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 MB
- 9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目录1综合说明5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51.2项目区所属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防治责任范围及水土流失防治标准61.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7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7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81.6水土保持监测8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91.8结论与建议91.9水土保持工程特性表11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122.1编制方案的意义、目的和任务122.2编制依据122.3指导思想152.4编制原则152.5水土流失防治标准162.6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173项目概况183.1项目基本情况183.2项目组成及布置193.2.1建设规模193.2.2项目投资203.3供电、通讯及热力工程213.4供水工程223.4工程建设占地243.6土石方平衡243.7投资及进度安排263.8社会效益274
4项目区概况284.1自然环境284.2社会经济概况304.3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保持31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335.1主体工程方案选择与制约性因素分析335.2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335.3土石方平衡的分析与评价335.4施工方法与工艺的分析与评价345.5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345.7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36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386.1防治责任范围386.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397水土流失预测427.1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427.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427.3水土流失预测范围437.4水土流失预测时段437.5预测内容和方法447.6预测参数的确定467.7水土流失危害分析477.8预测结论及综合分析47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508.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确定508.2布设原则51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528.4新增水土保持措施的典型设计548.5工程量计算588.6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施工组织设计594
9水土保持监测629.1基本要求629.2监测范围、时段和内容629.3监测点位的确定659.4监测方法659.5监测设施、监测设备及消耗性材料669.6监测成果与制度6710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7010.1投资估算7011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8011.1组织领导与管理8011.2后续设计8011.3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8011.4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8111.5水土保持监测8111.6检查与验收等8211.7资金来源和管理8312方案结论与建议8412.1总体结论8412.2建议841.某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附图(01-10)附录:1.专家意见2.专家签名单3.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4.防治责任范围确认函5.民政局批文4
6编写人证件复印4
1综合说明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1项目基本情况某项目位于x省某县某镇某村某河右岸,现状为荒坡地,项目北侧有沿河公路通过,交通便利。总占地面积17.84hm2,总建筑面积5.0万m2,项目估算总投资5亿元,其中土建投资4亿元。主要建设框架主体楼36栋,包括公寓服务设施、医疗保健中心、职工宿舍、食堂、综合服务中心等;建设单体木式公寓117栋,为全木结构。设计房间数600室,总居住人数1200人。修建项目区道路2500m,其中主路约1200m,宽7m;支路1300m,宽4.5m。主体布设了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供电、通信系统等配套设施,配套设施齐全。项目区现有南北沟道两条,改造为项目区景观水系。项目计划施工期为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施工期2.0年。建设过程中挖填土方总量41.24万m3,本项目总挖方20.62万m3,总回填方量为20.62万m3。1.1.2项目区概况本项目处于某山中段东麓山前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地形较平坦,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地面标高介于+92—+110m之间,相对高差18m。项目区位于某河右岸,建筑物依照地势而建。本流域土壤分布主要有砂砾轻壤质土,砂壤质草甸土。主要分布为砂砾轻壤质土,适宜林草生长。区内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红薯等。项目区主要灌木有酸枣、荆条、胡枝子等,草本类植物主要有白羊草、狗尾草等,林草覆盖率在60%左右。13
1.1.3主体工程设计进展情况目前主体工程设计正在进行最后的修改和完善。环评、水资源等相关评价工作正在同步进行中。1.1.4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我单位于2013年12月受到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委托,编制完成了《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2014年1月16日,x市水务局主持召开了《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技术评审会,通过专家审查,根据专家评审意见逐项进行核实、修改、完善,形成了《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1.1.5方案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年限方案设计深度与主体一致,为可研阶段。水保方案的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建设完工后一年,即2016年。届时方案确定的各项防治措施均应布设到位,能稳定持续发挥水土保持功能。本方案服务年限为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共3.0年,包括建设期2.0年和植被恢复期1年。1.2项目区所属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防治责任范围及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通过现场调查,并参考第二次全省水土流失遥感分析结果,分析确定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强度为轻度,侵蚀表现形式有面蚀及沟蚀,以面蚀为主。项目区划分为建筑西区、建筑东区、沟系区3个分区,项目占地面积17.84hm2,直接影响区面积0.66hm2,防治责任范围面积18.50hm2。根据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的公告》和《x省13
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区属于国家级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采用一级标准。项目综合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5%、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0、拦渣率达到95%、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7%、林草覆盖率达到25%。1.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项目选址不在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未占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重点实验区,未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不涉及风景名胜及文物保护区,无重要交通要道,远离自然保护区;项目所在地势较高,不存在洪水淹没问题;项目占地类型以荒地、坡地为主,项目建成后及时恢复植被,不会对地表产生较大影响。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本项目不存在敏感制约因素,主体工程建设方案可行。项目位于x县丘陵平原过渡带,地形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在60%左右,项目实施后,项目建设施工工艺、工程占地符合水土保持的相关要求,项目建设期间土石方挖、填平衡,主体工程设计有部分水土保持措施,起到一定的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本方案在主体工程基础上补充设计了清表、排水暗沟、沉沙池、植草砖、护岸和沟底防渗等工程措施、补充完善绿化措施及临时堆土场临时拦挡和临时遮盖、建设场地洒水抑尘等水土保持临时措施,与主体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相结合,能够防治项目建设期间产生的水土流失。建设单位应认真落实本方案提出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确保建设项目达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本工程损坏、占压水土保持设施面积17.84hm2。该项目建设过程中挖填土方总量41.24万m3,本项目总挖方20.62万m313
,总回填方量为20.62万m3。土方量在区内达到平衡。经计算,防治责任范围预测时段内预测新增水土流失量743.31t,增加水流失量2.25万m3/a。本工程的防治重点是建筑西区和建筑东区。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按照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工程部位,因地制宜布设防治措施,形成综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布设的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1)建筑西区工程措施:清表土2500m³、排水暗沟428m、沉沙池1座、植草砖550m2;植物措施:栾树85株;临时措施:苫布300m2、洒水除尘500m3、编织袋825个、紫花苜蓿15kg。(2)建筑东区工程措施:清表土5800m³、排水暗沟705m、沉沙池2座、植草砖880m2;植物措施:栾树165株;临时措施:苫布500m2、洒水除尘900m3、编织袋1548个、紫花苜蓿30kg。(3)沟系区工程措施:护岸1461m³、沟底防渗1046m³;植物措施:垂柳194株、龙爪槐97株、月季582株;临时措施:洒水除尘300m3。13
1.6水土保持监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效果和水土流失危害。监测方法主要是采用调查监测、定位监测和场地巡查的方法。监测重点部位为建筑西区、建筑东区、沟系区,定位监测点4处。监测频次:1)挖、填方数量监测在土建施工期前、中、末各1次;(2)水土流失量监测在雨季5-10月份测一次;(3)临时堆料场的堆料高度、坡度及堆放体积等监测,土建施工期前、中、末各1次。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投资估算水土保持总投资153.52万元,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投资56.24万元,新增水土保持方案投资97.28万元。新增水土保持投资中工程措施56.33万元,植物措施1.37万元,临时措施1.07万元,独立费用24.50万元。基本预备费2.50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11.51万元。(2)效益分析到设计水平年,项目建设扰动地表面积17.84hm2,水土保持措施面积17.84hm2。方案实施后,开挖面、裸露面得到有效的防护,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6%,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8%,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0,拦渣率为98%,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8%,林草覆盖率为35.5%。均应能达到防治标准。1.8结论与建议1.8.1结论(1)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建设区面积17.84hm2,直接影响区面积0.66hm2,防治责任范围面积18.50hm213
。由于在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各种施工活动对地表扰动、固体废弃物的排放等,将导致项目区水土流失增加,防治责任范围预测时段内不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情况下预测新增水土流失量743.31t,增加水流失量2.25万m3/a。(2)为保护项目区水土资源,减少和治理工程建设中的新增水土流失,在建设中应采取工程措施、临时措施及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水土保持的防治重点是建筑西区和建筑东区。(3)该工程的建设对发展当地公益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工程采取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后,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角度考虑,主体设计中推荐方案的建设是可行的。1.8.2建议(1)项目紧邻某河,建议建设单位注重临时措施防护,避免突降大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对河道造成淤积。(2)加强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监管力度。13
1.9水土保持工程特性表项目名称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流域管理机构海河水利委员会涉及省区X省涉及地市或个数X市涉及县或个数X县项目规模大型总投资(万元)50000土建投资(万元)40000动工时间2013年5月完工时间2015年4月 设计水平年2016项目组成建设区域面积(hm2)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建筑西区5.10 6.126.12建筑东区11.6113.9313.93沟系区1.130.570.57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国家级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地貌类型丘陵区土壤类型砂砾轻壤质褐土气候类型暖温带亚湿润大区植被类型低矮野生灌草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500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18.50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200项目建设区(hm2)17.84扰动地表面积(hm2)17.84直接影响区(hm2)0.66占压水土保持设施面积(hm2)17.84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1010.91新增水土流失量(t)743.31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建筑西区、建筑东区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5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率(%)25防治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建筑西区清表土2500m³、排水暗沟428m、沉沙池1座、植草砖550㎡;栾树85株;苫布300㎡、洒水除尘500m³、编织袋825个、紫花苜蓿15kg。建筑东区清表土5800m³、排水暗沟705m、沉沙池2座、植草砖880㎡;栾树165株;苫布500㎡、洒水除尘900m³、编织袋1548个、紫花苜蓿30kg。沟系区护岸1461m³、沟底防渗1046m³;垂柳194株、龙爪槐97株、月季582株;洒水除尘300m³。投资(万元)56.331.371.07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97.28独立费用(万元)24.50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5.50监测费(万元)5.0水土保持补偿费(万元)11.51方案编制单位Xxxxxxxx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及电话法定代表人地址x地址邮编邮编13
联系人及电话联系人及电话传真传真电子信箱电子信箱13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1编制方案的意义、目的和任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编制本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项目区水土资源,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编制本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预测本工程建设施工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及其危害,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确定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治理进度和投资估算,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各项保证措施及监测计划等。以备将来此方案报批后,作为建设单位实施水土保持建设和监督检查部门日常监督执法的依据。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任务:一是对工程建设施工中直接造成的水土流失提出治理措施,减少项目区水土流失;二是对因工程建设施工可能诱发的水土流失提出预防措施;三是确定水土保持工程量、治理进度、投资估算,拟定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的各项保证措施。2.2编制依据2.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46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8.29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6)《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6.10国务院3号令);(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6.6.25,1988.12.29第一次修正,1998.8.29修订,2004.8.28修正);(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9)《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3.2.27x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2.2.2部委规章(1)《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4号,2005.7.8);(2)《水利部关于修改或者废止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5号,2005.7.8);(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5号,1995.5.30,2005.7.8经水利部第24号令修订);(4)《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2000.1.31);(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2002.10.14,2005.7.8经水利部第24号令修订);(6)《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8号,2006.12.18);(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10.1)。2.2.3规范性文件46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方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1994.11.22);(2)《关于发布<水利工程各阶段水土保持技术文件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水总局科[2005]3号,2005.8.12);(3)《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1993]5号,1993.1.19);(4)《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2004~2015)》(水利部,水保[2004]33号,2004.8.27);(5)《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水利部,水保监[2001]15号,2001.6.6);(6)《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423号,2003.3.5);(7)《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水保[2004]165号,2004.5.31);(8)《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2000.11.26);(9)《x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办法》(x省政府第175号令,1996.12.19);(10)《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2005.6.17);(11)《x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计收管理暂行规定》(x省水利厅、财政厅、物价局,冀水农字[1994]2号,1994.1.8);(12)《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2002.1.7);(13)《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及附件(水利部水总[2003]67号);46
2.2.4技术规范与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L575-2012);(3)《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2008);(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8)《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9)《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2.2.5相关技术资料(1)《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申请报告》;(2)《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鸟瞰图》;(3)《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规划设计说明书》;(4)《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规划设计图》。2.2.6其他资料(1)《x省农业气候资料》(x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x省气候中心,1993.12);(2)《河北经济年鉴-2007》(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x省统计局,x省社会科学院,2007.7);(3)《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07》(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x省统计局,2007.8);(4)《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2007》(x县统计局,2008.5);(5)主体工程的有关设计资料。46
2.3指导思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项目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周边地区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要求,合理确定本工程建设施工期间造成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保证项目安全运营。2.4编制原则(1)“预防为主”的原则。针对项目主体工程特征和新增水土流失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最大限度预防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提高防治效果。(2)“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通过外业调查、勘测和相关资料分析,合理确定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建设单位在防治责任范围内负责治理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防治费用,并从工程建设投资中列支。(3)“三同时”原则。项目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植物措施进度随工程措施进度之后而分步完成。(4)与主体工程相衔接的原则。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实施进度与主体工程中的防护措施相衔接。首先将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纳入到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中,并对主体工程设计中不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部分,提出补充和新增防治措施与方案,做到不重不漏,系统全面,避免重复投资;其次是水土保持工程进度与主体工程施工进度相衔接,保证水土保持防护效益的正常发挥。46
(5)生态优先原则。在水土保持工程防护设置中,以防止水土流失和增加生态效益为目的,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项目区地貌背景及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采取以植物措施为主的原则,尽可能改善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循环和植物类型的变化,恢复自然植被。(6)经济可行原则。在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及典型设计中,应从实际出发,在有效防治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的同时,要做到方案操作简易、经济合理,以较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2.5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本项目位于某山区,属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划分标准,本项目的防治标准为一级。2.6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2.6.1设计深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和水保方案编制委托函的要求,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为可研阶段。2.6.2设计水平年本工程为建设类项目,建设期为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建设期2.0年。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项目地址选用位置为丘陵区,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对项目区地形进行局部平整,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西区、建筑东区及沟系区的建设,建设过程中的土石方做好平衡设计。设计水平年确定为工程完工后第一年,即2016年,届时方案确定的各项防治措施均应布设到位,能稳定持续发挥或初步发挥水土保持功能。2.6.3方案服务年限本方案服务年限为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共3.0年,包括建设期2.0年和植被恢复期1年。46
3项目概况3.1项目基本情况3.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建设项目名称: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xxx。3.1.2地理位置建设地点: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位于x县x镇某河右岸。地理位置图见图3-1。图3-1项目位置图3.1.3项目区周边环境情况项目区所在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土地分布主要有砂砾轻壤质褐土,砂壤质草甸土等。主要乔木为国槐、洋槐、泡桐树、榆树等,灌木有酸枣、荆条、胡枝子等,草本类植物主要有白羊草、稗草、狗尾草等,本项目位于某河右岸,土壤沙石含量较高,林草覆盖率较高,周边多为农田,林草覆盖率随季节变化较大。46
附近植被现状3.2项目组成及布置3.2.1建设规模规划总用地17.84hm2,总建筑面积5.0万m2。其中四层的员工公寓面积约1935m2,五层的办公楼面积约2708m2,六层的花园洋房面积约为2408m2,含有一、三、四、五层的医疗中心面积约为1803m2,老年公寓多层住宅面积约为2344m2,商业街包括二层和三、五层的主力店面积约为16543m2,单体木式公寓共117栋,每栋占地面积约为132m2。总房间数为600间,总居住人数为1200人。项目规划结合山势地形,通过西部南北向的沟渠将该项目分为建筑西区、建筑东区和沟系区。规划容积率为0.6;建筑密度为15.37%;绿化率为35.5%。46
3.2.2项目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50000万元;项目总土建投资40000万元。表3-1凤屏山项目区技术经济指标内容数据单位占地面积178400m2建筑面积50000m2容积率0.6建筑密度15.37%绿化率35.5%总房间数600室总居住人数1200人表3-2工程特性表序号类别项目主要技术指标1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2项目性质及等级新建3地理位置位于x市x县x镇西先贤村某河右岸,4建设单位5工程总投资50000万元6土建投资40000万元7工程建设期2013年5月~2015年4月8工程占地总占地(hm2)17.849永久占地(hm2)17.8410临时占地(hm2)0.011土方总量总量(万m3)41.2412开挖(万m3)20.6213回填(万m3)20.6214调出(万m3)0.015调入(万m3)0.016项目组成建筑西区建筑西区面积为5.10hm2,工程结束以后空闲区恢复植被。46
17建筑东区建筑东区占地11.61hm2,工程结束以后空闲区恢复植被。18沟系区沟系区面积为1.13hm2,工程结束后周边绿化。3.2.3项目组成及总体布局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由建筑西区、建筑东区和沟系区三个分区组成。工程总体布置详见附图03。(1)建筑西区建筑西区总建设用地面积5.10hm2,主要建设四层的员工公寓面积约1935m2,五层的办公楼面积约2708m2。单体木式公寓共25栋,每栋占地面积约为132m2,单体木式公寓占地面积共计3300m2。修建道路中,干路位于建筑西区东部,南北走向,长约472m,宽约7m;支路穿插于建筑房屋之间,长约665m,宽约4.5m。对项目区内道路周边绿化和硬化,建设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供电、通信系统等配套设施。其中绿化面积为1.81hm2,项目建设前首先对项目区进行清表,清表土方量0.25万m3,在医疗中心西侧设立临时堆土场临时存放用于后期绿化。(2)建筑东区建筑东区规划用地11.61hm2,主要建设六层的花园洋房面积约为2408m2,含有一、三、四、五层的医疗中心面积约为1803m2,老年公寓多层住宅面积约为2344m2,商业街包括二层和三、五层的主力店面积约为16543m2,单体木式公寓共92栋,每栋占地面积约为132m2,单体公寓占地面积12144m2。修建道路中,干路基本位于建筑东区东部和北部,长约722m,宽约7m;支路穿插于建筑房屋之间,长约617m,宽约4.5m。项目施工时,首先对项目区进行清表,清表土方量0.58万m3,在医疗中心西侧作为临时堆土场,堆放表土用于后期绿化。46
医疗中心北侧、商业街南侧布设施工临时生活区和料场,占地面积1.50hm2,临时占用单体公寓用地,作为施工前期临时生活及建筑材料用地,主要存放建筑用砂石料、钢材、水泥等材料。(3)沟系区沟系区占地面积1.13hm2。主要由项目区历史遗留下来的两条废弃沟渠组成,工程实施过程中,基本维持现状情况,将东侧沟渠建成蓄水景观湖,保留西侧沟渠的排洪能力,整个项目区的雨洪最后都汇集到西部排洪沟内,由西部排水沟经过地下排水涵管跨过项目区北侧公路向某河泄洪。3.3供电、通讯及热力工程3.3.1供电工程3.3.1.1电力供应该项目用电由x供电公司提供,考虑到今后用电的发展,拟购置一台315KVA变压器,可满足项目用电需要,电力的输送由供电主干线以架空线路引入高压电源,通过项目区内变压器将高压电源变为380/220的低压电源,以三相五线制供给各用户,配电系统为放射式与树干式混合配电方式,电源由建筑物端部暗敷设入户。为有利于安全并美化环境,项目区内所有电力输送均采用地下电缆和墙内暗线。3.3.1.2弱电系统项目区引入电话线路、电视线路和各种网线等弱电系统,并在项目设计和建设时,由相关单位配合设计。3.3.2热力工程3.3.2.1冬季采暖冬季采暖集中供热方式,采用地板采暖,项目区从市政热力管网接入至位于地下层的换热站,经换热站换热后向项目区用户供热。采暖设计冬季室外计算温度为0.8℃,室内设计温度为16—18℃。46
3.4供水工程3.4.1需水量预测1、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预测老年公寓区综合用水定额110.00L/人·d,该定额包含公共建设用水量。规划期末总人口1200人。规划期末居民综合生活总用水量132.0m3/d。2、公共建设和市政用水量预测结合老年公寓区实际情况规划市政用水量取居民综合用水量的20%预测。规划公共建设和市政用水量为26.4m3/d。3、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预测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按照以上各项水量之和的5%预测,规划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为7.9m3/d。4、消防用水量预测根据《村镇建设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规划室外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灭火次数取1次,一次灭火用水量10L/s,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考虑,消防用水量为72.00m3。发生火灾时由市政管网供给规划区内消防用水量。该部分水量属临时用水,不计入规划区的用水规模中。5、总需水量预测表3-3总需水量预测表序号用水项目规划用水量m3/d备注1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Q1132.02市政用水量Q226.43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Q37.94消防用水量Q472.0m3不计入Q55总需水量Q5166.3Q5=Q1+Q2+Q3规划老年公寓区总需水量为166.3m3/d。46
6、水源在建筑西区北侧,自行根据需要打生活饮用井一口,满足日常用水需要。井径约为350mm,井深约为450m左右。弃渣量88m3。7、管网系统老年公寓区采用生活与消防共用的给水管道系统。根据具体情况,为提高供水可靠性和安全性,配水干管采用环状布置,室外给水管网采用无沟直埋的敷设方式,管道随地埋深0.8米,管径为DN50mm~DN150mm,管网最大水压为0.28Mpa。给水管材选用PE塑料管,给水主管道上每120米范围内设置SS—100型地上式消火栓一个。8、水源保护水源一旦遭受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将长期影响用水供应。所以在开发利用水源时,应做到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必须对水源地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管保护。3.4.2排水量预测1、污水量预测规划污水量按给水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的75%计,即规划污水排放量为99.00m3/h。2、污水系统由于规划区内污水量小,规划污水由化粪池处理。结合规划区内建设布置,规划新建化粪池4座。根据规划区地形实际情况,布置管线,并尽可能以较短的管长和较小的埋深,实现最大面积的自流入化粪池。化粪池出水及清掏可直接用作绿化植物的肥料。化粪池定期清掏。工程污水管道共设有1个排出口,规划区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位于规划区入口处,规划处理污水能力为150m346
/d。中水系统利用小区内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小区东边景观湖,供老人观赏钓鱼使用,多余部分还可以用作小区灌溉使用。4、雨水工程雨水量采用x市暴雨强度公式进行预测。规划雨水排放充分利用地形,遵循分散就近排放的原则,沿干道布置雨水管沟,雨水最终排入规划沟道中。3.4工程建设占地本项目处于某山中段东麓山前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地形较平坦,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地面标高介于+92—+110m之间,相对高差18m。项目区位于某河右岸,建设物依照地势而建。本工程共占地17.84hm2,其中包括建筑西区5.10hm2、建筑东区11.61hm2和沟系区1.13hm2。详见表3-4。表3-4工程建设占地表 单位hm2建设项目占地面积占地性质合计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建筑西区5.105.100.05.10建筑东区11.6111.610.011.61沟系区1.131.130.01.13合计17.8417.840.017.843.6土石方平衡该项目建设过程中挖填土方总量41.24万m3,本项目总挖方20.62万m3,总回填土方20.62万m3。根据总回填量与总调出量之和减去总调入量等于总开挖量得原则,经计算土石方达到总体平衡。建筑西区开挖量6.12万m3,含建筑垃圾0.03万m3,回填6.12万m3,无调入调出量;建筑东区开挖量13.93万m3,含建筑垃圾0.06万m3,回填13.93万m3,无调入调出量;沟系区开挖0.57万m3,回填0.57万m346
,无调入调出量。根据总回填量与总调出量之和减去总调入量等于总开挖量得原则,各个分区经过计算,也分别达到了土石方平衡。土石方平衡详见表3-5,土石方流向见图3-2。表3-5 土石方平衡表单位:万m3分区开挖回填调入调出外借外运数量来源数量去向数量来源数量向建筑西区6.126.12建筑东区13.9313.93沟系区0.570.57合计20.6220.62土石方平衡公式:开挖量+调入量+外借量=回填量+调出量+外运量46
项目区挖方(万m3)填方(万m3)调出(万m3)调入(万m3)建筑西区建筑东区沟系区0.5713.936.126.1213.930.5746
图3-2工程土石方流向图3.7投资及进度安排本项目总投资500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40000万元。本工程为建设类项目,建设期为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工期2.0年。2015年4月底全部建设完工投入正常使用;建设期工期安排具体见表3-6。46
表3-6建设工期安排序号分部工程年份2013201420151建筑西区 2建筑东区 3沟系区 3.8社会效益规划总用地17.84hm2,总建筑面积5.0万m2,其中四层的员工公寓面积约1935m2,五层的办公楼面积约2708m2,六层的花园洋房面积约为2408m2,含有一、三、四、五层的医疗中心面积约为1803m2,老年公寓多层住宅面积约为2344m2,商业街包括二层和三、五层的主力店面积约为16543m2,单体木式公寓共117栋,每栋占地面积约为132m2。总房间数为600间,总居住人数为1200人。单元式公寓设计功能齐备,居家生活模式可得以保留,且备有家人生活、陪护、探望空间,可极大的提高入住老人居家生活的幸福指数,社会效益显著。46
4项目区概况4.1自然环境4.1.1地形地貌本项目处于某山中段东麓山前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地形较平坦,地势总体呈南高北低,地面标高介于+92—+110m之间,相对高差18m。项目区位于某河右岸,建设物依照地势而建。4.1.2土壤植被本流域土壤分布主要有砂砾轻壤质土,砂壤质草甸土。主要分布为砂砾轻壤质土,适宜林草生长。区内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红薯等。项目占地区域主要灌木有酸枣、荆条、胡枝子等,草本类植物主要有白羊草、狗尾草等,林草覆盖率在60%左右。4.1.3气候特征本项目所在地属暖温带亚湿润大区,夏季多雨,冬季干燥,春秋温和适宜。主导风向: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8m/s。近年最大风速:夏季10m/s,冬季12m/s。历史最大风速:34m/s。年平均气温:13.3℃;月平均最高气温:24.1℃;月平均最低气温:-11.7℃;极端最高气温:42.7℃;极端最低气温:-21.6℃。年平均总降雨量:538mm;日最大降雨量:304mm;小时最大降雨量:68mm;最大降雪深度:22cm。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6%;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57%。最大冻土深度:44cm。风荷载:0.3KN/m2;无霜期207天,雪荷载:0.35KN/m2。年平均日照时数:2360小时。46
表4-1项目区主要气象要素表项目单位统计值备注年平均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42.7极端最低气温℃-21.6各月平均最高气温℃24.17月各月平均最低气温℃-11.71月多年平均降水量mm538最大日降水量mm304最大冻土深度cm44最大积雪厚度cm22全年盛行风向冬季NW;夏季SE无霜期d207年平均日照时数h23604.1.4河流、水系项目所在地位于某河流域,发源于境内西部山区龙尾尖后沟。全长77km,x县境内河长59km。流域面积505km2,境内面积334km2。河源高程400m,河口高程28.5m。河床纵坡4.82/1000。某河经南和县汇入大陆泽。现状过水能力在300~120m3/s之间。现状规划标准采用5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洪水357m3/s。水系流域图见附图02。4.1.5水文地质条件x县46
地处滏洋河以东的湖积冲积平原水文地质区,地表以下的50m以内底层沉积自上而下为亚粘土、亚砂土、粘土等相间分布。地下水主要富存于第四系多层交迭的冲积砂层中,共分四个含水组:第一含水组:深度为0~54米左右,含水层浓度为5米,仅有一个含水层。第二含水组:深度为54~156米左右,120米以上多为咸水,以下为淡水,本组为农业供水的开采层。第三含水组:深度为156~263米左右,含水层厚约27米,主要是淡水,是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主要开采层。第四含水组:开采层在263米以下,最深可达500米,因埋深大,目前尚未开采。第一、二含水层的补给和排泄条件为渗入—开采型,第三含水组为径流开采型,第四含水组为侧向径流补给—径流流出型。地下水在自然状态下流向为西南~东北。4.1.6地震烈度据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鉴定(1966年地震),本区处于地震烈度6~7度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的划分,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4.2社会经济概况x镇是首批建制镇,辖36个行政村,总面积108km2,11000户,42017人。镇区面积10平方公里,镇内驻有省市县企事业单位27家,镇区人口2.1万人。近几年,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促使x镇迅速振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超常规协调发展,综合经济指标在全县位居先进行列,先后被确立为x市“卫星城镇”、x市“四门”建设重点镇,“小康建设双百工程试点镇和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镇内现有各类企业827家,初步形成了以水泥、石灰粉、石子、石料、46
建筑用沙等基础工业为龙头,以建材产品、粮站加工,金属制品,煤炭开采为骨干的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合理的工业体系。x镇土地面积广阔,地下水资源丰富,维修、改造、新建的农用水利设施,为农业生产增加了后劲。全镇共有耕地8万亩,年产粮食1800万公斤,果园8000亩,年产果品400万公斤。城镇建设成绩斐然,规划建设了三个工业小区,两个生活服务小区、一个第三产业经济带,固定商业摊点210个,服务网点150人。省市县投资5000万元,建成高压变电站2座与华北电网联通,在全市率先实现了自动电话镇,开通程控电话200门。先进的金融、交通、通讯条件为开发镇域经济提供了保证,x已成为x市西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相应改善和长足发展。x镇设党委人大政府、农村服务、民政、司法、计划生育、财政、社会治安、土地管理等机构部门,科教文卫发达,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健全。已建成的信用金融大楼拥有先进的微机联网设备,可快速准确地与各地工商企业办理信贷兑汇手续。邮政服务中心利用国内一流设备和一流服务,为企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准确无误地提供通讯传递、信息捕捉等便利条件。工商税务登记垂询服务处的办公设施、通讯设备、业务水平首屈一指。全部投入使用的供水站,保证了镇域内企业生产经营用水和生活用水。4.3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保持4.3.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由于区域内基岩风化强烈,风化深度大,质地粗,裂隙发育,地表水土等物质随时可能进入运动状态。侵蚀的主要方式为水力侵蚀,其它形式的侵蚀比较轻微。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率等条件,确定现状条件下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500t/km2.a。46
4.3.2项目区水土流失容许值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项目区属北方山地丘陵区,水土流失容许值为200t/km2·a。4.3.3水土流失防治概况根据《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和《x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区属于国家级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区。4.3.4水土流失防治经验及教训经验:x县旅游项目区水土保持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在可能发生水土流失的松散边坡采取拦挡、人工护坡、人工防护等工程措施,效果良好;对绿化树种选择尽量选取当地易成活树种。教训:由于个别项目的建设弃渣随意堆放和不采取防治措施的水土保持工程,形成了项目区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隐患。项目建设中应吸取教训,做好弃土(石)防护,恢复施工中破坏的植被,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46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1主体工程方案选择与制约性因素分析项目区位于x县x镇某河右岸,为丘陵平原过度带,砂石密布,岗沟交替,植被覆盖率60%。(1)项目选址不在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2)未占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重点实验区,未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3)不涉及风景名胜及文物保护区,无重要交通要道,远离自然保护区;(4)项目所在地势较高,紧邻某河,不存在洪水淹没问题。(5)项目占地类型以荒地、坡地为主,项目建成后及时恢复植被,不会对地表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项目不存在敏感制约因素,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主体工程建设方案可行。5.2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本工程占地总面积17.84hm2,全部为永久占地,占地类型为荒坡地。项目在不影响主体工程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工程占地,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5.3土石方平衡的分析与评价该项目建设过程中挖填土方总量41.24万m3,本项目总挖方20.62万m3,总回填土方20.62万m3。根据总回填量与总调出量之和减去总调入量46
等于总开挖量的原则,经计算土石方达到总体平衡。项目各建设区域挖、填土方均内部调整,无弃渣弃土外运,不设置弃渣场及取土场,项目建设土石方挖、填基本达到平衡,符合水土保持要求。5.4施工方法与工艺的分析与评价采用推土机进行场地平整,挖掘机进行基础开挖,有关机械进行基础回填,然后开始主体建筑物施工。施工采用分片集中施工,减少地面裸露时间,符合水土保持的有关要求。5.5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场地四周为丘陵和平地,地势高低错落有致,项目区原来无建筑物,地势起伏较大。项目总平面布置统筹考虑,按照环保、消防、劳动卫生等有关要求,结合建设工艺及运输要求,做到合理用地、远近结合、方便管理。按照功能将项目区划分为建筑西区、建筑东区、沟系区3个防治分区。(1)建筑西区主体工程建设前期设计,对建设场地表土进行清理,并在较低平位置设置临时堆土场,存放清理的表土,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主体工程布设了乔灌草种植区,并对建筑物周边设计了绿化,布设林草措施1.81hm2,种植乔木2413株,种植灌木2021株,种植草坪0.51hm2,实行乔灌草相结合,投资约15.8万元。增加了项目区的林草覆盖率,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方案主体工程中设计有雨水排水沟道和污水排水沟道,雨污分流,并在每个污水支管接入主管前设置化粪池4个,出口处设置了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经处理后,可用于项目区植被绿化回灌和景观湖利用,进一步提高了水的利用率。46
在项目区适当位置应增加排水暗沟、沉沙池、公共停车场采用植草砖等工程措施,并增加项目区周边植被绿化等植物措施,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效益。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增设临时拦挡、洒水、苫布等临时措施。(2)建筑东区主体工程建设前期设计,对建设场地表土进行清理,并在较低平位置设置临时堆土场,存放清理的表土,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主体工程布设了乔灌草种植区,并对建筑物周边设计了绿化,布设林草措施4.12hm2,种植乔木5308株,种植灌木4446株,种植草坪0.85hm2,实行乔灌草相结合,投资约30.85万元。增加了项目区的林草覆盖率,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方案主体工程中设计有雨水排水沟道和污水排水沟道,雨污分流,并在每个污水支管接入主管前设置化粪池4个,出口处设置了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经处理后,可用于项目区植被绿化回灌和景观湖利用,进一步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在项目区适当位置应增加排水暗沟、沉沙池、公共停车场采用植草砖等工程措施,并增加项目区周边植被绿化等植物措施,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效益。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增设临时拦挡、洒水、苫布等临时措施。(3)沟系区主体工程布设了乔灌草种植区,并对建筑物周边设计了绿化,布设林草措施0.40hm2,实行乔灌草相结合,投资约2.99万元。增加了项目区的林草覆盖率,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方案主体工程中设计有雨水排水沟道和污水排水沟道,雨污分流,出口处设置了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经处理后,可用于项目区植被绿化回灌和景观湖利用,进一步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沟系区占地面积1.13hm2,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河道沟底进行防渗46
设计,并对河道岸边进行护砌,为美化环境,增加项目区植被覆盖率,方案新设计在河道两侧栽植景观乔木、灌木进行绿化,采用乔灌木相结合,种植乔木291株,其中龙爪槐97株,垂柳194株;灌木582株,种植月季582株。生活污水在河系区汇合后需要经过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后,达到生活污水二级排放标准后,可用于项目区植被绿化回灌和景观湖利用。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应增加洒水等临时措施。表5-1主体工程中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及投资表工程部位措施数量(hm2)投资(万元)建筑西区乔灌综合绿化带1.8115.8化粪池4个0.8建筑东区乔灌综合绿化带4.1230.85化粪池4个0.8沟系区乔灌综合绿化带0.402.99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套5.0合计6.3356.24(5)项目区主体设计排水能力计算项目区集水面积约为0.25km2,据水文资料,推算20年一遇设计频率产生的洪峰流为1.67m3/s。在沟系区下游,通过1根直径100cm的圆形管涵将形成的洪峰流量排向下游。流量校核:集排水管道过水断面的型式为矩形,按明渠均匀流设计过水断面,根据以下公式校核试算确定其断面:Q=ω×C×(R×i)0.546
其中ω——过水断面R——水力半径C——谢才系数(糙率n取0.025,由n、R查表得C,i——集排水管道沟底坡降,平均取i=0.10经过试算,采用1根直径100cm的管道泄洪能力为2.5m3/s,大于20年一遇的设计洪峰流量,可以满足项目区发生20年一遇设计洪水时的流量的要求。发生超过20年一遇洪水时,直接从沟口上的过水路面下泄项目区雨洪,能够满足宣泄洪水的要求,且项目区的建筑物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能够确保公寓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主体工程排洪设计合理。5.7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本项目建设不存在绝对限制行为、施工工艺、工程占地符合水土保持的相关要求,项目建设期间土石方挖、填平衡,主体工程设计有部分水土保持措施,起到一定的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本方案在主体工程基础上补充设计了清表、排水暗沟、沉沙池、乔灌草综合绿化、临时堆土场临时拦挡和临时遮盖、建设场地洒水抑尘等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中的水土保持相结合,防治项目建设期间产生的水土流失,达到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建设单位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认真落实本方案提出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46
46
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1防治责任范围6.1.1工程占地本工程共占地17.84hm2,其中包括建筑西区占地5.10hm2、建筑东区占地11.61hm2、沟系区占地1.13hm2。6.1.2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原则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中的规定: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通过现场勘查和调查研究确定,一般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项目建设区,指开发建设单位的征占地范围、租地范围和土地使用管辖范围。(2)直接影响区,由于工程建设,其扰动土地范围可能超出项目建设区(征占地界)并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区域。根据上述规定,结合本工程地质、地形、土壤、植被的特点,确定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6.1.3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依据(1)项目建设区为工程施工占用的土地范围,包括建筑西区、建筑东区、沟系区。(2)直接影响区是指本工程建设占地范围以外,由于建设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对周围的山体(坡)、农田、道路、河流、村庄等可能直接产生影响的区域。直接影响区虽然不属于工程占地范围,但建设单位应对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负责防治。46
6.1.4量化的防治责任范围本方案的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18.50hm2,其中项目建设区占地面积17.84hm2,直接影响区面积0.66hm2,根据主体工程设计中各项工程的占地范围及其施工工艺,以及对同类工程的实地调查分析,直接影响区包括以下几部分:(1)建筑西区建筑西区占地面积为5.10hm2,项目施工占地以外3米区域作为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面积0.22hm2。建设区在建设期间容易对周边地区造成影响,遇暴雨时可能发生大量的水土流失。(2)建筑东区建筑西区占地面积为11.61hm2,项目施工占地以外3米区域作为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面积0.44hm2。建设区在建设期间容易对周边地区造成影响,遇暴雨时可能发生大量的水土流失。(3)沟系区沟系区占地面积1.13hm2。沟系区在建设阶段,以及遇暴雨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随着后期浆砌石护坡及浆砌石沟底防渗的建设,水土流失逐渐减弱。该区位于项目区范围之内,不对项目外区域造成影响。表6-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表 单位hm2建设项目占地面积直接影响区合计建筑西区5.100.225.32建筑东区11.610.4412.05沟系区1.130.01.13合计17.840.6618.506.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46
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预测项目建设期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及分布,分析可能造成的危害,明确重点防治区。因此,根据项目建设的不同情况,依据以下原则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的划分:(1)同一防治分区的地形地貌、扰动地表的物质组成相同;(2)同一防治分区扰动地表的形成机理与形态相同;(3)同一防治分区土地利用现状基本一致;(4)同一防治分区主要土壤侵蚀因子应基本一致。根据项目所处的地域特性、建设特点,参考以上原则,将整个项目区划分为建筑西区、建筑东区、沟系区3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根据每个防治分区在建设期土壤侵蚀模数的变化情况分别预测其土壤侵蚀总量,布设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图见附图03。(1)建筑西区建筑西区总建设用地面积5.10hm2,主要建设四层的员工公寓面积约1935m2,五层的办公楼面积约2708m2,单体木式公寓共25栋,每栋占地面积约为132m2,单体公寓占地面积共计3300m2,对项目区内道路周边绿化和硬化,建设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供电、通信系统等配套设施。其中绿化面积为1.81hm2,项目建设前首先对项目区进行清表,清表土方量0.25万m3,在项目区较低平位置设立临时堆土场,临时堆土场应当设置临时拦挡,采用土工编织袋装沙子作为临时挡护措施。(2)建筑东区建筑东区规划用地11.61hm2,主要建设六层的花园洋房面积约为2408m2,含有一、三、四、五层的医疗中心面积约为1803m2,老年公寓多层住宅面积约为2344m2,商业街包括二层和三、五层的主力店面积约为16543m2,单体木式公寓共92栋,每栋占地面积约为132m246
,单体公寓占地面积12144m2,项目施工时,首先对项目区进行清表,清表土方量0.58万m3,在项目区较低平整空闲位置作为临时堆土场。主体工程建设完毕后,平整场地,清表土作为工程建成后空闲地的表层覆盖土,用于恢复植被并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临时堆土场应当设置临时拦挡,采用土工编织袋装沙子作为临时挡护措施。(3)沟系区沟系区占地面积1.13hm2。主要由项目区历史遗留下来的两条废弃沟渠组成,工程实施过程中,基本维持现状情况,将东侧沟渠建成蓄水景观湖,保留西侧沟渠的排洪能力,整个项目区的雨洪最后都汇集到西部排洪沟内,由西部排水沟经过地下排水涵管跨过项目区北侧公路向某河泄洪。水土保持分区见表6-2。表6-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表分区备注建筑西区开挖处破坏了原地貌,是水土流失较严重部位。建筑东区开挖处破坏了原地貌,是水土流失较严重部位。沟系区工程建成后由于地面全部硬化处理,径流系数较大。46
7水土流失预测7.1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本章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是按开发建设项目正常的设计功能,计算在无水土保持工程的条件下产生的土壤流失量,并分析相应的危害。7.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7.2.1自然因素水土流失分析在工程施工中涉及表层土剥离、填筑、取土和弃土等工作,使其工作面的原生地貌和植被遭受破坏,地表裸露、土壤结构疏松,表土抗蚀能力减弱,在雨滴打击、水流冲刷等外力的作用下易产生水土流失。项目区属暖温带亚湿润大区,夏季多雨,冬季干燥,春秋温和适宜。多年平均降雨量538mm。降水集中,强度大,对土壤的侵蚀力大;雨季地表土壤处于湿润状态,抗蚀能力较差,遇暴雨会导致严重的土壤侵蚀,侵蚀形式以面蚀和沟蚀为主。7.2.2施工期水土流失因素分析本项目位于x省西南部,项目区域主要为丘陵区。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水力侵蚀,气候、地质、地形地貌、植被状况等自然因素对水土流失影响较大,自然条件的人为活动是造成加速侵蚀的主要因素。对水土流失影响较大的因素如下:(1)建筑西区55
本项目建设区地基开挖会导致山体剥离,山体剥离会对一定范围内的地表造成扰动,并导致水土流失。山体剥离使植被和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而剥离下来的砂石的清运更会产生大量的易侵蚀土(渣)源,为新的水土流失的发生创造了条件。(2)建筑东区本项目建设区地基开挖会导致山体剥离,山体剥离会对一定范围内的地表造成扰动,并导致水土流失。山体剥离使植被和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而剥离下来的砂石的清运更会产生大量的易侵蚀土(渣)源,为新的水土流失的发生创造了条件。(3)沟系区沟系区在施工期间会对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加剧创造条件,应选择在枯水季节进行施工避免降水引起较大的土壤侵蚀,并注意对表土和弃渣的遮盖。(4)施工工序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时序安排对其防治效果影响很大。如建设区主体工程应分期建设,同步分期进行水土保持措施的建设。沟系区应在枯水季节进行施工并在汛前投入使用,不能因为工程修筑影响防洪并且不能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量;若施工时序安排不当,将不能有效预防施工中产生的水土流失。7.2.3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影响分析对于采取工程防护的一些重塑地面单元,由于房屋建设及道路的修建直接将土壤侵蚀源与侵蚀动力分隔开来,所以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而采用工程措施结合植物措施进行防护的一些工程单元,在自然恢复期植物措施尚未完全发挥其水土保持功能之前,受降雨和径流冲刷作用,仍会有轻度的水土流失发生,但随着植物生长,覆盖度增加,水土流失将会逐渐得到控制,并降低到容许水土流失强度或以下。55
7.3水土流失预测范围本方案根据项目建设期间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扰动原地貌及破坏植被情况,确定预测范围。本工程预测范围分为建筑西区、建筑东区和沟系区。本项目工程占地面积17.84hm2,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为17.84hm2。7.4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自然恢复期末结束,根据不同时段水土流失的差异性,分为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各预测单元预测时段根据实际施工时段确定,并按最不利因素考虑,即施工时段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全年计算,不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本项目雨季为6-9月)。(1)施工期施工期预测时段为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主要水土流失来自建筑区的道路修筑平整及建筑基坑的开挖和场地平整、沟系区的岸坡整治施工。(2)自然恢复期通过类比调查周边类似工程,工程建设施工结束后,地表抗蚀抗冲性逐渐增强,水土流失逐年减少,生态环境逐步恢复。需经约1年的时间才能与原地表相当,因此确定自然恢复期预测时段为1年。7.5预测内容和方法7.5.1工程扰动地表面积由于各预测单元施工时序不同,不同时段水土流失面积将有一定的差异性。施工期施工范围包括建筑西区、建筑东区、沟系区等预测单元,预测面积为17.84hm2;自然恢复期预测面积按各预测单元扰动面积17.84hm2。55
水土流失预测单元、时段、面积详见表7-1。表7-1预测时段、单元、面积划分表预测单元施工期自然恢复期预测面积(hm2)时间(a)预测面积(hm2)时间(a)建筑西区5.102.05.101.0建筑东区11.612.011.611.0沟系区1.132.01.131.0合计17.8417.84 7.5.2弃土弃渣量预测本项目无永久弃渣,但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部分临时弃渣,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临时拦挡措施,不会产生较大水土流失。7.5.3损坏占压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水土保持设施是指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所有设施的总称,包括各种水土保持工程和台地、梯田、园地、林草地、滩地等。本项目建设损坏占压的水土保持设施主要指水土保持措施面积。根据实地调查测算,水保设施面积主要包括本工程建设期间建筑西区、建筑东区和沟系区。本工程共损坏占压水土保持设施面积17.84hm2,具体见表7-2。表7-2损坏占压水土保持设施面积统计表工程项目占压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建筑西区5.10建筑东区11.61沟系区1.13合计17.847.5.4水土流失预测方法55
本方案对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危害进行预测,水土流失量的预测采取定量计算为主,水土流失危害以定性分析为主。(1)水土流失预测公式项目区原地貌和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采用类比法,公式如下:
式中:W——扰动地表土壤流失量,t;i——预测单元(1,2,3,……n);k——预测时段,1,2,3,指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Fi——第i个预测单元的面积,km2;Mik——扰动后不同预测单元不同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Tik——预测时段(扰动时段),a。(2)水损失量预测公式本项目建设区及沟系区地面部分硬化、运输道路路面的反复碾压,导致原地表硬化面积增大,使水流集中,改变了原地表产流状况,这些都将引起入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水流失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项目建成后年水流失量,10m3;——预测单元,=1,2,3……,n-1,n;——第个预测单元的面积,hm2;——项目区年降水量(若各预测单元一致,即项目区年降水量),mm;——第预测单元建成后自然恢复期的地表径流系数;——第预测单元原状地表的径流系数。55
7.6预测参数的确定(1)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结合本项目所属侵蚀区为轻度侵蚀区,同时根据地形地貌和地面植被情况,确定平均侵蚀模数约为500t/km2·a。(2)建设期、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项目区缺乏水土流失实测资料和研究成果,参考类似项目工程土壤侵蚀模数,并咨询专家相关意见,经综合分析确定本项目土壤侵蚀模数,具体见表7-3。表7-3项目建设期及植被恢复期水土流失参数表项目分区原地貌(t/km2.a)项目建设期植被恢复期侵蚀模数(t/km2.a)时段(年)侵蚀模数(t/km2.a)时段(年)建筑西区50025002.06001.0建筑东区50025002.06001.0沟系区50030002.06501.0(3)水流失预测参数确定根据实地查勘,参考其它类似工程并咨询专家意见,本项目建成后如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建筑西区径流系数为0.38,建筑二区径流系数为0.38,沟系区径流系数为0.65。7.7水土流失危害分析本工程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原地面水土流失加剧,造成的水土流失会使本区域的生态环境退化,降低环境容量。(1)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降低水土保持功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改变了原地表形态、破坏了土壤结构和地表植被,降低原地貌水土保持功能,加大该地区水土流失。工程施工过程中,55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17.84hm2。(2)增加河道水体泥沙含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弃渣,若处理不当,遇暴雨就会顺流而下,淤积至附近某河中,造成河道淤积,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3)对项目区周围水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如未及时预防和治理,产生的水土流失,将使附近的河网水体的悬浮物增加,混浊时间延长。7.8预测结论及综合分析7.8.1水土流失量预测成果(1)施工期水土流失量施工期内,预测水土流失总量为903.30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724.90t,计算过程中扰动侵蚀模数按影响年度内平均值进行计算,详见表7-4。表7-4施工期各分区土壤流失量表预测单元侵蚀模数背景值(t/km2·a)扰动后侵蚀模数(t/km2·a)侵蚀面积(hm2)侵蚀时间(a)背景流失量(t)预测流失量(t)新增流失量(t)建筑西区50025005.102.051.00255.00204.00建筑东区500250011.612.0116.10580.50464.4沟系区50030001.132.011.3067.8056.50合计 17.84 178.40903.30724.90(2)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自然恢复期预测时段为1年,预测产生水土流失总量为107.61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8.41t,计算过程中扰动侵蚀模数按影响年度内平均值进行计算,详见表7-5。表7-5自然恢复期各分区土壤流失量表55
预测单元侵蚀模数背景值(t/km2·a)扰动后侵蚀模数(t/km2·a)侵蚀面积(hm2)侵蚀时间(a)背景流失量(t)预测流失量(t)新增流失量(t)建筑西区5006005.101.025.5030.605.10建筑东区50060011.611.058.0569.6611.61沟系区5006501.131.05.657.351.70合计 17.84 89.20107.6118.41项目区水土流失预测,原地貌水土流失量为267.60t,项目建设期预测水土流失量为1010.91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743.31t。通过以上预测可知,项目在建设施工期间将加重项目区水土流失,建设施工期间水土流失的防治重点为建筑西区和建筑东区的建设期土方施工。7.8.2水流失量预测成果依据水损失量计算公式计算,工程建设每年将增加水流失量2.25万m3/a,应采取雨洪汇集储蓄措施,尽量减少雨水流失量。具体见表7-6。表7-6水流失量计算表预测单元面积(hm2)建成后径流系数原状径流系数年均降水量(mm)水流失量(m3/a)建筑西区5.100.380.155386311建筑东区11.610.380.1553814366沟系区1.130.450.155381824合计17.84 225017.8.3综合分析及指导意见综合分析:(1)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量743.31t,增加水流失量2.25万m3/a,做好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对保护项目区附近耕地,保持水土和恢复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55
(2)建设区因大量的土方开挖及回填,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较大,应作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3)水土流失强度最大的时段是工程建设期。该时段内地表大面积裸露,降低了原有水土保持功能,容易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自然恢复期内,扰动区域被建设物、硬化地面、绿化措施保护,水土流失量降低,随着植被的逐渐恢复,其水土流失量会进一步减少。因此,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时段是建设期。指导性意见:(1)对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指导性意见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应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相结合,注意重点地段、重点时段,加强施工中的预防保护措施,在空间、时间上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2)对施工进度安排的指导性意见根据预测结果,建设期是新增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时期,建议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缩短或避开强流失时段。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难以避开时应加强水蚀防护措施。植物措施应结合主体工程施工进度的安排和实际情况分阶段分时期实施。(3)对水土流失监测的指导性意见根据预测结果,建设期引发的水土流失量较大,建设期的主要监测内容应包括:施工场地、临时堆土场的土体变化情况、植物变化情况等各项水土流失因子。监测重点点位应包括:建设区及沟系区土方开挖与回填处等。55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确定8.1.1定性要求(1)项目建设区内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2)项目建设区内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如果造成了直接影响区的水土流失,应该一同进行治理。方案编制时,应注重分析,提前进行预防。(3)防治责任范围内的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不得对项目周边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4)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效。建设的水土保持设施,要有相应的设防标准,保证其长期稳定地安全运行,并发挥水土保持功能。8.1.2定量要求根据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的公告》和《x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区属于国家级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采用一级标准。项目建设完成后运行期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应达到以下六项指标。(1)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扰动土地面积,对因工程建设造成的土地扰动,应采取工程、植物等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治理,保护水土资源。(2)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5%。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应对防治责任范围内因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使土壤流失量控制在防治目标内。97
(3)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0。为达到上述目标,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通过水土保持监测,对开发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水土流失及时采取综合整治措施,保证水土流失治理效果达到防治目标。(4)拦渣率达到98%。临时弃土弃渣须有专门设计的存放地,并采取拦挡措施防止流失,禁止向专门存放地以外的其它任何地方倾倒、堆置。临时弃土场应先拦后弃。(5)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7%。对建设施工中形成的裸露面,具备绿化条件的尽可能恢复植被,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6)防治责任范围内林草覆盖率达到25%。防治责任范围内的宜林宜草地,应进行绿化美化,以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治理目标见表8-1。表8-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表防治指标采用标准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5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8扰动土地整治率(%)95林草覆盖率(%)25林草植被恢复率(%)978.2布设原则(1)分区治理原则。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各项目区水土流失强度不同,故在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基础上,确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和一般防治项目,制定最优方案和措施。(2)互补性原则。从水土保持要求出发,结合主体工程建设特点,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形成以工程保植物,以植物促工程的互补防治形式,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由被动控制到治理开发的转变。97
(3)突出重点原则。对重点部位的措施布设方案、工程类型和形式进行比选,推荐优选方案和措施。(4)效益优先原则。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尽量与当地的利益相结合,为当地建设提供便利条件,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5)绿化美化原则。植物措施布设尽量与周围绿化美化相协调,以当地适生优势树种为主。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8.3.1防治措施体系(1)工程措施:清表、排水暗沟、沉沙池、植草砖、沟道护岸、沟底防渗。(2)植物措施:对停车场周围、道路两侧、公共绿化区等具备植被恢复条件的,采取乔木、灌木相结合方式绿化。(3)临时措施:项目建设期间对临时堆土进行拦挡,项目建设期间对建设场地定期洒水降尘。(4)管理措施:工程施工顺序和施工安排对水土保持工程防治水土流失效果影响很大。施工时序和施工安排不当,不但不能防治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而且还会造成工程施工时水土流失无从治理,失去防治的优先机会。弃渣必须先拦后弃,局部地表施工,应及时恢复植被,施工场地内应定时洒水,工程施工应落实水土保持监督、监理和监测工作,保证水土保持方案落实。8.3.2防治措施总体布局按照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工程部位,因地制宜布设防治措施,形成综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布设的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置图见附图04。97
表8-2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表分区位置水土保持工程备注建筑西区工程措施表土清理水保工程设计排水暗沟水保方案设计沉沙池水保方案设计植草砖水保方案设计植物措施景观防护林主体工程设计景观草坪主体工程设计乔灌综合绿化带主体工程设计空地绿化水保工程设计临时措施苫布水保方案设计编织袋水保方案设计撒草籽水保方案设计洒水水保方案设计建筑东区工程措施表土清理水保工程设计排水暗沟水保方案设计沉沙池水保方案设计植草砖水保方案设计植物措施景观防护林主体工程设计景观草坪主体工程设计乔灌综合绿化带主体工程设计空地绿化水保工程设计97
临时措施苫布水保方案设计编织袋水保方案设计撒草籽水保方案设计洒水水保方案设计沟系区工程措施沟道护岸水保工程设计沟底防渗水保方案设计植物措施沟渠两侧乔灌木绿化水保方案设计临时措施定期洒水降尘水保方案设计水土保持措施体系见图8-1。97
工程措施清表、排水暗沟、沉沙池植草砖建筑西区植物措施防护林、草坪、绿化带临时措施苫布、洒水、编织袋、撒草籽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工程措施清表、排水暗沟、沉沙池植草砖建筑东区植物措施防护林、草坪、绿化带临时措施苫布、洒水、编织袋、撒草籽工程措施沟道护岸、沟底防渗沟系区植物措施沟道两侧景观乔灌草绿化临时措施定期洒水降尘图8-1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图8.4新增水土保持措施的典型设计8.4.1建设区水土保持工程典型设计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建设过程中开挖的土石方,清理表土部分作为恢复绿化用途需要临时堆放外,剩余部分基本按照地势情况结合景观设计就地回填利用。工程的建设还将产生边坡,为了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应当对其进行系统的治理规划,并对其施工工序提出明确的要求,防止因施工工序不当产生不必要的水土流失。97
3、工程措施(1)清表①施工过程中的清理表土要求为了能尽快恢复植被,在项目开工前,首先根据恢复绿化的需要,进行清表,建筑西区面积为5.10hm2,清表面积为1.25hm2,清表厚度为0.2m,清表量为0.25万m3;建筑东区面积为11.61hm2,清表面积为2.90hm2,清表厚度为0.2m,清表量为0.58万m3。临时堆土场设于建筑东区医疗中心西侧空地,临时堆土场长100m,宽50m,设计堆土高度为2.5m,边坡1:1.5,堆土场四周设编织袋临时拦挡、苫布临时遮盖等临时措施;堆土表面采用撒草籽绿化等植物措施。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用苫布遮盖,不得让土料随意散落。②施工作业要求施工作业面上边坡应做好排水设计,施工场地也应做好排水和沉沙,基础开挖弃方应将表层剥离物及时清运、集中堆放,且在转运过程中避免弃渣沿途散落,临时堆放场地也应布设好排水措施,各排水设施要以满足开挖面、堆放场地等不受坡面汇水冲刷为前提。对清表土方要做好覆盖、拦挡,在临时堆放过程也应做好坡脚拦挡,应及时平整、碾压,并做好排水、削坡。在土方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注意天气变化,在暴雨前施工单位必需清理沉沙池并严禁雨天施工。(2)排水暗沟建筑西区沿北侧山坡下布设0.4m*0.4m通往西侧沟道的排水暗沟长度428m。建筑东区布设0.4m*0.4m排水暗沟共计705m。排水暗沟为浆砌石结构,壁厚30cm,上盖预制板,厚度20cm。排水暗沟典型设计图见附图05。(3)植草砖建筑西区铺设植草砖550m2;建筑东区铺设植草砖共计880m2。97
参考施工工艺:①土石方开挖:根据设计清理土方,检查纵坡、横坡及边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修正路基,找平碾压密实,压实系数达95%以上。②基层的铺设:铺设150mm厚的级配砂石,并找平碾压密实,密实度达95%以上。③找平层的铺设:找平层用中砂,30mm厚,中砂要求粒径0.3—5mm的级配砂找平。④面层铺设。面层为路面砖,在铺设时轻拿轻放,用橡胶锤捶打稳定,但不得损伤砖的边角。然后用营养土填充砖孔,再植草,浇水养护。植草砖典型设计图见附图06。(4)沉沙池沉沙池设计规格为3.0m*2.0m*1.5m,基础夯实,浆砌砖结构,厚度24cm,建筑西区流向西边沟渠的排水沟末端布设沉沙池1座,建筑东区流向东边景观湖的排水沟末端和流向西边沟渠的排水沟末端各布设沉沙池1座,共布设3座。沉沙池按时观测,根据观测情况及时清理,确保沉沙池正常运行。沉沙池典型设计图见附图08。2、植物措施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的建设,力求营造一个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氛围的休闲养护中心。绿化方案应利用植物造景功能,结合公寓所在地的地形建设,合理地处理人、建设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关系,营造一个花园式公寓。本设计方案总体上围绕着建设园林式公寓的主题,以自由曲线、抽象的几何形体与规整的线条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简洁、流畅的现代规划手法。在绿化布局上,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绿化设计。97
在建设边缘、路旁狭窄绿地、台地边缘等小块面积处,采用乔灌草点缀种植的方法,银杏、国槐、梓树、垂柳、梧桐、枫树、蒙古栎、白蜡、龙爪槐等等,灌木有水蜡、连翘、丁香、紫叶小檗等,花卉有波斯菊、金盏菊、荷兰菊、石竹、矮牵牛、串红等,同时合理安排种植果园区,种植桃树、杏树、枣树、苹果树、核桃树等,周围配以成片花草灌木,使植物造景既起到美化作用,又起到遮蔽角落、分割空间的作用。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绿化方案力求使整个公寓具有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形式多变的独特风格。针对主体工程建设区的绿化问题,本方案原则上从绿化覆盖率进行控制,具体详细园林景观设计,以业主单位的园林施工图设计为主,辅以水土保持,增加植物措施,建筑西区和建筑东区新增植物措施主要是在空白区域种植栾树分别为85株和165株。3、临时措施建筑西区在项目建设期间为防止暴雨对施工场地临时堆土造成冲刷,应购置苫布300m2,同时为了避免风蚀,应当对施工场地经常洒水,施工期洒水量共计500m3。对临时表土存放场用编织袋进行拦挡,共需要编织袋825个,同时对临时堆土场播撒紫花苜蓿15kg,进行临时绿化。建筑东区在项目建设期间为防止暴雨对施工场地临时堆土造成冲刷,应购置苫布500m2,同时为了避免风蚀,应当对施工场地经常洒水,施工期洒水量共计900m3。对临时表土存放场用编织袋进行拦挡,共需要编织袋1548个,同时对临时堆土场播撒紫花苜蓿30kg,进行临时绿化。临时拦挡典型设计图见附图09。8.4.2沟系区水土保持工程典型设计1、工程措施(1)护岸主要是对沟道两岸进行浆砌石护砌,共需要护岸5844m2。沟渠长约872m,高约3.0m,边坡1:0.5,浆砌石的厚度按0.25m计算。边坡采用浆砌石防护,厚度一般为25~30cm,97
用M5M10水泥砂浆砌筑。伸缩缝间距为10m;缝宽为3cm左右,以沥青砂浆灌注。设计景观台阶,浆砌石结构,台阶宽30cm,高20cm。(2)沟底防渗对沟道底面进行块石混凝土灌浆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现浇混凝土厚度一般为20cm,为适应温度变化,冻胀基础不均匀等沉陷原因引起的变形,需要留伸缩缝,纵向伸缩缝一般设在边坡与渠底连接处,横向缝间距为5m,伸缩缝的填充材料采用橡胶止水条。底面防渗处理5230m2。沟底长约872m,平均宽约6.0m。护岸及沟底防渗措施典型设计断面图见附图10。2、植物措施对岸边增加绿化,栽植垂柳194株,龙爪槐97株,月季582株。乔木穴植,株距为6m,栽植穴规格为0.5×0.5×0.5m,穴内覆表土栽植,栽植后及时灌溉养护,提高成活率。两株乔木中间栽植两株灌木,株距为2m,栽植穴直径0.3×0.3×0.3m,穴内覆表土栽植,栽植后及时灌溉,提高成活率。3、临时措施在施工期间洒水除尘,共洒水300m3。8.5工程量计算工程量计算应乘阶段扩大系数,土石方工程、砌石工程、植物措施均乘1.1,计算根据为《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工程量详见表8-3。97
表8-3项目区总工程量表项目名称及内容措施类型水保措施措施布置水土保持工程量措施位置单位数量内容单位数量建筑西区工程措施清表建设区项1清表土m32500排水暗沟截排水项1排水暗沟m428沉沙池汇流处项1沉沙池座1植草砖公共停车项1植草砖m2550植物措施绿化空地内项1栾树株85临时措施苫布项目区项1苫布m2300洒水项目区项1洒水m3500临时拦挡临时堆土项2编织袋个825草籽绿化项目区项1紫花苜蓿kg15建筑东区工程措施清表建设区项1清表土m35800排水暗沟截排水项1排水暗沟m705沉沙池汇流处项1沉沙池座2植草砖公共停车项1植草砖m2880植物措施绿化空地内项1栾树株165临时措施临时拦挡临时堆土项2编织袋个1548苫布项目区项1苫布m2500洒水项目区项1洒水m3900草籽绿化项目区项1紫花苜蓿kg30河系区工程措施护岸两侧岸边项1护岸m31461沟底防渗沟底项1沟底防渗m31046植物措施岸边绿化河周边项1垂柳株194 龙爪槐株97月季株582临时措施洒水施工区项1洒水m3300 8.6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施工组织设计8.6.1施工方式97
工程措施:表土清理和覆土平整采用推土机作业;沉沙池和土质排水沟采用挖掘机开挖,浆砌石岸坡防护采用人工作业。植物措施:植物种植前先要完成土地整治工程,包括穴状整地、土地翻松等,采用人工整治。临时措施:临时拦挡、洒水等采用人工作业。8.6.2施工原料供应施工用水、电、柴油等原料由主体工程提供。植物措施所需苗木、草籽等,从附近市场进行购买完全能够满足本工程需要。8.6.3施工进度根据“三同时”制度的要求,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进度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与主体功能过程的施工进度相协调。项目施工作业前要先完成的表土收集;各项工程施工结束后具备绿化条件的及时覆土绿化;临时排水、临时绿化工程随着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对临时堆土、堆料进行防护等。项目区施工应按照先局部后整体,分阶段实施,边进行主体工程施工边整理恢复植被的原则。97
表8-4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进度表分区项目2013年2014年2015年123412341234建筑西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建筑东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沟系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8.6.4管理机构和人员本方案涉及的水土保持工程,应由建设单位负责管理,由建设单位设专人负责。8.6.5工程管理对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要定期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破损的及时修复。对主体工程设计的植物措施,应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尤其在工程建设初期,植物工程管理应作为工程管理的重点,加强管护,对未成活的苗木要及时补植、补种。 97
9水土保持监测9.1基本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和危害进行监测,通过完善的监测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与标准,对开发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土壤水土流失因子、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监测,同时对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的实施及完成情况、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及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要求,特制定本监测工作计划。9.2监测范围、时段和内容9.2.1监测范围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以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准,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进度安排,对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因子、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等内容进行动态监测,灵活掌握监测区域的变化。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以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基准。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面积共计18.50m2,其中项目建设区17.84hm2,直接影响区0.66hm2。9.2.2监测时段监测时段为3.0年,即施工期至设计水平年。97
9.2.3监测内容和频次根据不同的分区及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并设计相应的监测方案。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内容见表9-1表9-1水土保持监测内容时段监测内容建设期占地面积及扰动地表面积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程度破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和面积水土流失危害自然恢复期防治措施数量和质量林草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覆盖度工程施工前,首先要进行一次本底值监测,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前的植被状况,降雨状况,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和质量等,以作为项目区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背景值。(1)水土流失因子监测水土流失因子主要有地形地貌、植被状况、降雨状况、弃渣及项目挖填方数量等,通过对现状调查、工程建设期和运行初期的水土流失因子进行监测,获取观测数据,作为项目区水土流失及影响因子的数据,同时通过各因子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监测结果。1)植被状况通过实地全面调查或典型地段观测,对自然植被和人工林草进行测算,主要指标包括林草植被的分布、面积、种类、生长情况等,根据监测情况,计算林地的郁闭度、草地的覆盖度、林草植被覆盖度等指标。植被状况监测3次,分别在水土流失现状调查、水土保持工程完工和水土保持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第一个雨季结束时进行。2)降雨状况可采用当地气象局气象资料,主要指标包括年降雨量及其季节分布和暴雨情况,监测时段为开工当年至工程试运行期末。97
3)挖、填方数量和弃土、弃渣情况采用实地量测的方法,监测建设过程中的挖填方量及弃土弃渣量。共监测多次,重点对施工过程中的挖、填方的数量和面积、土方转运、临时堆土、弃土利用、弃渣堆放情况的变化进行详细记录,应根据施工情况确定监测次数,及时进行调整。4)项目占地和扰动地表面积情况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项目实际占地面积变化、扰动地表面积和程度进行监测。项目占地和扰动地表面积监测3次,分别在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工程施工和主体工程竣工时进行。(2)水土流失状况监测水土流失状况监测,主要采用现场巡查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目的是随时对施工组织和工艺提供建议,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控制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状况主要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根据施工进度,分期对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程度等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通过实地调查监测对项目区的土壤侵蚀形式、侵蚀强度、侵蚀面积、侵蚀量等进行地面监测。水土流失状况观测多次,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监测l次,在施工前水土流失现状调查时进行;第二阶段的监测频次根据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阶段安排多次;第三阶段监测l次,在水土保持工程完工后进行。2)水土流失危害及其趋势采用调查和量测等方法,结合场地巡查对施工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对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保证水土流失危害评价的准确性。(3)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主要监测水土保持工程的数量和投入使用初期的防治效果,并对工程的维修、加固和管护提出建议。1)土地整治工程效果监测97
本工程的土地整治对象主要是建设区、绿化休闲区等。监测指标包括整地对象、面积、覆土厚度、整治后的土地利用形式等。土地整治工程效果观测2次,分别在工程完成投入使用初期和使用后进行。2)林草措施效果监测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林草措施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进行监测。共监测2次,分别在植物措施种植后第一年和第二年进行。3)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监测采用调查、实地测量等方法,对各治理措施面积和保存情况、水土保持工程的数量和质量、水土流失治理等进行监测,同时对施工中破坏的水土保持设施数量进行调查和核实。方案设计监测3次,分别在水土流失现状调查、水土保持工程完工和水土保持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第一个雨季结束后进行。9.3监测点位的确定根据水土保持监测分区及分区监测重点,布设监测点位,监测点位均为临时监测点。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设见表9-2。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局图见附图04。表9-2水土保持监测方案表监测时段监测区域监测点位监测位置监测内容施工期建筑西区J1地基开挖处(1)建设区开挖土方(2)建设物挖、填方量及面积(3)扰动地表面积,破坏植被面积及程度(4)临时堆土堆放的数量、边坡情况、堆放高度、堆放面积建筑东区J2地基开挖处沟系区J3沟渠出口自然恢复期建筑西区J1地基开挖范围(1)各区水土流失量变化(2)防治措施数量和效果建筑东区J2地基开挖范围沟系区J3沟渠出口97
9.4监测方法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的要求,监测方法采用调查监测法。对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如地形、地貌、水土流失的危害、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等情况采用调查监测法。对重点监测区域和典型监测断面(点)降雨量、水土流失量、水土保持防护工程的防护效果等主要采用地面观测法,辅以巡查监测法。此外,可利用GPS对建设区域地表扰动和面上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定位观测和面积测算。根据需要,对工程建设的相关部位可采取巡测的办法开展水土流失的监测工作。原地貌观测区在项目建设区相应监测点附近选取。本工程水土流失主要监测方法见表9-3。表9-3 水土流失主要监测方法表序号监测项目主要调查和监测方法1降雨强度降雨量收集附近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主要包括年降水量、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和暴雨情况;记录监测期间暴雨出现的季节、频次、雨量、强度占年雨量的比例。2水蚀量沟槽法。3林草生长情况草本采用标准地样法,样方1m×1m,灌木样方为5m×5m,乔木样方为20m×20m。林草生长情况采用随机巡视调查法,记录林草植被的分布、面积、种类、群落、生长情况、成活率等。4临时堆土场坡度、堆高、体积采用实地量测法。侵蚀沟体积量测法。5植物防护措施监测植物措施和管护情况监测:绿化林草的生长情况、成活率等采用标准地样法和巡视法,植物措施管护情况采用工作记录检查法和调查访问方法。6工程防护措施监测巡视、观察法确定防护的数量、质量、效果及稳定性;排水工程效果:排水系统、防护措施的实施效果;土地平整工程:记录整地对象、面积、整治后的地面状况、覆土厚度、整治后的土地利用方式等。97
9.5监测设施、监测设备及消耗性材料主要监测设备与仪器有:1)工作必需设备:主要包括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各1台。2)水土流失监测仪器:包括自计雨量计1个,手持GPS1台、天平2台、烘箱2台等。3)实地调查设备:土壤水份快速测定仪1台、皮尺2把、钢尺4把、卷尺4把,游标卡尺3把、30cm长标有刻度的铁制测针100根等。设备汇总及数量见表9-4。表9-4监测设备及仪器汇总表监测设备及仪器名称单位数量计费方式一、工作必需设备1笔记本电脑台1监测单位提供2打印机台1监测单位提供3数码相机台1监测单位提供4数码摄像机台1监测单位提供二、水土流失观测仪器1自计雨量计个1监测单位提供2手持GPS台1监测单位提供3天平台2监测单位提供4烘箱台2监测单位提供三、实地调查设备1土壤水份快速测定仪台1监测单位提供97
2皮尺把2监测单位提供3钢尺把4监测单位提供4卷尺把4监测单位提供5游标卡尺把3监测单位提供6铁质测针根100监测单位提供9.6监测成果与制度9.6.1监测成果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单位,及时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监测单位要及时对监测资料和监测成果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编制年度监测报表和报告。在施工过程中,如遇重大水土流失事件应进行监测并提交监测报告。工程竣工后,对监测工作做出综合分析和评价,并编制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报告,做为水土保持专项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监测成果包括:一、《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监测设计》。二、《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水土保持监测实施计划》。三、《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水土保持监测总报告》。四、《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水土保持监测年度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前言概述建设项目概况,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和意义、监测任务来源、监测任务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以及监测阶段报告等。(2)项目及项目区概况包括建设项目的概况、项目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情况、项目区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3)水土保持监测97
包括监测依据、原则,监测范围及分区,监测布局、内容及程序方法等。(4)监测结果分析包括防治责任范围动态变化分析,项目区土壤侵蚀因子变化,水土流失量的动态变化,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情况及防治效果分析。(5)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的特点和经验。(6)综合评价及建议包括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的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有建议等。五、监测阶段报告。反映监测过程中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情况、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质量、进度),特别是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建议。六、数据记录册。如果数据较多,又不能在监测报告中全部列出时,可以单独成册,作为报告的附件。对于水土流失危害,应附专项调查报告。七、附图。图件包括项目区地理位置图、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图、监测点布设图、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置图、监测设施典型设计图。照片主要是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期间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措施动态照片。9.6.2监测制度监测机构应具有相应监测资质。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主要集中在项目建设期,属临时性的工作,按《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277-2002)要求,应委托相关水土保持监测站承担,监测费用应专款专用;运行期水土保持监测因项目单纯、方法简单,可由环保监测站指定专人负责,并接受当地水土保持监测机构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定期向市水土保持监测站报告监测成果。(1)每次监测前,需对监测仪器、设备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97
(2)对每次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做出简要分析与评价;对于出现的紧急情况应及时通知业主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治水土流失;(3)建立监测技术档案,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水土保持的监测记录文件;——水土保持设施的设计及建设文件;——监测设备及仪器的校验文件;——其它有关的技术文件资料等。(4)监测单位及时对监测资料整理,监测工作全部结束后,对监测结果做出综合评价与分析,编写完成本工程水土流失监测报告,报送业主和x市水行政主管部门。97
10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0.1投资估算10.1.1编制原则(1)本工程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作为主体工程投资估算组成部分计入主体工程投资估算中;(2)估算编制依据、基础单价及费率的计取与主体工程一致,不足部分采用水土保持行业标准,苗木、草、种子的估算价格采用市场价格;(3)本方案价格水平年为2013年第三季度。10.1.2编制依据(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2)《水土保持工程估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3)《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4)《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5)《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保监)[2005]22号文);(6)《x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计收管理暂行规定》(x省水利厅、财政厅、物价局冀水农字[1994]2号文);(7)《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财政部、发改委财综[2008]78号文)。97
10.1.3基础单价人工单价:工程措施人工单价5.16元/工时,植物措施单价为4.73元/工时。建筑材料价格:建筑材料采用2013年当地市场价及至工地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等。植物苗木价格:采用2013年当地市场价及至工地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等。施工用水取3元/m3。10.1.4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单价(1)其他直接费,工程措施(不含土地整治)取直接费的2.4%,土地整治工程和植物措施取直接费的1.8%,采用水土保持估算定额。(2)现场经费,土地整治工程取直接费的5%,植物措施取直接费的4%,采用水土保持估算定额。(3)间接费,土地整治工程取直接工程费的5%;植物措施取直接工程费的3%,采用水土保持估算定额。(4)企业利润,工程措施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7%计算;植物措施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5%计算,采用水土保持估算定额。(5)税金,按(直接费+间接费+企业利润)×3.22%计算。10.1.5工程措施估算工程措施估算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计算。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项目划分,一、二级项目按《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执行,三级项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划分。10.1.6植物措施估算植物措施估算,植物措施费由苗木、草、种子等材料费及种植费组成。97
(1)植物措施材料费由苗木、草、种子的预算价格乘以数量计算。(2)栽(种)植费,设计单价乘以工程量计算。10.1.7临时措施估算(1)临时防护工程,按设计方案的工程量乘以单价编制。(2)其他临时工程,按一至二部分投资之和的1%计算。10.1.8独立费用计算(1)建设管理费,包括建设管理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及验收费,共计9.5万元。(2)工程建设监理费,按实际工程量考虑,计5.5万元。(3)科研勘测设计费,据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计列4.5万元。(4)水土保持监测费包括人工费用及监测设备折旧费。监测费按实际工程量考虑,计5.0万元。10.1.9水土保持补偿费本项目占压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总17.84hm2,其中恢复植被面积6.33hm2,占压水土保持设施面积11.51hm2,作为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面积。按《x省水土保持措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计收管理暂行规定》(冀水农字[1994]2号)规定,按1~3元/m2计列,鉴于本项目地表占地位于西部山区,较易造成不利影响,收费标准采用1元/m2,总额为11.51万元。10.1.10预备费按一致四部分之和的3%计算。10.1.11投资主要指标水土保持总投资153.52万元,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投资56.24万元,新增97
水土保持方案投资97.28万元。新增水土保持投资中工程措施56.33万元,植物措施1.37万元,临时措施1.07万元,独立费用24.50万元。基本预备费2.50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11.51万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估算见表10-1,分部工程投资见表10-2~10-6。水土保持工程投资总估算表表10-1 单价: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植物措施费独立费用合计栽(种)植费苗木、草、种子费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56.33 56.33一建筑西区5.61 5.61二建筑东区9.61 9.61三沟系区41.11 41.11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1.37 1.37一建筑西区 0.26 0.26二建筑东区 0.50 0.50三沟系区 0.61 0.61 第三部分临时措施1.07 1.07一建筑西区0.49 0.49二建筑东区0.890.89三沟系区0.09 0.09 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24.50一建设管理费 9.59.5二工程建设监理费 5.55.5三水土保持监测费 5.05.0四科研勘测设计费 4.54.5 一至四部分合计83.2797
基本预备费 2.50 静态总投资 85.77 工程总投资 85.77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11.51 方案总投资 97.2897
表10-2 工程措施估算表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 563254一建筑西区 56107(一)清表m325001.152875(二)排水暗沟m4289038520(三)沉沙池座160006000(四)植草砖m255015.848712二建筑东区96059(一)清表m358001.156670(二)排水暗沟m7059063450(三)沉沙池座2600012000(四)植草砖m288015.8413939三沟系区411088(一)护岸m31461120.88176606(二)沟底防渗m31046224.17234482表10-3 植物措施估算表 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13592一建筑西区2550(一)栾树株85302550二建筑东区4950(一)栾树株165304950三沟系区6092(一)垂柳株194 152910(二)龙爪槐株97282716(三)月季株5820.846697
表10-4 临时措施估算表 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 第三部分临时措施 10734一建筑西区 4875(一)苫布m23002.1630(二)洒水m350031500(三)编织袋个82532475(四)紫花苜蓿kg1518270二建筑东区8934(一)苫布m25002.11050(二)洒水m390032700(三)编织袋个154834644(四)紫花苜蓿kg3018540三沟系区900(一)洒水m33003900表10-5 独立费用估算表 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 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245000一建设管理费 95000 1建设管理费项125000250002 水保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及验收费项17000070000二工程建设监理费项15500055000三水土保持监测费项15000050000四科研勘测设计费项14500045000表10-6混凝土及砂浆预算价格计算表97
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材料单价(元)水泥(kg)卵石(M3)砂(M3)水(M3)1M7.5水泥砂浆M3317 1.090.314139.77表10-7主要材料预算价格计算表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原价依据预算价(元)1水泥425#T市场340.002砂石M3河道29.003卵石M3河道29.004块石M3河道35.005钢筋T市场2640.816模板M3市场780.007铁件kg 3.608电Kw·h 1.209风M3 0.1510水M3 1.2097
工程措施单价汇总表表10-8单位:元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单价其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企业利润税金扩大数1人工挖集排水管道m315.1210.910.33 0.280.450.480.870.431.372推土机平整场地、清理表层土m31.150.020.120.710.020.030.040.070.030.13挖掘机挖土m39.650.131.345.70.180.290.310.560.270.884浆砌块(片)石m3120.8822.9864.212.642.253.593.836.973.4310.995混凝土浇筑m3224.1732.85139.779.565.343.564.328.894.3215.566栅格护坡M259.3510.5824.323.245.852.561.583.242.585.407植草砖M215.842.568.720.01.250.850.450.120.451.44植物措施单价汇总表表10-9单位:元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单价其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企业利润税金扩大数174kW推土机推土m32.090.040.171.470.02 0.050.090.060.192鱼鳞坑整地个1.481.050.09 0.010.040.040.060.040.133穴状(60×60cm)整地个0.980.690.07 0.010.030.020.040.030.0997
4植苗造林-乔木株1.330.940.09 0.010.040.030.060.040.125植苗造林-灌木、容器苗载植、缝植株0.340.250.02 0.010.010.010.010.0397
10.2水土保持效益分析(1)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到设计水平年,项目建设扰动地表面积17.84hm2,水土保持措施面积17.84hm2。方案实施后,开挖面、裸露面得到有效的防护,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6%,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8%,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0,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8%,林草覆盖率为35.5%。均能达到预期目标。详见表10-10。表10-10设计水平年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指标表评估项目评估依据单位数量设计实现值目标值评估结果扰动土地整治率(%)水保措施面积+建筑面积hm217.1296%95%达到预期目标扰动地表面积hm217.84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水保措施防治面积hm217.4898%95%达到预期目标建设区水土流失总面积hm217.84土壤流失控制比土壤侵蚀模数容许值t/km2·a2001.01.0达到预期目标土壤侵蚀摸数控制在t/km2·a200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措施面积hm26.3398%97%达到预期目标可实施林草措施面积hm26.46林草覆盖率(%)林草植被面积hm26.3335.5%25%达到预期目标建设区总面积hm217.84(2)保土效益①97
计算原则。保土效益为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后,与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土壤侵蚀预测量相比,可以减少的土壤侵蚀量。保土效益包括工程防护措施效益、植物工程效益和施工组织优化产生的效益三部分。②计算时段。保土效益计算时段同水土流失预测时段。③计算方法。减少水土流失量采用类比法。计算公式为:W3=Wl-W2W1=W2=式中:W3——减少的土壤侵蚀量,t;W1——预测潜在土壤侵蚀量,t;W2——预测采取水保措施后土壤侵蚀量,t;Fi——地表面积,km2;Mi——潜在或采取水保措施后土壤侵蚀模数,t/(km2.a);Ti——水土流失预测时段,a;i——地貌类型或工程部位标号。④预测参数拟定。水土流失预测参数见表10-7。表10-7项目区有水土保持措施预测参数表项目分区面积施工期恢复期侵蚀模数时间侵蚀量侵蚀模数时间侵蚀量建筑西区5.1015002.0153.003001.015.30建筑东区11.6115002.0348.303001.034.83沟系区1.1312002.027.123001.03.39合计17.84528.4253.52⑤保土效益计算结果。采取水保措施后预测时期内的土壤侵蚀总量为581.94t,如果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预测期内水土流失总量为1010.91t,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土壤侵蚀总量428.97t。97
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后,方案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和主体设计中的水土保持措施相结合,形成了以工程措施为主,工程措施和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发挥作用后,可有效预防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发生,基本控制临时堆土新增水土流失,减少项目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起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发生、保护主体工程安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促进工程建设和项目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97
11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11.1组织领导与管理为保证水土保持措施的顺利实施,落实“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应该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法律要求。水土保持必须采取组织管理和技术等措施,通过行政、法律手段确保工程的实施,协调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的关系,统一领导,规范施工。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目标责任制,制定方案的实施、检查、验收方法和要求,成立方案实施的自查小组,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与标准组织施工。项目业主应有专门负责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管理机构,配置专职人员负责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落实,并与地方水土保持部门取得联系,自觉接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开工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为便于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的管理工作,为同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和水土保持产业的管理提供充分的依据。应将水土保持方案设计资料及图表、年度施工进度、年度经费使用等技术经济指标、水土保持效益指标以及检查验收的全部文件、报告、图表等资料归档管理。11.2后续设计水土保持方案经x市水务局批复后,建设单位应委托设计单位将批准的防治措施内容和投资纳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内,以便水土保持措施能按详细的设计要求顺利实施。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时应有x市水务局参加并提出意见。11.3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建设97
单位在主体工程招标文件中,按水土保持工程技术要求,把水土保持工程各项内容纳入招标文件的正式条款中,中标后承包商与业主需签订水土保持责任合同,以合同条款形式明确承包商应承担的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范围、义务和惩罚措施。工程建设中外购土石料,在购买合同中应明确料场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在主体工程施工中,必须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要求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保证水土保持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中标单位在实施本方案时,对设计内容如有变更,应按有关规定实施报批程序。11.4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应委托水保监理人员开展工作。工程竣工后,监理公司应提供水土保持工程专项监理报告及临时措施的影像资料。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中,必须实行监理制度,形成以项目法人、承包商、监理工程师三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达到降低造价、保证进度和提高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由监理单位派出具有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资格证书和上岗证书的水保监理人员,采取跟踪、旁站等监理方法,对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投资等进行控制,对水土保持工程实行信息管理和合同管理,确保工程如期完成。水土保持监理的主要内容为水土保持工程合同管理,按照合同控制方案实施阶段的招标工作、勘测设计、施工等建设全过程的监理。施工期的水土保持监理措施主要为协助项目法人编写开工报告;检查承包商选择的分包单位;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审查承包商提出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和资金、物资、设备计划等;督促承包商执行工程承包合同,按照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和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检查安全防护措施;核实完成的工程量;签发工程付款凭证,整理合同文件和技术提案资料;处理违约事件;协助项目法人进行工程各阶段验收,提出竣工验收报告。97
11.5水土保持监测建设单位应委托乙级或乙级以上资质的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对工程建设实施水土保持监测。监测单位应按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要求编制《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监测成果定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对施工准备期、施工期、自然恢复期的水土流失量、水土保持措施等要进行长期监测,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各因子的发生、产生的流失量及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效果,及时补充、完善水土保持措施以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监测单位应在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提交水土保持专项监测报告、临时措施的影像资料和质量评定的原始资料。11.6检查与验收等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加强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合作,自觉接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工程措施施工时,建设单位应对施工质量实时检查,对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质量要求的工程,责令其重建,直到满足要求为止。植物措施施工时,应注意加强植物措施的后期抚育工作,抓好幼林抚育和管护,清除杂草,确保各种植物的成活率,发挥植物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规定》的要求,水土保持措施完成后,积极申请水土保持设施验收。97
验收前,首先由建设单位委托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单位及其它单位编报《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及相关的一系列附件(含水土保持监理报告、水土保持监测报告、水土保持设施投资到位及使用情况说明、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合同验收报告及其图件等),然后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技术评估,符合要求后由x市水务局组织验收。验收时,建设单位应提交验收报告,对实施的水土保持项目的数量、质量进行汇总评价,总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部分,对没有足额完成的部分或有缺陷的工程,责令建设单位重新设计,补充完善,直到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按照水土保持一级防治标准验收为止。11.7资金来源和管理(1)资金来源本方案投资全部费用由工程建设单位承担,建设期投资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列支。建设单位应积极开展工作,落实资金,保证方案实施。(2)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建设单位要搞好资金使用管理,专款专用,保证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障水土保持工程顺利进行。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就水土保持投资估算调整情况、分年度投资安排、资金到位情况和经费支出情况写出总结。97
97
12方案结论与建议12.1总体结论(1)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占地面积17.84hm2,项目建设区面积17.84hm2,直接影响区面积0.66hm2,防治责任范围面积18.50hm2。由于在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各种施工活动对地表扰动、固体废弃物的排放等,将导致项目区水土流失增加,防治责任范围预测时段内不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情况下预测新增水土流失量743.31t,增加水流失量2.25万m3/a。(2)为保护项目区水土资源,减少和治理工程建设中的新增水土流失,在建设中应采取工程措施、临时措施及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水土保持的防治重点是建筑西区和建筑东区。(3)在工程建设施工中采取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后,可有效治理因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实现防治目标。(4)水土保持总投资153.52万元,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投资56.24万元,新增水土保持方案投资97.28万元。新增水土保持投资中工程措施56.33万元,植物措施1.37万元,临时措施1.07万元,独立费用24.50万元。基本预备费2.50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11.51万元。(5)该工程的建设对发展当地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工程采取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后,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角度考虑,主体设计中推荐方案的建设是可行的。12.2建议(1)项目紧邻某河,建议建设单位注重临时措施防护,避免突降大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对下游造成污染。(2)加强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监管力度。97
9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某某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6万t可替代植物纤维的环保石头造纸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 泗水中医医院综合楼生产建设水土保持方案项目
- 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 丽江市古城区劳马古文通铜矿项目_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书
- 黄木沟小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毕设论文.doc
- xx码头水土保持方案(中间成果)
- 环评报告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地质勘查报告编制采购
- 煤矿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 丽江市古城区劳马古文通铜矿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书正文原版98774479.doc
- tb 10503-2005 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
- 某铁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正文原版77296652.doc
- 某县某镇三鑫石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毕设论文.doc
- 安置房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 矿业公司钨矿水土保持方案
-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范本全文
-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环评报告
- 某县某镇三鑫石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毕设论文.doc
- 采石场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