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54 KB
  • 10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知识上午(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 10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控制面板试卷150分:试题266:识上午(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全部题型1•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答题150时分限:钟1・(2005年.2007年)对水文现象进行地理综合分析时常用的方法是()。剩余时间:调整字号:I一A.参数等值线法IIb.经纬平移法C.立体平而化法.14,618D.丘陵平原化法20调整背景:正确答案:A解析:地理综合分析是按照水文现象的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的地区差异,利用大量的实测资料,如经验公式.水文参数及水文特征值等,找出其地区特性与分布规律。2.(2007年)水文循坏的主要坏节是()o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B.蒸发、降水、下渗、径流C-截留.下渗.径流、蒸发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正确答案:B解析:水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不停地运动,其主要表现形式为降水.蒸发.径流和下渗四大类型,统称为水文现象。这四大类型构成了水文循环的IABCD2ABCD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IIABCD12ABCD13ABCD14ABCD15ABCD16ABCD17ABCD18ABCD19ABCD20ABCD21ABCD22ABCD23ABCD 24ABCD25ABCD26ABCD四个环节。3.(2008年)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方而是相似性与下列()的对立统一。A.特殊性B.普遍性C.绝対性D.相对性正确答案:A解析:水文现象受到地理位置的制约,在空间上既具有相似性,也不排除具有某种特殊性。4.(2011年)水文统计的任务是研究和分析水文随机现象的()。A.必然变化特性B.自然变化特性C.统计变化特性D.可能变化特性正确答案:C解析:水文统计的任务就是研究和分析水文随机现象的统计变化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对水文现象未来可能的长期变化作出在概率意义下的定量预估,以满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期间的需要。5.(2006年)流域汇流吋使用的净雨历吋是指()。A.降雨历吋B.汇流历时C.产流历时D.初顺历时正确答案:A6.(2005年)枯水流杲频率分析中,其样本常采用什么计鼠单位()oA.m3/sB.m3/minC.m3/hD.m3/d正确答案:A 7.(2006年)频率分析中,我国常用的累积频率Illi线的数学模型是()。A.正态分析B.耿贝尔极值分布C.对数正态分布D.皮尔逊III型分布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在进行水文频率计算时,普遍认为水文资料系列概率分布符合皮尔逊III型分布,因此确定在水文频率计算中主要采用皮尔逊in型理论频率曲线。8.(2006年)有点雨量资料系列(单位:mm)以50、100、150时作为样本,其变差系数约为()。A.0.30B.0.35C.0.41D.0.50正确答案:c解析:变差系数为Cv=S/Xo平均值X=(50+100+150)/3=100,均方差s=VK50-|00)?+(100-100)2+(150-100)2]/3=40C、=S/X".41o9.(2007年)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一般假定()oA.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设计洪水的频率B.设计暴雨的频率小于设计洪水的频率C.设计暴雨的频率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D.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或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正确答案:C10.(2008年)调查所得的洪水特大值与当代检测极大值共同组成的系列称作()。A.极大值系列B.含有缺测项系列C.(排号)连续系列D.(排号)不连续系列正确答案:D解析:系列中有特大洪水值时,特大洪水值的重现期IV必然大于实测系列年数,而在N・n万年内各年的洪水数值无法査得,它们之间存在一些空位,由大到小是不连续的,称为不连续系列。 8.(2010年)当测定水位流量曲线时,若发生洪水的涨落,对曲线有什么影响?()A.使曲线整体上升B.使曲线整体下降C.使曲线形成顺时针套绳形D.使曲线形成逆时针套绳形正确答案:D解析:洪水涨落影响,是指在涨落过程中因洪水波传播引起不同的附加比降,使断面流量与同水位下稳定流流量相比,呈现有规律的增大或减小,Z〜Q关系呈逆时针绳套曲线。12.(2010年)P=5%的丰水年,其重现期T等于()年。A.5B.50C.20D.95正确答案:C解析:重现期T与频率P的关系为:T=1/P(年)。当P=5%时,T=20,即为20年一遇。13.(2011年)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oA.提高资料的一致性B.提高观测精度C.改进测量仪器D.增大样本容量正确答案:D解析:抽样单位的数目是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之一,数目越大,越接近总体。因此可以通过增大样本容量减少误差。14.(2011年)在某一降雨历时下,随着重现期的增大,暴雨强度将会()。A.减小B.增大C.不变D.不一定正确答案:B解析:由暴雨强度公式可以看出,暴雨强度随重现期增大而增大。15.(2005年)根据成因不同,岩石分为三类,瓦中含水性最好的成因岩石是()。 A.沉积岩 A.变质岩B.岩浆岩C.三类均是正确答案:A解析: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成层堆积的松散沉积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其含水性要高于其他两种岩类。14.(2006年)泉水是地下水在下列哪些条件适当后出现的?()A.地层、地形、地质B.地形、地质、水文地质C.地貌、断层、岩性D.岩性、水文地质正确答案:B解析: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形受到侵蚀,使含水层暴露在地表;或是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挡,使地下水位升高而溢出地表形成泉。泉与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有密切关系。17.(2007年)某潜水水源地面积为lkn?,地卞水位埋深A=3m,该地潜水蒸发极限深度为△()=4m,水而蒸发量氏为1OOnmi/d,与土质有关的指数n=2,该水源地日潜水蒸发量为()。A.10万m3B.6250m3C.2.5万m3D.4500m3正确答案:B解析:可以采用阿维里扬诺夫计算公式:,再用蒸发量E与该水源地面积相乘。18.(2008年)地貌上有时可见呈带状分布的陡崖以及湖泊、泉水或水系的突然转向,则该地貌呆观常指示可能存在()。A.断层带B.软弱夹层C.不整合面D.褶皱正确答案:A解析:由于正断层两盘的相对滑动,特别是在差异性升降变动中,上升盘的断层面在地貌上常常形成陡立的崖壁,称为断层崖。断层的存在也常常影响水系的发育,引起河流遇断层急剧转向,甚至河谷错段。 18.(2011年)泉水排汕:是地下水排泄的主要方式,关于泉水叙述错误的是()。A.泉的分布反映了含水层或含水通道的分布B.泉的分布反映了补给区和排泄区的位置C.泉的标高反映出该处地下水位的标高D.泉水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成分反映了该处地表水的水质特点正确答案:D解析:泉水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成分反映了该处地下水的水质特点。19.(2005年)根据裘布衣理论,地下水运动时,单井出水虽与降深的关系是()。A.均成曲线B.均成直线C.承压井成直线,潜水井成向上弯曲的二次曲线D.承压井成直线,潜水井成向下弯曲的二次曲线正确答案:C解析:承压井裘布衣公式为Q=2.73KMS、、/lg(R/rw),Q与S、.呈线性关系。潜水井为Q=1.366K(2H0-Sw)Sw/lg(R/r0),Q与S“.关系呈二次曲线,且Q随S、v的增大而增大,故向上弯曲。20.(2007年)以下哪儿项对裘布衣假定描述是正确的?()①忽略地卜-水渗透流速在水平向的分量;②忽略地下水渗透流速在垂直向的分屋;③地下水过水断面可以视为垂直平面;④地下水过水断團为一III「血。SSA.B.UD正确答案:C解析:裘布衣假设内容是潜水面平缓、等水头面铅直、水流基本水平,可忽略渗透流速的垂直分量,且铅直剖面上的各点水头相等,此铅直剖面可看作过水断面。21.(2008年)在无越流含水层中作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时,当抽水井带有一个观测孔时,可选用()方法求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A.达西公式B.裘布衣公式C.降深一时间配线法D.降深一时间距离配线法 正确答案:C解析:有一个观测孔时,可以利用一个观测孔不同时刻的降深值,在双对数纸上绘出曲线和丄W(u)-W曲线,进行拟合,此法为降深一时间配线法。18.(2011年)达西公式并不是对所有的地下水层流运动都适用,其适用的雷诺数范围为()。A.0〜1B.1〜10C.10〜20D.>20正确答案:B解析:当地下水低速度运动时,即雷诺数小于1〜10之间某个值时,为黏滞力占优势的层流运动,此时才适用达西定律。19.(2005年)在山前地下水的深埋区,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式主要以下列哪种作用为主?()A.浓缩B.溶滤、离子交换C.脱碳酸D.脱硫酸正确答案:B解析:山前地下水的深埋区,地形切割强烈,水流速度快,蒸发作用微弱,水化学成分以溶滤作用为主。20.(2(X)7年)在沙漠地区开采地下水,下面哪种部位的地卞水水质不好?()A.山前倾斜平原边缘沙漠地带的地下水B.沙丘之下古河道的地下水,或者生长有喜水植物,呈带状分布的小型湖泊或沼泽的地下水C.远离高山的沙丘地区,尤其是大沙丘之间洼地的地下水D.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水正确答案:c解析:远离高山的沙丘地区,尤其是大沙丘之间洼地,潜水埋藏浅,地下水蒸发强烈,大都是具有苦成味的高矿化水,水质不好,不能饮用。21.(2007年)我国在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评价时,一般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水的物理性质和水屮普通盐类成分B.水中有毒物质和各种细菌C.水中的放射性元素 A.水的来源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在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评价时,主要考虑水的物理性质和溶解的普通盐类,特别注意地下水是否受到细菌和毒物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