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6.50 KB
  • 88页

明景花园住宅小区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报告书_secret

  • 88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第1章综合说明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1工程概况为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整合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品位促进莲花经济发展,以及改善莲花县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营造住宅区的绿色生态环境,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环境需求,使人们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外居住环境中。江西省吉水县金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拟在金城大道与二环路交口处建设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项目区隶属于琴亭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2°19′7″,北纬25°1′16″。项目总占地面积为35175m2,占地类型中主要是荒地。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共产生剥离表土0.313万m3,平整场地、基础开挖产生土石方9.67万m3,基础回填土石方2.3万m3。共计有0.313万m3剥离表土须在场地内做临时堆存,7.37万m3土石方堆往弃渣场。工程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约1345万元,工程计划于2011年3月开工,2012年2月底完工,工期12个月。1.1.2项目前期工作截至2011年3月,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前期已经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关于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备案的通知》;(2)《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88 (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1.3方案编制情况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本项目的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作,莲花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于2011年3月接受江西省吉水县金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进行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的编制工作(委托书见附件1)。接受任务后,我室相关技术人员对项目区及周边区域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进行了初步勘查,并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了工作计划,以指导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在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协助下,结合项目特点,对项目区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状况、水土流失状况等进行了实地调查,确定了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在方案编制过程中,设计单位得到了建设单位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1.1.4项目区概况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7.3℃;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00mm,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项目区地貌类型为低岗丘陵,场地总体坡势较为平整,高程介于黄海高程190m~205m之间;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和黄壤。项目区属于我国南方红壤丘陵侵蚀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88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所在地属江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1.1.5方案重要指标1.方案编制深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应与主体工程一致,因此确定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初步设计深度。2.设计水平年本建设工程于2011年3月开工,至2012年2月结束,工期12个月,设计水平年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一年,即设计水平年为2013年。3.方案防治目标通过本方案的有效实施,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建设项目防治目标为工程占地区域内扰动的土地整治率高于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高于97%,土壤流失控制达1.0,拦渣率高于95%,绿地率达38.8%。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主体工程设计中基于保障施工安全、运营安全而设计的,在设计中能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能够把注重项目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的思想落实到主体工程的设计中,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规范的具体体现。本项目选址合理,不涉及水土保持敏感区,项目区附近有金城大道和二环路88 通过,不需要新修建进场公路,减少对原自然地表的扰动,项目区附近水、电方便,减少了施工准备带来的水土流失;本工程所需砂石料全部采取外购形式,不涉及到工程取料场选址问题;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多余弃土(渣)可以在堆存至弃渣场,不存在选址的制约性因素;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时尽量节约用地,项目区域不属水土保持的敏感地区,占地类型主要是荒地,其选址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并优化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安排合理,避免了建设过程中因不慎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从水保工作角度评价认为,该项目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的,无水土保持制约因素,主体工程设计合理可行。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包括建构筑物区、道路广场区、公共绿化区、临时存土区、弃渣场区。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35175m2,直接影响区17000m2。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根据预测分析结果,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建设因施工活动将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为35175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35175m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45360m2,预测期内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33850.41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33731.90t。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1.5.1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根据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工程地形单元水土流失特点,危害程度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结合项目区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类型,新增水土流失的特点及施工组织等要素,在建设过程中,对建构筑物区增加临时措施;88 在道路广场区增加临时措施;在公共绿化区增加临时措施;在临时存土区增加临时措施;在弃渣场区增加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1.5.2主要工程量经统计,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数量有临时排水沟1092m,沉砂池5个,挡墙621m,覆草15000m2。1.6水土保持监测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实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同时,应加强扰动地表面积、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建设期土石方工程量及平衡监测、防治效益等水土保持监测,以便提高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和经验。水土保持监测采用GPS调查、测量、资料收集、普查、抽样调查、样地调查、巡查等方法监测。根据项目布局情况和工程水土流失特点,确定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主要为项目建设区域,其中重点监测地点为公共绿化区及弃渣场区。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布置,共设置4个监测点,在平面上四个方向均衡设置。1.7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水土保持总投资225.5975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已经考虑的工程措施103.22万元。本方案新增投资122.3775万元,其中工程措施82万元,植物措施4.3万元,临时措施16.5万元,独立费用10.4万元,基本预备费5.66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3.5175万元。通过各种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工程占地区域内扰动的土地整治率达到99.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9.9%,土壤流失控制达1.0,拦渣率大于9588 %,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9%以上,最终林草覆盖率达38.8%。从而大大减少工程的水土流失量,改善和提高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1.8结论与建议1.8.1结论通过对本工程水土流失影响的分析,结合项目的施工特点,确定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较为周密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方案实施后,可减少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周边的环境,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恢复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从水土保持角度考虑,是可行的。1.8.2建议主体设计单位在后续设计中容入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理念,加强工程施工期的监督管理,尽量减少工程实施造成的水土流失;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必须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主体工程投招标文件,施工时要加强施工管理,采取相应的临时防护措施;水土保持监理单位要严格执法,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对水保措施的实施进度、质量和资金进行监控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与水行政、林业等部门协同规划,从管理、预防、治理着手,改善和控制工程区域及周边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监测单位需依据规程规范编制监测细则并做好水土保持监测,要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业主及施工单位提交监测报告,并根据监测安排及时编报年度监测报告,在工程竣工验收时提交工程监测报告。88 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项目名称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流域管理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涉及省区江西省涉及地市或个数萍乡市涉及县或个数莲花县项目规模总投资(万元)4000土建投资(万元)1400动工时间2011年3月完工时间2012年2月方案设计水平年2013年项目组成建设区域面积(m2)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工程区351759.672.3临时施工区0--合计351759.672.3国家、省级防治区类型江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气候类型亚热带湿润气候植被类型植被稀少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843防治责任范围面积(m2)52175土壤允许流失量(t/km2·a)500项目建设区(m2)35175扰动地表面积(m2)35175直接影响区(m2)1700损坏水保设施面积(m2)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33850.41新增水土流失量(t)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工程防治区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治理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92土壤流失控制比1拦渣率(%)98植被恢复系数(%)99林草覆盖率(%)38.8防治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工程防治区表土回填,场地平整,排水管绿化临时防护临时堆土场临时防护投资(万元)水保总投资(万元)122.3775独立费用(万元)10.4监理费(万元)1.8监测费0.5补偿费3.5175方案编制单位莲花县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室建设单位江西省吉水县金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及电话法定代表及电话地址金城大道313号地址邮编邮编联系人及电话7225803联系人及电话传真传真电子邮箱电子邮箱88 第2章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1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2.1.1编制目的在充分了解项目建设区自然环境特征、水土流失现状、社会经济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项目水土流失形式、形成机制、水土流失量和范围以及水土流失影响程度,编制合理、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其目的在于:(1)贯彻法律法规要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列》等法律法规的文件精神以及“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2)防治工程水土流失。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防治责任范围的水土流失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土地整治、排水及植物措施等防治措施,使工程区内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主体工程安全,使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3)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结合现场调查和项目特点,对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进行预测,并根据其水土流失的特点分区防治,制定针对性强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措施设计,提出工程量,并明确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和施工条件,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88 (4)为水土保持执法检查提供依据。确定建设单位应依法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义务,明确其应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责任,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执法检查提供科学依据。2.1.2编制意义(1)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方案的编制及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实施,最大限度控制因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使项目建设区植被得到恢复,使防治区域水土保持状况满足当地政府水土保持规划的目的,对保障项目安全运行,有效利用当地有限的水土资源,减轻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有着积极的意义。(2)改善区域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方案的编制及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实施,在控制因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的同时,减轻项目原有的水土流失,使项目区水土流失达到允许范围,改善区域环境,可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3)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效预防和减轻项目水土流失,促进项目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2.2编制依据2.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88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3日);(9)《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2.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513号,1994年11月22日);(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第5号令,2005年7月8日修订);(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16号令,2005年7月8日修订);(5)《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2004年9月15日)国家发改委令第19号;(6)《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06年12月18日)水利部令第28号。2.2.3规范性文件(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88 (2)《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3)《关于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搞好水土保持的通知》(国家土地局水利部〔1989〕国土〔规〕字第88号);(4)《关于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的通知》(地质矿产部水利部地发〔1993〕227号);(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6)《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4号);(7)《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制格式和内容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8)《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公厅办函〔2002〕154号);(9)《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10)《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水保〔2004〕165号);(11)《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纳入收费项目的通知》(财政部发改委〔2005〕6号);(12)《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88 (13)《关于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的意见》(办水保〔2005〕121号);(14)《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06年2号);(15)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的函(水保监〔2006〕16号);(16)《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的通知》(水保〔2007〕1号)。(17)《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督察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07〕94号);(18)《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7〕184号)。2.2.4规范标准(1)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95);(5)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88 (6)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7)《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2003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85);(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10)《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1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12)《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13)《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范》(SL288-2003);(14)其他有关的设计规范及技术标准。2.2.5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1)《关于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备案的通知》;(2)《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3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2.3.1指导思想88 在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总体要求的前提下,结合主体工程设计及施工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保证主体工程安全运行;对主体工程设计中已考虑并符合水土保持要求的水土保持措施予以评价,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边坡、弃土(渣)等防治责任区,按水土保持要求提出综合治理措施;在防治措施安排上,以植物措施为主,先行,合理配置工程措施,点线面相结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坚持全局观点,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及其它环保措施相结合,使水土保持与工程安全及环境保护紧密协调、互为稗益;坚持科学、经济原则,使水土保持方案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可行。2.3.2编制原则为维护项目建设及运行的安全,保护项目周遍的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严格遵守各项水土保持法规、条例,并结合主体工程的特点合理进行。据此,在本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具体遵守以下原则:(1)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及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工程的地理位置、工程布局和施工特点,以及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并结合现场的查勘,合理界定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小区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的责任范围,是做好该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前提条件。(2)贯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和“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治兼顾”的原则。根据对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现状特征的调查,结合当地水土保持规划,对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对工程区域的选址、措施88 的布设等提出做出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的预测,结合工程施工中的工艺特点,确定工程区域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最后,结合主体工程已有或已设计的水土保持设施情况,通过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的分析和论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必要的水土保持补充措施,使新增水土保持措施与原有措施及工程设计中的水保措施之间实现合理搭配,充分发挥防止加速侵蚀的效能。(3)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原则。(4)采取分区治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应根据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分区分别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5)注重防治措施的时效性原则。在水保方案制定过程中,注意各种防护措施在时间安排上的合理性,使各种防护措施充分发挥其效能。(6)生态效益优先原则。工程水保工作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植被为重点。(7)选择防治措施应遵循经济性原则。各种水土保持措施或工程中用到的材料应尽量就地取材,以便节省投资。对于本地匮乏的一些工程材料,应就地选择适当的替代材料。水土保持措施方案制定、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在不影响水土保持效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资金的投入,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大的效益。(8)防治措施技术可行和易操作性原则。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土石方平衡应做到合理、可行,尽量做到挖方的充分协调利用,但又88 要避免不切实际的土石方远距离调运;在治理措施选择时,不影响治理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施工难度较小的防护措施,做到治理措施技术的可行性与易操作性。2.4方案编制深度及设计水平年2.4.1编制深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应与主体工程一致,因此确定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初步设计深度。2.4.2设计水平年本建设工程于2011年3月开工,至2012年2月结束,工期1年,设计水平年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一年,即设计水平年为2013年。88 第3章项目概况3.1项目基本情况3.1.1项目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位于金城大道与二环路的交口处,隶属于琴亭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2°19′7″,北纬25°1′16″。具体位置见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即附图1)。3.1.2项目建设的规模及特性项目名称: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项目建设地点:莲花县金花山庄对面项目建设单位:江西省吉水县金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目的:满足市民对住宅的需求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占地及规模:该项目占地面积35175m2,建设面积68772.9m2,建设工期:1年,即2011年3月—2012年2月。工程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约为1400万元。3.1.3项目建设的目的及意义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环境需求,使人们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外居住环境中,江西省吉水县金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拟建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建设项目。88 3.1.4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项目区占地为35175hm2,主要由建构筑物区、道路广场区、公共绿化区等组成,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40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约1400万元,工程计划于2011年3月开工,计划2012年2月完工,工期12个月。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具体见表3.1—1。表3.1—1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名称指标备注1工程占地35175m21.1建构筑物占地10368m21.2总建筑面积68772.9m21.3道路广场用地10500m21.4绿化用地8600m21.5容积率1.952绿化率38.8%3总投资4000万元4建设工期2011年3月—2012年2月3.2项目组成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建设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市民对居住条件的需求。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施工工艺及各建设内容的功能区划的不同,本项目由建构筑物建设工程、道路广场建设工程、公共绿化建设工程组成。各项建设工程建设情况如下。3.2.1建构筑物建设工程建构筑物占地面积为10368m2,主要建设内容88 包括临街商住楼和住宅区。3.2.2道路广场建设工程道路广场建设工程的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建设后期硬化的广场和道路。占地面积为10500m2。广场按建设功能和意义的不同,分为:中央广场、健身广场、邻里交流广场和儿童嬉戏广场。道路主要包括区内机动车道和步行道路,机动车道路采用环状与枝状结合,以满足各建筑和区域在功能上、消防上需求。机动车主干道呈环状围绕住宅区布置,以减少机动车辆对住宅区内主要活动人流的交叉干扰。机动车道路根据不同的区域需求设置6m宽的双行线和4m宽的单行线,在道路部分地段和节点处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停车场。机动车道与步行车道构成完整的人行交通系统网络。3.2.3公共绿化建设工程公共绿化建设工程是为了绿化美化项目内环境,对建构筑物间,除道路广场外的空地上进行园林绿化,种植遮阳、防尘的树种,布置一些绿化小景观。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公共绿化建设工程共计8600m2。3.3土石方平衡3.3.1土石方来源分析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结合现场踏勘,土石方开挖及回填量都较大,考虑到在回填及后期绿化时尽可能的利用原有土石方,项目建设产生的剥离表土用于后期绿化用土。经分析本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土石方来源主要为:(1)建构筑物区88 建构筑物区项目建设产生剥离表土0.033万m3,平整场地、基础开挖产生土石方1.91万m3,基础回填土石方0.85万m3。多余土石方堆往规划的弃渣场。(2)道路广场区道路广场区项目建设产生剥离表土0.05万m3,平整场地、基础开挖产生土石方1.36万m3,共1.41万m3;基础回填土石方0.38万m3。多余堆往规划的弃渣场。(3)健身娱乐广场健身娱乐广场设施区项目建设产生剥离表土0.07万m3,平整场地、基础开挖产生土石方3.47万m3,基础回填土石方0.65万m3,共4.19万m3;余下土石方堆往规划的弃渣场。(4)公共绿化区公共绿化区项目建设产生剥离表土0.16万m3,平整场地、基础开挖产生土石方2.93万m3,基础回填土石方0.42万m3。多余土石方堆往规划的弃渣场。3.3.2土石方平衡分析综上分析,主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共产生剥离表土0.313万m3,平整场地、基础开挖产生土石方9.67万m3,基础回填土石方2.3万m3。共计有0.313万m3剥离表土须在场地内做临时堆存,7.37万m3土石方堆往规划的弃渣场。3.4临时堆土场及弃渣场规划3.4.1临时堆土场规划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共产生剥离表土0.313万m388 ,可用于后期绿化区域的覆土。为不影响主体工程的施工,根据实际需要,本方案设计在绿化用地上设置2个临时存土场堆存剥离表土,占地面积为1200m2。3.4.2弃渣场规划通过土石方平衡分析可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产生7.37万m3弃渣,需规划一弃渣场进行堆放,根据地形条件,将弃渣堆往本工程东北方向的一片农田之内,农田位于琴水河两岸,海拔在180m—186m之间,占地面积1.5万m2,根据县城的发展规划,拟在此建设移民新区。新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填筑土,为了合理利用资源,将其规划为本工程建设的弃渣场,以利用本项目产生的弃渣填筑规划用地。经统计,规划场地内进行新区建设时需要填筑土石方量较大,可满足本工程建设产生土石方的堆存。3.5工程占地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结合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及现场调查结果进行量图计算分析,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35175m2,均为永久占地。本项目占地类型均为荒山荒坡。3.6施工组织3.6.1主要材料及来源(1)砂石料本工程施工所用砂石料不自行开采,全部在具有开采资格的采场购买,本工程不新布设石料场及砂场,不承担采场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2)土料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开挖产生大量的土料。可满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所需用土。88 (3)其他材料工程所需的其他建筑材料就近购买。3.6.2施工场地、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全部设置在建设规划用地内。施工地块之间均有道路或规划道路连通,不设施工便道。3.6.3施工营地因工程建设需要,就近租用附近民房做为项目前期办公生活及施工营地所用。3.6.4施工交通本项目位于金城大道与二环路的交口处,交通运输条件极为便利。3.6.5供水供电工程所需用电由附近供电系统引接;用水由县城自来水管网系统引接。3.6.6给排水措施给排水措施包括室内给排水、室外给排水系统,本项目给水水源均用水系统中接引,排水措施为主体设计的有盖浆砌石排水沟。在项目内经过汇集将其排入项目外的琴水河。3.7工程施工工艺(1)场地平整平整采用挖掘机和推土机进行平整,开挖土石方在整个项目内利用,剩余土石方运往弃渣场处理。(2)基础开挖及回填88 地上建筑物基础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反铲挖掘机挖土,自卸车运土,推土机配合下进行联合作业,根据施工机械和开挖深度情况,挖到所需深度。挖出的土方暂存放在建筑物周边空地内,作为基槽回填和项目区平整用土。回填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土方由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铺土、摊平,用振动碾压机碾压,边缘压实不到之处,辅以人工和电动冲击夯实。(3)道路广场施工道路广场为除建筑物占地、绿化用地外的其余场地,施工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路面开挖采用推土机配合2.0m3挖掘机装,5T自卸汽车运至所区进行回填,局部人工辅助平整,13.5T振动碾压,压实浇灌后铺上水泥。排水管道系统槽的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土石方直接用于道路的路面回填。3.8工程投资及来源该工程项目总投资为4000万元,资金均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解决。3.10项目进度及安排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本工程建设期为12个月,即1.0年,计划于2011年3月开工建设,于2012年2月完工。其中2011年3月至4月做施工准备,主要清除项目内植被,五通一平及准备施工材料,弃渣场拦挡措施建设。2011年5月至次年2月进行建构筑物的建设,道路广场的硬化,健身娱乐广场设施的建设和公共绿化区域的植被绿化,完成弃渣场拦挡措施中未完成的部分。88 第4章项目区概况4.1自然概况4.1.1地形地貌项目区属罗霄山脉支系,位于南方红壤丘陵区的江南丘陵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项目选址处地形平整,海拔高程190m~205m,地貌呈锥形。4.1.2地层地质项目区用地呈锥形,现状用地均为荒山荒坡。根据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8306-2001),项目区地震动基本裂度小于Ⅵ度,区域稳定性好。区域内地下水来自第四系残坡积松散层及震旦系下坊组变质岩中。基岩风化裂隙与构造裂隙破碎带,局部含水构造为弱含水层。第四系松散岩层含孔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随季节变化、随地形由高往低渗流,在沟谷形成涌泉;基岩风化裂隙水,受大气降水和第四系松散岩层孔隙补给,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基岩构造裂隙降水受构造带控制,由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渗透补给,在特定条件下有时也会受到地表水体补给。4.1.3气象水文88 项目区所在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光照充足,春末夏初阴雨绵绵,伏秋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17.4℃,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9.3℃,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无霜期274天,多年平均日照数1581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1596.52mm,实测最大降雨量2223.60mm,最小降雨量1086.40mm。降雨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汛期4~6月降雨量平均占全年的43%,7~9月降雨量平均占全年的19.50%。多年平均蒸发量900mm(E601),其中7~9月蒸发量占全年的45%,多年平均风速1.50m/s,最大风速16m/s,风向季节转换不明显,年最多风向为东北风。4.1.4土壤项目区属南方红壤丘陵区的江南山地丘陵区,按《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的划分,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潮土、红壤、紫色土、山地黄棕壤等,成土母质有紫色砂质岩、花岗岩、第四纪红粘土、红砂岩、千枚岩、灰岩、及河流冲积物等。地带性土壤主要是红壤和山地黄壤,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在山区海拔800m以下地区分布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潜在肥力较高,质地疏松,通透性能好,但也存在磷、钾缺乏,土壤偏酸性等限制性因素。4.2社会经济情况88 莲花县有13个乡镇,1个垦殖场,157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2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1.99万人。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34029万元,农业总产值82595万元,工业总产值441212万元,县财政收入23254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469.14元。农业以水稻为主,粮食年总产12.93万吨。其它作物有小麦、玉米、油茶、茶叶、花生、瓜果等等。工业主要有煤炭、铁矿石、水泥、机械制造、酿酒、制药、特种金属材料、造纸、制衣、制鞋以及副食品加工等。本县工业化程度较低,属县域经济欠发达地区。4.3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4.3.1水土流失现状根据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莲花县文丰大厦建设项目处我国南方红壤丘陵侵蚀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根据土壤侵蚀遥感调查资料,项目所在地萍乡市水土流失现状遥感调查(2001年)成果统计,现有水土流失面积521.7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63%,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为324.14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2.1%;中度水土流失面积为145.90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8.0%;强度水土流失面积为24.06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6%;极强度水土流失面积为5.27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0%;剧烈水土流失面积为22.36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3%。根据土壤侵蚀遥感调查资料,对项目区水土流失进行现场踏勘、复核。项目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320.5平方米,占工程建设总用地面积(35175平方米)的17.9%,均为轻度水土流失面积。年均土壤侵蚀量3.01吨,平均土壤侵蚀模数843t/km2·a。4.3.2水土保持现状根据江西省《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所在区属江西省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重点预防保护区。88 多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项目沿线各县(区)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因,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按照“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治理思路,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治沟与治坡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集中投入连片开发,规模治理,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莲花县十分重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认真履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赋予的各项职责,把预防监督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建立健全了水土保持管理和监督执法机构,配备了专职监督执法人员;二是严格实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加大了水土流失案件的查处力度;三是把监督执法和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4.3.3同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经验根据对同类开发建设项目的调查与监测,该类建设项目均积极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做好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其主要的做法和经验如下:(1)注重保护表土,施工前将表层土剥离单独堆放并进行防护,为将来施工用地的整治提供土源,避免复垦时增加建设区外取土量,产生新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88 (2)强化施工管理,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加强施工管理,优化施工进度,缩短地表裸露时间和面积,避开雨季施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3)坚持先拦后弃的原则,并采用覆盖、沉沙、排水等临时水土保持措施,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4)优选出一些在水土保持和绿化美化方面表现较好的树(草)种。如樟树、木荷、枫香、湿地松、广玉兰、女真、山茶、桂花、胡子枝、黄杨、杜鹃、苏铁、红花继木、马尼拉草、狗牙根草、百喜草、香跟草、假俭草等。(5)应用推广了多种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88 第5章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1主体工程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根据萍乡市规划局提供的1:1000的现状图及地块规划风险图,项目区属平地,地势较为平整。项目区地处永安北路24号。对工程影响的地层为第四系冲积层,工程地质条件好,可满足设计要求。项目区未发现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没有发现项目受地质条件影响因素。项目区不存在生态脆弱区、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不存在国家划分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成果区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确定的和已建的水土保持重点试验区、监测站点,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但是,项目区降雨量大且集中,项目建设扰动地表面积、土石方工程量较大,在降雨作用下极易产生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项目建设对工程本身及周边居民区造成一定影响,项目业主需加强防护措施,避免项目建设产生新的人为水土流失。5.2主体工程施工组织、施工方法及工艺的分析与评价本项目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与工艺,采用使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施工方案,统筹、合理、科学安排施工工序,避免重复施工和土石方乱弃;场地回填过程中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针对土方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并覆盖帆布,避免给周边居民环境造成影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88 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了表土资源的保护,施工道路尽量利用当地现有道路,大大减少了施工临时占地面积;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缩短了地表裸露时间;合理利用技术指标,降低项目建设占地面积,有效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5.3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的分析出于主体工程安全角度考虑,主体工程设计了各类防护措施,在满足总体工程需要的同时,也具有水土保持效果。在本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对主体工程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与评价,论证防护措施的水土流失防治能力,有助于完善工程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对主体工程设计的进一步优化,避免措施的重复设计。1.建构筑物区防治措施在主体工程设计中,为能及时有效的排出区域内的雨水及日常用水,在建构筑物区建设过程中,为了使区域内的积水能及时排出场外,在区内修建长1145.80m的有盖浆砌石排水沟。排水沟断面为矩形,尺寸为宽0.4m,深0.5m,其中0.1m为安全超高,渠底比降为2%。浆砌石砌筑30cm,水泥砂浆抹面。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本方案将完善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措施,并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措施。2.道路广场区防治措施主体工程中设计的排水措施88 既能避免项目区地表径流对房屋建筑物的直接冲刷,保证项目区的安全运行,又能有效的减少流水引起的面蚀,从而减少水土流失。为了及时排除项目区内的地表水,主体工程设计在场内布设长462.80m有盖浆砌石排水沟。排水沟断面为矩形,尺寸为宽0.5m,深0.5m,其中0.1m为安全超高,渠底比降为2%。浆砌石砌筑30cm,水泥砂浆抹面。道路广场在施工结束后,地面10500m2的面积已被硬化,硬化地面具有非常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地面基本不在发生水土流失,该区域的硬化投资主体工程设计中已考虑,本方案不在列支。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本方案将完善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措施,并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措施。3.健身娱乐广场防治措施主体工程中设计的排水管既能避免项目区地表径流对房屋建筑物的直接冲刷,保证项目区的安全运行,又能有效的减少流水引起的面蚀,从而减少水土流失。为了及时排除项目区内的地表水,主体工程设计在场内布设长491.00m有盖浆砌石排水沟。排水沟断面为矩形,尺寸为宽0.4m,深0.5m,其中0.1m为安全超高,渠底比降为2%。浆砌石砌筑30cm,水泥砂浆抹面。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本方案将完善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措施,并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措施。4.公共绿化区防治措施(1)排水措施为了使区域内的积水及其它区域内的排水在绿化区排水沟内汇集后能及时排出场外,在绿化区内修建长79.00m的排水暗沟。排水暗沟断面为矩形,尺寸为宽0.6m,深0.5m,其中0.1m为安全超高,88 渠底比降为2%。浆砌石砌筑30cm,水泥砂浆抹面。(2)植物措施由于先进行清理、平整,后进行绿化,绿化用地区的地表清理、填筑等与其他功能区一起进行。为了绿化项目区环境,主体工程设计在建构筑物间,道路广场等空地上进行园林式绿化,种植遮阳、防尘的树种,布置一些绿化小景观,绿化景观面积为8600m2,这些绿化措施的布设,覆盖了裸露的地表,增加了地表入渗,减少了地表径流量,减少了由于地表裸露而造成的溅蚀及面蚀,消除了水土流失隐患。(3)拦挡措施沿用地范围界线,在项目周围修建围墙,围墙共计长1067m,围墙的修建能有效阻止项目外雨水对项目的影响,同时也有效控制了项目内的水土流失,从水土保持的角度看,围墙的建成能起到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该区域的围墙修建投资主体工程设计中已考虑,本方案不在列支。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本方案将完善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措施,表土的临时覆盖措施,并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措施。5.临时存土区临时存土区未设计相应的水保措施,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本方案将设计表土的临时覆盖措施,并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措施。6.弃渣场区弃渣场未设88 计相应的水保措施,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本方案将设计渣场的拦挡措施及覆草保护措施,并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措施。5.4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及结论主体工程设计中,考虑了排水沟等措施有效防止了项目内的水土流失的大面积发生,同时经过对项目区位置、布局、占地类型及工程主体设计中的水土保持功能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认为只要在建设过程中注重水土保持工作,完善施工期的临时排水、沉砂、临时覆盖等措施,因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是可以有效防治的。主体设计中已经考虑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工程量详见下表。主体工程中具有水保功能措施的主要工程量及投资表建设区域措施类型数量工程量工程特性综合单价(元)投资(万元)建构筑物区排水沟1145.8m浆砌石:687.48m3浆砌石砌筑,砂浆抹面。18012.37砂浆:1604.12m2101.6小计13.97道路广场区排水沟462.80m浆砌石:291.56m3浆砌石砌筑,砂浆抹面。1805.25砂浆:694.20m2100.7小计5.95健身娱乐广场排水沟491.00m浆砌石:294.6m3浆砌石砌筑,砂浆抹面。1805.3砂浆:931.5m2100.93小计6.23公共绿化区排水暗沟79.00m浆砌石:52.14m3浆砌石砌筑,砂浆抹面。1800.94砂浆:126.4m2100.13场地绿化15200m2园林绿化5076小计77.07合计103.225.5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88 因工程施工、开挖、回填土石方等建设活动,破坏了原地貌及其土层结构、表面植被,使原来相对稳定的表土层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破坏,降低抗蚀能力,在降雨及径流的作用下,加剧水土流失。工程施工过程中,场地平整使原地貌遭到破坏,地表受到机械的碾压,将使土壤下渗和涵养水分的能力降低,影响植物生长。工程施工又将产生土石方,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将会加剧项目区水土流失,降低土地生产力,影响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各个区域的状况又有所不同,如下所示:(1)建构筑物区场地开挖、填筑过程中,将严重扰动地表,改变原地表、自然地貌,易诱发水土流失。(2)道路广场区场地内的开挖回填,将严重扰动地表,如不及时硬化,地表长时间裸露,易造成水土流失。(3)健身娱乐广场场地内的开挖回填及排水措施的布设,将严重扰动地表。篮球场区如不及时硬化,足球场不及时覆草,地表长时间裸露,易造成新的水土流失。(4)公共绿化区主体工程设计了绿化,比较利于水土保持,但如不注重绿化覆土及后期的抚育管理,绿化措施的水土保持功能难以发挥。(5)临时堆土区用于堆存项目内的剥离表土,防护不当,极易发生水土流失,为新增水土流失的重要区域。(6)弃渣场区在堆渣过程中,如不注重拦挡防护,88 弃渣的任意堆放,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5.8评价结论及建议(1)从水土保持角度看来,主体工程设计没有水土保持方面的制约因素。(2)主体工程方案选址考虑周全,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工程总体布置合理;料场由于建筑材料外购,防治责任属于料场经营方。(3)主体工程设计中对平面布置和施工组织、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土石方,节约建设用地,有利于减少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保护区域生态环境。(4)主体工程中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从截排水方面进行了考虑。这些措施均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效。(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不完善,需补充项目建设区的施工期间的排水措施和临时覆盖措施在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产生效果期间,发挥水土保持的作用。(6)工程施工将扰动原地表,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将会加剧项目区水土流失,降低土地生产力,影响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7)建议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主体工程设计的施工工艺,遵循施工组织设计,对主体工程设计和本方案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保质保量完成,以保证水土保持设施防护效果,积极控制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第6章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1工程占地88 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结合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及现场调查结果进行量图计算分析,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35175m2,均为永久占地,占地类型为荒山荒坡。6.2防治责任范围确定的依据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中规定的“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以下两方面:1.项目建设区:指开发建设单位的征地范围、租地范围和土地使用管辖范围,是工程建设直接造成地貌、土地、植被损坏和扰动的区域,是治理的重点区域。本工程包括主体工程占地、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弃土场等永久和临时占地。2.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开发建设活动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范围。6.3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为了合理确定本工程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结合项目特点及项目区环境状况,编制单位拟定了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及面积,经业主、编制单位以及项目所在地水保办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并征求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经分析研究,对本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予以了确认。经确认,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52175m2,其中项目建设区35175m2,直接影响区17000m2。(1)项目建设区项目建设区指工程永久占地;施工期间的临时征、租地范围和土地使用管辖范围,包括工程永久占地区和临时占地区。88 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该学校工程永久占用地包括:建构筑物占地、道路广场占地、健身娱乐广场占地、公共绿化占地(包括绿化区范围内的临时存土占地)等共35175m2。(2)直接影响区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主要为项目建设区周边5m范围内可能造成影响的范围区域及弃渣场占地。经综合分析,计算得出直接影响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1700m2。综上所述,本项目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52175m2。6.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6.4.1分区依据依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性、水土流失影响等进行分区。6.4.2分区原则(1)各区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2)相同分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近或相似。(3)分区中,一级分区应具有控制性、整体性、全局性;结合工程布局和施工特点进行下一级分区。(4)各级分区应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6.4.3分区方法根据项目建设情况,分区方法主要采取实地调查勘测、资料收集个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区。6.4.4防治分区根据该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外业调查和资料分析,将本工程水土流失88 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二个一级防治区,即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根据分区原则对项目建设区进行二级分区,分为六个区,即建构筑物防治区、道路广场防治区、健身娱乐广场、公共绿化防治区、临时堆土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1)建构筑物防治区:主要是建筑物建设占地,其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施工方法相同,因此单独作为一个防治分区考虑;(2)道路广场防治区:主要包括在征地范围内场地道路广场占地,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同,后期均进行地面硬化处理,施工方法及工艺相同,因此作为一个防治分区考虑;(3)健身娱乐广场:为学校项目内的体育设施用地,其建设内容和功能一致,造成水土流失类型一致,施工工序及方法相同,因此作为一个防治分区考虑;(4)公共绿化防治区:为项目区内绿化工程占地,主要侵蚀为水力侵蚀,因此作为一个防治分区考虑。(5)临时堆土防治区:主要用于堆存剥离表土,以待后期绿化覆土使用,堆存方式一致,发生水土流失的特点、类型一致,因此作为一个防治分区考虑。(6)弃渣场防治区:主要用于堆放学校主体工程建设产生的弃渣,其扰动地表类型一致,造成水土流失类型一致,因此作为一个防治分区考虑;(7)直接影响区:为整个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引起的起水土流失的区域。作为一个分区考虑。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见图6.4—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道路广场区建构筑物区健身娱乐广场公共绿化区临时存土区88 图6.4—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88 第7章水土流失预测7.1水土流失特点、类型及分布7.1.1水土流失特点根据项目建设特点和项目区地形、气候因素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将会产生水力侵蚀、重力侵蚀等水土流失形式,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项目建设施工工作面、施工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渣土以及开挖对地表造成破坏,因其结构疏松,孔隙度大,在雨滴的击溅和水流的冲刷下容易造成流失。重力侵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形成新的高边坡,使原有地表土石结构平衡遭到破坏,在温度、降雨、人为活动等因素的触发下,局部可能产生滑坡等重力侵蚀。本项目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建设期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对地表的破坏后渣土的流失。7.1.2水土流失类型及分布本项目区产生的水土流失类型有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等形式,水力侵蚀形式以溅蚀、面蚀等为主;重力侵蚀以滑坡为主。水土流失类型和分布详见表7.1-1。88 表7.1—1 工程水土流失类型和分布表水土流失分布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侵蚀形式建构筑物区水力侵蚀溅蚀、面蚀道路广场区水力侵蚀溅蚀、面蚀体育设施区水力侵蚀溅蚀、面蚀公共绿化区水力侵蚀溅蚀、面蚀临时存土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溅蚀、面蚀、滑坡7.2预测目的和原则7.2.1预测目的根据工程建设及运行特点,在调查和计算出学校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损坏、扰动地表植被面积,土石方的来源、数量、地点及占地面积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论证,采用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的形式、强度、数量、危害等作出预测评价,为尽可能减少对原有地貌的破坏,合理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及各单项防治措施设计,有效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提供依据,也有助于保障学校的安全运行。7.2.2预测原则结合本项目工程建设特点,确定水土流失预测原则如下:(1)本方案主要依据本工程项目的特点确定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内容、方法,结合有关规定以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水土流失预测;(2)所有的预测方法、预测内容和预测结果等,均是以“在不新增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为前提进行的预测分析;(3)扰动土地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水土流失量预测按建设期内项目征用地范围面积进行预测;88 (4)预测时段为本项目的施工准备期2个月、施工期10个月和自然恢复期1年。7.3水土流失预测范围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的范围为工程建设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根据同一预测区段扰动地表的形成机理与形态相同的原则和工程建设特点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区段。结合本工程施工区特点,将水土流失预测区段划分为:建构筑物区、道路广场区、健身娱乐广场区、公共绿化区、临时存土区,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面积共35175m2。7.4水土流失预测时段7.4.1预测时段划分依据水土流失预测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施工准备期进行五通一平,剥离表土的堆存,大量的土石方开挖,使原地貌的植被覆盖率下降,地表裸露,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将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施工期主要是建构筑物区的基础开挖和回填,道路广场区的硬化、体育设施区的硬化和覆草,以及公共绿化区的植被绿化,施工期结束后,土石方施工也随之结束,水土流失逐渐减少,进入自然恢复期后,随着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发挥作用和植被的逐渐恢复,水土流失在一定范围内将得到控制。7.4.2具体划分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制定本方案预测时段为2年,其中施工准备期2个月(2011年3月—4月),施工期10个月(2011年5月—2012年2月)。自然恢复期1年。88 在此说明,因为临时存土区占地在施工结束后被绿化,成为公共绿化工程的一部分,故在对该区水土流失的预测时与公共绿化区一致。7.5预测内容和方法7.5.1预测内容(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2)可能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数量(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4)可能产生的弃土、弃渣量(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预测(6)水土流失危害预测7.5.2预测方法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项目区场地的平整形成的裸露地表,建构筑物区的基础开挖和回填,松散表土的堆放等。因此本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是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本项目施工区水土流失调查的成果,采用侵蚀模数法和流弃比法进行预测,并根据各项预测的具体内容采用合适的方法。(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项目建设对原地貌、土地的扰动、破坏植被情况,在查阅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图面量测、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算。(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88 根据项目内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的结果,经分析统计得到;对于损坏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通过在项目区进行实地调查,统计得到。(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预测本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主要通过项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和原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气候等因子综合判定和计算得到。(4)可能产生的弃土、弃渣量本项目可能产生的弃土、弃渣量主要通过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土石方平衡分析得到。(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结合土壤侵蚀原理,对原生水土流失量和建设期间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工程建设期间新增水土流失量。①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分析计算:(公式7-1)式中:Wi——原地貌水土流失量,t;i——不同土地利用类型;Mi——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Fi——不同的地貌单元面积,km2;Ti——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年(a)。因工程建设扰动地表而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和原生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相同,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预测。②弃渣流失量预测对于以弃渣流失量,用流弃比法预测,其表达式如下:(公式7-2)88 式中:W1——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t;Si——弃渣量,t;ai——弃渣流失系数;i——不同的地貌单元;③扰动地表水土流失量预测(公式7-3)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按下式计算:(公式7-4)式中:W——土壤流失量,t;ΔW——新增土壤流失量,t;Fji——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面积,km2;Mji——某时段某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ΔMji——某时段某单元的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m2·a,只计正值,负值按0计;Tji——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时间,a;i——预测单元,i=1、2、3、........,n;j——预测时段,j=1、2、3,指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6)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根据工程的实施规模、施工工艺,结合区域自然环境条件,预测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新的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为制定项目区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88 7.6预测参数7.6.1水土流失背景值分析水土流失预测中土壤侵蚀模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经过调查和收集资料,结合本工程区的地貌类型、地质土壤类型、地区的降雨情况、植被覆盖情况、地面组成情况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确定项目区原生地貌侵蚀模数为2500t/km2.a。7.6.2扰动后侵蚀模数取值根据本工程地形、地貌、降雨、土壤等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特性及预测对象受扰动情况,结合当地有关部门及专家的经验值,按水土流失最不利条件来取最大土壤侵蚀模数,最后确定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本项目建设期间的水土流失最主要产生在各项新建工程区域。各项新建工程由于工程施工扰动地表,破坏植被,降低项目内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根据项目内地形地貌、施工工艺及现阶段施工情况,确定施工准备期内流失时段土壤侵蚀模数为5500t/km2·a。施工期时段建构筑物防治区土壤侵蚀模数为6500t/km2·a。,道路广场防治区、健身娱乐广场、公共绿化防治区土壤侵蚀模数为4000t/km2·a,临时存土区已被剥离表土覆盖,地表不发生水土流失,为避免预测量重复,不再对地表流失量进行预测,仅预测表土流失量。弃渣场在建设过程中,对地表扰动较小,弃渣并逐渐覆盖地表,为避免预测量重复,不再对地表流失量进行预测,仅预测弃渣流失量。待各项工88 程设施建设完毕,该区域水土流失情况相对减弱,建构筑物防治区、健身娱乐广场设施区、道路广场防治区因已经基本硬化,在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将变得非常轻微,远小于允许土壤侵蚀模数,故该区域不做预测。公共绿化防治区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取500t/km2·a;临时存土区施工结束后被绿化,成为公共绿化工程的一部分,故在对该区水土流失的预测时与公共绿化区一致,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取500t/km2·a。7.7预测成果7.7.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进行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表、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为45360m2。7.7.2可能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数量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项目扰动地表、损坏的土地和植被面积分析,项目占用的土地类型为荒山荒坡。面积为35175m2。7.7.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主要是指项目建设期间扰动地表且使该区域水土流失量改变显著的面积。经现场踏勘后结合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综合分析,工程施工扰动区域内都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本项目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5175m2。7.7.4可能产生的弃土、弃渣量根据本方案土石方平衡的分析,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共产生7.37万m3弃渣。7.7.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预测7.7.5.1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88 结合预测时段划分和预测参数,按式7-1计算得到项目原生水土流失量为118.51t。7.7.5.2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预测结合预测时段划分和预测参数,按式7-3计算得到项目建设产生水土流失量为332.51t。7.7.5.3弃土弃渣流失量预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共产生7.37万m3弃渣,根据红壤的特点,其容重取1.30t/m3进行计算,共产生弃渣95810t。剥离表土时产生0.313万m3表土,其容重取1.30t/m3进行计算,共产生表土4069t。弃渣场堆放场地地稍有坡度,且靠近琴水河,无防护措施,受河水冲刷的影响,弃渣的流失量较大,流失系数相对较大,取0.085。临时存土场堆放场地比较平整,流失系数相对较小,取0.03。按公式7—2计算得到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弃土弃渣流失量为33517.90t。7.7.5.4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根据以上预测结果进行计算,本项目建设期间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为33731.90t。7.7.6可能造成水土危害预测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新增的33731.90t水土流失将对工程所在区域的水土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其可能产生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土流失使得建设区域内植被退化,项目周边天然排泄系统遭到破坏,如:项目区靠近琴水河88 ,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在河底淤积,影响河道行洪,同时,水体受到污染,影响水质,不利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2)导致区域内水土流失加剧,区域环境受到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3)对主体工程安全运行的影响。水土流失将影响本工程的施工建设和安全运行。7.8预测结果经分析计算,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主要结果如下:(1)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类型为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其中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的预测时段为建设期。(2)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面积为35175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为35175m2,主要为有林地、灌木林、经果林和水田;造成水土流失面积45360hm2。(3)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33850.41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33731.90t。88 第8章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防治措施布设8.1防治目标本方案以2011年3月~2012年2月为防治时段。水土流失防治总目标为: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类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使项目建设区内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防止和避免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给周边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以及河道行洪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有关规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等级执行一级标准。施工建设期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土壤流失控制比为0.9,拦渣率达到95%;至设计水平年(2013年)水土流失防治具体目标为: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95%,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2%,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拦渣率达到98%,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7%,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38.8%。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1)坚持“重点治理和一般防治兼顾”的原则。通过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分析,结合工程施工工艺特点,在水土流失预测基础上,确定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2)坚持整体性原则。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设计相结合,做到不重不漏,在对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基础上,补充和完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保持措施,使之形成完整的防治措施体系。88 (3)坚持时效性原则。在防治措施体系中,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和临时措施相配套,而且在各项措施实施时序上合理安排,保证各项措施充分发挥其功能;水土保持设施施工进度安排应与主体工程相协调一致,做到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确保水土流失及时得到有效防治。(4)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确保防治水土流失和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绿色保护,按照“因地制宜”和“点、线、面”结合的原则,在项目区进行合理的绿化,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5)坚持经济合理原则。注重借鉴当地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在不影响水土保持效能的前提下,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应尽可能“就地取材”,以增强其适应性,并节省投资。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根据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地形单元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在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护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工程建设的特点和已有的防治措施,合理、全面、系统的规划,提出各种工程地形单元新增的一些水土保持措施,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本方案中防治分区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构筑物区:增加建设过程中的临时排水措施,并加强管理措施;(2)道路广场区:增加建设过程中的临时排水措施,并加强管理措施;(3)健身娱乐广场设施区:88 增加建设过程中的临时排水措施,并加强管理措施;(4)公共绿化区:增加建设过程中的临时排水措施,并加强管理措施;(5)临时存土区:增加剥离表土的临时覆盖,并加强管理措施;(6)弃渣场区:增加渣场周围的拦挡措施,建设完成后进行覆草保护,并加强管理措施;(7)其它直接影响区:加强管理措施。本项目的防治措施体系见表8.3—1。表8.3—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表防治分区措施体系项目建设区建构筑物区临时排水措施管理措施道路广场区临时排水措施管理措施体育设施区临时排水措施管理措施公共绿化区临时排水措施管理措施临时存土区临时覆盖措施管理措施直接影响区弃渣场区拦挡措施覆草保护管理措施其它直接影响区管理措施88 8.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典型设计8.4.1设计原则1.管理措施设计系统全面、具有指导性,切实可行。2.工程措施设计(1)对于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在方案编制中不重新设计。对其中达不到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和要求的工程,应在原设计基础上加深细化。(2)新增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时以安全、经济、工程量小、水土保持效果好,具有可操作性为原则;工程措施设计应同时考虑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确保水土保持效果良好。(3)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要和主体工程相互协调,不影响主体工程的顺利施工。(4)设计采用技术标准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同时参照水利部和相关行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工程设计必需满足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3.植物措施设计(1)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施工情况,参考当地水土保持造林经验,以立地条件为依据,选用先进的、可行的造林技术。(2)适地适树、适地适草、因地制宜,依据各树种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选择当地优良的乡土树种和草种,或多年栽培、适应性较强的树种和草种为主,提高栽植成活率,以获得稳定的林分环境、改善立地质量为目标,恢复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88 (3)草种应具有抗逆性强,保土性好,生长快的特点。(4)造林密度的确定应以造林目的、树种特性、立地条件等为依据,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标准确定主要适生造林树种的初植密度。(5)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兼顾防护和绿化美化的要求,同时考虑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充分发挥各种立地条件的土地生产力,以获得最大的水土保持效益,改善项目建设区的生态环境。8.4.2水土保持措施设计8.4.2.1建构筑物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主体工程规划设计的排水工程难于及时到位发挥作用,因此,根据本防治区的地形条件和洪水情况,考虑在施工场地设置畅通的临时排水沟,汇集施工场地内的地表径流,以减少对施工场地内的径流冲刷。需新增临时排水沟203m,断面采用粘土砖砌筑0.4m×0.4m矩形断面,衬砌厚度为11.5cm,区内雨水通过排水沟经沉砂池沉淀后,与公共绿化区临时水沟相连,排出场区。沉砂池选用矩形断面,即:长×宽×深=5.0m×2.0m×1.5m,采用粘土砖砌24cm。表8.4—1临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工程量汇总表防治分区措施类型数量土方开挖(m3)土方回填(m3)粘土砌砖(m3)建构筑物区临时排水沟203m69.0516.3020.3临时沉砂池1个28.07.67.0合计13297.0523.9027.308.4.2.2道路广场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88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主体工程规划设计的排水工程难于及时到位发挥作用,因此,根据本防治区的地形条件和洪水情况,考虑在施工场地设置畅通的临时排水沟,汇集施工场地内的地表径流,以减少对施工场地内的径流冲刷。需新增临时排水沟399m,断面采用粘土砖砌筑0.4m×0.4m矩形断面,衬砌厚度为11.5cm,区内雨水通过排水沟经沉砂池沉淀后,与公共绿化区临时水沟相连,排出场区。沉砂池选用矩形断面,即:长×宽×深=5.0m×2.0m×1.5m,采用粘土砖砌24cm。表8.4—2临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工程量汇总表防治分区措施类型数量土方开挖(m3)土方回填(m3)粘土砌砖(m3)道路广场区临时排水沟399m135.6631.9239.90临时沉砂池1个28.07.67.0合计132163.6639.5246.908.4.2.3健身娱乐广场设施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主体工程规划设计的排水工程难于及时到位发挥作用,因此,根据本防治区的地形条件和洪水情况,考虑在施工场地设置畅通的临时排水沟,汇集施工场地内的地表径流,以减少对施工场地内的径流冲刷。需新增临时排水沟153m,断面采用粘土砖砌筑0.4m×0.4m矩形断面,衬砌厚度为11.5cm,区内雨水通过排水沟经沉砂池沉淀后,与原有水沟相连,排出场区。沉砂池选用矩形断面,即:长×宽×深=5.0m×2.0m×1.5m,采用粘土砖砌24cm。88 表8.4—3临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工程量汇总表防治分区措施类型数量土方开挖(m3)土方回填(m3)粘土砌砖(m3)体育设施区临时排水沟153m52.0212.2415.3临时沉砂池1个28.07.67.0合计13280.0219.8422.38.4.2.4公共绿化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主体工程规划设计的排水工程难于及时到位发挥作用,因此,根据本防治区的地形条件和洪水情况,考虑在施工场地设置畅通的临时排水沟,汇集施工场地内的地表径流,以减少对施工场地内的径流冲刷。需新增临时排水沟337m,断面采用粘土砖砌筑0.4m×0.4m矩形断面,衬砌厚度为11.5cm,区内雨水通过排水沟经沉砂池沉淀后,与原有水沟相连,排出场区。沉砂池选用矩形断面,即:长×宽×深=5.0m×2.0m×1.5m,采用粘土砖砌24cm。表8.4—4临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工程量汇总表防治分区措施类型数量土方开挖(m3)土方回填(m3)粘土砌砖(m3)公共绿化区排水沟337m114.5826.9633.7沉砂池2个56.015.214.0合计132170.5842.1647.708.4.2.5临时存土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在进行土石方开挖时,产生剥离表土1.17万m388 ,临时堆存于公共绿化区,用于后期绿化覆土。在公共绿化区共设置了2个堆土场堆存表土,为防止表土的堆放产生新的水土流失,考虑对表土进行临时覆盖,以防止雨水对表土的冲刷。需新增覆盖用的土工布7540m2。具体工程量见下表。表8.4—5临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工程量汇总表防治分区名称措施类型占地面积(m2)数量(m2)临时存土区临时堆土场土工布12001400合计120014008.4.2.6弃渣场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1.拦挡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废弃土石方,并规划一临时渣场进行堆放弃渣,根据水土保持中“先挡后弃”的原则,在弃渣场周围布设拦挡措施,因渣场的西侧和北侧为公路,具有较好的拦挡功能,所以本方案在渣场的东侧和西侧布设挡墙。根据实际占地情况和弃渣数量,挡墙设计尺寸如下:挡墙长621m,挡渣墙尺寸为墙顶宽1.0m,墙身高3m(不包括基础),基础埋深1m,外坡倾斜坡度:1:0.2,内坡倾斜坡度:1:0.3,墙基础深1m,宽3.5m,宽沿墙线方向隔10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3cm,墙缝内填塞涂沥青木板;采用M7.5浆砌石砌筑。措施设计见附图8。表8.4—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工程量汇总表88 防治分区措施类型数量(m)土方开挖(m3)土方回填(m3)M7.5浆砌石(m3)临时渣场区挡墙6212359.80186.35433.75合计6212980.8186.35433.752.植物措施工程施工结束后,土石方工程也随之结束,共堆往临时渣场的弃渣共计占地7200m2,根据城区发展规划对该区域的用地要求,拟在此建设移民新区。为此,为便于以后规划时用地和有效治理该区域内的弃渣发生新的水土流失。在弃渣场表面进行覆草保护。(1)草种选择根据项目区地形、气候、土壤等立地条件,同时考虑当地水土保持治理经验中的草种选择,选择狗牙根作为覆草保护的草种。(2)整地在进行水土保持造林前,须对造林地进行必要的土地整治,改善立地条件,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草生长,本防治区造林采用全面整地的方式。(3)造林技术狗牙根选发芽率发育90%以上的籽粒饱满,无病虫害Ⅰ级纯净良种,撒播标准按0。006kg/m2计算。(4)抚育管理散播后,覆于细土,防止雨水对地表冲刷,影响草籽发芽,出芽后,加强管理,防病虫害,防牲畜和人为损害。88 (5)植物措施量经计算,覆草面积15000m2,按撒播标准0。006kg/m2计算,需狗牙根草籽90kg。8.4.2.6直接影响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1)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尽量减少施工对周边区域的扰动和占压,避免造成植被的破坏;(2)对受工程施工影响的区域加强监督和保护,避免因不合理的施工或其它人为因素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3)对本区域内散落的土石应进行清理,若造成植被破坏,应及时恢复。通过以上分析和措施的设计,可以有效治理建设期间产生的水土流失,另外在修建工程的排水措施时可以在临时排水沟的基础上加以利用,一方面减少土石方的开挖,一方面能优化措施,节约成本。8.5防治措施工程量及实施进度8.5.1防治工程量本工程项目除主体工程已考虑和设计的各种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外,本方案主要针对项目建设区在建设期间的水土流失,对各防治分区进行了措施设计;经统计,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数量有临时排水沟1092m,沉砂池5个,土工布1400m2,挡墙621m,覆草7.04hm2,具体工程量如下:工程措施有土方开挖2871.11m3,土石方回填311.72m3,粘土砌砖144.2m3,M7.5浆砌石5433.75m3。工程量汇总详见下表。88 表8.6—1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汇总表防治分区措施类型数量土石方开挖(m3)土石方回填(m3)措施面积粘土砌砖(m3)M7.5浆砌石(m3)建构筑物区排水沟203m69.0516.3020.3沉砂池1个28.07.67.0道路广场区排水沟399m135.6631.9239.9沉砂池1个28.07.67.0体育设施区排水沟15352.0212.2415.3沉砂池1个28.07.67.0公共绿化区排水沟337m114.5826.9633.7沉砂池2个56.015.214.0临时存土区土工布1400m2弃渣场区拦挡墙621m2359.80186.35433.75全面整地15000m2狗牙根90kg抚育管理15000m2合计2871.11311.72144.25433.758.5.2实施进度8.5.2.1基本原则(1)为了贯彻“预防为主”和“三同时”的原则,工程措施与其它主体工程同步进行;(2)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尽量减少工程施工期造成的水土流失;88 (3)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植物措施实施应充分考虑植物对季节的要求;(4)为了提高水土保持效果,依照预防为主、先挡后弃的原则,将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措施安排在施工前期建设。8.5.2.2实施计划根据进度安排原则,本项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计划安排如下:工程措施:实施临时渣场的拦挡防护工程。植物措施:实施弃渣场表面的覆草保护措施;临时措施:实施临时排水及临时覆盖措施。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计划具体见表8.6—2。88 表8.6—2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表措施区域措施项目实施进度2011年2012年345678910111212建构筑物区排水措施临时措施管理措施道路广场区排水措施临时措施管理措施健身娱乐广场设施区排水措施临时措施管理措施公共绿化区排水措施临时措施管理措施临时存土区临时措施管理措施弃渣场区拦挡措施植物措施管理措施88 第9章水土保持监测9.1监测目的按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法规及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和植被恢复期间需对建设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保持状况进行监测。其目的如下:(1)通过施工期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及时获得水土流失参数,经分析处理,掌握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实际影响,及时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2)通过施工期水土保持监测,及时了解各项水土保持设施的运行情况,掌握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情况和在控制新增水土流失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3)通过运行初期水土保持监测,验证水土保持方案全部实施后的保水、保土、防蚀减灾等效益,进而检验水土保持方案效益分析的合理性,为以后方案编制提供参考依据。(4)通过运行初期水土保持监测,了解各项水土保持设施的经历施工期后的运行情况,从设施耐久性、有效性等方面检验方案水土保持设施的质量。(5)通过水土保持监测,掌握方案实施后,土壤可蚀性变化情况,弃渣流失率,地形、植被的变化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情况以及工程建设对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找出土壤可蚀性、地形、植被、水土保持设施、降雨等水土流失因子在各个防治分区水土流失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各因子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88 (6)通过水土保持监测,为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对工程水土保持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的监测,可以为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提供技术管理依据和补充措施的设计依据,也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研究积累资料。9.2监测原则水土保持监测专业性较强,按照有关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法规及技术规范,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应由业主委托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由其依据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编制监测细则并实施监测,并将监测成果报送建设单位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监督检查和验收达标的依据之一。因此本方案只根据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总体要求。(1)宏观监测与微观监测相结合,以常规监测为主的原则。全面掌握水土保持措施的运行情况;(2)固定监测点与临时监测点相结合,以临时监测点为主的原则。结合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布设有代表性的监测点;(3)定点观测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工程所造成水土流失特点布设观测小区、简易径流场或采取调查监测;(4)监测内容、方法及时段依据合理、经济、可操作性强的原则确定。9.3监测要求为保证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成果的可靠度,其监测要求如下:88 (1)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水土保持监测;(2)监测单位应依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水保监〔2006〕16号)编制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并由监测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进行技术论证,按论证后的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开展监测工作;(3)监测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突发事件的阶段报告、年度监测报告、总报告,并报送各级水土保持主管部门,以利监督检查和工程竣工验收。9.4监测依据(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16号);(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2000年1月31日)水利部2000年第12号令;(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水保监〔2006〕16号);(4)《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纲要(2006~2015)》(水利部水保〔2006〕186号);(5)《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6)《水土保持试验规范》(SD239-87);(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88 (10)《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TB/T15774-1995);(11)《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SL342-2006);(12)《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纲要(2006~2015年)》(水保〔2006〕186号)。9.5监测点布设结合项目建设区和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对本项目不同部位的水土流失量及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进行监测,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进行监测,为业主了解项目执行情况、研究对策、实行宏观指导提供依据。9.5.1监测点布设原则(1)典型性原则,结合新增水土流失预测结果,以公共绿化区和临时渣场区为重点,选择典型场所进行监测;(2)可操作性原则,结合项目及影响特点,力求经济、适用、可操作。水土保持监测点主要布设在工程建设对原地貌及植被破坏较严重,而且可能造成较大水土流失面积和数量的地区。(3)建设过程中,在工程建设区及直接影响区建立适当的监测点,建立原则主要以能有效、完整的监测各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危害及防治措施的效果为主。9.5.2监测点的确定本项目共布设监测点8个,具体监测点布置为:建构筑物区1个、道路广场区1个、健身娱乐广场1个、公共绿化区1个、临时存土区1个、弃渣场区2个、直接影响区1个。88 9.6监测内容9.6.1水土流失背景值监测水土流失背景值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地形、地貌和水系变化;②建设项目占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③项目区林草覆盖度。9.6.2弃土弃渣量监测①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②弃土、弃石、弃渣量及堆放面积;③弃渣表面侵蚀程度、流失量的监测。9.6.3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开发建设项目的防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分为永久征地占地和临时占地,永久征占地面积在项目建设前已经确定,施工阶段及项目运行阶段保持不变,临时占地面积和直接影响区的面积则随着工程进展有一定变化,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主要是通过监测临时占地和直接影响区的面积,确认施工期防治责任范围面积。9.6.4水土流失量动态监测水土流失防治动态监测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监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包括临时防护措施)实施数量、质量;防护工程稳定性、完好程度、运行情况;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88 不同阶段林草种植面积、成活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扰动地表林草自然恢复情况;植被措施拦渣保土效果。9.7监测方法扰动地表面积、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土石方工程量及平衡监测,采用GPS调查、测量、资料收集等方法;渣场水土流失情况监测,采用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简易坡面量测法监测;水土流失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影响的监测,采用巡查、走访、面谈、问卷调查相结合监测;水土流失防治情况监测采用普查、GPS调查、抽样调查、资料收集、样地调查、巡查等方法监测。9.8监测时段、频次按照《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要求制定监测时段和频次为:施工期:雨季每月1次,R24≥50mm加测1次;旱季每季1次,共监测1.0年;植被恢复期:雨季每季1次;旱季每半年1次,共监测1.0年。88 表9.8—1水土保持监测计划表监测点监测时段监测内容监测频次构筑物区(1)建设期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土石方工程量及平衡;重力侵蚀;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措施数量及质量等。雨季每月1次,R24≥50mm加测1次;旱季每季1次,共监测1.0年。道路广场区(1)建设期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土石方工程量及平衡;重力侵蚀;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措施数量及质量等。雨季每月1次,R24≥50mm加测1次;旱季每季1次,共监测1.0年。健身娱乐广场设施区(1)建设期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土石方工程量及平衡;重力侵蚀;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措施数量及质量等。雨季每月1次,R24≥50mm加测1次;旱季每季1次,共监测1.0年。公共绿化区(1)建设期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土石方工程量及平衡;重力侵蚀;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措施数量及质量等。雨季每月1次,R24≥50mm加测1次;旱季每季1次,共监测1.0年。植被恢复期措施数量及质量;防治效果;植物措施成活率及生长状况;植被恢复情况;工程措施运行状况及防护效果;水土流失控制程度等。雨季每季1次;旱季每半年1次,共监测1.0年。88 临时存土区(1)建设期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土石方工程量及平衡;重力侵蚀;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措施数量及质量等。雨季每月1次,R24≥50mm加测1次;旱季每季1次,共监测1.0年。弃渣场区(2)建设期堆场稳定、压埋及流失情况等;措施数量及质量;防治效果;植物措施成活率及生长状况;植被恢复情况;工程措施运行状况及防护效果;水土流失控制程度等。雨季每季1次;旱季每半年1次,共监测1.0年。植被恢复期措施数量及质量;防治效果;植物措施成活率及生长状况;植被恢复情况;工程措施运行状况及防护效果;水土流失控制程度等。雨季每季1次;旱季每半年1次,共监测1.0年。其它直接影响区(1)建设期降雨量,降雨强度,造成影响情况,植被恢复状况及生长状况。雨季每月1次,R24≥50mm加测1次;旱季每季1次,共监测1.0年。9.9监测机构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必须具有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从事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也应经专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监测上岗证书,实行持证上岗。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应由业主委托具有相应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由其依据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编制监测实施细则并实施。88 9.10监测制度首先委托地方水土保持监测机构按本方案设计的监测重点、内容、方法和时段制定具体的监测实施方案,并对实施方案进行落实。监测方案中应建立详细的监测制度,主要包括:(1)巡查制度包括巡查的目的、巡查时间和周期、巡查报表设计、巡查报表填写、巡查汇报制度,并有调查人员、记录人员及校核、审查签字,做到手续完备。(2)月、季度报表考虑满足业主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月、季度报表,对每次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做出简要评价,及时报送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本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单位,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水土流失。(3)年度汇总报告根据前面所述的工程监测要求和监测方案编写规范确定年度汇总报告的内容、表格、编写格式等,将年度的监测资料及时进行分项整理分析,建立监测档案,于工程结束时进行年度总结,报送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并抄送本方案编制单位。9.11实施按照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执行,本项目建设中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应由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由监测单位提出详细的监测实施方案和计划安排,按照有关程序批准后实施。88 第10章水土保持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10.1投资概算10.1.1编制原则(1)水土保持方案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算的编制依据、价格水平年、主要工程单价、费用计取等与主体工程一致,不能满足要求的部分,选用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颁布的《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进行补充。(2)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按照主体工程的材料预算价格计入。(3)水土保持工程设施的施工方法按常规施工组织考虑。(4)对于主体工程设计中已有的排水、挡墙及绿化措施费用,在水土保持总概算中予以说明。(5)根据工程情况计列施工期临时水土保持措施费。(6)价格水平年按2010年第四季度。10.1.2编制依据(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机械台时费概(估)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4)《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88 (5)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文《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10.1.3项目划分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和《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编制规定》,水土保持工程专项投资划分为工程措施费、植物措施费、施工临时工程措施费、独立费以及基本预备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组成。各项工程单价和费用组成计算方法为: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税金4部分组成。施工临时工程包括临时防护工程和其他临时工程。独立费用由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建设监理费、科研勘测设计费、水土保持监测费、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水土保持技术文件技术咨询费、水土保持验收费和工程质量监督费等组成。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10.1.4工程单价及费用标准根据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颁布的《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计算,采用的主要预算单价如下:(1)人工预算单价工程措施:2.66元/工时植物措施:2.23元/工时(2)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按照萍乡市建设工程造价信息(2010年第四季度)进行计算。(4)施工用风、水、电价88 施工用风、水、电价采用主体工程的价格,具体为风价0.12元/m3、电价0.60元/kw.h、水价1.8元/m3。10.1.5编制方法(1)工程措施投资工程措施概算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进行编制。(2)植物措施投资植物措施费由苗木、草、种子等材料费及种植费组成。植物措施材料费由苗木、草、种子的预算价格乘以数量进行编制;种植费按种植工程量乘以种植工作单价计算。(3)施工临时工程投资施工临时工程投资包括临时防护措施和其它临时工程投资两部分。临时防护措施投资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编制;其它临时工程投资按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之和的2%计算。(4)独立费用投资独立费用主要包括建设管理费、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科研勘测设计费、水土保持技术文件咨询服务费、项目技术经济评估审查及验收费、水土保持监理费、工程质量监督费等。(5)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按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每m2取1.00元计算。(6)基本预备费参照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费、植物措施费、施工临时工程费及独立费用之和的5.0%计算。88 10.1.6工程单价及取费标准(1)工程单价按常规施工方法及有关定额进行计算,工程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其中直接工程费分为基本直接费和其他直接费。(2)取费标准①工程单价依据主体工程取费标准;②植物措施按水利部67号文《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规定进行计算,具体标准为:其它直接费:工程措施按直接费的1.0%计,植物措施按直接费的1.0%计;现场经费:工程措施按直接费的5.0%计,植物措施按直接费的4.0%计;间接费:工程措施按直接费的4.0%计,植物措施按直接费的3.0%计;利润:工程措施按直接费的7.0%计,植物措施按直接费的5.0%计;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和利润之和的3.41%。10.1.7投资概算本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225.5975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已经考虑的工程措施103.22万元。本方案新增投资122.3775万元,其中工程措施82万元,植物措施4。3万元,临时措施16.5万元,独立费用10.4万元,基本预备费5.66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3.517588 万元。工程总概算表表10-1单位: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植物措施设备购置费独立费用合计种植费苗木种子费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8282一工程防治区8282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1.82.54.3一工程防治区1.82.54.3 第三部分施工临时工程16.5一临时措施14二其他临时工程2.5 第四部分独立费用10.410.4 一、建设管理费4.34.3 二、工程建设监理费1.81.8 三、科研勘测设计费3.53.5 四、水土流失监测费0.50.5 五、工程质量监督费0.30.3 ※一至四部分合计113.2 一、基本预备费5.66 二、静态总投资118.86 三、价差预备费 四、建设期融资利息 五、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3.5175 ※总投资20.774910.2效益分析10.2.1分析依据88 水土保持综合综合治理效益分析的主要依据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574—199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及其它相关资料。10.2.2分析原则(1)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流失土壤直接进入河道,影响下游水环境质量及防洪安全;维护工程建筑物的安全、保障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绿化美化项目区环境,为项目区创造良好的生产运行环境。因此,对方案实施后的水土保持效益不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只对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2)鉴于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定量分析难度较大,本方案对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只进行简要分析,并以定性分析为主。10.2.3生态效益分析本水土保持方案中对各防治区均规划了水土保持措施。通过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因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降低了施工场地原地面水土流失,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通过各种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工程占地区域内扰动的土地整治率达到99.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99.9%,土壤流失控制达1.0,拦渣率大于95%,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9%以上,最终林草覆盖率达38.8%。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可以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数量、减少进入下游沟道的泥沙量,减轻沟道淤积,提高项目区林草覆盖率,调节区域小气候,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88 10.2.4社会效益通过本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将达到植树绿化与四周环境协调统一、与项目区发展规划相协调的目的。不仅保障了本工程施工的安全运行,保护项目建设区的基础设施和人畜安全,还可以带动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通过对整个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改善项目责任区农林基础设施,促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第11章88 实施保障措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三同时”的原则,为保证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顺利实施、工程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工程区及周边生态环境良性发展,项目业主单位应在组织领导、技术力量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实施保证措施。本项目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保证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工程后续设计、招投标、施工管理、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竣工验收、资金保障等方面。11.1组织领导措施11.1.1组织领导及职责水土保持方案能否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及进度安排保质保量地实施,并能达到预期的防治效益,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是关键。本方案由业主组织实施,其要求是必须承诺和落实具体的实施保证措施,并经方案批准机关审查同意,也建议由业主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配备一名以上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水保方案的具体实施。需做好如下管理工作:(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方案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为了保证水土保持方案的顺利实施,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工程筹建期,建设单位至少需1位水土保持专业人员,负责水土保持方案的委托编制、报批和方案实施工作。(2)认真贯彻、执行“88 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确保水土保持工程安全,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效益。(3)建立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把水土保持列为工程进度、质量考核的内容之一,按年度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并制定水土保持方案详细实施计划。(4)工程施工期间,负责与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单位保持联系,协调好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的关系,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并按时竣工,减少或避免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5)工程现场进行监测和观测,掌握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间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基础资料。(6)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积累、分析整编资料,为水土保持工程验收提供相关资料。11.1.2管理措施(1)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工作,使项目实施真正依照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最终达到上至领导、下至参与建设的每一位建设者,都能自觉自愿地做好本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2)制定详细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加强计划管理,以确保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88 (3)积极与工程涉及县(区)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联系,依托其技术力量,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经常性的定时、定点监测,分析水土保持方案的防治效果,对需补充水土保持措施的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4)专项管理,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工作,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和挤占。(5)施工完毕后,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在主体工程投入运营前水土保持设施按“三同时”制度应与主体工程同时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验收前应提交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水土保持监理专项报告和水土保持监测专项报告。11.2技术保障措施11.2.1落实技术水土保持方案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后,由业主、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机构监督实施。经审批的项目,如性质、规模及建设地点等发生变化时,项目建设单位应及时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报原审批单位审批。11.2.2后续水土保持设计(1)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批复后,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水土保持招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2)水土保持方案和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变更应按规定报水行政主管部分报审批准。88 (3)方案报批核准后,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水保方案严格实施,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严格落实好“三同时”工作。(4)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应即时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申报验收。(5)验收合格后,工程方可投入运行。11.2.3水土保持工程招投标(1)水土保持工程和主体工程一起参与招投标工作,对参与项目投标的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确保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2)水土保持工程可单独进行招投标,也可分别落实到主体工程各主体标内。招标文件明确承包商的水土流失防治范围、水土保持要求、工程量、设计参数和费用计量支付办法等内容。11.2.4水土保持工程施工(1)建设单位根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对施工单位水土保持实施提出具体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负责。施工单位必须具有懂水土保持专业业务的技术人员,熟悉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技术要求;并加强水土保持技术培训,强化施工人员的水土保持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对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确有困难的施工队伍,应聘请水土保持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或委托水土保持部门实施。(2)施工单位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少在其防治范围内发生水土流失,避免对其范围外的土地进行扰动、破坏地表植被,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88 (3)严格按照水土保持要求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如需进行设计变更,及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协商,按相关程序变更或补充设计批准后,再进行相应的施工。(4)植物措施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加强绿化植物的后期抚育工作,抓好幼林抚育和管护,确保各种植物的成活率,尽早发挥植物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11.2.5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根据国家计委和水利部的要求,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的建设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在其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水土保持监理,监理成果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工程建设期间,建设单位根据水土保持方案中各项防护措施的设计要求,委托具有相应水土保持监理资质的单位,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工作,形成以项目法人(业主)、承包商、监理工程师三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达到有效合理的资金投入,确保施工进度,提高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水土保持监理单位样按照水土保持相关要求,做好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和任务:(1)依据合同相关内容,监督施工单位切实履行其水土保持责任。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审核施工单位组织设计,经批准后施工单位方开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工程材料检验和复检制度,建立工序质量检验和技术复核制度。88 (2)对施工组织实施情况,监理工程师以监理日记、月报和年报的形式进行记录,说明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资金使用依据存在的问题、处理意见、有价值的经验等,全面控制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监理月报、年报应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3)协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与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有关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水土保持监测等方面的工作。11.2.6水土保持监测本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必须由具有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从事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也应具有水利部培训合格颁发的上岗证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单位接受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委托后,应该在30日之内向有管辖权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主管部门提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委托书或监测合同备案,并应及时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由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个人)将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报请有管辖权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论证。监测时间从拿到水保方案后立即开始,在监测工作进行过程中,应及时将监测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并提出有关的分析整理成果,编制施工期和运营初期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并定期报输建设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便对需补充水保措施的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监测成果同时还将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11.2.7技术档案管理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包括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所有资料和图纸,年度施工88 情况总结、表格及文件,各项治理措施所需的经费等技术资料,以及检查验收的全部文件、报告和表格的资料。档案必须全面、系统、科学,时间与项目齐全,并要求所有的数据资料准确可靠。年度或工作阶段结束后,要将所有的资料及时归档。11.3施工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加强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合作,自觉接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情况应做好记录,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工程措施施工时,应对施工质量实时检查,对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质量要求的工程,责令其重建,直到满足要求为止。植物措施工程施工时,应注意加强植物措施的后期抚育工作,抓好幼林的抚育和管护,清除杂草,确保各种植物的成活率,发挥植物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11.4明确水土保持工程资金渠道,保障资金来源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事业单位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对造成的水土流失负责治理。若本单位无力治理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治理,治理费用由造成水土流失的企事业单位承担。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水土流失费用,从基本建设投资中列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水土流失费用,从生产费用中列支”。88 为了保证水土保持资金切实用于工程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上,应设立专门帐户,专项管理,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工作,严格按照方案制定的年度投资计划逐月划拨,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和挤占。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建立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保证金制度,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履行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11.5监督保障措施水土保持方案经批准后,建设单位应主动与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取得联系,自觉接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通过水土保持监理,监督和预防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并及时对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确保水土保持工程顺利实施。11.6加强竣工验收按照2005年7月8日修订的水利部16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开发建设项目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按照设计进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建设落实后,需进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后,方可投入运行使用。在验收流程中,验收条件包括:第一、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完备,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财务支出、水土流失监测报告等资料齐全;第二、水土保持设施按批准的水土保持报告书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符合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的要求;第三、治理程度、拦渣率、植被恢复率、水土流失控制比等指标达到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批复文件的要求及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技术标准;第四、水土保持设施具备正常运行条件,且能持续、安全、有效运转,符合交付使用要求,管理、维护措施落实。88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主要分为:单项验收、分期验收和竣工验收。单项验收主要对挡土墙、排水沟等单项工程措施进行验收,由施工承包单位提出验收申请,项目建设单位向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提出申请进行验收。分期验收主要对项目分期建设或投入使用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分期验收。竣工验收主要是对项目所有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全面验收,其为主体工程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有关规定,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能投入使用。11.7公众参与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各项措施的实施和保持与当地群众的支持是紧密联系的。工程建设单位应积极与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协作,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群众和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发动群众利用全社会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植树种草,带动工程区生态环境的改善。11.8对后续设计的要求在主体工程后续设计中要把本方案投资列入并单独成章。88 第十二章方案编制结论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52175m2。其中项目建设区35175m2,直接影响区17000m2。根据预测分析结果,莲花县明景花园住宅小区因施工活动将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为35175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35475m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45360m2,预测期内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33850.41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33731.90t。经统计,工程项目新增的水土保持临时措施数量为:临时排水沟1092m,沉砂池5个,土工布1400m2,挡墙621m,覆草15000m2。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2255975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工程措施103.22万元。本方案新增投资122.3775万元,其中工程措施82万元,植物措施4.3万元,临时措施16.5万元,独立费用10.4万元,基本预备费5.66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3.5175万元。通过各种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工程占地区域内扰动的土地整治率达到99.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9.9%,土壤流失控制达1.0,拦渣率大于95%,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9%以上,最终林草覆盖率达38.8%。从而大大减少工程建设产生水土流失量,改善和提高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综上所述,因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可以通过各种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加以消除或减免,把工程建设期间造成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小。因此,从水土保持的角度看,只要认真做好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工程建设不会对当地产生大的水土流失影响。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