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6 KB
- 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农田水利期待长效机制保障(赵洪涛)
#TRS_AUTOADD_1237181717531{MARGIN-TOP:0px;FONT-SIZE:12pt;MARGIN-BOTTOM:0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TRS_AUTOADD_1237181717531P{MARGIN-TOP:0px;FONT-SIZE:12pt;MARGIN-BOTTOM:0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TRS_AUTOADD_1237181717531TD{MARGIN-TOP:0px;FONT-SIZE:12pt;MARGIN-BOTTOM:0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TRS_AUTOADD_1237181717531DIV{MARGIN-TOP:0px;FONT-SIZE:12pt;MARGIN-BOTTOM:0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TRS_AUTOADD_1237181717531LI{MARGIN-TOP:0px;FONT-SIZE:12pt;MARGIN-BOTTOM:0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JSON--{"":{"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去冬今春,一场历史罕见的干旱再次让人们意识到,水利对于保障农业发展、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在今年两会召开之际,“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保证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和保障水平”等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民生水利:兴水利方能解民忧
“年初大旱,地里的麦苗发黄,泥土都是干巴巴的。”对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来说,前些日子带领全镇人民一起抗旱保苗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我们镇抗旱保苗保得好,主要得益于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好。旱情出现后,我们很快就把地都浇了一遍。”吴金印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农田水利建设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目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但是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中国特别是北方广大的农村地区并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总体仍十分薄弱,已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陈伟明所言,抛开降水少的客观因素,今年的旱情凸显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许多地区没有修建引水灌溉用的水渠或水渠不通,一些地方的水库库容小,无法满足农业灌溉的需要”。
据统计,全国现有的18.3亿亩耕地中,尚有9.59亿亩是没有灌溉条件的“望天田”。已建成的8.67亿亩灌溉耕地,灌溉水利用率只有46%。农田水利化程度比较低,现有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功能严重衰退。
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呈现恢复性增长。仅XX年,中央安排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就达30亿元,比上年增加20亿元。有力的措施对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起到了推动作用,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进展和成绩得到了众多两会委员代表的肯定。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始终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条件。
拉动内需:农田水利建设迎来新的机遇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今年两会的关键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生产条件和综合生产能力,关系到农民的增收,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也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
“通过这次抗旱,基层的心声就是希望国家加大水利设施的投入,把基础打扎实,年景不好也少受损失。”吴金印的话代表了广大农民的心声。
“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工程,可以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市场,而且又会拉动对钢材、水泥、管材等需求。”全国政协委员蔡玲表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以实现节约水资源、美化农村环境、优化结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等目标。
今年年初,在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农田水利建设被列入水利部十大重点工程。水利部部长陈雷在会议上强调指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与民生水利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为重点,以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为途径,以构建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人水和谐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为保障,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
令人鼓舞的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大规模开展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加强灌区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并解决600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由此可见,从中央到地方,全社会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农村水利建设遇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立足长远:呼吁长效机制与法制保障
不论旱情存在与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不应放松。在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同时,还应探讨和深化水利工程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想方设法调动群众和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构建水利设施长效管护机制。“我非常赞成政府投资必须用在应对危机最关键的地方,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蔡玲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她认为:“中央应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建立有利于节水型农业的体制机制。”
来自广州基层的两会代表赖秀华建议国家参照种粮直补给予农田水利设施补贴,由村里将补贴集中起来搞水利建设。“这还比种粮直补来得更直接、更有效。以我们村为例,只要搞好了水利,每造可增产200~300斤稻谷,一年两造便能增收400~600元。只有水利设施搞好了,农民才有增产增收的希望。”
“农村水利必须突破‘最后一公里’!”小组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海大学副校长严以新代表建议,通往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末级渠系建设,可采取“政府出材料、村民出劳力”形式,既能保农业生产,又能促进就业。
信心是前行的动力,机制是发展的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江西水利厅厅长孙晓山建议制定农田水利法,依靠法律支撑农田水利建设稳定发展。“农田水利立法应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又要有所创新,体现适当的前瞻性,并为今后的水利改革和发展留有空间。”
来源:中国水利报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调研报告
- 关于正定县“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调查(李辉明 武彦峰 刘栋涛 李吉录)
-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刘作敏)
- 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调研分析
- 农田水利建设办公室主任优秀党员事迹材料
- 农田水利建设:大旱之下多重拷问(吴晋斌 刘建林)
- 农田水利科技新进展及其展望(许建中 李英能 李远华)
-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汇报
-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汇报
- 农田水利建设期盼法律护航——内蒙古、吉林农田水利建设专题调研采访记
- 创新思路突破难点 加快基本农田水利建设
- 加大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刻不容缓
- 副市长在全市加快水利建设暨农田水利冬春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加快建立与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若干问题(严家适)
- [山东]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陕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四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渠道水利血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