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50 KB
  • 2页

箱式变电站设计任务书

  • 2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SY-025-BY-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马春野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13-2指导教师姓名秦杰职称讲师从事专业自动化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小区室外箱式变电站设计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进行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短路电流计算、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等)、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设计、各器件继电保护和整定设计以及防雷保护的配置,最后实现对小区室外箱式变电站进行一次全系统整体的探索设计,从而为箱式变电站的理论方面作出一点贡献。设计意义:箱式站在国外已普遍使用,在我国,箱式站的制造厂家越来越多,使用也越来越多。在这方面必须熟悉国际标准在这方面的规定,特别是对内部故障电弧的试验方法和试验判据,借鉴国外在防御内部故障电弧上采取的种种措施,提高箱式站防御内部故障电弧的能力,使之最好不发生,一旦发生,也能将其影响减至最小。结合我国的实际,完善箱式站的多种功能,以优良的性能、创新的结构、优质的服务,迎接来自国内同行的挑战。总之,展望未来,箱式变电站在我国广大城市、农村、工矿企业、公共建筑设施中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将以其物美价廉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使我国的电网运行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设计内容:本设计主要对10kV箱式变电站进行设计,系统的阐述了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特点以及其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危险性分析,包括箱变散热和增容问题以及电容间存在的隐患。其次是限制措施的设计,包括对前面问题的解决方案的阐述。再次是参数的计算,包括无功补偿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等。最后一步是设备的布置,包括箱式变电站的设计以及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等。技术路线:了解并掌握10KV箱式变电站的国内外现状特点和发展前景,查阅资料,结合电力系统方向所学专业课程以及他人的设计、研究成果,掌握箱式变电站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并归纳、创新出自己的研究方案。在借鉴箱式变电站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对10KV箱式变电站电气主接线、二次接线的设计、电气设备的平面布置、电气设备选型、防火、防雷、接地、防电磁辐射、防噪声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设计思路。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根据题目审定表所提供的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降压变电所设计规范》等技术规范、规程为标准。参考《电力工程设计手册》、《电气二次接线识图》、《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中低压配电实用技术》、《配网设备的特性与选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等书籍,结合上面的计算和分析,设计应满足小区的供电要求,有过载保护的能力。能达到95%的过电压和防雷水平。并进行详细可靠的计算,考虑是否加入无功补偿设备。给出2-3个主接线方案,设计主接线图,用AutoCAD绘制,通过经济计算和其他相关计算,从中选择最优方案。最后设计该箱式变电站的设备布置,通过AutoCAD绘制。 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1)第1周:按照毕业设计题目审定表的要求查找、学习相关资料。(2)第2周:了解10kV箱式变电站设计的现状,清理设计思路,撰写开题报告。(3)第3周:开题答辩(4)第4-5周:设计电气主接线以及电气设备平面布置,绘制电气图。(5)第6-12周:危险性分析和设计限制措施,计算参数值。(6)第12-14周:主变压器以及其他设备的型号选择,防火防雷等设计。(7)第15-16周: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8)第17周:整理设计资料,准备答辩。五、主要参考资料[1]孟宪章.10/0.4kV电力变压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2]秦峰.国产化箱式变电站的发展和应用[J].北京: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4.[3]王灿.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磁集成式10kV箱式变电站[J].北京:电工技术学报,2016.[4]李安.箱式变电站设计、安装、维护、检修与技术标准全[M].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2005.[5]李维健.谈箱式变电站在城区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北京: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6]薛卜玮.10kV箱式变电站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J].陕西:陕西电力,2016.[7]张曙云.农村配电网无功补偿最佳优化配置[J].天津:电源学报,2016.[8]张之昊.应用于农村配电网的测量点于补偿点分离式无功补偿设备及其优化配置[J].北京:电工技术学报,2015.[9]任冠民.变电站入地短路电流的计算讨论[J].北京: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0]李谦.变电站内短路电流暂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J].湖北:高电压技术,2014.[11]白宝成.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设计探讨[J].北京:科技传播,2014.[12]王刚.变电站防雷接地保护的设计与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6.[13]C.Bengtsson.StatusandTrendsinTransformerMonitoring[J].IEEETransonPowerDelivery,1996.[14]L.Balgard,L.Lundin.MonitoringPrimaryCircuitTemperatureandBreaderConditioninMVSubstations[J],ABBReview,1993.六、备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教研室(系)主任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