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0 KB
- 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拟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考依据。在保证外业和实验资料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文字报告和有关图表应按合理的程序编制。要重视现场编录、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检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证。地基岩土分层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岩土地质时代、土的成因类型、岩土性质、状态、岩石风化程度和物理力学特征合理划分。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是根据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的数理统计值综合判定。报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做到内容齐全、论据充足、重点突出、正确评价建筑场地条件、地基岩土条件和特殊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的建议。【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图表;编制程序;岩土分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笔者总结多年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下面着重叙述有关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制。1.报告的编制程序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录与实验资料的矛盾、图表间的矛盾、文图间的矛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通常的编制程序是:(1)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矛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相矛盾。例如:野外定名为粘土的,实验出来的塑性指数却<17;野外定名为细砂的,实验资料为中砂,其0.25~0.5mm
颗粒含量百分比达50%以上;野外定为可塑状态粘性土的,实验出来的液性指数却<0;野外定为稍密状态的砂性土,标准贯入击数却<10击;野外定为淤泥或淤泥质土的,实验出的孔隙比却<1;野外定为硬塑粘性土的,标贯击数却<18击……产生诸如此类的矛盾,或由于野外分层深度和定名不准确,或试验资料不准确,应找出原因,并修改校正,使野外对岩土的定名及状态鉴定与实验资料和原位测试数据相吻合。(3)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4)划分岩土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然后编制分层统计表,包括各岩土层的分布状态和埋藏条件统计表,以及原位测试和实验测试的物理力学统计表等。最后,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分层承载力。(5)编绘工程地质剖面图和其它专门图件。(6)编写文字报告。按以上顺序进行工作可减少重复,提高效率;避免差错,保证质量。在较大的勘察场地或地质地貌条件比较复杂的场地,应分区进行勘察评价。2.报告的组成一个完整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由报告正文、附图、附表和插表、附件和附照五部分组成。具体分述如下:2.1报告正文。报告正文应全面论述本阶段勘察工作获得的各项成果并进行工程地质评价,提出结论和建议,要求内容客观真实,论述重点突出,形式务求实用,且应做到文字简练、条例清晰、论证有据,且图文相符。2.1.1绪论(前言、概况)。绪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勘察的目的、任务与要求,即接受任务时下达的设计书指标内指出的拟建筑物的项目内容、区域地质条件、场地位置、面积范围。钻孔布置及钻探施工具体要求、施工注意事项。工作概况,应叙述钻机进退场时间、室内分析试验和报告编制时间。钻探过程中使用的钻机型号、钻进方法及冲洗液类型、岩土芯采取率。勘察项目完成的实际工作量(钻孔进尺、钻孔试验及取样等),钻探质量是否达到勘察设计规范要求,勘察过程中主要执行的规范和规程。2.1.2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地质概况决定了一项工程的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1)
地貌。包括勘察场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态、次一级地貌单元划分。如果场地小且地貌简单,应着重论述地形的平整程度、相对高差。(2)地质构造。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地层(岩石)、岩性、厚度;勘察场地所在的构造部位,有无活动断层通过,附近有无发震断层;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和风化、破碎程度。如果勘察场地大多地处平原,应划分第四系的成因类型,论述其分布埋藏条件、土层性质和厚度变化。(3)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勘察场地及其周围有无滑坡、崩塌、塌陷、潜蚀、冲沟、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如在碳酸盐岩类分布区,则要叙述岩溶的发育及其分布、埋藏情况。如果勘察场地较大,地质地貌条件较复杂,或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报告中应附地质地貌图或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图;如场地小且地质地貌条件简单又无不良地质现象,则在前述钻孔位置平面图上加地质地貌界线即可。当然,倘若地质地貌单一,则可免绘界线。(4)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2.1.3工程地质条件。这一部分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着重论述的问题,是进行工程地质评价的基础。下面介绍分层的原则和分层叙述的内容。2.1.3.1分层原则。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岩层按岩性、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厚度小、分布局限的可作夹层处理,厚度小而反复出现可作互层处理。2.1.3.2分层编号方法。常见三种编号法:第一,从上至下连续编号,即①、②、③……层。这种方法一目了然,但在分层太多而有的层位分布不连续时,编号太多显得冗繁;第二,土层、岩层分别连续编号,如土层Ⅰ-1、Ⅰ-2、Ⅰ-3……;岩层Ⅱ-1、Ⅱ-2、Ⅱ
-3……;第三,按土、石大类和土层成因类型分别编号。如某工地填土1;冲积粘土2-1、冲积粉质粘土2-2,冲积细砂2-3;残积可塑状粉质粘土3-1、残积硬塑状粉质粘土3-2;强风化花岗岩4-1,中风化花岗岩4-2,微风花岗岩4-3。第二、三种编法有了分类的概念,由于是复合编号,更加的一目了然,故在报告中经常使用。目前,大多数分层是采用第三种方法,并已逐步地加以完善。总之,地基岩土分层编号、编排方法应根据勘察的实际情况,以简单明了,叙述方便为原则。此外,详勘和初勘,在同一场地的分层和编号应尽量一致,以便参照对比。2.1.3.3分层叙述内容。对每一层岩土,要叙述如下的内容:(1)分布:通常有“普遍”、“较普遍”、“广泛”、“较广泛”、“局限”、“仅见于”等用语。对于分布较普遍和较广泛的层位,要说明缺失的孔段;对于分布局限的层位,则要说明其分布的孔段。(2)埋藏条件:包括层顶埋藏深度、标高、厚度。如场地较大,分层埋深和厚度变化较大,则应指出埋深和厚度最大、最小的孔段。(3)岩性和状态:土层,要叙述颜色、成分、饱和度、稠度、密实度、分选性等;岩层,要叙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风化程度、岩心完整程度;裂隙的发育情况,要描述裂隙的产状、密度、张闭性质、充填情况;关于岩心的完整程度,除区分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外,还应描述岩心的形状,即区分出长柱状、短柱状、饼状、碎块状等。(4)取样和实验数据:应叙述取样个数、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尽量列表表示土工实验结果,文中可只叙述决定土层力学强度的主要指标,例如填土的压缩模量、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粘性土的孔隙比和液性指数、粉土的孔隙比和含水量、红粘土的含水比和液塑比。对叙述的每一物理力学指标,应有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好还有最小平均值、最大平均值,以便设计部门选用。(5)原位测试和渗漏情况:包括试验类别、次数和主要数据。也应叙述其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和经数理统计后的修正值。(6)承载力:据土工试验资料和原位测试资料分别查算承载力标准值,然后综合判定,提供承载力标准值的建议值。2.1.4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应叙述施工场地的含水层,地表水及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潜水)的性质,影响地下水位发生变化的因素,地下水的补给方式、埋藏状态,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的侵蚀性,要结合场地的地质环境,列出据以判定的主要水质指标,即pH、HCO3-、SO4-2、侵蚀
CO2的分析结果。并附水样化验报告说明场地的地表水及地下水情况,或按要求阐明水文地质条件。对于小场地或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勘察场地,论述的内容可以简化。2.1.5天然建筑材料。天然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土料、砂砾料和石料等。应叙述勘察任务,各料场的勘探和取样情况、储量和质量评价及开采、运输条件等。各料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1)宜先近后远,开采运输方便,并注意各产地料源比较;(2)考虑经济合理,环境保护,不占或少占耕地、林地;(3)土料产地不应紧邻拟建工程,严禁因土料开采引起地基渗透变形和抗滑稳定问题。2.1.6结论与建议。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它不是前文已论述的重复归纳,而是简明扼要的评价和建议。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对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的评价。(2)结合工程的类型及荷载要求,论述各层地基岩土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可能性和适宜性。(3)选择持力层,建议基础形式和埋深。若采用桩基础,应建议桩型、桩径、桩长、桩周土摩擦力和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4)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和防护措施。(5)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6)建筑是否作抗震设防。(7)其它需要专门说明的问题。以上7个方面的内容,并非所有的勘察报告都要面面俱到,一一罗列。2.2附图。2.2.1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表示的主要内容:①建筑平面轮廓;②钻孔类别、编号、深度和孔口标高;③剖面线和编号;④地质界线和地貌界线;⑤不良地质现象、特征性地貌点;⑥测量用的坐标点、水准点或特征地物;⑦地理方位。对于较小的场地,一般仅表示①、②、③、⑥、⑦五项内容。标注地理方位的最大优点在于文中叙述有关位置时方便。此图一般在甲方提供的建筑平面图上补充内容而成。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1∶1000)。2.2.2工程地质剖面图。此图是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其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剖面线的布设是否恰当;地基岩土分层是否正确;分层界线,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是否合理;剖面线纵横比例尺的选择是否恰当。关于剖面线的布设和地基岩土分层原则,此前已论及,不再赘述。倘若分层正确,一般来说分层线的连接就会自然平顺,而不致将产状平缓的第四系尤其是全新统的土层画成陡斜状,或出现新老层位之间的互相穿插等不合理现象。同一层位间的相变,要用岩性渐变线表示清楚。透镜状分层和同一层位中的透镜状夹层,在不同的剖面线上要互相照应,显示其分布范围。剖面比例尺的选择,应尽量使纵、横比例尺一致或相差不大,以便真实反映地层产状。一般横比例尺采用(1:200)~(1:500),纵比例尺采用(1:100)~(1:200)。在剖面图上,必须标上剖面线号,如2-2′或Ⅱ-Ⅱ′。剖面各孔柱,应标明分层深度、钻孔孔深和岩性花纹,以及岩土取样位置及原位测试位置和相关数据(如标贯锤击数、分层承载力建议值)。在剖面图旁侧,应用垂直线比例尺标注标高,孔口高程须与标注的标高一致。剖面上邻孔间的距离用数字写明,并附上岩性图例。2.2.3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钻孔柱状图的内容主要有地层代号、岩土分层序号、层顶深度、层顶标高、层厚、地质柱状图、钻孔结构、岩心采取率、岩土取样深度和样号、原位测试深度和相关数据。在地质柱状图上,第四系与下伏基岩应表示出不整合接触关系。在柱状图的上方,应标明钻孔编号、坐标、孔口标高、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施工日期等。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或1:200。2.3附表。2.3.1原位测试成果表。包括标准贯入试验测试成果表和轻(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测试成果表,要求列出:孔号、段号、试段深度、原始击数、修正击数、岩土类型和承载力标准值。2.3.2水文地质试验成果表。包括注水试验、压水试验和抽水试验,要求列出:孔号、段号、试段深度、试段长、钻孔直径、套管底深、水头升高、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和试验方法。
2.4附件。包括原状土(扰动土)室内土工检验报告、岩石(岩块)检验报告、砂检测报告、岩矿鉴定报告和水质分析报告。2.5附照。挑选一些能反映工程全貌和隐患的图片插入报告中或附于报告最后,可以让所述报告更加完整、准确、真实和精美。由于场地和地基岩土的差异、工程类型的不同和勘察精度的高低,不同项目的勘察报告反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地质勘察报告文字部分的概述、区域地质概况、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结论与建议等五项,是必须叙述的内容,另外还要有附图、附表、附件和附照,这样可使报告更加完整。总之,要根据勘察项目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报告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条理通顺、文字简练、论据充实、结论明确、简明扼要、合理适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常州地质勘察报告正文.doc
- 四川省会东县花山电站厂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资料.doc
- 通过审查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pdf
- 病害水库枢纽整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资料.doc
- xxxx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
-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收集资料.doc
-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材料.doc
- 市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封面及扉页.doc
- cztAAA地质勘察报告.doc
- 地质勘察报告.docx
- 城市次干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
- 乌石冲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
- 某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
- 川主龙门洞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河北道路改造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 潼洛川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新
- 川主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川主-龙门洞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