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4.50 KB
  • 38页

水文学及水资源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

  • 38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水文学及水资源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西安理工大学2007.136 目录1学科建设概况┅┅┅┅┅┅┅┅┅┅┅┅┅┅┅┅┅┅┅┅┅┅11.1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夯实学科发展的基础……………………………11.2凝练特色研究方向,积极开展科学研究………………………………………11.3加强学科基地建设,改善教学科研条件………………………………………21.4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1.5活跃学术氛围,加速研究成果转化…………………………………………31.6带动和促进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群发展………………………………………32建设规划完成情况┅┅┅┅┅┅┅┅┅┅┅┅┅┅┅┅┅┅┅┅42.1本学科建设目标完成情况……………………………………………………42.2主要研究方向的进展情况……………………………………………………42.3学术团队建设情况……………………………………………………………72.4人才培养情况…………………………………………………………………112.5本学科科学研究情况…………………………………………………………132.6本学科国内外学术交流情况…………………………………………………272.7本学科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情况…………………………………………282.8本学科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293建设成效分析┅┅┅┅┅┅┅┅┅┅┅┅┅┅┅┅┅┅┅┅┅293.1本学科在该建设期内取得的代表性研究成果………………………………293.2本学科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及效益分析………334存在问题┅┅┅┅┅┅┅┅┅┅┅┅┅┅┅┅┅┅┅┅┅┅┅344.1目前本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44.2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和改进措施……………………………………………3436 1学科建设概况我校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源于1937年成立的西北工学院水利系。学校历经变迁,七易校名,从西北工学院、西安动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大学、西北农学院、陕西机械学院到现在的西安理工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西北地区的优势学科,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为西北地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于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首批博士点之一;1984年被批准为原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1998年转为陕西省重点学科;1995年获准设立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准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本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是目前西部地区唯一的水文学及水资源国家重点学科。1.1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夯实学科发展的基础我校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已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学历层次相对较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19人,讲师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2人,占72.7%。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22人。学术梯队整体实力较强,中青年学术骨干已成为教学科研的主力军。学校和学院都非常重视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学术队伍的建设工作,确定了“积极引进与自主培养高水平博士相结合”的方针。在西部困难条件下,5年中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引进国外博士2人,国内著名院校博士2人;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5人先后在本校或兄弟院校获博士学位,本校培养的博士中3人到兄弟院校作博士后研究;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院校访学,先后36人次赴美国、日本、欧洲、香港访学,扩大了学术视野,促进了学术交流,加强了对外联系,提升了学科知名度。1.2凝练特色研究方向,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学科瞄准国际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发展的前沿,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特别针对西北地区水文循环、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中所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生产实际问题,设立了旱区水文及雨洪侵蚀过程、水资源系统工程与水利信息化、环境水文及水资源保护和农业水资源利用四个研究方向。四个研究方向各具特色,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联合攻关,紧紧围绕水文循环、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一主题,开拓创新,取得一系列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动了相关学科发展,为水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36 研究成果已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2001~2005年期间,学科教师承担各类科研课题323项,总计到款3389.1万元。在这些科研项目支持下,9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出版专著11部,发表SCI、EI检索论文135篇。根据目前国际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需求,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新的水科学问题和生产实际需要,明确了近期主攻的科学问题及重大工程关键技术,如:旱区平原绿洲散耗型水循环模型;流域水、土、养分运移模拟的理论与方法;水土流失预报模型;水资源复杂系统优化配置和调控模式;数字化流域模型与水利信息化管理平台;区域水土资源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综合配置模式;劣质水(微咸水和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理论与方法;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与生态水文模型等。1.3加强学科基地建设,改善教学科研条件1998年水资源与环境实验室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实验室,2003年被批准建设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年来,学校加大了对实验室基础设施和实验分析能力建设的力度,总投入1317万元,其中757万元用于添置先进的MAT253质谱仪等分析测试设备。并与有关单位在黄土高原联合新建了两个野外实验研究基地,构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同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先后开发研制了模拟降雨实验系统、二维土壤水分运动试验系统、土壤水分动力参数测试系统、高精度蒸渗仪、污染物扩散弥散试验系统、水蚀动力过程试验系统等大型实验设施。同时,利用科研经费添置计算分析设备和实验装置达300万元以上,大大改善了实验分析和计算条件,增强了学科教学科研实力。通过上述措施,初步建成西北旱区水循环过程与土壤侵蚀模拟系统、西北旱区水资源优化调配仿真系统、西北旱区水环境数学物理模拟试验系统、西北旱区节水理论与适用技术研究系统,四大系统已在本学科科研和研究生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学校还投入70余万元对实验楼进行部分改造,改善了本学科师生的研究学习环境条件。1.4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本学科十分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创新培养方式、鼓励博士论文的风险性选题、改善研究条件、强化学术交流与研讨、鼓励博士生发表高水平论文等。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均结合国家级课题或重大工程关键问题。自1981年以来,本学科共培养博士78人;95年以前毕业的博士15人,现在全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以前毕业博士29人,27人为教授、研究员或教授级高工。1999年以来,本学科3篇博士论文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本学科36 向社会输送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例如,四川大学马光文教授、博导,空军工程大学岑国平教授、博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廷林教授、博导;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阮本青研究员;深圳市水务局李长兴总工、甘肃水利科学研究院张新民总工;中国水电十五局王增发局长,陕西省水利厅洪小康副厅长等。毕业博士三分之二在西部教学科研和国民经济建设一线服务,做出了突出成绩,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1.5活跃学术氛围,加速研究成果转化围绕学科研究热点和西部重大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学科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5年来邀请60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讲学和短期合作研究。同时积极举办、协办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鼓励教师和研究生参加相关学会,教师中有17人在省级以上各类学会任职。积极争取与国外有关高校和研究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并选派教师出国留学研修,本学科70%以上的教师具有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英国、新加坡等国家进修与合作研究经历。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掌握国际学科发展动态与最新研究成果,为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和利用新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学科积极投身于西部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与地方相关单位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如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北各省区水利厅、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黄河上游水电开发责任有限公司、西北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等。5年来,学科所取得的部分成果已获省部级科技奖励,并在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黄河与塔里木河流域治理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加速了研究成果的转化,强化了理论与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1.6带动和促进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群发展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自获批国家重点学科以来,有力地带动了我校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群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为我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拓宽学科领域和加大学科交叉与融合,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探索学科建设的新途径,充分发挥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的龙头地位,加强水利工程各二级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间的有机交叉与结合,促使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全面提升。36 2建设规划完成情况2.1本学科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1)学科成果保持了学科为西部服务的特色和优势,在旱区水文及雨洪侵蚀过程、水资源系统工程与水利信息化、环境水文及水资源保护、农业水资源利用四个研究方向都取得了新进展。2001-2005年期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获钱宁泥沙科学奖1人,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1人;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科研总到款3389万元,年均科研到款677.8万元,人均科研到款高达15.4万元/年。五年共发表学术论文823篇,其中135篇被SCI、EI检索;出版专著等11部,1部教材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学术团队水文学及水资源学术团队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72.7%;引进国内外博士4人;15位青年教师获博士学位,其中3人到有关单位做博士后研究,36人次出国访问或合作研究;进一步提升了学科团队的研究实力。学科十分重视教书育人工作,2005年被陕西省教育工会评为师德教育先进集体。(3)人才培养5年中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招收博士生99人,硕士生83人;36人获博士学位,33人获硕士学位;现有在校博士生114人,硕士105人。学科十分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博士生发表的论文93篇被SCI、EI检索,2人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4)实验室建设2003年获准立项建设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年来总计投资1317万元进行建设,实验条件有明显改善,研究能力有较大幅度提升。现正在积极准备条件,拟在适当时机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主要研究方向的进展情况5年来,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瞄准国际发展前沿,适应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凝练研究方向,拓展研究内容,各研究方向的主要进展情况如下:(1)旱区水文及雨洪侵蚀过程研究方向36 旱区水文及雨洪侵蚀过程是本学科的特色方向之一。旱区水文及雨洪侵蚀过程研究在于揭示水文现象机理,为旱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5年来,在黄土高原水循环过程机理、土壤侵蚀过程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研究了全球变暖条件下西北干旱区的水文特征、水文过程、水资源演变机理,以及不同区域侵蚀特征与水土流失过程等问题;通过室内外实验研究及揭示水文和侵蚀过程机制是本方向的特色。完成了“塔里木盆地水盐平衡与地下水模拟”、“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实体模型模拟理论及技术研究”、“干旱区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及其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应用”、“黄土地区土壤溶质迁移机制及耦合模型研究”等项目的研究。针对旱区缺乏观测数据的实际,提出了以土壤水为核心的水文系统模拟模型,并通过实验与调查确定模型参数;合理模拟了旱区四水转化规律,为旱区水资源演变研究奠定了基础。依据黄土高原暴雨侵蚀特征,建立了次暴雨过程与泥沙淤积的定量关系,为淤地坝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采用经过验证的典型流域侵蚀模拟模型,研究了建设淤地坝体系的效果,预测了未来50年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趋势;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中,“黄土地区土壤溶质迁移机制及耦合模型研究”,2005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清华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合作完成的“干旱区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及其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应用”已通过教育部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已于2006年12月公示;“黄土高原流域降雨侵蚀产沙过程机制及预报模型研究”2005年获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水资源系统工程与水利信息化研究方向水资源系统工程与水利信息化是本学科的特色研究方向之一。主要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对水资源系统优化和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借助信息化技术推动水文水资源科学的进步和实际应用,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5年来,本方向在水库(群)优化调度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应用、河川径流演变规律、水库水电站最优开发规划、城市供水水源优化调度、水资源系统的管理和风险分析、电力负荷及电价预测、基于信息门户平台和知识图的信息服务、水利移动信息服务、基于知识的水资源管理的决策综合集成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完成了“水资源多维临界调控模型及其求解方法”、“自然~人工二元模式下河川径流规律和描述方法研究”、“面向水利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及其在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等“973”、“863”和国家自然基金纵、横向项目的研究。针对水资源配置的复杂性,提出了水资源系统的协调度及有序度熵,建立了调控对象模型与控制者模型相耦合的水资源多维调控模型,有效协调了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36 水资源多维临界调控模型及其求解方法”获2005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开展了面向水利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及其在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工作,规范了水利领域应用框架,完善了相关技术标准,构建了面向水利信息化应用集成服务平台,建立了水利行业的应用中间件AAF和WRAF等框架,“面向水利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及其在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中的应用”获2006年水利大禹奖二等奖。(3)环境水文及水资源保护研究方向环境水文及水资源保护为本学科的特色方向之一。水资源不仅是制约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控制性因素,也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关键因素。该研究方向紧密结合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需要,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和内容,近年来主要研究:西北多沙河流泥沙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与解吸,大型湖泊水库的水温水质模拟预测,干旱地区湖泊与河流的水环境承载力,大型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系统仿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数学模拟、预测与控制,人类活动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水文效应,沙棘植物柔性坝的水文生态效应,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净化效应,以及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环境效应等。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省部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结合西北地区与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电源工程大型水电站水库、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渭河流域治理等大型工程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干旱地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需水量、大型水库水温水质模拟预测、流域非点源污染预测控制、人类活动的生态水文效应分析预测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主要成果已被有关单位和政府部门采用,本研究方向有代表性的成果包括:在河流泥沙对重金属吸附随机理论、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物释放的紊动效应、以及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方面取得了创造性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关中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生态环境保护”成果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首都水资源项目“山西省桑干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已应用于《二十一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规划》,2005年通过山西省科技厅鉴定,正在申报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有限资料条件下的非点源污染负荷预测方法及大型城市地表饮用水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位于国内前列,如西安市政府重点项目“黑河引水工程水源保护研究”成果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大型水库水温水质预测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相关工程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4)农业水资源利用研究方向农业水资源利用研究方向36 为本学科的特色方向之一。农业作为用水大户,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是缓减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该研究方向结合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围绕旱区土壤中物质迁移理论与方法、节水灌溉理论与水肥高效利用、农田控制排水与微咸水安全高效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浑水和微咸水波涌灌理论与技术以及波涌灌溉条件下水、肥有效利用研究,填补了国内外波涌灌研究的空白,其研究成果被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在西北的新疆、陕北等地开展了覆膜灌溉节水型地面灌溉新技术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研究了膜孔灌溉条件下土壤肥料的高效利用特性,丰富了覆膜灌溉理论与技术;对农田排水的Drainmod数值模型改进方面充分考虑了冻溶特征和氮素迁移,扩大其功能和应用范围。同时,提出了以土壤含盐量和地下水矿化度为指标的盐碱地水利改良设计方法;通过对土壤中物质迁移机制研究,建立了描述土壤中物质运移的数学模型及参数确定方法;开展了膜下滴灌开发利用盐碱地技术研究,提出了膜下滴灌开发利用盐碱地技术指标,并在新疆生产实际中取得了明显效益;开展了微咸水高效安全利用研究工作,分析了微咸水矿化度、钠吸附比、元素组分等对土壤水盐运移和作物生长的影响,提出了安全利用微咸水主要技术指标。主要研究成果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旱区土壤中物质迁移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2005年获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1学术团队建设情况学校虽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们在相对困难的条件下,努力改善研究教学条件,争取并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项目及西部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培育了优良学术氛围,吸引了国内外一批高水平青年博士来校任教。目前的学术团队中,有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名陕西省三五人才;2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省部级优秀教师;1名教育部高校青年奖获得者;9名博士后;5名归国博士。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简况如下:沈冰,36 男,1948年9月生,博士,教授、博导;1988年毕业于陕西机械学院,获博士学位;1993-94年赴美国Wisconsin-Milwaukee大学作博士后研究。现任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带头人,校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水电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第五届水利测绘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减灾协会理事;西安市水利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水利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顾问、水资源专业委员会顾问。水利学报、水科学进展、西安理工大学学报、水电能源科学等编委。主要研究领域:旱区水文过程、水文模拟与计算。通过室内外实验探讨水文过程机理的研究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攻关子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水利水电基金1项。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机械工业部评为科技专家,1998年被陕西省学位委员会评为优秀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水利部评为优秀教师。与同事、研究生合作出版专著、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19篇被SCI、EI检索。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目前,正在主持进行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课题的研究工作。李占斌,男,1962年7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学术带头人,陕西省水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6年获机械工业部青年科技专家称号,并评为部级跨世纪学术骨干。1998-200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9-2004年在美国PurdueUniversity、美国国家土壤侵蚀国家实验室、日本干燥地研究中心、荷兰WageningenUniversity、UtrechtUniversity等进行学术访问。兼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中国土壤学会理事,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水利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水利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水土保持通报》、《泥沙研究》编委等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干旱半干旱地区流域暴雨洪水过程的水循环机理、流域降雨侵蚀产沙动力过程及预报模型,水土保持环境效应及受损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等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和前沿项目、中欧合作项目、中日合作项目等30余项。现正在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博士点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主笔和参加撰写学术专著5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黄强,男,汉族,1958年8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部级跨世纪学术骨干,陕西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能源研究会理事,陕西省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人民黄河》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委员,《西北水力发电》副主编,世行项目“黄河下游三门峡与小浪底水库非汛期水量调度”、数字黄河项目“小花区间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世行项目“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特聘专家。36 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专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八五”、“九五”重点攻关、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项目和青海、山西科技厅重点项目等纵横向科研60多项,长期从事水库(群)优化调度、河川径流演变规律、江河水资源联合调配及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水库水电站最优开发规划、城市供水水源优化调度和水资源系统的管理和风险分析等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收录60余篇。获国家、省部级奖励7项,其中2005年“陕西省21世纪水利水电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水资源多维临界调控理论方法研究”获2005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陕西省特等奖3项,国家二等奖3项。指导的畅建霞博士获2005年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解建仓,男,1963年3月生于陕西眉县。博士,教授、博导;水文及水资源学科学术带头人,部级跨世纪学术骨干。1995~1997年在河海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12~2003.7在加拿大Alberta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水利学会水利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特聘专家。获水利部、宁夏回族自治区等科技进步奖4项,陕西省教育厅等科技进步奖多项。已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合作出版专著及教材5部。长期从事工程水文、水资源优化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尤其在区域经济与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现代信息技术、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DSS(从交互式DSS,到智能化DSS,再到可视化DSS)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涉及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部级创新基金、水利水电基金课题、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周孝德,男,汉族,1960年8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学术带头人,陕西省“三五”人才,部级跨世纪学术骨干,机械工业部青年科技专家,陕西省优秀科技青年,36 水利部优秀科技青年等。兼任中国水利学会理事、中国水力发电学会理事、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曾先后在美国密执根大学、日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进修。长期从事水污染控制和环境水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八五”、“九五”重点攻关课题子课题(5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项目和新疆世行办、山西水利厅重点项目等纵横向科研50多项。研究内容包括:泥沙对重金属吸附和解吸作用、多沙河流重金属污染物迁移模型、湖泊底泥与营养盐相互作用、渭河(多沙河流)水质模型和水环境容量、西北干旱地区湖泊(博斯腾湖)水环境承载力、干旱地区河流(山西桑干河)水环境承载力、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仿真分析、大型水电站水温水质模拟等。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厅局级奖5项。李怀恩,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学术带头人,部级跨世纪学术骨干。2000至2001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由国家公派赴美国康乃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进行合作研究,2001年10月,应邀赴香港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半年。兼任西安市政协委员,陕西省水利学会环境水利专委会主任委员,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环保与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长期从事水资源保护、生态水文与流域非点源污染预测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有限资料条件下非点源污染负荷预测方法、非点源污染控制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学术界公认的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项目等18项,在WaterScience&Technology、环境科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余篇,出版《非点源污染数学模型》等专著4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博士学位论文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1996年获得机械部青年教师教书育人优秀奖称号。2002年5月获得第三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王全九,1964生,博士,教授、博导,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水土保持学报编委;农业工程学报编委;国家节水灌溉新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3部,获得各类奖励8项。近年来主要围绕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重大基础问题进行研究工作,如与高效利用水土资源有关的土壤水分运动、土壤盐分运移、黄土坡面土壤化学物质径流流失、土壤热传递、盐碱地开发利用等。在土壤水分运动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和学术思想,在沙层阻水、浑水入渗机制与入渗模型、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确定方面取得了突破。系统研究了膜下滴灌和排水条件下土壤盐碱地水盐运移的基本特征,提出了膜下滴灌开发利用盐碱地的技术指标,以及利用土壤含盐量确定地下水临界深度的新方法。首次成功利用土壤水分运动参数估计土壤溶质穿透曲线,建立了土壤溶质迁移的毛管模型。通过对黄土坡面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机制的研究,提出了等效混合深度概念,建立了土壤溶质随地表径流迁移的质量传递函数模型。在土壤热传递方面,建立了部分新的理论与方法。“旱区土壤中物质迁移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2005年获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罗纨,1967生,博士,教授、博导,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学术带头人。1999年12月毕业于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36 生物与农业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00年继续在该校、系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一年。近年来主要开展了包括农田控制排水减少地表水污染的研究、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水力负荷的研究以及湿地生态需水量的研究等。其中农田控制排水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使得研究小组能够于2003-2005年间在黄河上游的宁夏银南灌区进行大田试验,并对灌区现有水管理模式和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论证,指出排水过量是导致目前灌区用水浪费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和思想,使农田控制排水这一兼顾环境的水管理措施在国内首次得到应用和验证。研究成果已在TransactionsofASAE等国际性期刊和水利学报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此外,针对西安地区水污染现象严重的现状,开展了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应用的模拟研究,根据西安地区的自然、地理与气候条件,分析研究了西安地区污水土地处理的水力负荷,为科学的应用污水土地处理这一先进的生态处理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费良军,男,1963年3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水利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评估专家,国土资源部和陕西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评审专家。主要研究领域: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农业水资源利用和地下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论文16篇。主持或主要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其它生产项目等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合作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地面灌溉理论与技术,尤其在波涌灌和覆膜灌理论与技术及其环境效应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其成果正在灌区推广应用。2.1人才培养情况2001~2005期间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培养博士36人,硕士33人。目前在读博士生114人,硕士生105人。在此期间,费良军、畅建霞的博士论文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吴军虎的博士论文获校优秀博士论文。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本学科一贯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学位论文的质量放在首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改变单一导师的培养方式,鼓励成立指导教师小组,有利于研究生博采众家之长,同时明确学科带头人为博士论文审查的责任人,增强了学科内部对博士论文审核的力度;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关,要求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与国家级课题或水文水资源重大生产实践问题相结合,同时,鼓励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风险性选题;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给研究生做学术报告,鼓励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博士生论坛、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学科统一或分研究方向定期(每2~4周1次)举行研究生学术研讨等;设立优秀博士生研究基金,要求博士生36 至少发表4篇高水平论文,其中至少1篇被SCI或EI检索,1篇发表在《水利学报》、《水科学进展》等本学科高水平刊物上,且论文内容应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并对研究生的高水平论文等成果进行奖励。在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学位论文质量的同时,本学科坚持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近年来,依靠学校、学院和导师三方面互相配合,通过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党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研究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本学科的博士生按年级建立了党支部,课程学习阶段由学院专职教师负责指导支部政治思想工作,论文阶段导师和专职教师协同负责指导支部的政治思想工作。结合博士生的特点,特别强调了高尚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方面的教育,效果明显。由于采取以上措施,2001~2005年期间,本学科所有硕士生和绝大多数博士生均按时完成学业,毕业博士生人均发表SCI、EI检索论文2篇以上。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也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同行专家的好评,对我校研究生培养起到了示范与带动作用。5年中,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如下:2001~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清单姓名导师副导师论文题目2001王新宏沈晋曹如轩冲积河道纵向冲淤和横向变形数值模拟研究及应用迟道才王文焰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其机理研究王增发沈冰黄强中小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的理论与模型研究2002张翼沈冰水土保持产业化理论与实践──以延河流域为例蒋晓辉黄强自然~人工二元模式下河川径流变化规律和合理描述方法研究李毅王文焰王全九覆膜条件下土壤水~盐~热耦合迁移试验研究薛小杰黄强水资源可再生临界调控研究2003白丹李占斌给水输配水管网系统优化设计研究畅建霞黄强田峰巍黄河流域水资源多维临界调控研究刘俊萍田峰巍黄强河川径流信息密码解读理论与实践韩宇平解建仓阮本青水资源短缺风险管理研究洪小康沈冰李怀恩流域洪水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延军平李怀恩陕甘宁老区生态贫水化与生态管理模式研究2004张德生沈晋沈冰土壤溶质运移数学模型研究吴军虎李怀恩费良军波涌灌间歇入渗水氮运移特性试验及数值模拟宋进喜李怀恩渭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36 徐晨光黄强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理论与实践赵麦换黄强田峰巍水库补偿效益理论与实践──以黄河干流水库为例王玉敏周孝德湖泊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新疆博斯腾湖为例王义民田峰巍黄强梯级水库洪水调度模式研究──以黄河上游梯级水库防洪调度为例汪妮解建仓基于中间件及智能Agent技术的防汛决策模式研究雷社平解建仓阮本青产业结构与区域需用水规律的关系研究吴建华解建仓TC401水位传感器和RTU及其在洪水预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2005蔡明李怀恩渭河陕西段氮污染控制规划研究马斌沈冰解建仓基于信息技术的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佟春生黄强复杂性理论在河川径流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研究黄领梅沈冰李怀恩水文要素对人类活动响应的研究──以和田河为例史文娟沈冰汪志荣蒸发条件下夹沙层土壤水盐运移实验研究秦建敏沈冰基于空气、冰与水的电导率检测冰厚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马福昌李怀恩数字水文信息采集与自动化报送理论及新技术研究王煜黄强刘昌明流域水资源实时调控理论方法和系统实现研究李郁侠沈冰电力市场边际电价预测与水电厂竞价上网模式研究马娟娟李占斌孙西欢蓄水坑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马英杰沈冰虎胆干旱内陆区作物生长影响的潜水蒸发和农田排水计算研究李荣峰沈冰水文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的自记忆模型研究赵雪花黄强河川径流演变规律的挖掘与识别技术此外,2006年本学科授予博士学位12人。2.5本学科科学研究情况2001~2005年期间,学科教师承担各类科研课题323项,总计到款3389.1万元(见表1)。其中,国家级课题29项,637.1万元(见表2);省部级课题23项,304.0万元;其它纵向课题75项,879.8万元(见表3);校基金42项,117.9万元;横向课题126项,1217.9万元;设计咨询27项,232.4万元。表1各类科研课题及到款统计类型国家课题省部课题纵向课题校基金横向课题设计咨询合计200117.9/423.5/579.3/1317.0/4172.0/2016.0/4325.7200277.4/7142.0/5186.7/166.6/6162.1/2614.0/3588.8200368.4/1054.0/4235.7/2218.2/6113.8/1489.9/10580.02004159.4/1123.0/4269.1/1926.8/10318.0/3540.7/6837.02005314.0/1861.5/4109.0/1349.3/16452.0/4471.8/41057.6小计637.1/29304.0/23879.8/75117.9/421217.9/126232.4/273389.136 *17.9/4表示到款17.9万元,4项课题;若干项目进行不能1年完成,故项目数不等于各年累计。学科承担的国家级课题涉及“973”计划专题1项,“863”计划专题5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1项(2001年结题),“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西部计划专题1项(正在进行),本学科教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题2项(本学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仵彦卿(寒区旱区工程与环境研究所)、王全九(水土保持研究所)参与了这两个项目的研究)。表2国家级课题目录课题编号主持人课题名称经费来源G1999043608黄强多维临界调控模型及其求解方法73.0973计划2002AA113150解建仓面向水利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及其在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中的应用120.0863计划2005AA113150解建仓面向水利信息化的应集成中间件平台及其应用150.0863计划2002AA6Z3201王全九北方干旱内陆河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25.0863计划2002AA2Z4061王全九微咸水与再生水高效安全利用技术研究20.0863计划2002AA6Z3091白丹小管径温室专用滴灌带生产线研制及产业化开发5.0863计划95-912-4沈晋黄河干流工程水量调度研究30.0国家科技攻关2004BA901A13沈冰西北地区城市环境建设与水资源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75.0国家科技攻关59879023王文焰黄土非饱和带优先流的试验研究和数学模拟14.0国家自然基金59879026沈冰黄土地区土壤溶质迁移机制及耦合模型研究12.0国家自然基金50079022周孝德曝气池中气液固三相流试验研究及其数值模拟26.0国家自然基金50079021黄强自然~人工二元模式下河川径流规律和描述方法研究20.0国家自然基金40271022汪志荣西北地区城市雨水利用极其生态环境效应26.0国家自然基金50209015罗纨农田控制排水对减少地表水质污染的研究24.0国家自然基金*90102012王全九坡面土壤~植被~大气界面物质交换过程与模拟10.0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90102003仵彦卿西北干旱区地表~地下水系统变化及其植被生态效应10.0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50209016宋孝玉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对渭北旱塬农田水分生态效应的影响23.0国家自然基金50179030费良军施肥条件下波涌灌溉农田氮素运移特性及有效利用研究21.0国家自然基金36 50479067李怀恩黄河粗沙区沙棘柔性坝水保效应原型试验与数学模拟25.0国家自然基金50279041解建仓基于中间件系统服务平台的水资源调度管理模式研究24.0国家自然基金40301026崔灵周流域地貌形态特性与降雨侵蚀产沙耦合关系试验研究23.0国家自然基金40371057王全九描述农用化学物质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的几何模型29.0国家自然基金40371075李占斌坡面径流侵蚀输沙动力过程试验研究29.0国家自然基金50579061周孝德西北干旱地区典型湖泊水环境承载力研究29.0国家自然基金50579062张江辉干旱区滴灌农田盐分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26.0国家自然基金50579063沈冰干旱区平原绿洲耗水量及适宜绿洲规模的研究8.0国家自然基金50579064费良军膜孔灌施肥农田氮素运移特性与灌溉质量评价方法研究27.0国家自然基金50549018白丹地下滴灌田间管网系统水力要素试验研究8.0国家自然基金40501011薛小杰水库群补偿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12.6国家自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2006年本学科申请项目中4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表3省部级课题目录序号主持人课题名称经费课题来源1周孝德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生态环境仿真研究125.0发改委专项2李怀恩人类活动的生态水文效应分析与预测50.0教育部3解建仓产业结构特征堆水资源供求关系影响研究20.0水利部4解建仓黄河应急调水研究20.0水利部5解建仓特殊情况下龙羊峡水电厂发电损失的补偿机制研究20.0青海攻关6黄强黄河干流水电站补偿效益分配方案与实施对策研究20.0青海攻关7周孝德山西桑干河水环境承载力研究15.0首都专项8解建仓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供求关系的影响研究10.0水利部9罗纨农作物需水量生产函数4.0教育部10王全九土壤溶质迁移的优先流特征及其模拟模型7.0教育部11周孝德新疆博斯腾湖富营养化研究6.0教育部12黄强南水北调工程仿真之调度规划系统研究开发7.0发改委专项13王全九干旱半干旱地区膜下滴灌水盐运移规律与数学模型6.0教育部14贾忠华利用绿化废弃物减少城市水土流失的试验研究4.0教育部15宋孝玉黄土沟壑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区域水分环境的影响1.5陕西省基金16黄强江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应用基础研究2.0陕西省基金36 17李怀恩渭河人类活动与河流水质之间的关系研究1.5陕西省基金18贾忠华绿化废弃物在减少城市水土流失中的应用机理研究1.5陕西省基金19马斌基于中间服务系统平台水资源调度管理模式研究1.5陕西省基金表4主要纵向课题序号主持人课题名称经费课题来源1沈冰和田水盐平衡模型64.2新疆世行办2张建丰高精度蒸渗仪研制80.0水保所3罗纨流域水土流失及水质污染治理水质模型与GIS技术联合应用14.0陕西教育厅4汪志荣西安市雨水利用环境影响18.0陕西教育厅5周孝德博斯腾湖水环境承载力研究146.0巴州世行办6解建仓黄河流域合理调水发电损失补偿机制研究20.0北京水科院7白丹虹吸式波涌灌管系统试验12.0陕西教育厅8黄强人类活动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15.0陕西教育厅9李占斌黄土地区暴雨侵蚀动力过程与模拟研究19.0陕西教育厅10费良军膜孔灌溉农田水、肥运移特性及有效利用15.0陕西教育厅11费良军宁夏引黄灌区退水量预报模型研究15.0黄委水文局12李占斌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实体模型模拟理论及技术研究10.0黄河科学院13李占斌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环境监督60.0西气东输14沈冰借助GPS系统研究黄土沟壑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区域水分环境的影响25.0陕西教育厅15秦毅渭河下游河槽萎缩机理及其对防洪形式的影响研究22.0陕西教育厅16黄强清洁能源最优利用模式研究28.0山西设计院17费良军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综合模式研究28.0山西设计院18张建丰IC卡水分计收系统30.0西安节水办19李怀恩非点源污染对渭河水质的影响与控制32.0陕西教育厅20周孝德汉江上游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31.0陕西教育厅21解建仓面向水利信息化的智能决策支持中间件服务平台的开发32.0陕西教育厅22王全九新疆农业节水规划25.0新疆水利厅23费良军山西省陵川县生态保护区小水电代燃料最优利用模式研究20.0陵川水电局24解建仓宝鸡峡渠首加闸工程水资源调度6.0宝鸡峡局25周孝德博斯腾湖水流及水质模拟研究8.0新疆设计院26贾忠华对流域水质模型中使用GIS技术的效率分析1.5陕归国基金27李怀恩退耕还林的生态水文效应分析与预测研究2.0陕西教育厅28李占斌指流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2.0陕西教育厅29史文娟西北黄土地区层状土壤中污染物迁移特性和数值模拟1.5陕西教育厅30宋孝玉黄土沟壑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区域水分环境的影响1.5陕西教育厅36 表5重要横向课题序号主持人课题名称经费课题来源1黄强黄河积石峡水电站防洪标准研究120.0黄河上游局2黄强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最优调配研究65.0下坂地管理局3黄强公伯峡水电站水情自动测报系统40.0公伯峡局4黄强龙羊峡、刘家峡、小浪底三水库联合调度初步研究16.0甘肃电力局5黄强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补偿效益偿付计算方法研究28.0西北电网6黄强河川径流衰减规律及其合理描述方法研究20.0北京设计院7黄强龙羊峡水电站节水增发电考核系统研究与开发20.0龙羊峡局8秦毅龙羊峡水库水量的中、长期预报开发22.5龙羊峡局9周孝德青铜峡水库泥沙淤积与动态数值分析软件开发23.0青铜峡局10张建丰坡面降雨和土壤水分测量装置系统45.5水保所11周孝德黄河上游多松羊曲段开发对水温水质的影响专题研究52.0西北设计院12周孝德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水温、水质模型研究21.0昆明设计院13黄强黄河上游径流中长期水文预报及梯级水库防洪调度75.0西北国电14刘建林青海黑泉水库优化调度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10.0黑泉水库15朱满林天生桥水库枢纽溢洪洞出口水工模型试验研究20.0二郎坝公司16黄强黄河干流水电站补偿效益分配方案与实施对策研究20.0黄河上游局17黄强基于节点水量平衡的叶尔羌河水资源最优调配研究26.6新疆下坂地18张建丰滑坡实验降雨装置及孔隙水压力测量系统14.0成都理工大19李怀恩延安市延河洪水预报方案研制10.0延安水利局20李占斌野外人工模拟降雨系统的研制36.0西峰水保站21沈冰黑河水库优化调度研究20.0黑河管理局22李怀恩中国大唐集团彬长电厂项目水资源论证32.0彬长电厂23周孝德西安市黑河金盆水库洪水淹没范围及撤离方案116.0黑河管理局24张建丰IC卡水费计收系统38.0西安节水办25黄强乌江梯级水库发电优化调度研究120.0乌江公司26李占斌神府矿区石窑店矿井水土保持方案30.0神木资源办27秦毅蒲县加气站防洪方案研究与设计24.0西气东输体28周孝德汉江水电开发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的影响20.0北京设计院29周孝德新疆布尔津水利枢纽工程水温、水质影响研究24.0新疆设计院30解建仓榆林秃尾河水资源水权分配方案研究16.0榆林水务局在上述课题的支撑下,学科全体师生五年中共发表学术论文823篇;其中,SCI检索34篇,EI检索101篇(见重要论文清单)。出版专著11部(见表6)。重要学术论文清单SCI检索论文36 1.WanLUO,etal.,PredictingfieldhydrologyincoldconditionswithDRAINMOD,TransactionsofASAE,44(4):825-834,2001.8.(SCI:501GJ)2.WangQuanjiu,TysonE,OchsnerandRobertHorton,Anmathematicalanalysesofheatpulsedeterminingsoilwaterfluxdesitymethod,WaterResourcesResearch,38(6):27-37,2002.(SCI:609ZJ;EI:02467195329)3.WangQuanjiu,RobertHortonandJonhonn,Asimplemodelrelatingsoilwatercharacteristiccurveandsolutebreakthroughcurve,SoilScience,167(7):436-443,2002.(SCI:577FZ)4.WangQuanjiu,RobertHortonandShaoMingan,HorizontalinfiltrationmethodforestimatingBrooks-Coreymodelparameters,SoilSci.Soc.Am.J.66(6):1733-1769,2002.(SCI:712JK;EI:02487248634)5.PengLi,ZhanbinLi,ZhongZhao,IndexsystemandmethodforsoilproductivityevaluationonthehillsidesintheLoessPlateau,Aridsoilresearchandmanagement,16:335-348,2002.(SCI:598UM)6.WangQuanjiu,RobertHortonandShaoMingan,Effectiveraindropkineticenergyinfluenceonsoilpotassiumtransportintorunoff,SoilScience,167(6):369-376,2002.(SCI:562WG)7.HeXiubin,LiZhanbin,etal.,Down-scaleanalysisforwaterscarcityinresponsetosoil-waterconservationonLoessPlateauofChina,Agriculture,EcosystemsandEnvironment,196(2):1-7,2002.(SCI:647TK)8.YiLi,MiananShao,WenyanWangetal.,Open-holeeffectsofperforatedplasticmulchesonsoilwaterevaporation,SoilScience,168(11):751-758,2003.(SCI:745BR)9.WangQuanjiuetal.,Algebraicmodelforonedimensionalinfiltrationandsoilwaterdistribution,SoilScience,2003.(SCI:730KR)10.WenjuanShi,ShaozhongKangandXiaoyuSong,Physiologicalresponseandwater-savingeffectofregulateddeficitirrigationincotton,Water-savingagricuktureandsustainableuseofwaterandlandresources,EditedbyShaozhongKangetal,PublishedbyShaaxiScienceandTechnologyPress,Vol.II,pp.117-121,2003.10.(SCI:859ED)11.XiaoyuSong,ShaozhongKang,BingShen,WenjuanShi,XiaotaoHu,PatternsofsoilwaterchangeinfarmlandwithdifferentcropcoveronhillyLoesssoilsinNorthwestChina,Water-savingagricuktureandsustainableuseofwaterandlandresources,EditedbyShaozhongKangetal,PublishedbyShaaxiScienceandTechnologyPress,Vol.I,pp.299-304,2003.10.(SCI:859ED)12.WenlongWang,AlinLei,ZhanbinLiandKeliTang,StudyonthedynamicmechanismofsheetflowinsoilerosionchaininLoessarea,Water-savingagricuktureandsustainableuseofwaterandlandresources,EditedbyShaozhongKangetal,PublishedbyShaaxiScienceandTechnologyPress,Vol.I,pp.332-337,2003.10.(SCI:859ED)13.JunhuWu,LiangjunFeiandHuaienLi,Surfacewaterflowcharacteristicsoffilmholeirrigation,Water-savingagricuktureandsustainableuseofwaterandlandresources,EditedbyShaozhongKangetal,PublishedbyShaaxiScienceandTechnologyPress,Vol.I,pp.453-456,2003.10.(SCI:859ED)14.XuanWang,DaocaiChiandZhanbinLi,Pipenetworkdesignoptimizationofdripirrigationsystemforgreenhouse,Water-savingagricuktureandsustainableuseofwaterandland36 resources,EditedbyShaozhongKangetal,PublishedbyShaaxiScienceandTechnologyPress,Vol.I,pp.462-464,2003.10.(SCI:859ED)1.LiangjunFei,HuiJia,HaifengLiuandJunhuWu,sedimentdepositionassociatedwithmuddysurgeflowalonganirrigatedborderstrip,EditedbyShaozhongKangetal,PublishedbyShaaxiScienceandTechnologyPress,Vol.I,pp.465-469,2003.10.(SCI:859ED)2.LingmeiHuang,BingShen,GuangmingLuoandLunfangLiu,CharacteristicsofclimatechangeintheHotanoasisduringthelast47years,Water-savingagricuktureandsustainableuseofwaterandlandresources,EditedbyShaozhongKangetal,PublishedbyShaaxiScienceandTechnologyPress,Vol.II,pp.593-597,2003.10.(SCI:859ED)3.JianxiaChang,QiangHuangandYiminWang,WaterResourcesdistributionmodelofYellowRiverBasin,Water-savingagricuktureandsustainableuseofwaterandlandresources,EditedbyShaozhongKangetal,PublishedbyShaaxiScienceandTechnologyPress,Vol.I,pp.688-698,2003.10.(SCI:859ED)4.YongfengFu,BingShen,DonghaiGuanandGuangmingLuo,ApplingfuzzysyntheticclusteringmethodtoHotangroundwaterqualityevaluation,Water-savingagricuktureandsustainableuseofwaterandlandresources,EditedbyShaozhongKangetal,PublishedbyShaanxiScienceandTechnologyPress,Vol.II,pp.722-726,2003.10.(SCI:859ED)5.LiHuaienetal.,Developmnetsineco-hydrology,Water-savingagricuktureandsustainableuseofwaterandlandresources,EditedbyShaozhongKangetal,PublishedbyShaaxiScienceandTechnologyPress,Vol.II,pp.746-753,2003.10.(SCI:859ED)6.CaiMingetal.,Optimalareaplanningofwaterpollutioncontrolsystem.Water-savingagricuktureandsustainableuseofwaterandlandresources,EditedbyShaozhongKangetal,PublishedbyShaaxiScienceandTechnologyPress,Vol.I,pp.1012-1015,2003.10.(SCI:859ED)7.DeshengZhang,BingShenandXinqianWu,Analticalsolutionoftwo-regionmodelofsolutetransportthroughsoils,Water-savingagricuktureandsustainableuseofwaterandlandresources,EditedbyShaozhongKangetal,PublishedbyShaaxiScienceandTechnologyPress,Vol.II,pp.1016-1020,2003.10.(SCI:859ED)8.JiangangHan,ZhanbinLietal,SoilenzymeactivitesandN2Oemissiomsunderdifferentlandmanagementconditions,BulletinofEnvironmentalandContaminationToxicology,73(1):205-212,2004.(SCI:837MA)9.JianxiaChang,QiangHuang,YinminWang,ShaomingPeng,WaterdistributioncontrolmodelintheYellowRiverBasin,WaterInternational,29(4):482-491,2004.(SCI:002NR)10.ZhonghuaJia,WanLuo,ModificationanduseofDRAINMODtoeveluatealagooneffluentlandapplicationsystem,TransactionoftheASAE,47(1):47-58,2004.(SCI:808ED;EI:04218172664)11.QiangHuang,XuehuaZhao.FactorsaffectingrunoffchangeintheupperreachesoftheYellowRiver.ProgressinNaturalScience.09:811-816,2004.(SCI:865FP;EI:04448437299)12.HuangQiang,ChangJianxia,WangYimin,PengShaoming.SynergyMethodologyforMulti-objectiveReservoirOperationControlinYellowRiverBasin.ChinaScienceE.36 2004.VOL47,P212~223.(SCI:874TU)1.LiMian,LiZhan-bin,LiuPu-ling,YaoWen-yi.UsingCesium-137techniquetostudy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aspectofsoilerosioninthewind-watererosioncrisscrossregionontheLoessPlateauofChina.AppliedRadiationandIsotopes.2005,62(1):109-113.(SCI:872JR;EI:04468462536)2.HELietal.,NutrientloadestimationinnonpointsourcepollutionofHongKongregion,WaterScience&Technology,2005.51(3-4):208-216.(SCI:922HI,EI:05189078206)3.WenyanWang,WanLuo,WangZhi-rong,Surgeflowirrigationwithsediment-ladenwaterinNorthwesternChina,AgriculturalWaterManagement,2005,37(1).(SCI:930ZO,EI:05229128657)4.OchsnerTysonE,HortonRobert,KluitenbergGerardJ.WangQuan-Jiu.Evaluationoftheheatpulseratiomethodformeasuringsoilwaterflux.SoilScienceSocietyofAmericaJournal.2005,69(3).(SCI:924VV,EI:05219115499)5.ChangJian-xia,HuangQiang,WangYi-min.Geneticalgorithmsforoptimalreservoirdispatching.WaterResourcesManagement.2005,19(4).(SCI:968LU,EI:05429425058)6.ZhangYongjin,Chenhongqi,XieJiancang.Studyonintelligentinformationintegrationofknowledgeportals.LectureNotesArtificialIntelligence.FuzzySystemsandKnowledgeDiscovery:Seco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3614,PartII,FSKD2005Proceedings,2005.(SCI:BDA17,EI:05439439853)7.W.Cheng,Y.Murai,F.Yamamoto.Measurementofbubblevelocityinbubbleplumeathighervoidfraction.2005,16(1).(SCI:900GC,EI:EIP05068832284)8.WenCheng,YuichiMurai,FujioYamamotovv.Estimationoftheliquidvelocityfieldintwo-phaseflowsusinginverseanalysisandparticletrackingvelocimetry,FlowMeasurementandInstrumentation,2005(16).(SCI:957VU,EI:05339303061)EI检索论文9.王义民,黄强,畅建霞,瞿富强.安康水库洪水实时调度系统研究.水力发电学报,2001,04:23-30.(EI:02106877863)10.马斌,解建仓,汪妮,张永进.多水源引水灌区水资源调配模型及应用.水利学报,2001,09:62-66.(EI:02046835406)11.程文,宋策,周孝德.曝气池中气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水利学报,2001,12:35-38.(EI:02126894026)12.李发文,费良军.膜孔灌多点源交汇入渗影响因素试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1,06:31-35.(EI:02056844264)13.史文娟,康绍忠.控制性作物根系分区供水的节水机理及研究进展.水科学进展,2001,02:270-275.(EI:P01346624680)14.吴军虎,费良军,王文焰.膜孔灌溉单孔入渗特性研究.水科学进展,2001,03:307-311.(EI:01476737944)15.刘文芳,白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价系统仿真研究.系统仿真学报,2002,12:8-10+18.(EI:03027311809)16.顾永钢,李怀恩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价仿真研究.系统仿真学报,2002,12:11-14+34.(EI:03027311810)36 1.汪志荣,张建丰,王文焰,冯保平.温度影响下土壤水分运动模型.水利学报,2002,10:48-52.(EI:03037328137)2.赵勇,解建仓,马斌.基于系统仿真理论的南水北调东线水量调度.水利学报,2002,11:40-45.(EI:03037328145)3.王煜,黄强等.小浪底水库兴利目标关系参数的初步分析.水力发电学报,2002,02:19-25.(EI:02417135882)4.畅建霞,黄强,田峰巍.黄河上游梯级电站补偿效益研究.水力发电学报,2002,04:18-24.(EI:03087370301)5.李毅,王文焰,王全九,邵明安,张建丰,来剑斌.温度势梯度下土壤水平一维水盐运动特征的实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2,06:22-26.(EI:03047337086)6.王文焰,汪志荣,王全九,张建丰.黄土中Green-Ampt入渗模型的改进与验证.水利学报,2003,05:32-36.(EI:03367625920)7.费良军,李发文,吴军虎.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湿润体特性影响因素研究.水利学报,2003,05:64-70.(EI:03367625926)8.沈冰,黄领梅等.和田绿洲水循环要素变化特征.水利学报,2003,05:80-85.(EI:03367625929)9.李占斌,鲁克新.透水坡面降雨径流过程的运动波近似解析解.水利学报,2003,06:10-15+23.(EI:03367625935)10.韩宇平,阮本清,解建仓,王晓辉.串联水库联合供水的风险分析.水利学报,2003,06:16-23.(EI:03367625936)11.白丹,李占斌等.模糊线性规划在微灌干管管网系统优化中的应用.水利学报,2003,07:38-43.(EI:05209110277)12.王文龙,雷阿林,李占斌等.黄土丘陵区坡面薄层水流侵蚀动力机制实验研究.水利学报,2003,09:68-72.(EI:03507781943)13.张德生,沈冰,沈晋,王全九.稳态条件下土壤溶质运移的两区模型及其解析解.水利学报,2003,10:46-52.(EI:04037822936)14.徐晨光,黄强,赵麦换.中小型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准实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水力发电学报,2003,01:18-23.(EI:03227490513)15.李勉,李占斌,丁文峰.NAA应用于细沟侵蚀过程的研究.核技术,2003,26(6):425.(EI:03307568865)16.刘涵,黄强,赵麦换,薛金淮,夏忠,赵凤云.黄河干流供水发电补偿效益及其分配方案研究.水力发电学报,2003,02:27-33.(EI:03317581009)17.徐晨光,刘晓黎,黄强,曹进,赵麦换.对承担电网备用容量任务的水电站空耗水量的近似计算研究.水力发电学报,2003,03:14-20.(EI:03457719060)18.冯民权,周孝德,郑邦民.糯扎渡水电站垂向二维非恒定流的数值模拟.水力发电学报,2003,03:91-97.(EI:03457719071)19.王义民,黄强,畅建霞,田峰巍,谢小平.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水库洪水调度仿真模型研究.水力发电学报,2003,04:10-16.(EI:04078021229)20.张仙娥,孙西欢,周孝德.沿程起旋式螺旋管流阻力研究.水力发电学报,2003,04:85-89.(EI:36 04498707162)1.李毅,邵明安,王文焰,王全九,张建丰,来剑斌.质地对土壤热性质的影响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3,04:62-65.(EI:043283070500)2.王文龙,雷阿林,李占斌,唐克丽.土壤侵蚀链内细沟浅沟切沟流动力机制研究.水科学进展,2003,04:84-88.(EI:03467728495)3.王文龙,雷阿林,李占斌,唐克丽.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链垂直带水沙流空间分布.水科学进展,2004,01:25-29.(EI:04438424872)4.丁文峰,李占斌,丁登山,庄大昌.坡面细沟侵蚀产沙时空分布规律试验研究.水科学进展,2004,01:20-24.(EI:04438424871)5.赵雪花,黄强,席秋义.黄河上游径流动态变化趋势预测.水力发电学报,2004,04:4-7.(EI:04448438854)6.张双虎,黄强,孙廷容.基于并行组合模拟退火算法的水电站优化调度研究.水力发电学报,2004,04:19-22+18.(EI:04448438857)7.MaFuchang,JiaoYumin,JiaXiumei,LiHuaien,Totransmitdatausingshortmessageservice(SMS)ofGMSwirelessnetworkinSCMsystem.Proceedingsofthe5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testandmanagement,Vol.2,pp.1475-1478,SciencePressofChina.(EI:03427681781)8.QinJianmin,ShenBingetal.,Theresearchonthedigitalautomaticmeasureoftheicelayerthinknessbymakinguseoftheconductivityofwater,Proceedingsofthe5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measurement,Vol.4,pp.2853-2857,SciencePressofChina,2003.(EI:03427678646)9.ChengWen,Zhouxiaode,SongCeetal.,Experimentalandnumericalsimulationofthree-phaseflowinanaerationtank,JournalofHydrodynamics,2003,04:118-123.(EI:04098043659)10.KalingaOscar,GanYew,XieJiancang,Applyingradarrainfalldatainbasinhydrologicalmodeling.IAHS-AISHPublication:Weatherradarinformationanddistributedhydrologicalmodeling.2003,pp.258-267.(EI:03337592181)11.张江滨,解建仓,焦尚彬.水轮发电机组最佳开机规律研究与实践.水利学报,2004,03:53-59.(EI:04308283608)12.雷社平,解建仓,黄明聪,陈鸿起.区域产业用水系统的协调度分析.水利学报,2004,05:14-19.(EI:04358330543)13.王文龙,雷阿林,李占斌等.黄土区坡面侵蚀时空分布与上坡来水作用的实验研究.水利学报,2004,05:25-30+38.(EI:04358330545)14.郑良勇,李占斌,李鹏.黄土区陡坡径流水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水利学报,2004,05:46-51.(EI:04358330548)15.闵涛,周孝德,冯民权.非线性布西尼斯克方程的直线解法及渗透系数反演计算.水利学报,2004,07:23-27.(EI:04458452662)16.蔡明,李怀恩等.改进的输出系数法在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中的应用.水利学报,2004,07:42-47.(EI:04458452665)17.秦毅,沈冰,李怀恩等.基于物理成因概念的水文系统模型及其应用.水利学报,2004,07:36 54-58.(04458452667)1.王文焰,张建丰,汪志荣.γ透射法测量土壤含水量的层间分辨率实验研究.水利学报,2004,08:87-91.(EI:04458452688)2.陈南祥,黄强等.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与神经网络耦合的岩溶泉预报模型.水利学报,2004,09:70-74.(EI:04528744817)3.赵麦换,徐晨光,黄强,田峰巍,薛小杰.离差平方法在梯级水库补偿效益和综合水利工程费用分摊中的应用.水力发电学报,2004,06:4-7.(EI:05048807049)4.李怀恩,赵静等.黄土区坡面与小流域植被变化的水文效应分析.水力发电学报,2004,06:101-105+100.(EI:05048807069)5.席秋义,黄强,赵雪花.石泉水库主汛期拦蓄洪尾超蓄运用的风险分析.水力发电学报,2004,06:111-113+63.(EI:05048807071)6.李毅,邵明安,王文焰,王全九,张建丰.有限深土体中再分布的土壤水盐运移试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4,03:47-50.(EI:04328307050)7.佟春生,黄强,刘涵.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径流时间序列动力学特征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09:103-108.(EI:04478470594)8.XieJian-ang,Huangmin-cong,WangNi.Theapplicationofmiddlewaretechnologyindesignoffloodcontroldecisionsupportsystem.Proceedingsofthe2004worldwaterandenvironmentalresourcescongress:Criticaltransitioninwaterandenvironmentalresourcesmanagement,pp.3880-3887,SaltLakeCity,UnitedStates.2004.(EI:05349314861)9.WangQuanjiu,ShaoMingan,HortonRobert,Asimplemethodforestimatingwaterdiffusivityofunsaturatedsoils.SoilSci.Soc.Am.J.,68(3):713-718.(EI:04238196028)10.XuChenguang,HuangQiang,ZhaoMaihuan,TianFengwei,Economialoperatiionofhydropowerplantbasedonself-adaptivemutationevolutionaryprogramming,Proceedingsoftheworldcongressonintelligentcontrolandautomation,Vol.6,pp.5646-5648,HangzhouChina,Jun.16-19.(EI:04388367697)11.汪妮,解建仓等.黄河水文信息智能化服务模式的初步研究.水利学报,2005,01:100-104.(EI:05149026252)12.王全九,王文焰,张江辉,丁新利.根据畦田水流推进过程水力因素确定Philip入渗参数和田面平均糙率.水利学报,2005,01:125-128.(EI:05149026257)13.程慧艳,罗纨,贾忠华等.西安市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水力负荷的模拟分析.水利学报,2005,02:75-79+85.(EI:05149026270)14.朱永清,李占斌,鲁克新,崔灵周.地貌形态特征分形信息维数与像元尺度关系研究.水利学报,2005,03:77-82.(EI:06069687212)15.蔡阳,汪妮,张永进,解建仓.中间件技术在多模型洪水预报WEB中的应用.水利学报,2005,03:94-98.(EI:05239148128)16.白丹.重力单水源环状管网优化设计的遗传-线性规划算法.水利学报,2005,03:122-126.(EI:05239148133)17.孔珂,解建仓,岳新利,陈鸿起.水市场的博弈分析.水利学报,2005,04:109-113.(EI:05239148152)18.王瑄,李占斌,鲁克新,郑良勇.坡面水蚀动力因子与土壤剥蚀率灰色关联分析.水利学报36 ,2005,05:15-20.(EI:05289209413)1.王文焰,张建丰,汪志荣,王全九.砂层在黄土中的减渗作用及其计算.水利学报,2005,06:16-21.(EI:05289209434)2.黄文政,黄强,刘昌明,蒋晓辉.黄河三门峡以下流域水资源调配研究.水利学报,2005,06:87-92.(EI:05289209445)3.李援农,费良军.土壤空气压力影响下的非饱和入渗格林-安姆特模型.水利学报,2005,06:99-102.(EI:05289209447)4.潘军峰,冯民权,郑帮民,闵涛.丁坝环流及局地冲刷坑的二维数值模拟.水力发电学报,2005,37(1):15-18.(EI:05118999761)5.刘涵,黄强,夏忠,畅建霞.黄河干流梯级水库补偿效益仿真模型的建立及求解.水力发电学报,2005,(5).(EI:05479497410)6.谢小平,黄强,徐晨光,王义民,赵麦换.公伯峡水电站施工度汛方案风险分析.水力发电学报,2005,(6).(EI:06049664408)7.冯民权,郑邦民.定床上丁坝流场数值模拟.水力发电学报,2005(6).(EI:06049664422)8.夏忠,黄强,赵雪花.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滚动开发顺序决策分析.水力发电学报,2005,(6).(EI:06049664407)9.宋孝玉,康绍忠,沈冰,史文娟,胡笑涛.黄土区不同下垫面农田降雨入渗及产流关系的数值模拟.农业工程学报,2005,01:3-7.(EI:051088775786)10.白丹,王新.基于遗传算法的多孔变径管优化设计.农业工程学报,2005,02:50-53.(EI:05209110277)11.马东豪,王全九,来剑斌.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水质和流量对土壤盐分分布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5,03:50-54.(EI:05209110317)12.贾忠华,罗纨,方树星,王南江,刘建刚.宁夏银南灌区排水现状分析及计算.农业工程学报,2005,03:68-73.(EI:05209110320)13.刘建刚,罗纨,贾忠华等.从水盐平衡的角度分析控制排水在银南灌区实施的可行性.农业工程学报,2005,04:51-54.(EI:05229137677)14.尹娟,费良军等.水稻田中氮肥损失研究进展.农业工程学报,2005,06:195-197.(EI:05299226586)15.李荣峰,沈冰,张金凯.考虑周期性变化的地下水埋深预测自记忆模型.农业工程学报,2005,07:34-37.(EI:05349312593)16.李鹏,李占斌,郑良勇.黄土陡坡径流侵蚀产沙特性室内实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5,(7).(EI:05229137101)17.马英杰,虎胆·吐马尔拜,沈冰.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法求解VanGenuchten方程参数,农业工程学报,2005,08:179-180.(EI:05399388771)18.胡伟,邵明安,王全九.黄土高原退耕坡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尺度性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5,(8).(EI:053993887335)19.史文娟,沈冰,汪志荣,张建丰.蒸发条件下浅层地下水埋深夹砂层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5,(9).(EI:05449453579)20.叶海燕,王全九,刘小京.冬小麦微咸水灌溉制度的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5,(9).(EI:05436 49453580)1.李援农,刘玉洁,李芳红,费良军,覆膜灌溉的生态环境效应.农业工程学报,2005,(11).(EI:05529617796)2.马东豪,王全九,郭太龙.依据灌溉水流推进过程确定Philip入渗参数和田面平均糙率.农业工程学报,2005,(12).(EI:06079701820)3.马娟娟,孙西欢,李占斌.蓄水坑灌条件下变水头作用的垂直一维土壤入渗参数试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5,(S1).(EI:05229137101)4.王文龙,李占斌,李鹏,鲁可新,郭彦彪,丁文峰,郑良勇.神府东胜煤田原生地面放水冲刷试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5,(S1).(EI:05229137094)5.郭太龙,迟道才,王全九,马东豪,杨武成.下渗水矿化度对水盐运动影响的试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5,(S1).(EI:05229137100)6.黄强,李勋贵,LEONFeng,薛小杰,倪雄,魏霞.系统周界的观控模型及其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03:102-107.(EI:05179070244)7.张江滨,解建仓,陈鸿起,杨培君,李现社.高可靠性水轮机微机调速器应用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9).(EI:05459460493)8.谯建军,姚秉华,田萍,朱海燕.结晶紫生物共降解的动力学研究.中国环境科学,2005,(6).(EI:06029638535)9.姚秉华,王理明,余晓皎,杨国农,赵高扬,郑怀礼.RuO_2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6).(EI:05289209045)10.朱永清,李占斌,崔灵周,鲁克新.基于GIS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分形与计算方法研究.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12).(EI:06069687212)11.肖志娟,解建仓,孔珂,李亮.应急调水效益补偿的博弈分析.水科学进展,2005,(6).(EI:05529617850)12.黄强,黄文政,薛小杰,王义民.西安地区水库供水调度研究.水科学进展,2005,(6).(EI:05529617859)13.佟春生,黄强,刘涵.复杂性诊断方法及其在水资源系统中的应用.系统仿真学报,2005,(11).(EI:05489513465)14.畅建霞,黄廷林,王义民.水库水电站优化问题的遗传算法.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S1):547-551.(EI:05399388270)15.徐志嫱,黄廷林.分散式污水再生回用系统优化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EI:05239148158)16.ZhaoXuehua,HuangQiang,XiQiuyi,WuXin,Newsafetyforecastingmethodofregionalwaterresource,Proceedindsofthe2004InternationalSymposiumon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PartB,pp.2803-2806.Shanghai,China.(EI:05058817601)17.Chennanxiang,CaoLianhai,HuangQiang,Applicatiomofneuralnetworkmodelcoulplingwiththepartialleast-suuaresmethodforforecastingwateryieldofmine.JournalofCoalScienceandEngineering,2005,11(1):40-43.(EI:05409395165)18.NiuZheng-Ming,ZhangMing-Yuan.Basichydrodynamicscharacteristicsofcavityspiralflowinalargesizelevelpool.Journalhydrodynamics,2005,17(4).(EI:05439438658)此外,还在中国科学、水利学报、水科学进展、36 农业工程学报、水土保持学报等水文学及水资源领域国内权威刊物上未被检索的论文112篇。表6出版专著序专著(专利)名称作者出版时间国际标准书号ISBN1西北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沈晋(1)2005.11ISBN7-03-015732-X2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李占斌(1)2004.11ISBN7-80631-818-1/T.3603渭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李怀恩(2)2004.4ISBN7-5084-2380-14覆膜灌溉理论与技术要素试验研究王文焰(2)2001.10ISBN7-109-08042-0/S.3605滑坡侵蚀研究李占斌(2)2005.12ISBN7-8062-1942-06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治理的环境生态效应李占斌(2)2005.6ISBN7-03-015187-97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及作用周孝德(1)2005.12ISBN7-118-04041-08首都圈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解建仓(3)2004.7ISBN7-03-013375-79用水管理理论与实践秦毅(2)2003.7ISBN7-5084-1402-010节水灌溉与自动控制技术张建丰(3)2002.4ISBN7-5025-3701-5/S·10411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概论畅建霞(2)2005.8ISBN7-118-04041-0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项,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项,钱宁泥沙科学奖1项,第五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见表7)。表7省部级科研奖及专利序项目名称完成人获奖时间获奖类别名称和等级1水资源多维临界调控理论与方法黄强(1)2005.10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黄土高原流域降雨侵蚀产沙过程机制及预报模型研究李占斌(1)2005.7(2006.11)陕西省科学院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黄土地区土壤溶质迁移机制及耦合模型研究沈冰(1)2005.10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4旱区土壤中物质迁移理论与方法研究王全九(1)2005.7(2006.11)陕西省科学院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5水利工程紊流数值模拟研究及其应用刘玉玲(2)2003.04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6关中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生态环境保护周孝德(2)2001.09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7关中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沈冰(3)2001.09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8黑河引水工程水源保护研究李怀恩(3)2001.09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9水利工程水力特性与水环境数值实验研究及应用刘玉玲(2)2005.10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36 10青铜峡灌区用水管理技术研究畅建霞(4)2005.10宁夏科学技术三等奖11水库多目标调度管理系统研究杜守建(1)2004.11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2教育部全国高校第三届青年教师奖李怀恩2002.04教育部13钱宁泥沙科学奖曹汝轩2003.07钱宁泥沙科学奖委员会14第五届陕西青年科技奖贾嵘2004.11陕西省委组织部、人事厅、科技厅15恒压供液装置张建丰(1)2005.7ZL02139542X16便携式多路土壤水分、气压、温度自动检测仪张建丰(1)2005.11ZL03134383X17网络式自动灌溉方法及其装置张建丰(1)2005.12ZL02139540.32.6本学科国内外学术交流情况2001~2005年期间,我校派出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教师7人出国进修,其中,周孝德(美国密执根大学)、李怀恩(美国康乃尔大学)、王全九(美国爱俄华大学)、程文(日本福井大学)、胡德秀(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五人已按期回国,杨晓东等2位预期在2007年回国。黄强、周孝德、解建仓、李占斌、李怀恩、沈冰等先后访问了台湾海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决策科学研究所、美国普度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会议交流方面,我校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受中国水利学会委托承办了2005年中国水利学会青年科技论坛(2005.7),主办了“中国水问题论坛第三届学术研讨会”(2005.12),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托举办了“西北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立项研讨会(2002.4),主办了全国高校水利水电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水文水资源教学组年会(2002.7)。协助长江水利委员会举办了“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2003.6),协助中山大学举办了“GIS及其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研讨会”(2003.7),协助武汉大学举办了“全国首届水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2003.8),协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了“WaterSavingAgricultureandSustainableUseofWaterandLandResources”国际学术讨论会(2003.9)。2004年10月,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31位博士生组团参加了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河海大学研究生院承办的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水利工程学科论坛,并在论坛上发言,介绍了我校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博士生的研究状况,展示了博士生的风貌。2006年先后组团参加了大连理工大学和吉林大学承办的博士论坛。国际交流方面,20余位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访问,并作学术报告。包括:美国农业部阿亚斯教授,美国国家侵蚀实验室主任黄基华教授,爱俄华大学罗伯特36 教授,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爱文斯教授,佛罗里达大学麦克尔博士,德国柏林大学俄尼斯特博士,加拿大国际开发署本兰德教授,澳大利亚地区观察研究所理查德女士,日本京都大学萩原良巳教授,中部大学福岛富士夫教授、福井大学山本富士夫教授等。报告内容涉及农田排水中的环境问题,土壤侵蚀过程,土壤物理分形理论,湿地恢复,精确灌溉,区域水循环及给水处理的河岸过滤过程分析,参与式流域管理,自然现象观察,水资源开发中的协调管理,陆面与大气间水热通量交换,气液两相流运动阻力规律与气液两相流PIV紊流数值模拟,等等。国内交流方面,先后邀请了40多位院士和著名学者来校访问交流。其中有:中科院地理所刘昌明院士,中科院水保所山仑院士,吉林大学林学钰院士,中国水科院陈厚群院士、王浩院士,长安大学李佩成院士;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教授,原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教授、水利部总工刘宁教授,武汉大学郭生练教授、杨金忠教授、谈广鸣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水利科学处李万红教授,中国水科院副院长胡春宏教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刘恒教授,清华大学雷志栋教授、王光谦教授、李玉柱教授,同济大学周琪教授,河海大学任立良教授、崔广柏教授、余钟波教授,四川大学丁晶教授、李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徐宗学教授,中国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夏军教授、宋献方教授,台湾海洋大学黄文政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康绍忠教授、左强教授,天津大学练继建教授、冯平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陈守煜教授、许士国教授,南京大学吴吉春教授,黄河水利委员会总工陈效国、薛松贵教授级高工等。报告内容涉及水电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事宜,水资源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等。2.7本学科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情况按照建设规划和目标,多方筹集建设经费1317万元,其中757万元用于设备购置。采用自行研发与购置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建成西北旱区水循环过程与土壤侵蚀模拟系统、西北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仿真系统、西北旱区水环境数学物理模拟试验系统、西北干旱区节水理论与适用技术研究系统。四大试验研究系统已初具规模,并在本学科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年来,学科利用科研项目经费,开发研制实验装置、添置计算分析设备以及为大型实验系统运行配套等投入经费达300万元以上。与水利部相关单位联合,在黄土高原新增2个野外实验研究基地,密切了学科与西部社会经济建设的联系,拓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通道,进一步奠定了学科在旱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和优势。36 总之,5年来,学科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建设经费投入1317万元,使学科教学科研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为学科上台阶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增建的两个野外实验研究基地,进一步强化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2003年实验室被批准建设“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标志着学科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基本达到了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目标。2.8本学科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在经费投入有限的条件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按照建设规划和目标,四大试验研究系统已初具规模。但因资金问题,截止2005年底,实际投入学科四大系统建设经费757万元,待购置设备经费已落实,具体情况如下:(1)西北旱区水循环特征与土壤侵蚀模拟系统已购置仪器设备:MAT253质谱仪、水文气象监测仪器、泥沙分析仪器。待购置仪器设备:水通量观测仪器,地下水监测仪器,水文泥沙资料数据库等。(2)西北旱区水资源优化调配仿真系统已购置仪器设备:GPS,GIS硬、软件。待购置仪器设备:卫星遥感图像分析设备,模拟仿真系统等。3.西北旱区水环境物理模拟及数学模拟系统已购置仪器设备:水质量测仪器,水化学分析仪器等。待购置仪器设备:水体底泥分析化验仪器,数值模拟设备等。4.西北旱区节水理论与适用技术研究系统已购置(研制)仪器设备:土壤水分量测设备,土壤化学分析设备,城市节水试验量测设备。待研制系统:室内节水灌溉模拟试验系统,野外节水灌溉试验系统及量测仪器等。学校在学科建设软件方面已投入300万元。其中:学术交流28万元,人才培养118万元,学术团队69万元,实验室环境改造73万元,其它12万元(协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出版专著等)。逐步建成的四大系统,为完成学科这五年承担的3389万元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3建设成效分析3.1本学科在该建设期内取得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本学科在2001~2005期间,完成了300余项科研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如下:(1)黄土地区溶质迁移机制及耦合模型研究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进行黄土地区溶质迁移机制及耦合模型有关方面研究,取得了创新成果,专家鉴定意见指出:“36 这一研究涉及黄土地区重要环境与农业问题,主要成果在于:建立了考虑温度影响的水分运动模型,提出了用盐分剖面特征宽度和特征高度研究盐分淋洗特征的方法;发现了砂质夹层具有明显的阻水减渗和隔盐作用,论证并检验了这一技术在防止窑洞倒塌方面的作用;发现了传统模型在预测盐渍土壤稳定蒸发时存在着系数偏大的问题,建立了层状土壤毛管水运动模型和适用于不同大气蒸发能力的夹砂层层位、厚度和质地的潜水蒸发修正模型;对现有层状土壤理论计算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评价,为盐土蒸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从能量观点和动力学角度系统分析了砂质夹层阻水隔盐的基本条件和作用机制;提出了计算层状土壤土表和耕作层返盐量的方法以及地下水质预测模型;在明确溶质迁移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非均质土壤中考虑反应性溶质一阶降解和沿程变化的对流弥散模型、考虑水动力弥散尺度效应以及不动水体的溶质运移两区模型,并求得其准解析解,使这一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揭示了黄土区指流和大孔隙流产生的机制,建立了适用于两种水流的Darcy修正模型,使得Darcy定律更适合于解决实际问题。”该成果2005年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干旱区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及其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应用该研究成果是本学科与清华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自治区水利厅合作,于2004年底完成了“干旱区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及其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应用”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该项目于通过教育部鉴定,结论指出:“提出了干旱区绿洲散耗型流域的概念,深化了对流域概念的认识。构建了散耗型流域及其水文模型的理论体系和实现框架,提出并建立了干旱区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应用模型计算分析了绿洲水文循环及其水资源利用、转化和消耗的特性:首次进行了塔里木盆地喀什噶尔河、阿克苏河、开都-孔雀河与和田河等主要绿洲现状水资源转化消耗的模型模拟,揭示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耗水水平、耗水过程、分类耗水、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耗水比例、作物和自然植被耗水来源的组成、地下水潜水蒸发的组成和作用等的重要的定量结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与应用价值,对绿洲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模型在新疆当前的水资源利用和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成果属自主创新,在干旱区绿洲水文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00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已于2006年12月公示。(3)黄土高原流域降雨侵蚀产沙过程机制及预报模型研究结合国家自然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等项目,36 根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环境治理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和国家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迫切需求,围绕建立黄土高原流域降雨侵蚀产沙过程模型这一目标系统开展了多尺度降雨径流侵蚀产沙的驱动机制和水土流失环境变化趋势预测研究,在坡面水蚀动力机制,沟网水沙传递关系,建立了典型流域侵蚀产沙与地貌形态耦合关系模型,预测了未来50年黄土高原大规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环境演变趋势和黄河中游水沙变化趋势。该成果被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中国中心编入《中国环境评估报告》,部分研究结果被水利部《全国水土保持科学考察报告》采用,研究成果为陕西省《黄河流域陕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和黄委会《模型黄土高原建设规划》提供了支持。2005年获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水资源多维临界调控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结合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针对复杂的水资源巨系统研究了水资源系统调控的理论基础与关键问题,把系统科学理论中的控制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相结合,探讨了水资源多维调控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水资源系统的协调度及有序度熵。依据控制论思想,建立了调控对象模型与控制者模型相耦合的水资源多维调控模型。开发了界面友好的水资源多维临界调控会商系统。将研究成果运用于黄河流域水资源,为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正如国家973项目鉴定意见指出:“通过结合实际的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基于有序度及系统熵的水资源多维临界调控理论,建立了调控模型体系和求解方法。提出了具有突破性、创新性的水资源多维临界调控模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该课题研制的黄河流域水资源多维临界调控模型,是项目技术研究成果的集成平台,对于黄河的治理,维持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该项研究,发表论文44篇,其中,SCI检索5篇,EI检索12篇,ISTP检索2篇。此项成果2005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面向水利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及其在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结合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开展了面向水利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及其在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工作,开发了中间件提供的应用集成服务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实现数据集成、业务整合、决策服务。已通过科技部验收,2005年水利部组织的鉴定意见指出36 :基于国家“863”计划项目,规范了水利领域应用框架,完善了相关技术标准,构建了面向水利信息化应用集成服务平台,研究开发了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利政务等应用系统平台,实现了水利数据集成、业务整合。成果采用了国产基础中间件,建立了水利行业的应用中间件AAF和WRAF等框架,可快速开发基于INTERNET的水利应用系统。解决了功能组件标准、应用系统构造、信息资源共享等水利信息化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具有水利特色的通用水利应用服务平台,包括:防汛抗旱决策服务平台、水利移动服务平台、水利信息门户集成应用平台、水资源管理的协商服务平台。为快速集成和组建水利应用系统奠定了基础;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实时水情交换与查询系统”、“实时水情移动服务系统”、“防汛抗旱决策信息门户”等领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发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已登记软件版权5项),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前景广阔。2005年通过科技部验收,水利部鉴定;2006年获水利部大禹奖二等奖,现已公布。(6)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结合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首都水资源等课题,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对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首先将水环境承载力与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水环境容量相结合,建立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从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的承载媒介(水资源量和水体质量)入手,以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的承载对象(人口、污染物质、人类活动等)为基础建立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最后以系统动力学为手段,建立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并开展了新疆博斯腾湖、山西桑干河流域等实例研究。主要创新点在于:建立了流域生态需水量模型和环境需水量模型,计算了其生态需水量和环境需水量;建立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流域各个指标进行了量化,引入水环境承载度的概念,综合评价了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了如何通过调整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改善产业结构、增加优势物种种植面积等因素来提高流域的水环境承载力。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二十一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规划》项目中,对北方地区的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其保护具有参考价值。该成果于2005年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成果在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正在申报省部级奖。(7)旱区土壤中物质迁移理论与方法研究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等项目,针对旱区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追踪国际学术前沿,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方法,对土壤水分、溶质和热传递理论和方法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浑水入渗和层状土入渗的改进Green-Ampt入渗公式;推求出描述垂直和水平一维土壤入渗代数模型;在分析点源土壤入渗特征基础上,建立了多因子的点源入渗模型;提出了确定Brooks-Corey36 模型参数的水平入渗方法;通过对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分析,提出了膜下滴灌利用盐碱地的技术指标;通过对排水地段水盐运移机制的研究,分析了覆膜对抑制盐分上移的效果,提出了根据土壤表面含盐量确定地下水临界深度和考虑蒸发的排水沟深度确定的新方法;建立了描述温度影响的土壤特征曲线表达式和考虑温度梯度作用的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确定方法;发现覆膜种植土面蒸发量随开孔率的增加呈现幂函数增加,建立了覆膜条件下土面蒸发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无需灌后土壤水分资料计算膜孔灌和波涌灌灌水质量评价指标的新方法。随着现代精作农业的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上述研究成果将在现代农业生产、水土资源高效利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产生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EI收录论文20余篇。该成果2004年通过鉴定,2006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2本学科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及效益分析本学科近五年的代表性成果应用情况简介如下:(1)学科自主研发了高精度蒸渗仪等多项实验仪器设施,不仅为本学科的科研提供了先进的试验设备,还为兄弟院校和研究院所提供了试验设备的支持。如,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2)“黄土地区溶质迁移机制及耦合模型”揭示了盐渍土壤蒸发的机理,提出了盐渍土改良的基本途径,成果已应用于新疆和田、陕北靖边等地的盐渍土改良实践。(3)“干旱区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及其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应用”的成果已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灌溉与环保(二期)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立项、实施及其效果评估中得到应用,在新疆大型灌区改造中的水资源规划及节水规划制订中也发挥了积极用。(4)“黄土高原流域降雨侵蚀产沙过程机制及预报模型研究”的成果被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中国中心编入《中国环境评估报告》,被水利部《全国水土保持科学考察报告》采用,并为陕西省《黄河流域陕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和黄委会《模型黄土高原建设规划》提供了依据。(5)“水资源多维临界调控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成果已应用于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在黄河不断流、远距离调水、流域水资源规划等方面得到应用,受到黄河水利委员会的高度评价,也为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6)“面向水利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及其在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的成果,规范了水利领域应用框架,完善了相关技术标准,已实际应用于国家防汛指挥系统、黄河水情信息系统、以及陕西省防汛会商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7)“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二十一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规划》项目中,对北方地区的流域水资源规划及水资源保护也具有参考价值。36 (8)“黑河引水工程水源保护研究”是西安市政府重点项目,成果已实际应用于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和管理,对于保障西安市300多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9)“旱区土壤中物质迁移理论与方法研究”,通过对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干播湿出、头水压盐”的膜下滴灌开发利用盐碱地方法,在新疆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10)学科还完成了十余项大型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等生产任务,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总之,本学科立足西北,面向全国,瞄准国际学术发展前沿,通过研究揭示了西北干旱区的水循环基本规律,阐明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旱区环境生态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相关过程模拟模型,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的理论与方法。成果已应用于旱区盐渍土改良的水盐调控措施的实施、塔里木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黄河水情信息发布与水量调配、二十一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规划、北方旱区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等,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也为国家和西部重大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如南水北调工程、黄河梯级水电开发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山川秀美工程、国家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绿色能源工程等。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学科在基础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推动了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科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4存在问题4.1目前本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待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与国际同类学科和有关部门之间的科研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2)吸引高层次学术人才的条件尚需改善,造就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学术带头人的措施仍需加强。(3)研究平台有待进一步改善。虽经多年建设,学科研究条件得到了改善,仍滞后于学科发展需求。4.2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和改进措施36 我校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东南沿海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学校隶属关系,多年来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待遇较低,这些因素使师资队伍的建设受到了负面影响,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有流失的倾向,引进优秀人才也存在困难,影响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升。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本学科整体水平,主要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建成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制定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交流与联系,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国际学术组织以及其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申请各种国际合作项目。通过项目合作研究和人员交流,强化联系,联合攻关,深入探讨重大科学问题,以取得一些重大研究成果。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向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期刊投稿,以加深国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对我学科研究工作的了解,扩大我学科研究成果的宣传。通过各种形式与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了学科在国际上的知名度。(2)进一步强化研究成果集成,为重大科学问题和复杂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化,尤其是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解决目前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实际生产问题,需要多学科、多部门联合攻关。我们将充分发挥西安理工大学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和研究成果丰富的优势,根据国家需求和瞄准国际科学发展前沿,集成各学科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相关技术,以水资源短缺及由此引发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作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学科交叉和开拓性的研究,以形成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复杂实际应用问题的理论体系和系统方法。(3)进一步改善研究条件与环境,建设国内一流的研究平台。经过多年建设,学科研究条件得以改善,但随着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发展,针对国家需求,特别旱区工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水文过程改变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凸现,需要从气候、水文、农业和环境等各方面,系统研究所面临的科学问题,这就要求建设可以综合研究复杂问题的研究平台。加大学科建设的投资力度,学科将积极与上级机构和部门联系,争取得到上级部门在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同时我们也将与地方生产单位和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充分发挥好现有学科建设经费的效能,共同打造开放式、面向重大科学问题和生产实际应用问题的研究平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学科的基础条件。(4)创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条件和环境,做好学科队伍的稳定工作。加大师资培养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继续选送中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同时,积极吸引回国留学人员到学科发挥作用,有针对性地培养科研拔尖人才,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梯队。(5)以科研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和地域优势,开展跨学科交叉课题研究。积极组织教师争取承担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攻关任务36 ;采取责任与激励相结合的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鼓励科技项目成果报奖;加强科技成果的宣传,对学科现有较成熟的成果进行完善,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促使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建议教育部对西部院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并加大经费投入,以利于这些学科的健康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做出应有的贡献。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