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50 KB
- 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隆化县水土保持宣传工作的成效与问题探讨 引言 隆化县地处华北北部,是冀北山地京津水源涵养区,县域面积547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3261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59.56%,属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 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协调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变得非常紧迫。而这项工作仅仅依靠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的人员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来参与,才能将有限的水土资源保护好、利用好[1]。近年来,隆化县水务局在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方式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显着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和谐稳定的水法治环境。 1隆化县水土保持法制宣传取得的成效 1.1聚焦新兴媒体,创新宣传模式 \n 隆化县水务局不断创新宣传平台,利用X络、电视、短信、等方式进行水法律法规宣传。每周在隆化县电视台播放人、水、法专题节目,开展以案说法,讲解水法律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充分利用短信、等平台,定期不定期发布与水法律法规宣传短信,增加人民群众的守法意识;开通法律服务咨询热线,随时为咨询者提供法律服务。 1.2深入一线宣传,延伸宣传触角 隆化县水务局以每年一度的3.22世界水日和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活动。出动宣传彩车在县城主要街道播放水法律法规宣传录音,组织水行政执法人员在县城繁华街道设立水法规咨询站,向过往群众散发宣传单和宣传品,接受群众对涉水政策法规的咨询,组织水利技术人员,深入到乡镇村的田间地头,开展以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社会宣传活动,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当前水土保持的严峻形势,形成自觉关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1.3开展针对宣传,掀起宣传热潮 \n 隆化县水务局根据少年儿童、干部职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宣传方案。为加大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孩子珍惜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联和当地幼儿园、中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将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融进学生的心里;举办大禹杯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在广大干部职工中通过比赛、考试、培训等形式开展水法宣传工作;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每年开展一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水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班,增加他们的水法律意识,使他们意识到保护水土资源是我们每个社会公民职责与义务,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为水土保持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 2隆化县水土保持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宣传工作表面化现象严重 通过多年的水法宣传实践情况看,就目前基层水利部门来说,由于地方财政经费紧张,法制宣传通常采用的方式无非是摆几块展板,悬挂点条幅,横幅和发放传单、宣传品等,追求片面的热闹,更多地在表面做功夫,很像是商业广告[3],使群众存在有抵触心里。而宣传效果较好的知识竞赛或法制培训等形式,因受经费制约,则相对较少开展。 2.2宣传工的素质有待提高 \n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水土保持工应该首先树立好自己的形象,这就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不仅懂得水土保持相关专业技能知识,还应该懂得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从目前基层水利工作情况来看,比较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而法律专业知识培训很少,学习全凭大家的自觉,达不到预想的学习效果。而执法股室中的领导干部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本身学历不高,专业少,而对于学习新知识的热情还不高,即使统一组织学习培训,也常以各种借口免于学习,从而使得法制宣传源头出现问题。 2.3宣传心态有待调整 宣传工自身对宣传工作认识度不够,把宣传工作看成一种负担,许多宣传工作是为了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为了应付差事,宣传者没有责任心、缺少责任感,同时宣传重点过于强调义务,而轻视权力宣传,向老百姓灌输最多的是:水法律、法规不准你去做什么,你违反了哪些法律条款,而很少甚至从不向群众宣传你拥有哪些权利,对于行政执法机关的哪些行为你可以进行投诉、举报,这种教育的结果是群众消极守法,对水土保持自然就带着一种抵触心理,水土保持宣传必然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2.4宣传的系统性、连续性不够 \n 法制宣传工作本身是一次改变人的思维及办事方式的系统性的社会工程,目的就是要冲破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人治社会对人的思想束缚,向崇尚法律、依法治理的轨道上发展,其本质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一次思想变革,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4]。一直以来,每逢世界水日、法制宣传日,基层水利部门就会组织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可谓锣鼓宣天,彩旗飘扬,一过宣传日和宣传周,宣传工作就销声匿迹,法制宣传工作搞突击,连续性不够。 3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 3.1要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 水土保持关系着人类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水土保持宣传目的不但是让人们认识和了解水土保持,而且其最终的目的是让人们自觉地加入到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的行动中来,让水土保持成为广大人民份内的事,而不仅仅是国家或某个部门的事,这就需要思想认识的深刻转变,而要达到这样的转变就需要教育,也只有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才能使人们对水土保持的认识从不知道到知道、从一般认识到深刻认识再到付诸行动,使水土保持成为人们的习惯,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5]。 3.2必须深入持久做好宣传教育工作\n 深入持久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前提条件就是拓宽宣传经费,舍得经费投入,为宣传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确保国策宣传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充分认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做好水土保持宣传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将水法规宣传纳入总体工作目标,断续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法制宣传日等时机,大力宣传普及水法律、法规知识,将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内容结合起来,使水土保持宣传教育真正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3.3提高水土保持宣传者的整体素质 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是提高水土保持宣传工的专业知识和自身修为。打铁先需自身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理论修养,拓宽知识面,才能适应水土保持宣传的基本需要。而水土保持宣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认识层面,还需要更多的培养一种大爱的情怀,正如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也只有用这种爱心去保持水土,也只有用这种心态去开展工作,水土保持宣传才能做好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