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50 KB
  • 11页

形式逻辑学 第四版(华东师大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 11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练习答案第一章 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P13-14)一、1、逻辑学;客观规律。  2、思维规律。  3、客观规律。  4、某种理论、观点、看法。二、1、(b)。2、(b)第二章 概念(P43-49)二.(1)单独、集合;(2)普遍、非集合;(3)普遍、集合;(4)普遍、非集合;(5)普遍、非集合;(6)普遍、集合。三.字母ABCD分别表示先后出现的概念(见下页)六.全部错误。理由:1、使用了否定;2、循环定义;3、定义过窄;4、循环定义;5、隐喻;6、定义过宽;7、定义过窄;8、定义过宽。1、2、3、4、5、6、7、8、            orABBDDCABCDAABCCABB CDACBABCAABC七、全部错误。理由:1、是分解;2、混淆根据、子项相容;3、不是划分;4、子项相容、划分不全、混淆根据;5、混淆根据、子项相容;6、是分解;7、多出子项;8、划分不全。九、1、内涵、外延。2、交叉、反对。3、不相容(全异)、同一。4、(略)。5、定义过窄。6、真包含(同一)、不相容(全异)。7、限制、概括。8、多出子项、划分不全。十、acdd(c)cdac第三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P77-81)一、(3)、(5)直接表达判断。二、AAAEOIA(a)E三、1、不能,能。2、能,能。3、(略)六、(3)正确。七、1、SOP。2、真包含于。3、全同、真包含于。4、真假不定。5、特称、肯定。6、SIP真。八、cdddcd九、dedebcbc十、SIP、SOP取值为真,SIP可换位:SIP®PIS。十一、推导一:ABC三句话分别是性质命题SAP、SaP、SEP,a与E是反对关系,必有一假,所以根据题意SAP必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推导二:A句与C句是反对关系,不可同真,必有一假,所以B句真,B句真则C句假,所以A句亦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十二、推导:SIP与SOP是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所以POS必假,P真包含于S或与S全同,即S真包含P或与P全同,而前者使AB两句话均真,不合题意,所以S与P全同。十三、分析:“该来的(人)不(是)来(的人)”可推出“来(的人)不(是)该来的(人)”(SEP®PES)。“不该走的(人是)走了(的人)”可推出“ 不走(的人是)该走的(人)(SAP®SEP®PES®PAS)第四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P110-114)一、1、第一格AAA式。2、第三格AAI式。3、第二格AEE式。4、第二格AEE式。二、1、大项扩大。2、中项不周延。3、四概念。4、中项不周延。5、中项不周延。6、中项不周延。三、1、答案不唯一。2、MIP3、MOP4、PAMMASMASSOMSIPSOPSOP四、1、结论是“有些A是C”或“有些C是A”。2、可推出“所有A不是C”或者“所有的C不是A”。3、能,结论是E或O。4、结论是O,因为前提有特称,有否定。5、不能。只有EEE式可以使三个项都周延两次。而两个否定句不能推出结论。6、结论否定,大项周延,而I的主谓项均不周延。五、“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中国人生疮。”小项扩大。“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你生疮。”四概念。“你说谎,卖国贼说谎,你是卖国贼。”中项不周延。“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我的话是不错的。”六概念。六、1、“a与b全异,b与交叉c”分别得出“所有a不是b,有的b是c”,可推出“有的c不是a”。a与c的关系有三种可能:真包含于、交叉、全异。2、“a包含b,c包含b”即“b真包含于a,b真包含于c”,可分别得出“所有b是a,所有b是c”,可推出“有的a是c”。a与c的外延关系有4种可能: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七、1、正确。2、性质命题不是肯定。3、媒介项不周延。4、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变得周延。八、1、结论如果是肯定,小前提必肯定(2分);结论如果是否定,大项必周延,大前提是特称,只有大前提是否定,才能保证大项周延,小前提必肯定。……(3分)2、第四格里大前提是特称否定,结论必否定,大项必然不当扩大;(2分)小前提特称否定,大前提必肯定,中项必然不周延。所以……(3分)3、前提中最多有三个项周延,且必须是A与E组合,结论必否定,大项必周延,中项再周延两次,小项必不周延,结论必特称;(3分)前提如果少于三个项周延,中项周延两次,大小项都将不周延,结论必然是特称肯定。所以……(2分)4、小前提否定,大前提必肯定;(2分) 结论必否定,大项必周延,大前提已然肯定,必须全称才能保证大项周延,所以……(3分)5、矛盾的命题肯定否定必相反;(1分)AB肯定,则C必肯定,D必否定;(2分)AB中有一否定,则C必否定,D必肯定,所以……(2分)九、1、“M与P不相容”得出“所有M不是P”,与“所有M是S”推出“有的S不是P”。S与P的外延关系有三种可能:真包含,交叉,全异。2、“M真包含于P”得出“所有M是P”,与“有些S是M”推出“有些S是P”。S与P的关系有4种可能:全同,真包含(于),交叉。3、“M真包含S”即“S真包含于M”可得出“所有S是M”,与“所有M不是P”推出“所有S不是P”,S与P的关系是:全异。十、(1)、(2)、(4)有效;(3)无效(大项扩大)。十一、1、对称、传递;2、反对称、传递;3、对称、非传递;4、对称,反传递;5、非对称、传递;6、对称、传递。十二、1、违反对称性关系原理;2、违反非传递性关系原理。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上)(P133-136)一、1、p∧q2、p∧q3、p¬q4、p«q5、p¬q6、p∨q7、p强析取q8、p¬q9、p®q10、p®q二、1、真。2、假。3、假。4、否,如选言、假言、负命题。5、只有能打开,才说明曾使用过。若甲不能打开,可断定未曾使用过,甲在说谎,收录机不是他的。三、1、错。相容选言推理,不能用肯定否定式。2、错。充分假言推理,不能用否定前件式。3、对。分号前的话等于“只要是快车,就不在这一站停车”,充分假言推理,可以用否定后件式。4、错。是充分假言推理,不能用肯定后件式。四、1、他如果能跳过这道沟,就一定是运动员。(他如果不是运动员,就不能跳过这道沟)。2、如果X大于5,那么X大于3。(如果X不大于3,就不会大于5。3、如果畏惧艰险,就不能胜利到达顶点。(如果要胜利到达顶点,就要不畏艰险。)4、他如果不会下围棋,就会打桥牌。 (他如果不会打桥牌,就会下围棋)。五、ddccbc六、1、小蓝的书包要么是黄的,要么是白的(书包颜色和姓氏不同);(2分)小蓝的书包不是黄的(背黄书包的说话,小蓝回答);(2分)所以小蓝的书包是白的;(2分)小黄的书包是蓝的;(2分)小白的书包是黄的。(2分) 2、由b与c可得(1)“手表不是在宿舍丢失的”;(3分)由(1)与a可得(2)“手表是在校园或大街上丢失的”;(3分)由d与e可得(3)“手表不是在校园丢失的”;(2分)(2)与(3)可推出“手表是在大街上丢失的”。(2分)3、由c可得(1)“零点时商店灯光灭了”;(2分)(1)与e可得(2)“乙的证词正确”;(2分)(2)结合d可推出(3)“作案时间在零点之前”;(2分)(3)与b可得(4)“甲未盗窃财物”;(2分)(4)与a可推出“盗窃财物的是乙”。(2分)4、假设C假,则否定了A、B的前件,A、B必同真,不符合题意,假设不成立;所以C真A、B假;所以A、B的后件均假,即“乙是第二,丙是第三”;“甲不是第一”,所以“甲是第四”;剩下的“丁是第一”。5、由(c)得(1)“S不与P全异”,(1)与(a)可得“P与M全异”,可得(2)“所有P不是M”; 由(c)得(3)“S不与P叉”,(3)与(b)可得“S与M不全异”,可得(4)“有S是M”;[当然也可推出(5)“有S不是M”、(6)“所有S都是M”,但(5)与(2)推不出,(6)与(2)可推出“S与P全异”,与(c)矛盾。](2)与(4)可推出“有S不是P”,S与P是真包含、交叉或全异,结合(c)可得“S真包含P”,可得(7)“有S是P”,(7)与(2)可推出“有S不是M”,所以S与M真包含、交叉或全异,而S与M不全异,所以“S与M真包含或交叉”。 SPMSPM第六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下) (P152-157)一、1、如果做坏事,就要受到惩罚。2、如果不通过考试,就不能录取(如果要被录取,就要通过考试);并非不通过考试而能录取。3、假;真。4、假;真。5、假。6、小王或者不是大学生,或者不是运动员;小王如果是大学生,就不是运动员(小王如果是运动员,就不是大学生)。7、真;真。8、他不去。9、并非p而且q(非p或者非q)。二、ddaccd三、deabadadbebc四、abcdeacdeabecde五、(1)a.否。b.是。c.是。d.是。(2)否。是必要条件。(3)p∧q假,p∨q真。(4)甲不去,乙也不去。(5)不能;能。(6)小张去,小刘也去。(7)a不是重言式,b、c是重言式。六、1、由a与b可得(1)“小张在做习题”,(2分) 依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2分)(1)与b可得(2)“小方在读报”,(2分) 依据: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2分)最后得“小李在写家信”。(1分) 依据: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1分)结论:小张在做习题,小李在写家信,小方在读报。2、a、b、c可分别写成公式:a.(p∧q)®﹁rb.﹁(﹁r∨﹁s)c.s®p﹁(﹁r∨﹁s)®(r∧s)®r(r∧s)®s(s®p)∧s®p[(p∧q)®﹁r]∧r®﹁(p∧q)®﹁p∨﹁q(﹁p∨﹁q)∧p®﹁q所以,甲和丙通过了四级考试,乙没有通过。3、由a得(1)“所有的A是B”,(1)与b可得(2)“有C不是A”;C与A真包含、交叉或全异,所以(3)“C不真包含于A”;(3)与c可得“C真包含A”,即“A真包含于C”,所以可得(4)“所有的A是C”;(4)与(1)可推出(5)“有C是B”,(5)与b可推出C与B的关系是真包含或交叉。BCCABA第八章归纳推理(P196-198)一、1、简单枚举。2、完全归纳。 3、科学归纳。二、(2)、(4)可借助完全归纳推理得出。三、1、“磨擦会发热”,简单枚举(科学归纳)。2、“销石能溶解于水”,完全归纳。3、“声音是物体振动发出的”,科学归纳(简单枚举)。四、1、求异法。2、求同法。3、剩余法。4、共变法。5、求同求异并用法。第九章 类比推理与假说(P205-206)一、babb二、类比推理,其中(1)(3)(4)为“机械类比”。第十章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P220-224)一、1、同一律。2、排中律。3、矛盾律。4、排中律;如果老王是党员,他就是干部。二、dbbdd三、(4)(6)(10)无错误。(1)(2)(3)(7)违反了矛盾律;(5)违反排中律;(8)(9)违反同一律。四、1、偷换论题。2、自相矛盾。3、模棱两可。4、正确。五、1、自相矛盾:“精神病人可以提出不参加战斗的理由(他本人应当提出……)”与“精神病人不能提出……(假如他意识到……没有精神病)”。2、违反同一律。两人对“围绕松鼠走了一圈”这一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同一。第二个人偷换论题。3、师生二人均“自相矛盾”:他们同时肯定了“依照我们的商定付款”和“依照法院的判决付款”这两个矛盾的命题。但学生是以其人之道,还自其人之身,构筑了一个反二难,是驳斥错误二难推理的一种方法。4、小陈认为丁队夺冠,小唐认为丁队不可能夺冠,所以两人的猜测矛盾。必定一真一假;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个人正确,必定是小陈或小唐,则小张和小徐猜错;小张认为“甲队将不是冠军”,所以“甲队夺得冠军”。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个人猜错,也必定是小陈或小唐,则小张和小徐正确;小徐确信“乙队将夺魁”,所以“冠军属于乙队”。简答题举例简述“逻辑”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含义。简述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和性质。简述概念与语词的关系。简述概念的种类及划分的逻辑根据?简述命题与语句的关系。简述定义的逻辑规则及违反定义规则的逻辑错误。简述划分的逻辑规则及相应的逻辑错误。简述性质命题的分类及相应的逻辑形式。 简述推理的种类及划分的根据。简述换质法推理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简述换位法推理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简述关系推理所依据的关系的种类和各自的性质。简述直言三段论推理的基本逻辑规则。简述混合关系三段论的逻辑规则。“穆勒五法”是指哪五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简述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种类和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逻辑错误。综合题补充练习1.已知: (1)如果甲和乙都是党员,那么丙不是党员;(2)只有乙是党员,丁才是党员;(3)甲和丙都是党员。问:乙和丁是否是党员?请写出推导过程。推导过程:由(3)得(4)“甲是党员”与(5)“丙是党员”。由(5)“丙是党员”和(1)得(6)“甲不是党员或乙不是党员”。由(4)与(6)得(7)“乙不是党员”。由(2)和(7)“乙不是党员”得(8)“丁不是党员”。结论:乙和丁都不是党员。2.已知:(1)只有破获03号案件,才能确认甲、乙、丙三人都是罪犯;(2)03号案件没有破获;(3)如果甲不是罪犯,则甲的供词是真的,而甲说乙不是罪犯;(4)如果乙不是罪犯,则乙的供词是真的,而乙说自己与丙是好朋友;(5)现查明,丙根本不认识乙。问:根据上述已知情况,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罪犯?谁不能确认是罪犯?请写出推导过程。推导过程:由(1)与(2),可推出(6)或甲或乙或丙不能确认是罪犯。由(4)与(5),可推出(7)乙是罪犯;由(3)与(7),可推出(8)甲是罪犯;由(6)、(7)与(8),可推出(9)丙不能确认是罪犯;结论:甲、乙是罪犯,丙不能确认是罪犯。3.已知:①只有甲没出国或乙没出国,丙与丁才出国;②有人说“丙没出国或丁没出国”,事实正好相反;③乙出国了。问:由上述已知前提能确定甲、丙、丁中谁出了国?谁未出国?写出推导过程。推导过程:由②得④丙出国而且丁出国;由①和④得⑤甲没出国或乙没出国;由③和⑤得甲没出国。结论: 丙、丁出国,甲没出国。 4.中国达人秀决赛前,甲、乙、丙、丁、戊五人预测冠军得主:甲:若冠军不是A,则也不是B。乙:冠军是D但不是C。丙:冠军不是D也不是E。丁:冠军不是A而是B。戊:冠军将是C。比赛结束后,发现五人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请问,谁是中国达人秀决赛的冠军?谁的预测正确?请写出推理过程。推导过程:甲和丁的预测是矛盾关系,所以甲和丁的预测必有一人正确;只有一人正确,所以乙、丙、戊的预测都是错误的;戊错误,所以C不是冠军;乙错误,所以D不是冠军;丙错误,所以E是冠军;所以,冠军是E,甲猜测正确。5.已知:下列命题中,S、M、P、A、B、C、D都是概念。(1)如果“有M是P”,那么“所有的A是B”。(2)只有“有的D是C”,才“有S不是M”。(3)要么“有的C不是A”,要么“所有的A不是D”。(4)并非如果“所有的A不是D”,那么“有的A是B”。求:S与P的外延关系。由(4)可得(5)“所有的A不是D”和(6)“所有的A不是B”;(5)和(3)可得(7)“所的C是A”;(7)和(5)可得(8)“所有C不是D”;(8)和(2)可得(9)“所有S是M”。(6)和(1)可得(10)“所有M不是P”,(9)和(10)可得“所有S不是P”。所以S与P的外延关系是“全异”。6.警察抓住了A、B、C、D、E五名犯罪嫌疑人,经讯问,五人作了如下回答:A:“如果不是C干的,那么也不是D干的。”B:“是D或E干的”。C:“不是我干的”。D:“如果不是B干的,那么也不是A干的”。E:“不是B干的而是A干的”。经进一步调查得知,作案者是这五名犯罪嫌疑人中的某一人、并知道其中一人说了假话,而其余四人说了真话。试问:谁说了假话?是谁作的案?写出推导过程。推导过程:D、E说法矛盾,其中必有一假;A、B、C三人必然说真话;A和C可得(1)“不是D干的”;由B和(1)可得(2)“是E干的”;由(2)和E可得(3)“E说了假话”。结论:说假话的是E,作案的是 E 。 7.在下列情况下应怎样走棋?(写出推导过程和推理依据)①要么出车,要么走炮,要么跳马。②若出车,则马被吃掉。③若不出车,则炮走不得。④马不能被吃掉。(1)由②与④可推出⑤“不出车”。依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2)由⑤与③可推得⑥“炮走不得”。依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3)由①、⑤、⑥可推得“跳马”。依据: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结论:应该跳马。8.战士王坚的家里经济比较困难,最近,王坚的父亲收到以王坚名义汇来的一笔钱。王坚的父亲写信到部队,说钱收到了。王坚感到莫名其妙。后来有几位战士反映:(1)刘新说:“这钱或者是王小路寄的,或者是李小冰寄的。”(2)叶青说:“这钱是陈波寄的。”(3)陈波说:“这钱不是李小冰寄的,也不是王小路寄的。”(4)周航说:“这钱如果不是江敏寄的,那么就一定是陈波寄的。”(5)李凌说:“这钱不是谢军寄的。”事后查明:只有一个人反映的情况是符合事实的。请问:这钱是谁寄的?请写出推导过程。①(1)和(3)是矛盾关系,必定一真一假;②只有一人反映实际情况,所以其他三人话假;③由(2)假可得(6)“钱不是陈波寄的”;④由(4)假可得(7)“钱不是江敏寄的”;⑤由(5)假可得(8)“钱是由谢军寄的”。结论:钱是由谢军寄的。9.从下列前提出发,能否推出甲是否参加自学考试,如能推出,请写出推导过程。(1)如果甲参加自学考试,则乙参加自学考试;(2)只有乙不参加自学考试,丙才参加自学考试;(3)若戊参加自学考试,则丁不参加自学考试;(4)或丙参加自学考试,或丁参加自学考试;(5)戊参加自学考试。推导过程:由(3)和(5)可推出:(6)“丁不参加自学考试”;(充分条件肯定前件式)由(4)和(6)可推出:(7)“丙参加自学考试”;(相容选言否定肯定式)则(2)和(7)可推出:(8)“乙不参加自学考试”;(必要条件肯定后件式)由(1)和(8)可推出:“甲不参加自学考试”。(充分条件否定后件式)结论:甲不参加自学考试。10.小提琴比赛决赛前,八位观众在一起议论比赛结局:  甲:F和C,至少有一人会得奖。  乙:B不会得奖,而E将得奖。   丙:A、B均不得奖。  丁:D可能不得奖。  戊:若E得奖,那么B也一定会得奖。  己:F和C均不得奖。  庚:D必定得奖。  辛:A得奖。赛后发现,只有三人猜对。请判定究竟谁得奖,并请写出推导过程。推导过程:八人议论中“甲和己、乙和戊、丁和庚”分别矛盾,其中必有三句猜对;只有三人猜对,所以“丙和辛”猜错;丙错可得(1)“或A或B得奖”;辛错可得(2)“A不得奖”;(1)和(2)可得(3)“B得奖”。结论:B得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