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13 KB
- 12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湖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调查报告(XX年) “小农水”迎来“第二春”——湖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调查报告
近日,本报记者与湖北省委政研室、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等单位相关专家一起进行了一次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题调查。半个月里,走访了七个县市20多个乡镇50多个村。一路行来,所见所闻越来越强化着我们的印象———如果说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是第一次高潮的话,那么眼下,湖北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第二个春天”正在到来。
多样式投入
XX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湖北抢抓机遇,探索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补充”的投入新机制,效果明显。基层干部对此有个形象的描绘:“政府投入是纤绳,农民用篙着力撑,社会举桨一齐划,小型水利往前行。”记者走访的部分“项目区”,各自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探索和创新。
“以奖代补”激发投入。荆门市、宜昌市、襄樊市、鄂州市等地经市人大通过,出台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以奖代补管理办法》。
地方自筹补充投入。监利县计划筹措资金1.2亿元,分两年对全县354处中小型骨干泵站进行更新改造,目前已投资6571万元,完成25座中小泵站的更新改造任务。
投工投劳参与投入。XX年全省完成农民投工投劳近2亿个工日。当阳市坝陵办事处坝陵村XX年和XX年连续两年投入150万元,维修和硬化渠道25公里。
市场运作吸引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吸引了一些有眼光的企业“捷足先登”。洪湖市湖北昌兴公司将河道、沟渠两边宜林堤坡使用权承包或租赁下来,用于植树造林,获取收入,用造林收入疏浚河道沟渠、整治河两岸环境。群众把这种模式概括成“让你栽上两岸树,帮我疏洗一条河”。监利县采用这一模式,吸纳社会投资达1.5亿元。洪湖市采用这一模式,吸纳社会投资过亿元,疏挖扩洗沟渠450公里,植树200万株。仙桃市采用这一模式,吸纳社会投入8000万元,新栽苗木450万株。
多模式管护
调查中发现,建立推广用水者协会和实行多种管护模式,是一些小农水搞得好的地方的重要经验。
当阳市黄林用水户协会是湖北乃至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一个典型代表。采访中,当阳市委书记袁卫东特别推荐记者到协会看看。该协会成立较早,现管辖两个镇11个村,45个用水小组,1270个用水户。协会主席林文清是个年过五旬的女同志,她向记者介绍说,协会采取争取上级投资与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办法,共筹集300多万元,带动社会和农民投资1000余万元,硬化了2万米的主渠和45893米的毛渠、末级渠。
近年来,全省农民用水者协会如雨后春笋涌现,仅32个大型灌区就组建了1383个,控制灌溉面积851万亩,涉及48个县市区,5064个行政村,参与农户187万户。项目区深入推进受益户共有制改革。重点是明确产权,落实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标准。单户工程产权归农户所有,联户工程产权归协会所有。有效解决了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运行不畅、效果不好”的老大难问题。
目前,全省已探索实行多种用水管护模式。主要模式有:“以林养渠模式”。江汉平原一带大都采用“林水结合”方式疏挖渠道,疏挖后的渠道管护也是以造林收入来作保障。“以渔养堰模式”。用堰塘养鱼的收入来支付一家或几家护塘管水的补贴。远安县普遍采用这种方式。“以库养会模式”。当阳市农民管水者协会都是采用这种管护形式。用水者协会成立之初,集体就无偿地给他们一个水库,一般有两到三百万方水,水库用水经营性收入专供管水者协会人员工资和协会运转开支。“专管员模式”。很多项目区所建水利工程实行专人管护。洪湖市新近出台了《硬化渠道管理暂行办法》及考核评分细则。明确渠道管理以市水利局为主体;建立三级网络:总站总协调、辖区站组织实施、管理员实行专职;按照“3公里聘一名管理员,每年800元/公里”标准落实人员和经费;确保“三无”:“水面无漂浮物、渠道无障碍物、边坡无杂草垃圾”;杜绝“四乱”:“乱占、乱建、乱围、乱垦”。
多方面获益
湖北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除了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外,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都颇有收获。
解决了用水难题,提高了灌溉能力。监利县近两年通过对泵站的更新改造,排灌能力提高了35%,新增受益面积18.5万亩,改善排灌面积146万亩。全省从XX年至XX年先后投入7.77亿元,完成了273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共兴建水源3752处,整修渠道5891公里,改造机电泵站427座,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63万亩。
增加了粮食面积,发展现代农业。当阳市育溪镇曹岗村是水稻种植大村,也是用水大村,由于水渠年久失修,每逢旱季用水量大而不能满足,水费又重,村民种田积极性不高,2003年有300多亩水田改旱地,有近500亩灌溉难的水田成了抛荒田。XX年底开始,通过协会筹资26万元对5000米末级渠道进行了硬化,春季泡田育苗放水时间由原来的7天减少到2天,亩用水量也由150方降到70方,不仅将原来的水改旱的300亩旱地重新恢复成水田,而且500亩抛荒地成了农民的抢手货,全部种上了水稻。资料表明,全省XX年至XX年因投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3730万公斤。
减轻了经济负担和劳动强度,增加了农民收入。远安县旧县镇徐家庄村支书徐发森介绍,全村2400亩水田,全部通水,全部支斗垄毛渠用水泥砌成了U形槽。过去每亩田要收水费60多元,现在只收几元钱。过去因种田水拖累,很多劳力不敢外出打工,现在种田轻松多了,老人和妇女完全可以拿得下来,青壮劳力都外出挣钱去了,农民的收入一户增加几千上万元。该村五组农民程正义说:“过去种田最麻烦的是守水,守水就像守病人一样,从耕到收,一百多天,平均两三天要守一回水,经常夜里守着,生怕水来了自己田里没进水,现在完全不用操水的心了。”他家3口人,种4亩地,年种田纯收入2000元,自从水的问题解决后,他开始了第二职业养猪,每年出栏上百头,年收入四五万元,去年花了20万元盖了一栋漂亮的小洋楼。有关方面统计,近年来全省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而增加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元。
节约了水资源,美化了生态环境。当阳市黄林用水者协会主席林文清和京山县罗店镇农民用水者协会会长赵华都说,过去从水库放水,一个星期流不到渠道末端,最远的地方要流半个月才到,误农时误农事。现在一开闸,一两天就能流进最远的田里。农民兄弟告诉我们,因为渠道修好了,水路通畅了,生活用水干净多了,畜禽饮水安全多了,鱼也多起来了,鸟也飞过来了,整个环境都美起来了,连空气也清新一些了。
减少了社会矛盾,改善了干群关系。宜昌市XX区副区长易仁和介绍,原来为用水引发的社会矛盾很多,与土地纠纷形成两大上访热点问题,现在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解决了很多困难和问题,这方面的上访案例少多了。一同调查的省财政厅农业处副处长王怡多年分管小农水项目,跟乡村干部和老百姓特熟悉,一见面农民就端茶倒水切西瓜,连声说着感谢的话。我们由衷感叹:只要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就会拥护你喜欢你!
任重道远“小农水”——湖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调查报告
湖北的小型水利设施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受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完善,形成“先天不足”;加上运行已40多年,因管护主体缺位、管理经费不足,工程老损严重,又形成“后天失调”,导致工程效益日益衰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北两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建议”,从8000余件“建议”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八大重点议案之一。
蓄水能力下降排灌效益衰减
从调查结果看,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是一个普遍现象。一是工程蓄水能力大幅下降。全省各类蓄水塘堰大都淤积,总蓄水能力下降了40%左右。以京山县为例,全县3.7万余口塘堰从原蓄水能力近亿方降至6000万立方米,下降了37.2%。二是渠道灌溉能力大幅萎缩。田间灌排工程淤塞严重、灌排效率衰减50%以上,全省渠系水利用系数在0.5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数在0.4左右,有的渠道甚至失去灌溉功能。阳新县80%的渠道淤塞,其青山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5.7万亩,现仅灌溉3000亩。三是泵站排涝能力日益衰减。全省拥有电力排灌固定泵站18491座、219.48万千瓦,排涝面积988.51万亩,灌溉面积1463.89万亩。但是,绝大多数排灌泵站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设备运行近30年之久,90%以上的机电设备已严重磨损老化,全省泵站设备完好率不足50%,每年只能勉强维持运行,效益退化日益突出。
上面各搞各下面难整合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需求量大。湖北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总投资140亿元,目前各方投资加起来只完成7.87亿元,仅占5.6%,按此投资规模,完成全部规划任务尚要几十年的时间。中央财政对湖北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近四年虽逐年增加,由于投入小,基层干部说“春风给牛抓痒痒———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省级财政投入增长乏力。近几年来省级财政虽已尽力,但加大投入有限。湖北绝大部分县市区是吃饭财政,加之近几年重点工程建设地方配套任务很重,很难拿出更多资金用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XX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89个项目,全省市县财政投入仅620万元,且主要集中在武汉、宜昌等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地区。
建设投入分散,各自为政,整体效益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是当前突出问题之一。一是“投入渠道多,都是各搞各”。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渠道,有水利本身的,有财政和水利结合的,还有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等。由于部门间的各自为政,工程规划及布局上缺乏统一考虑,建设投资标准也不一致,造成农村小型水利建设难以形成合力,整体推进难度大。二是“上面各搞各,下面难整合”。虽然有一些很好的整合探索,但总体来看,整合难度大。
体制机制运转不畅的首要原因是管理主体缺位。大中型水利工程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管护,大部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基本上是有人用、无人管,特别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后,农村土地由集体经营转变为农民分散经营,已建成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产权归属不明确,国家、集体、受益户三者的职责和义务没有明确的界定,工程建、管、用三位脱节。加之各地长期存在重建轻管、重大轻小、重枢纽轻配套的意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放了羊”,“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
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投入方式
采访中,省财政厅副厅长王华新反复强调,这次财政部、水利部决定在继续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集中资金投入,连片配套改造,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机遇难得,要倍加珍惜。要使每一个重点县经过若干年建设,基本完成县域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基本实现“旱得灌、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
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突出问题的根本途径主要还是“两靠”,一靠政策,二靠投入。现阶段国家对农村小型水利事业的发展应承担起投资主体的作用,中央和省级财政应逐步加大投入规模,扩大投资比例,建立起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政府投入机制。但仅靠中央和省级投入是不够的,要充分调动地方和基层积极性,要充分调动农民尤其是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积极性,要充分调动企业和部门积极性,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和大市场积极性,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多元化投入新机制。
调整投入方式是为了加快小农水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周希祥认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给我们以启发和示范,投入方式也要实现“四个转变”: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要集中财力办大事,“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在资金投向上,优先安排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卡脖子”工程和“最后一公里”工程;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
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荆门市委常委、市长助理胡道银认为,规划要走在建设前面,建设要依据规划开展。当前要突出抓好县级农村水利综合规划,特别是小型水利重点县和专项工程建设县的水利综合规划,这是一项打基础、增后劲、管长远的工作。通过规划,既要达到摸清情况、统一认识、指导和规范工作的目的,更要起到协调相关部门、调动全社会积极性、整合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制定规划要做到科学与实用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综合与专项相结合、群众与专家相结合、水利部门和有关部门相结合。还要体现层次性、照顾多样性、保持连续性、实行渐进性。规划制定后要提请政府或人大审查审批,形成权威性、法定性、长期不变性,不因领导意志而更改,不因部门利益而更改,不因班子变换而更改,确保“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
“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是整合项目资金的形象说法,“整合是做乘法,不整合是做加法”是基层整合的实践体会。一是以县级为平台整合。调查组认为,从最上面开始整合最好,但体制决定很难;从最基层整合也行,但作用不是太大。县级是个结合部,既承上又启下,既指挥又操作,既接收来自中央、省两级的项目与资金,又负责落实到乡村两级,本级也有项目投资的能力,在这一级整合可行而有效。二是以规划为先导进行整合。三是突出重点、突破区划进行整合。要突出水利建设重点县的整合,优先安排农业增产增收潜力大、示范作用显著、前期工作充分、群众积极性高的区域,打破行政区划,集中连片推进,形成规模效应。四是坚持五句话原则进行整合。“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五是搭建平台、创新方式进行整合。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立必要的投资会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资金统一管理制度,掌握整合的主动权。要创新管理方式,重点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尤其是创新评估验收办法和资金使用办法。
创新管护机制构筑服务体系
调查中,基层干部和群众提出: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要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护长效机制。省水利厅厅长王忠法说,要切实改变以前建管用分离、所有权模糊、管理权缺位、使用权混乱的局面,积极探索制定出不断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应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变化、切合实际、职责明确、便于操作、农民接受的工程建后管护长效机制。要在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乡镇水管站改革、水价改革的基础上,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构筑新型农田水利工程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建立群管为主、专管为辅、专群结合的新型农田水利服务体系网络,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管理、产权受益户共有制和“以林养渠”“以鱼养塘”“以库养会”“专兼职管护”等有效模式。二是要在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和水费计收机制上下功夫。三是要在建立工程运行管护行业标准上下功夫。
摘自:湖北农村水利网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亚市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管护验收实施方案
- 土地平整_农田水利_道路__设计说明书实例
- 水务局关于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情况调查报告
- 水务局农田水利工作总结
- 水务系统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
- 水土保持局xx年上半年农田水利工作总结
- 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潜力分析(肖亚楠)
- 河北省围场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潜力分析(肖亚楠)
-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xx农田水利建设
- 湖北省xx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总结
- 湖北省应城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实践与建议(杨火明)
- 湖北荆门调查:税费改革后的农田水利困境与对策(罗兴佐)
- 湖北襄樊市三道河灌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调研报告(魏育高 朱开际)
- 积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 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实施状况自查报告
- 部队支援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仪式上的表态发言
-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再上新台阶
- 2017-2018年度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