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99 KB
- 2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地质勘察报告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前言㈠勘察目的、任务要求与依据受晋江市市政园林局的委托,其拟建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工作由我公司承担。本次勘察的目的、任务和要求是:⒈查明沿线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⒉查明沿线地段的地质构造、岩土的类型、性质及其分布,基岩风化层厚度及风化破碎程度;⒊查明沿线地段的地下水类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和积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论证地表水、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⒋查明沿线暗埋的河、湖、沟、坑和坟场的分布;⒌调查了解地下埋设物回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其密实度;⒍查明沿线地段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发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⒎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8.提供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9.提供软基处理方案。本次勘察按详细勘察阶段进行,具体依据:1)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2)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3)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4)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6)行标《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87-2012)7)国家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9)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10)城建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1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12)福建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13)福建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14)行标《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1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B02-01-2008㈡拟建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泉州晋江市青阳至安海地段,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为南北走向的景观自行车道、崎山水库配套工程、紫林寺前广场配套工程、灵源山配套工程、登山步梯配套工程组成。景观自行车道:道路红线宽3.50米,起点桩号为K0+000.000,起点坐标(X=2739978.981,Y=496550.802),终点桩号为K11+691.934,终点坐标(X=2743425.587,Y=505433.776),总长11691.934米。道路坡度为3.0%~3.0%,设计路面标高为34.0~107.0m。现有路面标高与设计路面标高变化相差不大。路面拟采用沥青砼,雨、污水分排,设计基础拟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道路地面排水方式采用管渠形式,地下埋藏物主要为给、排水管线等,给水干管及预留给水横穿支管,均采用柔性接口。
崎山水库配套工程、紫林寺前广场配套工程、灵源山配套工程、登山步梯配套工程:基础拟采用浅基础,埋深约为2.0~4.0米。各拟建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为相邻柱基沉降差<0.002L(L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建筑的整体倾斜为0.004,建筑对地基变形敏感程度一般。登山步梯红线宽1.50~2.0米,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3.1.1~第3.1.4条的规定:拟建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故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㈢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情况1、勘察方法:采用钻探、结合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和室内土、水试验等方法完成本次勘察任务,其中钻探采用回转钻进,采用泥浆护壁钻进,确保岩芯采取率达到规范的要求。地下水样在有代表性地段采取地下和地基土作水质分析和土壤浸出液分析,室内的土、水等试验严格按照试验的有关规定执行。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采用63.5Kg的重锤以自由落锤的方式进行,落距为76cm,现场原位测试操作的具体方法,按行标《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87-2012)执行。室内岩土试验按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执行。2
、根据甲方提供拟建物的总平面布置图,沿拟建道路中线布置勘探孔及断面她和配套工程,共布置230个钻孔。根据委托方提供的拟建物总平面图和移交水准点,以已知点A1和A2点为参照,A1点坐标(X=2739903.593,Y=496548.288,H=44.09)、A2点坐标(X=2739998.158,Y=496584.539,H=43.39)。采用北京坐标系统及黄海高程,其坐标和高程系统与设计单位提供总平图的坐标高程系统相一致。由于A1和A2点距拟建道路相对较远,故未在平面图上标示,用全站仪布设孔位、量测高程。各勘探孔的坐标与地面高程详见附表1及勘探点平面位置图。3、回次进尺控制一般每回次进尺小于2.0m,对重点查明地段的回次进尺1.0~1.5m;岩芯采取率:粘性土、土状强风化岩≥90%;砂土≥65%;破碎带、块状强风化岩≥65%;完整和较完整中和微风化岩≥80%;取出岩芯要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放整齐,并填写岩芯牌。4、现场取样1)取原状土样方法:取土样前的钻孔口径比取土器的口径大一级,取样前仔细清孔,2孔底沉渣必须小于取土器废渣管长度,对粘性土原状样采用厚壁取土器以重锤少击法进行,软土层采用静压式薄壁取样器取样,每主要土层的原状土样数量不少于6组。2)取扰动样方法:对砂土采用回转双管单动取砂器和抽砂筒取样。3)水样:套管隔水采取的地下水样采用纯净玻璃瓶采取,并现场加入大理石粉,48小时内送样做水质简分析,拟建场区内取地下水样2组。
以上所有的土、水样将及时封蜡、编号、送土工实验室。5、试样的标识、包装、保存及运输取原状样位置工地记录卡上应标明,并在取样筒上贴上标识。标识上应填上工程名称、钻孔编号、土名、取样深度、样品号、取样日期,并填写送样清单。取土试样应及时封存,以防止水分蒸发损失,并避免曝晒,土试样运输应装入防震箱,运输途中避免颠簸,土样按数量分批次运输。6、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由落锤(锤重63.5kg、自由落距76cm)法,在粘性土、砂土和风化层做标准贯入试验,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主要选择在控制孔中进行,测试点竖向间距按1.5~2.0m控制。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采用自由落锤(锤重63.5kg、自由落距76cm)法,在碎石土层做重型动力触探试,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50~100cm的锤击数为重型动力触探击数。7、野外编录现场记录人员或技术人员及时对岩芯按回次进行逐项鉴别、编录,各责任人及时签名。8、水位测量在开孔时采用干钻施工,以测量初见水位,钻孔完成后,间隔24小时测量稳定水位,当有出现揭露有承压水时,应采用套管止水对地下水进行分层测量。并用粘土球进行封孔。9、室内试验
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室内土工试验主要执行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原状土样以常规试验为主,测定出土的物理指标、强度指标、压缩性指标等。2)砂土进行颗粒分析。3)场地水腐蚀性分析的项目为PH值、游离CO2、总碱度、碳酸根、氯离子、镁离子、硫酸根、总硬度等;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土腐蚀性分析的项目为钙离子、镁离子、碳酸根、拟建场地位于晋江市灵源、罗山、青阳、梅岭、西园街道和安海镇,为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工程,沿线地貌属于河流冲积平原与山前冲洪积台地及剥蚀残丘地貌单元过渡带,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场地标高约34.27~107.34m。本次勘察甲方未能提供场地内及周边地下管网,根据现场踏勘和设计单位提供的地形图,各碳酸氢根、硫酸根、氯离子、PH值,根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沿线路段分布有较多的地上或地下管线等分布,同时各沿线路段分布有较多墓穴及(2009版)等有关规范,判定地下水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对混凝土和钢结构的腐蚀性。10、勘察工作量概况(完成工作量、工作周期)勘察方法采用测量、钻探、现场标贯试验、取土样和水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等,终孔后进行稳定水位观测,并用粘土球进行分层回填夯实处理。我公司派遣3台GXY-1型钻机,于2013年01月20日进场,至03月10日完成全部外业工作。完成工作量见表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1民房区,进行设计及施工前有关单位应详细收集相关资料,以便设计和施工。道路现状详见工程地质平面图。钻探深度范围内地基土层属于人工堆积、冲洪积、残积风化成因类型。㈡区域地质构造概述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拟建场区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长乐-南澳断裂带的第二带之上,由一系列呈NE走向且多期次的断裂破碎带、变质带、岩体、脉岩侵入带等构成。在第四纪主要表现为差异性断块升降运动的特征,自晚更新世以来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第四纪构造运动、地震活动及现代地壳垂直变形等综合分析区域地壳稳定性,总体来看可以认为本区域构造属相对稳定阶段。拟建场地位于新华夏构造的长乐-南澳断裂带内,受其影响,区内挤压破碎带发育明显,构造发育,多以风化槽及裂隙带出现,根据钻探结果及区域地质资料,区内构造走向北北西15o~25o,带内及两侧岩体结构破碎,片理化发育,岩石挤压强烈,常见叶腊石化及绿泥石化,节理裂隙面多以高倾角形式分布。带内断裂分布局部较集中。㈢岩土层结构特征根据野外钻探所揭露、结合原位测试与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岩土层为:耕土①-1、杂填土①-2、粉质粘土②、中粗砂③、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全风化花岗岩⑤、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⑥-1、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2、中3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㈠场地地形地貌
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风化花岗岩⑦,地基岩土层在场地内空间分布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图号02-1~02-14)。各岩土层特征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⒈耕土①:灰黄、灰褐,松散,稍湿。主要由新近回填的粘性土组成,含较多的植物根茎,局部含少量的生活垃圾。本层全场部分地段有分布,层厚0.30~1.70m。该层为未压实处理及欠固结,工程性能差。杂填土①-1:灰褐,松散,稍湿。主要以粘性土为主,含碎块石、砼块等硬杂质,约占总质量的20~35%,及含有少量的生活垃圾,回填年限为3~5年。顶板埋深为0.00~1.70m,层厚0.20~4.50m,现场重型动力触探修正值1.0~4.9击,标准值N63.5=2.4击。本层全场大部分地段有分布。未经压实处理及自然固结,均匀性较差,工程性能差。⒉粉质粘土②:褐红色、灰黄色,可塑,湿。主要由粘粒、粉粒组成,含少量中粗砂,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粗糙,无摇振反应,冲洪积成因。本层全场大部分地段有分布,顶板埋深为0.00~4.50m,层厚0.30~4.90m。现场标贯击数值5.9~12击,标准值N’=9击,均匀性较差,工程性能一般。⒊中粗砂③:浅灰、灰黄色,松散-稍密状,饱和。主要成分为石英、硅质,以中、粗砂为主,含较多的粉、细砂,含少量泥质。分选性较好,级配较均匀,磨圆度中等,颗粒呈次圆状。本层全场部分地段有分布。顶板埋深为0.00~5.70m,层厚0.60~3.10m。现场标贯击数值3.0~12.5击,标准值N’=9.5击,均匀性较差,工程性能一般。
⒋残积砂质粘性土④:灰黄色,可塑~硬塑,湿。结构已全部破坏,长石已全部高岭土化,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石英及含少量的云母碎片,具有遇水易软化及崩解的特性,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切面粗糙,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4成。本层全场大部分地段有分布。顶板埋深为0.60~8.50m,层厚0.60~10.10m。现场标贯修正击数值13.4~24.3击,标准值N’=19.2击,均匀性一般,工程性能中等。⒌全风化花岗岩⑤:灰白色,土状。岩石风化强烈,长石已风化为粘土矿物,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风化物,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本层全场部分地段有分布。顶板埋深为0.00~4.80m,层厚0.50~3.60m。现场标贯修正击数32~44.8,标准值N’=37.7击,均匀性一般,工程性能良好。⒍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⑥-1:灰白色、灰褐色,砂土状。原岩结构基本清晰,花岗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石风化强烈,长石大部分已风化为粘土矿物,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风化物,岩芯呈散体状,干钻不易进,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本层全场部分地段有分布,未发现有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及软弱岩层。顶板埋深为0.00~21.30m,揭露厚度为0.50~7.50m。该层标贯击数均大于50击,该层为低压缩性、高强度地层,均匀性较好,工程性能良好。⒎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2
:灰褐色,碎块状。原岩结构基本清晰,花岗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石风化强烈,长石大部分已风化变质,母岩为粗粒花岗岩,钻进慢、抖动剧烈、回声大,岩芯呈片、块状,岩芯采取率低,手用力可折,锤轻击易开、声哑。岩石坚硬程度为软~较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未发现有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及软弱岩层。本层全场部分地段有分布,顶板埋深为0.00~23.40m,揭露厚度为0.50~8.0m。该层标贯击数均为反弹,该层为低压缩性、高强度地层,均匀性较好,工程性能良好。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⒎中风化花岗岩⑦:灰白、灰褐色,岩芯呈块状、柱状。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风化物,岩石坚硬程度为较硬岩,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岩芯采取率为87~94%,RQD为35~47。本层全场部分地段有揭露,顶板埋深为0.00~28.10m,层厚5.70~8.0m。勘察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有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及软弱岩层。该层为低压缩性、高强度岩层,工程性能好。场地内各岩土层在水平、垂直方向的分布变化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图号02-1~02-14)。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㈠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泉州市晋江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四季不甚分明,年平均气温20.7℃,最冷的一月份,月平均气温12℃;最热的七月份,月平均气温32.5℃。极端最高温度38.7
℃,极端最低温度0.1℃;年降水分布不均匀,雨季旱季明显,每年5-9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年平均降雨量1215.8mm,主要降水月份:8月、6月、5月、4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4.9%,日最大降水量296.3mm,全年无霜期360日。主导风向:东北偏东,频率为21%,年平均风速3.8m/s,最大风速24m/s,沿海大于6级风日为32天,台风多发生在七至九月,年平均2.3次,年平均雾日为10.6天,多发生在一月至五月间。基本风压:65Kg/m2,瞬间最大风速:40m/s,年有效风能112.0-2633.2KWh/m2;每年7-9月为台风季节,台风影响本区时间为4-11月,影响期达8个月。㈡场地地下水类型及特征: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及基岩裂隙潜水,耕土①-1、杂填土①-2和中粗砂③为透水层;粉质粘土②、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和全风化花岗岩5⑤为弱透水层;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⑥-1、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2和中风化花岗岩⑦为弱~中等透水层。场地中地下水主要类型为:其一赋存和运移于耕土①-1和杂填土①-2的上层滞水,地表水水位高时补给地下水,地表水体水位低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此外还接受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迳流补给,并通过蒸发及地下侧向迳流等方式排泄。该层与地表水水体相通,水量一般。
其二赋存和运移于中粗砂③层土体孔隙中承压水,主要接受地下水的侧向迳流补给或越流补给,并与邻近的河水地表水体呈互补关系,地表水水位高时补给地下水,地表水体水位低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并通过侧向迳流等方式排泄。属中~强透水层,水量很丰富,为主要含水段;从勘察揭露情况看,该层地下水水量较大。其三赋存和运移于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⑥-1、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2和中风化花岗岩⑦层中基岩风化带的裂隙潜水,主要接受地下水的侧向迳流补给或越流补给,并通过侧向迳流等方式排泄。属弱~中等透水层,水量一般。但不排除局部破碎带富水量较大的可能。勘察期间场地地下水混合水位埋深为0.20~4.80m,地下水位标高为30.54~93.61m。对于中粗砂③层的孔隙承压水采用下套管止水测的混合承压水水位埋深与混合稳定水位一致。不同季节、条件场地地下水位将有所升降,预计近3-5年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为2.0~6.0米左右。场地地下水历史最高水位标高为32.0~100.00m。㈢水的腐蚀性评价按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K的有关规定:湿润区直接临水,故拟建场地的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根据场地中ZK1、ZK50、ZK83、ZK125所取水样的水质分析成果,现将场地内地下水腐蚀性判定如下表2: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关规定进行防腐处理。四、场地地震效应评价㈠场地土类型及建设场地的类别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之表4.1.3,根据区域场
地土层剪切波速测试经验值,拟建场地的土的类型及剪切波速见下表4:土的类型及预计剪切波速表表4根据水质检验报告试验结果,地下水受环境类型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受地层渗透性影响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情况下具微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情况下具微腐蚀性。在ZK9、ZK35、ZK90、ZK120孔取土样作土壤浸出液分析,根据场地内土壤浸出液分析成果,按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K有关规定进行地下水(土)腐蚀性综合评价,详见下表3:土壤浸出液腐蚀性判定表表3拟建场地位于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岩土种类较多,性质变化大;地下水对工程有不利影响。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划分,拟建场地属II类建设场地。㈡地震设计参数拟建场地位于泉州晋江市青阳至安海地段,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闽建设[2011]10号文的规定,拟建场地抗震设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特征周期为0.40s。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1的条文说明,拟建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抗震设防。
根据土壤浸出液分析试验结果,地基土受环境类型影响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受地层渗透性影响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拟建场地为抗震不利地段,拟建物应尽量避开。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根据地下水水质检验和土壤浸出液分析试验结果及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判定场地增强抗震性能。地下水具微腐蚀性,应按国标《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的有㈢饱和砂土液化判别6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处于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区,地面下15m深度内存在饱和砂土层,根据现场标贯试验对中粗砂③进行液化判定(详见附表6),根据国标《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B02-01-2008进行液化判别,拟建场地抗震设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取N0=10,调整系数β取0.95,经计算,单孔液化指数为0.35~1.28,单孔液化指数平均值为0.253,故综合判定拟建场地为轻微液化场地。㈣场地和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根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拟建场地属于相对较稳定的地质构造单元。附近未发现有活动性断层经过,场地及其附近没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岩溶、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覆盖层较厚,根据钻探揭露和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未发现断裂构造及活动断裂,未在钻探深度范围内见软弱岩层,也无产生滑移的裂隙面、结构面及无临空面。拟建道路区及其附近无全新活动性断裂通过,不必考虑活动性断裂的影响。拟建工程基底岩石为花岗岩,不存在岩溶作用;道路区及其附近无人为地下工程和大面积开采地下水的活动,不会产生地面塌陷、地裂缝的灾害;拟建道路沿线总体地形起伏较大,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的隐患。勘探钻孔中局部发现孤石,场地其他地段也存在孤石的可能性。勘探过程场地地基土中未发现有隐伏的地下洞穴、防空洞、墓穴、临空面和软弱夹层、以及对工程不利的地下埋藏物或构筑物。拟建道路场地分布有饱和砂土层中粗砂③层,在七度地震营力作用下可能产生轻微液化。拟建道路场地按行标《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附录D进行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类别划分:本市政工程建设场地区域稳定性总体较差;土7质不很均匀、密实,地基较稳定;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小;地形起伏不大,排水条件尚可。综合评定拟建道路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类别为较适宜。五、岩土参数统计、分析和选用㈠岩土参数的统计本次勘察在现场进行了钻探取样,并对土体进行了孔内标准贯入试验与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在室内对所有的原状土样进行常规试验等。
在对本场地所取得的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数据进行逐一核对检查后,对各项岩土参数进行了分层数理统计,计算出各层岩土参数的平均值、均方差和变异系数。根据第一次统计结果对参与统计的数据再次进行核对,在舍弃异常数据后重新进行统计,取舍标准为:当某一试验的试验值与指标统计的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3倍的均方差,数据予以舍弃。根据所述的统计方法,采用华岩软件进行统计计算,结果详见“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附表5)。㈡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分析本次勘察是根据场地地质条件,结合拟建建(构)筑物的特点,选择钻探、取样、原位测试(本勘采用现场标贯试验与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和室内试验等手段进行勘察工作。钻探采用岩芯、结合回转钻进。原状土样采用敞口式活塞中等厚壁取土器,重锤少击法(粘性土)采取,取样质量达Ⅱ级;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严格按照国家、地方、行业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测试(试验)。根据统计结果,试验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指标是真实、可靠、适用的,可以作为设计依据。㈢岩土参数的选用根据本次勘察的岩土参数统计、分析、计算成果,结合场地各岩土层特征及有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关规范、地区经验,提供地基各岩土层主要设计参数的建议值见下表5。各岩土层主要设计参数建议值表5
较深,可作为路基的持力层。㈡基础评价根据设计提供的设计路面标高,拟建道路现有路面标高与设计路面标高变化相差不大;根据地质条件情况可知:沿线地基土主要为耕土①-1、杂填土①-2、粉质粘土②、中粗砂③、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全风化花岗岩⑤、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⑥-1、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2、中风化花岗岩⑦,经各地层的分析评价,除耕土①-1和杂填土①-2外,其余土层的强度与变形均可直接满足路基设计要求。土质路基的压实度应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表12.2.4的规定,以确保路基的稳定。耕土①-1和杂填土①-2主要由新近回填的粘性土组成,局部含较多的碎、块石等硬杂质。回填年限约为3~5年左右。属未经压实处理及固结,均匀性差,工程性能差,可采用换土垫层法进行浅层地基处理,浅层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应按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经处理后的地基应进行检验,当其承载力和变形满足设计路基要求后方可利用。拟建道路部分路堤填筑总体高度较大,在路堤填筑过程宜加强路堤边坡自身的沉降及稳定性的观测与监测工作,以便出现问题能及时处理。当路堤填筑接近或达到填土的极限高度时,宜严格控制填土的加载速率,以免因加载过快而造成路堤边坡的失稳破坏。路堤段应按路面设计标高进行分层回填压实处理。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底面宜按规范要求予以加宽。
路堤分层回填碾压处理时,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施工时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并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相关要求进行检测验收,另外,拟建道路施工后形成路堤边坡,8a0注:以上*均为经验值;上表中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均未经深、宽修正值。()内为饱和状态下的经验参数。中风化花岗岩层渗透系数括号内数据用于张性裂隙破碎带部位。中风化花岗岩⑦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9.02MPa。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2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6.12MPa。六、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㈠各岩土层工程地质性能评场地内耕土①-1和杂填土①-2属未稍经压实处理及自然固结,均匀性差,工程性能差,未经处理不宜直接作为路基使用,建议施工前予以处理;粉质粘土②中等偏高压缩性土,力学强度及工程性能一般;中粗砂③工程性能一般,在七度地震营力作用下可能产生轻微液化;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属中压缩性土层,工程性能一般,可作为路基的持力层;全风化花岗岩⑤工程性能好,可作为路基的持力层;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⑥-1物理力学性能良好,工程性能好,局部埋藏较深,可作为路基的持力层;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2物理力学性能良好,工程性能好,局部埋藏较深,可作为路基的持力层;中风化花岗岩⑦物理力学性能良好,工程性能好,局部埋藏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表3.3.4的规定,建议路堤边坡坡率为:细粒土1:1.50、粗粒土1:1.50、巨粒土1:1.30;采用放坡结合坡面防护处理,并严格按有关规范执行。㈢、管线埋设地下管线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及电力管道等沿道路两侧双排敷设,埋深约1.50-3.0米;管线持力层主要为粉质粘土②、中粗砂③、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全风化花岗岩⑤、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⑥-1、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2、中风化花岗岩⑦,力学强度均能满足管线设计要求。管线基坑开挖时,可采用放坡开挖,放坡坡率据本地经验可采用1:1.50;如场地不能放坡时,可采用垂直开挖,但应做好基坑支护工作,可采用木桩或钢板桩支护,确保施工安全。如开挖时遇地下水,需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及时将地下水从基坑内排出,一般粘性土层采用明排。㈣、地表水、地下水对基础设计、施工的影响地表水:道路沿线范围内未发现有明显的地表水系,基槽开挖时应严防地表水(雨水)流入基槽,可采用围堰堵水导流或设置截水沟等排水措施,保证施工旱地条件,且基槽开挖后及时浇筑素砼,防止曝晒雨淋。路基施工时,应先在路基两侧外设置纵向排水措施,引导拦截路基两侧地块的地表水,及时排除路基水,防止基底受水浸泡,排水疏干凉晒后即,可确保路基的稳定及方便施工。地下水:场地内上部耕土①-1、杂填土①-2
和中粗砂③为强透水层,富水性好,水量较大。基槽开挖时若遇浅层地下水可采用集水坑集水明排。基槽开挖深度较大时,应采取降水措施。故基槽施工时应设置截、排水措施,少雨季节施工较为有利,建议基础施工时避开雨季。路基施工时,应先在路基两侧外设置纵向排水措施,引导拦截路基两侧地块的地表水,及时排除路基水,防止基底受水浸泡,排水疏干凉9晒后即可。㈤、建筑材料泉州晋江市建材资源较为丰富,可为场地提供较充足的建材来源,建筑材料应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使用当地的天然建筑材料,所选用的材料尽量选择在路线附近,先近后远,但在开采建材时,应不得影响路基的稳定,且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所选用的建材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经压实处理后的填土应进行相应的检测,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使用。回填材料的压实系数建议取值λc≥0.97。㈥、崎山水库配套工程地质评价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崎山水库配套工程)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位于剥蚀残丘地貌单元中,根据拟建物的荷载情况及施工条件,建议采用浅基础,基础型式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持力层选择全风化花岗岩⑤。其工程地质评价详见附件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崎山水库配套工程)”。㈦、紫林寺前广场配套工程地质评价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紫林寺前广场配套工程)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位于剥蚀残丘地貌单元中,根据拟建物的荷载情况及施工条件,建议采用浅基础,基础型式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持力层选择粉质粘土②。其工程地质评价详见附件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紫林寺前广场配套工程)”。㈧、灵源山配套工程地质评价
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灵源山配套工程)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位于剥蚀残丘地貌单元中。素填土①-3:深黄色、灰褐~褐灰色,可塑~硬塑,稍湿。主要以粘性土为主,含有古建筑垃圾,为碎块石、碎砖瓦等硬杂质,约占总质量的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35%,经访问回填年限大于100年。已完全自然固结,微胶结、结构致密,均匀性较好,工程性能较好,其承载力特征值可取120kPa。其工程地质评价详见附件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灵源山配套工程)”。㈨、登山步梯配套工程地质评价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登山步梯配套工程)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位于剥蚀残丘地貌单元中,根据拟建物的荷载情况及施工条件,建议采用浅基础,基础型式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持力层选择粉质粘土②。其工程地质评价详见附件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登山步梯配套工程)”。七、结论与建议⒈钻探深度范围内地基土层属于人工堆积、冲洪积、残积风化成因类型。地基土层主要为价耕土①-1、杂填土①-2、粉质粘土②、中粗砂③、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全风化花岗岩⑤、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⑥-1、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2、中风化花岗岩⑦。⒉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及基岩裂隙潜水,耕土①-1、杂填土①-2
和中粗砂③为透水层;粉质粘土②、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和全风化花岗岩⑤为弱透水层;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⑥-1、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2和中风化花岗岩⑦为弱~中等透水层。根据地下水水质检验和土壤浸出液分析试验结果及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判定场地地下水具微腐蚀性,应按国标《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的有关规定进行防腐处理。⒊拟建场地位于泉州晋江市青阳至安海地段,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闽建设[2011]10号文的规定,拟建场地抗震设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岩土种类较多,性质变化大;地10下水对工程有不利影响。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划分,拟建场地属II类建设场地。特征周期为0.40s。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1的条文说明,拟建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抗震设防。拟建场地为抗震不利地段,拟建物应尽量避开。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性能。4.根据设计提供的设计路面标高,拟建道路现有路面标高与设计路面标高变化相差不大;根据地质条件情况可知:沿线地基土主要为耕土①-1、杂填土①-2、粉质粘土②、中粗砂③、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全风化花岗岩⑤、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⑥-1、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2、中风化花岗岩⑦,经各地层的分析评价,除耕土①-1和杂填土①-2
外,其余土层的强度与变形均可直接满足路基设计要求。土质路基的压实度应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表12.2.4的规定,以确保路基的稳定。耕土①-1和杂填土①-2主要由新近回填的粘性土组成,局部含较多的碎、块石等硬杂质。回填年限约为3~5年左右。属未经压实处理及固结,均匀性差,工程性能差,可采用换土垫层法进行浅层地基处理,浅层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应按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经处理后的地基应进行检验,当其承载力和变形满足设计路基要求后方可利用。拟建道路部分路堤填筑总体高度较大,在路堤填筑过程宜加强路堤边坡自身的沉降及稳定性的观测与监测工作,以便出现问题能及时处理。当路堤填筑接近或达到填土的极限高度时,宜严格控制填土的加载速率,以免因加载过快而造成路堤边坡的失稳破坏。路堤分层回填碾压处理时,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施晋江“一山”慢行系统景观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时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并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相关要求进行检测验收,另外,拟建道路施工后形成路堤边坡,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表3.3.4的规定,建议路堤边坡坡率为:细粒土1:1.50、粗粒土1:1.50、巨粒土1:1.30;采用放坡结合坡面防护处理,并严格按有关规范执行。
5.路基施工时应进行地质验槽工作,如路基(槽)开挖后与原勘察资料不符时,可能影响工程质量时,应配合设计、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槽,必要时可进行补充勘察或监测工作。6.建议管道基础基槽在路基按设计密实度及标高要求填筑完成后,再进行开挖,基槽开挖时基坑两侧不应堆土及堆放材料,建议开挖时采用垂直开挖,但应做好基坑支护工作,可采用木桩或钢板桩支护,确保施工安全,并做好基坑监测和验槽工作,若岩土条件与勘察报告资料不符合或变化较大时,建议进行施工勘察。]7.基础施工时建议通知有关地质人员进行地基验槽工作。加强基础工程的监测、检测等工作,基槽开挖时如发现地质异常,应与有关部门联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基础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应按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经处理后的地基应进行检验,当其承载力和变形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利用。8.
拟建道路沿线总体地形起伏较大,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的隐患,建议进行专项勘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