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2 MB
- 14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言1、项目背景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现辖8个镇、157个行政村、19个居委会、55.2万人。全县土地面积1264km2,其中平原圩区460.1km2,丘陵山地803.9km2,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较复杂。随着南陵县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2010年中铁芜湖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南陵县建设委员会共同编制了《南陵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年)》,新版总体规划的城市规划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大。本次工程涉及的后港河保护的范围为城市规划范围内,并已进行开发建设,但现状缺乏防洪工程,防洪标准低,仅为2~3年一遇。频繁的洪涝灾害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本片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水患已经成为制约本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已把“加强中小河流治理作为国家公共服务重点工程防洪减灾的重要内容和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200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各地要加快编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增加建设投入,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引导地方搞好河道疏浚。”为保护南陵县城东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尽快提高工程区防洪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洪灾损失,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实施后港河河道整治工程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2、前期工作情况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由南陵县水务局投资建设,项目于2015年8月12日经南陵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投资[2015]205号文批复立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后港河洪家坝以下3.23km长的河道疏浚,后港河左岸1.8km的堤防加高倍厚,左岸600m护坡的拆除重建以及洪家堰坝拆除重建等工程;总投资4101万元。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国家环保法规,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批制度。为此,2016年8月29日,南陵县水务局委托宁夏智诚安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单位在进行现场踏勘后,经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识别、环境现状监测和环境影响预测后,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本项目技术评价路线见下图: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图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表具体过程如下:◆2016年8月29日,宁夏智诚安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受南陵县水务局委托,承担《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工作。◆2016年9月1日,该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在南陵县环境保护局网站上发布。◆2016年9月,根据项目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确定评价思路、评价重点及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2015年9月,委托合肥海正环境监测有限责任公司对项目区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2015年9月12月,项目课题组根据分工进行各专题编写、汇总,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并论证其可行性,得出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结论。◆2016年9月19日,该项目环评第二次公示在南陵县环境保护局网站上发布。◆2016年9月15~20日,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入宁夏智诚安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审核程序,经校核、审核、审定后定稿送审。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本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1)建设项目所在地周围的环境质量现状;(2)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等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3)施工过程中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4)施工过程中临时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项目的建设与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的相符性;(6)本项目的正效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区域防洪规划,符合南陵县城市总体规划,符合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项目实施后对可提高后港河的防洪标准,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巨大;被调查公众均支持项目建设;工程拟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总体可行,在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对环境的影响较小;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1总则1.1编制目的和评价原则1.1.1编制目的通过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调查清楚项目建设前的环境现状,预测工程对区域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环境噪声、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进行论证,提出防治污染和减缓环境影响的可行措施,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指导工程环保设计、工程施工期环境管理及工程环境管理,提交《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将作为项目可行性的依据之一。1.1.2评价原则本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坚持河道治理建设与环境保护在时空上的协调永续发展。(2)因地制宜原则,河道生态治理过程应根据两侧土地利用性质和环境保护目标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布置。(3)实用性原则,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项目实施环保措施提供指导性意见。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4年4月24日修订,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8年2月28日修订,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5年8月29日修订,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6年10月29日公布,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修改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5年4月24日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6年7月2日修订,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7)《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2013年9月10日;(8)《关于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环境保护部,2013年9月13日;(9)《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015年4月2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0年12月25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98年6月10日;(1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年10月15日;(1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18日;(17)《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发【2005】39号;(18)《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6】31号文;(19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6年3月25日修订;(2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2015年3月19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21)《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07号文;(2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28号文,2006年3月18日;(23)《全国生态保护纲要》,国务院,2000年11月;(24)《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的公告》2012年第51号,环境保护部公告;(25)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部,2013年11月14日;(26)《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皖政(1999)53号);(27)《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安徽省人民政府,2003年3月;(28)《关于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若干意见》,安徽省环保局环监[2002]46号文;(29)安徽省环保局环评[2006]113号文:“印发《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化的规定(试行)》的通知”,2006年6月;(30)《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0年8月;(31)《安徽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安徽省人民政府,2012.3.15;(32)《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安徽省人民政府,2013.12.30;(33)《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安徽省人民政府,2001.7.28。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2评价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国家环保部,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国家环保部,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原国家环保总局,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国家环保部,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国家环保部,HJ19-201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1.2.3项目相关文件(1)《安徽省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南陵县水务局提供的相关资料;(3)委托书,南陵县水务局;(4)南陵县环保局标准确认函。1.3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1.3.1评价工作等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进行评价等级划分,本项目属非污染生态类项目,确定水、噪声、大气、生态环境和地下水评价等级具体如下:(1)地表水环境施工期可能影响水体的污染主要为施工机械含油冲洗废水、施工场地的污水等;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回用,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防渗旱厕,由附近居民清掏用作农家肥,污水零排放。后港河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标准,依据HJ/T2.3-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中工作等级划分,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表1.3-1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据表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³/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一级二级三级地面水域规模地面水质要求地面水域规模地面水质要求地面水域规模地面水质要求<1000简单----中、小Ⅰ~Ⅳ(2)声环境本项目对声环境影响主要是施工期暂时性的施工机械噪声,项目所处区域为2类标准适用区,因此确定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3)大气环境施工期对大气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间料场、堆土场、施工裸露区域和施工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及车辆尾气排放等会对局部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扬尘主要成分是砂石和灰土,主要污染因子为TSP等,颗粒的粒径度较大,扬尘大部分落在作业区附近,施工期内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施工期结束,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将消失。施工期河道疏浚底泥堆场可能会有轻微恶臭产生,但其影响是局部和轻微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有关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以及工程所在地环境特征(地形相对较为开阔平坦)情况,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三级,主要进行环境空气影响分析。(4)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别依据见表1.3-2。表1.3-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km2~20km2或长度50k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本项目所在地南陵县为一般区域,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为0.0914≤2km2,因此确定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5)地下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项目分类可知,本项目属于Ⅲ类建设项目,所处区域属于不敏感区域,根据地下水评价等级划分要求可知,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表1.3-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判据一览表项目类别环境敏感程度I类项目Ⅱ类项目Ⅲ类项目敏感一一二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综上,本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如下:表1.3-4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环境因素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三级三级二级三级三级1.3.2评价重点(1)施工期评价重点施工期评价重点为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重点评价施工废水对后港河水质的影响,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疏浚底泥恶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堆弃土、底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的建设与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的相符性以及工程施工对社会环境的影响。(2)运营期评价重点运营期评价重点为本项目的正效益。1.4评价范围和评价因子1.4.1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施工场地两侧200m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临时底泥干化场地周边300m范围及周边环境保护目标。(2)地表水:地表水评价范围为后港河治理段全线。(3)环境噪声:环境噪声评价范围为施工场地周边200m范围内及声环境敏感点。(4)生态环境:后港河治理段沿线两侧500m范围。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社会环境:南陵县。1.4.2环境影响因素识别(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施工造成的水污染: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含有冲洗废水。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期扬尘、施工机械尾气以及底泥干化场恶臭。施工噪声:分析施工机械设备运行造成的噪声污染。固废:主要是施工渣土方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社会环境:由于河道工程施工等,增加了车流量,对当地居民的交通出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施工准备期,拟建工程征地涉及到永久性和临时性占地,从而产生征地拆迁的影响。(2)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运营期水质变化:由于河道疏浚造成后港河水流条件的改变,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能力也发生变化,污染物消减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改善,对后港河水质的改善有明显的作用。陆域生态:主要为工程范围内陆域植被和施工区域、堆弃土区生态恢复等。社会影响: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完成后,区域将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区域防洪除涝能力大大增强。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见表1.4-1。表1.4-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表环境类别环境影响施工期运营期占地堆土材料运输机械作业水环境地表水文地表水质●大气环境施工扬尘●●●汽车废气●●底泥恶臭●●环境噪声施工噪声●生态环境陆域生态●●●□水生生态●□水土流失●●□景观●●●□社会环境经济、就业○□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利、农业□生活质量□备注:□/○表示长期/短期影响,涂黑/白表示不利/有利影响,空白表示无影响。1.4.3评价因子评价因子包括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见表1.4-2。表1.4-2评价因子一览表序号环境因素现状评价因子预测评价因子施工期营运期1地表水环境pH、SS、BOD5、COD、总磷、总氮、石油类SS-2大气环境PM10、SO2、NO2PM10-3环境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等效连续A声级4底泥环境pH、Pb、As、Cr、Cu、Ni、Zn、TN、TP、Hg-1.5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标准经南陵县环保局确认,本次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如下标准:1.5.1环境功能区划(1)地表水:后港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2)环境空气: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规划为二类功能区。(3)环境噪声:评价区域声环境规划为2类功能区。1.5.2环境质量标准(1)后港河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水质标准,见表1.5-1;(2)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NH3、H2S参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见表见表1.5-2;(3)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跨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及快速路两侧执行4a类标准,见表1.5-3;(4)土壤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见表1.5-4;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标准,见表1.5-5;(6)底泥评价执行GB4284-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见表1.5-6;表1.5-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项目pH石油类CODBOD5氨氮TPTNSSⅣ类6~90.53061.50.31.530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SS参照执行《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三级标准表1.5-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μg/m3项目SO2NO2TSPPM101小时平均浓度500200--24小时平均浓度15080300150年均浓度604020070依据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项目NH3H2S一次值0.20.01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表1.5-3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标准标准值,dB(A)昼间夜间《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605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7055表1.5-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kg项目pH铅锌总铬镉镍砷汞二类6.5≤pH≤7.5300250岸地2000.3050旱地250.50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表1.5-5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项目pH总硬度砷氯化物挥发酚六价铬氟化物硫酸盐氨氮Ⅲ类6.5~8.54500.052500.0020.051.02500.2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表1.5-6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单位:mg/kg干污泥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铜及其化合物锌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上50010001000751000200依据《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1.5.3污染物排放标准(1)本项目施工期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回用;未接管区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防渗旱厕,由附近居民清掏用作农家废水,污水零排放;接管区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具体限值见表1.5-7;(2)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底泥堆场恶臭污染物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44-93)二级标准;标准值见下表1.5-8;(3)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见表1.5-9。表1.5-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单位:mg/L项目pHSSBOD5CODTP氨氮三级标准6~94003005004——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5-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单位:mg/m3项目SO2NO2TSPPM101小时平均浓度0.500.20--日均浓度0.150.080.300.15年均浓度0.060.040.200.07依据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项目氨硫化氢二级标准1.50.06依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44-93)二级标准(厂界标准值)表1.5-9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1.6环境保护目标1.6.1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现场调查及向有关部门咨询,治理河段未有污水排放口。南陵县家发镇自来水厂在后港河上设有饮用水取水口,取水口位置桩号为HG35(5+320)。南陵县家发镇新建自来水厂位于南陵县家发镇滨玉村,设计供水规模为5000吨每天,日实际供水量为1500吨,取水水源为后港河,覆盖行政村6个,供水人口约1.5万人。根据《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水源一级保护区:自取水口上游500米至下游200米的水域及其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二级保护区:自一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3000米的水域及其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结合设计方案可知,后港河堤防加培段(C4+300~5+000)段位于南陵县家发镇自来水厂取水口水源一级陆域保护区范围内;而后港河疏浚段桩号为HG5+050~8+281,属于后港河另一分支河道,与后港河主河道交汇处桩号为HG5+050;位于南陵县家发镇新建自来水厂取水口下游300m处,不在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但后港河疏浚段有部分段(HG5+050~5+300)位于水源一级陆域保护区范围内。1.6.2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考虑沿线两岸200m范围以及临时工程周边300m范围内敏感保护目标。环境噪声保护目标:与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相同。施工期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见表1.6-1及见图1.6-1~图1.6-4。表1.6-1施工期主要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位置规模保护级别地表水后港河——小型河流执行GB3838-2002Ⅳ类标准南陵县家发镇自来水厂取水口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自取水口上游500米至下游200米的水域及其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二级保护区:自一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3000米的水域及其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饮用水源空气联城村河道西侧53m680人GB3095-96二级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滨河墈河道东侧42m257人徐家桥河道北侧55m188人南陵经济开发区廉租房河道西侧48m1200人声环境联城村河道西侧53m680人(GB3096-2008)中2类滨河墈河道东侧42m257人徐家桥河道北侧55m188人南陵经济开发区廉租房河道西侧48m1200人临时施工场地周边300m范围内均为空地,无环境敏感保护目标。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C0+0001#施工场地护坡工程段C0+600堤防加培段滨河墈联城村C1+100图1.6-1堤防加培段(C0+000~1+100)、护坡工程段(C0+000~0+600)周边环境现状图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C5+000C4+300上游500m处堤防加培段新发镇自来水厂128m疏浚段HG5+300198m自来水厂取水口下游200m处疏浚段HG5+050图1.6-2堤防加培段(C4+300~5+000)段周边环境现状图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HG5+0502#施工场地河道疏浚段底泥干化场临时堆土区南陵县经济开发区廉租房3#施工场地HG8+281洪家堰坝拆除重建B8+304图1.6-3河道疏浚段(HG5+050~8+281)段以及洪家堰坝拆除重建处(B8+304)周边环境现状图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护坡、堤防加固工程段堤防加培段河道疏浚段洪家堰坝拆除重建图1.6-4后港河河道治理工段总体环境现状图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工程概况2.1河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1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防洪工程现状2003年南陵县城完成了城市防洪规划,规划的县城防洪工程措施为分区设防,即分为老城区、开发区和城东区三片设防,三片的防洪工程措施分别为:老城区利用现有的后港河右堤、漳河左堤防(防洪墙)局部加高加固;开发区西部利用上港机耕路、南部利用318国道防洪,北部废除西隔堤,对后港河右堤上港精米厂~张家墩段进行加高加固,使之与老城区后港河右堤连接后,与漳河左堤形成封闭的防洪体系,这样老城区与开发区合并成为同一防洪保护区;城东区东以205国道、南以318国道以路代堤防御洪水,西部防洪工程措施为沿老205国道和漳河右堤新建防洪墙,南坝圩堤加高加固。南陵县城的防洪除涝设施建设除新增规划区外,其它基本已经完成。后港河干流穿南陵县城,后港河右堤已在上轮城市防洪建设中进行了加固;现状后港河左堤南陵自来水厂至后港河口长约4.4km为土堤,堤顶高程13.55~15.73m,顶宽3~8m,内外坡均为1:2~1:3。后港河在桩号3+860处有一跨河橡胶坝,底板高程5.8m,坝顶高程10.3m,正常蓄水位为10.3m。后港河在南陵自来水厂附近分为南北两支,为山区型河道,均未经过系统治理,其中,南侧后港河在洪家坝段上游右岸约有1.2km堤防。根据《南陵县城市防洪规划报告(2011修订)》版,南陵县城西片防洪圈防御南侧后港河洪水是以省道216以路代堤。洪家坝为为上世纪60年代建造,距320省道上游约30m处的一座溢洪道,溢洪道底高程为18.6m,同时在溢洪道右侧沿洪湖河建有约1.2km长的封闭堤,封闭堤上另建有一座溢洪道,溢洪道底高程为19.3m。2、存在的问题(1)堤防防洪标准偏低,局部高程不足,达不到设计,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由于后港河右支是山区型河道,两岸无堤防,河道断面狭窄,不能满足过流能力,洪家坝上游右堤堤顶宽度一般为3~5m,堤高一般2~2.5m,局部较高为4.6m,河堤两侧杂草丛生,大部分堤身较单薄,断面形状较不规则,迎水侧堤防无任何护坡。(3)洪家坝损毁严重,影响坝基稳定安全。(4)防洪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设施严重缺乏,无预警预报系统,汛情、水情预报等均由人工完成,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信息管理以及防汛抢险的要求。图2.1-1后港河现状照片2.1.2河道水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河道水质现状根据合肥海正环境监测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9月2日~3日对后港河的现状监测数据,后港河现在水质如下表:表2.1-1后港河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单位:mg/L,pH除外断面编号监测时间pHSSCODBOD5TPTN石油类后港河联城村断面2016.9.27.121830.44.70.1613.970.062016.9.37.161628.34.50.1583.780.05后港河216省道断面2016.9.27.232642.56.40.1894.500.312016.9.37.212440.56.20.1884.320.27后港河籍山大道断面2016.9.27.182023.33.60.0572.220.092016.9.37.242225.33.80.0592.090.11后港河320省道断面2016.9.27.034054.78.30.3551.040.152016.9.37.063852.68.20.3581.120.13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同时考虑到南陵县家发镇自来水厂在后港河上设有饮用水取水口,为了查明目前饮用水取水口水质现状,本环评引用南陵县环保局委托安徽众诚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对家发镇自来水厂取水口的监测数据(监测时间2016年9月,报告见附件),监测结果如下表:表2.1-2饮用水取水口水质现状监测结果单位:mg/L,pH除外项目名称检测结果项目名称检测结果水温28.1四氯乙烯NDpH7.15甲醛0.17DO5.03苯ND高锰酸钾指数4.7甲苯NDCOD53.8乙苯NDBOD53.7二甲苯ND氨氮5.19苯乙烯ND总磷0249异丙苯ND总氮5.62氯苯ND铜0.00401,2-二氯苯ND锌ND1,4-二氯苯ND氟化物ND三氯苯ND硒0.00072硝基苯ND砷ND二硝基苯ND汞ND硝基氯苯ND镉ND领苯二甲酸二丁酯ND六价铬0.047领苯二甲酸(2-乙基已基)二酯ND铅ND滴滴涕ND氰化物ND林丹ND挥发酚ND阿特拉津ND石油类ND苯并芘ND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D钼ND硫化物ND钴ND粪大肠菌群(个/L)37500铍ND硫酸盐3.12硼ND硫化物5.64锑ND硝酸盐0.673镍ND铁ND钡0.029三氯甲烷ND钒ND四氯化碳ND铊ND三氯乙烯ND//备注:“ND”表示未检出。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存在的问题目前后港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SS参照《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三级标准,而根据表2.1-1监测结果可知,后港河各监测断面水质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要求,SS不满足《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三级标准要求。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饮用水源地水质应满足Ⅲ类标准要求,而根据表2.1-2可知,目前南陵县家发镇自来水厂取水口水质不能满足Ⅲ类标准要求,水质超标。后港河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体水质不能达到功能区划的要求,同时南陵县家发镇自来水厂取水口水质不能满足Ⅲ类标准要求,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2.2工程概况及内容2.2.1工程概况建设项目名称: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南陵县水务局行业类别: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工程建筑[E4822]投资总额:总投资约410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2.76万元,占2.3%;建设内容:后港河洪家坝以下3.23km长的河道疏浚,后港河左岸1.8km的堤防加高倍厚,左岸600m护坡的拆除重建以及洪家堰坝拆除重建等工程;工程范围:本次后港河治理工程范围为后港河C4+300~5+000、C0+000~1+100段,长约1.8km;南侧后港河HG1~HG31(桩号5+050~8+281)段,长约3.23km。(见图2.2-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建设起始时间:本工程计划总工期9个月,跨两个年度,即从2016年11月份工程开工,至2017年7月份工程结束。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位置图2.2-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2.2工程建设内容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2.2-1。表2.2-1本项目工程基本情况一览表名称项目内容及规模主体工程河道疏浚(1)对现状南侧后港河桩号HG5+050~8+281段河道断面按设计标准进行疏浚,疏浚3.23km,疏浚设计底宽10m,设计边坡1:3,设计河底高程6.0~8.77m,疏浚土方27.56万m3;疏浚底泥4.2万m3。(2)对漳河与后港河交口上下游200m河道滩地进行适当的削滩处理,共计削滩土方18.8万m3。堤防加固对后港河城区段左岸堤防桩号C0+000~1+100、C4+300~5+000、按堤身设计标准断面加固,共计加培土方11.14万m3。修建堤顶防汛道路1.8km。对堤后距堤脚20m范围内的渊塘填平,共计填塘土方2.77万m3。护坡工程后港河城区段左岸桩号C0+000~0+600段堤防位于迎流顶冲段,原砼护坡破坏严重,使此段堤防易受水流冲刷,危及堤防安全稳定,对此段混凝土预制块护砌损坏部分时进行修复。洪家堰滚水坝工程洪家堰坝位于南侧后港河上游桩号B8+304,坝型为滚水坝,南、北二个坝体,拟对洪家堰坝进行加固。临时工程临时堆土本项目不单独设置弃土场,开挖土方临时堆放在河道红线范围,做好纵向调运,同时设置集中临时堆场一处堆放多余土方,最近土方统一运至市容局渣土办指定地点堆放。施工临时场地占地性质为耕地,周边300m范围内无居民区,具体位置见图1.6-3。弃土区本项目不单独设置弃土场,开挖土方临时堆放在堆土区,统一运至市容局渣土办指定地点堆放;弃土用于县城附近道路拓宽路基填筑和城市景观绿化回填,不需另行占地。底泥堆场项目在籍山大道与21省道交口西南侧设置1处底泥堆场,占地性质为耕地,周边300m范围内无居民区,具体位置见图1.6-3。施工道路在征地范围内设置临时施工便道施工场地本项目设置3处临时施工场地,施工临时场地占地性质为耕地,周边300m范围内无居民区,具体位置见图1.6-1~图1.6-3。环保工程水土保持修建截、排水沟,临时占地覆土后种植草皮、树木废水治理施工期施工废水建设临时砂滤沉淀池处理回用,禁止排入后港河;底泥堆场余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216省道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经临时化粪池处理后接管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管网未覆盖的地区,生活污水排入旱厕,清掏做农肥。扬尘防治洒水抑尘、围栏固废处理渣土外运噪声防治减震、隔声表2.2-2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流域面积km2206二、河道总长度km24三、治理段河道km5.03四、治理标准P=2%五、堤防设计洪水位m13.10~13.94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六、堤防加固工程设计堤防级别级3堤防超高m1.5堤顶宽度m6清基万m30.94加固堤身长度km1.8七、工程施工1、主体工程数量土方开挖万m358.58土方回填万m324.94砼及钢筋砼万m30.46堆砌石万m30.52钢筋t351草皮护坡万m23.572、主要建筑材料水泥t2659钢筋t351块石m31552碎石m39620黄砂m336872.3工程设计2.3.1工程设计标准根据规划要求,后港河为南陵县城防洪的一部分,设计标准同南陵县城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根据《防洪标准》及《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确定工程等级为III级,相应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工程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3-1。2.3.2河道疏浚设计一、河道疏浚按照设计过流能力,本次初设对南侧后港河河道(桩号HG5+050~8+281)段进行疏浚。1、河道纵断面设计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南侧后港河拟治理段现状河底高程为6.09m~10.5,现状河道比降约为1:1000,本次规划河道纵坡比为1:1000,河道底高程为6.09m~9.29m。2、河道横断面设计本次后港河南支治理段河道疏浚底宽为10m。3、疏浚边坡南侧后港河桩号HG5+050~8+281段河道河岸上部为重粉质壤土,以下一般为砂壤土、细中砂、淤泥质中~重粉质壤土,根据河道边坡抗滑稳定、抗冲刷能力等方面考虑,疏浚边坡采用1:3,由于开挖高度超过6m,为加强边坡稳定,在河底高程以上3m处做一2m平台。南侧后港河桩号HG5+050~8+281段河道疏浚总长3.231km,疏浚土方为27.56万m3;疏浚底泥4.2万m3。二、漳河与后港河交口河道滩地削滩设计漳河与后港河交口河道滩地范围大,河道断面窄,致使后港河洪水泄流入漳河不畅。为了保证后港河洪水泄流入漳河自然顺畅,扩大河口泄流断面,改善水流流态,对漳河与后港河交口上下游200m河道滩地进行适当的削滩处理,共计削滩土方18.8万m3。2.3.3堤防加固设计本次选取后港河城区段左岸堤防(桩号C0+000~1+100、C4+300~5+000)段堤防加固。1、堤顶超高根据工可资料,设计堤顶超高确定为1.5m。2、堤防标准断面堤身设计标准断面根据有关规范及实际情况,确定堤顶宽度取为6.0m,内外边坡1:3。3、堤防加固设计南陵县后港河加固堤防的标准断面为堤顶宽度为6.0m,堤内外边坡1:3。堤防按标准断面填筑,填筑前应先清基、清淤,清基平均厚度0.3m。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堤防加固工程量:土方填筑(含清基土方)11.14万m3。堤身填筑土料采用粘土、重、中粉质壤土,粘粒含量宜为15%~30%,塑性指数宜为10~20,且不得含植物根径、砖瓦垃圾等杂质;填筑土料含水率与最优含水率的允许偏差为±3%。本堤防工程级别为3级,根据《堤防设计规范》(GB50286-2013)要求填土压实度不小于0.91。实施时,要求填土由低处开始往高处分层碾压,相互搭接,不得留有接缝,堤顶预留沉降量。4、堤身防渗处理根据地质报告,堤基基本为粉质粘土、粉质壤土,为弱~微透水层,新筑堤防高度为2.0~3.5m,堤防高度不高,同时对堤防后的沟塘进行了填塘处理,故堤身及浅基不需要进行防渗处理。填塘范围为堤后20m,填塘顶面高出附近地面0.5m作为预留沉降量,填塘平台坡比为1:100,后设1:5的坡顺接地面。5、堤顶防汛道路及上堤道路设计后港河城区段左岸堤防(桩号C0+000~1+100、C4+300~5+000)二段堤防,现堤顶道路为砼路面,此次堤防加固会破坏原路面结构,因此堤防加固后对上述二段堤防按原宽5.0m的砼路面恢复,路面结构:为C25砼路面厚0.2m;水泥砂砾稳定层厚0.15m;级配碎石厚0.15m,长度为1.8km。2.3.4护坡工程设计后港河桩号C0+000~0+600段堤防位于迎流顶冲段,原砼护坡破坏严重,使此段堤防易受水流冲刷,危及堤防安全稳定,因此起彼伏对此段堤防迎水坡损坏混凝土预制块进行修复。同时为加强堤身新加培土及削坡外露土抗冲刷能力,对其它加固部分堤防进行草皮护坡,草皮护坡采用撒播草籽的方式。参考其他工程经验,桩号C0+000~0+600段堤防堤防段迎水坡采用六边形混凝土预制块护砌,边长30cm,厚12cm,下设10cm厚砂石垫层。护坡上端设C15混凝土封顶(50×50cm),下设C15混凝土脚槽(50×80cm),以保证护坡的稳定。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范围自堤外脚至设计洪水位以上0.5m。2.3.5洪家堰滚水坝加固设计1、洪家堰滚水坝现状及存在的问题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洪家堰滚水坝位于南侧后港河上游桩号B8+304,坝型为滚水坝,南、北二个坝体坝长分别为18m、15m,滚水坝顶高程分别为约16.5m、16.0m,坝高约2.7m,坝顶上建有人行便桥。南、北洪家堰坝滚水坝堰坝轴线均与河道近正交,堰坝局部损毁,堰坝表面破损严重,堰坝下游跌水护坡水毁严重,对南、北洪家堰坝拆除重建。2、主要采取如下加固方案:1)洪家堰滚水坝加固方案现状滚水坝堰顶宽度较大,能满足泄洪要求,泄洪单宽流量过大,现状冲刷毁坏严重。现状滚水坝堰体为毛石砼结构,冲刷剥落、损毁严重,防冲能力不足。因此,需作加固处理。维持滚水坝堰体现状底高程不变,拆除滚水坝毛石砼堰体表层0.3m,新建厚0.3mC25钢筋混凝土防冲层,新、原堰体之间设φ20锚筋锚固,锚筋间距1m,呈梅花形布置。拆除浆砌石上游护坦,新建C25钢筋混凝土护坦。拆除原滚水坝两侧浆砌石挡土墙,新建扶臂式C25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挡土墙的高度为5.24~8.14m。拆除滚水坝尾部已冲毁的下游浆砌石消力池,增设钢筋混凝土消力池。消力池下游增设海漫和防冲槽等防冲措施。2)交通便桥加固方案洪家堰滚水坝交通桥现状为简易人行便桥,结构状况较差,不能保障交通安全,不能满足防汛抢险等交通要求,因此,拆除重建。重建的交通桥3跨,单跨净宽5~6m。中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墩头采用圆弧形,墩尾采用流线形,墩厚0.3m。边墩与滚水坝挡土墙相结合。桥面按机耕桥的标准设计,桥面宽3.0m,桥面高程37.0m,桥面板厚0.25m,设钢筋混凝土栏杆。2.4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4.1施工条件a)对外交通条件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所在地对外陆路交通较为便捷。216、320省道、籍山西路、秋浦大道和惠民北路等跨河公路自工程区穿过,河道右岸为开发区,交通便捷,河道左岸以农田为主,沿河分散布置有宽2m左右的乡村道路。b)材料来源工程所用砂子、碎石可从南陵县奚滩镇砂石场采购,陆路进场;块石从西干渠以西2km处的界山石场购买,陆路进场;水泥、钢筋、木材、油料等材料可从宣城市场购买,汽车转运至工地。c)水源、电源水源:工程紧靠后港河,建筑物附近沟塘水面面积较大,水资源丰富,施工用水可直接利用地表水,生活用水可接用城镇供水。电源:工程附近现通有10kV系统电,附近村庄均通380V系统供电线路,施工供电可予以利用。2.4.2施工导流工程施工前,放下下游橡胶坝坝袋,同时通过洪家坝高低放水涵将洪家坝上游水位控制在15.5~16.0m之间,施工期间上游来水拦蓄在洪家坝内,洪家坝下游治理河段河道水位一般在6.0m左右,低于治理段设计河底高程,仅需采取适当的明排措施即可。当上游来水量超过洪家坝调蓄能力时,工程可暂停施工,通过高低放水涵泄水腾空库容后复工。后港河两座溢流堰错开时段施工,先南堰后北堰,互为导流,各堰施工时通过上游围堰挡水,导流时段分别为11~12月和次年1~2月,南堰、北堰导流设计水位分别为16m和16.5m,堰顶超高取0.5m,堰顶宽度3.0m,两侧边坡1:3,围堰填筑量分别为1584m3和792m3,围堰利用下游河道疏浚土方填筑,施工结束后开挖弃土至城区附近用于城市绿化。2.4.3施工交通1、对外交通工程对外交通全部通过陆路进行,对外交通干道主要利用216、320省道和桩号1+658m等处的跨河道路。2、场内交通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施工场内交通主要为河道疏浚和堤防填筑土方运输道路。河道疏浚土方运输道路在河道左岸沿河布置,为保证交通安全,施工道路距河道开挖边线不应小于5m,道路采用厚20cm的碎石路面,宽度6m,总长约3.0km。为有利于河道右岸挖方跨河运输,沿河道布置4条跨河便道,与现有的桥梁一起形成跨河通道,跨河通道间距600m左右,新修跨河便道采用疏浚土方填筑一高5m左右的路堤,路堤顶宽4.5m,顶部布置宽3.5m的碎石道路,道路底部采用20cm手摆块石,顶部铺设10cm泥结碎石面层。堤防填筑需修筑临时道路约0.5km,其中0.4km在现有村村通道路基础上帮宽,0.1km在现有堤顶上修筑,道路宽度和路面结构砼河道疏浚场内施工道路。2.4.4施工工厂设施1、砼拌合站砼浇筑主要集中在砼护岸、滚水坝和堤顶砼道路处。护岸部位现浇砼量0.05万m3,堤顶道路砼浇筑量为0.20万m3,砼浇筑位置分散,拟采用0.25m3滚筒式砼搅拌机分段供应熟料,每个拌和站供料范围按500m左右进行控制。两座溢流堰砼浇筑量分别在2000m3左右,高峰期浇筑强度均在8m3/h以内,分别配备1台JZC350型砼拌和机供应熟料,拌和站现场存放的砂石骨料和水泥需满足高峰期连续5天使用量。为保证低温天气的施工质量,应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关于砼入仓温度不低于10°C的要求,拌和站附近布设拌和用水加热装置。2、砼预制厂护岸砼预制块拟在施工现场制作,在对应部位河道疏浚完成后,就近布置预制场地进行预制块制作,预制可采用定型制作的模板定型,平板振捣器或振动台振捣密实,预制场占地面积约0.35万m2。3、钢木材加工厂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钢筋、木材加工厂布置在排涝涵附近堤顶,加工能力要能满足建筑物高峰期的1~2天用量配置设备,钢材加工主要是钢筋制作,木材加工主要是有关砼细部结构及异型模板制作,均为常规加工。4、机械修配厂本工程施工机械主要是土方挖运和砼相关机械,使用时间均较短,现场不考虑大修,要求承建单位进场时保养完好。鉴于工程紧靠县城,交通便利,县城具有常规机械维修服务能力,满足施工机械日常维修,故现场生产区不再设置机械修配厂。2.4.5施工供水、供电根据施工特点和施工布置规划,施工供电及给水采取集中供应方式。a)施工供电工程生活用电利用生活区附近的城镇供电线路解决,施工用电主要集中在护岸和排涝涵处。护岸用电部位分散,用电负荷较小,每台拌和站附近配备一台30kW柴油发电机组供电;排涝涵施工期间从附近系统电引接。b)施工给水工程施工生产用水主要为建筑物砼、砂浆的拌和与养护用水等,施工用水直接从附近沟塘内抽取,施工现场布置贮水箱作为调节和防火水源。生活用水利用生活区附近村庄已有的供水系统解决。2.5施工方案2.5.1土方工程土方施工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为辅,其中土方回填全部利用挖方。为了土方挖填结合,各部位开挖前及地表建基面填筑前均应先行清基,按照施工交通方便和就近结合的原则确定调配流程。a)堤防清基与清淤由于堤防内外没有征用护堤地,为避免弃土新增弃土占地,清基土方全部用于填塘或在填塘部位弃土。清基先采用推土机开挖、集中,再采用1.0m3反铲挖掘机开挖,8t自卸汽车运输至填塘部位。堤防清淤采用1.0m3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反铲挖掘机进行,清淤土方就近用于填塘,当挖填距离超过反铲挖掘机工作范围时,采用1.0m3反铲挖掘机进行翻运。b)建筑物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时,先清除表面覆盖层和淤泥,然后由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分层开挖基坑,建基面以上的保护层及局部机械难以施工的部位由人工开挖,再经反铲挖掘机开挖至基坑外。基坑开挖土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用于围堰填筑的土料直接运输至填筑部位,其余土料在临时堆土区堆放。c)河道疏浚河道疏浚采取明挖的施工方式。为减小河道上游来水对河道疏浚的影响,施工前将洪家坝水位降低至高程15.5~16.0m,腾空库容拦蓄上游来水,同时放下下游后港河橡胶坝,降低河槽水位至6.0m以下。即疏浚段头尾均采取围堰的措施,在河道内无水条件下施工。河道疏浚施工期间遇上上游来水量较大时可暂停施工,退水后复工。本次河道疏浚深度在7~10m,疏浚土方自上而下依次采用反铲挖掘机分层开挖,每层开挖高度控制在2m左右,土方采用8t自卸汽车运输。由于疏浚土方全部用于填筑,施工时需将耕植土、淤质土等不能用于堤防和道路路基填筑的土方单独剥离,用于县城景观绿化回填。河道疏浚将河槽底部的④层(砂砾石夹粘土)强透水层揭穿,为防止④层中的地下水过高而发生河道渗流破坏,可提前在河底部位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减压坑,提前释放强透水层中的水压。d)河口切滩河口切滩位于后港河出口两岸,切滩土方采用反铲挖掘机自地面向下一次性开挖到底,在最枯时段选用推土机进行地面平整,切滩土方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其中符合筑堤要求的土料用于后港河左岸河口段堤防加固,其余土方用于城区道路路基回填或用于城区景观绿化。e)堤身填筑与堤后填塘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堤防填筑分段施工,每段宜在清基之后及时进行填筑。对于清基、填筑间隔时间较长的堤段,加培面应采取洒水、覆盖防雨布等措施,保证加培面土体湿润,便于新老土体紧密结合。堤身填筑时,先将清基面刨毛,以利填土结合。填筑范围内的坑、沟等缺陷预先回填,然后分层填筑,沿堤线走向均匀铺土,厚度控制在15~25cm,宽度一次铺足,避免纵向接缝。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时,应洒水湿润再压实;已压实层面因搁置较久等因素而产生疏松,复工前应进行复压处理,以确保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宜均衡上升,若段与段之间不可避免出现高差时,应以斜坡面相接。堤防填筑土料利用河道疏浚开挖出的粘性土,土料采用1.0m3液压反铲挖掘机配8t自卸汽车施工,土方压实以74kW履带拖拉机为主。对于不同的土料和碾压设备,施工前应通过现场击实试验和碾压试验确定土料的最大干容重、铺料厚度和碾压遍数,亦可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表8.1.2中的规定值确定,即拖拉机碾压时铺料厚度控制在0.25~0.3m,土块最大粒径不大于0.1m。在填筑过程中,每层土料在压实后应按规范要求取样检查,确保压实后的土料压实度不小于0.91,不符合要求的重新碾压,冬、雨季填筑时,应严格按照《堤防工程施工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堤身全断面填筑完毕后,应作整坡压实及削坡处理,并对堤防护堤地面的坑洼进行补填整平。堤后填塘利用堤防清基、削坡和清淤土方填筑,顶面采用74kW推土机平整至设计要求的排水坡。f)建筑物基坑回填基坑土方回填除利用就近堆放的基坑开挖土方及围堰拆除合格土方外,不足部分从河道疏浚区开采粘性土解决。建筑物附近和填筑宽度小于3.0m的部位,机械施工难以进行,拟采用胶轮车运料,人工铺料、蛙夯夯实,其余均采用机械运土,履带拖拉机压实。土方在压实过程中,严格控制土料粒径、含水量和铺土厚度,对于超径土块应人工粉碎,含水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土料应采取晾晒或洒水的措施,以保证回填土的压实度满足要求。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筑物附近的土方需在填筑部位的砼或浆砌石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方可进行回填。2.5.2砼工程砼工程主要为溢流堰的砼浇筑和河道护岸预制块制作。按照浇筑方式可将砼分为现场立模浇筑和预制厂制作现场安装两种。a)现浇砼施工砼工程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规范规程及相关技术要求进行,从砼的原材料、立模、钢筋制安、砼制备及浇筑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砼浇筑主要集中在堰体、洞身和消力池等部位。砼浇筑顺序根据结构缝和结构形状由低到高分段、分层块,依次逐层向上进行,每段每层砼一次性连续浇筑,以防产生冷缝,并做好结构缝的止水埋设。大面积平面砼结构采用竹胶模板钢筋对拉立模,边角、不规则部位及上部结构采用木模板,木支撑结构固定模板。为使砼浇筑连续,模板量按总面积1/2~1/3准备。砼生、熟料由人工手推车运输,地面以下砼从脚手架平台进料,溜槽或溜桶输送入仓,地面以上的启闭机排架浇筑采用手推车通过脚手架或龙门架提升运料,直接或经溜桶倒运入仓。砼根据结构缝和结构形状分块浇筑,每块施工时应连续作业,以防产生冷缝和施工缝。由于砼在冬季施工,施工时按冬季施工的有关要求进行配料、浇筑和养护。b)预制砼施工砼预制块护岸在施工现场平整场地,按设计尺寸和质量要求进行现场预制。预制块采用定型模板预制,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在砼终凝后及时养护,砼强度达到50%设计强度后运输至堆料场码放。砼护岸在坡面平整完成后进行勒脚开挖,并及时浇筑砼,在砼护坡砌筑完成后进行砼封顶基槽开挖与砼浇筑,浇筑采用土模施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勒脚、封顶与预制块之间间隙采用现浇砼封闭。预制块自下而上依次砌筑,砌筑前按设计坡面要求平整坡面,铺洒碎石垫层,最后人工铺筑预制块,预制块铺筑时应保证砌缝紧密贴靠,砌筑面平整,砌块无松动、破碎的现象。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5.3堆砌石工程砌石主要为建筑物进出口护砌和洪家坝溢流堰下游浆砌块石与抛石护底,堆砌石量较小。砌石先施工基坑内地面以下部位,后进行地面以上部位砌筑,斜坡段均由最低处向高处进行砌筑。堆砌石工程全部采用人工施工。浆砌石所需的砂浆由拌和机拌制,1t机动翻斗车运至现场,双胶轮车分料,护坡基脚坐浆砌筑,护底灌浆砌筑,砂浆拌制及冬季施工要求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要求进行。2.5.4草皮护坡草皮护坡采用全铺草皮法或种草护坡法铺设,考虑到草皮护坡总面积大,若采用全铺草皮法铺设则草皮供应量难以保证,且施工强度大,为此草皮护坡推荐按种草护坡法铺设,即在坡面上铺草皮条成1m×1m方格,方格中播种矮草,如紫苜蓿、猫尾草、三叶草等,草种要避免采用易招白蚁的白毛根草。种植草皮时间应在早春季节,种草皮前先在坡面上铺筑一层厚度为40~100mm的腐殖土,并注意加强草皮养护,提高成活率。2.5.5堤顶道路堤顶道路总长1.8km,路面宽度5m,路面结构自下而上分别为15cm级配碎石路基、15cm水泥稳定砂砾石路基和20cmC25砼面层,路面宽度5.0m。施工时先按设计要求开挖基槽,并采用压路机将路基整平压实,接着填筑基层,最后浇筑砼路面。基槽采用人工或推土机开挖,挖方就近堆放用于路肩或路基填筑;级配碎石层采用路拌法拌制级配碎石,平料机整平和整形,最后采用12t以上的三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压实度不应小于0.96;水泥稳定砂砾石路基在拌和厂按设计要求拌和均匀,自卸汽车运输至现场,平料机平整后,光面压路机分层压实;水泥砼路面在水泥稳定砂砾石路基完成后根据结构缝分块浇筑,水泥砼熟料选用0.4m3砼搅拌机分段集中拌制,机动翻斗车或手推车运料直接入仓,人工平仓,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在路面砼初凝后、终凝前人工进行表面收光,并采用压棱机压出防滑沟;路肩土方利用堆放在道路两侧的基槽开挖土方填筑,人工或蛙夯夯实。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6施工进度1、工期安排根据工程规模、工程布置及水文特点,本工程计划总工期9个月,跨两个年度,即从第一年10月份工程开工,至第二年6月份工程结束。2、施工进度安排工程准备期安排在第一年10月,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四通一平”、高压电线和通信电缆移设,以及施工工厂设施等,同时腾空洪家坝,放下下游后港河橡胶坝坝袋,为11月主体工程施工创造条件。主体工程施工期6.5个月,即从第一年11月到第二年5月中旬。堤防工程在第二年2月中旬完成堤防填筑,3月完成护坡,5月中旬完成道路施工;河道疏浚和河口切滩在第二年2月完成,河道护岸、护底在3月完成;洪家坝溢流堰施工时段为11月~第二年3月,其中南堰在11月份开始拆除,水下工程在12月底完成,水上交通桥等在第二年1月完成,北堰在11月初将老堰拆除至15.5m左右,在南堰水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开始后期拆除和主体工程施工,第二年2月完成水下工程,3月完成所有主体工程。工程完建期安排在第二年6月,主要完成施工场地清理和验收工作。2.7工程占地和主要拆迁2.7.1工程占地本工程工程共需征地231.3亩,其中:永久征地137.1亩;临时征地94.2亩。1)永久征地本工程永久征地为河道疏浚、堤后填塘、堤身加培及建筑物占地,统计占地137.1亩。2)临时占地本工程施工占地主要为施工布置、施工临时道路及临时堆土区占地,统计占地94.2亩。占地类型见下表2.7-1。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2.7-1工程占地面积和类型表(水域不计入)占地性质项目名称占地类型(亩)合计耕地丘岗地沟塘其他永久征地河道疏浚8585.0堤身加培24.624.6建筑物2.22.2堤后填塘25.325.3小计111.8025.30137.1临时征地临时堆土区0.20.2底泥干化区0.30.3施工布置区5757.0施工道路区36.736.7小计94.200094.2合计206000231.32.7.2主要拆迁根据调查,征地范围内共需迁移人口55户共84人,需拆迁各类房屋面积10833m2,其中砖混结构7256m2,砖瓦结构3290m2,杂房287m2;附属物主要有围墙280m2,水泥晒场(地坪)660m2,零星树木965棵。2.8土石方平衡主体工程土方开挖58.28万m3,填方24.94万m3,弃方33.34万m3;开挖土方临时堆放在堆土区,统一运至市容局渣土办指定地点堆放;弃土用于县城附近道路拓宽路基填筑和城市景观绿化回填,不需另行占地。本工程具体土方平衡详见表2.8-1。表2.8-1土石方平衡表分项工程施工分区土方量(万m3)总开挖量用于回填弃土河道疏浚46.3622.0224.34堤防加固11.142.748.40洪家堰滚水坝0.780.180.60合计58.2824.9433.34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回填2.74万m3弃方8.40万m3回填0.18万m3弃方0.60万m3河道疏浚开挖46.36万m3总弃方33.34万m3总回填24.94万m3堤防加固开挖11.14万m3滚水坝开挖0.78万m3回填22.02万m3弃方24.34万m3图2.8-1土石方平衡图2.9取、弃土场设置根据土石方平衡分析,挖方除用于堤防加培、堤后填塘和基坑回填外,多余的土方用于县城附近道路拓宽路基填筑和城市景观绿化回填,土方回填全部利用挖方。2.10底泥堆场设置后港河疏浚清淤量约4.2万m3,项目在籍山大道与21省道交口西南侧设置1处底泥堆场,占地性质为耕地,周边300m范围内无居民区;底泥干化后用于城市景观绿化回填。2.11临时用地与驻地建设工程生活办公用房就近租用民房,施工占地主要包括临时堆土区、底泥干化场、施工道路和施工现场布置区等占地。河道疏浚和堤防加培弃土用于县城附近道路拓宽路基填筑和城市景观绿化回填,不需另行占地,排涝涵弃土区布置在基坑附近水塘处,平均弃土厚度取1.5m。施工道路占地主要是土方运输道路路基压地,压地宽度7.0m。施工布置区主要为建筑物施工场地、河道疏浚开挖边线以外的施工影响区和砼预制块预制场地,两座溢流堰施工场地占地分别为0.05万m2,河道疏浚施工影响区宽度取5m,砼预制块预制场占地0.9万m2。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工程分析3.1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3.1.1废水污染源强分析施工期对水域造成的污染主要有施工生产废水、底泥堆场余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5、NH3-N、石油类和SS。(1)生产性污染源强分析考虑到后港河堤防加培段(C4+300~5+000)段位于南陵县家发镇自来水厂取水口水源一级陆域保护区范围内,因此在施工过程应特别注意施工对后港河水质及水环境的影响。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期高峰作业产生生产性废水约262.5m3/d,块砾石及作业面冲洗废水中主要污染物质为SS,类比同类工程其浓度为1500~2500mg/l;混凝土拌合系统生产废水主要污染物为pH、SS和石油类,SS浓度2500~4500mg/l;油类含量<10mg/l。基坑排水的主要污染物为SS,排水中SS浓度约1500~2500mg/l。堤防、河坝施工时,雨水冲刷施工现场,雨水径流含有大量悬浮固体物,短暂性的影响河水水质。由于工程施工期生产废水产生点较为分散,难以集中处理,在各施工场地临时修建沉淀池,临时沉淀池10~20m3不等,对生产废水分别进行沉淀处理。经过12小时以上沉淀处理后,废水中主要污染物SS可降至200mg/l以下,回用于砾料清洗、混凝土拌合、周围区域绿化及道路降尘用水等。禁止污水排入后港河。(2)底泥堆场余水本项目河道疏浚在河道两头围堰,河道内无水的情况下开挖,开挖的淤泥含水量低,运至底泥堆场堆存,但堆泥场淤泥会产生少量余水及经雨水淋溶后将产生淋溶水,经类比,此部分余水产生量约0.2万m3,此部分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经沉淀后此部分水可直接排入216省道市政污水管网,入南陵县污水处理厂处理。类比《佛山水道环境疏浚及底泥处置工程》底泥干化废水的监测数据,底泥堆场余水污染源强分析结果见表3.1-1。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3.1-1底泥堆场余水源强分析结果排水量CODBOD5SS氨氮总磷mg/Ltmg/Ltmg/Ltmg/Ltmg/Lt0.2万m31600.32350.071500.3250.050.80.016(3)生活污染源强分析本工程不设置施工营地,通过租用当地居民房屋解决。施工现场人员平均按50人计,根据类比统计,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量约为30L/人·日,则施工期生活用水量为1.5m3/d。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排放量为1.2m3/d。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污染源强分析结果见表3.1-1。表3.1-1施工人员生活污染源强分析结果水量(t/d)CODBOD5氨氮用水量排水量mg/Lkg/dmg/Lkg/dmg/Lkg/d1.51.23504.22202.6300.36考虑到施工场地周边未接通污水管网,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区设立临时化粪池及旱厕。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排入旱厕,清掏用作农肥用。生活污水不得任意排放,影响到后港河水体水质。3.1.2废气污染源强分析(1)扬尘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是建筑材料运输、卸载中的扬尘,土方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临时物料堆场产生的风蚀扬尘,混凝土搅拌产生的水泥粉尘等。工程施工期间,挖掘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如不及时运走,长期堆放,干旱刮风时,造成满天尘土飞扬,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猛增,严重影响市容。扬尘还会给附近居民区建筑物、绿化等蒙上尘土,给居住区环境和整洁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并造成周围居民的不满。雨天情况下,由于雨水冲刷及车辆辗压,使施工现场变得泥泞不堪,行人步履艰难。施工场地扬尘,道路扬尘量与地面粉尘厚度有关,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式中-汽车扬尘量(kg/km·辆);-汽车速度(km/h);-汽车载重量(t/辆);-道路表面积尘量(kg/m2)。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经计算,运输弃土车辆的道路扬尘量约为1.37kg/km·辆,运输车辆在挖土和弃土区现场的道路扬尘量分别为10.42kg/km·辆和7.2kg/km·辆。(2)燃油废气施工机械柴油机工作和燃柴油的大型运输车辆、推土机、挖掘机等排放的烟尘、SO2等。(3)恶臭施工疏浚现场和底泥堆场污染底泥散发的臭气,臭气的恶臭强度一般为2-3级,主要污染物为H2S、硫醚类、氨及吲哚类等物质的混合物。3.1.3噪声污染源强分析参照《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施工期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源强见表3.1-2。表3.1-2施工机械噪声值单位:dB(A)序号机械类型距声源10米1液压挖掘机78~862电动挖掘机75~833轮式装载机85~914推土机80~855各类压路机76~866重型运输车78~867混凝土输送泵84~908商砼搅拌车84~903.1.4固废污染源强分析(1)生活垃圾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还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参考《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中数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按照1.0kg/人·d计,因此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05t/d。(2)施工渣土河道疏浚、堤防工程开挖施工会产生大量的渣土。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尽量做到挖、填方的平衡,预计工程土方开挖58.28万m3,填方24.94m3,弃方33.34m3,挖方除用于堤防加培、堤后填塘和基坑回填外,多余的土方用于县城附近道路拓宽路基填筑和城市景观绿化回填,土方回填全部利用挖方。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建筑垃圾根据工程设计方案,本工程拆迁量较少,拆迁各类房屋建筑面积10833m2。根据类似城区拆迁工程类比调查,每平方米拆迁面积产生的建筑垃圾量约1吨,则施工期间产生的拆迁建筑垃圾10833吨。另外施工过程会产生的废石料等建筑垃圾,约200吨,因此,建筑垃圾产生量为11033吨。(4)底泥本项目在河道内无水的情况下开挖,开挖的淤泥含水量低,淤泥量约为4.2万m3。3.1.5生态环境1、陆域植被破坏治理河道沿线主要为绿化以及耕地。河道、湖泊两岸植被有人工栽培的防护树木,河边有芦苇等,据调查,在治理河道两侧范围内没有名贵树种及古树名木分布。河道治理工程征地范围内将毁坏部分树木。2、水域生态影响在河道护岸、疏浚过程中,会引起水体悬浮物产生、溶解氧变化、底泥中所含重金属在水体中的扩散和局部pH值的变化等,因此,河道施工过程中,应实地检测水体中的悬浮物等,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必要时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3、水土流失(1)原地貌、土地及植被破坏情况预测根据工程总体布置,经核算,本项目扰动地表面积共计15.84hm2,其中永久占地9.15hm2,临时占地6.69hm2。(2)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预测根据安徽省相关规定,本项目施工扰动地表范围用地中除水面外,其余均属于损坏水土保持设施范围。本项目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共15.84hm2。(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经预测,本工程建设期及植被恢复期扰动原地貌、破坏土地和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306t,其中背景水土流失量187t,新增水土流失量119t。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1.7社会环境(1)征地1)永久征地工程永久征地为河道疏浚、堤后填塘、堤身加培及建筑物占地,统计占地137.1亩。2)临时占地工程施工占地主要为施工布置、施工临时道路、弃土区及临时堆土区占地,统计占地94.2亩。(2)拆迁根据调查,征地范围内共需迁移人口55户共84人,需拆迁各类房屋面积10833m2,其中砖混结构7256m2,砖瓦结构3290m2,杂房287m2;附属物主要有围墙280m2,水泥晒场(地坪)660m2,零星树木965棵。3.2运营期污染源强分析工程运营后项目本身不产生污染物,本工程的建设将对项目实施后可提高后港河的防洪标准,对改善后港河水质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巨大。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环境概况4.1地理位置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北纬30°38′至31°10′,东经117°57′至118°30′。东界宣州市,西连铜陵市、青阳县,南靠泾县,北邻芜湖县、繁昌县,东北隔青弋江与芜湖县、宣州市相望,西北同繁昌、铜陵县毗邻,东南和宣州市、泾县交界,西南与青阳县相连。后港河位于南陵县县城北部,本次后港河治理工程范围为后港河C4+300~5+000、C0+000~1+100段,长约1.8km;南侧后港河HG1~HG31(桩号5+050~8+281)段,长约3.23km。4.2自然环境4.2.1地形地貌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治理段主要为后港河及支流两侧冲洪积平原上,为河流与阶地之间地貌,地形起伏不大.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受该区内、外地质营力影响,构成了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的地貌组合。由于内、外营力作用的差异,西部边缘以低山、丘陵地貌组合为主,中部以丘陵、台地和平原地貌结构占主导地位,东部则以圩区平原和洼地平原为主。治理段主要以河谷、河间地块,以及阶地、低丘为主的地貌单元,低丘以及岗地一般地表分布棕红色土壤。4.2.2地质与地震1、地质本区位于扬子地层区芜湖—铜陵地层小区。区内地层自震旦纪以来发育较为齐全,但本工程勘察范围内地层出露较简单,主要可分为基岩和第四系两大类:1)基岩主要为白垩系上统宣南组(Kx2)泥质砂岩、砂砾岩,暗红色,呈中厚层状,产状平缓,钻孔内揭露其全~强风化厚度一般2~3m,属软质岩石。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第四系土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冲积层(Q2al):棕红色~棕黄色粘土夹卵石,含青灰色砂的砾卵石;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砂砾石夹粘土,中砂,砂壤土,重粉质壤土,粉质粘土和中粉质壤土;第四系新近人工填土(Q4s):以重粉质壤土和粉质粘土为主,局部为杂填土。2、地震工程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构造变动以印支运动为主,古生界至中三迭统一起卷入褶皱,主要为过渡型褶皱。据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工程区内未见深大断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工程区不存在地震液化土层。4.2.3气候气象后港河流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平均日照小时约2000h,平无霜期约240d。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mm,降雨量由于受西北风带和副热带天气的影响,年际和年内降水分布极不均匀,最多年(1983年)为2301.9mm;最少年(1978年)仅有906.2mm,春夏之交的4~6月西风带受副热带天气系统影响,造成暴雨频繁、洪涝灾害并发。7~8月份因副热带高压系统控制本区,常出现干旱,但暴雨也时有发生。8~9月间太平洋热带系统台风常常登陆,袭击本区,出现短时暴雨,导致洪灾。流域径流主要为降雨补给,其变化规律取决于气候的变化,趋势与降水基本相应,由北向南递增,年径流深一般为400~700mm,其中5~9月的径流量约占全年60%以上,最大流量多出现在6~7月。4.2.4水系概况南陵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东部为青弋江河谷平原,东北部为水网圩区平原,西南和西北部为低山丘陵。境内主要河流有青弋江、漳河及其30余条支流,主要湖泊是奎湖。本项目涉及的地表水主要为漳河及其支流后港河。1、地表水系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漳河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芜湖市境内,跨南陵、芜湖、繁昌三县,东邻青弋江流域,西界黄浒河(荻港河)水系,南面和东南面与孤峰河为邻,西南面与大通河相接,北滨长江。漳河与水阳江、青弋江一并称谓“三江”,是我省长江南岸的最大支流。漳河发源于南陵县绿岭乡荷花塘,干流上段称幸福河,向东南方向流至新会店后折向东流,在孔村汇右岸支流烟墩河后向东北流经三里店、童疃后,与左岸的峨岭河相汇后始称漳河。汇峨岭河后漳河基本向北流,经狮子山至南陵县城关镇左纳后港河来水后,以下进入平原圩区,至文家村南,右岸通过资福河向东与青弋江窜通。漳河继续北流,经黄墓渡至三埠管,右岸通过上潮河再次与青弋江窜通。漳河继续北流,至石跪折西南流,至浮山折西北流,至繁昌县峨桥与左岸峨溪河相汇后折东北流,至高埠又西北流,至大房村折东北流,至麻浦桥再西北流,于澛港镇西注入长江。后港河是漳河较大的一级支流,源自县境西北部戴镇、工山、麻桥等乡,在南陵县城关北侧汇入漳河,流域面积206km2。后港河上游为山区,河道比降2.3‰左右,河底宽1~5m。上世纪60年代以前,城关段河道断面较狭窄,后经人工拓宽和疏竣,现城关段已形成规则断面,形成宽40~50m的人工河道。后港河城关段长4km。后港河在南陵自来水厂附近分为南北两支,南侧后港河流域面积24.53km2,流域长度10.2km2,流域平均宽度2.4km2;流域平均坡降2.0/1000。南侧后港河是山区型河道仅在洪家坝段上游右侧筑有1.2km堤防,堤顶宽度一般为3~5m,堤高一般2~2.5m,局部较高为4.6m;其余段两岸无堤防,河道断面狭窄。后港河流域特征见表4.2-1。表4.2-1后港河流域特征值情况表河道名称流域面积F(km2)流域长度L(km)流域平均宽度B(km)流域平均坡降J(‰)后港河20623.57.132.0右支24.5310.22.43.54建设项目区域水系见图4.2-1。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港河图4.2-1区域水系图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地下水治理段河道沿线揭露的岩性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以及基岩。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上部壤土层以及砂砾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和赋存于下伏基岩中的裂隙水,主要接受河水以及大气降水的补给,向河流排泄,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明显,勘察期间为枯水季节,钻孔地下水位普遍高于河水位,说明地下水补给河水。4.2.5土壤、植被南陵县土壤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红壤、黄棕壤、红色黑色石灰土、紫色土、铁铝质石质土、沼泽土、潮土和水稻土。南陵县地处北亚热带,中亚热带的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混杂林地带,由于人为影响,原生天然植物已不存在,多为次生和人工林,如马尾松、银杏、水杉、香樟等,主要花卉有月季、杜鹃、牡丹、菊花等。区域植物中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甜槠、苦槠、青冈栗、枫香、苦楝、榆树等;珍贵树种主要有银杏、青檀等;有毛竹、绞股兰、生乳香、威灵仙、滴水珠、何首乌、金银花、野菊花、黄精、黄连等。区域盛产水稻、麦、豆、油菜籽、棉、麻、桑、莲藕、芡实、菱、茭白、鱼、蟹、虾、黄鳝等,蘑菇、荸荠、紫云英、西瓜闻名遐迩;土特产有三黄鸡、七彩山鸡、土鸡、土鸭、圩猪、蜂蜜、双孢蘑菇、柿子、板栗、大紫李、黄花梨等。4.3社会环境概况4.3.1行政区划与人口南陵县地处安徽省东南部,隶属于沿江开放城市芜湖市,是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区。县域总面积1263.7平方公里,人口55.6万,现辖8镇157村21个居委会。4.3.2经济概况初步核算,2015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增长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万元,增长10.9%。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5.7:60.7:23.6调整为15.3:60.0:24.7。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全年实现财政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万元,增长13.3%。各项税收万元,增长11.8%。全年完成财政支出万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城乡社区支出56711万元,增长7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258万元,增长29.5%;节能环保支出1644万元,增长26.9%;医疗卫生与计生支出39932万元,增长21.6%。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万元,增长115.2%;第二产业投资万元(工业投资万元,下降2.9%),下降4.4%;第三产业投资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万元,增长2.3%),增长29.3%。。全年销售商品房52.4万平方米,增长13.1 %;商品房销售额万元,增长14.3%。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增长4.9%。粮食种植面积57444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997公顷,棉花种植面积673公顷。粮食产量吨,比上年增长2.6%;油料产量13685吨,下降3.2%;棉花产量859吨,下降51.5%;蔬菜产量吨,增长1.1%;肉类产量55074吨,增长9.7%;水产品产量35012吨,增长3.0%。当年完成造林面积855公顷。4.2.3交通运输宣(城)南(陵)线(318线国道),南陵县境内由青弋江大桥至城关镇西门段,长14公里。芜(湖)南(陵)线(205线国道),南陵县境内从奎湖乡南陵渡桥1389k至城关东门1418k(不含城关改线4.3公里),全长29公里。国道205、318线和省道320、216线交汇于县城,铜南宣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是皖南重要的交通枢纽。该县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县、乡主要干道均已达三级以上公路标准。合福高铁南陵站已建成,2015年6月28日通车,届时从南陵到北京、福州分别为3小时。4.3.4文化、教育、卫生南陵位于九华山山系与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南有次原生态的省级大、小格里森林公园,北有水波浩淼的万亩水乡奎湖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东有千年古镇弋江,西有乌霞奇峰怪石;西南有西山花海石林、县邑镇山戴公山。南陵县已调查发现地域内地面、地下文物遗迹130余处,以青铜业发展的“国保”大工山古铜矿,因此形成的管理居住区“省保”牯牛山古城和墓葬区“国保”皖南土墩墓群,以及家发永林六朝古墓群、家发墩山古墓群,弋江汉代宣城县城址,三里镇辋峰恐龙化石遗址,丫山双龙井古动物化石遗址,籍山镇徐家大屋,黄墓三国东吴偏将军黄盖墓,丫山镇龙山的明清神仙洞,丫山镇龙山明代燕伲洞,绿岭青山燕子洞,城关的小乔墓,奎湖的浮城寺商周遗址,家发泉塘的商周甘罗城遗址。截止到2015年底,全县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有79所,其中高中6所(含民办3所),初中23所,小学47所(含民办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含民办2所),另有初中分部1个,小学教学点23个。全县幼儿园(含看护点)总数 13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1所,民办办证幼儿园74所,幼儿看护点39个。截止到2015年底,该县卫生机构数为365个,其中:县直医疗单位3个,分别是县医院、中医医院、县二院;县直卫生单位5个,分别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吸虫病防治站、妇幼保健所、卫生监督所、南山医院;民营医院4个,分别是华泰医院、牯牛山医院、众和医院、圣安医院;县直卫生服务机构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服务中心);镇卫生院19个,其中:中心卫生院8个,一般卫生院11个,1所城关医院;村卫生室3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4.3.5文物保护建设项目沿线范围内无文物保护单位。4.4南陵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年)一、规划期限与范围1、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12年;近期:2013~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2、规划范围(1)县域即南陵县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1264平方公里。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规划区北至铜南宣高速,东至205国道及幸福闸水库控制线,西至滁黄高速,南至县域边界,总用地面积约为158.0平方公里。(3)城区南陵城区规划建设区范围,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控制在36.3平方公里以内。二、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1、城市性质芜湖市域南部副城、以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皖江生态宜居城市。2、城市主要职能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皖江生态文明建设基地;芜湖市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都市生态休闲后花园。3、城市规模近期(2020年)城区人口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6.4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0平方米;远期(2030年)2030年南陵城区城市人口为33万人,城市建设用地36.3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110平方米。三、发展战略1、努力提升城市综合能力,加速迈向中等城市按照满足县级中等城市发展需要并适度超前的原则,提升市政道路、供电、供水、供气、通信、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合理构建中等城市规模的规划控制单元体系,逐步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2、致力构筑立体交通网络,建设芜湖市域副城积极推进合福客运专线南陵段及南陵火车站、铜南宣铁路支线、铜南宣高速公路、滁黄高速公路、漳河航道等建设项目,构筑立体交通网络,搭建开放发展平台。积极融入大芜湖交通网络,建设芜湖市域南部副中心。3、统筹整合城乡土地资源,保障城镇建设空间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充分利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建设用地置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土地政策,大力盘活农村建设用地资源,同时通过统筹规划推进“三个集中”,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4、合理优化生态环境格局,打造皖江宜居城市着力构建网络化的新型城乡体系和组团式城区结构模式,形成“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整体风貌。城乡用地布局应坚持集约节约的原则,注重基本农田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皖江地区富有魅力的生态宜居城市。四、县域城乡结构规划规划形成三级城乡等级结构体系:1、一级:城区,即南陵县城,即籍山镇(含现状工山镇区),县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区域公路交通枢纽,芜湖市域南部副城区。规划城市职能以工业和综合服务为主导,城镇规模为27~33万人。2、二级:许镇、弋江、三里和何湾四个中心镇,其中许镇和弋江为市域新市镇。(1)许镇镇:县域副中心,以综合服务为主导的城乡统筹示范新市镇,城镇规模为5~7万人。(2)弋江镇:芜湖市域新市镇,滨江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城镇,城镇规模为3~5万人。(3)三里镇:以矿产资源深加工为主导的工贸型城镇,南陵县域南部中心镇,城镇规模为2万人。(4)何湾镇:以旅游休闲为主导的国家级生态示范镇,南陵县域西部中心镇,城镇规模为1万人。三级:若干个中心村和自然村。2030年南陵县域农村总人口约21万人。中心村的职能以基本乡村公共服务及支农服务功能为主导。自然村的职能以保留乡村特色和改善人居环境为主。五、规划区规划1、空间结构规划形成“131”空间结构。其中,第一个“1”指城中片区,“3”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指城东、城北、城西等三大片区;第二个“1”指南部生态度假区。2、城中片区(1)发展目标城市商业、商务功能集聚区、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区。(2)发展策略:优化布局、聚力凝心以综合服务为主,提升城区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开发区起步区的用地退二进三,产业转型升级。整合区内的各项资源,以形成集政务、文教、体育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区。3、城东片区(1)发展目标以现代服务业、科教功能为主导的现代化宜居新区。(2)发展策略:功能提升、现代宜居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生态新城区。规划以新型商业业态、专业大市场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建设东部生态绿色城区。4、城北片区(1)发展目标以生态水绿新城作为规划目标的城市居住空间。(2)发展策略:水绿交融、生态宜居规划通过水系廊道形成蓝绿交织的城市生态网络,引导生态绿色建筑在本片区的推广应用,建设水、绿、城交融的生态宜居示范城区。5、城西片区(1)发展目标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发展目标的产业新城。(2)发展策略:多元协作、产城融合规划加快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向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方向发展,形成集科研、产业、公共服务和生活居住为一体的新型产业新城。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6、南部生态度假区(1)发展目标以建设城市后花园为目标的生态度假区。(2)发展策略:生态优先、度假休闲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自然山林,积极开发乡村旅游、周末休闲度假游、生态旅游等旅游方式,努力打造城市后花园。六、城区建设用地规划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6.3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约占28.4%,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约占6.7%,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约占11.03%,工业用地约占27.99%,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约占12.68%,公用设施用地约占0.99%,绿地与广场用地约占12.17%。七、产业布局规划1、主导产业选择南陵县产业重点发展“2+2+2”的新型产业体系,即加快发展装备制造和食品深加工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发展纺织服装和矿产资源深加工产业,围绕全县支柱产业,着力引进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配套。2、产业统筹布局规划着力构建以城区和许镇双核驱动的城市发展格局。其中,城区(含南陵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许镇定位于城乡统筹示范区,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一产三产融合,实现农商旅文一体化发展,重点发展旅游业、商贸业、科技农业等产业;南陵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物流等产业;弋江镇重点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及农产品种养;三里镇重点发展矿产采掘深加工、旅游及农产品种养。3、旅游发展规划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将南陵县打造成为芜湖市旅游新引擎、皖江示范区生态宜居田园城市、大芜湖后花园、中国旅游强县、全国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规划其形象定位为:“千年铜都、奇秀南陵”。南陵县旅游空间结构规划为:“两轴两翼、一中心三板块”。“两轴”:打造318国道和205国道两条县域旅游交通发展轴。“两翼”:东部水乡休闲翼和西部康体休闲翼。“一中心”:指以南陵县城为核心的旅游集散和商务休闲中心。“三板块”:以丫山、小格里为载体的生态康疗板块;以牯牛山遗址、黄盖墓、土墩墓群、古铜矿遗址、乌霞寺等为载体的主体文化体验板块;以大浦乡村世界和奎湖为载体的动感娱乐、会展及农产品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大旅游板块。八、综合交通规划1、铁路交通科学有序地推进国家规划的客运专线和货运铁路的建设。积极建设合福客运专线、南陵—繁昌—芜湖—省江北集中区城际铁路和皖赣客运专线;大力建设以货运为主的铜南宣铁路。南陵县规划形成包括3条客运专线铁路(合福客运专线、南陵—繁昌—芜湖—省江北集中区城际铁路、皖赣客运专线)和1条普速铁路(铜南宣铁路)在内的铁路网格局。2、公路交通规划形成“一横一纵”的高速公路,“一横”为铜南宣高速公路(S32);“一纵”为滁黄高速(S11)。规划形成“一纵两横”的主干公路网,“一纵”为205国道;“两横”为三荻路和G318。形成“两横四纵”的次干公路网,“两横”为S320和南丫路;“四纵”为李竞路、原205国道、S216、何石路。3、水运交通大力提升内河航道等级,规划形成“两主四辅”的内河航道网络,“两主”为青弋江航道、漳河航道,航道等级为限制性五级航道;“四辅”为资福河、马园河、金阁河、上潮河,航道等级为限制性七级航道。规划形成三大港区,分别为籍山港区、弋江港区、黄墓港区。4、城区道路系统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城区将形成“四横四纵”的主干路,其中:“四横”由北向南分别为:云谷路、太白大道、籍山大道、周瑜大道;“四纵”由西向东分别为:戴塘路、秋浦大道、惠民路、弋江大道。5、慢行交通规划结合南陵城市现状及特色,推动慢行交通系统整体水平的提升,形成“安全、公平、便捷、连续、舒适、优美”的出行环境,使其逐步走向系统化、舒适化和有序化,把南陵建设成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生态之城。九、宜居服务体系规划1、商业设施规划积极构建副市级商业中心——单元(镇)级——社区(中心村)级商业中心三级服务体系,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商业服务网络。其中,副市级商业中心承担整个县域城市商贸设施的区域辐射功能,单元(镇)级的商业中心则更加侧重商业设施的便民服务功能。2、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南陵县规划建立县域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即由“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成的二级医疗服务体系,专科医院作为补充;乡村地区实行“县级综合性医院——镇卫生院——中心村卫生室”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3、文化设施规划规划形成三级文化体系:副市级——单元(镇)级——社区(中心村)级。副市级文化中心规划位于南陵城区;结合新市镇、中心镇和单元(镇)设置街道级文化中心;结合各居住小区和规划中心村布置基层社区级文化中心。4、教育设施规划建设与城市发展水平相协调的教育发展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盘活教育用地资源存量,提高学校建设用地标准,完善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布局体系,实现基础教育设施的均衡化、优质化、公平化。增加基础教育容量,优化教育资源质量,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均衡教育资源布局,促进南陵县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5、体育设施规划规划按照三级文化体系副市级——单元(镇)级——社区(中心村)级配置公共体育设施结构框架,逐步形成覆盖全县城乡区域的体育设施网络。6、社会福利设施规划加快养老、儿童福利、社会救助、残疾人服务等社会福利和救助设施建设,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与救助体系。十、绿地系统规划1、规划目标推进生态绿地建设,维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形成与县域空间结构及城市用地布局有机融合、功能多元协调的绿地系统。依托南陵城区与近郊的山水资源和景观优势,近期争创国家级园林县城,远期目标争创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2030年,县域森林覆盖率达到40%,城镇绿地率约35%,绿化覆盖率约40%,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1平方米。2、县域生态系统着力构建“西林东圩、山水环城”的县域生态系统。结合地形地貌,依托自然山水资源,形成由相对集中的绿色斑块和沿路、沿河带状绿色廊道构成的县域绿地系统。3、城区绿地布局根据城市空间形态,合理布置各类公园绿地,以县级、管理单元级公园为主体形成城市公园绿地体系,满足城市居民的活动需求。实施“1253出行见绿工程”:居民出行1000米左右有一个2公顷的管理单元级公园,出行500米左右有一个3000平方米的基层社区公园。十一、市政工程设施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开发利用长江和青弋江水资源,漳河作为应急水资源,以保证南陵县供水安全。规划采取区域集中供水与分散供水相结合的供水方式,籍山镇、许镇镇、弋江镇采用区域供水方式由县城水厂统一供水,县域西南部何湾镇、三里镇等山区镇,由于地形因素规划采取分散供水方式,保留并扩建现状各镇区水厂,实行单独供水。2、排水工程规划规划城区污水处理率不低于95%,各镇污水处理率不低于80%,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100%。规划新建区均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对老城区现有雨污合流制,远期逐步改造成分流制。3、供电工程规划南陵电网主要由现状500KV繁昌变和规划的500KV芜湖三变输入供电。规划保留盛桥变,并将其扩容至2×240MVA,并在南陵县境内建设3座220KV变电站,南陵城区新建2座分别为南二变(2×240MVA)和城东变(2×240MVA);许镇1座,由新中变扩建升级为许镇变(2×180MVA)。4、燃气工程规划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为辅,形成城乡多气源结构;加快燃气管网建设,逐步实现燃气管道对城镇的全面覆盖;确保城乡供气安全。5、通信工程规划建设技术先进、运行高效、业务承载丰富、县域城乡全覆盖、具有国际水平的信息通信网,实现“数字南陵”、“无线城市”的总体目标。6、环卫设施规划到规划期末,建设完善的环境卫生设施,努力实现垃圾收集分类化、垃圾运输密封化、垃圾处理无害化、粪便排放管道化、环卫作业机械化、环卫管理科学化、环卫科技现代化,保持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7、殡葬设施规划南陵城区殡仪馆建设及服务水平全面达到较高标准,大力发展经营殡仪服务中心。火化率达到100%,安葬入公墓率达到100%,骨灰处理以骨灰堂、塔陵安放为主,以公墓为补充,并提倡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葬。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十二、公共安全规划1、防洪规划城区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排涝标准:治涝标准为3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成涝。中心镇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山区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排涝标准:治涝标准城镇建成区、农村地区为20年一遇,三日暴雨四日排至农作物耐灾水位。2、抗震规划县域抗震按基本烈度六度设防;重大生命线工程按六度以上设防。3、消防规划城区消防站采用一级站的标准进行配置,生活和商贸服务片区消防站服务辖区面积不大于7平方公里,集中工业片区消防站服务辖区面积不大于15平方公里。新市镇与中心镇按规模设置相应等级的消防设施。农村、水域、森林、铁路等非城市建设区,根据相关标准设置相应的专业消防设施和消防救援力量。4、人防规划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指导方针,本着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人民防空工程和指挥通信设施建设,保障城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形成功能完备的城镇居民防空防护体系。5、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管体系和多部门分工协作配合的运作机制,实现县域地质灾害治理率80%以上,治理成功率100%。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监测点位:监测点位见表5.1-1和图5.1-1。表5-1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位编号名称监测项目G1联城村PM10、SO2、NO2G2徐家桥G3南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公租房(2)监测项目:SO2、NO2、PM10(3)监测时间及频率:合肥海正环境监测有限责任公司于2016年9月2日—8日对3个监测点位连续7天,监测SO2、NO2、PM10日均平均浓度和SO2、NO2小时平均浓度。其中SO2、NO2、PM10日平均浓度每天至少有20个小时采样时间;每小时采样时间不低于45min。(4)监测及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规定执行。表5.1-2监测方法及监测仪器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方法)及编号(含年号)仪器设备检出限二氧化硫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2009分光光度计-L2小时值:7μg/m3日均值:4μg/m3二氧化氮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479-2009小时值:5μg/m3日均值:3μg/m3PM10重量法HJ618-2011电子天平AL20410μg/m3(5)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见表5.1-3。表5.1-3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单位:μg/m3点位编号点位名称监测项目小时平均浓度范围24h平均浓度范围G1联城村SO218~4628~43NO228~5832~52PM10/90~132G2徐家桥SO219~4122~36NO224~4726~42PM10/99~128G3南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公租房SO218~4122~35NO222~5228~47PM10/97~1305.1.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计算公式如下:,式中:等标污染指标;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污染物的实测日平均浓度;:污染物的标准浓度值。(2)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见表5.1-4。表5.1-4环境空气现状评价结果一览表点位编号点位名称监测项目小时平均浓度24h平均浓度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Pi值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Pi值G1联城村SO2000.036~0.092000.19~0.29NO2000.14~0.29000.4~0.65PM10///000.6~0.88G2徐家桥SO2000.038~0.082000.15~0.24NO2000.12~0.24000.33~0.53PM10///000.66~0.85G3南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公租房SO2000.036~0.082000.15~0.23NO2000.11~0.26000.35~0.59PM10///000.75~0.87监测结果表明,各测点SO2、NO2及PM10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较好。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图例水质监测断面大气监测点噪声监测点底泥监测点图5.1-1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图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2.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断面:监测断面见表5.2-1和图5.1-1。表5.2-1地表水现状监测断面编号断面位置备注1#后港河联城村断面中垂线2#后港河216省道断面中垂线3#后港河籍山大道断面中垂线4#后港河320省道断面中垂线(2)监测项目:pH、SS、COD、BOD5、TP、TN、石油类。(3)监测时间及频次:2016年9月2日—3日,连续监测两天,每天采样一次。(4)监测和分析方法: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编制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以及国家有关技术规定执行,凡有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执行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表5.2-2监测方法及监测仪器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方法)及编号(含年号)仪器设备检出限pH玻璃电极法GB/T6920-1986pH计-FE20型0.10(无量纲)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智能光照培养箱GZL-P280B0.5mg/L化学需氧量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399-2007分光光度计-L23.0mg/L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10.010mg/L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17500.05mg/L悬浮物重量法GB11901-1989电子天平AL2044mg/L石油类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2红外分光测油仪OIL-4600.01mg/L(5)监测结果: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见表5.2-3。表5.2-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单位:mg/L,pH除外断面编号监测时间pHSSCODBOD5TPTN石油类W12016.9.27.121830.44.70.1613.970.062016.9.37.161628.34.50.1583.780.05W22016.9.27.232642.56.40.1894.500.312016.9.37.212440.56.20.1884.320.27W32016.9.27.182023.33.60.0572.220.092016.9.37.242225.33.80.0592.090.11W42016.9.27.034054.78.30.3551.040.152016.9.37.063852.68.20.3581.120.13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本次评价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计算公式如下:单因子最大超标倍数计算公式为:对于pH则为:式中pHSd—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pHSu—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Si,j<1即表示i水质参数j断面达到该水质标准。(2)评价标准:后港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SS参照《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三级标准。(3)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见表5.2-3。表5.2-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Si值)断面编号监测时间pHSSCODBOD5TPTN石油类W12016.9.20.060.61.010.780.542.650.122016.9.30.080.530.940.750.532.520.10W22016.9.20.1150.871.421.070.633.00.622016.9.30.1050.801.351.030.632.880.54W32016.9.20.090.670.780.600.191.480.182016.9.30.120.730.840.630.201.390.22W42016.9.20.011.331.821.381.180.690.302016.9.30.031.271.751.371.190.750.26从表5.2-3可以看出,后港河各监测断面水质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要求,主要超标污染物为COD、BOD5、TP、TN,石油类均满足标准;各污染物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82、0.38、0.19、1.88倍;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SS超过《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三级标准要求,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33;超标原因主要是工业废水及后港河沿岸居民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长期直接入河道所致。5.3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5.3.1噪声现状监测(1)监测点位监测点位见表5.3-1及图5.1-1。表5.3-1噪声监测布点编号名称声功能区备注1#联城村2类昼、夜时段监测2#滨河墈3#徐家桥4#南陵经济开发区廉租房(2)监测时段区域声环境背景值所设的监测点分昼夜监测15minLeq;监测日期:2016年9月2日-3日。(3)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附录中的监测方法进行,噪声监测使用声级计AWA5636型。仪器使用前后均经ND-9型声级标准器校准。5.3.2监测结果评价监测和评价结果见表5.3-2。表5.3-2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和评价结果单位:dB(A)点位编号点位名称监测结果执行标准达标情况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N1联城村52.342.86050达标达标52.642.66050达标达标N2滨河墈51.643.76050达标达标51.444.16050达标达标N3徐家桥50.745.16050达标达标50.345.56050达标达标N4南陵经济开发区廉租房53.144.06050达标达标53.344.46050达标达标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从上表可以看出,工程范围内各测点昼夜间噪声均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5.4底泥现状监测与评价(1)监测点位监测点位见表5.1-1。表5.4-1底泥监测断面一览表编号断面位置备注1#后港河216省道断面中垂线2#后港河籍山大道断面中垂线3#后港河320省道断面中垂线(2)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时间:2016年9月2-3日,监测一次;(3)监测项目pH、As、Hg、Pb、Cu、Zn、Cr、Ni、TP、TN等10个项目。(4)监测方法表5.4-2监测方法一览表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方法)及编号(含年号)仪器设备检出限pH玻璃电极法NY/T1377-2007pH计-FE20型——砷原子荧光法GB/T22105.2-2008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PF6-20.01mg/kg汞原子荧光法GB/T22105.1-20080.002mg/kg铜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8-199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TAS-9901.00mg/kg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8-19970.5mg/kg铅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0.1mg/kg铬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491-20095mg/kg镍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9-19975.00mg/kg总磷土壤总磷的测定碱熔-钼锑抗分光光度法HJ632-2011分光光度计-L210.0mg/kg全氮土壤全氮测试法(半微量开氏法)GB7173-87滴定管(A级)48mg/kg(5)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2-84)。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6)监测和评价结果监测结果见5.4-3,污染指数结果见表5.4-4。表5.4-3底泥监测结果表单位:mg/kg干污泥点位pHGrAsCuZnPbHgNiTPTN后港河216省道断面6.8929.09.2820.573.327.70.07617.3369370后港河籍山大道断面6.7759.720.026.473.122.30.32043.8620515后港河320省道断面6.9333.613.817.564.219.40.06112.470610001000755001000100015200表5.4-4底泥评价结果(Pi值)点位pHGrAsCuZnPbHgNiTPTN后港河216省道断面——0.0290.120.040.0730.0280.0050.086————后港河籍山大道断面——0.0600.270.050.0730.0220.0210.219————后港河320省道断面——0.0340.180.040.0640.0190.0040.062————各监测指标均符合《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2-84)中的标准限值。后港河流域沿线底泥质量较好,总体质量良好。5.5生态环境调查5.5.1南陵县土地利用现状南陵县农用地面积94269.8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4.8%;建设用地面积29861.7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3.7%;其他土地面积1821.5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50214.95hm2,占农用地面积的53.3%;园地面积为1692.18hm2,占农用地面积的1.8%;林地面积为41665.80hm2,占农用地面积的44.2%;草地面积为696.96hm2,占农用地面积的0.7%。建设用地中,城镇村及公开用地为12958.08hm2,占建设用地面积的43.4%;交通运输用地为2002.36hm2,所占比重为6.7%,水利设施用地为14901.35hm2,所占比重为49.9%。设施农用地、田坎和裸地等其他土地1821.54hm2,所占比重仅为1.4%。南陵县土地利用一览表见表5.5-1。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5.5-1生态系统类型及特征地类南陵县面积(hm2)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总面积.22100农用地合计94269.8974.8耕地50214.9553.3园地1692.181.8林地41665.8044.2草地696.960.7建设用地合计29861.7923.7城镇村及公开用地12958.0843.4交通运输用地2002.366.7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4901.3549.9其他土地1821.541.45.5.2南陵县陆域生态环境现状南陵县内平原、丘陵、低山地貌俱全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南陵县水热条件优越,利于动、植物繁衍栖息,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物多样性颇优,全县林业用地合计36567hm2,用材林以松、栎类、檀树南、榆树、枫香、樟树、泡桐、臭椿等为主;经济林有油桐、油茶、乌柏、茶叶、桑树等。药用植物主要有丹皮、明党参、桔梗、绞股兰、元胡、沙参、何首乌、马兜铃、射干、天冬、龙胆草、夏枯草、半夏、前胡、白术、丹参、紫苏等。动物资源有珍稀动物扬子鳄、梅花鹿、穿山甲、苏门羚、獐、猫头鹰等。拥有的2A级风景区小格里森林公园是地球同一纬度仅存的原始次生林。5.5.3南陵县水域生态环境现状后港河系漳河支流,而漳河系长江支流,区域水生生物资源较为丰富。据统计大约有60多种,主要以经济价值高的鲤科鱼类为主。主要品种有青、草、鲢、鳙、鲤、鲫、鳊以及珍贵的龟、鳖、鳜、黄颡鱼、塘鳢、河蟹、虾、黄鳝、泥鳅、鲌、乌鳢等。河内浮游植物中,多见藻类,以硅藻、黄藻、金丝藻、绿藻为主,浮游动物中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都有,其中轮虫数量较多,是黄、白鲢的良好天然饵料。底栖软体动物主要有螺、蚌、蚬等,以河流、湖泊居多,约有十几个种类。水生维管束植物主要有苦草;轮叶黑藻、莲、水花生、萍、菹草、芡实、菱等30余种。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多年的调查,漳河河道多年未发现有国家珍稀水生生物在此栖息,也不是珍稀鱼类保护区。后港河不是渔业养殖区,工程河段内没有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等“三场”分布,无珍稀、洄游鱼类。5.5.4南陵县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概况南陵县境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地质公园丫山花海石林旅游区、省级森林公园小格里,省级重点保护寺庙乌霞寺、奎潭湖等自然景点。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南陵县境内有长乐、合义、楂林三个保护点。保护区地处江南古陆与金陵凹陷的过渡地带,全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地形错综复杂、沟塘、渠、坝星罗棋布,扬子鳄主要生活在海拔300m以下的池溏、沟冲、山洼和水库中。拟建工程位于漳河南陵县城区段,该河段不在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规划范围内。从扬子鳄的生活习性来看,工程施工基本不会造成扬子鳄的意外。5.5.5生态环境调查小结由上述生态现状调查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地生态现状良好,无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的存在。5.6结论(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表明,工程区域内各测点SO2、NO2及PM10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地表水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后港河各监测断面水质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要求,主要超标污染物为COD、BOD5、TP、TN,石油类均满足标准;各污染物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82、0.38、0.19、1.88倍;SS超过《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三级标准要求,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33;超标原因主要是工业废水及后港河沿岸居民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长期直接入河道所致。(3)工程区域内各测点昼夜间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底泥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指标均符合《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2-84)中的标准限值。(5)后港河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体水质不能达到功能区划的要求。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6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6.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6.1.1道路扬尘施工便道的路面积尘数量与湿度、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行使速度、近地面风速是影响道路扬尘污染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此外风速和风向还直接影响道路扬尘的污染范围。参考以往施工期运输车辆在施工路段上行使产生道路扬尘的现场监测结果可知,在施工路段下风向150m处,TSP日平均浓度值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因此施工期道路扬尘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程度较重。6.1.2物料装卸扬尘石灰、水泥和黄沙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受到风吹、搬运或机械振动产生的物料扬尘,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也将是比较明显的。类比同类堆场的情况,装卸(施工)阶段,1m堆高扬尘起尘量达到0.22kg/t物料,其中TSP含量约占8%,起大风时,下风向100m的范围TSP浓度将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根据现场勘察,河道沿线联城村、滨河墈、徐家桥、南陵经济开发区廉租房均位于河道施工扬尘影响范围内,施工扬尘对周边敏感点有一定的影响。6.1.3燃油废气项目施工过程用到的施工机械(主要包括挖掘机、推土机等)及运输车辆,大都以柴油为燃料,会产生一定量的燃油废气,主要污染物包括CO、NOx、THC等。其影响范围在施工场地及运输道路沿途。随着施工强度的加大,燃油废气的产生量将增加。但是燃油废气属于间歇性排放源,排放量不大,影响范围有限。6.1.4恶臭恶臭主要产生于河道清淤过程中。河道中含有有机物腐质的污泥底泥,在受到扰动和堆置于地面时,其中含有的恶臭物质(主要为甲硫醇、氨、硫化氢等)将呈无组织状态释放,从而对周围环境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施工现场通过类比国内其他地方疏浚作业的一些数据经验(如广西南宁潮阳溪底泥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巢湖流域南淝河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恶臭强度一般为2-3级,无风条件下的影响范围约50m,有风时下风向受影响的距离将略为增大,但均小于100m。本项目疏浚段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南陵县经济开发区廉租房,距离河道约48m,因此,恶臭对其有一定的影响。而底泥堆场周边300m范围内无居民区,因此,底泥堆场恶臭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6.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6.2.1施工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疏浚工程产生水污染物的途径主要有;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油污及露天机械被雨水冲刷产生的含油污水等;堆放的建筑材料及挖填土方产生的泥土被雨水冲刷对水体的污染;在产生的各类施工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①河道疏浚对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河道疏浚在河槽内基本无水的条件下施工,采用明挖施工。根据同类型项目疏浚结果分析:本项目疏浚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不大,对后港河的水质影响较为有限。②施工机械含油废水影响分析施工机械含油废水直接排入水体,在水体表面形成油膜,造成水中溶解氧不易恢复,影响水质;含油废水随意排放陆域,会降低土壤肥力,改变土壤结构,不利于施工迹地恢复。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机械与车辆的维护与管理,防治漏油事故发生。机械或车辆的冲洗应定点,并修建临时隔油沉淀池对冲洗废水进行处理。③土方淋溶废水、基坑排水及施工砂石料冲洗废水等也可造成水体中悬浮物浓度升高。因此为防止地表水污染,建议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隔油废水沉淀池,收集施工中产生的各类冲洗废水、淋溶废水和基坑排水等,将冲洗废水沉淀处理后,尽量作为施工用水的一部分重复使用。上述措施的实施可有效地避免或减轻SS对地表水体的污染。6.2.2施工废水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分析考虑到后港河堤防加培段(C4+300~5+000)段、后港河疏浚段有部分段(HG5+050~5+300)位于南陵县家发镇自来水厂取水口水源一级陆域保护区范围内,因此在施工过程应特别注意施工对后港河水质及水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主要途径为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油污及露天机械被雨水冲刷产生的含油污水等以及堆放的建筑材料及挖填土方产生的的泥土被雨水冲刷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施工期在施工到后港河堤防加培段(C4+300~5+000)段、后港河疏浚段有部分段(HG5+050~5+300)时,应该做好截污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隔油废水沉淀池,收集施工中产生的各类冲洗废水、淋溶废水和基坑排水等,将冲洗废水沉淀处理后,作为施工用水的一部分重复使用。污水禁止排入后港河。6.2.3施工期对后港河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对主河道比降没有改变,只是对岸坡作了稳定安全治理。河道岸线由原来天然状态变为人工护堤,使得洪水宣泄更加顺畅,减少了对防洪堤护坡的冲击和淘刷,稳定了河势,但同时水流挟砂能力的提高,又加剧了对河床的冲刷,逐步使河床趋于稳定并达到新的冲淤平衡。综上所述,本工程的建设对后港河水文情势的变化属于有利影响。6.2.4底泥堆场余水对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河道疏浚在河道两头围堰,河道内无水的情况下开挖,开挖的淤泥含水量低,运至底泥堆场堆存,但堆泥场淤泥会产生少量余水及经雨水淋溶后将产生淋溶水,经类比,此部分余水产生量约0.2万m3,此部分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经沉淀后此部分水可直接排入216省道市政污水管网,入南陵县污水处理厂处理。类比《佛山水道环境疏浚及底泥处置工程》底泥干化废水的监测数据,底泥堆场余水污染源强分析结果见表6.2-1。表6.2-1底泥堆场余水源强分析结果类型CODBOD5SS氨氮总磷底泥堆场余水16035150250.8(GB8978-1996)三级标准500300400——4由上表可知,底泥堆场余水经沉淀池絮凝沉淀后,水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标准要求,项目区东侧为206省道,污水管网已铺设到位,底泥堆场余水通过建设单位自设污水管道排入206省道市政污水管网入南陵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对后港河影响较小。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6.2.5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施工队规模一般为50人,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和主要污染物产生量详见工程分析的3.1.1节。考虑到施工场地周边未接通污水管网,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区设立临时化粪池及旱厕。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排入旱厕,清掏用作农肥用。生活污水不得任意排放,影响到后港河水体水质。6.3施工期环境噪声影响评价6.3.1施工噪声影响预测(1)噪声源预测分析施工期噪声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噪声是施工期主要的污染因子,施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为各种施工作业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等都是噪声源。由工程分析得到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源强见表3.1-2。(2)预测模式施工噪声源可视为点声源。根据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可估算出施工期间距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预测模式如下:式中:—参考位置处的声级,dB(A);—预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m;—参考声处与点声源之间的距离,m;—附加衰减量。各类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外的噪声值(未与现状值叠加)预测结果见表6.3-1。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6.3-1各类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单位:dB(A)施工机械噪声预测值标准限值达标距离(m)51020405070100150200400昼夜昼夜轮式装载机9084.078.072.070.067.564.060.558.052.0705550220平地机9084.078.072.070.067.564.060.558.052.050220推土机8680.074.068.066.063.561.056.554.048.030130挖掘机8478.072.066.064.061.558.054.552.046.015160搅拌机8680.074.068.066.063.561.056.554.048.030130自卸汽车7670.064.058.056.053.551.046.544.038.01060振动夯锤9084.078.072.070.067.564.060.558.052.050220潜水泵7670.064.058.056.053.551.046.544.038.01060移动式柴油发电机组9084.078.072.070.067.564.060.558.052.050220由上表预测结果可见,昼间单个施工机械的噪声在距施工场地50m外可以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标准,夜间在220m外可以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夜间标准。但在施工场地往往是多种施工机械共同作业,因此,施工现场的噪声是各种不同施工机械的噪声以及进出施工现场的各种车辆引起的噪声的总和,其噪声达标距离要昼间大于60m、夜间250m的距离。6.3.2施工期噪声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分析河道沿线主要声环境保护目标为联城村、滨河墈、徐家桥、南陵经济开发区廉租房,距离河道距离均在100m范围内,该工程施工噪声会对环境保护目标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机械同时工作,各种噪声源辐射的相互叠加,噪声级将有所提高,按河道施工模拟施工情景,临近最近的环保目标路段施工机械:挖掘机1台、推土机1台、运输车辆1台,预测对道路施工沿线最近的环保目标处的昼、夜影响。情景预测结果见表6.3-2。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6.3-2道路路基施工沿线最近敏感点影响情况一览表[dB(A)]施工阶段敏感点距施工边界距离施工机械敏感点处噪声贡献值叠加值河道施工联城村、徐家桥(50m)挖掘机64.068.4推土机66.0运输车辆56.0滨河墈、南陵经济开发区廉租房(40m)挖掘机68.07.12推土机68.0运输车辆58.0由上表情景预测可知,河道施工对沿线的敏感目标影响较大,超出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昼间70dB(A)和夜间55dB(A)的要求,因此本项目施工时应严格施工要求,减轻对道路施工沿线环保目标的影响。6.4施工期固废污染影响分析1、生活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要分类收集、定点堆放、及时清运,由市容部门专用垃圾车送至垃圾转运站,集中后送南陵县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2、土方本工程土方开挖58.28万m3,填方24.94万m3,弃方33.34万m3,挖方除用于堤防加培、堤后填塘和基坑回填外,多余的土方用于县城附近道路拓宽路基填筑和城市景观绿化回填,土方回填全部利用挖方。3、建筑垃圾根据工程分析,建筑垃圾产生量为11033吨。这些垃圾主要为砖、钢筋、木材等,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应尽可能回用,既可变废为宝,又减少了建筑垃圾的量;对于不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应运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场处理,严禁乱丢乱弃,对环境影响较小。4、底泥本项目在河道内无水的情况下开挖,开挖的淤泥含水量低,淤泥量约为4.2万m3。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底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底泥中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从监测结果来看,后港河疏浚段底泥满足GB4284-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要求,总体质量良好,未出现超标现象,用于堆放对土壤环境不会造成影响。本项目产生的底泥量较大,为减少底泥在堆存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无害的底泥,生态恢复的方案如下:1、作为市政园林绿化用土底泥中不仅含有大量氮、磷营养元素有机矿物质,同时还含有普通矿物肥料中所缺少的有机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底泥作为园林、绿地的基肥和追肥,不仅能提供树木生长所需的全部养分,提高林业产量,而且又可改良土壤肥料肥力,改善墒情,因此底泥作为作为市政园林绿化用土是可行的。2、还地于农田方案由于底泥中含有较高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还地于农田可节省大量的化肥,且解决了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生计,经济效益高于一般农田。但是由于本项目施工范围较大,必须在清淤过程中对底泥进行跟踪监测,以确保回用底泥满足农用污泥的标准。本评价对以上方案进行分析后,再结合南陵县的实际生态环境,建议将底泥作为城市景观绿化用土。6.5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污染途径根据项目可研阶段的地勘资料,工程区地表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浅部粘性土层中,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下部砂层、砂砾石层及含砂砾卵石层中。地下水位受地表水及大气降水的补给,随季节变化明显,汛期河水位高,地下水向远离河流方向运动,枯水期则反之,后港河河底为其排泄基准面。根据本工程施工条件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本项目施工期出现突水、涌泥可能性不大,局部可能出现小股流水,不会造成区域地下水系统的失衡,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范围较小。拟建项目可能对下水造成污染的途径主要有:底泥堆场对地下水的影响。2、影响分析本项目清淤采取的为河道无水条件下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干化机械清淤方式,清除出来的淤泥含水量较低。根据合肥海正环境监测有限责任公司对本工程河道表层底泥样品的检测分析结果,底泥中的各项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均小于《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对农田施用污泥中污染物的最高容许含量限值要求。堆泥区应满足一定的防渗要求,具体要求见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勘察资料:作业单元场底经清基、平整、碾压、夯实处理后防渗性能尚好,区域渗透系数小于10-7cm/s,可防止底泥中污染物不渗入地下水。抛泥区防渗工程主要包括场地平整、边坡防渗材料选择和围埝保护层设置等内容。①场地平整:清除所有植被和坡积物,并使整个填埋区形成相对整体坡度;平整土质边坡不宜陡于1:1.2,否则作削坡处理;局部陡坡应缓于1:1.0,极少部位低洼处采用原土回填夯实,夯实密度大于0.90,锚固平台的回填土基础必须夯实,平整开挖顺序为先上后下。拟选场址区域基面比较平整,但项目区表土主要为有机土,厚度约为30cm左右,在填埋作业之前需将这一部分土铲掉并临时堆放,可用于护岸植草。②对围埝的设计要求a.围埝顶高程的确定应考虑设计吹填标高、预留沉量、安全超高、沉淀工作水位等参数。b.对底泥堆放区围埝进行防渗处理,围埝采用内侧土工膜防渗,避免泥浆中污染物随水外渗污染环境。c.溢流堰到泄水口有足够的缓冲区域,以保证出水水质达标。d.在底泥堆放区溢流堰前种植芦苇或其它高等水生植物作为生物隔离带,对余水进行生物净化。③排水防洪工程底泥堆放区设置独立的洪雨水导排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减少底泥余水的产生,抛泥区截洪沟和排水边沟截除场区周围汇水。洪雨水导排系统防洪设计按20年设计,流量按24小时降雨24小时排出计算。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于地表排水,设计考虑底泥充填后单元顶部形成2%的斜坡,考虑底泥沉降因素,作业时可先形成4%的坡度。导排明沟设置在充填区的四周坡角,坡向场区背靠岸一侧,坡度设置为1.0‰,用浆砌块石护坡,端面形式为边坡1:1.5的直角梯形明渠。排水末端汇集到底泥堆放区附近的市政污水管网,经混凝土管道排至围埝外一集水池后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底泥堆放区四周设截洪沟是用来截排堆场边界线至分水岭之间的汇集雨水和终场后底泥堆体的坡面水,沿底泥堆置边界线布置,设计按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的防洪标准进行截洪沟过水横断面的计算。排水边沟采用“L”形预制混凝土板沟,板与膜之间采用土工布隔离保护,由于混凝土板较重,它还可起到HDPE膜的锚固作用,在被底泥填埋后,排水边沟可改造成余水导排沟。通过上述措施,可较为有效地减少洪雨水对底泥堆场的侵蚀和危害,从而可有效地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④辅助设施在垂直防渗上,在围埝坝内侧铺设非透水隔离层土工布,做好垂直防渗工作,并作好护坡。底泥堆放区四周设有绿化隔离带,设计种植易于生长的高大乔木并与灌木相间布置。终场绿化设计选用易于生长的浅根树种、灌木和草本作物等,可最大程度减少和控制对四周的环境污染。在满足以上要求后,底泥堆放区对地下的影响较小。6.6施工期社会影响分析6.6.1施工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工程的建设将带动施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泥、砂石料、铅丝网等建筑材料,将促进当地建筑、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随着工程建设完成,将改善南陵县的水环境和提升南陵县的景观生态水平,也将促进当地服务业、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创造就业机会,这不仅有利于搞活当地经济,而且会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6.6.2施工期对交通出行的影响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施工对交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建筑材料运输车辆的增加使道路上的车流量增大;(2)土、石、砂料运输撒落,影响交通安全,路面损坏等方面,可能导致交通堵塞。项目施工过程中拟在各交叉路口以及施工车辆的进出口设置施工提示牌、诱导提示牌、交通活动护栏等,各进出口安排专人管理。同时,应尽量避开高峰期,不集中运输,则项目施工对沿线交通的影响在可控制范围内,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7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工程运营后项目本身不产生污染物,本工程的建设将对项目实施后可提高后港河的防洪标准,对改善后港河水质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巨大。7.1工程对河道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7.1.1现有情况防洪工程包括堤防与河道工程,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后港河本次治理段现有堤防防洪标准偏低,局部高程不足,达不到设计,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2)由于后港河右支是山区型河道,两岸无堤防,河道断面狭窄,不能满足过流能力,洪家坝上游右堤堤顶宽度一般为3~5m,堤高一般2~2.5m,局部较高为4.6m,河堤两侧杂草丛生,大部分堤身较单薄,断面形状较不规则,迎水侧堤防无任何护坡。(3)洪家坝损毁严重,影响坝基稳定安全。7.1.2治理后改善情况(1)拟建工程具有行洪和蓄洪等功能,可在汛期发挥很好的防洪作用,能够很好地保护了下游人民的生活、生产用水;(2)工程建设对主河道比降没有改变,只是对岸坡作了稳定安全治理。河道岸线由原来天然状态变为人工护堤,使得洪水宣泄更加顺畅,减少了对防洪堤护坡的冲击和淘刷,稳定了河势,但同时水流挟砂能力的提高,又加剧了对河床的冲刷,逐步使河床趋于稳定并达到新的冲淤平衡。综上所述,本工程的建设对后港河水文情势的变化属于有利影响。7.2工程对地表水环境的改善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河道疏浚工程对改善柏后港河水质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本章节将采用类比调查的方式分析疏浚工程对后港河水质的影响。为了预测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完成后,其水质改善的结果,我们选择合肥市南淝河作为类比对象。合肥市南淝河亳州路桥段至当涂路桥段1999~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0年进行了清淤,本章节通过分析南淝河1998年~2002年清淤前后水质的变化,说明清淤工程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为此我们委托合肥市环境监测站提供了南淝河屯溪路桥断面(位于清淤河段内)1998年~2002年5年中1月份(枯水期)例行监测数据,结果如下:表7.2-1南淝河屯溪路桥断面1998-2002年1月份水质数据(单位:mg/L)项目19981999200020012002pH7.637.487.717.607.40高锰酸盐指数8.8017.910.513.917.75BOD58.0013.09.8616.1917.32NH3-N6.4715.88.3115.418.9As0.0040.0040.0040.0150.002Hg0.000040.000020.000020.000060.00005Cr6+0.0020.0020.0020.0020.002Cd0.00050.00010.00010.00030.0005石油类0.9631.650.8212.202.09图7.2-1南淝河屯溪路桥断面1998-2002年1月份水质变化折线图结果分析:(1)从上图显示的水质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南淝河清淤工程在2000年刚完成后,有机污染物的指标如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以及氨氮在一个短时间内有明显改善,但是很快在2001年、2002年这几项指标又迅速回升,几乎恢复到清淤前水平。这种趋势也印证了某些资料中对底泥清淤工程措施的环境效果分析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清淤工程使河流中泥-水界面间原有的稳定被破坏,如果清淤深度不足以疏浚掉大部分受污底泥,则清淤对抑制底泥向上覆水体释放的作用微乎其微。同时,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于2000年南淝河清淤时,其上游的望塘污水处理厂还没有运行,也就是说南淝河中外源污染物还在输入,由于水体污染物浓度迅速回升,水体污染物浓度更接近底泥释放达到的饱和点,从而使底泥总释放速率和释放量降低,但是在底泥释放的补充下,水体污染物浓度很快就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最大值,这也是很多清淤工程完成后,水质很快又恶化的原因。(2)从上表中水体重金属指标来看,清淤前后变化不大,而且均远远小于GB3838-2002中Ⅴ类水体的标准值,南淝河没有受到重金属污染,清淤工程对水体中重金属指标的影响不大。类比南淝河的清淤效果,可知疏浚工程对河道水体的短期改善起到一定作用,清出的底泥含有大量的N、P污染物,减轻了底泥中N、P长期释放对后港河水质的污染。7.3社会经济影响分析后港河是漳河较大的一级支流,源自县境西北部戴镇、工山、麻桥等乡,在南陵县城关北侧汇入漳河。后港河右岸为南陵县主城区,左岸滨玉圩规划为高档居住场所。因此,尽快实施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避免洪水可能对城市建设造成的巨大损失,确保保护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南陵县对外形象,提高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的。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8环境风险及饮用水源环境影响评价8.1环境风险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生态影响,其运行期基本无“三废”排放,相应环境风险主要为外源风险,本工程的施工与运行主要是增加风险发生概率或加剧风险危害。根据本工程施工及运行特点、周围环境特点以及工程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本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中具有潜在风险的类型有:生态风险、污废水事故排放、施工期突发性事故风险等。8.2环境风险管理及措施本工程考虑到后港河堤防加培段(C4+300~5+000)段、后港河疏浚段有部分段(HG5+050~5+300)位于南陵县家发镇自来水厂取水口水源一级陆域保护区范围内。为了保护饮用水源安全,本项目需按照环境保护部《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环办[2011]93号)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环办[2012]50号)的相关要求,采取相应的环境风险管理及应急措施。8.2.1环境风险管理(1)建设单位应在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做好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禁止施工废水排入后港河。(2)发生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当地安全监管相关部门,如安监、公安、环境保护、水务等。8.2.2环境风险应急措施(1)建设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在本工程路线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的规定要求,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2)在后港河堤防加培段(C4+300~5+000)段、后港河疏浚段有部分段(HG5+050~5+300)设置事故应急池,防止污水因事故而排入后港河。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8.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饮用水水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内容如下:一、组织体系1.1指挥部的组成:由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分管副秘书长、县水务局、县环保局主要负责人任副指挥长,指挥部成员单位由市县水务局、县环保局、自来水厂等单位组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1.2指挥部的职责:负责对水源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决策、指挥、处置,确定拦截清除污染物、消除污染源、调水换水、启用新水源等应急措施实施方案。1.3办公室的职责:承担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及时掌握情报,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沟通职责;会同相关部门拟订拦截清除污染物、消除污染源、调水换水、启用新水源等应急措施实施方案;组织指导水源保护应急队伍的建设与行动;组织召集专家组。1.4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务,做到统一协调、相互配合、反应快速、落实到位。水务局负责履行指挥部办公室职责,实施河渠水面的各项应急措施,负责清河换水、调水的具体工作,监测源水状况,负责河道库坝、堤防、水闸等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抢修工作,保证运行完好;县环保局负责调查污染原因,消除污染源,减轻污染事故损失,指导水质监测和污染治理工作,报告水质动态和污染治理进展情况,查处违法排污行为,追究污染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自来水厂负责保障应急期间水厂、供水管网运行状态良好,加强源水检测,储备和调运原材料,强化制水工艺,调动水车送水。1.5应急队伍:由环境监察、环境监测、水务、卫生防疫和城市供水等单位相关人员组成应急队伍,对其职责也有具体设定。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6现场指挥机构:当发生较大级别(Ⅲ级)及其以上的城市饮用水水源突发事件后,可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统一协调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现场指挥部由承担相关处置工作的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事发地市(县、区)政府有关领导组成。现场指挥部一般设综合协调组、应急处置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人员疏散组、新闻报道组、善后处理组、专家技术组等工作组。明确了各工作组的牵头单位和职责。二、预防和预警2.1监测预警系统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水源地安全状况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工作力度,建立监测和预报系统,布设水源地水位、流量、水质等动态监测网。饮用水水源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要会同有关成员单位按照开展环境信息、常规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及时收集和上报辖区境外和辖区内有可能对我县饮用水源造成环境影响事件信息,建立水源水质巡查监测队伍,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准备工作;鼓励水源地居民、单位参与到水源保护行动中,在群众中发展责任心强的信息员、监督员。2.2预警级别和信息报告、发布2.2.1预警级别预警级别依据突发污染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大)、Ⅱ级(重大)、Ⅰ级(特别重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2.2.2信息报告饮用水水源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办公室得到涉及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应初步确定事件性质、级别,提出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的建议,并上报上级政府和有关机构后,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2.2.3信息发布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水源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特别重大水源突发事件的信息由国家有关部委发布或报请国务院批准后由省政府发布;重大水源突发事件的信息由省政府组织发布;较大水源突发事件的信息由市政府发布;一般水源突发事件的信息由市环保局或事发地政府发布。三、应急响应与处置措施3.1应急响应与处置措施⑴通知自来水厂和其他取水单位,密切关注源水水质。⑵迅速分派警力保护事发现场,维持秩序。⑶增大水质监测频次和范围,连续监测水质动态。⑷针对污染因子,尽快找出并采取应对措施。⑸由县环保局或事发地政府向社会发布污染信息及应对措施、效果、影响范围,号召全市节约用水。⑹自来水厂启动部门应急预案,减少或停止使用受污染的水库源水,向指挥部提出启用相应水源的建议。明确污染种类、程度后,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供水。3.2应急结束根据不同的应急响应级别,分别由不同级别政府机构决定应急结束。四、后期处置作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设备,在应急结束后应及时归还;造成损坏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对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突发污染事件的起因、性质、损失、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善后恢复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分析经验教训,提出防范、改进措施和修订预案的建议。做好责任追究与表彰奖励相关工作。五、应急保障要做好应急队伍管理与培训、财力保障、物资保障、交通保障、科技支撑、工程配套、宣传培训等几个方面的保障工作,确保各项应急措施能够落实到位。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9生态环境影响评价9.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9.1.1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1、永久占地影响分析本工程永久征地为河道疏浚、堤后填塘、堤身加培及建筑物占地,统计占地137.1亩。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占地类型主要包括耕地、丘岗地及沟塘等。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扰动地表,工程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占地面积为111.8亩,对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结构造成影响。主体工程设计了复耕措施,结合临时占地区域采取的林草地恢复措施,能尽量减少项目建设对当地土地结构的影响,也对防治水土流失有着积极的意义。2、临时占地影响分析本工程临时占地主要为各施工区的施工布置区、施工便道、临时堆土场、底泥干化场等,临时占地面积约94.2亩。临时占地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及使用程中地面硬化而使植被恢复困难。项目应在施工前剥离表土并妥善保存表层土,并加强施工期的管理,严禁随意扩大占压面积;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场地的清理和平整,建议将硬化的土层剥离,并覆土绿化,则临时占地范围内植被覆盖率将能够逐渐得到恢复。因此项目临时占地的影响是短暂的。9.1.2工程对陆生生态的影响分析(1)对沿线植被的影响①永久占地对植被的影响本工程的建设占地会使沿线的植被受到破坏,从项目占地类型看,受到项目直接影响的植被类型主要是现有沿线村庄树种和村庄农作物等,永久占地范围内的植被将完全损失。②临时占地对植被的影响工程临时占地要为施工布置区、施工便道、临时堆土场、底泥干化场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等,工程临时用地在工程结束后拟部分复耕或植被,而其它临时占地复耕较困难,主要是土壤理化结构遭到一定破坏,可以首先通过整地措施和种植一些浅根性草本植物先期绿化,待土壤结构缓慢恢复和改善后再种植农作物。综上所述,临时用地对植被的影响是暂时的,通过有效的措施后,可以保证临时占地尽快恢复植被或恢复成耕地。(2)对当地农业的影响项目建设对农业生态的影响主要通过永久占地体现,永久占地将导致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耕地数量减少、农作物损失等;工程永久占地137.1亩,其中占用耕地面积111.8亩。为了尽量减少因永久占地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质量短期内的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与所有人经济补偿,保证不减少其经济收入,不影响其生活。本项目临时占地94.2亩,全部为耕地,占用时间为1年,在施工期内,临时占用的土地将失去原有的生产功能,将会对当地农民的农业生产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可以对被占地农民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确保他们施工期间的农业收入不减少,随着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临时占地复垦,可以恢复原有土地的生产功能。因此,采用临时占地恢复措施后,临时占地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小。总体而言,在采取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后,项目建设对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较为有限。(2)两栖爬行动物影响评价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疏浚等工程将使一部分湿地生境将遭到破坏,而且流域畅通之后改善水文过程,两栖、爬行动物的栖息环境将发生改变,一定程度上影响两动物的繁殖活动。项目的施工很有可能对两栖、爬行动物造成直接伤害,例如车辆碾压、人为捕食等。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工程区两栖爬行动物分布较少,工程对两栖爬行动物的影响程度较小。(3)鸟类影响评价①栖息地利用发生变化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取土、疏浚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等工程直接导致沿岸的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蓼科植物等湿地植植物在河道群落中的种类组成和种群数量发生改变,使湿地鸟类栖息地特征发生改变。同时噪声等因素也会干扰鸟类的栖息,导致一些种类向其他区域迁移,加大周边区域的生态压力。②鸟类的活动受到干扰随着工程的实施,对迁徙鸟类构成威胁。根据对整治工程区域调查,本区鸟类种类、数量较少,且多为广布种,后港河流域内无濒危物种分布。因此,整治工程建设近期对鸟类资源的影响较弱。(4)哺乳动物影响评价会破坏兽类的部分栖息地,并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和粉尘等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会对兽类的生存和活动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不过由于项目所在地区大型兽类较少,无濒危物种,主要是常见的和分布范围较广的物种,如鼠类、食虫类等小型兽,它们适应能力较强,因此工程建设对兽类影响程度有限。9.1.3工程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分析施工期不进行水下施工,对局部水环境、水生生态环境基本无影响。根据当地渔业渔政管理部门资料,后港河水域不是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等保护目标,且多年未发现珍稀鱼类,主要以经济价值高的鲤科鱼类为主。后港河无洄游鱼类,施工期疏浚段不存在阻断影响问题。因此,该河道对鱼类影响较小。9.1.4施工导流方式对上下游植被、水生生物的影响分析对于上游,上游来水拦蓄在洪家坝内,将导致洪家坝内水位上升,淹没周边植被,导致陆生植被和水生生物的生境及生活习性的改变;对于下游,在河道无水条件下进行疏浚,对局部水环境、水生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影响,导致施工期间河道和湖泊内水生生物数量的减少。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治理过程中,特别是疏浚工程将会改变河流生态系统的基底,水体的营养成份发生变化,水体生物系统的结构发生改变,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亦将发生变化,发生新的演替。工程的建设中,对底栖动物、浮游生物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负面效应。不过,随着疏浚工程的完工,工程段河道可以通过后期的水生生物群落的构建与演替,使受损水域的水生生态系统逐渐得到恢复,因此,工程建设对本区域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物种资源影响不明显。9.2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9.2.1营运期水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后港河河道疏浚后河道底部的表层底质结构较为稳定,可以使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增加,水底层界面氧化还原条件将发生改变,营养盐的释放将降低,工程流域的水质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水体自净能力将增加。9.2.2营运期陆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草皮的铺设主要是用于河道生态护坡的铺设,总量为3.57万平方米。通过引入多种植物,多种植物的根系彼此联系,附着能力增强,使土层更坚硬,不易被雨水冲击,起到良好的固土护坡的作用,并增加了生态系统多样性,对后港河周边环境改善起到一定作用,同时营造了一定的景观效果。9.3生态影响评价结论本次河道治理工程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的整治,在施工期会对现状生态有不利影响,使河道及沿岸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较小的,也是可逆的。施工期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可将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工程竣工后,流域底泥等内源污染被清除,同时河道的拓宽也将加速河道水质的交换,水域生机将逐渐显现出来。工程通过相关的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措施的实施,人工生态系统将重新建立,生态效益会得到显著发挥,区域生态完整性及其结构和功能将更加完善。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0水土保持10.1水土流失影响分析10.1.1水土流失成因及类型1、水土流失成因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河道疏浚、堤防填筑、临时弃土弃渣区、施工场地及道路等建设,将占压破坏地表植被、扰动表土结构,改变现状地形,在重力作用、雨滴打击、水流冲刷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易引发新的水土流失。(1)工程开挖和填筑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在工程开挖过程中,因堤身表层土剥离、取土和弃土等工作,使其工作面的原生地貌和植被遭受破坏,地表裸露、土壤结构疏松,表土抗蚀能力减弱,原有的自然稳定状态受到破坏,失去原有植被的防冲、固土功能,从而在雨滴打击、水流冲刷等外营力的作用下,增加新的水土流失。工程填筑导致地形、地貌的改变,在施工场地形成填筑边坡,改变原有坡面的汇流条件,易造成水力侵蚀,使水土流失由原来的面蚀改变为沟蚀,形成新增水土流失。加上地质构造、土壤类型等因子,在重力作用下,新筑边坡也易产生滑、塌等形式的土壤侵蚀。(2)取土、采料取土将对地表植被造成严重破坏,底层土壤裸露,土壤结构严重破坏,抗侵蚀能力降低,遇暴雨将会发生水土流失。本工程砂石料均外购,不设砂石料场,工程填方均利用挖方,不设取土场。(3)施工弃土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弃土流失的影响主要有:占压土地、自然植被及其它水土保持设施,降低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弃土为松散堆积体,若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容易造成土体表面的冲刷,甚至产生土体塌滑,引起新增水土流失,弃土亦再塑了原地貌,影响周边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4)其他临时占地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施工生产区和施工道路等临时占地将对占地范围内的植被和地表土壤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也会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加剧创造条件。(5)施工完成后,对临时堆土场等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2、水土流失类型及其分布主体工程和施工道路施工属于面状和线状工程,植被破坏、扰动地表及水土流失分布面积较大。施工生产区、临时堆土场等属于点状工程,植被破坏、扰动地表及水土流失呈点状、片状分布。水土流失类型以溅蚀、面蚀等水力侵蚀为主。水力作用造成的水土流失。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新筑的路堤、临时堆土场因其结构疏松、孔隙度大,在雨滴的打击和水流的冲刷下产生水土流失。本项目区产生的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侵蚀形式以溅蚀、面蚀、片蚀等为主。10.1.2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1)预测范围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即为各防治分区的扰动面积,预测单元应为工程建设扰动地表的时段、扰动形式总体相同,且扰动强度和特点大体一致的区域。根据以上要求,结合项目区域的自然概况、工程布局以及施工特点,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包括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区、施工场地区和施工道路区。(2)预测时段根据本工程施工建设的特点,以及各单项工程施工时段,结合项目区降雨季节等,划分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规定,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三个时段。施工准备期:主要完成占地范围建筑物拆迁、场地的清理、施工场地的布置和施工道路的修建,这将会破坏地表和植被,造成较大程度的水土流失。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施工期:主要完成河道疏浚、岸坡护砌、路堤的修建等,是工程开挖、填筑、弃渣等施工活动最集中的时段,也是水土流失量最大的时段。由于开挖坡面、取土、筑堤架桥、机械碾压等原因,破坏了沿线原有地貌和植被,扰动了表土结构,致使土体抗蚀能力降低,土壤侵蚀加剧,加上开挖和剥离、排放弃土弃渣等,如不采取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将导致水土流失大量增加。自然恢复期:因施工破坏而影响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在本工程生态建设和自然封育下可逐渐消失,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固结及植被逐步恢复,水土保持功能得到日益发挥,生态环境将逐步得到恢复和改善,水土流失量逐渐减少直至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本工程施工准备期、施工期预测时段根据各预测分区单元工程的施工进度、工期安排等分施工单元分别确定,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预测时段,各单元的预测时段结合产生水土流失的季节,按最不利的影响时段考虑,施工时段超过雨季时段的按全年计算,未超过雨季时段(本项目区雨季为5~9,历时5个月)的按占雨季长度比例计算。自然恢复期按项目区气候和土壤条件取1年。各施工单元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见表10.1-1。表10.1-1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一览表预测分区预测时段(年)施工准备期施工期自然恢复期主体工程区0.91.0临时堆土区、底泥干化区0.20.91.0施工布置区0.30.91.0施工道路区0.20.91.010.1.3预测内容、方法水土流失预测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工程施工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及其潜在的水土流失危害,掌握工程施工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发生的重点时段及重点部位,为合理布设各项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规定,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包括:(1)原地貌、土地及植被破坏情况的预测;(2)弃土、弃石、弃渣量的预测;(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预测;(4)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的预测;(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对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可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除受项目区水文、气象、土壤、地形地貌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外,还受到各项施工活动的影响,使施工区域的水土流失表现出特殊性(如水土流失形式、数量发生较大变化等),从而导致水土流失随各个施工单元和施工进度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时空变化的动态性。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的主要方法见表10.1-2。表10.1-2水土流失预测主要方法一览表序号预测内容预测方法1建设期工程永久及临时占地,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和损坏林草植被类型、面积通过查阅设计图纸、技术资料,分区确定扰动地表面积。2建设期土石方开挖、回填量及弃土、弃石量。查阅设计资料、同主体工程设计单位相关专业配合,对挖方、弃方分别统计分析。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根据安徽省关于水土保持设施的有关规定,通过查阅设计图纸、技术资料,结合实地查勘进行测算。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用经验公式法预测。5水土流失对工程、土地资源、周边生态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可能性。结合现状调查及对水土流失量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1)扰动地表面积根据工程总体布置,经核算,本项目扰动地表面积共计15.84hm2,其中永久占地9.15hm2,临时占地6.69hm2。(2)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①预测方法水土流失预测方法较多,本工程采用《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研究》中推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模式:水土流失量预测按①式计算,新增水土流失量按②式计算。①②式中:W—扰动地表土壤流失量,t;△W—扰动地表新增土壤流失量,t;i—预测单元,1,2,3,……n;j—预测时段,1,2,3,指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Fji—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面积,km2;Mji—某时段某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Mji—某时段某单元的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m2.a;Tji—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时间,a。②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1)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2006年第2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皖政[1999]53号),项目区不属于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监督区。根据2005年6月《安徽省水土保持监测公报》,结合本项目现状情况,确定项目区现状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在600t/km2·a。2)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扰动后的侵蚀模数确定为8000t/km2·a,自然恢复期的侵蚀模数确定为8000t/km2·a。3)预测成果根据前述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确定的预测参数以及各施工单元水土流失面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量进行预测。经计算,本工程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总量为306t,背景流失量187t,新增流失量119t。(5)水土流失危害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扰动和破坏了原地貌,加剧了水土流失,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对工程和当地的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本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对项目区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施工扰动地表面积和土石方工程量较大,将损坏较大面积的植被,严重扰动原地貌,形成大面积的开挖面和裸露地表,植被破坏后不易恢复,减少了植被覆盖率,改变了土体结构,破坏了土体的自然平衡,极易造成水土流失。②对土地资源可能造成破坏工程建设破坏了地表植被,使土壤裸露,表土失去有效保护层,影响土壤的含水量、透水性、抗蚀性、抗冲性等,造成土壤质地的下降,土壤中腐殖质、有机质含量明显降低,肥力下降,生长条件恶化,进而造成土地生产力迅速衰减。由于工程建设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使地表原有的土石结构平衡遭到破坏,在重力作用下,使原有的土地资源遭受破坏。③增加河道淤积、影响河道排洪工程建设中扰动原土层和破坏了原地貌,植被受损,裸露地表增加,为各种侵蚀创造了条件。施工中弃土(渣)若不及时有效的防治,在降雨径流作用下,泥沙将直接进入河流,加大河道的含沙量,造成下游河道淤积,不利于下游沿岸地区的防洪除涝。④降低水域功能伴随着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地表径流夹带进入水体的悬浮物及其它有机污染物数量增加,有利藻类生长而使水中含氧量减少,从而使该水域水体功能下降,对局部生态环境有一定不利影响。10.2水土保持措施(1)主体工程区本工程采用溢流堰、堤防的结构形式,主设在堤防迎水坡洪水位以上及背水坡采用草皮护坡,能够满足水土保持要求。本工程施工期间开挖回填利用土方,临时堆放在工程占地范围内,采用袋装土拦挡,共需袋装土约200m3。(2)临时堆土区主要对临时堆土周围采取袋装土临时拦挡,共需袋装土50m3,在临时堆土场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尺寸为底宽40cm,深40cm,边坡1:1,排水沟长约50m,共需开挖土方16m3。施工结束后,予以表面覆土并整理迹地复耕,整治面积约0.03hm2。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临建设施区①工程措施施工结束后,对现状为耕地的临建工程应采取土地整治措施,整治面积约6.26hm2。②临时措施在施工场地周边及临时道路一侧设置临时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40cm,边坡1:0.5,深40cm,排水沟长约2000m,土质边坡需夯实,共需开挖土方约480m3;在施工场地设置临时沉沙池,共设沉砂池2座。对施工期间临时堆放的土方及物料堆放场地四周采用袋装土拦挡,需袋装土约100m3。通过以上新增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相结合,形成了以主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为主,并注重临时防护措施为一体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10.2水土保持工程量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工程量见表10.2-1。表10.2-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工程量汇总表防治分区措施类型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区、底泥干化区临建设施区合计1、工程措施土地整治(hm2)0.036.266.662、临时措施 袋装土(m3)20050100350沉沙池(座)22排水沟(m)5020002050排水沟开挖土方(m3)1648049610.3水土保持投资本工程水土保持投资25.76万元,其中工程措施7.72万元,临时工程3.13万元,独立费用3.36万元,基本预备费0.43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11.12万元,详见表9.3-1。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0.3-1水土保持措施投资概算表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植物措施费设备费独立费用合计栽(种)植费苗木、草、种子费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7.72 7.72一取土区0.00 0.00二临时堆土区0.46 0.46三施工布置区7.26 7.26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0.000.00 0.00 第三部分施工临时工程3.13 3.13 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3.363.36一建设管理费 0.220.22二工程监理费 0.270.27三科研勘测设计费 0.870.87四水土保持监测费 2.002.00 一~四部分合计10.850.000.000.003.3614.21 基本预备费3% 0.43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2.24hm2) 11.12 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 25.76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1拆迁安置影响分析11.1项目拆迁情况根据调查,征地范围内共需迁移人口55户共84人,需拆迁各类房屋面积10833m2,其中砖混结构7256m2,砖瓦结构3290m2,杂房287m2;附属物主要有围墙280m2,水泥晒场(地坪)660m2,零星树木965棵。11.2拆迁安置方案11.2.1安置方案根据当地政府安置意见,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由于本工程征地拆迁呈线状特点,未对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大的影响,因此对农村移民的生产安置原则上考虑在村民组内部调剂土地来解决;对生活安置则以分散后靠安置为主,其位置均在现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用地按人均70m2左右考虑,同时考虑一定的基础设施补偿费,不再进行居民点规划设计。11.2.2补偿标准(1)房屋拆迁标准参考安徽省发改委、水利厅皖发改农经[2012]98号文《关于公布安徽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地面附着物拆迁补偿标准的通知》及2010年2月25日颁发的《芜湖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相关规定》等有关规定计算。(2)其他费用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290-2009)计列。11.3拆迁安置影响对拆迁进行合理补偿,设置专门机构,确保拆迁费用专款专用,制定详细的计划保障拆迁工作的落实,最大限度的减少拆迁对群众生活的不利影响,使受影响的群众的生活质量不因拆迁而下降。力争使群众从项目中受益,提高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在对拆迁单位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的情况下,本项目的拆迁不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拆迁单位合法利益不会受到侵害。11.4拆迁安置保障措施为保障拆迁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做好以下工作: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①拆迁安置工作和拆迁过程中必须要体现透明、公平、公正原则;并严格按照拆迁和安置计划进行。整个拆迁过程必须得到拆迁居民的同意和支持;对拆迁反对或抵抗,只能通过协商解决,禁止强行移民拆迁。②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应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确保拆迁安置工作得到监督,不得损害拆迁居民的利益。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公众参与12.1公众参与的含义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建设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公众参与的作用和目的主要表现在:(1)让公众了解项目、充分认可项目,从而使项目发挥更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2)公众参与是协调工程建设与社会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公众参与这一方式,确认项目引起或可能引起的所有重大环境问题已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得到分析及论证。(3)确认环保措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4)提出公众对项目的各种看法和意见,并在设计环保措施方案时充分考虑公众要求。12.2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方法12.2.1环评信息网络公示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发布的环发2006[28]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1)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日内,就拟建项目基本情况向公众发布第一次公告;(2)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前,就拟建项目概况及拟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有关内容向公众发布第二次公告。为此,南陵县水务局于2016年9月1日在南陵县环保局网站(http://gk.wh.cn/xxgkweb/blue/showView.jsp?newid=)上向社会公布《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项目第一次环评公示截图见图12.2-1。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图12.2-1网络一次公示截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编制完毕后,南陵县水务局于2016年9月19日在南陵县环保局网站(http://gk.wh.cn/xxgkweb/blue/showView.jsp?unit=&newid=)上发布二次公告。本项目二次公示仍为10个工作日,主要是告知公众该项目环境影响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初稿中的有关内容,使公众能够了解拟建项目概况、建设目的、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拟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及主要评价结论,以便广泛征询公众意见。项目二次公示截图见图12.2-2。图12.2-2网络二次公示截图12.2.2发放调查问卷结合网上公示,本次公众调查还面向社会多层面分发问卷100份,调查问卷覆盖范围为项目选址附近的居民和流动人群,同时调查南陵县企业、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人士等。问卷发放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调查表内容见表12.2-1。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2.2-1公众意见调查表基本情况: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由南陵县水务局投资建设,项目于2015年8月12日经南陵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投资[2015]205号文批复立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后港河洪家坝以下3.23km长的河道疏浚,后港河左岸1.8km的堤防加高倍厚,左岸600m护坡的拆除重建以及洪家堰坝拆除重建等工程;总投资4101万元。本工程的实施,对提高工程区防洪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洪灾损失,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本工程符合南陵县城总体规划的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该项目建设是否可行。调查人姓名联系电话地址调查人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您认为后港河目前的水质如何?(单选)好一般较差极差您对该工程建设所持态度如何?(单选)赞成不赞成无所谓不赞成的理由您认为当地环境污染表现在哪方面?(可多选)空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问题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您能接受吗?(单选)能基本能基本不能不能您认为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单选)改善环境加重污染影响不明显没有作用对工程建设有何建议或要求?(直接填写)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对拟建项目的了解程度和态度;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对拟建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看法;周围群众对项目所持的态度;对拟建项目建设与环境管理的意见与建议等。12.3公众调查结果12.3.1环评信息网络公示调查结果分析该项目环评信息在南陵县环保局网站上进行的两次网络公示期间,均未受到公众的对本项目提出的异议和反对意见。12.3.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1、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本次公众参与评价主要以现场征询意见调查与发放回收的调查表为主。2016年9月,建设单位组织了调查小组进行公众参与现场调研工作,为保证公众参与的代表性和全面性,调查对象的选择是随机的,但也考虑了代表性的因素,调查范围涉及工程施工区周边居民点、单位及附近可能受影响群众,对象主要包括农民、干部、工人等。现场调查共发放100份调查表,收回100份,回收率100%,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管理办法》中调查方案要求。本项目公众参与调查对象基本组成统计结果见表12.3-1。表12.3-1公众参与调查人员统计序号姓名年龄职业性别文化程度联系电话地址态度1王成36教师男本科联城村王坦组支持2王前29医生男本科联城村王坦组支持3张林飞42工人男高中联城村叶村组支持4查金水47农民男小学联城村叶村组支持5叶小文33农民男初中联城村河代组支持6杨木宏43农民男小学联城村下基塘组支持7查金明43农民男初中联城村叶村组支持8陆根木39农民男初中联城村王坦组支持9王刚平42农民男初中联城村叶村组支持10叶小春45工人男高中支持11朱乐飞38工人男高中联城村叶村组支持12王益发33农民男初中联城村叶村组支持13章国庆55农民男小学联城村叶村组支持14谢继宏46农民男小学联城村叶村组支持15章小勇29医生男本科联城村叶村组支持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6李王六52农民男小学联城村叶村组支持17查文39农民男初中联城村叶村组支持18茴根宝42工人男初中联城村叶村组支持19茴四俊38农民男初中联城村叶村组支持20江国付48农民男小学联城村叶村组支持21江涛50农民男小学联城村叶村组支持22黄启勇36农民男初中滨河墈支持23陈水生47农民男小学滨河墈支持24王俊39农民男小学滨河墈支持25陈斌39农民男小学滨河墈支持26陈化权42工人男初中滨河墈支持27徐福年52工人男初中滨河墈支持28陈义豹37工人男高中滨河墈支持29王智辉41农民男初中滨河墈支持30李新祥47工人男高中滨河墈支持31熊志斌48农民男小学联城村委支持32章强34工人男高中联城村委支持33查芳芳35医生女大专联城村委支持34张艳霞48工人女高中联城村委支持35张开发51农民男初中联城村委支持36许明胜47工人男初中联城村委支持37李庆保38工人男高中联城村委支持38经和生53工人男高中联城村委支持39叶代生57农民男小学联城村委支持40黄金芳38医生女大专联城村委支持41夏梅英41教师女本科联城村委支持42陈彩霞35医生女大专联城村林塘组支持43潘金霞45工人女高中联城村荷花组支持44杨良银45农民男小学联城村河代组支持45徐秀东42农民男小学联城村河代组支持46吴启仙39工人男高中联城村叶村组支持47叶宏新29教师男本科联城村叶村组支持48王伟49医生男大专联城村叶村组支持49朱芳友42农民男小学联城村叶村组支持50刘金银32工人女高中联城村罗元组支持51刘模宏53农民男小学联城村罗元组支持52刘模荣42农民男小学联城村罗元组支持53刘模生39工人男大专联城村罗元组无所谓54刘里水42工人男高中联城村罗元组支持55刘小宏58农民男初中联城村罗元组支持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6陆成宏38农民男高中联城村罗元组支持57陆成武32医生男大专联城村罗元组支持58汪家银42农民男小学联城村张湾组支持59汪家玉38护士女大专联城村张湾组支持60胡海宝35农民男高中徐家桥支持61彭来龙45农民男初中徐家桥支持62彭青龙42教师男本科徐家桥支持63汪开霞34教师女大专徐家桥支持64周静媛47农民女小学徐家桥支持65章晔27个体男大专徐家桥支持66张海平38农民男高中徐家桥支持67谢琴39医生女本科徐家桥支持68陈春勇26职员男高中徐家桥支持69刘敏39农民女高中徐家桥支持70王晓丽29医生女本科徐家桥支持71吴慧萍27教师女本科徐家桥支持72盛洪峰47农民男小学徐家桥支持73王龙发49农民男小学徐家桥支持74吴根水38农民男初中联城村罗元组支持75戴昌海42农民男初中联城村张湾组支持76戴履超46农民男小学联城村星戴组支持77戴南山36工人男高中联城村罗元组支持78戴文忠47农民男小学联城村罗元组支持79戴雪峰32教师男大专联城村罗元组支持80桂根宝40教师男本科联城村罗元组支持81吴素清38工人男高中联城村罗元组支持82夏慧陵35工人女高中联城村罗元组支持83柯宏富36工人男高中南陵开发区支持84宛素华38医生女大专南陵开发区支持85叶文君39工人男高中南陵开发区支持86张小健29农民男小学南陵开发区支持87符金根42农民男初中南陵开发区支持88秦维好37教师男大专南陵开发区支持89金长胜53农民男小学南陵开发区支持90陈剑斌42农民男初中南陵开发区支持91杨芬38农民女小学南陵开发区支持92赵义云36农民男小学南陵开发区支持93汪浩29教师男本科南陵开发区支持94谢春玲42工人女高中南陵开发区支持95盛莉34医生女本科南陵开发区支持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96刘建平43农民男初中南陵开发区支持97陆克东27工人男大专南陵开发区支持98钱阳明44农民男小学南陵开发区支持99刘小宏58农民男初中南陵开发区支持100陆成宏38农民男高中南陵开发区支持表12.3-2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结果项目调查内容调查结果人数所占比例(%)性别男8181.0女1919.0年龄<301010.1030-456464.6546-602424.24文化程度小学2828.28初中2121.21高中及中专2424.24大专及专科1313.13本科及以上1212.12注:缺少相关信息者未参与统计。表12.3-3公众参与统计结果表调查内容公众意见您认为后港河目前的水质如何?(单选)调查结果好一般较差极差人数(人)001882比例(%)001882你对该工程建设所持态度如何?(单选)调查结果赞成不赞成无所谓人数(人)9901比例(%)9901你认为当地环境污染表现在哪方面?(可多选)调查结果空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问题人数(人)18621027比例(%)18621027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你能接受吗?(单选)调查结果能基本能基本不能不能人数(人)722800比例(%)722800你认为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单选)调查结果改善环境加重污染影响不明显没有作用人数(人)100000比例(%)100000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书面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通过对回收的有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公众参与调查的结果分析见表12.4-3。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调查结果及分析从表12.3-3中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99%的公众赞成项目的建设,被调查者均认为本项目的建设会改善后港河的水质和提升区域景观生态水平,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2)82%的被调查者认为后港河现状水质极差,18%的被调查者认为现状水质较差,另外,所有被调查者均认为当地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是后港河的水质污染问题,由此可见,后港河现状水质污染较为严重,对沿岸居民的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3)72%的被调查者认为能够接受工程施工期所带来的环境影响,28%的被调查者则认为基本能接受施工影响。(4)所有的被调查者均认为项目的建设能够明显改善当地的环境。(5)被调查者对工程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和要求,主要概括为加快环境污染治理,合理处置垃圾,给群众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综上所述,通过公众参与调查,表达了公众对拟建工程所持的态度。当地公众对项目的建设具有充分的认识,同时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该工程项目建设得到所有被调查者的一致支持,同时对工程施工中所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表示满意与可行,对于施工期带来的一些影响,被调查者均表示能接收或基本能接收,对于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被调查者普遍认为该项目能够使后港河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部分调查者还对工程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和要求,主要是希望建设单位加快建设进度,尽早使后港河水质得到改善,另外希望建设部门做好施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重视公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加大建设力度,力争早日使后港河的水质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建设单位要做好施工期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力争使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并注意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对工程给居民造成的不利影响给予合理的赔偿或补偿。评价建议建设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合理解决好公众所关心的问题,充分采纳公众的合理建议,尽量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总之,通过调查使当地群众较好地了解了该项工程的建设内容、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使建设单位与当地群众充分地进行了沟通,为以后建设单位早日取得当地人民政府和群众的支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只有树立良好的社会基础才能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以便早日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12.4信息反馈建设单位根据公众对工程建设的看法和建议,做出承诺,将全部采纳公众意见,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并在送审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将公众意见采纳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了公众。在送审环境影响报告书前的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反对该项目建设的书面意见。12.5公众参与的“四性”分析(1)合法性分析2016年8月29日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建设单位于2016年9月1日起在南陵县环境保护局网站上向社会公布《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在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编制完毕后,建设单位于2016年9月19日在南陵县环保局上发布二次公告,告知公众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中的有关内容。所以本次公众参与程序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文)的要求。(2)有效性分析形式有效性:本次环评在南陵县环保局进行了两次公告,并且通过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公开征求了公众意见。公众参与的形式符合规定的要求。时间有效性:建设单位在确定了环评机构7个工作日内,进行了第一次公示;在第二次公示期间进行了公众参与问卷调查,公示时间符合规定要求。公示内容有效性:第一次公示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等六项内容;第二次公示报告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等八项内容,公示内容符合规定要求。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代表性本次受访对象包括不同职业、年龄阶段、文化程度,对可能受项目影响的环保目标采取了随机调查,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基本覆盖了直接受影响人群,受访对象具有较高代表性,调查意见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代表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诉求。(4)真实性分析为保证公众参与的真实性,本次调查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0分,所有问卷均为建设单位如实调查,回收问卷均为受访对象真实填写或调查人员询问下的代为填写,是公众意见的真实反馈。综上,本环评公众参与的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和真实性均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3环保工程措施评价13.1施工期环保工程措施13.1.2社会环境保护措施一、交通疏解措施为避免施工过程中造成片区交通堵塞,工程将在各交叉路口以及施工车辆的进出口设置施工提示牌、诱导提示牌、交通活动护栏等,各进出口安排专人管理。同路段如有多处施工,需施工好一处再进行下一处施工,方便车辆通行,各种交通活动护栏、指示牌等可以结合各段的施工时间顺序合理重复利用。具体疏解措施如下:(1)施工时积极与当地各级行政及公安部门交警合作,在各通道出入口处设置标志牌、指示人行及车辆通行。(2)本工程实行全封闭管理施工,各通道出入口设置交通活动护栏,将车辆与施工区域分隔开,防止车辆及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3)各通道出入口及交通繁忙地段设置专职维持交通人员,在施工期间不间断值班,同时配合交警工作,指挥附近车辆和行人通行,确保交通顺畅。(4)施工材料及机械停放一律在施工范围内,不准占用行车通道。(5)机械退场尽量选择行车较少的时段,避免造成交通阻塞。2、拆迁赔偿措施项目征地拆迁过程中应落实以下措施:(1)建设单位应与地方政府充分沟通,以保证征地补偿资金的充足。(2)当地政府应做好所涉及拆迁户的工作,推进项目的征地拆迁进程。(3)建立负责征地补偿的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借鉴其他地方征地工作的成功做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多种途径进行补偿安置,如经济补偿与土地资源异地补偿等。3、人群健康防护措施芜湖市长江流域属于血吸虫疫区,而后港河属于长江水系支流,因此,施工期需考虑血吸虫病防治措施。具体如下:(1)控制传染源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对查出的血吸虫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及时治疗病人保护劳动力,又可迅速控制传染源,兼收防治结合之效。(2)切断传播途径①积极开展血吸虫病查治工作,对预防性服药治疗要把握注意事项,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②要认真学习血防基本知识,掌握血防基本方法;③查螺、灭螺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灭螺应在施工范围内进行,彻底改变钉螺孳生和生长的环境,因地制宜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药物灭螺。④粪便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严格做到无害化处理,严格实行粪管制度。⑤水源管理保护水源,改善用水,做到施工人员饮用水无害化处理。(3)保护施工人员不接触疫水,雨后与早晨不要在河边草地赤足行走。施工过程中必须与疫水接触时,应确实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涂防护膏、穿防护服等。13.1.2施工期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扬尘为了减轻影响,本项目必须随时对施工道路进行洒水抑尘,建议每天洒水4~5次。此外为了控制扬尘对周围环境和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可能产生扬尘的每个环节的严格管理,根据《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对施工期扬尘的防治要求,本项目应按如下要求进行施工操作:(一)施工工地周围应当设置连续、密闭的围挡,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米。(二)施工工地内、作业区加工场、材料堆场地面、车行道路应当进行硬化等防尘处理。(三)气象预报风力达到5级以上的天气,不得进行土方挖填和转运、爆破、房屋或者其他建(构)筑物拆除等作业。(四)建筑垃圾等无法在48小时内清运完毕的,应当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应当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五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运输车辆应当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作业场所,不得使用空气压缩机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设备清理车辆、设备和物料的尘埃;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冲洗槽、排水沟、沉淀池等设施。(六)在进行产生大量泥浆的施工作业时,应当设置相应的泥浆池、泥浆沟,确保泥浆不外溢,废浆应当密闭运输。(七)按照规定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确需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并履行备案手续。(八)项目区施工闲置3个月以上的用地,建设单位应当对其裸露泥地进行临时绿化或者铺装。(九)堆放水泥或者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当密闭存放或者采取覆盖等措施。(十)建(构)筑物内施工材料及垃圾清运,应当采用容器或者管道运输,禁止凌空抛撒。根据《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对施工期扬尘的防治要求,本项目应按如下要求进行施工操作:(1)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规定设置现场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环境保护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等。(2)施工期间,地块周边应设置围栏,防止扬尘扩散。(3)土方工程包括土的开挖、运输和填筑等施工过程,有时还需进行排水、降水、土壁支撑等准备工作。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4)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石灰、砂石、涂料、铺装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取防尘布苫盖。(5)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则应采取定期喷水压尘,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6)设置洗车平台,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泥土粘带。施工期间,应在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出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清洗轮胎及车身,不得带泥上路。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废水导流渠、废水收集池、沉砂池及其它防治设施,收集洗车、施工以及降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泥浆。工地出口处铺装道路上可见粘带泥土不得超过10米,并应及时清扫冲洗。(7)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防尘措施、运输路线和时间。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厘米,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8)施工期间,施工工地内及工地出口至铺装道路间的车行道路,应采取铺设钢板措施,并保持路面清洁,防止机动车扬尘。(9)施工工地道路积尘可采用吸尘或水冲洗的方法清洁施工工地道路积尘,不得在未实施洒水等抑尘措施情况下进行直接清扫。(10)施工期间,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晴朗天气时,视情况每周等时间隔洒水二至七次,扬尘严重时应加大洒水频率。(11)施工期间需使用混凝土时,可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或者进行密闭搅拌并配备防尘除尘装置,不得现场露天搅拌混凝土、消化石灰及拌石灰土等。应尽量采用石材、木制等成品或半成品,实施装配式施工,减少因石材、木制品切割所造成的扬尘污染。(12)各工地应有专人负责逸散性材料、垃圾、渣土、裸地等密闭、覆盖、洒水作业以及车辆清洗作业等,并记录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13)施工单位保洁责任区的范围应根据施工扬尘影响况确定,一般设在施工工地周围20m范围内。2、恶臭污染防治措施底泥堆场施工期间恶臭强度约为2~3级,影响范围在50m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左右。底泥堆放场及时覆土遮盖,并采取及时恢复植被、绿化等措施,减少恶臭影响程度和时间。清淤工程选择在枯水期进行,避开底泥气味易扩散的炎热夏季,可以减轻臭气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同时分段施工,疏挖出的底泥及时输送至底泥堆场,并及时进行生态恢复等处理。随着各作业区的施工结束和堆场污泥固化被用于工程绿化用土消纳与堆场植被恢复,恶臭气味将会消失。13.2.3施工期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工程措施(1)施工时产生的泥浆水必须经沉砂池处理后方可回用于生产,施工污水不得排后后港河,不得污染现场及周围环境;(2)项目含油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运转与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及运输车辆的冲洗水等。施工现场设置临时隔油废水沉淀池,含油污水处理后回用不外排。(3)项目应在施工区内设置足够的拦挡、汇流和预处理措施,将项目施工期因水土流失产生的含泥污水等收集入沉砂池内进行预处理,尽量避免该部分废水直接排入后港河,将水土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4)粉状物料堆场应配有草包蓬布等遮盖物并在周围挖设明沟以防止径流冲刷,同时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沉砂池和隔油池,对该部份污水进行处理后尽量回用。(5)考虑到施工场地周边未接通污水管网,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区设立临时化粪池及旱厕。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排入旱厕,清掏用作农肥用。生活污水不得任意排放,影响到后港河水体水质。(6)底泥堆场设置围堰,采用重力斜坡式编织袋装土围埝,底泥堆场余水经沉淀池沉淀经沉淀后可直接排入216省道市政污水管网,入南陵县污水处理厂处理。(7)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的保护措施考虑到后港河堤防加培段(C4+300~5+000)段、后港河疏浚段有部分段(HG5+050~5+300)位于南陵县家发镇自来水厂取水口水源一级陆域保护区范围内,因此在施工过程应特别注意施工对后港河水质及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在此施工段的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内不设置临时堆土场、施工便道等建设内容,控制建设用地,尽量在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内施工。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施工时产生的泥浆水必须经沉砂池处理后方可回用于生产,施工污水不得排后后港河;2)施工现场设置临时隔油废水沉淀池,含油污水处理后回用不外排;3)在施工区内设置足够的拦挡、汇流和预处理措施,将项目施工期因水土流失产生的含泥污水等收集入沉砂池内进行预处理,尽量避免该部分废水直接排入后港河,对饮用水源产生影响。2、管理措施(1)施工前,应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宣传。(2)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场地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对地面水的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乱流污染环境。(3)施工物料尤其是含有毒有害物料应设置在径流不易冲刷处,粉状物料堆场应配有草包蓬布等遮盖物并在周围挖设明沟以防止径流冲刷。(4)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项目地势,在有汇水的地段应设置临时排水渠和沉砂池,施工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范围内,开挖和临时堆填的土方应做好防护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发生量;路基施工过程中,应设置拦水带以及沉砂池等。(5)加强施工机械检修,严格施工管理,减少施工机械的跑、冒、滴、露,避免机械油污污染水体。(6)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制定符合要求的地表水环境保护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实施环境保护方案。13.2.4施工期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转,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机械施工的噪声具有突发、无规则、不连续、高强度等特点。施工现场噪声超出相应噪声标准,一般可采取施工方法变动措施加以缓解。如噪声源强大的作业可放在昼间(06:00~22:00)进行或对各种施工机械操作时间作适当调整。为减少施工期间的材料运输、敲击、人的喊叫等施工活动声源,要求承包商通过文明施工、加强有效管理加以缓解。(3)对于噪声高于98dB(A)的推土机、铲土机和混凝土振荡器工作场地,适当增加围墙等屏蔽使噪声减弱,夜间22:00~06:00应停止作业,避免夜间扰民。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工点,施工单位应视具体情况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按规定申领夜间施工证,同时发布公告最大限度地争取民众支持,并采取移动式或临时声屏障等防噪措施。(4)强烈的施工噪声长期作用于人体,会秀发多种疾病并引起噪声性耳聋。为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辐射高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或穿插安排高噪声和低噪声的工作,对距辐射高强噪声源较近的施工人员,除采取戴保护耳塞或头盔等老保措施,还应适当缩短其劳动时间。(5)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标明张布通告和投诉电话,建设单位在接到报案后应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13.2.5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1)生活垃圾对于由施工人员产生的较集中的生活垃圾,应采用定点收集方式,设立专门的容器(如垃圾箱)加以收集,并按时每天清运。对于施工人员活动产生的分散垃圾,除对施工人员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外,也应设立一些分散的小型垃圾收集器,如废物箱等加以收集,并派专人定时打扫清理。(2)施工渣土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尽量做到挖、填方的平衡,预计工程土方开挖58.28万m3,填方24.94万m3,弃方33.34万m3,挖方除用于堤防加培、堤后填塘和基坑回填外,多余的土方用于县城附近道路拓宽路基填筑和城市景观绿化回填,土方回填全部利用挖方。(3)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产生量为11033吨,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为砖、钢筋、木材等,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应尽可能回用,既可变废为宝,又减少了建筑垃圾的量;对于不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应运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场处理,严禁乱丢乱弃,对环境影响较小。(4)底泥底泥干化后,外运作为城市景观绿化用土回填。为减轻弃土渣运输影响,本评价对弃土运输提出以下要求:①运输车辆必须持有城市管理部门颁发的余泥渣土准运证;②要求运输车辆采取密闭措施,防止土石料在运输过程中洒落;③加强运输车辆检修和维护工作,防止车辆中途发生故障,影响道路通行;④严格按照运输车辆的承载能力装土渣,不得超载;⑤运输车辆在进入主要交通干线之前必须冲洗轮胎;⑥应避免在大风速时装卸和运输建筑垃圾和其他土石方;严格落实上述措施,则项目的弃土渣环境影响可得到控制。13.2.6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施工期可能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为堆泥区下渗水,为了避免对地下水造成影响,施工期对底泥堆场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如下:堆泥区防渗工程主要包括场地平整、边坡防渗材料选择和围埝保护层设置等内容。对底泥堆放区围埝进行防渗处理,围埝采用内侧土工膜防渗,作业单元场底经清基、平整、碾压、夯实和采取土工膜防渗处理后防渗性能尚好,区域渗透系数小于10-7cm/s,可防止底泥中污染物不渗入地下水。13.2.7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防治措施(1)植被保护和恢复措施开工前,对施工范围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审查,以达到既少占耕地,又方便施工的目的;施工区等临时建筑尽可能采取成品或简易拼装方式,尽量减轻对土壤及植被的破坏;严格规定施工车辆的行驶便道,防止施工车辆任意行驶破坏植被;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设计规定的临时堆土场进行堆土,多余弃土需按照市容局渣土办指定的弃土场进行弃土作业,不允许将弃土随处乱排,更不允许排入后港河地表水系中。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临时工程用地设置及恢复措施临时工程用地应尽量少占耕地,尤其是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并尽可能地布设在工程征地范围内;施工前,应将临时占用耕地的表土层(约15cm厚,即土壤耕作层)剥离、分放,并进行临时防护,以便用于后期的土地复垦;临时占地结束后,应尽早进行土地平整和植被、耕地等的恢复工作;除部分施工便道留给地方作为农用便道外,其余施工便道也应尽可能复垦为旱地,或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工作。(3)水生生态保护措施为减少施工废水对周围水体的影响,建议采用较为坚固、不易渗漏的袋装填土等做围堰。河道疏浚采取枯水期基本无水的条件下施工,采用明挖施工。(4)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施工前后应加强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工地及周边,特别是环境较为敏感的路段,设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科普性宣传牌,包括生态保护的科普知识、相关法规、拟建项目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及意义等。此外,为了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实施力度,建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协商制订相应环境保护奖惩制度,明确环保职责,提高施工主体的环保主人翁责任感。(5)实施施工监理等管理措施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对施工期生态保护具有事半功倍的效用,施工监理是施工期最好的管理措施。在整个施工期内,采用巡检监理的方式,检查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及施工人员的生态保护行为。13.2.8施工期水土流失减缓措施(1)加强预防措施水土流失的预防应从设计、施工到工程竣工后都给予充分的重视,设计时尽量使挖填方平衡,提高土、砂、石料利用率,减少弃渣量;施工时应尽量减少破坏地貌及植被;工程竣工时应搞好护坡造林和种草,使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满足防冲要求。(2)做好防治措施的系统规划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在雨季进行大量动土和开挖工程,减少区域水土流失,以施工区两侧为重点防治区域,采取系统的防治措施。施工中尽量减少临时占地面积,采取护坡、挡土墙等防护措施,减少雨水直接冲刷裸露地表,减少施工过程中开挖面的水土流失。河道开挖时需设置排水沟,开挖过程中要做到随挖、随运、随填和随夯。(3)工程措施选用耐旱、耐湿、速生、根系密集的草皮或树种,在土方工程完成后立即栽种,既防止水土流失,又加强绿化景观。临时占用的农田等,在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复耕或恢复植被,以确保土层不裸露。13.3运营期环保工程措施(1)强化完善后港河的堤防工程绿化设计,种类上注重多样性和协调性结合,改善陆域生境,提高区域的景观环境。(2)项目完工后,尽快利用土方恢复低洼地、废塘、滩涂等为绿地或耕地,从而有效弥补工程永久占地对生态景观和生物量带来的影响。13.4工程环保投资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程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及环保工程投资汇总见表13.4-1。表13.4-1污染防治防治措施汇总表序号环保设施名称环保投资(万元)主要内容建设计划1水土保持25.76种树种草、恢复植被、临时排水沟开挖等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2施工期污染治理生活污水2临时化粪池、沉淀池施工废水5隔油沉淀池、废水导流渠、防溢座、废水收集池、事故应急池等底泥堆场余水10余水沉淀处理、堆场防渗措施扬尘防治10洒水抑尘、施工围挡固废处理5渣土外运、生活垃圾填埋噪声防治2减震、隔声3生态保护15绿化养护4环境管理10设计、施工、运营5环境监测8——6合计92.767总投资41018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2.3%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4工程建设合理性分析14.1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可知,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第二项水利中1、江河堤防建设及河道、水库治理工程的范畴。同时,拟建项目属于《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中鼓励类项目: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工程、城市防洪工程。此外,南陵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同意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立项的批复》(发改投资[2015]205号)同意该项目建设。综上,拟建工程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14.2与环境功能区划相符性分析14.2.1与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相符性分析后港河执行Ⅳ类水质标准,本工程建设目标为后港河水质达到Ⅳ类水质标准,工程建设符合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14.2.2与环境空气功能区划相符性分析项目所在起于为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工程建设符合环境空气功能区划的要求。14.3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14.3.1与《南陵县城市防洪规划报告(2011年修订)》的相符性为尽快提高城区防洪、治涝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免洪涝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安徽省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编制修订完成《南陵县城市防洪规划报告(2011年修订)》,芜湖市政府于2012年7月23日批复了报告。该报告确定南陵县城市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主要是通过上游兴建幸福闸、下游肇家埠实施开卡、中间城市段加高加固堤防来达到设计防洪标准。按现状防洪工程体系和水系情况,规划城市防洪工程拟分区设防,即分城西片(包括老城区及开发区)、城东片、城北片和洪家坝片四片,防洪保护面积分别为16.7km2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7.9km2、10.8km2和1.5km2,总规划防洪保护面积36.9km2。防洪规划包含漳河中上游防洪规划方案、幸福闸工程规划、城区防洪规划方案。根据《总体规划》,规划防洪工程的实施根据工程的轻重缓急和资金情况分期分步安排实施。拟建工程位于规划城西片(包括老城区及开发区)范围内,工程堤防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与《南陵县城市防洪规划报告(2011年修订)》规划内容相符。14.3.2与《南陵县城总体规划》的相符性《南陵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年)》中明确将新一轮的城市空间结构定位为为:“三廊、四片、两组团”。其中:“三廊”分别为:沿漳河、后港河、红旗茶场山脉--洪家湖的“H”形生态廊道,是城市空间结构划分的天然界线,应作为永久性生态绿地加以控制,不纳入城市建设用地。“四片”分别为:城南主片区、城东片区、城北片区和城西片区,共同构成了城市建设用地的主体。“两组团”分别为:依托于铁路场站规划的站前工业物流组团和生活居住组团,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南陵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年)》,拟建工程位于“三廊”中沿后港河廊道。拟建工程是为城镇建设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严格遵循已确定的规划岸线进行,在满足两岸行洪宽度的要求和减少占地的前提下,尽量增加保护范围。拟建工程实施后,对后港河南陵县城区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南陵县生态廊道的建设有积极租用。因此,项目建设与县城总体规划相一致,可以促进南陵县建设发展。南陵县总体规划图见图14.3-1。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次治理段图14.4-1南陵县总体规划图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4.2.3与《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相符性分析依据《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第八条江河(含人工渠道)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区一般划分为:(一)一级保护区:自取水口上游500米至下游200米的水域及其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二)二级保护区:自一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3000米的水域及一级保护区上界起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三)准保护区:自二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5000米的水域及二级保护区上界起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第十五条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环境保护区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不得破坏水源涵养林、护岸林以及与水源保护有关的植被;(二)不得毁林开垦或者采石、采砂、取土;(三)不得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及其他废弃物;(四)不得使用炸药、毒药捕杀水生动物;(五)不得新建、扩建化学制纸浆、印染、染料、制革、电镀、炼油、农药、化肥和其他污染生活饮用水水源的企业;(六)不得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排放、倾倒工业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含放射性物质的污水以及其他废弃物;(七)不得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农药等;(八)装载有毒有害物质的船舶和车辆通过保护区必须有防渗、防溢设施。第十六条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环境保护区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一)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二)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三)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四)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环境保护区内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第十七条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环境保护区内,除遵守本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外,禁止从事下列活动:(一)向水体排放污水;(二)从事旅游、游泳、水上训练、人工养殖和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三)新建、扩建、改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四)停靠机动船舶。根据现场调查及向有关部门咨询,南陵县家发镇自来水厂在后港河上设有饮用水取水口,取水口位置桩号为HG35(5+320)。根据设计方案,后港河疏浚段桩号为HG5+050~8+281,不在南陵县家发镇自来水厂取水口水源一级、二级水域保护区范围内。后港河堤防加培段(C4+300~5+000)段位于南陵县家发镇自来水厂取水口水源一级陆域保护区范围内。结合设计方案可知,后港河堤防加培段(C4+300~5+000)段位于南陵县家发镇自来水厂取水口水源一级陆域保护区范围内;而后港河疏浚段桩号为HG5+050~8+281,属于后港河另一分支河道,与后港河主河道交汇处桩号为HG5+050;位于南陵县家发镇新建自来水厂取水口下游300m处,不在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但后港河疏浚段有部分段(HG5+050~5+300)位于水源一级陆域保护区范围内。对照《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拟建工程不属于“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同时,本项目在此施工段的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内不设置临时堆土场、施工便道等建设内容,控制建设用地,尽量在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内施工。施工期对施工废水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如设置应急池、沉淀池等,将施工期生产废水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做到施工废水零排放。在此基础上,因此,拟建工程与《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不冲突。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从本次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来看,后港河水质已经无法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限制要求,且南陵县家发镇自来水厂取水口水质不能满足Ⅲ类标准要求,故后港河不宜作为饮用水取水口。目前,南陵县麒麟水厂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取水口位于青弋江奚滩村附近西侧,工程规模为10万m³/d,能够满足南陵县饮用水需求,不需要再利用县水厂进行补供水。因此,本次评价建议南陵县麒麟水厂工程正式营运后应取消家发镇自来水厂取水口。家发镇自来水厂取水口取消后,后港河将不再有饮用水取水口,符合《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中相关要求。13.3小结拟建工程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和《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中鼓励类项目;同时,南陵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该项目建设。拟建工程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项目建成后可提高后港河的防洪标准,是一项改善民生的水利民心工程。工程建设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且环境效益远远大于环境损失,在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措施后,项目建设环境可行。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5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是针对项目的性质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环境影响因子,从而对项目环境影响范围内的环境影响总体作出经济评价,分析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损益,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投资的合理性以及环境保护投资的效益,促进项目建设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和可持续发展。15.1社会效益分析拟建工程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提高治涝能力,减免洪水灾害本工程的实施,将提高南陵县城市区域治涝能力,有效减免了该区内涝灾害损失,增强了城区抵御内涝灾害的能力,区域内国家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能得到保障。(2)改善后港河水环境质量本项目建设完成后,流域水量将得到增加,水生生态系统得到重新构建与完善,水质将得到改善,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3)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本工程实施后结合周边区域开发的策略,创建自然、健康、优美、且有时代气息的河道环境,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开发、提升周边地块土地升值潜力,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同时可以促使南陵县整个招商引资的规模与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和改善,促进集中区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4)改善排水条件,促进农业正常发展本工程建成后,能有效提高防洪能力,提高岸线和水流稳定度,大大改善河岸的排水条件,能有效避免雨讯季排水不畅的情况,促进流域范围内的菜地、果园等农业的正常发展。总的来说,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有利于改善民生,项目实施利大于弊。15.2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15.2.1项目对区域环境负效益分析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的环境经济损失主要包括生态破坏经济损失、水体污染经济损失、噪声影响经济损失、大气污染经济损失和固体废物影响经济损失等。1、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临时堆放大量松散裸露土方,大面积扰动地表,将存在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主要区域为临时堆土区和施工工区,主要集中在雨季,项目在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的条件下,施工期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将较小。项目施工期虽会造成一定的生物量损失,但通过本项目的绿化建设,可使植被生物量得到一定的恢复。随着项目对河道的扰动,项目也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2、工程施工期间,由于土石方开挖、施工机械冲洗以及施工人员生活等会产生一定量的污废水。施工污废水成分简单,本工程施工期污废水在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护措施之后,对区域水环境影响不大,造成的水环境影响经济损失不大。3、本工程在施工期施工区施工设备、运输车辆等会造成噪声影响,但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后危害不大,其造成的噪声影响经济损失不大。4、项目施工过程中,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场地的扬尘污染等。根据前面相关章节分析,在采取适当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其造成的污染程度不大。因此,本项目大气污染经济损失不大。5、本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弃土渣等均有可靠的污染防治措施,都将及时清运至法定受纳场,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综上所述,在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的生态、水体、噪声、大气和固体废物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小。15.2.2项目对区域环境正效益分析拟建工程环保投资比例系数2.3%,做到了降低能耗、物耗,同时也大幅度地减少了“三废”排放量,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1、项目施工扬尘、施工器械燃油废气等大气污染物的防治,能使污染物达标排放,有效降低对周围人群健康的影响,避免与周围群众产生不必要的纠纷,降低对周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能减小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保护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引起的生理和心理类疾病的发生比率,同时也能避免因噪音扰民引起的投诉等不必要纠纷。3、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可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避免固体废物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降低因生活垃圾滋生蚊虫等引起的疾病风险。4、生态保护措施能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减小因水土流失等引起的水质污染问题,确保后港河的水质安全。同时项目草坪护坡工程的实施,也将提高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和景观环境。5、环境管理、监测的实施,能掌握沿线区域环境状况,及时采取环保措施和应急措施,保持本地区环境质量的稳定,使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项目污染治理措施实施后环境收益显著。15.4小结综合前面的分析,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工程带来的社会效益明显。项目的建设,虽然会造成一定的水、大气、声、生态等影响,但项目污染治理工程实施后,污染影响均可控制在环境可接受范围内,且项目实施后,可提高后港河的防洪标准,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因此,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角度来看,拟建工程可行。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6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16.1环境管理16.1.1环境管理目的为了更好的对本项目在施工期的环境保护进行监督和管理,应建立相应的环境监理小组,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全面管理本项目的有关环境问题,以满足区域环境保护的要求,并不断改善项目自身环境,达到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目的。16.1.2环境管理目标通过严格的环境管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使本工程建设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使项目建设符合“三同时”方针,努力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6.1.3管理机构与职责施工期和运行期环境管理计划由建设单位负责实施。建设单位在设置工程管理机构中应明确环保职能,以便对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保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需配备1~2名专职或兼职环境管理人员,机构主要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的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2)负责制定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制定环境保护条例、条规和工作计划。(3)负责组织、实施施工期及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工程建设期和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开展情况。(4)编制年度环境保护计划、环境监测计划,并负责安排组织实施。(5)安排、落实年度环境保护费用。(6)协调各有关部门之间的环保工作和处理监控中出现的环保问题。16.1.4环境管理(1)在工程可研阶段在工程可研阶段,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设计,要求设计单位落实环境评价提出的对策措施。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工程招标阶段在承包合同中,按工程环保设计,落实环境保护条款,建设单位应该承包商做出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实施计划以及环境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承诺,将施工管理、污水处理设施、施工噪声、扬尘和固废防治计划、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要求等具体要求列入招标内容,进行招标。(3)工程施工阶段在工程施工阶段,将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样对待,委托监理单位监督环保措施的施工,确保环保措施的落实,重点是防治水土流失和植被恢复、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作业废水、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固废的污染防治及环境保护设施的“三同时”监督。要求工程监理单位提供专门的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理报表,对尚不具体的环境保护合同条款,按有关规定予以补充解释;对参建单位在项目施工或运行过程中,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的,进行环境保护处罚、责令整改。加强施工期环境监测,建设单位委托有关部门执行本报告提出的监测计划。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措施与管理计划见表16.1-1。表16.1-1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措施与管理计划环境因子任务时间安排负责机构业主职责施工区水质保护循环利用施工废水混凝土系统使用时承包方负责有关事务安排,拟定协议,支付费用,监督设施运行固体废弃物收集与处理从固定垃圾箱中收集固体废弃物;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选,挑出可再利用的物品,其余运到处理场;将处理场垃圾用于填埋洼地施工人员进入营地后立即实施承包方负责有关事务安排,商讨协议,支付费用,定期检查,进行必要的协调施工大气质量保护采用湿法技术进行开挖;旱季对繁忙的施工道路洒水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投入运行时承包方拟定协议,监督进展情况施工区噪声防治禁止鸣放高音喇叭;确保卡车装有消音器;对于噪声大于90dB的机械设备,安装隔声装置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运用之前在(之时)承包方负责有关事务的安排,拟定协议,支付费用,监测效果施工迹地恢复与美化恢复开挖去及其它地表改变去,进行绿化施工后期逐步实施承包方负责有关事务的安排,拟定协议,支付费用,监测进展情况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竣工验收阶段进行施工期各项环保工作总结,包括施工区污水处理回用和水土保持设施的专项总结,并附上监测监视报告,在这些工作基础上,向环保部门和水土保持部门申请竣工验收报告。(5)运行期环境管理运行期要加强环境管理工作,观测水土保持设施运行情况,环境突发事故的处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防洪堤管理范围内进行爆破、取土等危害防洪堤安全的活动。16.2环境监测计划16.2.1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工作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措施消除污染源,并上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16.2.2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1)水质监测监测目的:掌握施工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对后港河水质的影响,工程施工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必要时商讨对策措施保护河道水质。监测项目:pH、SS、COD、BOD5、氨氮、石油类等。监测断面:设置4个监测断面,即后港河联城村断面、后港河216省道断面、后港河籍山大道断面、后港河320省道断面。监测频次:每年平、枯、丰期各1次,连续采样2天,1次/天。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2)监视监测a.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监视,即对施工区的生产、生活污废水处理设施出口水进行监视,每天2次,并做好记录。b.对水土保持措施、植被恢复情况监视,每月1次,并做好记录。(3)噪声监测监测点位:设4个噪声监测点位,联城村、滨河墈、徐家桥和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南陵经济开发区廉租房。监测时间:施工期每3个月监测1次,监测时间应选择施工的高峰期,昼间和夜间各一次;需及时提出意见,反馈给施工单位,减少施工噪声扰民的意见。按国标《声环境质量标准》。(4)大气监测监测点位:按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要求,每个施工区设5个点位,点位位于施工区下风向周界。监测时间:施工期每季度进行一次,每天3次,监测时间应选择施工的高峰期,选无雨天进行。监测项目:TSP。监测方法:按国家监测分析方法进行采样与分析。(5)水土保持监测主要监测项目有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时段分为施工期(为两年)和自然恢复期(为运行初期1年),总监测时段长3年半。监测频次:工程开工前监测1次,掌握侵蚀模数背景值,施工期汛期监测每月1次,逢暴雨或中雨(降雨强度大于50mm/h或一次降雨大于100mm)后加测1次,监测方法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应有相对固定的观测设施,监测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现场巡查法、定点检测法和综合分析法;项目水土保持重点监测点位为水土流失预测量较大的施工区、工程区开挖边坡、料场。16.2.3营运期环境监测计划(1)水质监测监测目的:为了了解工程建设前后水质的变化情况,应加强水质监测,水质监测纳入当地水环境监测网络。监测断面:同施工期监测项目:pH、SS、COD、BOD5、氨氮、石油类等。监测频次:项目竣工后的头1年,丰、平、枯水期,一期2次采水样分析。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分析方法: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要求方法进行。(2)洪水测报系统建立洪水预测报系统,城区可通过广播、电话、电视传递洪水消息。尽快建立自动测报系统,购买先进测报设备,加强雨情预测预报,进行适时洪水信息传递,确保通讯线路畅通无阻,做好防汛的各种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洪灾损失。16.3环境监理环境监理是伴随着工程监理而产生的一项全新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继续和延伸,就是依据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对工程建设参与者的环保行为,以及他们的责、权、利进行必要的协调与约束,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最终达到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种效益的统一。16.3.1环境监理目标与任务环境监理目标:以适当的环境保护投资充分发挥本工程潜在的效益,使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所确认的不利影响得到缓解或消除,落实招标文件中环境保护条款及环境有关的合同条款,施工区没有大规模的传染病暴发和流行,实现工程建设的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1、环境监理的作用(1)预防功能。预防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事先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已达到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的目的。(2)制约功能。工程建设涉及的环境保护工作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对此需要对各部门,各环境的工作进行及时的检查、牵制和调节,以保证整个过程的平衡协调。(3)参与功能。环境监理单位作为经济独立的、公正的第三方,参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环保工作,对与工程有关的重大环境问题参与决策。(4)反馈功能。监理单位在对监理对象的监督、检查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被监理单位和被监理事项中存在的问题,收集大量的信息,并随时对信息进行反馈,为有关部门提供改进工作的科学依据。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促进功能。环境监理的约束机制不仅有限制功能,而且有促进功能,可以促进环保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促使更好地完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任务。2、环境监理任务对辖区内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况和生态破坏事件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和稳定达标排放。同时包括“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三控制”指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二管理”指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一协调”主要是协调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关系,协调与环境保护工作有关的部门的关系。16.3.2环境监理范围(1)环境监理范围工程所在区域与工程影响区域,包括防洪堤主体工程、临时工程的施工基地、施工便道、临时堆土场以及承担大量工程运输的当地现有道路。监理内容包括生态保护、水土保持、污染物防治以及社会环境等环境保护工作的所有方面。(2)工程范围施工生活营地、施工道路等以及上述范围内生产施工对周边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区域;工程运营造成环境影响所采取环保措施的区域。(3)工作阶段①施工准备阶段环境监理;②施工阶段环境监理;③工程保修阶段(交工及缺陷责任期)环境监理。16.3.3环境监理一般程序(1)编制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规划;(2)按工程建设进度、各项环保措施编制环境监理细则;(3)按照环境监理细则进行施工期环境监理;(4)参与工程环保验收,签署环境监理意见;(5)监理项目完成后,向项目法人提交监理档案资料。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6.3.4环境监理具体工作方法(1)审查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中环境保护措施是否正确落实了经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2)协助建设单位组织工程施工、设计、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3)审核招标文件、工程合同有关环境保护条款;(4)对施工过程中保护生态、水、气、声环境,减少工程环境影响的措施,环境保护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理,并按照标准进行阶段验收和签字;(5)系统记录工程施工环境影响,环境保护措施效果,环境保护工程施工质量;(6)及时向环境监理领导小组反映有关环境保护设计和施工的意外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7)负责起草工程环境监理工作计划和总结。16.3.5环境监理工作制度环境监理应建立工作制度,包括:工作记录、人员培训、报告、函件来往、例会等制度。16.3.6环境监理机构施工期的环境监测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工程监理资质并经环境保护业务培训的单位对设计文件中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为了保证监理计划的执行,建设单位应在施工前与监理单位签订建设期的环境监理合同。环境监理实施方案(1)对生产、生活污废水处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2)检查施工区、临时堆放场是否按水土保持方案规范施工。(3)检查护坡、边坡等恢复地表植被、区域的植被生长情况,并组织人员维护。(4)参与环境污染事故、纠纷和来信来访的调查与处理。16.4竣工验收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在工程竣工后,应组织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对环评报告中所列的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验收,以使其达到设计要求。通过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将项目建设对环境不利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使项目周围各种环境质量符合当地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的要求。搞好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是该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因此,需要认真落实本报告书中已提出的施工期和营运期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工程环保对策及环保验收标准一览表环保设施见表16.4-1。16.4-1工程环保对策及环保验收标准一览表序号名称环保措施指标与要求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工程弃土弃渣按指定地点堆放;(2)堤顶土坡、堤后回填土面绿化等;(3)在工期安排上考虑避开降雨集中的季节。对围填做到随挖、随运,覆土做到随铺、随压;(4)对裸露、松散的土壤喷洒适量的水,使土壤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以减少土壤的风蚀流失和尘土污染危害;(5)工程施工应选择在枯水期进行施工,禁止在鱼类产卵期间进行施工;(6)施工废水禁止排入后港河,施工期产生的混凝土冲洗废水经沉砂池和中和沉淀池处理、基坑排水经静置沉淀后循环利用;(7)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做好水保,减轻水土流失。使项目对生态的影响降至最低2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各施工区设置沉沙池等简易废水处理设施循环利用;生活污水排入旱厕,由附近居民清掏用作农家肥;底泥堆场余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206省道市政污水管网入南陵县污水处理厂处理。禁止废水排入后港河3固体废物保护措施(1)工程弃土弃渣按指定地点堆放;(2)工地生活垃圾将由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到垃圾中转站处置。4大气污染保护措施(1)各施工区与外界出口处按《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的要求,设置汽车洗车平台等,防止汽车车轮带泥上路,造成粉尘等大气污染;(2)工地出口处道路铺设细石等功能材料,辅以洒水、措施,防治场尘;(3)采取遮盖或密闭式运输,运输车辆限速,运输过程严禁抛、撒、漏。5噪声污染保护措施(1)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22:00~次日6:00应禁止施工,确保居民的休息。特殊情况需施工,要向当地环保局申请,得到批准并公告后方可施工;(2)对机械良好的维护保养和正确操作运行。满足GB12523-2011标准要求6社会环境保护措施(1)做好征占地补偿工作;(3)施工期做好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做好个人防护;(3)施工期与交通部门密切配合,做好交通协和工作;(4)做好防洪工程区域景观美化设计等,形成沿河的独特风景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沿河居民因堤防建设难以直接亲水的缺憾;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7评价结论17.1拟建项目工程概况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由南陵县水务局投资建设,项目于2015年8月12日经南陵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投资[2015]205号文批复立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后港河洪家坝以下3.23km长的河道疏浚,后港河左岸1.8km的堤防加高倍厚,左岸600m护坡的拆除重建以及洪家堰坝拆除重建等工程;总投资4101万元。17.2项目建设与产业政策、城市规划相符性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的相关规定。拟建项目与《南陵县城市防洪规划报告(2011年修订)》相符,满足南陵县防洪规划的要求,项目的建设与《南陵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具有相符性,项目的建设符合《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要求。因此,拟建项目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防洪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以及饮用水源保护条例。17.3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表明,工程区域内各测点SO2、NO2及PM10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地表水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后港河各监测断面水质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要求,主要超标污染物为COD、BOD5、TP、TN,石油类均满足标准;各污染物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82、0.38、0.19、1.88倍;SS超过《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三级标准要求,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33;超标原因主要是工业废水及后港河沿岸居民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长期直接入河道所致。(3)工程区域内各测点昼间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底泥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指标均符合《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2-84)中的标准限值。(5)后港河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体水质不能达到功能区划的要求。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7.4环境影响评价及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一、水环境影响评价及采取污染防治措施考虑到后港河堤防加培段(C4+300~5+000)段、后港河疏浚段有部分段(HG5+050~5+300)位于南陵县家发镇自来水厂取水口水源一级陆域保护区范围内,因此在施工过程应特别注意施工对后港河水质及水环境的影响。施工机械含油废水: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机械与车辆的维护与管理,防治漏油事故发生。机械或车辆的冲洗应定点,并修建临时隔油沉淀池对冲洗废水进行处理。施工废水: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隔油废水沉淀池,收集施工中产生的各类冲洗废水、淋溶废水和基坑排水等,将冲洗废水沉淀处理后,尽量作为施工用水的一部分重复使用。上述措施的实施可有效地避免或减轻SS对地表水体的污染。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排入旱厕,清掏用作农肥用。生活污水不得任意排放,影响到后港河水体水质。底泥堆场余水:底泥堆场设置围堰,采用重力斜坡式编织袋装土围埝,底泥堆场余水经沉淀池沉淀经沉淀后可直接排入216省道市政污水管网,入南陵县污水处理厂处理。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及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对环境空气的主要影响主要为工程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以及底泥恶臭。施工扬尘严格按照《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及《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的要求进行施工期的大气污染防护。堆泥区恶臭:评价分析,疏浚段施工期间恶臭强度约为2~3级,影响范围在50m左右。评价建议:底泥堆放场及时覆土遮盖,并采取及时恢复植被、绿化等措施,减少恶臭影响程度和时间;清淤工程选择在枯水期进行,避开底泥气味易扩散的炎热夏季。同时分段施工,疏挖出的底泥及时运输至底泥堆场,并及时进行生态恢复等处理。总体上,施工产生的大气污染物量小且分散,大部分地段扩散条件较好,不会明显降低附近的大气环境质量。局部地段的大气污染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三、声环境影响评价及采取污染防治措施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施工场地远离环境保护目标;施工中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设备,并注意维修养护和正确使用,使之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高噪声施工机械在同一区域内使用,设置简易声屏障,减少施工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四、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及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弃土尽量综合利用,主要利用方式为自身利用和外运至指定地点作为市政建设用土。底泥干化后作为城市景观绿化用土。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价值进行回收,不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应运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场处理,严禁乱丢乱弃,对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期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五、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可能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为堆泥区下渗水,为了避免对地下水造成影响,施工期对底泥堆场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如下:堆泥区防渗工程主要包括场地平整、边坡防渗材料选择和围埝保护层设置等内容。对底泥堆放区围埝进行防渗处理,围埝采用内侧土工膜防渗,作业单元场底经清基、平整、碾压、夯实和采取土工膜防渗处理后防渗性能尚好,区域渗透系数小于10-7cm/s,可防止底泥中污染物不渗入地下水。六、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植被保护和恢复措施开工前,对施工范围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审查,以达到既少占耕地,又方便施工的目的;施工区等临时建筑尽可能采取成品或简易拼装方式,尽量减轻对土壤及植被的破坏;严格规定施工车辆的行使便道,防止施工车辆任意行驶破坏植被;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设计规定的临时堆土场进行堆土,多余弃土需按照市容局渣土办指定的弃土场进行弃土作业,不允许将弃土随处乱排,更不允许排入河流等地表水系中。(2)临时工程用地设置及恢复措施临时工程用地应尽量少占耕地,尤其是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并尽可能地布设在工程征地范围内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施工前,应将临时占用耕地的表土层(约15cm厚,即土壤耕作层)剥离、分放,并进行临时防护,以便用于后期的土地复垦;临时占地结束后,应尽早进行土地平整和植被、耕地等的恢复工作;除部分施工便道留给地方作为农用便道外,其余施工便道也应尽可能复垦为旱地,或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工作。(3)水生生态保护措施为减少施工废水对周围水体的影响,建议采用较为坚固、不易渗漏的袋装填土等做围堰。河道疏浚采取枯水期基本无水的条件下施工,采用明挖施工。(4)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施工前后应加强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工地及周边,特别是环境较为敏感的路段,设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科普性宣传牌,包括生态保护的科普知识、相关法规、拟建项目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及意义等。此外,为了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实施力度,建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协商制订相应环境保护奖惩制度,明确环保职责,提高施工主体的环保主人翁责任感。(5)实施施工监理等管理措施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对施工期生态保护具有事半功倍的效用,施工监理是施工期最好的管理措施。在整个施工期内,采用巡检监理的方式,检查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及施工人员的生态保护行为。17.5水土保持本方案根据防治分区特点设置了不同的工程防治措施,因地制宜地布设植物措施,对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通过预测评价,各项防治措施实施后,能有效控制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及周围的生态环境。本方案各项水保措施达到或超过了预期的治理目标,治理效果显著,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不存在本工程项目建设的制约性因素,本工程建设可行。17.6公众参与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有关要求,为充分了解评价范围公众的意见,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采用了现场、网站发布公告和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本项目的建设,100%的被调查者表示赞成,没有公众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本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但同时公众也认识到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切实落实拟定的各种环保措施。17.7评价总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区域防洪规划,符合南陵县城市总体规划,符合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项目实施后对可提高后港河的防洪标准,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巨大;被调查公众均支持项目建设;工程拟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总体可行,在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前言11总则41.1编制目的和评价原则41.2编制依据41.3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71.4评价范围和评价因子91.5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标准111.6环境保护目标132工程概况192.1河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92.2工程概况及内容222.3工程设计252.4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82.5施工方案312.6施工进度362.7工程占地和主要拆迁362.8土石方平衡372.9取、弃土场设置382.10底泥堆场设置382.11临时用地与驻地建设383工程分析393.1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393.2运营期污染源强分析434环境概况444.1地理位置444.2自然环境444.3社会环境概况484.4南陵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年)50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0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60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635.3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655.4底泥现状监测与评价665.5生态环境调查675.6结论696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706.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06.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716.3施工期环境噪声影响评价736.4施工期固废污染影响分析756.5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76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6.6施工期社会影响分析787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807.1工程对河道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807.2工程对地表水环境的改善807.3社会经济影响分析828环境风险及饮用水源环境影响评价838.1环境风险838.2环境风险管理及措施838.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849生态环境影响评价879.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879.2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909.3生态影响评价结论9010水土保持9110.1水土流失影响分析9110.2水土保持措施9610.2水土保持工程量9710.3水土保持投资9711拆迁安置影响分析9911.1项目拆迁情况9911.2拆迁安置方案9911.3拆迁安置影响9911.4拆迁安置保障措施9912公众参与10112.1公众参与的含义10112.2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方法10112.3公众调查结果10512.4信息反馈11012.5公众参与的“四性”分析11013环保工程措施评价11213.1施工期环保工程措施11213.3运营期环保工程措施12113.4工程环保投资12114工程建设合理性分析12214.1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12214.2与环境功能区划相符性分析12214.3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12213.3小结12715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2815.1社会效益分析12815.2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12815.4小结13016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131III
南陵县后港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6.1环境管理13116.2环境监测计划13316.3环境监理13516.4竣工验收13717评价结论13917.1拟建项目工程概况13917.2项目建设与产业政策、城市规划相符性13917.3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3917.4环境影响评价及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14017.5水土保持14217.6公众参与14217.7评价总结论143附件:附件1:环评的委托书;附件2:项目立项批复;附件3:标准确认函;附件4:监测报告;附件5:饮用水取水口水质监测报告;附件6:后港河治理初步设计批复及意见附件;附件7:南陵县城市防洪规划报告批复;附件8:公众参与样表;附件9:评审意见;附件10:修改清单。II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道治理试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 xxx河道治理监理实施细则
- 云南保山施甸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 东小口河道治理工程(海淀段)投标文件
- 河道治理汇报材料
- 河道治理工作经验交流
- 人工景观湖及河道治理生态修复
- 洱海流域入湖河道治理可研报告
-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大兴凤河(四标)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 江苏省泰州市2017年水生态河道治理工程姜堰区医药高新区河道整治工程项目
- 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 云南保山施甸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 河道治理钢榀架(钢膜)围堰施工方案
- 竹岛河河道治理工程投标资料
-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贵州省三穗县塘冲水库至县城河道治理工程环评报告
- 遂宁市仁里镇河道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