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 MB
  • 116页

二广高速芦山互通至城区连接线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书

  • 116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二广高速芦山互通至城区连接线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书目录1.综合说明11.1主体工程概况、方案设计深度及水平年1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21.3防治责任范围3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3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41.6水土保持监测5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51.8结论及建议62.编制总则92.1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92.2方案编制依据92.3指导思想122.4方案编制原则132.5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期133.项目概况153.1基本概况153.2项目组成及特性153.3工程总体布置173.4土石方平衡183.5施工组织213.6工程征占地323.7工程拆迁与安置343.8工程投资343.9施工进度安排34 4.项目区概况354.1自然环境354.2社会经济概况394.3土地资源及利用404.4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41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475.1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475.2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分析与评价475.3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价485.4对推荐方案的合理性评价545.3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57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06.1防治责任范围界定原则606.2防治责任范围界定及面积606.4防治分区617.水土流失预测637.1水土流失成因及类型分析637.2预测分区647.3预测时段647.4预测内容和方法657.7水土流失危害预测717.8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72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措施布设748.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748.2防治措施布设原则748.3防治措施体系及总体布局758.4分区防治措施设计788.5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和工程量868.6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103 8.7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1089.水土保持监测1109.1监测时段和频次1109.2监测内容和区域1109.3监测方法1119.4监测点位布设1159.5监测设施及监测人员1179.6水土保持监测成果1189.7监测管理11910.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2010.1投资估算12010.2效益分析13311.方案实施保障措施13511.1组织领导和管理13511.2水土保持工程的后续设计13511.3招投标制度13511.4监理制度13511.5水土保持监测13611.6检查与验收13611.7资金来源及管理办法13612.结论与建议13712.1总体结论13712.2建议137附件:1、单价计算表2、项目委托函 1.综合说明1.1主体工程概况、方案设计深度及水平年二广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第6纵,北起内蒙古二连浩特南至广东广州,途径山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全长2685公里,是我国纵贯南北、连接口岸、改善路网布局的一条重要公路,也是京港高速公路的主要辅助通道。二广高速公路在湖南省境内长约600公里,从湖北荆州市入境湖南澧县的东岳庙,途径常德、益阳、邵阳、永州等市,在蓝山县南风坳出境进入广东省连州市。二广高速湖南段将为湘中地区打通南接珠三角的快速出省通道,使湖南在京珠高速这条南北大动脉的基础上,新增一条大动脉,极大的带动湘中地区的发展。二广高速公路常德段已于2008年11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将在2012年初建成通车。二广高速在常德市区东部设置了芦山互通,为常德市进出高速公路打开了东大门。为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在城区常德大道至二广高速芦山互通之间设置了一条连接线,作为常德市江北城区主干道,连接柳叶湖片区和东城新区。常德大道至二广高速芦荻山互通连接线将成为区域重要通道,其实施必将极大改善常德市江北城区路网结构,提高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推荐方案路线西起常德大道,止于二广高速芦山互通,全长5.85km,其中常德大道至马家吉河段(K0+000-K4+250)长4.25km,路基宽度60m,为一级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50Km/h;马家吉河至芦山互通段(K4+250-K5+850.947)长1.60km,路基宽度28m,,为一级公路,设计车速80km/h。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辅道A长0.48km,辅道B长0.41km,采用设计车速30km/h城市支路技术标准。共设大桥530m/1座,中小桥58m/1座,涵洞6处,平面交叉2处。项目共开挖土石方63.55万m3(均为自然方,下同),填筑土石方95.33万m3,借方95万m3,弃方63万m3,施工生产生活区3处。总占地56.81hm2,其中永久占地42.67hm2,临时占地14.14hm2。共需拆迁建筑物24633m2,采用就近、后靠安置。项目总投资609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37097万元。项目于2010年11月开始前期工作,原计划2011年5月正式开工,2012年12月底竣工,工期 18个月。本项目前期工作由湖南盛龙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2010年4月完成了《二广高速芦山互通至城区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受常德市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湖南省水保生态资源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工作。我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等规程规范,以工可报告为依据,通过现场查勘调查和资料收集,于2011年5月编制完成了《二广高速芦山互通至城区连接线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深度,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平年为2013年。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1)本项目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路线走向、路基断面都已确定,线路不进行比选。经水土保持分析评价,拟建方案是合理的。(2)主体设计土石方平衡不符合水土保持规范要求,利用土石方未达到70%,未确定取土场和弃渣场位置,是本方案调整和设计的重点。(3)主体设计的地表排水措施、覆土以及植物措施均可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其投资计入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4)项目路线主体部分经过城区,少部分通过市郊,地势平坦。工程线路所经区域没有地质灾害易发区和水土流失重点区等,不存在限制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因素。1.3防治责任范围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共65.26hm2,其中项目建设区总面积56.81hm2,包括主体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取土场和弃渣场(本方案新增取土场2处,弃渣场3处)的占地范围;直接影响区总面积14.14hm2,包括项目建设各分区施工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直接危害的区域及拆迁安置区。工程所需块石、砂石料从附近购买,防治责任由开采方承 担,不纳入本方案防治责任范围。业主(或建设承包商)在购买时应以协议等方式明确开发商应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沿线各县、市水土保持监督部门对料场开采进行监督、检查。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1)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分为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区、弃渣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4个预测区。2)本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为56.81hm2,损毁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51.71hm2。3)工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12119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总量11113t,主体工程区流失量最大,其次是弃渣场和取土场区。4)工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主要有:项目建设将损毁一定面积的地貌植被,且项目区降雨量和暴雨强度较大,若不及时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该工程的建设无疑会加剧该地区的水土流失,这不仅给工程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而且制约项目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1)主体工程区公路路堤路堑边坡采取挡土墙、浆砌石护面墙、浆砌石护坡、草皮防护、浆砌片石人字型骨架内种草护坡、拱形骨架内种草护坡等防护措施。公路排水设施由截水沟、平台排水沟、路面边沟、护坡道外缘排水沟、急流槽以及沉沙池等构成,水流汇集至路堤护坡道外缘排水沟,最终汇入公路附近沟道。对公路路堤护坡道、路堑碎落台、平台、排水沟和截水沟外缘至界桩范围以及堑顶至截水沟范围采取植树、植花草绿化措施。路基施工过程中布设临时拦挡和临时沉沙措施,对开挖和填筑边坡采取薄膜、防尘网临时覆盖。(2)取土场开采前在开采面的上侧修筑截水沟,在开采面的外侧修筑拦渣坎 ;将取土场的表土剥离,堆放在取土场的一角,采取临时拦渣坎拦挡和彩条布覆盖;开采过程中,分级开采,全部取土完毕后平整土地,种植水土保持林。开采完后,在开采坡面平台和坡脚设置排水沟,对开采坡面采用草皮护坡。(3)弃渣场弃渣前先建好挡渣墙和周边的截水沟、陡槽等排洪工程。将路基开挖的表层土集中堆放于弃渣场的一角临时防护,及时用作路基绿化种植土或弃渣场表面种植土。堆渣按1:2放坡,采用植草皮防护,对弃渣面进行土地平整、覆土,根据原地类复耕或种植水保林草。(4)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前剥离表层腐殖土集中堆置,对表土采取彩条布覆盖和袋装土拦挡防护。施工过程中,在场地四周采取临时排水和沉沙措施;施工结束后,临建设施将全部拆除,对施工生产迹地进行清理,然后对生产迹地进行土地平整,种植水保林草。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35751m3,填土方14700m3,覆土25290m3,浆砌石2333.5m3,C20砼1024.6m3,永久沉沙池39个,土地平整8.49hm2;植物措施面积77.87hm2,乔木17344株,灌木842582株,攀沿植物151000株,撒播种草327.05kg,草皮护坡152066m2,骨架植草护坡11760m2;袋装土填筑、拆除8908m3,挖方6026m3,彩条布17286m2,薄膜55860m2,防尘网46550m2。1.6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方法采用地面定位观测和调查监测相结合,地面定位观测包括简易坡面量测法、简易径流小区法和沉沙池法。监测时段应从施工准备期2011年6月开始,至设计水平年2013年的12月结束。拟定的监测频次为:对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至少每10天监测记录1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等至少每1个月监测记录1次,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等至少每3个月监测记录1次。遇暴雨、大风等情况应及时加测。水土流失灾害时间发生后1周内完成监测。 共布设定位观测点4处,其中主体工程区2处,取土场1处、弃渣场1处。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本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2302.8万元,其中工程措施2225.24万元,植物措施975.76万元,临时防护措施103.65万元,独立费用210.27万元,基本预备费125.95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77.56万元。方案实施后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造成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7%,土壤侵蚀模数可控制在500t/km2.a以内,拦渣率达到95%,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9.1%,林草覆盖率达到34.7%。各项防治指标均能达到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值。1.8结论及建议(1)本项目不存在限制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制约因素,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常德大道至二广高速芦山互通连接线工程是可行的。(2)主体设计土石方平衡未达到水土保持要求;土石方利用率未达到70%。应进一步优化、调整和设计。(3)施工过程中,业主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水土保持施工细则,建立相应的水土保持方面的奖惩机制,要求各施工单位严格执行。 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项目名称二广高速芦山互通至城区连接线工程省区、市湖南省常德市所在流域长江流域所属行业交通总投资(万元)60900土建投资(万元)32879总工期24个月(2011年6~2013年5月)设计水平年2014年项目组成建设内容长度/面积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主线5.85km/42.67hm263.5595.33取土场2处/4.72hm2弃渣场3处/8.47hm2施工生产生活区3处/1.05hm2国家、省级防治区省级重点治理区地貌类型平原、微丘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土壤类型红壤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扰动地表面积(hm2)56.81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500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640-1050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65.26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hm2)57.71项目建设区(hm2)56.81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12119直接影响区(hm2)8.45新增水土流失量(t)11113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取土场区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7.1土壤流失控制比1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9.1林草覆盖率(%)27.1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续表) 防治措施及投资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投资(万元)主体工程区截水沟1200m,排水沟1760m,沉沙池30个,排水管17351m,土地平整3.25覆土20600m3骨架内植草1.6万m2铺草皮5.05万m2,植乔木5880株,灌木580677株。临时沉沙池10个,彩钢板8400,防尘网1.25万m2。1559.22取土场区截水沟2040m,平台排水沟1328m,沉沙池8个,覆土17280m3,场地平整4.73hm2整地4.73hm2,植乔木8260株,撒播草籽4.73hm2,皮护坡1.68hm2临时拦挡1940m、彩条布6912m2136.35弃渣场区挡渣墙60m,截水沟634m,场内排水沟793m,陡槽及消力池118m,沉沙池4个,覆土26280m3,场地平整8.47hm2。整地1.47hm2,植乔木3800株,灌木5320株,草皮84700m2,撒播草籽1.47hm2临时拦挡2310m、彩条布10515m2150.04施工生产生活区场地平整1.05hm2,覆土3158m3。整地1.05hm2,植乔木1884株,撒播草籽1.05hm2临时拦渣坎246m,临时排水沟783m,临时沉沙池6个,彩条布1200m2。19.03投资(万元)809.59975.76103.65水土保持总投资 2302.8万元防治费1889万元独立费210.27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 77.56万元监理费48万元监测费80.49万元方案编制单位 湖南水保生态资源有限公司委托单位法定代表及电话13874990838法定代表及电话地址 长沙市韶山北路290号长岭宾馆五楼地址邮编 410007邮编联系人及电话 0731-85568079联系人及电话传真传真电子信箱hnymq@126.com电子信箱 2.编制总则2.1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二广高速芦山互通至城区连接线工程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工程建设土石方开挖量大,扰动原地貌较严重,如不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恶化区域的生态环境,还将影响公路本身的运行和安全。水土保持方案对做好本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需要和具体体现。(2)方案报告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进行预测,明确了建设单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明确了防治经费的来源,为落实“三同时”制度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执法提供依据,确保水土保持工程有组织、有计划实施。(3)方案报告针对工程建设施工工艺及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特点,有机地结合项目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经济发展,提出科学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既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快速有效控制,又有利于区域内水土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4)方案报告是工程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主体工程设计的的补充和完善,为工程的安全建设和运行服务。(5)方案报告为本工程可行性评估、审批立项的必备条件,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2.2方案编制依据2.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28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正)(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9月20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12)《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7年6月4日)2.2.2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令第5号,根据2005年7月8日水利部令第24号修改)(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2000年1月31日水利部令第12号)(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10月14日水利部令第16号公布,根据2005年7月8日水利部令第24号修改)(4)《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19号)(5)《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06年水利部令第28号)2.2.3规范性文件(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2000年38号)(3)《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水利部水保[2004]332号)(4)“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1]15号) (5)《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6)《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7)《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06年第2号)(8)《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保监[2005]22号)(9)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公厅办函[2002]154号)(10)《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236号)(11)《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7]184号)(12)交通部印发《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164号)(13)关于印发《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交通部水保[2001]12号)(14)《关于进一步加强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05]441号)(15)《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湘政函[1999]115号)(16)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求》的通知(水保监[2008]8号)(17)《湖南省物价局、湖南省财政厅关于重新发布全省水利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湘价费〔2009〕62号) 2.2.4技术规范与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3)《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规范》(GB/T15774-2008)(5)《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范》(GB/T18337.3-2001)(6)《防洪标准》(GB50201-94)(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43/094-2005)(9)《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10)《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2003年6月)2.2.5技术文件及相关资料(1)《常德大道至二广高速芦荻山互通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南盛龙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2010年2月);(2)《湖南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1~2050年);(3)方案编制委托函。2.3指导思想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减轻项目区原生水土流失,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行以及湘东经济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控制,同时,鼓励废弃土石方综合利用、注重工程区的景观与周边景观建设的协调,保证“三同时”制度得以执行。2.4方案编制原则本方案的编制应符合国家有关水土保持的总体要求,按照水土流失二 级防治标准确定防治目标和施工进度,方案编制坚持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的原则。针对主体工程和新增水土流失特点,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基本要求,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生产工艺,优化主体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组织。施工中各项水保措施及时到位,并加强施工中的临时保护措施,对弃渣做到先拦后弃。(2)生态优先原则。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以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既是工程总体设计的组成部分,服务于主体工程,但同时需对项目区环境和周边的生态系统负责。(3)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本项目各防治分区的具体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合理布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注重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合理搭配,做到“标本兼治”。同时还应结合本工程的建设特点及同类工程的水土保持经验,选用当地适生的植物措施品种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类型及设防标准,提高措施布设的适宜性。(4)“三同时”的原则。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合理安排水土保持设施实施进度,在保障主体工程建设进度的同时,适当超前布设水土保持设施。2.5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期2.5.1设计深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与主体设计深度一致,本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2.5.2设计水平年本项目拟于2010年11月开始前期工作,2011年5月正式开工,2012年12月底竣工,工期18个月。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平年为主体工程完工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完毕并初步发挥效益的时间,因此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平年定为2013年。2.5.3方案服务期按照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求》的通知(水保监[2008]8号)文有关规定,本工程为建设类项目,方案服务期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计算,至方案设计水平年结束。方案服务期为2011年~2013年。 3.项目概况3.1基本概况1)项目名称:二广高速芦山互通至常德连接线2)项目法人单位/法人代表:常德市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3)建设性质:新建4)工程等级:一级公路5)项目地理位置:湖南省常德市江北城区东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工程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1。6)项目总投资:该项目建设总投资60900万元,土建投资37090万元,其他费用20903万元,预备费2900万元。由项目业主自筹和银行贷款7)项目建设期:本项目拟从2010年11月开始前期工作,2011年5月正式开工,2012年12底竣工,建设期18个月。3.2项目组成及特性3.2.1项目组成本项目西起常德大道,止于二广高速芦山互通,全长5.85km,其中常德大道至马家吉河段(K0+000-K4+250)长4.25km,路基宽度60m,为一级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50Km/h;马家吉河至芦山互通段(K4+250-K5+850.947)长1.60km,路基宽度28m,,为一级公路,设计车速80km/h。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辅道A长0.48km,辅道B长0.41km,采用设计车速30km/h城市支路技术标准。共设大桥530m/1座,中小桥58m/1座,涵洞6处,平面交叉2处。详见表3.2-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表表3.2-1指标单位(K0+000-K4+250)段(K4+250-K5+850.947)段合计备注一、路线1.路线长度km4.251.65.85二、桥梁、涵洞1.大桥m/座530/1530/12.中、小桥m/座58/158/1 3.涵洞道66三、平面交叉处223.2.2主要特性指标主要特性指标详见表3.2-2。工程主要特性表表3.2-2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二广高速芦山互通至城区连接线建设项目2建设地点湖南省常德市江北城区东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所在流域长江流域3工程等级Ⅰ级公路等级一级公路4工程性质新建5投资单位业主自筹和银行贷款6建设规模线路总长(km)5.85路线分段(K0+000-K4+250)(K4+250-K5+850.947)线路长度(km)4.251.6设计车速(km/h)5080路基宽度(m)6028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大、中桥设计洪水频率100年一遇小桥及涵洞设计洪水频率50年一遇7总投资60900万元8土建投资37097万元9建设期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工期18个月(含准备期)二、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项目组成占地面积(hm2)主要技术指标合计永久占地临时占地主要项目名称主要指标全线路42.6742.67桥梁588m/2座取土场4.724.72涵洞6道弃渣场8.378.37平面交叉2处施工生产生活区1.051.05取土场/弃渣场2处/3处工程占地总计56.8142.6714.14拆迁房屋24633m2三、项目土石方挖填工程量(自然方、万m3)项目单元挖方填方借方弃方备注主体工程+临时工程63.5595.3357.1132.223.3工程总体布局1、路线起迄点、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推荐方案路线起于常德大道,经洞庭大道东延伸线,过东溪路,跨马家吉沿河路、东止于二广高速芦山互通。主要控制点:常德大道、洞庭大道东延伸线、东溪路、马家吉沿河路、二广高速芦山互通2、路基、路面1)路基宽度常德大道至马家吉河段(K0+000-K4+250)路基宽60m;马家吉河至芦山互通段(K4+250-K5+850.947)路基宽28m。标准横断面参见附图5。2)路基边坡路堤边坡8m以上部分按1:1.5,以下部分按1:1.75。挖方边坡按1:1。3)路基高度该路段经过区域地势平坦,主要是农田,对路基有影响的有地表水地下水,路堤高度应能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同时要满足路基的水位临界高度。4)路基防护本线一般土质路基采用草皮或种草籽防护。路基防护主要是依据地质、水文条件及填挖高度分别处理,路堤通过水塘、水库及受洪水浸蚀地段,设置浆砌片石护坡或路肩墙,其它路堤可采草皮护坡或骨架护坡。5)路基排水路基路面排水主要采用边沟、排水沟、截水沟、引水沟、急流槽等设施,对地下水丰富地段,利用明沟、暗沟、渗沟等设施排除地下水。6)路面工程根据本项目重车比例较少的特点,经综合比较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推荐采用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采用5%水泥稳定砂砾。路面结构设计方案:4cm细粒式沥青混泥土上面层(AC-13C);6cm中粒式沥青混泥土中面层(AC-20C);8cm粗粒式沥青混泥土下面层(AC-25C); 透层油一层(1.5L/m2);20cm6%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30cm5%水泥稳定砂砾下基层;3、桥梁、涵洞工程本项目共有大桥530m/1座,中桥58m/1座,涵洞6道。见表3.3-1、表3.3-2桥梁工程一览表表3.3-1序号位置桥型长度(m)宽度(m)桥梁面积㎡)1KO+596毛溪港3×16m空心板桥58净宽5129582K4+618马家吉河13×40m预应力钢筋混泥土T型梁桥530净宽25-2914222涵洞一览表表3.3-2序号起讫桩号涵洞道数(道)技术指标备注1K4+250-K5+850.9476一级公路合计64、交叉工程本项目共设置2处平面交叉,见表3.3-3。平面立交一览表表3.3-3序号中心桩号被交道路等级交叉类型备注K4+250-K5+850.9471K5+406乡村公路十字交叉2K5+695乡村公路X字交叉3.4土石方平衡项目主体工程可研未确定取土弃渣位置,弃渣63.55万方,取土84.66万方,土石方利用率不高。1)本方案编制土石方平衡方案1:本项目土石方与同期修建的常德市江北区其他工程进行土石方综合优化调配,本工程弃土用于其他工程回填,本工程清淤可用于其他工程表层回填绿化、耕地恢复等,其他工程弃土则用于本工程回填,从根本上减少取土、弃渣占地和对周边环境影响,达到整体优化结果。如图: 回填清淤弃土本工程其他工程1回填其他工程2表层回填其他工程3弃土2)如受其他因素影响,方案1不能实施,则按土石方平衡方案2实施:方案2新增取土场2处、弃渣场3处,对沿线取、弃土进行纵向调配,尽量利用挖、废土石方,以挖作填,力求填挖平衡,本项目具体土石方平衡结果为:本公路需开挖土石方63.55万m3,填筑土石方95.33万m3,借方57.11万m3(土方),弃方32.22万m3(弃渣10.92m3、淤泥21.3m3)。土石方平衡见表3.4-1和流向图图3.4-2。路基表土剥离总量3.77万m3,临时堆放于主体工程区进行临时防护,其中用于路基植物措施种植土回填利用2.06万m3,其余1.71万m3弃于渣场。 工程土石方平衡表表3.4-2单位:m3(自然方)桩号挖方填方借方弃方合计表土土清淤合计土石土石(外购)合计弃渣淤泥K0+000-K4+25049233723490312197156650649380570980784003524427840024145984809156650K4+250-K5+850.947657204032461881550018580017800078001456687800293561385615500辅道AK0+000-AK0+487.947BK0+000-BK0+412.597774001458350424090011810097600205007307120500514131051340900合计63545728980393427213050953280846580106700571181106700322228109178213050 土石方流向框图3-3.5施工组织3.5.1施工生产生活场地根据施工总体布置,本工程的施工生活设施均采用租用方式,施工辅企如水泥砼拌和场、预制场、金结安装场、材料堆放场等均分段设置。共布置施工生产生活区3处,占地面积1.05hm2。施工生产生活区尽量选择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占地为荒地。3.5.2施工交通条件1)交通运输项目区所在地区路网发达,大部分材料可从国省道、高速公路及铁路、水运到达常德市中心城区,再通过中心城区路网运输直达现场,及其方便。3.5.3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本工程施工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梁、取土弃渣、施工道路施工等5大部分。土石方工程施工以及路面工程施工以机械化施工为主,边坡防护和绿化工程以人工施工为主。与水土流失有关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分别为:3.5.3.1路基工程(1)填方路基 ①土方路基填筑以机械施工为主,本着永临结合的原则在路基两侧红线范围内沿线开挖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施工期间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路堤填筑完成后,整平坡面,及时进行坡面防护工程施工。路堤填筑施工经过雨季时,对路堤边坡用防尘网进行覆盖,以防止边坡随降雨径流冲刷。对软土路基段,视软土厚度分别采取疏导排水、清淤回填、抛石挤淤等措施进行地基处理,然后再分层回填;若为高填路堤段,当基底为水田时,清除表层淤泥腐殖土,当基底为密实斜坡时,地面横坡为1:10~1:5时填筑前先挖松后夯实;地面横坡陡于1:5但缓于1:2.5时开挖不小于1.0m的土质台阶而后填筑。路基填料取自路堑挖方及取土场,机械开挖并由自卸汽车运输,取土场施工全过程中采取防护措施。土方路基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振动压路机碾压成型。路基填到设计标高后,人工刷坡,按设计坡度将边坡和平台刷整齐。②石方路基填筑石料在路堑段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至填筑点,采用渐进式摊铺法施工,填石路基的压实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压实,采用大型冲击夯进行复压。(2)挖方路基一般要求挖填土石方平衡,所有弃土、石渣均运到指定的弃渣场。开挖前坡顶做好截水沟及吊沟,将雨水及时引出路基之外。土方路堑开挖采用机械自上而下分层纵向开挖,本着分级开挖分级加固的原则进行施工。人工配合机械边开挖边刷坡,开挖出来的土方用自卸汽车运至路基填筑点或弃渣场。路堑分段成型后,整平坡面,及时施工坡面防护工程。(3)路基排水工程在满足排水要求、利于养护的条件下,路基排水工程尽量做到宽、浅、隐、绿,外形流畅,提高行车安全和景观效果。排水方案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以及桥涵和路面超高设置等情况经综合考虑后确定。采取地表及地下排水相结合,边坡、路肩 及坡脚坡项排水相结合的综合排水系统,尤其是加强地下水的处理,确保公路排水畅通、结构稳定、行车安全。施工方法为砂浆砌砼预制块、砌片石及现浇砼。砂浆用砂浆搅拌机现场拌和,砼采用集中拌和,砼运输车运输。预制块采用集中预制,用汽车运至各施工点。(4)路面排水工程填方路段路肩边部采用纵向级配碎石盲沟汇集路面渗水,间隔5m设横向Φ5排水管,将水集中排除;挖方路段路肩边部采用纵向级配碎石盲沟汇集路面渗水,间隔5m设横向Φ5排水管,将水引入边沟中。路面、路基排水最终以沿线自然地形为主确定排水方向,排水设施接入原有排水系统并考虑相应的消能防冲措施。(5)路基防护工程边坡防护以安全、经济、实用、美观大方且施工方便为原则,以绿色防护为主基调。在岩土结构稳定,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刚性防护与柔性防护相结合,多层防护与生态植被防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边坡防护,尽量避免高大混凝土或浆砌工程结构。防护工程的工期与排水工程的工期安排相结合。①路堤边坡:对填方路段的挡土墙,先砌筑一定高度,再把路基填筑到一定的高度。对边坡高度小于5m的路段采用直接种植草皮防护;对边坡高度大于5m的土质路段采用浆砌片石人字型骨架及拱形骨架内种草防护。特殊路段,当地面横坡较陡,填土困难或路基边坡坡脚侵压沟床时,设置挡土墙收坡;当路线行进于河漫滩地段时,采用脚墙基础的实体浆砌石护坡防护。②路堑边坡:对于路堑段,土石方开挖优先挖出边线,适时地安排挡土墙及边坡防护。对土质边坡采用直接植草防护或浆砌片石人字型骨架及拱形骨架内种草护坡防护。对石质边坡,岩石破碎地段采用浆砌石坡脚挡土墙或护面墙,爬藤植物绿化防护;当岩石完整、风化轻微、边坡稳定性好时,采用浆砌片石骨架植草防护。③临水路堤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法施工,围堰施工安排在枯水期间进行。围堰顶高宜高出施工期间最高水位70cm,最低不应小于50cm。 围堰要求防水严密,应尽量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渗漏,以减轻排水工作。④浆砌石贴坡式护坡施工:路基填筑前先进行基脚施工,然后进行路基填筑,路基填筑完毕,马上进行刷坡,铺砂砾石垫层,再进行浆砌石护坡施工。⑤路堑坡脚挡土墙施工:路堑开挖完毕,马上进行挡土墙基础开挖,基础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施工,然后砌筑浆砌石挡土墙,最后进行土石方回填。⑥护面墙施工:护面墙施工在路堑开挖完后马上进行,先进行刷坡整理坡面和护面墙基脚开挖,然后进行护面墙砌筑。3.5.3.2路面工程路面工程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案,为保证路面各结构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底基层材料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无机结合料和沥青混凝土采用专用拌和设备厂办,摊铺机摊铺,半幅路面全宽一次铺摊完成。3.5.3.桥梁工程主体工程桥型方案选择主要根据桥位处地形、地物、路线纵面和水文等条件,尽量不压缩河道断面,选择经济合理的跨越形式及桥梁结构类型。桥涵所需预制件均集中预制,由汽车运至使用地点。水上桥梁施工工序为:搭建施工平台——基础施工——桥梁上部构造施工;旱地桥梁施工工艺为:平整施工场地——基础施工——桥梁上部构造施工。水下桥墩采用双壁钢围堰施工,将清出的土石方运至弃渣场集中堆放。桥梁基础采用灌注桩基础或扩大基础,就地砌筑或浇筑施工,基础开挖避开雨季进行。(1)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扩大基础通常是采用明挖的方式进行,施工顺序为:基础的定位放样→基坑开挖→基坑排水→基底处理→砌筑(浇筑)基础结构物等。 主要介绍基坑开挖内容。①陆地基坑开挖  基坑大小应满足基础施工要求,对有渗水土质的基坑坑底开挖尺寸,需按基坑排水设计(包括排水沟、集水井、排水管网等)和基础模板设计而定,一般基底尺寸应比设计平面尺寸各边增宽0.5~1.0m。基坑可采用垂直开挖、放坡开挖、支撑加固或其他加固的 开挖方法,具体应根据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期限与经验,以及有无地表水或地下水等现场因素来确定。A、坑壁不加支撑的基坑对于在干涸无水河滩、河沟中,或有水经改河或筑堤能排除地表水的河沟中;在地下水位低于基底,或渗透量少,不影响坑壁稳定;以及基础埋至不深,施工期较短,挖基坑时不影响临近建筑安全的施工场所,可考虑选用坑壁不加支撑的基坑。B、坑壁有支撑的基坑当基坑壁坡不易稳定并有地下水渗入,或放坡开挖场地受到限制,或基坑较深、放坡开挖工程数量较大,不符技术经济要求时,可视具体情况,采用以下的加固坑壁措施,如挡板支撑、钢木结合支撑、混凝土护壁及锚杆支护等。常用的坑壁支撑形式有:直衬板式坑壁支撑、横衬板式坑壁支撑、框架式支撑、及其他形式的支撑(如锚桩式、锚杆式、锚碇板式、斜撑式等)。②水中基础的基坑开挖桥梁水中基础的施工方法是围堰法,围堰的作用主要是防水和围水,有时还起着支撑施工平台和基坑坑壁的作用。围堰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A、围堰顶高宜高出施工期间最高水位70cm,最低不应小于50cm,用于防御地下水的围堰宜高出水位或地面20~40cm。B、围堰的外形应适应水流排泄,大小不应压缩流水断面过多,以免壅水过高危害围堰安全,以及影响导流等。围堰内形应适应基础施工的要求,并留有适当的工作面积。堰身断面尺寸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基坑开挖后,围堰不至发生破裂,滑动或倾覆。C、围堰要求防水严密,应尽量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渗漏,以减轻排水工作。对围堰外围边坡的冲刷和筑围堰后引起的河床的冲刷均应有防护措施。D、围堰施工一般应安排在枯水期间进行。围堰类型有:土石围堰,木笼围堰或竹笼围堰,钢板桩围堰,套箱围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围堰,但对土石围堰施工的桥梁,在其施工完毕后,要把围堰的土石料运到指定的弃渣场,严禁堆放在河道边或不拆除。 (2)桩基础施工工艺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顺序为:测量定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进→换浆法清孔→检测→吊装钢筋笼→吊装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开挖基坑、处理桩头→桩基检测→承台施工。主要介绍内容如下。①灌桩前准备灌桩前挖好沉沙池,灌桩出浆进入沉砂池进行土石的沉淀,沉淀后的泥浆循环利用。再利用定期清理沉砂池,清出的沉淀物运至弃渣场集中堆放。②场地平整钻孔前应按施工的要求对钻孔桩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压实,做到三通一平。③埋设护筒护筒一律采用钢护筒,采用挖埋法施工,护筒周围用粘土夯实。护筒节间焊接要严密,谨防漏水。护筒埋设应高于地面约30cm且护筒底端埋置深度,在旱地或浅水处,对于粘性土应为1.0m~1.5m;对于砂性土不得小于1.5m,以防成孔时护筒下部塌孔。相邻桩间不足4倍桩径要跳桩施工或间隔36h后方可施工。护筒埋好后,再次测量检查护筒埋设平面位置及垂直度。④泥浆制备和运输为保证泥浆的供应质量,施工时设置制泥浆池、贮浆池及沉淀池。泥浆传送采用泥浆槽和泥浆泵。用于护壁的粘土,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在钻孔作业中,经常对泥浆质量进行试验测定,及时调整,确保护壁良好,钻进顺利。⑤钻孔A、开钻时应先在孔内灌注泥浆,不进尺,只空载转动,使泥浆充分进入孔壁。泥浆比重等指标根据地质情况而定,一般控制在1.2~1.4左右。B、开孔时钻机应轻压慢转,随着深度增加而适当增加压力和速度,在土质松散层时应采用比较浓的泥浆护壁,且放慢钻进速度和转速,轻钻慢近来控制塌孔。C、接换钻杆。当平衡架移动至钻架滑道下端时,需要接换钻杆。加钻杆时,应将钻头提离孔底,待泥浆循环2-3分钟后,再加卸钻杆。D、保持孔内水位并经常检查泥浆比重。在钻进过程中,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或孔外水位1.0m~1.5m 。并控制钻进,及时排渣、排浆,现场采用泥浆泵排浆,多余泥浆应妥善处理。E、检查钻杆位置及垂直度。钻进过程中须随时用两台经纬仪检查钻杆位置及垂直度,以确保成孔质量。3.5.3.4涵洞施工涵洞基坑开挖应在干燥状态下进行,基础开挖根据具体地形地貌和开挖断面形式,采用人工配合反铲挖掘机,自上而下开挖。石质基础采用手风钻钻爆开挖,弃土(碴)由人工或反铲挖掘机清出基槽外,用自卸汽车运至弃土(渣)场。涵管的砌筑或安装根据不同的涵管类型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在涵管敷设和基槽回填等作业前,注意保护基槽的暴露面不致破坏。垫层和基座施工沉降缝与管节的接缝位置相一致,结合土质及路基填土高度在管涵基础预留拱度。预制的涵管或购买的成品涵管,8t汽车运输至工作面。管节端面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在圬工达到设计强度或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涵洞两侧的回填。填料由附近的路堑开挖料提供,采用人工分层摊料,人工夯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得超过15cm。涵顶填土厚度超过80cm后,以上部分采用压路机压实,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3.5.3.5取土弃渣取土场开采前在开采面的上侧修筑截水沟,拦截坡面径流,在开采面的外侧修筑拦渣坎,防止开采中由于降水冲刷开采面造成的土壤流失;将取土场的表土剥离,堆放在取土场的一角,采取临时拦渣坎拦挡表土,遇降雨时对表土采用防尘网覆盖措施,取土完工后将表土用作取土场的种植土。开采过程中,分区开采,分区进行土地平整、覆土利用。开采完后,在开采坡面平台和坡脚设置排水沟,对开采坡面采用草皮护坡。弃渣场堆渣前应先建好挡渣墙和周边的截水沟、陡槽等排洪工程。堆渣过程中,应分层碾压。弃渣完后,对弃渣坡面进行刷坡,采用草皮护坡,可耕种的弃渣场采取复耕措施,不可耕种的种植树草,绿化封闭。3.5.3.6表土施工工艺 表土剥离采用机械或人工施工,集中堆放。为避免表土产生水土流失,在表土四周采用垒砌袋装土挡土,表面采用防尘网临时覆盖,以防止降雨侵蚀造成土壤流失。3.5.4取土、弃渣规划1、取土场规划1)取土场选址原则(1)交通方便,尽量减少临时施工道路长度和取土运距;(2)节约用地,严禁占用耕地,少占林地;(3)尽量避开公路和城镇的可视范围,减少对沿线景观的影响;(4)避开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地段;(5)取土场周边应尽量少的住宅,取土过程中应保证不对周边村民和下游基本农田造成影响。2)取土场布置及终期恢复利用方向工程共规划取土场2处,总面积4.72hm2。在白鹤山乡附近选择植被条件差的山岗进行集中取土。3)取土场排水去向取土场布置在山坡,在取土场开采边坡坡顶以上2m以外布置截水沟,在开采坡面平台以及坡脚布置排水沟,水流汇入山坡坡脚原排水沟。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应及时采取平整土地,恢复植被与绿化。取土场基本情况详见表3.5-1。2、弃渣场规划1)弃渣场选择原则:(1)交通方便,尽量减少临时施工道路长度和弃渣运距;(2)节约用地,严禁占用耕地,少占林地,尽量选择在容量大、占地少的山坳;(3)尽量远离河岸,不侵占洪道;(4)尽量避开公路和城镇的可视范围,减少对沿线景观的影响;(5)避开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地段;(6)应避开住宅密集区和重要工矿企业、交通道路,考虑渣场垮塌时不会造成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2)弃渣场布置及终期恢复利用方向主体工程设计根据上述原则,本工程有弃渣10.92万m3,淤泥21.3万m3。共规划弃渣场3处,总面积8.37hm2。1#、2#弃渣场位于白鹤山乡附近山坳,平均堆高5.0~8.0m。其余淤泥填入3#弃渣场,3#弃渣场选择沿线荒废鱼塘,面积7hm2,平均深度2.0~4.0m。3)弃渣场排水去向弃渣场均布置在山坳,堆渣面周围布置截水沟,通过陡槽将弃渣场上侧的降雨径流汇入山坳原排水沟。弃渣场基本情况详见表3.5-2。 取土场规划一览表表3.5-1取土场编号取土地点取土量(万m3)占地料场形式平均取土厚(m)运输恢复方式供给对象及数量荒地(hm2)林地(hm2)运输方式有用表土有用表土T1白鹤山乡附近11.050.330.500.62 坡面8.40.3汽车运输造林种草K0+000~K2+250T2白鹤山乡附近 46.511.08 3.60坡面5.60.3汽车运输造林种草K2+250~K5+850.947合计57.111.410.504.22      弃渣场规划一览表表3.5-2编号弃土地点弃方(万m3)土石比占地(hm2)渣场型式平均堆渣高(m)利用方向运输弃渣来源合计表土石泥合计林地荒地鱼塘运输方式Z1白鹤山乡附近5.141.144.000.290.970.97 山坳5.0造林种草汽车运输K2+250~K5+850.947Z2白鹤山乡附近4.021.352.670.510.5 0.5山坳7.5造林种草汽车运输0K0+000~K2+250Z3沿线附近7.07.07.07.0鱼塘3.0造林种草汽车运输K0+000~K5+850.947合计10.92 6.06        3.5.4筑路材料及施工用水、用电1、沿线筑路材料1)石料本路段处于常德市江北城区东片区内,常德鼎城区石板滩盛产各种规格片石、块石,石质多为花岗岩,石质坚硬,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施工前需提前向料厂签订供货合同,以便备料或扩大生产能力,石料平均运距小于80公里。2)砂砾料本路线毗邻沅江,河岸沿线均有优质河砂,属中粗砂,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含泥量少,级配良好,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且交通运输相当方便,运距近。3)石灰项目地周边有众多石灰生产厂家,储量丰富,质地优良,凝聚力强,运距较近。4)钢材、水泥钢材来源于铁路运输和水运,水泥可从邻近区县采购,运输方便。5)木材常德市木材资源充足,所用木材从常德市木材大市场购进。6)沥青沥青采用符合技术要求的优质普通沥青7)碎石,块片石碎石、块片石材料可以从附近运至工地,当地的石场较多。8)路基填料通过调查,沿线取土较困难,路基工程填筑方案拟采用外购山砾石填筑。山砾石由河洑山运至工地。2、施工用水、用电条件项目区域内自来水能保证生产、生活用水。项目所在地电网较发达,电力充足,地方政府对项目建设支持,能够保障工程用电。工程用电可与地方电力部门协商解决。 3.6工程征占地本工程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两部分,总面积56.81hm2。工程永久占地包括:填方路段取排水沟(或路侧取土坑)外1~2m,挖方路段取截水沟外缘1~2m,无截水沟时取路堑边坡顶外缘5m为界,作为公路用地范围。根据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公路永久占地42.67hm2。工程临时占地包括:取土场、弃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面积14.14hm2。占地面积详见表3.6-1。 工程占地面积统计表表3.6-1单位:hm2·区域土地类别及数量(hm2)占地性质水田旱地荒地水塘林地宅基地河流其他小计武陵区道路工程1.039.140.692.2710.725.761.882.0842.67永久取土场1.982.744.72临时弃渣场0.2171.168.37临时施工生产生活区1.051.05临时合计1.0310.122.872.2717.345.761.882.0856.81 3.7工程拆迁与安置本项目共需拆迁房屋24633m2,电杆48根。项目用地范围内全为农业集体用地。本区域内征地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青苗费补偿费和拆迁设施补偿费等构成,平均每亩15万元。安置方式采用一次性货币补偿方式。3.8工程投资本项目估算总投资60900万元,土建投资37097万元。其他费用20903万元,预备费2900万元。资金来源自筹和银行贷款3.9施工进度安排本项目拟从2010年11月开始前期工作,2011年5月正式开工,2012年10月底竣工,建设期18个月。施工进度安排详见表3.9-1。施工进度安排表表3.9-1年份2011年2012年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 月份5678910111212345678910立项、环评、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                  特殊路基处理                  路基填筑                  市政管网工程                  交叉工程                  桥梁施工                  路面工程                  沿线设施                   4.项目区概况4.1自然环境4.1.1地形地貌常德市江北城区东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常德市中心城区的东北面,东经11140~11047,北纬2902~2908之间。本项目处于柳叶湖东江片区,大部分地区为冲淤积平原。区内地形较平缓,稍有起伏,地面坡度降为0.14%,地面标高主要在30.1~30.6之间分布,本项目最大标高点34.9m,最低标高点28.6m。规划区内的空地多为池塘和桔园。整个线路处于第四系沉积物覆盖区,其地层包括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成因的沉积物及上更新统马兰组地层。地层土系主要为淤泥质黏土、黏土、细砂。4.1.2地质条件本项目所在区地质构造复杂,区域出露地层。由新至老依次为:(1)更新统(Q4):粉质粘土:黄褐、灰绿色,可塑~软塑,稍密,饱和,夹白色粘土质条带,底部夹粉砂层及淤泥质粘土;细砂(Q4):灰色细砂,稍密,饱和,厚度较小,分布局限;卵砾石(Q4):灰~灰褐色,稍密~中密,卵石粒径一般2~5cm,磨圆好,混有泥沙,胶结一般,透水层。(2)第三系(E):砂质泥岩,表层风化呈泥状,下部坚硬,隔水。本项目区域内主要的不良地质为软土、软弱土;不良路段主要为藕田、养殖池。(1)软土和软弱土本项目沿线均有软土分布,岩性为淤泥质低液限粘土和淤泥质高液限粘土。该软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和第四系更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沉积时间短,物理力学性质较差。软土着色为灰——深灰色,含腐植质及运输线类碎片,呈软塑——流塑状,天然含水量较大,为高压缩性土,地基土容许承载力低。考虑本工程的特点及道路沿线的地层情况,道路主要建在软土地基上,并且地下水位埋藏较浅,项目所经地区沟渠纵横,坑塘密布,建议采用人工地基。 地基处理方案一般可采用:预压及超载预压方案、加固土桩方案、换填及综合处理方案。本工程工期较紧,同时考虑工程特点及道路沿线地质条件,建议行车道下路基采用浅层换填山卵石并进行冲击压实方案处理,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2)养殖池、藕池不良地形路段项目区内河流纵横,水渠交错,分布有成片的鱼虾池及藕池,基本长年积水,水位随季节和生产阶段不同而不同,底部多含有淤泥,水深一般在0.5~1.2m之间,底部淤泥厚度1~2m。结合不良地质特性进行地基、路基处理,对养殖池、藕池进行清淤换填砂石处理。4.1.3水文水系路线穿越区的地表河渠发育,纵横交错,河渠内大都有地表径流。地下水属平原孔隙潜水。水位埋深在0.5m~12m之间,年水位变幅在1.3m~2.5m之间。项目经过区域大部分地段属于地下水微淡化区,地表至40~100m为淡水体,矿化度在3~5g/L。本项目区域属于淡水区,该区位于东江渔场拥有大片鱼塘,地下水埋深0.8~1.5m,矿化度普遍在20g/L以下。本项目跨越的马家吉河位于常德市城区东部,南临沅水,北至冲柳闸,全长约41.1km,河面宽90-110m,历史最高洪水位:33.48m。根据常德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9年9月编制《马家吉河隔堤综合整治工程可行行研究报告》:马家吉河隔堤防洪水位37.09m(100年一遇),马家吉河隔堤堤顶设计标高38.09m(均为黄海高程)。堤顶宽10m,内坡比1:5,外坡比1:2.5。4.1.4气象常德市地处我国中南部,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区,柳叶湖亦为此类气候,还兼有湿润的滨湖小气候和潮湿的森林小气候特征。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多年平均气温16.7°C,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4.4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8.8C。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13.3小时,大于或等于10C活动积温占全年的85%左右。降水充沛且集中,柳叶湖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48.3毫米,4-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夫人70%之多。多年平均风速为2.11米/秒。湖水水温常年在10°C-28°C之间,即使在冬季大雪天,湖面也不封冻。详见表4.1.4-1。项目区气象特征值表表4.1.4-1项目常德市引用资料系列1960~2007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0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13.2≥10°气温(℃)5298降雨多年平均降水量(mm)1351.5最大日降雨量(mm)251.150%最大1h暴雨强度(mm)72.25%最大24h暴雨强度(mm)213.910%最大1h暴雨强度(mm)60.710%最大24h暴雨强度(mm)182.9多年平均蒸发量(mm)1221.3无霜期(d)340风多年平均风速(m/s)1.7最大风速(m/s)22主导风向NNE大风日数(t)4.84.1.5土壤常德市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差异不大,同属于红壤、黄壤分布地带。但由于全市地形复杂、母质类型多样,常德土壤的垂直性地带分布、结构形成的区域分布和微域分布比较明显。其中红壤土约占总面积的35.42%,水稻土约占总面积的17.08%,山地黄壤约占总面积的4.42%,黄棕壤占总面积的4.69%。其它还有黄棕壤、红色石灰土、紫色土等。全市共有9个土类、21个亚类、94个土属、321个土属、64个变种。土类总面积2332.7万亩。4.1.6植被常德地区受湿润季风气候的影响,境内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含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竹林、灌丛、草丛、沼泽水生植被等类型,此外,还有人工的栽培植被类型。 现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2703种,隶属219科、914属。其中裸子植物有8科、25属、69种,被子植物有168科、788属、2248种,蕨类植物有43科、101属、386种。在被子植物中,计有木本植物96科、297属、1232种,草本植物72科、491种、1016种,其中有水生植物28科、44属、70种,湿生植物50多种,以及栽培作物96种,且经济植物种类多,可供开发利用的价值大,还有一批珍稀古老植物,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根据对公路沿线的实地调查,本项目范围内用于水土保持的主要树草种为马尾松、木荷、刺槐、杜鹃、楠竹、狗牙根草等,景观绿化主要采用香樟、广玉兰、杜鹃、女贞、红继木等,公路行道树种主要有杨树、樟树等。4.2社会经济概况(1)地理位置常德古称武陵,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长江中游洞庭湖尾闾,东临长沙,西连川黔,南接粤广,北抵三峡,地理位置显要,史称“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云贵门户”,是湘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和经济、文化中心。全市辖有5个区(武陵、鼎城、西湖、西洞庭和德山)、6个县(汉寿、桃源、临澧、澧县、石门、安乡)、1个县级市(津市市)共209个乡镇,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万公顷。2009年总人口616.69万,其中农业人口471.49万。(2)地形气候常德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东北端,地貌多样。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为洞庭湖淤积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湖南的资源大市、农业大市和旅游胜地,也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和“非金属矿之乡”。常德市地貌具有燕山运动的特征。西北部属武陵山系之中低山区,挺拔俊秀;西南部为雪峰山余脉,逶迤绵延,是华中地区天然的动植物宝库。东部洞庭湖平原自古为云梦泽,水域辽阔,河湖密布,水草资源丰富,是畜禽、鱼类的天然乐园。常德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丰沛,春温多变,夏季酷热,秋雨寒秋,冬季严寒。常德市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 ,无霜期272天,适宜水稻、棉花、油料作物生长。由于受地形影响,全市气候呈现非地带规律。西部山区,石门东山峰农场年平均气温9.2℃,而石门等澧水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16.8℃。中部丘陵区、太浮山与太阳山对峙形成向北敞开的簸箕形盆地,致使临澧、桃源一带冬季易受冷空气袭击。平原区安乡县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3)自然资源常德市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矿产59种,探有储量的矿产32种,列入湖南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有19种,其中金刚石砂矿、水泥灰岩、水泥配料泥岩、玻璃用砂岩、膨润土、石膏和磷矿探明储量居全省首位,石煤、水泥配料砂岩、海泡石、岩盐、芒硝探明储量居全省前2~3位。已探明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为2550.32亿元,其中石膏、磷矿、芒硝、岩盐和水泥灰岩五种矿产占潜在价值的93.05%。水泥灰岩、石膏、膨润土、海泡石、岩盐、芒硝、玻璃用砂岩等非金属矿产为本区优势矿产。常德市有耕地43万公顷,三分之二以上为洞庭湖淤积平原,土壤肥沃,气候湿润,是春撒一把种,秋收一仓粮的好地方。有可利用草场646万亩,可养殖水面100万亩,林地面积700万亩,具有发展牧业、水产业和林果业的先天条件。常德市河流纵横密布,有大小河流432条,总长6775公里。湖南四大水系中的沅、澧两水横贯境内,水能蕴藏量达200万千瓦。(4)旅游资源史书称常德为“风景之国,文物之邦”。境内湖光山色秀丽,名胜古迹繁多。人间仙境桃花源林壑幽静,人文荟萃,为古今游览胜地。壶瓶山原始次森林惊现华南虎踪迹,峡谷漂流有惊无险。花岩溪山水秀丽,风光迷人,数万只白鹭栖息其间。石门前唐古刹夹山寺为千年佛教圣地和日本茶道源头,寺旁奉天玉和尚墓被明史专家认定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禅隐之终迹。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是7000年前远古人类的生活缩影。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和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彭头山、八十垱、铁经幢等均闻名遐迩。(5)经济概况常德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土资源,造就了江南著名的“粮仓、酒市、烟都、纺城、茶乡” 。全市粮食、棉花、油料、牲猪、蚕茧和水产品的总产均居全省之首,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猪和鱼的生产基地。全市九个区、县(市)中有8个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2个是商品棉基地县,5个商品鱼基地县,1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县,1个综合农产品优质商品基地县。多年来,常德的农业一直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已形成了特种水产、肉食、蛋禽、茶叶、杨树、果蔬六大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常德着力建设“工业常德”,工业发展进入历史最快时期。烟草产业成为全市第一个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工业产业。引进和发展创元铝业,实现了有色冶金业零的突破。以金健米业、洞庭水殖等为代表的食品工业加速发展,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群体。医药产业异军突起,共引进和改造医药企业23家。非金属矿精深加工开始起步,盐化工业和新型建材工业稳步发展。石门电厂建成发电,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140万千瓦,实现了由能源不足到能源输出的历史性转变。纺织、造纸、机械、电子工业稳步发展。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9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80.1亿元,增长4.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85.3亿元,增长2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26.2亿元,增长1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1%。项目所在区域社会经济情况见表4.2-1。项目区人口与经济概况表表4.2-1行政区划总面积(km2)年份耕地面积(hm2)总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GDP(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民人均耕地(hm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常德市2749.0200788770141.6495.54261.7529.2929.1423014.3土地资源及利用根据常德市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须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但必须保障经济建设用地,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优先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常德市土地利用现状见表4.3-1。 常德市土地利用现状表表4.3-1                           单位:万hm2行政区合计耕地园地林地疏林地草地荒地其他常德市2749008877010700619002900130570018400注:荒地是指可利用荒地,其他是指居民点、水域、道路等。路线所经区域,劳动力多,可耕地少,本项目的实施将会进一步减少可耕地。但一方面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沿线会发展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促使部分土地性质发生转变;另一方面由于本项目为线性工程,占地不集中,占用人均土地少,可通过村内调节解决生产问题。项目占地范围地类表见4.3-2。项目占地范围土地利用现状表表4.3-2                                单位:hm2地类数量占总比耕地11.1326.08旱地10.1423.76荒地0.691.62水塘3.277.66林地11.7227.47宅基地0.761.78河流0.882.06合计42.67100.004.4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4.4.1水土流失类型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通告》(湘政函[1999]115号),路线所经区域属湘北环湖丘岗治理区。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区属于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4.4.2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项目区地表植被主要为耕地、旱地和林地。林草覆盖率较高,因长年耕作,水田、园地、旱土已较大程度梯化,排水设施较为完善,水土保持情况良好,水土流失程度为轻中度。项目区不属于国家级、省级和县级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不属于国家或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的重点项目区。 项目区引发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区域内暴雨频繁、降雨不均,及区域内分布的红壤抗蚀能力弱,容易受到侵蚀。区域内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主要是快速发展的开发建设活动,如:道路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详见表4.4.2-1。常德市水土流失现状表表4.4.2-1       2005年遥感数据地区流失总面积(km2)各级强度土壤侵蚀面积轻度中度强度合计流失面积(km2)占流失总面积百分比(%)流失面积(km2)占流失总面积百分比(%)流失面积(km2)占流失总面积百分比(%)流失面积(km2)占流失总面积百分比(%)常德市96.723.820.954.612.011.430.489.863.31、水土保持现状目前,常德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已初步走上法治轨道,建立了水土保持执法体系,成立了县级水保预防监督站。经过多年的水保法律法规宣传和执法工作,水土保持执法工作有了一定起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审批方案上,注重“三度”。一是法律宣传有力度,用电视广播、墙报、标语、资料、会议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从事生产、建设项目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办理水保方案。二是调查摸底有深度,在各乡镇水管站的配合下,摸清了应办水保方案措施的单位和个人的基本情况。三是审批有力度,每年上半年,既对已办水保方案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水保措施与工程项目的“三同时”,又对未办理水保方案的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依法补办水保方案。2)在落实检查监督权上,突出“三道”。即重点突出对河道、巷道及渠道的查处力度。首先是“河道”,多年来河道内乱采乱倒现象严重,造成对河堤、河道的破坏,用两年的时间进行了河道划界、清障和整治工作,使河道纳入了依法管理的范围。其次是“巷道”,项目区域小煤窑等矿区较多,因无序开采,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部分矿井随意延傅,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和地上的水利设施。对此进行了实地调查测量,依法处理了一批严重违法的煤矿。再次是“渠道”,在三大灌区的干支渠上,不少渠段出现乱建房,乱种植、乱排放现象,造成山体滑坡,渠堤崩溃,渠内淤塞,严重影响渡汛和灌溉。为此,对违法事件一一进行了立案查处,依法整治,目前已初见成效。3)在落实规费征收权上,实行“三抓” 。一抓全面,实行依法委托征收和本局直接征收相结合,在征收范围上,采取单位、厂矿、农村和集体、个人相结合,实行全面征收。二抓重点,对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大矿、大工程、大项目实行定量、定时间征收。对经济困难的执收单位,可以物资抵缴,确保重点征收款项到位。第三抓难点,对那些不缴费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强硬措施,严格依法征收。4)封山育林育草,保护现有森林,严禁乱垦滥伐,对残林疏林地进行补植和封山育林,实行乔、灌、草结合。5)在强度流失区,大力发展以小流域为单元,采用土、石谷坊、防崩护脚、溜槽跌水、小型水利等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总体来看,近十年来项目区内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已取得初步成效,对防止水土流失作出了一定贡献,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林草覆盖率。总结出适应当地生长、防治水土流失效果好的水土保持树草种见表4.4-3。表4.4-3当地水土保持适地树、草种水土保持林树种生态防护型水土保持林草湿地松、马尾松、枫香、刺槐、荆条、马桑、樟树、白栎、苦槠、桤木、杜英、木荷、继木、柃木、杜鹃、紫穗槐、狗牙根、假俭草、胡枝子等经果林脐橙、柑桔、板栗、梨子、桃子、李子、枣子、茶叶等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油桐、油茶、、茶叶等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臭椿、夹竹桃等园林绿化树草种广玉兰、杜英、樟树、桂花树、雪松、白玉兰、石榴、红枫、凤尾竹、杜鹃、含笑、黄杨、迎春、栀子、茶花、红桎木、紫荆、剑麻、马尼拉草、台湾青(3)临时防护措施:主要有编织袋装土临时拦挡坎、填土临时拦挡坎以及临时堆土覆盖措施等。临时拦挡主要用于道路填方边坡坡脚外侧0~1.5m范围、临时堆土场区和表土剥离堆置区周围、取土场开采面下游侧临时拦挡,对临时堆土、开挖裸露坡面雨季采用防尘网覆盖能有效减少坡面水土流失。2、同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经验长沙东方红路南段道路工程现场调查: 一般路堤路堑骨架内草皮护坡挂网喷混植草护坡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覆盖、拦挡施工生活区临时排水沟一级道路两边绿化一级道路两边绿化路堑浆砌石护面墙路堤草皮护坡4.3.3项目区内的水土保持现状项目区地表植被主要为水田、林地和园地。林草覆盖率较高,排水设施较为完善,水土保持情况良好,水土流失程度为轻中度。项目区不属于国家级、省级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不属于国家或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的重点项目区。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1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工程建设期间造成水土流失的成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因子,人为因素主要为开挖、填筑、取土、弃渣、临时堆土等。通过对本工程施工特点进行分析,确定人为因素是造成工程建设区域内水土流失增加的主要影响因子,新增水土流失的区域主要存在于工程建设区,如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弃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道路等。运行过程中没有土石方开挖,不扰动地表,不会新增水土流失。根据对本工程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本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见表5.1-1。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工程中的路基工程、施工道路、取土场及弃渣场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表表5.1-1施工行为影响原因主要影响环节影响程度路堑边坡开挖土石方开挖、破坏土体结构,毁损植被、坡面裸露深挖边坡地、弃渣◇◎■路堤填筑破坏土壤结构、坡度变化,植被破坏、坡面裸露高填边坡、取土◇◎■桥涵工程施工扰动土壤结构及弃渣桥涵基础开挖、弃渣◇◎□取土场、弃渣场地表植被破坏、破坏土壤结构、堆渣、开采边坡裸露开采、堆渣、临时堆土◆◎■施工道路破坏土壤结构、毁损植被、坡度变化土石方开挖及填筑◇◎■施工生产生活区破坏植被及土壤结构、地表裸露兴建临建设施、土地利用工程◇◎□注:◆/◇——长期/短期;○/◎——有利/不利;■/□——严重/一般5.2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分析与评价(1)公路路线设计优选时,在满足公路交通技术规范及经济等要求的前提下,认真贯彻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尽量绕避基本农田,少占旱土、经济林,避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路堑、路堤设置坡脚挡土墙,划出了公路及施工道路的施工范围,对公路占地进行了控制,极大地减小项目建设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2)本工程属公路建设类项目,不属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限制类和淘汰产业的开发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本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工程运行初期植物措施也逐渐发挥其生态防护功能,只要没有人为的再破坏,水土流失将难以发生。运行过程中没有土石方开挖,不扰动地表,不会新增水土流失。(3)项目建设地点和施工区不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告的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内等易引起生态恶化的区域,不属于在25°以上陡坡地实施的农林开发项目。综上所述,上述3个制约性因素方面,主体设计均能避免,因此本方案认为不存在限制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因素。5.3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价5.3.1工可报告路线方案比选本项目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路线走向、路基断面都已确定,因此本阶段主体设计没有方案比选。 项目推荐方案主要工程数量表表3.2-2项目单位数量备注K0+000~4+250K4+250~K5+851合计路线长度km4.2501.6015.851征用土地亩507.5088.00595.50拆迁建筑物m217162494422106计价土石方m370858035500744080排水防护工程m322500310025600路面工程机动车道m29385625122118978非机动车道m250280 50280人行道m220950 20950桥梁m/座60/1532/1592/2涵洞道22325路线交叉处729特殊路基处理m2000502050市政工程绿化工程m27842278422管线工程m47000 47000信号灯组5055.4对拟建方案的合理性评价5.4.1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时序的评价(1)本工程施工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施工为辅。施工时按地形条件和施工标段分段布置,分块开挖,做到合理调度,有序施工,减少临时堆土量;路基开挖填筑完毕后,尽快对开挖边坡和填筑边坡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以及工程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多种方式护坡,尽量减少开挖和填筑裸露地表。(2)路基开挖前,先将表土剥离且集中堆放临时防护,施工结束后作为种植土,对保护土地资源和减少水土流失均十分有利。(3)根据工程设计方案,本工程施工总工期18个月,从工程施工进度表中看,道路路基、路面、涵洞施工时间均避开了雨季,可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从以上分析可知,主体工程设计的施工时序安排比较合理,施工工艺对水土保持有利,尤其是注重了对表土的保护,将对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工作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总之,主体设计应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尽量减少对原地貌的扰动,要求管理部门制定详细的水土保持实施细则,在施工过程中由施工单位严格执行。5.4.2土石方平衡水土保持评价工程建设采用土石方平衡方案2时,土石方开挖总量为63.55万m³,土石方利用量32万m³,土石方利用率达到了50%。如果部分或全部采用土石方平衡方案1,与其他工程进行土石方综合调配,利用率超过70%。土石方的有效利用极大地减少工程弃渣量和弃渣占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量,有利于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符合水土保持规范要求。5.4.3弃渣场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主体工程设计未明确取土场、弃渣场,本方案增设3个弃渣场,其中1#、2#为弃渣、3#为淤泥。1#、2#集中处理弃渣,避免施工过程中随意弃渣,3#弃渣场选择沿线荒废鱼塘进行填埋,弃渣场容量能够满足本工程弃渣要求。弃渣场选在周边丘陵区,不侵占原排水系统,没有侵占沟道、河道,满足防洪要求。占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和荒地,满足少占耕地的原则。从以上分析可知,弃渣场选址合理。5.4.4取土场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根据土石方平衡分析,本项目共需从取土场取土57.11万m3。主体工程未明确取土场,本方案新增2个取土场集中取土,避免施工过程中乱开采乱开挖或就近随意取土,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取土场选址不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崩塌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内,避免取土场发生崩塌和滑坡。型式为山坡取土场,占地类型主要为疏林地,满足少占耕地和林地的原则,选址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取土场选址注重与周边景观的相互协调,避开了正常的可视范围,可以满足公路景观需要。从以上分析可知,取土场选址合理。 5.4.5占地类型、面积、性质的分析与评价道路路线设计优选时,主体工程设计认真贯彻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尽量绕避基本农田,少占旱土、经济林,避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本项目沿线占用土地多为鱼塘、桔园、稻田、藕池等经营性生产用地,部分为居住用地。项目建设区用地总面积42.67hm2,其中林地10.13hm2、旱地9.14hm2、荒地0.69hm2、水塘2.27hm2、宅基地5.76hm2、河流水面1.88hm2、其他2.088hm25.5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5.5.1水土保持工程界定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目标的工程,可以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其设计、工程量、投资应纳入水土保持设计中;以主体工程设计功能为主、同时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其设计、工程量、投资不纳入水土保持设计中,仅对其进行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1)水土保持工程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求》的通知”(水保监[2008]8号)对公路建设项目主体设计中水土保持工程的界定原则,本项目可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的有:1)工程措施地表排水措施包括有路堤、路堑的截水沟、排水沟、沉沙池;以及公路绿化过程中的表土回填。详见表5.5-1。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工程量表表5.5-1防治分区排水管(m)排水沟(m)雨水口(个)沉沙池(个)土方开挖(m3)土方填筑(m3)浆砌石(m3)砼(m3)表土回填(m3)主体工程区173512260059830295001092031801180206002)植物措施 本工程中间分隔带绿化以花草、灌木为主,以防遮挡车辆视线,绿化风格以拼图、色块为主。道路边坡绿化以草皮、灌木为主。详见表5.5-2。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工程量表表5.5-2项目植灌木(m2)行道树(株/㎡)总投资(元)主体工程区522613400/294018166200(2)以主体工程设计功能为主、兼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包括路堑和路堤挡土墙,路堑和路堤护面墙、实体浆砌石护坡,路面排水。软土换填等。具体详见表5.5-3。以主体工程设计功能为主同时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措施表5.5-3项目浆砌石挡土墙(m³)浆砌石护坡(m³)数量1820044005.5.2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分析与评价(1)工程措施主体设计的地表排水措施以及公路绿化过程中的表土回填,均是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排水沟等按照一级公路的标准设计,设计标准可以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工程量以满足公路正常运行为前提,水土保持方面亦能达到要求。路基表土回填体现了对表土资源的保护,能避免另取种植土,对后期植被恢复和减少扰动地貌具有很好作用。本方案直接将主体设计的此部分内容纳入防治措施体系,在防治措施章节中将详细介绍工程典型设计,并将其投资纳入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2)植物措施本项目线路主体设计对景观设计方面采用较高标准,路基边坡侧重植物措施防护,并加强了树、草、种的优化配置,采取乔灌花草结合,形成立体的植物措施体系,不仅能美化沿线景观,同时具有良好水土保持功能。本方案直接将主体设计的植物措施纳入防治措施体系,在防治措施章节中将详细植物措施的典型设计和水土保持方面的要求,并将其投资纳入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5.5.3结论与建议 (1)工程选线时充分考虑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要求,选线避开了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等易引起生态恶化的区域,并尽量避开城镇及居民密集区域。工程建设不影响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一级保护区和保留区内的水质,也不影响水功能二级区饮用水源区的水质。建设过程中通过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本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本工程无制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因素。(2)道路路线设计优选时,在满足一级道路交通技术规范及经济等要求的前提下,认真贯彻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尽量绕避基本农田,少占林地,避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3)本工程施工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施工为辅。施工时按地形条件和施工标段分区分段布置,分块开挖,做到合理调度,有序施工。路基开挖填筑完毕后,尽快对开挖边坡和填筑边坡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以及工程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多种方式护坡,尽量减少开挖和填筑裸露地表。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时序合理。(4)主体可研土石方调配方案不明确,经本方案修正后达到了挖填平衡,减少水土流失量,有利于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7)水土保持工程界定为:道路两侧的截水沟、排水沟、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系统、草皮护坡、以及绿化等工程为水土保持工程。其它如路堑和路堤挡土墙、浆砌石护坡等不计入水土保持工程。(8)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对防治路基施工完后的水土流失是充足和合理的。下阶段主体设计和实施过程在施工时序安排上应做到分段施工分段进行防护,先建好路基两侧的防洪排水工程后再进行路基开挖和填筑,填方路基先建好挡土墙再进行路基填筑;对高路堑边坡和高填方边坡应做详细的稳定分析,确保设计标准内不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另外,主体设计对路基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防治措施没有考虑,由此造成的水土流失比较大,在本报告中应重点设计。(9)由于主体设计重点倾向于主体工程运行安全,对表土堆置区、施工生产生活区水土流失预防与生态保护涉及较少,需在本报告中补充表土堆置区、施工生产生活区的拦挡、排水、沉沙、护坡、植被恢复等有关水土保持措施。 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1防治责任范围界定原则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根据工程设计资料,通过现场查勘和调查研究,一般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项目建设区:指开发建设单位的征地范围、租地范围和土地使用管辖范围。2)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开发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范围。6.2防治责任范围界定及面积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界定如下:1)项目建设区本工程项目建设区包括主体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取土场和弃渣场的占地范围,以主体工程设计提供的数据为依据,通过现场调查和核实进行确定。2)直接影响区本工程直接影响区包括项目建设各分区施工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直接危害的区域及拆迁安置区。本项目占地和拆迁安置由当地政府统一安排,按房屋面积一次性货币补偿,拆迁户在城区商品房小区购置住宅,村民生产安置主要采用村、组内调剂进行解决。因此,拆迁、生产安置不计影响面积。工程所需块石、片石、碎(砂)石料从附近购买,防治责任由开采方承担,不纳入本方案防治责任范围。业主(或建设承包商)在购买时应以协议等方式明确开发商应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宜章县水土保持监督部门对料场开采进行监督、检查。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共56.81hm2,其中项目建设区总面积42.67hm2,直接影响区总面积14.14hm2。详见表6.2-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统计表表6.2-1单位:hm2项目面积备注项目建设区主体工程区42.67取土场4.72弃渣场8.47施工生产生活区1.05小计56.81直接影响区主体工程影响区4.96界桩向周边外延2m范围,桥头墩外延10m;涵洞进出口外延10m范围取土场影响区1.23开采边坡坡顶向周边外延2m、拦挡坎下游10m范围弃渣场影响区2.01挡渣墙下游20m范围施工生产生活影响区0.25平地周边外延10m;坡地下方外延20m,其余各方10m小计8.45合计65.266.4防治分区6.4.1分区依据、原则及方法1、分区依据本工程为线状工程,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在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内,依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性、水土流失影响等进行分区。2、分区原则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的原则如下:1)各分区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2)各分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近或相似。3)一级分区应具有控制性、整体性、全局性,线型工程应按地貌类型划分一级区。4)二级及其以下分区应结合工程布局和施工区进行逐级分区。5)各级分区应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3、分区方法本方案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勘测、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土流失分区。 6.4.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本项目为低山丘陵区公路,沿线地貌均一,因此地貌类型不构成分区影响因素。本方案按照工程布局和施工区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一级分区低山丘陵区,二级分区为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弃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三级分区为将主体工程区再划分为路基区、桥涵工程区。详见表6.4-1。防治分区表表6.4-1一级分区二级分区三级分区平原、微丘地貌主体工程区路基工程区桥涵工程区取土场区弃渣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 7.水土流失预测7.1水土流失成因及类型分析7.1.1水土流失成因本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成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因开挖和填筑等施工活动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原有表土与植被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调,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在雨滴打击和水流冲刷作用下产生水土流失。2)填方路基和弃渣场由土、石料堆垫以及分层压实后形成,虽然内部紧密,但边坡表层结构比较松散,遇降雨易发生面蚀、浅沟侵蚀等形式的水土流失。3)路堑边坡和取土场开采边坡等裸露土体表层形成稳定需要一定过程,遇降雨时极易产生水力侵蚀,陡峭边坡在降雨作用下很容易诱发小型崩塌、滑坡等。4)施工道路、施工生产生活区等数量多,布置分散,集雨面积大,防护标准低,是公路建设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5)公路建设所需建筑材料多,砂砾料、块石料等建筑材料开采过程中将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若开采不当或缺乏防护措施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7.1.2水土流失类型主体工程和施工道路施工属于线状工程,植被破坏、扰动地表及水土流失呈带状分布。取土场、弃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等属于点状工程,植被破坏、扰动地表及水土流失呈点状、片状分布。水土流失类型以溅蚀、面蚀、沟蚀等水力侵蚀为主,其次为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1)水力作用造成的水土流失。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新筑的路基因其结构疏松、孔隙度大,在雨滴的打击和水流的冲刷下产生水土流失。 2)重力作用造成的水土流失。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取土场的开采,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使地表原有的土石结构平衡遭到破坏,在重力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崩塌、滑坡等破坏,产生水土流失。3)水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因其质地疏松、孔隙度大,在雨后吸水饱和,破坏了原来的平衡,极易造成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危害,危及下游的村庄、道路、水利工程等。水土流失类型见表7.1-1。水土流失类型表表7.1-1水土流失分布水土流失类型侵蚀形式主体工程区水力侵蚀为主,其次重力侵蚀溅蚀、面蚀、沟蚀、崩塌、滑坡取土场水力侵蚀为主,其次重力侵蚀面蚀、沟蚀、崩塌弃渣场水力侵蚀为主,其次重力侵蚀溅蚀、面蚀、沟蚀、滑坡施工生产生活区水力侵蚀面蚀、沟蚀7.2预测分区根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工艺特点及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近或相似的原则划分水土流失预测分区,分为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区、弃渣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共4个区。7.3预测时段本工程施工采用分段施工,分段进行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交叉进行。公路竣工交付使用以后,坡面防护、排水、防洪等措施均已建成,运行过程中不会动土、弃渣,不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因此本项目的水土流失总预测时段为建设期,包括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本工程施工总工期为18个月,计划2010年11月开始前期工作,2011年5月正式开工,2012年12月底竣工。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根据各预测分区的施工进度安排,并结合产生水土流失的季节,以最不利的时段进行预测,施工时段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全年计算,未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自然恢复期根据项目区的地形、施工扰动程度以及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取1年。各预测分区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见表7.3-1。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表表7.3-1预测分区预测时段(年)施工准备期施工期自然恢复期一、主体工程区 0.25  1、路面 1.5 2、路堤路堑 1.51二、取土场 11三、弃渣场 11四、施工生产生活区0.251.517.4预测内容和方法7.4.1扰动地表面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扰动,因此本工程扰动地表面积即为工程占地面积,共计56.81hm2,详见表7.4-1。扰动地表面积表表7.4-1单位:hm2区域水田旱地荒地水塘林地宅基地河流其他小计主体工程1.039.140.692.2710.725.761.882.0842.67取土场0.983.744.72弃渣场1.4773.68.47施工生产生活区1.051.05合计1.039.143.149.2719.115.761.882.0856.817.4.2损毁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根据《湖南省物价局、湖南省财政厅关于重新发布全省水利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湘价费〔2009〕62号)规定,损坏原地貌的按1.5元/m2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损坏监测、科研等人工水土保持工程设施的,按恢复同等规模、标准设施的现行工程造价和科研中断损失费用现行水平确定补偿标准,本项目损坏原地貌面积为扰动地表面积,经计算损坏水保设施数量为51.71hm2,同时经调查确认没有损坏相关的水土保持监测、科研设施。7.4.3弃渣量及临时堆土量预测根据前述土石方平衡分析,本工程弃渣总量32.22万m3,其中弃渣10.92万m3(全部为表土)、淤泥21.30万m3。 工程完工后用作路基绿化种植土需要表土量为2.05万m3,临时堆放于路基两侧临时防护。7.4.4水土流失量预测(1)预测方法水土流失预测方法较多,包括同类工程实测资料类比法、地方经验方程计算法、监测小区实测资料法、人工模拟降雨小区试验法、专家估判法、航空照片资料判别法等,各种方法均有一定的优缺点,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通常采用类比法预测较为普遍。本方案选择与本工程类似的“永州市永连公路”作为类比对象,按照类比工程的水土流失实测成果,并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和实地调查情况,进行适当修正。本工程水土流失量预测按公式(7-1)计算,新增水土流失量按公式(7-2)计算。1)水土流失量预测计算公式:……………(7-1)2)新增水土流失量计算公式:……………(7-2)式中:W—扰动地表土壤流失量,t;△W—扰动地表新增土壤流失量,t;i—预测单元,1,2,3,……n;j—预测时段,1,2,3,指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Fji—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面积,km2;Mji—某时段某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Mji—某时段某单元的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m2.a; Tji—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时间,a。(2)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的确定方法项目区各施工单元原生侵蚀模数采用当地水土保持部门在当地不同地类的实测数据并按各分区占地地类比例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取值,见表7.4-2。项目占地范围内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表表7.4-2项目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t/km2.a)现场调查值加权平均值水田旱地荒草地林地水塘宅基地河流其他低山丘陵区1.主体工程区10010501250550   6402.取土场 1100  570   7703.弃渣场 1100 650    8404.施工生产生活区 1050     1050(3)△Mji—新增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方法新增土壤侵蚀模数△Mji等于扰动地表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其中扰动地表土壤侵蚀模数采用类比同类工程实测资料确定。施工期扰动地表土壤侵蚀模数表表7.4-3施工单元侵蚀强度土壤侵蚀模数t/km2.a(实测值)土壤侵蚀模数t/km2.a(采用值)修正系数备注路基顶面中度侵蚀4210~44204000~42000.95路堤路堑丘陵区极强度侵蚀13815~1442013800~142001平面交叉、涵洞丘陵区极强度侵蚀10579~1090010600~109001取土场区丘陵区平面强度侵蚀13115~1340513110~134501丘陵区坡面极强度侵蚀15560~2400415560~24004弃渣场区丘陵区平面极强度侵蚀8402~122108400~122001丘陵区坡面剧烈侵蚀18589~2700418600~27000施工生产生活区丘陵区中度侵蚀4003~41053800~39000.95说明:因监测时段所限,无施工准备期流失数据。 自然恢复期扰动地表土壤侵蚀模数表表7.4-4施工单元侵蚀强度土壤侵蚀模数t/km2.a(实测值)土壤侵蚀模数t/km2.a(采用值)修正系数备注路堤路堑丘陵区轻度侵蚀2209~23192200~23001 平面立交、涵洞丘陵区轻度侵蚀179117000.95 取土场区丘陵区平面中度侵蚀1915~22051915~22051 丘陵区坡面中度侵蚀3014~34323014~3432弃渣场区丘陵区平面轻度侵蚀2027~28142027~28141 丘陵区坡面中度侵蚀3014~34323014~3432施工生产生活区丘陵区中度侵蚀2450~31502400~31000.95 施工道路区丘陵区中度侵蚀3014~34323000~3400(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公路建设中所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建设中的弃渣、路基填筑、路堑开挖形成的裸露坡面、取土场开采面、施工生产生活区以及施工道路等。根据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分类逐项预测各分区产生的水土流失量。1)主体工程区主体工程区水土流失预测分路面、路堤路堑共两部分。路面硬化后,不再产生土壤侵蚀,只进行建设期预测。该区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0.77万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为0.71万t,详见表7.4-6。主体工程区水土流失量预测表表7.4-6项目流失面积(hm2)预测时段(a)土壤侵蚀模数(t/km2.a)水土流失量(t)施工准备期施工期恢复期施工准备期施工期恢复期背景值施工准备期施工期恢复期新增背景值总量1.路面13.31.56400410006901278172.路堤路堑29.3729.371.51640940014000230064304706900合计42.6729.37712059777172)取土场取土场水土流失包括开采坡面和平台两部分,坡面和平台的土壤侵蚀模数取值不同。取土场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973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830t,详见表7.4-7。 取土场水土流失预测表表7.4-7取土场流失面积(hm2)预测时段(a)土壤侵蚀模数(t/km2.a)水土流失量(t)平台坡面施工期恢复期背景值施工期恢复期新增背景值总量平面坡面平面坡面T11.120.322177013200195002000320042033453T23.61.182177013200195002000320014101101520合计4.721.5       183014419733)弃渣场弃渣场水土流失预测按弃渣表面积分平面和坡面进行预测,坡面和平台的土壤侵蚀模数取值不同。弃渣场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2301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068t,详见表7.4-8。弃渣场水土流失预测表表7.4-8弃渣场流失面积(hm2)预测时段(a)土壤侵蚀模数(t/km2.a)水土流失量(t)平台坡面施工期恢复期背景值施工期恢复期新增背景值总量平面坡面平面坡面Z10.970.172184010100232002450330027529304Z20.50.062184010100232002450330012914143Z370.542184010100232002450330016641901854合计8.371.06       206823323014)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28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95t。详见表7.4-9。施工生产生活区水土流失预测表表7.4-9项目流失面积(hm2)预测时段(a)土壤侵蚀模数(t/km2.a)水土流失量(t)施工准备期施工期恢复期背景值施工准备期施工期恢复期新增背景值总量施工生产生活区1.050.251.751105012900385026809533128合计7.6       95331285)水土流失量预测汇总根据上述预测,本工程建设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20441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总量18495t,各预测分区水土流失量汇总见表7.4-10。工程建设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占比重最大的是主体工程区,其次是弃渣场和施工道路区。 水土流失预测量汇总表表7.4-10预测分区水土流失总量(t)新增水土流失量(t)数量比例(%)合计施工准备期施工期恢复期主体工程区771782.85%712084.43%411597取土场19732.21%18302.03%264142弃渣场23018.12%20687.29%176232施工生产生活区1281.73%951.44%6033合计12119100.00%11113100.00%91110047.5水土流失危害预测(1)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主体工程区已损毁了大面积的植被,如果不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对区域生态环境将造成严重影响。(2)对区内河流的影响工程区河流为沅水,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建设将造成这些河道淤积,影响这些河流下游取水水质。(3)对周边地区可能形成的危害路基产生的水土流失可能直接进入两边的农田、水塘以及排灌沟渠,造成农田耕作层砂化,水塘和沟渠淤积。(4)对工程项目本身可能造成的危害项目区降雨量和暴雨强度较大,在施工期间及运行期,道路开挖形成的高陡边坡、高填方路段等不良地质路段,如果防护不当则有产生滑坡、崩塌等水土流失侵蚀形态的潜在危险,一旦发生,将延误工期和影响车辆通行,也会给工程本身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7.6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7.6.1预测结论1)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分为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区、弃渣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4个预测区。2)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为56.81hm2,损毁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 51.71hm2。3)工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12119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总量11113t,主体工程区流失量最大,其次是弃渣场和取土场。4)工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主要有:本道路工程施工将对工程建设区邻近的农田、河道、乡村都可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对工程本身的安全施工和运行也会造成较大危害,因此,工程建设的同时搞好水土保持是十分必要的。7.7.2指导性意见本方案根据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等对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监测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具体如下:1)主体工程区流失量最大,其次是弃渣场和施工临时道路区,因此应当将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和施工临时道路区作为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区域。施工期水土流失总量最大,其次是自然恢复期,因此应当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防护,同时应尽快恢复地表植被,使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降至最低。2)针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应当注意:①重点进行农田区的临时拦挡,避免填方流失进入沿线农田,尽量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对破坏的植被应采取以乡土树草种为主的林草措施进行恢复;②适当增加施工场内的沉沙措施,确保水土流失及影响范围不扩大,不随径流进入河道或农田水利设施;③对高陡边坡防护以稳定安全为主,做好周边截排水措施,避免因水土流失而引发边坡失稳;④详细调查渣场周围环境,对堆渣量较大的渣场应进行地质勘查,严格按照“先挡后弃”原则施工,适当提高拦挡措施标准,确保渣场长久稳定。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8.1.1防治标准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通告》(湘政函[1999]115号),路线所经区域属湘北环湖红壤丘陵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由于本工程属于城市道路,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一级标准。8.1.2防治目标本方案总体防治目标是预防和治理因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使新增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率,使毁坏的林草植被在设计水平年得到较好的恢复,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治目标见表8.1-1。(1)由于项目区属于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mm以上地区。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等3项目标值的绝对值提高2。(2)由于项目区水土流失以中轻度侵蚀为主。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确定本项目土壤流失控制比目标值为1。防治目标见表8.1-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表表8.1-1项目目标值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综合目标95971.09599.134.78.2防治措施布设原则根据本项目工程施工工艺特征、水土流失特点及其自然条件,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要求,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原则如下: 1)生态优先原则。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应以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为目的、符合当地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要求。2)贯彻“预防为主,防治并重、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水土保持与生产建设安全相结合”的方针。3)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预防保护措施相结合,全面防治与重点治理相结合,形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4)安全、经济原则。水土保持措施应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投资;5)“适地适种树适草”,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树种和草种。6)吸收当地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运行国内外先进技术;7)“以人为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注重与城镇及景区景观的协调。8)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安排坚持“三同时”原则。8.3防治措施体系及总体布局8.3.1防治措施总体布局本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从总体上讲,应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有机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预防保护措施有机结合,全面防治与重点治理相结合,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以工程措施为先导,充分发挥工程措施的控制性和时效性,保证在短时间内遏制或减少水土流失,再利用土地整治和林草措施涵水保土,保护新生地表,实现水土流失彻底防治。8.3.2防治措施体系根据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求》的通知(水保监[2008]8号),主体设计的拦挡措施、地表排水措施、表土回填以及植物措施均纳入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路基的挡土墙、护面墙、浆砌石护坡、路面边沟等措施是以主体工程设计功能为主、同时具有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不属于水土保持工程,不计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防治体系中还增加本方案设计的取土场、弃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的防治措施。本项目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详见表8.3-1 防治措施体系表表8.3-1防治分区措施布置主体工程区工程措施截水沟、排水沟、沉沙池排水管、雨水口表土回覆平整土地植物措施草皮护坡路基两侧绿化临时措施路堤坡脚彩钢板拦挡、隔离临时排水沟(永临结合)和沉沙池表土彩钢板拦挡表土防尘网覆盖表土堆置区周边临时排水沟、沉沙池施工生产生活区工程措施平整土地植物措施恢复为水土保持草地临时措施临时排水沟和沉沙池外购材料防治区水土保持要求开采前表土剥离开采中临时拦挡排水沉砂措施开采后场地坑凹回填、覆土复耕或恢复水保林草8.4分区防治措施设计8.4.1主体工程区(1)路基边坡防护①路堤边坡:结合本地区路基填料及气候特点,满足路容美观的要求,并考虑工程造价的影响,路基边坡采用生态物防护,边坡填土高度H<4m时,采用植草防护;边坡填土高度H>4m时,采用骨架草皮护坡。②水塘路段:路线经过水塘等处,塘底淤泥层较厚,腐殖质含量大,压缩性高,土质力学指标差。应彻底清除淤泥,然后在常水位以下路堤换填砂砾、碎石等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再填筑路基。路基边坡于水塘水位+0.5m以下采用30cm厚M7.5浆砌片石浆进行全坡面防护。以上防护措施中,浆砌石护坡措施是以主体工程设计功能为主、兼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不计入水土保持工程。 (2)路基排水设施本工程为城市道路工程,排水设施主要为雨水收集系统,由排水沟、排水管、雨水口组成。水流汇入城市排水系统。道路过切方路段时,在路堑堑顶外侧设截水沟、与路堤排水系统相连,总长1760m。(3)路基临时防治措施在路堤填筑的过程中,土石易散落到山坡下沟道或周边农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全路段采取彩钢板拦挡、隔离。路基截水沟和排水沟在路基施工前修建,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排水利用永久排水沟,但路基施工过程中遇降雨产生的水流含泥沙量大,按每0.5km新增沉沙池1处。本工程主体工程需要回填种植土总量3.77万m³,共规划表土堆置场2处。全部堆放在路基两侧主体工程征地范围内,总占地面积1.25h㎡。完工后平整土地,恢复为水土保持草地。本方案用钢质彩色挡土板沿堆置区边界线周边修筑临时拦挡围墙,可以起到视线隔离和拦渣的双重效果。沿拦挡围墙外侧1m处挖临时排水沟,排水沟末端设置二级串联制沉沙池,就近接入场内排水沟,可与场内排水土沟同步建设。由于临时堆土的结构松散,堆积形成的边坡极易受降雨侵蚀,因此可对挡土板以上裸露部分采取防尘网覆盖措施进行防护。施工完毕后,钢质彩色挡土板拆除回收可重复利用。(4)道路绿化工程路基两侧绿化带、人行道范围采取植树、植草绿化措施。路基两侧绿化带采取乔、灌、草结合的园林绿化设计;人行道上采取植乔木行道树。主体工程区防治措施布置见表8.4.1-1、表8.4.1-2、表8.4.1-3。 主体工程区工程措施项目表表8.4.1-1项目截水沟(m)排水沟(m)沉砂池(个)排水管(m)雨水口(个)土地平整(hm2)覆土(m3)主体工程区17602260030173515981.2520600主体工程区植物措施项目表表8.4.1-2项目草皮护坡(m2)骨架草皮护坡(m2)路中灌木绿化带(m2)行道(株)主体工程区5500015000522615880主体工程区临时防治措施项目表表8.4.1-3项目临时拦渣坎(m)临时沉沙池(个)彩钢板(m)防尘网(万m2)主体工程区12001084003.258.4.2取土场区工程取土57.11万m3,共规划土料场2处,总占地面积4.72hm2。取土场表土剥离1.41万m3,临时堆放在料场挡渣坎内侧,堆置高度在3.0m以内,做为取土面覆土利用,占地已计入土料场总占地面积。2处取土场均为坡面取土,由于本阶段没有对取土场作地勘工作,开挖边坡仅根据沿线现有取土场稳定开挖边坡定为1:1.5~1:2。下阶段应对取土场作地勘工作,进行稳定分析,确定开挖边坡坡度,确保设计标准内不发生滑坡。取土场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包括开采面拦挡工程、截水排水工程、开采坡面护坡工程、表土临时防护工程以及取土面的土地利用工程。开采前在开采面的上侧修筑截水沟,拦截坡面径流,在开采面的外侧修筑拦渣坎,防止开采中由于降水冲刷开采面造成的土壤流失;将取土场的表土剥离,堆放在取土场的一角,采取临时拦渣坎拦挡表土,遇降雨时对表土采用彩条布覆盖,取土完工后将表土用作取土场的种植土。开采过程中,分台阶开采,控制开采边坡保持稳定。开采完后,在开采坡面平台和坡脚设置排水沟,对开采坡面采用草皮护坡;本项目规划的取土场现状以荒地、林地为主,开采完后的土地利用恢复为水土保持用材林。 取土场水保措施量见表8.4.2-1。取土场水土保持措施量表8.4.2-1编号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治措施截水沟(m)平台沟(m)沉沙池(个)土地平整(hm2)覆土(m3)整地(hm2)水保林草(hm2)草皮护坡(万m2)挡渣坎(m)彩条布(m2)1#51033231.1233601.121.120.4247617282#153099653.6108003.63.61.2614285184总计2040132884.72141604.724.721.68190469128.4.3弃渣场区本工程弃渣总量32.22万m3,共规划弃渣场3个。1#、2#弃渣场位于白鹤山乡附近山坳,弃渣量10.92万m³,平均堆高5.0~8.0m。其余淤泥填入3#弃渣场,3#弃渣场选择沿线荒废鱼塘,面积7hm2,平均深度2.0~4.0m。弃渣场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包括拦渣及护坡工程、截水排水工程、临时防护工程、弃渣面的土地利用等。弃渣前先建好挡渣墙和周边的截水沟、陡槽等排洪工程。堆渣过程中,应分层碾压。为利于弃渣面土地利用,将路基开挖的表层土堆放于弃渣场的一角集中防护,及时用作路基绿化种植土或弃渣场表面种植土。弃渣完后,对弃渣坡面进行刷坡,采用草皮护坡,对弃渣面进行土地平整、覆土,根据原土地性质复耕或种植水保林草。同时在场内布置环形排水沟,出口与截水沟连通,将场内积水通过截水沟外排。防治措施见表8.4.3-1。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量表8.4.3-1编号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治措施挡渣墙截水沟边坡平台沟陡槽场内排水沟沉沙池土地平整覆土整地水保林草草皮护坡拦渣坎彩条布(m)(m)(m)(m)(m)(个)(hm2)(m3)(hm2)(hm2)(hm2)(m)(m2)1#38380576347520.9730840.970.970.1226112342#22254335531820.516080.50.50.062226433#0000007.02158876.790.8418278638总计606349011879348.47262808.478.471.022310105158.4.4施工生产生活区本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共3处,总占地面积1.05hm2,全部为荒地。施工生产生活区设置在地形平缓地段,稍作平整即可利用。施工前剥离表层腐殖土集中堆置,对表土采取彩条布覆盖和袋装土拦挡防护。施工过程中,在场地四周采取临时排水和沉沙措施;施工结束后,临建设施将全部拆除,对施工 生产迹地进行清理,然后对生产迹地进行土地平整,种植水保林草。水土保持措施布置见表8.4.4-1。施工生产生活区水土保持措施量表8.4.4-1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土地平整表土开挖回填整地水保林临时排水沟临时沉沙池袋装土拦挡坎彩条布覆盖(hm2)(m3)(hm2)(hm2)(m)(个)(m)(m2)1.0531581.051.05783624811588.4.6其它水土保持要求(1)拆迁安置区水土保持要求拆迁安置区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影响区域,搬迁安置过程中,宅基地平整和交通道路建设中必然产生新的裸土区和废弃土石,做好搬迁安置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搬迁户的居住、生活质量,改善其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要求,拆迁安置区计入直接影响区,本方案仅对该区提出具体水土保持要求,不进行防治措施设计和投资估算,但建设单位在与当地政府签订承包合同时,应在合同时明确防治责任和防治费用。水土流失防治要求如下:①搬迁建房“三通一平”之前,应建好场地周边的排水系统,主要包括开挖坡面坡顶截水沟和填筑坡面坡脚排水沟,在填筑面坡脚修建挡土墙。②“三通一平”完成后应马上对开挖和填筑形成的坡面采取护坡措施。③建房过程中在场地周围应修建临时挡渣坎,对临时堆存的土料和建材遇降雨应采取临时覆盖措施,在场地内修建临时排水沟,排除场地内的积水。④房屋建成后,应建好房屋四周永久排水系统,排水沟出口建沉沙池,对裸露地表应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措施,树草种应选用当地适生品种。⑤应避免雨季施工,土石方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减少弃渣量。(2)外购材料区水土保持要求本工程所需的块石、碎石、砂石料采取外购方式, 建议建设单位从正规的开采单位购买。为防止开采单位无节制地胡乱开采,本方案提出以下水土保持要求:1)石料场①开采前将石料场的表层腐殖土剥离,临时堆放于附近或块石料场内的临时堆置区;对临时堆置区采取挡渣墙拦挡措施和截、排水措施,遇降雨时采用防尘网覆盖措施;②开采中要对石料场采取临时拦挡措施,如修建临时挡渣坎等;③开采后应全面进行场地坑凹回填,利用开挖过程中的废弃土石料和表层腐殖土回填至迹地表面,进行平整、清理,覆土后复耕或种植水保林草。2)砂石料场①开采前应征得当地河道管理、水土保持监督部门同意,并接受监督检查;②每年警戒水位以上的时间为禁采期,禁采期间砂石料场不能开采;③开挖的横向边坡要小于1:3.0,防止横向边坡崩塌;④开采完工后,将开采面压紧,且维持河床纵坡为比较平整的顺坡。块石、砂卵石料场开采单位应向当地水土保持部门呈报《块石、砂卵石料场开采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书)》,块石、砂卵石料的购买价中应包含水土流失防治及补偿费用并在采购合同中明确,块石、砂卵石料场开采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应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书)执行,所产生的水土流失由开采单位自行治理,当地水土保持监督部门应对其进行监督、检查。8.4.7水土保持措施项目汇总根据上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置,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以及临时防治措施汇总见表8.4.7-1、8.4.7-2、8.4.7-3。 工程措施项目汇总表表8.4.7-1项目挡渣墙平台沟截水沟排水沟陡槽、急流槽沉沙池平整土地覆土排水管雨水口(m)(m)(m)(m)(m)(个)(hm2)(m3)(m)(个)主体工程区  176022600 301.252060017351598取土场 13282040  84.7214160  弃渣场609063479311848.4726280  施工生产生活区      1.053158  合计6014184434233931184215.496419817351598植物措施项目汇总表表8.4.7-2项目植物措施面积(万hm2)整地(hm2)水保林(hm2)撒播种草(hm2)乔木(株)灌木(株)草皮护坡(万m2) 骨架内植草护坡(万m2)主体工程区8.16   58805806775.51.5取土场4.724.724.724.72  1.68 弃渣场8.478.478.478.47  1.02 施工生产生活区1.051.051.051.05    合计22.414.2414.2414.2458805806778.21.5临时防治措施项目汇总表表8.4.7-3分区临时拦渣坎临时排水沟临时沉沙池彩钢板防尘网彩条布(m)(m)(个)(m)(万m2)(万m2)主体工程区1200 1084003.25 取土场1904    0.69弃渣场2310    1.05施工生产生活区2487836  0.11合计446219831684003.251.858.5防治措施典型设计为了全面、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的发生,在工程建设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需按水土保持要求建设,但由于护坡工程措施和种植水保林草的滞后性,施工中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坚决做到预防为主,防止“先破坏,后治理”的现象发生。具体要求如下: 1)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尽量避免雨季施工。不能避免时,应做好雨季施工防排水工作,保证施工期间排水通畅,不出现积水浸泡工作面的现象。2)土石方工程应及时防护,随挖、随运、随填、随夯,不留松土,减少裸露面的暴露时间。3)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衔接好各施工程序,及时配套完成水土保持措施,做到工序紧凑、有序,以减少施工期土壤流失量。4)土石方的运输车辆加盖板,以防止土石洒落。5)剥离的表土层应进行临时堆存并临时防护,待开采完毕后回覆至开采迹地,作为水保林草或复耕的种植土。6)对挖方路段有坡面径流汇入施工工作面的应先行修建截水沟,使暴雨径流不致冲刷坡面造成水土流失。8.6防治措施典型设计8.6.1工程措施设计1、截水沟设计截水沟设在路堑堑顶以外5m处,采用矩形断面,底宽0.5m,采用砼护坡护底。截水沟断面尺寸本阶段按定型断面设计,在下阶段应根据道路沿线各段的集雨面积分别设计,而且排水标准不能低于十年一遇最大1小时暴雨标准。2、路基排水沟设计一般路基排水沟采用矩形断面,底宽0.5m,采用砼护坡护底。路堤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0.5mm,沟深0.5mm,边坡坡比1:1,采用草皮护坡护底。路堑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0.5mm,沟深0.5mm,边坡坡比1:1,采用草皮护坡护底。3、永久沉沙池设计路基永久沉沙池一般按1km设置一个,另外在排水沟与溪河、沟渠相连的进口设置。一般采用两级串连矩形沉沙池,池宽1.5~2.0m,池长3.9~4.3m,池深1.0m。采用0.4m厚浆砌石衬砌。 8.6.2植物措施设计根据外业调查,本项目道路沿线附近的苗圃在质量和数量上均满足工程要求的树、草种主要情况见表8.6.2-1。苗木类别树草种苗木规格苗龄胸径或高度落叶乔木意杨多年生Φ4~7㎝落叶乔木梧桐多年生Φ5~8㎝落叶乔木刺槐多年生Φ2.5~5㎝落叶乔木木芙蓉多年生Φ4~6㎝落叶乔木紫荆多年生Φ2.5~3㎝常绿乔木侧柏多年生Φ5~7㎝常绿乔木荷花玉兰多年生φ3~5㎝常绿乔木茶花玉兰多年生φ3~5㎝常绿乔木国外松多年生Φ5~7㎝常绿乔木樟树多年生φ3~6㎝常绿乔木龙柏多年生Φ5~7㎝常绿乔木圆柏多年生Φ3.5~7㎝常绿乔木桧柏多年生Φ5~7㎝常绿乔木雪松多年生Φ7~8㎝常绿乔木棕榈多年生Φ5~6㎝灌木冬青一年生H20~50㎝灌木小叶女贞一年生H30~50㎝灌木夹竹桃一年生H100~150㎝灌木杜鹃一年生H20~30㎝灌木黄杨木一年生H100~150㎝灌木美人蕉一年生H70~100㎝灌木栀子花一年生H50~60㎝灌木迎春条一年生H50~80㎝灌木含笑一年生H60~120㎝灌木小花月季一年生H20~30㎝攀沿植物爬山虎一年生H30~40㎝地被百喜草播种22.5kg/hm2地被狗芽根播种22.5kg/hm2地被龙须草播种22.5kg/hm2地被弯叶画眉草播种22.5kg/hm2地被结缕草播种22.5kg/hm2地被小冠花播种22.5kg/hm2 (1)树草种的配置原则①生态学要求:根据项目区的立地条件,在满足水土保持和区域绿化等要求的基础上考虑采用多种绿化树草种进行群体配置,确保植物群体的健康生长与稳定。②绿化功能要求:从满足植物措施多功能的要求出发,选择多种树形、叶形、高度的乔灌木和不同季节的花木等。乔灌木树种宜选择树形优美并具有较强防噪声能力、抗污染能力的树种。③水土保持要求:树种应具有发达的根系,耐贫瘠,较强的抗旱能力、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能力等,能够起到防治项目区水土流失的作用。(2)种植季节造林季节尽量选在春季或秋季以提高成活率,草籽撒播一般在雨季或墒情较好时进行,不能避免时应考虑高温遮阳。(3)绿化设计乔木选择树干挺拔,树形美观,耐病虫害,耐汽车尾气污染的银杏、香樟、龙柏、圆柏等。灌木选择耐干旱、耐脊薄、耐修剪,树形美观,常绿的小叶女桢、木芙蓉、夹竹桃、杜鹃、小叶女桢、黄杨木、美人蕉、桅子花和迎春条等。草种选择具有发芽快、生长迅速、覆盖层次好、固土能力强的马尼拉草、狗芽根、结缕草以及水土保持混合草籽。(4)边坡防护坡面草皮护坡选择生长快固土作用好的矮草种草皮,采用草带框架内植草护坡两种形式,草种可选择水土保持混合草种,春、夏两季实施。(5)道路两侧绿化带以灌木带和草皮为主, 灌木选择耐干旱、耐脊薄、耐修剪,树形美观,常绿的小叶女桢、木芙蓉、夹竹桃、杜鹃、小叶女桢、黄杨木、美人蕉、桅子花和迎春条等。草皮选择具有发芽快、生长迅速、覆盖层次好、固土能力强的马尼拉草。(6)行道树确定香樟为骨干树种,交叉路口以银杏点缀。8.6.3临时防护措施设计临时防治措施包括路基区、表土区的彩钢板拦挡,施工生产生活区的临时排水沟,临时沉沙池以及表土堆置区的临时覆盖等。(1)彩钢板拦挡本方案用1.2m×2.4m钢质彩色挡土板(长×高)沿路基区和表土堆置区边界线周边修筑临时拦挡围墙,而且可以起到视线隔离和拦渣的双重效果。施工完毕后,拆除回收可重复利用。(2)临时排水沟施工期间的排水采取永临结合,利用主体工程的永久排水沟作为施工期间的排水。施工期间,临时排水沟采用土沟,采用矩形断面,设计底宽0.5m,后期改造为永久排水沟。(3)临时沉沙池采用矩形沉沙池,净宽1.5m,净长2.0m,池深1.0m。(3)临时覆盖路堤施工过程中遇暴雨时,为防止降雨径流冲刷表土,对表土堆置区采取防尘网覆盖措施。8.6.4措施工程量(1)主体工程区主体工程区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工程量详见表5.3-1,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见表8.5.4-1。 主体工程区临时防治措施工程量表8.5.4-1分区临时拦渣坎临时沉沙池彩钢板防尘网长(m)袋装(m3)(个)挖(m3)长(m)(万m2)主体工程区12001008104984003.25(2)取土场区取土场区工程措施工程量详见表8.5.4-2,植物措施工程量详见表8.5.4-3,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见表8.5.4-4。取土场工程措施工程量表表8.5.4-2编号截水沟排水沟沉沙池(个)土地平整(hm2)覆土(m3)挖方(m3)填方(m3)浆砌石(m3)挖方(m3)C20砼(m3)1#680680387473231.1243202#2040204011601399853.612960总计27202720154718613084.7217280取土场植物措施工程量表表8.5.4-3编号水保林撒播种草假俭草草皮护坡(万m2)面积(hm2)马尾松(株)木荷(株)面积(hm2)狗牙根(kg)1#1.12196019601.1225.20.422#3.6630063003.6811.26总计4.72826082604.72106.21.68取土场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表表8.5.4-4土料场编号临时挡渣坎彩条布(m2)长度(m)袋装土(m3)1#142840051842#4763661728总计19407666912 (3)弃渣场区弃渣场区工程措施工程量详见表8.5.4-5,植物措施工程量详见表8.5.4-6,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见表8.5.4-7。弃渣场植物措施工程量表表8.5.4-6编号水保林撒播种草假俭草草皮护坡(万m2)面积(hm2)马尾松(株)枫香(株)刺槐(株)荆条(株)面积(hm2)狗牙根(kg)1#0.97  255035700.9722.950.322#0.5  125017500.511.250.133#7    7160.651.56合计8.4700380053208.47194.852.01 弃渣场工程措施工程量表表8.5.4-5编号挡渣墙截水沟陡槽及消力池边坡平台沟场内排水沟沉沙池(个)平整土地(hm2)覆土(m3)长度挖土方回填土方浆砌石长度挖土方填土方浆砌石长度挖土方浆砌石长度挖土方C20砼长度挖土方浆砌石(m)(m3)(m3)(m3)(m)(m3)(m3)(m3)(m)(m3)(m3)(m)(m3)(m3)(m)(m3)(m3)1#108324226.8653.4300472.5472.5256.52230.85516222.6812.96375465277.520.973244.622#226646.2133.12543153151885577137.5334.622.64318393.723520.51608总计130390273786.5554787.5787.5444.577107.8192.519527.315.6693858.7512.541.474852.62 弃渣场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表表8.5.4-7弃渣场编号临时挡渣坎彩条布(m2)长度(m)袋装土(m3)1#26122312342#2221866433#182716378638总计2310204610515(4)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工程措施工程量和植物措施工程量详见表8.5.4-8,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详见表8.5.4-9。施工生产生活区工程和植物措施工程量表表8.5.4-8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水保林撒播种草土地平整(hm2)覆土(m3)面积(hm2)马尾松(株)枫香(株)面积(hm2)狗牙根(kg)1.0531581.05188418841.0526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措施工程量表表8.5.4-9临时拦渣坎临时排水沟临时沉沙池彩条布长度(m)袋装土(m3)长度(m)挖方(m3)(个)挖方(m3)(万m2)24614378311456290.12(5)工程量汇总本方案工程措施工程量:土方开挖35751m3,填土方14700m3,覆土25290m3,,浆砌石2333.5m3,C20砼1024.6m3,永久沉沙池42个,土地平整11.49hm2。见表8.5.4-12。工程措施工程量汇总表表8.5.4-12防治区挖土方(m3)填土方(m3)覆土(m3)浆砌石(m3)C20砼(m3)沉沙池(个)土地平整(hm2)主体工程区2950010920 879303.25取土场2906272017280154713084.72弃渣场2171.31060.54852.62786.515.641.47施工生产生活区1174 3158   1.05合计3575114700252902333.51024.64211.49 本方案植物措施工程量:植物措施面积8.16hm2,乔木19824株,灌木590489株,撒播种草327.05kg,骨架内植草16000m2,草皮护坡91900m2。见表8.5.4-13。表8.5.4-13防治区植物措施面积(hm2)乔木(株)灌木(株)撒播种草(kg)草皮护坡(m2)骨架内植草(m2)主体工程区8.165880580677 5500016000取土场4.7282602608106.216800 弃渣场8.4738005320194.8520100 施工生产生活区1.051884188426  合计22.419824590489327.059190016000本方案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袋装土填筑、拆除8908m3,挖方4823m3,彩条布18627m2,彩钢板8400块,防尘网12500m2。见表8.5.4-14。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汇总表表8.5.4-14防治区临时拦渣坎临时排水沟临时沉沙池彩条布彩钢板防尘网长度(m)袋装土(m3)长度(m)挖方(m3)(个)挖方(m3)(m2)(块)(m2)主体工程区1200645  1049 840012500取土场1940766    6912  弃渣场23102046    10515  施工生产生活区24614378311456291200  合计5696360078311451678186278400125008.7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8.7.1施工组织形式水土保持措施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是对主体工程设计的补充,本着“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原则,水土保持工程应纳入主体工程,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及项目监理制。因此,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一起招标,签订施工合同,按照设计施工合同完成水土保持工程。8.7.2施工材料来源水土保持工程所需土石料可充分利用工程开挖料,不足部分可与主体工程一起在当地已有料场购买;水泥、砂卵石、编织袋等均属常规物资,均可在项目区 附近购买,临时围挡用的彩钢板可进行租用;项目区附近有园林苗圃生产基础,本工程水土保持所需的树种、草种可从那里购买。8.7.3施工条件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处于同一区域施工,主体工程已布置了施工道路和施工场地,可以满足施工材料运输需要。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用水和用电量相对较小,施工用水用电可由主体工程供水供电系统统一供应。8.7.4施工方法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工程措施主要为土石方工程的开挖与填筑、土地整治、复耕措施;植物措施包括植树和种草;临时措施包括临时拦挡、排水和覆盖措施等。主要施工方法如下:(1)工程措施施工①截排水设施施工截水沟在开挖前先修筑。截排水沟、沉沙池及消能设施施工前,要由测量人员进行放线,施工原材料及机具设备必须运至施工现场,才可进行沟槽开挖。浆砌石排水沟采用M7.5水泥砂浆片石砌筑,间距10~30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cm中间填沥青麻絮。施工开挖时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时要严格控制好宽度及标高,禁止出现超挖,对超挖的部分必须采用粘土回填或采用与水沟相同的材料进行砌补,回填粘土时必须采用打夯机夯实。排水沟衬砌施工时应先铺砂砾石垫层,再施工浆砌石,砌筑时要严格挂线进行施工。砌筑时要避免出现通缝现象,上下两层缝错开不小于8cm。砌筑浆砌石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砌筑时禁止使用风化的片石,片石的大小要均匀,且尺寸不应小于15cm。砌片用的砂采用干净的中砂,砌筑砂浆强度为M7.5号,砂浆拌合必顺采用机械拌合,堆放拌和好的砂浆禁止直接堆在松散的地面上,下面要铺设铁皮等隔离设施,砂浆应随拌随用,对拌合完堆放时间太久的砂浆应当废弃,禁止用于砌筑施工中。各项截排水设施及消能设施均应按设计要求控制好沟道纵向坡度,确保排水顺畅,防止冲刷和淤积。②表土剥离与回填 本工程表土剥离和回填发生在路基工程区。路基施工前,先剥离表土,采用74kw推土机、铲斗等机械挖掘为主、人工挖掘为辅的方式进行。剥离表土时,先清理土壤层上部植被,然后根据土壤厚度分布情况及所需覆土量进行掘取,掘取的表土应集中储存在路基边比较低洼的区域,与开采的土方分开堆放,堆放高度一般为2~3m,为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风化,堆置的表土应压实,并采取防护措施。路基完毕后,对路基覆土平整后,按设计覆土厚度均匀地铺垫剥离表土。覆土时应充分考虑到表土的沉降量,形成的地表坡度不超过2°为宜,以保证大气降水不积聚而是均匀的分布,能快速流去多余的雨水,同时又不至于出现新的水土流失现象。③土地整治本工程土地整治是指项目施工完成后,对本期建设扰动的施工迹地及时进行清理,进行坑洼回填,主要包括:对表土堆置区进行平整,对施工生产生产场地进行清理、压实的土层进行松土以便种植等。土地整治采用74kw推土机平整土地表面,范围较窄的区域可采用人工平整。平整后的场地布置植物措施。(2)植物措施施工项目区可用于水土保持的主要乔灌树种有意杨、樟树、紫荆、含笑、棕榈、雪松、梧桐、刺槐、国外松、龙柏、圆柏、爬山虎、侧柏、荷花玉兰、杜鹃,草种主要有狗芽根、龙须草、百喜草、结缕草等。1)施工准备①现场踏勘,了解施工部位或现场环境条件,包括土壤、水源、运输和天然肥源等,熟悉各施工场地施工状况,按部就班进入施工作业面。②对工程中使用的各类苗木,应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苗木数量、质量和运输条件,做好挖掘、包装和运输的最佳方案。③落实苗木种植过程中所需的土基、绑扎材料以及劳动力、设备和材料的工作。④种植前,对土壤肥力、pH值等指标进行检测,以指导土壤改良,确保植物生长。2)整地整地前进行杂物清理,捡除石块、石砾和建筑垃圾,并进行粗平,填平坑洼,然后将剥离的表土进行覆土回填以改善立地条件、增强土地肥力,对周转场、施工生产生活场地绿化区进行土壤翻松、碎土,再进行细平,形成种植面。 整平后,按设计要求人工用石灰标出单棵树的位置和片状分布的不同树草的区域分界线,对乔木和带土球的灌大,采用挖穴方式种植,根据树种的类型、根系的大小,确定挖穴的尺寸及间距,穴状采用圆形,乔木穴径一般0.4~0.5m,穴深50cm以上,灌木(如冠幅0.5m左右带土球的杜鹃等)穴径一般在0.3~0.4m,穴深25cm以上。3)种苗选择乔木采用达到2级以上标准2年生壮苗;灌木采用2年生壮苗;草籽要求种子的纯净度达90%以上,发芽率达70%以上,草皮要求生长状态良好,无病虫害。4)栽植方法乔木、灌木采用穴植方法,在栽植时应注意其栽植的技术要点,即“三填、两踩、一提苗”,栽植深度一般以超过原根系5~10cm为准。种植工序为:放线定位—挖坑—树坑消毒—回填种植土—栽植—回填—浇水—踩实;苗木定植时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填土一半后需提苗踩实,最后覆上虚土。草本采用人工撒播或植草皮的方法。撒播方法即将草籽按设计的撒播密度均匀撒在整好的地上,然后用耙或耱等方法覆土埋压,覆土厚度一般为0.5~1.0cm,撒播后喷水湿润种植区。草皮运输过程中,遇晴天应直接向草皮洒水,避免根系脱水,草皮采用满膛或满坡铺设,边铺设边压实,确保草皮附着土壤,铺设完毕后浇水、踏实。5)种植季节造林季节尽量选在春季或秋季以提高成活率,草籽撒播一般在雨季或墒情较好时进行,不能避免时应考虑高温遮阳。6)抚育管理抚育采用人工进行,抚育内容包括:松土、培土、浇水、施肥、补植树苗及必要的修枝和病虫害防治等,抚育时间一般在杂草丛生、枝叶生长旺盛的6月份进行,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第二次抚育。抚育管理分2年进行,第一年抚育2次,第二年抚育1次。第一年定植后应及时浇水,保证苗木成活及正常生长,对缺苗、稀疏或成活率没有达到要求的地方,应在第二年春季及时进行补植或补播,成活率低于40%的需重新栽植, 以后根据其生长情况应及时浇水、松土、除草、追肥、修枝、防治病虫害等。植物措施建植后,应落实好林地的管理和抚育责任。(3)临时措施施工本工程临时措施包括临时排水沟和沉沙池、编织袋装土拦挡、防尘网覆盖。临时排水沟和沉沙池施工与上述的永久排水设施施工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材料不同而已。临时排水设施应尽可能结合永久排水进行布置,能通过加工改造成永久排水设施的不予拆除,减少二次扰动影响;不能利用的进行拆除或填埋。其余的临时措施在施工完毕后均应拆除。8.8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进度安排应遵守以下原则:1)应遵守“三同时”制度。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总体上应与主体工程“同时开工,同时进行,同时投入使用”,按照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工期、工艺流程,坚持积极稳妥、留有余地、尽快发挥效益的原则,以水土保持分区措施布设、施工的季节性、施工顺序、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分期实施,合理安排,保证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的组织性、计划性、有序性以及资金、材料和机械设备等资源的有效配置,确保工程按期完成。2)分期实施应与主体工程相协调、相一致,根据工程量组织劳动力,使其相互协调,避免窝工浪费。3)应先工程措施后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应安排在非主汛期,土方工程量大的宜避开汛期。植物措施应以春季、秋季为主。施工建设中,应按“先拦后弃”的原则,先期安排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结合四季自然特点和工程建设特点及水土流失类型,在适宜的季节进行相应的措施布设。按照以上原则,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施工期为2011年5月~2012年12月,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施工进度及主体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详见表8.7-1 9.水土保持监测为了适时掌握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验证水土保持方案的可靠性及效果,给实施监督管理及水土保持专项验收提供依据,并根据监测结果对水土保持方案作进一步的完善,同时给今后同类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提供经验,需对本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水土保持监测。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应依据SL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进行,监测成果能全面反映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情况和防治情况,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9.1监测时段和频次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要求,本工程为建设类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时段应从施工准备期2010年11月开始,至设计水平年2013年的10月结束。由于项目区降雨70%以上集中在4~9月,因此4~9月为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时段。根据《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利部水保[2009]187号文)要求: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期(含施工准备期)内必须开展监测;生产类项目要不间断监测。因此,本项目拟定的监测频次为:对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至少每10天监测记录1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等至少每1个月监测记录1次,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等至少每3个月监测记录1次。遇暴雨、大风等情况应及时加测。水土流失灾害时间发生后1周内完成监测。9.2监测内容和区域9.2.1监测内容1、水土流失因子监测主要包括影响土壤侵蚀的降雨、地形、地貌、土壤、林草覆盖率等自然因子及工程建设对这些因子的影响;工程建设引起的对土地扰动及面积、取土量、弃渣量、挖方、填方量及占地面积;工程建设引起的破坏水土保持设施的种类与面积等。其中降雨情况的监测主要包括项目区最大24h降水量、最大1h降水量等。 2、水土流失状况监测主要包括工程建设期的扰动地表面积、损毁水土保持设施数量、水土流失面积、分布、强度、流失量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对下游和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及其趋势等。3、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主要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的监测;林草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率的监测;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的监测和各项防治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本方案主要是对六项防治目标达到情况的监测。9.2.2重点监测区域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本项目水土保持重点监测区域为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区、弃渣场区。9.3监测方法9.3.1监测方法选择原则1)采取地面定点监测、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2)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和水土流失量的监测应采用地面定点监测法;3)扰动面积、弃渣量、地表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运行情况等项目的监测应采取调查法;4)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影响较小的施工单元,可进行调查监测;水土流失影响较大的施工单元,应进行地面定点监测。9.3.2气象水文监测1)降水量、降雨强度等监测,以收集工程区内或临近区域已知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数据为主。2)径流量、泥沙量等,可收集临近区域观测资料数据,也可以利用沉沙池、标准取样器,取出浑水水样,经过滤烘干后,求得水量和泥量。3)气温(采用专用温度计)、湿度(采用干湿球法)等,可参照当地气象监测资料。9.3.3水土流失因子的监测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因子采用SL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中7.4规定的方法。 1、地形、地貌、植被的扰动面积、扰动强度的变化采用实地勘测、地形测量等方法,结合GPS技术的应用,对地形、地貌、植被的扰动变化进行监测。2、复核建设项目占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采用查阅设计文件资料,利用高精度GPS技术,沿扰动边际进行跟踪作业,结合实地情况调查、地形测量分析,进行对比核实,计算场地占用土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3、复核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弃土、弃石、弃渣量及堆放面积采用查阅设计文件资料,利用高精度GPS技术,沿扰动边际进行跟踪作业,结合实地情况调查、地形测量分析,进行对比核实,计算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和弃土、弃石、弃渣量及堆放面积。人工开挖与填方边坡坡度采用地形测量法。4、项目区林草覆盖率项目区林草覆盖率利用高精度GPS定位,采用抽样调查和测量等方法进行监测。即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确定调查地样方,先现场量测、计算种盖度(或郁闭度),再计算出场地的林草覆盖率。具体方法为:1)林地郁闭度的监测采用树冠投影法(可用于项目区植被现状及弃渣场林木生长情况调查)。2)灌木盖度的监测采用线段法(可用于主体工程区、施工道路区等防治区种植的灌木生长情况调查)。3)草地盖度的监测采用针刺法(可用于防治区撒种草籽和铺种草皮生长情况的调查)。监测采用的GPS定位和GIS技术,具有对监测对象的位置、边界准确定位的高精度特性,可在实地调查基础上,结合对地形图件和施工图件的综合分析,提取建设项目占地面积、地表位置及变化情况的数据信息准确可靠。植物措施实施当年秋季(9月)调查造林成活率,未满足成活率标准的应补植。保存率于每年春季(5月)、秋季(9月)调查2次,连续调查二年。林木生长发育状况于每年春季、秋季调查2次,主要调查标准地内树高、胸径、地径、郁闭度及密度等。 本项调查数据用于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植被恢复率与林草覆盖率监测计算。9.3.4水土流失状况的监测本项目水土流失状况的监测包括各监测区的水土流失面积、流失量、程度的变化情况(包括坡面水土流失、重力侵蚀等)及对周边和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及其趋势,应在水土保持方案中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对报告书预测的重点流失区的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获得现状监测资料,并进行各次监测成果的对比分析,以及与原预测成果的对比。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量采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中7.3.3和7.3.4规定的方法。1、水蚀量监测项目建设区扰动地表、临时堆土等施工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数量,以及变化情况,可通过典型调查、各种地面定点监测方法进行监测。本工程挖填坡面水蚀量和临时堆土水土流失量的监测主要采用简易坡面量测法、简易径流小区法和沉沙池法进行监测。1)简易坡面量测法主要适用于弃渣场坡面(土渣场或土石渣场)、施工道路填筑边坡、土或土石混合或粒径较小的石砾堆等坡面(如表土堆置区)的水土流失量的测定。在选定的坡面,量测坡面形成初的坡度、坡长、坡面组成物质、容重等,并记录造成侵蚀沟的次降雨。在每次降雨或多次降雨后,量测侵蚀沟的体积,得出沟蚀量,并通过沟蚀占水蚀的比例,计算水土流失量。当观测坡面能保存一年以上时,应量测至少一年的流失量。2)沉沙池法结合弃渣场、取土场外布设的沉砂池,在每场降雨结束后(主要是雨季),观测场地排水口径流量和泥沙量,采用标准取样器取出混水水样,经过滤烘干后,求得水量和泥量。系列侵蚀产沙量数据用以反映施工场地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3)简易径流小区法 在路基工程区高填深切路段及不同地质条件的地段、取料场开挖坡面用木板、铁皮、混凝土或其它隔湿材料围成矩形小区,同时在附近选择地貌类型与扰动地貌观测小区相同或相近的原地貌观测小区(标准小区)一处,进行对比观测。隔湿材料地下埋深20cm,地上30cm,小区宽2m,长10m,坡度为15°,在较低一端安装收集槽和径流池测量设备,以确定每次降雨的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集流槽采用20cm×20cm矩形断面,集流槽表面光滑,上缘与地面同高,槽底向下及向中间倾斜,斜度达到土壤不会发生沉积。紧接集流槽,由镀锌铁皮、金属管等做成导流槽。每场降雨结束后(主要是雨季),观测径流量和泥沙量。泥沙量可采用取样烘干称重法测定。系列侵蚀产沙量数据用以反映坡面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数据用于计算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控制比、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等。2、土壤性质指标量测涉及的土壤性质指标(容重、含水量、抗蚀性等)观测方法采用土壤理化分析手册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规定的标准方法。9.3.5防治效果监测本工程虽然为线状工程,但路线长度相对较短,根据各施工区的分布特点,对本方案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可进行全面调查。其中: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数量,采用调查的方式,通过实地调查核实;水土保持措施的质量,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对于工程防治措施,主要调查其稳定性、完好程度、质量和运行状况,按照SL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中7.4.3规定的方法,并参照GB/T15772—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6453.1~16453.6—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的规定;植物措施主要调查其林草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发育情况(林木的树高、胸径、冠幅)、抗冻性及其植被覆盖度的变化,采用SL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中6.5.1~6.5.4和7.4.4规定的方法,参照SD239—87中第6.5.2条规定的方法。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和核算的方法进行。水土保持措施的保土效益按照GB/T15774-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进行;拦渣效益通过量测实际拦渣量进行计算。六个防治目标的计算方法如下:1)扰动土地整治率 根据工程设计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统计各防治区内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面积、永久建筑面积、水面积及扰动地表面积,分别计算各防治区的扰动土地整治率。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通过实地调查和工程设计资料分析,统计分析各防治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面积,两者相除得出水土流失总治理度。3)土壤流失控制比根据定位观测得到的土壤侵蚀量,类比分析计算出各防治区的土壤侵蚀量,再计算各防治区的水土流失控制比,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本工程的土壤流失控制比。4)拦渣率用采取措施后实际拦挡的弃土(石、渣)量除以弃土(石、渣)总量,再乘以百分比得出拦渣率。5)林草植被恢复率通过实地调查、现场量测和统计分析,得出实施植物措施面积及可以恢复林草植被的面积,算得林草植被恢复率。6)林草覆盖率通过实地调查、现场测量和统计分析,确定已实施的植物措施面积与项目建设区面积,两者相除得出林草覆盖率。9.4监测点位布设9.4.1监测点场地选择原则1)每个监测点应根据各施工区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大小来布设,对所在水土流失类型区和监测重点要有代表性,原地貌和扰动地貌应具有一定的可比性;2)各种试验场地应适当集中,不同监测项目应尽量结合;3)尽量避免人为活动的干扰;4)交通方便,便于监测管理;5)应考虑不同自然环境和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的程度在不同区域设置监测点。9.4.2监测点的布设工程地面监测点布置详见表9.4.2-1~2。 水土保持地面监测点位表9.4.2-1监测区域简易坡面量测法沉沙池法简易径流小区法小计主体工程区AK2+650路堑坡面11DK4+500路堤坡面11小计22取土场1#取土场1113小计1113弃渣场1#弃渣场112小计1113施工生活生活区11合计4329 水土保持监测计划表表9.4.2-2监测区位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时间监测频次全区降水量、雨强等观测利用当地气象资料施工期、试运行期每个降雨日复核占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现场调查、复核资料对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至少每10天监测记录1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等至少每1个月监测记录1次,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等至少每3个月监测记录1次。遇暴雨、大风等情况应及时加测。水土流失灾害时间发生后1周内完成监测。复核挖填方的数量主体工程区地形、地貌及植被扰动变化现场调查、地形测量开挖深度、坡度、挖方量损坏水保设施数量和质量现场调查法扰动地表面积现场调查、地形测量填筑坡面水土流失量简易坡面量测法开挖坡面水土流失量简易径流小区法施工区水蚀面积、程度及危害现场调查已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数量、质量工程措施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及运行情况植被覆盖率、植被恢复情况(绿化率)试运行期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取土场区地形、地貌及植被扰动变化、扰动面积施工期、试运行期开采量和高度、损坏水保设施数量和质量开采面迹地水蚀量沉沙池法开采坡面水土流失量简易径流小区法已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数量、质量现场调查工程措施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及运行情况植被覆盖率、植被恢复情况(绿化率)试运行期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弃渣场区地形、地貌及植被扰动变化现场调查、地形测量施工期、试运行期边坡高度、坡度、堆方量、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保设施数量和质量现场调查法弃渣体的坡度、堆高、数量、堆放面积现场调查、地形测量弃渣面水蚀量沉沙池法弃渣坡面水土流失量简易坡面量测法弃渣区水蚀面积、程度及危害现场调查法重力侵蚀数量、类型、位置、规模及危害已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数量、质量工程措施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及运行情况植被覆盖率、植被恢复情况(绿化率)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施工道路区及施工生产生活区扰动地表面积、水土流失程度及影响已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数量、质量临时排水、覆盖措施及复耕情况林草植被覆盖率植被恢复情况(绿化率)注:1、本工程监测期为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2、林木生长发育状况等包括林木植被类型、育苗方法、种植方式、苗木规格和林木的树高、冠幅(灌草)、保存率和成活率等。9.5监测设施及监测人员9.5.1监测设备 根据上述监测点布设和监测项目,本工程需要配置的设备见表9.5.1-1所示,本方案对监测设备只考虑折旧,不考虑设备购置,费用计算详见表10.1.4-1。监测设施和设备表表9.5.1-1序号设施和设备单位数量备注一监测土建设施简易径流小区处2二监测设备1自计雨量计个32标准雨量筒个33风向风速仪个34GPS定位仪台35水准仪台36经纬仪台37土壤水分仪套28泥沙浊度仪套29流速仪台210天平台211烘箱套112计算机台313数码照相机台314对讲机台415制图软件个1三消耗性材料 1地形图张1002钢卷尺个50350m皮尺支1642m抽式标杆支165玻璃器皿个706化学试剂 7其他易耗品 9.5.2监测人员根据本工程的实施情况,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安排2名监测人员,为中级工程师。9.6水土保持监测成果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应包括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监测表格及相关的监测图件。具体为: 1)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前言:应概述本项目建设概况,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和意义、监测任务来源,以及监测任务的组织实施等。②项目及项目区概况:应包括本工程基本情况、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项目区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等。③水土保持监测:应包括监测依据、原则、监测区域范围及其分区、监测内容及监测的程序和方法等。④监测结果分析:应包括防治责任范围动态变化分析,项目区土壤侵蚀环境因子状况动态变化分析,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情况分析,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分析,水土保持防治效果分析等。⑤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的经验和特点:应包括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经验和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的特点。⑥项目综合评价及建议:应包括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的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建议等。2)监测表格:应作为监测成果报告的附表。3)监测图件主要包括:工程地理位置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工程建设前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图、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图、工程竣工后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图等,应作为监测成果报告的附图。9.7监测管理1)水土保持监测必须由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既可利用现有人员、设备的优势,又便于将监测点纳入市、县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统一管理。2)由监测单位按监测要求编制监测计划并实施监测;明确委托方(建设单位)、承担方(监测单位)的职责和义务。3)确定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人员、责任以及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对参与监测工作的人员进行实地培训。4)建立和健全监测工作的质量保证体系;每次监测前,对仪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加强监测数据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采集和收集的数据要及时整理、建档和建立数据库;监测成果定期向业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0.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0.1投资估算10.1.1编制依据(1)文件依据1)《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2)《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交工发【1996】612号);3)《关于制定公路基本建设工程估算、概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湖南省交通厅湘交管字(1996)第533号);4)《湖南省物价局、湖南省财政厅关于重新发布全省水利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湘价费〔2009〕62号);5)《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6)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2002】10号);7)《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保监【2005】22号);8)宜凤高速莽山连接线(黄沙至莽山)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2010年1月)。(2)定额采用1)《公路工程概算定额》(交通部交工发【1996】65号);2)《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0号);3)不足部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3】67号)。10.1.2编制原则水土保持方案投资估算编制与该项目主体工程投资估算编制相对应,物价水平年、主要材料价格与主体工程保持一致。不足部分按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2003年6月)。 10.1.3基础单价及材料价格本工程地处六类地区,根据《湖南省水利厅关于调整水利工程建设人工和材料价格意见的通知》湘水建管[2008]3号对人工单价调整意见,人工单价统一为7.82元/工时。主要原材料预算单价和风、水、电单价直接采用主体工程预算价格,苗木单价采用2010年第四季度当地现行市场价,主要材料预算单价见表10.1.3-1,施工机械台时费见表10.1.3-2,主要单价汇总见表10.1.3-3。主要材料单价表表10.1.3-1序号材料名称单位预算价格(元)备注1水m31.16 2电kW.h1.2 3风m30.12 4砂m355 5块石m380 6碎石m372 7汽油kg6.2 8柴油kg6.7 9II级钢筋t6310 10水泥t380 11狗牙根草籽kg70 12高羊茅草籽Kg25.513假俭草草皮m25.014香樟株1200胸径10-12cm15枫香株18一年苗胸径4cm16刺槐株12一年苗胸径4cm17木荷株1618荆条株1.0灌丛高30cm19编制袋个0.5 20彩条布m25 21防尘网m22.222塑料薄膜m21.523彩钢板Kg4.2 施工机械台时费计算表表10.1.3-2编号机械名称及规格机械台时费合计第一类费用第二类费用(元)(元)(元)1031推土机74kw120.0742.6777.403013自卸汽车8t107.9436.1471.801068羊脚碾5~7t2.332.330.002002混凝土搅拌机0.4m323.489.713.783059胶轮车0.900.90.006020泥浆搅拌机29.2410.318.946021灰浆搅拌机14.333.3111.022006砂浆搅拌机0.35m340.1411.7228.421051手扶拖拉机11kw17.063.0114.051043轮式拖拉机37kw43.816.8536.962030振捣器1.1KW2.501.540.962050风水枪(6.0m3/min)29.720.6629.06 主要单价汇总表表10.1.3-3序号定额编号名  称单位扩大10%合计其   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现场间接费计划税金接费经费利润103028浆砌石挡墙100m327018.824562.596526.5713057.53401.14399.70999.26855.371556.77766.24203026浆砌石、截排水沟100m326451.324046.635983.8613171.97409.60391.31978.27837.401524.07750.15401007人工挖排水沟100m32232.32029.381603.1048.090.0033.0282.5670.67128.6263.31501010挡渣墙土方开挖100m31243.61130.51893.0426.790.0018.4045.9939.3771.6535.27601093土方回填100m33549.93227.202549.3276.480.0052.52131.29112.38204.54100.67710075沉沙池(4.5m3)座2356.32142.111036.15706.770.0034.8687.1574.60135.7766.82804013砼排水沟(10cm厚)100m334057.630961.457104.4717633.06220.87499.171497.501078.201962.33965.861001147场地平整100m2111.9101.735.478.8568.441.664.143.546.453.171101146表土剥离(机械施工)100m3700.8637.0738.3251.37428.6610.3725.9222.1940.3819.871201152表土回填(机械施工)100m3434.9395.3524.2423.66273.776.4316.0813.7725.0612.331303053袋装土填筑100m314537.913216.259086.841666.500.00215.07537.67460.24837.64412.291403054袋装土拆除100m3610.6555.08438.4813.150.009.0322.5819.3335.1817.321503005彩条布覆盖100m2877.2797.4678.20570.650.0012.9832.4427.7750.5424.881603005防尘网覆盖100m2445.2404.7078.20251.090.006.5916.4614.0925.6512.621703005薄膜覆盖100m2335.3304.8278.20169.500.004.9912.4710.6719.439.562108063满铺假俭草护坡草皮100m21304.41185.80344.08662.780.0015.1040.2731.8754.7136.992208057撒播狗牙根hm22750.32500.25469.201653.750.0031.8484.9267.19115.3578.002508086乔木马尾松植苗(胸径4cm)100株1607.31461.16187.681052.990.0018.6149.6339.2767.4145.582608091灌木荆条植苗(冠从高30cm)100株196.0178.2146.92104.390.002.276.054.798.225.562808086乔木刺槐植苗(胸径4cm)100株2968.32698.48187.682103.590.0034.3791.6572.52124.4984.182908086乔木木荷植苗(胸径4cm)100株2423.92203.55187.681683.350.0028.0774.8459.22101.6668.743008086乔木枫香植苗(胸径4cm)100株2696.12451.02187.681893.470.0031.2283.2565.87113.0776.463108057播撒高羊茅草籽hm21128.11025.58469.20401.630.0013.0634.8327.5647.3131.99 10.1.4编制方法(1)水土保持投资估算费用按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工程及独立费用四个部分进行计算。(2)工程措施投资按各工程措施工程量×各措施单价进行编制;植物措施投资按植物措施工程量×单价进行编制;临时工程投资包括临时防护费用(按临时工程工程量×单价进行编制)和其它临时费用(取一至二部分之和的1.5%)。(3)独立费用按建设管理费、科研勘测设计费、水土保持监理费、水土保持监测费以及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五项之和进行编制。其中:1)建设管理费:取一至三部分之和的2%,并结合主体工程建设单位管理费合并使用。2)科研勘测设计费:按保监【2005】22号的有关规定计取。根据本项目的土建投资(3.7亿元)并结合实际情况取30万元。3)水土保持监理费:本工程水土保持监理时段为2年。沿线安排2名监理工程师,按人均12万元/年计算,工程监理费为48万元。4)水土保持监测费:监测费包括监测土建设施费、消耗性材料费、监测设备折旧费和监测人工费四部分。监测设备折旧费按年折旧率20%计算,为28.55万元;消耗性材料费为5.5万元;监测工程师为2名,按人均10万元/年计算,监测人工费为40万元,监测设施土建工程费为6.44万元。总费用为80.49万元。计算明细见表10.1.4-1。 水土保持监测费估算表表10.1.4-1序号设施和设备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备注总计    1004886.12 一监测设备折旧   285520 1自计雨量计个31500036000年折旧率按20%计2标准雨量筒个34009603风向风速仪个3400096004GPS定位仪台334800835205水准仪台3300072006经纬仪台310500252007土壤水分仪套218000288008泥沙浊度仪套28500136009流速仪台23000480010天平台24500720011烘箱套111000880012计算机台370001680013数码照相机台380001920014对讲机台41200384015制图软件个12500020000二消耗性材料   549601地形图张10010080002钢卷尺个501255000350m皮尺支16150192042m抽式标杆支1620025605玻璃器皿个708044806化学试剂   80007其他易耗品   25000三监测人工费   600000.00 (1)工程师名210万元/(人.年)400000监测2年 四监测设施土建费64406.121挖土方m3334.822.327473.79 2砼m336.6340.5812465.08 3浆砌石m3154.5264.5140867.25 4量水堰个6600.003600.00 5)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按保监【2005】22号的有关规定计取。根据本项目的土建投资(3.7亿元)并结合实际情况取14万元。10.1.5取费标准(1)其它直接费①工程措施的冬雨季施工增加费按直接费的0.8%计;土地整治工程按直接费的0.5%计;植物措施的其他直接费按直接费的0.5%计。 ②工程措施夜间施工增加费按直接费的0.5%计算;土地整治工程及植物措施不计。③其他部分中工程措施按直接费的1.0%计取,土地整治工程、植物措施分别按直接费的0.5%计取。(2)现场经费工程措施中土石方工程、植物措施现场经费按直接费的4%计取、土地平整等程按3%计取,其它工程现场经费按直接费的5%计取。(3)工程措施的间接费按直接工程费的4%计取;植物措施的间接费按直接工程费的3%计取。(4)工程措施的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7%计算;植物措施的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5%计算。(5)税金按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三项之和的3.22%计取。(6)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根据《湖南省物价局、湖南省财政厅关于重新发布全省水利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湘价费〔2009〕62号)规定,损坏原地貌的按1.5元/㎡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本损坏水保设施数量为51.71h㎡,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为77.56万元。10.1.6其他1)基本预备费按一至四部分合计6%计算,但主体设计已有投资不重复计算预备费。2)价差预备费p﹦0%10.1.7水土保持总投资估算本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2302.8万元,其中工程措施2225.24万元,植物措施975.76万元,临时防护措施103.65万元,独立费用210.27万元,基本预备费125.95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77.56万元。工程总投资见表10.1.7-1。分部工程投资见表10.1.7-2。分年度投资见表10.1.7-3。 水土保持总投资估算表表10.1.7-1编号工程项目建安工程费植物措施独立费用合计(元)一第一部分工程措施   80959131主体工程区6481010  64810102取土场881754  8817543弃渣场685714  6857144施工生产生活区47435  47435二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97576521主体工程区 8954454 89544542取土场 305090 3050903弃渣场 412532 4125324施工生产生活区 85577 85577三第三部分临时防护措施   10365691临时防护工程   792989 主体工程区156789  156789 取土场176660  176660 弃渣场402165  402165 施工生产生活区57375  573752其他临时工程费243580  243580四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21027031工程建设管理费  3778033778032工程建设监理费  4800004800003科研勘测设计费  3000003000004水土保持监测费  8049008049005竣工评估报告编制费  140000140000 一至四部分合计   20992837 基本预备费   1259570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775650 水土保持工程投资   22252407 水土保持总投资(静态)   23028057 水土保持分部工程投资表表10.1.7-2序号工程部位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   8095913一主体工程区   64810101防洪排水工程     土方开挖m329500.022.3657850 土方回填m310920.035.5387660 浆砌石m33180.0264.5841110 C20砼m31180.0340.6401908 排水管m17351.0200.03470200 雨水口个598.0500.0299000 沉沙池座30.02356.3706892覆土     表土剥离m337710.07.0263970 表土回填m320610.04.388623二取土场   8817541防洪排水工程    ①截水沟     土方开挖m32720.022.360656 土方回填m32720.035.596560 浆砌石m31547.0264.5409182②平台排水沟     土方开挖m3186.022.34148 C20砼m3130.0340.644278③沉沙池座8.02356.3188502土地整治工程    ①取土场平整hm24.711189.952816②覆土     表土剥离m317280.07.0120960 表土回填m317280.04.374304三弃渣场   6857141拦渣工程    ①挡渣墙      土石方开挖m3130.012.41612 土方回填m3390.035.513845 浆砌石挡墙m3786.5270.22125122防洪排水工程    ①截水沟     土方开挖m3787.522.317561 土方回填m3787.535.527956 浆砌石m3444.5264.5117570②沉沙池座4.02356.39425③平台排水沟     土方开挖m327.322.3609 C20砼m315.6340.65313④场内排水沟     土方开挖m3858.722.319149 浆砌石m3512.5264.5135556⑤陡槽及消力池     土方开挖m3107.822.32404 浆砌石m3192.5264.5509163土地整治工程    ①渣场平整hm21.511189.916449②覆土     表土剥离m34852.77.033969 表土回填m34852.74.320866四施工生产生活区   474351土地整治工程    ①场地平整hm21.111189.911749②覆土     表土剥离m33158.07.022106 表土回填m33158.04.313579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部分   9757652一主体工程区   8954454 骨架内植草(m2)16000.019.6313600 铺草皮(m2)55000.07.7423500 植乔木株5880.01200.07056000 植灌木株580677.02.01161354二取土场   305090 1植物恢复工程    ①穴状整地(30cm直径*30cm深)个3920.00.41686②乔木栽植(香樟)株1960.016.131497 乔木栽植(木荷)株1960.024.247510 播撒高羊茅草籽hm24.71128.153252植物防护工程     假俭草护坡m216800.013.0219072三弃渣场   4125321植物恢复工程    ①穴状整地(30cm直径*30cm深)个9120.00.43922②乔木栽植(刺槐)株3800.029.7112784 灌木栽植(荆条)株5320.02.010427 播撒狗牙根草籽hm28.52750.3232952植物防护工程     假俭草护坡m220100.013.0262104四施工生产生活区   855771植物恢复工程    ①穴状整地(30cm直径*30cm深)个3768.00.41620②乔木栽植(马尾松)株1884.016.130276 乔木栽植(枫香)株1884.027.050793 播撒狗牙根草籽hm21.12750.32888       第三部分临时防护措施   1036569一临时防护工程   7929891主体工程区   156789 土方开挖m3545.022.312164 彩钢板块8400.075.0630000 防尘网覆盖m232500.04.51446252取土场   176660 袋装土填筑m3766.0145.4111361 袋装土拆除m3766.06.14680 彩条布覆盖m26912.08.8606183弃渣场   402165  袋装土填筑m32046.0145.4297447 袋装土拆除m32046.06.112501 彩条布覆盖m210515.08.8922174施工生产生活区   57375 土方开挖m31145.022.325556 袋装土填筑m3143.0145.420789 袋装土拆除m3143.06.1874 彩条布覆盖m21158.08.810156二其它临时工程%1.5 243580 水土保持分年度投资计划表表10.1.7-3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设工期合计第一年第二年一第一部分工程措施4857548323836580959131主体工程区3888606259240464810102取土场5290523527028817543弃渣场4114282742866857144施工生产生活区2846118974474355施工道路区97576587818879757652二第二部分植物措施895445805900989544541主体工程区305092745813050902取土场412533712794125323弃渣场855877019855774施工生产生活区75555725185210074095施工道路区594742198247792989三第三部分临时防护措施160815536052144201临时防护工程165059141264820632392其他临时工程费1259570 1259570四第四部分独立费用775650 775650 基本预备费13816834921122323028057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485754832383658095913 水土保持总投资388860625924046481010 10.2效益分析本方案的实施,将维护工程的安全运行,绿化、美化环境,恢复改善工程建设破坏的土地及植被,其效益体现在蓄水保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10.2.1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分析1)扰动土地整治情况本工程扰动地表总面积56.81hm2,建设区造成水土流失总面积56.81hm2,水土保持措施实施面积24.9hm2,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97%,造成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9.84%。扰动土地整治情况表表10.2.1-1单位:hm2区域扰动地表面积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水土保持措施面积永久建筑物面积扰动土地整治率(%)造成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主体工程区42.6742.6710.6611.399.693.77取土场区4.724.724.72100.0100.00弃渣场区8.478.478.47100.0100.00施工生产生活区1.051.051.05100.0100.00合计56.8156.8124.911.399.9799.842)植被恢复情况本工程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37.92hm2,植物措施面积37.92hm2,林草植被恢复率达100%,林草覆盖率达到34.7%。植物措施情况详见表10.2.1-2。植物措施情况表表10.2.1-2单位:hm2区域项目建设区面积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植物措施面积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主体工程区42.6710.6610.6610025.0取土场区4.724.724.7210075.4弃渣场区8.478.478.4710094.1施工生产生活区1.051.051.05100100.0合计56.8124.924.9100.0034.73)水土流失控制分析水土流失预测结果表明,本工程弃渣总量为32.22万m3,水土流失预测总量1.21万t 。通过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以后,除了弃渣过程中少量弃渣流失外,拦渣量可控制在31.73万m3,拦渣率可达到98.5%以上;施工迹地等裸露地表采取了场地平整、排水、护坡和植物恢复或复垦措施,林草长成后,土壤侵蚀模数可控制在500t/km2.a以内。本工程水土流失措施实施以后,防治目标达标情况见表10.2.1-3。防治目标达标情况表表10.2.1-3序号项目目标值达到值1扰动土地整治率(%)扰动土地整治面积/扰动土地总面积9599.972造成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水土流失总面积97.199.843土壤流失控制比容许土壤流失量/治理后土壤流失强度1.01.04拦渣率(%)实际拦挡弃土(石、渣)量/工程弃土(石、渣)总量9598.55林草植被恢复率(%)项目建设区内植物措施面积/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99.11006林草覆盖率(%)林草总面积/项目建设区面积27.134.710.2.2水土保持效益分析1、生态效益本工程方案实施后,可以改善工程区地表径流状况,拦蓄地表径流,减少洪水流量;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养分;同时增加了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改善局部小气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2、社会效益方案实施后,减轻水土流失可以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群众生产条件,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走向良性循环。方案设计的土地复垦措施,可以减少占用耕地,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较显著的社会效益。3、经济效益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从经济效益上分析,具有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取土场、弃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和施工道路区的水土保持用材林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经济效益将逐年增加。 11.方案实施保障措施为了全面落实本水土保持方案,确保方案按计划实施,使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及时得到治理,项目区周边及生态环境呈良性发展,并且维护工程建设运行安全,建设单位应在组织、技术以及资金上等方面予以保证。11.1组织领导和管理建设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水土保持工程项目部,抽调水土保持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以及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水土保持工程档案,工程开工时应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11.2水土保持工程的后续设计主体工程初步设计应将批复后的水土保持方案的措施内容和投资纳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文件中,并单独成章。承担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水土保持资质,设计组配置持有水土保持上岗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时应有原方案审批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在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的变更应按规定报批,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11.3招投标制度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主体工程招投标文件,一起招标。招标书中要有水土保持要求,明确施工单位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并在施工合同中明确。中标的施工单位应配置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施工队伍的水土保持技术培训,强化施工队伍的水土保持意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施工,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等规范标准。11.4监理制度水土保持工程专项监理应由具有相应的水土保持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承担,由专门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理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工程现场监理工作,严格执行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技术规定,对所有水土保持工程的预算投资、项目设计、施工工序、质量和数量等进行监理。应建立施工过程中临时措施影响等的档案资料, 监理单位定期向建设单位提交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报告,监理报告作为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依据。11.5水土保持监测方案中规定的水土保持监测任务要由具有相应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监测单位按方案中的监测要求制定监测计划并实施。监测单位定期向建设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阶段监测报告。在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时提交监测专项报告,报告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对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分析,监测报告作为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依据。11.6检查与验收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自觉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提出的问题,应进行及时整改。工程完工,在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先进行水土保持专项验收。水土保持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能投入使用。11.7资金来源及管理办法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投资从基本建设投资中列支。水土保持资金纳入项目建设资金统一管理,要建立水土保持资金档案,进行专项管理。 12.结论与建议12.1总体结论(1)工程建设将对项目区生态环境造成一定范围和程度的不利影响。本项目主体工程设计较为科学地考虑了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的要求,为防治水土流失,尊重自然环境创造了条件。主体设计的地表排水措施、覆土以及植物措施均为水土保持工程,防治标准和数量基本满足水土保持要求。(2)工程建设地点和施工区不在沿线县、市人民政府公告的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内。工程建设不影响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一级保护区和保留区内的水质,也不影响水功能二级区饮用水源区的水质。客观上不存在限制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制约因素。(3)在主体设计的基础上,本方案从整体性、时效性和景观美化性出发,设计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的防护措施体系,侧重增加取土场、弃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和施工道路区的防治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临时拦挡、排水、沉沙和表面覆盖措施的布设,经计算分析,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值均能达到一级防治标准要求。综上所述,二广高速芦山互通至城区连接线建设工程的建设符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规定,从水土保持的角度上来说是可行的。12.2建议1)对工程主设单位的要求(1)本工程开挖量较大,建议主体设计单位进一步优化设计,加强土石方调配利用,尽量减少开挖面积,从而减少因工程建设而新增的水土流失量及环境破坏。并且根据下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成果,进一步细化项目区的水土保持措施。(2)建议下阶段根据初设土石方平衡结果,进一步优化取土场和弃渣场位置和数量,尽量减少临时占地,对取、弃土数量较大的取土场和弃渣场进行详细地质勘测。(3)在下阶段主设单位应对水土保持工程涉及的拦挡措施、边坡防护措施的工程安全稳定进行复核。 2)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要求(1)工程所需砂石料、块石料本阶段规划采用购买的形式,其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应由建设单位与开采单位签订治理合同,明确防治责任。开采单位应向当地水土保持部门呈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落实水土流失防治工作。(2)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的规程规范,应对工程实施招投标制,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施工人员的水土保持技术培训工作。(3)业主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水土保持施工细则,建立相应的水土保持方面的奖惩机制,要求各施工单位严格执行。(4)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保护好公路附近现有的电力、通讯等专项设施,对公路两旁现有的行道树进行合理移栽和保护。3)对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的要求工程须应实行水土保持专项监理,聘请有相关资质的水土保持监理单位对本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理,并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监理单位定期向建设单位提交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报告。4)对水土保持监测的要求工程须实施水土保持监测,应聘请有相应资质的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对本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进行监测,监督和指导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业主单位发布监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