b9(0.40g)9(0.40g)8(0.20g)8(0.30g)8(0.30g)7(0.15g)8(0.20g)8(0.20g)7(0.10g)7(0.15g)7(0.15g)7(0.10g)7(0.10g)7(0.10g)6(0.05g)2、用“注”的形式明确抵抗竖向地震作用的措施。3、删去2001版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具体规定。12.2.8隔震层与上部结构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隔震层顶部应设置梁板式楼盖,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隔震支座的相关部位应采用现浇混凝土梁板结构,现浇板厚度不应小于160mm。
2)隔震层顶部梁、板的刚度和承载力,应满足框支梁和转换层楼板的设计要求;楼面大梁应进行罕遇地震下的承载力验算。3)隔震支座附近的梁、柱应计算冲切和局部承压,加密箍筋并根据需要配置网状钢筋。2隔震支座和阻尼装置的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隔震支座和阻尼装置应安装在便于维护人员接近的部位;2)隔震支座与上部结构、下部结构之间的连接件,应能传递罕遇地震下支座的最大水平剪力和弯矩;3)外露的预埋件应有可靠的防锈措施。预埋件的锚固钢筋应与钢板牢固连接,锚固钢筋的锚固长度宜大于20倍锚固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0mm。【说明】本次修订,删去2001版关于墙体下隔震支座的间距不宜大于2m的规定,因对于大直径的隔震支座偏严。进一步明确隔震层顶部梁板刚度和承载力的设计要求,按转换层的相关要求执行。12.2.9隔震层以下的结构和基础应符合下列要求:1隔震层支墩、支柱及相连构件,应采用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底部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力矩进行承载力验算。2隔震层以下的结构、地下室和隔震塔楼下的底盘中直接支承塔楼结构的相关构件,应满足嵌固的刚度比和设防烈度下的抗震承载力要求,并按罕遇地震下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隔震塔楼的底盘在罕遇地震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应满足表12.2.9要求。3隔震建筑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和地基处理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进行,甲、乙类建筑的抗液化措施应按提高一个液化等级确定,直至全部消除液化沉陷。表12.2.9隔震塔楼下部底盘结构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下部结构类型[θp]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结构1/100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1/200钢筋混凝土抗震墙1/250【说明】本次修订,增加了首层顶及大底盘上部的塔楼采用隔震设计时对下部结构的要求,并进一步明确抗震承载力和变形验算要求。12.3房屋消能减震设计要点12.3.1消能减震设计时,应根据多遇地震下的预期减震要求及罕遇地震下的预期结构位移控制要求,设置适当的消能部件。消能部件可由消能器及斜撑、墙体、梁或节点等支承构件组成。消能器可采用速度相关型、位移相关型或其它类型。注:1速度相关型消能器指黏滞消能器和黏弹性消能器等;2位移相关型消能器指金属屈服消能器和摩擦消能器等。【说明】本条的文字略有修改。12.3.2消能部件可根据需要沿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设置。消能部件宜设置在变形较大的位置,其数量和分布应通过综合分析合理确定,并有利于提高整个结构的消能减震能力,形成均匀合理的受力体系。【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2.3.2条。12.3.3消能减震设计的计算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阶段时,可采用线性分析方法作简化估算,并根据结构的变形特征和高度等,按本规范5.1节的规定分别采用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可根据消能减震结构的总阻尼比按本规范5.1.5条的规定采用。消能减震结构的自振周期应根据消能减震结构的总刚度确定,总刚度应为结构刚度和消能部件有效刚度的总和。
消能减震结构的总阻尼比应为结构阻尼比和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的总和;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总阻尼比应分别计算。2对主体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的情况,应根据主体结构体系特征,采用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或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在非线性分析中,消能减震结构的恢复力模型应包括结构恢复力模型和消能部件的恢复力模型。3消能减震结构的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应符合预期的变形控制要求,宜比非消能减震结构适当减小。【说明】本条的文字表达,略有调整。其中,2001版规定框架结构的层间弹塑性位移角不应大于1/80,本次修订改为符合预期的变形控制要求,宜比不设置消能器的结构适当减小,体现消能减震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的优势。12.3.4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和有效刚度,可按下列方法确定:1位移相关型消能部件和非线性速度相关型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刚度应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确定。2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可按下式估算:ξa=∑Wcj(4πWs)(12.3.4-1)j式中:ξa——消能减震结构的附加有效阻尼比;Wcj——第j个消能部件在结构预期层间位移Δuj下往复循环一周所消耗的能量,Σ表示安装在结构上的所有消能部件消耗的能量之和;Ws——设置消能部件的结构在预期位移下的总应变能。注:当消能部件在结构上分布较均匀,且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小于20%时,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也可采用强行解耦方法确定。3不计及扭转影响时,消能减震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总应变能,可按下式估算:Ws=(1/2)∑Fiui(12.3.4-2)式中:Fi——质点i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ui——质点i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位移。4速度线性相关型消能器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往复循环一周所消耗的能量,可按下式估算:Wcj=(2π2/T1)Cjcos2θj△uj2(12.3.4-3)式中:T1——消能减震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Cj——第j个消能器由试验确定的线性阻尼系数;θj——第j个消能器的消能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uj——第j个消能器两端的相对水平位移。当消能器的阻尼系数和有效刚度与结构振动周期有关时,可取相应于消能减震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值。5位移相关型和速度非线性相关型消能器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往复循环一周所消耗的能量,可按下式估算:Wcj=Aj(12.3.4-4)式中:Aj——第j个消能器的恢复力滞回环在相对水平位移△uj时的面积。消能器的有效刚度可取消能器的恢复力滞回环在相对水平位移△uj时的割线刚度。6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超过30%时,宜按30%计算。【说明】本次修订,文字表达略有调整。对于附加阻尼比的最大值,根据5.1节修改后的反应谱设计参数的适用范围,由2001版的20%调整为为30%。12.3.5消能部件的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速度线性相关型消能器与斜撑、墙体或梁等支承构件组成消能部件时,支承构件沿消能器消能方向的刚度应满足下式:Kb≥(6π/T1)CD(12.3.5-1)
式中:Kb——支承构件沿消能器方向的刚度;CD——消能器的由试验确定的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线性阻尼系数;T1——消能减震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2黏弹性消能器的黏弹性材料单层厚度应满足下式:t≥Δu/[γ](12.3.5-2)式中:t——黏弹性消能器的黏弹性材料的单层厚度;Δu——沿消能器方向的最大可能的位移;[γ]——黏弹性材料允许的最大剪切应变。3位移相关型消能器与斜撑、墙体或梁等支承构件组成消能部件时,消能部件的恢复力模型参数宜符合下列要求:△upy/△usy≤2/3(12.3.5-3)式中:△upy——消能部件在水平方向的屈服位移或起滑位移;△usy——设置消能部件的结构层间屈服位移。4消能器的极限位移应不小于罕遇地震下消能器最大位移的1.2倍;对速度相关型消能器,消能器的极限速度应不小于地震作用下消能器最大速度的1.2倍,且消能器应满足在此极限速度下的承载力要求。【说明】本次修订,增加了对黏弹性材料单层厚度以及极限位移、极限速度的规定。12.3.6消能器的性能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黏滞流体消能器,由第三方进行出厂检验,其数量为同一工程同一类型同一规格数量的20%,但至少不少于2个,检测合格率为100%,检测后的消能器可用于主体结构;对其他类型消能器,抽检数量为同一类型同一规格数量的3%,当同一类型同一规格的消能器数量较少时,可以在同一类型消能器中抽检总数量的3%,但不应少于2个,检测合格率为100%,检测后的消能器不能用于主体结构。2对速度相关型消能器,在消能器设计位移和设计速度幅值下,以结构基本频率往复循环30圈后,消能器的主要设计指标误差和衰减量不应超过15%;对位移相关型消能器,在消能器设计位移幅值下往复循环30圈后,消能器的主要设计指标误差和衰减量不应超过15%,且不应有明显的低周疲劳现象。【说明】本次修订,根据实际工程经验,细化了2001版的检测要求,试验的循环次数,由60圈改为30圈。性能的衰减程度,由10%降低为15%。12.3.7结构采用消能减震设计时,消能部件的相关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1消能器与支承构件的连接,应符合相关构件连接的构造要求.2在消能器施加给主结构最大阻尼力作用下,消能器与主结构之间的连接部件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3与消能部件相连的结构构件设计时,应计入消能部件传递的附加内力。【说明】本次修订,将2001版12.3.7条和12.3.8条合并,并进一步明确消能器与主结构连接部件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12.3.8结构采用屈曲约束支撑作为消能部件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屈曲约束支撑并应符合下列性能要求:1)芯材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屈服强度不宜大于235kN/mm2,伸长率不应小于25%;2)钢套管的弹性屈曲承载力应大于屈曲约束支撑极限承载力计算值的1.2倍;3)屈曲约束支撑应能在2倍设计层间位移角的情况下,限制芯材的局部和整体屈曲。注:屈曲约束支撑指由芯材、约束芯材屈曲的套管和位于芯材和套管间的无粘结材料及填充材料组成
的一种支撑构件。2屈曲约束支撑宜采用人字支撑、单斜杆支撑等形式,不应采用K型或X型。支撑与柱的夹角宜在35~55度之间。3屈曲约束支撑在弹性阶段,可按中心支撑设计;其中,支撑相连的横梁可不考虑支撑屈曲引起的竖向不平衡力。此时,屈曲约束支撑轴力设计值应满足下列要求:N≤0.9Nysc/ηy(12.3.8-1)Nysc=ηyfayA1(12.3.8-2)式中N——屈曲约束支撑轴力设计值;Nysc——芯板的受拉或受压屈服承载力;A1——约束屈服段的钢材截面面积;fay——芯板钢材的屈服强度标准值;ηy——芯板钢材的超强系数,按表12.3.8-1确定;其实测值不应大于表中数值的15%。表12.3.8-1芯板钢材的超强系数芯板材料Q235Q195低屈服点钢材(fay<160)超强系数1.251.151.104屈曲约束支撑的连接承载力设计值应满足下式要求:N≥1.2ωN(12.3.8-3)cysc式中Nc——承受屈曲约束支撑轴力的连接作用力设计值;ω——应变强化调整系数,根据表12.3.8-2确定。表12.3.8-2应变强化调整系数芯板材料Q235Q195低屈服点钢材(fay<160)调整系数1.81.82.45屈曲约束支撑应按照同一工程中支撑的构造形式、约束屈服段材料和屈服承载力分类进行抽样试验检验,构造形式和约束屈服段材料相同且屈服承载力在50%至150%范围内的屈曲约束支撑划分为同一类别。每种类别抽样比例为2%,且不少于一根。试验时,依次在1/300,1/200,1/150,1/100支撑长度的拉伸和压缩往复各3次变形。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应稳定、饱满,具有正的增量刚度,且最后一级变形第3次循环的承载力不低于历经最大承载力的85%,历经最大承载力不高于屈曲约束支撑极限承载力计算值的1.1倍。【说明】屈曲约束支撑,作为位移型消能部件,已在国内的一些工程中得到应用。本条提供有关的基本要求:性能参数、结构布置、弹性阶段内力和连接要求;弹塑性阶段按本节的有关要求设计。文字按征求意见结果修改。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截面可采用“一”字形、工字形、十字形等。其核心单元分为无约束非屈服段、约束非屈服段和约束屈服段三部分,屈曲约束支撑的轴向承载力由约束屈曲段控制,因此根据该段的截面面积来计算轴向受拉和受压承载力Nysc。钢材屈服点越低,延性越好,但芯板不一定要用低屈服点钢材。由于钢材依据于屈服强度的最低值——强度标准值供货,造成钢材的实际屈服强度可能明显高于屈服强度标准值。为了确保屈曲约束支撑框架中屈曲约束支撑首先屈服,并使其他构件基本保持在弹性范围内,设计中宜采用实际屈服强度来验算。由于实际屈服强度有一定的离散性,表12.3.8-1给出了三种钢材的超强系数中间值。屈曲约束支撑的性能可靠性完全依赖于支撑的构造形式是否合理,并且对设计和制作缺陷十分敏感,难以通过一般性的设计要求来保证。因此,不能将屈曲约束支撑当作一般的钢结构构件来设计制作,必须由专业厂家作为产品来供货,其性能须经过严格的试验验证,其制作应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且在实际工程应用时进行抽样试检验。一般要求是:在1/300、1/200、1/100、1/80支撑长度的拉伸和压缩各往复3次以上,滞回曲线基本不变,在使用位移下反复30次后按滞回曲线换算的阻尼比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5%。
支撑布置要求用人字形或单支撑,因K形支撑在地震作用时会对柱间产生集中力,容易造成柱失稳;X型支撑不便于屈曲约束支撑的布置。由于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屈服后不失稳,不需要考虑支撑屈曲导致的竖向不平衡力。屈曲约束支撑在多遇地震下不发生屈曲。考虑到芯板钢材在强烈地震下经过多次拉压屈服以后会发生应变强化,应力会超过屈服强度,应变强化调整系数ω是钢材应力因应变强化可能达到的最大值与实际屈服强度的比值。根据“强节点弱杆件”的抗震设计原则,屈曲约束支撑的连接应在屈曲约束支撑发生应变强化以后仍保持弹性。屈曲约束支撑因套筒约束的关系,其受压承载力大于受拉承载力,在应变强化系数中将这一因素一并考虑。式(12.3.8-3)中的系数1.2是安全系数。ωNysc即支撑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值。12.3.9当消能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提高时,主体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可适当降低。降低程度可根据消能减震结构地震影响系数与不设置消能减震装置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之比确定,最大降低程度应控制在1度以内。【说明】本条是新增的。当消能减震的地震影响系数不到非消能减震的50%时,可降低一度;当介于50%~75%之间时,可降低“半度”,但由于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按烈度划分,因此,降低“半度”意味着,部分构造减低一度,部分构造不降低。13非结构构件13.1一般规定13.1.1本章主要适用于非结构构件与建筑结构的连接。非结构构件包括持久性的建筑非结构构件和支承于建筑结构的附属机电设备。注:1建筑非结构构件指建筑中除承重骨架体系以外的固定构件和部件,主要包括非承重墙体,附着于楼面和屋面结构的构件、装饰构件和部件、固定于楼面的大型储物架等。2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指为现代建筑使用功能服务的附属机械、电气构件、部件和系统,主要包括电梯、照明和应急电源、通信设备,管道系统,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烟火监测和消防系统,公用天线等。【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3.1.1条。13.1.2非结构构件应根据所属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和非结构地震破坏的后果及其对整个建筑结构影响的范围,采取不同的抗震措施,达到相应的性能化设计目标。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实现抗震性能设计目标的某些方法可参照本规范附录M.2。【说明】本条文字表达略有修改。13.1.3当抗震要求不同的两个非结构构件连接在一起时,应按较高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非结构构件连接损坏时,应不致引起与之相连接的有较高要求的非结构构件失效。【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3.1.3条。13.2基本计算要求13.2.1建筑结构抗震计算时,应按下列规定计入非结构构件的影响:1地震作用计算时,应计入支承于结构构件的建筑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的重力。
2对柔性连接的建筑构件,可不计入刚度;对嵌入抗侧力构件平面内的刚性建筑非结构构件,应计入其刚度影响,可采用周期调整等简化方法;一般情况下不应计入其抗震承载力,当有专门的构造措施时,尚可按有关规定计入其抗震承载力。3支承非结构构件的结构构件,应将非结构构件地震作用效应作为附加作用对待,并满足连接件的锚固要求。【说明】2001版13.2.1条第3款相关内容移入附录M.3,其余各款内容没有修改。13.2.2非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构件和部件的地震力应施加于其重心,水平地震力应沿任一水平方向。2一般情况下,非结构构件自身重力产生的地震作用可采用等效侧力法计算;对支承于不同楼层或防震缝两侧的非结构构件,除自身重力产生的地震作用外,尚应同时计及地震时支承点之间相对位移产生的作用效应。3建筑附属设备(含支架)的体系自振周期大于0.1s且其重力超过所在楼层重力的1%,或建筑附属设备的重力超过所在楼层重力的10%时,宜进入整体结构模型的抗震设计,也可采用本规范附录M.3的楼面谱方法计算。其中,与楼盖非弹性连接的设备,可直接将设备与楼盖作为一个质点计入整个结构的分析中得到设备所受的地震作用。【说明】世界各国的抗震规范、规定中,要求对非结构的地震作用进行计算的有60%,而仅有28%对非结构的构造做出规定。考虑到我国设计人员的习惯,首先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对于抗震计算的范围,除了本规范第5章有明确规定的非结构构件,如出屋面女儿墙、长悬臂构件(雨篷等)外,尽量减少非结构构件地震作用计算和构件抗震验算的范围。需要进行抗震验算的非结构构件大致如下:17~9度时,基本上为脆性材料制作的幕墙及各类幕墙的连接;28、9度时,悬挂重物的支座及其连接、出屋面广告牌和类似构件的锚固;3高层建筑上重型商标、标志、信号和出屋面装饰构架等的支承部位;48、9度时,乙类建筑的文物陈列柜的支座及其连接;57~9度时,电梯提升设备的锚固件、高层建筑上的电梯构件及其锚固;67~9度时,建筑附属设备自重超过1.8kN或其体系自振周期大于0.ls的设备支架、基座及其锚固。一般情况下,计算可采用简化方法,即等效侧力法计算;同时计入支座间相对位移产生的附加内力。对刚性连接于楼盖上的设备,当与楼层并为一个质点参与整个结构的计算分析时,也不必另外用楼面谱方法计算。13.2.3采用等效侧力法时,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宜按下列公式计算:F=γηζ1ζ2αmaxG(13.2.3)式中F——沿最不利方向施加于非结构构件重心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γ——非结构构件功能系数,由相关标准根据建筑设防类别和使用要求等确定或参照附录M;η——非结构构件类别系数,由相关标准根据构件材料性能等因素确定或参照附录M;ζ1——状态系数;对预制建筑构件、悬臂类构件、支承点低于质心的任何设备和柔性体系宜取2.0,其余情况可取1.0;ζ2——位置系数,建筑的顶点宜取2.0,底部宜取1.0,沿高度线性分布;对本规范第5章要求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结构,应按其计算结果调整;αmax——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按本规范第5.1.4条关于多遇地震的规定采用;G——非结构构件的重力,应包括运行时有关的人员、容器和管道中的介质及储物柜中物品的重力。【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3.2.3条。
13.2.4非结构构件因支承点相对水平位移产生的内力,可按该构件在位移方向的刚度乘以规定的支承点相对水平位移计算。非结构构件在位移方向的刚度,应根据其端部的实际连接状态,分别采用刚接、铰接、弹性连接或滑动连接等简化的力学模型。相邻楼层的相对水平位移,可按本规范规定的限值采用。【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3.2.4条。13.2.5非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包括自身重力产生的效应和支座相对位移产生的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按本规范结构构件的有关规定计算;幕墙需计算地震作用效应与风荷载效应的组合;容器类尚应计及设备运转时的温度、工作压力等产生的作用效应。非结构构件抗震验算时,摩擦力不得作为抵抗地震作用的抗力;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可采用1.0。【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3.2.6条。2001版13.2.5条相关内容移入附录M.3。13.3建筑非结构构件的基本抗震措施13.3.1建筑结构中,设置连接幕墙、围护墙、隔墙、女儿墙、雨篷、商标、广告牌、顶篷支架、大型储物架等建筑非结构构件的预埋件、锚固件的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以承受建筑非结构构件传给主体结构的地震作用。【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3.3.1条。13.3.2非承重墙体的材料、选型和布置,应根据烈度、房屋高度、建筑体型、结构层间变形、墙体自身抗侧力性能的利用等因素,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非承重墙体宜优先采用轻质墙体材料;采用砌体墙时,应采取措施减少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并应设置拉结筋、水平系梁、圈梁、构造柱等与主体结构可靠拉结。2刚性非承重墙体的布置,应避免使结构形成刚度和强度分布上的突变;当围护墙非对称均匀布置时,应考虑质量和刚度的差异对主体结构抗震不利的影响。3墙体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的拉结,应能适应主体结构不同方向的层间位移;8、9度时应具有满足层间变位的变形能力,与悬挑构件相连接时,尚应具有满足节点转动引起的竖向变形的能力。4外墙板的连接件应具有足够的延性和适当的转动能力,宜满足在设防烈度下主体结构层间变形的要求。5砌体女儿墙在人流出入口和通道处应与主体结构锚固;非出入口无锚固的女儿墙高度,6~8度时不宜超过0.5m,9度时应有锚固。防震缝处女儿墙应留有足够的宽度,缝两侧的自由端应予以加强。【说明】本次修订将2001版13.3.2条第1款3项规定简化合并,并新增第5款补充了对女儿墙的要求13.3.3多层砌体结构中,非承重墙体等建筑非结构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500mm;8度和9度时,长度大于5m的后砌隔墙,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独立墙肢端部及大门洞边宜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当墙体被削弱时,应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
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或出屋面的烟囱。3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说明】本条主要为砌体结构中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要求,内容包括2001版13.3.3条第1款的后砌非承重隔墙以及本规范第7章中对烟道、挑檐等的要求。13.3.4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2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砌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3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4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5楼梯两侧的填充墙和人流通道的围护墙,尚应设置间距不大于层高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说明】本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砌体填充墙的抗震要求,主要为2001版13.3.3条第2款的相关规定,并补充规定了砌块强度以及楼梯间的相关要求。13.3.5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围护墙和隔墙,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厂房的围护墙宜采用轻质墙板或钢筋混凝土大型墙板,砌体围护墙应采用外贴式并与柱可靠拉结;外侧柱距为12m时宜采用轻质墙板或钢筋混凝土大型墙板。2刚性围护墙沿纵向宜均匀对称布置,不宜一侧为外贴式,另一侧为嵌砌式或开敞式;不宜一侧采用砌体墙一侧采用轻质墙板。3不等高厂房的高跨封墙和纵横向厂房交接处的悬墙宜采用轻质墙板,采用砌体时不应直接砌在低跨屋面上。4砌体围护墙在下列部位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1)梯形屋架端部上弦和柱顶的标高处应各设一道,但屋架端部高度不大于900mm时可合并设置;2)应按上密下稀的原则每隔4m左右在窗顶增设一道圈梁,不等高厂房的高低跨封墙和纵墙跨交接处的悬墙,圈梁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3m;3)山墙沿屋面应设钢筋混凝土卧梁,并应与屋架端部上弦标高处的圈梁连接。5圈梁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圈梁宜闭合,圈梁截面宽度宜与墙厚相同,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圈梁的纵筋,6~8度时不应少于4φ12,9度时不应少于4φ14;2)厂房转角处柱顶圈梁在端开间范围内的纵筋,6~8度时不宜少于4φ14,9度时不宜少于4φ16,转角两侧各1m范围内的箍筋直径不宜小于φ8,间距不宜大于100mm;圈梁转角处应增设不少于3根且直径与纵筋相同的水平斜筋;3)圈梁应与柱或屋架牢固连接,山墙卧梁应与屋面板拉结;顶部圈梁与柱或屋架连接的锚拉钢筋不宜少于4φ12,且锚固长度不宜少于35倍钢筋直径,防震缝处圈梁与柱或屋架的拉结宜加强。6墙梁宜采用现浇,当采用预制墙梁时,梁底应与砖墙顶面牢固拉结并应与柱锚拉;厂房转角处相邻的墙梁,应相互可靠连接。
7砌体隔墙与柱宜脱开或柔性连接,并应采取措施使墙体稳定,隔墙顶部应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梁。8砖墙的基础,8度Ⅲ、Ⅳ类场地和9度时,预制基础梁应采用现浇接头;当另设条形基础时,在柱基础顶面标高处应设置连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其配筋不应少于4φ12。9砌体女儿墙高度不宜大于1m,且应采取措施防地震时倾倒。【说明】本条文字有修改。进一步明确厂房围护墙的设置应注意下列问题:1唐山地震震害经验表明:嵌砌墙的墙体破坏铰外贴墙轻得多,但对厂房的整体抗震性能极为不利,在多跨厂房和外纵墙不对称布置的厂房中,由于各柱列的纵向侧移刚度差别悬殊,导致厂房纵向破坏,倒塌的震例不少,即使两侧均为嵌砌墙的单跨厂房,也会由于纵向侧移刚度的增加而加大厂房的纵向地震作用效,特别是柱顶地震作用的集中对柱顶节点的抗震很不利,容易造成柱顶节点破坏,危及屋盖的安全,同时由于门窗洞口处刚度的削弱和突变,还会导致门窗洞口处柱子的破坏,因此,单跨厂房也不宜在两侧采用嵌砌墙。2砖砌体的高低跨封墙和纵横向厂房交接处的悬墻,由于质量大、位置高,在水平地震作用特别是高振型影响下,外甩力大,容易发生外倾、倒塌,造成高砸低的震害,不仅砸坏低屋盖,还可能破坏低跨设备或伤人,危害严重,唐山地震中,这种震害的发生率很高,因此,宜采用轻质墙板,当必需采用砖砌体时,应加强与主体结构的锚拉。3高低跨封墙直接砌在低跨屋面板上时,由于高振型和上、下变形不协调的影响,容易发生倒塌破坏,并砸坏低跨屋盖,邢台地震7度后就有这种震例。4砌体女儿墙的震害较普遍,故规定需设置时,应控制其高度,并采取防地震时倾倒的构造措施。5不同墙体材料的质量、刚度不同,对主体结构的地震影响不同,对抗震不利,故不宜采用。必要时,宜采用相应的措施。13.3.6钢结构厂房的围护墙,应符合下列要求:1厂房的围护墙,应优先采用轻型板材,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宜与柱柔性连接;9度时宜采用轻型板材。2单层厂房的砌体围护墙应贴砌并与柱拉结,尚应采取措施使墙体不妨碍厂房柱列沿纵向的水平位移;8、9度时不应采用嵌砌式。【说明】本条文字表达略有修改。轻型板材是指彩色涂层压形钢板、硬质金属面夹芯板,以及铝合金板等轻型板材。降低厂房屋盖和围护结构的重量,对抗震十分有利。震害调查表明,轻型墙板的抗震效果很好。大型墙板围护厂房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砌体围护墙厂房。大型墙板与厂房柱刚性连接,对厂房的抗震不利,并对厂房的纵向温度变形、厂房柱不均匀沉降以及各种振动也都不利。因此,大型墙板与厂房柱间应优先采用柔性连接。嵌砌砌体墙对厂房的纵向抗震不利,故一般不应采用。13.3.7各类顶棚的构件与楼板的连接件,应能承受顶棚、悬挂重物和有关机电设施的自重和地震附加作用;其锚固的承载力应大于连接件的承载力。【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3.3.4条。13.3.8悬挑雨篷或一端由柱支承的雨篷,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3.3.5条。13.3.9玻璃幕墙、预制墙板、附属于楼屋面的悬臂构件和大型储物架的抗震构造,应符合相关专门标准的规定。【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3.3.6条。
13.4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13.4.1附属于建筑的电梯、照明和应急电源系统、烟火监测和消防系统、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通信系统、公用天线等与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和部件的抗震措施,应根据设防烈度、建筑使用功能、房屋高度、结构类型和变形特征、附属设备所处的位置和运转要求等,按相关专门标准的要求经综合分析后确定。【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3.4.1条。13.4.2下列附属机电设备的支架可不考虑抗震设防要求:1重力不超过1.8kN的设备。2内径小于25mm的煤气管道和内径小于60mm的电气配管。3矩形截面面积小于0.38m2和圆形直径小于0.70m的风管。4吊杆计算长度不超过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3.4.1条。13.4.3建筑附属设备不应设置在可能导致其使用功能发生障碍等二次灾害的部位;对于有隔振装置的设备,应注意其强烈振动对连接件的影响,并防止设备和建筑结构发生谐振现象。建筑附属机电设备的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其与建筑结构应有可靠的连接和锚固,应使设备在遭遇设防烈度地震影响后能迅速恢复运转。【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3.4.2条。13.4.4管道、电缆、通风管和设备的洞口设置,应减少对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的削弱;洞口边缘应有补强措施。管道和设备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应能应允许二者间有一定的相对变位。【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3.4.3条。13.4.5建筑附属机电设备的基座或连接件应能将设备承受的地震作用全部传递到建筑结构上。建筑结构中,用以固定建筑附属机电设备预埋件、锚固件的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以承受附属机电设备传给主体结构的地震作用。【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3.4.4条。13.4.6建筑内的高位水箱应与所在的结构构件可靠连接;且应计及其及所含水重对建筑结构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说明】本条主要规定高位水箱的抗震要求,与2001版13.4.5条对应。此次修订,文字表达有所修改。13.4.7在设防烈度地震下需要连续工作的附属设备,宜设置在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较小的部位;相关部位的结构构件应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3.4.6条。
14地下建筑结构14.1一般规定14.1.1本章主要适用于单建式地下建筑、地下通道和地下空间综合体等的抗震设计。不包括地下铁道、越江公路隧道等。【说明】本条规定本章的适用范围。地下建筑种类较多,有的抗震能力强,有的使用要求高,有的服务于人流、车流,有的服务于物资储藏,抗震设防应有不同的性能化设计要求。本条规定本章适用范围为单建式地下建筑,且不包括地下铁道和越江公路隧道,因为附建式地下建筑的性能要求通常与地面建筑一致,且本规范对其早已提出设计方法;地下铁道和越江公路隧道等属于交通运输类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属于重点设防类,要求高于一般地下建筑。应予指出,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单体地下建筑的规模正在增大,类型正在增多,使其抗震设防的性能化要求也有差异,有必要在工程设计中逐一研究。14.1.2地下建筑结构宜建造在密实、均匀、稳定的地基上。需要通过宽度较大的断层破碎带或软弱地层,尤其是液化场地时,应分析其对结构抗震稳定性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说明】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质条件对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选择在密实、均匀、稳定的地基上建造,有利于结构在经受地震作用时保持稳定。14.1.3地下建筑结构的建筑布置应力求对称、规则、平顺,并具有良好的整体性;体型应力求简单,形状和构造不宜沿建筑纵向经常变化;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说明】与地面建筑结构相比较,地下建筑结构尤应注意体型简单,纵向体型平顺,断面形状、构件组成和尺寸不沿纵向经常变化。14.1.4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体系应主要根据使用要求、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等确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7度时抗震等级不宜低于三级,8、9度时不宜低于二级。【说明】本条为钢筋混凝土地下建筑结构的构造设计规定抗震等级,以供工程设计参考。鉴于以往并未对地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开展制定抗震等级的研究,本节主要根据积累的经验和参照地面建筑的规定提出具体建议。由条文可见列出的建议等级略高于高层建筑地下室,这是由于:1)高层建筑地下室使用功能的重要性与地面建筑相同,楼房倒塌后地下室一般即弃之不用,单建式地下建筑则在附近房屋倒塌后常仍有继续服役的必要,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常高于高层建筑地下室;2)地下结构一般不宜带缝工作,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场合,其抗震设计要求应高于地面建筑;3)地下空间通常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损坏后一般不能推倒重来,而要求原地修复,因而修复较困难,抗震设防要求应高于地面建筑。14.1.5岩石地下建筑的口部结构,出入口通道两侧的边坡和洞口仰坡,应通过选择合适的地形、地质条件及合理的口部结构类型,提高其抗震稳定性。【说明】口部结构常是岩石地下建筑抗震能力的薄弱部位,而洞口的地形、地质条件则常对口部结构的抗震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故应特别注意洞口位置的选择及其建筑布置的合理性。14.2基本计算要求14.2.1下列地下建筑结构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应符合本章的抗震措施规定。1设防烈度为6度。2设防烈度为7度(0.10g)Ⅰ、Ⅱ类场地中的地下过街通道和车库。【说明】本条为根据当前的工程经验,确定抗震设计中可不进行计算分析的地下建筑的范围。其中设防烈度为6度时可不计算是人们一致的认识,设防烈度为7度(0.1g)时Ⅰ、Ⅱ类场地中的过街地道可不计算主要是参考唐山地震中天津市人防工程震害调查的资料的建议[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人防地下工程灾害调查小组,唐山市、天津市人防地下工程震害调查报告,1976年10月]。地下车库抗震设防的性能要
求一般较低,而且一般体型简单,结构刚度相对较大,场地条件较好时也定为可不进行抗震计算。14.2.2地下建筑结构抗震分析时,地震作用方向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情况,可仅计算沿结构横向的水平地震作用。2建筑布置不规则、形状变化较大,应同时计算沿结构横向和纵向的水平地震作用。3地下空间综合体等体型复杂的地下建筑结构,尚宜计及竖向地震作用。【说明】本条规定地下结构所考虑的地震作用方向。与地面建筑的区别是竖向地震作用的考虑。鉴于体型复杂的地下空间结构或地基地质条件复杂的长条形地下结构都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因而即使抗震设防烈度不足8度,必要时抗震计算中仍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综合作用。14.2.3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1周围地层分布均匀、断面形状标准、规则且无突变的地下建筑结构,可采用本规范附录N的反应位移法计算。2典型地下建筑结构按平面应变问题分析时,可采用等代水平地震加速度法或等代水平地震惯性力法。3必要时,可采用时程分析法。采用地层—结构时程分析法时,地震动输入应采用计算深度处的地震加速度时程。对其可根据地面的加速度时程,按一维波理论的方法确定。4罕遇地震下结构的变形,可按本规范第5.5节的简化方法计算。【说明】不同的结构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在各国抗震规范中均有体现。对地下建筑结构,反应位移法、等代水平地震加速度法或等代水平地震惯性力法适用于平面应变问题的地震反应的分析,其余可采用时程分析法。采用反应位移法计算时,地层动力反应位移的最大值将作为强制位移施加于结构上,然后按静力原理计算内力。反应位移法的计算方法见附录N。等代水平地震加速度法将地下结构的地震反应等代为沿垂直向线性分布的等代水平地震加速度的作用效应,计算采用的数值方法常为有限元法;等代水平地震惯性力法则将地下结构的地震反应等代为作用在结点上的等代水平地震惯性力的作用效应,从而可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结构的动内力,并检验其稳定性。两种方法都较简单,尤其是等代水平地震惯性力法。但需分别得出等代水平地震加速度荷载系数和等待水平地震惯性力系数等的取值,普遍适用性较差。时程分析法有普遍适用性,尤其是需按空间结构模型分析时可采用这一方法,且迄今尚无其他算法可予代替。基岩面下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随深度渐减的规律,各国有不同的规定。我国《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第9.1.2条规定地表为基岩面时,基岩面下50m及其以下部位的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可取为地表规定值的1/2,不足50m处可按深度由线性插值确定。说明可参考该规范第9.1.2条的条文说明。14.2.4地下建筑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模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分析计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建筑结构的计算单元可沿结构纵向取为单位长度,或两侧相邻柱距各一半。2)采用地层—结构时程分析法或等代水平地震加速度法时,侧向边界宜取至离相邻结构边墙至少3倍结构宽度处,底部边界取至基岩表面,或经时程分析试算计算结果趋于稳定的深度(如离结构下底面2.5~3倍结构高度)处,上部边界取至地表。侧向边界可采用自由场边界,底部边界离结构底面较远时可取为可输入地震加速度时程的固定边界,地表为自由变形边界。3)采用等待水平地震惯性力法或反应位移法计算时,地下建筑结构视为弹性地基上的框架结构或圆环形结构。2下列情况应采用空间结构模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1)结构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互相之间的尺度之比均小于3时;2)沿纵轴方向结构型式有较大变化时;3)沿结构纵向土层分布有显著差异时;4)沿结构纵向荷载分布不一致时。3采用空间结构模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在横截面上计算范围和边界条件的确定方
法可与平面应变问题的计算相同,沿结构纵向则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说明】对地下建筑结构抗震作用计算所做规定主要考虑到:1.地震作用方向与地下建筑结构的轴向方向斜交的水平地震作用,可分解为横断面上和沿纵轴方向作用的水平作用,二者强度均将降低,一般不可能单独起控制作用。因而按平面应变问题分析时,一般可仅计算沿结构横向的水平地震作用。按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分析计算时,对计算区域的侧向宽度和底部深度提出的取值建议源自吕西林等的研究成果,边界条件的建议则已通过典型软土地铁车站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验证。2.研究表明按平面应变问题进行抗震计算的方法一般适用于离端部或接头的距离达1.5倍结构跨度以上的地下建筑结构。端部和接头部位等的结构受力变形情况较复杂,进行抗震计算时原则上应按三维问题进行分析。结构型式、土层和荷载分布的规则性对结构的地震反应都有影响,差异较大时地下结构的地震反应也将有明显的空间效应的影响,即使是外形相仿的长条形结构,对其也宜按空间结构模型进行抗震计算和分析。14.2.5地下建筑结构的重力荷载的代表值应取为结构和构件自重及水、土压力的标准值,以及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采用地层—结构时程分析法或等代水平地震加速度法计算地震反应时,土、岩石的动力特性的表述模型及其参数值可由室内试验确定。【说明】对地下建筑结构,水、土压力常是主要荷载。根据《地铁车站抗震设计方法研究(项目研究总报告)2002年6月》列出的振动台试验的研究成果,上海软土的动力特性采用Davidenkov模型表述时,动剪切模量G、阻尼比λ与动剪应变γd之间满足关系式:A2BG⎡(γ/γ)⎤d0=1−⎢2B⎥Gmax⎣1+(γd/γ0)⎦(14.2.6-1)βλ⎡G⎤=⎢1−⎥λmax⎣Gmax⎦(14.2.6-2)式中:Gmax——最大动剪切模量;γ0——参考应变;λmax——最大阻尼比;A,B,β——拟合参数。以上参数可由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确定,缺乏资料时也可按式(14.2.6-3)、(14.2.6-4)所示的经验公式估算:21(2.97−e0)′2Gmax=α1××(σv)1+e0(14.2.6-3)1′2λmax=α2−ασ3(v)(14.2.6-4)n′′σv=∑γihii=1(14.2.6-5)式中:e0——土的初始孔隙比;′σ——有效上覆压力(单位:kPa):v′γ——第i层土的有效重度;ihi——第i层土的厚度;α、α、α——123常数,可由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确定。14.2.6长度较长的线形地下建筑结构和出入口通道结构采用诱导缝分段时,应验算其变形,使其在地震时不致脱开。【说明】本条引自《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GB50267-97第7.3.9条,可参见该规范的条文说明。诱导缝处的最大相对线位移和角位移可按式(14.2.6-1)和式(14.2.6-2)计算:
VLcu=αca(14.2.6-1)aLθ=2(αbc)(14.2.6-2)式中:u,θ——分别为结构诱导缝处的最大相对线位移和角位移;L——诱导缝间的结构的长度。L大于地震波视波长的一半时,可按视波长的一半计算。视波长可取为60~120m;c——地基中沿车站纵向轴线的地震波视速度(m/s);Vc——地下结构横断面形心处的土体最大地震动速度(m/s);a——轴向应力波系数,可根据起控制作用的地震波型,按表14.2.6采用αaa——弯曲应力波系数,可根据起控制作用的地震波型,按表14.2.6采用。αba——地下结构横断面形心处的最大地震加速度(m/s2)表14.2.6波速系数波型系数类型压缩波剪切波瑞利波aαa1.02.01.0aαb1.61.01.014.2.7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验算,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情况,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截面承载力和构件变形的抗震验算,并假定结构处于弹性受力状态。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地下建筑结构、地下变电站和地下空间综合体等,尚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并假定结构处于弹塑性受力状态。2罕遇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θp]宜取1/250。【说明】本条对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验算,建议将罕遇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的限值取为[θp]=1/250,按抗震设防的设计水准相当于“大震可修”,而不是“大震不倒”。鉴于单建式地下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常高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场合不宜带缝工作,损坏后一般修复较困难,其抗震设防要求应高于地面建筑,上述规定有其合理性,然而由于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按结构处于弹性受力状态计算得到的结果可能不能满足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塑性受力状态提出的变形要求,因而对使用功能重要性较高的地下建筑,宜同时进行设防烈度作用下构件的承载力和结构变形的抗震验算,以使其在设防烈度作用下可安全使用,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能满足抗震变形验算的要求。14.2.8在液化地基中建造地下建筑结构时,应对其检验地层液化时的抗浮稳定性。液化土层对地下连续墙和抗拔桩等的摩阻力,宜根据实测液化强度比确定的液化影响折减系数算得。【说明】在有可能液化的地基中建造地下建筑结构时,应注意检验其抗浮稳定性,并在必要时采取措施加固地基,以防地震时结构周围的场地液化。鉴于经采取措施加固后地基的动力特性将有变化,本条提出对其宜根据实测液化强度比确定液化影响折减系数,用以计算地下连续墙和抗拔桩等的摩阻力。14.3抗震构造措施和抗液化措施14.3.1钢筋混凝土地下建筑结构宜采用现浇结构。需要设置部分装配式构件时,应使其与周围构件有可靠的连结。
14.3.2地下建筑结构的顶、底板和楼板宜采用梁板结构。当采用板柱--抗震墙结构时,应在柱上板带中设构造暗梁,其构造要求与同类地面结构相同。【说明】本条规定比地上板柱结构有所加强,旨在便于协调安全受力和方便施工的需要。为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地下建筑结构的底板、顶板和楼板常采用无梁肋结构,由此使底板、顶板和楼板等的受力体系不再是板梁体系,故在必要时宜通过在柱上板带中设置暗梁对其加强。14.3.3地下建筑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应采取以下加强措施:1框架结构构件的最小尺寸,应至少符合同类地面建筑结构构件的规定。2中柱与顶板、中板及底板的连接处应满足柱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其范围与抗震等级相同的地面结构柱构件相同。3中柱的纵向钢筋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2%。4对地下连续墙的复合墙体,顶板、底板及各层楼板的负弯矩钢筋至少应有50%锚入地下连续墙,锚入长度按受力计算确定;正弯矩钢筋需锚入内衬,并均不小于规定的锚固长度。【说明】地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的尺寸常大于同类地面结构的构件,但因使用功能不同的框架结构要求不一致,因而本条仅提构件最小尺寸应至少符合同类地面建筑结构构件的规定,而未对其规定具体尺寸。本条第2款为对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按抗震等级提出的构造要求,第3款为根据“强柱弱梁”的设计概念适当加强框架柱的措施,第4款为加强周边墙体与楼板的连接构造的措施。14.3.4地下建筑结构的楼板需要开孔时,孔洞宽度应不大于该层楼板宽度的30%。孔洞周围应设置满足构造要求的边梁或暗梁等加强。洞口的布置宜使结构质量和刚度的分布仍较均匀、对称,避免局部突变。【说明】本条用于加强楼盖结构的整体性。水平地震作用下,地下建筑侧墙、顶板和楼板开孔都将影响结构体系的抗震承载能力,故有必要适当限制开孔面积,并辅以必要的措施加强孔口周围的构件。14.3.5地下建筑结构周围地基存在液化土层时,应采取下列措施:1对地基采取注浆加固和换土等措施消除或减小地下结构上浮的可能性。当未采取消除液化措施时,应考虑增设抗拔桩使其保持抗浮稳定。2位于液化地基中的地下建筑结构的桩基,应同时满足抗拔桩的设计要求。3地下建筑结构与薄层液化土层相交时,可不做地基抗液化处理,但应通过计算适当加强结构,并在结构承载力及其抗浮稳定性的验算中考虑土层液化的影响。4施工中采用深度大于20m的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的地下建筑结构遇到液化土层时,可不做地基抗液化处理,但其承载力及抗浮稳定性的验算应考虑外围土层液化的影响。【说明】本条根据单建式地下建筑结构的特点,对其提出遇到液化地基时的处理技术和验算要求。相关研究(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砂土夹层液化对地铁车站结构抗震稳定性影响的分析,2002年6月)表明:地基中包含薄层液化土夹层时,对策措施以对地下建筑加强结构,而不是加固地基为好;基坑开挖中采用深度大于20m的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时,坑内土体将因受到地下连续墙的包围而形成较好的场地条件,地震时一般不可能液化。14.3.6地下建筑结构穿过地震作用下岸坡可能滑动的古河道,或可能发生明显不均匀沉陷的地基时,应采取下列抗震构造措施:
1在结构的适当部位设置柔性诱导缝,同时验算其可能发生的相对变形,避免地震时断裂或脱开。2加固处理地基,更换部分软弱土或设置桩基础深入稳定土层,防止土体滑动和减小不均匀沉陷。【说明】本条给出了不利环境条件下减轻地下建筑结构地震作用效应的构造措施,可供地下建筑结构不可避免地必须通过滑坡和地质条件剧烈变化的地区时参考采用。这些措施的可靠性,应通过进行专门的计算予以检验。14.3.7岩石地下建筑结构,应采取下列抗震措施:1口部通道及未经注浆加固处理的断层破碎带区段采用复合式支护结构时,内衬结构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不得采用素混凝土衬砌。2采用离壁式衬砌时,应在拱墙相交处设置水平撑抵紧围岩。3采用钻爆法施工时,初期支护和围岩地层间应密实回填。采用干砌块石回填时,应辅以注浆加固等措施使其保持抗震稳定性。【说明】汶川地震中公路隧道震害的调查表明,断层破碎带的复合式支护采用素混凝土内衬结构时,地震作用下内衬结构有可能严重裂损并大量坍塌,而采用钢筋混凝土内衬结构的隧道口部地段,复合式支护的内衬结构却仅出现裂缝,充分表明在断层破碎带中采用钢筋混凝土内衬结构的必要性。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略)附录B高强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B.0.1高强混凝土结构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本规范3.9.3条的规定;其抗震设计,除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本附录的规定。B.0.2结构构件截面剪力设计值的限值中含有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的项应乘以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βc)。其值,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时取1.0,C80时取0.8,介于C50和C80之间时取其内插值。结构构件受压区高度计算和承载力验算时,公式中含有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的项也应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乘以相应的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B.0.3高强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构造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3%(HRB335级钢筋)和2.6%(HRB400级钢筋)。梁端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直径应比普通混凝土梁箍筋的最小直径增大2mm。
2柱的轴压比限值宜按下列规定采用:不超过C60混凝土的柱可与普通混凝土柱相同,C65~C70混凝土的柱宜比普通混凝土柱减小0.05,C75~C80混凝土的柱宜比普通混凝土柱减小0.1。3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60时,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比普通混凝土柱增大0.1%。4柱加密区的最小配箍特征值宜按下列规定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箍筋宜采用复合箍、复合螺旋箍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1)轴压比不大于0.6时,宜比普通混凝土柱大0.02;2)轴压比大于0.6时,宜比普通混凝土柱大0.03。B.0.3当抗震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60时,应经过专门研究,采取加强措施。
附录C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C.0.1本附录适用于6、7、8度时先张法和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9度时应进行专门研究。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应采取措施防止罕遇地震下结构构件塑性铰区以外有效预加力松弛,并符合专门的规定。C.0.2抗震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采取措施具有良好的变形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达到延性结构的基本要求;应避免构件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节点先于被连接构件破坏、预应力筋的锚固粘结先于构件破坏。C.0.3抗震设计时,后张预应力框架、门架、转换层的转换大梁,宜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承重结构的受拉杆件和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不得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C.0.4抗震设计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及相应的地震组合内力调整,应按本规范第6章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执行。C.0.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和转换层的转换构件不宜低于C40。其他抗侧力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不应低于C30。C.0.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计算,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自身的阻尼比可采用0.03,并可按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部分在整个结构总变形能所占的比例折算为等效阻尼比。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截面抗震验算时,本规范第5.4.1条地震作用效应基本组合中,应增加预应力作用效应项,其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应采用1.0,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构件承载力不利时,应采用1.2。3预应力筋穿过框架节点核芯区时,节点核芯区的截面抗震验算,应计入总有效预加力以及预应力孔道削弱核芯区有效验算宽度的影响。C.0.7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构造,除下列规定外,应符合本规范第6章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1抗侧力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采用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混合配筋方式。二者的比例应依据抗震等级按有关规定控制,其预应力强度比不宜大于0.75。2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底面和顶面非预应力钢筋配筋量的比值,应按预应力强度比相应换算后符合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要求。3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可采用非对称配筋方式;其轴压比计算,应计入预应力筋的总有效预加力形成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并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对应框架柱的要求;箍筋宜全高加密。4板柱-抗震墙结构中,在柱截面范围内通过板底连续钢筋的要求,应计入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C.0.8后张预应力筋的锚具不宜设置在梁柱节点核芯区。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的锚固性能,应符合专门的规定。【说明】本附录对2001版的内容作了较大的变动,突出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不同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要求。其中,预应力强度比λ可按下式计算:Afhppypλ=(C.0.1)Afh+Afhppypsys
附录D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D.1一般框架梁柱节点D.1.1一级、二级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ηjbΣMb(1hb0−a′s)(D.V=−jh−a′H−hb0scb1.1-1)1.15ΣMh−a′9度时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V=bua(1−b0s)(D.1.jh−a′H−hb0scb1-2)式中Vj——梁柱节点核芯区组合的剪力设计值;hb0——梁截面的有效高度,节点两侧梁截面高度不等时可采用平均值;as’——梁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边缘的距离;Hc——柱的计算高度,可采用节点上、下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hb——梁的截面高度,节点两侧梁截面高度不等时可采用平均值;ηjb——强节点系数,一级取1.35,二级取1.2;ΣMb——节点左右梁端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一级框架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零;ΣMbua——节点左右梁端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实配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可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计入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确定。D.1.2核芯区截面有效验算宽度,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核芯区截面有效验算宽度,当验算方向的梁截面宽度不小于该侧柱截面宽度的1/2时,可采用该侧柱截面宽度,当小于柱截面宽度的1/2时可采用下列二者的较小值:bbh(D.j=b+0.5c1.2-1)bb(D.j=c1.2-2)式中bj——节点核芯区的截面有效验算宽度bb——梁截面宽度;hc——验算方向的柱截面高度;bc——验算方向的柱截面宽度。2当梁、柱的中线不重合且偏心距不大于柱宽的1/4时,核芯区的截面有效验算宽度可采用上款和下式计算结果的较小值。bbbhe(D.1.2-j=0.5(b+c)+0.25c−3)式中e——梁与柱中线偏心距。D.1.3节点核芯区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要求:1Vj≤(0.30ηjfcbjhj)(D.1.3)γRE
式中——正交梁的约束影响系数,楼板为现浇,梁柱中线重合,四侧各梁截面宽度ηj不小于该侧柱截面宽度的1/2,且正交方向梁高度不小于框架梁高度的3/4时,可采用1.5,9度时宜采用1.25,其它情况均采用1.0;——节点核芯区的截面高度,可采用验算方向的柱截面高度;hj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可采用0.85;D.1.4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采用下列公式验算:1bjhb0−a′s(D.V≤(1.1ηfbh+0.05ηN+fA)jjtjjjyvsvjγbsREc1.4-1)9度时V≤1(0.9ηfbh+fAhb0−a′s)(D.jjtjjyvsvjγREs1.4-2)式中N——对应于组合剪力设计值的上柱组合轴向压力较小值,其取值不应大于柱的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乘积的50%,当N为拉力时,取N=0;fyv——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Asvj——核芯区有效验算宽度范围内同一截面验算方向箍筋的总截面面积;s——箍筋间距。D.2扁梁框架的梁柱节点D.2.1扁梁框架的梁宽大于柱宽时,梁柱节点应符合本段的规定。D.2.2扁梁框架的梁柱节点核芯区应根据梁纵筋在柱宽范围内、外的截面面积比例,对柱宽以内和柱宽以外的范围分别验算受剪承载力。D.2.3核芯区验算方法除应符合一般框架梁柱节点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本附录式(D.1.3)验算核芯区剪力限值时,核芯区有效宽度可取梁宽与柱宽之和的平均值;2四边有梁的约束影响系数,验算柱宽范围内核芯区的受剪承载力时可取1.5;验算柱宽范围以外核芯区的受剪承载力时宜取1.0;3验算核芯区受剪承载力时,在柱宽范围内的核芯区,轴向力的取值可与一般梁柱节点相同;柱宽以外的核芯区,可不考虑轴力对受剪承载力的有利作用;4锚入柱内的梁上部钢筋宜应大于其全部截面面积的60%。D.3圆柱框架的梁柱节点D.3.1梁中线与柱中线重合时,圆柱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要求:1V≤(0.30ηfA)(D.3.1)jjcjγRE式中ηj——正交梁的约束影响系数,按本附录D.1.3确定,其中柱截面宽度按柱直径采用;Aj——节点核芯区有效截面面积,梁宽(bb)不小于柱直径(D)之半时,取
2Aj=0.8D;梁宽(bb)小于柱直径(D)之半且不小于0.4D时,取A=0.8D(b+D/2)。jbD.3.2梁中线与柱中线重合时,圆柱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采用下列公式验算:1Nhb0−a′shb0−a′sV≤(1.5ηfA+0.05ηA+1.57fA+fA)jjtjj2jyvshyvsvjγREDss(D.3.2-1)1h−a′h−a′9度时V≤(1.2ηfA+1.57fAb0s+fAb0s)(D.jjtjyvshyvhvjγssRE3.2-2)式中Ash——单根圆形箍筋的截面面积;Asvj——同一截面验算方向的拉筋和非圆形箍筋的总截面面积;D——圆柱截面直径;N——轴向力设计值,按一般梁柱节点的规定取值。附录E转换层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E.1矩形平面抗震墙结构框支层楼板设计要求E.1.1框支层应采用现浇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5%。E.1.2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框支层楼板剪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要求:1Vf≤(0.1fcbftf)γRE(E.1.2)式中Vf——由不落地抗震墙传到落地抗震墙处按刚性楼板计算的框支层楼板组合的剪力设计值,8度时应乘以增大系数2,7度时应乘以增大系数1.5;验算落地抗震墙时不考虑此项增大系数;bf,tf——分别为框支层楼板的宽度和厚度;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可采用0.85。E.1.3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框支层楼板与落地抗震墙交接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1V≤(fA)(E.fysγRE1.3)式中As——穿过落地抗震墙的框支层楼盖(包括梁和板)的全部钢筋的截面面积。E.1.4框支层楼板的边缘和较大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其宽度不宜小于板厚的2倍,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1%,钢筋接头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楼板的钢筋应锚固在边梁内。
E.1.5对建筑平面较长或不规则及各抗震墙内力相差较大的框支层,必要时可采用简化方法验算楼板平面内的受弯、受剪承载力。E.2筒体结构转换层抗震设计要求E.2.1转换层上下的结构质量中心宜接近重合(不包括裙房),转换层上下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大于2。E.2.2转换层上部的竖向抗侧力构件(墙、柱)宜直接落在转换层的主结构上。E.2.3厚板转换层结构不宜用于7度及7度以上的高层建筑。E.2.4转换层楼盖不应有大洞口,在平面内宜接近刚性。E.2.5转换层楼盖与筒体、抗震墙应有可靠的连接,转换层楼板的抗震验算和构造宜符合本附录E.1.对框支层楼板的有关规定。E.2.68度时转换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E.2.79度时不应采用转换层结构。附录F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要求F.1一般规定F.1.1本附录适用的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的最大高度应符合表F.1.1-1的规定,且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比值不宜超过表F.1.1-2的规定;对横墙较少或建造于Ⅳ类场地的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应适当降低。表F.1.1-1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6度7度8度9度最小墙厚(mm)0.05g0.10g0.15g0.20g0.30g0.40g190605545403024注:1.房屋高度超过表内高度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2.某层或几层开间大于6.0m以上的房间建筑面积占相应层建筑面积40%以上时,应按表F.1.1-1的规定相应降6.0m取用;3.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表F.1.1-2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的最大高宽比烈度6度7度8度9度最大高宽比4.54.03.02.0注:房屋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不规则时应适当减小最大高宽比的值。【说明】本次修订,主要变动如下:1根据试验研究,并参考IBC对加速度0.15g以上采用普通配筋砌体结构的高度限制。拟对2001版的规定适当放松,并增加9度的有关规定。2考虑到配筋小砌块房屋约束边缘构件的约束效果不及现浇混凝土墙,对6度的高宽比控制适当加严。3考虑当前对配筋小砌块框支结构的研究和实践尚不完善,暂不纳入规范。若拟采用框支结构,建议框支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采用配筋小砌块结构。F.1.2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宜按表F.1.2确定。
表F.1.2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的抗震等级烈度6度7度8度9度高度(m)≤24>24≤24>24≤24>24≤24抗震等级四三三二二一一一注: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可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和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说明】本次修订,考虑到第6章一般的高层混凝土结构以24m为界,对抗震等级的分界作了调整。F.1.3房屋应避免采用本规范第3.4节规定的不规则建筑结构方案,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凹凸不宜过大;竖向布置宜规则、均匀,避免过大的外挑和内收。2纵横向抗震墙宜拉通对直;每个独立墙段长度不宜大于8m,也不宜小于墙厚的5倍;墙段的总高度与墙段长度之比不宜小于2;门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3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时,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表F.1.3的要求:表F.1.3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烈度6度7度8度9度最大间距(m)15151174房屋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其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当房屋高度不超过24m时,可采用100mm;当超过24m时,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6m、5m、4m和3m,宜加宽20mm。【说明】本次修订,进一步补充墙段长度不宜太长和太短的要求。F.1.4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的层高应符合下列要求:1底部加强部位的层高,一、二级不宜大于3.2m,三、四级不应大于3.9m。2其它部位的层高,一、二级不应大于3.9m,三、四级不应大于4.8m。注:底部加强部位指不小于房屋高度的1/6且不小于底部二层的高度范围,房屋总高度小于21m时取一层。【说明】本条是新增的。考虑到配筋砌体抗震墙是在墙体中配筋的特点,增加了房屋的层高限值。F.1.5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的短肢墙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墙的配筋小砌块抗震墙结构,应形成短肢抗震墙与一般抗震墙共同抵抗水平地震作用的抗震墙结构。9度时不宜采用短肢墙。2一般抗震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应小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50%,且短肢抗震墙截面面积与同层抗震墙总截面面积比例,两个主轴方向均不宜大于20%。3短肢墙宜设置翼墙;不应在一字形短肢墙平面外布置与之单侧相交的楼面梁。4短肢墙的抗震等级应比表F.1.2的规定提高一级采用;已为一级时,配筋应按9度的要求提高。注:短肢抗震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宽度之比为5~8的抗震墙,一般抗震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宽度之比大于8的抗震墙。“L”形,“T”形,“+”形等多肢墙截面的长短肢性质应由较长一肢确定。【说明】增加了短肢抗震墙的定义,以及房屋中短肢抗震墙和一般抗震墙的设置要求,使配筋砌体抗震墙房屋能够有合理的抗震能力。F.2抗震计算要点F.2.1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抗震计算时,应按本节规定调整地震作用效应;6度时可不做截面抗震验算,但应按本附录的有关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配筋混凝土小砌块抗震墙房屋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其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角,底层不宜超过1/1200,其他楼层不宜超过1/800。【说明】本条新增层间变形的验算要求。其底层以剪切变形为主,层间位移控制加严。F.2.2配筋混凝土小砌块抗震墙承载力计算时,底部加强部位截面的组合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列规定调整:V=ηV(F.2.2)vww
式中V——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V——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截面组合的剪力计算值;wη——剪力增大系数,一级取1.6,二级取1.4,三级取1.2,四级取1.0。vw【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F.2.2条。F.2.3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要求:剪跨比大于21V≤(0.2fbh)(F.2.3-1)gγRE剪跨比不大于21V≤(0.15fgbh)(F.2.3-2)γRE式中fg──灌孔小砌块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b──抗震墙截面宽度;h──抗震墙截面高度;γ──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0.85。RE注:剪跨比按本规范(6.2.9-3)式计算。【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F.2.3条。F.2.4偏心受压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11A(0.480.1)0.72sh](F.2.4-1)V≤[fbh+N+fhgv0yh0γλ−0.5sRE1A0.5V≤(0.72fshh)(F.2.4-2)yh0γsRE式中N——抗震墙组合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当N>0.2fgbh时,取N=0.2fgbh;λ——计算截面处的剪跨比,取l=MVh0;小于1.5时取1.5,大于2.2时取2.2;0.55fgv——灌孔小砌块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fgv=0.2fg;Ash——同一截面的水平钢筋截面面积;s——水平分布筋间距;fyh——水平分布筋抗拉强度设计值;h——抗震墙截面有效高度。0【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F.2.4条。F.2.5在多遇地震作用组合下,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的墙肢不应出现小偏心受拉。大偏心受拉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11AV≤[(0.48fbh−0.17N)+0.72fshh](F.2.5-1)gv0yh0γλ−0.5sRE1A0.5V≤(0.72fshh)(F.2.5-2)yh0γsRE当0.48fgvbh0-0.17N≤0时,取0.48fgvbh0-0.17N=0。式中N——抗震墙组合的轴向拉力设计值。【说明】本条新增偏心受拉承载力的抗震验算公式。F.2.6配筋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跨高比大于2.5的连梁宜采用钢筋混凝土连梁,其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和斜截面承载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对连梁的有关规定。【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F.2.5条。
F.2.7抗震墙采用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连梁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连梁的截面应满足下式的要求:1V≤(0.15fgbh0)(F.2.7-1)γRE2连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1A(0.560.7sh)(F.2.7-2)V≤fbh+fhgv0yv0γsRE式中Asv─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fyv─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说明】本条新增配筋连梁的抗震验算公式。F.3抗震构造措施F.3.1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的灌孔混凝土应采用塌落度大、流动性及和易性好,并与砌块结合良好的混凝土,灌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F.3.1条。F.3.2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全部用灌孔混凝土灌实。【说明】本次修订,经进一步协调后明确,除隔墙外的所有小砌块抗震墙均应满灌。F.3.3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符合表F.3.3-1和F.3.3-2的要求;横向分布钢筋宜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之间拉结筋的间距不应大于4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竖向分布钢筋宜采用单排布置,直径不应大于25mm。表F.3.3-1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横向分布钢筋构造要求最小配筋率(%)最大间距最小直径抗震等级一般部位加强部位(mm)(mm)一级0.130.15400φ8二级0.130.13600φ8三级0.110.13600φ80.100.10600四级φ6注:9度时配筋率不应小于0.2%。在顶层和底部加强部位,最大间距不应大于400mm表F.3.3-2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竖向分布钢筋构造要求最小配筋率(%)最大间距最小直径抗震等级一般部位加强部位(mm)(mm)一级0.150.15400φ12二级0.130.13600φ12三级0.110.13600φ12四级0.100.10600φ12注:9度时配筋率不应小于0.2%。在顶层和底部加强部位,最大间距应适当减小。【说明】将2001版的规定,改用表格表示,一、二级的要求略有提高。IBC2006,相应于9度的最小配筋率应达到0.25%,本条拟规定取0.2%。F.3.4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墙体的底部加强部位,一级(9度)不宜大于0.4,一级(8度)不宜大于0.5,二、三级不宜大于0.6。一般部位,均不宜大于0.6。2短肢墙体全高范围,一级不宜大于0.50,二、三级不宜大于0.60;对于无翼缘的一字形短肢墙,其轴压比限值应相应降低0.1。3各向墙肢截面均为3b<h<5b的独立小墙肢,一级不宜大于0.4,二、三级不宜大于0.5;对于无翼缘的一字形独立小墙肢,其轴压比限值应相应降低0.1。【说明】本次修订,对一般墙、短肢墙、一字形墙等情况的轴压比限值作了区别对待,使实际设计使用时更加安全、合理。
F.3.5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墙肢端部应设置边缘构件;底部加强部位的轴压比,一级大于0.2和二级大于0.3时,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范围:无翼墙端部为3孔配筋;“L”形转角节点为3孔配筋;“T”形转角节点为4孔配筋;边缘构件范围内应设置水平箍筋,最小配筋应符合表F.3.5的要求。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应沿受力方向比构造边缘构件增加1孔,水平箍筋应相应加强,也可采用混凝土边框柱加强。表F.3.5抗震墙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每孔竖向钢筋最小配筋量水平箍筋水平箍筋抗震等级底部加强区部位一般部位最小直径最大间距一级1φ201φ18φ8200mm二级1φ181φ16φ6200mm三级1φ161φ14φ6200mm四级1φ141φ12φ6200mm注:1边缘构件水平箍筋宜采用搭接点焊网片形式。2一、二、三级时,边缘构件箍筋应采用HRB335或RRB335级钢筋。一级轴压比大于0.2和二级轴压比大于0.3时,底部加强部位水平箍筋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38mm。【说明】本次修订,对各种配筋砌体抗震墙的边缘构件作出了更明确的规定。1考虑到工程应用中的实际情况,对抗震等级为二、三级的边缘构件箍筋最小直径要求修改为允许φ6,但应采用HRB335或RRB335级钢筋。2参照混凝土抗震墙,增加了一、二级抗震墙的底部加强部位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要求。此时,可用钢筋混凝土边框柱作为约束边缘构件加强约束,边框柱截面沿墙体方向的长度可取400mm。F.3.6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内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48倍钢筋直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42倍钢筋直径。【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F.3.4条。F.3.7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的横向分布钢筋,沿墙长应连续设置,两端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二级的抗震墙,横向分布钢筋可绕竖向主筋弯180度弯钩,弯钩端部直段长度不宜小于12倍钢筋直径;横向分布钢筋亦可弯入端部灌孔混凝土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0倍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0mm。2三、四级的抗震墙,横向分布钢筋可弯入端部灌孔混凝土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倍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00mm。【说明】本次修订,增加了水平分布筋的锚固要求。F.3.8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中,跨高比小于2.5的连梁,可采用砌体连梁;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连梁的上下纵向钢筋锚入墙内的长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15倍锚固长度,三级不应小于1.05倍锚固长度,四级不应小于锚固长度;且均不应小于600mm。2连梁的箍筋应沿梁长设置,并应符合表F.3.8的要求:表F.3.8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连梁箍筋的构造要求箍筋加密区箍筋非加密区抗震等级长度箍筋最大间距直径间距直径一级2h100,6d,h/4中的小值φ10200φ10二级1.5h100,8d,h/4中的小值φ8200φ8三级1.5h150,8d,h/4中的小值φ8200φ8四级1.5h150,8d,h/4中的小值φ8200φ8注:h为连梁截面高度;加密区长度不小于600mm。3顶层连梁在伸入墙体的纵向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间距不大于200mm的构造箍筋,其直径应与该连梁的箍筋直径相同。4自梁顶面下200mm至梁底面上200mm范围内应增设腰筋,其间距不大于200mm;每层腰筋的数量,一级不少于2φ12,二~四级不少于2φ10;腰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30倍的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300mm;
5连梁内不宜开洞,需要开洞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跨中梁高1/3处预埋外径不大于200mm的钢套管;2)洞口上下的有效高度不应小于1/3梁高,且不应小于200mm;3)洞口处应配补强钢筋并在洞周边浇筑灌孔混凝土,被洞口削弱的截面应进行受剪承载力验算。6连梁的砌块孔洞应全部用灌孔混凝土灌实。【说明】本次修订,进一步明确了抗震墙采用配筋砌体连梁的箍筋构造。F.3.9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的圈梁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墙体在基础和各楼层标高处均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的宽度应为墙厚,其截面高度不宜小于200mm。2圈梁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相应灌孔小砌块砌体的强度,且不应小于C20。3圈梁纵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墙中横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且不应小于4φ12;基础圈梁纵筋不应小于4φ12;圈梁及基础圈梁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当圈梁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圈梁截面高度方向设置腰筋,其间距不应大于200mm,直径不应小于10mm。4圈梁底部嵌入墙顶小砌块孔洞内,深度不宜小于30mm;圈梁顶部应是毛面。【说明】本条文字表达有修改,并细化圈梁的构造要求。F.3.10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的楼、屋盖,高层建筑和9度时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多层建筑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抗震等级为四级时,也可采用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附录G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要求G.1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G.1.1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且房屋高度超过本规范6.1.1条规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最大适用高度时,可采用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组成抗侧力体系的结构。按本节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时,其适用的最大高度不宜超过本规范6.1.1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框架-抗震墙结构二者最大适用高度的平均值。超过最大适用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说明】我国的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钢支撑承担较大的水平力,但不及抗震墙,其适用高度不宜超过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二者最大适用高度的平均值。G.1.2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钢支撑框架部分应比本规范8.1.2条和6.1.2条的规定提高一个等级,钢筋混凝土框架部分仍按本规范6.1.2条确定。【说明】由于房屋高度超过6.1.1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故参照框剪结构提高抗震等级。G.1.3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支撑框架应在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同时设置。2钢支撑宜上下连续布置,当受建筑方案影响无法连续布置时,宜在邻跨延续布置。3钢支撑宜采用交叉支撑,也可采用人字支撑或V形支撑;采用单支撑时,两方向的斜杆应基本对称布置。4钢支撑在平面内的布置应避免导致扭转效应;钢支撑之间无大洞口的楼、屋盖的长宽比,宜符合本规范6.1.6条对抗震墙间距的要求;楼梯间宜布置钢支撑。5底层钢支撑框架按刚度分配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
【说明】本条规定了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不同于钢支撑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要求,主要参照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的要求,将钢支撑框架在整个结构中的地位类比于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G.1.4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结构的阻尼比不应大于0.045,也可按混凝土框架部分和钢支撑部分在结构总变形能所占的比例折算为等效阻尼比。2钢支撑框架部分的斜杆,可按端部铰接杆计算。当支撑斜杆的轴线偏离混凝土柱轴线超过柱宽1/4时,应考虑附加弯矩。3混凝土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作用,应按框架结构和支撑框架结构两种模型计算,并宜取二者的较大值。4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的层间位移限值,可采用框架和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平均值。【说明】混合结构的阻尼比,取决于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在总变形能中所占比例的大小。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不同振型的阻尼比可能不同。当简化估算时,可取0.045。按照多道防线的概念设计,支撑是第一道防线,混凝土框架需适当增大按刚度分配的地震作用,可取两种模型计算的较大值。G.1.5钢支撑与混凝土柱的连接构造,应符合本规范第9.1节关于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支撑与柱连接的相关要求。钢支撑与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应符合连接不先于支撑破坏的要求。G.1.6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钢支撑部分尚应按本规范第8章、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进行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部分尚应按本规范第6章的规定进行设计。G.2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G.2.1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且房屋高度超过本规范6.1.1条规定的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抗震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时,可采用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抗震墙)组成抗侧力体系的结构。按本节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时,其适用的最大高度不宜超过本规范6.1.1条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抗震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和本规范8.1.1条钢框架-支撑结构最大适用高度二者的平均值。超过最大适用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说明】我国的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由钢筋混凝土墙体、筒体承担主要水平力,其适用高度应低于高层钢结构而高于钢筋混凝结构,参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11章的规定,其最大适用高度步大于二者的平均值。G.2.2钢框架-混凝土筒体(抗震墙)结构房屋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钢框架部分仍按本规范8.1.2条确定,混凝土部分应比本规范6.1.2条的规定提高一个等级(8度时应高于一级)。【说明】本条抗震等级的划分,基本参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第11章和本规范第6.1.2、8.1.2条的规定。G.2.3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墙)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框架-核心筒结构的钢外框架梁、柱的连接应采用刚接;楼面梁宜采用钢梁。混凝土墙体与钢梁刚接的部位宜设置连接用的构造型钢。2钢框架部分按刚度计算分配的最大楼层地震剪力,不宜小于结构总地震剪力的10%。当小于10%时,核心筒的墙体,在底部加强部位应承担全部地震作用,其他部位承担的地震作用应增大不少于10%;墙体构造的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一级时应适当提高。3钢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楼盖应具有良好的刚度并确保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整体性。楼盖
应采用压型钢板组合楼盖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并采取措施加强楼盖与钢梁的连接。当楼面有较大开口或属于转换层楼面时,应采用现浇实心楼盖等措施加强。4当钢框架柱下部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时,不同材料的框架柱连接处应设置过渡层,避免刚度和承载力突变。过渡层钢柱计入外包混凝土后,其截面刚度可按过渡层下部型钢混凝土柱和过渡层上部钢柱二者截面刚度的平均值设计。【说明】本条规定了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设计中不同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一些基本要求:1.近年来的试验和计算分析,对钢框架部分应承担的最小地震作用有些新的认识:框架部分承担一定比例的地震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钢框架部分按计算分配的地震剪力过少,则混凝土墙体、筒体的受力状态和地震下的表现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几乎没有差别,甚至混凝土墙体更容易破坏。清华大学土木系选择了一幢国内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变换其钢框架部分和混凝土核心筒的截面尺寸,并将它们进行不同组合,分析了共20个截面尺寸互不相同的结构方案,进行了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研究和比较,提出了钢框架部分剪力分担率的设计建议。考虑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总高度大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房屋,为给混凝土墙体楼有一定的安全储备,按钢框架分配的地震剪力乘以增大系数1.8后稍大于总地震剪力20%,则得到本条推荐的钢框架按刚度分配的最小地震作用。2.钢框架柱的应力一般较高,而混凝土墙体大多由位移控制,墙的应力较低,而且两种材料弹性模量不等,此外,混凝土存在徐变和收缩,因此会使钢框架和混凝土筒体间存在较大变形。为了其差异变形不致使结构产生过大的附加内力,国外这类结构的楼盖梁大多两端都做成铰接。我国的习惯做法,是楼盖梁与周边框架刚接,但与钢筋混凝土墙体做成铰接,当墙体内设置连接用的构造型钢时,也可采用刚接。3.试验表明,混凝土墙体与钢梁连接处存在局部弯矩及轴向力,但墙体平面外刚度较小,很容易出现裂缝;设置构造型钢有助于提高墙体的局部性能,也便于钢结构的安装。4.底部或下部楼层用型钢混凝土柱,上部楼层用钢柱,可提高结构刚度和节约钢材,是常见的做法。阪神地震表明,此时应避免刚度突变引起的破坏,设置过渡层使结构刚度逐渐变化,可以减缓此种效应。5.要使钢框架与混凝土核心筒能协同工作,其楼板的刚度和大震作用下的整体性是十分重要的,本条拟要求其楼板应采用现浇实心板。G.2.4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计算,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结构的阻尼比不应大于0.045,也可按钢筋混凝土筒体(墙体)部分和钢框架部分在结构总变形能所占的比例折算为等效阻尼比。2钢框架部分除伸臂加强层及相邻楼层外的任一楼层按计算分配的地震剪力应乘以不小于1.15的增大系数,且不小于结构总地震剪力的25%和最大楼层地震剪力1.8倍二者的较小值。由地震作用产生的该楼层框架各构件的剪力、弯矩计算值均应进行相应调整。3结构计算宜考虑钢框架柱和钢筋混凝土墙体轴向变形差异的影响。4结构层间位移限值,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限值。【说明】本条规定了抗震计算中,不同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1混合结构的阻尼比,取决于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在总变形能中所占比例的大小。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不同振型的阻尼比可能不同。当简化估算时,可取0.045。2根据多道抗震防线的要求,钢框架部分应按其刚度承担一定比例的楼层地震力。按美国IBC2006规定,凡在设计时考虑提供所需要的抵抗地震力的结构部件所组成的体系均为抗震结构体系。其中,由剪力墙和框架组成的结构有以下三类:①双重体系是“抗弯框架(momentframe)具有至少提供抵抗25%设计力(designforces)的能力,而总地震抗力由抗弯框架和剪力墙按其相对刚度的比例共同提供”;由中等抗弯框架和普通剪力墙组成的双重体系,其折减系数R=5.5,不许用于加速度大于0.20g的地区。②在剪力墙-框架协同体系中,“每个楼层的地震力均由墙体和框架按其相对刚度的比例并考虑协同工作共同承担”;其折减系数也是R=5.5,但不许用于加速度大于0.13g的地区。③当设计中不考虑框架部分承受地震力时,称为房屋框架(buildingframe)体系;对于普通剪力墙和建筑框架的体系,其折减系数R=5,不许用于加速度大于0.20g的地区。
关于双重体系中钢框架部分的剪力分担率要求,美国UBC85已经明确为“不少于所需侧向力的25%”,在UBC97是“应能独立承受至少25%的设计基底剪力”。我国在2001抗震规范修订时,第8章多高层钢结构房屋的设计规定是“不小于钢框架部分最大楼层地震剪力的1.8倍和25%结构总地震剪力二者的较小值”。因此,在保持规范延续性的基础上,本条拟规定调整后钢框架承担的剪力至少增加15%G.2.5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墙)结构房屋中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部分尚应按本规范第6章和第8章、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及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说明】本附录仅规定了不同于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未做规定的内容,均应遵守相关的规定。附录H多层工业厂房抗震设计要求H.1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厂房H.1.1本节适用于由钢筋混凝土框架与排架侧向连接组成的侧向框排架结构厂房、下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上部顶层为排架的竖向框排架结构厂房。其抗震设计,本节未作规定时,应按本规范第6章和9.1节的有关规定执行。【说明】多层钢筋混凝土厂房结构特点:柱网为6~12m、跨度大,层高高(4~8m),楼层荷载大(10~20kN/㎡),可能会有错层,有设备振动扰力、吊车荷载,隔墙少,竖向质量、刚度不均匀,平面扭转。框排架结构是多、高层工业厂房的一种特殊结构,其特点是平面、竖向布置不规则、不对称,纵向、横向和竖向的质量分布很不均匀,结构的薄弱环节较多;地震反应特征和震害要比框架结构和排架结构复杂,表现出更显著的空间作用效应,抗震设计有特殊要求。H.1.2框排架结构厂房的框架部分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不设置贮仓时,抗震等级可按本规范第6章确定;设置贮仓时,抗震等级应按本规范第6章的高度分界降低5m确定,支承贮仓的框架柱宜按框支
柱确定。注:.框架设置贮仓,但竖壁的跨高比大于2.5,仍按不设置贮仓的框架确定抗震等级。【说明】针对框排架厂房的特点,其抗震措施要求更高。震害表明,同等高度设有贮仓的比不设贮仓的框架在地震中破坏的严重。钢筋混凝土贮仓竖壁与纵横向框架柱相连,以竖壁的跨高比来确定贮仓的影响,当竖壁的跨高比大于2.5时,竖壁为浅梁,可按不设贮仓的框架考虑。H.1.3厂房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厂房的平面宜为矩形,立面宜简单、对称。2在结构单元平面内,框架、柱间支撑等抗侧力构件宜对称均匀布置,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产生突变。3质量大的设备不宜布置在结构单元的边缘楼层上,宜设置在距刚度中心较近的部位;当不可避免时宜将设备平台与主体结构分开,或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尽量低位布置。H.1.4框排架结构厂房排架跨,应符合下列要求:1屋盖宜采用无檩屋盖体系;当采用其它屋盖体系时,应加强屋盖支撑设置和构件之间的连接,屋面坡度不宜大于5%,应采取措施保证屋盖具有足够的水平刚度。2纵向端部应设屋架、屋面梁或采用框架结构承重,不应采用山墙承重;排架跨内不应采用横墙和排架混合承重。3侧向框排架结构的排架跨布置,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排架跨设有桥式吊车时,吊车梁顶面标高宜与框架跨楼盖或屋盖标高一致;2)不宜采用突出框架跨屋顶的单柱支承排架跨屋盖;当必须采用时,应在单柱顶沿厂房纵向设置钢筋混凝土连系梁形成纵向框架,并采取措施增强单柱延性和承载力;3)排架跨与框架跨相连时,排架跨屋架、屋面梁支座标高宜与框架楼盖或屋盖标高一致;当有框架跨有抽柱,抽柱处的屋架、屋面梁支承于托梁上时,托梁顶标高应与框架楼盖或屋盖标高一致,托梁与纵向框架梁宜合并设置。4竖向框排架结构的顶层排架跨,尚应满足下列要求:1)排架重心宜与下部结构刚度中心接近或重合,多跨排架宜等高等长;2)楼盖应现浇,顶层排架嵌固楼层应避免开设大洞口,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50mm;3)排架柱应竖向连续延伸至底部;4)顶层排架设置纵向柱间支撑处,楼盖不应设有楼梯间或开洞;柱间支撑斜杆中心线应与连接处的梁柱中心线汇交于一点。【说明】对于框排架结构厂房,如在排架跨采用有檩或其他轻屋盖体系,与结构的整体刚度不协调,会产生过大的位移和扭转,为了提高抗扭刚度,保证变形尽量趋于协调,使排架柱列与框架柱列能较好地共同工作,本条规定目的是保证排架跨屋盖的水平刚度;山墙承重属结构单元内有不同的结构形式,造成刚度、荷载、材料强度不均衡,本条规定借鉴单层厂房的规定和震害调查制定;上吊车的钢梯位置,决定吊车停放位置,由于吊车的作用,增大该处排架侧移刚度,加大地震反应,造成刚度不均匀以致扭转,特别是多跨厂房各跨上吊车钢梯集中在同一横向轴线时,会导致震害严重,应避免。根据震害经验,侧向框排架结构的排架跨布置应注意的问题是:1吊车梁顶面标高与框架跨楼盖或屋盖标高不一致,造成吊车集中质量位于框架柱层间,其地震作用也集中于框架柱层间,此处框架柱易产生破坏。2采用伸出框架跨屋顶的单柱支承排架跨屋盖时,框架柱上下刚度突变,此处框架柱易产生破坏。3排架跨与框架跨的联结点设在框架跨的层间,会使排架跨屋盖的地震作用集中到框架柱的层间处,并形成短柱,从而成为结构的薄弱环节。唐山震害表明,凡排架跨屋盖设在框架柱的层间,在该处的框架柱多发生裂缝和破坏。故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H.1.5厂房地震作用计算,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采用空间结构模型计算地震作用,质点宜设置在梁柱轴线交点、牛腿、柱顶、柱变截面处和柱上集中荷载处。2确定重力荷载代表值时,可变荷载应根据行业特点,对楼面活荷载取相应的组合值系数。贮料的荷载组合值系数可采用0.9。3楼层有悬挂料斗、贮仓和支承重心较高的设备时,支承构件和连接应计及料斗、贮仓和设备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附加弯矩。该水平地震作用可按下式计算:Fs=αmax(1.0+Hx/Hn)Geq(H.1.5)式中:Fs——设备或料斗重心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α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Geq——设备或料斗重力荷载代表值;Hx——设备或料斗重心至室外地坪的距离;Hn——厂房高度。【说明】多层厂房往往由于刚度、质量分布不均匀等,在地震作用下将产生显著的扭转效应,因此推荐采用空间结构模型计算地震作用,可较好的反映结构实际的地震效应。根据多层厂房的特点制定本条文。在地震时,成品或原料堆积楼面荷载、设备和料斗及管道内的物料等可变荷载的遇合概率较大,应根据行业特点和使用条件,取用不同的组合值系数;厂房除外墙外,一般内隔墙较少,结构自振周期调整系数建议取0.8~0.9;框排架结构的排架柱,是厂房的薄弱部位或薄弱层,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高大设备、料斗、贮仓的地震作用对结构构件和连接的影响不容忽视,其重力荷载除参与结构整体分析外,还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的附加弯矩。式10.4.12为设备水平地震作用的简化计算公式;支承贮仓竖壁的框架柱的上端截面,在地震作用下如果过早屈服,将影响整体结构的变形能力。对于一、二、三级框架结构的上述部位,组合弯矩设计值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1.25和1.15,以增大其正截面承载力。H.1.6厂房的地震作用效应调整和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二、三级支承贮仓竖壁的框架柱,其上端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1.25和1.15。2竖向框排架结构的顶层与排架柱相连的顶层框架节点,框架梁端、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一、二、三级时,应分别乘以调整系数1.4、1.2、1.1,其它顶层框架节点处的梁端、柱端弯矩设计值可不调整。3竖向框排架结构的顶层排架设置纵向柱间支撑时,与柱间支撑相连排架柱的下部框架柱,尚应满足下列要求:1)一、二级框架柱由地震引起的附加轴力应分别乘以调整系数1.5、1.2;计算轴压比时,附加轴力可不乘以调整系数。2)一、二级框架柱的顶层柱上端和底层下端,其组合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调整系数1.5、1.25,框架中间节点应满足本规范6.2.2条的要求。4伸出框架跨屋顶支承排架跨屋盖的单柱,柱底组合弯矩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1.5;当剪跨比不小于2时,应验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5侧向框排架结构的排架跨屋架、屋面梁与框架跨的柱或牛腿的连接进行抗震验算时,支座连接处的水平地震作用宜取柱顶或牛腿连杆地震效应乘以考虑扭转影响的地震增大系数2.0;焊接连接时尚应乘以不均匀系数1.5,螺栓连接时尚应乘以不均匀系数1.2。【说明】与排架柱相连的顶层框架节点处,框架梁端、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乘以增大系数,是为了提高节点承载力。排架纵向地震作用将通过纵向柱间支撑传至下部框架柱,本条参照框支柱要求调整构件内力。框排架结构厂房,排架跨屋架、屋面梁与框架柱或牛腿的连接节点在地震作用下受力很不利,由于结构纵、横向刚度、质量的不对称,不均匀分布,扭转效应十分明显。当排架不等高时,还存在高振型影响,地震中连接节点破坏很普遍,严重者甚至造成倒塌。因此节点抗震验算时,乘以考虑扭转影响的地震增大系数,焊接连接时还应再乘以不均匀系数1.5,螺栓连接时应再乘以不均匀系数1.2。同样道理,在计算支承牛腿的纵向钢筋时,水平拉力设计值也应放大2.0倍,因此本规范9.1节公式9.1.12中,柱牛腿面上地震组合的水平拉力NE的系数由1.2改为2.0。即按下式确定牛腿的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NaNA≥(G+2.0E)γsRE0.85hff0yyH.1.7框排架厂房的抗震验算,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8度Ⅲ、Ⅳ类场地和9度时,框排架结构的排架柱及伸出框架跨屋顶支承排架跨屋盖的单柱,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可取1/30。2当一、二级框架梁柱节点两侧梁截面高度差大于较高梁截面高度的25%或500mm时,尚应按下式验算节点下柱抗震受剪承载力:ηMjbb1−V≤V(H.1.7-,colREh−a01s1)
ηMjbb1ua9度及一级时尚应符合:−V≤V(H.1.7-,colREh−a01s2)式中:ηjb——节点剪力增大系数,一级取1.35,二级取1.2;Mb1——较高梁端梁底组合弯矩设计值;Mb1ua——较高梁端实配梁底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计入受压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确定;h01——较高梁截面的有效高度;a,——较高梁端梁底受拉时,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边缘的距离;sVcol——节点下柱计算剪力设计值;VRE——节点下柱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说明】工业厂房中通常存在变梁变柱的实际情况,惯称异型节点,研究结果表明:当梁高差大于大梁的25%或500mm时,该类节点易发生小核心区剪切破坏和柱端剪切破坏,本条提供的公式以保证不致产生节点区的柱端剪切破坏。从公式中可看出,限制大梁底纵向钢筋配筋率可以减小节点区的柱端剪力。H.1.8厂房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支承贮仓的框架柱轴压比不宜超过本规范表6.3.6中框架结构的规定数值减少0.1。2支承贮仓的框架柱纵向钢筋最小总配筋率应不小于本规范表6.3.7中对角柱的要求。【说明】支承贮仓框架柱的延性比一般框架柱差,其轴压比限值应从严按框支柱控制,配筋率适当提高。3竖向框排架结构的顶层排架设有纵向柱间支撑时,与柱间支撑相连排架柱的下部框架柱,一、二、三级的轴压比分别不宜超过0.65,0.75,0.85。4竖向框排架结构的顶层排架设置纵向柱间支撑时,与柱间支撑相连排架柱的下部框架柱,纵向钢筋配筋率、箍筋的配置应满足本规范6.3.7条中对于框支柱的要求;箍筋加密区取柱全高。【说明】参照框支柱构造要求。5框架柱的剪跨比不大于1.5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箍筋应按提高一级抗震等级配置,一级时应适当提高箍筋的要求。2)框架柱每个方向应配置两根对角斜筋(图H.1.8),对角斜筋的直径,一、二级框架不应小于20mm和18mm,三、四级框架不应小于16mm;对角斜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40倍斜筋直径。【说明】框架柱的剪跨比不大于1.5时,为超短柱,破坏为h—短柱净高la—斜筋锚固长度剪切脆性型破坏。抗震设计应尽量避免采用超短柱,但由于工艺图H.1.8使用要求,有时不可避免(如有错层等情况),应采取特殊构造措施。在短柱内配置斜钢筋,可以改善其延性,控制斜裂缝发展。6框架柱段内设置牛腿时,牛腿及上下各500mm范围内的框架柱箍筋应加密;牛腿的上下柱段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大于4时,柱箍筋应全高加密。H.1.9侧向框排架结构的无檩屋盖和有檩屋盖的支撑布置,应比本规范9.1节对单层排架结构厂房的规定适当加强。【说明】设置屋盖支撑系统是保证屋盖整体性的重要抗震措施,为了使排架跨屋面刚度与框架跨刚度协调,以减小扭转效应,对排架跨屋盖支撑系统的要求比单层厂房有所加强。唐山地震经验表明,很多屋架倒塌不是因为屋架强度不够,而是由于屋架支撑系统薄弱所致。无檩屋盖和有檩屋盖的支撑布置可参照表H.1.9。表H.1.9-1无檩屋盖的支撑布置支撑名称6度、7度8度9度撑支架屋上弦、下弦按本章表10.1.21-1设置横向水平支撑
跨度小于18m时,同非抗震设计;跨度不小于18m,屋盖不等高时,各跨屋盖不等高时,各跨两端设置;屋盖等高时,下弦纵向水平支撑两端设置;屋盖等高时,各跨仅一端设置,其中边跨在边柱列设置各跨仅一端设置,其中边跨在边柱列设置。在有上弦、下弦横在有上弦、下弦横在有上弦、下弦横向水向水平支撑的开间,向水平支撑的开间,平支撑的开间,跨度小于跨度小于27m时,在跨度小于24m时,在跨间竖向支撑30m时,在跨中设置一道;跨中设置一道;跨度跨中设置一道;跨度跨度不小于30m时,在跨不小于27m时,在跨不小于24m时,在跨内均匀设置两道内均匀设置两道内均匀设置两道上弦、下弦同非抗震设计与竖向支撑对应设置通长水平系杆单元两端第一开间两屋架端部高和单元长度不小于单元两端第一开间设置端度≤900mm42m时的柱间支撑开竖间设置向单元两端第一开间单元两端第一开间支屋架端部高和单元长度不小于和单元长度不小于单元两端第一开间设置撑度>900mm48m时的柱间支撑开36m时的柱间支撑开间设置间设置天窗天窗两侧竖向支撑单元天窗两端第一开间单元天窗两端第一单元天窗两端第一架支及横向支撑及每隔30m设置开间及每隔24m设置开间及每隔18m设置撑注:8度单元长度不小于48m和9度单元长度不小于42m,且单元中部无柱间支撑时,应在单元中部增设下弦纵向水平支撑。表H.1.9-2有檩屋盖的支撑布置支撑名称6度、7度8度9度单元两端第一开间和单单元两端第一开间和单元长上弦、下弦元长度大于等于48m时的度大于等于42m时的柱间支撑单元两端第一开间设置横向水平支撑柱间支撑开间设置开间设置设有天窗时,在天窗开洞范围的两端上弦各增设局部支撑跨度大于等于15m,屋盖不等高时,各跨两端设下弦纵向屋盖不等高时,各跨两端设置;屋盖等高时,各跨仅一端设置;屋盖等高时,各跨仅水平支撑置,其中边跨在边柱列设置屋一端设置,其中边跨在边架柱列设置支在有上弦、下弦横向水在有上弦、下弦横向水平支撑平支撑的开间,跨度小于在有上弦、下弦横向水平支撑撑的开间,跨度小于30m时,在跨中设置一的开间,跨度小于24m时,在跨跨间竖向支撑27m时,在跨中设置一道;道;跨度大于等于中设置一道;跨度大于等于24m跨度大于等于27m时,在跨30m时,在跨内均匀设置时,在跨内均匀设置两道内均匀设置两道两道上弦、下弦同非抗震设计与竖向支撑对应设置通长水平系杆两端竖向支撑单元两端第一开间设置单元两端第一开间和柱间支撑开间设置天窗天窗两侧竖向支单元天窗两端第一开单元天窗两端第一开间单元天窗两端第一开间及每架撑及横向支撑间及每隔30m设置及每隔24m设置隔18m设置支撑H.2多层钢结构厂房H.2.1本节适用于钢结构的框架、支撑框架、框排架等结构体系的多层厂房。本节未作规
定时,多层部分可按本规范第8章的有关规定执行,其抗震等级的高度分界应比本规范8.1节规定降低10m;单层部分可按本规范9.2节的规定执行。【说明】考虑厂房受力复杂,其抗震等级的高度分界比民用建筑有所降低。H.2.2多层钢结构厂房的布置,除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有关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面形状复杂、各部分构架高度差异大或楼层荷载相差悬殊时,应设防震缝或采取其它措施。当设置防震缝时,缝宽不应小于相应混凝土结构房屋的1.5倍。2重型设备宜低位布置。3当设备重量直接由基础承受,且设备竖向需要穿过楼层时,厂房楼层应与设备分开。设备与楼层之间的缝宽,不得小于防震缝的宽度。4楼层上的设备不应跨越防震缝布置;当运输机、管线等长条设备必须穿越防震缝布置时,设备应具有适应地震时结构变形的能力或防止断裂的措施。5厂房内的工作平台结构与厂房框架结构宜采用防震缝脱开布置。当与厂房结构连接成整体时,平台结构的标高宜与厂房框架的相应楼层标高一致。【说明】当设备、料斗等设备穿过楼层时,由于各楼层梁的竖向挠度难以同步,如采用分层支承,则各楼层结构的受力不明确。同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各层的层间位移对设备、料斗产生附加作用效应,严重时可损坏设备。细而高的设备必须借助厂房楼层侧向支承才能稳定,楼层与设备之间应采用能适应层间位移差异的柔性连接。装料后的设备、料斗总重心接近楼层的支承点处,是为了降低设备或料斗的地震作用对支承结构所产生的附加效应。H.2.3多层厂房的支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柱间支撑宜布置在荷载较大的柱间,且在同一柱间上下贯通;当需要错开布置时,应在紧邻柱间连续布置,并宜适当增加相近楼层或屋面的水平支撑或柱间支撑搭接一层,确保支撑承担的水平地震作用可靠传递至基础。2有抽柱的结构,应适当增加相近楼层、屋面的水平支撑,并在相邻柱间设置竖向支撑。3采用钢铺板楼盖,以及各榀框架侧向刚度相差较大、柱间支撑布置又不规则时,应设置楼盖水平支撑。4各柱列的纵向刚度宜相等或接近。【说明】结构布置合理的支撑位置,往往与工艺布置冲突,支撑布置难以上下贯通,支撑平面布置错位。在保证支撑能把水平地震作用通过适当的途径,可靠地传递至基础前提下,支撑位置也可不设置在同一柱间。H.2.4厂房楼盖宜采用现浇混凝土的组合楼板,亦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或钢铺板,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楼盖应与钢梁有可靠的连接。2当楼板开设孔洞时,应有可靠的措施保证楼板传递地震作用。H.2.5框排架结构应设置完整的屋盖支撑,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排架的屋盖横梁与多层框架的连接支座的标高,宜与多层框架相应楼层标高一致,并应沿单层与多层相连柱列全长设置屋盖纵向水平支撑。2高跨和低跨宜各自按相同的水平支撑平面标高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封闭支撑体系。H.2.6多层钢结构厂房的地震作用计算,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情况下,宜采用空间结构模型分析;当结构布置规则,质量分布均匀时,亦可分别沿结构横向和纵向进行验算。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当板面开孔较小且用抗剪连接件与钢梁连接成为整体时,可视为刚性楼盖。2在多遇地震下,结构阻尼比可采用0.03;在罕遇地震下,阻尼比可采用0.05。3确定重力荷载代表值时,可变荷载应根据行业的特点,对楼面检修荷载、成品或原料堆积楼面荷载、设备和料斗及管道内的物料等,采用相应的组合值系数。4直接支承设备、料斗的构件及其连接,应计入设备等产生的地震作用。设备对支承
构件及其连接产生的水平地震作用,可按本附录H.1.5的规定计算;该水平地震作用对支承构件产生的弯矩、扭矩,取设备重心支承构件形心距离计算。【说明】本条与2001版相比,主要增加关于阻尼比的规定:在众值烈度的地震作用下,结构处于弹性阶段。根据33个冶金钢结构厂房用脉动法和吊车刹车进行大位移自由衰减阻尼比测试结果,钢结构厂房小位移阻尼比为0.12~0.29之间,平均阻尼比0.018;大位移阻尼比为0.0188~0.0363之间,平均阻尼比0.026。所以规定多遇地震作用计算的阻尼比取0.03。板件宽厚比限值的选择计算的阻尼比也取此值。当结构经受强烈地震作用(如中震、大震等)时,考虑到结构已可能进入非弹性阶段,结构以延性耗能为主。因此,罕遇地震分析分析阻尼比可适当取大一些。H.2.7多层高结构厂房构件和节点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本规范式(8.2.5)验算节点左右梁端和上下柱端的全塑性承载力时,框架柱的强柱系数,一级和地震作用控制时,取1.30;二级和1.2倍地震作用控制时,取1.25;三级和1.5倍地震作用控制时,取1.15。2下列情况可不满足本规范式(8.2.5)的要求:1)单层部分的排架柱或多层结构顶层的框架柱;2)不满足本规范式(8.2.5)的框架柱沿验算方向的受剪承载力总和小于该楼层框架受剪承载力的20%;且该楼层每一柱列不满足式(8.2.5)的框架柱的受剪承载力总和小于本柱列全部框架柱受剪承载力总和的33%。3柱间支撑的内力增大系数,不宜小于1.2(应力比不宜大于0.80);当柱间支撑承担不小于70%的楼层剪力时,不宜小于1.5(应力比不宜大于0.65)。【说明】“强柱弱梁”抗震概念,考虑的不仅是单独的梁柱连接部位,在更大程度上是反映结构的整体性能。多层工业厂房中,由于工艺设备布置的要求,有时较难做到“强柱弱梁”要求,因此,应着眼于结构整体的角度全面考虑和计算分析。超强系数η值选用时的地震组合,是指众值烈度下的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梁柱弯矩比要求,属抗震对钢结构整体延性要求的范畴。显然,钢框架抵御强烈地震作用的能力,不仅与地震动参数有关,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其构件承受的地震作用大小。钢框架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大时,梁柱弯矩比要求从严;而地震作用效应小时,钢框架的弹性抗力有富裕或超强时,则可从宽。如,美国抗震规范对中等抗弯框架、普通抗弯框架无梁柱弯矩比的附加要求,而执行钢结构规范的规定。条文规定,根据地震作用效应对结构受力的影响程度大小进行比较后,决定超强系数η值。超强系数η值不仅考虑了柱超强的要求,也考虑了材料因素,即钢材实际可能的屈服强度与规定的屈服强度之间的差距。理论上,超强系数η还需考虑施工因素。鉴于我国目前尚无有关这方面的统计资料,故条文采用与地震作用对结构受力的影响程度联系在一起的方式,统一考虑之。条文给出的超强系数η值,比日本、美国有关规定的要略小一些,与欧洲规范的大致持平。目前,我国已逐步开始生产冷成形厚壁矩形钢管,考虑到冷加工的塑性硬化,使用这些矩形钢管时,超强系数η最大值应取1.5。对梁柱节点左右梁端和上下柱端的全塑性承载力的验算要求,比本规范8.2.5条增加两种例外情况:1)单层或多层结构顶层的低轴力柱,弹塑性软、弱层的影响不明显,不需要满足要求。2)对于一定比例的柱,由于轴力较小而足以限制其在地震下出现不利反应,且仍有可接受的刚度,但要满足梁柱弯矩比公式实际上也已不可行(如在厂房钢结构的一些大跨梁处、民用建筑转换大梁处)。条文中的柱列,定义为一个单线柱列或垂直于该柱列方向平面尺寸10%范围内的几列平行的柱列。H.2.8多层钢结构厂房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框架柱的长细比不宜大于150;当轴压比大于0.2时,不宜大于125(1-0.8N/Af)235/f。ay【说明】框架柱长细比限值大小对钢结构耗钢量有较大影响。构件长细比增加,往往误解为承载力退化严重。其实,这时的比较对象是构件的强度承载力,而不是稳定承载力。构件长细比属稳定设计的范畴(实质上是位移问题)。构件长细比愈大,设计可使用的稳定承载力则愈小。在此基础上的比较表明,长细比增加,并不表现出稳定承载力退化趋势加重的迹象。显然,框架柱的长细比增大,结构层间刚度减小,整体稳定性降低。但这些,概念上已由结构的最大位移限值、层间位移限值、二阶效应验算以及限制软层、弱层、平面和竖向布置的抗震概念措施等所控制。美国AISC钢结构规范在提示中述及受压构件的长细比不应超过200,钢结构抗震规范未作规定;日本BCJ抗震规范规定柱的长细比不得超过200。条文参考美国、欧洲、日本钢结构规范和抗震规范,结合我国钢结构设计习惯,对框架柱的长细比限值作出规定。当构件长细比不大于125235/f(弹塑性屈曲范围)时,长细比的钢号修正项才起作用。ay2厂房框架柱、梁的板件宽厚比,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单层部分和总高度不大于40m的多层部分,可按本规范9.2节规定执行;2)多层部分总高度大于40m时,可按本规范8.3节规定执行。【说明】抗侧力结构构件的截面板件宽厚比,是抗震钢结构构件局部延性要求的关键指标。板件宽厚比对工程设计的耗钢量影响很大。考虑多层钢结构厂房的特点,其板件宽厚比的抗震等级分界,比民用建筑降低10m。3框架梁、柱的最大应力区,不得突然改变翼缘截面,其上下翼缘均应设置侧向支承,此支承点与相邻支承点之间距应符合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中塑性设计的有关要求。【说明】梁柱构件的最大应力区,在大震下可能属于塑性铰区,需要特别加强。4柱间支撑构件宜符合下列要求:1)多层框架部分的柱间支撑,宜与框架横梁组成X形或其它有利于抗震的形式,其长细比不宜大于150。2)支撑杆件的板件宽厚比应符合本规范第9.2节的要求。【说明】多层钢结构厂房的支撑布置往往受工艺要求制约,故增大其地震组合设计值。为避免出现过度刚强的支撑而吸引过多的地震作用,其长细比宜在弹性屈曲范围内选用。条文给出的柱间支撑长细比限值,下限值与欧洲规范的X形支撑、美国规范特殊中心支撑框架(SCBF)、日本规范的BB级支撑相当,上限值要稍严些。条文限定支撑长细比下限值的原因是,长细比在部分弹塑性屈曲范围(60235/fay≤λ≤125235/f)中心受压构件,表现为承载力值不稳定,滞回环波动大。ay5框架梁可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拼接,其位置宜避开最大应力区(1/10梁净跨和1.5倍梁高的较大值)。梁翼缘拼接时,在平行于内力方向的高强度螺栓不宜少于3排,拼接板的截面模量应大于被拼接截面模量的1.1倍。6厂房柱脚应能保证传递柱的承载力,宜采用埋入式、插入式或外包式柱脚,并按本规范第9.2节的规定执行。
附录J单层厂房横向平面排架地震作用效应调整J.1基本自振周期的调整J.1.1按平面排架计算厂房的横向地震作用时,排架的基本自振周期应考虑纵墙及屋架与柱连接的固结作用,可按下列规定进行调整:l由钢筋混凝土屋架或钢屋架与钢筋混凝土柱组成的排架,有纵墙时取周期计算值的80%,无纵墙时取90%;2由钢筋混凝土屋架或钢屋架与砖柱组成的排架,取周期计算值的90%;3由木屋架、钢木屋架或轻钢屋架与砖柱组成排架,取周期计算值。J.2排架柱地震剪力和弯矩的调整系数J.2.1钢筋混凝土屋盖的单层钢筋混凝柱厂房,按J.1.1确定基本自振周期且按平面排架计算的排架柱地震剪力和弯矩,当符合下列要求时,可考虑空间工作和扭转影响,并按J.2.3的规定调整:l7度和8度;2厂房单元屋盖长度与总跨度之比小于8或厂房总跨度大于12m;3山墙的厚度不小于240mm,开洞所占的水平截面积不超过总面积50%,并与屋盖系统有良好的连接;4柱顶高度不大于15m。注:1.屋盖长度指山墙到山墙的间距,仅一端有山墙时,应取所考虑排架至山墙的距离;2.高低跨相差较大的不等高厂房,总跨度可不包括低跨。J.2.2钢筋混凝土屋盖和密铺望板瓦木屋盖的单层砖柱厂房,按J.1.1确定基本自振周期且按平面排架计算的排架柱地震剪力和弯矩,当符合下列要求时,可考虑空间工作,并按第J.2.3条的规定调整:l7度和8度;2两端均有承重山墙;3山墙或承重(抗震)横墙的厚度不小于240mm,开洞所占的水平截面积不超过总面积50%,并与屋盖系统有良好的连接;4山墙或承重(抗震)横墙的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5单元屋盖长度与总跨度之比小于8或厂房总跨度大于12m。注:屋盖长度指山墙到山墙或承重(抗震)横墙的间距。J.2.3排架柱的剪力和弯矩应分别乘以相应的调整系数,除高低跨度交接处上柱以外的钢筋混凝土柱,其值可按表J.2.3-1采用,两端均有山墙的砖柱,其值可按表J.2.3-2采用。表J.2.3-1钢筋混凝土柱(除高低跨交接处上柱外)考虑空间工作和扭转影响的效应调整系数屋盖长度(m)屋盖山墙≤303642485460667278849096钢筋混两端等高厂房0.750.750.750.800.800.800.850.850.850.90
凝土无山墙不等高厂房0.850.850.850.900.900.900.950.950.951.00檩屋盖一端山墙1.051.151.201.251.301.301.301.301.351.351.351.35两端等高厂房0.800.850.900.950.951.001.001.051.051.10钢筋混山墙不等高厂房0.850.900.951.001.001.051.051.101.101.15凝土有檩屋盖一端山墙1.001.051.101.101.151.151.151.201.201.201.251.25表J.2.3-2砖柱考虑空间作用的效应调整系数山墙或承重(抗震)横墙间距(m)屋盖类型≤1218243036424854606672钢筋混凝土无檩屋盖0.600.650.700.750.800.850.850.900.950.951.00钢筋混凝土有檩屋盖或密0.650.700.750.800.900.950.951.001.051..051.10铺望板瓦木屋盖J.2.4高低跨交接处的钢筋混凝土柱的支承低跨屋盖牛腿以上各截面,按底部剪力法求得的地震剪力和弯矩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可按下式采用:⎛nG⎞η=ξ⎜1+1.7h⋅EL⎟(J.2.4)⎜nG⎟⎝0Eh⎠式中:η——地震剪力和弯矩的增大系数;ξ——不等高厂房低跨交接处的空间工作影响系数,可按表J.2.4采用;nh——高跨的跨数;n0——计算跨数,仅一侧有低跨时应取总跨数,两侧均有低跨时应取总跨数与高跨跨数之和;GEL——集中于交接处一侧各低跨屋盖标高处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Eh——集中于高跨柱顶标高处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表J.2.4高低跨交接处钢筋混凝土上柱空间工作影响系数屋盖长度(m)屋盖山墙≤3642485460667278849096两端山墙0.700.760.820.880.941.001.061.061.061.06钢筋混凝土无檩屋盖一端山墙1.25两端山墙0.901.001.051.101.101.151.151.151.201.20钢筋混凝土有檩屋盖一端山墙1.05J.2.5钢筋混凝土柱单层厂房的吊车梁顶标高处的上柱截面,由吊车桥架引起的地震剪力和弯矩应乘以增大系数,当按底部剪力法等简化计算方法计算时,其值可按表J.2.5采用。表J.2.5桥架引起的地震剪力和弯矩增大系数屋盖类型山墙边柱高低跨柱其他中柱两端山墙2.02.53.0钢筋混凝土无檩屋盖一端山墙1.52.02.5钢筋混凝土有檩屋盖两端山墙1.52.02.5
一端山墙1.52.02.0附录K单层厂房纵向抗震验算K.1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纵向抗震计算的修正刚度法K.1.1纵向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按本附录计算单跨或等高多跨的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纵向地震作用时,在柱顶标高不大于15m且平均跨度不大于30m时,纵向基本周期可按下列公式确定:1砖围护墙厂房,可按下式计算:3T=0.23+0.00025ψlH11(K.1.1-1)式中ψ1——屋盖类型系数,大型屋面板钢筋混凝土屋架可采用1.0,钢屋架采用0.85;l——厂房跨度(m),多跨厂房可取各跨的平均值;H——基础顶面至柱顶的高度(m)。2敞开、半敞开或墙板与柱子柔性连接的厂房,可按第本条式(K.1.1-1)进行计算并乘以下列围护墙影响系数:3ψ=2.6−0.002lH2(K.1.1-2)式中ψ2——围护墙影响系数,小于1.0时应采用1.0。K.1.2柱列地震作用的计算1等高多跨钢筋混凝土屋盖的厂房,各纵向柱列的柱顶标高处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KaiF=αGi1eq∑Kai(K.1.2-1)Kai=ψ3ψ4Ki(K.1.2-2)式中Fi——i柱列柱顶标高处的纵向地震作用标准值;α1——相应于厂房纵向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应按本规范5.1.7条确定;Geq——厂房单元柱列总等效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包括按本规范第5.1.3条确定的屋盖重力荷载代表值、70%纵墙自重、50%横墙与山墙自重及折算的柱自重(有吊车时采用10%柱自重,无吊车时采用50%柱自重);Ki——i柱列柱顶的总侧移刚度,应包括i柱列内柱子和上、下柱间支撑的侧移刚度及纵墙的折减侧移刚度的总和,贴砌的砖围护墙侧移刚度的折减系数,可根据柱列侧移值的大小,采用0.2~0.6;Kai——i柱列柱顶的调整侧移刚度;
ψ3——柱列侧移刚度的围护墙影响系数,可按表K.1.2-1采用;有纵向砖围护墙的四跨或五跨厂房,由边柱列数起的第三柱列,可按表内相应数值的1.15倍采用;ψ4——柱列侧移刚度的柱间支撑影响系数,纵向为砖围护墙时,边柱列可采用1.0,中柱列可按表K.1.2-2采用。表K.1.2-1围护墙影响系数柱列和屋盖类别围护墙类别和烈度中柱列无檩屋盖有檩屋盖240砖墙370砖墙边柱列边跨无天窗边跨有天窗边跨无天窗边跨有天窗7度0.851.71.81.81.97度8度0.851.51.61.61.78度9度0.851.31.41.41.59度0.851.21.31.31.4无墙、石棉瓦或挂板0.901.11.11.21.2表K.1.2-2纵向采用砖围护墙的中柱列柱间支撑影响系数厂房单元内设置下中柱列下柱支撑斜杆的长细比中柱列柱支撑的柱间数≤4041~8081~120121~150>150无支撑一柱间0.90.951.01.11.251.4二柱间0.90.951.02等高多跨钢筋混凝土屋盖厂房,柱列各吊车梁顶标高处的纵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按下式确定:HciF=αGci1ciHi(K.1.2-3)式中Fci——i柱列在吊车梁顶标高处的纵向地震作用标准值;Gci——集中于i柱列吊车梁顶标高处的等效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包括按本规范5.1.3条确定的吊车梁与悬吊物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和40%柱子自重;Hci——i柱列吊车梁顶高度;Hi——i柱列柱顶高度。K.2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柱间支撑地震作用效应及验算K.2.1斜杆长细比不大于200的柱间支撑在单位侧力作用下的水平位移,可按下式确定:1u=∑uti1+ϕi(K.2.1)式中u——单位侧力作用点的位移;φi——i节间斜杆轴心受压稳定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采用;uti——单位侧力作用下i节间仅考虑拉杆受力的相对位移。K.2.2长细比不大于200的斜杆截面可仅按抗拉验算,但应考虑压杆的卸载影响,其拉力可按下式确定:
liN=Vtbi(1+ψcϕi)sc(K.2.2)式中Nt——i节间支撑斜杆抗拉验算时的轴向拉力设计值;li——i节间斜杆的全长;ψc——压杆卸载系数,压杆长细比为60、100和200时,可分别采用0.7、0.6和0.5;Vbi——i节间支撑承受的地震剪力设计值;sc——支撑所在柱间的净距。K.2.3无贴砌墙的纵向柱列,上柱支撑与同列下柱支撑宜等强设计。K.3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柱间支撑端节点预埋件的截面抗震验算K.3.1柱间支撑与柱连接节点预埋件的锚件采用锚筋时,其截面抗震承载力宜按下列公式验算:0.8fyAsN≤cosθsinθγ(+)RE0.8ζmψζrζv(K.3-1)1ψ=0.6e01+ζsr(K.3-2)ζm=0.6+0.25t/d(K.3-3)ζv=(4-0.08d)fcfy(K.3-4)式中As——锚筋总截面面积;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可采用1.0;N——预埋板的斜向拉力,可采用全截面屈服点强度计算的支撑斜杆轴向力的1.05倍;eo——斜向拉力对锚筋合力作用线的偏心距,应小于外排锚筋之间距离的20%(mm);θ——斜向拉力与其水平投影的夹角;ψ——偏心影响系数;s——外排锚筋之间的距离(mm);ζm——预埋板弯曲变形影响系数;t——预埋板厚度(mm);d——锚筋直径(mm);ζr——验算方向锚筋排数的影响系数,二、三和四排可分别采用1.0、0.9和0.85;ζv——锚筋的受剪影响系数,大于0.7时应采用0.7。K.3.2柱间支撑与柱连接节点预埋件的锚件采用角钢加端板时,其截面抗震承载力宜按下列公式验算:
0.7N≤cosθsinθγ(+)REψNVu0u0(K.3-5)Vuo=3nζrWminbfafc(K.3-6)Nuo=0.8nfaAs(K.3-7)式中n——角钢根数;b——角钢肢宽;Wmin——与剪力方向垂直的角钢最小截面模量As——根角钢的截面面积;fa——角钢抗拉强度设计值。附录K.4单层砖柱厂房纵向抗震计算的修正刚度法K.4.1本节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无檩或有檩屋盖等高多跨单层砖柱厂房的纵向抗震验算。K.4.2单层砖柱厂房的纵向基本自振周期可按下式计算:∑GsT=2ψ1T∑Ks(K.4.2)式中ψT——周期修正系数,按表K.4.2采用Gs——第s柱列的集中重力荷载,包括柱列左右各半跨的屋盖和山墙重力荷载,及按动能等效原则换算集中到柱顶或墙顶处的墙、柱重力荷载;Ks——第s柱列的侧移刚度。表K.4.2厂房纵向基本自振周期修正系数钢筋混凝土无檩屋盖钢筋混凝土有檩屋盖屋盖类型边跨无天窗边跨有天窗边跨无天窗边跨有天窗周期修正系数1.31.351.41.45K.4.3单层砖柱厂房纵向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FEk=α1∑Gs(K.4.3)式中α1——相应于单层砖柱厂房纵向基本自振周期T1的地震影响系数;Gs——按照柱列底部剪力相等原则,第s柱列换算集中到墙顶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K.4.4沿厂房纵向第s柱列上端的水平地震作用可按下式计算:ψsKsFs=────FEk(K.4.4)∑ψsKs式中ψs──反映屋盖水平变形影响的柱列刚度调整系数,根据屋盖类型和各柱列的纵墙设置情况,按表K.4.4采用。表K.4.4柱列刚度调整系数屋盖类型纵墙设置情况钢筋混凝土无檩屋盖钢筋混凝土有檩屋盖
边柱列中柱列边柱列中柱列砖柱敞棚0.951.10.91.6各柱列均为带壁柱砖墙0.951.10.91.2中柱列的纵墙不少于4开间0.71.40.751.5边柱列为带壁柱砖墙中柱列的纵墙少于4开间0.61.80.651.9附录L隔震设计简化计算和砌体结构隔震措施L.1隔震设计的简化计算L.1.1多层砌体结构及与砌体结构周期相当的结构采用隔震设计时,上部结构的总水平地
震作用可按本规范第5.2.1条公式(5.2.1-1)简化计算,但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向减震系数,宜根据隔震后整个体系的基本周期,按下式确定:γψ=1.2η(T/T)(L.1.1-1)2gm1式中ψ——水平向减震系数;——地震影响系数的阻尼调整系数,根据隔震层等效阻尼按本规范第5.1.5条确η2定:γ——地震影响系数的曲线下降段衰减指数,根据隔震层等效阻尼按本规范第5.1.5条确定;——砌体结构采用隔震方案时的设计特征周期,根据本地区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Tgm按本规范第5.1.4条确定,但小于0.4s时应按0.4s采用:——隔震后体系的基本周期,不应大于2.0s和5倍特征周期的较大值。T12与砌体结构周期相当的结构,其水平向减震系数宜根据隔震后整个体系的基本周期,按下式确定:γ0.9ψ=1.2η(T/T)(T/T)(L.1.1-2)2g10g式中——非隔震结构的计算周期,当小于特征周期时应采用特征周期的数值;T0——隔震后体系的基本周期,不应大于5倍特征周期值;T1——特征周期;其余符号同上。Tg3砌体结构及与其基本周期相当的结构,隔震后体系的基本周期可按下式计算:T=2πG/Kg(L.1.1-3)1h式中——隔震体系的基本周期:T1G——隔震层以上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隔震层的水平等效刚度,可按本规范第12.2.4条的规定计算;Khg——重力加速度。【说明】根据2001版试设计的结果,简化法的减震系数小于时程法,故采用1.2的系数,接近时程法。L.1.2砌体结构及与其基本周期相当的结构,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的水平剪力可按下式计算:V=λα(ζ)G(L.1.2)cs1eq式中——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的水平剪力。VcL.1.3砌体结构及与其基本周期相当的结构,隔震层质心处在罕遇地震下的水平位移可按下式计算:µ=λα(ζ)G/K(L.1.3)es1eqh式中——近场系数;甲、乙类建筑距发震断层5km以内取1.5;5~10km取1.25;10kmλs以远取1.0;丙类建筑可取1.0;α(ζ)——罕遇地震下的地震影响系数值,可根据隔震层参数,按本规范第5.1.5条的1eq
规定进行计算;——罕遇地震下隔震层的水平等效刚度,应按本规范第12.2.4条的有关规定采用。KhL.1.4当隔震支座的平面布置为矩形或接近于矩形,但上部结构的质心与隔震层刚度中心不重合时,隔震支座扭转影响系数可按下列方法确定:1仅考虑单向地震作用的扭转时,扭转影响系数可按下列公式估计:22β=1+12es/(a+b)(L.1.4-1)ii式中e——上部结构质心与隔震层刚度中心在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偏心距;——第i个隔震支座与隔震层刚度中心在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距离;sia、b——隔震层平面的两个边长。对边支座,其扭转影响系数不宜小于1.15;当隔震层和上部结构采取有效的抗扭措施后或扭转周期小于平动周期的70%,扭转影响系数可取1.15。2同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的扭转时,扭转影响系数可仍按式(L.1.4-1)计算,但其中的偏心距值(e)应采用下列公式中的较大值替代:22e=e+(0.85e)(L.1.4-2)xy22e=e+(0.85e)(L.1.4-3)yx式中——y方向地震作用时的偏心距;ex图L.1.4扭转计算示意图——x方向地震作用时的偏心距。ey对边支座,其扭转影响系数不宜小于1.2。【说明】考虑到施工的误差,地震剪力的偏心距e宜计入偶然偏心距的影响,与本规范第5.2节的规定相同,隔震层也采用限制扭转影响系数最小值的方法处理。考虑隔震结构设计有助于减轻结构扭转反应,建议偶然偏心距取垂直地震作用方向的结构平面边长的2%。L.1.5砌体结构按本规范第12.2.5条规定进行竖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验算时,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宜按减去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后的平均压应力取值。L.1.6砌体结构的隔震层顶部各纵、横梁均可按承受均布荷载的单跨简支梁或多跨连续梁计算.均布荷载可按本规范第7.2.5条关于底部框架砖房的钢筋混凝土托墙梁的规定取值;当按连续梁算出的正弯矩小于单跨简支梁跨中弯矩的0.8倍时,应按0.8倍单跨简支梁跨中弯矩配筋。L.2砌体结构的隔震措施L.2.1当水平向减震系数不大于0.45时,丙类建筑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层数、总高度和高宽比限值,可按本规范第7.1节中降低一度的有关规定采用。L.2.2砌体结构隔震层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多层砌体房屋的隔震层位于地下室顶部时,隔震支座不宜直接放置在砌体墙上,并应验算砌体的局部承压。2隔震层顶部纵、横梁的构造均应符合本规范第7.5.8条关于底部框架砖房的钢筋混凝土托墙梁的要求。L.2.3丙类建筑隔震后上部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及圈梁的截面和配筋构造,仍应符合本规范第7.1节和第7.3节的有关规定。2多层砖砌体房屋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设置,水平向减震系数大于0.45时,仍应符合本规范表7.3.1的规定;7~9度,水平向减震系数不大于0.45时,应符合表L.2.3-1的规定。3混凝土小砌块房屋芯柱的设置,水平向减震系数大于0.45时,仍应符合本规范表7.4.1的规定;7~9度,当水平向减震系数不小于0.45时,应符合表L.2.3-2的规定。4上部结构的其他抗震构造措施,水平向减系数大于0.45时仍按本规范第7章的相应规定采用;7~9度,水平向减震系数不大于0.45时,可按本规范第7章降低一度的相应规定采用。表L.2.3.1隔震后砖房构造柱设置要求房屋层数设置部位7度8度9度三、四二、三每隔12m或单元横墙与外墙交接处楼、电梯间四角,楼五四二梯段上下端对应的每隔三开间的横墙与外墙交接处墙体处;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错层部位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六、五三、四横墙与外纵墙交接交接处;处,9度四层,外纵墙与内墙(轴线)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内墙局部较小墙跺处;间内外墙交接处七六、七五8度七层,内纵墙与隔开间横墙交接处;9度时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表L.2.3.2隔震后混凝土小砌块房屋构造柱设置要求房屋层数设置部位设置数量7度8度9度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楼梯段上下端对三、四二、三应的墙体处;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每隔12m或单元横墙与外墙交接处外墙转角,灌实3个孔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楼梯段上下端对内外墙交接处,灌实4个孔应的墙体处;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山墙五四二与内纵墙交接处,隔三开间横墙(轴线)与外纵墙交接处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楼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隔开外墙转角,灌实5个孔六五三间横墙(轴线)与外纵墙交接处,山墙与内外墙交接处,灌实5个孔内纵墙交接处;8、9度时,外纵墙与横墙洞口两侧各灌实1个孔(轴线)交接处,大洞口两则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楼梯段上下端对外墙转角,灌实7个孔应的墙体处;各内外墙(轴线)与外墙交内外墙交接处,灌实4个孔七六四接处;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8、内墙交接处,灌实4~5个孔9度时洞口两侧洞口两侧各灌实1个孔【说明】与第7章的规定协调,相应加强楼梯间的构造柱和芯柱。
附录M实现抗震性能设计目标的参考方法M.1结构构件抗震性能设计方法M.1.1结构构件可按下列规定选择实现抗震性能要求的抗震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构造的抗震等级;整个结构不同部位的构件、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可选用相同或不同的抗震性能要求:1当以提高抗震安全性为主时,结构构件对应于不同性能要求的承载力参考指标,可按表M.1.1-1的示例选用:表M.1.1-1结构构件实现抗震性能要求的承载力参考指标示例性能要求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罕遇地震完好,按常规设完好,承载力按抗震等级调整基本完好,承载力按不计抗震等级调整地性能1计地震效应的设计值复核震效应的设计值复核完好,按常规设基本完好,承载力按不计抗震轻~中等破坏,承载力按极限值复核性能2计等级调整地震效应的设计值复核完好,按常规设轻微损坏,承载力按标准值复中等破坏,承载力达到极限值后能维持稳性能3计核定,降低少于5%完好,按常规设轻~中等破坏,承载力按极限值不严重破坏,承载力达到极限值后基本维性能4计复核持稳定,降低少于10%2当需要按地震残余变形确定使用性能时,结构构件除满足提高抗震安全性的性能要求外,不同性能要求的层间位移参考指标,可按表M.1.1-2的示例选用:表M.1.1-2结构构件实现抗震性能要求的层间位移参考指标示例性能要求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罕遇地震完好,变形远小于弹性位移限完好,变形小于弹性位移限值基本完好,变形略大于弹性能1值性位移限值完好,变形远小于弹性位移限基本完好,变形略大于弹性位有轻微塑性变形,变形小于2性能2值移限值倍弹性位移限值完好,变形明显小于弹性位移轻微损坏,变形小于2倍弹性有明显塑性变形,变形约4倍性能3限值位移限值弹性位移限值完好,变形小于弹性位移限值轻~中等破坏,变形小于3倍不严重破坏,变形不大于0.9性能4弹性位移限值倍塑性变形限值注:设防烈度和罕遇地震下的变形计算,应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可扣除整体弯曲变形。3结构构件细部构造对应于不同性能要求的抗震等级,可按表M.1.1-3的示例选用;结构中同一部位的不同构件,可区分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按各自最低的性能要求所对应的抗震构造等级选用:表M.1.1-3结构构件对应于不同性能要求的构造抗震等级示例
性能要求构造的抗震等级基本抗震构造。可按常规设计的有关规定降低二度采用,但不得低于6度,且不发生脆性破性能1坏低延性构造。可按常规设计的有关规定降低一度采用,当构件的承载力高于多遇地震提高二性能2度的要求时,可按降低二度采用;均不得低于6度,且不发生脆性破坏中等延性构造。当构件的承载力高于多遇地震提高一度的要求时,可按常规设计的有关规定性能3降低一度且不低于6度采用,否则仍按常规设计的规定采用性能4高延性构造。仍按常规设计的有关规定采用【说明】本条依据震害,尽可能将结构构件在地震中的破坏程度,用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的状态做适当的定量描述,以作为性能设计的参考指标。关于中等破坏时构件变形的参考值,大致取规范弹性限值和弹塑性限值的平均值;构件接近极限承载力时,其变形比中等破坏小些;轻微损坏,构件处于开裂状态,大致取中等破坏的一半。不严重破坏,大致取规范不倒塌的弹塑性变形限值的90%。不同性能要求的位移及其延性要求,参见图M.1.1。从中可见,对于非隔震、减震结构,性能1,在罕遇地震时层间位移可按线性弹性计算,约为[Δue],震后基本不存在残余变形;性能2,震时位移小于.2[Δue],震后残余变形小于0.5[Δue];性能3,考虑阻尼有所增加,震时位移约为4~5[Δue],按退化刚度估计震后残余变形约[Δue];性能4,考虑等效阻尼加大和刚度退化,震时位移约为7~8[Δue],震后残余变形约2[Δue]。R/FEk性能15~6性能2,μ<1.5性能3,μ≈22.8性能4(一般构件μ≈5)1.01357Δu/[Δue]图M.1.1不同性能要求的位移和延性需求示意图从抗震能力的等能量原理,当承载力提高一倍时,延性要求减少一半,故构造所对应的抗震等级大致可按降低一度的规定采用。延性的细部构造,对混凝土构件主要指箍筋、边缘构件和轴压比等构造,不包括影响正截面承载力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构造要求;对钢结构构件主要指长细比、板件宽厚比、加劲肋等构造。M.1.2结构构件承载力(如混凝土构件压弯、拉弯、受剪、受弯承载力,钢构件受拉、受压、受弯、稳定承载力等)按不同要求进行复核时,地震内力计算和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材料强度取值和验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防烈度下结构构件承载力按考虑地震效应调整的设计值复核时,应采用对应于抗震等级而不计入风荷载效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并按下式验算:γGSGE+γESEk(I2,λ,ζ)≤R/γRE(M.1.2-1)式中:I2——表示设防烈度地震动,隔震结构包含水平向减震影响;λ——按非抗震性能设计考虑抗震等级的地震效应调整系数;ζ——考虑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刚度降低或消能减震结构附加的阻尼影响。其他符号同非抗震性能设计。2结构构件承载力按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的设计值复核时,应采用不计入风荷载
效应的基本组合,并按下式验算:γGSGE+γESEk(I,ζ)≤R/γRE(M.1.2-2)式中:I——表示设防烈度地震动或罕遇地震动,隔震结构包含水平向减震影响;ζ——考虑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刚度降低或消能减震结构附加的阻尼影响。3结构构件承载力按标准值复核时,应采用不计入风荷载效应的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并按下式验算:SGE+SEk(I,ζ)≤Rk(M.1.2-3)式中:I——表示设防烈度地震动或罕遇地震动,隔震结构包含水平向减震影响;ζ——考虑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刚度降低或消能减震结构附加的阻尼影响;Rk——按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承载力。4结构构件按极限承载力复核时,应采用不计入风荷载效应的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并按下式验算:SGE+SEk(I,ζ)8000800≥Vs>5000500≥Vse>250<5≥5250≥Vse>150<33~50>50Vse≤150<33~1515~80>80注:表中Vs系岩石的剪切波速【说明】本次修订的内容是:1考虑到波速为500~800m/s的场地还不是很坚硬,其地震动对上部结构的总体影响可能还达不到降低构造措施一度的要求,偏于安全,将原场地类别I类场地(坚硬土或岩石场地)中的硬质岩石场地明确为I0类场地,规范第3.3.2条丙类建筑允许降低一度采取抗震构造的规定只适用于表4.1.6中的I0类场地。2软弱土等效波速的上分界线,考虑计算其平均值的深度由15m增加为20m,并将其分界由140m/s修改为150m/s。其它类别的划分不变。此外,所谓分界线附近,仍按2001规范条文说明的±15%控制。附:2001版条文:4.1.6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4.1.6划分为四类。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4.1.6所列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设计特征周期。表4.1.6各类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m)等效剪切波速(m/s)场地类别ⅠⅡⅢⅣvs>5000500≥vs>250<5≥5250≥vs>140<33~50>50vs≤140<33~15>15~80>804.1.8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丙类以上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根据不利地段的具体情况确定,在1.1~1.6范围内采用。【说明】本条在2008年局部修订时改为强制性条文。原条文没有指明地震影响系数相应于什么方向,隐含的意思是包括水平和竖向地震影响系数。近几年来获得的一些强震观测资料表明(如美国2003年SanSimeonM5.5地震和2004年ParkfieldM6.0地震)地形对竖向地面运动加速度的影响不大。因此,本次修订中明确不考虑地形对竖向地震影响系数的影响。附:2008年版条文:4.1.8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丙类以上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地震动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其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根据不利地段的具体情况确定,在1.1~1.6范围内采用。4.1.9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实际需要划分的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提供建筑的场地类别和岩土地震稳定性(如滑坡、崩塌、液化和震陷特性等)评价,对需要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建筑,尚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供土层剖面、场地覆盖层厚度和有关的动力参数。【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4.1.9条。
4.2.2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且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计算。【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4.2.2条。4.3.2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时,除6度设防外,应进行液化判别;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注:本条饱和土液化判别要求不含黄土、粉质粘土。【说明】除4.3.4条中已有规定外,本次修订拟明确液化判别所考虑的深度范围为地面下20m。附:2001版条文:4.3.2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地基,除6度设防外,应进行液化判别;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4.4.5液化土和震陷软土中桩的配筋范围,应自桩顶至液化深度以下符合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所要求的深度,其纵向钢筋应与桩顶部相同,箍筋应增强和加密。【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4.4.5条。5.1.1各类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6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7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8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它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9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10平面投影尺度很大的空间结构,应视结构形式和支承条件,分别按单点一致、多点、多向或多向多点输入计算地震作用。注:8、9度时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应按有关规定计算竖向地震作用。【说明】本次修订,拟明确大跨空间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要求。1、平面投影尺度很大的空间结构指,跨度大于120m、或长度大于300m、或悬臂大于40m的结构。2、关于结构形式和支承条件(1)周边支承空间结构,如:网架、单、双层网壳、索穹顶、弦支穹顶屋盖和下部圈梁-框架结构,当下部支承结构为一个整体、且与上部空间结构侧向刚度比大于等于2时,应允许采用三向(水平两向加竖向)单点一致输入计算地震作用;当下部支承结构由结构缝分开、且每个独立的支承结构单元与上部空间结构侧向刚度比小于2时,应采用三向多点输入计算地震作用;(2)两线边支承空间结构,如:拱,拱桁架;门式刚架,门式桁架;圆柱面网壳等结构,当支承于独立基础时,应采用三向多点输入计算地震作用。(3)长悬臂空间结构,应视其支承结构特点,采用多向单点一致输入、或多向多点输入计算地震作用。3、关于单点一致输入仅对基础底部输入一致的加速度反应谱或加速度时程进行结构计算。4、关于多向输入沿空间结构基础底部,三向同时输入,其地震动参数(加速度峰值或反应谱峰值)比例取:水平主向:水平次向:竖向=1.00:0.85:0.65。5、关于多点输入考虑地震行波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对各独立基础或支承结构输入不同的设计反应谱或加速度时程进行计算,估计可能造成的扭转效应。多点输入的简化计算方法参见本规范第5.1.2条第5款规定。6、关于多向多点输入同时考虑多向和多点输入进行计算。7、关于行波效应
研究证明,地震传播过程的行波效应、相干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对于大跨空间结构的地震效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行波效应和场地效应的影响较为显著,一般情况下,可不考虑相干效应。对于周边支承空间结构,行波效应影响表现在对大跨屋盖系统和下部支承结构;对于两线边支承空间结构,行波效应通过支座影响到上部结构。行波效应将使不同点支承结构或支座处的加速度峰值不同,相位也不同,从而使不同点的设计反应谱或加速度时程不同,计算分析应考虑这些差异。由于地震动是一种随机过程,多点输入时,应考虑最不利的组合情况。行波效应与潜在震源、传播路径、场地的地震地质特性有关,当需要进行多点输入计算分析时,应对此作专门研究。8、关于局部场地效应当独立基础或支承结构下卧土层剖面地质条件相差较大时,应允许采用一维或二维模型计算求得基础底部的土层地震反应谱或加速度时程、或按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对基岩地震反应谱或加速度时程进行修正后,作为多点输入的地震反应谱或加速度时程。当下卧土层剖面地质条件比较均匀时,可不考虑局部场地效应,不需要对地震反应谱或加速度时程进行修正。附:2001版条文:5.1.1各类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2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3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它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4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注:8、9度时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应按有关规定计算竖向地震作用。5.1.3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按表5.1.3采用。表5.1.3组合值系数可变荷载种类组合值系数雪荷载0.5屋面积灰荷载0.5屋面活荷载不计入按实际情况计算的楼面活荷载1.0按等效均布荷载计藏书库、档案库0.8算的楼面活荷载其它民用建筑0.5吊车悬吊物重力硬钩吊车0.3软钩吊车不计入注:硬钩吊车的吊重较大时,组合值系数应按实际情况采用【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5.1.3条。5.1.4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5.1.4-1采用;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表5.1.4-2采用,计算8、9度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注:周期大于6.0s的建筑结构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应专门研究。表5.1.4-1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s2)地震影响6度7度8度9度多遇地震0.040.08(0.12)0.16(0.24)0.32设防地震0.120.22(0.32)0.42(0.60)0.80罕遇地震0.280.50(0.72)0.90(1.20)1.40注:括号中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表5.1.4-2特征周期值(s)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Ⅰ0Ⅰ1ⅡⅢⅣ第一组0.200.250.350.450.65第二组0.250.300.400.550.75
第三组0.300.350.450.650.90【说明】表5.1.4-1增加设防地震及6度区罕遇地震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注明单位。与第4章场地类别相适应,表5.1.4-2增加I0类场地的特征周期。附:2001版条文:5.1.4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5.1.4-1采用;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表5.1.4-2采用,计算8、9度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注:1周期大于6.0s的建筑结构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应专门研究;2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应按批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采用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表5.1.4-1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地震影响6度7度8度9度多遇地震0.040.08(0.12)0.16(0.24)0.32罕遇地震—0.50(0.72)0.90(1.20)1.40注:括号中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表5.1.4-2特征周期值(s)设计地震场地类别分组ⅠⅡⅢⅣ第一组0.250.350.450.65第二组0.300.400.550.75第三组0.350.450.650.905.1.6结构的截面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6度时的建筑(不规则建筑及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以及生土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应允许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26度时不规则建筑、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7度和7度以上的建筑结构(生土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除外),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注: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其抗震验算应符合有关规定。【说明】本条对6度设防的建筑,增加了不规则建筑应进行抗震验算的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的范围同2001版。附:2001版条文:5.1.6结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6度时的建筑(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以及生土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应允许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26度时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7度和7度以上的建筑结构(生土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除外),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注: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其抗震验算应符合有关规定。5.2.5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nVEKi>λ∑Gj(5.2.5)j=i式中VEki-第i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λ-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表5.2.5规定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对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按本规范3.4.3条的规定乘以1.15的增大系数;Gj-第j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表5.2.5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
类别6度7度8度9度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0.0080.016(0.024)0.032(0.048)0.064基本周期大于5.0s的结构0.0060.012(0.018)0.024(0.032)0.040注:1基本周期介于3.5s和5s之间的结构,可插入取值;2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说明】本次修订增加6度区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附:2001版条文:5.2.5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nVEKi>λ∑Gj(5.2.5)j=i式中VEki-第i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λ-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表5.2.5规定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对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按本规范3.4.3条的规定乘以1.15的增大系数;Gj-第j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表5.2.5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类别7度8度9度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0.016(0.024)0.032(0.048)0.064基本周期大于5.0s的结构0.012(0.018)0.024(0.032)0.040注:1基本周期介于3.5s和5s之间的结构,可插入取值;2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5.4.1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S=γS+γS+γS+ψγS(5.4.1)GGEEEhEhEkvwvwwkk式中S-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等;γ-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应采用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能力G有利时,不应大于1.0;γ、γ-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5.4.1采用;EhEvγ-风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1.4;w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可按本章5.1.3条采用,但有吊车时,尚应包括悬吊物重力标准值的效应;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SEvk-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Swk-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ψw-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结构取0.0,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高层建筑应采用0.2。注:本规范一般略去表示水平方向的下标。表5.4.1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地震作用γEhγEv仅计算水平地震作用1.30.0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0.01.3同时计算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水平地震为主)1.30.5同时计算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为主)0.51.3【说明】公式5.4.1中,S表示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内力也包括构件出平面弯矩和扭矩。表5.4.1增加了同时计算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为主)的组合,对于大跨、大悬臂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比较显著,故建议增加这种组合。附:2001版条文:5.4.1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
S=γS+γS+γS+ψγS(5.4.1)GGEEEhEhEkvwvwwkk式中S-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γ-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应采用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能力G有利时,不应大于1.0;γ、γ-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5.4.1采用;EhEvγ-风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1.4;w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可按本章5.1.3条采用,但有吊车时,尚应包括悬吊物重力标准值的效应;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SEvk-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Swk-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ψw-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结构取0.0,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高层建筑应采用0.2。注:本规范一般略去表示水平方向的下标。表5.4.1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地震作用γEhγEv仅计算水平地震作用1.30.0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0.01.3同时计算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1.30.55.4.2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S≤R/γ(5.4.2)RE式中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除另有规定外,应按表5.4.2采用;R-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表5.4.2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材料结构构件受力、破坏状态γRE柱,梁,支撑,节点板件,螺栓,焊缝强度破坏0.75钢柱,支撑屈曲稳定0.80两端均有构造柱、芯柱的抗震墙受剪0.9砌体其它抗震墙受剪1.0梁受弯0.75轴压比小于0.15的柱偏压0.75混凝土轴压比不小于0.15的柱偏压0.80抗震墙偏压0.85各类构件受剪、偏拉0.85【说明】本次修订,配合钢结构构件承载力计算的规定,调整了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取值。附:2001版条文:5.4.2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S≤R/γ(5.4.2)RE式中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除另有规定外,应按表5.4.2采用;R-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表5.4.2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材料结构构件受力状态γRE钢柱,梁0.75支撑0.80节点,连接螺栓0.85
连接焊缝0.90砌两端均有构造柱、芯柱的抗震墙受剪0.9体其它抗震墙受剪1.0梁受弯0.75混轴压比小于0.15的柱偏压0.75凝轴压比不小于0.15的柱偏压0.80土抗震墙偏压0.85各类构件受剪、偏拉0.855.4.3当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各类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均应采用1.0。【说明】2008年局部修订,新增为强制性条文。6.1.3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抗震等级应按表6.1.2确定。表6.1.2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结构类型设防烈度6789框架高度(m)≤24>24≤24>24≤24>24≤24结构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大跨度框架三二一一高度(m)≤60>60<2424~60>60<2424~60>60≤2424~50框架-抗震墙结构框架四三四三二三二一二一抗震墙三三二二一一高度(m)≤80>80≤2424~80>80<2424~80>80≤2424~60抗震墙结构剪力墙四三四三二三二一二一高度(m)≤80>80≤2424~80>80≤2424~80————部分框支抗抗震一般部位四三四三二三二震墙结构墙加强部位三二三二二二一框支层框架二二一一高度≤60>60≤60>60≤60>60≤70框架-核心筒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核心筒三二二二一一一外筒三二一一筒中筒内筒三二一一高度(m)≤35>35≤35>35≤35>35板柱-抗震——框架、板柱的柱三二二二一墙结构抗震墙二二二一二一注1建筑场地为Ⅰ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Ⅲ、Ⅳ类场地时,7度(0.15g)和8度(0.30g)应分别按8、9度对应的抗震等级确定其抗震构造措施;2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3大跨度框架指跨度大于18m的相关框架梁柱;4表中框架-抗震墙结构指框架底部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总地震倾覆力矩50%的情况。【说明】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的划分,89版就明确依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房屋高度等四个因素,其中的抗震措施还与场地类别有关。抗震等级通过调整地震组合的内力和抗震构造措施,体现了抗震设计时对不同烈度、同一烈度而高度不同混凝土结构延性要求的高低。2001版抗震等级的划分,适当淡化了高度的影响,取消了89版较规则的低层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不同烈度的高度分界一致,使相同高度的房屋在不同烈度下有不同的等级,比89版更为合理。本此修订,按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62的规定,住宅10层及以上为高层建筑,多层的公共建筑高度24m以上为高层建筑,因此,增加24m作为抗震等级的一个高度分界。本次修订,框架结构的高度分界,拟有所加严,改为24m,并可使各个烈度的分界一致;板柱-抗震墙结构的适用高度增加,其抗震等级划分相应调整。近年来,禁用粘土砖使低层的框剪结构和多层抗震墙结构应用增多。本次修订,增加了低层房屋中这些结构的抗震等级:框剪结构、抗震墙结构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以24m为界降低一级,四级不降,但框支层框架不降低。总体上与89版对“低层较规则结构”的要求相近。本次修订,进一步明确,核心筒-外框结构的高度低于60m时,其抗震等级允许按框剪结构确定。2001版关于大跨度公共建筑的规定,改为框架中跨度大于18m相关范围的梁柱。附:2001版条文:6.1.2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抗震等级应按表6.1.2确定。
表6.1.2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结构类型烈度6789框架高度(m)≤30>30≤30>30≤30>30≤25结构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剧场、体育馆等大跨度公共建筑三二一一框架-高度(m)≤60>60≤60>60≤60>60≤50抗震墙结构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抗震墙三二一一一抗震墙高度(m)≤80>80≤80>80≤80>80≤60结构抗震墙四三三二二一一部分框支抗震墙三二二一抗震墙结构框支层框架二二一一筒体框架-核心筒框架三二一一结构核心筒二二一一筒中筒外筒三二一一内筒三二一一板柱-抗板柱的柱三二一震墙结构抗震墙二二二1建筑场地为Ⅰ类时,除6度外可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注: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2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3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加强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应允许按抗震墙结构确定其抗震等级。6.3.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表6.3.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抗震等级(采用较大值)(采用最小值)箍筋最小直径(mm)(mm)(mm)一2hb,500hb/4,6d,10010二1.5hb,500hb/4,8d,1008三1.5hb,500hb/4,8d,1508四1.5hb,500hb/4,8d,1506注:1d为纵向钢筋直径,hb为梁截面高度,小于400mm时按400mm计算;2梁高不小于1m时,梁端箍筋加密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应允许为hb/6,但不应大于200mm。【说明】本次修改,将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大于2.5%的要求,由强制性改为非强制性,移到6.3.4条。梁端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计算,应采用梁、柱交界面的组合弯矩设计值,并计入的受压钢筋——一级不少于受拉钢筋的50%,二、三级不少于30%;如果不计入受压钢筋导致受拉钢筋大于2.5%,则受压钢筋相应加大,不利于实现“强柱弱梁”的要求。根据征求意见的结果,补充梁高小于400mm的说明,使其加密区箍筋间距可取100mm。附:2001版条文:6.3.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表6.3.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抗震等级(采用较大值)(采用最小值)箍筋最小直径(mm)(mm)(mm)一2hb,500hb/4,6d,10010二1.5hb,500hb/4,8d,1008三1.5hb,500hb/4,8d,1508四1.5hb,500hb/4,8d,1506注:d为纵向钢筋直径,hb为梁截面高度。6.3.7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IV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表6.3.7-1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类别抗震等级一二三四中柱和边柱1.00.80.70.6角柱、框支柱1.21.00.90.8注:1对框架结构的柱,其纵向钢筋最小总配筋率应比表中增加0.2%;2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或钢筋强度不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允许按有关规范的规定换算。2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和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情况下,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7-2采用;表6.3.7-2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抗震等级箍筋最大间距(采用较小值,mm)箍筋最小直径(mm)一6d,10010二8d,1008三8d,150(柱根100)8四8d,150(柱根100)6(柱根8)注:1d为柱纵筋最小直径;2箍筋的强度不小于400MPa时,一级的箍筋直径允许采用8mm。2)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说明】本次修订,提高了框架结构柱的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的要求。当按修订后的《混凝土规范》依据钢筋、混凝土强度换算框架柱的最小纵向钢筋时,最多降低0.1%。附:2001版条文:6.3.8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8-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IV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表6.3.8-1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类别抗震等级一二三四中柱和边柱1.00.80.70.6角柱、框支柱1.21.00.90.8注: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时应允许减少0.1,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应增加0.1。2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和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情况下,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8-2采用;表6.3.8-2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抗震等级箍筋最大间距(采用较小值,mm)箍筋最小直径(mm)一6d,10010二8d,1008三8d,150(柱根100)8
四8d,150(柱根100)6(柱根8)注:d为柱纵筋最小直径。2)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6.4.3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50mm,直径不应小于10mm;四级抗震墙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钢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直径不应小于8mm。2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3%,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直径不应小于10mm。【说明】本次修订,按征求意见结果,增加了分布筋最大间距的要求。附:2001版条文:6.4.3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不应小于0.20%;钢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直径不应小于8mm。2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纵向及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3%,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7.1.2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7.1.2的规定。表7.1.2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最小抗6789震墙厚房屋类别0.05g0.10g0.15g0.20g0.30g0.40g度高高层高层高层高层(mm)层数高度层数度度数度数度数度数普通砖240217217217186155124多层砌多孔砖24021721718618615593体房屋多孔砖190217186155155124——小砌块19021721718618615593底部框普通砖240227227196196134——架-抗多孔砖震墙砌多孔砖190227196165165103——体房屋小砌块190227227196196134——注:1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2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的数据适当增加,但不应多于1.0m;3乙类设防的多层砌体房屋仍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查表,其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3m;不应采用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4本表小砌块砌体房屋不包括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2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7.1.2的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再减少一层。注:横墙较少是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80%;横墙很少是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80%以上。36、7度且丙类设防的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当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时,其高度和层数应允许仍按表7.1.2的规定采用。4采用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房屋,当砌体的抗剪强度仅达到普通粘土砖砌体的70%时,房屋的层数应比普通砖房减少一层,高度应减少3m;当砌体的抗剪强度达到普通砖砌体的取值时,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同普通砖房屋。
【说明】本条在2008年局部修订基础上作下列变动:1、偏于安全,6度的普通砖砌体房屋的高度和层数适当降低。2、明确补充规定了7度(0.15g)和8度(0.30g)的高度和层数限值。3、横墙较少的房屋,按规定的措施加强后,总层数和总高度不变的适用范围,比2001版有所调整:扩大到丙类建筑;根据试设计中横墙较少砖砌体房屋算例的结果分析,当砖墙厚度为240mm时,7度(0.1g和0.15g)纵横墙计算承载力基本满足;8度(0.2g)六层时纵墙承载力大多不能满足,五层时部分纵墙承载力不满足;8度(0.3g)五层时纵横墙承载力均不能满足要求。故本次修订,规定仅6、7度时允许总层数和总高度不降低。4、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不允许用于乙类设防;8度(0.30g)丙类设防时高度也明显降低。表7.1.2中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最小砌体墙厚系指上部砌体房屋部分。5、本条的表注2表明,房屋总高度按有效数字控制,意味着室内外高差不大于0.6m可增加0.4m,但室内外高差大于0.6m只能增加少于0.4m。6、坡屋面阁楼层一般仍需计入房屋总高度和层数;但属于本规范5.2.4条规定的出屋面小建筑范围时,不计入层数和高度。斜屋面下的“小建筑”通常按实际有效使用面积或重力荷载代表值小于顶层30%控制。7、半地下室和全地下室的嵌固条件,与2001版相同,见2001版《统一培训教材》。附:2001版条文:7.1.2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7.1.2的规定。表7.1.2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房屋类别最小烈度厚度6789(mm)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多普通砖240248217186124层多孔砖240217217186124砌多孔砖190217186155――体小砌块190217217186――底部框架-抗震墙240227227196――多排柱内框架240165165134――注:1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2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数据适当增加,但不应多于1m;3本表小砌块砌体房屋不包括配筋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块砌体房屋。2对医院、教学楼等及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7.1.2的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注:横墙较少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0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上。3横墙较少的多层砖砌体住宅楼,当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时,其高度和层数应允许仍按表7.1.2的规定采用。7.1.5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不应超过表7.1.5的要求:表7.1.5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烈度房屋类别6789多层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1515117砌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111194房屋木屋盖994—上部各层同多层砌体房屋—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层或底部两层181511—注:1多层砌体房屋的顶层,除木屋盖外的最大横墙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应采取相应加强措施;2多孔砖抗震横墙厚度为190mm时,最大横墙间距应比表中数值减少3m。【说明】本条作下列变动:1、地震中,横墙间距大小对房屋倒塌影响很大,原规定的抗震横墙最大间距在实际工程中一般也不需要这么大,为此,本次修订减小2~3m。2、鉴于基本不采用木楼盖,将“木楼、屋盖”改为“木屋盖”。
3、多层砌体房屋的顶层,当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房间平面长宽比不大于2.5时,最大抗震横墙间距可适当增加,但不应超过表7.1.5中数值的1.4倍及15m。此处抗震横墙除应满足抗震承载力计算要求外,相应的构造柱应予加强并至少向下延伸一层。附:2001版条文:7.1.5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不应超过表7.1.5的要求:表7.1.5房屋抗震横墙最大间距(m)房屋类别烈度6789多层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18181511砌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1515117木楼、屋盖111174底部框架-抗震墙上部各层同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或底部两层211815―多排柱内框架252118―注:1多层砌体房屋的顶层,最大横墙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2表中木楼、屋盖的规定,不适用于小砌块砌体房屋。7.1.8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上部的砌体墙体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除楼梯间等处的个别墙段外均应对齐。2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6度且总层数不超过五层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应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约束普通砖砌体或小砌块砌体的砌体抗震墙,但应计入砌体墙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进行底层的抗震验算,且不应同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约束砌体抗震墙;其余情况,8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6、7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或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3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计入构造柱影响的侧向刚度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4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接近,第三层计入构造柱影响的侧向刚度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0,8度时不应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5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说明】本次修订,将2001版“基本对齐”明确为“除楼梯间等处个别墙段外”,并明确上部砌体侧向刚度应计入构造柱影响的要求。底层采用砌体抗震墙的情况,仅允许用于6度设防时,且明确应采用约束砌体加强,但不应采用约束多孔砖砌体,有关的构造要求见7.5节;6、7度时,也允许采用配筋小砌块墙体。还需注意,砌体抗震墙应对称布置,避免或减少扭转效应,不作为抗震墙的砌体墙,应按填充墙处理,施工时后砌。附:2001版条文:7.1.8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2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匀对称布置。6、7度且总层数不超过五层的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应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但应计入砌体墙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其余情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3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4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接近,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0,8度时不应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5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7.2.4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地震作用效应,应按下列规定调整:1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均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允许在1.2~1.5范围内选用,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比大者应取大值。2对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层和第二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亦均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允许在1.2~1.5范围内选用,第三层与第二层侧向刚度比大者应取
大值。3底层或底部两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应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承担,并按各墙体的侧向刚度比例分配。【说明】本条的文字略有变动,避免有些工程设计人员误解。通常,增大系数可按线性插值法近似确定。附:2001版条文:7.2.4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地震作用效应,应按下列规定调整:1对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底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均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允许根据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比值的大小在1.2~1.5范围内选用。2对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底层和第二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亦均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允许根据侧向刚度比在1.2~1.5范围内选用。3底层或底部两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应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承担,并按各抗震墙侧向刚度比例分配。7.2.6各类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fvE=ζNfv(7.2.6)式中:fvE——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fv——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应按表7.2.6采用。表7.2.6砌体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σ0/fv砌体类别0.01.03.05.07.010.012.0≥16.0普通砖,多孔砖0.800.991.251.471.651.902.05——小砌块——1.231.692.152.573.023.323.92注:σ0为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截面平均压应力。【说明】本次修订,根据砌体规范fv取值的变化,对表内数据作了调整,使fvE与σ的函数关系基本不变。根据有关试验资料,当σ0/fv≥16时,小砌块砌体的正应力影响系数如仍按剪摩公式线性增加,则其值偏高,偏于不安全。因此当σ0/fv大于16时,小砌块砌体的正应力影响系数都按σ0/fv=16时取3.92。附:2001版条文:7.2.7各类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fvE=ζNfv(7.2.7)式中fvE──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fv──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应按表7.2.7采用。表7.2.7砌体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砌体类别σ0/fv0.01.03.05.07.010.015.020.0普通砖,多孔砖0.801.001.281.501.701.952.32小砌块1.251.752.252.603.103.954.80注:σ0为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截面平均压应力。7.3.1各类多层砖砌体房屋,应按下列要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下简称构造柱):1构造柱设置部位,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7.3.1的要求。2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的层数,按表7.3.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3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的层数,按表7.3.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当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时,应按本条2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对待。4各层横墙很少的房屋,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设置构造柱。5采用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的砌体房屋,当砌体的抗剪强度仅达到普通粘土砖砌体的70%时,应根据增加一层的层数按本条1~4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对待。表7.3.1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要求
房屋层数设置部位6度7度8度9度楼、电梯间四角,楼梯段上下隔12m或单元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楼四、五三、四二、三端对应的墙体处;外墙四角和梯间对应的另一侧内横墙与外纵墙交对应转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接处纵墙交接处;大房间内外墙交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山墙六五四二接处;较大洞口两侧与内纵墙交接处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内墙的局部较七≥六≥五≥三小墙垛处;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注:较大洞口,内墙指不小于2.1m的洞口;外墙在内外墙交接处已设置构造柱时允许适当放宽,但洞侧墙体应加强。【说明】本条在2008局部修订的基础上作下列修改:1文字修改,明确适用于各类砖砌体,包括蒸压砖、烧结砖和混凝土砖。2对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明确按增加二层的层数设置构造柱。3增加了较大洞口的说明。4汶川地震表明,普通的横墙较多的多层砖房,按01规范设计达到规定的设防目标,除了楼梯间加强外,不需要再进一步加强。唐山地震也表明,低层的砌体可不设构造柱。因此,建议一般的低层房屋仍不要求设置构造柱,表中,间隔12m和楼梯间相对的内外墙交接处二者取一。附:2008年版条文:7.3.1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应按下列要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下简称构造柱):1构造柱设置部位,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7.3.1的要求。2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表7.3.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3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表7.3.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当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时,应按2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后的层数对待。表7.3.1砖房构造柱设置要求房屋层数设置部位6度7度8度9度四、五三、四二、三楼、电梯间四角,楼隔15m或单元横墙与外纵墙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交接处六、七五四二体处;外墙四角和对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应转角;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八六、七五、六三、四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墙交接处,内墙的局部较小墙垛处;大房间内外墙交接9度时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处,接处较大洞口两侧7.3.3多层砖砌体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木屋盖的砖房,应按表7.3.3的要求设置圈梁;纵墙承重时,抗震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比表内要求适当加密。2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的房屋,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抗震墙体周边均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钢筋可靠连接。表7.3.3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要求烈度墙类6、789外墙和内纵墙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同上;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同上;各层所有横墙,且间距内横墙4.5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不应大于4.5m;构造柱对应部同上;各层所有横墙7.2m;构造柱对应部位位【说明】本条提高了对楼层内横墙圈梁间距的要求。附:2001版条文:7.3.3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现浇混凝土圈梁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木楼、屋盖的砖房,横墙承重时应按表7.3.3的要求设置圈梁;纵墙承重时每层均应设置圈梁,且抗震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比表内要求适当加密。2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的房屋,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墙体周边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钢筋可靠连接。表7.3.3砖房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要求墙类烈度6、789外墙和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内纵墙同上;屋盖处间距不同上;屋盖处沿所有横墙,内横墙应大于7m;楼盖处间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同上;各层所有横墙距不应大于15m;构处间距不应大于7m;造柱对应部位构造柱对应部位7.3.5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楼、屋盖应符合下列要求: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应小于120mm。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高时,板端伸进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伸进内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或采用硬架支模连接,在梁上不应小于80mm或采用硬架支模连接。3当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拉结。4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6度时房屋的屋盖和7~9度时房屋的楼、屋盖,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说明】本条提高了6~8度时预制板相互拉结的要求。附:2001版条文:7.3.5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楼、屋盖应符合下列要求: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应小于120mm。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高时,板端伸进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伸进内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在梁上不应小于80mm。3当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拉结。4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8度时房屋的屋盖和9度时房屋的楼、屋盖,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7.3.6楼、屋盖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包括构造柱)或圈梁可靠连接;6度时,梁与配筋砖柱(墙垛)的连接不应削弱柱截面,独立砖柱(墙垛)顶部应在两个方向均有可靠连接;7~9度时不得采用独立砖柱。跨度不小于6m大梁的支承构件应采用组合砌体等加强措施,并满足承载力要求。【说明】本条按2008局部修订改为强制性条文。6度时仍暂时保留独立的配筋砖柱(墙垛),组合砌体的定义见砌体设计规范。附:2008年版条文:7.3.6楼、屋盖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包括构造柱)或圈梁可靠连接;6度时,梁与砖柱的连接不应削弱柱截面,独立砖柱顶部应在两个方向均有可靠连接;7~9度时不得采用独立砖柱。跨度不小于6m大梁的支承构件应采用组合砌体等加强措施,并满足承载力要求。7.3.8楼梯间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通长钢筋和φ4分布短钢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φ4点焊网片;7~9度时其他各层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60mm厚、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φ10的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配筋砖带不少于3皮,每皮的配筋不少于2φ6,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且不低于同层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
2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3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8、9度时不应采用装配式楼梯段;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4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所有墙体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通长钢筋和φ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φ4点焊网片。【说明】本条按2008局部修订,改为强制性条文。本次修订增加8、9度时不应采用装配式楼梯段的要求。附:2008年版条文:7.3.8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通长钢筋;7~9度时其它各层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其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φ10。2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3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4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通长拉结钢筋。7.4.1多层小砌块房屋应按表7.4.1的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芯柱。对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横墙较少的房屋、各层横墙很少的房屋,尚应分别按本规范第7.3.1条第2、3、4款关于增加层数的对应要求,按表7.4.1的要求设置芯柱。表7.4.1多层小砌块房屋芯柱设置要求房屋层数设置部位设置数量6度7度8度9度外墙转角,楼、电梯间四角;楼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大房外墙转角,灌实3个孔;内外四、五三、四二、三间内外墙交接处;错层部位横墙墙交接处,灌实4个孔;楼梯与外纵墙交接处;隔12m或单元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灌实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2个孔同上;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六五四纵墙交接处外墙转角,灌实5个孔;内外同上;各内墙(轴线)与外纵墙墙交接处,灌实4个孔;内墙七六五二交接处;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灌实4~5个孔;洞交接处和洞口两侧口两侧各灌实1个孔外墙转角,灌实7个孔;内外同上;墙交接处,灌实5个孔;内墙七≥六≥三横墙内芯柱间距不大于2m交接处,灌实4~5个孔:洞口两侧各灌实1个孔注:外墙转角、内外墙交接处、楼电梯间四角等部位,应允许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替代部分芯柱。【说明】本次修订,按多层砖房的表7.3.1增加楼电梯间的芯柱或构造柱。并补充9度的设置要求。附:2001版条文:7.4.1小砌块房屋应按表7.4.1的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芯柱,对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表7.4.1的要求设置芯柱。表7.4.1小砌块房屋芯柱设置要求房屋层数设置部位6度7度8度设置数量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大房间内四、五三、四二、三外墙交接处;隔15m或单元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外墙转角,灌实3个孔;
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大房间内外内外墙交接处,灌实4个孔六五四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纵墙交接处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各内墙(轴外墙转角,灌实5个孔;线)与外纵墙交接处;8、9度时,内外墙交接处,灌实4个孔;内墙交接七六五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和洞口处,灌实4~5个孔;洞口两侧各灌实1两侧个孔同上;外墙转角,灌实7个孔;横墙内芯柱间距不宜大于2m内外墙交接处,灌实5个孔;内墙交接七六处,灌实4~5个孔:洞口两侧各灌实1个孔注:外墙转角、内外墙交接处、楼电梯间四角等部位,应允许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替代部分芯柱。7.4.4多层小砌块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位置应按本规范第7.3.3条多层砖砌体房屋圈梁的要求执行,圈梁宽度不应小于190mm,配筋不应少于4φ1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说明】本次修订,小砌块房屋的圈梁设置位置的要求同砖砌体房屋,直接引用而不重复。附:2001版条文:7.4.4小砌块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应按表7.4.4的要求设置,圈梁宽度不应小于190mm,配筋不应少于4φ1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表7.4.4小砌块房屋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要求烈度墙类6、78外墙和内纵墙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同上;屋盖处沿所有横墙;内横墙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同上;各层所有横墙构造柱对应部位7.5.7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楼盖应符合下列要求:1过渡层的底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厚不应小于120mm;并应少开洞、开小洞,当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2其它楼层,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时均应设现浇圈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墙体周边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可靠连接。【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7.5.3条。7.5.8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钢筋混凝土托墙梁,其截面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300mm,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10。2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梁端在1.5倍梁高且不小于1/5梁净跨范围内,以及上部墙体的洞口处和洞口两侧各500mm且不小于梁高的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3沿梁高应设腰筋,数量不应少于2φ14,间距不应大于200mm。4梁的主筋和腰筋应按受拉钢筋的要求锚固在柱内,且支座上部的纵向钢筋在柱内的锚固长度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框支梁的有关要求。【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7.5.4条。8.1.3钢结构房屋应根据设防分类、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8.1.3确定。表8.1.3钢结构房屋的抗震等级房屋高度烈度6789≤50m—四三二>50m四三二一
注:1高度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和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2一般情况,构件的抗震等级应与结构相同;当某个部位各构件的承载力均满足2倍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内力要求时,7~9度的构件抗震等级应允许按降低一度确定;3本章“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一、二、三、四级”的简称。【说明】将2001版对不同烈度、不同层数所规定的“作用效应调整系数”和“抗震构造措施”共7种,调整、归纳、整理为四个不同的要求,称之为抗震等级。2001版以12层为界区分改为50m为界。对6度高度不超过50m的钢结构,与2001版相同,其“作用效应调整系数”和“抗震构造措施”可按非抗震设计执行。不同的抗震等级,体现不同的延性要求。可借鉴国外相应的抗震规范,如欧洲Eurocode8、美国AISC、日本BCJ的高、中、低等延性要求的规定。而且,按抗震设计等能量的概念,当构件的承载力明显提高,能满足烈度高一度的地震作用的要求时,延性要求可适当降低,故允许降低其抗震等级。甲、乙类设防的建筑结构,其抗震设防标准的确定,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处理,不再重复。附:2001版条文:8.1.3钢结构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系数,并采取不同的抗震构造措施。8.3.1框架柱的长细比,一级不应大于60235/fay,二级不应大于80235/fay,三级不应大于100√235/fay,四级时不应大于120235/f。ay【说明】框架柱的长细比关系到钢结构的整体稳定。研究表明,钢结构高度加大时,轴力加大,竖向地震对框架柱的影响很大。本条规定与2001版相比,高于50m时,7、8度有所放松;低于50m时,8、9度有所加严。附:2001版条文:8.3.1框架柱的长细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超过12层的钢框架柱的长细比,6~8度时不应大于120235f,9度时不应大ay于100235f。ay2超过12层的钢框架柱的长细比,应符合表8.3.1的规定:8.3.1超过12层框架的柱长细比限值烈度6度7度8度9度长细比120806060注:表列数值适用于Q235钢,采用其它牌号钢材时,应乘以235f。ay8.3.6梁与柱刚性连接时,柱在梁翼缘上下各500mm的范围内,柱翼缘与柱腹板间或箱形柱壁板间的连接焊缝应采用坡口全焊透焊缝。【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8.3.6条。8.4.1中心支撑的长细比和宽厚比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撑杆件的长细比,按压杆设计时,不宜大于120235f;中心支撑杆一、二、ay三级时不得采用拉杆,四级时可采用拉杆,其长细比不宜大于180235f。ay3支撑杆件的板件宽厚比,不应大于表8.4.1规定的限值。采用节点板连接时,应注意节点板的强度和稳定。表8.4.1钢结构中心支撑板件宽厚比限值抗震等级板件名称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翼缘外伸部分891013工字形截面腹板25262733箱形截面壁板18202530圆管外径与壁厚比38404042注:表列数值适用于Q235钢,采用其它牌号钢材应乘以235f,圆管应乘以235f。ayay【说明】参考AISC341-05抗震规程,中心支撑长细比限值对特殊中心支撑框架和普通中心支撑框架均规定不大于120235f,据此作了相应修改。对支撑板件宽厚限值也作了适当修改和补充。三级时不宜y放宽。
中心支撑杆件主要用于50m以上房屋。本次修改按抗震等级划分后,对50m以上房屋的工字形截面构件有所放松:9度由7,21放松为8,25;8度时由8,23放松为9,26;7度时由8,23放松为10,27;6度时由9,25放松为13,33。附:2001版条文:8.4.2中心支撑杆件的长细比和板件宽厚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撑杆件的长细比,不宜大于表8.4.2-1的限值:表8.4.2-1钢结构中心支撑杆件长细比限值类型6、7度8度9度按压杆设计150120120不超过12层按拉杆设计200150150超过12层1209060注:.表列数值适用于Q235钢,采用其它牌号钢材应乘以235f。ay2支撑杆件的板件宽厚比,不应大于表8.4.2-2规定的限值。采用节点板连接时,应注意节点板的强度和稳定。表8.4.2-2钢结构中心支撑板件宽厚比限值板件名称不超过12层超过12层7度8度9度6度7度8度9度翼缘外伸部分131199887工字形截面腹板33302725232321箱形截面腹板31282523212119圆管外径与壁厚比42404038注:.表列数值适用于Q235钢,采用其它牌号钢材应乘以235f。ay8.5.1偏心支撑框架消能梁段的钢材屈服强度不应大于345MPa。消能梁段及与消能梁段同一跨内的非消能梁段,其板件的宽厚比不应大于表8.5.1规定的限值。表8.5.1偏心支撑框架梁的板件宽厚比限值板件名称宽厚比限值翼缘外伸部分8N90(1−1.65)当N/Af≤0.14时Af腹板N当N/Af>0.14时33(2.3−1.65)Af注:表列数值适用于Q235钢,当材料为其它钢号时应乘以235/f。ay【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8.5.1条。10.1.3单层空旷房屋大厅,支承屋盖的承重结构,在下列情况下不应采用砖柱:17度(0.15g)、8度、9度时的大厅。2大厅内设有挑台。37度时大厅跨度大于12m或柱顶高度大于6m。46度时大厅跨度大于15m或柱顶高度大于8m。【说明】本次修订进一步限制砖柱的使用范围。附:2001版条文:10.1.3单层空旷房屋大厅,支承屋盖的承重结构,在下列情况下不应采用砖柱:19度时与8度Ⅲ、Ⅳ类场地的建筑。2大厅内设有挑台。38度Ⅰ、Ⅱ类场地和7度Ⅲ、Ⅳ类场地,大厅跨度大于15m或柱顶高度大于6m。
47度Ⅰ、Ⅱ类场地和6度Ⅲ、Ⅳ类场地,大厅跨度大于18m或柱顶高度大于8m。10.1.128度和9度时,高大山墙的壁柱应进行平面外的截面抗震验算。【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2.5条。10.1.15前厅与大厅,大厅与舞台间轴线上横墙,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在横墙两端,纵向梁支点及大洞口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或构造柱。2嵌砌在框架柱间的横墙应有部分设计成抗震等级为二级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3舞台口的柱和梁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舞台口大梁上承重砌体墙应设置间距不大于4m的立柱和间距不大于3m的圈梁,立柱、圈梁的截面尺寸、配筋及与周围砌体的拉结应符合多层砌体房屋要求。49度时,舞台口大梁上的墙体应采用轻质隔墙。【说明】本条除第4款稍作调整外,其余均保留2001版10.3.3条有关规定。附:2001版条文:10.3.3前厅与大厅,大厅与舞台间轴线上横墙,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在横墙两端,纵向梁支点及大洞口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或构造柱。2嵌砌在框架柱间的横墙应有部分设计成抗震等级为二级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3舞台口的柱和梁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舞台口大梁上承重砌体墙应设置间距不大于4m的立柱和间距不大于3m的圈梁,立柱、圈梁的截面尺寸、配筋及与周围砌体的拉结应符合多层砌体房屋要求。49度时,舞台口大梁上的砖墙不应承重。12.1.5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时,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的性能参数应经试验确定。2隔震装置在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达到免维护要求。3消能部件的设置部位,应采取便于检查和替换的措施。4设计文件上应注明对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的性能要求,安装前应按规定进行检测,确保性能符合要求。【说明】本条继续作为强制性条文。与2001版相比,主要变化是:1.将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等组合在一起,统称隔震装置。2.隔震装置的免维修年限,明确为“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即50年。3.为了确保隔震和消能减震的效果,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的性能参数应严格检验。其中隔震装置中的隔震支座采用相应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检验;而尚未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中的消能器,应采用本章12.3节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对黏滞流体消能器等可重复利用的消能器,抽检数量适当增多,抽检的消能器可用于主体结构;对金属屈服位移相关型消能器等不可重复利用的消能器,在同一类型中抽检数量不少于2个,抽检合格率为100%,抽检后不能用于主体结构。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应由第三方完成。附:2001版条文:12.1.5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时,隔震部件和消能减震部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隔震部件和消能减震部件的耐久性和设计参数应由试验确定。2设置隔震部件和消能减震部件的部位,除按计算确定外,应采取便于检查和替换的措施。3设计文件上应注明对隔震部件和消能减震部件性能要求,安装前应对工程中所用的各种类型和规格的原型部件进行抽样检测,每种类型和每一规格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抽样检测的合格率应为100%。12.2.1隔震设计应根据预期的竖向承载力、水平向减震系数和位移控制要求,选择适当的隔震装置及抗风装置组成结构的隔震层。
隔震支座应进行竖向承载力的验算和罕遇地震下水平位移的验算。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应根据水平向减震系数确定;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和9度时分别不应小于隔震层以上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20%和40%。【说明】本条继续作为强制性条文。文字略加修改,删去关于抵抗地基微振动的刚度要求,因微振动对隔震装置的影响可忽略不计。附:2001版条文:12.2.1隔震设计应根据预期的水平向减震系数和位移控制要求,选择适当的隔震支座(含阻尼器)及为抵抗地基微震动与风荷载提供初刚度的部件组成结构的隔震层。隔震支座应进行竖向承载力的验算和罕遇地震下水平位移的验算。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应根据水平向减震系数确定;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和9度时分别不应小于隔震层以上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20%和40%。12.2.9隔震层以下的结构和基础应符合下列要求:1隔震层支墩、支柱及相连构件,应采用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底部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力矩进行承载力验算。2隔震层以下的结构、地下室和隔震塔楼下的底盘中直接支承塔楼结构的相关构件,应满足嵌固的刚度比和设防烈度下的抗震承载力要求,并按罕遇地震下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隔震塔楼的底盘在罕遇地震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应满足表12.2.9要求。3隔震建筑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和地基处理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进行,甲、乙类建筑的抗液化措施应按提高一个液化等级确定,直至全部消除液化沉陷。表12.2.9隔震塔楼下部底盘结构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下部结构类型[θp]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结构1/100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1/200钢筋混凝土抗震墙1/250【说明】本次修订,增加了首层顶及大底盘上部的塔楼采用隔震设计时对下部结构的要求,并进一步明确抗震承载力和变形验算要求。附:2001版条文:12.2.9隔震层以下结构(包括地下室)的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应采用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底部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力矩进行计算。隔震建筑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和地基处理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进行,甲、乙类建筑的抗液化措施应按提高一个液化等级确定,直至全部消除液化沉陷。《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修订送审稿勘误1.P4第6行,第3.3.2条“建筑场地为I0类时…”改为““建筑场地为I类时…”;2.P4第9行,删除“本次修订,只有I0类场地,才允许降低抗震构造要求”;3.P15倒数第1行,删除“规范第3.3.2条丙类建筑允许降低一度采取抗震构造的规定只适用于表4.1.6中的I0类场地”;4.P18倒数18行,公式(4.3.4)改为:N=Nβ[0.94ln(ds+2)−0.1dw−0.31]3/ρcr0Mc相关符号说明不变
5.P18倒数第6行,“0.76”改为“0.8”;倒数第5行“0.94”改为“0.98”;倒数第4行“1.03”改为“1.05”;6.P26第2行,删除“8、9度”;7.P28第5.2.1条,删除以下两处字样:1)α1的注解中“和多层内框架砖房”;2)δn注解中的“多层内框架砖房可取0.2,”。8.P51倒数第10行,删除“粘土”2字;9.P96第10行,“9度、8度时的大厅”改为“7度(0.15g)、8度、9度时的大厅”;10.P97第19行,“舞台口大梁上的砖墙不应承重”,改为“舞台口大梁上的墙体应采用轻质隔墙”;11.P97第26行,“每隔500mm设置2φ6拉结钢筋”改为“每隔400mm在水平灰缝内设置钢筋网片”;12.P97倒数第15行,“挑式挑台”改为“悬挑式挑台”;13.P109第7~8行,删除“消能器”3字;14.P141第G.2.3条第2款内容改为“钢框架部分按刚度计算分配的最大楼层地震剪力,不宜小于结构总地震剪力的10%。当小于10%时,核心筒的墙体,在底部加强部位应承担全部地震作用,其他部位承担的地震作用应增大不少于10%;墙体构造的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一级时应适当提高。”15.P141倒数第3行,第G.2.4条“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改为“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16.P142第3行,删除“和轴力”3字。17.P164第11行,第N.0.3条第1款中的“测向力”改为“侧向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B4983-1985拧紧型真空快卸法兰.pdf
- GB4987-1985岩石平板.pdf
- GB4988-1985船舶和海上石油平台用电工产品的额定频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pdf
- 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pdf
- 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pdf
- GB50009-2001(2006年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pdf
- GB50010-2010(2015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pdf
-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pdf
- GB50011-2001(2008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pdf
-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pdf
- GB50014-2006(2011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版).pdf
- GB50015-2003(2009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pdf
- GB50015-2003英文版建筑给水、排水规范英文版.pdf
- GB50019-2003英文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英文版.pdf
- GB50021-2001(2009年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pdf
- GB50023-200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pdf
- 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pdf
- 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