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6.77 KB
- 2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956-91IEC378-1972代替GB5956-86房间空调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Safetyrequirementsfortheelectricalequipmentofroomair-conditioners非正式版仅供参考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378(1972)《房间空调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房间空调器(以下简称空调器)。本标准主要涉及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不涉及空调器的运行性能要求。注:本标准适用于第2章规定的空调器。本标准既不包括应用水冷的冷凝器,也不包括应用开启式压缩机的空调器和设计用三相或直流电源供电的空调器。2术语凡使用“电压”和“电流”术语处,除非另有说明,均指有效值。以下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空调器用以装在窗户、墙洞和托架上,或整体装配在一个箱内的机组。主要向一封闭的空间、房间或区域不用风道而提供处理过的空气。其结构主要包括为降温和去湿用的制冷系统、空气循环和净化设备,还可以包括供热、加湿、通风和排风装置。2.2A型空调器用于与11.2.1条表2中A行所规定的气候相似的地区。2.3B型空调器用于与11.2.1条表2中B行所规定的气候相似的地区。2.4AB型空调器用于与11.2.1条表2中A行和B行所规定的两种气候相似的地区。2.5额定电压制造厂为空调器规定的电压。2.6额定电压范围制造厂为空调器规定的电压范围,以上下限表示。2.7输入功率制造厂给空调器在第11章规定的工况条件下运行时所规定的输入功率。2.8额定电流制造厂给空调器在第11章规定的工况条件下运行时所规定的电流。2.9额定频率制造厂为空调器规定的频率。2.10额定频率范围制造厂给空调器规定的频率范围,以上下限表示。2.11可触及的金属部件用“试验指”(图1)可接触到的金属部件,包括那些不用工具就可以移动的用盖子保护的部件。2.12可拆卸的部件不用工具就能拆卸的部件。2.13不可拆卸的软线或软缆只能用工具才能拆下与空调器连接的软线或软缆。2.14连接器指连接到空调器上的电气连接装置,它包括两部分:活动连接器和一个电器插座。2.15基本绝缘为了使空调器正常工作并对防触电起基本保护的必需的绝缘。2.16附加绝缘除基本绝缘以外的一种独立的绝缘。当基本绝缘失效时,它能起保护作用。2.17双重绝缘既有基本绝缘又有附加绝缘的绝缘。
2.18加强绝缘一种改进的基本绝缘,它的机械和电气性能对防触电保护起到和双重绝缘同样的作用。2.19OI类空调器至少有基本绝缘,并带有接地端子,而且有不可拆卸的软缆或软线。但其软缆或软线没有接地导线插头,也无接地插脚,不能插入带有接地端的电源插座。OI类器具的部件可带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或使部件在特低电压下运行。2.20I类空调器至少有基本绝缘,并带有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而对于用软缆或软线连接的空调器,则提供带接地触点的电器插座,或提供带接地导体的不可拆卸的软缆或软线和带接地触点的插头。Ⅰ类空调器部件可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或使部件在特低电压下运行。2.21Ⅱ类空调器具有双重绝缘和(或)加强绝缘,而不带接地装置的空调器。这类空调器可以是下列三种型式之一:a.具有坚固、耐用、整体的绝缘材料外壳的空调器,绝缘材料包住除小零件(例如铭牌、螺钉、铆钉,它们至少用相当于加强绝缘的绝缘与带电部件隔离)外的所有金属部件。这类空调器称为有绝缘外壳的Ⅱ类空调器。b.具有坚固的整体的金属外壳,外壳内除那些因使用双重绝缘明显不合适而用加强绝缘的部件外,全部用双重绝缘,这类空调器称为有金属外壳的空调器。c.a.和b.组合的综合型空调器。绝缘外壳的Ⅱ类空调器的外壳可以构成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的一部分或全部。如果具有双重绝缘和(或)加强绝缘的空调器有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它可以被看成是1类或OI类结构。Ⅱ类空调器可以有在特低电压下运行的部件。2.22安全特低电压导体之间和导体与地线之间的额定电压不超过42V,而无负荷电压不超过50V的电压。如果安全特低电压系由供电干线提供,则必需通过一个带独立绕组的转换器或安全隔离变压器。2.23温控器一种对温度敏感的器件,能自动打开和关闭电路,或改变电流。在正常运行下,调节空气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2.24热脱扣器在非正常运行时,能自动断开电路或降低电流,从而限制电器或电器部件温度的器件,这种器件的整定值用户是不能调整的。2.25自动复位的热脱扣器在电器的有关部件充分冷却后,能自动接通电路的热脱扣器。2.26非自动复位的热脱扣器要用手复位或更换零件才能再接通电路的热脱扣器。2.27工具改锥、旋具或其他任何可以用来旋动螺钉或类似固定件的物体。3一般要求应保证空调器在正常使用中安全可靠地运行,即使误操作也不会给人及周围环境带来危险。是否合格,通过全部有关测试进行检验。4试验的一般说明
4.1按照本标准进行的试验是型式试验。除非另有规定,均系对单个的、有代表性的产品样品进行所有有关的试验。除非另有规定,所有试验均应按本标准内的条文顺序进行。注:本标准的试验可结合GB7725《房间空调器》标准进行。4.2除非另有规定,空调器应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进行试验。如果有条件,还应在额定电压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值进行试验。4.3被试验的空调器,尽量按正常安装条件,按制造厂的安装说明书安装。对于特定的试验,应采取措施维持室内外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在规定的条件下。4.4对于备有配件的空调器,应装上试验结果最差的配件(这些使用的配件的性能应在制造厂的规定范围内)后进行试验。4.5试验前,空调器应在环境温度20±5℃下至少运转2h。4.6除非另有说明,否则AB型机组应该满足本标准对A型和B型机组规定的所有要求。4.7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环境温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5电压额定值空调器的最大额定电压值为单相交流250V。注:这个要求是以在正常使用下,供电线路和接地之间的电压不会超过250V这个假定为根据的。6分类空调器按防触电保护分类。本标准适用于OI类和I类空调器。7标志7.1空调器铭牌上应标明下列内容(见7.8条):a.A型、B型或AB型气候的规定;b.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以伏特(V)为单位;www.bzfxw.comc.额定频率或额定频率范围。以赫兹(Hz)为单位;d.额定输入功率[以瓦(W)或千瓦(kW)为单位]或额定电流[以安培(A)为单位],可以分别标明制热和制冷时的额定值。如果只表示一种额定值,则它应是在同一时间内,电路内能够有的总的最大输入功率或电流;e.熔丝的(如果使用的话)额定值和型号(见条文10);f.制造厂的名称或注册商标或标志;g.制造厂的机型或参考型号;h.永久性连接的空调器最大部件转子的堵转电流。注:对于必需的标志,也可见GB7725。7.2如果空调器可在不同的电压和(或)不同的频率下运行,要改变电源电压和(或)频率时,接线的改变必须明显无误地标明在靠近转换装置的地方。7.3如果使用符号表示,应采用下列规定符号:V伏特;W瓦;Hz赫兹;A安培;kW千瓦;~交流电。7.4接地端子应用符号表示,此标志不应放在螺钉、可移动的垫圈或当要接线时需要移动的部件上。7.5调节装置的不同位置和开关的不同位置应用数字、字母或其他可见的方法表示,“关”的位置不应只用文字表示。
如果用数字表示不同的位置,“关”的位置应用数字“0”表示,较大的输出、输入转速,冷却效果等应用较高的数字表示。数字0不应用于任何其它标志。7.6如果在安装空调器时需要专门的预防措施,这些措施应在空调器的说明书中详细说明。例如空调器安装在凹处或嵌入安装时,可能需要专门的预防措施。如果空调器没装有不可拆卸的带插头的软缆或软线或其它与供电电源断开的装置(所有触点至少有3mm触点间隙),则在说明书内应说明在固定布线内必须装有这类断开装置。开关是具有所需的触点间隙的电源断开装置,而其它微间隙结构、微型断路器和接触器不可作为断开装置。为了保证在嵌装后能满足这个规定所需要的条件,说明书应清楚地包括以下内容:—一空调器所需空间的尺寸;—一在此空间内支撑和固定装置的尺寸和位置;—一空调器不同部件和周围装修部件间的最小空隙;—一通风开孔的最小尺寸及其正确的安排;一—空调器和电源间的连接和分离部件间的相互连接(如果有的话)。7.7本标准所要求的说明书和其他资料应采用销售地点国家的官方语言编写。使用的各种符号应以本标准规定的符号为准。7.8标志不应标在空调器可拆卸的部件上,而应该标在不可拆卸的耐久的并容易识别的部件上。7.1条规定的标志应放在安装后不用工具打开面板、盖等就可在室内侧识别的铭牌上。铭牌最好用金属制成,并应使它的结构和固定构成装配件的永久性部件。开关、温控器、热脱扣器和其他控制器件上的标志和说明应标明在这些部件的附近,它们不应标在可能会引起对标志误解的可拆卸的部件上。用一块浸过水的布用手擦拭标志15s,然后再用一块浸汽油的布擦拭标志15s,检验是否www.bzfxw.com符合要求。通过本条的全部试验后,标志仍应清晰明了,并不易挪动,也不应有任何卷曲。8防触电保护8.1空调器的结构和外壳应具有良好的防触电保护,正常使用时,即使移去可拆卸的部件后也应能防止意外地与空调器所有位置的带电部件接触。挂壁式或嵌入式空调器,安装就绪后应进行该项试验。空调器外壳上除了使用和工作所必需的开孔外,不应有可能接触到带电部件的其它开孔。不应依靠油漆、瓷漆、金属部件上的氧化膜、垫圈和密封胶(除热固型外)等做为保护性的绝缘层。自固性树脂不应作为密封材料。通过视检和用图1所示的标准试验指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此外Ⅱ类空调器的开孔和)OⅠ类Ⅰ类空调器的开孔(不包括金属部件接地的孔或接地触点的孔),应用图2所示的试验销进行试验。在每个可能的位置上都需用标准试验指和试验销进行检验,但用力无需过大。标准试验指不能进入的孔,应用一个同样尺寸的、直的、无关节的试验指加30N的力进行试验,如果这个试验指能进入,则再用图1的试验指重新试验,使标准试验指穿过此孔。用电触指示器显示与带电部件的接触。标准试验指不应触到带电部件或仅用油漆、瓷漆、普通纸、棉织物、氧化膜、垫圈或密封胶保护的带电部件。试验销不应触到带电部件。
注:建议用灯泡作接触指示,其电压不低于40V。8.2用以防止偶然接触带电部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正常工作时不得松动,并且不用工具就不可能拆卸。通过视检和人工试验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8.3操作旋钮、把手、杠杆等旋转轴不应带电。在正常使用下供抓握或操作用的把手、杠杆和旋钮,如果它们的轴或接头在绝缘失效可能带电时,则应用绝缘材料制作或用绝缘材料充分覆盖。此要求不适用于与接地触点或接地端子有可靠的连接,或用接地金属与带电部件隔离的把手、杠杆和旋钮。注: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与带电部件隔离的部件,在绝缘失效的情况下,认为不会带电。通过视检和人工试验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9降雨空调器的电气部件应能防止雨淋。设计成全部安装在室内而无室外部分的空调器,无需进行降雨试验。如果有风管接到室外,则应用模拟实际安装的试验装置,在风管的终端进行降雨试验。应按本条文规定的降雨试验确定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接着进行16章的试验。空调器应按制造厂的说明书安装在模拟的窗上或孔洞上,在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之间应安装一块合适的挡板,以防止雨水喷淋到室内部分中。降雨试验前应按16.2条规定的方法测量空调器的绝缘电阻,其值应不小于2MΩ。将空调器置于三个喷淋头的焦点区,其所在位置应能使最大量的水喷淋到空调器上。喷头与垂线成45°。对着离带电部件最近的百叶窗喷淋。三个喷淋头的喷水方向和安装配置如图3所示。每个喷淋头均带有控制阀或关闭阀及www.bzfxw.com指示喷淋头水压的压力表。喷淋头应按图4结构制作。每个喷淋头应设计成供水压力为3.5N/cm2(51b/in2)时,出水量为190L/h(50gal/h)。试验历时1h。降雨试验结束后,立即按16.2条的方法测试空调器的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0.5MΩ,而且应经受住16.3条规定的绝缘强度试验,不应出现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任何损坏。10起动空调器的起动不应造成熔丝熔断。通过试验确定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制造厂指定采用延时熔丝,则试验应用制造厂指定型号的熔丝和额定电流进行起动试验(这是一种临时性的试验)。在其他情况下,应用表1规定的银丝或任何其他等效的方法进行起动试验。长度为85mm,直径按下表的银丝与空调器串联。银丝的含银量不小于99.9%,并水平地安放在80mm×80mm×150mm的盒子的中心,且拉直。
A型空调器应在保持干球温度为43℃、湿球温度为26℃的室内条件下运行(B型空调器的环境条件待定)。空调器必须在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的下限运行1h然后关闭。如果空调器操作旋钮附近有一个标明最小重新起动时间的永久而明显的标志,则在指定的时间过去后再重新起动。若无标志时则在风扇运行停止后重新起动,起动后再运行至少10min。按上述程序重复起动四次。在试验过程中,银丝不应熔化,若过载保护装置属于人工复位型则不应动作。如果在试验过程中银丝的确熔断,且注明要使用延时熔丝时,则应注明附加标志(见7.1条)。11输入11.1在额定电压和频率以及额定条件下运行的空调器,其输入(瓦特或安培)不应超过按空调器的类型规定的额定输入的上限。11.2冷风型11.2.1按下述方法试验测得的空调器的输入电流或功率,其差值应不超过额定值的10%。空调器安装在试验房间内,根据空调器的类型(A型或B型),按表2内规定的额定条件运行,AB型空调器则应在两种条件下分别进行试验。风门、百叶窗、开关等按照制造厂的说明放在最大冷量的位置上。空气温度应选择代表www.bzfxw.com入口空气条件的三个测量点的平均值。空调器应一直运行到输入条件达到稳定为止。11.2.2试验电压应是空调器的额定电压,并应在空调器工作状态下保持这个电压。具有额定电压范围的空调器必须按其上限和下限值运行。11.2.3标有50Hz至60Hz频率范围的空调器选用最不利的频率进行试验。11.3电热型在下述条件下,测量输入到空调器加热器(加热元件加风扇电动机)的电流或功率不应超过空调器铭牌上标记的电流值或功率值的105%。在任何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对空调器进行试验。风门、开关等应根据制造厂的说明书放在最大加热位置上。空调器应在额定电压以及额定频率下运行。测量电流或功率应在空调器进线连接线上。具有额定电压范围的空调器可以只按其上限值进行试验。11.4热泵型(只有逆循环加热)制热时不要求进行该项试验。11.5热泵辅助电热型(综合逆循环和电加热)11.5.1热泵辅助电热型空调器在按下述条件试验时测得的电流或功率,其差值不应超过
铭牌上标志的总热负荷电流值或功率值:a.10%一当压缩机电机、风扇电机及与压缩机电机同时运行的所有电热元件通电时;b.5%一当不与压缩机电机同时运行的电热元件通电时。11.5.2空调器在室内的空气温度为干球21℃和湿球15℃条件下运行。所有同时工作的压缩机、风扇电机和电加热器均通电,用导风板和挡风板防止回流,测定输入功率和电流。其值应符合11.5.1中的a.项要求。11.5.3如果按11.5.2条测得的输入值超过11.5.1中a.项规定的值,则应在两个温度环境条件下,按下述方法对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试验。11.5.4室内的空气温度要保持在干球21℃和湿球15℃,室外的空气温度降低到能使和压缩机同时运行的所有电热器,通过它们的控制器通电时空调器所处的工况条件下运行的所有电热器,通过它们的控制器通电时空调器所处的工况条件下运行。记录最大输入功率和电流,其值应符合11.5.1中的a项要求。11.5.5是否符合11.5.1中的b.项要求,应对不与压缩机同时运行的加热器通电〔如11.3条电热型(只有电加热)确定。12发热(正常运行期间的温度)12.1空调器及其周围环境在正常使用时不应有过高的温度。在下述条件下,确定空调器各个部件的温度是否符合要求。嵌入式空调器,应按照制造厂的说明书,安装在用厚约20mm的胶合板或类似材料制成的模拟外壳内。试验中风门、百叶、开关等按照制造厂的说明放在最大制冷或制热的位置上。将合适的热电偶安放在各个电气部件上包括压缩机电机外壳、风扇电机绕组、起动继电器线圈、电容器、布线绝缘和支撑表面,如果空调器包括电热元件,则热电偶也应附装在靠近电热元件的导体绝缘、耐燃材料、热塑材料等上面。www.bzfxw.com绕组或线圈的温度用电阻法或用热电偶法测定。除电阻法外,温度可用细丝热电偶测定,应适当选择热电偶及其放置位置,以便对试验部件的温度影响最小。把手、旋钮、握手等的温度是在正常使用时手握表面的任何部分上测量的;如果把手是由隔热材料做成时,则测量,它与热的金属部件接触处的温度。在绝缘失效可能引起短路、带电部件与可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的接触处,穿通绝缘距离或爬电距离或电气间隙减少到条文25章规定的值以下,电气绝缘物温度的测定应在绝缘物表面上进行。多芯电缆或软线的分芯点是布置热电偶的位置。除加热器外,空调器应接上0.94倍最小额定电压到1.06倍最高额定电压之间的最不利的电压和最不利的频率,并在12.2、12.3和12.4条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运行。如果有加热元件,则在12.4条规定的条件下运行。注:通常,试验只在规定的最小或最大的电压下进行,并选最不利的电压为试验电压。12.2只在制冷循环下运行的A型或B型房间空调器,应在表3规定的试验室里进行试验,使空调器起动和运行,直至温度达到稳定。试验时每隔一定时间记录电器元件的温度。
12.3A型或B型热泵运行的空调器应增加如下试验:开关和可调百叶窗应按照制造厂的说明放在最大加热的位置上。空调器要保持在干球21℃、湿球15℃的室内运行,直至温度稳定。试验时,每隔一定时间记录电器元件的温度。12.4对只有电热循环的空调器,要进行如下试验:用空调器整机来做该项试验。在正常运行中,选择开关要放置在使电热器通电位置上。试验环境温度为23±2℃。电热元件连接到电源回路中,其输入功率为该电热器额定功率的1.15倍。空调器要在电热器和风扇电机接通的情况下运行,直至温度稳定。试验时,每隔一定时间记录电器元件的温度.12.5通过12.2、12.3和12.4条的试验进行检查,根据表4所示温度来确定是否合格。www.bzfxw.com12.6如果全封闭压缩机电机的绕组温度高于135℃(对于合成绝缘)或125℃(非合成绝缘),
或全封闭压缩机电机绕组温度无法测量、则应进行寿命试验,以验证绕组达到的温度不影响空调器的安全。这种寿命试验对于给定型号的全封团压缩机电机只进行一次。12.7如果所用的电气绝缘不是表4中指定的,则制造厂应保证当空调器正常使用时所达到的温度不会损坏这些材料。13过载条件(最大运行期间)下的运行13.1加热元件的设计和结构应能承受在正常使用下可能会产生的过载。是否合格,通过在23±2℃的环境温度进行13.2条的试验来确定。13.2空调器预热到12章试验期间达到的温度后,电热元件通电。其输入功率:──为额定输入功率的1.33倍(对额定输入功率不超过100W的器具)。──为额定输入功率的1.27倍或额定输入功率的1.21倍加12W(选其较大者),(对额定输入功率超过100W的器具)。在这些条件下,带有温控器或其它控温装置(如果有的话)的加热元件应能经受15次运行循环,或者连续工作直至达到稳定状态为止,但不少于5h。13.3试验后,空调器不得出现本标准所不允许的任何损坏,尤其是电热丝、内部布线和总装配不应变形,使爬电距离和间隙不应减小到小于25章规定值以下。接头和连接件不应松动。14泄漏电流14.1空调器应有足够的电气绝缘按14.2条测量泄漏电流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空调器施加1.06倍额定电压或1.06倍额定电压上限的电压(对于有额定电压范围的空调器),并在表2所述的工况条件下运行。14.2泄漏电流的测量空调器的泄漏电流测量应按图5进行,即在电源的任一极与绝缘材料外部部件上的金www.bzfxw.com属箔连接在一起的可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进行。测量电路的电阻应为2000±100Ω。测出的泄漏电流不应超过:──0.5mA(对于OI类空调器)。──1.5mA(对于I类空调器)。注:进行本试验时,要求空调器通过隔离变压器供电,否则空调器必须对地绝缘。15防潮空调器的电气部件应能耐受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潮湿条件。是否合格按本章规定的湿热条件进行检验。随后按16章的规定进行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试验。如有需要,拆下在正常使用时能够拆卸的部件,并与主部件一起经受湿热条件试验。空调器放在潮湿箱中或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1%~95%之间的试验室里。潮湿箱或试验室内各处空气的干球温度应保持在20℃到30℃之间任选一温度值,波动值在1℃以内。空调器在潮湿箱或试验室里放置48h。注:在开始湿热试验前,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试验温度或高于试验温度,但最高不超过4℃,历时至少4h。在湿度试验室内,将饱和的硫酸钠(Na2SO4)或亚硫酸钠((Na2SO2)溶液放在和空气有足够大接触表面的容器里,就能得到91%~95%的湿度。在湿热试验完成后,应立即进行空调器的绝缘电阻试验(按16.2条)和电气强度试验(按16.3条)。16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16.1空调器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通过16.2条绝缘电阻的测量和16.3条电气强度试验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16.2绝缘电阻的测量绝缘电阻在施加约500V的直流电压1min后进行测定。如有电热元件应将它断开。电压施加在带电部件与可触及金属部件之间,该可触及金属件与绝缘材料制成的外部部件包着的金属箔相接触。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MΩ。16.3电气强度试验试验电压应为基本正弦波,频率50Hz,历时1min。试验电压值见表5。17非正常运行17.1空调器的设计,应尽可能做到避免由于非正常或误操作而引起火灾、机械损坏或触电事故。通过17.2至17.6条的试验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17.2冷凝器风扇电机堵转时,风扇电机的外壳和绕组的温度不应过高。通过下述试验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电机应在安装位置上进行堵转试验。试验时,风扇叶片、电机支架等不拆除。注:如果电机已在和空调器相类似的条件下进行过型式试验,就不需作进一步的试验。空调器按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上限值(对具有额定电压范围的空调器)供电,并在23±2℃的环境温度下运行,直至达到稳定。其它的试验要求见12.1条。空调器在上述条件下运行15天(360h)。除非保护装置(如果有)在试验结束前永久性断开电路,则试验可不再进行。如果电机绕组温度低于90℃,当达到稳定状态时,试验不再进行。试验期间,温度不应超过下列数值:a.如果风扇电机不具有组合保护装置:风扇电机外壳(封闭型)为150℃;风扇电机绕组(A级)为150℃;
风扇电机绕组(E级)为165℃;风扇电机绕组(B级)为175℃。b.如果风扇电机具有组合保护装置保护:在第一个小时内为200℃;试验结束时为175℃;试验期间的平均值为150℃。试验进行72h后,电机应能经受住163条规定的电气强度试验。在试验期间,过载保护装置(如果有的话)可以动作。对于有两台冷凝器风扇电机的空调器,试验时应将一台风扇电机堵转。17.3对于装有任何其它电机的空调器,电机应堵转。空调器在20±5℃的环境温度下施加1.1倍额定电压通电运行,直至温度达到稳定。其他的试验要求见12.1条所述。在试验期间,电机外壳温度不应超过150℃。注:如果空调器有多台电机,则应逐台进行电机堵转试验,每次试验期间只堵转一台电机。17.4装有电热器的空调器不应使与空调器内侧接触的易燃材料和整机内部的易燃材料起燃;风扇电机堵转或不能起动时,不应从外壳释放出燃烧的微粒或熔化的金属。风扇电机应堵转,并用双层漂白布包在空调器室内侧,使其紧贴靠近孔道的外壳上。试验条件应如17.2条的规定,试验直到温度达到稳定状态为止。注:该布应该是0.9m到1m宽的漂白布,每公斤长约28m到30m,每一平方厘米内的支数为“13×11”,即一个方向有13根线,另一方向有11根线。如果空调器的电热元件使用保险丝型或保险丝型与温控器结合的热保护装置,则试验应进行五次每次试验用不同的保护装置。17.5经17.2、17.3和17.4条试验后,连接并不应松动,空调器应能继续使用。在空调器冷却到所在环境温度后,应能经受16.3条规定的电气强度试验,但试验电压只施加在带电部件与可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对加热元件,在17.4条试验之后,试验电压应降到1000V。17.6应对压缩机电机提供由于过载或不能起动引起过热的过热或过流保护装置。通过以下试验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全封闭压缩机电机按正常使用时充好了油和制冷剂,其转子预先就由制造厂堵住,安置在环境温度20±5℃房间内。把压缩机电机连接到图6所示电源电路上。电源电压为1.1倍额定电压。压缩机电机组件要配用保护装置循环运行18d。如果试验中保护装置使电路长期断开,则应中止试验。电源极性每24h应反接一次。地和外壳之间的30A熔断器不应熔断。电源的一个极要接地。手动复位保护装置应能切断堵转电流50次而不损坏。试验中,外壳外部温度不应超过150℃(用热电偶测定)。在上述试验条件下,自动保护装置运行72h,或手动复位保护装置动作50次以后,压缩机电机应经受住16.3条所述的电气强度试验。试验结束时,在两倍额定电压下测量绕组与壳体之间的泄漏电流,其值不得超过2mA。18结构18.1未经浸渍的木、丝、纸和类似的纤维性材料,不应作为电气绝缘材料。这个要求不适用于全封闭电动机压缩机。18.2带电导线上的绝缘珠和其他陶瓷绝缘子应固定或支撑牢固,使其位置固定不变,但不应放在锐边或锐角上。18.3在带电部件与可能被腐蚀的绝热材料之间应有效地防止接触。
18.4电热元件所用的金属螺栓或类似的零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耐腐蚀。18.5空调器的结构应使所用的电气绝缘材料不受冷凝水的影响,不受从容器、皮管和管接头等处漏下的液体的影响。通过视检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18.6把手、旋钮和操作杆等应可靠地固定,以保证在正常使用中不松动。在把手、操作杆或旋钮上施加一定的轴向力1min,视检是否松动来确定是否合格。如果把手、操作杆或旋钮的形状在正常使用下,不可能施加轴向拉力,则力的大小应为:对于电气部件的操作装置为15N;其他情况下为20N。如果它们的形状可以施加轴向拉力,则此力为:对于电气部件的操作装置为30N;其他情况,下为50N。18.7可能需要更换的部件,如开关和电容器,应适当固定。注:只允许对小电阻、小电容器、小电感等用焊接固定(如果这些部件能用焊接固定的话)。允许用铆接固定。19内部布线19.1电线槽应光滑,无锐边、毛刺等。绝缘导线通过的金属板上的孔洞应光滑、圆角或带有套管。布线(包括全封闭压缩机的内部布线)应有效地防止与运动部件接触,以免磨损布线。通过视检与测量确定是否符合要求。19.2空调器内部布线与各个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应有适当保护或包封。通过视检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19.3内部布线应固定牢固,绝缘良好,以确保在正常使用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会减小到25章的规定值以下。布线的绝缘在正常使用下不应损坏。通过视检、测量和人工试验确定是否符合要求。注:如果导线的绝缘在电气绝缘性能方面不符合导线的有关标准规定,即认为该导线是裸导线。如有怀疑,可在导线与包住绝缘的金属箔之间施加2000V的电压进行试验,也可进行其它试验。19.4整装式的多芯线的布线材料剥掉的长度不应超过75mm,除非布线材料剥掉后导线绝缘层的最小壁厚至少1.5mm。如果布线材料剥掉后导线绝缘层不小于0.7mm,而且装在隔离的金属外壳内,则剥掉的长度不限。19.5标有绿/黄双色导线只能接到接地端子上,不能接到其它端子上。19.6在正常使用中承受超过7.5℃的绝缘导线,应用耐高温的绝缘材料。应在12章的试验过程中确定是否符合要求。19.7如果一个带有极性插头的空调器要与带标志(接地)的电源线连接,则作为空调器的一个部件的灯座,其布线应使灯座的螺口与带接地标志的导线连接。单极的开关装置或过流装置不应接到中性导线上。20元件20.1各个部件,例如温控器、插头、灯座、开关等,应符合相应标准的安全要求。如果部件上有运行特性标志,则空调器内使用的部件的条件应符合其标志内容。电容器应标有额定电压(V)、额定频率(Hz)和额定电容(μF),并有外部的金属箔接线端子标识符号。在没有温控器相应标准的情况下,应遵守附录A有关规定。对必须符合其他规定的部件进行试验时,一般应按照有关规定单独进行试验。部件按照其标志进行试验,样品数应按有关规定抽取。
对与电机绕组永久串联的电容器,要检查空调器在1.1倍额定电压和最小负载下运行时,跨在电容器上的电压应不大于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个别额定值没有标注的部件应在空调器运行条件下进行试验。样品数一般应根据有关规定抽取。注:如果需要提供额外的部件样品,则应与空调器一起提供,以简化试验程序。装在空调器内的部件,应作为空调器的一部分进行本标准的所有试验。符合相应的元件标准的有关元件不必保证符合本标准的各项要求。20.2空调器不应装有:接在软缆或软线中的开关;万一空调器出故障,靠短路造成停电的装置。20.3电容器不应连接在热脱扣器的两个触点之间。20.4变压器应有短路保护,并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要求(除安全变压器外)。安全变压器应有短路保护器。通过视检确定是否符合要求。如有需要,则变压器应按相应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短路试验时,也应与变庄器输出接线端子连接的布线一起试验。21电源连接及外部软缆和软线21.1不打算与固定布线永久连接的空调器,应用不可拆卸的软缆或软线或空调器耦合器供电。带有软线或软缆的空调器应包括工厂装配好的型号和额定值合适的插头。空调器不应带有多于一根的供电软缆或软线。插头也不应配有多于一根的软缆或软线。注:额定电流不超过16A的空调器,其供电软线应装上插头。如果空调器提供插座,插座的位置应使插头方便地插入。通过视检确定是否符合要求。21.2软缆或软线的规格不应低于相应标准的普通厚橡胶保护套、软线或普通聚氯乙烯软线。Ⅰ类空调器使用的软缆或软线应有绿/黄双色芯线,它与空调器内部接地端子及插头的接地触点(如果有的话)连接。21.3软缆或软线的额定横截面积不应小于表6规定值:表6空调器的额定电流,A额定横截面积,mm2≤60.75>6~101>10~161.5>16~252.5>25~324>32~406>40~6310通过视检确定是否符合要求。21.4空调器应有软线固定装置,以减轻导线的应力(包括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处的扭力)并保护外套不受磨损软线应该使用绝缘材料或绝缘衬垫固定(否则,软缆或软线的绝缘失效,就会使可触及的金属部件带电)。可重新接线的、不可拆卸软线的固定装置的结构应使:──软缆或软线不与软线固定装置的夹紧螺钉接触(如果这些螺钉是可触及或与可触
及的金属部件有电气上的连接)。──软缆或软线不用金属螺钉直接压在软缆或软线上夹紧。可重新接线的、不可拆卸的软线的固定装置应便于更换软缆或软线。在更换软缆或软线时,需转动的螺钉不应用来固定其它部件。通过视检和下列试验确定是否符合要求。空调器的软缆或软线,应接到接线端子上。如果有接线端子螺钉,应拧紧。软缆或软线应不能塞入空调器内部以免损坏软缆或软线以及任何内部部件。软线用正常方法固定。软缆或软线要经受25次100N的拉力试验,每次试验1S。拉力施加在最不利的方向,但不应使用暴发力。然后对软缆或软线施加扭矩0.35N.m,试验1min。除非空调器的设计只使用一种型号的软缆或软线,否则应首先对22.2条规定的最小横截面的规格最低的软缆或软线进行试验,然后对规定的最大横截面积的下一个较高规格的软缆或软线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软缆或软线不应损坏。试验后,软缆或软线的位移不应大于2mm,导线在接线端子处不应有明显的移动。为测量纵向位移,试验开始前,在距离软线固定装置约2cm处作一标记。试验后,在软缆或软线受拉力作用的条件下,测出软缆或软线上标记相对于其固定装置的位移。21.5进线入口进线入口的设计应考虑到:当供电软线护套插入时不致损坏。一般可采用不易老化的绝缘材料制成的套管并安装牢固。入口套管应可靠固定,不用工具不能拆卸。对于不可重新接线、不可拆卸的具有可分离外套的软缆或软线,其进线入口套管,可用金属材料制成,但不能有棱边与毛刺,正常使用中不能摩擦软线,对于有金属进线入口的Ⅱ类空调器,要求有一套管,但不用橡胶套管。通过视检和人工试验确定是否合格。21.6空调器应留有装电源软缆或软线的足够空间,使其能顺利地通过和连接。罩盖尺寸应合适,以免损坏导线或导线的绝缘层。在安装罩盖前,应检查导线连接是否正确,布线是否合理。所有罩盖应给连接端子留有通道,而且不用专门工具便可拆卸。用22.2条规定的最大横截面积的导线来视检是否符合要求。21.7和固定布线永久连接的空调器,应有软缆入口、导管入口、分离器或压盖。导管入口和分离器的设计与位置应使导线的引入不影响触电保护。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会降低到小于25章规定值。通过视检确定是否符合要求。22外导线的接线端子22.1空调器应装有用螺钉、螺母或类似装置进行连接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应固定牢固。夹紧外导线的螺钉和螺母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它们不应用来固定任何其它部件,但在安装电源引线时为使内导线固定不动,也可用它们来夹紧内导线。22.2接线端子允许连接的导线的标称横截面积如表7所示。
通过视检并配上规定的最小和最大横截面积的软缆或软线进行测量确定是否符合22.1条和22.2条的要求。22.3接线端子应固定牢固,在拧紧或放松夹紧装置时,接线端子不应松动,内部布线不受应力,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降到小于25章规定的值。用22.2条规定的最大横截面积的导线拧紧又放松反复10次来视检是否合格(其作用的扭力为24.1条规定的扭力的三分之二)。注:接线端子可用两个螺钉固定,也可在凹槽内用一个螺钉固定,或用其它合适的方法固定,以防止松动。22.4接线端子应有足够的接触压力,固紧金属表面间的导线,而又不致损伤导线。22.5接线端子的设计应考虑到:导线不必特殊加工就能有效地进行连接,且当拧紧螺钉或螺母时,导线不会滑出。在按22.3条的试验后,通过视检确定是否符合22.1条和22.5条的要求。注:“导线的特殊加工”是指多股线的焊接,电缆耳环的使用,孔眼的制作等,但是不包括接线前为便于固定对多股线的整形扭弯。如果导线出现深的或尖锐的压痕,应视为损坏。22.6柱形端子应具有表8的尺寸。如果按22.2条规定的最小号导线在夹紧时,至少有两整圈的螺纹啮合,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则柱形螺纹的长度可以减少。表8mm导线插孔最小直径2.5最小标称螺纹直径2.5导线限制部件之间的最大间隙0.5接线端子的最小螺纹长度1.8夹紧螺钉与导线线端之间的最小距离(导线全插入时)1.5端子螺钉的螺纹长度。不应小于导线插孔的直径与接线端子螺纹实际长度之和。对于其它螺钉,其螺纹长度不应小于导线插孔的直径和接线端子螺纹规定的最小长度之和。带螺纹孔的接线端子部件和用螺钉将导线夹紧的接线端子部件,与带有镫形夹的接线端子一样,可以是两个单独的部件。接线端子螺纹的长度由螺纹先被导线插孔截断的地方量起。夹紧螺钉与导线线端之间的最小距离,只适用于导线不能贯穿的接线端子。22.7除按22.2条规定的最大导线轻轻夹紧时,仍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至少有两整圈的螺纹啮合、可以减少螺母的螺纹长度和螺钉长度外,螺钉端子和螺栓端子的最小尺寸应不小于表9。表9mm导线插孔的最小直径1.7最小标称螺纹直径3.0①
导线限制部件之间的最大间隙1.0固定部件或螺帽内螺纹的最小长度1.5螺钉或螺栓螺纹的最小长度4.0注:①对于BA螺纹,此值可减小到2.8。除非螺帽底部本身是圆弧形的。所有螺栓端子均需中间部件,如垫圈、夹紧板或防松装置。如果螺钉头的直径不够大,不足以压住导线,则螺钉端子需用中间部件。如果在螺钉头或螺母与导线之间使用中间部件,则螺钉或螺栓螺纹的最小长度应加上中间部件的厚度。将导线拧紧在位的部件,如果拧紧压力不传到这个部件上,该部件可用绝缘材料。通过检视、测量,如需要可用22.8条的试验来校核是否符合22.6条和22.7条的要求。对于标称的螺纹直径及螺钉头直径与螺钉体直径之间的标称差值,可允许有0.15mm的负偏差。注:如果所要求的尺寸有一个或几个大于规定的尺寸,只要偏离规定值不损害接线端子的功能,不必相应增加其它尺寸。22.8如果柱形端子的螺纹长度、螺钉孔或螺母的螺纹长度或螺钉的螺纹长度小于所规定的尺寸,或凸出的长度大于金属本身厚度的80%,则接线端子的机械强度通过下述试验确定:螺钉接头应进行24.1条的试验,扭矩加到规定扭矩的1.2倍。试验后,接线端子不应损坏。然后按22.2条的规定夹紧导线,并施加40N无冲击的轴向拉力,历时1min。。试验期间,接线端子上的导线不应有明显的移动。22.9用于连接外部软缆或软线的接线端子之处,每根接线应靠近其相应的接线端子或具有不同极性的接线端子及接地的端子上通过视检确定是否符合要求。22.10接线端子应分布合理或加以保护,以保证安装时多股绞合的导线中有一根线脱离接线端子,不会在带电部件和可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发生意外连接的危险通过视检和下述试验确定是否符合要求。从具有22.2条规定的标称横截面积软导线的一端剥去8mm长的绝缘。伸出多股绞合导线的一根线,而其余线全部插入接线端内并拧紧。接到带电接线端子上的那根伸出导线,不应接触任何可触及的或与可触及的金属部件连接的金属部件,或者接到接地端子上的那根伸出导线,不应接触到任何带电部件。22.11接线端子的螺钉,当旋松到最大限度时,不应接触到任何可触及的或与可触及的金属部件相连接的金属部件。在22.2条的试验期间,通过视检确定是否符合要求。23接地装置23.1绝缘失效时,可能成为带电的可触及的金属部件,应永久地、可靠地接到空调器接地端子上,或接到空调器进线装置的接地触点上。接地端子和接地触点与中性接线端子不应有电气连接。通过视检确定是否符合要求。注: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与带电部件隔离的部件,万一绝缘失效也不会使部件带电。如果用与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连接的金属部件作为可触及的金属与带电部件的屏蔽,则不是本标准所考虑的范围。23.2接地端子应符合22章的规定。接地端子的夹紧装置应锁紧,不用工具就不能松动。
通过视检,人工测试和22章的试验确定是否符合要求。23.3接地端子的所有零件不应因与接地导线或与任何其它金属之间的接触而产生任何腐蚀危险。接地端子的主体除非是金属框架或外壳的一部分,否则应是黄铜、电镀的钢或防腐性能不亚于黄铜的其它金属。螺钉或螺母应是黄铜或防腐性能不亚于黄铜的其它金属。如果接地端子的主体是铝或微铝合金做成的框架或外壳的一部分,应采取措施避免由于铜与铝或其它合金接触而产生腐蚀危险。通过检视和人工测试确定是否符合要求。23.4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置于空调器内)与被连接的部件之间应是低电阻的。通过下述试验确定是否符合要求。用空载电压不超过12V的交流电源,使1.5倍空调器额定电流(但不小于25A),依次通过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各个可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测量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可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电压降,并根据电流和电压降计算出电阻值,在任何情况下该电阻值不应超过0.1Ω。注:应注意不让测试探针的针头与被测金属部件之间的接触电阻影响测试结果。24螺钉和接头24.1电气连接的螺钉接头应能经受住正常使用下产生的机械应力。传递接触压力的螺钉和可能被使用者拧紧的螺钉,若螺钉标称直径又小于3mm,则应拧入金属中。螺钉不应用锌或铝之类软又易于蠕变的金属制作。绝缘材料的螺钉,其标称直径至少3mm。电气连接不可用绝缘螺钉。有些螺钉如果用金属螺钉代替,会损害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时,则不应用绝缘材料制作。当更换不对于传递接触压力或可能被使用者拧紧的螺钉和螺母,通过下述试验确定是否符合要求。将螺钉或螺母拧紧又旋松:a.10次(对与绝缘材料螺纹啮合的螺钉);b.5次(对螺母或其它螺钉)。与绝缘材料螺纹接合的螺钉,每次必须完全旋出,再重新拧入。当试验端子螺钉和螺母时,在接线端子上接一根22章规定的最大截面导线,对准备与固定布线永久性连接的空调器,用不易弯曲的硬导线(单芯线或多股线),其它情况则用软线。用合适的改锥或扳手等,根据相应条文按表10的规定加扭矩进行试验:a.无头金属螺钉,拧紧时螺钉不伸出孔外……………………Ⅰb.其他金属螺钉和螺帽…………………………………………Ⅱc.用扳手或套筒扳手旋动的绝缘材料螺钉,螺钉头的对角线尺寸超过全螺纹直径…………………………………………………………Ⅱd.长度超过全螺纹直径1.5倍的带有单槽或十字槽的绝缘材料螺钉……………………………………………………………………Ⅱe.其他绝缘材料螺钉…………………………………………Ⅲ每次松开螺钉或螺母时,移动导线。在试验期间,螺钉接头不应损坏,以免影响使用。使用者可能拧紧的螺钉或螺母包括端子螺钉或螺母、固定盖子的螺钉(例如为了打开或取下盖子就必须拧松)、固定把手,旋钮的螺钉等。试验用改锥必须与被试螺钉头的槽相配。螺钉和螺母忌用冲击力拧紧。
24.2与绝缘材料螺纹啮合的螺钉,其啮合长度应足以经受24.1条规定的扭矩试验,施加的扭矩应为规定扭矩的1.2倍。应该保证将螺钉正确地拧入螺钉孔内。通过视检、测量和人工试验确定是否符合要求。为防止螺钉拧斜,用被固定的部件为螺钉导向(如用内螺纹的凹槽)或用带有导向螺纹的螺钉等措施,就能保证螺钉拧正。24.3电气连接点的结构,不应通过易于收缩或易于变形的绝缘材料(除陶瓷外)来传递接触压力,除非金属部件中有足够的弹力能在绝缘材料变形时给予补偿。24.4粗牙螺纹螺钉不应用来连接载流部件,除非它们相互接触直接夹紧这些部件,并带有合适的锁紧装置。自攻螺钉(螺纹螺钉)不应用于载流部件的电气连接,除非这类螺钉具有标准机用螺钉螺纹结构。如果这类螺钉是由使用者或安装者操作,也不应使用,除非螺纹是模锻成形的。如果依靠自攻螺钉提供接地连续性,在正常使用中它应不会妨碍连接。通过视检确定是否符合24.3和24.4条的要求。24.5空调器不同部件之间作机械连接用的螺钉,如果接头带电,则应锁定防止松动。用于载流连接的铆钉,如果在正常使用中要承受扭矩,则应锁定防止松动。通过视检和人工试验确定是否符合要求。弹簧垫圈等可提供良好的锁紧。非圆形铆钉体或带切口的铆钉可适用。加热时软化的密封材料,在正常使用中不受扭力的螺钉连接提供良好的锁紧。25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通绝缘距离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通绝缘距离不应小于表11中规定值。通过测量确定是否符合要求。对装有电器插座的空调器,测量时可带合适的插入式连接器,也可不带连接器,对其他空调器,测量时带按22.2条规定的最大横截面积的电源线。带着皮带(如果有的话)及卸下皮带各测量一次,测量时可动部件应处于最不利的位置。
注:①适用于有防止灰尘沉积的部件。②第一个值只适用于刚性的,并用模压件固定的部件,否则应另行设计,以避免由于部件变形或移动而减小距离。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用括弧的值。可动部件处于最不利的位置;螺帽和非圆头螺钉,也拧在最不利的位置上。测量端子与可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的间隙时,螺钉和螺帽应尽可能松开,其值不应小于表11中规定值的50%。绝缘材料的外部部件的槽隙或孔的穿通距离,测量到与可触及的表面接触的金属箔,金属箔不压入孔内。如果需要,为了尽量使测定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值偏小,在裸线的任一点和金属外壳的外部施加一定的力。对于裸导线,此力为2N,对于外壳,此力为30N,此力通过试验指施加,试验指如图1所示。注:任何小于1mm宽的小槽,其爬电距离只计其宽度,任何小于1mm宽的气隙,在计算总的电气间隙时忽略不计。在评估爬离距离和电气间隙时,应考虑金属外壳或盖子的绝缘衬里的影响。如果导线上的绝缘与相应标准的电缆和软线只要在电气性能上不等效,则该导线应视为裸导线。有关穿通绝缘距离的要求,并不是指只是通过固体绝缘规定的距离,它可包含固体绝缘的厚度加上一个或几个气隙。26耐热、耐燃和耐漏电起痕26.1绝缘材料的外部部件和保持带电部件在一定位置上的绝缘材料部件(它的变质会造成电器不符合本标准)应有足够的耐热性能。是否合格,通过球压试验确定。球压试验装置如图7所示。样品在进行试验前,要在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75%的条件下放置24h。将试样表面水平放置,用直径5mm的钢球以20N的力压向该面。试样的厚度至少为2.5mm,必要时将两个或多个试样放在一起以保证厚度。试验在烘箱内进行,对于外部部件,烘箱温度为75±2℃,或按12章试验期间有关部件的最高温升加40±2℃。两者中取较高温度进行试验。
对于将带电部件保持在一定位置上的绝缘固定件,要通过球压试验,试验温度为125±2℃。对于用作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热塑性材料部件,如果可能处于高温条件下,则应在17章试验期间确定的最高温升上加25±2℃(25±2°K)进行球压试验。试验之前,钢球和放有试样的支座要达到规定的温度1h后撤走钢珠,然后将试样浸入冷水中10S左右,试样大致冷至室温。从水中取出试样,测量钢球压痕直径,其值不应超过2mm。对于线圈架,只对接线端子支撑或保持的那些部件进行球压试验。陶瓷材料的部件不进行球压试验。26.2非金属材料的部件应具有足够的耐燃和阻止燃烧性能。本规定不适用于装饰性部件、旋钮和不可能燃烧或不会传播电器里发生的火源的其他部件。是否合格,通过26.3和26.4条的试验确定。26.3有关部件的单独模压试样应经受附录B的燃烧试验。如果单独模压试样没有采用过或试样材料没有做过燃烧试验,或单独模压试样不能经受燃烧试验则应按附录C在电器的有关部件上进行灼热丝试验。除另有规定外,试验温度为550℃。26.4对运转时有人照管的电器,保持通过电流超过0.5A的接头在一定位置上的绝缘材料部件,万一绝缘失效,可能引起火灾危险,对这类绝缘部件应按附录C进行灼热丝试验,试验温度为750℃。手持式电器、用手开关的电器和用手连续调节的电器不进行灼热丝试验。对运转时无人照管的电器的接头,通过电流超过0.5A,万一接头可能引起火灾危险,对这类接头应该附录D进行不良接触试验。如果接头的结构不能进行这一试验,则应对保持接头在一定位置上的绝缘材料部件按附录C进行灼热丝试验,试验温度为850℃。如果绝缘部件不能耐受灼热丝试验或不良接触试验,则对离被试绝缘部件50mm之内的所有其它非金属材料部件,按附录E进行针焰试验,如果这些部件由单独栅栏或外壳罩住,则对栅栏或外壳进行针焰试验。接头损坏可能引起火灾危险的例子,如螺钉接头。26.5在不同极性的带电部件之间或带电部件与接地金属部件之间,换向器和电刷帽的绝缘材料用可能引起漏电起痕的绝缘材料,其换向器和电刷帽的绝缘材料应具有足够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对这类绝缘材料(除陶瓷材料外)应按附录F进行耐漏电起痕试验。对在严酷工作条件下使用的绝缘材料部件,试验电压为175V。如果试样不能耐住此项试验,除起火外没有其他危险,则周围的部件应按附录E进行针焰试验。对在极严酷工作条件下使用的绝缘材料部件,试验电压为250V。如果试样不能耐住此项试验,但能耐住175V试验,除起火外没有其他危险,则周围的部件应按附录E进行针焰试验。针焰试验应在距离任何可能漏电的沟道50mm(或少于50mm)处的所有非金属材料部件上进行如果这些部件单独用栅栏和外壳罩住,则应对栅栏和外壳进行针焰试验。。绝缘材料的工作条件的严酷等级,见附录G。27防锈金属零部件应具有足够的防锈能力。通过下述试验确定是否合格。把需要试验的零件浸入四氯化碳或三氯乙烯液中10min,以除去所有的润滑脂。然后把该零件浸入温度为20±5℃,浓度为10%的氯化氨水溶液中10min。
不用擦干,只抖去水滴之后,把该零件放到一个含有饱和湿度,温度为20±5℃的箱子里10min。该零件在温度为100±5℃的加热室中干燥10min后,它们的表面应无锈迹。但在锐边上的锈迹和任何能擦掉的淡黄色膜可忽略不计。对于小的螺旋弹簧或类似部件及易磨损的部件,油脂能提供足够的防锈保护,只有对于油脂膜的有效性有怀疑时才对这类部件进行试验,试验时,不必预先除去油脂。
附录B燃烧试验(补充件)本附录的试验按GB4706.1中附录J《燃烧试验》进行。附录C灼热丝试验(补充件)本附录的试验按GB4706.1中附录K《灼热丝试验》进行。附录D不良接触试验(补充件)本附录的试验按GB4706.1中附录L《用发热器的不良接触试验》进行。附录E针焰试验(补充件)本附录的试验按GB4706.1中附录M《针焰试验》进行。附录F漏电起痕试验(补充件)本附录的试验按GB4706.1中附录N《耐漏电起痕试验》进行。附录G严酷等级(补充件)本附录的试验按GB4706.1中附录O《绝缘材料在漏电起痕危险方面的工作条件的严酷等级》进行。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轻工部北京家用电器研究所、机械电子部广州日用电器研究所负责修订。本标准主要修订人员姜俊明、周修龙、金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B5935-19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pdf
- GB5938-19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pdf
- GB5940-19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铜盐加速乙酸盐雾试验(CASS)法.pdf
- GB5941-19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腐蚀膏试验(CORR)法.pdf
- GB5942-19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二氧化硫试验法.pdf
- GB5943-19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抗变色腐蚀试验方法硫化氢试验法.pdf
- GB5944-19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pdf
- GB5945-1986轻工产品铝或铝合金氧化处理层的测试方法.pdf
- GB5950-1996建筑材料与非金属矿产品白度测量方法.pdf
- GB5959.13-2008电热装置的安全对具有爆炸性气氛的电热装置的特殊要求.pdf
- GB5959.2-2008电热装置的安全对电弧炉装置的特殊要求.pdf
- GB5959.4-2008电热装置的安全对电阻加热装置的特殊要求.pdf
- GB5959.8-2007电热装置的安全第8部分:对电渣重熔炉的特殊要求.pdf
- GB5967-19951比5001比10001比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pdf
- GB5968-1995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pdf
- GB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pdf
- GB5984-1986立窑水泥厂防尘技术规程.pdf
- GB5990-1986定形隔热耐火制品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热线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