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0.56 KB
  • 31页

工程水文学(选择)

  • 31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001.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b)的一门科学。A.地表水体B.各种水体C.流动水体D.各种流体002.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利用的(c)。A.水体B.地表水C.淡水D.地表水和地下水003.水资源每年可以(a)。A.更新B.增多C.减少D.不变004.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c)。A.2.45万亿m3B.3.18万亿m3C.2.72万亿m3D.2.95万亿m3005.中国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c)位。A.4B.5C.6D.8006.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c)A.1/2B.1/3C.1/4D.1/5007.地球上的水因蒸发成为水汽、经输送、上升、冷却、凝结,并在适当条件下降落到地面,这种不断的运动过程,称为(a)。A.水文循环B.自然循环C.物质运动D.大循环008.从海洋上蒸发出来的一部分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空,冷凝后降落到陆地表面。其中一部分重新蒸发又回到大气中,一部分从地面和地下汇入河流,最后注入海洋。这种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d)。A.大循环和小循环B.海、陆循环C.海、陆、空循环D.大循环009.水资源具有(b)。A.可替代性B.可再生性C.可持续性D.多样性010.水循环的途径及循环的强弱,决定了水资源的(d)。A.地区分布B.量与质C.时程变化D.A+C0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任一区域、在任一时段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化量,这称为(d)。A.运动永恒原理B.收支平衡原理C.等价变换原理D.水量平衡原理012.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多年平均蒸发量(c)。A.多B.少C.相等D.或多或少013.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大陆多年平均径流量与多年平均蒸发量之和相比多年平均降水量(c)。A.多B.少C.相等D.或多或少014.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海洋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流入的径流量之和相比多年平均蒸发量(c)。A.多B.少C.相等D.或多或少015.(c)是构成河流的两个要素。A.河床与河堤B.支流与干流C.水流与泥沙D.水流与河槽016.河流不都具有(b)。-31- A.河源B.河口C.干流D.上、中、下游017.直接汇入二级支流的称为(b)级支流。A.一B.三C.高D.低018.河流干支流及(c)等组成的水流系统,称为水系、河系或河网。A.池塘B.水井C.湖泊D.地下暗河019.一级支流与二级支流相比(c)。A.长B.短C.或长或短D.水量多020.垂直于(c)方向的断面称为河流横断面。A.河岸B.河堤C.水流D.水平021.河流沿(a)方向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的直线,称为中泓线。A.水流B.河岸C.河槽D.水平022.沿河流中泓线的剖面,称为河流(b)。A.横断面B.纵断面C.横剖面D.纵分割面023.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称为(b)。A.高差B.落差C.纵比降D.高程024.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a)。A.河流纵比降B.平均落差C.平均高差D.平均高程025.某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为10m,河长为1000m,河段纵比降为(b)。A.1‰B.10‰C.10%D.5‰026.河流的集水区域称为(c)。A.区域B.集水面积C.流域D.水文分区027.相邻流域的分界线称为(d)。A.边界线B.周界线C.合水线D.分水线028.除喀斯特地区外,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的流域称为(d)。A.独立流域B.封闭流域C.非闭合流域D.闭合流域029.一般大中流域(a)闭合流域考虑。A.多按B.不按C.不能按D.很少按030.在1:10000地形图上量出某流域图面面积为1200Cm2,该流域面积为(a)。A.12Km2B.12000000Cm2C.120Km2D.1.2km2031.流域的地理位置以流域所处的(c)来表示。A.坐标B.行政区域C.经纬度D.水文分区032.流域的下垫面条件不包括(d)。A.地形B.植被C.湖泊、沼泽D.蒸发033.(d)不属于流域下垫面条件。A.地质B.土壤C.地貌D.降水-31- 034.将流域地形图划分成(d)的正方格,依次定出每个方格交叉点上的高程以及与等高线正交方向的坡度,取其平均值即为流域平均高度与平均坡度。A.10个以上B.40个以上C.90个以上D.100个以上035.降水是指液态或固态的水汽凝结物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不包括(d)。A.雨B.雪C.雹D.沙尘暴036.降水的特征常用几个基本要素来表示,不包括(d)。A.降水量B.降水历时C.降水强度D.降水水质037.降水量常用单位是(d)。A.kgB.m3C.cmD.mm038.降雨按气流抬升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分为四种类型,不包括(d)。A.对流雨B.地形雨C.锋面雨D.雷震雨E.气旋雨039.平原地区不发生(b)。A.对流雨B.地形雨C.锋面雨D.雷震雨E.气旋雨040.在一次降雨过程中,迎风坡的降雨相比背风坡(a)。A.多B.少C.相同D.或多或少041.用雨量器观测降雨一般采用二段制观测,即每日(b)各观测一次。A.6时和18时B.8时和20时C.10时和22时D.12时和24时042.自记雨量计有三种类型,不包括(c)。A.称重式B.虹吸式C.自动式D.翻斗式043.用于水文方面的气象雷达有效范围一般是(d)KM。A.20~40B.30~60C.40~80D.40~200044.利用气象雷达不能预报探测范围内的(d)。A.降雨量B.雨强C.降雨开始和终止时间D.雨期蒸发量045.利用卫星云图和人机交互系统(a)降雨量计算、雨区移动预测等工作。A.能够进行B.不能进行C.将来能进行D.将来也难进行046.水文学中把存于包气带中的水称为(b)。A.浅层地下水B.土壤水C.非承压水D.潜水047.在包气带中,水压力(b)大气压。-31- A.大于B.小于C.等于D.约等于048.在饱和带中,水压力(a)大气压。A.大于B.小于C.等于D.约等于0049.由土粒分子力所结合的水分的最大量称为(d)。A.最大吸湿量B.田间持水量C.土壤含水量D.最大分子持水量050.当土壤对水分的吸力等于15个大气压的含水量称为(c)。A.最大吸湿量B.最大分子持水量C.凋萎含水量D.田间持水量051.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最大毛菅悬着水量称为(c)。A.最大吸湿量B.数大分子持水量C.田间持水量D.凋萎含水量052.自然渗入土中的水分,不受(d)力作用。A.分子力B.毛菅力C.重力D.机械力053.下渗的水分被土粒吸收而形成薄膜水的阶段称为(b)。A.渗透阶段B.渗润阶段C.渗漏阶段D.入渗阶段054.下渗水分主要在毛菅力、重力作用下,沿土壤孔隙向下作不稳定流动,直到土壤饱和的阶段叫(b)。A.渗润阶段B.渗漏阶段C.渗透阶段D.下渗阶段055.单位时间内渗入单位面积土壤中的水量称为(a)。A.下渗率B.下渗量C.渗润率D.渗漏率056.充分供水条件的下渗率称为(c)。A.最大下渗率B.下渗强度C.下渗能力D.最大下渗强度057.下渗曲线是一条(a)。A.下降曲线B.上升曲线C.水平线D.下降直线058.当土壤水分达到饱和后,下渗率会(b)。A.逐渐减小B.趋于稳定C.等于零D.逐渐增大059.描述下渗率变化规律的霍顿公式中的参数f0、fc、β是(b)。A.理论的B.经验性的C.稳定的D.通用的060.单位时间内的蒸发量称为(a)。A.蒸发率B.蒸发能力C.蒸腾速度D.散发能力061.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某一蒸发面的蒸发率称为(b)。A.放大蒸发量B.蒸发能力C.蒸散发量D.可能最大蒸发量-31- 062.各种蒸发器观测的蒸发量相比大水体水面蒸发量(a)。A.大B.小C.相等D.接近063.流域总蒸发不包括(d)。A.水面蒸发B.土壤蒸发C.植物散发D.动物消耗量064.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a)多年平均径流量与多年平均蒸发量之和。A.等于B.大于C.小于D.接近065.闭合流域在某一年的降水量减去该年的径流量与蒸发量之和(d)。A.等于零B.大于零C.小于零D.等于蓄水增量066.径流形成过程可概化为降水阶段、流域蓄渗阶段、坡面漫流阶段和(b)。A.河道泄流阶段B.河槽集流阶段C.洪水形成阶段D.径流形成阶段067.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不包括(d)。A.气候因素B.下垫面因素C.人类活动活动影响因素D.动物活动影响因素068.河川水文情势的特点不包括(d)。A.不重复性B.地区性C.同期性D.破坏性069.径流的表示方法有(c)种。A.3B.4C.5D.6070.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流量称为(c)。A.径流系数B.平均流量C.径流模数D.径流深071.下面哪种对径流系数的描述是正确的(a)。A.无量钢,小于1B.有量纲,小于1C.无量钢,大于1D.有量纲,等于1072.已知降雨深为80mm,形成的径流深为32mm,径流系数为(b)。A.0.32B.0.4C.0.5D.0.3073.某流域面积为10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0m3/s则多年平均流模数为(b)。A.0.06m3/(s.km2)B.600L/(s.km2)C.16.67m3/(s.km2)3D.116L/(s.km2)074.3(m3/s).d为(c)A.72m3/sB.72m3C.259200m3D.259200m3/s075.某河流1小时内的径流总量为7200m3,其平均流量为(b)。A.2m3B.2m3/sC.2D.2mm-31- 076.某流域面积为100km2,当径流总量为7200m3时,折合径流深为(c)。A.7.2mmB.72mmC.0.072mmD.0.72mm077.降雨深相比其产生的径流深(a)。A.大B.小C.相等D.接近078.某流域10mm径流深折合1000m3总径流量,该流面积为(d)。A.10km2B.1km2C.100km2D.0.1km2079.土壤水不包括(d)。A.吸湿水B.毛菅水C.薄膜水D.承压水080.当降雨强度i大于下渗能力fp时,土壤按(b)下渗。A.iB.fpC.小于fpD.大于fp081.下面对潜水的描述不正确的为(d)。A.埋藏于饱和带中B.处于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上C.能补充河流D.能补充深层地下水082.下面对承压水的描述不正确的为(d)。A.埋藏于饱和带中B.处于两个不透水层之间C.具有压力水头D.不能补充河流083.台风暴雨下渗总水量相比雨强大且均匀的暴雨下渗总水量(b)。A.大B.小C.基本相同D.或大或小084.径流系数大的流域,径流总量相比径流系数小的流域(d)。A.大B.小C.相同D.大小不确定085.径流模数大的流域径流总量相比径流模数小的流域(d)。A.大B.4C.相同D.大小不确定086.径流深大的流域相比径流深小的流域径流总量(d)。A.大B.小C.相同D.大小不确定087.径流深相同的流域,径流模数(a)。A.相同B.大流域的大C.大流域的小D.大小不确定088.径流模数相同的流域,径流总量(b)。A.相同B.大流域的大C.大流域的小D.大小不确定089.平均流量相同的流域,径流总量(a)。A.相同B.大流域的大C.大流域的小D.不确定090.平均流量相同的流域,径流模数(d)。A.相同B.大流域的大C.大流域的小D.大小不确定091.平均流量相同的流域,年径流系数(d)。A.相同B.大流域的大C.大流域的小D.大小不确定092.多年平均流量相同的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总量(a)。-31- A.相同B.大流域大C.小流域的大D.不确定093.多年平均径流量大的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d)。A.大B.大流域大C.相同D.大小不确定094.承压水与本流域降水(a)。A.无关B.降水多则承压水多C.干旱时承压水少D.有无关系不确定095.土壤水丰富的流域,径流系数(a)。A.大B.小C.与土壤水少的流域相同D.大小不确定096.潜水水位高的流域,包气带(b)。A.厚B.薄C.与潜水水位低的流域相同D.厚薄不确定097.承压水丰富的流域,径流总量(c)。A.多B.少C.多少不确定D.与承压水缺乏的流域相同098.承压水丰富的流域,其潜水水位(c)。A.高B.低C.高低不确定D.与承压水缺乏流域相同099.同一地区内,植物繁茂的流域径流系数(b)。A.大B.小C.与植被差的流域相同D.大、小不确定100.流域修迠水库以后,坝下的多年平均流量(b)。A.增加B.减小C.不变D.多少不能确定101.水文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对各种水文要素的长期观测。A.水文测站B.水文局C.水利局D.气象站102.水文测站可分三类,不包括()。A.基本站B.中心站C.实验站D.专用站103.基本站是国家()主管部门在全国大中河流上统一布设和分级管理的水文测站。A.气象B.水文C.通讯D.卫生104.选择测验河段,应尽量选择()的河段。A.顺直稳定B.宽、浅C.窄、深D.距城镇近105.测验河段的顺直长度应不小于洪水时主槽宽度的()倍。A.1~2B.1~2.5C.2.5D.3~5106.测验河段应避开的不利影响,不包括()。A.变动回水B.急剧冲淤变化C.严重漫滩D.水质污染107.()是设立水文站的首要项目。A.基线和浮标测流断面B.基线和基本测流断面C.基本水尺断面和流速仪测流断面D.水尺断面和比降断面108水准点分为基本水准点和()。A.校核水准点B.临时水准点-31- C.专用水准点D.假定基面水准点109.水位是自由水面的高程。目前高程基面全国统一采用()。A.黄海基面B.珠江基面C.大沽基面D.吴淞基面110.水位观测的常用设备有()和自记水位计两类。A.水尺B.钢尺C.塔尺D.标杆111.按水尺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几类,不包括()。A.直立式B.倾斜式C.矮桩式D.移动式112.()能自动记录水位变化的连续过程。A.直立式水尺B.倾斜式水尺C.悬锤式水尺D.自记水位计113.水面在水尺上的读数加上水尺()高程即为当时的水位值。A.起点B.零点C.顶点D.中心点114.水位观测数据整理内容不包括()。A.日平均水位B.月平均水位C.季平均水位D.年平均水位115.日平均水位计算若(),则不能采用算术平均法。A.日内水位变化缓慢B.水位变化较大,但采用等时距观测C.从自记水位计资料上摘录D.水位变化较大且采用不等时距观测116.水位变化较大且采用不等时距观测的资料,计算日平均水位应采用()。A.算术平均法B.面积包围法C.线性内插法D.对比自记水位计数据法117.根据日平均水位不能计算出()。A.月平均水位B.年平均水位C.保证率水位D.兴利水位118.水文年鉴不载各站的()。A.日平均水位B.月平均水位C.年平均水位D.保证率水位119.流速仪法测流包括测过水断面和()。A.流速B.流向C.流线D.水位120.对流速产生影响的因素不包括()。A.河底纵坡B.河道弯曲情况C.冰情D.水质121.在过水断面上()。A.水平方向不同位置流速相同B.垂直方向不同位置流速相同C.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位置不同,流速不同D.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位置相同,流速不同-31- 122.部分面积乘以其平均流速为()。A.部分流量B.断面流量C.平均流量D.部分水量123.部分流量之和称为()。A.断面水量B.断面流量C.平均流量D.全部流量124.当某个部分面积一定时,其平均流速越大()。A.部分流量越大B.部分流量越小C.断面流量越大D.断面水量越大125.当各部分流量越大()。A.各部面积越大B.各部分流速越大C.断面流量越大D.断面流速越大126.已知部分面积为10m2,是平均流速为5m/s,则部分流量为()。A.50m3/sB.50m3C.50mmD.50(m3/s)d127.若某部分面积为10m2,其部分流量为50m3/s时,平均流速为()。A.5B.5m/sC.5mD.500mm128.若某部分流量为50m/s,当平均流速为5m3/s时,其部分面积为()。A.10m2B.10C.250m2D.10mm129.测深垂线的位置,应根据断面情况布设于河床变化的转折处,并且()。A.主槽较密、滩地较稀B.均匀布置C.主槽较稀、滩地较密D.深水较稀、浅水较密130.测深垂线处的河底高程()。A.用水准仪测量B.用水位减水深计算C.用超声波测量D.用水尺施测131.测深垂线的起点距是指该垂线至()。A.基线上起点桩之间的水平距离B.基线上起点桩之间的斜线距离C.河岸的水平距离D.河岸的斜线距离132.大河流上测量起点距常用仪器不包括()。A.经纬仪B.六分仪C.平板仪D.水准仪133.河道断面扩展至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0.5~1.0m称为()。A.大断面B.洪水断面C.最高断面D.备用断面134.常用流速仪不包括()。A.旋杯式B.旋桨式C.旋杯式和旋桨式D.自动式135.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当采用一点法时,取相对水深()处的测量流速。-31- A.0.6B.0.8C.0.2D.0.5136.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当采用二点法时,取相对水深()处的平均值。A.0.2和0.6B.0.2和0.8C.0.4和0.6D.0.3和0.7137.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当采用三点法时,取相对水深()处的平均值。A.0.2、0.6、0.8B.0.2、0.4、0.6C.0.4、0.5、0.6D.0.4、0.6、0.8138.部分面积上的平均流速计算,岸边部分采用邻岸流速乘岸边流速系数,斜坡岸取()。A.0.67~0.75B.0.80~0.90C.0.60D.0.50139.部分面积上的平均流速计算,岸边部分采用邻岸流速乘岸边流速系数,陡坡岸取()。A.0.67~0.75B.0.80~0.90C.0.60D.0.50140.部分面积上的平均流速计算,岸边部分采用邻岸流速乘岸边流速系数,死水边取()。A.0.67~0.75B.0.80~0.90C.0.60D.0.50141.部分面积上的平均流速计算,中间部分取相邻两条垂线平均流速的()值。A.平均B.较大C.较小D.相加值142.当使用流速仪测流有困难时,可()。A.免测B.用浮标法测流C.用水位~流量关系推算D.经验估计143.浮标所测的流速为()。A.水面流速B.断面流速C.浮标虚流速D.垂线流速144.断面虚流量(),即得断面流量。A.乘以浮标系数B.除以浮标系数C.乘岸边系数D.乘径流系数145.河流泥沙不包括()。A.悬移质B.推移质C.河床质D.溶解质146.悬浮于水中并随水流运动的泥沙称为()。A.悬移质B.推移质C.河床质D.溶解质147.单位体积水体内所含干沙的重量称为()。A.含沙率B.含沙量C.输沙率D.输沙量148.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干沙质量称为()。A.含沙率B.含沙量C.输沙率D.输沙量149.含沙量的单位为()。A.kg/m3B.kg/m3C.g/cm3D.g/cm3150.输沙率的单位为()。A.kg/m3B.kg/m3C.kgD.kg/s151.含沙量高时,输沙率()。A.大B.小C.不变D.不一定大-31- 152.某断面流量为10m3/s,含沙量为1kg/m3,输沙率为()。A.1kgB.1kg/sC.10kg/sD.10kg/s153.悬移质不能转化为()。A.河床质B.推移质C.溶解质D.泥沙154.洪水调查不包括()调查。A.洪水痕迹B.洪水发生时间C.洪水灾情D.洪水含沙量155.对洪水调查成果进行分析,不推算()。A.洪峰流量B.洪水总量C.重观期D.输沙率156.洪水调查属于()。A.水文调查B.暴雨调查C.枯水调查D.流域调查157.暴雨调查不包括()。A.暴雨成因B.暴雨量C.起讫时间D.雨水水质158.我国多数河流,洪水的大小与暴雨的大小()。A.无关B.密切相关C.相关关系不好D.有一些关系159.为推算历史洪水洪峰流量,不需要进行()。A.洪痕高程测量B.河段纵断面测量C.河道横断面测量D.河床质分析160.暴雨调查属于()。A.水文调查B.洪水调查C.枯水调查D.水量调查161.枯水调查属于()。A.水文调查B.洪水调查C.暴雨调查D.雨情调查162.枯水调查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历史()。A.最高水位B.最低水位C.平均水位D.平均流量163.水文遥感技术不能进行()。A.流域调查B.水资源调查C.水质监测D.历史洪水调查164.水文遥感技术不能进行()。A.枯水调查B.流域调查C.水质监测D.水资源调查165.水文遥感技术不能进行()。A.流域调查B.水资源调查C.水质监测D.历史暴雨调查166.遥感技术成为收集水文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可应用于()。A.流域调查B.洪水调查-31- C.枯水调查D.暴雨调查167.各种水文测站测得的原始数据,按科学的方法和统一的格式整理、分析、统计、提炼成为系统、完整,有一定精度的水文资料,这个过程称为()。A.水文数据处理B.水文数据储存C.水文计算D.水文测验168.水文数据处理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收集校核原始数据B.编制实测成果表C.推求逐时、逐日值D.洪水调查169.水文数据处理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编制逐日表及洪水要素摘录表B.合理性检查C.编制处理说明书D.暴雨调查170.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确定属于()工作。A.流量资料整编B.洪水调查C.暴雨调查D.枯水调查171.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点绘的水位流量点据分布成带状,75%以上的中高水流速仪测流点据与平均关系线偏离不超过()。A.±3%B.±5%C.±10%D.±30%172.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是应满足同一水位的流量等于面积与流速乘积,误差应在()以内。A.±3%B.±5%C.±10%D.±15%173.确定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水位推算()。A.流量B.流速C.过水面积D.输沙率174.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是指测验河段受某些因素影响,使水位流量间的关系不呈单值函数关系,这些因素不包括()。A.断面冲淤B.洪水涨落C.变动回水D.水质恶化175.高水位时水位量关系曲线延长幅度一般不超过当年实测流量水位变幅的()。A.30%B.20%C.40%D.10%176.低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延长幅度一般不超过当年实测流量水位变幅的()。A.20%B.10%C.15%D.30%177.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高水位部分延长常用方法不包括()。A.利用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法B.曼宁公式法C.斯蒂文斯法D.经验趋势法178.水文年鉴刊载的水文资料不包括()。A.各站的水位、流量B.各站的泥沙、水温、冰情C.各站的降水量、蒸发量D.各站的人员编制与设施179.水文年鉴刊布()的成果。A.基本站B.专用站-31- C.实验站D.气象站180.水文年鉴每()刊布一次。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181.水文手册和水文图集由()编制。A.国家统一B.各地水文部门C.水文年鉴编辑部门D.环境监测部门182.水文手册和水文图集载有水文特征值等值线图及计算水文特征值的经验公式,可用其估算无水文资料流域的()。A.水文特征值B.气候特征值C.地理特征值D.水质特征值183.降雨转化为净雨的过程称为()。A.损失过程B.产流过程C.汇流过程D.蒸发过程184.净雨深()它所形成的径流深。A.大于B.小于C.等于D.约等于185.净雨沿地面和地下汇入河网并流出流域出口的过程称为()。A.产流过程B.集流过程C.漫流过程D.汇流过程186.流域出口断面的径流过程由几部分组成,不包括()。A.地面径流B.壤中流C.浅层和深层地下径流D.暗河径流187.降水强度过程线以降水强度为纵标,以()为横标。A.降水量B.笼罩面积C.降水历时D.降水中心188.降水量累积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坡度就是该时刻的()。A.降水量B.累积降水量C.降水强度D.降水历时189.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通常有三种方法,不包括()。A.算术平均法B.垂直平均法C.等雨量线法D.随机抽样法190.算术平均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时,要求雨量站分布()地形起伏变化()。A.不均匀、不大B.较均匀、不大C.较均匀、较大D.不均匀、较大191.算术平均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时,是将流域()的各站同时段雨量相加除以站数。A.内B.外C.附近D.内和附近192.垂直平分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所用雨量站是流域()的。A.内B.外C.附近D.内和附近193.当雨量站分布较()时,可采用等雨量线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A.密B.稀-31- C.均匀D.不均匀194.算术平均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采用的公式:,其中n表示()。A.流域内雨量站数B.降雨时段数C.流域外雨量站数D.流域附近雨量站数195.算术平均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采用的公式:,其中Pi表示()。A.流域内第i个雨量站同时段雨量B.流域内第i个雨量站总雨量C.流域附近第i个雨量站同时段雨量D.流域附近第i个雨量站总雨量196.垂直平分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采用的公式:其中,fi为()。 A.第i个雨量站所在多边形面积B.第i个雨量站同时段雨量fiC.第i个时段的多边形面积D.第i个雨量站所在的流域面积197.等雨量线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公式,其中,pi相应于fi的平均雨深,一般采用两条相邻等雨量线的()值。A.平均值B.较大值C.较小值D.相加值198.等雨量线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公式,其中,F表示()。A.流域面积B.相邻两条等雨量线之间的流域面积C.最外等雨量线包围的面积D.多边形面积199.当流域内雨量站分布较均匀,地形起伏变化不大时,应采用()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A.垂直平分法B.算术平均法C.等雨量线法D.随机抽样法200.当流域内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并且雨量站分布较稀时,应采用()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A.垂直平分法B.算术平均法C.等雨量线法D.随机抽样法201.当雨量站较密时,最好采用()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A.算术平均法B.垂直平均法C.等雨量线法D.随机抽样法202.深层地下径流比较稳定,也比较小,称为()。A.稳定流B.基流C.潜流D.地下流-31- 203.基流的分割方法,一般取历年最枯流量的平均值或本年汛前最枯流量用()分割。A.曲线B.斜线C.垂直线D.水平线204.取多次实测洪水过程线的退水部分,绘在透明线上,然后沿时间轴平移,使它们尾部重合,作出光滑的下包线,这就是流域地下水()。A.退水曲线B.涨水曲线C.分割曲线D.平均退水线205.直接径流终止点B用流域地下退水曲线来确定,使曲线尾部与洪水过程线尾部重合()点即为B点。A.分离点B.终止点C.起始点D.中心点206.从洪水起涨点到直接径流终止点B连一直线,线以上为直接径流,线以下与基流以上部分为浅层地下径流,这种简便的分割方法称为()分割法。A.直线B.斜线C.曲线D.退水曲线207、采用斜线分割法划分水源后,斜线以下和基流以上部分即为()。A、深层地下径流B、浅层地下径流C、直接径流D、总径流208、降雨开始时,流域包气带土壤含水量,可用前期影响雨量()表示。A、PB、PaC、PiD、P’209、已知8月5日前期影响雨量为60mm,该日无雨,折减系数k=0.90则8月6日的前期影响雨量为()mm。A、60B、54C、59.1D、60.9210、已知7月6日前期影响雨量为50mm,折减系数R=0.9,该日降雨10mm,未产流,则8月7日的前期影响雨量为()mm。A、60B、54C、59.1D、59211、已知6月3日前期影响雨量为50mm,折减系数R=0.9,该日降雨30mm,产流10mm,则6月4日的前期影响雨量为()。A、63B、72C、67D、69.1212、已知流域最大蓄水容量Wm=100mm,6月6日前期影响雨量为80mm,该日降雨60mm,折减系数R=0.9,则6月7日前期影响雨量为()mm。A、126B、100C、134D、139.1213、流域最大蓄水容量Wm不包括()。A、植物截留量B、填洼损失量C、土壤饱和缺水量D、河槽容蓄量214、流域最大蓄水容量Wm一般用()分析确定A、实测雨洪资料B、专家建议值C、霍顿公式D、径流形成原理215、流域实际蓄水量在()之间变化。-31- A、0~∝B、-∝~∝C、±WmD、0~Wm216、我国大部分地区,流域最大蓄水容量Wm为()mm。A、80~120B、100~140C、120~160D、140~180217、分析计算流域最大蓄水容量Wm值,可选取久旱无雨后一次雨量较大且()产流的雨洪资料。A、不B、全流域C、部分面积D、中心区域218、折减系数R综合反映流域蓄水量是因蒸散发而减少的特性,可以用()分析确定。A、水文气象资料B、径流形成原理C、水量平衡原理D、实验资料219、实用中一般假定流域蒸散发量E与流域蓄水量w(d)。A、无关B、相关C、成正比D、成反比220、流域日蒸散发能力EM可用()发器观测的水面蒸发值作为近似值。A、E601型B、Φ20型C、Φ20型D、套盒式221、降雨径流相关图是以次降雨量为纵坐标,相应的次径流深为横坐标,降雨开始时的(b)为参数站立起来的。A、蒸发量EB、前期影响雨量PaC、下降量fD、植物截量Is222、在降雨径流相关图上,所有的点据应在45°线(a)。A、以上B、以下C、上D、附近223、在降雨径流相关图上,当降雨量P相同时,Pa越大,径流深R(b)。A、越小B、越大C、相同D、大小不一定224、降雨量P大,在降雨径流相关图上,查得的径流深R(d)。A、大B、小C、不变D、大小不一定225、当前期影响雨量Pa相同时,降雨量P大,在降雨径流相关图上查得的径流深R(a)。A、大B、小C、不变D、大小不一定226、在降雨径流相关图上,等值线的规律是从左向右(b)。A、减小B、增大C、不变D、大小不定227、在降雨径流相关图上,45°线相当于Pa(a)的等值线。A、等于WmB、大于WmC、小于WmD、等于零228、利用降雨径流相关图进行产流计算时,若某次降雨分为两个时段,分别为P1、P2,前期影响雨量为Pa,正确的查算方法为(c)。A、由P1查Pa等值线得R1、P2查Pa等值线得R2B、由P1查Pa等值线得R1,P2查(Pa+P1)等值线得R2C、由P1查Pa等值线得R1,(P1+P2)查Pa等值线得(R1+R2),再计算出R2D、由(P1+P2)查Pa等值线得出(R1+R2)即可229、若计算的前期影响雨量Pa没有等值线,可用(d)查算。A、Pa=0的等值线B、Pa=Wm的等值线-31- C、邻近的等值线D、内插的一条等值线230、包气带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后才产流,称为(b)产流。A、超渗产流B、蓄满产流C、正常D、非正常231、蓄满产流模式在产流期内的下渗率(b)A、为零B、为fcC、大于fcD、小于fc232、蓄满产流模式,产流期内按fc下渗的雨量形式成(b)。A、地面径流B、浅层地下径流C、深层地下径流D、壤中流233、蓄满产流模式,超渗的雨量形成(a)。A、地面径流B、浅层地下径流C、深层地下径流D、壤中流234、蓄满产流模型是(d)水文专家研制的。A、美国B、前苏联C、意大利D、中国235、包气带缺水量的分布用(a)表示。A、蓄水容量曲线B、Pa等值线C、等雨量线D、地下水面线236、蓄水容量曲线一般用(a)线表示。A、B次抛物B、幂函数C、指数函数D、对数函数237、蓄水容量曲线用B次抛物线表示,B值一般为(b)。A、0.1~0.2B、0.2~0.4C、0.4~0.5D、0.5~0.8238、流域蒸发量计算常采用几种模型,不包括(d)。A、一层模型B、二层模型C、三层模型D、五层模型239、采用一层模型计算流域蒸散量时,假定流域蒸发量与流域蓄水量(c)。A、无关B、相关C、成正比D、成反比240、蓄满产流模式当产流期雨强i<fc时,(a)。A、不产生地面径流B、不产生地下径流C、按i产生地面径流D、按fc产生地下径流。241、蓄满产流方式,当产流期雨强i>fc时,(i-fc)的雨量形成(a),fc形成()。A、地面径流、浅层地下径流B、浅层地下径流、深层地下径流C、地面径流、深层地下径流D、浅层地下水径流、地面径流242、蓄满产流方式,产流计算不需要计算(c)。A、PaB、流域时段蓄水量WtC、流域蒸散发量EtD、流域时段平均雨量Pt243、蓄满产流模型适用于(b)地区。A、干旱地区B、湿润地区C、所有地区D、偏干旱地区244、干旱地区不产生(b)径流。A、地面B、浅层地下-31- C、深层地下D、任何245、干旱地区只有当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时才产生地面径流,这种产流方式称为(b)。A、蓄满产流B、超渗产流C、正常产流D、非正常产流246、超渗产流方式的关键是确定流域的(b)。A、蓄水容量曲线B、前期影响雨量C、流域蒸散发量D、下渗曲线247、超渗产流常用的方法是(c)。A、降雨径流相关图法B、推理公式法C、下渗曲线法和初损后损法D、蓄满产流模型法248、初损后损法把流域产流前的损失称为初损,记为I0,不包括(d)。A、植物截留B、填洼C、产流前的下渗D、雨前蒸发249、初损后损法把流域产流后的损失称为后损,记为IR,包括(d)。A、植物截留B、填洼C、产流前的下渗D、产流后的下渗250、初损后损法需要分析建立(b)。A、降雨径流相关图B、I0~Pa~i相关图C、fp~w关系图D、f~t曲线图251、初损后损法中的平均后损率指的是(a)。A、产流期的平均下渗率B、总的平均损失率C、稳定下渗率fcD、产流后的平均损失率252、初损后法中的产流历时tc等于(b)。A、降雨历时tB、降雨历时t减去初损历时t0,再减去不产流的小雨历时t’C、后损历时D、初损历时253、一次历时为24h的暴雨,若初损历时为4h,后期不产流的小雨历时为2h,则产流历时tc为(c)hA、24B、16C、18D、14254、初损后损法中的平均后损率(a)。A、小于产流期平均雨强iB、小于后损期的平均下渗率C、大于产流期的平均雨强iD、等于产流期的平均雨强255、在给定的流域上,单位时段内均匀分布的(a)净雨量,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称为单位线。A、单位地面B、地面C、单位D、地下256.单位线可以进行(a)汇流计算。A.地面径流B.浅层地下径流C.深层地下径流D.壤中流-31- 257、在给定的流域上,单位时段内均匀分布的单位地面净雨量,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线为(a)。A、单位线B、地面径流过程线C、标准径流过程线D、特殊径流过程线258、单位地面净雨深一般取(c)。A、1mmB、10cmC、10mmD、100mm259、单位时段长度依据流域大小而定,一般不可取(d)A、1hB、3hC、6hD、1.5h260、由于实际净雨量及历时不正好是一个单位和一个时段,所以单位线使用时有(b)条基本假定。A、1B、2C、3D、4261、如果单位时段内的净雨不是一个单位而是K个单位,则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是单位线纵标的(b)倍。A、0.5KB、KC、2KD、3K262、如果单位线洪峰流量为100m3/s,则单位时段内15mm地面净雨形的的过程线洪峰为(b)。A、15m3/sB、150m3/sC、1500m3/sD、1.5m3/s263、如果地面净雨不是一个时段而是m个时段,则形成的流量过程是各时段净雨形成的部分流量过程(a)叠加。A、错开时段B、直接C、间接D、修正后264、如果地面净雨为两个时段,各是一个单位净雨深,则形成的流量过程的洪峰为单位线洪峰的(d)倍。A、2B、1C、3D、K(1<K<2)265、单位线可利用(a)来推求。A、实测雨洪资料B、径流形成原理C、水量平衡原理D、经验公式266、推求单位线时,从实测径流过程线上分割出地面径流过程,推算的地面净雨量与地面径流深相比(a)。A、应相等B、应大C、应小D、或大或小267.陆地上一年的降水约(c)通过蒸散发返回大气。A.50%B.40%C.66%D.77%268、假定流域内地面净雨持续不断,且每一个时段均为一个单位,在出口断面形成的流量过程线称为(b)。A、总单位线B、S曲线C、正常单位线D、特殊单位线269、单位线的时段长(b)转换。A、不可以B、可以C、没必要D、不允许270、利用S曲线可以进行单位线的时段转换,如将原时段长为Δt0的单位线转换成时段长为Δt的单位线,只需将S曲线向右平移(c)后计算即可。A、Δt0B、2Δt0C、ΔtD、2Δt271、单位线应用时(d)问题。-31- A、不存在B、仅存在非线性C、仅存在非均匀性D、存在非线性与非均匀性272、大洪水资料推求的单位线洪峰(b)、峰现时间()。A、高、晚B、高、早C、低、早D、低、晚273、暴雨中心在上游的资料推求的单位线洪峰()、峰现时间(d)。A、高、晚B、高、早C、低、早D、低、晚274.若f(x)、F(x)分别为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分布函数,则(b)。A.F(x)=f(x)B.C.F(x)≥f(x)D.F(x)≤f(x)275..若f(x)、F(x)分别为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分布函数,则(d)。A.F(x)=f(x)B.F(x)>f(x)C.F(x)≤f(x)D.f(x)=F’(x)276.若F(x)为随机变是X的分布函数,则:(c)。A.F(x)=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