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问题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对于国家的投入资金最大化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的有关内容。关键词农田;水利;设施;投资;制度;措施;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水利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乡镇农田水利建设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工程老化、技术落后、用水浪费、工程运行维护困难,造成工程过早失去其使用价值。因此,要实现乡镇农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提高农田水利的科技含量、合理规划建立和完善灌溉系统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将对乡镇的农业发展,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制度的概述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恢复时期。这个时期新中国成立持续到19527
年。这一时期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靠农户的合作供给,国家政府扶助投入。这段时期内国家不仅兴修了各水利工程,还对黄河、淮河、海河、汉江、长江等大江大河进行了整治。其方式是由农民出工,国家补助伙食费、工具费等。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从1953持续至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195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地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掀起了大办农田水利的高潮。各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发展迅猛。但是限于国家财力有限,而提出的水利化目标过高、过大,所以水利建设主要依靠农民群众自身力量完成。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停滞时期。这一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持续到80年代末。在这一时期,由于农村经济处于制度转换之中,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减少,使得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处于停滞状态。这一时期农田水利设施实行承包制。4.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初步改革。十年的停滞时期后,随着水利工程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对水利工程又重新重视起来。初步改革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三项“提留”,即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其中公积金用于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三项“提留”属于村级组织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成本分摊,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5.现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形成。进入907
年代以来,为了促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全国各地区开始探寻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集资的办法,并将市场机制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拓宽了农田水利投资的来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田水利投资不足的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实行后,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被取消,实行“一事一议”,每人每年筹资额实行上限限制,减轻了农民负担,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存在的问题分析1.投融资渠道单一,投资数量不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全由农民筹资,再由政府指导下投资,阻碍了其它社会资金进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领域。而国家用于农业基建投资的数量不足,特别是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基建投资份额越来越小。2.管理体制高度集中,腐败问题严重。水利设施从投资到管理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而政府几乎成为经济社会活动的唯一主体,直接配置资源,直接组织、管理工农业生产,包揽水利设施建设的方方面面,行政化色彩深厚,农民对水利事业缺乏主人翁责任感。同时,由于政府直接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决策活动,腐败问题时有发生,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3.7
决策与需求不符。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依然是自上而下的投资决策机制。物质成本由乡镇的制度外收入(“三提五统”及“一事一议”收费)来分担;人力成本则由农民义务劳动承担。决策者的决定使那些与“政绩”、“形象”、“利益”挂钩的非生产性基础设施供给偏多,更多地是追求“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缺少提高效率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而农民急需的生产性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无法现实有限的公共资金的合理高效利用,不足与过度并存。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多样性、实用性、安全性以及可受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投资决策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某水利管理单位的现行管理模式,已滞后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供水方与需水方的商品交换关系,不能真正体现水的商品价值,用水户参与性差,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共同办水利的积极性。制度变迁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呈滑坡趋势制度变迁引起地方公共品供给状况发生相应变化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制前,政府或村集体作为地方公共品的供给主体,有计划、统一地实行自上而下式供给。三、应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的措施3.1借鉴国外水利设施投资经验一些发达国家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方面走在我国的前面,在取得重大的成就的同时也有着7
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1.1美国的经验美国水利建设的最突出的特点是政府投资力度大。美国水利项目的建设的投资主体包括各级政府、各私人部门和居民,政府占了水利项目60%以上的投资。美国的农业部定期向农民提供有关水土保持的技术援助,对从事类似修建梯田等水土保持工程的农民提供经济补贴。在局部上,美国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制度促进农田水利建设。3.1.2澳大利亚的经验澳大利亚负责投资灌溉用的水库、堰和配水工程,联邦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用户支付运行和维修的费用,而部门效益所需的专用工程费用和配套工程费用,由相应部门分摊。各受益部门间分摊的费用。各受益部门分摊的总费用,应小于该部门的效益,同时也不大于相应替代方案的费用。3.2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方式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饮水安全方便、灌排设施完善、水生态环境良好、工程技术先进、管理高效有力”的现代新型农村水利总体目标,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在抓好水资源规划、开发和利用的同时,更加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配置,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3.3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做好监管工作7
各级政府财要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入的基础上,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促进多种形式的投资和融资,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社会各级积极投资,农民踊跃参与的的多元化投融资环境,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率,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进程。做好水利建设的监管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要强化工程质量,在使用中要强化责任意识,对于利用水利建设中的各种腐败行为要从严处理。确保水利建设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结束语总之,我们要为水利设施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健全一套适合我国的水利建设体系,为我国农业生产服务。参考文献[1]周佳璐:《统筹安排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N];宜春日报;2006年[2]冯绍良:《要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J];农业技术经济;1986年05期;39[3]张克启:《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2年10期;3[4]杜威漩:《中国农业水利基建投资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5年03期;44-48[5]刘伦武.7
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6]林毅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市场[J].农业经济问题.2000(07).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来凤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情况
- 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 关于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探析
- 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和建议
- 关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和灌溉技术探析
- 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相关探析
-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发展关系探究
- 农田水利灌溉中节水措施研究探究
-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我之见
-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模式探究
- 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和管理问题探析
-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问题探究
-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打造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 固原市原州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析和思索
- 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县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
-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之灌溉设计问题探析
-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发展重要性
-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