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5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配水管网设计及几点问题探讨

  • 5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配水管网设计及几点问题探讨-水利施工【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设计任务是将向用水户提供水质、水量、水压符合要求的水,作为一个完整的供水系统,有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及输配水工程,其中重要的一环是配水管网的,包括管网流量、管径及水压等参数的确定。另外在饮水安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现几个问题,如山区农户居住分散,进户水管过长或分岔管过多等,在此本人尝试着用配水管网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初步探讨。【关键词】配水管网;设计;问题  一、配水管网设计中有关参数的确定  1、设计规模:按设计供水人口计算出居民生活用水量,加之公共建筑用水量、饲养畜禽用水量、企业、消防、道路绿地用水量及管网漏失量等,计算出设计供水规模(即最高日供水量)。  2、管网设计流量、节点总流量、管段设计内径、节点水压线标高及各节点自由水压等参数的计算。  配水管网布置有树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两种基本形式,对于住户分散的配水管网一般采用树枝状布置,管网设计流量按最高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总流量为节点流量与节点集中流量之和,其中节点流量为节点所连接管段沿线流量之和的50%计(管段沿线流量按比流量法计算),节点集中流量为大用户用水流量,在树枝法中可由离管网最远的末梢节点算起,流进该节点的流量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流量。   管道设计内径根据管段设计流量、经济流速及管道水头损失计算确定,管道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水头和局部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通过水力坡降和管道长度计算出。  以最远点的节点(或最高点)作为控制点,其水压标高加上(或减去)管段的水头损失为各节点水压线标高,与地面标高的差值为各节点的自由水压。按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物为5~10m,两层建筑物为10~12m,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3.5~4.0m,管网最不利点自由水头不小于14.00m。用户水龙头的最大静水头不宜超过40m,超过时宜采取减压措施。  二、配水管网设计中相关理论公式  供水规模(即最高日供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饲养畜禽用水量+企业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管网漏失水量及其它未预见用水量  比流量q比=(Q高时-Q集)/ΣL  管道沿线流量Q沿=q比×L  式中Q高时―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Q集―集中用水量  L―管段长度  Q节节点总流量=节点流量+集中流量  节点流量Q节=ΣQ沿/2按节点连接各管段沿线出流量之和50%计算。  水头损失h=沿程水头损失h1+局部水头损失h2  沿程水头损失:h1=iL 局部水头损失h2可按其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算。  钢管的单位管长水头损失i按下式计算:  当v<1.2m/s时,i=0.000912v2(1+0.867/v)0.3/d1.3  当v≥1.2m/s时,i=0.00107v2/d1.3  式中:v―管内流速d―管道内径  三、配水管网设计中相关问题探讨  以下以某村自流引水配水管网设计为例,探讨设计中管径选择的问题,其自流引水工程管道(铸铁管)计算案例见下,管段流量已计算出,表中为选择流速V≤0.6m/s及V=0.6m/s的管径及输水水头损失,从表中可看出,在管道流量不变时,当V≤0.6m/s时,管径大,输水水头损失小;当V=0.6m/s时,管径小,输水水头损失大。在设计中如果用不小于DN25的管径,则水流速过小,容易在管道中形成杂质,不满足规范中对输配水管道设计流速宜不低于0.6m/s的要求;另,这种情况下输水水头损失小,反而容易满足节点自由水压,这是相互矛盾的。当V=0.6m/s时,采用管径小于DN25的规格,输水水头损失大了,各节点的自由水压变小,如达不到自由水压的要求还需要作调节水压的设计,但这种设计更接近实际情况,更合理些。     XX村自流引水工程管道(铸铁管)计算案例  管段编号管道流量(L/s)流速V≤0.6(m/s)时管径及水头损失流速V=0.6(m/s)时管径及水头损失  公称外径(mm)计算内径(mm)流速(m/s)水力坡降i(m/m)管道长度(m)沿程水头损失(m) 输水水头损失(m)管径(mm)计算内径(mm)水力坡降i(m/m)管道长度(m)沿程水头损失(m)输水水头损失(m)  A-B0.8240400.6530.03292508.2229.04541.7400.02822507.0487.752  B-C0.2840400.2230.00483001.4371.58124.4260.049430014.80616.287  B-D0.4640400.3660.01164004.6255.08731.234.750.033840013.53914.893  C-E0.0525260.0940.0019500.0930.10310.314.750.1031505.1565.672  C-F0.0725260.1320.0033400.1340.14712.214.750.1031404.1254.537  C-G0.0725260.1320.00331250.4190.46012.214.750.103112512.89014.179  D-H0.4240400.3340.00981501.4741.62229.8260.04941507.4038.143    另外,在实际施工中发现一些山区农户居住分散,进户水管过长的情况,按照配水管网设计相关理论:沿程水头损失h1=iL (为单位管长水力损失与管长的积),单位管长水力损失i与管径和流速有关,同样的管径和流量,单位管长水力损失i不变,当入户的进水管增长(L增长),沿程损失h1就增加,管道输水损失增加,管道终节点(水嘴)的自由水头变小,地面高程大时会出现无水的情况。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在高差大的村庄中,高处街道无水、而低处街道有水。  农户居住点不集中,分岔管过多,按照比流量法的理论,q比=(Q高时-Q集)/ΣL,管网总设计流量一定,管长越大,比流量越小,分配到各管段的沿线流量就小,设计时管径应相应小些;当管道流量为0.1L/s时,用镀锌管DN15勉强能满足设计流速不低于0.6m/s的要求,故在管网施工过程中不能随意增加岔管,降低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