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7.00 KB
- 1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WORD格式可编辑1.勘察工作概况1.1任务由来受云阳县龙脊岭生态文化长廊项目部的委托,地矿赣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对云阳县下岩寺项目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勘察阶段为直接详勘。1.2工程概况工程总用地面积10000㎡,其中建筑物占地面积约1885㎡,拟建15栋建筑物,设计层数1~3F,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810㎡。建筑物结构形式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基底标高210.50~230.50m,基础形式拟采用嵌岩桩。拟建建筑设计基本情况详见表1.2-1。本项目由四川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拟建建筑物设计情况一览表表1.2-1名称设计层数高度(m)±0.00高程(m)最大荷载(KN/单柱)安全等级结构类型山门殿1F4.2215.80500三级钢筋混凝土大雄宝殿2F12.87221.801000三级钢筋混凝土藏经楼3F11.4230.501500三级钢筋混凝土方丈院1F3.9222.10500三级钢筋混凝土三贤祠1F3.6213.70500三级钢筋混凝土佛堂一1F3.6215.90500三级钢筋混凝土佛堂二1F3.6216.30500三级钢筋混凝土厢房一1F3.3216.30500三级钢筋混凝土厢房二1F3.3219.60~224.70500三级钢筋混凝土厢房三1F3.3219.80~227.80500三级钢筋混凝土厢房四1F3.3207.60~211.70500三级钢筋混凝土辅助用房1F3.3214.30500三级钢筋混凝土三贤祠山门1F3.6210.90500三级钢筋混凝土左山门2F7.2210.501000三级钢筋混凝土右山门2F7.2210.501000三级钢筋混凝土1.3勘察目的与任务1.3.1目的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勘察委托书》,本次勘察阶段为直接详勘,勘察目的是查明拟建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依据和设计参数。1.3.2任务根据《工程勘察委托书》,场地南侧天然岩质斜坡将进行专项勘察,不属本次勘察范围。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是:⑴查明拟建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作用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场地环境条件,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及建设适宜性。⑵查明拟建场区地层岩性、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埋藏条件与分布规律等工程特征。⑶查明拟建场区覆土厚度、岩体风化程度、岩体的裂隙发育程度及岩体完整性及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场地地下水及地表土对混凝土及钢结构的腐蚀性。⑷查明场区不良地质、特殊地质和环境地质的成因、类型、规模、性质、分布规律等,分析评价其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其对拟建物的危害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整治措施及建议。⑸划分建筑场地类别,对拟建场地进行地震效应评价。⑹查明拟建场地与已有建筑物的相互关系,分析评价拟建工程的施工对工程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建议。⑺分析评价场地地基持力层,并建议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及基础形式,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1.4勘察工作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准1.4.1勘察工作依据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⑴建设工程勘察合同;⑵工程勘察委托书;⑶岩土工程勘察纲要。1.4.2主要执行的技术标准⑴《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⑵《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⑷《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⑸《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⑹《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1.5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拟建建筑物设计最高层数为3F,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拟建地段地形起伏较大,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岩土种类较多,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1.6勘察工作的布置、完成及质量评述1.6.1勘察工作的布置根据工程勘察委托书和相关规范要求,本次勘察采用了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测绘、工程钻探、地下水位观测、取样及室内试验等勘察手段。1.6.1.1工程测量采用西安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基本等高距为0.5m,依据委托方提供的2个控制点(见表1.6-1),采用托普康335全站仪进行钻孔定位及孔口标高测量,其成果详见“云阳县下岩寺钻孔测量资料”。工程测量控制点情况一览表表1.6-1控制点编号X(m)Y(m)H(m)A06424767.34964934.817231.96A06224764.23665006.153249.261.6.1.2工程地质测绘测绘范围面积约0.02km2,比例尺1:500,采用追索法与穿越法相结合的手段,对拟建场区进行地层界线划分、不良地质作用调查、岩层产状及裂隙调查等,以查明场区及其周边附近地段的地质条件。1.6.1.3工程钻探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的要求,结合本场地特点,拟建建筑物地带沿边线、角点位置布置钻孔,环境高边坡地带沿垂直于边坡走向方向布置。本次勘察共布置钻孔70个,钻孔间距8~20m,其中取样孔18个。钻孔深度要求:建筑地段钻孔孔深要求进入预计嵌岩面以下的中等风化岩层8m以上。环境边坡地带孔深应穿过最深潜在滑动面进入稳定岩层5m以上,坡脚钻孔孔深应进入坡脚地形剖面最低点和支护结构基底下3m以上。钻孔具体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6.1.4水文地质测试在钻探施工结束后对所有钻孔的地下水位均应进行观测。1.6.1.5室内试验本次勘察计划采取岩样18组,试验项目为岩石的物性、抗压、抗拉、变形及抗剪断强度试验。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1.6.2勘察工作完成的实物工作量本次勘察野外钻探施工时间为2010年7月25日~8月9日,共投入3台XY-1型钻机全孔取芯钻进,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详见表1.6-2。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一览表表1.6-2编号工作名称单位数量1工程地质测绘Km30.022勘探点测量个703工程地质钻探m/个1221.20/704地下水位观测孔705岩样组181.6.3勘察工作质量评述工程测量:以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设计图及甲方提供的地形图作为本次工作用图,以A064、A062作为控制点,采用西安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采用拓普康335全站仪进行实测,测量成果精度符合现行规范要求;钻探施工时,现场地质技术人员还根据相邻位置的地形地貌和地面高程对所有钻孔实际位置和高程进行校核,以确认钻孔位置和高程是否有偏差。通过校核,钻孔孔位未发生位移。钻探:采用3台XY-1型钻机钻探施工,回旋钻进取芯,钻进操作按照钻探规程进行,严格控制钻探回次和转速,钻孔质量良好,反映地层结构清晰。第四系土层采取率>60%;强风化岩石采取率>70%,中等风化岩石采取率>80%,采取率符合规范要求。水位观测:在钻探施工结束后对所有钻孔水位均进行了观测,并在间隔24小时后对实测钻孔地下水位。根据区域资料,评价场地水土对混凝土及钢结构的腐蚀性。室内试验:根据拟建工程的具体特点,本次勘察采取岩石岩芯试样18组,测试项目为岩石的物性、抗压、抗拉、变形及抗剪断强度试验。所有样品均按相关操作规程现场采集、现场包装,并及时送往具有试验资质的检测中心进行室内检测,送检和试验过程符合规范要求;测试成果详见附件2。外业见证:勘察期间,业主全过程对勘察工作包括工程测量、钻孔孔深、岩石取样及包装送检、钻孔水位观测等进行了见证,并出具了勘察野外见证报告。通过见证,外业工作满足规范及业主要求。室内资料整理:本次勘察图件采用理正岩土工程勘察软件(重庆版6.8版)进行绘制,成果资料详实可靠。综上所述,本次勘察的野外各项施工作业均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各环节严格把关,责任到人,较好地完成了勘察任务,完成工作量及质量均能满足直接详勘的要求,达到了预期勘察目的,提交的勘察资料经审查后可供设计及施工使用。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云阳县龙脊岭生态文化长廊盐圣文化B区,背靠龙脊山脉,面临长江,目前未见道路通达场地,交通较为不便。勘察区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处于一斜坡之上,地势总趋势为北高南低。拟建地段中北部地形相对较缓,地表坡角一般10~20°,南部地形较陡,地表坡角可达35~55°。南侧为一高约6~10m的天然岩质斜坡,斜坡坡角约80°。拟建地段地面高程205.85~248.00m,最大高差42.15m。2.2区域地质构造根据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编制的1:50万“重庆市构造刚要图”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中的资料,场地在构造单元上处于万州向斜北西翼。岩层产状:175º∠6º,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质泥岩与砂岩互层。区内新构造运动不强烈,表现为大面积缓慢间歇性抬升,无断层通过,地质构造上本区属于稳定场地。场地内地表多被第四系土层覆盖,根据场地附近基岩出露部位进行地表调查,主要有以下两组裂隙:LX1:产状359º∠70º,间距0.5~1.2m,一般延伸3.0~5.0m,闭和或微张,局部为粘土充填,裂面较平直,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LX2:产状265º∠75º,间距0.6~1.5m,延伸0.7~2.0m,闭和或微张,裂面较平直,未见充填,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2.3地层岩性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场地地层主要发育有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J2s-Sm)。现根据岩性按由新到老的顺序分述如下(岩土分层情况见表2.3-1:场地勘探点数据一览表):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紫红色,可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含10~30%不等的泥岩碎石,分布不均,多强风化呈土状。本层位于场地表层,分布较广泛。钻探揭示厚度0.30~6.10m。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基岩层(J2S)砂质泥岩紫红色,主要矿物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含较多灰绿色或浅灰色砂质条纹、团块或泥质粉砂岩夹层,泥质结构,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为场地主要岩层。2.4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2.4.1基岩面特征根据钻探揭露及地表调查,拟建场地岩层产状175°∠6°,基岩面起伏变化较大。其中东西方向总体较平缓,坡角一般2~10°,局部可达20~34°;南北方向,5-5’剖面以北基岩面坡角较为平缓,坡角一般2~20°,5-5’剖面以南基岩面坡度较陡,坡角可达35~52°。场地基岩埋深0.30~6.10m,标高204.35~247.70m。2.4.2基岩风化带特征⑴强风化带岩体: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岩质极软,手捏岩芯易碎散,钻探揭示厚度1.20~8.50m不等。⑵中等风化带岩体:裂隙较发育,岩芯较完整,岩芯多为短柱状,节长一般6~40cm,长时间暴露地表易龟裂,浸水易软化。2.5气象与水文地质条件2.5.1气象根据云阳县气象站资料,云阳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多雨,春冬多雾。多年平均气温17.8℃,多年平均降水量1181.2mm,历年最大降水量为1635.2mm,最大月降水量711.8mm,最大日降水量237.1mm,降水多集中在5~10月,约占年降水量的70%,多年平均降水日达143.8天,最长连续降水16日。2.5.2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主要接受来自场地南侧地势较高的斜坡地带地表水和大气降水补给,经场地斜坡地表及基岩面迳流,最终往地势较低的北侧排泄。根据拟建场地的地层岩性及地下水在含水介质中的赋存特点,地下水类型可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土层内部。由于粉质粘土孔隙度较小,透水性较差,为相对隔水层。场地又地处斜坡地带,绝大部分地表水沿斜坡地表排出场地,仅少量沿土体下渗,形成孔隙水,地下水的性质属上层滞水,水量受季节影响明显。场地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砂质泥岩透水性差,为场地较好的隔水层。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带内,接受松散岩类孔隙水的补给。由于补给源单一、补给量匮乏,加之受地形(斜坡)及构造(产状平缓)的制约,本工程场地内基岩裂隙水贫乏。勘察期间,对各钻孔中的地下水进行了观测,钻孔内地下水未见恢复迹象,说明场地地下水较贫乏,但建筑物基础施工期间仍应做好地表排水防渗工作。此外,根据区域水质分析资料,场地地下水属HCO3–Na-Ca型,对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仅具微腐蚀性。2.5.4场地土的腐蚀性评价拟建场地地基土为粉质粘土,场地及周边没有化工、印染等污染源,也没有固体废弃物、有害放射物质等。根据原有建筑侵蚀情况和场地地下水试验指标,结合周围建筑已有的工程经验,判定本场地土对混凝土和混凝土中的钢结构仅具微腐蚀性。2.6不良工程地质作用根据钻孔揭示资料和场地及周边地表调查,场地及其附近地段未发现断层、滑坡、泥石流、构造破碎带、地下洞室等不良地质作用。3岩土物理力学特征3.1工程地质分层依据本次勘察岩土分层以现场岩性鉴别,结合室内试验成果作为划分依据。⑴粉质粘土:可塑状态,厚度较小,根据现场岩芯鉴定,结合室内试验成果分层。⑵砂质泥岩:强风化砂质泥岩岩体破碎,取样困难,主要以岩芯鉴定分层;在中等风化砂质泥岩中采取岩样18组进行室内试验。根据现场岩芯鉴定结合室内试验成果分层。3.2岩土试验成果统计3.2.1统计公式场地岩石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中的有关规定及以下公式统计:m=σf=δ=γs=1±δK=γsm式中:i—岩土参数的试验值m—岩土参数的平均值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k—岩土参数的标准值σf—岩土参数的标准差δ—岩土参数的变异系数γs—统计修正系数中等风化砂质泥岩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3.2-1。3.2.2岩土的承载力特征值⑴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根据现场岩芯鉴别,结合当地建筑经验综合确定,建议按150KPa取值。⑵砂质泥岩:中等风化砂质泥岩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2.6条中的下列公式计算确定:fa=ψr·frk式中:fa—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中等风化砂质泥岩取5.3MPaψr—折减系数,本工程取0.30计算得:中等风化砂质泥岩fa=1590KPa。强风化砂质泥岩的承载力特征值根据现场岩芯观察,结合当地建筑经验及有关规范综合确定,建议其承载力特征值取300KPa。3.2.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根据室内试验统计成果,本场地中等风化砂质泥岩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5.3MPa。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3.2.1条的有关规定,强风化砂质泥岩硬度分类为极软岩,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中风化砂质泥岩硬度分类为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3.3岩土体参数建议值根据野外岩芯鉴别及室内试验统计成果,结合当地建筑经验,本场地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详见表3.3-1。4场地岩土工程评价4.1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通过钻探揭示、场地及周边地表调查,场地及其附近地段未发现断层、滑坡、泥石流、构造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现状稳定性良好,适宜本工程建设。4.2环境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挡措施建议根据地表调查,拟建场地南侧为一高约6.0~10.00m的天然岩质斜坡,岩性为砂岩。根据《工程勘察委托书》,该岩质斜坡不在本次勘察委托范围内,建议应进行专项勘察和专项设计,并采取锚杆支挡等合理有效的支挡方式进行支挡。此外,根据初步设计方案平场后,将在拟建场地内形成①~⑥号环境边坡。现对各段环境边坡的稳定性及治理措施进行逐一评述。4.2.1、①号挡墙边坡位于场地拟建下岩寺左、右山门、山门殿、辅助用房、三贤祠山门、及厢房四的北侧与寺前广场之间,边坡总长约125m,高度1.90~5.80m,边坡走向82°,倾向352°。参考剖面13-13’~24-24’剖面。边坡岩性上部为厚约1.90~3.58m的人工填土,下部为厚约0.80~4.66m的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值一览表表3.3-1岩土名称重度(KN/m3)直接快剪岩体水平抗力系数(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MPa)承载力特征值(KPa)边坡临时坡率允许值岩土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KPa)基底摩擦系数天然饱和天然饱和内聚力(KPa)内摩擦角(°)内聚力(KPa)内摩擦角(°)天然饱和H≤8m(岩质边坡)H≤5m(土质边坡)8<H≤15(岩质边坡)5<H≤8(土质边坡)压实填土(压实系数大于0.94)19.5*20.0*030*(综合)025*(综合)6MN/m4///1:1.501:1.75//粉质粘土19.4*19.8*25*12*15*10*15MN/m4//150*1:1.251:1.50200.25强风化砂质泥岩23.5*/50*20*//10MN/m3//300*1:0.451:0.701350.40中风化砂质泥岩25.5*/180*32*//60MN/m38.35.315901:0.351:0.452000.50结构面LX1//50*20*//////////结构面LX2//55*22*//////////说明:*为经验值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粉质粘土,仅局部地段边坡底部分布少量强风化砂质泥岩。根据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附录A及第3.2.1条中的规定,属土质边坡,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由于人工填土或粉质粘土的土质结构均较为松散,直立回填或开挖后均易失稳垮塌,破坏模式为圆弧形滑动破坏,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25。由于边坡高度均较小,建议①号边坡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挡,以强风化砂质泥岩作为挡墙的基础持力层,挡墙的设计参数可参考表3.3-1取值。挡墙支挡施工应避开雨季施工。挖方边坡地段施工时应分段开挖,分段砌筑,严禁大断面开挖。填方地段应在支挡结构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回填施工。回填施工前,应将表层植物根茎及软土清除,地表设置成反倾的台阶状以增加其稳定性。同时做好地表及地下临时及永久排水设施;填料应选用级配较好砾(角砾)类土、砂类土。施工时应分层碾压、夯实,压实系数应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表6.3.4中的规定及设计要求。4.2.2、②号及③号挡墙边坡位于场地拟建山门殿南侧与大雄宝殿北侧之间,其中②号边坡长约35m,③号边坡长约40m。边坡高度均为3.0m,边坡走向82°,倾向352°。参考剖面20-20’~22-22’剖面。②号及③号边坡均为填方边坡,边坡岩性为人工填土。属土质边坡,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由于人工填土土质结构松散,直立回填后易失稳垮塌,破坏模式为圆弧形滑动破坏,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25。由于边坡高度均较小,建议②号及③号边坡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挡,以粉质粘土作为挡墙的基础持力层,挡墙的设计参数可参考表3.3-1取值。挡墙内侧应设置滤水层和泄水孔,避开雨季施工,且应在支挡结构施工完毕后再进行挡墙内侧的施工回填。回填施工前,应将表层植物根茎及软土清除,地表设置成反倾的台阶状以增加其稳定性。同时做好地表及地下临时及永久排水设施;填料应选用级配较好砾(角砾)类土、砂类土。施工时应分层碾压、夯实,压实系数应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表6.3.4中的规定及设计要求。4.2.3、④号及⑤号挡墙边坡位于场地拟建大雄宝殿南侧与藏经楼北侧之间,为挖填方边坡,边坡长度均为37.5m,走向均为82°,倾向均为352°。参考剖面20-20’~22-22’剖面。其中④号边坡高度为3.0m,20-20’~21-21’剖面一带边坡岩性为人工填土或粉质粘土。22-22’剖面一带边坡岩性为强风化砂质泥岩。⑤号边坡高度为5.7m,边坡岩性上部为厚约2.34~4.04m的人工填土,中部为厚约0.50~0.70m的粉质粘土,下部为厚约1.06~5.20m的强风化砂质泥岩。④号及⑤号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安全等级均为二级。边坡上部人工填土或粉质粘土的土质结构均较为松散,直立回填或开挖后均易失稳垮塌,破坏模式为圆弧形滑动破坏,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25。边坡下部强风化砂质泥岩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属Ⅳ类岩质边坡。为直观反映边坡与结构面之间关系,附赤平投影图4.2-1如下: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从图4.2-1中可以看出:裂隙LX2倾向与边坡坡向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影响较小;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相反,对边坡稳定影响较小;裂隙LX1倾向与边坡坡向交角很小,且位于边坡内侧,可判断边坡为不稳定边坡。边坡破坏模式为边坡岩体在自身重力及地表水冲刷的作用下易沿裂隙LX1产生剪切破坏,危及拟建建筑物的安全,应对岩质边坡进行支挡处理,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30。建议④号及⑤号边坡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挡,以粉质粘土或强风化砂质泥岩作为挡墙的基础持力层,挡墙的设计参数可参考表3.3-1取值。其中强风化岩体的等效内摩擦角取40°。挡墙支挡应避开雨季施工。挖方边坡地段施工时应分段开挖,分段砌筑,严禁大断面开挖。填方地段应在支挡结构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回填施工。回填施工前,应将表层植物根茎及软土清除,地表设置成反倾的台阶状以增加其稳定性。同时做好地表及地下临时及永久排水设施;填料应选用级配较好砾(角砾)类土、砂类土。施工时应分层碾压、夯实,压实系数应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表6.3.4中的规定及设计要求。4.2.4、⑥号挡墙边坡位于场地拟建藏经楼的西侧、南侧及东侧一带,为挖方边坡,根据边坡走向分为AB、BC、CD三段。⑴AB段:边坡长9.0m,最大高度6.5m,边坡走向172°,倾向82°。参考剖面8-8’剖面。边坡岩性以强风化砂质泥岩为主,仅坡顶分布少量粉质粘土。边坡岩体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属Ⅳ类岩质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为直观反映边坡与结构面之间关系,附赤平投影图4.2-2如下:从图4.2-2中可以看出:裂隙LX1及岩层倾向均与边坡坡向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影响较小;裂隙LX2倾向与边坡坡向相反,可判断边坡为整体稳定边坡。边坡破坏模式为边坡岩体在自身重力及地表水冲刷的作用下易沿岩体强度破裂面产生剪切破坏,危及拟建建筑物的安全,应对岩质边坡进行支挡处理,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30。建议⑥号边坡AB段采用坡率法放坡处理,放坡坡率按土层1:1.50、强风化岩石1:1取值,坡面可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坡顶及坡脚建议设置截水沟和坡脚挡墙,挡墙基础置于强风化砂质泥岩之中。边坡支挡设计参数可参考表3.3-1取值。其中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强风化岩体的等效内摩擦角取45°。边坡施工开挖时,应严格按施工规范采取自上而下的顺序开挖施工,同时应做好边坡周边的排水措施。坡顶应设置横向截水沟,坡脚设置排水沟,避免边坡坡面长期受水冲刷影响。⑵BC段:边坡长30m,高度6.5~12.4m,边坡走向82°,倾向352°。参考剖面20-20’~22-22’剖面。边坡岩性以强风化砂质泥岩为主,仅坡顶分布少量粉质粘土,坡脚分布厚约2.2~4.6m的中风化砂质泥岩。强风化岩体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属Ⅳ类岩质边坡。中风化砂质泥岩岩体较完整,属Ⅲ类岩质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为直观反映边坡与结构面之间关系,附赤平投影图4.2-3如下:从图4.2-3中可以看出:裂隙LX2倾向与边坡坡向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影响较小;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相反,对边坡稳定影响较小;裂隙LX1倾向与边坡坡向交角很小,且位于边坡内侧,可判断边坡为不稳定边坡。边坡破坏模式为边坡岩体在自身重力及地表水冲刷的作用下易沿裂隙LX1产生剪切破坏,危及拟建建筑物的安全。现选取边坡高度最高的21-21’剖面(边坡高度12.4m)作为计算剖面,计算简图见图4.2-4,计算公式采用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的下式进行:式中r—岩土体重度(KN/m3)c—结构面的粘聚力(kPa);--结构面的内摩擦角(°);A--结构面的面积(㎡);V—岩体的体积(m3);--结构面的倾角(°)。计算结果见表4.2-1。⑥号边坡BC段21-21"剖面稳定性计算表表4.2-1重度面积重量滑面长度结构面倾角内聚力内摩擦角下滑力抗滑力稳定系数KN/m2m2KN/mm°KPa°KN/mKN/m/ 25.5044.601137.3018.987050201068.711090.581.02根据计算结果,边坡稳定性系数为1.02,边坡直立开挖后将处于欠稳定状态。边坡破坏模式为边坡岩体在自身重力及地表水冲刷的作用下易裂隙LX1产生剪切破坏,危及拟建建筑物的安全,应对岩质边坡进行支护治理,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30。由于具备放坡空间,建议⑥号边坡BC段上部强风化岩石按1:1放坡后格构护坡绿化处理,下部中风化岩层按1:0.75的坡率放坡+格构式岩石锚杆挡墙支挡,每8m设一台阶,台阶宽度2m。坡顶及坡脚建议设置截水沟和坡脚挡墙,挡墙基础置于中风化砂质泥岩之中。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锚杆设计时,以中等风化砂质泥岩作为锚杆的嵌固段。以岩体强度破裂角45°+Φ/2=61°作为边坡潜在破裂面进行支挡设计,锚杆进入破裂面以下的锚固段长度应由设计计算确定。挡墙支挡设计所需参数可按表3.3-1取值。其中强风化和中风化岩体的等效内摩擦角分别取40°和50°。边坡开挖施工时,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开挖。同时应做好边坡场地及周边的排水措施。坡顶应设置截水沟,坡脚设置排水沟,避免边坡坡面岩体受水冲刷。⑶CD段:边坡长12.5m,最大高度11.5m,边坡走向172°,倾向262°。参考剖面8-8’剖面。边坡岩性以强风化砂质泥岩为主,仅坡顶分布少量粉质粘土,坡脚分布少量中风化砂质泥岩。边坡岩体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属Ⅳ类岩质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为直观反映边坡与结构面之间关系,附赤平投影图4.2-5如下:从图4.2-4中可以看出:裂隙LX1及岩层倾向均与边坡坡向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影响较小;裂隙LX2倾向与边坡坡向交角较小,且位于边坡内侧,可判断边坡为不稳定边坡。边坡破坏模式为边坡岩体在自身重力及地表水冲刷的作用下易沿裂隙LX2产生剪切破坏,危及拟建建筑物的安全,应对岩质边坡进行治理,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30。由于具备放坡空间,建议⑥号边坡CD段采用坡率法放坡处理,放坡坡率按土层1:1.50、强风化岩石1:1取值,坡面可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坡顶及坡脚建议设置截水沟和坡脚挡墙,挡墙基础置于强风化砂质泥岩之中。边坡支挡设计参数可参考表3.3-1取值。其中强风化岩体的等效内摩擦角取40°。边坡施工开挖时,应严格按施工规范采取自上而下的顺序开挖施工,同时应做好边坡周边的排水措施。坡顶应设置横向截水沟,坡脚设置排水沟,避免边坡坡面长期受水冲刷影响。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4.3地震效应评价⑴据钻孔揭示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规定,场区场平后,覆盖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和粉质粘土。按下式估算覆盖土的等效剪切波速:Vse=d0/tt=Vse---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d0----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二者的较小值;t----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d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土的厚度(m);Vs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剪切波速(m/s);n----土层的分层数。压实填土、粉质粘土的剪切波速根据区域波速测试资料取经验值。场地地震效应评价见表4.3-1。⑵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取0.05g,设计地震分为第一组。场地地震效应评价一览表表4.3-1建筑物名称土层厚度(m)剪切波速经验值(m/s)计算钻孔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场地土的类型场地类别特征周期(s)所处地段压实填土粉质粘土山门殿3.91~5.28130160ZK38138.35软弱土II0.35一般地段大雄宝殿0~8.48130160ZK47147.63中软土II0.35一般地段藏经楼0~4.00130160ZK53133.76软弱土II0.35一般地段方丈院0~8.68130160ZK21145.74中软土II0.35一般地段三贤祠3.85~6.09130160ZK9147.74中软土II0.35一般地段佛堂一4.48~7.08130160ZK28145.31中软土II0.35一般地段佛堂二1.45~3.68130160ZK63139.98软弱土II0.35一般地段厢房一3.80~5.08130160ZK30153.85中软土II0.35一般地段厢房二0~7.28130160ZK32152.36中软土II0.35一般地段厢房三0.90~6.30130160ZK66140.66中软土II0.35一般地段厢房四2.08~4.22130160ZK4156.40中软土II0.35一般地段辅助用房3.52~6.72130160ZK15148.66中软土II0.35一般地段三贤祠山门3.25~6.55130160ZK5135.83软弱土II0.35一般地段左山门0.42130160ZK62160中软土II0.35一般地段右山门1.67130160ZK27160中软土II0.35一般地段备注:压实填土的剪切波速在场平回填后应进行复核。5地基及基础评价5.1地基均匀性评价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性质一般,其中分布有砂泥岩块碎石,分布无规律,均匀性较差;强风化砂质泥岩网状风化裂隙发育,遇水易软化,均匀性较差;中等风化砂质泥岩岩体较完整,整体均匀性较好。5.2地下水对地基基础的影响场地地下水较贫乏,基础施工时只要做好地表水的排水防渗工作,地下水对拟建工程的基础施工影响较小。5.3持力层选择及基础形式建议5.3.1持力层的选择粉质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一般,但厚度大小不一,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不能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强风化砂质泥岩网状风化裂隙发育,遇水易软化,若能确保施工及使用期间不致遭水浸泡,此层可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中风化砂质泥岩厚度稳定,承载能力较大,是拟建建筑物适宜的基础持力层。5.3.2基础型式建议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初步设计方案,场地按设计标高场平后各建筑物拟建地段上覆土层厚度、中等风化岩石埋深以及建筑物建议基础持力层和基础形式等见表5.3-1。建筑物地基基础评价一览表表5.3-1建筑物名称建筑层数基底标高(m)基底以下土层厚度(m)基底以下中等风化岩石埋深(m)建议基础持力层建议基础形式山门殿1F215.803.91~5.287.07~8.31中风化砂质泥岩嵌岩桩大雄宝殿2F221.800~8.482.50~11.13中风化砂质泥岩独立基础+嵌岩桩藏经楼3F230.500~4.000~12.20强风化或中风化砂质泥岩独立基础方丈院1F222.100~8.686.33~10.24强风化或中风化砂质泥岩独立基础+嵌岩桩三贤祠1F213.703.85~6.096.82~8.59中风化砂质泥岩嵌岩桩佛堂一1F215.904.48~7.086.08~8.94中风化砂质泥岩嵌岩桩佛堂二1F216.301.45~3.683.65~6.38强风化砂质泥岩独立基础厢房一1F216.303.80~5.085.00~7.18中风化砂质泥岩嵌岩桩厢房二1F219.60~224.700~7.286.75~8.78强风化或中风化砂质泥岩独立基础+嵌岩桩厢房三1F219.80~227.800.90~6.306.60~8.44强风化或中风化砂质泥岩独立基础+嵌岩桩厢房四1F207.60~211.702.08~4.224.18~7.02中风化砂质泥岩嵌岩桩辅助用房1F214.303.52~6.725.32~9.95中风化砂质泥岩嵌岩桩三贤祠山门1F210.903.25~6.556.05~9.55中风化砂质泥岩嵌岩桩左山门2F210.500.422.72中风化砂质泥岩独立基础右山门2F210.501.673.77强风化或中风化砂质泥岩独立基础根据上述统计成果,各拟建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建议如下:⑴拟建藏经楼、佛堂二及下岩寺左右山门地带基岩埋深较小,基础形式建议采用独立基础,以强风化或中风化砂质泥岩作为基础持力层,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表3.3-1取值。⑵拟建山门殿、三贤祠、佛堂一、厢房一、厢房四、辅助用房、三贤祠山门地带岩石埋深较大,其基础形式建议均采用嵌岩桩,以中风化砂质泥岩作为基础持力层。当基础底面落差较大时,嵌岩深度应满足相邻墩桩基础底面外边缘不大于45°的应力扩散角要求。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5.3.9条的有关规定及下列公式计算:Quk=Qsk+QrkQsk=U∑qsikliQrk=ξrfrkAp式中: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sk、Qrk--分别为土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嵌岩段总极限阻力标准值U-----—桩身周长ξr----—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覆盖层第i层土的侧阻力发挥系数,与嵌岩深径比hr/d、岩石软硬程度和成桩工艺有关,可表5.3.9取值。qsik-----—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粉质粘土取40KPa,强风化砂质泥岩取140KPa。人工填土不考虑摩阻力,且应考虑人工填土固结沉降对基础桩产生负摩阻力影响,按第5.4.4条中规定确定,填土的负摩阻力系数建议取0.35frk-----—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中风化砂质泥岩属黏土岩,取天然值8.3MPa⑶拟建大雄宝殿、方丈院、厢房二、厢房三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地段场平后第四系土层厚度和中风化岩石埋深大小不一,其基础形式建议采用独立基础+嵌岩桩。在土层厚度小于3.00m地段采用独立基础,以强风化或中风化砂质泥岩作为基础持力层,持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可按表3.3-1取值。在土层厚度大于3.00m地段采用嵌岩桩,以中风化砂质泥岩作为基础持力层,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上述第⑴条中的公式和参数计算确定。5.4地基及基础施工建议⑴场地地下水较贫乏,建筑物基础施工时只要做好地表排水防渗措施,人工成桩是可行的。拟建建筑物的桩基施工工艺建议采用人工挖孔桩。在基础施工过程中,独立基础开挖时应放坡开挖,侧壁应采取可靠的临时防护措施,嵌岩桩基础应跳桩开挖,对孔壁进行及时制模支护,人工填土段应配筋加固,加强孔内通风,防积水、防垮塌,确保施工作业人员安全。⑵场地根据设计方案场平后,将在场地内形成环境边坡。为了确保场平施工过程中场地及周边的稳定,建议本工程场平施工前,应进行场平设计,施工时应根据场平设计方案进行合理有序开挖和回填,严禁无序施工。⑶根据初设方案,需在场地北侧地势较低地段进行场平回填。建议回填施工前应清除表层植被和软土,地表设置成反倾的台阶状以增强填土的稳定性。填料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砂类土,施工时应分层碾压夯实,压实系数应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表6.3.4中的规定及场平设计要求。⑷做好场地特别是填土地段的地表及地下临时(施工期间)和永久性的排水防渗措施,避免地表水下渗而影响上覆土体的稳定性和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⑸边坡支挡或建筑物基础施工形成的弃土应及时搬运,以免不当堆载,危及边坡支挡结构、独立基础和桩基础孔壁的稳定。⑹对环境边坡治理时应采用严格按有关施工规范及场平设计方案施工,施工及使用期间应加强边坡侧向位移的监测工作。⑺加强环境边坡支挡结构及建筑物基础持力层的取样工作,以验证持力层承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经验收确认后,应及时封底浇注,以防基底持力层软化后强度降低,确保基础质量。6结论与建议6.1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6.2场地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目前处于稳定状态,适宜本工程的建设。6.3场地地下水较贫乏,地下水及地表土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结构均仅具微腐蚀性。6.4岩土体参数建议值详见表3.3-1。6.5场地按设计方案对场地进行场平后,将在拟建场地内形成环境边坡,边坡的稳定性及支挡措施建议可按照上述第4.2条选用。6.6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及基础形式建议可按上述第5.3.2条选用。采用嵌岩桩时,建筑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按照报告中的有关参数计算,并参照相邻地段建筑物的试桩资料综合确定。若无相邻建筑物的试桩资料,应根据单桩静载试验确定,试桩数量应满足规范要求。6.7加强环境边坡支挡结构的变形监测工作。6.8加强施工现场地表水的疏排工作,做好系统完善的排水措施。6.9在拟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严禁爆破作业,以防破坏岩土体的完整性,降低基础持力层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6.10加强环境边坡施工期的地质信息收集工作,采用信息法施工,动态设计。6.11加强边坡支挡结构及拟建建筑物基础的施工验收工作。6.12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作好隐蔽工程记录。若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通知勘察、设计、监理、质监等相关部门到现场会商解决。6.13场地南侧天然岩质斜坡不在本次勘察委托范围内,建议应进行专项勘察和专项设计,并采取锚杆挡墙等支挡方式进行有效的支挡处理,确保坡脚拟建工程的安全。专业知识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