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50 KB
- 7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第四章城市人口第一节城市化与城市人口概念一、城市城市化概念不同的学科(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城市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城市规划学科对城市化的定义是:城市化是由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人口转化,由分散的乡村居住地向城市或集镇集中的客观过程。\n社会学中对城市化的定义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化的过程。地理学中对城市化的定义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的全过程。人口学中对城市化的定义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n综合来说,现代城市化的概念应有明确的过程和完整的含义:①工业化导致城市人口的增加;②拥有现代市政服务设施系统;③单个城市地域的扩大及城市关系圈的形成和变化;④城市生活方式、组织结构、文化氛围等上层建筑的形成;⑤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镇”的居民点数目日益增加。\n二、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来表示。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为75%,第三世界的城市化水平约为37%,全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平均值为47%左右,中国城市城市化水平为29.04%。这表明中国城市化还处于较低水平点。\n三、城市人口的概念城市人口包括居住在城市规划建成区内的一切人口,包括一切从事城市的社会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活动,享受着城市公共设施的人口。在中国还特定为居住在城市范围内并持有城市户口的人口。\n第二节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人口结构是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一般将城市人口分为两类:①城市人口自然结构,如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②城市人口社会结构,如阶级结构、民族结构、家庭结构、文化结构、宗教结构、语言结构、职业结构、经济收入结构等。\n城市人口的数量、年龄、性比、密度、分布和行业特征等等都是城市人口要素。这些要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城市人口结构的状况。\n一、城市人口数量城市人口数量是指城市区域内人口的总个体数,含固定人口总数和流动人口总数。城市人口的数量是不断地变化的,造成其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个体数量上的变动来看,则表现为由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迁(流)入率和迁(流)出率四个基本参数所决定。\n人口在某个特定时间内的数量变化能用下式表示:N=N+B-D+I-Et+1tN是时间t时的人口数量;tN是一个时期后人口数量;t+1B、D、I、E分别是在时间t和t+1期间出生、死亡、迁(流)入和迁(流)出的个体数.\n二、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亦称城市人口构成,即在城市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数量的分布情况。各年龄级的划分,因分析的目的不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一般的情况下,是把城市人口划分成:托幼年龄、中小学年龄、劳动年龄和老龄。\n一般来说,城市人口是异龄群体。通常将城市人口年龄结构模式归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n增长型增长型是指在人口年龄结构中,老龄级的个体所占比例最小,而幼龄级个体所占比例最大。在发展过程中,年幼个体除了补充已死去的中龄和老龄的个体外,总是有剩余,种群数量继续增长;老龄级中龄级幼龄级\n稳定型稳定型是指在人口年龄结构中,每一个龄级的个体的死亡数接近进入该龄级的新个体数,人口总数处于相对稳定;老龄级中龄级幼龄级\n衰退型衰退型是指在人口年龄结构中,幼龄级的个体数很少,而老龄级的个体数却相对较大,同时大多数个体已过了生育年龄老龄级中龄级幼龄级\n城市人口年龄构成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活动影响很大。如年轻人口组的比例过大,则面临着人口教育,未来就业等社会问题;老龄人口比例过大,则有托养、保健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因此,城市人口年龄构成的分析研究,对于预测城市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劳动力资源数量、老年保健、医疗卫生等有重要意义。\n三、城市人口性比城市人口性比是指城市中人口总数或某个龄级的个体中男人对女人的比例。性比=男人个体数/女人个体数\n城市中各年龄段男女比例应大体保持平衡,同时也要求城市产生结构调整应适合男女劳动的比例大体相同。例如某些城市重工业比重过大,男职工过多,女职工很少;某些城市轻纺工业比重过大,女职工过多,男职工过少。这不仅造成恋爱、婚姻、家庭等严重社会问题的出现,同时造成家庭组合、上下班交通拥挤等城市社会和环境问题。\n四、城市人口密度(一)城市人口密度城市人口密度一般指城市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常用人/平方公里或人/公顷等来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反映一个城市乃至城市内某一区域居住人口的疏密程度。其指标常作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人口迁移等计划的参考依据。\n(二)城市人口过密化城市人口过密化,是指城市人口密度超过合理密度的状态,是人口在城市过度集中的表现。人口过度集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因此,通常把城市问题表现突出的城市称为过密城市。如东京、大阪、纽约等是公认的过密城市。\n(三)中国城市人口过密化现状发达国家的城市在城市化阶段后期,随着人口向大城市的集中,郊区城市化急速发展,形成大城市地域。中国的城市化进行刚处初级阶段,发展水平较低。中国的一些特大城市,虽然在人口数量上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水平,但是,实质上城市化地域仅相当发达国家在城市化的初级水平。\n例如上海城市人口接近东京大城市地域中心地区的城市人口,但是,城市化地域面积仅相当于东京大城市地域中心地区面积的41%左右。发达国家大城市地域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半径约50公里的实际城市化地域范围内。而中国特大城市的城市人口则主要分布在半径约10公里的实际城市化地域范围内。这种由城市化初期城市发展水平低下所引起的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地域扩大的脱节,是造成中国城市人口过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n中国2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7935人/平方公里,一些特大城市都超过了20000人/平方公里。日本的东京和大阪是世界上公认的人口过密城市。1992年,东京和大阪大城市地域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分别为12906人/平方公里和11339人/平方公里。而在中国除兰州外,各主要城市的人口密度均超过了人口过密城市东京。\n五、城市人口分布城市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城市空间的分布状况,它涉及城市人口迁移、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规划和增殖等要素。城市人口的分布受到不同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n(一)人口迁移人口在地理空间改变居住地的移动称为人口迁移。城市人口迁移从空间上可分为大范围的国际间迁移,国内城市间的迁移、城乡间的迁移和城市内不同功能区的迁移;根据迁移时间可分为临时性迁移、季节性迁移、周期性迁移和永久性迁移。\n迁移的原因: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的:寻求好的工作、居住和其它活动环境,过着舒适的生活。\n(二)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就是城乡人口迁移过程中,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化和集中的单向动态过程。人口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有两种途径:1农村人口大批涌入城市2农村人口通过社会经济发展就地转化为具有城市生活方式的人口\n(三)人口城市规划以人口为主体对城市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的一种方法。其主要任务是:根据人口情况和容量确定城市发展规模、性质、职能以及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确定城市的功能分区;研究与确定城市的建筑层次格局及居民密度;对城市的主体风格、交通网络、公用设施、绿化等众多问题予以统筹安排和实施。\n(四)城市人口的分布格局城市人口的分布不像自然环境中的种群分布,城市人口的分布受到较大比重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城市人口的分布格局主要是在人口城市规划等作用下的超集群分布格局。\n第三节城市人口的分类城市人口的分类方法因研究的目的不同而不同,为了研究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组、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分类,为了研究城市人口的性比和婚姻状况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发育阶段和不同性别进行分类。\n(一)城市人口的服务结构分类从城市人口的服务关系结构可以把城市人口分为:①基本人口②服务人口③被托养人口\n(二)城市人口职业结构分类城市人口职业结构指的是城市的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所占的比例在中国,可将城市人口分为:①生产性劳动人口②非生产性劳动人口③非劳动人口城市人口职业构成反映出城市性质和职能特点\n(三)城市人口文化结构根据城市人口文化构成来分类的分类方法叫城市人口文化结构分类。目前一般把城市人口分为:七岁上学前、文盲、小学学历、中学学历和大学学历五大类。城市人口文化水平的高低,对城市现代化建设有直接关系.\n(四)城市人口民族结构分类根据城市人口民族结构的特征进行的分类方法叫城市人口民族结构分类。某些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的城市,甚至是少数民族比重大的某些城区,应在生活服务设施、宗教等方面照顾少数民族风俗习惯。\n第三节城市人口的分类城市人口的分类方法因研究的目的不同而不同.为了研究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组、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分类;同样的还有从服务结构、职业结构、文化结构、民族结构等社会结构进行分类。\n一、城市人口的服务结构分类从城市人口的服务关系结构可以把城市人口分为:①基本人口--基本人口指对外服务的工矿交通企业界、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高等院校的在册人员,它对城市的规模起决定性作用。\n②服务人口--服务人口指为城市内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文教、医疗、商业单位的在册人员;③被托养人口--被托养人口指未成年的,未参加工作的和丧失劳动力的人员。\n二、城市人口职业结构分类城市人口职业结构指的是城市的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所占的比例。在中国,根据劳动职工按国民经济部门统计的分类,可将城市人口分为:①生产性劳动人口--含工业职工、基本建设职工、农林水气职工、交通邮电职工;\n②非生产性劳动人口--含商业服务系统职工、城市公用事业职工、科教、文化、卫生部门职工、金融部门职工、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职工;③非劳动人口--除上述两类以外的不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n城市人口职业构成反映出城市性质和职能特点。如工业中心则工业职工比重大,文化中心则文教职工比重大,政治中心则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比重大等。\n三、城市人口文化结构根据城市人口文化构成来分类的分类方法叫城市人口文化结构分类。目前一般把城市人口分为:七岁上学前、文盲、小学学历、中学学历和大学学历五大类。城市人口文化水平的高低,对城市现代化建设有直接关系.它反映城市的职能和效益。一般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人口文化水平较高。\n四、城市人口民族结构分类根据城市人口民族结构的特征进行的分类方法叫城市人口民族结构分类。某些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的城市,甚至是少数民族比重大的某些城区,应在生活服务设施、宗教等方面照顾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如设立少数民族学校和注意少数民族特殊需要的商品供应等。\n第四节城市流动人口和人口迁居一、流动人口概念在中国一般认为在城市中未持有城市户口的非常住户人口。可分为:①在城市中从事短期、季节性工作的外地人口;②到城市旅游、出差、探亲、借读就学人口。其中前者是主要对人口城市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的人口。\n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与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有关。一般大城市、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风景旅游城市等数量较大,可在百万以上,并且各大城市中流动人口居住时间较长。\n城市流动人口优点:对城市繁荣、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劳动力等有积极作用。从农村到城市的暂住人口大多在城市从事建筑施工、行政及企事业单位雇员、集贸商贩、保姆、修理工等经济活动,填补了一些城市人口不愿问津的脏、苦、累、差的就业岗位,构成了城市运行、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n城市流动人口缺点:①可造成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大量的流动人口造成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加剧城市能源、水资源和副食品供应短缺,环境恶化,甚至犯罪率增加,传染病流行等城市社会环境问题。\n②给城市运行带来额外的压力。大量的流动人口都需要城市提供衣食住行。例如上海市各级医院1995年底共有病床6.69万张,其中有1/6的床位被流动人口占用(很多是农村到城市的暂住人口)。由于流动人口的存在,上海市的公共交通、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量也明显增多。\n二、城市人口迁居的概念城市人口迁居:指的是城市中以住宅位置改变为标志的、城市范围内的人口移动,也称城市内的迁移。\n三、城市人口迁居类型(一)伯吉斯模式(二)霍伊特模式(三)阿久努胡德和费利模式(四)60年代中期以后的研究\n(一)伯吉斯模式伯吉斯(1925年)认为,外来移民最初进城时为找工作方便,便居住在中心商业区,随着新来者不断增加,人口压力增大,造成住房紧张并进而引起房租上升、人口密度提高,促使城市中心区的人向外城区移动。低收入新住户开始向较高级的住宅入侵,而较高级住宅区的住户卖掉房子向外迁移,入侵一个更高级的住宅区。由此,迁居就像波浪一样向外层传开,最高住宅区位于城市边缘。伯吉斯称这种向外的运动为入侵和演替。\n(一)伯吉斯模式1-中心商业区42-下层社会住宅区323-中层阶级住宅区14-上层社会住宅区\n(二)霍伊特模式霍伊特(1939年)提出,现有住房会逐渐过时或衰落,上层阶级为了维持他们的地位必须购买新建的高级住宅,土地利用由此而展开。高收入住户在向外迁居的过程中,留下的空房子向低收入住户过滤,而人向高级住宅区迁移。\n(三)阿久努胡德和费利模式把住宅位置与住户在家庭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联系起来。如结婚不久的夫妇,首先租借城市中的公寓,有了孩子以后租借郊区的单一平房,最后是在城市边缘买自己的住宅。这个向外运动的模式,形式上与入侵、过滤模式相同,但运动的原因不同。\n(四)60年代中期以后的研究城市研究重点放以研究人类为主要内容、探索人地关系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行为为主的学派逐渐兴起。认为决定迁居是内外压力作用的结果,当内外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迁居。\n总之,城市人口迁居的研究前期是把人当作人类生态环境的一分子。60年代后期注意力转移到人的行为上,强调人的个性。\n四、中国人口迁居的基本原因迁居原因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主动的和被动的。目前在中国有约70%的迁居是被动的,其中以单位分房为主,30%的迁居为主动的,其中以买房为主。主动迁居和被动迁居的多少不仅仅反映了居民迁居的自由度,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居民的经济状况。\n(一)迁居者本身内部因素1.迁居者的需求包括住宅需求和住宅区位需求两方面。\n对住宅需求产生于4个方面:①人口增加导致人均住房面积的缩小和孩子长大家庭生活不方便;②结婚等原因家庭分裂,新户形成所产生的住宅的需求;③地位升高所产生的住宅需求;④经济能力的提高所产生的住宅需求。\n住宅区位需求产生于2方面:①因工作地点太远而产生的住宅区位的要求;②因环境关系而产生的对住宅区位的要求。\n2.迁居者文化心理在市民眼中,城市与农村、老城与新城在各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人们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城区生活环境的吸引,除非迫不得已,往往不会迁到城市的外围。\n例如1986年上海郊区金山石化总工厂到市区招工,尽管该厂为全国少有的大型企业,住房标准、生活设施、服务条件也好,但由于地处远郊卫星城,应招的人寥寥无几,其吸引力竟还不如市里某区的一个废品公司。\n(二)外界的影响1.社区环境的影响长期生活在某一社区的居民,对周围的物质环境十分熟悉,而且建立了以家庭联系和私人交情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一般来讲,他们不太愿意搬迁它处。\n例据上海市旧城区居民的调查,发现尽管多数人对“物质环境”很不满足(73%的住户人均居住面积在1—5.9平方米之间,90%以上的住房没有室内卫生间,85%以上的住户没有煤气,50%以上的住户没有厨房),但有80%以上的居民愿意留居原地,15.6%的居民愿意搬迁到附近的地段,只有3.896的人不愿意定居原地。\n2.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发展指导思想由“先生产、后生活”变为强调“方便市民生活、治理城市环境”城市政府十分重视生活区的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新建区吸引了大量新增人口及部分旧城区人口在此定居。\n3.经济发展①有利于人口迁居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由于有了可靠和稳定的资金来源;②住宅建设的数量和速度比以前大幅度提高;③居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在衣食得到满足、温饱解决后,对住宅的要求就会提高。\n4.人口政策①生育政策:80年代全国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市区的家庭规模变小,利于人口的迁居。\n②劳动政策:改革开放前,就业的“铁饭碗”保证了职工在一个单位长期工作下去的可能,在住房分配制度下,工作单位不会改变,居住地点也难以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就业政策逐渐推行合同制和聘用制。这种改革给单位和职工提供了双向选择,职工工作地点变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工作地点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居住地点的变化。\n③户籍政策:虽然户籍制度对城市内的迁居没有限制,但实际问题如孩子入托、上学和就业都与户口所在何处有密切关系。广州市近10多年来虽在城市周围兴建了不少住宅,住户也搬迁到这里很久,但由于这里的学校教学质量较差,有相当一部分人为孩子就读而户口仍在老城区,有一部分人为此不愿搬迁。\n5.土地制度1978年前,土地的无偿使用制度限制着人口迁居。在无偿土地使用制度下,愈近市中心交通费用愈小,而且各种服务设施较齐全,住宅与其他行业一样具有靠中心分布的趋势。\n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促使人口迁居逐渐活跃起来,表现在:①在地价机制的作用下,各种功能的用地,根据其付租能力,重新调整在城市里的位置,住宅被从中心区挤到外围。②房地产业的发展是以房屋和土地(使用权)作为基础,土地有偿使用,为房地产的兴起提供了条件。\n6.住房政策过去实行低租金制的福利分配政策。这种政策完全否定住宅的商品属性,其结果是一方面建房投入资金难以收回、建房能力难以提高,另一方面又会导致分配不均无偿分配的对象往往是国家干部、工人。因此,迁居者主要是干部、工人。\n1986年住房制度改革为提租补贴、优惠价格出售旧公房、新房新制度。这种改革使建房有了广泛的资金来源,逐步实现了资金的良性循环,并使住房得以合理利用,从而使住户的住房条件能得到较快的改善,迁居也就相对容易发生。\n五、中国城市人口迁居的特征①目前中国大城市人口迁居呈短距离、蔓延式向外扩散,有别于西方国家以汽车为交通工具人口向郊区远距离扩散的郊区化。②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绝大多数居民无经济实力在住房市场中自由选择住房,因而,中国的人口迁居以被动的迁居为主,其中以单位分房占重要地位。\n③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家庭成员的成长、大量新家庭的形成和户主职位变动是引起迁居的内在原因;新区建设、旧城改造是引起迁居的直接外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