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doc

  • 77.50 KB
  • 19页

考研政治.doc

  • 19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暑期强化讲义【经典习题】第一章答案 由于各地讲义版本不同,题目顺序可能存在差异,请“洋聪”们认真对照试题参看答案。第一章【习题答案】1.CD2.BCD3.D4.ABC5.D6.C7.D8.ABC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经典习题】    1.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   ) A.阶级斗争学说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理论  2.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曾这样描写马克思主义产生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条件,“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这里所说的“魔鬼”是指(    )    A.撒旦与波塞冬  B.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开始激化  D.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A.资产阶级建立起了阶级统治    B.全世界无产阶级实现了联合     C.社会日益分裂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 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的理论来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D.细胞学说、进化论和能量守恒转化定律     5.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要,但这只是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把这些可能性转变成现实的条件是()    A.马克思恩格斯的教养和操守    B.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感和同情心 C.马克思恩格斯天才的头脑和非凡的智慧 D.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创新  6.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B.以实践为基础的阶级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以科学为基础的实践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7.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B.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C.自由平等普世价值  D.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8.学习马克思主义重在学风,要在() A.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工夫 B.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工夫 C.掌握立场、观点、方法及指导实践上下工夫。 D.掌握文本背后的奥秘解读其弦外之音上下功夫【习题答案】1.CD2.BCD3.D4.ABC5.D6.C7.D8.ABC第二章——唯物论答案1.C 2.D 3.ABD 4.ABDE 5.D6.C 7.D 8. A 9.ABE 10.D 11.C 12.C 13.ACD 14.CD 15.A16.ABCDE 17.BDE 18.B 19.C 20.D21.C 22.D 23.D【经典习题】 1. (1997理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 在下列成对的范畴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意志论与宿命论 C.机械论与反映论D.反映论与先验论 3.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有(   )A.朴素唯物主义B.机械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4.(1997文11)下列命题中,居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       E.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5.(2003.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6.(2003.2)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7.(2008.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8. (2009.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9.(2002.16)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A.意识根源于物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10. (1996.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1.(2008.2)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源自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  )A.客观性B.有限性 C.相对性D.一维性 12. “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类似的特性。”这种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机械决定论观点 13. (2010.17)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直到2008 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C.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14. 2012年6月24日12时55分,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手控精准实施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实现了出发前“百分之百成功”的诺言。7月13日与媒体见面时,刘旺说,“我的诺言来自于信心,信心来自于实力”。这表明(   )A.诺言是成功的决定因素B.信心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C.信心是成功的能动因素  D.实力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15. (1999文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16. (1995理11)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B.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D.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E.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17.(1998.11)鲁讯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E.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18. (2000理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 19.(2000文1)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A.决定性B.预见性C.能动性D.主动性20. (2008.3)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 21.(1995文1)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22. (2010. 3)右边这张照片反映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23.(2004.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辩证法答案:1ABD 2AC 3ABCD 4ABDE 5ABC 6C 7B 8B 9C 10C 11A【经典习题】 1.(2007. 18)农民采摘柿子时总要留一些。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喜鹊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捉虫,从而保证了柿子来年丰收。这个事例的启示是(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D.保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2.(2005.16)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3.(2007.19)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了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记录。科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记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A. 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B. 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C. 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D. 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      4.(2001.27)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   A. 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B. 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 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D.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E. 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5.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   )A.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B.任何个别都是一般C.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D.没有一般就没有个别 6.(2010.2)有一则箴言:“在溪水与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能胜利”的哲理在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7.(2012.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一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A.肯定中包含否定B.量变引起质变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8.(2001理2)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9.(2011.1)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单就这一点来说,越长越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10.(2007. 2.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11.(2000理3)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七夕礼物】     各位“洋聪”,今天是“七夕”,在这个传统而浪漫的节日里,我为大家发布以下重要内容作为献礼!     今年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就群众路线问题发表讲话,其中的重要理论意义在考试中必将得到直接体现。对下列文字和题目中的重要观点,同学们要做到先知,熟知,必知,稳操胜卷。    群众路线是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更是政治立场和价值理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真谛和精髓。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升华与执政目标的定位,其实现需要多方面条件支撑。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国梦奠定思想基础、提供力量源泉与方法指引,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2014考研政治命题的最重要的内容,这个内容可以分别从马原、毛特、史纲和形势与政策4个角度来命题,并可以结合重要材料命制分析题,考生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些内容我已写在《2014考研政治考点同步1600题》中,这也是9月份才能在书店中见到这本书的原因,只有这时我才能把最新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大家。同时我也会在冲刺班的课堂上将命题角度、试题类型、答案要点呈现给广大考生。以下题目须高度重视,题目答案发布请关注微博通知。单项选择题 1. 习近平同志在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指()A.理想信念B.群众观念C.廉洁意识 D.法治理念 2. 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A.群众路线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为群众服务D.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3. 首次科学地、系统阐述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步骤的文献是()A.《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B.《论党》C.《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前委的指示信》D.《八大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A.作风建设B.为民务实清廉C.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D.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多项选择题1.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包括() A.一切为了群众B.一切依靠群众C.从群众中来D.到群众中去 2. 习近平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主要看的是()A.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B.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C.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D.能否为理想而奋斗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先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3.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借鉴延安整风经验,明确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概括起来就是要()A.自我净化B.自我完善C.自我革新D.自我提高 4.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的“治治病”,就是要() A.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B.对作风方面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C.对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D.对脱离群众、缺乏群众立场观点的不合格党员及时处理 5.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     A.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 B.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C.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D.是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6.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A.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C.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D.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