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97 KB
  • 6页

湖北省应城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实践与建议(杨火明)

  • 6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湖北省应城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实践与建议(杨火明)  一、应城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应城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XX市西南。市境处在汉北河以北陨水之西。东以陨水与云梦县为界,东北和安陆毗邻,西部同天门市、京山县接壤,南与汉川市相连。辖10个镇、5个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良种场。全市总人口67.6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7.05万人。耕地面积56.4万亩,其中:水田46.61万亩,旱地9.79万亩。   XX年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相继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灌区渠系整治配套和骨干泵站维修改造。根据上级小农水项目申报要求,我市先后申报了汤池镇小农水试点工作,三合镇伍山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渔子河西干渠末级渠系配套整治工程、杨岭小农水民办公助工程、短港灌区西干渠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工程5个项目,共投资1288.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87万元,省财政补贴216万元,市级财政补助80.1万元,群众投劳自筹805.6万元。完成了汤池镇、三合镇、杨岭镇、城北办事处34个村,3.9万人,耕地面积5.6万亩项目区范围内的渠道整修45.3公里,渠道衬砌1.2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200处,疏浚田间沟渠23.3公里,机站台渠整治清淤4.2公里,开挖改造塘堰35口,加高培厚港坝1处,改造泵站3座,更换水泵、变压器、电机各3台,输电线400米。增加灌溉面积9361亩,改善灌溉面积18352亩。XX年申报的短港灌区西干渠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已动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为渠道整修1000米,渠道衬砌4800米,渠系配套建筑物154处,更新改造泵站2座,维修溢洪坝4处,疏浚田间沟渠20000米,新建塘堰14口,整个工程预计XX年4月竣工,可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1300亩,改善灌溉面积2500亩,增加补灌面积300亩,年新增供水量50万方。同时,市级财政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投入力度。XX年—XX年,市财政连续三年将农村机泵站更新改造工程项目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工程之中,投资500万元,乡镇自筹58万元,完成了全市77处农村机泵站的维修改造任务。全市受益面积达19.5万亩,其中排涝面积8.86万亩,年均可增加经济效益520万元。XX年—XX年,市财政又列支160万元,对田店镇、杨河镇、三合镇、陈河镇、杨岭镇、汤池镇、城北办事处7个乡镇的19座小型水库的溢洪道进行了扩挖。XX年投入60多万元对赛湖副坝实施护坡加固,在当年抗御超历史洪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XX年投入500多万元对赛湖水系实施了综合治理。 二、取得的经验 1、多渠道筹集资金,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XX年以来,应城市不等不靠,依靠改革创新,激活民资兴水利,建设了一大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是利用社会捐资。如东马坊办事处程西村利用XX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组支助12万元,新建饮水工程解决该村2180人的饮水问题;郎君镇鸭棚村接受在外人员捐款10万元,对染匠湾前一口25亩的当家堰进行了扩挖改造。二是“一事一议”筹资。如郎君镇程谢村通过“一事一议”,群众自愿出劳5000个,出资1.1万元,采取人机结合,对2口“锅底堰”进行了改造扩建,增加蓄水2万方。三是利用农村改革,拍卖各种产权收取承包费用于水利建设。如:陈河镇拍卖沿渠沿堤沿路林网、塘堰水库养殖、机泵站承包经营权等方式筹集300万元投入水利工程建设。四是制定激励机制,落实以奖代补政策。我市制定“每新增1万方蓄水,市补助1000元,鼓励农民开挖当家塘堰、清淤疏浚沟渠。今年又加大补助力度,省、XX市及本级政府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按照“一事一议”筹资总额的三分之一实施奖励。近三年来,市财政拿出100多万元对乡镇塘堰挖改和渠道清淤兑现了以奖代补资金。 2、妥善处理具体问题,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一是在处理沟、路、渠占地问题上,凡村里有预留机动地的,用机动地补偿被占用土地农户;村里没有机动地的,通过召开群众大会研究制定土地调剂方案,使占用土地补偿问题得到合理解决;或用沟路植树、塘堰养殖承包权置换工程占地的方法,即让被占地农户承包经营收益等于或若大于被占用土地收益。二是在处理沟路渠修复清除树木问题上,对原树木承包者给予优先承包权,同时进行延期补偿;不愿继续承包的,从他人承包费中给予合理补偿。 3、推行承包租赁经营,落实管护责任   对于有较稳定水费收入的排灌泵站、小型水库,大力推行租赁承包经营,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市水利局将水利部门管理的周大泵站,租赁给陈河镇村民周俊明管理经营,目前泵站运行管理良好;八斗山电站租赁给田店镇李海林老板管理经营,起到了“双赢”的效果;乡镇管理的集体泵站和小型水库65%左右采取租赁、承包、拍卖等形式转让经营权,走以水养水的道路,发挥出了小型水利工程的最佳效益。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村“两工”全面取消,投入渠道减少,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在当前农民收入水平总体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农民尚没有能力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目前,农村青壮劳力大都外出打工,老弱病残在家种地,看管孩子,靠打工子女寄钱回家维持生计。农村“一事一议”的筹资投劳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同时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公益性较强,受益管护的主体不明,多数群众存在不同程度的等、靠、要的思想,缺乏足够的积极性来改善自己的生产条件。   2、财政补助比例偏低,增大了农民筹资投劳难度,影响了工程顺利实施。   目前我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补助比例为总投入的30%—40%,不分项目大小和类型,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捆绑使用,统筹安排。这个补助比例与当前国家实施的其它支农项目比较,补助份额偏低。同样是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项目无偿资金投入高达80%以上。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农民自筹不足比例偏高,影响了农民自筹投资小型水利设施的积极性。   3、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现象普遍,有人用无人管问题突出。   当前利用的农田水利设施多数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至今已运行40多年,老化破损严重,加之市、镇、村财力困难,缺乏必要的维修改造资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多数处于“农民管不了,集体管不了”的境地,主要骨干设施出现险情,市里采取临时除险措施予以解决,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病医脚”,没有彻底根除险情隐患。另外,还有社会治安方面的原因,使得泵站设备、输电线路时常被盗。 四、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   1、政府应逐步加大各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受益面较广,具有较强的公益性,难以有直接收益,政府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切实增加财政支持力度。同时,要区别不同情况,制定市属重点水利工程和镇、村水利工程的补助比例和地方配套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2、要因地制宜地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主体缺位,产权不清晰,工程老损失修,效益急剧衰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近年来,我市各地积极探索,在小型水利工程开发利用管理上,创造了一些体制机制创新的好典型、好经验,虽然树了典型,但不是普遍开花。各地要继续大胆实践,积极推进以租赁、承包、拍卖、股份合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种“民建、民用、民管”的群建群管模式,理顺管理体制,激活运行机制,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使小型水利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服务、保障作用。   3、大力加强农民用水协会建设。为有效解决当前集体建设和管理农田水利设施“缺位”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各类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充分发挥用水户协会组织发动,投工筹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强力推动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