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的相关思考 摘要:加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力度,符合了发展新农村的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本篇文章就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我国未来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部分。通过灌溉工程的规划,我们来对灌溉的标准进行制定,对灌溉的布局进行合理的选择,进而来对灌溉工程进行设计,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对设计的标准进行合理地规划6
我国的河流径流量随着季节的更迭发生不断的变化,所以,农业灌溉的用水量也是不确定的,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不确定因素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加大了对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我国目前的水利灌溉工程规模根据实际需求大小不同,因此,在兴建之前需要有一个灌溉设计标准作为施工的依据,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一般情况下,灌溉工程的设计标准要根据该地区的水源来水情况、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农业发展要求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来进行,同时还要综合各种因素来合理的确定。(一)灌溉设计标准的制定1、灌溉设计保证率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在灌溉工程的有效期内,灌溉用水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一般用“P”来表示。例如P=70%,就表示某个水利灌溉工程在100年内有70年能满足该区农业灌溉用水要求,而其余的30年里就不能够满足全区的灌溉用水。那么70%就是该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所以,在设计农业灌溉工程时,设计人员必须对该区做出详细的调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灌溉工程的规模,尤其是对当地的水源特点和农作物种类要有详细的了解。在严重缺乏水源的地区和旱田耕作区,灌溉设计的保证率可以取50%~80%;在水源丰富的地区和水田耕作区,灌溉设计的保证率要在70%到95%之间。2、抗旱的天数6
什么是抗旱天数呢?抗旱天数是指:以小水库、塘坝等的供水能力为依据,在连续无雨(一般是指降水量很少,一般情况下将日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情况,而不是绝对无雨)的状态下,能满足农作物用水需求的天数。比如,某灌溉设施可以满足农作物70天的持续性用水,那么该灌溉设施的灌溉设计标准就是抗旱70天。抗旱时间的规定应该以该区的主要农作物的迫切用水时间为标准。对于抗旱天气的确定,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情况,具体确定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二)获取灌溉水的设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于灌溉水获取方式的设计,也是目前水利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取水方式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灌溉水源情况来进行对取水方式的设计。一般情况下,灌溉的水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自流取水灌溉和提水取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取水设计一般都是针对这两种类型进行选择设计。以下我们就针对自流取水灌溉来进行分析。自流取水方式灌溉以河流作为灌溉水源时,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分别是无坝取水和有坝取水。在设计时,为了能保证自流灌溉水位很高,对开渠引水地点的选择上要慎重,应该选择在河流上游水位比较高的地点,对引水口地点的的选择决定了取水方案的设计,还影响到了建设成本的投入。1、无坝取水方式对无坝取水渠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有建闸和不建闸两种。但是由于不建闸的引水口在洪水期间不能控制流量,进而导致农田会被大水淹没。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在进行设计的6
时候,首先要考虑建设建闸控制的方案。通过把进水闸的中心线与河道水流方向的夹角角度设定在30度到45度之间,来保证流入到水渠的水流平稳,不仅引水量大,而且有效地减轻对引水口下唇的冲蚀。2、有坝取水方式如果水利灌溉工程所在地的河流水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达到自流灌溉引水的要求。这种情形下,在进行工程的设计时就应该采用各种办法,比如,在河道上修建堑水建筑物,把水位提高上来,进而保证引水自流灌溉的实现。溢流坝的设计可以起到横栏河道和抬高水位的作用,同时还能排除河道内多余的水和洪汛期产生的多余的水量。进水闸的设计被应用在引水灌溉,能有效的控制入水渠的水流量。它的平面布置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正面取水和侧面取水。考虑到侧面取水不能保证在引水口位置形成横向入流,这样会造成大量的泥沙流入渠道中,进而导致泥沙淤泥河道,影响水流的速度,所以工程的设计人员在进行方案的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工程处的水源情况,如果工程是在多沙河流地段,应该选用正面的取水方案。这种方法是农田有坝取水中最有效的也是最常用的。三、灌溉渠系的设计原则(一)灌溉渠系规划布置的原则在进行灌溉渠系的规划时,要综合各个要素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整体的把握,具体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6
1、本着充分考虑地形的原则,应该把灌溉渠道布置在高处,相应的把排水沟道布置在低处,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流灌溉和排水,建成各自独立的灌排两套系统,对于局部的高地或者是洼地,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小片的灌排措施来进行处理。2、安全原则也是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在对渠道的设计时应该尽可能的避免深挖方、高填方等难工险段。如果遇到地形条件恶劣的工程段,必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对待。比如,在山区就应该考虑到是否要避开河流,防止被山洪冲毁等。3、综合利用的原则也是在灌溉工程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充分的利用河流的落差,综合考虑水电、水力等元素,充分利用水资源。此外,还应该考虑采用塘、库渠共同使用,以增加灌溉的效果。(二)干、支渠布置的设计原则1、在山地和丘陵地带,因为地形起伏比较大,加上坡度比较陡,耕地多数是坡地和梯田。所以在修建的时候要综合各种要素进行考虑,力求“水不低头”,做到最大限度的自流控制灌溉区。2、对于平原地区来讲,地形比较宽阔,会有大面积的耕地,在设计时,要把这种地理环境和洪、涝等灾害联系起来,进行干、支渠的布置。6
3、一般情况下,冲积平原型的灌溉工程设计,如果在地下水比较丰富、排水条件好的地区,那么就要把灌溉和排水分开。然后在灌溉渠道进行灌溉和冲洗压盐,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等现象的发生。结语: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所以相关水利部门必须加大力度来建设我国的水利灌溉工程,进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促进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参考文献:[1]吴成凤,辛朝,曲泽军.搞好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2]戴丽华.浅析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J].才智,2011.[3]刘丽辉.广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及建议[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