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00 KB
  • 10页

试论魏晋南北朝浙南农田水利的开发【毕业论文】

  • 10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20__届)本科毕业设计思想政治教育试论魏晋南北朝浙南农田水利的开发 摘要:魏晋南北朝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农业发展,水利是农业命脉,地方官吏多能兴修水利工程灌溉农田。浙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开始起步,其中通济堰是当时最典型的代表。通济堰之类水利工程的修建带动浙南农业发展,同时带来人口、政治地位以及一系列的巨大变化,对后代浙南农田水利的完善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通济堰对全面了解当时浙南农田水利的发展情况,同时深刻意识到通济堰所带来的巨大贡献具有重要意义。关键字:农田水利;浙南;通济堰浙南地区在两汉时期处于蛮荒之地,史称“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火耕而水褥”[1]。从东汉开始,由于中原的战乱,大量人口南迁,这种情况下浙南劳动力得以增加,同时带来北方先进的技术,农业开始有较大发展。东汉王朝瓦解后,江南出现独立政权,浙南历经孙吴建国,历东晋南朝约370年左右,这个时期浙南地区农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原来落后的农田水利开始得到开发。在以自耕农为主的古代自然经济,水利工程对于农业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农田灌溉以外,同时带动航运交通以及防洪安民等功能,特别是在浙南地区。浙南多山陵,与浙北平原相比,浙南只有一些零星的小平原,古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良好的水利工程显得更为重要。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浙南农田水利发展总体情况魏晋南北朝时期水利建设的布局上由黄河流域逐渐向江淮流域传递的趋势。在孙吴时期,浙江境内的水利工程数量明显增多,空间布局扩大到瓯江流域,到东晋南朝时期,水利建设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在瓯江、椒江流域。其中浙南地区最著名的水利工程莫过于通济堰。自从孙吴建都建业(今南京)以来,孙吴的统治者十分重视长江以南的农业生产,设立农官管理农事。黄武五年,当时都督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农亩”[2]423,史书上称“有吴之务农重谷,始于此焉”[2]423,“吴”就包括开发中的浙南地区。但浙南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发展较慢,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永宁县、乐成县两块区、瓯江支流松阴溪及瓯江中游和飞云江两岸,当时江南政权对浙南开发前景十分乐观,永嘉太守丘迟就称赞说“控带山海,利兼水路,实东南之沃壤”[3]359。从孙吴政权开始,江南政权都十分重视水利的开发。以当时浙南的永嘉郡为例,瓯江、飞云江下游平原地区,最早的水利建设为埭与塘河的建设,西晋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治水。据《温州府志》记载:太康年间(280-289)。横阳人周凯主持治理三江(今瓯江、飞云江、鳌江)流域,疏凿河道,通流入海。周凯被后来的人们奉为平水王,立庙祭祀。从东晋太宁元年(323),郭璞采用先进的以闸门控制城内外进出水,史称“涝而能泄,旱则有水”从此人们开始采用天然的湖泊和河流挖塘蓄水,开始航运,现在的温瑞塘河在当时显现雏形。其实在赤乌三年(240),孙权曾经下诏“诸郡县治城郭,起嶣楼、穿径发渠”[2]425,但是缺少对于浙南地区的史料记载,或许郭璞还不是这种先进技术在浙南开发的第一人。此外,水利兴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民办”占绝对多数,“官办”比例较少,“官办” 一般用于军事运输以及相应的军事屯田。这与当时豪门世族庄园经济的发展相吻合,所以郦道元说“东南地卑,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枝津交渠,世家分伙,故川旧渎,难以取悉,虽粗依县地,缉综所缠,亦未必一得其实也”[4],可见当时豪门世族在自己庄园中开发水利,大大小小很多,很难统计。在浙南最主要的河流瓯江及其支流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蓄水工程有吴赤乌二年(239)在如今丽水好溪流域修建的古方塘,在当时未置县的情况,估计古方塘在当时的作用不是很大,而且其修建在海拔1216米的山颠主要是为防洪。直到南朝梁天监四年(505)年截松阴溪建堰,主要是用来灌溉当时碧湖平原,这就是后来的丽水有名的通济堰,通济堰是浙南最著名的水利工程,通济堰对于瓯江中下游水利的灌溉、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之推进浙南土地开垦,农产品的增收势必带动当地经济的逐渐兴达,南朝永嘉太守范述就称“凡诸各民,安定时作,编户属籍两百余家。自是商贾流通,居民安业”[3]365。可以说通济堰的建设标志着浙南水利建设的一个新高度,对浙南整个农业发展其推动作用。二、通济堰的修建“通济堰”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据沈国琛《通济堰》记载:“南渡后,汶上赵学老分宰县事,深羡是堰之利民勘涪也,赐名通济以美之”,这是通济堰名称的由来。据《浙江通志》所记,通济堰修建于梁天监四年(505),司马詹氏欲截松阴溪水灌溉农田请予朝廷,又遣南氏司马共治其事。溪水暴急,当年未成,后创拱坝式始成。通济渠坐落在今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松阴溪瓯江汇合处,大坝拱型、木结构,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采用拱形掩体、立体交叉输水道长藤结瓜形水利网络等水利技术,这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值得一提是管理者在管理和养护堰上下足功夫,南宋范成大《通济堰观》有“遇只工役…入山砍蓧”记载,明万历三十六年《通济堰观》云:“堰规凡条…盖旧堰每年自春初起工,用木蓧筑成…筑成石堤以图久远,不费工役”。表明梁天监四年到南宋嘉泰初年700多年,每年冬春之际都要动用民夫进行全面的维修和养护,费工耗力,并制定相应的堰规进行规范管理。通济堰汇松阴溪水入堰渠,渠道自大坝至白桥注入大溪,全长50多华里,设大闸概6座,渠道分上中下三源,计48派,72个小概,可灌田2.5万亩。据王庭芝《通济堰志》载:“明道有唐刻碑,后被大水漂之,因此名俱失考焉。”后人绘图而刻诸石,立于堰头司马庙侧,通济堰碑刻的习惯一直流传下来。乾道初(1165),州守范成大重筑,刻规于石。开禧间(1205—1207),加甃石。由初为木结构,至宋改为石坝。其堰史、堰规、筑堰有功者,均刻碑于二司马祠内。此后通济堰迄今1400多年还是丽水碧湖平原的主要引水灌溉工程,功利千秋,宋人晁公朔曾经写诗称赞“往年初堰坏,乐岁亦民饥。再见龙尾水,如兴鸿谷陂。名同召伯埭,人立许杨祠。祝史有祀事,歌予迎送禄”。 水利的修建对当时浙南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特别对于当时的浙南,孙吴时期郡县设立十分仓促,史料描述“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行舟,地深昧而多水险”[5]卷三十九,兴修水利势在必行。时任永嘉太守的谢灵运的《白石岩下径行田》诗如下:小邑居易贫。灾年民无生。知浅惧不周。爱深忧在情。旧业横海外。芜秽积颓龄。饥馑不可久。甘心务经营。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洲流涓浍合。连统塍埒幷。虽非楚宫化。荒阙亦黎萌。虽非郑白渠。每岁望东京。天鉴傥不孤。来兹验微诚。表达出当时浙南人民将水利建设与扩大耕地、百姓生活联系在一起,表达兴修水利意愿。依据前文所言,其实早在孙吴时期就开始对浙南地区进行水利的开发,而直到南朝梁代才有通济堰这样系统科学水利工程。当时同时修建还有在安徽境内的浮山堰,还是梁武帝亲自督建的,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但是由于淮河沙土不坚,不可筑堰,役使二十万军民修筑的浮山堰(今安徽凤阳境内)为洪水冲塌,沿淮军民十余万被吞。而通济堰在选址、建筑以及养护管理上都十分科学先进,堪称当时的水利巨擘。其造就的拱形坝体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民在我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不朽之作,比外国拱坝早1000多年,充分展示魏晋南北朝人民聪明才智。当然通济堰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时常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养护,这也是古代水利工程通病。南宋叶份《通济堰石函记》中就说:“然泉坑之水横贯其中,湍沙怒石积如阜,渠噎不同。岁率一再开导,执箕钁者动万数。堰之利,人或不知,而反以工役为惮”足见当时养护规模之庞大,直到宋朝坝体采用土石结构才避免这样大规模的开导。瑕不掩瑜,相比通济堰为浙南人民带来千秋功利,这只是小的瑕疵。三、通济堰的作用与浙南的开发通济堰的贡献是巨大的,其主要作用主要在农田水利方面,通济堰灌溉碧湖平原,带来碧湖平原的大发展。通济堰在未修建前,依据宋人关景晖《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记载丽水地区的状况是“处州十乡皆石山,为田常患水之不足”,表明当时发展农业,水利的不足成了首要因素,可以说通济堰的修建正解决这一难题。对于魏晋时期浙南开发相对落后,农业生产在推进地方发展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农业生产的提高是真正有利当时浙南百姓的重大举措。(一)通济堰与浙南人口变化北方战乱带来大量的人口向南迁移,浙南所属的扬州就增加107.6433万人,其中有部分流入浙南,史料就多有“虞既亡…其族人迁其瓯越,此属类皆以南迁以避祸”[5]卷三十九记载。浙南地区虽然有北方汉人的迁入,但是孙权时征服山越,将山越外迁入伍,所以并非人口增加重点区域,在当时孙权征讨山越的重要区域新安郡(今杭州南部、金华地区)、东阳郡西部(今江西东部)相比户数增长要多得多。浙南人口集中在濒海地区和松阴溪流域(松古平原),以下列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三个时期浙南的人口:表1:西晋统一后东阳、临海郡人口一览 郡名领县数户数每县平均户数东阳9120001333临海8180002250表2南朝宋大明八年(464)临海、永嘉户口数郡名领县数户数口数户均人口数临海54961303616.12永嘉57250425575.87表3陈朝初年临海、永嘉郡户口数郡名领县数户数口数户均人口数临海46322396356.27永嘉58330508605.76(来源: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北京:中华书局,2008;215)表1中当时永嘉郡还未分出,所属行政区域归属临海郡,临海郡中的章安、临海、始平、永宁、安阳、松阳皆属浙南地区,而东阳郡中只有平昌属于浙南。根据《晋书》记载,西晋太康元年,当时吴、吴兴、会稽、东阳、新安、临海六郡共有114000户,依据每县平均户数,浙南共有14833户,不到六郡的13%。西晋太康元年(280),全国人口“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6]卷十四,平均每户6.57人。依据王永平教授的研究三吴地区的每户人数已经超越全国水平,但是当时浙中南还是十分落后,开发缓慢,每户人数低于全国户数。可以按大明八年(464)户均人数的平均值6来计算,西晋初年浙南的人口数大约为9万人,当时有许多隐藏人口,因此可能还略高于9万人。表2永嘉郡全属于浙南,临海郡的临海、章安、乐安属于浙南。这时浙南人口约为6万3千左右。几乎比西晋初年少将近4万。由于北方连年战乱,全国总体人口并没有大的增加,但是浙南只经历过孙恩之乱,几乎没经历大的战争,人口却大幅锐减,相比之下依据梁方仲先生的统计三吴地区人口增长两倍以上。其原因一则当时统治者注重浙北地区的建设发展忽视浙南发展还时常征收壮丁充军,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两晋以来的严重的水灾以及引发的饥荒等灾害。江浙一带,丘陵平原交杂,纵横交错的河流,使河流经常发生水灾,晋代的杜预就曾上表“时天下大水东南最剧”。370年几乎每2.5年发生大水灾,曹魏为此在江淮等地修建多出塘堰,如著名的芍陂,浙南地区当时虽然人口密度不大,但是农业生产落后,加上恶劣的地形特征,其实受灾程度相比也是相当严重,经常发生“涛水入石头”的大灾难,东晋孝武帝时永嘉郡最甚,史书记载“潮水涌起,近海四县多死者,横阳几殁”[7] 。相比雨米之乡的浙北地区,《晋书》以及《南史》自晋元帝开始多次出现浙南数郡旱灾,其中晋安帝时期最严重,史载“东阳、永嘉诸郡大旱,民无以食,遂杀人以食”[6]卷十。浙南地区水利设施不足,面对水旱灾害几乎无能为力,农业生产深受影响,所以发生时常发生大面积的人口外迁的情况。可见在类似通济堰这类水利工程未修建之前,浙南地区的人口发展缓慢。依据表3在通济堰修建之后仅百年之内的陈朝人口有明显的增加,这其中还历经侯景之乱人口大锐减,这与梁朝兴修水利带动生产以及人口数量增长是分不开的。梁朝梁武帝前期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开始对浙南地区开发上。《梁书》中经常有“始作堰埭”的记载,而且对于水利的财政投入十分巨大,梁天监十五年(518)梁武帝下了一道恤诏,特别提到凡是管理市、堰埭的官吏,如有贪污犯罪被抄家的,可以从中留一些供家人作为生活资料[8]338。足见当时堰埭之多、财政投入之大、贪污之普遍。可以说这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中浙南地区农田水利的黄金发展期。作为浙南人口重要的人口集聚区之一松古平原(包括碧湖平原),通济堰修建对于防止水旱灾害的严重破坏,保护水土,促进农业生产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通济堰的修建是浙南地区发展中的重要分水岭。(二)通济堰带来丽水政治地位的变化浙南政治地位随着江南独立政权的维持得到极大提升,现今台州、温州等地开始建郡。孙吴会稽王太平二年(257)二月,析会稽郡东南部地置临海郡这是浙南地区建郡之时,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南部永宁、松阳、安固、横阳4县置永嘉郡。此时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4县,后世台州辖境大致形成。永嘉郡治所在今温州,标志温州建郡之始,而丽水只是当时永嘉郡下属一个县即松阳县,有些地方如现今缙云等地还属当时东阳郡管辖。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常分县建郡,丽水如此之大仅一县以管制,可见丽水政治地位在当时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一则是丽水地形恶劣人口稀少分布散乱难以建制以管理;二则农业发展缓慢,严重牵制人口增长、粮食丰长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以致当时丽水鲜有相关历史的记载。通济堰的修建带来丰厚经济回报的同时,带来政治上的提升,如同南宋叶份于《通济堰石函记》中所说的“堰之通济建,处州之始兴,以著瓯越”。随后在隋朝置处州,一度成为浙南的政治中心,通济堰对与处州经济、政治作用不言而喻。通济堰的修建背后反映出浙南的迅速发展,江南统治者开始重视丽水的发展。(三)通济堰与浙南农业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浙南农业总体概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浙南农业比较落后,耕作技术更是远远落后浙北地区,自然地形是极大影响因素,但是可以推断浙南的耕作技术应该在两汉传统火耕水溽与三吴地区作浦湖田之间,这也表明浙南地区农业已经开始对水利的依赖。随着江南政权加大对浙南水利开发建设,扩大耕地面积,开垦浙南丘陵河谷之地为田,使得农业生产大为改观,史书记载“从江以南,句章至瓯越,千斗为货,亦不患其难也”[9]卷二 ,在粮食作物上也从单一的水稻种植向着麦、黍、菽及水稻的多种粮食作物混合种植,麦、黍、菽只是小范围种植,大部分还是以水稻为主。相比与浙北地区浙南最主要的发展农业特色就是因地制宜的农业多种经营。特别要指出是园林业开始发展起来,当时温州蜜桔已经十分有名,据《齐民要术》记载“鸡橘子,大如指、味甘,永宁界中有之”[10]。据当地的老人称鸡橘子应该是温州柑橘。到刘宋时候,柑橘已成为朝廷的贡品之一,可见当是浙南地区由于地形限制,难以发展平原地区的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但是因地制宜,发展适合丘陵发展的园林业,足见古代浙南人民的智慧。2.通济堰与浙南农业的发展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阳光充裕,特别适合水稻的发展。孙吴时,水稻的种植面积虽这地方水利的兴修有所增加,但总体上还是严重不足。到东晋南朝时期,在水稻的耕作技术上,当时水稻种植技术基本上是一年一熟制,吴、吴兴、会稽、东阳等郡,史籍之中都没有双季稻的记载,但是浙南凭借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永嘉、临海两郡,在南宋嘉定《赤城志》中记载“稻:《临海异物志》云:“丹邱谷,夏冬再熟””或认为孙吴时期已有双季稻[3]387-388。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大量人口南迁,人口剧增导致粮食供应上严重缺乏,而一旦水稻失收,百姓就面临大饥荒。浙南的双季稻为当时统治者解决人口饥荒问题提供出路,双季稻一年两熟产量丰富,但是浙南水利设施落后、耕地面积小等诸多问题,双季稻水量需求大,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迫在眉睫。特别是碧湖平原,虽然一马平川,沃土万亩,但无水利设施,“雨则溃溢横出而旱干无以灌溉”。农业生产上深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依据宋人叶份《丽水县通济堰石头、函记》记载:“处之为郡…二水合流其上直下,大溪通于沧海,土壤而坟,为田数千顷,雨不时则苗稿矣”。通济堰的兴建,可灌溉面积覆盖整个碧湖平原,先进蓄水出水功能满足水稻的种植,带动当地土地的开垦,粮食产量的提升,丽水开始被称为“处州粮仓”,据北宋的处州知州关景晖在《丽水县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中说:“梁修堰…注溉民田两千顷,又以余水渚而为湖,以备溪水之不至,自是,岁虽凶而常丰”。通济堰修建当年浙南稻米丰收,粮价便宜,“是岁大穰,米斛三十”[11]卷二,斗米只要3钱,当时沈约说“一岁或穰,则数郡忘饥”[11]卷十五,虽然不都是通济堰一堰之功,但是作为浙南最大的堰堤,通济堰居功至伟。通济堰的修建,给浙南碧湖平原带来技术上的提升,当地的人民运用水利灌溉进行农业耕作,如同南宋丽水县丞赵学老在《通济堰图》碑文上所记载:“通济为堰,截松阳大溪,溉田两千顷,民始为利,岁赖以穰,无复凶年,利之广博,不可穷极”。因此,浙南碧湖平原几乎成为南朝的蜀中平原的大粮仓,“受堰之田,水为上腴”,足见通济堰的修建对当地农业的发展何等重要。四、通济堰与当时水利工程比较南方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星罗棋布。除了通济堰外当时大型的水利工程还有寿春的芍陂,江淮的浮山堰,吴兴乌程的荻塘、吴兴塘,襄阳的六门堰、石堰、马人陂,均是灌田数千顷、数万顷的著名水利工程。正是这些完善的水利工程,使东晋末年才再度呈现了“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6]卷二十六的局面。相比当时几大水利工程,以通济堰为代表浙南水利建设有着自己的特点。(一)修筑的地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水利兴修主要集中在江淮地区,无论江南政权还是江北政权所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几乎都修建在江淮地区,不仅直接促进了后来“苏湖熟,天下足”局面的形成,而且也对中国古代农田水利建设的完善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对于生产落后的闽粤地区几乎没有大型水利修建的记载,通济堰可算当时修建靠近最南的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的修建在推动浙南农业水利发展同时带来浙南以南农田水利建设地位提升,之后隋唐五代已经开始加大对岭南地区水利建设力度,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的全国水利工程已有236处,唐代的水利建设几乎遍及全国各地,而且规模超过了以前各代[8]452。(二)用途在黄河以南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水利兴修各具有特点。江淮地区是当时水利建设主要集中区。早在曹魏时期,扬州刺史刘馥,在江淮间大兴屯田,修治芍陂、茹陂、七门、吴塘诸堰塘灌溉稻田。各地官吏也相继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如豫州刺史贾逵兴汝水水利并开运渠三百余里;沛郡太守兴汴泗水利,开稻田;正始二年,邓艾用军队屯田淮、颖水利。淮河流域的开发和水利建设多和屯田有关,而这些水利建设的目的就是直接为军事服务[12]。曹魏开发水利开展军屯,为军队征伐吴国储备物资,同时水利建设带来漕运的发展,曹丕在位时期就曾多次借新修的水利派遣巨型战船进攻吴国,可见当时水利交通发展十分巨大,不过只用于军事上未能让百姓受益。曹魏以后江北政权一直重视江淮地区水利建设,北魏孝文帝就曾下令凡是有水田之处,都要有水渠灌溉。江淮地区水利建设主要为军事服务,以军屯为基础,水运交通发展巨大。而当时江南太湖流域以及会稽郡平原地区(浙北平原)水利建设主要以民屯为主,旨在解决人口粮食问题兼顾军事用粮,如在太湖屯田区建东南海塘、修太湖东缘湖堤、开凿塘河、整治江南运河;在丹阳屯田区建圩田;长江地区北岸有引巴灌区,南岸有阳新(引富水)灌区等,相比江淮地区在古人修建水利建设进行恢复性作业,无论是屯田还是水利建设,大多是开拓性的非恢复性的,集中表现了这一时期水利技术的创造性提高[12]。浙北地区水利建设军事用途小,多为“民办”,受当时浙北地区发达豪门世族庄园经济影响。同时水利与交通建设并举也是浙北地区水利建设的一大特设,如会稽郡,《宋书》上说“会土带海傍湖”[9]卷五十。与江淮地区水利交通用于军事运输相比,这一时期这些水利工程多为豪门世族服务,有一套自身严格管理体制,服务到人民大众十分有限。通济堰功能十分简单,却功在千秋。通济堰作用是只用于灌溉发展农业生产,历代碑文皆记载“堰水仅止灌溉田禾” ,一是由于浙南处于江南政权的腹地,战略地位不是非常突出,军事因素影响较小;另外丽水地区商业与人口不是十分发达、地形条件恶劣不适合水运交通的发展,所以通济堰修建的初衷就是为只农业生产服务。直到南宋《通济堰志》才记载“从前堰水仅止灌溉田禾,今则舟楫通行,更不可一日无水”逐渐发挥水渠运输功能,并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因此,通济堰虽然功能简单但却是真正惠利当时百姓的一大水利工程。(三)历史传承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淮地区的水利建设大多围绕着军事用途修建,农田灌溉功能有限,在隋唐江南统一之后,江淮的水利工程明显发展缓慢,由于长期年久失修,逐渐被人们废弃。而通济堰却不断发展提升,特别是在南宋时期,处州地方官员大力开发通济堰对农业的发展的促建作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直至建国以后,通济堰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依据浙江科协主编的《通济堰:公元505-公元1999》的统计数据显示,建国以后通济堰对丽水地区农业的发展贡献度远远高于浙江境内其他水利工程。相比与同时期其他水利工程,通济堰还具有十分珍贵的文化研究价值。后人特别是宋代文人对通济堰的诗赋文词、堰志铭文比较丰富,范成大的《通济堰志》是其中的佼佼者,另外各朝代遗留下来的碑文更是不可多得文物,这对于研究浙南农田水利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建国以来政府十分关心通济堰保护,1962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2001年06月25日,通济堰作为南朝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通济堰自修建之时就一直发挥着浙南第一水利工程的巨大作用,1500多年不断代的历史传承不仅是浙江人民骄傲,更是中华人民优秀智慧的体现。五、小结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关注水利,从古至今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是促进农业生产、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吴焕庸就曾指出农田水利建设是解决好人口与农业问题最好出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浙南农田水利的起步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通过对通济堰的研究,可以大致还原魏晋南北朝人口、农业等方面情况,相信对以后进一步研究浙南农田水利以及其他方面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通济堰无疑是浙南农田水利建设的最高代表,不仅代表当时农田水利建设最高水平,更体现我国古代人民的优秀智慧。通济堰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1500多年以来滋润着碧湖平原,哺育着当地人民。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通济堰这一伟大水利工程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保护通济堰的重要性。相信随着对通济堰的不断深入了解,我们会更加珍惜和保护通济堰这一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葩。参考文献:[1]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3:1052. [2]陈寿.三国志·吴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1.[3]金璞森,陈剩勇等.浙江通史·秦汉六朝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4]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1:381.[5]班固.后汉书·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1.[6]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7]薛瑞泽.六朝水灾及救助[J].金陵职业大学报,2003(9):第18卷第3期.[8]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9]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10]黄佩芳.孙吴时期浙江的社会经济[J].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6:13-14[11]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12]魏新民,试析三国两晋时期的江淮农田水利建设[J].农业考古,2008(3):25-26.DiscusstheDevelopmentofIrrigationinSouthernZhejiangduringWei,Jin,NorthandSouthdynastiesAbstract:RulersofWei,Jin,NorthandSouthdynastiesplaymoreimportantonagriculture.Localofficialsalsostressirrigatedfarmlandandwaterconservancyinthatwateristhelifebloodofagriculture.ConstructionofwaterconservancyinsouthernZhejiangjuststartsatthistime,TongjiWeirisoneofthemosttypicalofthem.TheconstructionofwaterconservancyprojectssuchasTongjiWeirleadsthedevelopmentofSouthernZhejiangagriculture.Meanwhile,itbringsthepopulation,politicalstatusandaseriesofdramaticchanges,besides,itpromotestheadvancementofourdescendantsinsouthernZhejiangandtheprogressofwaterconservancywhichturnsouttohaveaprofoundimpact.ResearchesonTongjiWeirwillhaveanhugeeffectonthe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fthedevelopmentofirrigationinSouthZhejiang,moreover,ourawarenessoftheenormousfunctionofTongjiWeirwillbestrengthenedaswell.Keywords:Irrigation,SouthernZhejiang,TongjiWe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