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80 KB
  • 1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思考题答案汇总.docx

  • 14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目录第一讲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2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2第二讲课程《生态文明若干问题研究》3一、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观的主要内容。3二、试述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问题认识的深化与发展。4第三讲课程6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6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6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重点解决的问题7第四讲课程《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7理解以人为本的三个层次7第五讲课程《论社会主义制度创新》9一、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9第六讲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若干问题讨论》10一、怎样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讨论是“始于毛,成于邓”?10二、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历史地位。11第七讲课程11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主要内容及特征。11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胡锦涛提出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怎么理解这个关系?12三、中国是什么样的新型(世界)大国?(难度大)13第八讲课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3一、怎样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3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与西方民主制度相比)14 第一讲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9月17日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2、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总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具体要求:(一)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二)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三)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四)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五)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六)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七)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八)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九)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十)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十一)加强和改善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1)第一,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2)第二,要深入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3)第三,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第二讲课程《生态文明若干问题研究》9月24日一、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观的主要内容。(加粗必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观批判地继承了西方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它根据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和思考,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1)人属于自然、统一自然并依附自然①人是自然界的一员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恩格斯认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他一直反对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分析的观点,他认为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②自然环境制约人类社会发展人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一旦人类不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物质交换,人与自然的交换行为就会破坏自然环境,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进而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米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③人与自然相依共存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不能毫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而是应该将自然资源看成自身的一部分。人类的肉体、头脑和血液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因此,人类对自然的改善能力超过以往一切生物,人类必须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适度 地进行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2)人能够改造自然,但不可主宰自然①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实现自然的人化过程马克思提出,人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必须通过劳动才能使其与自然发生联系,劳动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过程。恩格斯认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恩格斯的话充分说明了,劳动是人类改善自然的历史性活动。马克思认为,人通过工具将自然环境改造为“人化自然”,促进社会从“原始状态”向“人化自然状态”发展。②实践是人和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人类有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改造自然,但前提必须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动物强,能够从事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更应善待自然,不能主宰自然。(3)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与自然的相互和解①尊重自然资源,反对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②处理好内外尺度以便于其协调进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要爱护自然,而不要破坏自然。如果人类长期停留在物质享受上,就会产生恶性消费和恶性发展,从而破坏环境,也摧毁人类自身。马克思明确反对人类破坏自然界的行为,并告诫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结果又取消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是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过度的索取就会导致自然资源的退化,自然资源的退化就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因此,人类应该适度的利用自然,这样既保护了自然,又保证了自身的存在。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内外尺度,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观要求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人类在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线。二、试述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问题认识的深化与发展。(1)毛泽东的认识和实践探索----人定胜天(开荒开到山顶上,插秧插到湖中央)----水利建设----环境保护----人口控制(注重保护环境和林业发展。重视水利建设和节约资源。)毛泽东曾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目标。要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大力节约原料、材料、燃料和动力。”这其中明显包含着其勤俭节约的生态文明思想。另外毛泽东向来以节俭来严格要求自己,并以此作为全国人民节俭的榜样,他主张实行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勤俭建国的方针,要求在生产和基本建设方面,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和造价,努力倡导人们开发类似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毛泽东也非常注重祖国的绿化,他说:“森林是很宝贵的资源。”因此在国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活动,以期达到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 (2)邓小平对生态文明观的丰富和深化----人口控制、保护环境、兴修水利----发展的理论(注重生态环境的良性持续发展。注重依靠法制和科学技术来解决生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跟据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的国情,结合新时期的国家发展状况。总结了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加强和巩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并且开始对环境保护实施法制化管理,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结束了新中国环境保护无法可依的局面。邓小平同时继承了毛泽东的绿化祖国的生态文明思想,反对过量砍伐森林,倡导全民义务植树,认为植树造林是保护环境的基本措施。(3)江泽民对生态文明观的深化发展----可持续发展----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化进程和国际化交流。)江泽民继承了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想,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理念,构成了他的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形势,生态问题就更显得重要。江泽民提出把环境保护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对环境保护作出了进一步的加强,建立起有效的环境管理程序,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使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他把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把这两项工作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作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出了强有力的实施方针。(4)胡锦涛对生态文明观的贡献----科学定义“生态文明”的内涵----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生态文明的定义和基本要求、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和社会构建。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和最终目标。)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行动纲领,这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继承了并扩展了江泽民的人口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理论,把经济的发展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放到了对国民发展更加有利的位置,并提出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增长方式的改变,消费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处理等适合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一系列科学发展的要求。他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第三讲课程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答:(1)国内意义①十六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②十七大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③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④形成坚守道德底线,遵守法律规范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大力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国外意义①回应“意识形态终结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②应对西方价值观的输出,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补充:【意识形态】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反映某一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利益要求的一种理论化的价值观体系。【“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实质】用他们主导的所谓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来代替社会主义制度,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观。【软实力】指的是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和文化的感染力等软要素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答:(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为什么坚持:指明了社会主义与人类解放的道路坚持什么: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为人民谋福利怎么坚持:实事求是与以人为本相统一(2)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实现什么理想:是奋斗的目标和愿望,富强、民主、文明、公正、和谐走什么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怎样实现理想: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让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3)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精髓)①内在的价值观与外在的精神状态(风貌)②民族传统与时代发展③爱国主义与改革创新(4)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什么是荣辱观: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如何践行:坚守道德底线,培养高尚情操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个统一的整体,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富强、民主、文明、公正、和谐)。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重点解决的问题(1)价值理想与现实利益相结合要把社会主义价值理想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政策,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正当利益需求,切实解决社会的不公平问题,切实为人民促发展、谋幸福。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得到全社会的普遍接受和认同,其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才能落到实处。(2)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①“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引导社会心态。“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②要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快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节机制、权益保障机制。③在公平正义阳光照耀下,用规则与制度创造公平发展的空间、共建共享的平台,人人肯努力、人人有机会、人人有希望的社会。(3)加强修养、完善自我从日常小事做起第四讲课程《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10月15日老师:谭清华理解以人为本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从中央精神来理解“以人为本”。(1)执政党的指导方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太清楚指导方针,这是十八大刚写入党章的。)(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应建立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三个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保证他们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张可以归结为:解放、自由、民主、平等、改革。(网上找的,不知道对不对。)第二个层次,从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问题来理解“以人为本”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包括地区发展、城乡发展、经济发展与政治、社会发展、人的思想观念发展与社会制度发展、科技发展与人文发展、人的发展等。 在以下方面都存在如何取舍,如何平衡的问题:(1)资本与劳动;市场与政府(2)人治与法治、专政与民主(3)马克思主义与国学、西方各种思潮(4)管控与服务(5)掠夺式开发与合理开发(子孙后代)第三个层次,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来理解“以人为本”。1、“以人为本”概念在中西方历史中的含义(1)中国历史上的含义:“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民贵君轻”“民为邦本”“国以民为本”(2)西方历史上的含义在西方历史上,与中文的“以人为本”思想相近的词是“anthropology和humanism”。“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或者“人道主义”起源: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涌现了人文主义,意为对人的文明博爱。17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发展为人道主义,意为对人在道义上的援助。19世纪德国哲学家进而从理性思维高度提出人本主义,意为以人为根本的较为系统的思想观点中西方含义差别:中文的“以人为本”原初的意思只是一种政治治国方略。而西方的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文主义都有高扬人性、凸显人在世界中的中心地位这个意思。2、“人”在中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1)中国孔子学说偏重人伦,而不好“怪力乱神”(例: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西方“从身份到契约”3、人的发现和个人的兴起宗教改革、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以及启蒙运动共同推动了人的个性凸显。市场经济的确立,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崇尚人的理性三者是高度统一、互为促进的。而这三者间共同的东西:个人的凸显。具体来说,在市场经济中,个人成为市场的主体,自由买卖,自由契约和平等交换的观念(个人自由和平等)开始出现。在民主政治中,个人权利观念盛行,个人自由和私人财产以天赋权利的形式出现。在思想上,特别是哲学上,自我意识、主体性成为哲学的核心范畴。近代以来的西方历史发展可以归结为人的发现和个人的兴起。具体来说就是(1)人摆脱神学的束缚,即摆脱人因为具有原罪,因此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救的上帝依附说,人走进了世界的中心,成为包括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命运的主宰。(2)个人从共同体中走出来,成为社会历史的主体。4、人的异化(死亡、沉沦)(1)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与启蒙运动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的理念形成冲突。(2)社会成为个人实现自我利益的舞台,个人与社会如何整合成为重大问题,功利主 义、利己主义出现。(3)传统社会的解体和上帝的死亡,导致人成为无家可归之人,虚无主义盛行。(4)对理性的强调推动了知识和技术的发展,但也破坏了实践理性和其他德性。科学兴起,人文衰落。(5)经济理性和科层制管理对人性的反动。(6)民主政治成为利益政治、表演政治,个人的选择沦落为操控下的被动选择。人成为中心之后,人又反过来被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所奴役。个人成为自由的个体之后,个人反而不知道如何进行选择。5、马克思的诊断和对策马克思把西方近代社会以来的发展都归结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既体现为各种运动和意识形态,也在运动中不断地确立自己的地位,并且用自己的意识形态去取代旧有的意识形态。其实,资本主义从中世纪晚期开始兴起,有很多原因。而新教改革、经济自由主义、启蒙运动等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体现。但是,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和发展这条线索去把握近代社会的发展,这个看法却是深刻的。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后,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摧毁了阻碍它发展的各种传统关系、观念,确立其自己的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并且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因此,马克思的结论是深刻的,但却不是全面的。第五讲课程《论社会主义制度创新》10月22日一、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适用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的实践过程。首先,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不是国外左派学者所称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资本主义化”,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没有改变,仍然是以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性质没有改变。其次,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也不是盲目地改变现有的制度,而是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发展。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思想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的地方进行制度创新和改进。为什么要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思想的题中应有之意。指导思想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必然要求制度的创新。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对现有的不完善制度的改进。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些制度仍然存在着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只有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机和活力。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新问题不断出现,给党的执政能力带来了深刻的挑战。这就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还是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必然要求。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只有制度创新才能跟上世界的步伐,不会因为落后而被淘汰。总之,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各种严峻的挑战会接踵而来,因此,我们在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要不断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境的改革,继续推进经 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创新,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六讲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若干问题讨论》10月29日一、怎样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讨论是“始于毛,成于邓”?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2.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出要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3.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于在总体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毛泽东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不系统、不完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中国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以新的起点与动力。4总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毛泽东思想产生于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年代,邓小平理论产生于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年代。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有关思想具体化、全面化和实践化而完善和形成的,所以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成于邓”。 二、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历史地位。 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光辉典范。第七讲课程11月5日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主要内容及特征。“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指中国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身,同时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国际战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国际形势、中国国情和历史经验,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强调这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具体地说,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包括以下三点主要内容——第一,中国的现代化需要一个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尤其需要周边长期稳定的环境。首先,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其次,良好的周边外交是我国外交和其他形式外交的重要依托,反之则是严重的牵制。在目前现存大国中,中国的周边地缘政治与经济形势是最复杂的。中国有15个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8个,其中一部分与我国有领土纠纷。周边各国大小贫富强弱不一,集中了世界上所有类型的矛盾,而且我们自己还面临着国家统一问题。因此,求同存异,加强与亚洲邻国的区域合作,特别是经济合作,是我们争取稳定周边环境的最佳方法,甚至是惟一的方法。第二,中国是世界的和平力量,中国的发展也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如把经济发展好),就是对全世界和平发展最重要的贡献。首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没有中国的和平与发展就不能说明世界处在和平与发展之中。其次,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舞台上代表着第三世界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反对霸权主义的中坚力量。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维护正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再次,通过中国的发展,与世界上其它国家互通有无,实现互惠互利,从经贸领域堆动世界的经济繁荣从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第三,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合作发展、互利共赢。近代以来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后兴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大战。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兴大国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实行对外扩张以争夺霸权的道路。中国的崛起并不走霸权主义道路,我们的发展不是以美国、日本的衰退为前提的,也不会占领越南的领土。在和平与发展时期,我们强调的是走和平发展之路。多年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行了不懈努力,十分珍惜世界上爱好和平与追求进步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奋斗得来的和平国际环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并通过自身的发展,不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增添积极因素,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发展。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具有以下特征——一、它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途中,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突出和保持中国自己的特色。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文明,中国拥有特殊的国情,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既不同于资本主义, 也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只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要立足于中国这块土地,研究、认识和掌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无论经济、政治还是文化建设,都要符合中国的实际,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要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二、它是一条与世界潮流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封闭的、远离当今世界的体系,而是一个无限开放的,与当今世界融为一体的体系。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是实行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必须是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不是绝对排斥、水火不容的两极对立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中有许多属于全人类创造的文明果实,诸如反映现代生产规律的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等,完全可以为我们借鉴和吸收。但学习、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绝不等同于照搬、移植资本主义。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要具有世界眼光,注意向世界学习,要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寻求适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三、它是一条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后兴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大战。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兴大国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实行对外扩张以争夺霸权的道路。欧洲的发展与它的扩张同时并举。这一过程充满血腥味,表现为欧洲对其他地区的武力征服。而这样的道路,总是以失败告终。在和平与发展时期,我们强调的是走和平发展之路。多年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行了不懈努力,十分珍惜世界上爱好和平与追求进步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奋斗得来的和平国际环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并通过自身的发展,不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增添积极因素,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发展。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四、它是一条渐进发展之路。这条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发展道路,它体现为一种循序渐进、摸索和累积的方式,并注重吸取中外一切优秀的思想和经验。中国的渐进改革与俄罗斯、东欧各国的激进改革有所不同,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中国改革的目标始终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所以,在改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通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越发展,就越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贡献。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胡锦涛提出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怎么理解这个关系?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之间的关系。(1)中美两国创新思维,开拓实践,打破冲突对抗的传统历史逻辑,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的道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思想、政策、行动应该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维、切实的行动,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的新路径。(2)中美之间应当有一种战略互信,走出“战略互疑”,为新型大国关系创造战略前提。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相互信任。我们这个星球有足够大的空间,应能容得下中美两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只有中美两个大国实现了战略互信,才能真正实现世界的和平共处、和谐发展。(3)求同存异,创造“利益”共同体,把合作的蛋糕做大。世界各国的关系都是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是符合两国利益的,两国合则两利,不和则两败。因此,中美应该求同存异,建立利益共同体,这样才能促进两国的共同发展,实现两国利益的最大化。(4)中美合作对中美两国和世界各国命运攸关,中美对抗对中美两国和世界是一切无法承受的灾难。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不仅影响双方的利益,更对世界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中美两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是有利于整个世界发展的。中美两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的大国,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都是不可小觑的,如果两国对抗,那后果将是不可预计的。(5)走出一条中美两国相互信任,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在当今世界,中美两国只有建立互信,谋求 共赢,才是对两国人民,对世界各国有利的。三、中国是什么样的新型(世界)大国?(难度大)所谓新型大国,就是与过去传统的大国所不同的大国。新型大国不是传统世界大国那样追求世界霸权,对外进行殖民扩张,而是追求和平发展,和谐共融。中国追求成为新型大国的理想,不会成为传统争霸型的世界大国。(1)中国的新型大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从我国的国家意识形态上来说,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且是不同于苏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在世界的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国的新型大国必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国。(2)我国的新型大国是十三亿人口的新型大国。从国家人口方面来说,过去已经出现过的新兴大国是从像葡萄牙、英国这样的人口较少的国家,向美国、苏联这样具有较多人口的大国转变的趋势。而我国作为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所形成的新型大国也必然是13亿人口的新型大国。具有这样多人口的新型大国在世界发展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3)我国的新型大国是非西方文明的新型大国。从文明起源方面来说,过去的新型大国大都是从西方文明中产生出的新型大国。而中国是具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具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思想价值体系,是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又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废墟上走上复兴之路的特殊经验。因此,中国的新型大国必然是非西方文明的新兴大国。(4)我国的新型大国是扎根于中华文明的世界新型大国。我国是具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具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思想价值体系,我国的新兴大国所提倡的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等思想都是建立于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和当代国际环境中的。因此,我国的新型大国是扎根于中华文明的世界新型大国。第八讲课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1月19日一、怎样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党的领导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质是取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化方向,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稳定的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要努力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与西方民主制度相比)答案说明:黑体加粗的内容是老师课件上的内容,应该是必写的部分。其余部分是补充的内容,倾斜的楷体字是具体的论述,内容比较多,大家看看即可。(补充答案来源:十八大报告和《求是》 2010年第18期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中国民主政治的最大特色就是协商民主。与西方的选举民主相比,协商民主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公平公正性首先,协商民主确保了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参与协商的既有执政党、参政党,也有各种社团组织和宗教团体,还有各界代表人士。协商民主通过协商,寻求共识,最大限度地化解了社会对立面之间的利益冲突,避免了社会的内耗和冲突,确保了社会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和最优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先进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它把过去只有少数剥削者才能享受的民主变为大多数人都可以享受的人民民主,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拥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权利;其次,协商民主确保了弱势者的权利和利益,因而具有内在的公平性。协商主体尽管身份各异,其地位是平等的。协商的结果往往是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平衡。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不是弱肉强食的竞争关系,而是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此外,对于我国具体国情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人民创造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世界上并不存在惟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符合本国人民群众的要求,是否符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和艰苦探索得来的,既遵循民主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已经被实践证明是完全符合中国实际和中国人民愿望的政治制度。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能够调动起广大人民建设美好幸福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强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