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09 KB
- 2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传播学教程》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基本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是一种行为、过程、系统。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4.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人类社会的传播也具有系统性。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人能够凭借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和隔阂,使之不断完善。6.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中的特有属性,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活动不仅收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还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而多个复杂变量的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7.什么是“传播隔阂”?传播隔阂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系统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利益、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传播上的无意误解或有意曲解。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但其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传播学的价值就在于引导人们从信息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分析和解决信息系统中的传播隔阂。8.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1)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概念和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都可理解为“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2)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作为理解人类传播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将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能够克服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的局限。27
3)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的角度出发,有利于我们对传播关系的本质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如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相互联系和制约作用。4)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为出发点,能使我们从信息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中去寻找信息消费和信息产品的特性。1.试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首先,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①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②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③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其次,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还具有其独立性和能动性的一面。①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者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②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程度时,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③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规律具有特殊性,我们在考察现代社会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时,必须重视其作为人类精神和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2.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看待研究对象的眼光和视角不同。在行为主义传播学那里,传播基本上是被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的,他们往往单纯地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而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则不同,它要求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所观察的视野更加宽阔。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得创造性活动——劳动。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相互支持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进化,最终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而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最终形成了人类社会和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2.人类语言具有哪5个特点?1)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2)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3)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4)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5)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3.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能动性和创造性。与动物界几乎没有增加发生类型不同,人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无穷的创造力。人类的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这一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与动物的自然选择相比,人类可以利用以文字为代表的体外媒介把经验、知识、文化加以记录保存,并传授给后代,高效的适应和改造环境。4.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2)文字传播时代:文字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它使得信息能够长久保存下来,并能传到更遥远的地方。3)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的。15世纪40年代,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4)电子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影像信息系统,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5.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文字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意义:文字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与经验积累和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有限的记忆力;文字打破了声音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文化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6.试论述中国的印刷术的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和古登堡印刷术的意义。27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为印刷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基础。宋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与近现代得铅字排印基本原理完全相同,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中国印刷的流传,为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基础,也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得压榨机改装成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经过欧洲工业革命的推动,印刷技术不断革新,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同时也使文化教育等到普及,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试论述电子传播的发展在人类传播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于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度看,电子媒介的里程碑式意义在于:1)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及历史保存,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2)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的诞生,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3)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形成了新形式的多媒体传播。总之,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化社会。2.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推动下,新的传播媒介不断被发现和创造出来,使社会信息系统不断走向发达和完善。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说法,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进步增加了信息和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社会也由此诞生。3.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美国传播学家哈特把传播媒介分三类: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口语,也包括非语言符号(表情、动作、眼神等),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信息传播者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接收者不需要。3)机器媒介系统: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等。传播方和接收方都需要使用机器。三类媒介按照先后顺序依次累积出现,人类传播媒介手段日益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4.什么是信息社会?它具有哪些特点?源于美国社会学家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和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特点:1)经济主体:制造业→第三产业,信息和知识产业占主导地位2)劳动力主体:机械的操作者→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3)交易结算:现金→信用4)贸易:国内→跨国贸易、全球贸易5.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从新统和的时代。如何理解这个观点?20世纪50年代后,分散的媒介系统在各自的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90年代以来,各种不同的媒介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由分散的媒介系统所执行的不同的媒介功能,今后将会统合到数字这一综合的信息传播系统当中。人类的社会信息系统已经超越了高度分化和多元发展阶段,迎来了重新统合的时代。这是社会信息系统演化中的一大飞跃。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1.符号的定义:英国学者特伦斯霍克斯:任何事物只要他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2.象征符具有哪些特性?1)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27
4)可以自由创造,象征符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象征符是人类特有的符号,语言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体系。象征符的作用已经超出了知觉的层次,而具有表象和概念的功能。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而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象征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一个象征符在不同社会里会有不同的解释。1.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1)语言的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工整度等。也称为副语言。不仅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意义。加强语言符号的作用或传递着语言符号以外的信息。2)体态符号,如手势、动作、表情、视线、姿势等。可独立使用,也可与语言并用。在形成语境(传播情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更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如仪式和习惯、服装恶和饮食、音乐和舞蹈等。象征性和体系性是这一类符号的特点。2.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1)表述和理解功能。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需借助可感的物质形式。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encoding)和符号解读(decoding)的过程。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2)传达功能。意义具有了一定的物质形式,由符号承载,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3)思考功能。思考是内在意识活动,是内在的信息处理过程。思考本身就是一个操作符号、在各种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3.什么是意义?意义是如何产生的?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都包括在意义的范畴之中,它与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了意义。4.符号的意义有哪些分类?1)明示性意义(denotation)和暗示性意义(connotation)。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前者具有相对稳定性,后者较容易发生变化。如“北极熊”即指动物又指苏联。2)外延意义(denotation)和内涵意义(connotation)。外延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如“人”的外延包括男人女人老人青年人中国人外国人,内涵是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具有抽象思维能力。3)指示性意义(referentialmeaning)和区别性意义(deferentialmeaning)。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通过分析符号间的关系来显示的。如“植物”这个词的意义是通过现实中各种植物来表现的,5.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暧昧性和多义性?暧昧性: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性。如“水果”一词,包容范围很大,西红柿、西瓜等属于“水果”还是“蔬菜”,一般人很难分清。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使人判断不准应该属于哪一种。语言符号的暧昧性和多义性有时会成为人们之间沟通意义的障碍,但这种障碍不是难以克服的,人们可以借助传播过程中的其他条件或情景来消除语言符号的暧昧性和多义性。而且,人们还能运用语言符号的这一特点来创造和表达新的意义(如歇后语)。6.情境意义指的是什么?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在起作用?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指出,语言符号不能提供传播活动的全部意义,相当一部分来自语境,即情境。传播情境指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在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文本自身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文本的意义产生制约。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外,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及传播情境所形成的意义也在发挥作用。1)传播者的意义。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但符号有时并不能正确传达我们的意图或本意。符号本体的意义与传播者的意义未必是一回事。2)受传者的意义。对同一组符号构成的讯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符号本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接受到的意义也未必是一回事。每个受传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等社会背景来理解和解释符号的意义的。受传者的意义既不等于传播者的意义,也不等于符号本身的意义。3)情境意义。总之,意义不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而是存在于人类传播的全部过程和环节当中。27
1.什么是象征行为?它有哪些特性?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维感情的行为。象征行为的特点,就是使象征符的字面意义向联想意义转化。象征行为具有智慧性,需要在某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之间巧妙地建立起联想关系。象征行为总是一定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的产物,并且需要得到较多社会成员的认同,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约定性。2.为什么说象征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基本能力?象征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基本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人类能够发现宇宙和社会万事万物的象征关系,并从个别事物和眼前事物、从包罗万象的具体性和千变万化的多样性的束缚中把自己解放出来,进入一个自由的传播境界。利用完整的象征符体系,人类能够保存和传达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协调和控制社会行为,创造和继承社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象征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化、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机制。3.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意义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或文化背景。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来进行。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传播,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互相理解。如果传受双方没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传播。4.简述米德的“主我”(I)和“客我”(me)理论。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自我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于社会。5.谈谈现代文化的象征性。在现代文化中,人们把各种各样的事物作为符号加以利用,为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成为一个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现代文化的象征性不仅局限于消费领域,而且扩展到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生活与娱乐领域。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其结果必然会带来象征符创造活动的活跃化和象征体系的多元化、多样化。但另一方面,象征符的过滥提供和过频变动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产生混乱。6.△象征性互动理论(symbolicinteractiontheory):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象征性社会互动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人是具有象征行为活动的社会动物,而且这种活动是积极的、有创造力的。三个基本前提:人根据“意义”活动;意义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传播者(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受传者(信宿)。指的是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受传者并不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相反它可以通过反馈来影响传播者。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讯息是信息的一部分。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时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2.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意义是什么?它有什么缺陷?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5W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学史上有重要意义。这首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形成后来大众传播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缺陷: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3.简述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27
这一模式的要点为:(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2)模式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这一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缺陷:首先,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现实情况不符;其次,体现了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1.简述传播过程的特点。动态性(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序列性(传播过程中各环节作用有先后次序,不是同时的)、结构性2.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theRileysModal)。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人内传播。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3)个体系统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大众传播也是现代社会各种传播系统中的一种。这一模式的特点和贡献在于揭示了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3.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最早起源于日本,是在对美国的主流传播学(狭义的传播过程研究)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日本学者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研究相结合,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它摆脱了美国狭隘过程研究的框架,把传播学的研究课题扩展到传播与社会变革、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关系等问题上。4.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有什么特点?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把人类交往分为三种类型:1)与人的体能有关的“能量交往”2)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3)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即符号(信息)交往。符号(信息)交往过程也就是传播过程,它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与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一图式能够用于解释各种,传播类型。可以称得上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5.用唯物史观看问题,应该如何把握社会传播的总过程?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社会成员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就是我们所说的传播关系。2)考察信息传播,要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3)精神生产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一个社会中精神生产的性质,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和精神生产关系的状态。4)作为精神生产关系的传播关系中同样存在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传播这个“总体”过程的运动。总之,唯物史观是在与宏观社会结构的普遍联系上来把握社会传播过程的,社会传播结构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1.什么是人内传播?如何理解人内传播的性质和特点?人内传播(intra-personalcommunication)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特点:虽是体内传播,但不是孤立的,两端与外部相连;社会性和实践性;是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应;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2.试述人内传播过程的主要环节和要素。感觉(五种感官,人内传播的出发点)、知觉(感觉的集合)、表象(感觉和知觉在脑中的再现)、概念(对事物共性的认识)、判断(基于表象和概念)、推理(基于判断)3.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自我可以分解为两方面。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人27
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互动的介质是信息——“有意义的象征符”。1.简述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selfinteraction)。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动。自我互动下人脑中出现的关于他人的期待不是原来意义的期待,而是经过能动的理解、选择、加工后形成的期待。自我传播也具有社会性,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2.为什么说“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不是封闭的,而与周围的环境和人有密切联系。个人会分析推测别人是如何考虑的、会采取什么态度,只有于他人相联系才能形成自己的态度。3.什么是基模或认知基模(cognitiveschema)?它有哪些特点?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提出基模概念。基模指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认知基模的存在,使人能够快速有效地认知、分析和判断新信息或新事物。其特点为:1)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随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2)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树形图3)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4)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4.简述阿克塞尔罗德基于基模理论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式。1)当遇到新事物时,脑中相关基模被激活;2)若新信息与基模符合则按原有解释处理,若不符则比较新旧信息以确定新的解释;3)新信息处理结果有两种:若符合原有基模则强化之,不符合则修改之并形成新基模;4)新旧基模均参与到下一个信息处理过程。5.简述理查德佩蒂的“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的内容。认为每个人都会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沿核心路径(centralroute)的详尽方式,沿边缘路径(peripheralroute)的粗略方式。当个人与信息关系密切并具备该领域知识,倾向于采用核心路径;反之则边缘路径。在同一信息处理中两种路径可同时存在。核心路径的作用结果更深刻。6.什么是人际传播?有哪些特点、基本动机和社会功能?人际传播(personalcommunication)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基本动机:获取信息、建立社会协作关系、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特点:渠道多、方法灵活;信息意义更丰富复杂;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非制度化传播。社会功能:一是对个人社会化的作用。社会化包括两方面:从个人角度,个人学习语言、知识、机能、行为准则等以适应社会;从社会角度,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观念、规范体系等以维持社会秩序。二是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创新普及理论)7.简述库利的“镜中我”理论(thelooking-glassself)。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包括三方面:1)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镜中我”也就是“社会我”。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与他人的传播越多越深入,镜中我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就越客观、越准确。8.为什么说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它的传播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人际传播的核心媒体是语言(分为声音语言、书写语言)。体态、表情、眼神、身体接触以及服装、发型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9.谈谈社会价值规范对自我表达的制约。为了使他人充分认识和评价自己,需要进行自我表达。但自我表达是以他人为对象、处于特定社会文化环境里,如果不顾及他人和社会价值规范,以为我行我素,这种表达效果必然不好。因此自我表达应符合一个社会普遍认可的真善美价值尺度。27
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1.试述群体的社会功能。对社会: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是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障;又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起来,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社会工作。对个人:满足个人需求、提供个人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2.什么是群体意识?它是如何形成的?群体意识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它是在群体信息传播与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两方面理解:1信息的流量(流量大则成员互动频率高,合意基础好)、2流向(双向性则民主讨论多,合意更统一,群体凝聚力强)3.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有什么功能?对内:排除偏离性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活动效率。对外:影响信息和宣传活动的效果。美国传播心理学家凯利和沃卡尔特的“童子军”实验:成员的群体归属意识强,对群体的忠诚度就高,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宣传抵抗力较强。4.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的意见表明会产生什么影响?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什的小群体趋同行为实验证实了这一点。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群体压力也会带来错误的判断,形成对多数意见的盲目服从。其原因: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趋同心理(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少数意见的中坚人物(hardcore)的作用不可忽视,中间人物的意志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态度表明的强烈性可以对多数派产生有利的影响。5.论述集合行为。集合行为(collectivebehavior)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其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正常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而非常态传播机制活跃化。(政府信息封锁)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包括: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群体暗示:不直接说服或强制,而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们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属于催眠暗示。群体感染:某种观念、情绪、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迅速在人群中蔓延的过程。(球迷暴动、印尼排华事件)群体模仿: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提出社会上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集合行为中的模仿属于无意识、条件反射式的模仿。原因:在突发事件中,人们通常认为与在场的多数人保持一致是最安全的做法;“匿名性”原则。6.简述流言的定义和特点。指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传播,涉及人们信念,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特殊陈述或话题。特点:总是以真相形式出现、主要是口头传播、涉及敏感话题、未被证实。7.奥尔波特的流言通量公式:R=I·A·U(I=involvement;A=anxiety;U=uncertainty)8.简述集合行为中流言传播的几个特异点。流言信息快速增值、变形和回流现象(三人成虎)、伴随着大量谣言。9.试述组织传播及其功能。组织传播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组内组外。功能: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达成共识。10.组织内传播具有什么样的结构特点?正式:纵向(下行、上行)、横向。体现组织人特点非正式:人际传播、小群体传播。特点:交流信息广泛、交流的双向平等性、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居多。体现社会人特点。作用:霍桑实验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的积极性有重要影响。重视非正式渠道有利于营造积极健康活跃的人文环境,增进成员的向心力。11.试述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略P9412.企业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主要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作用?1)公关宣传(PR):组织为了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而进行的各种宣传活动。举办大型公共活动以引起大众传媒的注意和报道、主办新闻发布会等为传媒提供报道材料,是现代公关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2)广告宣传:广告是一种以付费形式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的大面积宣传活动。非商业广告和商业广告。提高企业和商27
品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影响。3)企业标识系统(CIS)宣传:企业表征系统。企业组织使用统一的象征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企业形象的活动。三个要素构成:企业理念与价值标识;行为规范标识;视觉或听觉形象标识。CIS宣传主要是利用普遍接触和重复记忆机制来系统塑造企业形象的宣传活动。第七章大众传播1.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特点:1)传播者是专业化媒介组织;2)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3)对象是一般社会大众(受众);4)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属性;5)传播的单向性很强;→6)制度化的社会传播。2.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1)拉斯维尔“三功能说”环境监视功能(surveillanceoftheenvironment)、社会协调功能(correlationofthepartsofsociety)、社会遗产传承功能(transmissionofsocialheritage)。2)C.R.美国学者赖特“四功能说”:环境监视功能、解释与规定功能、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3)施拉姆的综合功能说:政治功能(监视、协调、社会遗产传递)、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的信息,行使社会控制,传递社会规范,娱乐学习)。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a.社会地位赋予功能(因传媒报道而获得知名度和社会地位);b.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传媒将不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众,将违法者置于社会压力下);c.麻醉作用(娱乐,降低了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负面作用)。3.大众报纸(廉价“便士报”)的特点和意义19c30s《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发展和普及于19C后半叶和20C初。特点:价格低廉;发行量大;内容以新闻信息、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大众生活;读者不限于特定阶层或群体,是一般大众;广告收入是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意义:报纸的两个转变:“观点纸”→“新闻纸”;政党经费运营→市场化、企业化运营。报纸成为信息产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4.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19c30s后大众报刊的出现和电子媒介的出现。5.电报、电影、广播在大众传媒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电报本身不是大众传媒,但为其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信手段,促使通讯社的诞生。电影一开始就是大众传媒,很快成为一种主要的娱乐形式,发展为包括生产、发行、放映在内的大规模产业。广播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家庭的大众电子媒介,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正式开播,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商业电台。6.试析电视的媒介特性及其发展。△德国社会学家林格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三件大事: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电视特性:听觉结合,强烈的现场感和冲击力;提供新闻信息、文化娱乐。新发展:a.数字压缩(多频道化);b.多媒体技术(表现手段多样、传输质量高);c.电脑和网络技术(双向性和互动性);d.卫星传输技术(跨国传播和全球传播)。7.谈谈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和革命性意义。互联网起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的“阿帕网”(ARPANET)特点:传播速度实时性、信息内容海量性、信息形式多媒体性、信息检索便利性、传播过程交互性、传播范围全球性。意义:推动传统大众传媒转型。书刊广电等在各自领域的发展已达极致,与互联网融合,实现自身的数字化,是传统大众传媒亟待解决的课题。8.简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1)“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代表:(美)J.布莱士(《美利坚民主国》)、(法)G.塔尔德(《舆论与群集》)、C.H.库利(《社会组织》)a.布莱士:报刊在形成理性舆论中起核心作用,因其具有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政治主张的代言人、反映社会上读者一般意见的“测风标”三个功能。27
b.塔尔德:《舆论与群集》。报刊对社会的最主要贡献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public)。公众与一般集群不同,有理性有知识有教养,能公正冷静地思考公共事件。只有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才具有政治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报刊是把分散的公众连接起来的纽带,公众的规模将随着报刊的普及无限扩大,社会将进入以“流行和革新”为主的时代。c.库利:“印刷意味着民主”,而民主只有在舆论获得某种组织性时才能成为现实。舆论实质上是组织化的群体意识和公共意识,这些意识与媒介相联系。对大众报刊的营利主义感到不满,但认为近代传媒的发达扩大了人际交流与沟通及各国人性和道德的发展。2)“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代表:拉扎斯菲尔德、默顿、清水几太郎、格林等背景:垄断使传媒成为少数人操纵的工具。二战后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加剧。1.“电子乌托邦”概念指得是一种什么倾向?见第八章102.试论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客观环境本身、人对环境的认知、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对客观环境的反馈。传统社会互动关系:客观环境→环境认知→人的行为→客观环境。现代社会巨大而复杂的环境,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感性经验范围,必须通过大众传播去把握。但大众传媒因种种原因,展现给人类的只是信息环境(环境的再现),而非客观环境本身。即:客观环境→信息环境→环境认知→人的行为→客观环境。3.什么是信息环境?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方面的优势有哪些?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1)可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迅速传播信息;2)信息具有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4.试论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美国记者李普曼《自由与新闻》、《舆论学》最早提出该观点。a.人们因为活动范围等局限,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往往通过新闻媒介进行。因此人们的行为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新闻媒介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媒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的反应。而人们意识不到注意这一点,往往把“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看待。b.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且由此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该机制使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即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1.如何定义技术和媒介技术?技术是以达到实践目的为目标的知识体系。媒介技术也成传播技术,之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2.试述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技术善论:认为技术是一切进步的动力,是决定社会形态和人的命运的根本因素。欧洲的合理主义、功利主义如培根,美国的实用主义技术恶论:认为技术是万恶之源,助长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污染自然资源最终毁灭地球。卢梭、社会主义思想家技术中性论:认为技术本身无所谓善恶,是中性的工具和手段。梅尼赛3.如何理解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技术决定论:技术是一种按其自身逻辑发展的独立力量,技术的后果不取决于人的意志。法国埃吕尔、麦克卢汉、温纳。社会决定论:人是技术的主人而不是奴隶,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技术的产生或发展起决定作用。技术与社会互动论:技术与社会政治相互区分又紧密联系,交互作用。贝尔纳、梅塞尼4.论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包括: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的媒介概念是广义的,不仅指语言文字、印刷品、广播电视,还包括交通工具、服装、住宅等任何能延伸人体功能的事物。认为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而不是讯息内容;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导致“部落社会→脱部落社会→地球村”的演变。27
媒介是人的延伸:认为媒介是人类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印刷媒介—视觉,广播—听觉,电视—视听触觉综合);人的感官能力经历了“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明确不需要多感官联想(书刊、照片、无声电影、广播);冷媒介:传递的信息模糊需要多感官联想(漫画、有声电影、电视)2)意义:开拓了媒介技术研究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其地球村论断符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3)局限:技术自然主义者。夸大了技术的作用,忽略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复杂的社会因素作用;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1.“电视人”和“容器人”说明了什么问题?媒介不仅通过内容影响人,而且其发展过程和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和性格。这两个概念建立在对现代人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的批评基础上。1)“电视人”(林雄二郎):伴随电视普及而诞生成长的一代注重感觉,缺乏父辈的理性、逻辑思维;性格孤僻、内向、自我、社会责任感较弱。2)“容器人”(中野收):在电视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孤立、封闭的“罐状”容器;“容器人”渴望与他人接触,又不想对方深入自己内部,因此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不附和外部强制和权威,但容易受大众传媒的影响。2.什么是“媒介依存症”?如何看待网络时代的网瘾症现象?3.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以媒介为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网瘾症与网络媒介的接触环境和接触条件有关,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会带来多种心理危害。4.当代新媒介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哪些特点?四大领域:数字技术—传播资源丰富化;网络技术—海量信息、多向传播;多媒体技术—传播手段融合;实时传输技术—传播速度快捷化、全球化5.鲁塞尔纽曼预言的媒介技术发展的4C趋势是什么?Control受众对传播过程的参与度提高;convergence单一媒介逐步融合成多功能媒介;convenience传媒使用的便捷化;cost媒介使用成本低廉化。6.“电子乌托邦”(Teletopia)思想是一种什么倾向?对媒介技术的发展无条件乐观,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评价: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之上。是不对的。因为理想社会形态的出现并不由单纯的技术可能性得到必然保证,而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合理化以及人自身素质的提高等)。媒介是中性的,取决于人们如何使用它。7.简述大众传播者(大众传媒)的特点。地位稳固;社会组织(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因此大众传媒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制约社会信息环境的主要变量。8.试析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组织目标:经营目标和宣传目标。制约因素:组织目标、宣传目标、公益性。1)经营目标:面对市场是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作为商品在商场上销售出去。传媒的经济来源:广告收益(广告主的压力)和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发行量、收视率等,受众的压力)。2)宣传目标:包括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力或社会影响力等。通过言论活动、报道活动及传播内容的选择和提供实现。3)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力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大众传媒活动。原因:作为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和公共财产的使用者,大众传媒满足社会信息需求、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9.试述怀特的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源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的“把关人”概念: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怀特的新闻选择把关(gate-keeping)模式:社会上存在大量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有闻必录”,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一道关口,受众接受到的新闻只是少数。27
新闻选择受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制约。新闻筛选三前提:1)附加性前提(新闻要素多);2)补偿性前提(某些要素较突出);3)排除性前提(所有要素含量偏低则不太可能入选)。“把关”实质:“把关”是个复杂过程,既要分析新闻价值,也要考虑政、经和意识形态因素。原因:1.大众传媒依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加工活动;2.新闻选择受经营目标、受众需求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与媒介方针、利益一致的内容易入选;3.“把关”是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1.如何理解新闻价值?试举一些你认为重要的新闻价值要素。时间跨度;强度(重要性);明晰性;文化接近性;预期性;出乎意料性;连续性;媒介内容的组合性;社会文化价值;负面性;人情味;冲突性。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名词解释:控制研究(controlstudies):考察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媒介控制因素有哪些?国家政府的政治控制、群体利益和经济势力的控制、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1.什么是传播制度?为什么说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传播制度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的起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其内容十分复杂,既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也包括媒介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问题;既包括言论出版自由与权利问题,也包括言论出版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问题。2.国家和政府对传媒的政治控制主要包括那些方面?1)规定所有制形式:西方对报刊等印刷媒介宽松、对广电等电波媒介严格(英日:公营为主私营为辅;德国:公私双轨制;意大利:公私合营;美国:私有制下的特许制)2)法规和行政管理:创办审批、分配传播资源、监督管理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意识形态、国安国防、名誉隐私、淫秽非法、道德风气4)制定传播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如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6年电信法》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垄断资本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控制传播事业?1)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影响大众传播2)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影响公营传媒3)广告赞助控制中小媒介4.为什么说受众对传媒活动拥有监督控制的权力?受众行使这种权力的手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许多传播内容如报道新闻是否真实、刊登广告是否可靠、文化娱乐内容是否健康等,都直接关系受众利益。监督手段包括:信息反馈、结成受众团体、诉诸法律、通过购买行为影响销售市场。△媒介规范理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共产主义理论=《报刊的四种理论》民主参与理论、发展媒体理论5.简析集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源于柏拉图的理念,诞生于15c欧洲封建专制主义背景下。主张媒介必须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为统治者服务。二战中德意日法西斯的传播体制是一种现代集权主义。6.简析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源于米尔顿的思想,形成于17、18c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两大重要原则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主要观点:1任何人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当局许可;2除人身攻击外,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3新闻出版不受事先检查,内容不限;4真理和谬误同样重要。自由主义对打破集权主义专制制度,确立自由、平等、权利思想起了巨大作用。具有阶级局限性。7.“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这两个原则的基本假设是什么?1)人有追求和相信真理的天性;2)使不同观点在“公开的市场”上自由竞争是接近真理的唯一途径;3)保障每个人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4)“合意”是在不同意见的讨论与碰撞中形成的。8.简析社会责任理论。20c40s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提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背景:1传媒垄断程度越来越高,“观点的公开市场”实际上不能得到保障;2受众的权利一直被忽视;3传播内容在盈利目的驱使下趋于浅薄化、低俗化。主要观点:大众传播具有公共性,媒介需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2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符合专业标准(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3遵纪守法,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内容;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27
的传播活动。评价:对内容浅薄化提出一定措施,对垄断问题束手无策。1.简析民主参与理论。又叫受众参与理论。20c70s发达国家。要求大众传媒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属于制度外规范理论。“开放频道”(openchannel),排队原则(queuingprinciple)2.分析资本主义媒介理论的“自由主义→社会责任→民主参与”的变化原因和背景。20c后传媒垄断程度不断提高,“观点的公开市场”理念与社会现实产生了尖锐矛盾;受众的权利被忽视;以及媒介私营企业的营利性使传播内容日趋浅薄化低俗化,导致社会责任理论诞生。该理论在解决内容浅薄化的问题上富有成效,促使《1996电信法》中规定了限制暴力色情的“V芯片”制度和节目内容分级制度,但在解决前两个问题方面效果不彰。20c70s后随着信息化发展和媒介垄断进一步提高,媒介资源高度集中,一般受众很难接近和使用传播媒介,于是民主参与理论应运而生,反映了民众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失望。该理论虽是制度外理论,但在公共性较强的媒介领域(如广电、社区媒介)产生了广泛影响,促使“开放频道”诞生。3.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包括哪些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党性原则;多种社会职责(新闻报道、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经济功能(沟通生产消费的服务功能、本身是信息产业)4.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大众传媒与国家政策一致,推动国家发展;2)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原则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接受限制;3)优先传播本国文化;4)国家有权干预媒体。第十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一、大众(mass)的定义及特点1.定义:19C末20C初,随着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及大众传播的发展,形成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不同于初级群体、群集和公众。2.特点:规模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社会属性)性;匿名性;流动性(范围依对象不同);无组织性(被动性);同质性(行为倾向同一);。二、简述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一些保守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对工业革命后工人和劳动大众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感到恐惧和危机,充满了正在失去权力和影响力的贵族阶级对崛起的大众的仇视心理和偏见,其观点没有可取之处。2.对法西斯集权主义的批判:30年代后,卡尔曼海姆为代表。认为法西斯势力破坏了包括家庭在内的所有中间群体,使人们变成孤立、分散的大众人,并通过暴力强制和宣传动员加以操纵,使他们变成法西斯主义的狂热支持者。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矛盾,分析大众的“异化”及其社会结果,并试图由此说明法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50年代始,主要考察美国当代各种社会病理现象。1)密尔斯:新中产阶级即白领阶层蓝领一起构成了美国社会的“大众”。大众的状态以及他们与权力精英的矛盾,是美国各种社会病理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旧中产阶级没落,新。。失落无力感。。迫使逃到。。娱乐中)2)李斯曼:主要从人的社会性格或社会适应方式的变化来说明大众社会的成因。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的社会适应方式从“传统型”到“内向型”到“外向型”的变化,现代人属外向型,其行为具有过多“趋同”倾向,社会成员的自主性降低、均质性增加,成为无个性的一般大众。3)孔豪瑟:现代大众社会具有双重性质,大众易受精英的操纵,精英也易受大众的压力和影响;现代大众社会的特点:中间社会群体衰退、人际关系淡漠和孤立性、社会权力的集中性、大众传播导致的文化均一和流动性。4)评价:触及到现代社会的许多重要课题,但其精英史观(精英是历史主宰、大众软弱无力易受操纵)是错误的。该理论并非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把现代社会作为原子化的大众社会,对理解现代社会有帮助。三、简述作为“大众”的受众观和“拷贝的支配”观点1.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核心观点):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大众本身,受众具备大众的一切特点,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27
存在。有失偏颇。2.清水几太郎: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原因是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人们与多数实物不能保持接触,要了解它们只能通过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即拷贝),拷贝的支配易转化为“心理的暴力”(两个原因:a.利润原理:为了盈利,提供特定拷贝如报纸专栏;激发人的原始本能如性爱犯罪b.政治或宣传原理:通过拷贝选择和加工潜移默化麻醉大众)。由此现代人无条件地放弃了自己的批判能力,形成无思想的划一主义。四、受众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一个集合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传播学家克劳斯认为,受众按其规模可分个三层次:特定国家和地区内能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最大规模),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定期接触的人,既接触了媒介内容又在态度和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有效受众)。五、分析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及其证明:IPP指数1.受众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和群体,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受众对传媒的接触虽然只是个人的活动,但通常受到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及群体规范的制约。受众的群体背景(人口统计学意义、社会关系意义)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IPP指数分析证明了这一点。2.1)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伊里调查: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并不决定选民投票行为。→2)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方面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3)分析发现:既有政治倾向假说—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的决定,基本上取决于他们原有的政治倾向而不是取决于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选择性接触假说—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更愿意选择接触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说明受众具有某种能动性)。六、试析“受众即市场”观点1.19C30s后,把受众看作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D.麦奎尔:从市场角度,受众可定义为特定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集合体。2.该观点基于以下几个认识:a.媒介是经营组织,须在市场上交换自己的产品和服务b.产品和服务应能满足消费者需求c.传媒竞争的对象是消费者,即受众3.评价(D.麦奎尔):a.易把传媒与受众关系固定为“买”方和“卖”方关系;b.着眼于人口统计学属性,未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c.易把“商品销售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d.传媒一方的观点,不是从受众立场出发。七、简析“作为权力主体的受众”认为受众不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费者,还是社会基本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应享有各种正当的权利。包括:a.传播权(传统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包括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b.知晓权(广义指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变化、保障社会生活的有用信息,狭义指公民对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c.传媒接近权(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造成影响:受众有“反论权”、可发布“意见广告”、参与“开放频道”活动)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成员言论自由与媒介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八、什么是分众?分众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分众是指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个人的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如性别年龄民族籍贯)、社会群体归属特征(如家庭学校单位团体)、心理学特征。其核心内容包括:1)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是多元利益的复合体;2)社会成员分数不同群体,其态度和行为受群体属性制约;3)27
不同社会群体的成员对大众传播有不同的需求和反应;4)在大众传播面前受众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具有某种自主性和能动性。分众论的背后是一种多元主义社会观,不同于大众社会理论和欧洲批判学派的二元对立的社会观,前者有助于理解社会传播的微观结构,后者有助于理解其宏观结构。九、分众论的主要理论依托是什么?分众理论主要应用于以美国学者为主的经验学派的效果研究中,其理论依托为社会关系论、个人差异论。前者以拉扎斯菲尔德为代表,主要考察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结构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后者以霍夫兰为代表,主要考察受众成员在心理和认知结构上的差异如何影响他们的媒介接触和信息处理过程。十、梅里尔等人关于媒介专业化(分众化)发展趋势的三个阶段是什么?美国学者梅里尔和洛文斯坦。精英媒体阶段(早期的报纸和政党报刊,教育普及低媒体资源贵,读书看报人少,满足该部分人需要)大众媒体阶段(国民教育普及,媒介使用成本降低,满足大多数人基本需求)专业媒体阶段(大众媒体饱和,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旺盛,专业报刊频道,受众规模变小)分众媒体的普遍影响力仍不能和大众媒体相提并论。(三阶段受众规模变化图)十一、如何理解受众作为“大众”的基本信息需求的类似性和作为“分众”的特殊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分众理论的一个前提假设是人们有着不同的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因而其媒介需求、接触动机、兴趣爱好也不同。媒介只要对受众进行准确定位,就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但两个实证研究却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1979年杰克兰蒂斯对美国电视观众的全国调查显示,在“节目元素”的关注和“收视动机”上,不同属性特征的观众并没有明显差异,其关注点和动机是类似的。1983年美国报业协会的读者调查也显示,尽管不同属性特征的观众对媒介的需求有某种程度的差异,但在总体上又有着高度的类似性。因此作为一般大众,我们的基本信息需求是类似的,而作为不同属性的分众,我们对信息传播又有着多样化的需求。绝对的“大众论”和绝对的“分众论”对理解受众问题都是有局限的。十二、什么是“使用与满足”理论?如何理解受众需求?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源于20c40s。对广播电视和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都表明,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包括信息、娱乐、社会关系、精神心理等需求。现实生活中的媒介都有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效用,只不过侧重点和程度不同。十三、早期“使用与满足”研究揭示的受众媒介接触动机和满足形态有哪些?1.广播媒介美国赫卓格---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使得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竞争、求知、自我评价;肥皂剧:既可以娱乐大众也可作为人们生活的教科书,反映了受众的动机多样和节目形式的多功能性。2.印刷媒介B.R.贝雷尔森---读书的动机包括实用、休息、夸耀、逃避等;报纸有6种利用形态:信息来源、生活工具、休息手段、获得威信、社交手段、生活习惯3.电视媒介D.麦奎尔---电视节目的功效:心绪转换效用—节目可提供休闲和娱乐人际关系效用—拟态(把嘉宾主持当作熟人朋友)、现实(融洽家庭关系建立社交圈子)自我确认效用—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环境监测效用—获取信息、把握环境变化。环境监测是人们观看新闻节目的主要动机。十四、试析受众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条件对媒介接触行为的影响27
接触传媒的社会条件因素:(受众的需求)与其性格、兴趣等个人属性相关,也受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条件制约。施拉姆研究表明:对儿童---家庭不够温暖、与同学关系不融洽会引起少年儿童的“欲求”不满足,这种情况如果在现实中得不到改善,他们便会“逃向”由电视节目等提供的幻想世界寻求替代满足。对成人---制约其媒介接触行为的社会条件更复杂,包括完成社会化过程的环境、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价值观、人际关系等。十五、试述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的内容和含义(模式图P168)E.卡兹《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日本学者竹内郁郎对这一模式作了补充。含义:1)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根源;2)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接触可能性和媒介印象;3)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4)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满足与否;5)两种结果都将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十六、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研究?改传媒角度为受众角度,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及其满足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把能否满足受众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曾在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重要影响。意义:1.认为受众的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纠正此前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2.揭示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有利于否定“子弹论”等观点;3.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有利于矫正“有限效果论”,因而被称为适度效果论。局限:1.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2.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3.对受众能动性的认识仅限于内容接触方面,有局限,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一、什么是传播效果?它有那些含义?所谓效果就是指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传播效果概念有双重含义:1、他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他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二、传播效果分为哪些层面?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按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分为三个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与人们的视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得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既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大众传播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通过舆论导向作用发挥出来);社会行为示范效果。三、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播的逆反效果。英国P.戈尔丁短期的预期效果:个人的反应:特定信息引起个人认知态度行动的变化对媒介宣传的反应:如政治动员、促销广告短期非预期效果:个人的自发反应:无意的模仿或学习行为,或好或坏集合的自发反应:集合行为长期的预期效果:单一的、经常性的、有意的宣传普及推广长期非预期效果:整个传播事业长久的传播产生的综合效果,如大众传播的普遍影响四、考察具体过程的传播效果之际,应注意哪些环节和要素?27
传播主体---考察传播者对效果的影响传播内容---考察内容,如主题、观点、价值取向等。文本分析是考查内容的基本方法信息载体---通过语言,文字,声音,图形,画面,影像等传播技巧---指唤起受传者注意,引起他们特定心理和行动的反应,从而实现说服或宣传之预期目的。如内容提示、说理法、诉求法等传播对象---受传者属性对传播效果起重要作用。包括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五、什么是关于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的常识理论、现场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常识理论: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观点和看法现场理论: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包括他们对传播活动的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理论直接支配着大众传媒的运营和日常的信息传播活动。社会科学理论:是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其对大众传媒的基本观点是既发挥力量又制衡,防止其负面作用。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的我国这三种理论是统一的。六、什么是“子弹论”?他们反映了什么样的大众传播效果观?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背景:1.大众传媒迅猛发展使人产生敬畏心理;2.国家政党企业等利用传媒大肆宣传;3.本能心理学与社会学提供理论基础。一战中宣传战史及技巧研究推波助澜)“子弹论”是错误的,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否定了受众的能动性。传播过程描述过于简单。七、试析“有限效果论”JosephT.Klapper,克拉帕对“传播流”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大众传播效果“五项一般定律”:1.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3.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4.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5.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的性质、内容的组织)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总之,克拉帕的这些观点极力强调拉大众传播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成为“有限效果理论”八、简述以下概念和范畴: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传播流,意见领袖与两极传播,强化效果或“补强”效果,“结晶”效果,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传播流研究(无力的大众传播观):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构成该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卡兹《个人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在俄亥俄州伊里县,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进行了实证调查,发现大众传媒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意向的力量。通过随后的分析提出一系列理论(《人民的选择》),包括: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政治既有倾向指数(IPP指数)指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2.选择性接触:受众只接触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3.意见领袖:在传播活动中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特征: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传媒接触大。4.两极传播: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5.强化: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效果27
6.结晶: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7.改变: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的效果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四种(卡兹《个人影响》):1)选择性接触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说明受众对某些媒介或内容具有回避倾向,被回避的媒介和内容是很难产生效果的。2)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的媒介渠道不同,其效果也就不同。3)讯息内容——包括语言和表达等等,其方法和技巧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4)受众本身的性质——受众的既有立场和倾向、他们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会对大众传播效果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罗杰斯《创新与普及》:提出多级传播模式---大众传播过程分两方面:信息流—一级传播;影响流—多级传播九、什么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其代表学者和主要贡献是什么?“说服性传播”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霍夫兰(CarlHovland192l—1961)是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1953年出版了《传播与说服》。其在美国军队进行的一系列心理实验同样证明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直接改变人们的态度。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方法:心理实验法:霍夫兰抽样调查法:拉扎斯菲尔德十、谈谈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和效果观的变化。从20世纪早期的子弹论到40年代至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再到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人们对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早期的子弹论与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都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有利性,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也就是说,前者主张的是一种无条件的、无中介的绝对效果,而后者则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做出的重新评价。十一、试述信源的可信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传播者(即信源)决定着信息的内容,即便是同一内容的信息,如果出于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就不一样。这是因为,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做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传播者的信誉、专业权威性。另一方面,由信源可信性带来的说服效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人脑忘却机制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上升。因此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有重要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即休眠效果)十二、试述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的联系。传播技巧指的是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的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包括: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种给人以“咄咄逼人”的效果,两种给人一种公平的效果。一种适用于原来持赞同态度、文化水平高者,两种适用于原来持反对态度、文化水平低者。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因对相反观点有了心理准备而更有抵抗力。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结论复杂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没有定论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警钟效果:能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的方向发生变化。是一种说服的恐惧效果。没有定论,敲警钟需掌握分寸。十三、试述传播对象的属性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传播效果的形成是一个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不仅传播主体、内容和技巧会对效果生产影响,传播对象自身的属性也同样重要的制约作用。传播对象的属性包括:27
1.人口统计学属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2.人际传播网络3.群体归属关系(意见领袖、群体压力)和群体规范(内在化的价值观念行为)4.人格、性格特点5.个人过去的经验和经历等。所有这些属性都作为人们接触特定媒介或信息之际的“既有倾向”或背景,规定着他们对媒介或信息的兴趣、情感和看法,同时对传播效果发生重要的影响。十四、谈谈意见领袖的特点及其在大众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特点: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2.意见领袖的影响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在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性”和“综合性”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介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的效果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大众传播要取得良好效果,首先必须重视这些意见领袖的存在。十五、简述以下概念和范畴:休眠效果,、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免疫效果、诉诸感情、恐惧诉求、自信心假说。自信息假说:自信息越强,可说服性越低;自信息越弱,可说服性越高。第十二章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议程功能设置理论(theagenda-settingfunction)一、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概要:M.E.麦库姆斯和D.L.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特点:1.着眼点于传播效果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2.考察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宏观的社会效果;3.暗示这种媒介观: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不管客观或歪曲,都会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判断。二、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概念发展之一)①知觉模式(“0/1”效果):报道不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②显著性模式(“0/1/2”效果):对少数议题突出强调会影响;③优先顺序模式(“0/1/2/…N”效果):对一系列议题按优先顺序给予不同报道会影响。△不同类型的“议题”研究(概念发展之二)韦弗:①个人议题:私下认为重要的问题;②谈话议题:与别人交谈、议论时受重视的问题;③公共议题:自我感觉多数人都重视的问题。三种议题的含义和作用各不相同,在传播过程中有融合为一的可能性,传媒对后两种议题的影响更大。三、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研究(概念发展之三)①报纸:通过模式3发挥作用(对长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大,形成“议程”基本框架),可对“个人议题”产生深刻影响;②电视:通过模式2发挥作用(“热点化效果”突出,挑出最主要的“议题”突出强调),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四、“议程设置功能”与受众属性(概念发展之四)①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经验越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27
②受众的媒介信息接触量(接触越多受影响越大);③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④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度高以及从事高层次社会职业的人影响较小)。五、什么是“导向需求”?它对议程设置效果有什么影响?每个人都有了解外部世界的愿望,但世界信息多而杂常人难以判断取舍,需要引导机制帮助判断。大众传播起到了这种作用。一般认为:受众与对象事物关联度高导向需求低;对事物不确定性高导向需求高;媒介使用越方便导向需求越高。六、什么是“属性议程设置”?其特点是什么?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不仅停留在挑出并强调某些议题,还可以通过对某些特定属性的凸显和淡化处理,把对象事物的主导属性传达给受众,从而影响受众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判断。如广告宣传的扬长避短。七、试析媒介议程设置过程背后的力学关系。传播媒介议程设置过程背后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据支配地位的信息源是政府机构和垄断大企业,它们通过新闻发布会和“私下放风”的手段进行信息操作。现代传媒的激烈竞争迫使媒体对这些信息源的依赖加剧,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媒介“议程设置”,从本质上说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我国大众传媒是社会主义媒介,旗帜鲜明的把引导舆论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任务,议程设置理论对我们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有一定启发意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和不足①意义:a.从认知过程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驳斥了“有限论”;b.把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有利于人们认识议程设置的本质,为研究这些资产阶级力图掩盖的问题提供重要契机;c.与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有一定理论接点,对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有启发。②不足:a.只强调传媒“设置”和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b.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虽然效果强大,但不能绝对化。(社会舆论不是单方面被动接受)●沉默的螺旋理论(thespiralofsilence)八、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当自己属于多数优势意见时,倾向于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反之则迫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附和。(即人有“社会孤立动机”)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更强大,持不同意见者更“沉默”。如此循环形成螺旋式过程。该机制普遍存在于“多数意见”、舆论、流行和时尚的形成。如舆论一边倒、关键时刻的意见雪崩。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即意见气候)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认同“优势意见”的产物。社会群体和大众传播是人们判断周围意见的分布情况的主要信息源。媒介影响舆论的三大因素:共鸣效果(多数报道内容高度类似)、累积效果(同类信息持续反复传播)、遍在效果(媒介信息的传递范围空前广泛)。九、如何理解“舆论是我们社会的皮肤”?舆论的双重意义:既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又维持社会整合,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好像皮肤之于人体的功能一样。十、意见气候与信息环境概念的联系?27
信息环境概念是说大众传媒向人们提示的环境不是客观环境本身,而是环境的再现,类似于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该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而且通过人的行为反过来对客观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说明大众传媒具有社会控制功能。意见气候概念是说人有趋同心理,害怕被孤立,在表达个人意见前总是先观察周围的意见环境。说明大众传播能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和制约舆论。二者都强调了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功能,前者强调影响客观环境,后者强调影响舆论,舆论是环境的一部分。十一、试举几种关于舆论概念的基本观点。1.政治哲学观点:把舆论看作“公民的意见”,是“共同体”的最高意志,是民族政治的基础2.社会学观点:社会互动的有机整体3.行为科学观点: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4.社会心理学观点:社会控制机制△“沉默的螺旋”理论要点及评价诺依曼,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1.要点:a.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b.经大众传媒强调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认知;c.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和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2.理论特点:舆论观:社会心理学观点(舆论未必。。。“多数”意见,是表面上感觉中的“多数”,通过从众心理制约。。。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效果观: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不止于认知阶段,包括了认知、判断、行动的全过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力量。3.意义:1.引入社会心理分析,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传统舆论学忽视的;2.强调大众传播的有力性,并正确指出这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3.对媒介的“赋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累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所作的分析,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有重要的启迪意义。4.争议:焦点集中在其理论前提1)趋同行为受条件制约:有无同群体人支持;确信度、新年强弱2)“多数意见”的压力及抵抗力按问题的类型和性质而不同(伦理道德问题有效,技术性问题无效,与自己有无利害关系也有影响)3)“多数意见”压力受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单一民族、保守、安定社会有效;多民族、开放、混乱社会无效)4)忽略了意见“中坚分子”的作用(合意形成机制)●培养理论(cultivationanalysis)十二、“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美国G.格伯纳,60年代后期基本内容:“共识”是社会作为统一体存在的前提,大众传播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中起巨大作用大众传媒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不同于客观现实,受传媒的巨大影响。旨在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的鲜明的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被称作“美国土生土长的批评学派”。十三、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起什么样的作用?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方面有什么样的独特优势?在现代社会,提供“共识”是大众传播的一项主要任务。大众传播通过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工、记录、传达活动,向人们提供外部世界及其变化的信息。它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矛盾的“熔炉”,和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其作用超过传统社会中教育和宗教的作用。电视的优势:1.受众最多;2.不需识字能力;3.视听结合,现场感强;4.伴随一代人成长,与现实世界界限模糊;5.广泛深入社会各阶层。27
十四、什么是象征性现实?即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所提示的现实。这种活动不是有闻必录,也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通过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和提示来进行的。因而,大众传播所描绘的“现实”景象,并不是客观现实的完全再现,而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建构现实。这说明大众传媒有强大的影响力,也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现实”的双重性。与信息环境、拟态现实概念类似。十五、“主流化效果”指什么?格伯纳等人认为传播媒介的“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文化指标研究(culturalindexstudies)制度分析:考察制度性压力对传媒内容倾向性的影响讯息系统分析:揭示传媒的整体倾向性。如美国的传媒总体上反映了占统治阶级地位的利益和价值观念。培养分析:考察大众传播的特定倾向造成的社会结果。讯息系统分析的延伸,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递给受众,潜移默化地“培养”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新闻框架理论(newsframe)十六、什么是“元传播”、框架?元传播:人们为了传播而进行的传播行为,包括对所传递符号的定义及其解释规则的约定。框架: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1.框架作为一定知识体系或认知定势预存于我的大脑中,他来自我们过去的生活经验;2.我们根据既有框架来建构我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与“基模”理论相似。十七、如何理解新闻框架?1.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处理的特定原则2.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表现出来。如“正义”、“非正义”的立场等。3.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因为不可能把所有属性都报道出来。4.对受众的认知、态度、行为有重要影响(框架效应)。但受众具有能动性,会根据个人框架解读新闻。其反应是媒体框架和个人框架互动的结果。十八、新闻框架建构的两种主要机制是什么?1.报道规模控制:报道量、顺序2.具体信息呈现:怎么报十九、什么是“受众框架”?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这种结构和规则来自过去生活经验的积累,并引导受众处理新信息。二十、新闻框架的四种功能:提供问题定义(problemdefinition)、阐释事件原因(causalinterpretation)、提供道德评价(moralevaluation)、示意解决方案(treatmentrecommendation)。●知沟理论(knowledgegap)二十一、简述“知沟”假说的主要观点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地位高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低者,因此大众传媒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原因:1.经济条件;2.传播技能差异(阅读理解能力);3.已有知识存储量差异;4.社交范围差异;5.27
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因素;6.大众传媒的性质。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地位高二十二、“上限效果”指什么?如何评价?J.S.艾迪玛等,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不是无止境,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来得也早;地位低者获得知识的速度慢,但随时间的推移也能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活动的不会使社会“知沟”扩大而是缩小。原因: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非高精尖而是一般知识),受众本身具有上限,现有知识已达上限。评价:这个“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但在人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是否存在则未必;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在某个上限赶上社会地位高者,但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早已大打折扣。所以,通过大众传媒的“知识平均化”效果不可能消除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二十三、简析卡兹曼“信息沟(informationgap)”理论要点1.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使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增大;2.新技术的采用不是均等惠及每个社会成员,现有信息水准较高的人获得信息多(理由:新技术首先在传播活跃、既有信息储量大的群体间普及;需要相关知识;经济条件;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3.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使用电脑等先进机器,能获得信息优势;4.老沟未平,新沟又现认为与经济条件相联系的新媒介技术采用和使用能力是造成“知沟”和“信息沟”扩大的重要原因。二十四、“数字鸿沟”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概念源于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发表的报告。包括ABCD四点:1.Access:基础设施差异,经济地位优者有优势2.Basicskills:使用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差异3.Content:互联网内容特点、信息服务对象等更适合于哪些特定人群4.Desire:上网意愿、动机的差异二十五、简析媒介素养研究媒介素养: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包括:1.使用媒介设备的能力;2.媒介信息的识度能力;3.媒介信息的查询收集能力;4.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5.质疑批判能力;6.信息的加工制作发布能力(传播者的基本能力)研究可分三阶段:1.保护主义阶段(20c初至60s):对大众传媒的负面内容持批判态度,出于保护青少年成长的目的开展2.注重辨识能力阶段(20c60s~80s):承认大众文化的部分合理性,培养人们区分建构现实与真实世界的能力3.能动赋予阶段(20c80s至今):成熟阶段,旨在培养信息社会合格公民●第三人效果理论(thethird-personeffect)二十六、如何理解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其心理学依据是什么?有哪些制约因素?可能引发的后续社会行为?W.P.戴维森,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时存在一种普遍的思维定式(perceptualbias),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特别是宣传或负面信息)对“我”和“你”未必有多大影响,但却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大众传播的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ostensibleaudience)中直接发生,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心理学依据为“自我强化”理论。包括盲目乐观、虚幻的优越感、自我服务式归因。制约因素:1.信息的性质(负面—第三人效果,正面—第一人效果)2.信源的性质:低可信度信源、宣传色彩强烈的信息易引发第三人效果3.社会距离:认为媒介信息对与自己社会距离大的人影响大4.个人因素:年龄大者、学历高者、内行者、预存立场相反、问题与自己关联度高,易引发第三人效果。可能引发:1.支持对媒体管制;2.集合行为(如抢购、挤兑等)27
二十七、谈谈“第三人效果”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该理论与多元无知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有一定渊源。1.与集合行为有一定联系,要求大众传媒既要及时传达危机信息,又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危机信息,防止不实报道、炒作报道引发社会混乱。2.网络立法应以民意为基础,但又不能完全被表层舆论左右,而应该科学调研合理制定。3.作为强效果力量,不仅显示了大众传媒的影响力,而且揭示了传播效果产生的复杂性。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1.什么是国际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有哪些?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其首要特征是政治性。主体包括:国家、国际机构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联合国)、超国家机构supra-nationalorganization(欧盟、世贸组织)、同盟或地区集团alliancesandregionalblocs(北约、华约、东盟)、跨国组织或运动trans-nationalorganizationsandmovements(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国内集团或组织sub-nationalgroups(政党、公会)、个人。2.什么是全球传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理解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1)与科技发展和全球信息化密切相关;2)传播主体多元化;3)互联网作用变大;4)全世界、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重视;5)政治性;3.谈谈全球信息化的冲击和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政治全球化的加速: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界限模糊;地理政治向全球政治变化。(Gaiapolitics地球政治学)(3)文化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4)改变着国际传播媒介的形式和内容4.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状态反映了什么性质的问题?1)全球信息化过程在不断加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富有国和信息贫困国两极分化现象。2)少数西方国家控制着当今世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造成了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等结构。信息和传播上的劣势,意味着在国际竞争中的劣势,意味着受控制和受支配的地位。应当建立“公平、合理的新世界传播秩序”。5.简述“世界新秩序”论争的过程及其实质?分为三阶段:一、1973年《阿尔及尔宣言》到1978年《大众传媒宣言》。发展中国家集结力量时期,不结盟运动发挥重要作用。二、1978《大众传媒宣言》到1980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争论的激化时期。三、美英退出联合国至今。教科文组织财政发生困难,做出让步;发展中国家坚定支持新世界信息秩序的建立。新世界信息秩序的实质是如何看待信息的“自由流通”问题。发达国家主张绝对自由,发展中国家并不完全反对,但应尊重保障各国各民族的传播权利。6.名词解释:1)《阿尔及尔宣言》: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认为现存的传播渠道阻碍各国自由而迅速的传播与沟通,发展中国家应采取行动改变这一体系。是“新世界信息秩序的建立”之争的开端。2)《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1976年不结盟国家在印度举行首脑会议通过。要点:1世界信息流通不平衡,发达国家占优,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2这种不平衡加深了殖民时期统治与依附的关系;3世界信息发布权掌握在少数几个西方通讯社手中;4信息自由只是少数发达国家的骗局,事实上否定了其他国家客观传播信息的权利。3)《大众传媒宣言》: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发布。规定了大众传媒活动的一般准则和规范,但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4)《多种声音一个世界》:1980年麦克布莱德委员会(成立于1977年附属于教科文组织,发展中国家占多数)提出。该报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立场、观点、要求,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中取得重大胜利。5)《塔罗瓦尔宣言》:1981年西方国家在法国塔罗瓦尔召集了“自由之声”集会,认为教科文组织决议将会导致各国政府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控制,西方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付出了过于昂贵的代价,必须坚决予以抵制和反对。7.试析国际新闻选择中的价值标准27
构成新闻价值的因素是复杂的,既包括客观要素(如5W),也包括记者编辑的社会背景、个人心理因素,还包括传媒组织的政治、经济、文化目标和利益。国际新闻通常体现着传播媒介的政治立场和态度,问题在于,流通中的国际新闻大都是根据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价值标准选择加工出来的,服务于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利益,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危害。这正是国际报道中“新闻价值”研究的目的。1.什么是信息主权?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是什么?信息主权,即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自主进行管理的权利,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1对本国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利用的权利;2自主确定本国信息活动与传播体制的权利;3对本国信息输出和外国信息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2.试析冷战结束后个别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的主要策略1)军事手段(伊拉克战争、轰炸南联盟)2)经济制裁(对伊朗利比亚的制裁、亚洲金融危机)3)信息手段(利用民族矛盾挑动内战、利用人权问题发难)3.什么是文化帝国主义或媒介帝国主义?它有哪些特点?定义:“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过程中,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过程。”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现代帝国主义总过程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大众传媒无疑是最为有力工具,因此也称“媒介帝国主义”。特点:(1)以市场为主要渠道,借助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进行扩张。(2)其扩张是通过文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的,是某种文化价值的扩张。(3)主要载体是信息产品。如广播电影电视书刊。名词解释:TheConventiononTrans-frontierTelevision《跨国界电视公约》:1989欧共体,西欧国家为了应对美国商业文化产品的冲击。说明对美国文化扩张的担心由发展中国家扩大到美国自己的西方盟友。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1.传播学形成于什么时期?哪些因素推动了传播学的诞生?20c初至40s美国,它的形成有多种因素:1)传播媒介迅猛发展(报刊电影普及,广播迅速发展);2)媒介宣传在同期战争与革命中的巨大作用(两次世界大战的信息心理战,苏联的革命宣传)3)相关学科迅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2.谈谈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包括:欧洲源流:塔尔德(模仿理论)、齐美尔(网络理论)美国源流:杜威、库利、帕克、米德Tarde塔尔德: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切社会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传播是最基本的互动渠道。Simmel齐美尔:德国社会学家,形式社会学创始人。认为人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连结,搞清个人在传播链中的位置是解释个人行为的根本。Dewey杜威:美国哲学家教育家。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传播有力说)。Cooley库利:美国社会学家。提出“初级群体”和“镜中我”(looking-glassself)概念。Park帕克:社会学芝加哥学派领袖。在解释人的行为上提出社会互动理论(传播对形成人的社会性有重要作用),反对本能论。Mead米德:社会心理学互动理论创始人之一。提出“主我”“客我”(IandMe)理论。Lippmann李普曼:美国政治学家、新闻工作者。提出“拟态环境”、“刻板成见”概念(大众传播有力说)3.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和学科创始人是谁?他们各自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拉斯韦尔(Lasswell):宣传与传播研究美国现代政治学创始人之一。1927《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队一战中的宣传策略和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1948《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提出了5W模式(有单向性和直线性的缺陷,但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卢因(Lewin)与“把关人”研究柏林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主要专业领域是群体力学,研究了不少群体传播的问题。卢因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出了“把关人”概念。27
●霍夫兰(Hovland):说服效果实验耶鲁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经验性传播学研究对传播学发展影响最大。提出“两级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响,对否定“子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拉扎斯菲尔德对研究方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把传播学引向经验研究方向,改进了抽样调查法和量化分析法。●施拉姆(Schramm):创立传播学科先后创办伊利诺伊大学传播学研究所(世界第一个)、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研究所。1.香农的信息传播论和威纳的控制论对传播学研究有什么贡献?提出适用于自然界和社会一切领域的普遍的信息概念,大大开拓了传播学的研究视野。提出“香农—韦弗”传播过程基本模式(第四章)。控制论把反馈的概念引入传播学,有利于理解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互动性。2.什么是传播学经验学派?谈谈美国经验学派的特点。经验学派一词,在广义上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与主要以思辨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美国经验学派的两个重要特点: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和多元主义的社会观。主要学者:拉斯韦尔、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卡兹。3.谈谈经验性方法的意义和局限性。反对纯主观的抽象说明,主张从环境或外部变量出发来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客观规律。是社会科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局限:1社会现象和人是复杂的,而可用的经验材料有限,不足以解释;2主要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概率误差)、控制实验法(控制条件说明不了复杂的社会现实)有其理论缺陷;3适用于微观层面,对社会历史过程、宏观社会结构束手无策;4由于学者的背景、价值观不同,其研究并不像其标榜的那样“纯客观”。4.什么是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传播观上它与经验学派有何分歧?在社会科学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建立,以欧洲学者为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马尔库塞、阿多诺(Adorno)等。强烈批判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方法论:辩证分析法和经验研究法;社会观(根本分歧):阶级社会观和多元社会观;传播观:大众传媒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工具VS传播是控制人和实现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5.批判学派中包含了哪些主要流派或理论?各有什么特点?1)政治经济学派:经典马克思主义观点。焦点问题是现代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认为大众传媒的活动最终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该派主要从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上来揭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在矛盾和制度的非合理性,对于传播内容本身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2)“文化研究”:又称伯明翰学派。新马克思主义观点,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该学派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3)意识形态“霸权”理论。支配阶级实现“霸权”的手段不是通过直接的高压政策,而是通过决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向,使被支配阶级对现有权力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认同或从属意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大众传播制度就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霸权装置”之一,通过日常的新闻报道、宣传和广告活动,把支配阶级特殊利益描述为社会的“普遍利益”,其目的是操作形成“虚假的社会合意”。4)哈伯马斯的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提出通过改善“传播的合理性”来实现社会变革的观点。主张通过扩展“没有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建立基于“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关系。他的传播观中带有明显的“普遍主义”和“伦理主义”的色彩。6.“文化研究”学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2)大众传播可以分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两个过程;3)大众传媒的符号化活动,本质上是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进行“编码”;4)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不完全被动,会对文本讯息做出多种多样的理解。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27
1.谈谈调查研究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调查指为获得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科学知识,通过一定程序进行数据或资料的收集、记录、统计、分析,以揭示其规律的研究活动。调查是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2.传播学的调查研究大致可分为哪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准备阶段:确定调查课题,明确调查目的;实查阶段:根据调查方案实际选出并接触调查对象,从事数据收集作业;数据处理阶段:把收集到的分散数据加以整理和统计。3.简述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原理与掷骰子或抽签相同,能保证对象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被选中的同等概率机会。一般用于小规模的调查。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样本间距=调查对象总数/样本数省略小数点。简单省力,但对象总体中各构成单位的排列必须是随机的。分层抽样:也称分类抽样。使大规模抽样变得容易,提高推断的精确度,便于数据处理阶段对不同属性的群体进行分析比较。按等比例方法分配每个层类的抽出数量。多级抽样:也称多阶段抽样。在大规模调查中经常使用。级数越多误差越大。4.内容分析主要应用于哪些研究目的?传播效果研究、文化指标研究、比较拟态现实与客观现实、文本分析。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5.什么是文化指标?为什么说大众传播内容是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文化指标?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内容是反映社会状态及其特点的重要指标。传媒在塑造社会文化方面,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对社会的看法。6.试述几种主要的内容分析量化表示方法。出现的有无(1或0)、出现的频度(多用于两组信息间的比较)、传播的时间量和空间量(报道了多长时间用了多少版面)、传播强度(如语气不同,常用加权方法计算)7.传播学中的控制实验主要关注哪些条件?信源、信息内容、传播方法和技巧、受传者的社会条件、受传者的个性条件8.什么是所罗门4组控制实验?其特点是什么?略2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会计习题答案.doc
-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习题及答案.doc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十章典型真题解析及答案.doc
- 会计从业资格证教材课后习题及解析.doc
- 会计基础实务(第二版)课后练习题答案.doc
- 会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doc
- 会计学习题及答案.doc
- 会计学答案.doc
- 会计理论章后习题参考答案(修订)_.doc
- 体育概论复习题及答案.doc
- 保护生物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doc
- 保险学习题(无答案)全部.doc
- 信号与线性系统课后习题答案5.pdf
-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习题答案.pdf
- 信息安全概论习题答案.doc
- 信息安全课后习题2答案(段云所版).doc
- 信息检索习题以及答案.doc
- 信息检索习题及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