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7页

试析农田水利工作中出现问题和应对措施

  • 7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试析农田水利工作中出现问题和应对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农村水利现状和问题,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水利工作的方向,从而为服务“三农”和保障民生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关键词:农村人饮农村水利饮水安全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农”工作已日益成为当前的主题,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不善和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的农村饮用水源污染和水资源枯竭等问题,正日益威胁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饮水健康。因此,加强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农村水利工作的现状及问题1.1水资源匮乏。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国家,不仅水资源总量明显不足,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严重。华北地区(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低于500m3,已经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预计到2030年仅该地区就将缺水250~460亿m3;西南山丘区降水相对丰富,但蓄水能力不足,存在“工程型缺水”,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7 1.2农业干旱缺水。近年来,全国农田受旱面积由20世纪70年代的平均0.113亿hm2/年,增加到90年代的平均约0.267亿hm2/年。由于水资源短缺,农业、农村在与工业、城市的争水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渔、副、牧业用水量比重不断增加,种植业灌溉用水量日益减少。1.3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严重。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环境污染严重,流经城市的90%河段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等。据了解,目前全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饮水不安全人口在数量上中部多东部少,中部为1.4亿人,东部为0.7亿人;在饮水不安全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上,西部多东部少,西部为40%;东部为27%。1.4农村供水设施落后。农村供水工程小型分散、建设标准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许多集中式供水工程设施简陋,缺少水处理和消毒设施,工程没有达到原设计标准,没有进行规定的水质检测,饮用水安全隐患大,供水水质、水量不达标。7 1.5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目前,全国仍有近一半左右的耕地缺少灌溉条件,基本上是“望天收”。现有灌区大都修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一些工程设计标准低、配套差别,相当一部分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现有的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农业用水浪费、效率低的状况较为普遍,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7,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比,中国灌溉用水效率低。2农村水利工作产生问题的原因2.1财政投入不足。近年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存在投入不足,特别是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不足,地方配套难,农村集体经济无钱投入,农民投工投劳下降,致使很多工程不能按期启动,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2.2建设成本升高。建材、人员工资的上涨,导致建设成本明显加大,资金不足,被迫降低建设标准,如简化净化、消毒设施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实际需要的资金差距较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建设。2.3农村水利管理滞后。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同时由于各领域的生产进度很难一致也很难统一,彼此间为了各自的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把水线和明渠搞得支离破碎,干疮百孔,逐渐失去供水功能。7 2.4部分地方政府存在短期观念。主要体现在工程的运行管理上,部分乡镇对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有“甩包袱”的思想,总想“一包了事”、“一卖了事”,给未来工程运行留下隐患。2.5水利部门机构能力尚待加强。目前从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普遍存在知识更新和边试验边提高的过程,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上难免存在不足,特别是县级水水利部门人员十分有限,大部分供水工程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知识,部分单村工程还要依靠农民中的“能人”管理,也给工程运行带来隐患。2.6工程设计规模偏大。从表面看目前农村供水工程平均的实际供水规模只占设计规模的1/3—1/2,造成工程供水能力的浪费,全国有2亿多农民外出务工,大部分也是工程的受益人口,但除过年时节务工农民不生活在农村,造成供水能力过剩。2.7工程可持续运行面临挑战。受投资制约,部分工程建设时就因陋就简,先天不足,受农村道路与村庄建设、耕作等影响人为破坏加大,漏水损失偏高,在水价不到位、财政无补贴的情况下,部分工程简单采取承包、租赁等方式给个人经营,合同的约束力小,水质难保证,工程难持续。目前农村供水工程水价大多只能勉强达到运行成本,工程处于维持状态。7 2.8输水配水渠道的渗漏损失严重。农村农田灌溉现在一般仍然采用,配水渠道输水的方法,一般未衬砌的渠道输水损失达40%~50%,开展渠道防渗是农田灌溉节水的重要环节。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力度小,目前也仅局限用于经济作物,只是作为示范工程,有待于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推广。3农村水利工作发展的方向3.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大幅增加对农村水利的投入力度、提高补助比例,逐步建立以财政补助为主导,国家、农民、社会资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农村水利投资机制。同时以县为单位、以规划为依托,整合各类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水利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2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提高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农田灌溉和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统筹规划,坚持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使农民群众可持续地用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3.37 积极引导,多渠道筹资。为解决好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就必须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困难大的多补、困难小的少补等原则制定有效的资金筹措计划。按照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县、乡两级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给予一定的扶持引导,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从农村现实情况出发,受益农户也要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承担一定的投劳投资责任;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多方位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3.4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努力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3.5完善小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在目前情况下,政府既不能把农村水利当作“包袱”甩掉,也不能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的做法。在租赁、承包甚至产权转让的工程管理中,要切实防止掠夺性经营。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加强对经营者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协调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对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他建设而减少灌区面积的,组织镇村及时进行相应调节,以确保经营者的利益。7 3.6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要打破常规,畅通渠道,大力引进和培训水利技术人才。通过培训、学习、交流和工作实践,解决水利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上级水利部门要加强对乡镇水利站建设的指导,确保水利工作人员相对稳定。参考文献[1]郑风田,董筱丹,温铁军.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的“双重两难”[J].贵州社会科学,2010,(7)。[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EB/OL].新华网,2009-03-13.1-3。[3]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全国乡镇供水“十五”计划.2010年发展规划。[4]滕长宏.法律视角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问题研究——以农村公路建设为例[EB/OL].2011-02-07。[5]付源瀚等.浅析农村水利工作的形式、方向及措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