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50 KB
- 8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印染行业水污染治理技术问题与建议摘要:本文通过对印染行业水污染治理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期望能更好的促进印染行业污染治理技术的优化发展。关键词:印染行业;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中图分类号:K52文献标识码:A引言印染行业是用水大户之一,我国仅大中型印染厂每年要排放9〜12亿m3的印染废水。若将这些废水回收再用,就相当于每年为国家节约一座特大型水库的工程投资及其供水管理费用。因此,印染废水资源化也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外对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主要采用生物化学处理法。在该法中,是以活性污泥法中的传统曝气法,兼用阶段曝气法,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上,除采用传统的混凝投药法外,还采用投药气浮法及电气浮法高磁分离技术等。我国印染废水治理工程大多采用以生物化学处理法为主体的治理工艺路线。就现状而言,印染废水处理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正逐步趋于高效低耗的目标,不仅要求技术先进,更要求经济合理。一、印染废水特点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难降解物质多、色度高,以及组分复杂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印染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及无机盐等,其中染料中的硝基和胺基化合
物,以及铜、铭、锌、伸等重金属元素,具有较大的生物毒性,严重污染环境。不同印染厂加工工艺不同,一般主要有前处理(包括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等工序)、染色、印花和整理等工序。印染加工过程中各工序排出的废水组成了印染废水。其主要污染物有:悬浮物纤维屑粒、浆料和整理加工助剂等;BOD有机物,如染料、浆料、表面活性剂和加工助剂等;COD染料、还原漂白剂、醛、还原净洗剂和整理剂等;重金属毒物铜、铅、锌、铭、汞、氤离子等;色度染料、颜料在废水中呈现的颜色。二、我国水资源存在严重污染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致使水资源污染现象大量存在。现阶段我国水资源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大量的江河等水资源受到了极为严重的污染,水污染已经从环境生态污染发展到对人们饮用水的污染,直接对人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1999年在“世界环境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其中明确表明:我国水污染已经严重扩散到全国各个主要河流,现阶段我国水污染问题十分严峻。我国主要水系有七个,主要有: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辽河、海河,目前这7大水系都存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现象。如水质较好的仅有长江一个,在长江干流水质中经监测水质可达到二类或三类;珠江监测断面有42个,水质监测中主要分为三类和四类;中等污染的有松花江、淮河,在淮河中,干流和支流水质乂有所不同,三类水质主要存在于主流,四类至劣五类主要存在于支流;黄河污染较重,五类水质在114人监测断面中占了3/5;污染最严重的为海河、辽河,在监测断面为52个的海河中,五
类及劣五类水质就占了总水量的1/2;在监测断面同为52个的辽河中,五类水质约为70%。在水利部分调查中,我国10万km的河流受到污染的就有一半,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河流高达4万加,不适应鱼虾等生物生存的河流就有2400kmo三、印染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一)水污染排放特征分析不足印染分为预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等过程,各工序产生的污水量、浓度、污染物等均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国内印染废水处理手段以生化法为主,部分企业将化学法与之串联。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其C0D浓度也由原来的数百mg/L上升到2000~3000mg/L,从而使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COD去除率从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已受到严重挑战,传统的化学沉淀法和气浮法对这类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也仅为30%左右。因此,在印染行业废水排放标准及中水回用要求日益提高的形势下,深入分析各产污环节的废水排放特征,根据不同的污水排放特征进行针对性处理,是提高废水处理工艺水平的必然选择。(-)废水排放量大,排放集中国内印染行业规模世界第一,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产量达到430亿米,每年印染耗水量超过100亿吨,废水排放量居全国各行业第6位,占纺织全行业的80%o在纺织印染发达地区,废水排放非常集中,很多乡、镇的印染废水量每天有1万〜10万吨,最多的可达30万吨,有的
一个县级市甚至可以达到每天60万吨,这在其他国家是少有的。其结果是,即使局部地区印染废水处理和排放达标,也超过了环境容量。(三)在污水的生化或物化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大量的生物或化学污泥,它也是污染物转嫁的一种途径例如在对二?f英的来源研究中发现,焚烧过程是二?f英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的二?[英的重要来源是废水处理形成的污泥,例如纺织业所用的某些纤维处理剂在生产过程中进入家庭污水处理系统,也集中于污泥。而若对污泥采取焚烧的处理方式,其中的二?f英又将以烟尘的形式进入大气中,并能发生较长距离的迁移,最终沉积于地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经常被用于绿地或农舍的施肥,也将带来一些问题。以生活污水为例:随着污泥作为农肥使用量的增加,表层土壤中镉、铅、铜、锌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明显增高,当污泥的使用量过大时,可能导致硝酸盐和磷酸盐对地下水的污染,而随径流进入水体后可能导致水体产生富营养化问题:使用污泥农肥还可使表层土壤中含盐量的增加,另外随着降雨过程形成径流冲刷土壤可能使污染进一步扩散。工业污水较生活污水而言其剩余污泥中还含有工业污染物,对其环境的影响显然也就更大。作为污泥处置的一条出路,剩余污泥用于施肥有其局限性,它虽然得到了处置,但其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潜在污染源,地表水经过处理后一段时间内得到恢复,但随着处理地表水产生的剩余污泥使用于土地,污泥中富集污染物可能重新进入地表水环境;还须指出的是,如果将此污泥施用于人们食用的农作物,重金属可能进入人体。
四、印染废水治理的方法(一)人工水草净化技术人工水草比天然水草大得多,是一种人造的呈水草外形的聚合物。将人工水草铺设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各种各样的水生物得以生存并形成良胜的食物链,在这个食物链中,水中的有机物会被很好的吸收或利用,有益微生物得到促进生张,而有还微生物得到抑制,最终达到净化水体。日前利用人工水草处理技术,可以将水体中的TN、TP等去除40%左右,而叶绿素的含量降低到50%左右,而且在净化过程中费用较低,操作简单,在治理城镇水污染技术中,是值得推广的水污染治理技术。(二)构建工矿企业的废(污)水处理模式灵活选择机制污水处理厂(设施)投入大,运营成本高,相对于大量中小企业而言,法律(制度)要求其必须达标排放,之所以难以做到的关键就在此。实事求是的可行方案应是国家出台相应制度,如“水污染治理费”制度,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向其收取水污染治理费用,污水处理职责由此转移到政府身上。大型厂矿(炼钢厂、发电厂等)可由其自身选择,其一交纳“水污染治理费”而自身不负责污水治理,其二自身建设与运营污水处理厂可不交纳水污染治理费。关键是要实现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的目标。(三)印染原料的选择印染行业在选择各种不同原料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它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另外对染料、助剂还必须考虑:原料的成本及其性能、有毒废弃物的性质、能否更容易被生物降解;原料中重金属的含量高低,潜在的累积可能性;以及混合使用的风险和浓度、容性;化学药剂最后的变化;使用
者是否有正确安全的装置等。有效管制原材料的品质,可避免无谓浪费,减少印染次品率,降低重修率,以达到减废目的。其次,更换化学浆料也是减废的重要手段,如采用过硼酸钠、亚硫酸钠代替硫化钠;氧化剂584、双氧水等代替重铭酸钠,不仅提高了功效而旦减轻了废物排放。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传统使用的印染化学品如淀粉,PVA浆料可以用易生物降解的人造浆料代替。大力推广使用淀粉酶原料,用淀粉酶(主要成分为酶蛋白和核昔酸)代替烧碱(NaOH)去除织物上淀粉浆料技术不仅退浆效率高,而且使织物无损,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原料的恰当选择将使印染废水的终端处理难度大大降低,在源头治理时首要的应该是合理有效选择原料。(四)印染废水的吸附处理技术印染废水处理主要是对其进行脱色。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大致可分为2类:物化处理法和生化处理法。前者包括中和吸附萃取、混凝、氧化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等,以物理及化学作用进行脱色、去除SS、降低COD和BOD;后者包括活性污泥法、氧化塘法、生物过滤、生物转盘、厌气氧化、厌气滤池等,通过微生物氧化、分解、吸附有机物而净化废水。吸附法属于物化处理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占有很大比例,目前有关吸附法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研究报道较多。吸附是指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流体(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1种或多种组分积聚或凝缩在表面进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迄今为止,工业上使用较多的吸附剂是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吸附特点和效果各有不同。随着吸附处理技术研究的深入,各种吸
附剂不断被引入,为印染废水的治理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五)过滤法磁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该法是将水体中微量粒子磁化后再分离。在国外,高梯度磁分离技术(HGMS)已从实验室走向应用。IIGMS一般采用过滤-反冲洗工作方式,主要用于分离<50urn铁磁性物质,其过滤快,占地少。采用高压脉冲放电产生的非平衡离子体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在起始pH为9时,对染料直接蓝2B处理30s,水样的C0D降低了42.6%。超滤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另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它是利用一定的流体压力为推动力和孔径在2~20nm的半透膜实现高分子和低分子的分离。超滤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筛滤的过程,膜表面的孔隙大小是主要的控制因素。此法不会产生副作用,可以使水循环使用。但此法只能处理所含染料分了粒径较大的印染废水。结束语印染废水回收主要是对水中染料和化学助剂进行处理。产品单一,染料固定,I口I用水再用于同类产品染色,处理方式较为简单,主要控制色度。对于产品复杂,染料变化大的废水,不仅要控制色度,还要控制助剂浓度含量,若助剂去除费用较高,可将回收水用于漂洗工序用水。参考文献:[1]张艳君,许强,赵菲菲.印染行业水污染治理技术问题与建议[J].
环境影响评价,2014,03:23-25.[1]李杰.纺织印染行业水污染防治公共项目成本效益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4.[2]任惠萍.印染行业水污染治理技术浅析[J].干旱环境监测,1999,01:50-5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污染治理行业市场情况分析.docx
- 当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与对策.pdf
- 《水污染治理先进技术汇编》摘录.doc
- 水污染治理工程专业自我鉴定范文.doc
- 南京市油气污染治理办事指南.doc
- 污染治理的规模收益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出现——来自中国的实证检验.pdf
- 土壤污染治理关键在于无商业用地价值地块治理.docx
- 解析畜禽废弃物的污染治理-论文.pdf
- 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相对作用评价-以水污染治理为例.pdf
- 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分析.pdf
- 生活垃圾处理及大气污染治理技术.doc
-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上的应用.doc
- 装修污染治理方法.doc
- 徽州区畜禽殖污染治理奖补标准明细表.doc
- 挥发性有机污染治理项目进度表.doc
- 到底该如何选择室内环境污染治理公司.doc
- 《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期末试题.doc
- 垃圾中转站空气污染治理基本方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