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00 KB
  • 20页

厦门大学党委党校第48期学习班《党的基本知识》学习思考题及答案.doc

  • 20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厦门大学党委党校第48期学习班《党的基本知识》学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工人阶级为基础,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性。在旧中国,甸工人阶级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一样,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与大工业生产相联系,代表着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锻炼了高度的的团结互助精神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是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和具有远大前途的阶级。此外,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相比,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处于社会最底层,所受的压迫和剥削之沉重,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中国工人阶级分布较为集中,便于组织起来,形成重要的社会力量;同时,中国工人阶级与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结成亲密联盟,使中国工人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它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现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中国共产党正是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性质,坚定不移地代表着它的意志。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党应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党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党员的先进性,集合了一大批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他阶级出身的具备党员条件的人不能入党,也不能说吸收这些人入党就改变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工人阶级的形成是建党的根本条件。民主革命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还有来自非劳动者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但是,我们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这是我们党具有先进性的重要因素。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地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伟大胜利,关键就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的指南。我们党的各个革命时期,特别是党的任务发生转变时期,都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十分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统一全党思想。正是这样,我们党才保持了先进性和纯洁性,才不断发展壮大,才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并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第四,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的。中国共产党不是党员数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也是党的根本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它是全党必须遵守的组织纪律。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并进行活动的,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了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因为:  第一,从我们党所代表的利益来看。我们党不仅代表了工人阶级利益,而且代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早在1935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就指出,我们党“不仅代表了工农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民族的利益”,“总括工农及其他人民的全部利益,就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利益”。经过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这次瓦窑堡会议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党的七大党章总纲中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从我们党的宗旨来看。这同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他还说,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党在每一个具体历史阶级的工作任务有所不同,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是,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没有变,而且贯串于党的一切活动之中。  第三,“三个代表”是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根本指针。坚持“三个代表”,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要紧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永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的所有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多样化趋势已经出现并将进一步发展,这给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应当看到,上述多样化,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新趋势。实践证明,这种多样化,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因而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这种多样化趋势必然会产生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特殊利益,产生他们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我们应当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尊重他们的特殊利益。通过我们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既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积极引导和鼓励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把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群众的特殊利益兼顾好,增强人民的团结,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完全一致、高度统一的。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为完成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存在的。而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其历史使命也是同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关联的。我们党从一开始就肩负着阶级和民族的双重使命,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代表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不仅要为实现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同时也要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奋斗。因此,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就必须使党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而党越是当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越能体现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所以,党章作出这样的改动,不会改变党的性质,也不存在搞所谓“全民党”的问题。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因为:  第一、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在后八十多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从这前后两个八十年的比较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深深认识到,中国能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新一新。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第二,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是不搞别的现代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级分分,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上邪路了。”这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譬如,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等。总之,我们的目标,是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国充分体现出来。很显然,这些都是党的根本纲领、政治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顺利实现党提出的战略目标,始终保证我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顺利前进。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长期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人心涣散,不可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问题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在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下进行的。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保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和矛盾,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为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党植根于人民群众。我们党的最大优势就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能够通过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能够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能够通过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经济组织、文化组织、人民团体实行正确而有效的领导,通过自己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人民群众组织、带动起来,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社会主义建设大军,同心同德地为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的大国,要把十三亿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否则,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不仅现代化实现不了,而且必然陷入混乱的深渊。这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历程得出的结论,也是分析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 第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  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国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也提出了新挑战。  我们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串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3.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原因在于: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和科学的态度。首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其次,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再次,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就是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走自己的道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一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二是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那些根本要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备。胡锦涛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 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5.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之所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  (1)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一个社会形态由于其自身的矛盾,必然被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了。虽然人在创造历史时有其能动作用,但人们不能主观地取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能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2)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虽然当代资本主义采取了一些自我调节的手段,发生了新变化,但从根本上讲,这些调节和改良,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不断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指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而是一种同以往的各种社会制度一样的过渡性的社会制度。(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建立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因而能够解放生产力,能够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能够自觉地、不断地高速和改革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方面,解决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坚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资本主义所不能解决的。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必然向其最高级阶段——共产主义迈进。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 首先,从社会发展规律看,任何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间必然要经过激烈的复辟与反复辟的反复斗争。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用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反复和斗争。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也非一帆风顺,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英国资产阶级和封建王朝进行了长达130多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也经过三次封建王朝复辟,用了86年,资产阶级政权才稳定了局面。从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出现,到1871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经过220多年的较量,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才成为定局。即使这样,至今某些国家仍然存在着封建制度。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更替,尚且需要经历如此漫长的历史过程,新生的但还稚嫩的社会主义要同已高度发展和成熟的资本主义进行较量与斗争,并要取得彻底胜利,最终实现消灭剥削制度和解放全人类,那就必然更加复杂和艰巨,必然要经受多方面的挑战和严酷考验,这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看,生产关系的变革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在停滞和腐朽的总趋势下,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可能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只有当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无法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时,资本主义才会灭亡。当然,这也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首先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加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更需要用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创造了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  再次,从新生事物成长的规律看,曲折和反复总是不可避免的。凡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一产生就十全十美,只有在发展中才能逐步自我完善。这就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试验。在这一过程中,有成功,也不可避免地会有挫折与失败,从而出现曲折和反复。社会主义事业同一切新生事物的成长一样,也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遇到过几次大的挫折。如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反动势力一面残酷镇压、迫害无产阶级,一面对第一国际和社会主义思想大肆攻击,加上巴枯宁分子的破坏,第一国际宣布解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第二国际内部机会主义泛滥,导致国际工人运动的分裂;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些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脱离本国的实际,照搬苏联模式,带来许多弊端,脱离了群众,社会主义威信下降;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原苏联、东欧剧变为主要标志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危机,是自共产主义运动诞生以来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一次挫折。  从我们党的历史看,革命的发展也经历过多次曲折和反复。在民主革命时期,既有右倾投降主义带来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挫折,也有“左”倾盲动主义指导下搞“中心城市”暴动带来的挫折,特别是1931年至1934年“左”倾机会主义的统治,使革命事业出现了在白区损失百分之百、苏区损失百分之九十五的挫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8年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搞“大跃进”、刮“共产风”,使我国经济遭到很大损失。1966年至1976年,又由于长期“左”的思想发展,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浩劫。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曲折和反复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曲折和反复:一是不可轻视,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尽最大努力将曲折和反复带来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二是不要惊慌失措,不能一遇到曲折和挫折就动摇社会主义信念,而要把曲折和反复看作是继续前进的新起点。7.怎样正确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指导全局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是党行动的基本准则,是党的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和具体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总结经验,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做出了明确的概括,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基本纲领。基本纲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是党的基本路线在这三个方面的展开,明确指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制定出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方面。正确认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首先要全面理解它的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其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和关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坚持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必要条件。只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朝气蓬勃,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党的基本路线还规定的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个奋斗目标中,富强、民主、文明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也包括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我们党又制定了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中每一步战略目标,都是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的具体化。8.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进程的重要阶段,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小康”是一个充满了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一般认为,在儒家思想里,小康是指比大同理想社会较低级的一种社会形态。“大同”、“小康”的提法最初见于《礼记.礼运》中记述的孔子与其弟子子游的对话中。“大同”就是高度的和平与安乐,而“小康”则是低一层次的和平与安乐。“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分别是儒家的最高目标和现实目标。中国共产党人赋予小康以新的内涵:把中国人民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逐渐由一种美好的设想转变为一种发展战略。我们今天讲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这样一种把世世代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变为现实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 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战略设想,经过十二大、十三大,我们党逐步形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这就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已分别于1987年和2000年实现。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个新的里程碑。在基本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展望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番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六大把新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合起来,划出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所谓“承上’,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第二步战略步骤,在这个基础上起步的;所谓“启下”,是说经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阶段20年的奋斗,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目标。这个目标大体涵盖了七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从宏观上规定了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二是从总体上规定了全社会成员不仅实现温饱,而且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三是要求在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生存性需求的基础上,能够充分享受健康向上、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各种文化娱乐。四是在促使城乡居民和个人消费水平从初步小康向比较殷实的小康迈进的同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五是在提高生活消费平的前提下,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六是在人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七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这七个方面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执政观,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观,以及为国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还蕴含了10项县体的指标。这10项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恩格尔系数低于40%;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城镇化率超过50%;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大学入学率20%;每千人医生数2.8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要加大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力度,努力实现这个目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9.为什么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是因为: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由党的性质决定。“两个先锋队”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动力。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历史。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10.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该如何履行党的根本宗旨?如何落实党的根本宗旨:十七届五中全会:“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屉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深化改革;就要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其次,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看得高于一切。当个人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无条件地服从党和人民利益,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再次,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要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善于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做到遇事同群众商量,虚心向群众请教;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勇于同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当前特别要坚决反对和克服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取信于民。11.为什么说加强党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党的作风是指党的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活动中一贯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重视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关系到能否正确地指定路线方针政策,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社会风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是我国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是我党在新时期将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和建立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重要保证,它是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代离不开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深入开展也离不开制度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是党和国家新时期对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创新,是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深化。把制度建设作为构建惩防体系的核心和根本途径,预示着制度反腐必将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战略性选择。12.党的民主集中制包括哪些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一)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 中央委员会。——正确处理党内各种关系的基本准则(二)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党的选举原则(三)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党的基本领导体制(四)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党的上下级组织之间关系的说明(五)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党的最基本的领导制度和决定重大问题的基本程序(六)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历史教训的总结13.为什么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这是因为: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要有力量,除了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以外,还要有严密的组织。它必须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建立各组织间严格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从而保证党的组织协调一致的活动和对各项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而党的这些组织和制度都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党内关系的。党的组织一经建立,就形成了一种多层次的结构。它有中央组织,有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还有广大党员群众。民主集中制是正确处理和协调党员个人与党组织的关系、少数与多数的关系、下级组织与上级组织的关系、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关系的基本准则。民主集中制是把党的高度组织性和统一性同发挥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相结合的制度。党是由全体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组成的统一体。它不仅必须有自己的统一的纲领、章程,还必须有它的统一的中央领导机关,建立从中央组织到地方组织、基层组织的完整巩固的组织系统,形成组织的物质的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民主集中制。  党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党内关系中,存在着党的领导者同被领导者的矛盾,党的上级组织同下级组织的矛盾,党员个人同党的组织的矛盾等。对于这几个关系中所发生的矛盾,需要正确地加以协调和处理,以建立党内正常的政治生活。民主集中制正确地反映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性,是协调和处理党内关系中各种矛盾的唯一正确的组织原则。  党的建立和建设,目的在于对革命和建设事业实施卓有成效的领导。为了充分发挥这种领导作用,必须建立科学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只有这样,党才能够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充分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使党坚强有力,从而实现自己的主张。而这种科学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只有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才能建立起来。 14.党内民主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1、党内民主是指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党内民主的基本内容是: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享有党章规定的权利并应履行其义务;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应由选举产生;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内讨论决定问题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党员有权了解和直接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2、实现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党内民主走向成熟的关键。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把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一是要完善民主讨论制度,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充分发表、平等讨论的制度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二是要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保证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经常性地参与党内决策,使党的各项决策在党内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三是要完善民主选举制度,使党内选举更好地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保证选出为广大党员充分信任、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四是要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既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又反对和防止分工不合作、班子软弱涣散。五是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有效行使监督权,使党的权力得到正确行使,推动党的事业健康发展。15.如何正确理解民主与集中的相互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归宿。要正确理解民主与集中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这就是说,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和“集中”是有着特定的前提和含义的。民主不是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集中不能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民主和集中也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矛盾统一体,不能分割和取代。从总体上讲,二者不可偏废,任何时候归于一端都有失民主集中制的本义。在民主建设上,要侧重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增强民主意识。民主意识是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思想基础,只有不断增强民主意识,才能自觉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二是发扬民主作风。民主作风是民主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对民主集中制理解和认识程度的重要标志。工作中,要坚持多商量、多请示、多沟通,重大事情坚持集体研究决定,不搞个人说了算。三是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做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这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四是坚持党性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坚持党性原则,自觉抵御和排除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和干扰,摒弃私心杂念,在工作实践中做到讲原则、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16.为什么说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能否经受住这些考验,关键取决于能否卓有成效地搞好党的建设,其中,党的纪律如何,维系着整个事业的成败。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严明的纪律是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第一,严明的纪律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党要完成每个时期的任务,必须有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且要有严格的纪律来协调、统一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行动,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顺利地贯彻执行。2005至2006年上半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8至2010年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没有严格的纪律,就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就会各行其是,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就会产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倾向。第二,党的纪律是巩固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必然条件。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党只有和人民群众保持紧密的联系,并且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不断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而要做到这一点,党的纪律就是十分必要的。中纪委2004年工作中取得新成效之一就是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针对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中纪委工作任务中(二)提到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这些突出问题有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违法排污、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拖欠农民工工资、教育乱收费、医药采购、农民减负等。十七大以来,中纪委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开展向基层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弘扬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良好风尚。以服务群众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城市基层干部作风建设,解决办事不公、作风粗暴、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只有严格党的纪律,才能保证党的优良作风,使广大党员和干部自觉维护群众的利益,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现象作斗争,提高党在群众中威信,从而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第三,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纯洁性,提高党的战斗力的基本条件。党执政以后,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许多党员处于各级领导岗位。如何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和地位,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这对每个党员都是一种新的严峻考验。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严重问题表明,一些党员在新条件下,经不起考验,有的蜕化,有的走向反面,有的党员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想方设法为自己谋取私利,有的高高在上,养尊处优,当官做老爷,有的则意志衰退,沉缅酒色。这些人的行径,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一靠富有成效的教育,二靠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第四,党的纪律是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规律的基本原则不仅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而且必将对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到党内生活。共产党员在市场经济面前,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些消极影响。在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资产阶级的一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渗透进来,理想信念动摇,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滋长了利已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一些贪赃枉法、贪污受贿、奢侈浪费等腐败现象沉渣泛起,毒害社会。这就告诉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和方向,必须加强党的纪律。党的纪律除了导向功能、儆诫功能、保障功能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惩治功能。为了保证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对党员干部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加强纪律,严格要求;在思想上筑起防线。一旦出现违纪案件,就要及时处理,以儆效尤,防止蔓延。第五,党的纪律是抵制和反对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锐利思想武器。在世界范围内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两种思想体系的情况下,敌对势力决不会放弃敌视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谋,总是以使用武力干涉、“和平演变”的两手,以图达到其政治目的。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 战略,往往是从共产党执政的失误和遇到的暂时困难打开缺口,或利用经济、文化交流的各种渠道,鼓吹和散布资本主义的政治观念、价值观念,煽动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根基。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谋已经在东欧、苏联相继得逞,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教训:执政的共产党要经受长期执政、改革开放与“和平演变”的考验,就必须搞好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党的纪律,使全体党员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17.党的纪律的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政治生活准则和言论)行为规范,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党的纪律是自觉的纪律,铁的纪律,全党必须严格维护和执行。就党的纪律的内容看,可把纪律概括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四个方面,涵盖了纪律的主要内容。在这些纪律中,最重要的是政治纪律。(1)党的政治纪律.讲政治纪律,首要的一条是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路线、方针政策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是党的最高利益所在。党必须把政治方面的违纪行为作为最严重的违纪行为加以追究和惩处,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党的政治纪律还要求每一位党员要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维护党和国家大局,要坚决反对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行为。(2)党的组织纪律.党的组织纪律是维护组织上团结统一的原则和规范。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根本的组织纪律。违反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和违反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都是违反组织纪律行为。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无条件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要任人唯贤,公开、公正、公平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3)党的经济工作纪律。党的经济工作纪律是党和国家为调整经济关系,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党和国家机关正常活动而制定的有关规章、决定和条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党中央做出一系列规定,要求党组织和党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严格遵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制度,当前,特别要遵守财政金融工作纪律。(4)党的群众工作纪律。党的群众工作纪律是指党员和党的组织在处理同群众关系上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群众路线是党根本的工作路线和政治基础,严格遵守党的群众工作纪律,是我们赢得群众信赖、支持、拥护的前提。因此,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做官当老爷,以权谋私,胡作非为,损害人民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等都是破坏党的群众路线,违反党的群众工作纪律的行为。此外,党的宣传纪律,人事纪律,外事纪律,保密纪律以及其他纪律等,都就党在不同领域里的工作,制定了必须遵循的原则。党的各项纪律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共同体。纪律作为一种社会生活规范,有其强制性,党的纪律也同样具有这个特征。党的纪律具有四个明显特征:纪律的权威性、纪律的自觉性、纪律的严肃性和纪律的统一性。这四个特征,客观上对党员和党的组织在遵守纪律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纪律的权威性。工人阶级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它作为先进阶级先进性的一种重要体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正如列宁所说,正是工厂这个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把工人阶级联合起来,使它纪律化。工人阶级之所以最富有组织性纪律性,就是因为他们与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紧密相联系,在工厂这种“学校”受过训练。因而,党的纪律体现了工人阶级的阶级实质,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共产党员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既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党章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要求,党的纪律一经制定,任何一级党组织、任何一名党员都必须无条件服从。 纪律的自觉性。党的纪律集中反映了全党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目标和意志,它要靠广大党员的自觉性来维护。这种自觉性来源于共产党员坚强的党性,来源于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念,来源于把人民的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的崇高境界。党员具备了这种觉悟,就会把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当作自己应尽的义务。但是,党员的这种觉悟不是自发产生的,而必须靠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靠党组织的不断教育。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遵纪守法的警示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的自觉性。纪律的严肃性。列宁称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无论谁违反了纪律,都必须受到惩处,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含糊、宽容。从对违纪案件的分析看,大量的违纪者并非因为不懂纪律。他们之所以敢于以身试纪,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地方的党组织纪律涣散,对违纪行为的查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有的替违纪者说情开脱、袒护包庇,该追究的不追究,该查处的不查处;有的口头上也说要严格执纪,但一涉及具体的人和事,就怕查死了经济,查没了政绩,查坏了形象,往往下不了手;有的以批评教育代替纪律处分,以经济处罚代替党纪处理;有的对纪律处分决定不宣布、不落实,决定给予重处分的,执行中却给了轻处分或者根本就不去执行。从对一些地方执纪的检查清理情况看,党纪政纪处分决定落实不到位的约占同期受处分党员干部总数的5%左右,严重影响了纪律的严肃性。针对这种错误倾向,中央纪委明确指出:对执行处分决定阳奉阴违的,要严肃查处。实践证明,只有从严执纪,才能有效地维护纪律的严肃性。纪律的统一性。党的纪律是一个统一完整的整体,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纪律的约束力统一。党员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有凌驾于党的纪律之上的特殊党员,特别是对那些会办事的“能人”,有影响的“名人”,处在重要岗位上的“要人”,都要一视同仁,谁违反了党的纪律,谁就要受到纪律的制裁,只有真正坚决地做到这一点,才能彻底清除党内存在的特权思想和违法乱纪问题。二是量纪标准的统一。不论党员的党龄长短、资历深浅、职务高低、功劳大小,也不论中央机关还是基层组织,都必须按照统一标准遵守和执行纪律。处理党内违纪案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尺度,不能随心所欲,搞“惩办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18.为什么党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搞好反腐倡廉建设”,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范畴。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和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相并列。“反腐倡廉建设”是对以往常用的“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工作”、“反腐败斗争”的整合与新概括。十七大提出反腐倡廉建设的意义。十七大报告用“反腐倡廉建设”来概括廉政建设的核心内容。这一新表述具有重大的标志性意义:表明党对廉政的认识、理解更加全面、深刻。这是我们党对反腐倡廉战略的新定位,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新要求、新举措,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说明我们党更加重视反腐倡廉,表明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十五大报告提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把廉政建设的重心设定为“反对腐败”;十六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基本上延续了十五大报告的精神。十七大报告宣称要“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则发展了党对廉政建设的认识,主张不仅要“反对腐败”,还要“倡导廉洁”。尽管“反腐倡廉”不是一个全新的概括,但写进全国党代会报告中却是第一次,意味着廉政建设的日常思路已上升为党的政治纲领之一。反腐倡廉工作与反腐倡廉建设。以往谈到反腐倡廉问题时,用的是“反腐倡廉工作”,十七大报告则是用“反腐倡廉建设”这一新概念。虽然只是“工作”与“建设”两个字的差别,但其含义是深刻的,意义是深远的。把反腐倡廉从“工作”提升到“建设” 的高度,意味着我们党将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一项经常化的建设性工作深入持久地不断推进,深入拓展了党的建设的整体布局,使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内容更全面、更完整;也意味着反腐倡廉不仅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国家一切工作”,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必须注重的重大问题。19.当前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坚持反腐倡廉方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005年1月,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了“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处”整体推进的“五项工作格局”。2008年5月,中央又制定并颁布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六项工作整体推进”的反腐倡廉工作格局。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就是要以建成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目标,以《实施纲要》明确的各项任务为依据,围绕《工作规划》抓落实。从反腐倡廉建设的任务来看,当前的中心工作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惩防体系实际上就是一整套系统的制度,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不仅是整个体系的核心,还是整个体系的重要载体,反腐倡廉的教育机制、改革措施、惩处机制归根到底要通过制度建设来固定、保障和促进;此外,拓展反腐倡廉的工作领域,必须以法规制度为先导,提出廉政要求、明确是非界限,应该用法规制度予以明示,可见制度建设在反腐倡廉全局中的作用至关重要。20.如何深刻理解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第一,"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一规定要求党员要比一般工人群众具有更高的共产主义觉悟。这个觉悟有三层含义:(1)共产主义理论的觉悟。它要求每个党员树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工人阶级历史使命,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2)共产主义思想意识的觉悟。它要求每个党员具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先人后己,克己奉公。(3)共产主义的实干精神。它要求每个党员以共产主义理想指导自己的行为,把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化为实干精神,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第二,"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一规定深刻揭示了共产党员的宗旨和任务,它要求每个党员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自觉地使个人的一切追求服从和适合于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为人民利益甘愿作出自我牺牲的精神,做到光明磊落,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真正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第三,"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一规定要求每个党员永远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同劳动人民平等相处,同甘共苦,真心实意地为劳动人民谋利益,绝不容许脱离劳动人民去搞特权,谋私利,更不允许站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21.共产党员必须履行哪些义务?十七大党章规定,党员义务主要有:(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3)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4)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5)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6)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7)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8)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22.共产党员享有哪些权利?党章规定,共产党员享有下列权利:(l)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2)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3)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4)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5)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6)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7)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8)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23.什么是正确的入党动机,为什么要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是推动人们争取入党的精神力量。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即为什么入党。而正确的动机,为实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因为它与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和党员条件是一致的。端正入党动机对入党积极分子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首先,只有端正入党动机,才能产生正确的争取入党的行动。正确的动机,是正确行动的推动力量。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有持久不衰的动力,能够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积极做出贡献;才能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摆正党和人民的利益同个人利益的关系,逐步培养和树立起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才能够正确对待争取入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其次,要求入党的同志只有端正入党动机,才能经受住党组织的考验。而这种考验在新时期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维护党的纯洁性,党组织必须严格考察要求入党同志的入党动机。只有那些入党动机端正又具备党员条件的人,才能被吸收入党。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当认真剖析一下自己的思想,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是抱着什么样的动机申请人党。只有端正了入党动机,才符合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入党以后,才能发挥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作用,从而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 24.为什么要严格履行党章规定的入党手续?党组织吸收申请入党的同志入党,要严格履行入党手续,这不是单纯的技术性工作,而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它既是对发展对象进行一次实际的党性教育,也是从组织上保证新党员质量的必要措施。申请入党的同志对这些手续以及为什么要履行这些手续,应当有清楚的了解,并自觉地按照规定的手续去做。一、严格履行入党手续是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环节  入党手续,是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在发展党员时必须履行的程序。一个要求入党的同志,从他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直到成为正式党员的整个过程,就是履行入党手续的过程。党章明确规定了入党手续的基本内容,党内有关政策法规作了更加详细、具体的规定,所有这些,都要认真履行。    为什么说严格履行入党手续是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环节呢?  首先,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发展党员工作的根本要求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这种性质要求加入到这个组织中来的人,必须是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加入的。这是发展党员工作的根本要求。严格履行入党手续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把那些真正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以保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其次,严格履行入党手续,也是对要求入党的同志所进行的一次严格的政治审查和实际的党员标准教育。入党是一个人有关政治信仰的最郑重最严肃的选择,是关系自己一生的大事。许多入党多年的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已经入党多年了,但入党前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第一次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以及支部大会讨论自己入党和举行入党宣誓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总是那样令人难忘,以致一直成为鼓舞和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而上述严格履行入党手续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要求入党的人接受党的政治审查,接受党的政治教育的过程。因此,每一个要求入党的同志,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严格履行入党手续的重要性,而且要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这种有特殊意义的审查和教育。    第三,严格履行入党手续,是为了保证新党员质量,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重视党员质量,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特有要求,这一点对执政党来说尤为重要。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曾提醒布尔什维克党:目前参加执政党的引诱力很大,甚至连没有一点无产阶级气息的人都对党的政治成就心驰神往。因此,列宁强调,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应当更加注重提高党员质量,并多次建议党必须规定严格的入党条件。我们党执政以后,一直非常重视提高党员质量。1951年在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同志对党执政以后发展党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他指出,革命已在全国胜利,“在有些人看来,现在加入共产党,不独不要担负什么艰险,而且可以获得个人的许多保障以及荣誉、地位等等。这时,落后分子、投机分子、反动分子就会希望加入我们党,而且有不少的坏分子积极地要钻入我们党内来。客观的自然的限制没有了,如果我们又不在主观上加强限制,就是说,不更加提高党员的条件,不更加严格入党的手续,那就会有大批的落后分子、投机分子、反动分子混入到党内来。这对于我们党则是一种严重的危险。”(《刘少奇选集))下卷第68页)在这里,刘少奇同志把“更加严格入党的手续”作为保证党员质量的重要措施来强调,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几年来,实际工作中,也确实发现少数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未严格履行入党手续而混入党内的现象。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完成历史赋予党的重任,发展党员更须严格把关,以严格的入党手续来保证新党员的质量,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5.如何深刻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新胜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积弱积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成为一个任人肆意欺凌的“东亚病夫”。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建立了自己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历史,实现了历史性的进步和飞跃(推翻三座大山);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开创了在改革开放中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沉着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局势,战胜风险,顶住压力,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与壮大,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屈辱历史,使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象中国一支脍炙人口的歌中所唱到的一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原因:共产党找到了创建新中国的科学理论;开辟了创建新中国的正确道路;为创建新中国付出了最高昂的代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新胜利:26.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志应该如何自觉、主动地融入当前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的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是带头学习提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能手。二是带头争创佳绩。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三是带头服务群众。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自觉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四是带头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五是带头弘扬正气。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敢于同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作并争。大概就这五点然后再自己发挥下,补充补充。(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业务,按时参加学习,联系思想实际,积极发言。(2)按时参加党内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3)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不歪曲事实真相,主动向党支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和群众意见(每二个月至少一次)。(4)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做到个人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绝对不能假公济私,损公利私,为政为医为工清廉。(5)按时交纳党费。3.遵章守纪方面:(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言论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搞自由主义。(2)坚持原则,敢抓敢管,支持好人好事,反对坏人坏事,对各种不良倾向和行业不正之风能抵制和斗争。工作中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开人情方,不出假证明。(3)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守党的秘密。严格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4.思想工作方面: (1)关心并帮助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对分工培养对象或其他群众每月谈心一次,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2)党员所在的科室内出现矛盾,党员要积极协助领导做好工作,矛盾不上交。(3)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同志。5.文明礼貌方面:(1)提倡共产主义道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病人疾苦,热心为病人排忧解难,做到文明行医,礼貌服务。(2)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团结协作,搞好环境卫生,自觉维护社会秩序。27.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是什么?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什么?(见于90周年讲话)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8.总结9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是?(见于90周年讲话)总结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