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0 KB
- 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思想政治教育试论魏晋南北朝浙南农田水利开发农田水利发展是反映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程度重要方面,因此,农田水利成为众多学者在研究某一时代或者某一区域农业发展甚至交通运输的重要切入点,这在一定程度说明农田水利研究在对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不同时代水利开发重点会由于统治中心转移经济重心转移等一系列因素而发生改变。在魏晋南北朝前期黄河流域一直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重心,魏晋时期水利建设的重心开始向江淮流域转移,史料的记载也开始向江淮地区倾斜,这为后人研究江淮流域的农田水利建设提供便利,当今学者在研究六朝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上,也主要集中在江淮地区,可以说江淮流域农田水利研究成果丰硕,这也为笔者的课题研究提供一定借鉴意义。相比较与江淮流域农田水利研究,这个时期浙南地区农田水利研究几乎处于空白领域。其实,魏晋南北朝时浙南农田水利发展的起步阶段,做好这一时期的研究对更好了解当时浙南当时相关的发展情况和把握唐宋以后浙南农田水利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笔者认为借助于通济堰这样一座魏晋南北朝时期浙南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作为研究浙南农田水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来分析当时水利修建情况以及对当时社会经济的作用。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浙南农田水利出现几乎真空的状态,主要是因为浙南在当时开发程度不高政治地位不足,因此相关史料记载浙南地区特别是通济堰所在丽水地区的情况缺乏,除了通济堰在《梁书》有寥寥数语的记载外,一直到到隋唐,近500年间有关浙南农田水利建设几乎无资料可查,直到宋代通济堰重修,史料开始逐渐完善,但也并非记入相关正史中,多以碑文以及当地官员的诗文出现,需要费时费力搜找。因此史料的相对匮乏是研究本课题面临最主要的问题。在正史缺乏情况下,地方志史就显得相当重要,为保证史料相对的正确性,清代官修的《四库全书-浙江通志》与2006年浙江社会科学院集合正史资料与地方志编修的《浙江通史-秦汉六朝卷》对于研究本课题具有重要资料参考价值。在魏晋南北朝农田水利区域上,相比浙南,对于整个江南农田水利的研究还是颇多的。
吕思勉先生的《两晋南北朝史》中《论江南开发》一文最早提及江南农田水利建设的研究,现今王永平教授的《孙吴文化》一书,其中专门有《江南的开发》,何兹全先生《魏晋南北朝史论》中也有专门《江南的开发》一文,郑欣先生《魏晋南北朝史探》中《论孙权对江南的开发》以及万绳南先生的《魏晋南北朝试论稿》都有对江南农田水利有所提及,为后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方法提供借鉴意义,也为笔者研究浙南农田水利提供良好参考资料,但是农田水利只是作为农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一个元素,没有真正对农田水利进行单独的研究。整个江南农田水利研究地域范围太广,缩小到江浙地区,最主要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在对六朝时期长江流域水利研究开始围绕着江浙地区的水利,深入挖掘六朝史料分析当时水利发展的特点,但是还是主要集中在浙北苏南地区,鲜有浙南水利发展的具体描述。《孙吴时期浙江的社会经济》等论文也有一定涉及。总体上而言,即使是范围扩大到浙江,专门单独的水利研究也是屈指可数。在农田水利研究方法上,现如今学者多将水利作为研究农业发展一部分,从农业再推出整个经济发展。笔者认为水利建设不仅仅代表农业发展状况,更是人口变化、政治地位变化重要风向标,浙南地区由于史料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后人对当时浙南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做好本课题的研究,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当时生产生活。在水利专门研究上,魏新民的《试析三国两晋时期的江淮农田水利建设》、王涛的《从水利建设审视魏晋南北朝生态农业发展》、薛瑞泽《六朝的水灾及救助》等著作虽然没有涉及浙江地域,但在研究方法上正是以水利为中心研究点来阐释水利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这对于本课题具有借鉴意义,可以通济堰为切入点,研究以碧湖平原及浙南相关社会经济状况。针对通济堰的个体水利工程研究上,现代钱金明编著的《通济堰》以及李蒙惠等人主编的《通济堰》是同济堰的专注,可以对当时通济堰修建具体情况有所了解,但是两本主要还是以宋代以后情况为主,很难真正囊概出当时修建的社会背景以及相关的影响。而古人碑文与诗文中对通济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如南宋丽水县丞赵学老的《通济堰图》碑文、南宋范成大的《通济堰志》以及关景晖《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一者据六朝时期通济堰的修建时间近,二来这些传记诗文的作者都先后在丽水任职,对于同济堰的历史及作用具有深刻了解。但是,例如《通济堰志》已被收入浙江省历史博物馆,难以查到全部资料,其他文献也十分分散。笔者希望相关文献资料部门能将此类文献统一收集以便让更多人了解通济堰的历史。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浙南的农田水利开发研究领域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瓯越文明发展的基础,由于鄙人才疏学浅以及资料的不足,希望更多专家学者重视对浙南农田水利研究。通济堰做为一项伟大水利工程不仅仅是浙江人民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如同众多文化遗产一样,正遭受城市化工业化的侵蚀,笔者希望通过“丽水通济堰”来作为研究浙南农田水利的例子让更多人了解到通济堰带来的巨大作用略尽绵薄之力。谨记历史,保护祖先留给我们的璀璨珍宝。参考文献[1]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3.[2]陈寿.三国志·吴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1.[3]金璞森,陈剩勇等.浙江通史·秦汉六朝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4]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1.
[5]班固.后汉书·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1.[6]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7]薛瑞泽.六朝水灾及救助[J].金陵职业大学报,2003(9):第18卷第3期.[8]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9]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10]黄佩芳.孙吴时期浙江的社会经济[J].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6.[11]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12]魏新民,试析三国两晋时期的江淮农田水利建设[J].农业考古,2008(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寥廓街道冷家屯村移民扶持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关中灌区管理体制分析研究 农田水利工程毕业论文
- 农田水利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11年吴江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
-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离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策舔讨.doc
- 《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 试论魏晋南北朝浙南农田水利的开发【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 试论魏晋南北朝浙南农田水利的开发【毕业论文】
- 试论魏晋南北朝浙南农田水利开发【开题报告】
- 年县(市、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
- 乐山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与发展
- 关于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调研报告
- 关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的探讨
- 关于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
- 关于某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初步探讨
- 再生混凝土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
- 再生混凝土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_土渠
-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