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98 KB
  • 6页

关于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调研报告

  • 6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关于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水利局关于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调研活动的通知,为了解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我局组织有关人员对目前河东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状进行调查摸底,并组织召开乡镇领导和村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各乡镇、办事处几年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介绍。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我区农田水利建设情况,也发现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现将这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态势良好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务部门组织实施得力。   区委、区政府一贯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XX年区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搞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全区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及目标措施。并把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作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事列入议事日程,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到了各部门、各乡镇。正是由于组织保障体系健全,实施科学得力,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才有了今天的良好局面。   广大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热情高,投资呈多元化趋势。   根据统计,去年我区共投入水利工程建设资金15310万元,其中市财政投资3100万元,县乡投资4453万元,社会企业投资2963万元,群众投资4793万元。共完成各类工程11026项。开挖、清淤、整修各类灌排渠道6276条、长601.4公里。新修硬化渠道、地埋管道1488公里。新修桥、涵、闸等各类建筑物2920座。完成土方2629万立方米。石方30.5万立方米,砼和钢筋砼10.3万立方米。 项目建设质量好,成效明显。   目前全区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2处,配机电井7万余眼,发展有效灌溉面积49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8%;建成旱涝保收田面积42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6%,实现了农业人口人均一亩旱涝保收田。   大胆实践,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上探索了一些新路子。   1、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组织和引导群众自行参与水利建设。通过“一事一议”方式,使广大群众全过程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减少了干群矛盾的发生,增强了群众干好水利工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解决了工程匹配资金不足和群众投资投劳问题。   2、改变传统作业方法,大力推广机械化施工。XX年水利工程共出动各类机械计8.7万台班。不但提高了工效、减少了投资,而且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3、改革灌区管理办法,按照用水商品化的要求,对灌区机构、产权、水费、工程维修养护等体制做了大胆改革。探索以渠系为主成立用水协会。灌区小型渠道交给协会管理,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民主管理,水务公开。解决了以往管理难、水费征收难、用水纠纷多等问题。   二、当前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明显,发展趋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利工程现状不容乐观。   1、防洪除涝标准较低。作为我区骨干防洪除涝河道汤河,防洪标准不足20年一遇,部分防洪标准仅为10年一遇,多数排灌渠道严重淤塞,蓄滞洪区安全设施匮乏。   2、工程年久失修,功能退化。目前,许多农田水利工程已运行了二、三十年,由于没能及时维修改造,以致工程老化严重,效益衰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损毁严重,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已成为当前农田水利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节水技术推广滞后。如喷灌、滴灌、渠道防渗、管道灌溉等先进灌溉技术控制面积很小,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 工程投资投劳面临新问题。   多年来,骨干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主要靠政府投资和受益区农民的投工投劳。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村内公益性设施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筹资筹劳。目前我省暂停“一事一议”,过去的投入机制不能用,新的投入机制尚未形成,许多基层同志对此深表担忧。 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   1、水利工程管理方式粗放。责、权、利不明确,理论上“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无责”,形成工程所有者管不了、使用者又不管的局面,造成工程老化、失修,效益降低。如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项目建成后,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仍把渠道管护和设备维护的责任压在政府身上,出现了工程建好后无人管理,使用周期缩短等现象。   2、水利管理服务体系不顺。这方面乡镇水利站表现特别突出,尤其在地方机构改革后,乡镇水利站处于水利部门管不了、乡镇政府无力管,无所作为、无力而为的尴尬局面。   3、水利设施的数量、布局的科学化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几年来想方设法争取和筹集资金打井建站,充分利用各种水源抗旱补灌。这些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部分地区由于抗旱时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在满足了部分农田灌溉的同时却使地下水位严重下降。 三、我们的几点建议   针对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经过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提出如下建议:   应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宣传力度。一是宣传水资源观念,增强农民的水忧患意识,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改变旧的用水观念,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积极主动地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和解决好水利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二是宣传减轻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三是大力宣传《水法》,努力做到依法用水,依法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统一管理,防治水污染,加强监测,保证管好水、用好水。   应进一步加强项目区建设。一是各级政府要想尽一切办法,动员各方力量积极争取项目,不断扩大农田水利项目区建设,增加高质量农田水利工程的覆盖面积。二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尽职尽责,实行项目责任制,严把质量关,切实把工程做成“民心工程”。三是要加强项目区的管理。政府应进一步明确该项目归谁所有、由谁管理、怎样维护等问题。可通过委托管理、承包、拍卖或股份合作等方式,在管理上探索出新路子,克服重建轻管的观念,使其充分发挥效益。   政府应明确规定新形势下各级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如干、支、斗、农渠分别应有谁建设、谁管理、谁使用,力争把这项事关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推向深入。 本着自愿原则,积极组建农民用水协会。   农田水利建设应坚持“一事一议”的做法。以往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数都是靠“两工”来解决资金匹配问题,取消“两工”后靠“一事一议”方法来弥补。现在我省又暂停“一事一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地方匹配资金出现了很大困难,村内的小型水利工程也无法实施。在座谈中农民普遍欢迎采用“一事一议”的形式解决这一问题。   要科学规划、合理用水。随着我市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压力,水资源整体态势将更为严峻。在打井抗旱问题上,一要控制数量,二要科学布局,三要加强管理。要注意坚持应急抗旱与长远规划相结合,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性研究,加强水资源全面规划。在水利发展战略及方针政策上,按照优化配置的原则实施总量控制,对生产力布局及需水结构进行调整。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避免过度开采、无序开采和对地下水系的人为破坏。   政府财政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在积极争取中央农村水利建设投资的同时,市财政应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加大对纯公益工程的投资额度。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国债资金、扶贫等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捆绑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00五年九月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