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87 KB
  • 3页

实行农田水利直接补贴政策的思考

  • 3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实行农田水利直接补贴政策的思考  应实行农田水费直接补贴办法,以使很大一部分建国以来从未或极少得到财政水利投资的农民,享受到公共财政水利阳光的恩惠,并推动农田灌溉体制的改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田水利现代化。   在老家山区农村居住七年期间,不止一次遇到过这样的场面:当电视中响起“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的口号时,有的年老的农民就说:“共和国以来,财政的水利阳光从没照到我们这里来,全靠自已在黑暗中苦斗,现在劳力走光了,都为国家赚税费去了,为老板赚钱去了,农村水利想苦斗也没有力量了,上级有钱可喊,也没有人去喊了,这一生恐怕是看不到财政的水利阳光了”。每每此时,面如蚁咬,无地自容。在农村不少地方,没有大中型蓄水工程,全靠山塘和小溪流灌溉农田。改革开放之前,每年冬春,几乎全体劳力扫地出门,除了到大中型水库和灌区尽义务外,也为本村兴修水利,直至改革开放之初,绝大部分农田基本上实现了稻——稻——油三熟制。到目前,几乎全部青壮劳力外出,留在村里的是“蹒跚的老人”和“无妈的孩子”,小型电动抽水机虽增加不少,但全村已有一些山塘完全荒废,因缺乏水源而荒废的农田也不少,存有的农田已在近几年完全改为一季稻。按全国XX年就业人员76990万人、税收49449亿元、人均提供税收7000多元计算,一个村外出就业人员每年为国家提供的税收在300万元以上。   把眼光从一个村移到湘南山丘县区。水利工程状况最好的时期,约有三分之一的农村依靠自有微小水利工程灌溉,在前些年中小型水库灌区灌溉面积逐年缩减后,现约有一半的农田依靠“土地集体”自有微小水利工程灌溉。而这些地方又是劳力大量输出的地方。XX年夏秋期间,连续无雨的天数并不是历史上最多的年份,但旱灾却是最严重的一年,直至省党政主要负责人几乎结队督办抗旱。现在不容置疑的事实是,真是双季稻种植面积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干旱缺水的损失会更加严重。   有关全国的统计数字显示。新中国成立至XX年,中央水利基建投资达7000多亿元,按XX年农村人口计算,人均上1000元,加上地方财政的投资,数量就更可观了。但水利设施老化,直接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农田灌溉面积以每年平均33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据新华社XX年12月27日消息,全国18.26亿亩耕地中,只有8.67亿亩能确保灌溉,近10亿亩旱耕地只能依靠自然降水而成为“望天田”。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仅46%,而发达国家为70%左右。这其中也就同时隐喻着有大量的不在大中小型灌区的农村人口,因为国家投资的层级限制,而没有得到财政水利投资的益处。   农田水利用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如果南方水稻产区因粮食市场需求而出现农田大部分恢复种植双季稻时,要么因干旱引发的用水矛盾远远超过1990年代末的农村税费负担引发的矛盾,要么农民干脆自认倒霉,听天由命不抗旱,只管自家有不有饭吃,不管市场有不有粮卖。这绝不是杞人忧天,凭空想象,危言耸听。   因此,本人慎重建议,从XX年开始,普遍实行农田水利的政府直接补贴,分农业区确定补贴额度,按农田面积,直接补贴到户。农田水利直接补贴所需经费,不占用已有投资计划,从财政增量支出中解决。今年,可按平均每亩10——20元的标准直补,以后逐年增加。   农田水利直接补贴的使用,允许以“土地集体”为单位,经本土地集体民主决定,集中用于本土地集体内的农田水利建设。   实行农田水利直接补贴,还将有效地促进大中型灌区的末级渠系建设,促进灌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设一支直接面向农民群众、责权利相结合的灌区管理队伍,进而促进农田供水水费的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农田水利机制。一举多得,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