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50 KB
  • 42页

厦门会展项目施工设计

  • 42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厦门会展项目施工设计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厦门会展项目施工设计”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1.主要施工方法1.1.工程概况厦门环岛干道(会展中心段)隧道工程是环岛干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点位于原环岛干道里程桩号K8+750位置,沿途分别与蔡岭路、规划道路、会展北路交叉,经过会展中心西侧,与会展南路、会展南六路、会展南五路交叉,终点接《环湖里大道南段道路改造工程》工程起点位置(10+987.937)。本工程全长2237.937米,其中接线长607.937米、引道长730米、隧道长900米。K8+950~K9+340为北侧隧道引道,隧道在K9+340进洞,隧道在K10+240出洞,K10+240~K10+580为隧道南侧引道。接线道路标准横断面宽度为40m,U型槽与隧道横断面为双向四车道布置。接线道路标准横断面宽度为40m,U42 厦门会展项目施工设计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厦门会展项目施工设计”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1.主要施工方法1.1.工程概况厦门环岛干道(会展中心段)隧道工程是环岛干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点位于原环岛干道里程桩号K8+750位置,沿途分别与蔡岭路、规划道路、会展北路交叉,经过会展中心西侧,与会展南路、会展南六路、会展南五路交叉,终点接《环湖里大道南段道路改造工程》工程起点位置(10+987.937)。本工程全长2237.937米,其中接线长607.937米、引道长730米、隧道长900米。K8+950~K9+340为北侧隧道引道,隧道在K9+340进洞,隧道在K10+240出洞,K10+240~K10+580为隧道南侧引道。接线道路标准横断面宽度为40m,U型槽与隧道横断面为双向四车道布置。接线道路标准横断面宽度为40m,U42 厦门会展项目施工设计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厦门会展项目施工设计”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1.主要施工方法1.1.工程概况厦门环岛干道(会展中心段)隧道工程是环岛干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点位于原环岛干道里程桩号K8+750位置,沿途分别与蔡岭路、规划道路、会展北路交叉,经过会展中心西侧,与会展南路、会展南六路、会展南五路交叉,终点接《环湖里大道南段道路改造工程》工程起点位置(10+987.937)。本工程全长2237.937米,其中接线长607.937米、引道长730米、隧道长900米。K8+950~K9+340为北侧隧道引道,隧道在K9+340进洞,隧道在K10+240出洞,K10+240~K10+580为隧道南侧引道。接线道路标准横断面宽度为40m,U型槽与隧道横断面为双向四车道布置。接线道路标准横断面宽度为40m,U42 厦门会展项目施工设计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厦门会展项目施工设计”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1.主要施工方法1.1.工程概况厦门环岛干道(会展中心段)隧道工程是环岛干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点位于原环岛干道里程桩号K8+750位置,沿途分别与蔡岭路、规划道路、会展北路交叉,经过会展中心西侧,与会展南路、会展南六路、会展南五路交叉,终点接《环湖里大道南段道路改造工程》工程起点位置(10+987.937)。本工程全长2237.937米,其中接线长607.937米、引道长730米、隧道长900米。K8+950~K9+340为北侧隧道引道,隧道在K9+340进洞,隧道在K10+240出洞,K10+240~K10+580为隧道南侧引道。接线道路标准横断面宽度为40m,U型槽与隧道横断面为双向四车道布置。接线道路标准横断面宽度为40m,U42 型槽与隧道横断面为双向四车道布置。道路等级:城市Ⅱ级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50公里/小时;隧道行车道宽度2×3.5米;净高采用4.5米;本标段为B标,起讫里程:K9+855-AK10+987.937,全长1132.94m,主要包括道路工程、引道工程、明洞工程、泵房工程、雨污水及排洪工程、消防工程土建部分(含基础及预埋管、预埋件)、通风工程土建部分(含基础及预埋管、预埋件)、通信系统工程土建部分(含基础及预埋管、预埋件)、监控系统工程土建部分(含基础及预埋管、预埋件)、供电工程土建部分(含基础及预埋管、预埋件)、交通工程土建(含基础及预埋管、预埋件)、照明工程土建(含基础及预埋管、预埋件)。1.2.总体施工方案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将本标段划分为2个工区,5个施工单元,如图1-1所示。管线流水作业方向围护Ⅱ-2K9+855管线流水作业方向围护Ⅱ-1土方围护Ⅱ-3土方结构流水作业方向土方土方结构流水作业方向围护Ⅰ42 、土方、结构流水作业方向框架,A17~A20框架,A21、A22-122-2~22-5,23、24U型槽,C1~C12引线,平行组织施工图1-1本标段施工作业程序图本标段的施工重点为1c单元,1c单元附近的交通组织尽快完成,开工伊始重点施工1b和1c两个单元周边的管线,2个月内施工完成,其余管线按图1-1所示顺序施工。K10+987.9围护Ⅱ-4围护Ⅰ按1c、1a、2a、1b的顺序流水作业,围护Ⅱ仅负责1c单元的施工;土方作业随围护结构进行;主体结构分为两条流水线,前期分别负责1c区和1a、1b区的结构施工(穿插进行2a区的施工),完成后均转入2a区的施工。1.3.42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1)路堤的施工按照“先试验后开工”的原则进行。开工前,先选择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送检;同时选择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试验路段,通过试验来确定有关的压实指标。施工顺序:测量放线→清除地表→碾压→检测合格→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验→路基成型。(2)路堑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开挖截水沟→开挖土石方作业,弃方可就近弃至土场,移挖作填的地段需与填方路堤配合施工。(3)明挖段施工顺序:交通疏解→管线改移、场地平整→地基加固、围护桩、抗拔桩施工→基坑内降水→开挖至第一道支撑位置以下→设第一道支撑→开挖至第二道支撑位置以下→设第二道支撑→开挖至第三道支撑位置以下→设第三道支撑→开挖至基坑底面→及时施筑垫层及底板防水层→施筑底板结构及部分侧墙,拆除第三道支撑→施筑部分侧墙,设倒换支撑,拆除第二道支撑→施筑其余部分侧墙、顶板结构和施筑侧墙外防水层及顶板防水层,拆除第一道支撑→恢复管线及地面,拆除倒换支撑。1.4.交通疏解、围挡及拆除工程1.4.1.施工车辆组织本工程地处市区,施工期间为减少施工车辆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施工现场的进、出车辆选择在交通负荷较低的时间通行。施工时,工程材料、大宗构件、大型设备以及土方的运弃在时间安排上,符合厦门市有关规定出入时间,并得到交管部门的同意,以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1.4.2.道路交通维护措施(1)本工程施工场地均进行C20混凝土硬化处理,硬化厚度为10cm42 。(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把交通疏导方案列为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施工前,主动与交通部门联系,介绍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总平面布置及工程材料、碴土数量、混凝土的运输量和运输计划及拟通过道路情况,请交通管理部门给予支持和指导,改进、完善交通运输方案,制定实施细则。(3)施工场地采用全隔离封闭措施,工地出入口位置经交通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确定,主要出入口设置交通指令标志和警示灯,并派专人现场指挥和调度进出的车辆。施工出入口路段设置限速标志,道路变窄和施工区设警告标志,保证车辆和行人安全。(4)为减少对市区交通的影响,碴土外运和混凝土浇灌(保证不扰民的情况下)作业安排在合理时间进行。(5)施工期间,进出工地的车辆和人员严格遵守市内交通法规,服从交通管理部门的命令和管理。(6)接受交通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的监督检查,发现影响交通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7)施工期间积极同交通部门取得联系,听取建议,制定合理的交通计划方案。施工完成后尽快按要求恢复路面上的交通及设施。1.4.3.42 拆除工程拆除工程主要为路面、砖围墙、及临时设施等。人工配合挖掘机拆除,自卸汽车运输至弃渣场或业主指定地点,拆除时选择合适的时间,并注意做好防尘等防污染措施。1.5.路基工程1.5.1.路基施工方案1.5.1.1.路堤填筑路基填料优先选用级配良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路堤填筑采用分段、平行分层填筑法施工,机械化作业,按照填筑、摊铺和碾压三条机械化施工流水作业线施工,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组成装、运、填筑作业线,由推土机、平地机组成摊铺作业线,由(振动)压路机组成碾压作业线,按照“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1.5.1.2.路堑开挖路堑开挖方式根据地形情况、路堑断面及长度并结合土石方调配确定。土质路堑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车运输、预留人工刷坡层。1.5.1.3.42 路基附属路基附属工程包括路基防护、排水系统等工程。施工前根据地形地貌等现场情况,首先校核全线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完备和妥善,必要时经设计单位同意予以补充或修改,同时结合实际在施工现场设置一些必要的临时性排水设施。排水工程结合路基工程及时或提前修建,及时发挥排水设施的作用,维护路基工程的强度和稳定。路基附属工程,根据路基主体施工进度及结构的工序关系,原则上“按路基完成一段、防护一段”,在路基本体完工后及时完成路基的防护工程;施工完工后的弃土场及时平整绿化,并做必要的防护,防止水土流失。1.5.2.路基施工方法1.5.2.1.路基填筑路堤施工严格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执行。路基填筑按横向全宽、纵向“四区段”施工,平行路面分层填土、平整、碾压、检测;每填层使用平地机平整、压路机碾压;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路基填筑以机械化作业为主,人工配合。配置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装运,推土机、平地机整平,羊足碾、振动压路机及小型振动器具压实。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路基检测—路基整修。路基四区段、八流程作业程序见图1-2。图1-242 四区段、八流程作业程序图(1)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施工前设置永久性平面和高程控制基点,对线路中线及水准基点进行复测,起终点与相邻标段的施工单位交换和核对复测资料,复测资料核对无误后进行放线,施放线路中线桩和路基边桩。地质调查核实:施工前搜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基基础设计资料,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掌握本地区地基处理经验和类似工程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在掌握原有的地质资料基础上,做必要的补充勘探,进一步查明和校对地质资料。勘探采用钻探、物探、挖探等方法。设置排水系统:根据设计图纸尺寸放出路基坡脚、边沟位置,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修建需要的临时排水设施。(2)填料的试验与选择填料在路堤填筑前取样试验,每50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取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实度、液限、塑限、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试验。检验合格的填料,用于路基填筑,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填料,变更料源。在施工42 过程中定期对料源的填料进行抽检。(3)修筑试验段填筑前按设计文件对路堤基底和处理后的地基面进行检查,选择试验段做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工艺参数。每种碾压方案、每种主要填料均进行填筑工艺试验。(4)基底处理根据现场地面实际条件及土质情况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基底处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路面、基层、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300mm内的植物根系和表土予以清除,并且堆放在弃土场内。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大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且不得小于1m。台阶顶作成2%~4%的内倾斜坡。砂类土上不挖台阶,将原地面以下200~300mm的表土翻松。(5)路堤填筑填方路基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施工中坚持“三线四度”。三线:中线、两侧边线;四度: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每层填筑厚度保持0.1~0.3m,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500mm42 ,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不同土质的填料分层填筑,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小于500mm。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小于100mm。每层填土未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不得进行上层填土。路堤基底及每层填土均打格上土,严格控制松铺厚度。填土区段完成一层填筑后,先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平整、均匀。摊铺时层面作成向两侧倾斜2%~3%的横向排水坡,以利路基面排水。碾压前,检查填层厚度及平整度,确认符合要求后再进行碾压。先用小吨位光轮压路机对松铺土表面进行预压,再用拖式振动羊足碾碾压、平地机刮平,再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作业按照先边缘、后中间,纵向进退,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由弱振至强振的操作规程进行。光轮压路机横向重叠1/2轮宽,振动压路机横向重叠40~50cm,相临两区段纵向重叠2.0m。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6)检验路基每层填筑压实后,及时进行检测,每层填土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42 后,再进行上层路基填筑。试验人员在取样或测试前先检查填料是否符合要求,碾压区段是否压实均匀,填筑层厚是否超过规定厚度。压实度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进行检测,每2000m2取样8点,不足2000m2时,不少于2点。1.5.2.2.路堑开挖(1)施工准备路堑施工严格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执行。路堑开挖、路床处理、排水系统和弃土等,按施工时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文实际情况结合设计要求布置施工。首先对土石的工程分级与类别按规范要求进行鉴定,然后按机具开挖或爆破开挖分别进行施工分类。场地清理完成后,重测地面高程,将实测的横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路堑施工(如与原设计出入较大时,经工程师审查后,报相关单位批准)。开工前必须结合永久排水工程位置做好临时截水沟。测放出路堑的边线、中线,在路堑顶两侧每5.0m42 设一固定桩,并在施工中随时检查开挖坡度,及时纠正偏差,严防超、欠挖。并做好临时排水设施。(2)开挖的基本要求开挖中如出现土石分界线有变动,测出土石分界线,提交监理工程师签认。开挖中挖出的不适合路基填筑的土石方,按设计要求的弃土位置进行废弃,并做好弃渣场的临时排水和防护,避免水土流失。路堑开挖分级分段实施,一个开挖级段完成并施做挡护后再进行下一级段的开挖。分级高度一般不超过5m。施工时保证路堑坡面平顺,无明显局部高低差,无凸悬危石、浮石、渣堆、杂物,边坡上出现的坑穴、凹槽须进行嵌补平整。开挖平台台面设有向路基侧沟排水的坡度。开挖形成的边坡按设计要求及时防护,避免长期暴露,造成坡面坍塌。路堑开挖后表面要平顺整齐,表面做成向两侧的排水坡,表面以下地层不得扰动和泥化。(3)土方开挖开挖均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严禁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机械开挖时,需有人工配合。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或挖方路基面以下发现土质不良时,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需设防护的边坡,当防护不能紧跟开挖进行时,暂时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待做护坡时再刷坡。施工中注意对图纸未示出的地下管道、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结构物的保护。开挖中一旦发现上述结构物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且停止作业并保护现场听候处理。42 本标段路基土方开挖量较小,采用横挖法施工。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化施工,流水作业,并根据现场情况,采用适宜的施工机械,一般情况时采用推土机推土,装载机装土、自卸汽车运输,或由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1.5.3.特殊路基处理本标段接线道路及辅道主要针对素填土及排水沟进行处理。(1)素填土处理先挖除路槽以下2m范围内的素填土,用重型压路机反复碾压使压实度不小于90%以上,再分层回填土,并压实紧密;当挖除素填土后地下水位较高时,填筑一层厚0.5~1.0m中粗砂。(2)排水沟处理既有排水沟采用抽水挖淤,换填砂进行处理。1.5.4.防护工程施工本标段防护工程主要为植草防护。边坡修整到设计坡度后,在植草前,坡面换填20cm42 厚的耕植土或素土。根据设计文件采用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草籽,播种时间应在湿度、温度较大的季节播种。草籽播种完毕后,采用黑色无纺布覆盖喷水养护,根据天气情况,采取高压喷雾器喷洒水养护。确保种子发芽所需水量及温度,幼苗长出后,定期浇水施肥,使其快速成坪,成坪后,注意病虫害,并有针对性的锄草施肥。喷水时注意控制喷头与坡面的距离和移动速度,保证坡面不形成径流,冲走混合物料及草种。1.6.雨水工程本标段雨水工程主要包括:挖沟槽、回填、管道铺设、砌井等。(1)视断面尺寸采用挖掘机或人工开挖,开挖的位置、深度、基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2)混凝土管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安装,塑料管采用人工安装。(3)浆砌材料采用合格料。机械拌合砂浆,拌合时间不少于1.5min,以保证良好的和易性。砂浆随拌随用。(4)人工挂线砌筑,采用挤浆、座浆法砌筑,砌筑时在其底部按设计施作砂砾垫层(如有)。注意预留洞、预埋管等预留设施同步施工。(5)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人工入模,机械振捣。(6)回填采用符合设计、招标文件或规范要求的材料,人工分层摊铺、小型机械夯实。1.7.42 道路工程1.7.1.级配碎石层选取质量合格、级配符合设计要求的碎石,现场拌制,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成型。1.7.2.水泥稳定碎石层采用现场拌合、机械运输、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的施工方法。(1)下承层准备:对底基层进行检查,合格后将底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并洒水润湿。恢复中线,直线段20~25m、平曲线段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0.5m42 处设指示桩,用油漆标出基层边缘的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2)材料选择及试验:按技术规范要求选择水泥、碎石等材料,进行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及试验,通过试验确定材料的配合比、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3)拌合:现场拌合,按配合比控制各种材料的用量,使混合料均匀、颜色一致、无离析现象,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4)运输和摊铺:拌合均匀的混合料由机动翻斗车尽快运至施工路段进行摊铺。摊铺前在底基层上洒少量水,将其表面湿润。摊铺作业采用摊铺机全幅施工,人工配合修整,按试验路段求得的松铺系数进行摊铺。(5)碾压:混合料摊铺成型后及时进行碾压。压实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碾压过程中,如出现“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翻开重新拌合再压实。(6)养生:每一作业段碾压完成并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小于7d,养生期间封闭交通。1.7.3.沥青混凝土层(1)施工方法采用商品沥青混凝土,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的施工方法。(2)施工工艺流程沥青混凝土层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图1-3沥青混凝土层工艺流程图(3)施工要点①施工准备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商品沥青混凝土。备足备够,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施工前经监理工程师对下承层检查并合格后,测放摊铺层边线和高程控制桩。面层各结构层施工前,经监理工程师同意,选择约400m2的路段进行铺筑试验,按不同的沥青料分别作试验。②42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主要包括矿料配合比设计及沥青最佳用量确定。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类型,确定集料的级配曲线,将各种矿料分别进行筛分试验,并测定各种矿料的相对密度,根据各种矿料的颗粒组成,用计算机计算,得到符合级配曲线要求的各种矿料的配合比例,根据规范或经验估计沥青用量,并以估计值为中间值,以间隔0.5%沥青变化用量,制作至少五组马歇尔试件,进行试验,测定其密度、稳定值、流值,并计算空隙率和饱和度,使沥青用量及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施工配合比根据试铺试验段,结合施工经验确定。③混合料的运输混合料由自卸汽车运输。车箱底板及周壁涂一层油水混合液,运输时用篷布覆盖。控制好运输时间,使到达施工现场后摊铺时混合料的温度不底于110℃。④摊铺和整修混合料摊铺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包括下承层修整,施工放样及摊铺机工前检查。将透层和粘层施工完毕后再进行摊铺作业。摊铺作业根据路面不同的结构层分层摊铺。摊铺作业采用ABG423型摊铺机,该机最大摊铺宽度为12.5m。经常检测并控制好摊铺前混合料的温度。摊铺厚度根据试验数段确定的松铺系数乘以各结构层的松铺厚度。摊铺作业时调整好摊铺机的作业速度,使与混合料的运输能力相匹配,保证摊铺机连续作业。⑤42 碾压碾压作业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道工序。初压的目的是稳定、整平混合料,初压采用8t压路机碾压两遍,初压温度控制在120℃以上,压路机的行驶速度为1.5~2.0km/h,初压后检查路面平整度,必要时进行整修。复压是使混合料密实并稳定成型,采用12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或16t轮胎压路机碾压5~6遍,至混合料稳定和无明显轮迹。复压与初压紧密衔接,复压温度控制在90℃以上,压路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在3.5~4.5km/h。终压目的是消除复压后的轮迹,最后形成平整的压实面。终压采用12t钢轮压路机碾压两遍,终压温度不低于70℃,压路机行驶速度为2.5~3.5km/h。压路机作业时,控制好行驶速度,做到匀速行驶,压路机平行于路中心线纵向行驶,由路边压向路中。超高路段,由低边向高边碾压。碾压时双轮压路机每次重叠30cm。碾压要紧随摊铺机作业,以保证正常的碾压温度。碾压中,设专人洒水,保持压路机滚轮湿润,防止粘附沥青混合料。严禁压路机停留在新压实或未压实的混合料上,并严禁在新铺混合料上转向、调头或急刹车。⑥42 接缝处理全幅摊铺施工避免了纵向接缝,因摊铺机作业中断时,即做横接缝,横向接缝与摊铺方向大致垂直。横接缝采用平缝,用切缝机将尽头边缘锯成垂直面,在下一行程进行铺筑前,将切缝时的水清除干净。并在上次行程的末端涂刷适量的粘层沥青,然后紧贴缝壁摊铺混合料。接缝采用横向碾压,碾压开始时,将压路机轮宽的15cm置于新铺的沥青混合料上,使压路机重量的绝大部分处在压过的铺层上,然后逐渐横移直到整个滚轮进入新铺层上。横向碾压后,再改为纵向碾压,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如不符合要求,立即趁热处理。沥青混凝土上下层横向接缝错开20~30cm以上。1.7.4.路沿石及彩色人行板安装1.7.5.路沿石砌筑(1)选择合格的砌体块石料。(2)路沿石砌筑和方向的控制方法是在验收合格的砼路基边,加密控制桩,按控制桩纵向(顺道路)每隔10m根据道路的走向沿边线放出路沿石的基线。砌筑面下用砂浆填满。(3)在铺砂浆之前,石料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水,但不留残留积水。砌体的结构尺寸和位置,符合施工详图规定,表面偏差在20mm范围之内,不大于30mm;砌缝宽度,立缝15~20mm。砌体在砌筑后12~18h之内要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14d,42 并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砌筑时,石块用手锺加工,敲险尖角薄边;面石要求排列紧密,砌体表面要求整体上平顺、整齐。1.7.6.彩色人行道板施工彩色人行道板铺砌时,按设计标高及坡比,先冲样筋,然后按样筋带线铺水泥砂浆,然后铺砼块,调平、调整板缝,然后用手锤锤紧,使其平整,安装后12~18h之内要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14d。1.8.市政管线工程1.8.1.管道施工1.8.1.1.沟槽(基坑)开挖沟槽开挖断面的形式主要为梯形槽。一般地段采用挖掘机开挖,有横穿管线的地段采用人工开挖,确保现状管线的安全。弃方用自卸车运输,土方在沟槽一侧适当位置堆放或运至临时堆场备用。沟槽开挖有地下水时,在沟槽两侧开挖排水沟,集水井汇水,抽水机抽水,排出沟槽。若沟槽被水浸泡扰动,清除被扰动部分,再用砾石填至设计标高。1.8.1.2.管材的检验及贮存(1)管子内、外表面光洁平整,无蜂窝、塌落、露筋、空鼓。(2)管子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缝,管内壁缝宽度不得超过0.05mm42 。(3)合缝处不得漏浆。(4)管道堆放不得超过2层。1.8.1.3.基础垫层开挖沟糟时,沟底设计标高以上200~300mm的原状土予以保留(机械开挖),禁止挠动,铺管前人工挖至沟底设计标高,如局部超挖,需用破土或合乎要求的原土填补夯实。沟底应连续、平整。结实,如果沟槽土质较好,可不加垫层。当沟底遇到岩石、卵石、硬质土、软的膨胀上、不规则石块及浸泡上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挖除,铺设100mm厚的砂垫层并务实,否则易造成管身受力不均,出现某小或局部负荷过大,导致试压或运行中出现爆管事故。当沟底遇到地下水时,须进行施工排水。1.8.1.4.下管待管道基础达到设计强度后下管。下管由两个检查井的一端开始,管道的起吊采用汽车式起重机起吊,宽帆布制成的吊索扎管。起吊中要进一步检查管材有否裂纹、缺陷等。管道应慢慢下落,人工配合将管道平放在管基上进行接口,并进行校正找直。待下一节管道下完后,对上一节管道的设置位置、标高进行检查,确实无误后,再进行管道的接口处理。1.8.1.5.管道安装42 管道安装施工时要注意由下游向上游进行,承口一般朝来水方向,在斜坡地段承口朝上坡,管道铺设或安装中断时应采取措施诸如用塞子、木板临时堵塞管口,不得敞口搁置。管道采用橡胶圈承插连接接口形式为柔性接头,允许有一定角度的偏移。施工时,首先清理干净承口内胶圈凹槽及橡胶圈,不得有土或其它杂物;将胶圈安装在承口的橡胶圈凹槽内,不得扭曲,异形胶圈不得装反;为了安装方便可先用水浸湿胶圈,安装时应确保胶圈与凹糟、管壁均匀贴合;用毛刷将润滑剂均匀地涂在装嵌在承口处的胶圈和管插口端外表面上,但不得涂到承口的胶圈凹槽内。将插口对准承口或套筒,保持插入管段的平直,用手动葫芦等设备将管一次插入至标线。1.8.2.小型构筑物施工本标段小型构筑物主要包括砖砌圆形污水检查井。所有检查井和井室要求具备很强的防水能力,且无明显可见的渗透水流。使用的机制砖强度不低于M7.5、砂石骨料含泥量不大于3%。1.8.2.1.42 砌砖采用的MU7.5普通粘土砖应符合JC149-78的要求,并且表面干净颜色一致。砖的品种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来源须经项目监理的批准,并且每批进场的砖都应有供货方的产品合格证。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拌合时间自投料完算起不得少于1.5分钟。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应在3小时内用完;如果施工期间最高气温在30℃以上,则须在拌成后2小时内用完。拌好的砂浆应用不漏水的容器盛放和运输,如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有地下水地段用MU7.5水泥砂浆砌筑,无地下水地段用MU5混合砂浆砌筑。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应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竖向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1.8.2.2.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制或现浇均采用C20混凝土。拟采用竹胶板模板,在施工现场附近平地预制或就位支模现浇。1.8.2.3.抹面水泥砂浆1:2(体积比),厚20mm。无地下水时,污水井内壁抹至工作室顶板底,其余部分用1:2水泥砂浆勾缝。有地下水时,污水井外壁抹面至砖砌体以上500mm。1.8.2.4.流槽采用与井室一次砌筑的砖砌流槽。1.8.2.5.42 井盖、爬梯井盖采用重型铸铁井盖,并带1m长的防盗链。井盖的选用符合设计要求;铸铁井盖、盖座及爬梯均采用HT15-33铸铁。1.8.2.6.回填回填土时,先将盖板座浆盖好,在井墙周围同时分层对称回填,防止偏压并仔细夯实,压实度不小于95%,并不低于路面的要求。施工结束前先将管道和检查井内的垃圾和施工遗留物清除干净,并满足工程师的要求。1.9.排洪涵渠改造施工在下穿隧道段,将原有排洪渠顶板拆除并降低净高为1.5m,在排洪渠与隧道相交之前,新增4根DN2000的钢筋混凝土圆管涵,以保证泄洪能力。1.9.1.原有排洪渠改造施工凿除原排洪渠顶板及部分中墙,将原2-5×2m排洪渠改造为2-5×1.5m排洪渠。将原排洪渠侧墙、中墙钢筋焊接在连接钢板上,利用连接钢板连接原排洪渠钢筋和隧道底板钢筋。隧道底板兼做改造后排洪渠顶板。沿改造后的排洪渠侧和新建的圆管涵侧设置暗梁,暗梁下设置桩基,以增加承载力。1.9.2.42 新建箱涵施工为使钢筋混凝土管能与排洪渠连接顺畅,先拆除一段排洪渠侧,后新建一段箱涵与排洪渠侧墙连接,再将钢筋混凝土管与新建箱涵连接。1.9.2.1.施工方案新建箱涵采用钻孔桩围护开挖,就地浇筑施工工艺。全箱采用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至底板内壁以上1/5净高处,第二次浇筑剩余部分。接缝处按施工缝处理。按如下工序进行施工:(1)插打围护桩,开挖地面至连接箱涵设计标高处。(2)低水位时在改造排洪渠起点位置将排洪渠拆除侧墙处的上游一定距离拦截堵水,改造排洪渠终点位置下游一定距离拦截堵水,使水流均导流至另一孔。(3)拆除排洪渠连接段的侧墙,并新建连接箱涵。(4)拆除拦截,恢复两孔排水。1.9.2.2.注意事项(1)钢筋混凝土管与新建箱涵连接进紧密,防止漏水。(2)拆除侧墙及基础时,注意预留保护基础钢筋,保证新旧箱涵连接形成整体。(3)拆除原渠侧墙及底板进对原渠顶板进行临时支撑。1.9.3.钢筋混凝土管施工1.9.3.1.42 施工要点(1)基础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基槽开挖后,紧接着进行基础施工。(2)砂砾垫层采用人工铺设,小型振动机具压实,压实度控制在95%以上。基础混凝土采用拌和机拌和,小型机具运输,人工入模灌筑。基础分两次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安装管节时,加做一层混凝土管座,使圆管受力均匀,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3)圆管涵预制及安装圆管管节采用工厂预制,汽车运输,吊车安装。管节运至工地前,逐一进行检查,以保证成品质量。运输装卸过程中,采取防撞措施,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节头面向上游。按图纸要求的坡度和轴线进行安装。每节涵管应紧贴于混凝土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铺设过程中,保持管内清洁无杂物。管节安装完成后,按设计要求涂沥青防水层。1.9.3.2.施工注意事项管节接头采用顶头接缝,相邻两管节尽量顶紧,缝宽1cm,缝内用沥青麻絮仔细填塞。并按图纸或业主、监理工程师要求,做好防水层。管身沉降缝的位置与基础的沉降缝位置保持一致,缝内用沥青麻絮仔细填塞。1.10.围护工程本标段基坑围护段包括U型槽引道工程和框架隧道施工段(含接入地下车库匝道高压旋喷桩止水;d42 、K9+855~K10+000段,会展隧道东侧采用放坡开挖,坡率1:1~时,先施工钻孔桩兼抗拔桩、排桩和锚索,再施工止水帷幕高压旋喷桩,然后施工压顶冠梁。1.10.1.钻孔灌注桩施工内不小于3m。(1)准确放出桩位后埋设护筒,经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用经纬仪引出桩位控制桩。(2)钻机就位,首先安装好钻架及起吊系统,将钻机调平。钻杆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cm,钻进中经常检查转盘,如有倾斜或位移,及时调整纠正。钻孔所用泥浆现场调制,储存在泥浆池中备用。钻进过程中要检查孔径和垂直度等并做好钻孔记录。(3)清孔:钻孔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后,迅速通知监理工程师验孔,合格后立即进行清孔。清孔采用换浆法。(4)安设钢筋笼:钢筋笼按照设计图纸在现场加工成型,根据设计长度分节,钢筋接头使用机械连接。钢筋笼要焊接牢固,吊孔结实,主筋、箍筋位置准确。钢筋笼标高偏差不得大于±5cm42 。(5)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灌注时,计算好首批混凝土数量,保证将导管底口封住。正常灌注后,严禁中途停工。灌注时要经常探测混凝土面的高度,计算导管埋深,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作好记录。导管埋深控制在3~6m,最大埋深不能超过8m。混凝土灌到最后,预留不小于1D(1倍桩径)的桩头,以确保桩顶混凝土质量。1.10.2.压顶冠梁施工冲(钻)孔灌注桩施工完后,开始桩顶压顶冠梁施工。钻孔桩超高部分混凝土在强度达到70%后凿除,钢筋锚入桩顶冠梁内35d。压顶冠梁采用组合钢模板,钢管支撑;钢筋采用通长设置,连接采用焊接,直径Φ≥22mm的钢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人工入模,机械振捣。按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1.10.3.高压旋喷桩施工围护桩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始止水高压旋喷桩施工。本工程高压旋高压旋喷桩采用单重管法施工,根据工程的实际地质情况,在大面积施工前,通过试验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保证施工质量。旋喷桩主要机具设备包括:高压泵、钻机、浆液搅拌器等;辅助设备包括操纵控制系统、高压管路系统、材料储存系统以及各种管材、阀门接头安全设施等。1.10.3.1.42 清理场地采用人力或机械平整场地,并挖好排污池及排污沟,作好泥浆池,根据施工图纸要求,采用明显标志放出桩点,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1.10.3.2.钻机就位利用钻机的自行行走装置,移动钻机到设计孔位,采用经纬仪调整好垂直度,使钻头对准桩点,为防止钻杆倾斜,可加重钻杆的底部重量,并在钻进过程中用线锤随时进行检查。1.10.3.3.射水试验钻机就位后,首先进行低压射水试验(0.5MPa),用以检查喷嘴是否畅通,压力是否正常。1.10.3.4.钻孔钻进:将已调试好的钻机,移至设计孔位,并调整好垂直度,使钻头对准设计桩位中心。射水试验后,即可开钻,射水压力由0.5MPa增至1.0MPa目的是减少摩擦,防止喷嘴堵塞。接长钻杆:当第一根钻杆钻进后,停止射水待压力下降后,接长钻杆,在继续射水钻进,直到钻到设计桩底位置。1.10.3.5.制浆采用合格的PO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洁净饮用水,水泥浆水灰比1:0.8~1:1,喷射水泥浆压力为20MPa42 。按确定的配合比,首先将水加入桶内,再加入水泥,开动搅拌机拌合,经过滤网流入泥浆池;再用泥浆泵抽进第二次过滤筛,进行第二次过滤后,流入泥浆桶的浆液,经过高压泵加压,经高压管送至钻机进行旋喷。1.10.3.6.旋喷主要技术参数:浆液压力为20MPa,水泥浆液水灰比1:1或小于1,旋转速度约15r/min,钻杆提升速度为0.10~0.20m/min,喷嘴直径2~3mm,浆液流量80~120L/min。旋喷作业:钻孔至设计高程后,拧下上节钻杆,放入钢球,堵住射水孔,再将钻杆装上,即可向钻机输送高压水泥浆,待液浆从孔底冒出后,钻杆开始旋转和提升,由下而上进行旋喷,当遇特殊土层,如砾石土等,为保证桩径和质量,顶部1/3和桩底进行复喷,对存在斜基底的软土层,特别是硬底为强风化以上地段,桩底部位复喷,提高强度。喷射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拆除钻杆:在旋转过程中,当第一根钻杆提出地面后,停止压浆,待压力下降后,迅速拆除钻杆,当提升到桩顶设计标高时,重新开始旋喷桩。当提升到桩顶设计标高时,为避免浆液与土在拌合机混合后,因浆液拆除出现缩水,造成旋喷桩顶部凹穴,进行低压补喷。1.10.3.7.42 冲洗补喷完成后,提出钻杆及钻头进行低压射水,冲洗钻杆、喷嘴,即可移动钻机。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必须清洗所有的管路、器具。1.10.3.8.移动钻机当一根桩旋喷完毕后,即可移开钻机,进行下一根桩作业。1.10.3.9.冒浆处理冒浆量过大的主要原因是有效喷射范围与注浆量不相适应,注浆量大大超出喷浆固结所需浆量所致。减少冒浆量的措施为:(1)提高喷射压力;(2)适当缩小喷嘴孔径;(3)加快提升和旋转速度。为确保旋喷桩质量,对冒出地面的浆液不再利用。不冒浆采取措施为:(1)在浆液中掺入适量的速凝剂,缩短固结时间,使浆液在一定土层范围内凝固;(2)在地层空隙地段增大注浆量,填满空隙后再继续正常喷浆。1.10.4.预应力锚索施工1.10.4.1.锚索桩施工锚索桩施工分为桩结构施工和锚索施工。先进行桩结构(钻孔桩)施工,其施工工艺见“1.10.1.42 钻孔灌注桩施工”,并在钢筋笼上预埋钢管作为锚索孔。支护桩结构施工完毕后,随着岩土的开挖逐级施工锚索。开挖一级,紧跟锚固一级,待上级锚固工程发挥作用后实施下一级的岩土开挖作业,确保边坡稳定与施工安全,并满足坑边与结构变形在设计控制的范围内。1.10.4.2.预应力锚索的施工要点(1)钻孔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采用锚杆钻机成孔。遇地层复杂钻进困难时,拟采用跟管钻进、边钻边注或注浆二次钻进等工艺成孔。①根据图纸布设的孔位进行钻孔,钻孔时必须保持下倾角的稳定,并随时加以检测,发现钻进下倾角有偏差及时纠正。②在孔口应安装吸尘装置,避免钻进过程中尘土飞扬。③钻孔倾斜度允许偏差为3%,孔口位置允许偏差为±50㎜,孔深允许偏差为±200㎜。(2)清孔①锚索钻孔完成后,应将孔内岩屑和岩粉等杂物清洗干净,并保持孔内干燥。②清孔在地层条件适宜时可用清水在钻孔内充分冲洗,然后用高压空气将孔内积水吹干,孔底不得保留有积水。(3)编制锚索42 ①锚索编束前,要确保每根钢绞线或高强钢丝顺直,不扭不叉,排列均匀,严格按照设计尺寸下料,每股长度误差不大于±50mm。钢绞线要求采用机械切割,严禁采用电弧切割,并经除油和除锈处理合格,对有死弯、机械损伤及锈坑材料应剔除。编制锚索前,应将钢绞线表面的浮锈刷除,在锚索自由段涂目防锈剂。钢绞线不得有缠绞及扭麻花现象。②在锚索自由段装护套,护套不得有破损,避免锚索自由段发生锚索与漏入灰浆粘结现象,自由段锚索应能自由伸缩。采用二次补充注浆的锚筋体组装时,应同时装放二次注浆管和止浆密封装置。止浆装置应设在自由段和锚固段的分界处,并具良好可靠的密封性能。宜用密封袋作止浆密封装置,密封袋两端应牢固地绑扎在锚筋体上。③锚筋体自由段的防腐与隔离严格按照设计或相关规范要求施做。(4)锚索安装与注浆①锚索安装前应检查钻孔情况,保证孔深与锚索长度一致,同时检查附件及排气管是否完好,否则应予更换。②锚索可用人工方法推进,使锚索在钻孔顺直送到孔底,避免锚索体扭曲。③42 锚索安装完毕,应进行锚固段注浆。注浆通过注浆管泵送灌注,灌注时,应注意准确测量锚固段的实际长度使符合图纸要求。④注浆时,注浆管应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足够强度,保证在注浆施工过程中注浆顺利,不堵塞、爆管或破损拉断。一次注浆管捆扎在锚筋体中轴部位,注浆管头部距锚筋体末端宜为50~100mm。为了采用二次注浆,须另置注浆管。二次补充注浆管捆扎在防腐塑料套管外侧,管口要求用胶布封堵严实,并预留花管孔眼和安放止浆装置。直至排气管返浆,以保证锚索锚固段的砂浆饱满。⑤注浆用水泥,其强度等级应为32.5或42.5,砂的粒径应小于或等于2mm,水灰比应符合图纸要求,浆体强度不宜低于30MPa。(5)浇筑锚固板①锚固板采取现浇,并符合图纸的要求。②现浇混凝土锚固板经养生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进行锚索张拉。(6)张拉与二次注浆①在锚索锚固段的注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可进行锚索张拉,张拉力应符合图纸规定。②张拉完成后,即进行第二次注浆,注浆压力不小于2.0MPa42 ,待出浆浓度与进浆浓度一致时停止注浆。最后用混凝土封闭锚头。③注浆结束后的次日,应逐孔检查各锚索孔注浆是否灌满,如有未灌满的,要进行复灌,确保每个锚索孔浆液饱满密实。(7)抗拔拉破坏试验在锚索正式施工之前,做锚索抗拔力试验,通过试验结果,检验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和锚索锚固段的锚固效果是否满足图纸要求,如不满足,报请监理工程师及设计单位,修改锚固设计参数,必要时改进施工工艺。1.10.5.喷混凝土及挂钢筋网施工挂网及喷混凝土随基坑开挖进行,边开挖,边刷坡,进行镶嵌支撑,然后人工利用风动凿岩机钻孔,安装锚杆,固定钢筋网,挂网钢筋结点点焊,铁丝绑扎。采用湿喷法喷射砼。(1)在钢筋加工场分片加工网片,基坑开挖后,进行开挖面射混凝土初喷。(2)开挖面混凝土初喷后,清理喷射面,安装钢筋网片,利用固定锚杆固定钢筋网片,然后按设计要求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3)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全面清理待喷射的基面,用喷气法清理表面。(4)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由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每段长度不宜超过6m42 。(5)喷射作业时,喷嘴垂直受喷面做反复缓慢螺旋形运动,螺旋直径约20~30cm,同时与受喷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可取0.61.0m。严格执行喷射机操作规程:连续向喷射机供料;保持喷射机工作风压稳定;完成或因故中断喷射作业时,将喷射机和输料管内的积料清除干净。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控制不大于15%。(6)新喷射的混凝土按规定洒水养护。当干斑点首先出现在喷混凝土层表面时,利用水枪每4小时喷水一次,保持混凝土湿润,养护时间至少7天。1.11.深基坑开挖U形槽段、框架隧道段基坑开挖在围护工程完成后进行。基坑开挖前,基坑内设管井降水。保证基坑内地下水位位于基坑开挖面以下1m。基坑为明挖法施工,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直臂挖掘机垂直运输至基坑顶,再由自卸汽车运至弃渣场。1.11.1.深基坑开挖的基本要求(1)确保基坑自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地下水以上的稳定地层或在含水软弱地层中,作为施工临时围护结构的基坑,或作为永久性结构一部分的围护结构的基坑,都要求基坑自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防止基坑中支护结构体系和基坑整体失稳而发生破坏。42 42 (2)控制围护结构位移和坑周地面沉降基坑开挖中必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土体应力释放和地下水流动,导致围护结构体系和坑周地层的位移,从而造成周围地上地下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变形、开裂乃至灾害性破坏。,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围护结构位移和坑周地面沉降,就会危及结构物的安全。因此对于处在建筑设施密集的城市中的基坑工程,必须根据保护周围建筑设施的要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围护结构位移和坑周地面沉降。从防止重要设施在完工后不发生较大的纵向不均匀沉降的角度考虑,也要求将基坑围护结构位移和坑周地面沉降的允许值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3)基坑开挖支撑的时空效应基坑开挖支撑的时空效应理论的主导思想是:基坑开挖支撑施工过程中每个开挖单元作业周期的空间几何尺寸大小和开挖时间长短、支撑到位是否及时,对基坑围护墙体和坑周地层位移有明显的相关性,开挖单元作业空间越大,开挖时间越长,支撑到位越慢,围护墙变形和坑周地层位移也越大,反之,围护墙变形和和坑周地层位移就越小。时空效应理论反映了基坑开挖中时围护墙变形和和坑周地层位移的规律。在基坑开挖支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地制定考虑时空效应的基坑开挖支撑施工方案,尽可能缩短围护墙无支撑状态的暴露时间,可靠而合理地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潜力,从而达到控制坑周地层位移,保护周围环境的目的。(4)实行信息化施工对施工中的深基坑及其周围环境的变形速率进行全过程监控,及时按反馈信息调整和优化施工措施,以有效控制变形,防险情于萌芽状态,不得出现险情。1.11.2.基坑开挖机械基坑开挖主要机械配备如表1-1所示。表1-1基坑开挖主要机械配备表1.11.3.42 施工步骤明挖段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围护结构及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步骤如下:交通疏解→管线改移、场地平整→地基加固、围护桩、抗拔桩施工→基坑内降水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