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实现高效节水灌溉,不但能够在确保灌溉工程正常使用、正常发挥作用,还能最有利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同样能够对我国当前农业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提高我国农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相关研究非常有必要。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措施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引言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也能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对此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相关方面。1、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模式7
人们依旧习惯于利用传统的土渠漫灌方式进行土地的灌溉,这种灌溉方式会造成本来就严重短缺的自然水资源和电力的浪费,也会导致农民辛苦施在地里的肥料和洒在土地里的农药流失,甚至污染整个地区水域的环境。现代高效的节水灌溉是对除传统上的土渠和漫灌之外所有输水、灌水的方式的一种统一称呼,人们现在能够大致掌握的成熟灌溉技术有以下几种:喷灌技术、滴灌技术、微灌技术,这些新型的高端灌溉方式能够尽可能地减弱对资源的浪费和对水环境的污染。可以通过教授农民掌握现在成熟的高效的灌溉技术,并鼓励和督促他们使用已经掌握的高效灌溉技术,让他们养成一种使用高新灌溉技术的意识,来彻底改变传统的灌溉模式。2、我国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依照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单位的统计资料,截止至2008年底,我国可耕种的土地面积中,开展实用渠道防渗、低压管道喷灌以及微灌节水灌溉技术与工程使用方式的面积已经多达0.23亿hm2,而其中使用喷灌和微灌技术以及工程操作方式的面积超过400万hm2。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农业、畜牧业、林业以及环境保护等行业对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有了更高的要求。每年我国用在农业上的水量都超过4000亿m3,这是我国各个产业中用水最多的一个产业,全国70%以上的用水量是因为农业。农业用水中90%为灌溉水用量,约为3600亿m3。每年农业灌溉的缺水量超过300亿m3,每年的平均受旱面积超过2146000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0%,因为旱灾每年粮食减产量在100�7
150亿kg间,可是我国的水资源浪费和短缺情况依然十分严重,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5%。和经济高度发展不同的是,我国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不管是发展速度、发展规模亦或是技术操作水平都处于一种较低程度的发展阶段。一方面试使用喷灌、微灌与管道输水等各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占比还很低。在这之中喷灌、微灌的面积更是低于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5%;另外一个是各种节水灌溉设备的质量低下,缺乏完整有效的配套水平,技术创新和推广系统的建设不够全面;第三是全国95%以上的有效灌溉面积,地面灌溉都存在着土地平整度低的情况,田间的各种工程配套部协调,存在管理粗放型问题;第四是灌溉用水管理技术不够先进,各项信息技术、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等等高新技术在灌溉用水的管理工作上的应用十分稀少,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是灌溉水利用率下,平均有效利用率不到45%,自然降水利用率为56%,农业用水效率低,有效利用率仅为1.0kg/m3上下,初步改造的节水灌溉工程占全国所有灌溉面积的30%,由此可知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属于迫在眉睫的任务。3、存在的问题3.1、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不合理7
在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设计时,为确保其能满足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就须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来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规划措施。而就目前的规划设计现状来看,有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会过分的依赖资料,从而忽视了现在农村的发展,其设计的节水灌溉工程规划便不是那么的合理,不是那么的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再者就是,有的工作人员对工程的规划设计完全依靠自身的经验而进行设计,这同样也会对设计人员的设计造成不利的影响。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不合理不仅不能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还会增加工程的成本。3.2、重建设轻管理现象随着对节水灌溉工程重视程度的提高,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设计和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当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成功并投入使用的之后,便会出现无人管理无人负责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极为普遍。正是这种现象,导致节水灌溉工程自从投入使用之后,其所发挥的作用便会迅速降低,最后无法正常使用。无人负责、管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节水灌溉工程的责任不明晰,相关部门缺乏管理方法与配套资金。如果想将这种现象有效的解决,各地的相关部门必须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在以后的管理中严抓落实。3.3、灌溉工程建设投入的资金不足在我国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节水7
灌溉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每年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比较的有限,有一部分需要农户自己进行资金的筹集,但是农户筹集资金的能力有限,导致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金,一些过程设施由于缺乏资金,年久失修,失去了其作用,在汛期的时候往往出现事故。4、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4.1、深化改革,不断探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途径在投入机制上,除增加财政投入外,积极引导受益农户投资投劳,鼓励发展民营水利;对面广量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承包,租赁、转让,发展农民用水协会,推动用水户参与管理、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4.2、优化农业灌溉中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农业上,将作物的生长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苗期、拔节期、孕育期和成熟期,并且为了计算方便,每个阶段的作物蒸发蒸腾量看成一个定值。在灌溉的过程中,只考虑两种损失,一种是在灌溉水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渠道的渗漏和水面的蒸发而引起的损失;另一种由于土壤水的下渗而引起的损失量。将由于土壤水的下渗而引起的损失量和在灌溉水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渠道的渗漏和水面的蒸发而引起的损失的总和看成一个定值。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模型,假设作物生长需水量为定值,然后两种损失为定值的情况下确定最优灌水量和最优灌水周期,使得灌溉水的损失最小。4.3、多渠道增加节水灌溉投入7
节水灌溉的效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效益,对全社会有利;另一方面则是经济效益,广大农民从中直接受益。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发挥广大农民投资主体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大各级财政对节水灌溉的倾斜。通过优惠政策、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来引导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等社会资本投资兴建节水灌溉工程。4.4、统筹规范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能适合于当前的水利发展。现阶段需要的是一种能够准确,及时的反应当前的土壤和作物状况的研究方法。目前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节水灌溉网络体系。物联网在节水灌溉系统中的组成包括系统网络,系统软件和系统供电策略。系统网络又可细分为监测区,采集区和控制区,其主要作用是监测和传送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状况,对灌溉的流量和时间起控制作用;软件结构的主要作用是在软件窗口中以动画的形式显示灌溉系统和农田的墒情信息;系统供电策略的主要作用是为整个软件的运行提供电力,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考虑太阳能发电,并且适当的采用优化策略。4.5、加强管理7
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基础,而管理则是高效节水灌溉的关键。为保证已完成的节水灌溉工程能长期运行,必须对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保证工程管理落到实处如此,才可保证节水灌溉工程能长期的发挥作用。结束语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未来农田水利工程的必然需求,采用合理的节水灌溉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水利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从而进一步促进农田水利的发展。参考文献[1]杨飞.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1:78-79.[2]翁爱民.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9:179-180.[3]王书红.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低碳世界,2014,17:125-126.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分析
- 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
- 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措施探讨
- 初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 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问题与对策
-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的相关思考
-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措施探讨
- 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浅思
- 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 刍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及对策
-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问题
-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对策研究
- 浅谈建设现代化新型农田水利的几点措施
-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综述
- 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