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2 MB
- 10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陕水保资证乙字总编号SLsb-0022年编号11-Sb-002***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编制单位:***市水土保持工作站2011年5月***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批准:
***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目录1综合说明-1-1.1方案编制缘由-1-1.2项目及项目区概况-2-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4-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5-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5-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5-1.6水土保持监测-5-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6-1.8结论及建议-6-2方案编制总则-9-2.1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9-2.2编制依据-9-2.3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12-2.4指导思想-15-2.5.编制原则-15-2.6设计深度和方案设计水平年-16-3项目概况-17-3.1项目地理位置及交通-17-3.2项目规模及特性-17-3.3项目组成及布局-18-3.4工程占地-19-3.6土石方平衡及流向-20-3.7施工组织及材料供应-22-***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3.8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及投资-24-4项目区概况-25-4.1自然概况-25-4.2社会经济概况-28-4.3水土流失及治理现状-29-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33-5.1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33-5.2主体工程占地的分析与评价-33-5.3土石方平衡分析-34-5.4施工组织设计的分析与评价-34-5.5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分析与评价-35-5.6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38-5.7结论性意见-38-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40-6.1防治责任范围-40-6.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42-7水土流失预测-44-7.1水土流失预测的目的-44-7.2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及时段划分-44-7.3预测内容及方法-45-7.4预测结果-49-7.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与评价-53-7.6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54-8防治目标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56-8.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56-***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57-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58-8.4水土流失分区防治措施设计-60-8.5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69-8.6方案实施进度-70-9水土保持监测-72-9.1监测目的和意义-72-9.2监测原则-73-9.3监测基本要求-73-9.4监测范围、监测单元和重点监测区域划分-75-9.5监测程序、内容与方法-75-9.6监测时段、频次-80-9.7监测点位布设-81-9.8监测设施设备及费用-81-9.9监测成果-82-9.10监测机构与监测制度-83-10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85-10.1编制原则、依据-85-10.2基础单价编制-85-10.3工程单价编制-86-10.4水土保持工程估算编制-86-10.5预备费-87-10.6水土流失补偿费-87-10.7投资估算-88-10.8效益分析-88-10.9防治效果分析-89-***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11实施方案的保证措施-91-11.1组织领导措施-91-11.2后续设计-91-11.3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91-11.4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92-11.5水土保持监测-92-11.6施工管理-92-11.7监督管理措施-93-11.8竣工验收-93-11.9水土保持资金来源和管理-93-11.10公众参与-93-12结论和建议-94-12.1结论-94-12.2建议-95-附件:附件一:投资估算附表附件二:附图***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白水县狄家河水电站工程地理位置图项目区地形项目区植被图***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1综合说明1.1方案编制缘由***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地势高峻,环境清雅,***道教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隋唐。历朝历代道教信徒云集,香火不断,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到***领略自然风光的人数显著增加,学生、干部、自由职业者纷纷前去采风访古、探幽考察。******森林公园素有“西北小武当”之称。加之襟带县城,交通方便,具有良好的区位开发优势,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得天独厚。近年来,312国道的改造,西康、西合铁路的通车,西柞高速、西合高速、福银高速公路的建设,将***融入了西安1小时经济圈,这在客观上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县地处***地区南部,县境东临商南、丹凤县,北邻商州市,西连镇安、柞水,南相接可到湖北。境内有多条干线公路与县外通连,北与312国道、西与西康铁路相接,福银高速公路建成后,***森林公园距西安公路里程仅163公里,距十堰市175公里。区位条件优越,易于进入,交通便利,区域交流广泛,加之别具风格的旅游产品特征,游客流极易形成。目前,森林公园的年游客规模达到了4.8万人次左右,这些游客主要来自于临近的***、柞水、镇安、商南、西安、湖北等省、县、市。随着森林公园知名度的提高和外部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森林公园的游客市场会逐渐扩大至全省乃至全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为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第四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第四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陕发改投资[2009]941号),2009年9月***省***森林公园管理处委托***省林业勘察设计院进行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开发建设项目要求编制相应阶段的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于2011年5月20日委托我站进行***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接受任务后,我站立即组织人员成立项目组,经过现场查勘、实地调查,资料收集后于2011年5月下旬完成******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编制任务。2011年7月27日,市水务局组织专家对该方案送审稿进行了审查,形成了审查意见;我站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了认真修改,完成了******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1.2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2.1项目概况通过该项目建设,将有效丰富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内涵,大幅度的改善森林公园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公园旅游产品的安全保障度以及旅游舒适度,改善公园内山区群众的生活条件,促进公园森林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带动周围山区群众脱贫致富。项目的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将为公园跨越式发展发挥潜在的带动与促进作用。具体而言,主要实现以下子项目标:1、完成景区旅游公路、旅游步道以及3处停车场、生态广场的建设,有效的改善山区交通条件,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旅游通道,促进公园旅游的飞跃发展,并带动当地运输、餐饮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极大的促进山区经济发展。2、完成******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大顶供水设施建设、客服中心的建设,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住宿条件,以及后勤保障。提高森林公园的旅游接待服务水平,扩大森林公园的旅游市场,推动旅游更快、更好的发展。3、完成森林公园景区入口区的整治。扩大绿地面积,恢复生态系统,为游客营造更加优美的景观环境,合理开发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1)修建旅游公路9.38公里,旅游步道7.365公里,停车场3处共计21390平方米(小庙沟停车场与小庙沟生态广场合并建设)。(2)天竺大顶10.78公里供水设施建。(3)森林公园僧道关入口区整治内容为5150平方米绿地生态恢复、1200平方米坡面防护建设。(4)旅游缆车索道建设。估算主体工程总投资为616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3694万元。1.2.2项目区概况***森林公园地处秦岭南坡,属鹘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构造为华里西褶皱带和印支褶皱带。板岩—王阎是一条复活的断裂带。由于板块抬升,断裂带南侧形成了几乎与鹘岭主脊平行的、呈东西走向的支梁。***森林公园即包括了该支梁的大部分区域。项目区水土流失以水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土壤侵蚀模数为500~1000t/km2.a,属秦岭中高山微度流失区。水土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1.2.3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本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深度。本项目主体工程拟于2011年12月竣工。本项目属建设类工程,设计水平年应为工程完工后第一年,因此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定为工程完工正式投入运行后第一年,即2012年。***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2006年第2号)及《***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陕政发[1999]6号)文,项目区处于国家确定的重点治理区、***省确定的秦巴山区重点治理区,因此确定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类项目一级防治标准。根据工程所在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特点和主体工程建设特点,提出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1)扰动土地治理率要求达到95%以上;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应达到97%;3)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0.8;4)拦渣率应达95%以上;5)植被恢复系数达到99%以上;6)林草覆盖率达到27%以上。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属土石山区,水力侵蚀I1区类型,其水土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1.2.4主体工程前期工作进展情况主体可研于2009年9月编制完成后,即开始了部分项目的建设工作。目前,旅游步道、生态广场、停车场已建成,客服中心、供水工程也基本完成,部分需完善,已投入运行,部分旅游道路和架空索道正在建设中。本水土保持方案属补做,是针对项目建设现状及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相应的措施设计。本工程建设地点无居民,不存在移民搬迁问题。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该项目属景区开发项目,对地表的扰动较小,设计中也特别注重绿化美化设计,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设计基本到位,具有比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主体工程虽然采取了防护、绿化及硬化措施,但从水保角度分析,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区域防治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行补充设计:1)排水设施不完善;2)部分坡面未进行稳定防护设计;3)缺乏施工场地临时排水设施;4)忽略了表土收集、覆土整治措施;5)缺乏植被恢复措施设计。上述措施在工程建设施工中,需严格按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与主体工***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程建设同时进行,且要求考虑林草措施的滞后性,施工中应采取增设临时拦护、临时排水、临时覆盖等必要的临时防护措施,防止施工场地雨水冲刷和废土、废渣的流失,做到预防为主,防止“先破坏,后治理”现象发生。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根据主体工程可研报告提供的工程建设规模、征用、占用土地的类型、数量,结合现场勘测调查,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面积之和,该项目建设区占地面积10.48hm2,直接影响区扰动面积23.29hm2,则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33.77hm2。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经计算,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611.47t,其中工程建设期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为427.58t,植被恢复期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为183.87t。扣除原地貌水土流失背景值,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494.25t。从计算表分析,旅游道路区流失量最大,实施时应对该部分进行重点防护及监测。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根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对各水土流失防治区拟布设的治理措施进行分析论证,推荐各防治区应采取的治理方案,使其尽可能科学、合理、经济,且具有可操作性,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水土流失防治针对新建的旅游道路、生态广场、停车场、客服中心、供水设施、架空索道五部分分别从工程措施、临时措施、植物措施等方面提出防治措施。1.6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测采取定位监测与实地调查、巡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对于地面定位监测,施工建设期内实行定时监测,从施工开工开始至工程竣工,监测时段主要在汛期6月~9月,每月1~2次,暴雨结束后应补测一次,非汛期每月1次。植被恢复期监测频次在植被恢复期间每年进行2次,但林木栽植后的1个月后,应进行重点监测,主要监测植被恢复情况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防护效果。对于调查监测的内容,一般在施工前、施工中期和完工后应全面调查一次,运行期每年一次,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动态监测,以巡查为主,监测时段为不定期,且贯穿整个监测过程。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工程估算执行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2003,67号文);材料价格采用工程所在地2011年第二季度价格水平。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总投资357.45万元,其中含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14.64万元。方案实施后,分析计算6项防治目标的实现情况为: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100%,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度达到100%,拦渣率为100%,土壤流失控制比1.0,林草植被恢复率为100%,林草覆盖率32%,均达到预定目标。1.8结论及建议结论:综上所述,本工程在水土保持方面无重大制约因素。虽然本项目的建设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水土流失的加剧,但通过实施本方案报告书中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真正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所产生的影响将会得到有效控制,并能为环境所接受。同时,随着林草植物的逐年生长,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植被覆盖度将不断提高,植物根系也逐渐发达,对项目区水土保持也将带来有益的影响。因此,从水土保持角度而言,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建议:为确保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有效实施,结合同类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特提出以下建议:***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1)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出发,为了尽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满足工程建设设计指标的前提下,工程建设尽量避开项目区主汛期,以最大减轻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从而实现工程建设、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2)为减少工程建设扰动原地貌面积,施工时要严格控制作业范围,开挖土方集中堆放,及时处理,防止造成水土流失,同时便于植树种草。3)严格水土保持工程施工顺序,工程竣工后对建设场地应及时平整及植被绿化,防止水土流失。4)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高度重视建设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严格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做好实施工作。5)项目建设涉及当地的水土保持机构,应积极配合方案的实施工作,且与本地区水土保持规划有机的结合,保证项目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6)水土保持方案在主体工程初步设计及技施设计阶段,应同时开展相应深度的水土保持设计工作。7)工程施工阶段,建设主管部门应重视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切实作好工程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应加强与当地水保部门勾通,定期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执行情况,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搞好水保监督工作。***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项目名称******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流域管理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涉及省区***省涉及地市或个数***市涉及县或个数***县项目规模旅游公路9公里,步道7公里,停车场3处;供水管道10.78公里;5150平米绿地整治、1200平方米坡面防护;旅游缆车索道建设。总投资(万元)6160土建投资(万元)2694动工时间2011.05月完工时间2011.10方案设计水平年2012年项目组成建设区域长度/面积(m/hm2)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旅游道路9380/6.636.166.44供水管道10780/1.110.550.55停车场/2.142.142.14架空索道1850/0.500.250.09客服中心0.100.310.31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国家级、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地貌类型秦巴土石山区土壤类型黄棕壤、棕壤气候类型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植被类型落叶阔叶林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680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33.77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500项目建设区(hm2)10.48扰动地表面积(hm2)10.48直接影响区(hm2)23.29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10.48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611.47新增水土流失量(t)494.25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旅游道路区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 100水土流失总治理度(%)100土壤流失控制比 1拦渣率(%)100林草植被恢复率(%) 100林草覆盖率(%)32防治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 临时措施旅游道路区路基边坡挡墙长2850m;修建道路排水沟长7880m。撒播刺槐1.18hm2,需籽17.7Kg。防尘洒水客服中心区挡墙防护总长90m,布设排水渠110m。供水设施区植被恢复面积0.86hm2。架空索道区防治边坡长180m,布设排水沟210m。绿化面积540m2。栽植香樟、迎春、葛藤,撒三叶草、黑麦草;表土剥离600m3,编织袋挡土墙长45m,临时排水沟90m。投资(万元)258.1116.623.11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357.45独立费用45.56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18.0 监测费(万元)12.0补偿费(万元)14.64方案编制单位***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建设单位***森林公园管理处法定代表人及电话董贵青法定代表人及电话地址***市北新街134号
地址***县邮编726000邮编联系人及电话陶刚/0914-2389162联系人及电话司正电子信箱sltg@sohu.com电子信箱***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2方案编制总则2.1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2.1.1方案编制目的在搞清项目区环境状况及水土保持现状的基础上,预测项目实施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及危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特点,结合主体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各项建议,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逐步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同时也为下阶段水土保持设计提供依据,以确保水土保持措施和主体工程的同步实施,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2.1.2方案编制的意义(1)落实法律规定的防治义务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落实建设单位应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和责任,为水土保持监督部门实施监督提供科学依据。(2)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建设程序水土保持措施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工程建设的总体安排和年度计划中,都应有水土保持措施的安排,以达到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3)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论证和技术保证。(4)有利于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实施监督。2.2编制依据2.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0年12月25日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8月29日修订);***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12月26日通过);(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10月28日通过)(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8年8月29日修订);2.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5号,1995年5月31日,2005年7月8日修订);(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12号,2000年1月31日颁布);(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16号,2002年12月1日实行,2005年7月8日修订);(4)《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24号,2005年7月8日实行);(5)《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8号,2006年);(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国家环保总局环发令第14号)。2.2.3规范性文件(1)《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1993]第5号文);(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第38号文);(3)《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1]第15号文);(4)《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水保监[2008]8号);***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5)《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第89号文);(6)《关于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的意见》(水利部办公厅文件办水保[2005]121号);(7)《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2004—2015);(8)《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保监[2005]22号);(9)《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2006年第2号公告);(10)《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7]184号);(11)《关于加强土地利用管理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家土地管理局、水利部国土规字[1998]第89号文)。(12)《***省水土保持公告》(***省水利厅,2006年);(13)《***省水土流失补偿费、防治费计征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省物价局、财政厅、水利厅,1994年12月7日发布);(14)《***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陕政发[1996]6号)。(15)《***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发〔2008〕75号)。2.2.4技术规范及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3.1—1645.6—2008);(5)《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6)《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8)《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9)《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10)《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SL342-2006);2.2.5引用的技术资料(1)《***省水土保持区划图集》(***省水土保持局,1986年10月);(2)《***省县级水土保持简要区划汇编》,***省水土保持局,***省农业区划办公室,1988年6月;(3)《***县水土保持区划》;(4)《******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5)《******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008年8月)。(6)《***客运架空索道可行性研究报告》,(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2008年6月)2.3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2006年第2号)及《***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陕政发[1999]6号)文,项目区处于重点治理区,因此确定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类项目一级防治标准。水土流失“三区”划分情况详见***省水土流失“三区”划分图。***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2.4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针对项目工程建设特点,在分析评价本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基础上,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的角度出发,编制本水土保持方案,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在防治工程建设引起水土流失的同时,更好地发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长展。2.5.编制原则1)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水土保持方案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有关配套法律法规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符合***省水土保持的有关规定,并体现“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通过外业调查、勘测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合理确定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2)坚持与主体工程相衔接的原则。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首先将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纳入到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中,以做到不重不漏,系统全面。水土保持工程进度与主体工程进度相衔接,保证水土保持效益的正常发挥。3)坚持“三同时”的原则。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合理安排水土保持措施施工进度,按照水土保持先拦后弃的防治原则,水土保持拦挡工程首先实施。临时挡护工程及其它水土保持工程随着主体工程进度而逐步安排。植物措施工程进度随工程措施进度之后分步完成。4)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工程建设及运动中,按照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将突出对道路工程区和建筑工程区进行重点防护。5)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在水土保持工程设置中,以防治水土流失和增加生态效益为目的,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以植物措施为主,尽可能改善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循环和植物类型的变化,恢复自然植被。6)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按照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合理布置水土流失防护措施,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永久性防治措施和临时性防治措施相结合,将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纳入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中,形成一个完整、科学、严密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7)坚持经济可行的原则。在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及设计中,从实际出发,在有效防治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经济合理,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纳入方案措施体系中,避免重复投资,以较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2.6设计深度和方案设计水平年2.6.1设计深度本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深度。2.6.2方案设计水平年本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总工期为3年,部分工程已经完工,剩余项目拟于2011年10月竣工。本项目属建设类工程,设计水平年应为工程完工后第一年,即2012年。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方案服务年限为6年。***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3项目概况3.1项目地理位置及交通***森林公园位于***县国有***风景林场,东西长8.6公里,南北宽3.6公里,规划面积1809公顷。地理坐标为:东经109°56′45″至110°02′20″,北纬33°22′50″至33°24′55″之间。森林公园涉及***县法官乡和长沟镇,11个行政村68个村民组,4489户,总人口17820人。森林公园距县城38公里,距西安163公里,位于省道山郭线和商沙线附近,福银高速路从公园东部穿过,加之县乡公路环绕,交通极为便利。图3-1项目地理位置图3.2项目规模及特性工程性质:新建项目建设期:2010年~2011年***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1)修建旅游公路9.38公里,旅游步道7.365公里,停车场3处共计21390平方米(小庙沟停车场与小庙沟生态广场合并建设)。(2)天竺大顶10.78公里供水设施建。(3)森林公园僧道关入口区整治内容为5150平方米绿地生态恢复、1200平方米坡面防护建设。(4)新建客运架空索道1850米。***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3.3项目组成及布局3.3.1景区旅游公路建设修建旅游公路9380米。(1)僧道关-板仓4800米;(2)东坡-药王台3080米;(3)庙沟口-入山大门1500米。3.3.2景区旅游步道建设***森林公园旅游步道设计总长7365米,分为僧道关—鱼子头、清风岭—鱼子头、松树凸—清风岭、大顶—清风岭、刀背梁—铁钟坪、大顶环山路六段。步道宽1.5~2.0米,其中台阶总长度3203米,平道总长度3892米。沿途设计护栏10处,总长1501米,设计休息平台9处,观景平台10处。目前,旅游步道已基本竣工,旅游道路庙沟口-入山大门公路已投入使用,据现场勘查情况来看,主体工程对此段防护比较到位。僧道关-板仓公路于2010年7.28水灾水毁,现公路主体已修复完毕,东坡-药王台也正在施工。3.3.3停车场建设(1)东坡停车场东坡停车场总面积6090平方米,其中停车场铺装面积2850平方米,广场铺装1570平方米,绿化面积1670平方米。(2)僧道关停车场僧道关停车场总面积9900平方米,其中停车场铺装面积8220平方米,绿化面积1680平方米。3.3.4生态广场建设小庙沟生态广场与小庙沟停车场合并建设,总面积5400平方米,其中停车场铺装1200平方米,广场铺装面积2800平方米,绿化面积***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1400平方米。3.3.5客服中心建设在小庙沟修建1023.82平方米的客服中心,2层砖混结构。建筑形式为徽派建筑。3.3.6供水设施建设在七里峡入口前的阴坡沟口河中修建拦水坝,水源经地下渗水管进入集水井,用潜水泵将集水井中的水打到高位水箱,再经10.78公里DN110PE管流入柱塞泵吸水口,经加压,通过高压输水管道将水抽至山顶蓄水池,消毒后供向各供水点,供水规模50m3/d。3.3.7入口环境整治(1)绿地生态恢复。对旅游公路两侧进行绿化;对公路旁的大片空地进行绿化。(2)坡面防护工程。采用方格骨架内栽植植物进行生态防护。3.3.8新建客运架空索道新建庙沟—铁钟坪架空客运索道1850米,上、下站高差880米,修建支架17座,平均坡度约26度,采用单线循环挂抱索器六人吊厢。索道下站位于庙沟,此处适宜施工建设。线路上地势变化相对均匀,中间有一道宽约450米,深度超过100米的沟,设计中考虑了水平救护,该线路较为经济。3.4工程占地该项目共占地10.48hm2,其中:旅游公路征占土地5.16hm2,旅游步道占用土地面积1.47hm2,停车场、生态广场占地2.14hm2,供水设施占地1.11hm2,架空索道占地0.50hm2,客服中心占地0.10hm2。结合现场查勘,本工程占用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及草地。具体占地详见表3-6工程征占地面积汇总表。***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表3-6工程征占地面积汇总表单位:hm2防治区占地面积占地性质占地类型旅游道路旅游公路5.16永久占地林地旅游步道1.47永久占地林地停车场、生态广场2.14永久占地林地、草地客服中心0.10永久占地林地供水设施1.11永久、临时占地草地(主要为供水管道占地)架空索道0.50永久占地林地合计10.48该工程供电设施已建成,本项目不涉及供电设施;景区已建成货运索道一部,该索道规模较小,货运索道设计标准较低,占地少。供电工程和货运索道对地表的扰动破坏很小,建设单位已对周围破坏地表进行了恢得治理,目前植被已恢复,基本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因此本方案不涉及货运索道项目。3.6土石方平衡及流向3.6.1工程建设期土石方测算本项目建设期土石方工程主要包括旅游道路、停车场、生态广场、客服中心、供水设施、架空索道等在建设过程中的开挖土方、回填土方等。其中挖方总量为9.41万m3,填方总量为9.53万m3,经土石方平衡,该工程共产生弃方0.16万m3,主要为索道建设支架挖方;需借方0.28万m3,主要为道路建设面层及石材外借。旅游道路、供水工程、停车场、生态广场、客服中心工程按照主体工程布置的要求,挖低填高,可达到挖填平衡;架空索道工程挖方总量0.25万m3,其中0.09万m3可用于建筑工程的场地回填平整,其余支架基础、建筑物基础开挖的表层剥离风化层及碎石做为弃方需治理。本项工程土石方工程量及挖填平衡情况详见表3-7。表3-7工程土石方平衡表单位:m3分部名称挖方填方利用方调入方调出方借方弃方备注***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旅游道路区616306440961630 2779 借方为道路面层、步道石材停车场、生态广场区213902139021390 客服中心307230723072 供水设施554055405540 架空索道2500900900 1600合计9413295311925320027791600注:表内数据全部折算为自然方。本工程借方全部来旅游道路建设中所需的面层砂砾石及步道石材,该部分均外购,其采石的水土保持责任由石料出售方负责。最终的土石方流向详见图3-13.6.2工程运行期土石方测算本工程为景区开发项目,主体工程对绿化、美化设计标准较高,运行期无地面扰动,也不产生土石方搬运。***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3.7施工组织及材料供应3.7.1施工组织(1)施工布置施工前进行“三通一平”,机械首先进场,机械设备由公司专人负责管理,按照《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进场;工程施工现场为封闭式管理,为了便于机械施工运输以及安全,集中施工区设置临时密目网防护作围屏。按照建设规模,将整个施工区域划分为5个区,分别为旅游道路区、停车场(生态广场)区;客服中心区、供水设施区、架空索道区。施工所需生产、生活区本着经济原则设在临近区域的民房、庙宇内,不设置临时生产、生活区。(2)施工工序安排根据施工组织安排施工先后次序,施工前“三通一平”要求施工场地水、电、路先行畅通,其后才能开展主体工程建设。***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为了避免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临时施工道路结合永久道路一次建设到位,道路可较其它主体工程提前进行;供水设施可先进行建设,通水后以便为其它工程建设提供施工、生活用水;辅助生活设施可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便于后期建设作为生产生活区加以利用,其余部分按照正常工序开展。(3)施工用水、电供应本工程先进行供水工程施工,正常通水后,其它工程施工生产、生活用水可利用工程供水,水质及水量满足施工用水要求,施工用电采取就近临时拉线方式解决。(4)施工准备技术准备:1)施工技术人员应对施工中准备的材料逐一落实,做到心中有数。2)对设计或者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点、水准点进行闭合复测。3)测设开挖边线桩、控制桩,均采取保护措施。4)放征地线、开挖线,做好定位线工作。5)合理安排机械设备及运输便道,运输方向和堆放预留土方。施工设施准备:1)主要施工机械: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自卸汽车等。2)测量设备:经纬仪、水准仪、塔尺、钢卷厂等。3)后勤准备:租凭施工临时用房,确保施工人员、物料进库,饮食起居有保障。3.7.2材料供应本项目建筑材料主要为石料、水泥、砂石、苗木等,景区外道路区、停车场、生态广场可通过地方道路和景区道路运输至工地,景区山上部分可能过已建好的货运索道运输。项目所需主要建筑材料为钢材、木材、水泥、块、砂石、砖等,均需外购。***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3.8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及投资3.8.1施工进度该项目原计划施工进度为2009年至2010年两年,目前,除客运架空索道、部分旅游公路项目外,其余项目已基本完工。旅游公路、客运索道计划于2011年10月竣工,保证景区在国庆长假期间顺利完工投入运营。3.8.2主体工程投资主体工程估算总投资为5906.65万元,建设资金由建设单位筹资解决。表3-5项目实施进度表序号年份项目2011年34567891011121施工准备期(完成三通一平等)2旅游道路3生态广场、停车场完成4客服中心完成5供水设施完成6客运索道7竣工验收、调试、试运行3.9拆迁与移民安置该项目建设占地区无人居住,不涉及移民问题。因此,本工程不涉及拆迁与安置的水土保持工作。***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4项目区概况4.1自然概况4.1.1地形地貌***森林公园地处秦岭南坡,属鹘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构造为华里西褶皱带和印支褶皱带。板岩—王阎是一条复活的断裂带。由于板块抬升,断裂带南侧形成了几乎与鹘岭主脊平行的、呈东西走向的支梁。***森林公园即包括了该支梁的大部分区域。地势北陡南缓,山势高大陡峭,气势雄伟突兀,相对高差1000米左右,最高海拔2074.7米——***,是***县境内最高峰。大范围地形属秦岭中山山地。境内主要地层为沉积岩相,以灰岩为主,部分地段出现板岩、页岩、千枚岩。土壤以棕壤、黄棕壤为主,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海拔1400米以下为黄棕壤;海拔1400—2000米之间为棕色森林土和碳酸盐棕色森林土。土层厚薄不一,一般台地、阶地和沟掌地带土层深厚,陡险坡面土层较薄。PH值5.5—6.5,呈中酸至微酸性反应。土质松软,肥力较高。4.1.2河流水系森林公园位于金钱河(汉江的支流)的上游,源出森林公园的主要河流有箭河、两岔河等,均为金钱河的支流。箭河,源出板仓柳山坡,流经松坪、莲花,于同安上薄岭入金钱河。全长28公里,平均宽度15米,流域面积179平方公里,上段山高谷深,流水湍急,有著名的十里峡、七里峡,狭隘如堰。两岔河,源出***东,穿碥头溪、两岔,至法官土地岭底入靳家河。长17公里,落差500余米,流域面积104平方公里。由于***森林茂密,降水充沛,公园内的溪流常年流水不断,水量充裕,清澈见底,纯净无污染。河流水系分布图见水保附图—2。***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4.1.3气候特征气候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3.1℃,一月平均气温0.4℃,极端最低气温-14.5℃,七月平均气温25.4℃,极端最高气温39.8℃,≥10℃的积温4143℃,无霜期207天,年均降水量709毫米,7—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9.0%。具有“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温暖多风,秋季潮湿多雨”的特点。4.1.4地层岩性***森林公园地处秦岭南坡,属鹘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构造为华里西褶皱带和印支褶皱带。板岩—王阎是一条复活的断裂带。由于板块抬升,断裂带南侧形成了几乎与鹘岭主脊平行的、呈东西走向的支梁。***森林公园即包括了该支梁的大部分区域。地势北陡南缓,山势高大陡峭,气势雄伟突兀,相对高差1000米左右,最高海拔2074.7米——***,是***县境内最高峰。大范围地形属秦岭中山山地。境内主要地层为沉积岩相,以灰岩为主,部分地段出现板岩、页岩、千枚岩。4.1.5地震从构造上看,具备地震活动条件,但地震较微。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4.1.6土壤和植被土壤以棕壤、黄棕壤为主,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海拔1400米以下为黄棕壤;海拔1400—2000米之间为棕色森林土和碳酸盐棕色森林土。土层厚薄不一,一般台地、阶地和沟掌地带土层深厚,陡险坡面土层较薄。PH值5.5—6.5,呈中酸至微酸性反应。土质松软,肥力较高。******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森林公园森林植被属山地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带。根据植物群落的外貌、种类成分、群落组成、群落结构及环境特点等,森林公园的植被分为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三个类型。森林公园的植被按海拔由低到高可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带谱,自下而上分别为:含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林带分布于海拔700米的河谷地带,不仅生长着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植物,还生长着南方型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有油桐、乌柏、油茶、桂花、银杏、芭蕉、枇杷、柑桔、柚子、棕榈、茶树、樟树等,还有杉木林和斑竹林。落叶阔叶树有梧桐、泡桐、枫香、香椿、栓皮栎、桑树等。女贞、冬青等灌木可以长成小乔木。栓皮栎林带分布于海拔800—1500米间的山地,主要建群种是栓皮栎和油松,其它落叶阔叶乔木有杨、柳、榆、槐、楸、桑、柿子、板栗、泡桐、皂荚、椿树、黄连木、女贞、白蜡等,林中灌木和草本主要有盐肤木、胡枝子、野棉花、铁杆蒿、柴胡、远志、马桑、葛藤、猕猴桃、八角茴香等。油松相当普遍,常形成松栎混交林。华山松、锐齿栎林带主要分布于海拔1500—2000米的深山地区。建群种主要为华山松和锐齿栎,优势种有油松、槲栎、山杨,其它乔木有白皮松、青皮椴、漆树、青枫、化香树等,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有松花竹、连翹、小蘖、柴胡、野菊、天门冬等。***主峰有800多公顷的华山松纯林,树高平均10米,胸径平均26厘米左右,林龄平均30年左右。这在全省天然林分布区一般不太多见,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除此而外***石质山地由于坡度大、土层薄,大面积分布有灌木林。灌木主要有:蔷薇、花楸、六道木、荚迷、青夹叶、杜鹃、忍冬、祖师麻、松花竹等。草本植物有:羊胡子草、蒿类、大披针苔、苔草、大油芒、铁线蕨、升麻等。4.1.7土地利用现状森林公园涉及***县法官乡和长沟镇,11个行政村68个村民组,4489户,总人口17820人。森林公园距县城38公里,距西安163公里***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位于省道山郭线和商沙线附近,福银高速路从公园东部穿过,加之县乡公路环绕,交通极为便利。项目区为山地地貌,土壤以棕壤、黄棕壤为主,土层薄,可耕性差,土地利用类型以天然林经济林为主,耕地少,主要为沟坡台地,人口居住用地少。土地利用发展趋势为大力发展景观生态林业,加快景区开发。4.2社会经济概况***,史称丰阳,西晋泰始二年(266)设县名丰阳县,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置***县,县城地处商山之南,故名。金废县为镇,属上洛县。元复设丰阳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易名为***县,建县距今已1700余年。地处秦岭南麓、***市南部。县域面积3535平方公里,全县辖30个乡(镇)、326个村(居),12.1万户44.07万人。全县2010年GDP完成29.6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7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32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68元,农民人均收入6391元。***县自古以来便是秦楚连接的西南水旱咽喉大通道,也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水岭,自古为兵家常争之地,素有“朝秦暮楚”之说。南北文化在此交融荟萃,人文历史积淀浓厚,生态资源丰富,民情民风纯朴,境内沟壑纵横,山峦绵延秀奇,洞穴星罗棋布,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气候适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众多的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县是一个农业县。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洋芋、红薯、水稻及豆类次之。经济作物有荞麦、芝麻、花生、莲藕、魔芋等。境内有林面积373万亩,森林覆盖率62.9%。用材林以油松为主,经济林以板栗、核桃、杜仲、茶叶、蜜桔、油桐、柿子、漆为主。畜牧业处于粮食生产的从属地位,主要品种有牛、羊、猪、鸡等。******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县工业经过近20年的努力,已初步建成冶金、建材、化工、医药、食品等工业体系。主要工业产品有铜精粉、精钒、电炉锌粉、硅酸盐水泥、皂素、核桃软糖中西药品等。省道203从***县境内穿过,***县北与312国道、西与西康铁路相接,南可到湖北,东可达河南。县域电力供应充足,已与西北大电网接通,实现了村村通电。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已经覆盖各个乡镇。***森林公园涉及***县法官乡和长沟镇,11个行政村68个村民组,4489户,总人口17820人。森林公园距县城38公里,距西安163公里,位于省道山郭线和商沙线附近,福银高速路从公园东部穿过,加之县乡公路环绕,交通极为便利。4.3水土流失及治理现状4.3.1水土流失现状***森林公园地处秦岭南坡,属鹘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构造为华里西褶皱带和印支褶皱带。属深度切割的中高山区,山势陡峻,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4%,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水蚀主要表现为面蚀和沟蚀,重力侵蚀形式主要有崩塌、泻溜、滑坡,崩塌常见于切沟和冲沟的陡壁,泻溜多发生于坡度35°以上的土坡和坡耕地下方。根据***县水保区划图,项目区属于中高山微度流失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在500-1000t/km2·a之间。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属西南土石山区中秦岭大别山鄂西山地区),水力侵蚀I1区类型,其水土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工作报告(***)》中的土壤侵蚀数据统计,项目所在地区***县的水土流失类型分级面积详见表4-2。表4-2***县水土流失类型分级面积表单位:km2***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县名总面积分级面积(km2)km2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县24621756.15371.97332.690.610.584.3.2水土流失治理现状近年来,项目区政府和群众通过采取治山治水、封山育林、造林种草、修地造田、封沟打卡,修库挖塘、打井建站、开渠引水、加固堤防、闸沟淤地等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开展的大规模的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大大加快了本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步伐。截至2010年,项目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为135.2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5%。4.3.3水土保持治理经验(1)项目区水土保持治理经验建国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国家及地方都将陕南地区列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县始终把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作为本区农业生产条件和重要措施来抓,通过采取治山治水、封山育林、造林种草、修地造田、封沟打卡,修库挖塘、打井建站、开渠引水、加固堤防、闸沟淤地等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大大加快了本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步伐。(2)当地同类项目水土保持经验近几年来,项目区已成为***县生态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丹治项目的重点项目区,在近年水土保持治理实践工作中,取得了较为成功的可借鉴的经验,主要表现为:A、工程措施根据项目区坡耕地、沟道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特点,项目区多年来对坡耕地采取坡改梯,修沟台地等形式,有效地防止了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对于沟道采取了疏溪固堤***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修建谷坊等工程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沟道下切;同时对因工程建设造成的不稳定边坡,采取了浆砌石挡墙、砼方格骨架等形式保持了坡面的稳定,有效地减少了项目区的水土流失。B、植物措施在植物措施上,根据森林公园景观和绿化美化需要,近年来,公园选取了利用广场周围的空地进行绿化,绿化树种主要选择油松、广玉兰、桂花、石楠、七叶树、垂柳、银杏、白玉兰、丁香、紫荆、迎春、芭蕉、竹子等。台阶段花池中央栽植桂花,树池坐凳中栽植七叶树,为游客提供荫凉的休息场所,也使生态环境得到改观。C、临时措施在临时防护措施上,工程建设区利用临时拦水埂、设置编织袋装土、彩条布临时排水渠进行排水;用彩条布遮挡公路沿线收集的表层土防止水土流失。D、管理措施项目区水土保持部门在进行水土流失普查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坚持“科学布局,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逐步实施的原则”,对管辖区内的建设工程进行监督和指导,针对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采取了不同的防治措施。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水保方针,当地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站广泛开展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配备专兼职人员,组成了较完整的水保执法队伍,并举办了多期水保监督人员培训班,大大提高了监督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健全了法规体系,极大的宣传了水保,增强了区域水土保持的意识,使水保监督执法工作逐步深入,走向正规,取得了较好的成绩。(3)类似生态景区项目水土保持治理存在问题此类项目一般地形条件较复杂,交通十分不便,对于高山区域开挖所形成的弃渣运输和定点堆放难度较大,一般都采取了拦挡和就地绿化治理等措施,堆渣地点不是十分理想,治理难度大。***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工程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也造成水保措施治理难度加大,投入偏高,资金落实难度大。***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1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主体工程方案在设计时,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充分利用原有旅游服务设施,集中布局,以保护环境,方便旅游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旅游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布局充分考虑了景观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突出生态旅游之特色;停车场等设施选址和布局充分考虑景观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突出生态旅游之特色;景区道路、供水工程、旅游客运索道建设所选线路也考虑了尽量减少扰动地表和破坏植被。这些方案选择都比较科学合理,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项目区水热条件好,不属于生态脆弱区域,施工结束后,裸露地表恢复植被较容易。因此无论从项目建设本身造成的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危害或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难易度和工程量分析,本项目各建设项目的选址是比较合理的。项目区不存在滑坡、断裂、泥石流等有碍安全的地质问题。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本区域属于相对封闭区域,对外界影响较小,附近无大型居民点及其他公共设施,无明显的地表水系,水流主要为山涧集雨,因此水土流失危害较小。从以上分析看出,本工程各个建设项目的选址兼顾了水土保持要求,没有布设在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区等生态恶化区域,区内没有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观测点和水土保持监测、试验区,工程没有占用基本农田,没有占用河道,不对居民点产生危害,工程选址无水土保持制约因素。5.2主体工程占地的分析与评价该项目共占地10.48hm2,其中:旅游道路征占土地6.63hm2,停车场占用土地面积2.14hm2,客服中心占地土地面积0.10hm2,供水设施占地***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1.11hm2,架空索道占地0.50hm2,结合现场查勘,本工程占用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及草地。经现场查勘,本工程占用土地类型为林地及少量草地,未占用农耕地,施工期间会对原地貌及植被造成一定破坏,但通过采取临时性和永久性防护措施后,不会造成大量水土流失。5.3土石方平衡分析 本项目建设期土石方工程主要包括旅游道路、停车场(生态广场)、客服中心、供水设施、架空索道等在建设过程中的开挖土方、回填土方等。其中挖方总量为9.41万m3,填方总量为9.53万m3,经土石方平衡,该工程共产生弃方0.16万m3,借方0.28万m3。生态广场、供水工程、客服中心工程可达到挖填平衡,旅游道路基本也可达到挖填平衡,仅需外借面层砂石料0.28万m3,架空索道支架基础开挖产生弃渣0.16万m3需治理。开挖量以石方为主,借方为石方,主要为道路面层及旅游步道石材,全部需要外购,与其开采的水土流失责任由供应商负责治理,本方案不涉及。弃方主要为索道支架基础开挖的弃渣,以石方为主,经集中堆放治理,可恢复植被,不会造成大的水土流失。5.4施工组织设计的分析与评价项目建设主要的水土流失发生在建设期场地平整及基础的土石方开挖回填、调配过程中。基本利用了挖高填低方式,土石方在内部平衡。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设计考虑了通过合理的设计标高,做到土石方内部消化,尽量不外借土方,不产生弃渣,这对水土保持非常有利;除此之外,在场平前应做好排水、拦挡等措施后方可进行,特别是对填方量大的区域,施工期间,应注重提高施工人员的水土保持意识,做到文明施工等。总体而言,主体规划的施工方式符合水保要求。但主要的土石方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注重“先挡、先排、后挖填”,防止水土流失。***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5.5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分析与评价5.5.1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庙沟口-入山大门公路,全长1.5km道路已竣工投入使用,主体工程路基防护、排水、绿化等具有水保功能的措施配置比较到位。(1)旅游道路庙沟口-入山大门公路,全长1.5km道路已竣工投入使用,主体工程路基防护、排水、绿化等具有水保功能的措施配置比较到位。a)路旁浆砌石挡土墙边坡防护为了防止路基滑塌、坡面崩塌滑落、坡面雨水冲刷路面,影响道路安全,主体工程已成部分临坡及填方段不稳定坡面均采用浆砌石挡土墙进行防护,防止水土流失发生,具有水土保持功能。b)路旁排水沟旅游道路临坡面一侧,主体工程已成路段设计了排水沟,有效防止了道路被冲刷,保证了道路安全,起到水土保持作用。c)路旁绿化及植树已成道路路旁植树及绿化等植物措施配置比较到位。(2)停车场、生态广场a)排水系统生态广场利用原有地形高差,将生态广场设计为二级台地,台地为平地,为了满足排水需求,设计1%的排水坡度,将雨水排至排水暗管内排走。有效地防止了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具有水土保持功能。b)环境美化设计主体工程利用广场周围的空地进行绿化,台阶段花池中央栽植桂花,树池坐凳中栽植七叶树,为游客提供荫凉的休息场所。既美化了环境,也增加了植被覆盖率,防止裸露地面受到雨水的冲刷侵蚀,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为了美化停车场环境,主体工程利用停车场周围的空地进行绿化,停车位旁栽植常绿乔木香樟,起到遮阴作用。挡土墙前排栽植竹子,后排栽植爬墙虎,对挡墙进行垂直绿化。集散广场的树池坐凳中栽植栾树,停车场周围环境主要采用油松进行绿化,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这些都具有水土保持功能。c)临边坡浆砌石挡墙、混凝土方格骨架在临近广场的不稳定坡面,主体工程设计了浆砌石挡墙、混凝土骨架等稳定防护措施,保证了边坡的稳定,防止了水土流失的发生。(3)客服中心a)边坡防护在挖方坡面的坡角,部分区域修建了浆砌石挡墙进行防护,保证了坡面稳定,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b)周边美化及排水对客服中心周边进行了绿化美化,修建了部分排水沟,都具有水土保持功能。(4)供水设施供水管道基本沿景区道路进行埋设,管道敷设完成后,及时进行填埋,减少扰动地表的水土流失。(5)架空索道主体工站房及生活区周围进行了边坡防护和绿化美化设计,避免了水土流失发生,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但未对工程开挖的弃渣具体设计意见,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需补充设计。5.5.2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的评价由前节可知,该项目属景区开发项目,对地表的扰动较小,设计中也特别注重绿化美化设计,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设计基本到位,具有比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主体工程虽然采取了防护、绿化***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及硬化措施,但从水保角度分析,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区域防治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需要进行补充设计:1)排水设施不完善主体工程部分区域排水不够完善,本次对道路、客服建筑工程区等排水不完善部分纳入水保方案中进行补充设计。2)部分坡面未进行稳定防护设计客服中心北侧毗邻坡脚处未布设稳定防护措施,道路未进行边坡防护的具体设计,本次水保方案对其进行补充设计。3)缺乏施工场地临时排水设施施工场地临时排水设施是保障建设正常开展的场地基本所需,主体工程忽略临地排水沟设计,对正在施工和未开工的工程,本次进行补充设计。4)忽略了表土收集、覆土整治措施项目区表土较为肥沃,适于植物生长,可作为覆土土源,主体可研忽略了表土收集以及覆土利用,需进行补充设计。5)缺乏植被恢复措施设计主体工程虽提出了绿化美化措施,但仅局限生态广场等区域,对于路旁绿化及供水管道埋设区域的植被恢复末提出要求,需进行补充设计。上述措施在工程建设施工中,需严格按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时进行,且要求考虑林草措施的滞后性,施工中应采取增设临时拦护、临时排水、临时覆盖等必要的临时防护措施,防止施工场地雨水冲刷和废土、废渣的流失,做到预防为主,防止“先破坏,后治理”现象发生。5.6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工程施工过程中,剥离表土使原地貌遭到破坏,影响生态;地表受到***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机械、车辆碾压,将使土壤下渗和涵养水分的能力降低,影响植物生长;同时扰动破坏后,地表径流会加剧水土流失;开挖扰动地表还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导致环境的恶化。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详见表5-1。表5-1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表序号项目名称产生水土流失的因素1旅游道路施工准备期:表土剥离,场地开挖、回填,扰动原地表,造成土地祼露。施工期间:表土剥离、临时堆放松散土石,场地开挖,填方、土地裸露。2停车场、生态广场3客服中心4供水设施5架空索道施工期间:表土剥离,基础开挖,破坏地表植被。5.7结论性意见(1)通过对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可知,本项目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因素,选址可行。(2)主体工程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尽可能利用自然地形,以减少土石方开挖;场地规划以土石方就地平衡、合理竖向设计为原则,依据现状地形,减少挖填方量,减少水土流失,布局合理。(3)主体工程土建设计、施工工艺合理,符合水土保持及环保相关要求。(4)主体工程施工组织合理本工程施工组织及施工工期安排合理,有利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5)主体工程中存在问题:本项目处于土石山区,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应为道路、客服中心等工程量较大的项目建设期。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本项目虽然采取了有利于减少挖填方量、防止水土流失的开发方案,但要达到控制施工期水土流失的目的,水土保持措施仍有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旅游道路、客服中心区部分工程排水设施,需完善。②主体工程旅游道路正在施工,本方案将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加以防治,对施工行为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要求。***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③供水管道部分区段填埋,需立即填埋并绿化恢复植被。④客运架空索道工程主体可研缺乏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尤其是对弃渣缺乏有效的处理方案,本方案将予以补充。⑤主体工程部分局部缺乏边坡稳定防护措施,本方案予以补充完善。***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6.1防治责任范围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部分。项目建设区指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征用、占用、租用及管辖等的土地范围;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开发建设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或危害的范围。6.1.1项目建设区该项目共占地10.48hm2,其中:旅游道路征占土地5.16hm2,停车场、生态广场占用土地面积2.14hm2,客服中心占用土地面积0.10hm2,供水设施占地1.11hm2,架空索道占地0.50hm2,结合现场查勘,本工程占用土地类型主要为灌木林及滩地。具体占地详见表6-1工程征占地面积汇总表。表6-1工程征占地面积汇总表单位:hm2防治区占地面积占地性质占地类型旅游道路区旅游公路区5.16永久占地林地旅游步道区1.47永久占地林地停车场、生态广场2.14永久占地林地、草地客服中心0.10永久占地林地供水设施1.11临时占地草地(主要为供水管道占地)架空索道0.50永久及临时占地林地合计10.486.1.2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是由于工程建设活动对周边区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区域,不属于征占地范围。根据对实地地形地貌的现场踏勘,依据工程建设施工工艺,参照同类地区同类工程的施工影响程度,按照尽可能少占耕地的原则估算直接影响区。(1)旅游道路区***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旅游道路为线性工程,直接影响范围按道路两侧,参考同类工程施工影响范围,确定直接影响区为道路两侧各5.0m范围造成影响,估算旅游道路区直接影响面积为16.75hm2。(2)停车场、生态广场区根据施工影响程度,确定生态广场和停车场周边影响范围为建设占地以外5.0m,由此算得生态广场、停车场影响区面积为0.25hm2。(3)客服中心客服中心的直接影响区按建设占地外围5.0m确定,此算得直接影响区面积为0.75hm2。(4)供水设施供水工程也为线性工程,管道工程直接影响范围按施工作业带宽5.0m范围计算,则供水区直接影响面积为5.39hm2。(5)架空索道根据线路的施工实际,考虑架线施工踏压的扰动区域和支架施工区对周围的影响区域,结合施工调查,确定架空索道影响范围为每个支架、站房外围两侧5.0m和局部施工踏压影响区域,确定输电线路区直接影响面积为0.15hm2。统计以上五部分,直接影响区面积合计为23.29hm2。影响区面积汇总详见表6-2。表6-2直接影响区面积计算汇总表***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项目部位面积(hm2)影响范围确定直接影响区旅游道路区16.75按道路两侧5.0m范围确定停车场、生态广场区0.25按建设占地范围外5.0m确定客服中心0.75按建设占地范围外5.0m确定供水设施5.39按施工作业带5.0m范围确定架空索道0.15按站房、支架占地外围两侧5.0m和施工踏压影响区确定合计23.296.1.3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面积之和,该项目建设区占地面积10.48hm2,直接影响区扰动面积23.29hm2,则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33.77hm2,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详见表6-3。表6-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表部位项目建设区面积(hm2)直接影响区面积(hm2)合计(hm2)旅游道路区6.6316.7523.38停车场、生态广场区2.140.252.39客服中心0.100.750.85供水设施1.115.396.50架空索道0.500.150.65小计10.4823.2933.776.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6.2.1防治分区依据依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形地貌特征和水土流失等因素进行分区。6.2.2防治分区划分的原则***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本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分区同时兼顾工程建设特点和地貌特点,划分原则是:(1)区内地形地貌相似性;(2)区内扰动特点和扰动后的地表物质形成具有同一性;(3)区内建设特点和水土流失特点相似;(4)区内土地利用方向具有同一性。6.2.3防治分区结果依据上述原则,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五个区:即旅游道路区、生态广场、停车场区、客服中心区、供水设施区、架空索道区。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详见表6-1。表6—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表序号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区特点责任区面积(hm2)1旅游道路防治区道路使裸露地面得到硬化,水蚀减少;23.382停车场、生态广场防治区场地硬化,部分裸露地面绿化美化;2.393客服中心防治区主要为房建工程,周边扰动地面需要治理;0.854供水设施防治区线性工程,局部扰动,植被覆盖率低;6.505架空索道防治区线性工程,局部扰动,植被覆盖率低,0.65合计33.77***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7水土流失预测7.1水土流失预测的目的工程建设将扰动和破坏原地貌土壤及植被,造成新增水土流失,给建设区及周边生态带来影响和危害。水土流失预测将根据主体工程的总体布局、施工工艺和时序,特别是扰动地表形式、强度和面积等情况,在全面调查勘测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科学合理地对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合理布设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确定重点监测地段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依据。7.2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及时段划分7.2.1预测范围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要求,重点对项目建设区进行预测评价。依据项目设计资料和本方案确定的占地情况,本项目预测评价范围为各类型区内工程建设及扰动区域。7.2.2预测单元划分该项目属建设类项目,根据工程布局情况和施工过程对地貌植被破坏扰动的分析,预测单元划分与防治分区保持一致,划分为五个单元:旅游道路区、生态广场(停车场)区、客服中心区、供水设施区、架空索道区。7.2.3预测时段划分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要求,开发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按施工准备期、建设期、自然恢复期三个时段进行预测。本水土保持方案重点预测建设期内的水土流失情况。(1)工程建设期从工程建设特点来看,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期,建设期扰动地表、损坏原地貌、土地和植被,使其原有水土保持功能丧失,加之开挖土石的***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临时堆放,易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由此可见,工程基本建设期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时段,所以应将基本建设期作为水土流失预测的重点时段,主体工程建设期限至2011年10月,故建设期预测年限定为1年。(2)植被恢复期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通过采取措施逐渐消失,植物措施的水土保持功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全面发挥作用,因此,以植被恢复期为依据,根据项目区自然条件,植被措施估计2年后可基本发挥水土保持功能,因此植被恢复期预测时段为2年。各预测单元及时段划分详见表7-1。表7-1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表序号项目名称工程建设期(年)植被恢复期(年)一旅游道路区12二生态广场、停车场区12三客服中心区12四供水设施区12五架空索道区127.3预测内容及方法7.3.1预测内容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规定,本方案水土流失预测的主要内容为:(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2)损坏和占压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包括项目区原地貌侵蚀量、施工扰动后土壤侵蚀量、植被恢复期的土壤侵蚀量;(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分析。7.3.2预测方法根据规范规定,水土流失预测基本包括五部分内容,由于预测内容的差异,其预测方法亦不尽相同。预测方法详见表7-2。***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表7-2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预测方法表预测内容主要工作内容预测方法扰动原地貌及破坏植被1、工程永久及临时占地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和损坏林草地类型、面积;2、工程设施建设破坏原植被类型、面积。依据主体工程设计文件,以主体工程的征用、占地资料为准,结合现场调查结果确定。损毁水土保持设施对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植物及工程设施(主要有水土保持林草地、坡改梯、排水沟、水渠等)的损害情况。现场调查测量和利用地形图分析、统计。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工程施工活动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对该区同类工程类比分析、专家咨询、结合经验公式法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扰动前后土壤侵蚀模数调查值,采用经验公式法进行预测。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对工程、土地资源、下游河道的影响,及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地下水等方面的影响,并导致土地资源退化的可能性。现状调查及对水土流失量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说明水土流失对工程、土地资源、周边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的预测方法工程建设期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的数量,根据主体工程可研报告中占地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本工程运行期将不会对地面形成扰动,故只对建设期进行预测。(2)损坏和占压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预测方法损坏和占压水土保持设施预测是在主体工程对项目区进行土地类型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踏勘,确定工程建设损坏各类水土保持设施量。(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本工程水土流失量预测以资料调查法和经验公式法分析预测为主。根据本工程有关资料,掌握工程建设对地表、植被的扰动情况,了解废弃物的组成、堆放位置和形式。对于本工程建设造成的新增侵蚀量,采用经验公式进行预测,公式的参数通过与本工程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工程性质相似的工程项目通过类比分析取得。①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根据该项目***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建设区地形、地貌特征及地表植被盖度综合分析,项目区属水蚀轻度侵蚀区;参考《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工作报告(***)》、《***省土壤侵蚀分区图》、《***县水土保持区划》、《***省水土保持志》并咨询当地多年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的地方专家,求得项目区当地土壤侵蚀模数在500~1000t/km2·a;考虑项目区为森林公园,自然景观优美、植被良好,加之经过多年的治理,特别是当地近年来水土保持工程的大力投入,项目区水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本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为680t/km2·a。②水土流失背景值水土流失背景值预测是根据区域原有水土流失情况,分析预测项目区在无工程扰动情况下水土流失量。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如下:—水土流失背景值流失量,单位为t;—预测区域的占地面积,单位为hm2;—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单位为t/km2·a;—预测区域的预测年限(含工程建设期、植被恢复期),单位为a;—不同的预测区域(1,2,3,……n)。③地表扰动后侵蚀模数的取值本工程施工建设,将不可避免地损坏原地貌及植被,降低土壤的抗蚀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施工建设破坏了原有地表植被,造成地表大面积的裸露,使土壤松动、侵蚀模数增加。根据本工程区域的地形、地貌、降雨量、土壤类型等水土流失因素及预测对象所受扰动情况,参考有关成果,本区域建设期扰动地表形成的松散堆积物的加速侵蚀系数一般为6~10倍,参照当地同类工程***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加速侵蚀系数取值,最终确定本项目工程建设期的加速侵蚀系数为6,即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是4080t/km2.a;自然恢复期的加速侵蚀系数为3~5,即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是2040~3400t/km2.a。④工程建设期、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预测通过对工程施工特点分析,在工程建设期,由于施工活动使区域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土地原有的抗侵蚀能力下降,同时由于人为活动频繁,从而使土壤侵蚀强度增大。工程转入运行期后,随着人力、机械的退出,地表植被逐渐得到恢复,水土流失逐渐接近自然状态,土壤侵蚀强度降低。因此,在水土流失预测时必须分别计算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量、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计算公式为下:W2,3=(Fi×M2,3(i)×Ti)W2,3—分别代表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量、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单位为t;Fi—预测区域的占地面积,单位为hm2;M2,3(i)—分别代表工程建设期土壤侵蚀模数、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单位为t/km2·a;Ti—预测年限,单位为a;i—不同的预测区域(i=1,2,3……n)。(5)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预测方法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预测,预测内容包括: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7.4预测结果7.4.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根据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算,结合实地踏勘和地形图丈量,对各分区造成的扰动原地貌、占压土地和破坏植被的面积分别进行测算。经统计分析,本工程各区域扰动地表总面积为10.48hm2。工程扰动原地貌情况详见表7-3。表7-3工程扰动原地貌面积表单位:hm2占地项目扰动面积占地类型林地草地小计旅游道路区6.635.511.126.63生态广场、停车场区2.141.101.042.14客服中心区0.10.10 0.1供水设施区1.111.11 1.11架空索道区0.50.50 0.5合计10.488.322.1610.487.4.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本项目建设用地主要为林地8.32hm2,草地2.16hm2,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省水土流失补偿费、防治费计征标准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对水土保持设施的界定,确定项目建设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10.48hm2。7.4.3弃渣量根据土石方平衡分析结果,本项目建设期间挖方总量为9.41万m3,填方总量为9.53万m3,挖方利用方9.25万m3,借方0.28m3,产生弃方0.16万m3。本项目正式运行时,不对地表产生扰动,也不产生弃渣。7.4.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7.4.4.1工程损坏原地貌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1)水土流失背景值预测***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背景值预测是在综合考虑工程项目占地范围内流失情况进行计算的,预测时段包括建设期、自然恢复期及运行期。预测面积主要为工程建设及运行期间扰动面积。经计算,水土流失背景值流失量为71.26t,水土流失背景值预测详见表7-4。表7-4水土流失背景值预测表预测单元侵蚀模数占地预测时间水土流失量(W1)t/km2·ahm2at旅游道路区6806.63145.08生态广场、停车场区6802.14114.55客服中心区6800.110.68供水设施区6801.1117.55架空索道区6800.513.4合计10.4871.26(2)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量预测项目区在工程建设期由于建筑物基础开挖、道路施工、管道铺设等对地面活动扰动剧烈,原地貌及地表植被遭到长期破坏,地表裸露丧失固土能力,水土流失加重。预测面积按工程扰动占地面积计算,则工程建设期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427.58t,新增水土流失量356.32t。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详见表7-5。表7-5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量预测表预测单元原始地貌侵蚀模数(t/km2·a)扰动后地貌侵蚀模数(t/km2·a)面积(hm2)预测年限水土流失背景值(W12)(t)水土流失量(W2)新增水土流失量(W2新)(a)(t) (t)***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旅游道路区680408013.33145.08270.5225.42生态广场、停车场区68040802.24114.5587.3172.76客服中心区68040800.1510.684.083.4供水设施区68040801.3317.5545.2937.74架空索道区68040800.5613.420.417合计 17.61 71.26427.58356.32(3)植被恢复期水土流失量预测植被恢复期水土流失预测面积应扣除客服中心主体建筑物、硬化道路、硬化广场、停车场及索道站房、支架占地面积,经计算,植被恢复期水土流失总量为183.87t,新增水土流失137.91t。植被恢复期水土流失预测见表7-6、7-7。表7-6植被恢复期第一年(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表预测单元原始地貌侵蚀模数(t/km2·a)扰动后地貌侵蚀模数(t/km2·a)面积(hm2)预测年限水土流失背景值(W12)(t)水土流失量(W2)新增水土流失量(W2新)(a)(t)(t)旅游道路区68034001.3319.0445.2236.18生态广场、停车场区68034000.6414.3521.7617.41客服中心区68034000.0510.341.71.36供水设施区68034001.1117.5537.7430.19架空索道区68034000.2511.78.56.8合计 3.38 22.98114.9291.94表7-7植被恢复期第二年(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表预测单元原始地貌侵蚀模数面积(hm2)预测年限水土流失量(W2)新增水土流失量(W2新)***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t/km2·a)扰动后地貌侵蚀模数(t/km2·a)水土流失背景值(W12)(t)(a)(t)(t)旅游道路区68020401.3319.0427.1318.09生态广场、停车场区68020400.6414.3513.068.71客服中心区68020400.0510.341.020.68供水设施区68020401.1117.5522.6415.09架空索道区68020400.2511.75.13.4合计 3.38 22.9868.9545.97(4)弃渣流失量预测本工程建设产生弃渣量为0.16万m3,为客运索道建设期土石方开挖弃渣。根据项目区地形、降雨及弃渣颗料组成、堆积情况,预测弃渣或不进行防护,其流失率为10%,即项目区弃渣的流失量为W弃=0.02万m3。7.4.4.2水土流失总量预测(1)项目建设水土流失总量预测根据各预测单元在项目建设期扰动地貌植被面积、施工扰动前后土壤侵蚀模数、预测时段,计算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计算水土流失相互关系具体如下:扰动地表流失量:W扰动=W2+W3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W总=W扰+W弃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量为:W新=(W2+W3)+W弃-W1其中:W1——背景值流失量;W2——工程建设期流失量;W3——植被恢复期流失量;W弃——弃土、弃渣流失量;W总——工程建设水土流失总量;W新——工程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经计算,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611.47t,其中工程建设期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为427.58t,植被恢复期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为183.87t,弃渣流失量为0.02t。(2)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扣除原地貌水土流失背景值,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494.25t。从计算表分析,旅游道路区流失量最大,实施时应对该部分进行重点防护及监测。7.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与评价从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分析,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开挖、填筑、弃渣、工程占地等施工活动改变了项目区的地貌,破坏了原有植被,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地水土流失的发生,若不及时采取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表现为:(1)对土地资源的损坏和影响由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开挖土(石)方,使占地范围内地表土壤结构和肥力都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土地耕作层或植被生长层土壤被挖损、剥离或压埋,造成土地生产力(土壤肥力)的迅速衰减或丧失,其诱发的加速侵蚀又使周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下降。(2)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区处于秦岭南坡中高山微度流失区,占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及草地。项目区植被覆盖度良好,工程施工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使该区生态环境恶化,并对周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7.6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7.6.1预测结论(1)项目建设扰动原地貌、破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为10.48hm2***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10.48hm2。(2)预测时段内工程建设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611.47t,其中工程建设期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为427.58t,植被恢复期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为183.87t,弃渣流失量为0.02t,可能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494.25t。作为水土流失重点时段,应将项目建设期作为水土流失防治与监测的重点时段。(3)工程建设期间将产生0.16万m3的弃渣,弃渣主要为架空索道站房、支架基础开挖弃渣,由于建设地点交通极为不便,弃渣开挖点多,量小,因此将所有弃渣集中堆放在合适的弃渣场难度很大,本方案设计就近填筑在低洼处,并做好防护和绿化工作,应注意其水土流失防治与监测。经现场勘察,可在开挖地点就近将弃渣填筑在低洼处,采取必要的拦护、覆土、绿化综合防治措施防止其水土流失。(4)建设期旅游道路区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应尽量减少扰动和损坏地貌植被面积,并做好开挖土(石)的临时防护措施。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详见表7-8。表7-8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汇总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扰动地貌损坏植被面积hm210.48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hm210.48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hm210.484水土流失总量t611.475新增水土流失量t494.257.6.2指导性意见(1)应将旅游道路区作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2)由于项目区位于山区,应做好周边排水工程、开挖边坡防护工程及绿化美化措施;建设完成后,应搞好恢复植被措施。***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3)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同时也是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应将旅游道路区作为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区域。(4)对于生态广场、停车场防治区应重点监测施工期主体临时防护及主体绿化美化措施的防治效果。(5)对于架空索道防治区,应重点监测弃渣流失量和植被恢复措施的实施效果。***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8防治目标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8.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项目区属划定的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其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为I级,根据工程所在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特点和主体工程建设特点,提出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详见表8-1。表8-1设计水平年水土流失防治目标防治分区防治目标施工建设期试运行期按降水量修正采用值1扰动土地治理率(%)9595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9597973土壤流失控制比0.70.80.84拦渣率(%)9595955植被恢复率(%)9799996林草覆盖率(%)2527271)扰动土地治理率(%)本方案对主体工程建设期间扰动的土地面积进行全面防治,其治理率要求达到95%以上。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本方案针对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在扣除永久建筑物等面积的基础上,实施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面积之后其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应达到97%,使项目区新增水土流失和土地贫瘠化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3)土壤流失控制比本方案中通过实施各类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其他措施之后,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控制比达到0.8。4)拦渣率主体工程建设中产生的临时堆放和永久堆置的工程及弃渣,在实施拦挡防护措施之后,其拦渣率应达95%以上。***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5)植被恢复系数本方案植物措施实施之后防治责任范围内的绿化的面积,达到99%以上。6)林草覆盖率本方案实施的林草总面积和主体工程实施的绿化美化工程面积之和对应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其林草覆盖率达到27%。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结合工程区自然环境及工程施工建设、运行特点,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布局采取永久和临时措施相结合、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防治,具体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合理原则。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应符合国家、地方水土保持的有关政策法规,遵循科学合理、面向实际、效果显著、便于实施的原则。(2)分区防治原则。因各项目建设布局、工艺和时序不同,在水土流失分区的基础上,确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和一般防治项目。(3)互补性原则。从水土保持要求出发,结合项目建设特点,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形成以工程保植物,以植物促工程的互补型防治形式,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由被动控制到治理开发的转变。(4)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原则。结合工程实际和水土流失现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总体设计、全面布局、科学配置的原则。(5)突出重点原则。对重点部位的措施布设方案、工程类型和形式进行比选,推荐优选方案和措施。(6)生态优先原则。尽量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为当地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7)绿化美化原则。在不影响主体工程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尽量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绿化美化工程区,服务于景区建设。***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8)协调和谐原则。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与周边景观相协调的原则。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在水土流失预测及分析评价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基础上,借鉴当地水土流失防治经验,把旅游道路防治区做为防治的重点区域。针对工程施工活动引发水土流失的特点和造成危害程度,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永久性防护措施和临时性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并把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之中,合理确定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局,以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并以工程措施为先导,以植物措施为重点,临时措施和永久性措施相结合,尽快控制水土流失,最终达到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根据工程布置及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详见框架8-1。***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图8-1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旅游道路防治区路基挡土墙防护2850m路侧排水渠7880m工程措施临时措施除尘洒水坡脚排水沟植被绿化0.86公顷开挖边坡稳定防护、植物措施撒播刺槐周边绿化种草绿化恢复植被架空索道防治区客服中心防治区、供水工程防治区种草绿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表土收集及编织袋装土及苫盖拦护、临时排水沟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植物措施工程措施临时措施植物措施栽植景观树边坡防护开挖边坡砌石挡墙防护90m防治体系生态广场、停车场防治区场坡结合处截排水沟修建新增措施新增措施主体已有新增措施新增措施主体已有新增措施主体已有主体已有主体已有主体已有新增措施新增措施新增措施主体已有路旁栽植行道树主体已有站台边坡截水沟120m新增措施站台边坡挡墙防护180m新增措施***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8.4水土流失分区防治措施设计根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对各水土流失防治区拟布设的治理措施进行分析论证,推荐各防治区应采取的治理方案,使其尽可能科学、合理、经济,且具有可操作性,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水土流失防治针对新建的旅游道路、生态广场、停车场、客服中心、供水设施、架空索道五部分分别从工程措施、临时措施、植物措施等方面提出防治措施。8.4.1旅游道路区防治措施设计旅游道路包括旅游步道及旅游公路两部分。旅游步道:本项目共修建景区观光旅游人行步道7.365km,现已投入使用,防护及绿化措施比较完备,故此方案对旅游步道不重复设计防治措施。旅游公路:本项目共修建旅游公路3条,分别为僧道关-板仓公路,全长4.80km;东坡-药王台公路,全长3.08km;庙沟口-入山大门公路,全长1.5km,目前庙沟口-入山大门公路已投入使用,据现场勘查情况来看,主体工程路基防护、排水、绿化等具有水保功能的措施配置比较到位。僧道关-板仓公路于2010年7.28水灾水毁,现正在进行修复,东坡-药王台正在施工,本方案针对对此两段共7.88km旅游公路水土保持措施进行设计。防治措施根据总体布局分为工程措施、临时措施及植物措施三部分。8.4.1.1工程措施(1)路基挡土墙防护路基施工中对挖填高度超过1.5m的路段修筑浆砌石挡墙,防止坡面滑塌和滚落物。挡墙设计为斜仰式梯形断面,墙高1.5m,顶宽0.3m,底宽0.75m,外坡比1:0.5,内坡比1:0.2,修筑前需清除墙基表土层或风化层,基础埋深0.8m。为了减小挡渣墙墙后渗水对墙体的侧压力,地面以上20cm处预留排水孔,孔距2m,,方形孔15×15cm,孔后设滤水体。为防止挡土***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墙因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变形缝随地形情况布置在路面比降变化处,但最大间距不大于20m,缝宽2cm,缝内填黄泥麦草或胶泥稻草。砌体采取M7.5水泥砂浆砌石,M10水泥砂浆勾缝,C20混凝土压顶10cm。挡渣墙断面设计见水保附图—06。(2)临坡路侧修建排水沟按照主体工程布局,道路一面临山,一面临沟道,为防止降雨对路面产生水蚀冲刷,坡面汇流对道路安全生产造成影响,本次水保方案设计在旅游道路侧坡一侧修建排水沟。排出路面和坡面径流,以防止径流冲刷。排水沟断面尺寸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式中:Q-设计降水时坡面最大径流量,m3/s;A-排水沟断面面积,m2;C-谢才系数;R-水力半径,m;i-排水沟比降,取该路段平均比降。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区域洪峰流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Qp-设计频率暴雨产生的洪峰流量,m3/s(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4-2008规定,排水沟设计洪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1小时最大降雨量设计);i-平均1h降雨强度,mm/h;F-山坡集水面积,km2(按平均小于1.0km2计算);k-径流系数(查《***市实用水文手册》:径流系数k=0.35,i=42.0)。***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水力半径R值的计算:采用公式:式中:R-水力半径,m;X-排水沟断面湿周,m。排水沟湿周X的计算:采用公式:(梯形),X=b+2h(矩形)式中:b-截水沟底宽,m;h-排水沟水深,m;m-排水沟边坡系数。谢才系数C值的计算:采用公式:式中:R-水力半径(m);n-沟壁粗糙系数;浆砌石结构粗糙系数取0.025;采用以上相关公式进行试算,确定排水沟断面尺寸:排水沟安全超高取0.15m,排水沟断面尺寸表如表8-2,截、排水沟标准断面设计见水保附图—04。表8-2排水沟工程断面尺寸表底宽b(m)深度h(m)内坡比断面形式0.400.50矩形排水沟为矩形浆砌石渠道,渠深、渠宽0.5m,渠身M7.5浆砌石厚0.4m,渠底浇筑10cm厚C20混凝土,渠道比降以路基地形而定,洪水排往沿路山沟或河道。排水渠断面设计见水保附图—04。该部分工程量为:需防治路基边坡长2850m,需M7.5浆砌石4987m3,基础土方开挖2736m3,C20混凝土85.5m3;修建道路临坡侧排水沟长7880m,需浆砌石3152m3,C20混凝土1024m3,基础土方开挖6146m3。8.4.1.2临时措施(1)防尘洒水***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在道路修建和整修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在硬化之前为了防止风吹扬尘,要及时洒水、碾压,本部分不计新增投资。8.4.1.3植物措施对道路占地范围及修路形成的裸露斜坡恢复植被,拟撒播刺槐草籽,以迅速保护地表土壤,撒播密度为15kg/hm2公顷,无需整地。该部分工程量为:撒播面积1.18hm2,需刺槐籽17.7Kg。8.4.2停车场、生态广场防治区该项目停车场共有三处:(1)东坡停车场:位于森林公园东部的东坡工区,为一较为平缓的台阶状坡地,周围或为农田和森林,总面积6090平方米;(2)僧道关停车场:僧道关停车场位于森林公园东北部的僧道关,南临旅游公路,东临移民新村,总面积9900平方米;(3)小庙沟生态广场与小庙沟停车场合并建设,总面积5400平方米,位于森林公园东部的小庙沟。经现场勘察,停车场和生态广场已完工,其边坡防护、排水、绿化措施已按主体工程设计实施到位,本方案仅将其主体工程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列入本方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进行评价和监测,不再新增水土保持措施。8.4.3客服中心防治区措施客服中心位于公园东部的草庙沟。分为大小两栋独立建筑,建筑层数均为二层,1#客服中心底层占地面积为322.26平方米,2#客服中心底层占地面积为189.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34.17平方米。该项目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其绿化美化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在主体工程设计中已对建筑区和建筑区周边进行绿化,对扰动地块大的区块采取园林式绿化,结合保护区内的植物体系,布设草皮、花坛、点缀性观赏树种和保护区内珍稀植物。故此方案对建筑物工程防治区不做植物措施布置。***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本项目建筑物全部依山而建,在主体工程中已在南侧坡脚处布设了排洪渠,北侧毗邻坡脚处未布设排水和边坡防护措施。8.4.3.1工程措施(1)坡脚护坡工程为防治边坡滑塌,保护场地内设施安全,对建筑区客服中心靠山侧边坡进行浆砌石护坡措施设置,以达到维护建筑安全和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浆砌石护坡结构形式选用重力式,断面设计为梯形,长度90m,墙体高度2m,外侧坡比1:0.4,顶宽0.5m,底宽1.3m,基础埋深1.0m,宽2.0m,砌体采用M7.5浆砌石,挡墙纵向间隔10m设一道沉降缝,墙体预留排水孔,设置为方形孔口(0.1×0.1m),横向间距3m,距地基础高0.5m,水力坡度3%。浆砌石护坡断面设计见水保附图—07。(2)坡脚排水工程在坡脚修建排水沟110m,断面为梯形,底宽40cm,深50cm,边坡1:1。排水沟断面设计见水保附图—07。该部分工程量为:设计客服中心毗邻山坡处边坡采用重力式挡墙防护,总长90m,基础开挖土石方180m3,需浆砌石342m3;在护坡挡墙外侧沿布设排水渠110m,基础土方开挖176m3,浆砌石43m3。8.4.4供水工程防治区措施本项目埋设输水管线长10780米,主体工程施工开挖沟槽,则不可避免的破坏植被,目前,供水管道已经通水,但管道尚未覆土填埋,需对输水线路施工段进行挖填和植被恢复。8.4.4.1植物措施施工结束,管沟回填结束后,清除块石等杂物后进行植被恢复。该区植被恢复采用灌草结合的方式,灌木树种推荐栽植紫穗槐,该树种为落叶丛生灌木,***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根系发达,抗风力强,生长快,生长期长,枝叶繁密,适应性强,栽植时选用一年生优质苗,苗高大于60cm,行距1m,株距0.5;种草采用当地适生草种龙须草,采用撒播方式种植,撒种密度80kg/hm2。供水工程区措施工程量为:植被恢复面积0.86hm2,共栽植紫穗槐17200株,龙须草68.8kg。8.4.5架空索道防治区措施***旅游观光索道,位于***僧道关庙沟口处。线路全长1850米,索道上下站高差约880米,平均坡度26度。支架数量17个,索道型式为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6人吊厢式索道。主要工程包括上下站址、支架以及连接步道等。索道上站总建筑面积500m2,下站总建筑面积1500m2。索道施工建设将对上下站址、支架点及上站台沟道所在位置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及地表植被造成一定破坏,同时对局部地貌和土地利用方式产生影响,造成水土流失,建设过程中必须修建相应防护设施。8.4.5.1工程措施(1)站台边坡及上站台沟道弃渣防护平整上下站台、索道站房及上站台沟道工程开挖及斩坡后形成的高陡边坡,受风雨的不断侵蚀,基岩易风化剥落,甚至发生滑塌,为防止边坡滑塌以及松散土体遭到冲刷,该工程采取在开挖、削坡及上站台沟道弃渣处底部采用浆砌石挡土墙防护。挡土墙断面设计为梯形,墙体高度1.5m,外侧坡比1:0.3,顶宽0.6m,底宽1.0m,基础埋深0.8m,宽1.7m,砌体采用M7.5浆砌石,挡墙纵向间隔10m设一道沉降缝,墙体预留排水孔,设置为方形孔口(0.1×0.1m),横向间距3m,距基础0.5m,水力坡度3%;挡土墙断面设计见水保附图—08。(2)坡脚排水沟为确保站房、场地及上站台沟道弃渣的稳定与安全,使山坡上的雨水尽快排走,不对站房及场地形成冲击,在山坡脚处修筑截水沟,排出坡面降雨径流。截水沟设计为矩形断面,底宽0.4m,深0.4m,渠身为厚30cm***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M7.5浆砌石,渠底铺筑10cm厚的C20混凝土。截水沟断面设计见水保附图—06。8.4.5.2临时措施(1)表土收集利用及防护表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绿色植物赖以生长的基础,表土形成要经过漫长时间。如果建设过程中不注意保护表土,就会破坏表土资源,不利于植被繁衍和生态平衡。***土壤以棕壤、黄棕壤为主,富含腐殖质,土质松软,肥力较高,对植物生态极为有利,特别在山上表土资源十分珍贵。为减小工程对生态造成的影响,站房基础开挖前应对表土进行收集,定点堆放,后期绿化时回填表土,以利于植被生长,加快生态系统恢复。在施工前先将站台及沟道表层熟土(厚度30cm)进行剥离,将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为防止其堆放期间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采取编织袋挡土墙进行临时防护。挡土墙高1.5m,底宽1.2m,顶宽0.6m。临时堆土周边应做好排水设施,修建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为土质梯形断面结构,底宽40cm,深40cm,边坡1:1,顶宽120cm。编织袋挡土墙及临时排水沟典型设计见水保附图—09。施工结束后覆回剥离的表土用于站台外围绿化带,在上下站边缘和外围整治出3m宽的绿化带,采用机械与人工进行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施肥清除块石等杂物,为后期上下站边缘和外围绿化做准备。土地整治典型设计见水保附图—10。(2)其它临时措施***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索道施工应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尽量避开雨天进行施工,如遇暴雨对施工场地进行遮盖,防止雨水冲刷造成短时高强度的水土流失。在场地清理和建设施工时,应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在线路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保护地形地貌不被破坏,最大限度保护原有植被,个别珍稀植物应易地移植或绕道施工;支架基础开挖后须立即施工,施工完成后要尽早回填,支架应考虑其隐蔽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施工方式应以人工搬运为主,严禁在山上开山采石。对工程建设中形成的次生裸地要及时复土、还林还草。8.4.5.3植物措施(1)上下站台绿化加强站址周围的绿化工作,绿化带以乔木为主同时配置草坪,推荐栽植一排常绿乔木香樟(胸径8-10cm),作为外围隔离绿化,既起到隔离和遮阴作用,栽植株距3m,草坪以三叶草为主,采取播种形式建坪,播总量为60kg/hm2。(2)支架开挖坡面及上站台沟道弃渣绿化索道支架施工形成的裸露边坡及上站台斩坡施工形成的沟道弃渣除受自身结构构造、岩土性质、地形特征的影响外,还受风化、水流、地震等自然营力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往往形成剥落、溜坍、崩塌、冲刷、滑坡等灾害,需考虑其对支架安全及坡面水土流失考虑,需对此进行植物防护。植被选择时首选植物适应性好,除考虑根深、坚固和涵养水能力强的品种外。其次选择多年生、根系发达的植物才能有效固结土壤,对坡面进行防护。以乡土植物为主,拟推荐迎春、葛藤、黑麦草。支架开挖坡面防护面积约为680平方米,上站台沟道防护面积约360平方米。迎春(5分枝)、葛藤(枝长1米),栽植密度1×1m,黑麦草籽撒种密度80kg/hm2。措施工程量:上下站台需要防治边坡长180m,上站台沟道弃渣底部需布设防护挡渣墙4m,砌体方量为478m3,基础土方开挖250m3。上下站台及场地需布设排水沟210m,上站台弃渣沟道两侧需布设坡面截水沟240m,需浆砌石108m3,C20混凝土45m3,基础土方开挖225m3;表土剥离960m2,布设编织袋挡土墙长75m,101.25m3,布设临时排水沟150m,开挖土方48m3,整治面积900m2。***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栽植香樟60株,撒播三叶草籽3.24kg;栽植迎春、葛藤各1040株,需黑麦草籽8.32kg。8.4.6挡土墙稳定分析计算荷载:挡墙结构自重、弃渣压力计算公式:①抗滑稳定计算公式Kc=(WNf+ENf)/(ET-WT)≥1.3式中:Kc——抗滑稳定安全系数;WN——墙重垂直于基底的分力;WT——墙重平行于基底的分力;EN——主动渣压力垂直于基底的分力;ET——主动渣压力平行于基底的分力;f——基底摩擦系数②抗倾覆稳定计算公式Ko=∑MV/∑Mo≥1.5式中:Ko——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MV——稳定力矩;∑Mo——倾覆力矩。③基底应力计算公式σ趾踵=[(WN+EN)/B](1±6e/B)≤[σ]式中:σ趾踵——基底承载力;[σ]——基底允许承载力;B——墙底宽度;***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e——墙底面上的偏心距。④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见下表,挡渣墙抗滑稳定及基底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通天洞”隧道,位于***铁钟坪东北约100m处,隧道全长287米,高约2m,平均宽度2.5m。目前该隧道已建成贯通,施工共产生弃渣1450m3。经现场勘查,隧道施工产生的大部分弃渣已用于旅游步道施工地基施工铺垫,现剩余部分建设单位近期计划全部用于修建庙宇用作地基回填,在此本方案不再新增水土保持措施。8.5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是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一方面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建设期的水土流失量;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为恢复植被以及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创造条件,因此施工过程遵循以下几点:(1)根据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的原则,参照工程施工进度,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进度与相应的工程进度衔接,同时保障重点又考虑点面结合。***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2)在生态效益优先的基础上,考虑经济效益;年度投资平衡和工程量平衡综合考虑,合理安排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实施进度。(3)一般以工程措施为先,土地整治措施、植物措施随后。工程措施、土地整治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完工,植物措施总体上要求通过合理安排,抓住植树时机,施工期力争土建工程完成后半年完成所有水土保持措施,运行期要求水土保持措施同步跟进。(4)在永久防治措施不能发挥效益前、充分利用临时防治措施,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控制。8.6方案实施进度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应遵循与主体工程建设“三同时”的原则,安排其进度。方案实施进度详见表8—7。表8-7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表序号年份项目2011年3456789101112***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1施工准备期(完成三通一平等)2旅游道路防治区3停车场、广场防治区完工4客服中心防治区主体完工5供水工程防治区主体完工6架空索道防治区7竣工验收注:表示主体工程表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表示水土保持临时措施表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9水土保持监测9.1监测目的和意义9.1.1监测的目的水土保持监测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及时掌握工程施工期间各区域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及后果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二是经过实地监测,掌握项目区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及防治效果,确定项目区不同时期水土保持主要指标值,综合分析水土流失变化及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达到全面防治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三是通过全程监测,说明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果,合理评价水土保持工程的防治效果以及项目建设对周边地区的环境影响,并为项目竣工验收以及同类型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设及防治措施主导因子分析提供基础依据。9.1.2监测的意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土石方的开挖、地表被扰动后,地表植被被不同程度地破坏,极易引起新的水土流失,破坏当地局部的生态环境。因此,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监测非常必要。根据监测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标准及时补充、完善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使其发挥水土保持防护功能。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以保护水土资源、改善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目标,为规划设计和实施防治水土流失措施提供定性、定量依据的基础性工作。适时的监测有利于正确分析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效果,并依据监测结果和标准,及时补充和完善相应的水土保持设施,以达到方案要求的防治目标。因此,水土保持监测对于贯彻水土保持法规,防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9.2监测原则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要求,为保证监测成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本项目监测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如下:(1)分时段监测原则根据项目建设特点,水土保持监测分施工期和运行期两个阶段进行,重点是施工期。(2)与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相结合原则紧密围绕监测不同时段的水土流失量、土壤侵蚀模数、扰动土地整治情况、拦渣率、林草植被的恢复情况等六项指标,做好监测成果记录,全面掌握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情况。(3)定期调查与动态观测相结合对于项目区地形地貌,扰动土地面积,林草覆盖度,沟道淤积及水土流失危害对周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因子采取定期调查监测,对较大的开挖扰动面、弃土弃渣堆积面侵蚀变化等根据需要实行动态观测。(4)重点监测与一般监测相结合全面调查监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状况和背景值,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对施工生产地展开巡查,记录和处理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事件与问题,重点观测水土流失量和水土保持设施数量、质量及其实施效果,观测因子包括降雨、径流、泥沙、水蚀量、水土保持工程进度与防治效果等。9.3监测基本要求9.3.1点位布设要求根据本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旅游道路区为最大的可能水土流失场,是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对象。建设期对原始地貌扰动较大的区域主要有旅游道路、供水工程区、架空索道区等,设计分别对施工区典型区段***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设置监测点。运行期上述监测点继续监测水保措施防治效果,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监测点位置,以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实施。9.3.2监测因子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在施工过程中,作业面在不断发生变化,防治责任范围将随之发生变化,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是首要任务。2)扰动面积监测按开挖、回填工作面、堆土区、施工道路等类型、记录扰动面积及其水土流失状况。3)弃渣监测本项目弃渣量少,且较分散,主要针对弃渣堆填防护场地,监测弃量及渣料流失量。4)临时防护措施监测主要包括旅游道路、供水工程、架空索道等防治措施实施情况及效果的监测。5)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动态监测主要包括各防治区实施工程措施之后的稳定性监测,实施植物措施之后,表面植被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状况及生态防护效益的监测。6)土壤流失(侵蚀模数)动态监测主要针对建设期各种扰动类型区、对可能产生流失量分期实时监测,从中分析计算水土流失量的变化,掌握其规律,为同类工程类比打下基础。7)水土流失危害的监测主要针对坡面、沟道及不良地质段的施工区进行监测,记录其对沟道下游及周边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类型和程度。***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9.4监测范围、监测单元和重点监测区域划分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主要以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准,并根据项目建设征占地范围,部分监测项目扩大至水土流失影响区域,其中项目建设监测面积为10.48hm2,影响区监测面积为23.29hm2。本项目监测单元主要包括:旅游道路区、供水工程区、架空索道区、停车场、生态广场区等。重点监测区域分建设期和运行期,建设期重点区为旅游道路区、架空索道区,重点监测项目为临时施工扰动地貌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及对周边的危害;运行期重点监测区段为旅游道路区,重点监测项目为工程区内实施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对水土流失的防治效果。9.5监测程序、内容与方法9.5.1监测程序监测程序分为前期准备、监测实施及监测成果分析评价3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组建监测工作组,收集项目区气象、水文、泥沙资料,有关工程设计资料和相关比例地形图。通过图件资料整理分析,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掌握项目区自然、社会、经济情况,特别是工程建设概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详细监测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和野外调查监测工作细则。(2)监测实施阶段:依据制定的监测实施方案和野外调查监测工作细则,对项目区进行踏勘调查,通过踏勘调查,选定典型地块设立水土流失观测场,对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情况及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并按照拟定的工作计划,开展面上的调查、巡查监测,及时掌握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的动态情况,尽可能全面地收集第一手的监测数据资料。***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3)监测成果分析评价阶段:整理分析监测资料,在分析项目区土壤侵蚀环境因子、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和水土保持防治效果等基础上,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对该工程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并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防治特点和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等进行归纳总结。9.5.2监测内容(1)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因子监测包括:A、影响土壤侵蚀的地形、土壤、植被、气象、水文等自然因子及工程建设对这些因子的影响;B、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C、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弃土量及堆放面积;D、项目区林草覆盖率。(2)水土流失动态状况及其危害监测包括:A、水土流失形式、面积变化情况;B、水土流失量变化情况;C、对上游和周边地区造成的环境影响及危害情况等。(3)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包括林草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率;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各项防治措施的蓄水保土效果。同时通过监测,确定工程建设损坏水保设施面积、扰动地表面积、工程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工程建设区面积、直接影响区面积、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面积、防治责任范围内可绿化面积、己采取的植物措施面积等。(4)水土流失六项防治目标监测为了给项目水土保持验收提供技术依据,监测结果应计算出扰动土地治理率、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和植被覆盖率等6项防治目标的达到值。***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1)扰动土地治理率:根据实地调查及设计资料分析,按防治区统计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面积、永久建筑面积及扰动地表面积,分别计算各区域的扰动土地治理率。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根据实地调查及设计资料分析,按防治区统计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面积,计算得出水土流失总治理程度。3)土壤流失控制比:根据定位监测的水土流失量分析计算各防治区的土壤侵蚀量,计算各区域的土壤流失控制比,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该工程项目的土壤流失控制比。4)拦渣率:根据调查、定点观测及统计分析,计算出弃渣堆放点的弃渣流失量,用弃渣量减去弃渣流失量即为拦渣量,算出该弃渣堆放点的拦渣率,同样采用加权平均法最后算得该项目的拦渣率。9.5.3监测方法9.5.3.1选择监测方法的原则水土保持监测采取定位监测与实地调查、巡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1)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和水土流失量的监测应采用地面监测法;(2)扰动面积、地表植被生长状况和水土保持设施运行情况等项目的监测采取调查法和实测法;(3)施工过程中时空变化多、定位监测困难的项目可采用场地巡查法监测。9.5.3.2实地调查监测***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调查以巡视为主,对地形、地貌、植被的变化情况、建设项目占用土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情况、工程挖方、填方数量、弃渣数量及堆放占地面积等项目的监测采用实地调查结合设计资料分析的方法进行;工程建设对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的评价采用实地调查结合实地量测等方法进行;对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林草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等项目监测采用实地样方调查结合量测、计算的方法进行。9.5.3.3定点观测监测对水土流失量变化及水土流失程度变化采用定点观测监测点的方法进行。(1)水土流失量监测:旅游道路区属线性工程,占地面积较大,地表扰动严重,雨季容易发生水蚀,边坡水蚀严重,其水蚀监测采用沉沙池与沟槽量测结合的方法。①沟槽(重量)法监测区对选择的重点监测地区边坡水蚀采用简易坡面沟槽法,量测坡面形成初期的坡度、坡长、地面组成物质、容重等,每次降雨或多次降雨后侵蚀沟的体积。具体是在监测重点地段对一定面积内(实测样方面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100m2)的侵蚀沟数量、深度、宽度、长度进行量算,同时测量坡面的面蚀,通过边坡沟蚀量结合面蚀量,确定边坡的水土流失量。边坡土壤水蚀监测如表9—1。②沉沙池观测法:在扰动严重的沟道下游出口处采用沉沙池方法进行监测,沉沙池容积10m3。(2)植被监测:选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标准地,标准地的面积为投影面积,要求乔木林20m×20m、灌木林5.0m×5.0m、草地2.0m×2.0m。分别取标准地进行观测并计算林地郁闭度、草地覆盖度和类型区林草的植被覆盖度。***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表9—1边坡土壤水蚀监测表样方编号监测数据1234样方面积斜面积(m×m)坡度(°)投影面积(m×m)细沟平均宽a(m)平均深B(m)平均长L(m)细沟数(n)浅沟上口平均宽a(m)底平均宽b(m)平均深h(m)平均沟长L(m)浅沟数(n)监测结果侵蚀量(t)侵蚀模数(t/km2.a)说明:侵蚀量=(细沟侵蚀量+浅沟侵蚀量)(1+30%)细沟侵蚀量=a×h×L×n×r;浅沟侵蚀量=(a+b)×h×L×n×r/2;侵蚀模数=侵蚀量-106/(侵蚀年限×投影面积);R——土壤容重,t/m3。其计算公式为:式中:—林地的郁闭度(或草地的覆盖度);—林(草)的植被覆盖度,%;—样方内树冠(草冠)的面积,hm2;—样方面积,m2;—林地(草地)的面积,hm2;—类型区总面积,hm2。***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纳入计算的林地和草地面积,其林地的郁闭度或草地的覆盖度都应大于20%。关于标准地的灌丛、草本覆盖度调查,采用目测方法按国际通用分级标准进行。9.5.3.4地面监测对不同地表扰动类型,侵蚀强度的监测,采用地面观测方法。以简易坡面量测法为主,同时采用自记雨量计观测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简易坡面量测法进行定点监测,其方法是:在上述各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处设置量测场地,面积应根据地形情况确定。测量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一类不同组成物质的坡面应至少保证有一个坡面测量场;监测过程中,量测坡面形成初的坡度、坡长、地面组成物质以及土壤容重等,并记录造成侵蚀沟的次降雨。每次降雨或多次降雨后,量测侵蚀沟的体积,得出沟蚀量并通过沟蚀占水蚀的比例计算出流失量。简易坡面量测法通过调查实际出现的水土流失情况推算侵蚀强度。重点是确定侵蚀历时和外部干扰。必须及时了解工程进展和施工状况,通过照相、录像等方式记录、确认水土流失的实际发生过程。9.6监测时段、频次(1)监测时段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确定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时段为主体工程建设期和植被恢复期共2年,后续监测归并于运行期监测。运行期的监测费用在运行期的成本中列支。(2)监测频次对于地面定位监测,施工建设期内实行定时监测,从施工开工开始至工程竣工,监测时段主要在汛期6月~9月,每月1~2次,暴雨结束后应补测一次,非汛期每月1次。植被恢复期监测频次在植被恢复期间每年进行2次,但林木栽植后的1个月后,应进行重点监测,主要监测植被恢复***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情况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防护效果。对于调查监测的内容,一般在施工前、施工中期和完工后应全面调查一次,运行期每年一次,对于临时堆渣场的弃渣情况、不良地质段应紧随施工期进行典型调查,对于水土保持效益的监测则应安排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实施之后,每3个月监测一次,第2年暴雨季节前后的6月和9月各监测一次;对于调查监测还可以适当增加相对固定的临时监测点作为6项防治目标计算的辅助资料,从而加强监测的可操作性。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动态监测,以巡查为主,监测时段为不定期,且贯穿整个监测过程。9.7监测点位布设根据开发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扰动地表面积和特征、涉及的水土流失不同类型、扰动开挖和堆积形态、植被状况、水土保持设施及其布局等将项目区分为5个监测区,根据监测分区,在不同监测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或场地,布设监测点,监测点布设见附图监测点位布设图。本项目共布置定点监测点3个,具体为:旅游道路区、供水工程区、架空索道各设监测点1个。监测点位布置图见水保附图—05。按上述划分的监测区域,依据主体工程建设特点、施工中易产生新增水土流失的区域及项目区原有的水土流失类型、强度等,确定本工程定位监测内容、方法及监测频次,详见表9-2。9.8监测设施设备及费用监测方法多样其监测设施种类也较多,监测的单位应根据监测工作中实际需要选择监测设备。主要监测设备见表9-3。观测设施初拟费用12.0万元,该部分投资应列入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其他监测相应费用见工程投资估算。***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表9-2定位监测内容、方法及频次表部位监测方法监测项目与内容主要监测指标监测时段与频次旅游道路区定点监测1.在开挖坡面处设简易坡面检测点;2.工程措施效果及植被恢复情况1.冲刷侵蚀厚度、冲沟蚀深度和水土流失量;2.林草成活率和植被覆盖度道路修建时和降雨季节加强监测。一般一个月测试一次;降雨量大于20mm加测一次。停车场、生态广场区调查监测水土流失及植被恢复植被生长情况半年一次客服中心区调查监测工程措施效果及植被恢复情况1.场地原地貌植被损坏面积及水土流失量调查;2.植被生长情况施工过程中降雨前、中、后各监测1次,植被恢复期暴雨季节加强监测,一般一个月测试一次;降雨量大于20mm加测一次。供、排水工程区定点监测水土流失及植被恢复1.原地貌植被损坏面积;2.植被生长情况降雨季节加强监测,一般一个月测试一次;降雨量大于20mm加测一次。架空索道区定点监测工程措施效果及植被恢复情况地面冲刷、植被生长汛前、汛后及雨季各一次;植被恢复期暴雨季节加强监测,一般一个月测试一次表9-3水土保持监测设备一览表序号消耗性材料费监测设备费设备名称钢钎皮尺钢卷尺2m抽式标杆摄像机GPS数码照相机天平计算机单位个个个支部部部个台数量1833211122价格(元)2001503012050000440005000500200009.9监测成果监测成果应包括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监测表格及相关的监测图件。(1)水土保持监测报告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言:概述建设项目概况,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意义、监测任务来源、监测任务组织实施、监测管理以及监测阶段报告等。2)项目及项目区概况:包括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情况、项目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情况等。***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3)水土保持监测:包括监测依据、原则、监测区域范围及其分区、监测内容以及监测的程序和方法等。4)监测结果分析:包括防治责任范围动态变化分析,项目区土壤侵蚀环境因子状况动态变化分析,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情况分析,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分析,水土保持防治效果分析等。5)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的经验和特点:包括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经验和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的特点等。6)项目综合评价及建议:包括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的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建议等。(2)水土保持监测表格监测表格作为监测成果报告的附表。(3)有关监测图件监测图件主要包括工程地理位置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工程建设前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图、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图、工程竣工后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图等,作为监测成果报告的附图。9.10监测机构与监测制度9.10.1监测机构按照《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实施水土保持监测的单位必须具备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资质证书。该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部门完成。监测结果必须报送建设单位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并做为监督检查和验收的依据之一。9.10.2监测制度(1)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监测单位要严格按照本方案制定的监测方案进行监测;(2)为使监测结果准确可靠,能够真正为工程建设和控制区域水土流失服务,要求每次监测前对监测仪器进行校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3)对每次监测结果要及时统计分析,认真对比,作出简要分析与评价,及时报送业主和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以便对工程建设和运行进行监督。(4)及时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归档。监测工作全部结合后,对监测结果做出综合评价与分析,编写水土保持监测报告,报送业主与上一级监测部门统一管理。***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10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0.1编制原则、依据10.1.1编制原则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材料价格与主体工程一致,采用工程所在地2011年第二季度价格水平;工程施工工期与主体工程保持一致,于2011年10月竣工;主体中已计入的水土保持项目本次不再考虑。10.1.2文件依据(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2)《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3)国家发展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颁发的“国家发展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4)水利部司局函“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10.1.3定额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并扩大10%作为估算指标。10.2基础单价编制1、人工预算单价:经计算工程措施为2.70元/工时;植物措施为2.27元/工时。2、苗木种子价格苗木、种子价格均为到场价格。***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3、施工用水、电价格水的预算价为1.5元/m3,电的预算价为0.6元/kwh。10.3工程单价编制①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单价: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直接工程费包括直接费、其它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直接费指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三项。本工程的设计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因此工程单价乘以10%的扩大系数。②安装工程单价: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监测设备安装费按监测设备的10%计算。③其它直接费:按直接费的百分率计算,工程措施取3.0%,植物措施取2.0%。④现场经费:按直接费的百分率计算,均取4.0%。⑤间接费:按直接工程费的百分率计算,工程措施取4.0%,植物措施取3.0%。⑥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的百分率计算,工程措施取7.0%,植物措施取5.0%。⑦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与计划利润三项之和的3.22%计算。10.4水土保持工程估算编制①工程措施A、工程措施估算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进行计算。b、监测设备及安装工程按设备费及安装费分别计算,列入第四部分独立费用中。②植物措施***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植物措施费由苗木和种子等材料费及种植费组成。材料费由苗木和种子的预算价格乘以数量进行编制;种植费按《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进行编制。③临时工程费临时防护工程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单价编制,其他临时工程费按第一部分工程措施和第二部分植物措施投资的1.5%计取。④独立费用A、建设管理费:按第一至第三部分之和的2%计算;B、工程建设监理费:按人员配置及不同人员年薪计算;C、勘测设计费:按计价格[2002]10号文件规定计算;D、水土流失监测费:监测点建设及设备安装按报告第十章水土保持监测表9-3计算结果列入;监测人工费按每人每年6万元计算;E、工程质量监督费:根据现行标准不计此项费用;F、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按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计算;G、水土保持技术文件技术咨询服务费:按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计算。10.5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第一至第四部分之和的3%计算,因物价指数为零,不计算价差预备费。10.6水土流失补偿费依据《***省水土流失防治费、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结合当地该类型地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本工程损坏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林地按每平米1.5元,草地按1.0元标准计算,本工程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10.48hm2,其中林地8.32hm2,草地2.16hm2,算得水土流失补偿费14.64万元。***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10.7投资估算本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为357.45万元,价格水平年与主体工程一致。工程估算总投资中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为14.64万元,预备费为19.40万元。具体投资详见投资估算表。10.8效益分析项目建设期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以及临时措施的目的是控制工程建设早期的水土流失,防止扰动面的土壤大量流失,维护工程的安全运行,绿化、美化环境,恢复改善工程占地区因弃渣占压、工程挖损、扰动破坏的土地及植被资,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10.8.1生态效益本方案实施后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方案共布设植物措施2.24hm2,植被恢复率达到100%;全部弃渣都得到拦挡,对临时用地采取土地整治、绿化措施后,可使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恢复和改善。具体表现在:(1)通过各项水保措施的综合治理,项目区的土壤侵蚀模数大幅度下降,植被得到有效恢复。(2)建立了以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为主的防护体系,对防止水土流失具有明显效能,使土壤侵蚀明显减少。(3)由于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的提高,使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安全有了保障,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奠定了基础。10.8.2社会效益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地利用率提高,为项目区群众广泛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工程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交通的进一步发展,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0.8.3经济效益***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本方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主要为维护工程项目建设安全和防止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而设置的,但水土保持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在短期内不甚明显,经济效益主要依托主体工程的效益,体现在由此而产生的间接的经济效益上。10.9防治效果分析根据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和本方案的水保措施设计,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治理面积如下:治理目标面积计算表单位:hm2防治区扰动面积整治面积主体工程措施面积主体工程绿化面积水保方案措施面积绿化面积林草面积旅游道路防治区6.636.635.250.21.181.181.18停车场、生态广场防治区2.142.141.690.45 0.450.45客服中心防治区0.10.10.070.03 0.030.03供水工程防治区1.111.110.25 0.860.860.86架空索道防治区0.50.50.3 0.20.20.2合计10.4810.487.560.682.242.722.72通过分析,方案实施后目标值实现情况评估见表10-9。***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表10-9方案目标值实现情况评估评估指标目标值实现值评估预算评估结果扰动土地整治率(%)>95100扰动土地整治总面积(10.48hm2)可以实现扰动地表面积(10.48hm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7100水保措施防治面积(4.59hm2)可以实现区域水土流失面积(4.59hm2)土壤流失控制比0.81.00项目区允许值(500t/km2.a)可以实现方案实现值(500t/km2.a)拦渣率(%)>95100排弃的土、石、渣均集中处理可以实现林草植被恢复率(%)>99100绿化总面积(3.92hm2)可以实现可绿化面积(3.92hm2)林草覆盖率(%)>2732林草总面积(3.92hm2)可以实现责任范围面积(10.48hm2)***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11实施方案的保证措施为了使***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能得以顺利实施,项目业主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应该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精神,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整个工程建设之中,分年度安排,加强管理,保证按期完成治理任务。11.1组织领导措施应由项目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在本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业主应设立水土保持专门机构,配备一定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本水土保持方案的管理和组织实施,并配合当地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机构向施工单位及附近群众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以提高施工队伍和群众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增强其水土保持的法律意识,促进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和治理成果的防护,减少水土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11.2后续设计本方案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应将批准的防治措施和投资估算纳入主体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概算中,单独成章,并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以便水土保持措施能按详细的设计要求顺利实施。11.3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应采取“三制”质量保证措施,即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和监理制,以保证水土保持方案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建设单位在主体工程招标文件中,按水土保持工程技术要求,把水土保持工程各项内容纳入招标文件的正式条款中,中标后承包商承担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义务和惩罚措施。工程建设中外购土石料,在购买合同中应明确料场的水土流失的责任。***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中标单位在实施方案过程中,对设计内容如有变更,应按有关规定实施报批程序。11.4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应列入主体工程监理任务中,建设单位与水土保持生态监理公司签定合同,监理合同中应明确水土保持工程监理任务。工程完工后,监理公司应提供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报告。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中,必须实行监理制度,形成以项目法人、承包商、监理工程三方面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达到降低造价、保证进度、提高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质量,把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低程度。11.5水土保持监测在项目建设期内,应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施工建设期和植被恢复期的水土流失量的动态变化、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等进行长期监测,分析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效果,监督和指导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对需补充水土保持措施的制定相应的补充治理方案。业主应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监测工作。监测单位要按方案中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方法、点位、时段和频次编制监测实施细则,按《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实施全过程监测。监测成果要定期向建设单位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应提交水土保持监测专项报告,报告应说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11.6施工管理为了保证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各项防治措施的实施和落实,本工程采取业主治理的方式,成立水土保持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管理和实施工作,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治理措施、进度安排、技术标准等,严格要求施工单位保质保量地完成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11.7监督管理措施监督机制是方案真正落实到实处的有力保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规定,业主方应积极、主动接受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和检查,加强管理,贯彻“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在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扰动地面,把水土流失控制在最小限度,对竣工后的水土保持措施加强管护,防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发生,并大力向广大职工群众宣传《水土保持法》,以形成群众性的监督机制,使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11.8竣工验收根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要求,在主体工程验收时,应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待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验收前,按照水利部16号令的要求做做好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对没有达到验收要求的水土保持设施,应完建后,再向水土保持部门提出验收的申请。11.9水土保持资金来源和管理水土保持资金是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的根本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本方案的水土流失防治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水土保持投资应列入主体工程基本建设投资中。建设单位要做好资金使用与管理,专款专用,按施工进度和工期拨款。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就水土保持投资概算情况、分年度投资安排、资金到位情况和经费支出情况写出总结报告。11.10公众参与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各项措施的实施和保持与当地群众是紧密联系的,工程建设单位应积极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协作,作好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群众和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发动群众利用全社会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植树种草,带动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12结论和建议12.1结论1)******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项目地处秦巴土石山区,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及***省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重点治理区,年侵蚀模数约为500-1000t/km2,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水土流失属轻度。2)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33.77hm2,其中项目建设区10.48hm2,直接影响区23.29hm2。3)工程建设扰动原地貌植被面积10.48hm2,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10.48hm2;工程因开挖造成的弃渣总量0.16万m3。在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下,预测水土流失总量611.47t,可能造成新增水土流失量为494.25t。4)本方案针对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了5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别为旅游道路防治区、停车场(生态广场)防治区、客服中心防治区、供水设施防治区、架空索道防治区。在水土保持方案总体布局中对各分区都分别制定了相应防治措施。5)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总投资357.45万元,其中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14.64万元。6)方案实施后,分析计算6项防治目标的实现情况为: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98%,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度达到100%,拦渣率为99%,土壤流失控制比1.0,林草植被覆盖度为100%,林草覆盖率32%。综上所述,本工程在水土保持方面无重大制约因素。虽然本项目的建设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水土流失的加剧,但通过实施本方案报告书中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真正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制度,所产生的影响将会得到有效控制,并能为环境所接受。同时,随着林草植物的逐年生长,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植被覆盖度将不断提高,植物根系也逐渐发达,对项目区水土保持也将带来有益的影响。因此,从水土保持角度而言,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12.2建议为确保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有效实施,结合同类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特提出以下建议:1)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出发,为了尽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满足工程建设设计指标的前提下,工程建设尽量避开项目区主汛期,以最大减轻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从而实现工程建设、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2)为减少工程建设扰动原地貌面积,施工时要严格控制作业范围,开挖土方集中堆放,及时处理,防止造成水土流失,同时便于植树种草。3)严格水土保持工程施工顺序,工程竣工后对建设场地应及时平整及植被绿化,防止水土流失。4)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高度重视建设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严格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做好实施工作。5)项目建设涉及当地的水土保持机构,应积极配合方案的实施工作,且与本地区水土保持规划有机的结合,保证项目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6)水土保持方案在主体工程初步设计及技施设计阶段,应同时开展相应深度的水土保持设计工作。7)工程施工阶段,建设主管部门应重视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切实作好工程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应加强与当地水保部门勾通,定期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执行情况,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搞好水保监督工作。***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附件一投资估算附表***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94-附件二******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附图***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环评报告
- 某县某镇三鑫石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毕设论文.doc
- 采石场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稿)
- 黄木沟小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毕设论文.doc
- 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廉政规定(试行)
- 某县某镇三鑫石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毕设论文.doc
- 水土保持方案框架
- 车辆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 2006年8月水利部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情况表
- 关于水土保持方案章节设置和有关内容变化的说明()
- 万寿菊叶黄素浸膏及配套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 浞河水土保持方案
- 丽江市古城区劳马古文通铜矿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___设计报告书.doc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流程图
- 都江堰外国语学校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 产业转移工业园陶瓷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流程图
- 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