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50 KB
- 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策暁摘要:空气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东西,在人们的日常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迅速发展的工业却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使得我国大气污染愈发严重。因此,治理大气污染成为亟待解决和完成的任务,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大气污染治理中仍存在着众多问题。本文结合大气污染治理的形势,着重分析了目前大气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策略。面临着经济和工业迅速发展的背景,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正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再加上城市人口与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提高环境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必须重视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还地球以美好的蓝天。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问题;策略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引言:近年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使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应当加强烟气污染物治理、颗粒污染物治理以及气态污染物治理等新时期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不断提高空气质量,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1、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产业的发展现状大气污染治理产业是指为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清理等方面提供设备和
服务的行业,主要是进行大气污染物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项日“福建省节能环保产业技术与装备发展研究”(2012R0046),福建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福建省环保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图研究”。的“末端治理”。近些年,我国对犬气污染治理越来越重视,人气污染治理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形成了产业竞争格局,产业成熟度在不断提高。据有关研究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产业规模已经接近千亿元,并JL总量以较好的势头保持增长。大气污染治理产业链分析:根据领域层面来区分,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分为脱硫、脱硝、除尘三人领域。近几年随着汽车使用量的急剧上升,汽车尾气对大气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尾气防治也逐渐在大气污染治理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大气污染治理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脱硫、除尘、脱硝、尾气污染治理领域的设备和原料产业,下游主要是相关领域的主要运营产业(见图1)。“十一五”规划期间,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发展脱硫领域,电力脱硫设备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得到发展,市场达到一定程度的饱和状态,未来脱硫领域的重心主要是对现有的火电脱硫机组进行改造或重建火电机组,“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有望成为该领域的主要发展模式。“十二五”期间,大气污染治理的重心转向脱硝领域,脱硝设备及其运营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高峰期。图1大气污染治理产业链2、大气污染治理的形势2.1在控制常规大气污染物方面有很大进展据调查与分析,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等常规性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了有效地控制。2・2大气污染类型变化,灰霾等问题愈发严重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的大气污染类型正从煤烟型污染向机动车尾气污染类型转变,并且暂时出现了两种类型并存的局ihi;另外,区域性灰霾天气和光化学污染H益突出,尤其是京津冀、珠三角以及长三角等区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最为严重。最后,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各个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而工业企业的外迁,同样影响了农村的环境质量。2.3非常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大,治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氮氧化物、细颗粒物(PM2.5)、挥发性有机物以及大气重金属等非常规性污染物的排放量显著增加,给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3、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3・1重视减排数量,忽视质量管理外界大气不仅影响着环境质量,更是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而且很多时候一次污染物的排放会产生二次污染。然而,在目前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注重的是减少一次污染物的排放量,而不是把减轻污染物的损害程度作为重点,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3・2相关法规不健全,执行和监管力度不够首先,虽然我国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法规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仍然不完善,比如缺乏有关颗粒物等污染物的防治法规。其次,由于部分政府有关环境质量的约束机制和动力机制的缺乏以及经费和条件的限制,
对大气环境的监测和执行受到了很大影响,监管和执行力度亟待加强。最后,在部分领域如机动车污染、扬尘污染等防治方面的管理机制仍不健全。3・3属地模式的环境管理,降低了管理效率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呈现出区域性特征,而属地模式的管理方式阻碍了区域间的合作。一系列大气污染治理策略的提出,关注到了政策的可行性与持续性,部分减排政策有待完善与健全。2.4空气质量监测能力不足,没有及时公开环境信息目前,我国的空气质量监测和统计基础十分薄弱;部分项目的监测指标不够齐全,比如缺乏吴氧、细颗粒物等项日的指标;不能有效地控制一1些数据质量,使得对大气污染情况的反映程度不够全面;部分城市人为地“操纵”环境质量的相关监测数据,严重影响了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4、大气污染治理的策略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我们可以借鉴沧州渤海新区的“四大工程”来实现,包括深度治理工业企业、治理建筑工地的扬尘、防治运输扬尘以及建立绿化丁程这四个方面,从控制污染源方面与防止污染物的传播方面治理大气污染。3.1限期治理工业污染源,实现工业企业的深度治理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监测和检查节能热力企业屮冇关机械设备,保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另一方面,处理好锅炉
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在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中,制定好治理方案,安装好治理设备,尽可能地提高治理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4.2控制燃煤源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建筑工地扬尘的治理第一,拆并、改造分散的燃煤锅炉。针对热电联产覆盖范围内的锅炉,尽可能地实现并网;第二,全面落实相关规定。防治好施工工地的扬尘污染,还可在采取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硬化并清洁工地的主要道路等措施。4.3防治机动车尾气,实现运输扬尘的防治国家可以采用简易工况法来实现对机动车的尾气治理,定期检验机动车的排气污染;此外,通过黄绿标制度來管理机动车,保证行驶在路上的只有满足标准的车。4.4扩大绿化面积通过扩大绿化面积,更大程度地吸附空气中的飘尘等人气污染物;整治好河流,实现林网、水网以及路网的融合与统一。4.5健全大气污染的法制建设,加大监督和执行力度通过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具体地规定好行为规范、法律责任等;加大执法与监督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给环境造成巨大污染的企业进行严肃的处理。结语:总而言Z,面临着大气污染如此严重的情况,国家和企业都应该重视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改止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健全大气治理的政治、法律和经济体系,不断提高空气质量。参考文献:[1]张世秋•通过制度变革推进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的防控与管理[J]・环境保护,2012,06:73-76.⑵宁淼,孙亚梅,杨金田•国内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模式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05:11-18.[3]徐静,李然,李理,贾黎春•高职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课程教学改进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5:79-81.[4]施明?F,周留煜.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概况及防治对策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2,04:62-69.[5]徐健,冯涛•大气污染的几大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1:125+127.[6]陈健鹏,李佐军•屮国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与存在问题及若干政策建议[J]•发展研究,2013,10:4-14.[7]宋海鸥•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支撑及其实施[J]•重庆社会科学,2013,05:30-36.[8]王春玲,付雨鑫•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困境与政府路径研究一一以兰州市为例[J]•生态经济,2013,08:144-14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跨界环境污染治理分析——基于合作博弈模型
- 基于计算实验的第三方污染治理行为演化研究
- 乡镇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情况汇报与乡镇生猪屠宰管理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合集
- 油烟污染治理通告
- 公司民主生活会个人剖析材料与公司污染治理工作总结合集
- 农村生活污染治理现状及支付意愿探究
- 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探析
- 城厢区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 城市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对策和措施探讨
- 大型电力企业污染治理型营销策略
- 城市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对策和措施
- 地方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策略
- 基于水环境污染治理绿色GDP核算体系探究
- 墾區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模式探討
- 对当前天津市水污染治理的探析论文
- 我国城镇水污染治理技术探析
- 扬尘污染治理和文明施工综合整治方案
- 环境污染治理集体理性与责任强制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