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00 KB
  • 25页

北京市土地整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

  • 25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北京市土地整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北京市水务局2009年7月I 前言本导则是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387—2007)等标准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北京市土地整理建设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的,以指导土地整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本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总则——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相关单位责任——各设计阶段任务和要求——水土流失防治目标——附录本导则由北京市水务局制定。本导则起草单位:本导则主要起草人:I 目录1总则12规范性引用文件23术语34相关单位责任44.1建设管理单位44.2主体工程设计单位44.3水土保持监测单位44.4水土保持监理单位45各设计阶段任务和要求55.1各设计阶段的基本要求55.2主要任务56水土流失防治目标7附录A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纲及主要内容的规定8附录B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格式和内容21 1总则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结合北京市近年来土地整理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经验,有效控制和治理土地整理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制定本导则。本导则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土地整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土地整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除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22 1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引用而成为本导则条款,所列引用标准随后所有的修改或修订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3)《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4)《防洪标准》(GB50201—1994)。(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6)《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2—1995)。(8)《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9)《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1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11)《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1995年7月19日实施)。(12)《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DB11/T548—2008)。22 1术语1.1表土泛指所有自然土壤的表层部分,为植物根系密集而有机质丰富的土层,一般厚20~30cm,生物积累作用较强,含有较多的腐殖质,肥力较高(盐化土壤及侵蚀土壤的表土层除外)。1.2永久占地指项目建设征占地红线范围。1.3临时占地指除占地红线范围外,为项目建设服务的临时性占地。22 4相关单位责任4.1建设管理单位(1)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依据水土保持工作要求,提供相关的文件资料。(2)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后,要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工作。监测结果定期上报水行政主管部门。(3)要求主体工程设计单位,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开展水土保持后续设计工作,将水土保持相关设计纳入可研和初步设计报告,并单独成章。4.2主体工程设计单位(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依据水土保持工作要求,须提供相关设计文件,并将水土保持方案的内容汇总到主体可研的总报告中。(2)初步设计单位根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将批复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投资落实到初步设计文件中,并独立成章(篇),主要包括各分区的具体防治措施,做到定位、定量的要求,从而满足招标的需要。4.3水土保持监测单位(1)在接受建设管理单位委托后,要及时编写水土保持监测方案,并告知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2)监测成果定期上报建设管理单位和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3)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有发生重大水土流失事件的,要及时告知建设管理单位和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4.4水土保持监理单位(1)在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后,编写监理规划,向水土保持方案批准机关备案。(2)编写监理实施细则,并将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划分情况向质量监督部门备案。(3)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并提出质量评定意见,报质量监督部门审核批准。(4)建立施工过程中临时措施影像等档案资料。(5)监理报告定期上报建设管理单位和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22 5各设计阶段任务和要求5.1各设计阶段的基本要求(1)土地整理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三个阶段。(2)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或项目核准前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达到可行性研究深度,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须有水土保持章节。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并应有水土保持章节。施工图阶段应进行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的施工图设计。5.2主要任务5.2.1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任务(1)开展相应深度的勘测与调查以及必要的试验研究。(2)从水土保持角度论证主体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制约因素。(3)对主体工程的选址、总体布置、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等比选方案进行水土保持分析论证,对主体工程提出优化设计要求和推荐意见。(4)分析土石方平衡,要提出取土来源,并通过项目区及周边现场勘察提出优化方案。(5)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等。(6)分析土地整理中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环节、因素,定量预测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量及分布,定性分析所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类型及程度,尤其是遇不可抗力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灾害的分析。(7)基本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对主要防治工程的类型、布置进行比选,确定合理的防治方案。按防治工程分类进行典型设计并明确工程设计标准,估算工程量。(8)确定水土保持监测内容、项目、方法、时段、频次,初步选定地面监测点位。(9)编制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分析水土保持效益。(10)拟定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保障措施。5.2.2初步设计阶段主要任务(1)开展相应深度的勘测与调查。(2)复核工程占地及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土石方开挖及流转情况,明确22 取土场的位置,如有变更则需进一步说明原因。(3)对土料场进行测量、绘制地形图。(4)对各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进行初步设计。(5)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的施工组织设计、水土保持监测设计,提出植物措施抚育和工程措施的管理要求。5.2.3施工图设计阶段(1)设计文件根据施工要求,分项、分步按单元工程进行设计。(2)工程量计算及编制工程预算。22 6水土流失防治目标除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要求外,还应达到表6-1的规定:表6-1北京市土地整理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序号量化指标防治目标要求(%)山区项目平原项目1土石方利用率>951002临时占地与整理土地比<15<103表土利用率>981004林灌植被保存率>50>705初期植被覆盖率>90>80(1)土石方利用率指项目建设过程中可利用的开挖土石方在本项目和相关项目间调配的综合利用量与总开挖量的比例,容许有时空上的差异。(2)临时占地与整理土地面积比指临时占地与进行整理的土地面积的百分比,临时占地主要包括施工道路、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堆土堆料场、取土场等。(3)表土利用率指项目区范围内剥离表土的利用量占总量的比率。利用量包括本项目和相关项目的利用量。(4)林灌植被保存率指项目建设区保存林灌面积与原林灌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项目区内植被保护的指标。(5)初期植被覆盖率指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后一年,项目区经济果林、农作物、乔灌草植被覆盖面积与整理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22 附录A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纲及主要内容的规定本部分内容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充的。1综合说明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补充说明项目区地理位置及所处小流域、水源保护区概况。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简述主体工程比选方案情况,说明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并明确有无限制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问题。1.3防治责任范围说明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面积。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说明水土流失预测各项结果及危害分析。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说明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结果、各分区内水土保持工程汇总情况。1.6水土保持监测简述水土保持监测方法、频次、点位设置。1.7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及效益分析说明水土保持总投资及各分项投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实现情况及损益分析主要结论。1.8结论与建议从水土保持角度明确项目建设可行性,对设计、施工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水土保持意见和建议。1.9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表A-1)。22 表A-1北京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填表日期年月总编号年编号项目名称所属二级流域涉及区县涉及乡镇/村庄涉及小流域、水系项目规模总投资(万元)土建投资(万元)动工时间完工时间设计水平年项目组成建设区域长度/面积(m/hm2)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地貌类型土壤类型气候类型植被类型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项目建设区(hm2)扰动地表面积(hm2)直接影响区(hm2)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新增水土流失量(t)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林草覆盖率(%)地方防治目标土石方利用率(%)临时占地与整理土地面积比(%)表土利用率(%)林灌植被保存率(%)初期植被覆盖率(%)防治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投资(万元)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独立费用(万元)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监测费(万元)补偿费(万元)方案编制单位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及电话法定代表人及电话地址地址邮编邮编联系人及电话联系人及电话传真传真电子信箱电子信箱22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1方案编制目的与意义2.2方案编制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与标准、相关资料等。2.3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和本导则中北京市土地整理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规定,说明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2.3指导思想2.4编制原则2.5方案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3项目概况从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组成及布置、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施工组织、拆迁安置、投资及进度安排等方面进行介绍。3.1项目基本情况(1)说明项目的具体地理位置,具体到乡镇、行政村,山区项目落实到小流域。无明确经纬度的,则采用GPS进行定位。(2)说明项目的建设性质,包括沟谷河滩、废弃矿区、砂石坑、荒草地整治等类型,建设规模、工期、时序、投资。(3)说明土地整理后的土地利用方向和运行管理单位、模式。(4)山区项目分别说明防洪标准、排水方式和梯田护坎方式,平原项目说明排水沟渠情况。(5)说明土地整治后经济农作物、果林的生产用水量及来源以及供给方式。3.2项目组成及布置(1)项目各地块的平面布局和竖向高程,以及周边地块的毗邻和高程关系。(2)土地整理的作业内容。3.3项目征占地情况按照乡镇级行政权属说明占地类型、占地面积、占地性质。22 3.4土石方工程量及流向(1)说明项目土方整理工作量和客土改良的工程量。(2)分区说明整理挖填土方量和调配方案。(3)重点说明客土改良覆土量和取土场储量。(4)重点说明表土剥离量。3.5拆迁与安置(1)说明项目建设产生的拆迁内容、规模、面积和安置方式。(2)说明拆迁安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3)说明项目拆迁建筑垃圾消纳处理方案。3.6施工组织与施工工艺(1)表土保护、利用方案,取土场、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道路、临时堆土场的布设方案。(2)取土方式。平原项目注意采用浅宽下挖方式取土,山区一般选用台式取土场。(3)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情况。(4)山区项目施工中挖、填、弃工艺中临时措施落实方案。(5)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道路、临时堆土场的布设方案。(6)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相关水土保持管理措施。3.7工程投资与进度安排(1)说明项目的总投资、土建投资、投资构成及来源。(2)说明项目总工期、进度安排,细化说明土方整理、给排水设施、防护措施、植物工程各分项工程的进度、施工季节。4项目区概况4.1自然环境概况(1)山区项目细化介绍项目所在乡镇、小流域的自然环境概况,平原项目可以叙述区县、镇及项目建设区的自然概况。(2)说明项目所处的二级水系。(3)平原区项目说明周边排水河渠和绿化情况;山区项目按照《北京市水利工程名称代码》(DB11/T155—2002)交待项目区所处的小流域名称和编号,周边水系情况。22 (4)项目区与临近北京市地表、地下水源保护地的位置关系。(5)介绍项目区附近的可利用水资源状况。(6)取土场地形地貌、性质、土壤土质、植被等基本情况。4.2社会经济概况(1)说明项目周边村镇人口、交通、主要产业、经济状况。(2)项目周边土地利用和规划发展方向、水利设施情况。4.3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概况(1)根据国家、北京市及区(县)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成果,说明项目区所属水土流失“三区”划分情况。(2)根据北京市和区(县)的最新《水土保持公报》,结合现场调查,介绍、分析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3)说明项目区土壤流失容许值。(4)如项目所在为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果区,须加以说明,并介绍有关水土保持的经验。(5)说明项目周边开发建设项目和小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1主体工程比选及制约因素评价对项目平面布局、竖向高程方案、施工方法与工艺、占地类型及面积、土石方量、损坏植被面积、水土流失量及危害、工程投资等指标进行比选评价,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或认定推荐方案。5.2主体工程占地的分析与评价(1)对项目区占地性质和面积进行评价,项目建设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的比例进行分析与评价。(2)对项目区植被的保护、利用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价。(3)对项目建设对地表排水、排洪体系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5.3对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的分析与评价5.3.1对项目表土剥离和土石方开挖及填筑总量分析评价(1)对项目区可利用表土资源的剥离、利用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价。22 (2)对项目土石方开挖、填筑总量进行比选分析与评价。5.3.2对土石方平衡利用方案的分析与评价(1)分析土石方综合利用的方案,分析多余弃渣是否结合其他项目综合利用或分类堆放为再利用提供条件。(2)对土石方挖填、利用、调配等土石方平衡方案进行时空平衡分析与评价。(3)对挖方可利用程度和利用率进行分析与评价。5.4对项目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的分析与评价(1)对施工工序衔接和施工季节、进度进行分析与评价。(2)对项目施工便道、临时堆土场、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临时设施的布局进行分析与评价。(3)对施工渣、料运输方案的分析评价。5.5对雨洪利用和行洪安全分析评价(1)对项目区水资源利用及雨洪集蓄利用方案进行分析评价。(2)对压占沟(河)道行洪断面的项目进行安全防洪影响评价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评价或引用安全防洪影响评价的结论。5.7水土保持工程界定按照“主导工程、试验排除、责任分区原则”对各项措施进行界定。(1)各类植物措施以及取土场水土保持措施均为水土保持工程。(2)土地整理范围内坡面工程防护措施不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排水措施、坡面生态防护措施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5.8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5.8.1对取土场的分析与评价(1)对取土场选址、占地类型、占地面积、挖掘方式进行分析与评价。(2)对取土场的防护、排水系统设置、植被恢复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价。5.8.2护坡、护岸工程和排水系统的分析与评价(1)对山区项目土地整理区域边坡防护进行安全稳定评价。(2)对护坡、护岸方案生态性进行比选与分析评价。(3)对截排水系统布设进行分析与评价。5.8.3对项目区绿化的分析与评价22 (1)对项目区绿化进行分析与评价。(2)对建设扰动地表、破坏植被临时设施部分的植被恢复设计进行分析评价。5.8.4对项目临时防护工程的分析与评价(1)对施工现场控制扬尘和水土流失的临时覆盖措施进行分析。(2)对临时堆土和施工现场的临时拦挡、排水、沉沙等设施进行分析评价。5.9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明确有无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1)项目建设区包括土地整理范围、取土场以及施工道路、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堆土堆料场等占地范围。(2)直接影响区包括项目建设区外围、沟(河)道上下游,根据项目区地形和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分析确定。(3)用文字、表、图说明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的范围、面积、占地类型、面积和性质等。6.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1)项目分区主要是根据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特点和采取防治措施特点的相似性进行同类划分,同一分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似,具体可以依据地形地貌、施工破坏特点、建设时序、建设方式等确定。(2)主体工程部分可分土地整理防治区、取土场防治区、灌溉排水线性设施防治区等。(3)施工临时设施区包括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施工道路防治区、临时堆土堆料防治区等。7水土流失预测7.1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按正常设计功能,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条件下进行预测。7.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22 从地表扰动情况、施工方法、施工工序等方面进行分析。7.3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及单元(1)预测范围为项目建设扰动面积。(2)预测单元划分依据第六章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进行划分。7.4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按最大不利情况考虑,水蚀超过雨季、风蚀超过冬春风季按一年计算。7.5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土壤侵蚀模数确定和方法水土流失预测参数须通过实测、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类比北京市同类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成果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可借鉴北京市延庆上辛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试验示范基地及其他水土保持科研试验示范小区的成果。须提供现场图片,并说明方法、数据分析过程及结果。对位于北京市五大风沙区或砂石立地条件下土地整理项目需进行风蚀预测,对遇不可抗力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灾害进行预测。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确定(1)项目水土流失防治须达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规定的六项指标,根据国家、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结合项目区地形地貌、气候等特征进行修正。(2)符合本导则规定的北京市土地整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1)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预防为主、保护优先。(2)措施布局全面系统,重点突出。(3)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原则。(4)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与主体工程设计相结合。(5)坚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注重提高经济效益。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及要求在对主体工程设计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和细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根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三道防线”22 划分规定,对位于北京市生态清洁示范小流域的项目按照《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进行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标准不低于原治理标准。8.3.1项目布局(1)合理进行项目平面布局,减少对植被破坏和地表的扰动。(2)合理布设施工临时措施,有效控制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面积的比例。8.3.2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1)山区项目采用阶梯式竖向布置,减少土石方开挖和对原有植被的破坏。(2)开挖作业严格遵循“先拦后弃”的原则,坡脚设置临时拦挡措施或永临结合。禁止向下游倾倒渣土,严禁出现挂渣现象。(3)改扩建项目要与原有相关水土保持设施协调、衔接。8.3.3土石方平衡与取土场选取(1)落实项目区表土剥离、集中堆放、后期利用。(2)禁止在泥石流易发区挖砂取土。(3)注意项目内及项目间的土石方平衡调配利用。(4)取土场采用宽浅式挖掘方式,以便于后期复耕。8.3.4节水与雨洪集蓄利用通过采用下洼式整地、树盘、蓄水坑池等设施进行雨洪集蓄利用,项目区地表径流利用率达到本导则量化指标。8.3.5边坡防护、排水工程(1)对河(沟)道和梯田边坎采用合理的护岸、护坡防护措施。(2)山区项目设置完善的截排水系统,保证项目区排水通畅,符合设计防排洪标准,雨水集中排放口设置消能防护,并与下游自然河道合理顺接。(3)平原项目要保证项目区排水通畅,并与排水沟渠衔接。8.3.6植物措施(1)要确保经济果林下套种豆科植物或农作物对地表进行充分覆盖。(2)加强取土场和施工扰动区域的植被恢复。8.3.7临时防护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临时覆盖、临时拦挡、临时排水、沉沙等措施,控制扬尘和水土流失。(2)土地整理施工避免雨季尤其是在雨天施工。22 8.4工程量计算(1)水土保持工程量根据典型设计的单位工程量进行推算。(2)按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分区列表汇总。(3)工程措施、临时措施按措施类型、规模、定额计量项目的工程量分别列出。(4)植物措施按乔木、灌木、草皮、撒播植草的面积进行统计。8.5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按照“三同时”、“先拦后弃”等原则对工程、植物、临时措施进行安排。9水土保持监测9.1基本要求水土保持监测章节应达到初步设计深度。9.2监测范围、时段、内容和频次(1)监测范围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2)监测时段和内容包括施工前相关背景值的监测,尤其要细化落实施工期间的监测方案、本导则规定的土地整理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相关指标的监测。(3)监测频次为雨季每月至少一次,一年7~8次为宜,遇暴雨加测;对工程大规模土方挖填作业时段进行加测;植物措施每年9、10月进行监测。9.3监测点位的确定监测重点是取土场、施工便道、挖方边坡、临时堆土场等。9.4监测方法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监测,要做到定点观测与调查监测相结合。常采用的有简易径流场法、沉沙池沉积泥沙称重法、简易径流小区法、混凝土框格砖量测法、样方调查法等方法。9.5监测设施、监测设备及消耗性材料确定监测设施、设备、耗材并说明监测设施布设情况。9.6监测成果收集监测过程资料、影像资料并将监测成果向建设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报,雨季提交季度监测报告,对重大水土流失事件进行监测并提交报告,明确监测报告中包括国标中规定的六项防治目标和北京市水土流失防治量化防治目标的计算。22 10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及效益分析10.1编制原则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编制依据、编制定额、价格水平年与基础单价、主要工程单价中的相关费率等与主体工程相一致。不足部分则采用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绿化部分投资主体未明确的情况下,采用最新版《北京市建设工程概算定额》(北京市建设委员会)。材料和苗木价格采用北京市造价信息网公布的市场价格。10.2独立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质量监督费、方案编制费、水土保持监理费、水土保持监测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水土保持技术文件技术咨询服务费等费用。10.3防治效益分析根据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的布局和数量,列表定量计算国标规定的六项防治目标值和本导则要求的防治目标值。10.4水土保持损益分析11实施保障措施从组织领导与管理、后续设计、水土保持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监测、检查与验收和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等方面介绍。按照各方责任规定,落实水土保持防治责任,是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有力保障。12方案结论与建议12.1总体结论明确有无水土保持限制性因素。12.2建议对主体工程施工组织的水土保持要求、主体后续设计、施工单位施工管理提出建议,并明确下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13附件、附图和附表13.1附件22 13.1.1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附件要求(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2)规划、国土、发改委等部门对该项目的意见。(3)弃土、弃渣处理意向或协议。(4)取土、砂石料来源说明或协议。13.1.2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附件要求(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2)规划、国土、发改委等部门对该项目的意见。(3)弃土、弃渣处理意向或协议。(4)取土、砂石料来源说明或协议。(5)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意见。(6)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意见修改说明。(7)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委托书。13.2附图(1)项目区所在的地理位置图。(2)项目区地貌及水系图。(3)项目总平面布置图。(4)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5)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6)项目前位于“三区”划分位置图。(7)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及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图。(8)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9)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图(包括主体设计已有、纳入到水保方案中的典型设计图)。(10)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局图。13.3附表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附表。22 附录B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格式和内容编号:类别:简要说明:项目简述、项目区概述、产生水土流失的环节分析,防治责任范围,措施设计及图纸,工程量及进度,投资,实施意见。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项目名称:送审单位(个人):法定代表人:地址:联系人:电话:报送时间:22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地点占地面积工程投资开工时间完工时间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弃土(石、渣)量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损坏水保设施估算的水土流失量预测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措施及投资工程措施投资植物措施投资临时工程投资其他补偿费投资水土保持总投资分年度实施计划及年度投资年度措施工程量投资编制单位资格证书编号编制人员岗位证书号注1.本表一式五份,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一份留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监督检查依据,一份送项目审批部门作为审批项目依据,一份留方案编制单位,一份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一份留本单位(个人)作为实施依据。2.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按“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中的内容实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并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3.凡此表表达不清楚的事项,可用附件表达。22 附件、附图和附表要求1附件(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2)规划、国土、发改委等部门对该项目意见。(3)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委托书。2附图(1)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图。(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及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图。(4)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5)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图。3附表(1)土石方流向平衡表及土石方流向框图。(2)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总表。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