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3.74 KB
  • 22页

广东地下空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柱状图成果统计表)

  • 22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築龍網zhulong.com建-筑资料下载就庄算龙网XX市XX区桂城星汇云锦地下空间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1前言1.1工程概况拟建星汇云锦地下空间项目位于XX市XX区桂城地铁站边,地处XX大道与南桂路交接处附近。拟建造一个地下商业通道,穿越xx大道,本通道长约85米,宽约34米。1.2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勘察等级为乙级。1・3勘察目的及要求根据设计条件交接单,勘察目的及要求如下:1.3.1布孔要求:布置钻孔需按技术规范的规定布置,钻孔过程中若发现地质起伏变化较大钻孔间距应加密(包括横向),对于难以实施钻探处,可与设计沟通后依情况略微调整位置。钻孔深度应根据相应的规范要求,且各钻孔深度不小于35米。1.3.2搜集地道范围内的区域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1.3.3查明地道沿线各土层的地层结构、岩性特征,并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结合设计及施工方法的要求,划分地道围岩类别,提供地基设计所需的技术参数;1.3.4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依据地区基本烈度确定抗震设防烈度,对20m以内的砂性土进行液化判别;1.3.5对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及地基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并提供各土层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3.6查明地道沿线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性质、分布及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1.3.7查明地表水、地下水埋藏分布情况及补、迳、排条件,提供地表水、地下水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别地表水、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3.8提供降水设计的有关水位地质参数;1.4应提供的主要勘察成果141勘探点的位置图;1.4.2沿线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143岩土物理力学实验成果图;144压缩实验数据表;1.4.5提供各岩土层桩的极限侧摩阻力、负摩阻力;146计算沉降所需的有关数据,如E-P曲线等;147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分别提供地基土物理性质指标表、地基土力学性质指标(包括压缩系数、竖向渗透系数、内摩擦角、粘聚力等)及设计参数表(包括直剪、原位试验、及设计参数等)。4.8其他专用性图件等。1.5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依据和技术标准⑴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⑵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⑶国家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⑷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⑸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⑹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⑺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⑻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02);⑼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0)建设部《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11)《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10)《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11)《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12)《公路通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1.6勘察工作方法本拟建工程详细勘察工作以钻探为主,配合原位测试(主要是标准贯入试验)及室内岩、土、水试验分析。钻孔孔位按设计图纸位置,实地布设。1・7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本场地勘察采用xx独立坐标系统及85国家高程,钻孔坐标、高程表见表1。1.8勘察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于2011年1月8日进场施工,至同月14日完成勘察外业。勘察实际完成工作量见表2,各项工作满足规范要求。钻孔坐标及高程成果表表1孔号坐标(m)孔口高程(m)XYGC1-01513827.4522548272.5872.64GC1-02513858.4752548277.4782.27GC1-03513880.7322548282.3712.17GC1-04513889.9732548287.6522.01GC1-05513825.7442548254.0562.28GC1-06513863.7222548260.2722.29GC1-07513901.9862548269.5842.18GC1-08513836.5542548233.9962.42GC1-0951386&7522548242.9352.22GC1-10513889.6522548245.0672.21GC1-11513901.3672548248.9772.20完成工作量统计表表2序号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备注1钻探m/孔394.4/112采取土样及测试件333采取岩样及测试组294采取水样及测试件2 5原位标准贯入试验次676钻孔坐标及孔口高程测量孔(点)117钻孔地下水位观测(孔)点118岩芯彩色照片孔112场地岩土工程、水文地质条件2.1区域地质简况2.1.1区域地层据5万《xx幅》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与本工程关系比较密切的地层有:早白垩系白鹤洞组(Klbh)及第四系三角洲海陆交互相冲淤积层(Qmc),简述如下:(1)白鹤洞组(Klbh):岩性为紫红、褐红色厚层状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厚度大于913.6m。⑵第四系海陆交互相冲淤积阶地(Qmc):沉积物由淤泥、粘性土、粉细砂、中粗砂组成,厚约7〜25.5mo其中淤泥层较发育,形成软土地基。2.1.2区域地质构造场地内地质构造情况比较复杂,与工程稳定性关系密切的北东向断裂有虫雷岗西断裂、虫雷岗东断裂及五眼桥断裂。各断裂的构造形迹分述如下:(1)虫雷岗西断裂:展布于乐松藤冲一市童服中心一虫雷岗山西侧一线,走向约NE30。,推测断裂面产状较陡。断裂带北西侧地层为早白垩系白鹤洞组(心曲),东侧地层为石炭系下统测水组(Gdc),断裂性质不明。(2)虫雷岗东断裂:展布于都市村一西华村一虫雷岗山东侧一线,走向大致与虫雷岗西断裂平行,约NE300,断裂产状及性质不明。(3)五眼桥断裂:展布于登洲村一四村一简池村一线,走向亦大致与虫雷岗西断裂平行,约NE300,断裂产状及性质不明。 2.1.3地震活动在地震活动方面,xx地区历史上发生多次中强地震与有感地震。1976年11月20曰乐从小布、腾冲发生3.9级地震,极震区烈度为6度,有地声、掉瓦、 築龍網zhulong.com建-筑资料下载就庄算龙网缸水外泼、烟囱拉松现象,墙裂宽0.3cm,长1.0m。xx、顺德、xx有强烈震感。另据史料记载,1616年2月15日该地发生过4级地震。1937年2月24日石湾发生3.0级地震。1644年4月9日石湾西南&5km(吉利龙津)发生4.0级地震。1748年12月12日顺德龙江(坦东)发生3.0级地震。1964年6月xx附近东约、北约叠浴、桂城发生4.0级地震。1997年9月23日三水南边村发生3.7级地震,9月26日又发生4.4级地震,震裂房屋、墙壁,出现100m裂缝,损失8000多万元。综上所述,本工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弱,活动频度较低,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附录A的界定,线路所经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Ogo2丄4区域水文、气象本拟建线路地处三水盆地的北东侧附近及珠江三角洲的北部边缘地带。自然地理位于北回归线南缘,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春湿多阴冷,夏长无酷热,秋冬暖而晴早。年平均气温21.9度,一月最冷,平均气温为13度,极端最冷气温多在3度以上,最低记录为零下1・9度。七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5度,最热的记录为38.5度。全年总雨量在1400〜1900毫米。4〜9月为雨季,总降雨量占全年八成。月降雨量最大值为550〜650毫米。全年总日照时数约为15002100小时,2〜3月多阴雨,月日照时数只有50〜80小时,也是最潮湿的季节。秋冬季盛行东北风,春、夏季盛行东南风,平均风速2.5米/秒。7〜10月为台风季节,对xx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台风年1〜2次。2.2地形地貌本项目紧邻xx市xx区桂城地铁站,地处xx大道与南桂路交接处附近。拟建造一个地下商业通道,穿越xx大道,通道长约85米,宽约34米。道路一侧为公园绿化带,另一侧为旧桂城街道办。地貌上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腹部,原始地貌属三角洲海陆交互相沉积阶地,场地平整。2.3地基土的组成、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钻孔揭露,本场地区岩土层按成因可划分为:1、人工填筑土层(Qn”);第四系海陆交互相冲积层(Q,nc);3、第四系残积层(Qe)4、白垩系(K)风化基岩4个成因层。各岩土层分布及特征分述如下(见图2〜图7纵断面图):第四系人工填土层((TO(1)填筑土:全区各钻孔均有分布,厚度1.3〜2.9m,平均1.81m(详见剖面图)。土层主要呈灰黄、土黄色、灰色,主要由砂、粘性土及少量碎石组成,路基部分经压实,公园草地部分未经压实。顶部25〜30cm为石粉或碎石路基垫层及20〜40cm沥青+混凝土路面。第四系海陆交互相冲淤积层(Qn“)(2)淤泥、淤泥质土:全场地除GC1-01、GC1-08钻孔外其他所有钻孔均有分布,剖面上连续性较好。层厚0.6〜3.10m,平均厚度2.13m,层顶埋深1.3〜2.9m,层顶标高-0.73〜0.88m。土层呈深灰色,饱和,流塑,土质分布不均匀,局部含较多粉砂。于本层共作标准贯入试验3次,N"=1〜2击,平均M=1.7击,经杆长修正后N=0.9〜1.7击,平均N=1.4击(详见附表2、下同)。取土样2件,土工试验结果:1件为淤泥质土,1件为淤泥,(详见附表1、下同)。(3)粉砂:全场地所有钻孔均有分布,剖面上连续性很好,厚度较大。层厚4.4〜平均厚度6.06m,层顶埋深1.6〜5.4m,层顶标高・3.23〜1.04m。土层呈青灰、灰、深灰等色,饱和,松散,土质分布不均匀,分选性较差,局部含较多中细砂和松散状淤泥质粉砂,在GC・02、GC・04、GC・07、GC-11等钻孔处含较多淤泥质土或夹薄层淤泥、淤泥质土。于本层共作标准贯入试验21次,2=3-10击,平均M=5.9击,经杆长修正后N=2.3〜&1击,平均N=4.8击。取土样5件,土工试验结果:1件为粉砂,1件为细砂,1件为中砂,1件为淤泥,1件为淤泥质土。(4)淤泥、淤泥质土:全场地仅GC1-0RGC1-05.GC1-08共3个钻孔有分布,集中分布于场地西侧,剖面上较连续(详见附图5)。层厚1.4〜3.5m,平均厚度2.30m,层顶埋深6.8〜 于本层共作标准贯入试验3次,2=2击,平均W=2.0击,经祈」&0m,层顶标高572〜-4,38m<>土层呈深灰色,饱和,流塑,土质较纯,粘手。築龍網缶,zhulong.com平均N=1.60击。取土样1件,土工试验结果为淤泥质土,属高压缩惬翻羅■墨鬻I屬翅霸I⑸粉质粘土:主要分布于场地中部及西部GCl-OkGC1-02.GC1・O5、GC1・O6、GC1-09、GC1-10共6个钻孔,厚度较小。层厚0.6〜2.9m,平均厚度1.47m,层顶埋深&6〜10.4m,层顶标高-8.13〜-6.35。土层呈深灰、灰黄、青黄色等,局部灰白色,饱和,可塑,土质分布不均匀,局部粉砂富集,或相变为粉土。深灰色者主要由淤泥质土脫水固结而成,含较多粉砂和少量腐植质。于本层共作标准贯入试验3次,N"=7〜12击,平均N,=&7击,经杆长修正后N=5.4〜9.7击,平均N=6.8击。取土样2件,土工试验结果均为粉砂。(6)粉土:全场地共GC1-02、GC1・O3、GC1・O4、GC1・O6、GC1-O7>GC1-O8>GC1・O9等7个钻孔有分布。层厚1.4〜3.8m,平均厚度2.56m,层顶埋深9.2〜11.6m,层顶标高-9.59〜-6.91mo土层呈灰白色,很湿,松散〜稍密。以粉土为主,具塑性,局部由粘土与粉砂微薄互层组成。于本层共作标准贯入试验5次,N"=6〜11击,平均N,=&0击,经杆长修正后N=4.6〜&0击,平均N=6.0击。取土样3件,土工试验结果:1件为粉土,2件为粉砂。⑺粉砂:全场地所有钻孔均有分布,剖面上连续性较好,厚薄变化大,总体西厚东薄。层厚1.0〜9.0m,平均厚度3.42m,层顶埋深11.3〜13.9m,层顶标高-ll.79--9.02mo土层多呈灰白、褐黄、青灰等色,粒径细小,含较多粉、粘粒,分选性较差,局部夹微薄层粉土。土层呈饱和,稍密〜中密,局部松散。两次勘察于层内共作标准贯入试验14次,N"=6〜21击,平均W=13.7击,经杆长修正后N=4.4〜14.1击,平均N=9.8击。层内取土样4件,土工试验结果:3件为粉砂,1件为中砂。 (8)中砂、局部粗砂:全场地除GC1-08外其他所有钻孔均有分布,剖面上连续性较好,厚度较大,土质分布不均匀,以中砂为主,局部为粗砂,其中GC1-03孔夹薄层砾砂。层厚1.9〜6・0m,平均厚度4.12m,层顶埋深14.0〜17.9m,层顶标高・15.62~・11.78m。土层多呈褐黄色,局部呈灰白色,饱和,中密,成分以石英为主,级配良好。于本层共作标准贯入试验12次,Nz=17〜23击,平均N,=19.4击,经杆长修正后N=11.9〜15.4击,平均N=13.2击。取土样5件,土工试验结果:3件为中砂,2件为粉砂。第四系残积土层(Q®)(9)残积土:全场地仅GC1・O4、GC1・O9、GCl・10、GC1・11共4个钻孔有分布,层厚1.2〜4.3m,平均厚度2.40m,层顶埋深19.1〜20.0m,层顶标高-17.80--16.99mo土层呈褐黄、褐红色,主要由残积粉质粘土、粘土组成,为泥岩、粉砂质泥岩风化残积产物。于本层共作标准贯入试验4次,N,=11〜20击,平均N,=17.3击,经杆长修正后N=7.4〜13.4击,平均N=11.6击。层内取土样2件,土工试验结果:1件为粉质粘土,1件为粘土。白垩系基岩(K)在钻孔揭示深度范围内为本场区的主要基底岩石,依据其风化程度的深浅差异,将其划分为(10)全风化岩、(11)强风化岩层、(⑵中风化岩层、(13)微风化岩层。各岩层分布及特征分述如下:(10)全风化岩(W4):全场地仅GC1・O2、GC1-03.GC1-05共3个钻孔有揭示,分布不均匀,剖面上呈透镜状分布。层厚1.2〜22m平均厚度1.73m,层顶埋深19.8〜20.7m,层顶标高J&43〜・17.52m,岩面起伏不大。岩性为泥岩、砂岩,岩石呈棕红色、褐黄色,岩石风化极强烈,风化裂隙极为发育。岩质极软,岩芯已完全风化呈坚硬状粘性土或密实状砂土,水泡易变软。于本层共作标准贯入试验2次,M=38〜39击,平均N,=38.5击,经杆长修正后N= 25.5〜26.1击,平均N=25.8击。取样3件作为土工样,土工试验结果:1件为粉质粘土,1件为粉土,1件为中砂,各试验参数详见附表1。(11)强风化岩(W3):除GC1-04>GC1-05钻孔未揭不外,其余各钻孔均有揭示,连续性较好,厚薄变化大。揭示厚2.0〜8.8m,平均揭示厚度4.80m,层顶埋深19.00〜22.50m,层顶标高・2().23〜・16.82ni。岩石呈褐红、棕红色、局部夹青灰色,厚层状,岩性主要由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组成。大部分岩石风化强烈,岩质松软,岩芯呈土柱状或呈半岩半土状;少部分岩石风化程度稍弱,岩质较松软,岩芯呈短〜长柱状,较易折断。本岩层以强风化岩为主,局部夹薄层中、微风化岩(详见各钻孔柱状图)。于本层取岩石样4件,其中中、微风化岩夹层3件。强风化岩石天然湿度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验值齐=700kPa。(详见附表4,下同)。岩石属极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V级。岩石工程等级为III级。另取样6件测试土工C、0值,各试验参数详见附表1。(12)中风化岩(W2):除GC1・O4、GC1-05钻孔未揭不外,其余各钻孔均有揭示,厚薄变化大,剖面连续性较好。揭示厚度6.0〜14.8m,平均揭示厚度10.09m,层顶埋深22.0〜29.0m,层顶标高-26.80-19.72m,岩面起伏变化大,总体看西浅东深。岩石呈褐红、棕红色、局部夹青灰色,中厚〜厚层状,岩性由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组成。岩石裂隙较为发育,裂隙面为褐色铁质渲染,局部发育溶蚀小空洞或充填较多石膏脉。岩质软〜较硬,大部分岩芯较破碎,呈短柱状、碎块状,少部分岩质较完整,呈短〜长柱状。本岩层以中风化岩为主,常见夹薄层微风化岩(12-1),局部夹层较厚,在GC1-02.GC1-04钻孔处见夹薄层强风化岩(详见各钻孔柱状图)。于本岩层取岩石样14件。中风化岩石天然湿度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验值.斤=3700〜13300kPa,平均齐=8385.7kPa,标准值齐k=7103.3kPa。岩石属极软〜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V级,岩石工程等级为IV级。 (12-1)微风化岩夹层(Wi):全场地共9个钻孔有揭示,剖面上呈透镜状分布,仅局部呈薄夹层状分布。揭示厚度0.7〜4.00m,平均揭示厚度1.90m,层顶埋深258〜32.3m,层顶标高-30.02—23.58m,岩面起伏变化大。岩石呈褐红、棕红、紫红等色,岩性由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组成,局部见石膏脉发育。岩质较硬,岩芯较完整,多呈短〜长柱状。于本岩层取岩石样7件,其岩石天然湿度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验值.齐=6300〜13900kPa,平均齐=10557.1kPa,标准值乐=8575.6kPa。岩石属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IV级,岩石工程等级为IV级。(13)微风化岩(WJ:全场地仅GC1-01.GC1-03.GC1-06共3个钻孔有揭示。揭示厚度3.5〜8.9m,平均揭示厚度5.77m,层顶埋深26.8〜32.5m,层顶标高-30.33〜-24.51m,由于岩性变化及岩石风化程度不一,岩面起伏变化大。岩石呈褐红、棕红色、局部夹青灰色,厚层状,岩性主要由泥质粉砂岩组成,局部见石膏脉发育。岩质硬,岩芯较完整,多呈短〜长柱状。局部岩石见裂隙、滑动擦痕痕迹及溶蚀小空洞稍发育。于本岩层取岩石样3件,其岩石天然湿度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验值斤=15400~30100kPa,平均./;=21233・3kPa。岩石属较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IV级,岩石工程等级为IV级。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及容许承载力建议值见表3。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及容许承载力建议值表表3层号岩土性名称状态压缩模量(MPa)重度7(kN/m3)凝聚力C(kPa)内摩擦角代)容许承裁力Xo(kPa)(1)填筑土经圧实(2)淤泥、淤泥质土流槊2.5917.28.64.55()⑶粉砂松散14.0019.635.470⑷淤泥、淤泥质土流塑4.2017.86.34.860(5)粉质粘土可塑5.50*20.0*25.0*10.0*120⑹粉土松散〜稍密7.9720.114.726.8100⑺粉砂稍密〜中密10.1220.934.5110(8)中砂、局部粗砂中密13.051&934.5180(9)残积土可塑〜硬塑5.3519.530.211.7180 (10)全风化岩坚硬27.521.3250(11)强风化岩半岩半土状53.132.0350(12)中风化岩1000(13)微风化岩2000注:“c、申”值为直接快剪之平均值,带*为经验值。2.4水文地质条件2.4.1地下水埋深及赋存状态本场地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含水层主要有⑶、⑺层粉砂层及⑻层中粗砂层;淤泥、淤泥质土层上部中赋存有上层滞水,含水层厚度大,属弱〜中等透水,水量较丰富,其上覆土层多为极微透水性的淤泥、淤泥质土层及少量的粉质粘土、粉土层,其具有相对隔水作用,故本场地地下水具承压性。据部分代表性钻孔测得地下水埋深为1・20〜1.50m,水位高程0.70〜1.14m。场地第(10)〜(⑶层全〜微风化基岩中,局部裂隙较为发育,在钻进过程中未发生漏浆现象,裂隙联通性差,富水性及透水性较差,因此本场地基岩裂隙水含水量不丰富。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及地下水循环补给,排泄方式为蒸发和地下径流,因此表层地下水位受季节气候影响,雨季水面上升,旱季水面下降。242地下水水质类型及对混凝土腐蚀性判别为了查明拟建场址的地下水有无腐蚀性,勘察期间在GC1-O5.GC1-11钻孔各采取地下水样1件。经化学分析,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m-SO22—Na+・(才+及HCO3”一Ca?+-Na+型水。主要腐蚀性指标详见表4。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标准判定:场地地下水位于II类环境中,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标准判定:地下水无结晶类腐蚀,无分解类腐蚀,亦无结晶分解类腐蚀。取样地点腐蚀性指标腐蚀性评价SO/-总矿化度pH值侵蚀CO2HCO/cr对混凝土结构对干湿交替带混凝土结构中钢筋mg/Lmg/Lmg/LmmoL/Lmg/LGC1-0559.62309.466.920.002.26219.40微微GC1-1139.64327.527.050.002.82120.88微微 2.4.3地下水不良作用本工程为通道工程,基坑开挖降低地下水水位时会产生某些不良作用:1・由于第⑶、⑺层粉砂颗粒细小均匀,粒径多在0.075〜0.25mn】之间,呈松散〜稍密状,当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及工程活动时会出现流沙现象。2.本场地地下水较为丰富,涌水量较大,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带走粉砂层的细小颗粒,会造成地面开裂下陷现象,可能危及周围建筑物,尤其是采用天然浅基础的建筑物。本场地周围已有建筑物主要有人民财产保险大楼及新建的桂城地铁站,故进行基坑开挖时,应调查清楚周围建筑物基础形式。建议采用地下连续墙围闭措施,地下连续墙可进入全、强风化基岩,然后实施井点降水与明沟降水相结合,疏干基坑地下水,保证基坑开挖顺利进行。244抗浮设防水位本场地地下水位埋深为1.2()〜1.50m,高程为().7()〜1.14m。根据我单位在本地多年经验,建议抗浮设防水位采用设计室外地坪标高(即现地面),承载力计算的最低地下水位标高为0.70m。2.5抗震设防及砂土液化判别2.5.1抗震设防烈度按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o场地基岩层以上第四系地层厚19.0〜23・4叫其中⑴填筑土层、(2)、(4)淤泥、淤泥质土层、(3)、⑺层粉砂、(6)层粉土属软弱场地土;⑸粉质粘土、⑻中粗砂、⑼残积土层属中软场地土。根据土层性状结合地方经验,计算场地20m内覆盖层各土层的剪切波速判断该场地类别为III类,场地土以软弱土为主。场地因上部存在软弱土等不良地质现象,按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MJTG/TB02-01-2008)的划分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2.5.2砂土液化判别 本场地存在较厚的饱和松散砂土层,经对地面以下20m深度范围内的饱和砂土,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规定进行液化判别,判别计算结果见附表3。第⑶、(7)层粉砂层为“轻微〜严重”液化土层,液化指数Iie=2.462〜38.822,平均1止=21.237。综合判定,拟建场地为严重液化场地。2.6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岩土据本次勘察资料,场地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1)浅层地基土层中存在流塑状的淤泥、淤泥质土软土;(2)砂土液化。2.6.1软土 本次勘察揭露软土层主要为淤泥、淤泥质土层⑵、(4),其中⑵层分布较普遍,在全场区11个钻孔中有9个钻孔揭示,层厚0.6〜3.Im,平均厚度2.13m;⑷层在全场区仅4个钻孔有揭示,层厚1.4〜3.5m,平均厚度2.30mo以上土层具压缩性高,土质旁上的固结度低,工程力学性能差,为本工程不良地基土层。2.6.2砂土液化据对场地砂土液化判别,场地⑶、⑺层粉砂层为严重液化砂土,液化指数Iie=2.462〜3&822,平均Iie=21.237o3地基岩土分析与评价3.1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本场地在钻探过程中未发现滑坡、塌陷和全新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周边有多条断裂通过,均属古老断裂,且离场地较远,本次勘察未发现有断层迹象。本场地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从历史上发生的地震烈度均三5度。拟建场地属于相对稳定场地,场地适宜拟建工程的建设。3.2地基岩土分析与评价3.2.1场地上覆土层为填筑土和第四系海陆交互相冲积层,总厚度19.0〜23.4m,土性较简单,按土性物质组分及沉积层序可分为9个单元层,各单元层层位和层次比较稳定,厚度变化较大,普遍分布的⑴填筑土、⑵淤泥质土、⑶、⑺粉砂层、⑻中砂层;局部分布的⑷淤泥、淤泥质土、⑸粉质粘土、⑹粉土层、⑼残积土层。⑵、⑷淤泥质土层,分布在场地浅部,该类土强度低,工程力学性能差,为场地内不良软弱地基层。⑻中粗砂层分布较广,厚度较大,呈中密状,力学性质较好;⑼残积土层呈零星状分布,呈可塑〜硬塑状,力学性质较好。3.2.2基岩:场地下伏基岩为白垩系泥岩、砂岩。上部全、强风化岩,岩石风化强烈,岩质松软,属极软岩,力学性质较好;下部中、微风化岩,岩质较硬〜硬,属极软〜较软岩, 力学性质好,承载力大,是理想嵌岩桩基持力层。3.2.3场地存在较厚的第四系松散砂土层,地下水以孔隙水为主,含水量较为丰富。据水质分析,场地地下水位于I【类环境中,地下水、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综上所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复杂类型。3.3基础处理建议3.3.1桩基持力层及桩型的选择场地地表或埋藏浅的土层:⑴填筑土、⑵、⑷淤泥及淤泥质土及⑶粉砂的工程力学性质较差,承载力低,不宜直接用作通道基础持力层,建议进行加固处理。⑸粉质粘土、⑹粉土、⑺粉砂及⑻中粗砂层及⑼残积土层其力学性质较好,可以考虑作通道基础持力层。全、强风化岩及其下伏中、微风化岩层强度较高,力学性质好,层位分布较稳定,厚度大,是通道抗浮抗拔桩的理想持力层。综合分析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拟建通道抗浮抗拔桩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尖应进入强风化岩以下的岩层,要保证足够的嵌岩深度,提供足够的抗拔力。3.3.2桩基参数的确定及抗拔桩基承载力验算根据原位测试及岩、土试验资料,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桩基参数见表5。各土层负摩阻力标准值计算及抗拔桩承载力验算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TJ94—2008)》确定的有关公式进行。3.3.3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3.3.1成桩不利因素 据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对成桩不利因素有:淤泥分布区:施工中应采取泥浆护壁,确保桩身不夹泥或缩颈。一般来说,场地成桩的不利因素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试成桩,对成桩效应应作好记录,以指导工程桩的施工。33.3.2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及文明施工,应严格按照国家及地区施工规程与规范进行施工。注意事项如下:A、精确按照设计图纸对桩中点进行放点;B、保证桩径满足设计要求,桩径误差不得大于O.ld(d为桩径)且应小于50mm,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1%,桩底沉渣厚度应小于50mmoC、钻孔桩施工时,会造成大量的泥浆,施工地段位于交通繁忙地段,施工时要严格对泥浆进行清理,同时应注意施工机械的燥音对周边居民的干扰。保证场地的文明施工。各岩土层桩基参数建议值表表5层号岩土性名称状态桩侧摩阻力特征值qSa(kPa)桩的端阻力特征值?Pa(kPa)桩侧极限摩阻力qik(kPa)负摩阻力系数gn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rk(MPa)/W15m/>15m(1)填筑土经压实(2)淤泥、淤泥质土流塑8200」5(3)粉砂松散12250.35(4)淤泥、淤泥质土流塑10200」5(5)粉质粘土松散20450.25(6)粉土松散12260.25(7)粉砂稍密〜中密14230300300.35(8)中粗砂中密217501000530.35(9)残积粘性土可塑〜硬塑30350450650.25(10)全风化坚硬4040060080(11)强风化半岩半土606008001100.7(12)中风化岩15001803.5(13)微风化岩30003008.5 4结论与建议4.1结论4.1.1场地稳定性、适宜性: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址处于虫雷岗西断裂及虫雷岗东断裂之间,该断裂活动性不明;本次钻探过程中发现虫雷岗西断裂通过场地西部,但未发现滑坡、土洞、溶洞、塌陷和全新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 本场地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从历史上发生的地震烈度均三5度。拟建场地属于相对稳定场地,场地适宜拟建工程的建设。4.1.2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O.lOgo场地土以软弱场地土为主,场地类别为III类,场地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4.1.3地震液化: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判别,⑶、(7)层粉砂层为可液化土层,液化指数为2.462〜38.822,其平均液化指数为21.237,综合判定,本场地为严重液化场地。41.4场地地下水位埋深为1.20〜1.50m,水位高程0.70〜1.14m。据场地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场地地下水位于II类环境中,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标准判定:地下水无结晶类腐蚀,无分解类腐蚀,亦无结晶分解类腐蚀。4.2建议4.2.1通道基础处理建议根据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现象,结合拟建通道对抗拔桩基承载力要求,抗拔桩基础处理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尖选择进入强风化岩以下岩层。4.2.2基坑开挖支护评价和建议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场地开挖深度范围内土层均为人工填土、流塑状淤泥、淤泥质土层和松散粉砂层,工程性质较差,基坑开挖后,边坡稳定性差同时将有大量地下水涌出。基坑开挖过程中进行的降水、剥土,易对场地周围的建筑物造成破坏,按类似工程的地方经验,建议基坑或通道开挖支护结构型式采用地下连续墙或喷锚加挡土排桩以及旋喷桩止水联合支护,桩基进行入中微风化岩。基坑周围道路车流量较大,动荷载、侧压力亦较大,为防止基坑开挖和集水坑排水、降水造成地面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及软土产生侧位滑移,使基坑挡土墙失稳,应按规范YB9258-97对基坑整体稳定性进行验算。由于场地内开挖段为软弱土层,在坡顶堆料及坑内降水易引起 滑移作用,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随时进行现场监测。由于基坑底部存在承压含水层,故应进行突涌验算和抗侧壁管涌验算;验算公式可参用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第9.2条设计计算。423对于工程桩及复合地基搅拌桩,应按相应的规定进行静载荷试验,并按规定进行桩身抽芯检测,确保工程桩质量满足设计荷载要求。 築龍網zhulong.com建-筑资料下载就庄算龙网1前言11.1工程概况11.2岩土工程勘察等级11.3勘察目的及要求11.4应提供的主要勘察成果11.5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依据和技术标准11.6勘察工作方法21.7坐标系统、高程系统21.8勘察完成工作量22场地岩土工程、水文地质条件22.1区域地质简况22.2地形地貌32.3地基土的组成、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质32.4水文地质条件62.5抗震设防及砂土液化判别62.6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岩土73地基岩土分析与评价73.1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73.2地基岩土分析与评价73.3基础处理建议74结论与建议84.1结论84.2建议8 附图(表)1.图例1张2.钻孔平面布置图1张3.工程地质剖面面图6张4.钻孔柱状图11张5•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附表1)1张6.各岩土层标贯试验成果统计表(附表2)1张7.砂土液化判别表(附表3)1张8.岩石抗压成果统计表(附表4)1张9.土工试验报告1张10.岩石抗压报告2张11.水质分析报告1张12•土工试验压缩及颗分曲线图1张13•岩芯彩色照片1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