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00 KB
- 8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第十七章吸光光度法复习题一、填空题17-1-1.已知某有色络合物在一定波长下用2cm吸收池测定时其透光度T=0.60。若在相同条件下改用1cm吸收池测定,吸光度A为0.111,用3cm吸收池测量,T为0.46。17-1-2.测量某有色络合物的透光度时,若吸收池厚度不变,当有色络合物浓度为C时的透光度为T,当其浓度为1/3C时的透光度为。17-1-3.影响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入射光的波长17-1-4.已知KmnO4的摩尔质量为158g·mol-1,其水溶液的k545=2.2×103L·mol-1·cm-1。求此波长下质量分数为0.002%的KmnO4溶液在3.0cm吸收池中的透光度为14%。17-1-5.吸收曲线上光谱峰值处称为最大吸收,它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吸收曲线的形状和最大吸收波长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关,因此,吸收曲线的特征可作为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17-1-6对于同一物质的不同浓度溶液来说,其吸收曲线的形状相似;最大吸收波长位置相同;只是吸收程度要随浓度的改变而变化,表现在曲线上就是曲线的高低不同。17-1-7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联立方程的方法求得各组分的含量,这是基于多组分溶液的吸光度等于___各组分吸光度之和_。17-1-8分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分光元件主要有三棱镜_和___光栅_两种。二、选择题17-2-1.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B)A.增加,增加,增加;B减小,不变,减小;C.减小,增加,增加;D增加,不变,减小。17-2-2.参比溶液是指(A)A吸光度为零的溶液B吸光度为固定值的溶液C吸光度为1的溶液D以上三种溶液均不是17-2-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其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是由于参比溶液选择不当、吸收池厚度不等、吸收池位置不妥、吸收池透光面不清洁等原因所引起的。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加以克服。。下列说法中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C)页脚
.A测量和参比溶液所用吸收池不对称;B参比溶液选择不当;C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D不含KIO4的试样溶液。17-2-4.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得标液C1的透光度为20%,试液的透光度为12%;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以C1为参比,则试液的透光度为(C)。A40%B50%C60%D70%17-2-5.今有两种有色络合物M和N。已知其透光率关系为lgTN-lgTM=1,则其吸光度关系为AN-AM=(D)A1B2C-2D–117-2-6.已知Ar(Mn)=55.0。准确称取含锰试样2.00g,处理成100.0mL溶液。取出25.00mL溶液,将其中的Mn2+用KIO4氧化为MnO4-,稀释至100mL,在515nm波长处用2.00cm吸收池,测得吸光度为0.62。已知MnO4-的k515=2235L·mol-1cm-1。则该试样中锰的质量分数为(A)A0.152%B1.52%C1.65D3.317-2-7.用饱和法(摩尔比法)测定Al3+与某显色剂形成的络合物的组成时,在同样加入1.0×10-3mol·L-1Al3+的溶液2.00mL的情况下,分别加入1.0×10-3mol·L-1的显色剂R的体积为:2.0mL,3.0mL,4.0mL,5.0mL,6.0mL,8.0mL,10.0mL,12.0mL,在相同的条件下用1.0cm吸收池在一定波长下测得吸光度为:0.220,0.340,0.450,0.573,0.680,0.669,0.699,0.699。因此,Al3+与显色剂R络合物的组成是(B)。A1:2B1:3C1:1D2:117-2-8.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1.0cm吸收池测得透光度为T,若浓度增大1倍,则透光度为(A)AT2BT/2C2TD17-2-9.影响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因素是(B)A.比色皿的厚度B.入射光的波长C.有色物的浓度D.配合物的lgKs017-2-10.以下说法有错误的是(C)A.吸光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加B.吸光度随液层厚度增加而增加C.吸光度随入射光的波长减小而增加D.吸光度随透光率的增大而减小页脚
.17-2-11.下列几组吸光度范围内,测量相对误差较小的是(C)A.0.2~0.8B.0.1~0.8C.0.3~0.6D.0.2~0.617-2-12.光度分析中选择参比溶液的原则是(C)A.一般选蒸馏水B.一般选试剂溶液C.根据加入试剂和被测试液的颜色选择D.一般选择褪色溶液17-2-1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B)A.吸收光谱曲线表明了吸光度随波长的变化情况.B.吸收光谱曲线以波长为纵坐标,以吸光度为横坐标C.吸收光谱曲线中,最大吸收处的波长为最大吸收波长D.吸收光谱曲线表明了吸光物质的光吸收特性17-2-14.在可见分光光度分析中,若试剂或显色剂有颜色,而试液无色时,参比溶液应为(C)A.溶剂空白B.样品空白C.试剂空白D.蒸馏水空白17-2-15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溶液C1的吸光度为0.21,试液的吸光度为0.54;若以示差法测定,以标准溶液C1为参比,则试液的吸光度为()A.0.75;B.0.33;C.0.54;D.0.21;17-2-16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用于可见光区的光源是( )。A.钨灯 B.卤钨灯 C.氘灯 D.能斯特灯17-2-17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A.透光率与浓度成直线关系 B.摩尔吸收系数随波长而改变C.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色物质时,用红色光测定 D.玻璃棱镜适用于紫外光区17-2-18测定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用1cm比色皿时吸光度为A,若用2cm比色皿,吸光度为}a3p#L/u&jG0p"M.G,X.XA.2A B.A/2 C.A D.4A17-2-18吸光度读数在 范围内,测量较准确。()A.0~1B.0.15~0.7C.0~0.8D.0.15~1.517-2-19吸光光度法是(D)页脚
.A.吸光光度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可见紫外光谱区辐射能的发射以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B.吸光光度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可见紫外光谱区辐射能的散射以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C.吸光光度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可见紫外光谱区辐射能的折射以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D吸光光度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可见紫外光谱区辐射能的吸收以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17-2-20吸光光度法的仪器中,光源的作用是(A)A光源的作用是提供所需波长范围内的连续光谱。B.光源的作用是提供激发样品所需的能量。C.光源的作用是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D光源的作用是提供所需的单色光。17-2-21吸光光度法的仪器中,单色器的作用是(A)A.单色器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最容易被样品溶液吸收的单色光。B.单色器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单色光。C.单色器的作用是将光能转换成电流进行测量.。D单色器的作用是盛装吸收试液。17-2-22吸光光度法的仪器中,吸收池的作用是(D)A.吸收池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最容易被样液吸收的单色光。B.吸收池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单色光。C.吸收池的作用是将光能转换成电流进行测量.。D吸收池的作用是用于盛装吸收试液。17-2-23吸收光谱曲线是(B)A:吸光度(A)--时间(t)曲线B:吸光度(A)--波长(λ)曲线C:吸光度(A)--浓度(C)曲线D.吸光度(A)-温度(t)曲线17-2-24光分析中的标准曲线是(C)A:吸光度(A)--时间(t)曲线B:吸光度(A)--波长(λ)曲线C:吸光度(A)--浓度(C)曲线D.吸光度(A)-温度(t)曲线17-2-25参比溶液的作用是使光强度的减弱仅与待测离子含量有关。待测离子(M)无色,显色剂(R)无色时,应选用(A)作参比溶液。A:蒸馏水B:显色剂C:试样溶液D.无法确定17-2-26在光分析中,当显色剂有颜色,样品无色时,应选(B)作参比溶液。A.蒸馏水B.试剂空白C试样空白.D.无法确定页脚
.17-2-27摩尔吸光系数ε在分析化学中有何意义(A)A.摩尔吸光系数ε是衡量分析方法灵敏度的尺度,通常ε越大,方法越灵敏B.摩尔吸光系数ε是衡量分析方法灵敏度的尺度,通常ε越小,方法越灵敏C.摩尔吸光系数ε是朗白--比尔定律公式中的比例系数,如果知道摩尔吸光系数ε和比色皿厚度,测量出吸光度,即可由朗白--比尔定律公式求出所需浓度。D.摩尔吸光系数ε仅仅是朗白--比尔定律公式中的比例系数而已,无特殊的意义。17-2-28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A..入射光波长;B.被测物质的浓度;C.络合物的离解度;D.掩蔽剂。17-2-29示差法和一般光度法的不同点在于所用参比溶液不同,前者的参比溶液为(D)A.去离子水B.试剂空白C.比被测试浓度稍高的标准溶液D.比被测试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三.判断题17-3-1.可见分光光度法所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调A=0.(√)17-3-2.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KMnO4时,应选紫色光为入射光.(×)17-3-3.光度分析中,测定的吸光度越大,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越小(×)17-3-4.分光光度法,其他条件一定,ε越大,测定的灵敏度越高。(√)17-3-5.朗伯-比尔定律不仅使用于可见分光光度法,也使用于紫外分光光度法。(√)17-3-6.透光率T与吸光物质浓度成反比(×)17-3-7吸收曲线是物质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17-3-8将合符光的吸收定律的某有色溶液稀释,其最大吸收波长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17-3-9入射光的强度会影响摩尔吸光系数17-3-10在吸光度的测量中,参比溶液的透光度为0%17-3-11Lambert-Beer定律是建立在单色光的基础之上17-3-12在分析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显色反应是为了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重现性17-3-13吸光系数和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是Mε=a17-3-14吸光度具有加和性17-3-15溶液本身的化学因素会引起Lambert-Beer定律的偏离,而物理性质不会引起Lambert-Beer定律的偏离17-3-18当A=0.368或T=0.434时,浓度的相对误差最小FTFFTTFTFF页脚
.四、计算题:17-4-1.某试液用2cm比色皿测量时,T=60%,若改用1cm或3cm比色皿,T及A等于多少?解:A1=lg=ab1c(T1=60%,b1=2cm)①A2=lg=ab2c(b2=1cm)②①∕②可得:T2=77%A1=0.11同理当b3=3cmT3=46%A3=0.3317-4-2.某钢样含镍约0.12%,用丁二酮肟光度法(ε=1.3×104L·mol-1·cm-1)进行测定。试样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显色,并稀释至刻度。取部分试液于波长470nm处用1cm比色皿进行测量,如要求此时的测量误差最小,应称取试样多少克?解:得:W=0.16g17-4-3.有一溶液,每毫升含铁0.056mg,吸取此试液2.00mL于50mL容量瓶中显色,用1cm吸收池于508nm处测得吸光度A=0.400,计算吸光系数α和摩尔吸光系数ε。解:(1)计算吸光系数α显色液内Fe的浓度为由(7-2)式得1.8×102(L•g-1•cm-1)(2)计算摩尔吸光系数ε显色液内Fe的浓度为:mol•L-1)1.0×104(L••mol-1•cm-1)页脚
.17-4-4.用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铁,称取0.5000g铁按矾[NH4Fe(SO4)2·12H2O]溶于250mL水中制成铁标准溶液,测得吸光度为0.380。吸取5.00mL试样溶液稀释至250mL,从中吸取2.00mL按标准溶液显我条件显色定容至50mL,测得A=0.400,求试样溶液中的铁的含量(以gL-1计),已知Ar(Fe)=55.85,Mr[NH4Fe(SO4)212H2O]=482.18。解:先计算铁标准溶液的浓度由铁标准溶液显色后,显色溶液中的铁浓度为计算试样溶液显色后显色溶液中铁的浓度由公式A=εbc,ε,b固定,A与c成正比,可得到即则试样溶液中铁的浓度为L-1)17-4-5波长在508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某组分,当浓度为2.5×10-4g/L,吸收池厚度为4cm时,测得吸光度A=0.190,已知摩尔吸光系数为10611.5,求该元素的原子量。(μ=55.85)17-4-6某亚铁螯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2000;如果希望把透光率读数限在0.200-0.650之间(吸收池厚度为1.00cm),问分析的浓度范围是多少?17-4-7已知摩尔质量为168g•mol-1某化合物,在λmax=272nm,εmax为1.35×104。称取0.250g该化合物配制成250mL的乙醇溶液,用1cm的吸收池,在272nm处测得A为0.702。求该化合物的含量?17-4-8吸光光度分析中选择测定波长的原则是什么?若某一种有色物质的吸收光谱如图所示,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波长进行测定比较合适?说明理由。答:(1)吸光光度分析中选择测定波长的原则是“最大吸收原则”,即选择该有色物质的最大吸收光波长。页脚
.(2)根据该有色物质的吸收曲线,应该选择a处对应的波长。(3)选择该波长既可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还可以减少非单色光对郎佰—比尔定律的偏离,提高测定的准确度。17-4-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测量条件的选择包括哪几个方面?答:主要包括:(1)、入射波长的选择:通常是根据被测组分的吸收光谱,选择最强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为入射波长。当最强吸收峰的峰形比较尖锐时,往往选用吸收稍低,峰形稍平坦的次强峰进行测定。(2)、吸光度测量范围的选择:最适宜的测量范围为0.2~0.8之间。(3)、参比溶液的选择17-4-10已知维生素B12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61nm。精确称取样品30mg,加水溶解稀释至100mL,在波长361nm下测得溶液的吸光度为0.618,另有一未知浓度的样品在同样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475,计算样品维生素B12的浓度。答:根据郎伯—比尔定律,列出方程得:A1=εb30mg/100ml=0.618A2=εbCx=0.475用单组分定量测定中的标准对照法:A1/A2=0.3/Cx=0.618/0.475求出Cx=0.23mg/ml即样品维生素B12的浓度为0.23mg/ml。页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ppt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pt
- GB/T 30921.4-2016 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试验方法 第4部分:钛含量的测定 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pdf
- 仪器分析_课件_第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ppt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四节.ppt
-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doc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doc
- GB/T 28019-2011 饰品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pdf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pt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练习题.doc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与应用_.ppt
- gb1215389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油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doc
- 实验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pt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杨酸的含量.doc
- 环境监测 基础篇 作者课件分光光度法.ppt
- 基础化学 教学课件 作者 吴华 董宪武 主编 刘强 副主编 上官少平 主审第十章分光光度法.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 教学课件 作者 王英健 尹兆明 主编第10章 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ppt
- 仪器分析 教学课件 作者 张威 主编第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