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6页

延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情况和思索

  • 6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情况和思索  摘要:延吉市地处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部、长白山北麓。流域属于长白山脉,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多,平地少,相对高差大。流域地貌类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台地、阶地、洪积扇、山间谷地和河谷平原等,其中山地比例较大,河谷平原比例较少,山地植被良好,丘陵台地自然植被遭到了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谷平原地势平缓、宽阔、绝大部分已开垦为农田,土质肥沃,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主要产粮区。关键词:农村饮水问题中图分类号:TU991.25文献标识码:A从延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来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城区工业、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大部分均开采利用地表水,而地下水的开采量仅占总量的10%。无论是地表水、地下水经防疫部门检测后认为水质污染都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工业污水,高锰酸钾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过高;农村水资源污染主要为农药,化肥渗入地表水,家畜及人的粪便渗入地表水,饮用水的硬度较高,而农村饮用水多为浅层水、地表水或山间泉水。6 由于延吉市农村人口的增长,管网老化,地下水位下降,水量不足等原因,居民现饮用手压井水,水质无法保证,影响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为使农民吃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保证农民的生产、生活用水的质量,且交通不便,致使当地的经济开发相当缓慢,需投入很大精力解决吃水问题,对农民提高收入、改善生产结构带来诸多困难。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果近几年,国家、省及地方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延吉市致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自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启动以来,总投资2400多万元,建设深井、自来水管网、水处理设备等,共完成115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四个镇6.4万多名农村群众。这些工程的建设,使延吉市农村饮用水源明显改善,农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生存环境明显优化,极大推动了农村饮水安全事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使得我市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问题与应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农村饮水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距离发挥工程长远效益、建立安全饮水长效机制仍存在诸多问题。6 1、运行管护机制尚不明确。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单位性质界定不明晰,导致工程运行管理及维修养护缺乏稳定经费来源,只能维持工程的基本运行,无法提取折旧费和修理费;农村饮水工程建后未进行产权移交,产权不清,管理主体不明确,维护管理责任难以落实;此外,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村里供水工程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业务素质较低,不能适应工程日常管理工作要求。2、水价核定和水费收管难度大。农村饮水工程供水成本过高,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尚未建立。主要原因:一是农村饮水工程单个工程规模小,供水量少,制水成本相对较高,二是工程用电成本高,不同地区、不同工程类型的差别,单项工程供水成本差别较大,现行水价大多数低于全成本水价,仅能满足简单运行要求。同时,农村饮水工程的服务对象是农民,农民的水价承受能力非常有限,从而导致要按成本征收水费很困难。3、维修养护基金尚未建立。由于农村饮水工程权限不清,仍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使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护经费的筹措难以落实,更谈不上建立长效的维修基金;水利部门与发改、财政等就维修基金的建立、数额等问题仍不尽一致,协调难度较大;相对于庞大的已建工程数量,维修基金的总额与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政府财政是维修基金的主要来源,而目前地方财政的财力和拿出的资金还非常有限;还有缺乏有关政策依据和制度规范,使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护经费的筹措难以落实,建立长效的维修基金难度很大。6 4、水源地保护滞后。在农村,部分农村居民卫生意识差,不仅不善于保护,而且对污染水源的现象视而不见,甚至加入污染行列,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以及生活垃圾、工业排放物等,随降水渗透到地下,造成水质污染。另一方面,饮水工程水源地大多位于耕地内,由农户承包耕种,划出保护区的前提是将耕地进行置换,但实际情况是,几乎所有的村集体都没有预留机动地可供置换,农村耕地紧张,缺少保护区域,保护水源地措施难以落实。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改进工作的建议:6 大力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融资、企业经营、依法合理定价、计量收费、群众参与的运营管理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明晰产权,落实产权和管理主体。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由县或乡镇授权的项目法人负责管理,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小的跨村或单村供水工程,形成的资产归受益群众集体所有,由村民委员会或工程受益范围内的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由社会投资者投资兴建的集中供水工程,由业主负责管理。分散供水工程由受益户负责管理。在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的条件下,统筹兼顾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其它用水,做到一水多用,鼓励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其他产业,开展综合经营,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合理的水价机制是保证农村饮水工程良性运行的关键。不同供水方式采取不同的水价模式,对于城乡一体供水工程,考虑适当参照城市供水标准定价和计收水费,但应建立在价格听证、论证及广泛征求用水农户意见的基础上,对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地区,可对采用政府直接补贴降低水价的方法,逐步对农民实现成本供水。对于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应由政府根据投资结构、供水情况、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确定水价。对于分散供水工程,积极探索制订农村供水财政补贴政策,通过减免各种税费,用电执行农灌用电的优惠价格,减免农民用水的水资源费等措施,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强化水费征收和使用的监管。3、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首先是加强市政府对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的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发改、财政等部门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的支持。立足财政,广泛开源,实现资金渠道的多元化。为使维修养护基金出之有名、建之有据、用之有法,制定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建立和使用管理的意见,对维修基金的管理、使用、监管等作出规定,明确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建立和使用中的职责。6 4、加强水源地保护,首要任务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安全饮水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安全饮水、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三位一体的宣传,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人人自觉保护的良好氛围;其次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采取政府补贴的办法,调整出水源地机井所在区域的耕地,划出保护区进行保护,大力提倡和推进城乡集中供水,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实现城乡和谐发展;还要加强结构调整,针对当前农业生产生活对水源污染和影响,调整产业结构,控制种养比例,实现生态平衡,循环发展,做到可控制、可利用、可受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