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9 MB
  • 112页

毕业设计-水土保持方案报告.doc

  • 112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姓名证书编号签名批准核定审查校核编写 目录1综合说明…………………………………………………………………………1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4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5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5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工程量……………………………………51.6水土保持监测……………………………………………………………6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61.8结论与建议………………………………………………………………7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102.1编制的目的和意义………………………………………………………102.2指导思想…………………………………………………………………112.3编制原则…………………………………………………………………122.4编制依据…………………………………………………………………142.5编制深度…………………………………………………………………182.6设计水平年………………………………………………………………183项目概况…………………………………………………………………………193.1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1990 3.2项目规模与特性…………………………………………………………213.3项目的组成与布局………………………………………………………213.4工程占地…………………………………………………………………223.5施工组织…………………………………………………………………233.6生产工艺…………………………………………………………………243.7土石方平衡及流向………………………………………………………253.8移民拆迁安置……………………………………………………………263.9工程投资与施工进度安排………………………………………………264项目区概况………………………………………………………………………284.1自然环境…………………………………………………………………284.2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314.3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314.4水土保持技术经验………………………………………………………32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355.1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分析评价……………………………………………355.2主体工程合理性评价……………………………………………………375.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分析与评价………………………………395.4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405.5结论意见…………………………………………………………………41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90 436.1防治责任范围界定的原则和依据………………………………………436.2防治责任范围……………………………………………………………436.3水土流失防治分区………………………………………………………447水土流失预测……………………………………………………………………467.1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与时段划分…………………………………………467.2水土流失预测内容………………………………………………………477.3水土流失预测方法与结果………………………………………………477.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与评价…………………………………517.5水土流失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52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与防治措施体系布设………………………………………538.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53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要求……………………………………………54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568.4不同防治工程的典型设计………………………………………………578.5防治措施工程量…………………………………………………………618.6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及进度安排……………………………………629水土保持监测……………………………………………………………………659.1水土保持监测目的与原则………………………………………………6590 9.2监测范围、分区、时段…………………………………………………659.3监测内容、方法、频次…………………………………………………669.4水土保持监测点布设……………………………………………………689.5水土保持监测安排………………………………………………………689.6水土保持监测设备及监测工作量………………………………………699.7水土保持监测单位、程序、制度………………………………………709.8监测资料整理分析与成果………………………………………………7110水土保持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7310.1投资概算………………………………………………………………7310.2防治效益分析…………………………………………………………7811方案实施保证措施……………………………………………………………8211.1组织领导措施…………………………………………………………8211.2实行招标制度…………………………………………………………8311.3搞好后续设计…………………………………………………………8411.4强化施工管理…………………………………………………………8411.5推行工程监理…………………………………………………………8511.6实施水土保持监测……………………………………………………8511.7注重检查验收…………………………………………………………8611.8保证资金按时、足额到位……………………………………………8711.9明确保护责任…………………………………………………………8712结论与建议……………………………………………………………………8812.1结论……………………………………………………………………8890 12.2建议……………………………………………………………………89附件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件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附件3水土保持监测程序附件4方案编制委托书附件5《关于××××××有限公司×××二期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临环东函[2011]182号附件6《关于批准××××××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的通知》临规准字[2011]311号附件7《关于批准××××××建设项目的通知》临规准字[2011]239号附件8《关于×××××××××二期开发项目核准的批复》×××发改基字[2011]46号附件9单价表附件10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附件11主体工程DN500钢筋砼排水管网布设图附件12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图附件13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局图90 1综合说明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1主体工程概况××××××有限公司×××二期开发项目属新建项目,项目选址在×××市×××区。项目总投资4909.19万元,其中土建投资约为2557.17万元,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开工时间为2011年9月,计划竣工时间为2012年6月。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0023㎡,项目总建筑面积32607㎡,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2307㎡,公建建筑面积439㎡,配套储藏室、阁楼总建筑面积6601㎡,不计容建筑面积3260㎡。主要建设内容为6栋楼(均为6+1层)以及公建工程。规划总户数232户,660人,其中,90㎡/户以下户型232户,建筑面积15614.9㎡,占总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的70%;90㎡/户以上户型50户,建筑面积6670.1㎡,占总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的30%;绿地率35.52%,绿地面积7111.43㎡。1.1.2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增多,人们对住宅的需求量相应的增多,住宅土地资源紧张,为了整合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区经济发展以及改善×××区居民的居住条件,营造住宅区的绿色生态环境,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对良好居住环境需求,使人们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外居住环境中。鉴于房产项目市场前景较好,且×××区内环路和三和东街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居住氛围浓厚,交通便利,是较好的房地产开发地段,随着该地区的进一步开发与建设,项目板块升值潜力巨大。××××××90 有限公司决定投资建设×××二期开发项目,规划建设6栋住宅楼,均为6+1层。1.1.3项目进展情况截至2012年6月,×××二期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前期已经完成的主要工作有:⑴《关于××××××有限公司×××二期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函[2011]182号⑵《关于批准××××××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的通知》×××准字[2011]311号⑶《关于批准××××××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的通知》×××准字[2011]239号⑷《关于××××××有限公司×××二期开发项目核准的批复》×××发改基字[2011]46号1.1.4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情况2012年4月,×××市×××有限公司委托×××联合动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二期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受托后,我单位成立了该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项目组。本项目组首先对委托方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研读,随后前往项目建设区进行现场查勘,了解项目建设区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林草植被类型、乡土树种等,以及当地水土流失的治理经验,收集整理了项目建设区域的气象、水文、地质等相关资料,并就有关问题,与项目建设单位××××××有限公司进行了沟通。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分析研究了主体设计相关文件和工程建设特点,按照现行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规范与规定,于2012年590 月编制完成了《×××二期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市水利局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于2012年5月19日主持召开了《×××二期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的评审会,经过专家组的讨论和评审,对报告书提出了意见。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我单位对送审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于2012年6月下旬完成了《×××二期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本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审查过程中各位专家和代表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深表感谢!1.1.5项目区概况根据×××市气象局统计,本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NNE,夏季盛行东风、东南风,冬季盛行北风、东风、东北风,年平均风速2.6m/s;年平均气温13.3℃,年平均温差为27.4℃,年平均≥10℃的积温约4669℃;无霜期202天,历年最大冻土深0.5m;年平均降雨量为832.8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汛期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526.4mm,年平均蒸发量为1680.5mm,除7月份外,其他各月份蒸发量均大于降水量。根据资料统计×××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832.8mm,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为1203.2mm(2003年);最小年降水量为425.4mm(2002年)。项目区地处沂沭河冲积平原,属于淮河流域,沂沭河水系。土壤分为棕壤土、褐土、潮土三大类,以棕壤和褐土为主,分别占耕地面积的53.6%和41.1%。棕壤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南部沙岩地区;褐土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东部灰岩地区;潮土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的平原上。90 项目区所在地植物种类较为丰富,该区植被系统主要由农田生态系统和林地植被系统构成。农田系统主要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等;林地植被系统以农田防护林网为骨架,四旁绿化、片林、道路等防护林带相组合,多林种、多树种相配合,乔、灌、草混合分布形成的多层次植被体系。人工林以杨树、刺槐为主,并有零星的侧柏林、麻栎林分布;次生灌丛主要为荆条、酸枣、胡枝子灌丛;草地主要物种为白羊草、黄背草等。1.1.6方案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期⑴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应与主体工程一致,因此确定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初步设计阶段。⑵本建设项目于2011年9月开工,至2012年6月结束,工期10个月,设计水平年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一年,即设计水平年为2013年。⑶方案服务期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计算至设计水平年结束,本建设项目方案服务期为2011年9月至设计水平年2013年。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该建设项目属新建项目,不存在选址方案比选问题,对主体工程选址和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如下:⑴本项目选址合理,不涉及水土保持敏感区,项目区位于×××区内环路和三和东街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不需要新修建进场公路,减少对原自然地表的扰动,项目区附近水、电方便,减少了施工准备带来的水土流失。⑵本工程所需砂石料全部采取外购形式,不涉及到工程取料场选址问题。⑶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主体工程回填后多余土方均用于道路广场区、90 公共绿化区的回填平整,基本做到项目建设区内土石方挖填平衡,不存在多余弃土处理问题。⑷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时尽量节约用地,主体工程布局紧凑合理,项目区域不属水土保持的敏感地区,其选址符合水土保持要求。⑸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措施有场地平整、植物绿化、DN500钢筋砼排水管网等措施,主体工程和方案新增的工程、临时措施等水土保持措施有机的结合,合理布设,形成科学、综合的防治体系,可有效地防治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从水保工作角度评价认为,该项目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的,无水土保持制约因素,主体工程设计合理可行。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项目建设区,项目建设区包括建构筑物区4035㎡、道路广场区8876.57㎡、公共绿化区7111.43㎡,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20023㎡。1.4水土流失预测⑴×××二期项目建设扰动、破坏原地貌面积2002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20023㎡,其中林草植被面积2000㎡。⑵通过水土流失量预测,建设期内如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将产生土壤流失总量为66t,新增土壤流失总量为52t。⑶工程建设期建构筑物区及临时堆土场应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域。施工期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时段。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工程量90 根据水土流失防治类型区的水土流失特点、防治责任和防治目标,遵循治理与防护相结合、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绿化美化环境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布局各类水土保持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工程量有:建构筑物区剥离表土300m3,密目防尘网1200㎡。道路广场区剥离表土450m3,DN500钢筋砼管道500m,临时排水沟306m,沉沙池2座。公共绿化区剥离表土660m3,覆土1410m3,土地整治7111.43㎡,种植乔灌草7111.43㎡,袋装土挡墙157m3,塑料薄膜覆盖1500㎡。1.6水土保持监测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实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同时应加强扰动地表面积、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建设期土石方工程量及平衡监测、防治效益等水土保持监测,以便提高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和经验。水土保持监测采用GPS调查、测量、资料收集、普查、抽样调查、样地调查、巡查等方法监测。根据项目布局情况和工程水土流失特点,确定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项目建设区域,主要监测时段为工程建设期即2011年9月—2012年6月,重点监测地点为建构筑物区及公共绿化区内的临时堆土区。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布置,共设置3个临时90 监测点,分别位于1#楼南侧、2#和3#楼之间、6#楼东南侧,在平面上各个方向均衡设置。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7.1水土保持投资估算成果本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180.45万元,其中工程措施9.10万元,临时工程措施4.97万元,植物措施91.02万元,独立费用66.40万元,基本预备费6.05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3.00万元。1.7.2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结论表1.7-1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结果表项目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设计水平年分析值99.999.91.0989935.52目标值95971.0959927分析值与目标值比较达到达到达到达到达到达到通过本方案各种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建设期工程占地区域内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9.9%,土壤流失控制比达1.0,拦渣率达到98%,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9%,最终林草覆盖率达35.52%。从而大大减少工程的水土流失量,改善和提高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1.8结论与建议1.8.1结论90 通过对本工程水土流失影响的分析,结合项目的施工特点,确定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较为周密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方案实施后,可减少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周边的环境,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恢复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从水土保持角度考虑,本项目是可行的。1.8.2建议主体设计单位在后续设计中融入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理念,加强工程施工期的监督管理,尽量减少工程实施造成的水土流失;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必须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主体工程投招标文件,施工时要加强施工管理,采取相应的临时防护措施;水土保持监理单位要严格执法,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对水保措施的实施进度、质量和资金进行监控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与水行政、林业等部门协同规划,从管理、预防、治理着手,改善和控制工程区域及周边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监测单位需依据规程规范编制监测细则并做好水土保持监测,要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业主及施工单位提交监测报告,并根据监测安排及时编报年度监测报告,在工程竣工验收时提交工程监测报告。90 ×××二期住宅小区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项目名称×××二期流域管理机构淮河水利委员会涉及省区山东省涉及地市或个数×××市涉及县或个数×××区项目规模(㎡)占地20023总投资(万元)4909.19土建投资(万元)2557.17动工时间2011年9月完工时间2012年6月方案设计水平年2013年项目建设区域面积(㎡)挖方量(m3)填方量(m3)组成建构筑物区403582704030道路广场区8876.574501970公共绿化区7111.436601970总计2002393807970国家、省级防治区类型省级重点防治区地貌类型冲积平原土壤类型棕壤土、褐土为主气候类型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a)670防治责任范围面积(㎡)20023土壤允许流失量(t/k㎡·a)200项目建设区(㎡)20023扰动地表面积(㎡)20023直接影响区(㎡)0损坏水保设施面积(㎡)20023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66新增水土流失量(t)52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公共绿化区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治理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7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9林草覆盖率(%)27防治措施 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建构筑物区表土剥离300m3,密目防尘网覆盖1200㎡道路广场区DN500钢筋砼排水管道500m表土剥离450m3,临时排水沟306m,沉沙池2座,公共绿化区土地整治7111㎡种植乔灌草表土剥离660m3,覆土1410m3,装土编织袋挡墙157m3,塑料薄膜覆盖1800㎡投资(万元)9.1091.02 4.97水保总投资(万元)180.45独立费用(万元)66.4监理费(万元)8监测费(万元)6补偿费(万元)3.0方案编制单位建设单位法定代表及电话法定代表及电话地址地址邮编邮编联系人及电话联系人及电话传真传真电子邮箱电子邮箱90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1编制的目的和意义2.1.1编制目的⑴本着“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设防、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和“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在广泛收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水土保持治理经验和科研成果,针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特征,分析工程建设期间可能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量及其影响,合理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防治体系,达到综合防治、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双赢”的目的。⑵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编制本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通过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及实施,达到预防和治理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的目的,合理处理好项目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更好地发挥工程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方案中明确了建设方所应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和范围,为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提供了技术性指导,作为水土保持管理部门进行行政执法、监督和管理的依据,同时也是下阶段进行水土保持设计和水土保持监理、监测的依据。⑶编报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具有强制实施的法律效力。水土保持措施将纳入主体工程中,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90 。通过本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使项目建设区的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使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使项目区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使各项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效,使得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等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要求。2.1.2编制意义⑴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方案的编制及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实施,防治项目建设和生产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使项目建设区植被得到恢复,使防治区域水土保持状况满足当地政府水土保持规划的目的,对保障项目安全运行,有效利用当地有限的水土资源,减轻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有着积极的意义。⑵改善区域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方案的编制及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实施,在控制因项目建设和生产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的同时,减轻项目原有的水土流失,使项目区水土流失达到允许范围,改善区域环境,可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⑶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效预防和减轻项目水土流失,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保护,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进步。2.2指导思想在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总体要求的前提下,结合主体工程设计及施工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保证主体工程安全运行;对主体工程设计中已考虑并符合水土保持要求的水土保持措施予以评价,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边坡、临时堆土等防治责任区,按水土保持要求提出综合治理措施;在防治措施安排上,以植物措施为主,先行、合理配置工程措施,点线面相结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90 坚持全局观点,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及其它环保措施相结合,使水土保持与工程安全及环境保护紧密协调、互为稗益;坚持科学、经济原则,使水土保持方案技术上可靠,经济上节约。2.3编制原则⑴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及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工程的地理位置、工程布局和施工特点,以及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并结合现场的查勘,合理界定×××二期开发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的责任范围,是做好该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前提条件。⑵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实行永久性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做好土石方的合理调配和利用,减少临时堆放时间,采取临时堆放措施;缩短地表裸露时间;优化施工组织形式,规范施工行为;施工中应做到“先拦后弃”等,确保做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⑶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贯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对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现状特征的调查,对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对工程区域的选址、措施的布设等提出做出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的预测,结合工程施工中的工艺特点,确定工程区域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最后,90 结合当地和同类型工程的水土保持经验,因地制宜地优化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措施配套、功能齐全、成效显著的综合防治体系;植物措施应做到适地适树;效果要达到标本兼治。⑷全面防治,突出重点的原则不同类型工程水土流失特点、时空分布不同,一定要在全面防治的基础上,因地、因类、因项目制宜,突出防治重点。⑸与主体工程相衔接的原则主体工程设计中已设计了一些防治措施,编制方案时在对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工程的分析基础上,根据综合防治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不重不漏的原则,确定方案应补充的措施,两者结合构成综合防治体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土石方平衡应做到合理、可行,尽量做到挖方的充分协调利用,但又要避免不切实际的土石方远距离调运;在治理措施选择时,不影响治理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施工难度较小的防护措施,做到治理措施技术的可行性与易操作性。⑹“三同时”的原则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原则。⑺与周围景观相协调,注重绿化美化的原则方案编制应从“以人为本、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出发分析评价主体工程选址、取弃土场的布设是否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在防治措施配置上,不仅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还应注重环境的绿化、美化。⑻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防治措施应遵循经济合理原则。90 在确保水土保持功能发挥的前提下,防治措施体系不宜追求高、大、洋,应注重防治效果;工程措施应尽量做到就地取材;植物措施应从适用性、和谐性、抗逆性和自我维持性等方面选择当地适生的树草品种,减少建设投入和运营期的管护工作量。2.4编制依据2.4.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8)《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2006年1月1日实施);(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8年颁布)。2.4.2部委规章(1)《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4号,2005年7月8日发布);(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5号,1995年5月30日发布,2005年7月8日以水利部令第24号修订);(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90 2002年10月14日发布,2005年7月8日以水利部令第24号修订);(5)《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2004年9月15日)国家发改委令第19号;(6)《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06年12月18日)水利部令第28号;(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部2号令;(8)《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2006年12月18日)水利部第29号令。2.4.3规范性文件(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2)《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3)《关于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搞好水土保持的通知》(国家土地局水利部〔1989〕国土〔规〕字第88号);(4)《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2004]20号);(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6)《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制格式和内容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7)《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公厅办函〔2002〕154号);(8)《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9)《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利部90 国土资源部水保〔2004〕165号);(10)《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纳入收费项目的通知》(财政部发改委〔2005〕6号);(11)《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12)《关于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的意见》(办水保〔2005〕121号);(13)《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06年2号);(14)《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的通知》(水保〔2007〕1号);(15)《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督察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07〕94号);(16)《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7〕184号);(17)《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财综〔2011〕20号);(18)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19)《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利部水保[2009]187号);(2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概(估)算编制规定》(90 水利部水总[2003]67号);(21)《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1999年3月3日);(22)《山东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标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鲁价涉发[1995]112号)。2.4.4规范、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3-2008);(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2008);(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5)《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8)《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2003年);(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85);(10)《防洪标准》(GB50201—94);(1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1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13)《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14)《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范》(SL288-2003);(15)《山东省建筑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16)《山东省建筑安装工程量计算规则》90 (17)《山东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及计算规则》(18)其他有关的设计规范及技术标准。2.4.5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1)《关于批准××××××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的通知》(2)《关于××××××有限公司×××二期开发项目核准的批复》(3)《关于××××××有限公司×××二期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5编制深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应与主体工程一致,确定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初步设计阶段。2.6设计水平年本建设项目于2011年9月开工,至2012年6月结束,工期10个月,设计水平年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一年,即设计水平年为2013年。90 3项目概况3.1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建设项目位于×××市×××区。建设项目北50m为孟家于埠村,东北200m为×××村,东南240m为×××市×××区×××电镀中心,南60m为×××村,西40m为×××社区居委。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0023㎡,项目总建筑面32607㎡,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2307㎡,公建建筑面积439㎡,配套储藏室、阁楼总建筑面积6601㎡,不计容建筑面积3260㎡。主要建设内容为6栋楼(均为6+1层)以及公建工程。规划总户数232户,660人,其中,90㎡/户以下户型174户,建筑面积15614.9㎡,占总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的70%;90㎡/户以上户型50户,建筑面积6670.1㎡,占总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的30%;绿地率35.52%,绿地面积7111.43㎡。×××二期鸟瞰图90 ×××二期总平面布置图3.2项目规模与特性项目名称:×××二期开发项目项目建设地点:×××区九曲街道办事处孟家于埠村南50米项目建设单位:××××××有限公司建设目的:满足市民对住宅的需求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占地及规模:该项目占地面积20023㎡,建设面积32607㎡。建设工期:0.8年,即2011年9月—2012年6月。工程总投资:4909.19万元,其中土建投资约为2557.17万元。3.3项目的组成与布局×××二期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建设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市民对居住条件的需求。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施工工艺及各建设内容的功能区划的不同,本项建设特性见下表表3.3-1工程项目特性表建筑类型项目内容规模主体工程居民楼总建筑面积22307㎡,共6栋楼,均为6+1层,规划总户数232户,居住人口660人。公建建筑总建筑面积439㎡,主要用于物业管理,位于2排楼内侧。辅助工程物业和车位物业依托一期工程物业;设置机动停车位共235个,地上170个,地下65个。绿地绿地率35.52%,绿地面积7111.43㎡。公用工程给水孟家于埠村自来水。排水雨污分流制,分别建设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供电由九曲供电所负责提供,装备160kVA变压器一台。供暖采用城市供热管网实行集中供暖。90 环保工程废水化粪池,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依托×××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建筑类型项目内容规模环保工程噪声治理减震、隔声、消声。绿化率35.52%。固废生活垃圾:垃圾桶。3.3.1建构筑物建设工程建构筑物占地面积为4035㎡,主要建设内容为住宅区。3.3.2道路广场建设工程道路建设工程的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建设后期硬化的道路和停车位,占地面积为8876.57㎡。道路主要包括区内机动车道和步行道路,机动车在小区内部形成的交通网可以便捷的到达每幢住宅的入口,同时也为消防车辆及紧急救援车辆提供了必要的通道,端部建筑周边场地设置了回转场地。项目道路分为小区路、宅间路二级;小区路红线宽9米,行车道7米,人行道各1米;宅间路宽2.5-3米。在道路部分地段和节点处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停车场。机动车道与步行车道构成完整的人行交通系统网络。3.3.3公共绿化建设工程公共绿化建设工程是为了绿化美化项目内环境,在小区内楼群中设置绿化带,绿地采用核与轴、点线相结合的手法,形成小区中心滨水绿地-住宅中心绿地-宅间绿地三级绿地,从而使绿地更均匀地接近居民,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公共绿化建设工程共计7111.43㎡。3.4工程占地90 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结合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及现场调查结果进行量图计算分析,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20023㎡,均为永久占地,占地类型为城镇住宅。表3.4-1工程占地情况分区土地利用类型占地性质面积(㎡)构建筑物区城镇住宅永久性占地4035道路广场区城镇住宅永久性占地8876.57公共绿化区城镇住宅永久性占地7111.43合计城镇住宅永久性占地200233.5施工组织3.5.1主要材料及来源(1)砂石料本工程施工所用砂石料不自行开采,全部在具有开采资格的采场购买,本工程不新布设石料场及砂场,不承担采场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2)土料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开挖产生大量的土料。可满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所需用土。(3)其他材料工程所需的其他建筑材料就近购买。3.5.2施工场地、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全部设置在建设规划用地内。施工地块之间均有道路,不设施工便道。3.5.3施工营地90 因工程建设需要,就近租用附近民房做为项目前期办公生活及施工营地所用。3.5.4施工交通本项目位于×××区三和东街与内环南路交汇处,交通运输条件极为便利。3.5.5供水供电用水来自孟家于埠村自来水;工程所需用电由九曲供电所负责提供。3.5.6给排水措施给排水措施包括室内给排水、室外给排水系统,本项目给水水源均由用水系统中接引;本项目投入使用后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标准,经城市污水收集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影响周围水环境质量。3.6施工工艺(1)场地平整平整采用挖掘机和推土机进行平整,开挖土石方在整个项目内利用,本项目不存在弃方。(2)基础开挖及回填地上建筑物基础开挖采用机械开挖,WD100型反铲挖掘机挖土,自卸车运土,推土机配合下进行联合作业,根据施工机械和开挖深度情况,挖到所需深度。挖出的土方暂存放在建筑物周边空地内,作为基槽回填和项目区平整用土。回填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土方由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铺土、摊平,用振动碾压机碾压,边缘压实不到之处,辅以人工和电动冲击夯实。90 (3)道路广场施工道路为除建筑物占地、绿化用地外的其余场地,施工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路面开挖采用推土机配合2.0m3挖掘机装,5T自卸汽车运至道路区进行回填,局部人工辅助平整,13.5T振动碾压,压实后对路面进行硬化。排水管道系统槽的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土石方直接用于道路的路面回填。3.7土石方平衡及流向3.7.1土石方来源分析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结合现场踏勘,土石方开挖及回填量都不大,考虑到在回填及后期绿化时尽可能的利用原有土石方,项目建设产生的剥离表土用于后期绿化用土,表土剥离深度为0.3m。经分析本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土石方来源主要为:(1)建构筑物区建构筑物区剥离表土面积为1000㎡,表土剥离深度为0.3m,剥离表土300m3;住宅基础挖深为2m,地下车库挖深3m,共产生开挖土方7970m3;基础回填土方4030m3,其余土方用于道路广场区和公共绿化区的回填。(2)道路广场区道路广场区表土剥离面积为1500㎡,表土剥离深度为0.3m,产生剥离表土450m3。(3)公共绿化区公共绿化区表土剥离面积为2200㎡,表土剥离深度为0.3m,产生剥离表土660m3。3.7.2土石方平衡分析90 表3.7-1土石方平衡表          单位:m3分区开挖回填调入调出外借弃方数量来源数量去向数量去向数量去向建构筑物区82704030  3940 道路广场区公共绿化区 300公共绿化区道路广场区45019701970建构筑物区  450道路广场区公共绿化区66019701970建构筑物区  660公共绿化区合计93807970394039401410建构筑物区挖土方(7970)清表土(300)填土(1970)(0.393)填土(1970)(0.393)公共绿化区覆土(2630)公共绿化区剥离表土(660)道路广场区覆土(2420)道路广场区剥离表土(450)土方回填(4030)土石方流向图3-1(单位:m3)综上分析,主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共产生剥离表土1410m3,基础开挖产生土方7970m3,基础回填土方4330m3。其余土方用于道路广场区和公共绿化区。3.7.3临时堆土场规划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共产生剥离表土1410m3,表土剥离厚度为0.3m,90 可用于后期绿化区域的覆土。为不影响主体工程的施工,根据实际需要,本方案设计在绿化用地上设置1个临时存土场堆存剥离表土,占地面积为1200㎡。3.8移民拆迁安置本项目拆迁房屋的补偿费和移民安置问题已由×××区各部门处理完毕,项目建设区内原有建筑已经拆除,本方案不再涉及移民拆迁安置问题。3.9工程投资与施工进度安排3.9.1工程投资该工程项目总投资为4909.19万元,土建投资约为2557.17万元,资金均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3.9.2施工进度安排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本工程建设期为10个月,即0.8年,计划于2011年9月开工建设,于2012年6月完工。其中2011年9月做施工准备,主要清除项目区内植被,五通一平及准备施工材料。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进行建构筑物的建设,道路广场的硬化和公共绿化区域的植被绿化。见表3.9-1。表3.9-1主体工程进度计划安排项目2011年2012年9101112123456准备工作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室内安装、装修工程竣工清理90 4项目区概况4.1自然环境4.1.1地形地貌×××区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区东南部,处在全国划定的北方土石山区。×××区地处山东三大平原之一——临郯苍平原,地势北高南地,地形多为平原。×××区地处临郯苍平原北部,为沂河冲积平原,海拔50-80米。平原面积占地表面积的86.6%。全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处平原。本项目位于×××区的中部,地势由北向南渐低,高差0.5米。×××市×××区地貌主要受第二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产生的大规模抬升和凹陷影响,形成单斜断面谷地平原地貌。境内地貌以丘陵、平原两种类型为主,平原由冲积、洪积而成。4.1.2地质沂沭断裂带位于郯庐断裂带中断,南起郯城,北入渤海,纵贯山东中部,大致沿沂河、沭河及潍河分布,长达330公里。该断裂带主要有四条主干断裂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鄌郚—葛沟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昌邑—大店断裂。由于四条主干断裂的切割,形成了中央为地垒,两侧为地堑的“二堑夹一垒”构造形式。沂沭断裂带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是中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发震断裂,尤其是东部两条断裂活动更为强烈,1668年郯城大地震即发生在这一组断裂带。本建设项目位于鄌郚—葛沟断裂、沂水—汤头断裂之间,距离两断裂带约2-3km。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90 4.1.3气候气象根据×××市气象局统计,本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NNE,夏季盛行东风、东南风,冬季盛行北风、东风、东北风,年平均风速2.6m/s;年平均气温13.3°C,年平均温差为27.4°C,年平均≥10℃的积温约4669℃;无霜期202天,历年最大冻土深0.5m;年平均降雨量为832.8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汛期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526.4mm,年平均蒸发量为1680.5mm,除7月份外,其他各月份蒸发量均大于降水量。根据资料统计×××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832.8mm,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为1203.2mm(2003年);最小年降水量为425.4mm(2002年)。项目区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光照丰富,雨水充足,多年份风调雨顺,宜于各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经济林的生长。4.1.4水文×××区西邻沂河,东临沭河,区内灌渠纵横交错,沂河为×××市第一大河,发源于沂源县与新泰市交界处的黑山交岭之阴的龙子峪,经沂源县、沂水县、沂南县三县进入×××区境内,向南流入郯城县吴道口进入江苏省骆马湖,山东境内全长287.5km,流域面积10772k㎡,×××以上有东汶河、蒙河、祊河三大支流汇入。沭河发源于沂水县沂山南麓,流经沂水县、莒县,进入莒南县,于东石拉渊进入×××区,经临沭县、郯城县进入江苏新沂河流入东海,沭河在临沭大官庄闸处向东开凿河流为新沭河,流入江苏石梁河水库。×××以上的主要支流有袁公河、汤河等。沂沭河之间有分沂入沭通道。×××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为分布于奥陶系石灰岩中的裂隙岩溶地下水。×××市水系图4.1.5土壤90 项目区地处沂沭河冲积平原,属于淮河流域,沂沭河水系。土壤分为棕壤土、褐土、潮土三大类,以棕壤和褐土为主,分别占耕地面积的53.6%和41.1%。棕壤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南部沙岩地区;褐土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东部灰岩地区;潮土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的平原上。4.1.6植被项目区所在地植物种类较为丰富,该区植被系统主要由农田生态系统和林地植被系统构成。农田系统主要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等;林地植被系统以农田防护林网为骨架,四旁绿化、片林、道路等防护林带相组合,多林种、多树种相配合,乔、灌、草混合分布形成的多层次植被体系。人工林以杨树、刺槐为主,并有零星的侧柏林、麻栎林分布;次生灌丛主要为荆条、酸枣、胡枝子灌丛;草地主要物种为白羊草、黄背草等,×××区林草植被覆盖率达30%。4.2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4.2.1社会经济2010年末全区总面积547.8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街道)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1个×××汤泉旅游区,306个行政村。根据×××区2010年统计年鉴,全区总人口50.62万人,全区农业人口17.88万人,人均耕地1.28亩。90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3.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9.0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77亿元。2010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4.91亿元,粮食总产23.1万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60公顷,城镇绿化率达到54%。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3.8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18.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72元,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03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38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07元。全区财政收入5.1亿元。4.2.2土地利用现状根据2010年国土部门统计资料,到2010年底,×××市×××区土地总面积548.43k㎡,耕地27714.21h㎡,占总面积的50.53%;园地1332.91h㎡,占总面积的2.43%;林地3914.01h㎡,占总面积的7.13%;草地24.62h㎡,占总面积的0.04%;城镇及工矿用地13072.34h㎡,占总面积的23.83%;交通用地2816.96h㎡,占总面积的5.13%;水域用地5048.5h㎡,占总面积的9.21%;其他未利用地79.56h㎡占总面积的0.14%。4.3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4.3.1水土流失现状⑴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所以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⑵工程建设区土壤容许流失量:项目建设区属于北方土石山区,依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土壤容许流失量为200t/(k㎡·a)。⑶水土流失现状:根据1984年《×××市水土保持普查报告》,×××区丘陵面积7654h㎡,水土流失面积5044h㎡,占丘陵面积的65.9%。根据×××区水土保持统计资料,截止2011年底,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20h㎡,占总流失面积的67.8%。4.3.2水土保持概况×××区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90 的水土保持工作方案,加大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保护水土资源。在现有条件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多方筹集资金治理水土流失。截止到2011年底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20h㎡,其中修建高标准的水平梯田2037.3h㎡,栽植水土保持林552h㎡,经济林686.9h㎡,封禁治理45.1h㎡,建设小型蓄水保土点状工程226处,线状工程9km。4.4水土保持技术经验4.4.1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区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首先是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其次是对水土流失进行科学防治。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针对水土流失的不同特点,探索不同类型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⑴加强管理,科学规划。针对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现状,制定了水土保持规划,进行防治区的划分并由政府向社会公告,实施分类指导、分区防治。⑵加强与国土、环保、林业、农业、发改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多部门联合开展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注重培训指导,加强水土保持队伍建设和技术培训应用,采取集中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4.4.2同类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治理经验本项目从×××区某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主要借鉴了以下水土保持经验:⑴工程措施: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土地平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开挖排水沟及设置沉沙池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施工完毕后对施工场地进行硬化处理等措施。90 ⑵植物措施:施工期间对裸露空地撒播草籽进行绿化防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固土防沙、涵养水源、减少扬尘,本措施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⑶临时防治措施已建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采取了:临时拦挡、临时排水沟、临时覆盖等措施。这些措施主要用于临时排水、临时堆土场等。①临时拦挡措施临时拦挡型常用的有装土编织袋临时拦挡,装土编织袋拦挡坎拦挡型式比较普遍,主要用于临时堆土区周围。②临时排水措施临时排水措施包括排水沟和沉沙池。临时排水沟主要用于场内临时排水和临时堆土区周围的排水,设有临时沉沙池,防止水土流失。③临时覆盖措施临时覆盖措施主要用于临时堆土区,防止强降雨的冲刷。90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5.1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分析评价5.1.1主体工程选址及总体布局制约因素分析本工程已开工建设,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等相关要求,对主体选址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进行列表说明,详见表5.1-1表5.1-1工程选址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限制行为性质要求内容分析意见解决方法严格限制行为和要求(1)选线应避开全国水土保持网格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不得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点未占用,符合要求(2)城镇建设项目应提高植被建设标准,注意景观建设,注意排水集水工程该项目为建设类项目,工程注重了植被标准建设,符合要求。普通要求行为(1)选址必须兼顾水土保持要求、宜避开生态脆弱区、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固定半固定沙丘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水土流失项目区域周边生态环境好,不存在上述宜发生严重水土流失的区域,符合要求(2)选线宜避开国家划分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成果区,最大限度的保护现有土地和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项目区属于山东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3)工程永久占地不占用农耕地,特别是水浇地、水田等生产力较高的土地未占用,符合要求5.1.2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制约因素分析绝对限制因素分析:主体工程设计中不存在在河岸陡坡处开挖土石方情况,因此不存在绝对限制因素。90 严格限制因素分析:(1)主体设计严格控制施工场地,最大程度的避开了植被良好区;(2)主体设计合理安排施工,控制开挖方量,先拦后弃,协调各分项工程建设,开挖土方与回填利用有机结合,避免了重复开挖和多次倒运;(3)主体工程设计逐段施工,工期安排紧凑,有效降低了裸露面积和裸露时间,减少了水土流失;(4)主体工程设计中对施工开挖、填筑、堆置等裸露面的临时拦挡、排水、覆盖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考虑不足,存在严格限制因素。本方案设计对各分项工程区新增临时覆盖、临时拦挡等措施,可降低或避免地表径流对裸露坡面的冲刷和侵蚀。因此,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不存在绝对限制因素,但存在一定的严格限制因素,本方案通过设计新增防治措施,以减轻或降低该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危害。5.1.3主体工程施工的制约性因素分析绝对限制因素分析:(1)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存在大填大挖,根据项目各分项工程设计,挖方等于填方,项目建设无永久弃方。符合工程实际,因此不存在绝对限制因素。严格限制因素分析:(1)主体工程设计未考虑剥离表土,也未考虑表土临时防护措施,存在严格限制因素;(2)主体设计未考虑雨季临时防护措施,存在严格限制因素;(3)主体设计未考虑施工过程中在临时堆土周边设计临时拦挡措施,存在严格限制因素;(4)主体工程设计明确要求土石料在运输过程中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沿途漏洒,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因此,主体工程施工的设计中不存在绝对限制因素,但存在一定的严格限制因素,分别为未考虑表土剥离防护、未设计雨季临时防护、临时堆土未设置拦挡等,本方案在新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中予以补充,以满足工程水土流失防治需要。5.1.4工程管理的制约性因素分析90 绝对限制因素分析:主体工程设计中已明确外购土石料的,必须选择已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土石料场,并在供销合同中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因此不存在绝对限制因素。严格限制因素分析:(1)未将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中,未将施工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落实到施工单位。(2)工程监理文件未落实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3)在水土保持监测文件中未落实水土保持监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4)未明确建设单位通过合同管理、宣传培训和检查验收等手段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责任。(5)未明确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前进行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的要求。因此,主体工程的工程管理中不存在绝对限制因素,存在一定的严格限制因素,本方案在保障措施中予以补充完善。5.1.5制约性因素分析结论本方案从工程选址及总体布局、施工组织设计、主体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等方面分析,不存在绝对限制性因素,但存在一些严格限制性因素,通过本方案设计的新增防治措施,提高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水平,能够减轻或降低严格限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危害。5.2主体工程合理性评价5.2.1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本项目占地类型为城镇住宅,总占地面积为20023㎡,均为永久占地。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现状不属于国家90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成果区。在满足技术标准条件下,建构筑物布置紧凑,节约占地,并充分考虑利用地形地势条件,减少土石方量,降低了水土资源的占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工程占用地不列入农田基本保护区范围。主体工程设计绿地率达35.52%,主体工程建设竣工后,基本可以恢复水土保持生态景观。因此,从水土保持方面考虑,项目选址合理。5.2.2土石方调配合理性评价根据土石方平衡分析,书香府第二期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开挖土石方9380m³,回填利用9380m³,内部调运平衡,不设置弃土场。工程建设所需的土石料量较小,所需土料可利用基础开挖土方,所需沙、石料靠附近的专业采石场供应,不涉及到工程砂、石料等取料场选址问题,减少了由于料场开挖而造成的水土流失。料场相关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应由料场经营方承担。地基开挖土石方堆放于空场上,没有临时防护措施,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本项目建设中,地基开挖后回填之前有土石方临时存放,根据施工时序,临时存放不超过15天,且工程的地基开挖回填施工都是在非雨季,因此只需要对基槽周围的回填土进行简单的密目防尘网覆盖,能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主体工程没有设计,本方案将给予新增此项措施。5.2.3施工条件合理性评价本项目施工时的施工用电、施工用水、施工道路等均可利用当地已有设施或就近引接,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施工临时建设内容,从主体工程角度考虑节省了施工临建投资,从水土保持角度看,减少了占地、减少了地表扰动面积,从而减少了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影响。5.2.4施工时序合理性评价主体工程建设区施工时序设计为:平整场地→修建临时施工道路→结合区内排水沟道设计开挖施工临时排水沟道→基础施工→建筑施工→项目装修等。90 按照以上施工时序可降低项目施工而增大周边区域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将大大减轻对周边区域的影响;排水沟道施工防止了项目区因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对施工面的任意冲刷,减少了项目区水土流失强度,符合水土保持要求。5.2.5施工工艺合理性评价主体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土石方平衡利用问题,对土石方回填较大的区域,通过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弃渣堆放。这些措施使得建设期土壤流失减少,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施工组织上,主体工程设计充分利用现有可利用的施工条件,避免无谓的扩大扰动区域,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本项目在施工工艺上,采用机械与人工结合的方式,充分考虑了土石方开挖、回填、运输、平整等施工工艺,并考虑了施工排水等相关工艺,在保障主体工程顺利施工的同时,基本能够满足水土保持功能的要求。综上所述,主体工程设计的施工时序基本科学合理,工期安排紧凑,弃方处置合理,可降低因人为扰动诱发水土流失的危害,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5.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分析与评价根据项目申请报告,工程建设期间,主体工程设计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也采取了一些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并纳入水土保持投资的防护措施,有助于减少工程建设引发的次生水土流失,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防护功能。下面将分区进行阐述和评价。5.3.1建构筑物区90 本工程属于房地产类建设项目,施工结束后,本区域内除建筑物占地外无其他区域,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及项目占地特殊性,由于建筑物的建造后能有效防治降雨及地表径流对地面的冲刷,不存在水土流失隐患,但需在施工期增加临时防治措施进行防护。5.3.2道路广场区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结合项目区占地的特殊性,本区域的排水设施沿道路布设,作为整个项目区的排水系统使用,最终汇集到沉沙池经过过滤后排入附近排水沟渠,场区内共布设DN500钢筋混凝土排水管500m。但主体工程没有对施工期临时排水措施进行设计,本方案将予以新增。5.3.3公共绿化区本项目小区绿化面积7111.43㎡。小区绿化景观充分考虑了乔、灌、草有机结合,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根据植物生物属性的差异性,科学的挑选了涵盖乔木、灌木、花卉等品种,主要有法桐、银杏、樱花、碧桃树、合欢、大叶女贞、紫薇等为主的乔木以及海桐、石楠、藤本月季、箬竹等灌木花卉。在植物分布上原创的植物共辅共存系统,大大改善了区域景观的绿化美化功能,形成新的景观系统,对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绿化结束后,绿化区的植物有很好的水土保持效果,主体工程的设计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表5.3-1主体工程中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的工程量及投资序号防治分区措施类别措施名称单位数量投资(万元)1道路广场区工程措施DN500钢筋砼管m5009.002公共绿化区工程措施土地整治㎡7111.430.10植物措施种植乔灌草㎡7111.4391.023合计100.125.4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90 因工程施工、开挖、回填土石方等建设活动,破坏了原地貌及其土层结构、表面植被,使原来相对稳定的表土层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破坏,降低抗蚀能力,在降雨及径流的作用下,加剧水土流失。工程施工过程中,场地平整使原地貌遭到破坏,地表受到机械的碾压,将使土壤下渗和涵养水分的能力降低,影响植物生长。工程施工又将产生土石方,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将会加剧项目区水土流失,降低土地生产力,影响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各个区域的状况又有所不同,如下所示:⑴建构筑物区场地开挖、回填过程中,将严重扰动地表,改变原地表、自然地貌,易诱发水土流失。⑵道路广场区场地内的开挖回填,将严重扰动地表,如不及时硬化,地表长时间裸露,易造成水土流失。⑶公共绿化区主体工程设计了绿化,比较利于水土保持,但如不注重绿化覆土及后期的抚育管理,绿化措施的水土保持功能难以发挥。5.5结论意见⑴从水土保持角度看来,主体工程设计没有水土保持方面的制约因素。⑵主体工程方案选址考虑周全,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工程总体布置合理;料场由于建筑材料外购,防治责任属于料场经营方。⑶主体工程设计中对平面布置和施工组织、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土石方,节约建设用地,有利于减少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保护区域生态环境。90 ⑷主体工程中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从排水方面进行了考虑。这些措施均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效。⑸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不完善,需补充项目建设区的施工期间的排水措施和临时覆盖措施在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产生效果期间,发挥水土保持的作用。⑹工程施工将扰动原地表,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将会加剧项目区水土流失,降低土地生产力,影响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⑺建议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主体工程设计的施工工艺,遵循施工组织设计,对主体工程设计和本方案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保质保量完成,以保证水土保持设施防护效果,积极控制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90 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6.1防治责任范围界定的原则和依据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要求,凡在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须采取防治措施。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以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占地、施工布置、移民迁占调查和工程管理设计为依据,综合考虑工程建设的特点和水土流失情况来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6.2防治责任范围为了合理确定本工程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结合项目特点及项目区环境状况,编制单位拟定了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及面积,经业主、编制单位以及项目所在地水保办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并征求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经分析研究,对本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予以确认。⑴项目建设区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该建设项目永久占用地包括:建构筑物占地、道路广场占地、公共绿化占地(包括绿化区范围内的临时存土占地)等共20023㎡。⑵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是指建设项目区以外,由于工程建设,其扰动土地的范围可能超出项目建设区并对周边可能产生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区域。由于本建设项目围墙在占地面积内,不对周边造成影响,因此本方案不再考虑直接影响区。综上所述,本项目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20023㎡。90 表6.2-1×××二期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防治责任范围包含区域面积(㎡)项目建设区建构筑物防治区4025道路广场防治区8876.57公共绿化防治区7111.43合计200236.3水土流失防治分区6.3.1防治分区划分依据根据野外调查勘测结果,依据项目区所处土壤侵蚀类型、地形地貌、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自然属性、土壤侵蚀强度等因素,在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内划分防治分区。6.3.2防治分区划分原则⑴各区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⑵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和水土流失特点相近或相似。⑶区内改造利用途径基本一致。⑷跨土壤侵蚀类型区,或在同一土壤侵蚀类型区,但地貌类型复杂的项目,应按类型区、地貌分级划分防治分区。⑸一级分区具有控制性、整体性、全局性。⑹各级分区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6.3.3防治分区划分根据该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外业调查和资料分析,将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为三个区,即建构筑物防治区、道路广场防治区、公共绿化防治区。⑴90 建构筑物防治区:主要是建筑物建设占地,其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施工方法相同,因此单独作为一个防治分区考虑。⑵道路广场防治区:主要包括在征地范围内场地道路广场占地,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同,后期均进行地面硬化处理,施工方法及工艺相同,因此作为一个防治分区考虑。⑶公共绿化防治区:为项目区内绿化工程占地,主要侵蚀为水力侵蚀,因此作为一个防治分区考虑。表6.3-1×××二期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表一级防治分区二级防治分区面积(㎡)水土流失特点项目建设区建构筑物防治区4025水土流失形式为水蚀,形式单一,影响范围较小道路广场防治区8876.57公共绿化防治区7111.43合计2002390 7水土流失预测7.1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与时段划分7.1.1水土流失预测范围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的范围为工程建设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根据同一预测区段扰动地表的形成机理与形态相同的原则和工程建设特点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区段。结合本工程施工区特点,将水土流失预测区段划分为:建构筑物区、道路广场区、公共绿化区,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面积共20023㎡。7.1.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制定本方案预测时段为34个月,其中施工准备期1个月(2011年9月),施工期9个月(2011年10月—2012年6月)。自然恢复期2年。表7.1-1水土流失预测时段预测单元施工期自然恢复期预测时段(a)预测时段(a)建构筑物区0.82道路广场区0.82公共绿化区0.8290 水土流失预测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施工准备期进行五通一平,剥离表土的堆存,大量的土石方开挖,使原地貌的植被覆盖率下降,地表裸露,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将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施工期主要是建构筑物区的基础开挖和回填,道路广场区的硬化、以及公共绿化区的植被绿化,施工期结束后,土石方施工也随之结束,水土流失逐渐减少,进入自然恢复期后,随着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发挥作用和植被的逐渐恢复,水土流失在一定范围内将得到控制。7.2水土流失预测内容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要求,本工程预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内容。⑴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⑵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数量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⑷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预测⑸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危害。7.3水土流失预测方法与结果7.3.1预测方法⑴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项目建设对原地貌、土地的扰动、破坏植被情况,在查阅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图面量测、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算。⑵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根据项目内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的结果,经分析统计得到;对于损坏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通过在项目区进行实地调查,统计得到。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预测本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主要通过项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和原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气候等因子综合判定和计算得到。⑷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90 结合土壤侵蚀原理,对原生水土流失量和建设期间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工程建设期间新增水土流失量。①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分析计算:(公式7-1)式中:Wi——原地貌水土流失量,t;i——不同土地利用类型;Mi——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a);Fi——不同的地貌单元面积,k㎡;Ti——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年(a)。因工程建设扰动地表而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和原生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相同,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预测。②扰动地表水土流失量预测(公式7-2)⑸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根据工程的实施规模、施工工艺,结合区域自然环境条件,预测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新的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为制定项目区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7.3.2预测参数⑴水土流失背景值分析水土流失预测中土壤侵蚀模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经过调查和收集资料,结合本工程区的地貌类型、地质土壤类型、地区的降雨情况、植被覆盖情况90 、地面组成情况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和2005年×××市遥感监测报告,确定项目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为670t/k㎡.a。⑵扰动后侵蚀模数取值根据本工程地形、地貌、降雨、土壤等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特性及预测对象受扰动情况,结合当地有关部门及专家的经验值,按水土流失最不利条件来取最大土壤侵蚀模数,最后确定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本项目建设期间的水土流失最主要产生在各项新建工程区域。各项新建工程由于工程施工扰动地表,破坏植被,降低项目内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根据项目内地形地貌、施工工艺及现阶段施工情况,确定施工期时段建构筑物防治区土壤侵蚀模数为4000t/(k㎡·a),道路广场防治区、公共绿化防治区土壤侵蚀模数为3600t/(k㎡·a),临时存土区为临时占用公共绿化区,土壤侵蚀模数为3600t/(k㎡·a)。待各项工程设施建设完毕,该区域水土流失情况相对减弱,建构筑物防治区、道路广场防治区因已经基本硬化,在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将变得非常轻微,远小于允许土壤侵蚀模数,故该区域不做预测。公共绿化防治区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取500t/(k㎡·a);临时存土区施工结束后被绿化,成为公共绿化工程的一部分,故在对该区水土流失的预测时与公共绿化区一致,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取500t/(k㎡·a)。7.3.3预测结果⑴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进行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表、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为20023㎡。⑵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数量90 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项目扰动地表、损坏的土地和植被面积分析,项目占用的土地类型为城镇住宅用地。面积为20023㎡。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主要是指项目建设期间扰动地表且使该区域水土流失量改变显著的面积。经现场踏勘后结合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综合分析,工程施工扰动区域内都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本项目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为20023㎡。⑷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总量预测①现状年土壤流失状况表7.3-1现状年土壤流失量计算表预测单元占地面积(㎡)土壤侵蚀模数t/(k㎡·a)土壤流失量(t)建构筑物区40356703道路广场区8876.576706公共绿化区5911.436704临时堆土区12006701合计2002314结合预测时段划分和预测参数,按式7-1计算得到项目现状年土壤流失量约为13t。②项目建设产生的土壤流失预测表7.3-2施工期扰动地表土壤流失量计算表预测单元占地面积(㎡)土壤侵蚀模数t/(k㎡·a)预测时段(a)土壤流失量(t)背景值建设期总量新增量建构筑物区403567040000.81310道路广场区8876.5767036000.82620公共绿化区5911.4367036000.81713临时堆土区120067036000.832合计200235945结合预测时段划分和预测参数,按式7-2计算得到项目施工期产生土壤流失量约为59t,可能新增土壤流失量约为45t。90 ③自然恢复期土壤流失预测表7.3-3自然恢复期土壤流失量计算表预测单元面积(㎡)土壤侵蚀模数t/(k㎡·a)预测时段(a)土壤流失量(t)占地面积可蚀面积自然恢复期总量建构筑物区4035050020道路广场区8876.57050020公共绿化区7111.437111.4350027临时堆土区005000合计200237结合预测时段划分和预测参数,按式7-2计算得到自然恢复期土壤流失量约为7t。④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根据以上预测结果进行计算,本项目建设期间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为52t。⑸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危害。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新增的52t水土流失将对工程所在区域的水土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其可能产生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水土流失使得建设区域内植被退化,项目周边天然排泄系统遭到破坏,水体受到污染,影响水质,不利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②导致区域内水土流失加剧,区域环境受到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③对主体工程安全运行的影响。水土流失将影响本工程的施工建设和安全运行。7.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与评价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新增的52t水土流失将对工程所在区域的水土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其可能产生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⑴90 水土流失使得建设区域内植被退化,项目周边天然排泄系统遭到破坏,水体受到污染,影响水质,不利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⑵导致区域内水土流失加剧,区域环境受到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⑶对主体工程安全运行的影响。水土流失将影响本工程的施工建设和安全运行。7.5水土流失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7.5.1水土流失预测结论经分析计算,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主要结果如下:⑴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类型为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其中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的预测时段为建设期。⑵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面积为2002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为20023㎡,造成水土流失面积20023㎡。⑶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66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52t。7.5.2指导性意见根据水土流失强度的预测结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防治措施应以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因此,本方案在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基础上,完善植物措施、新增临时措施防治,使工程的防治措施形成一个完善、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在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完成的同时,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与改善。本工程挖、填方主要是建筑物的基础工程,地上部分都由建筑物覆盖,同时小区路面硬化;临时堆土场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袋装土挡墙等措施;施工场地除在施工期加强施工管理外,施工结束后与主体工程同时绿化硬化。90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与防治措施体系布设8.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本方案以2011年9月~2012年6月为防治时段。水土流失防治总目标为: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类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使项目建设区内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防止和避免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给周边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该项目处在山东省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第3.4节“不同类型建设项目的特殊规定”:“在城镇及其规划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项目,应提高防护标准”,因此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类一级标准。结合方案编制的原则和工程建设范围内地形地貌、土壤及水土流失特点,确定本项目水土保持防治指标如下:(1)六项指标界定①扰动土地整治率:项目建设区内水土保持措施面积与永久建筑物面积和占建设区扰动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②水土流失总治理度:项目建设区水土保持措施达标面积占建设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百分比;③土壤流失控制比:项目建设区容许土壤流失量与方案实施后的土壤侵蚀强度之比;④拦渣率:项目建设区内采取措施后实际拦挡的弃土(石、渣)量与工程弃土(石、渣)总量的百分比;90 ⑤林草植被恢复率:项目建设区内,林草植被面积占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的百分比;⑥林草覆盖率:林草植被面积占项目建设区面积的百分比。(2)六项指标确定根据书香府第二期开发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气象及原生水水土流失资料,本项目建设区域属于平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32.8mm>800mm,项目建设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70t/(k㎡•a),具体进行以下修正:①根据项目建设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32.8mm>800mm,对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覆盖率及林草植被恢复率按照降水量均修正提高2%;②水土流失强度以轻度为主,土壤流失控制比修正提高0.2。根据以上修正标准,进行修正后确定本方案设计水平防治目标为试运行期目标值,进行修正后确定了本工程防治目标标准采用试运行期目标值,具体为: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以上,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7%以上,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0,拦渣率达到95%以上,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7%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27%以上。具体计算见表8.1-1。表8.1-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计算表序号指标名称标准规定按降水量修正按土壤侵蚀强度修正按地形修正采用标准1扰动土地整治率(%)95952水土流失治理度(%)95+2973土壤流失控制比0.8+0.21.04拦渣率(%)95955林草植被恢复率(%)97+2996林草覆盖率(%)25+227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要求90 8.2.1指导思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以及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1994]513号文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5号2005年7月8日修订)及“《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结合×××区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及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提出本水土保持方案的指导思想为: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同步进行;以预防和保护为主,开发建设与防治并重,边建设边防治,以防治保障开发建设;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以及临时防护措施;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布局,以防治新增人为水土流失,保障安全施工,恢复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标。8.2.2布设原则项目区水土保持建设以防治新增水土流失为目标,保护生产、生态用地为出发点,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遵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以及环境保护总体要求原则的同时,针对项目特点确定措施的布设原则如下:⑴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防治结合、全面布局、科学配置;⑵减少对原地表和植被的破坏,保护原地表植被与表土,减少占用水、土资源。⑶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设置临时性防护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扰动及产生的废弃土;90 ⑷注重吸收当地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⑸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与周边景观相协调;⑹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合理配置、统筹兼顾,形成综合的防护体系;⑺工程措施要尽量选用当地材料,做到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⑻植物措施要尽量选用适合当地的品种,并考虑绿化美化效果;⑼防治措施布设要与主体工程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形成整体。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根据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地形单元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在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护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工程建设的特点和已有的防治措施,合理、全面、系统的规划,提出各种工程地形单元新增的一些水土保持措施,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本方案中防治分区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建构筑物区:增加建设过程中的密目网防尘覆盖措施,并加强管理措施;⑵道路广场区:增加建设过程中的临时排水沟、临时沉沙池措施,并加强管理措施;⑶公共绿化区:增加建设过程中的表土剥离、临时拦挡、塑料薄膜覆盖、植物绿化措施,并加强管理措施;本项目的防治措施体系见表8.3-1。表8.3-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表90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建构筑物区临时措施表土剥离密目防尘网覆盖道路广场区工程措施排水工程临时措施表土剥离临时排水沟临时沉沙池公共绿化区工程措施整地临时措施表土剥离覆土袋装土挡墙塑料薄膜覆盖植物措施植物绿化8.4不同防治工程的典型设计8.4.1设计原则⑴管理措施设计系统全面、具有指导性,切实可行。⑵工程措施设计①对于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在方案编制中不重新设计。对其中达不到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和要求的工程,应在原设计基础上加深细化。②新增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时以安全、经济、工程量小、水土保持效果好,具有可操作性为原则;工程措施设计应同时考虑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确保水土保持效果良好。③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要和主体工程相互协调,不影响主体工程的顺利施工。④设计采用技术标准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同时参照水利部和相关行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工程设计必需满足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⑶植物措施设计①90 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施工情况,参考当地水土保持造林经验,以立地条件为依据,选用先进的、可行的造林技术。②适地适树、适地适草、因地制宜,依据各树种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选择当地优良的乡土树种和草种,或多年栽培、适应性较强的树种和草种为主,提高栽植成活率,以获得稳定的林地环境、改善绿地质量为目标,恢复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③草种应具有抗逆性强,保土性好,生长快的特点。④造林密度的确定应以造林目的、树种特性、立地条件等为依据,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标准确定主要适生造林树种的初植密度。⑤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兼顾防护和绿化美化的要求,同时考虑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充分发挥各种立地条件的土地生产力,以获得最大的水土保持效益,改善项目建设区的生态环境。8.4.2分区防治措施设计⑴建构筑物区①临时措施:表土剥离地表层腐殖土剥离处理措施,表土剥离面积1000㎡,厚度为0.3m。密目防尘网覆盖在主体工程地基开挖过程中,会有大量土方堆放于开挖基槽周围,由于土堆表面松散裸露,易产生水土流失,因此要求施工过程中,要对裸露的的土堆采取临时覆盖措施,本方案采取的临时措施为密目防尘网覆盖,通过计算地基开挖量以及堆土高度,确定施工期间需要临时密目防尘网覆盖1200㎡。⑵道路广场区90 ①工程措施:雨水排水工程项目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结合地形,分区排放。雨水主要靠雨水口进行收集,雨水口分布在屋面、住宅区、绿化区等处。屋面雨水通过跌落管汇入室外雨水井,与室外雨水通过小区内排水管(沟)一起排入市政雨水管网。项目区内排水管采用管径DN500钢筋砼管,共需500m。(见附图C-03)②临时措施:表土剥离地表层腐殖土剥离处理措施,表土剥离面积为1500㎡,厚度为0.3m。临时排水沟、沉沙池主体设计考虑沿场区内的主要道路一侧布置排水管道,在工程建设完成后,可以解决项目区内雨水、污水排除问题。但在施工期间,排水管道尚未完成,为保证项目区内的排水和减少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需设临时排水沟。同时,在排水出项目区前设置沉沙池进行缓流沉沙后再排出,以减少对工程区周边的影响。沉沙池收集排水沟来水所夹带的泥沙,经沉淀后将清水再排入市政管网。沉沙池旁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施工期间的管理,避免安全隐患。施工后期,排水沟、沉沙池结合排水设施进行改造或进行场地平整、绿化。排水沟采用(0.5m上+0.3m下)×0.3m高梯形断面人工开挖土沟,作为排水设施,(见防治措施典型设计图);排水沟长度306m,沉沙池两个,土方开挖量为39m3。⑶公共绿化区①工程措施:90 土地整治在项目施工后期,对公共绿化区进行土地整治,将前期剥离的表土回填整治,用于恢复植被。将表土运至公共绿化区进行整平处理,挑拣出土壤中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碎石、垃圾等杂物,然后按照表层土清理→施有机肥→深耕等步骤进行处理,土地整治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植物绿化措施项目区环境,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公共绿化区土地整治面积为7111.43㎡。②临时措施:表土剥离地表层腐殖土剥离处理措施,表土剥离面积为2200㎡,厚度为0.3m。在公共绿化区内临时布设地表层腐殖土堆积区1处,其位置大致为:项目区西南角1#楼南侧地势较为平坦处。临时堆土场专门用于堆放剥离的表土,堆积半径控制在20m范围内,呈圆锥形堆积,设计高2.5~3.0m,堆土边坡均为1:0.75。为了防止表土堆放过程中产生二次流失,需对堆放的表土采取临时的防护措施,堆土表面铺塑料薄膜覆盖。为防止土体滑塌流失,在临时堆土场坡脚处周边堆砌编织土袋,编织土袋错位堆砌规格为0.5m×1m(顶宽×高),断面形式为梯形,两侧坡比1:0.5,形成对土体的全封闭防护。工程量估算:装土编织袋挡墙157m3,塑料薄膜面积为1500㎡。③植物措施:场内道路一侧或两侧、场区四周、规划绿地、房前屋后空坪隙地全部进行植物绿化。根据项目区的立地条件,在满足水土保持和区域绿化等基础性要求的基础上考虑采用多种绿化树、草种进行群体配置,并解决好树种之间的关系,确保植物群体的稳定。按照“适地适树、适地适草”90 的原则,在树草种选择上以当地优良乡土树、草种为主,原则上不引外来品种。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结合工程建设需要,对施工迹地采取乔、灌、草相结合进行立体绿化防护;常绿与落叶、阔叶与针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造林种草和工程整地相结合;美化景观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等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项目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本区种植了绿化效果好的法桐、银杏、樱花、碧桃树、合欢、大叶女贞、紫薇等乔木,配置了海桐、石楠、藤本月季、箬竹等灌木,本区绿化面积为7111.43㎡,绿化率达到35.52%。8.5防治措施工程量本工程项目除主体工程已考虑和设计的各种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外,本方案主要针对项目建设区在建设期间的水土流失,对各防治分区进行了措施设计;经统计,水土保持措施具体工程量如下:表8.5-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工程量序号防治分区措施名称单位数量1道路广场区DN500钢筋砼管m5002公共绿化区土地整治㎡7111.43表8.5-2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工程量序号防治分区措施名称单位数量1公共绿化区植物绿化㎡7111.43表8.5-3水土保持临时措施工程量90 序号防治分区措施名称工程项目单位数量1建构筑物区表土剥离m3300密目防尘网覆盖㎡12002道路广场区表土剥离m3450临时排水沟、沉沙池土方开挖m3393公共绿化区表土剥离m3660覆土m31410装土编织袋挡墙装土编织袋m3157塑料薄膜覆盖㎡15008.6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及进度安排8.6.1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⑴施工场地及施工交通水土保持施工场地及交通运输可充分利用主体工程已有设施,无需另行布设,项目区周边道路发达,交通运输方便。⑵建筑材料及植物材料水土保持工程主要建筑材料水泥、砂、石来源同主体工程一样采用商业采购,施工生产、生活用水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通过中心区市政给水管网传输过来,施工用电从主体工程用电网搭接,施工方自备发电机为辅。植物措施工程所需苗木、草籽可以向林业部门苗圃或园林部门等采购,所购苗木必须有标签、经营许可证、合格证和检疫证。⑶排水沟完善的截排水系统不仅保证主体工程的安全运行,对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减少地表土壤侵蚀有着重要的作用。主体工程区排水沟与主体工程区场地平整同时进行;施工场地、临时堆土场的排水沟在场地平整后及时设置。⑷沉沙池90 本项目的沉沙池的建设应与排水沟同时进行。⑸整地对本项目区的临时堆土场与施工场地均属主体工程用地区域内,要求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临时建筑物,清除场地中的建筑垃圾,地面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绿化或硬化(均计入主体工程措施内)。⑹景观绿化景观绿化前的整地应按国标设计的规定标准进行布置,同时选择有经验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挖种植穴后,施底肥,栽前修根、浸水,苗木放入穴内,保持根系舒展,回填表土后踏实。种植过程中使用保水剂,长效肥、微量元素、激素等,以保证林木、草种的成活率,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⑺种草采用无缝铺种,铺种时要求草皮紧连,不留缝隙,相互错开。铺种后必须浇水,然后压平。为避免草坪建成后杂草生长而影响草坪纯度和景观效果,植草前必须彻底消灭杂草。在清除杂草、杂物及压实后的地面应作起高填低的平整,平整后撒施基肥,进行1次约30cm深的耕翻,使肥与土充分混匀,做到肥土相融,起到既提高土壤养分,又使土壤疏松、通气良好的作用。⑻临时工程表土临时堆放过程中若遇特大暴雨时,为避免雨水对堆土表面产生严重的冲刷,可在土体表面及时覆盖塑料薄膜,确保临时防护工程的效果。8.6.2水土保持进度安排⑴实施进度安排的原则①与主体工程进度相配合的原则。90 ②避开不利气象因素的原则。③先拦后弃的原则。④紧凑有序的原则。⑵本项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计划安排表8.6-1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防治分区项目名称2011年2012年9101112123456建构筑物区主体工程施工表土剥离道路广场区主体工程施工排水工程密目防尘网覆盖表土剥离临时排水沟临时沉沙池公共绿化区主体工程施工表土剥离整地覆土装土编织袋挡墙塑料薄膜覆盖植物绿化90 9水土保持监测9.1水土保持监测目的与原则9.1.1监测目的⑴为建设单位提供方案实施信息,以便加强管理。⑵验证防治措施布设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防治措施体系,促进防治措施到位,提高防治效果。⑶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执法、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提供依据。⑷为同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和布设防治措施体系提供借鉴资料。⑸为研究不同类型项目的水土流失规律、防治技术提供基础。⑹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隐患,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9.1.2监测原则⑴全面监测,突出重点。⑵以扰动地表监测为中心。⑶以水土流失严重时段、部位和有潜在危险区域为重点。⑷以全面反映六项防治目标为目的。⑸监测方法得当,点位布设有代表性。9.2监测范围、分区、时段9.2.1监测范围监测范围为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范围90 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分为永久征地占地和临时占地,永久征占地面积在项目建设前已经确定,施工阶段及项目运行阶段保持不变,临时占地面积和直接影响区的面积则随着工程进展有一定变化,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主要是通过监测临时占地和直接影响区的面积,确认施工期防治责任范围面积。本项目不存在临时占地和直接影响区,所以本项目水保监测范围为项目建设区。9.2.2监测分区监测分区与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一致。9.2.3监测时段建设类项目分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两个时段。9.3监测内容、方法、频次9.3.1监测内容⑴影响水土流失因子监测。包括地形地貌地貌、土壤性质、植被覆盖率和降水、风等因子。⑵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如地形、地貌和水系变化情况,项目建设占地和扰动地表面积,挖填方数量和占地面积,弃土(石、渣)量、堆放形态和面积,临时堆土的数量、堆放时间、形态和占地面积,项目区林草覆盖率。⑶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包括水土流失类型、面积、强度和流失量变化,对下游和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和趋势。⑷水土保持成效监测。具体是各类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和质量,林草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和覆盖率,工程措施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各类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⑸防治目标监测。反映出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系数、林草覆盖率六项指标。9.3.2监测方法⑴90 调查监测。包括普查、抽样调查、地块调查、访问调查和巡查等方法。监测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占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挖方量、填方量、弃渣量及堆放形态,对项目及周边地区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防治措施数量和质量,林草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和覆盖率,工程措施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⑵定位观测。主要是测定土壤侵蚀强度和径流模数,计算水土流失量。①水蚀监测。常用的有以下四种方法:a小区观测。除砾石堆积物外,适用于各种类型开发建设项目;应根据需要布设不同坡度和坡长的径流小区进行同步观测。b控制站观测。适用于扰动破坏面积大、弃土弃渣集中在一定流域范围内的开发建设项目。c简易观测场。适用于类型复杂和分散、暂不受干扰或干扰少的弃土弃渣流失的监测。d简易坡面测量。适用于暂不被开挖的自然和堆积土坡面。②风蚀监测。采用降尘管(缸)观测扬尘,地面定位钎插、集沙仪观测风蚀。各种定位观测,要明确规格、监测方法,并绘制设计图。9.3.3监测频次调查监测可根据监测内容和工程进度确定频次。水利部水保[2009]90 187号文规定:正在使用的取土(石)场、弃土(渣)场的取土(石)、弃土(渣)量,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等,至少每10天监测记录1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等至少每1个月监测记录1次;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至少每3个月监测记录1次。遇暴雨大风等情况应及时加测。水土流失灾害事件发生后1周内完成监测。水蚀的定位监测频次为雨季前、后各一次,雨季每月进行一次,遇日降水量大于50mm加测;风蚀定位监测为风季前、后各一次,风季每月进行一次,遇8级以上大风加测,其他季节监测频次可适当减少。9.4水土保持监测点布设9.4.1监测点布设原则监测点位是指用于观测水土流失强度的监测点位置,应根据水土流失预测和分析确定的点位,并遵循以下原则和意见布设。⑴有代表性的原则。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均应布设监测点,对比观测原地貌与扰动后地貌之间应有可比性,不同分区相同部位选择一个即可。⑵方便监测的原则。尽量做到交通方便,便于管理。⑶排除干扰的原则。尽量避开人为活动干扰。⑷因项目分时段布设的原则。施工期布设临时观测点,运行期布设永久、临时结合的观测点;工程规模大、影响范围广、建设周期长的大型项目布设长期观测点;特大型项目监测点布设应符合区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要求,尽量与区域固定监测点位布设相结合,并纳入监测网络统一管理。9.4.2监测点的确定本项目共布设临时监测点3个,具体监测点布置为:建构筑物区1个、道路广场区1个、公共绿化区1个。监测点具体位置见附件119.5水土保持监测安排90 表9.5-1水土保持监测计划表监测点监测时段监测内容监测频次构筑物区建设期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土石方工程量及平衡;重力侵蚀;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措施数量及质量等。雨季每月1次,R24≥50mm加测1次;旱季每季1次,共监测2.0年。道路广场区建设期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土石方工程量及平衡;重力侵蚀;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措施数量及质量等。雨季每月1次,R24≥50mm加测1次;旱季每季1次,共监测2.0年。公共绿化区建设期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土石方工程量及平衡;重力侵蚀;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措施数量及质量等。雨季每月1次,R24≥50mm加测1次;旱季每季1次,共监测2.0年。植被恢复期措施数量及质量;防治效果;植物措施成活率及生长状况;植被恢复情况;工程措施运行状况及防护效果;水土流失控制程度等。雨季每季1次;旱季每半年1次,共监测2.0年。9.6水土保持监测设备及监测工作量9.6.1监测设备根据监测内容、方法的需要确定必备的水土保持监测设施、仪器、设备,如下:表9.6-1水土保持监测设施、设备分类监测设施设备单位数量计费方式一简易径流小区设施个1二径流泥沙观测设备1电子天平台12比重计只13三角瓶个44烘箱台15泥沙自动监测仪台16流速仪台17水桶、铁铲等批1三小区观测设备1钢钎支2002皮尺把13钢卷尺把290 分类监测设施设备单位数量计费方式四降雨观测仪器1自记雨量计个1五植被调查设备1测高仪个12测绳、坡度仪等批2六扰动面积、开挖、回填、弃渣量调查1GPS定位仪套1七其他设备1摄像设备台12笔记本电脑台13通信设备个1注监测设备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9.6.2监测工作量主要工作量详见表9.6-2表9.6-2主要监测工作量治理区监测方法位置检测项目重点监测内容监测时间监测频率建构筑物区地面监测雨水排水口处土建泥沙量(含推移质及悬移质)、含泥沙、径流量等建设期至少一月一次,大雨日加测抽样调查全区植被采取防治措施的面积、植被恢复率、植物覆盖率建设期施工前、每年汛期开始、中期和结束、自然恢复期各观测一次,至少3个月一次道路广场区地面监测(沉沙池)雨水排水口处土建泥沙量(含推移质及悬移质)、含泥沙、径流量等建设期至少一月一次,大雨日加测抽样调查全区采取防治措施的面积、植被恢复率、植物覆盖率施工前、每年汛期开始、中期和结束、自然恢复期各观测一次,至少3个月一次公共绿化区地面监测(沉沙池)临时堆土外沉沙池土建泥沙量(含推移质及悬移质)、含沙量、径流量建设期至少一月一次,大雨日加测抽样调查全区植被、弃石弃渣防治措施的面积、植被恢复率、植被覆盖率、弃石弃渣量建设期施工前、每年汛期开始、中期和结束、自然恢复期各观测一次,至少3个月一次9.7水土保持监测单位、程序、制度90 9.7.1监测单位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必须具有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从事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也应经专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监测上岗证书,实行持证上岗;各监测点安排1~2人。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应由业主委托具有相应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由其依据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编制监测实施细则并实施。9.7.2监测程序见附件3水土保持监测程序9.7.3监测制度监测制度是指监测单位应遵循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⑴受委托的监测单位应按方案要求的监测范围、时段、内容、方法和重点编制监测实施计划,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⑵监测人员要持证上岗,监测前对仪器进行检验调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⑶对监测成果及时进行分析,并报送业主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程序,按水利部水保[2009]187号文规定执行。⑷工程竣工后提交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作为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的依据。9.8监测资料整理分析与成果9.8.1监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90 监测工作进行一段时间后,需对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汇总、整理和分析,并编制水土保持监测成果报告。监测成果实行年报制度,上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便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的监督管理,为以后的相关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和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提供依据。9.8.2监测成果(1)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监测报告包括监测依据、项目及项目区概况、监测设施布局、监测内容和方法、监测组织与质量保证、监测数据分析、监测结论与建议章节。如果数据较多,可作为监测成果报告的附件单独成册。包括监测设备明细表、监测项目、方法、频次设计表,监测资料记录表,监测成果汇总表等。对于水土流失危害应附专项调查报告。(2)附图包括项目图地理位置图、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图、监测点位平面布置图,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图、监测设施典型设计图等,照片为现状图。(3)附件包括监测技术合同和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文件。90 10水土保持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10.1投资概算10.1.1编制原则估(概)算编制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⑴水土保持措施投资包括主体工程已列投资和方案新增投资两部分,不重复计算。⑵估(概)算编制的项目划分、费用构成、编制方法、估(概)算表格应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执行。⑶水土保持投资估(概)算的编制依据、价格水平年、工程主要材料价格、施工机械台时费、主要工程单价及单价中的有关费率应与主体工程相一致(计算标准同主体工程)。主体工程估(概)算中未明确的,可按当地造价信息或参照相关行业标准确定。⑷采用主体工程单价、施工机械台时费,应说明编制的依据和方法,并附单价分析表。⑸运行期的水土保持投资另行计列(单独列表),不计入方案中的水土保持总投资。⑹价格水平年按2011年第四季度。10.1.2编制依据投资估(概)算编制的依据主要有:⑴主体工程所属行业概(估)算编制办法、规定、规范、定额等。⑵《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90 ⑶《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⑷《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2002]10号。⑸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保监[2005]22号。⑹《山东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标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鲁价涉发[1995]112号)⑺《关于发布我省建设工程定额人工最低工日单价,综合工日单价及有关问题的通知》(鲁建标字[2008]10号)⑻主体工程可研报告及概(估)算资料。10.1.3编制方法及计算标准使用水土保持概(估)算定额法。在估算阶段,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单价应乘以10%的扩大系数;施工临时工程费、独立费用编制方法与概算相同。⑴基础单价编制①人工预算单价。由基本工资、辅助工资和工资附加费组成。人工预算单价应与主体工程保持一致,本方案工程措施人工单价为5.5元/工时,植物措施人工单价为4.38元/工时。②材料预算价格。主要材料预算价格一般包括材料原价、包装费、运杂费、运输保险和采购保管费;次要材料预算价格,执行工程所在地区就近城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工业、民用建筑安装工程材料预算价格。材料预算价格与主体工程保持一致。③90 植物措施预算价格。苗木、草、种子的预算价格以苗圃或当地市场价格加运杂费和采购及保管费计算。采购及保管费率,按运到工地的0.5%-1.0%计算。本项目采购及保管费率取0.5%。④施工用水、用电价格。采用主体工程的价格,即电价0.7元/kwh,水价1.0元/m3。⑤施工机械使用费。是指消耗在建筑安装工程项目上的机械磨损、维修和动力燃料费等,与主体工程一致,不足部分按照《水土保持工程估算定额》中附录一“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计算。⑵工程单价编制①工程和植物措施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直接工程费包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直接费指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三项。②安装工程单价。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监测设备安装费按监测设备费的10%计算。③其他直接费。由直接费乘以其他直接费费率计算。其他直接费费率根据不同地区和工程类别及夜间是否施工等因素确定;一般应与主体工程费率相一致,也可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确定。本区其他直接费率是:工程措施2%,植物措施1.2%。④现场经费。等于直接费用乘以现场经费率。一般应与主体工程费率相一致,也可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确定。现场经费费率由工程类别确定,工程措施现场经费费率为5%-6%,植物措施为4%,本项目现场经费费率5%,植物措施费为4%。⑤90 间接费。等于直接费乘以间接费费率。一般应与主体工程费率相一致,也可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确定。间接费费率由工程类别确定,工程措施间接费费率为4%-5%,植物措施为3%,本项目间接费费率取4%,植物措施费费率为3%。⑥企业利润。工程措施取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的7%,植物措施取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的5%。⑦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与企业利润三项之和乘税率计算。税率标准为:建设项目在市区的为3.41%,在城镇的为3.35%,在市区和城镇以外的为3.22%,本项目在市区,税率取3.41%。⑶临时工程①临时工程概算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编制;②其他临时工程费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费用之和的1.5%。⑷独立费用①建设管理费:按方案工程措施、临时措施、植物措施投资总和的2%。②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费: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费用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共需2人,建设期4万元/人·年,共计8万元。③科研勘测费:按方案工程措施、临时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投资总和的5%。④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按合同计列,取15万元。⑤水土流失监测费本方案监测费用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包括人工费4万元、土建设施费0.6万元、监测设备使用费1.2万元、消耗性材料费0.2万元,共计6万元。⑥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根据保监【2005】22号文,取30万元。90 ⑸基本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按水土保持工程概算第一至第四部分之和的3%计算。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依据《山东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标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鲁价涉发[1995]112号),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按林草地等植被设施占地面积1-2元/㎡一次性征收,本项目采用1.5元/㎡计算。10.1.4概算结果本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198.45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已经考虑的工程措施100.12万元。本方案新增投资98.33万元,临时措施4.97万元,独立费用84.4万元,基本预备费6.05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3.00万元。10.1.5概算表表10.1-1水土保持工程总概算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植物措施设备购置费独立费用合计种植费苗木种子费1第一部分工程措施费9.019.012第二部分植物措施费91.0291.023第三部分临时工程费4.974.97※一至三部分合计105.00第四部分独立费用66.404.1建设管理费2.104.2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费8.0090 续表10.1-1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植物措施设备购置费独立费用合计种植费苗木种子费4.3科研勘测费5.304.4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15.004.5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30.004.6水土流失监测费6.00※一至四部分合计171.405基本预备费6.05静态总投资177.456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3.007※水土保持总投资180.45水土保持工程概算详见附件710.2防治效益分析10.2.1六项指标完成情况⑴扰动土地整治率扰动地表面积=项目建设区本项目总占地20023m2,扰动地表面积为20023m2。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保持措施面积+永久建筑物占地面积)/建设区扰动地表面积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工程措施面积+植物措施面积本项目扰动地表面积为20023m2,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面积为7111m2,永久建筑物占地面积4035m2。故扰动土地整治率将达99.9%。⑵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0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建设区水土流失总面积(不含永久建筑物及水面等面积)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面积为7104m2,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为7111m2,则本方案实施后,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将达99.9%。⑶林草植被恢复系数林草植被恢复系数=林草植被面积/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本项目采取林草植被恢复面积为2000m2,工程建设区可恢复植被面积为2020m2(不含复耕面积),故项目建设区内林草植被恢复系数达到99%。⑷林草覆盖率林草覆盖率=林草植被面积/项目建设区总面积本项目所采取的林草面积为7111.43m2,项目建设区总面积20023m2,因此项目区林草覆盖率为35.52%。⑸土壤流失控制比土壤流失控制比=项目区容许土壤流失量/方案实施后土壤侵蚀强度项目所在地土壤容许流失量为200[t/(k㎡·a)],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实施后,土壤流失量约为200[t/(k㎡·a)],因此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0。⑹拦渣率拦渣率=采取措施后实际拦渣量/总弃渣量施工期临时堆土总量为1410m3,实际拦渣量为1380m3,施工期采取设截水沟及塑料膜覆盖等防护措施,拦渣率可达98%以上。本项目水土保持效益分析表见表10.2-1。90 表10.2-1水土保持效益分析表评估指标计算依据单位数量设计达到值计算结果名称目标值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保措施面积+建筑物面积m22001699.9%达到要求扰动地表面积m220023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7%水保措施防治面积m2710499.9%达到要求造成水土流失面积m27111土壤流失控制比1.0土壤侵蚀模数容许值t/km2·a2001.0达到要求土壤侵蚀模数达到值t/km2·a200拦渣率95实际拦渣量m3138098%达到要求总弃渣量m31410林草植被恢复率99林草植被恢复面积m2200099%达到要求可恢复植被面积m22020林草覆盖率27林草面积m27111.4335.52%达到要求扰动地表面积m220023由上表分析可知,本方案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均达到或超过了预期的治理目标,治理效益是显著的。10.2.2生态效益本水土保持方案中对各防治区均规划了水土保持措施。通过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因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降低了施工场地原地面水土流失,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通过各种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工程占地区域内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99.9%,土壤流失控制达1.0,拦渣率达到9890 %,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9%,最终林草覆盖率达35.52%。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可以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数量、减少进入下游沟道的泥沙量,减轻沟道淤积,提高项目区林草覆盖率,调节区域小气候,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10.2.3社会效益通过本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将达到植树绿化与四周环境协调统一、与项目区发展规划相协调的目的。不仅保障了本工程施工的安全运行,保护项目建设区的基础设施和人畜安全,还可以带动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通过对整个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改善项目责任区农林基础设施,促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90 11方案实施保证措施11.1组织领导措施11.1.1组织领导及职责水土保持方案能否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及进度安排保质保量地实施,并能达到预期的防治效益,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是关键。本方案由业主组织实施,其要求是必须承诺和落实具体的实施保证措施,并经方案批准机关审查同意,也建议由业主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配备一名以上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水保方案的具体实施。需做好如下管理工作: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方案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为了保证水土保持方案的顺利实施,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工程筹建期,建设单位至少需1位水土保持专业人员,负责水土保持方案的委托编制、报批和方案实施工作。⑵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的水土保持方针,确保水土保持工程安全,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效益。⑶建立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把水土保持列为工程进度、质量考核的内容之一,按年度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并制定水土保持方案详细实施计划。⑷工程施工期间,负责与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单位保持联系,协调好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的关系,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并按时竣工,减少或避免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⑸90 工程现场进行监测和观测,掌握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间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基础资料。⑹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积累、分析整编资料,为水土保持工程验收提供相关资料。11.1.2管理措施⑴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工作,使项目实施真正依照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最终达到上至领导、下至参与建设的每一位建设者,都能自觉自愿地做好本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⑵制定详细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加强计划管理,以确保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⑶积极与工程涉及县(区)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联系,依托其技术力量,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经常性的定时、定点监测,分析水土保持方案的防治效果,对需补充水土保持措施的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⑷专项管理,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工作,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和挤占。⑸施工完毕后,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在主体工程投入运营前水土保持设施按“三同时”制度应与主体工程同时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验收前应提交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水土保持监理专项报告和水土保持监测专项报告。11.2实行招标制度⑴90 水土保持工程和主体工程一起参与招投标工作,对参与项目投标的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确保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⑵水土保持工程可单独进行招投标,也可分别落实到主体工程各主体标内。招标文件明确承包商的水土流失防治范围、水土保持要求、工程量、设计参数和费用计量支付办法等内容。11.3搞好后续设计⑴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批复后,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水土保持招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⑵水土保持方案和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变更应按规定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审批准。⑶方案报批核准后,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水保方案严格实施,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严格落实好“三同时”工作。⑷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应及时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申报验收。⑸验收合格后,工程方可投入运行。11.4强化施工管理⑴施工期应严格控制和管理车辆、机械的运行范围,防止扩大对地表的扰动。⑵设立保护地表和植被的警示牌。⑶严禁乱堆、乱放弃土(石、渣)。⑷注意施工和生活用火安全,防止火灾烧毁地表植被。⑸对泄洪、防洪设施进行经常性检查维修,保证防洪安全。⑹建成的水土保持工程应有明确的管理维护要求。11.5推行工程监理90 根据国家计委和水利部的要求,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的建设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在其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水土保持监理,监理成果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工程建设期间,建设单位根据水土保持方案中各项防护措施的设计要求,委托具有相应水土保持监理资质的单位,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工作,形成以项目法人(业主)、承包商、监理工程师三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达到有效合理的资金投入,确保施工进度,提高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水土保持监理单位样按照水土保持相关要求,做好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和任务:⑴依据合同相关内容,监督施工单位切实履行其水土保持责任。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审核施工单位组织设计,经批准后施工单位方开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工程材料检验和复检制度,建立工序质量检验和技术复核制度。⑵对施工组织实施情况,监理工程师以监理日记、月报和年报的形式进行记录,说明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资金使用依据存在的问题、处理意见、有价值的经验等,全面控制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监理月报、年报应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⑶协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与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有关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水土保持监测等方面的工作。11.6实施水土保持监测90 本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必须由具有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从事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也应具有水利部培训合格颁发的上岗证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单位接受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委托后,应该在30日之内向有管辖权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主管部门提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委托书或监测合同备案,并应及时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由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个人)将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报请有管辖权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论证。监测时间从拿到水保方案后立即开始,在监测工作进行过程中,应及时将监测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并提出有关的分析整理成果,编制施工期和运营初期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并定期报输建设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便对需补充水保措施的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监测成果同时还将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11.7注重检查验收按照水利部16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开发建设项目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按照设计进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建设落实后,需进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后,方可投入运行使用。在验收流程中,验收条件包括:第一、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完备,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财务支出、水土流失监测报告等资料齐全;第二、水土保持设施按批准的水土保持报告书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符合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的要求;第三、治理程度、植被恢复率、水土流失控制比等指标达到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批复文件的要求及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技术标准;第四、水土保持设施具备正常运行条件,且能持续、安全、有效运转,符合交付使用要求,管理、维护措施落实。90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主要分为:单项验收、分期验收和竣工验收。单项验收主要对挡土墙、排水沟等单项工程措施进行验收,由施工承包单位提出验收申请,项目建设单位向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提出申请进行验收。分期验收主要对项目分期建设或投入使用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分期验收。竣工验收主要是对项目所有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全面验收,其为主体工程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有关规定,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能投入使用。11.8保证资金按时、足额到位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三十二条:“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或者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水土流失的,应当进行治理”的规定。  为了保证水土保持资金切实用于工程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上,生产建设单位应设立专门帐户,专项管理方案确定的水土保持资金,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工作,严格按照方案制定的年度投资计划逐月划拨,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和挤占。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建立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保证金制度,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履行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11.9明确保护责任⑴水土保持设计验收后,应由项目法人单位负责对项目永久占地区的水土保持设施进行后续管理与维护。⑵临时占地内的水土保持设施应由项目法人移交土地权属单位或个人继续管理维护。90 12结论与建议12.1结论12.1.1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⑴本工程选址合理、工程总体布局得当,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在满足工程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减少占地和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⑵本工程施工所用砂石料不自行开采,全部在具有开采资格的采场购买,本工程不新布设石料场及砂场,不承担采场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⑶主体工程区采取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等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的同时,有效的防止了水土流失的发生。但缺乏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防护措施,需在方案中补充。主体工程设计中,凡涉及到运行安全的防护措施,工程均按照行业设计标准、规范进行了规划设计。从地质、水文资料的运用、设计标准的选取、构筑物的结构形式、材料、稳定等方面,能满足水土保持的基本要求,但尚未形成完善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护体系。因此在本方案中需要依据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产生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并结合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形成完整科学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以有效防治工程建设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12.1.2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分析结论⑴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结果×××二期住宅小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20023㎡。根据预测分析结果,×××二期住宅小区因施工活动将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为2002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20023㎡,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2002390 ㎡,预测期内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66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52t。通过各种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工程占地区域内扰动的土地整治率达到99.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9.9%,土壤流失控制达1.0,拦渣率大于98%,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9%,最终林草覆盖率达35.52%。从而大大减少工程建设产生水土流失量,改善和提高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⑵可行性分析意见从水土保持效益分析可见,设计水平年的六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目标值,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把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恢复的改善。12.1.3综合分析结论主体工程设计的各项工程均按照相应行业设计标准、规范进行了规划设计,从地质、水文、资料的运用、设计标准的选取、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材料、稳定等方面,基本满足水土保持要求。本方案通过对主体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定性评价,明确了项目建设内容中诱发水土流失的因素,以定量的方式明确了项目区水土流失发生的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建立起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可有效的防止因工程建设而造成的水土流失。综上所述,因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可以通过各种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加以消除或减免,把工程建设期间造成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小。因此,从水土保持的角度看,只要认真做好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工程建设不会对当地产生大的水土流失影响。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分析,本工程的建设是合理可行的。12.2建议12.2.1对主体设计的建议90 主体设计单位在后续设计中融入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理念,加强工程施工期的监督管理,尽量减少工程实施造成的水土流失。本方案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在该方案批复后,应将方案制定的各项防治措施内容和投资纳入到主体工程初步设计中,并随主体工程的调整,做好水土保持设计工作的协调,并单独成章。水土保持工程投资纳入主体工程概算中,进行水土保持设施专项设计,进一步细化工程占地范围内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并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加以切实落实。12.2.2对施工管理单位的建议⑴主体工程招标中的要求①将水土保持工程技术要求和水土保持的各项工作内容均纳入到招标文件的正式条款中,并明确承包商应履行的义务和处罚;②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方案中提出的水土保持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以免造成水土流失。⑵加强施工管理明确施工责任建设单位将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纳入主体工程施工招标合同,明确承包商在各承包工程区内的水土保持内容、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及防治责任,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中的防护措施、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图及施工安排进行施工。合理配备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施工队伍要按照有关规范和设计标准的要求,做到精心施工、文明施工。同时做好水土保持施工记录和其它资料的管理、存档,以备监督检查和验收时查阅。⑶实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制90 工程建设单位应在监理合同招标时,明确指出从事水保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应具有监理工程师资格,对水土保持工程从质量、进度和投资等方面实行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切实把水土保持方案落到实处。水土保持工程完成后,应及时提交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报告,以备水土保持工程竣工验收。⑷落实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本项目建设单位将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监测单位承担具体监测工作,按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监测要求,由监测单位编制监测计划,并予以实施。同时,监测单位将监测成果定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对监测成果进行综合分析,验证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性、科学性,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提交监测专项报告。⑸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为防止水土保持方案流于形式,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工程所在地的水土保持执法部门负责对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进度、质量、资金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水土保持方案高标准、高质量、按进度完成。在监督方法上采用建设单位定期汇报与实地检测相结合,必要时采取行政、经济等手段使水土保持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应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对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处理解决,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应责令其重建。12.2.3对施工单位的建议项目区施工期水土流失主要为水蚀,因此在主体工程施工安排时,施工必须做好防护措施,临时堆土前首先进行临时措施的布设。使水土保持工程和主体工程在施工时相配套,特别做好临时防护工程,减少施工中水土流失的发生。90 建议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主体工程设计的施工工艺,遵循施工组织设计,对主体工程设计和本方案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保质保量完成,以保证水土保持设施防护效果,积极控制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90 单位数量单价(元)(元)金额(元)第一部分工程措施91008.36道路广场区DN500排水管m50018090000公共绿化区土地整治hm20.711420.221008.36第二部分临时工程措施49744.35建构筑物区剥离表土100㎡3719.812159.43密目防尘网覆盖100㎡124385256道路广场区剥离表土100m34.5719.813239.15临时排水沟土方开挖100m31.201577.521893.02沉沙池土方开挖100m30.141577.52220.85公共绿化区剥离表土100m36.6719.814750.75覆土m3141010.8215256.2土袋挡墙土方开挖m3157102.3516068.95塑料薄膜覆盖100㎡1560900第三部分植物措施910208公共绿化区种植乔灌草㎡7111128910208第四部分独立费用664000建设管理费21000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费80000科研勘测设计费53000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150000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300000水土流失监测费60000合计1714960.71 工程措施投资概算表防治分区措施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元)道路广场区DN500排水管m50018090000土地整治hm20.711420.221008.36合计91008.36临时工程措施投资概算表防治分区措施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元)建构筑物区剥离表土100㎡3719.812159.43密目防尘网覆盖100㎡124385256道路广场区剥离表土100m34.5719.813239.15临时排水沟土方开挖100m31.201577.521893.02沉沙池土方开挖100m30.141577.52220.85公共绿化区剥离表土100m36.6719.814750.75覆土m3141010.8215256.2土袋挡墙土方开挖m3157102.3516068.95塑料薄膜覆盖100㎡1560900合计49744.35植物措施投资概算表防治分区措施单位数量单价金额(元)公共绿化区种植乔灌草㎡7111128910208合计910208 独立费用计算表序号费用名称金额(元)备注1建设管理费21000第一至第三部分之和的2%2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费800003科研勘测设计费53000第一至第三部分之和的5%4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1500005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3000006水土流失检测费60000主要材料预算价格表单位:元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预算价格10#柴油T84002水m31.03电Kw·h0.74有机肥m31505密目防尘网㎡2.06塑料薄膜㎡1.57P.C325水泥T3618红砖块0.5施工机械台时汇总表单位:元序号名称及规格台时费费用明细折旧费修理及替换设备费安拆费人工费燃料费1推土机74kw145.411913.550.8613.289.042拖拉机37kw76.163.043.650.167.1562.16 分年度投资概算表单位:万元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2011年2012年1第一部分:工程措施1.1建构筑物区0.2101.2道路广场区0.329.001.3公共绿化区0.5702第二部分:植物措施2.1建构筑物区002.2道路广场区002.3公共绿化区091.023第三部分:临时工程措施3.1建构筑物区0.260.263.2道路广场区3.4003.3公共绿化区0.060.064第四部分:独立费用33.233.25基本预备费3.0536水土保持补偿费3.007总投资44.07136.54人工挖沟槽工程单价表 定额编号:【01007】3类土定额单位:100m³自然方工作内容:挂线、使用镐锹开挖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工程费1363.85(一)直接费1274.631人工费1237.50人工工时225.005.501237.502零星材料费%337.13(二)其他直接费%2.025.49(三)现场经费%563.73二间接费%568.19三企业利润%795.47四税金%3.4146.51合计1577.52 人工挖土工程单价表定额编号:【01089】3类土定额单位:100m³自然方工作内容:挖松、就近堆放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工程费629.15(一)直接费585.261人工费585.26人工工时106.415.50585.262零星材料费%740.97(二)其他直接费%2.514.63(三)现场经费%529.26二间接费%425.17三企业利润%744.04四税金%3.4121.45合计719.81 塑料薄膜覆盖工程单价表定额编号:【03003】调定额单位:100㎡工作内容:塑料薄膜覆盖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工程费298.75(一)直接费279.211人工费115.50人工工时215.50115.502材料费163.71塑料薄膜㎡1071.5160.50其他材料费%2.003.21(二)其他直接费%25.58(三)现场经费%513.96二间接费%514.94三企业利润%720.91四税金%3.4110.19合计344.79 密目防尘网覆盖单价表定额编号:【03003】调定额单位:100㎡工作内容:密目防尘网遮盖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工程费392.45(一)直接费366.781人工费148.50人工(植物措施)工时275.5148.502材料费800密目防尘网㎡1072214.00其他材料费%2.004.28(二)其他直接费%27.34(三)现场经费%518.34二间接费%519.62三企业利润%727.47四税金%3.4113.38合计438.53 全面整地单价表定额编号:【08046】定额单位:h㎡工作内容:人工施肥、拖拉机牵引铧犁耕翻地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工程费1234.08(一)直接费1153.351人工费137.50人工工时255.50137.502材料费254.25农家上杂肥㎡1.5150225.00其他材料费%13.0029.253机械使用费761.60拖拉机37kw台时10.0076.16761.60(二)其他直接费%223.07(三)现场经费%557.67二间接费%557.67三企业利润%786.39四税金%3.4142.08合计1420.22 栽植带土球灌木单价表定额编号:【08109】定额单位:100株工作内容:挖坑,栽植,浇水,覆土,清理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工程费501.97(一)直接费497.001人工费495.00人工(植物措施)工时1104.5495.002材料费2.00灌木株102水m3212.00(二)其他直接费%14.97(三)现场经费%419.88二间接费%315.06三企业利润%525.10四税金%3.4117.12合计579.37 乔木种植单价表定额编号:【08117】定额单位:100株工作内容:挖坑,栽植,浇水,覆土,清理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直接工程费508.03(一)直接费503.001人工费495.00人工(植物措施)工时1104.5495.002材料费800灌木株102水m3818.00(二)其他直接费%15.03(三)现场经费%420.12二间接费%315.24三企业利润%525.40四税金%3.4117.32合计587.05 以下为赠送的简历模板不需要的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性别:女民族:现居地:广东省出生年份:198*9政治面貌:党员身高:164cm教育经历2006-09—2008-07广州医学院所学专业:护理学类获得学历:大专工作/实习经历2008-07—2009-07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单位规模:1000人以上单位性质:国营助理护士工作地点:广州市盘福路下属人数:1工作内容:在护士长和护师的指导下工作,主要负责病人的基础护理和付治疗,协助医生护士抢救,完成病人的输液和指导病人正确服药及心理健康宣教,根据医嘱完成病人的输血工作,病人进行化疗时要负责心电监护仪的操作。人自我评价暂未命名意向职位:护士期望薪资:2000-3000工作地点:广东省语言能力英语读写:★★★☆☆(良好)听说:★★★☆☆(良好)相关技能计算机★★★☆☆(良好)兴趣爱好看书、听音乐、滑旱冰、  我是一个充满自信心且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女孩,经过1年多的临床工作,强烈认识到爱心、耐心和高度责任感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血液内科一年的锻炼,让我学会了很多血液科及大内科的知识,临床护理和急救更加磨练了我的意志,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操作能力和水平。自信这一年的工作让我实现了从护理实习生到内科护士的飞跃,有信心接受一份全职护士工作。当然一年的时间不可能完全达到专业护士的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为护理工作尽职尽责!专长描述1.能熟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应变能力强,能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学习,因而能很快融入到新的工作中;2.擅长对常见血液病、多发病进行观察和护理;3.熟练掌握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等急救设备的操作,对急救的基本程序和技术要求,以及危重病人的护理、病情监测的技术重难点基本掌握;4.对病人的心理护理的基本技巧有一定地认知。目前就读于广州医学院护理学专业一年级。张卢良性别:男邮箱:qqjianli_l90@qq.com民族:汉族婚姻状况:未婚体重:74kg出生年份:QQ:123456现居地:上海身高:174cm教育经历2010-09—2013-07人民大学所学专业:网络工程获得学历:本科工作/实习经历2013-08—现在XX公司网络工程师相关技能网络工程相关★★★★★(精通)自我评价积极乐观,观察能力强,能够理智思考问题;个性开朗,适应新环境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敢于迎接挑战,敢于承担责任,具有良好人际关系。求职意向意向职位:网络工程师期望薪资:7500工作地点:上海语言能力英语读写:★★★★☆(熟练)听说:★★★★☆(熟练)兴趣爱好爱好看球、滑冰扫一扫,手机查看本简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