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0 KB
- 1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出版生态学研究论文【内容提要】健康的出版生态对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出版生态入手,提出了出版生态学的概念,认为出版生态学就是研究出版媒介与其环境,以及互为环境的出版媒介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探讨了出版生态学的相关学科和分支学科,以及出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出版生态学应当从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层次研究出版生态规律,而以出版生态系统为研究重点,探索优化出版生态系统、保护出版生态平衡、保证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摘要题】出版业
【关键词】出版生态/出版种群/出版群落/出版生态系统/出版生态学
【正文】
第14页共1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n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后,我国出版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各种形式的出版物的品种、数量增长迅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出版界喊出了“狼来了”。“做大做强”似乎成了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出版集团、报业集团、传媒集团纷纷组建起来,各出版媒介也纷纷扩大规模。由于出版业的高利润的诱惑,各路资金也对介入出版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03年我国出版图书190391种,总印数66.7亿册;期刊9074种,总印数4287万册;报纸2119种,总印数383.12亿份;录音制品1333种,出版数量2.2亿盒(张);录像制品14891种,出版数量3.54亿盒(张);电子出版物4961种,9320.89万张。[1](P1-9)我国已成为出版大国。
但出版大国并不意味着出版强国。在繁荣之下,我国出版界也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1)体制和机制的问题。新闻出版的审批制和出版资源的配置仍然是计划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不少出版媒介内部机制僵化,压制了人才的创造性和活力。2)粗放型掠夺式经营,使得出版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低层次、低水平重复出版严重地浪费了出版资源。3)品种结构不合理,出版规模扩张过快,致使品种增加,印数下降,效益低下。4)市场不规范。出版物市场的区域割据和地区垄断现象仍然存在;行业内诚信意识薄弱,回款难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出版媒介;假冒伪劣泛滥、盗版猖獗。5)出版媒介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如严重违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宣传纪律,有的出版媒介甚至出卖书号、刊号。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破坏了出版生态,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日本出版的“大崩溃”[2]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不能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国出版的“大崩溃”恐怕就为时不远了。
第14页共1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n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用生态学的原理来研究出版,也许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生态学所强调的整体观、层次观、系统观和协同进化观,对出版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生态学的方法与社会科学结合,已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如文化生态学、知识生态学、信息生态学、媒介生态学等。[3-6]曾有人对出版生态问题作过一些讨论[7-11],但尚未见对出版生态学做系统的、深层次的探讨。本文试图对出版生态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作粗浅的探讨。
一出版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研究的是生命体即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出版媒介具有生命体的特征:出版媒介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它不断地进行着人员的更替,不断地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伴随着新陈代谢的过程,出版媒介有诞生、成长、壮大、衰老、死亡或再生的过程。出版媒介在发展过程中,也在继承(遗传)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变异),从而使出版媒介的组织形式、出版物形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版媒介对外界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即根据社会和读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来确定自己的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否则就会被淘汰。出版媒介也是在不断进化的,从最初的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再到胶印;从单一的纸质出版物,到现在的包括纸质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出版物;从过去的手工作坊,到现在的跨国出版集团,这些都是出版媒介进化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把出版媒介看作生命体,从生态学的视角考察出版现象。
第14页共1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n所谓出版生态就是出版媒介与影响出版媒介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总和。它是出版媒介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出版生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媒介环境,即互为环境的出版媒介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都影响着出版媒介的生存和发展。政治制度决定了出版政策和出版法律、法规,也决定着出版工作的性质。经济的发展对出版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出版无不打着其文化的烙印,而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也离不开出版载体。教育的发展为出版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为教育服务也是出版的一大职能。科技与出版更是密不可分,没有文字、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就不可能有出版,出版也承担着发布和传播科技成果的责任。
出版生态学就是研究出版媒介与出版媒介之间,以及出版媒介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出版生态学是将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出版学研究的结果。出版生态学是出版学的拓展,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开展出版生态学研究可以弄清出版媒介与影响出版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因素的相互关系,明确出版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及其进化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进而探索调节以至优化出版生态系统、保护出版生态平衡、保证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二出版生态学的相关学科和分支学科
出版生态学既不同于编辑出版应用学科,也不属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学。它所研究的既不是具体的编辑出版业务知识,也不是自然界的生态关系,而是出版媒介与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它研究的出版生态规律既不同于传统出版学中一般的编辑出版工作规律,也不同于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因此出版生态学是出版学与生态学交叉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对出版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第14页共1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n作为出版学的拓展,它与传统的出版学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所创新。“出版学是研究出版物、出版工作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图书和期刊。[12](P14)出版学的研究成果为出版生态学研究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出版生态学不去研究具体的出版业务知识,而是以整体的、发展的、系统的眼光研究出版媒介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它所研究的媒介涉及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但并不去研究某一具体形态的出版物的性质和功能,而是研究同种媒介之间与不同媒介之间的生态关系,及其在出版生态系统进化中的作用。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13]出版生态学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来研究出版学,因此出版生态学与生态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出版生态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中的出版现象,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生态学作为一种方法论,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地向经济、技术、政治、法律、社会、历史、美学、伦理、哲学等众多领域渗透,推动了许多新兴学科的发展。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观点和方法,为出版生态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14]传播是出版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出版学与传播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传播学研究的媒介范围很广,但侧重于研究广播、电视、报纸、网络这样的新闻媒介,与出版生态学中研究的媒介各有侧重,研究角度也不完全相同。
第14页共1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n此外,出版生态学与管理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也有密切的关系。
出版生态学研究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特点,因此它有许多分支学科。按照出版媒介的层次性划分,可分为个体出版生态学、种群出版生态学、群落出版生态学和出版生态系统生态学。按照出版媒介的分类来划分,可分为图书出版生态学、期刊出版生态学、音像出版生态学、电子出版生态学和网络出版生态学。按照出版媒介的组织环节划分,可分为编辑生态学、发行生态学、出版管理生态学等。按照出版生态演替的过程,又可分为古代出版生态学和现代出版生态学。
三出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只有在正确的方法论指导下,科学研究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出版学的一些传统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古今中外法、分析综合法在出版学研究中曾经是主要的研究手段,[15](P27-29)但这些方法远远不能满足出版生态学研究的需要。作为新兴边缘学科的出版生态学,应当在借鉴这些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方法,并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他学科的成果和方法,加强多学科、多方法的研究,发展自己的研究方法体系。总的趋势是,由定性研究趋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由静态描述趋向动态分析,从局部研究到整体研究。
第14页共1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n(1)调查研究的方法。出版生态研究离不开出版活动的各种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不能凭空得来,必须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才能取得。随着数学方法的引入,调查研究的方法也日趋完善。进行出版生态调查研究,必须首先明确研究目的,然后制订研究方案,包括确定调查对象、抽样范围、抽样方法、测量方式、问题设计,并实施调查。取得数据、资料后,还要进行整理和归类,再根据需要,分析各类数据,抽出其中带规律性的东西,上升为理论,总结出观点,最后形成研究成果。这里就用到了概率与统计的方法,对大量复杂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法。定性分析的目的在于识别研究单位的属性,分析它的组成要素,并根据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定量分析则是对事物量的方面的揭示。在出版生态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利用定性研究来定义问题,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定量分析则可以用以验证定性研究中的假设。定量分析之前通常要以适当的定性研究开路。有时定性研究也用于解释由定量分析所得的结果。因此,尽管定量分析能够得到精确的结果,但定量分析不能取代定性分析,而必须以定性分析为前提。只有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才更有利于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14页共1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n(3)出版系统分析与综合研究法。系统分析是指在研究中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内各要素、结构和关系的考察,研究如何优化系统的结构以发挥系统的最佳功能的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可以对系统的发展作出预测、决策和实行控制,可以找出系统从一种状态突然转化为另一种具有新功能的状态的条件、机制。而系统综合则是按照系统的诸要素、结构层次、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在思维中复制和设计系统整体的综合方法。在把部分综合为整体时,能够揭示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质态、新规律;它着眼于系统的最优效应,通过对系统各部分的创造性组合,实现系统设计的最优方案。
(4)宏观出版生态与微观出版生态相结合研究法。出版生态也可分为宏观出版生态与微观出版生态,宏观出版生态指整个出版业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科技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不同媒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微观出版生态则指出版媒介与作者、读者、经销商、印刷商,以及出版媒介内部各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宏观分析是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对宏观出版生态进行的研究。微观分析则是指从构成出版业生产与流通整体的各环节、各部门、各工序、各层次、各方面,对微观出版生态进行研究。把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既可以全面地揭示出版生态规律,又可以通过科学分析找到维护出版生态平衡,保证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应当指出的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日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方法相互移植与借用的结果。因为一种方法就是一种视角,从新的视角就可以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可以大大扩大思维空间,促使新思想、新学科的产生,出版生态学的产生就是如此。随着出版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将会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方法体系也会逐步得到完善。
四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出版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把出版与生态联系起来,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对象,并从系统整体上去研究其结构、功能和动态,以至优化和调控。
第14页共1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n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在微观生态方面,应当着重研究编、印、发、管等各个环节在整个出版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宏观生态方面,则应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层次研究出版的生态规律,这也是出版生态学研究的中心。
1.个体层次出版生态学研究
个体生态学也称生理生态学,它研究生物对环境适应性的生理机制。生理适应使生物在不良或极端环境中得以生存,提高存活力。同样出版媒介也必须适应社会环境才能够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个体层次出版生态学研究出版媒介(个体)与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以及组成这些个体的部门如编辑部、发行部(器官),以至编辑人员、发行人员(细胞),甚至可以小到稿件(基因),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出版媒介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灵活的适应机制,使自己保持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出版媒介内部的各个环节的联系,及其人员的素质是关键。那么,它需要建立怎样的联系,其人员需要怎样的素质?影响媒介的限制性因子是什么?出版媒介适应社会环境,同时也会反作用于社会环境,这种反作用有正面的,也可能有负面的。如何提高出版媒介的耐度,以增强出版媒介在极端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如何使出版媒介对社会环境产生正面的影响,抑制其负面的影响?这都是个体层次出版生态学需要研究的课题。
2.种群层次出版生态学研究
第14页共1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n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各种方式彼此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整体,即为种群。[13]在自然界,种群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同一地区的个体共享同一资源,因而在对待资源的关系上又表现出种内竞争或合作关系。在信息化社会,严格地说不存在相互隔离的出版种群,但是为了研究方便,在目前我国出版物市场被人为分割的情况下[16],我们姑且给出版种群下如下的定义: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一定的条件联系起来的相同类型出版媒介的群体,称为出版种群。种群层次的出版生态学就是要研究在这种分割条件下的出版媒介个体之间,以及其群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出版种群的数量、分布密度及其数量变动规律;研究出版种群的组成及出版种群的结构。各种形式的出版集团、报刊集团、传媒集团可看作是出版种群。目前我国的这些集团大多是靠行政手段组建的,并不完全是自发的市场行为的产物。如何合理地配置出版资源,规范竞争,加强合作,而不是各自为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仍是有待研究的课题。研究种群层次的出版生态,将为此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14页共1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n在研究出版种群时,我们不应该忘记书商。有些书商已不满足于仅仅做书刊流通的中介,而是通过买书号、刊号、版号进入出版媒介的行列中,可以称之为隐性媒介。这样的隐性媒介有多少?可能难以统计。在我国出版审批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国有出版媒介不能积极有效地应对市场挑战,市场就会来配置出版资源,买卖书号、刊号和版号的现象就难以杜绝。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够合理地解释出版种群的变动。由于买卖书号的不合法性,书商在资源分配上处于先天的劣势,但由于他们更加了解市场,畅通的销售渠道弥补了他们的劣势。但作为隐性媒介的书商也是不稳定的,其规模和数量均变动频繁。
3.群落层次出版生态学研究
所谓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生境中的全部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各种方式彼此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整体。例如一片由多种不同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的森林,和生活在森林里面的许多动物和大量的微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只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群落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结构、性质与功能、群落内的种间关系、群落的发展与演替、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与稳定性,群落的分类和排序等。[17](P4-5)我们可以把一定区域内的图书媒介、期刊媒介、报纸媒介、音像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等出版种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组成的整体看作出版群落。不同的出版种群构成了出版群落的出版媒介多样性;不同的出版媒介具有不同的形态,或具有不同的载体,它们既有竞争,又有协作,各自占有相应的生态位,表现出出版群落的层次性;出版群落中各种出版媒介的数量不同,由此可计算出各种出版媒介之间的比例,即相对数量。出版群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演替。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的出版媒介有不同的生态位。
第14页共1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n由哪些出版媒介种群构成了出版群落?在出版群落中,其结构关系如何?出版群落的功能是什么?出版群落怎样由最初的图书媒介演替到现代的多种出版媒介种群构成的复杂群落?不同出版媒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其演替的规律是什么?出版群落的演替趋势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都是群落层次的出版生态学需要研究的课题。
4.生态系统层次的出版生态学研究
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系统,其中各成员借助能流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这就是生态系统。[13]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及生态系统的发育和进化。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我们可以尝试为出版生态系统下一个定义:一定地域内的出版群落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组成的系统即为出版生态系统,其中的出版媒介与其环境,以及出版媒介与出版媒介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出版生态系统也是出版生态学重点研究的内容。出版媒介与其生存环境通过怎样的联系组成了出版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有怎样的结构?出版生态系统的功能是什么?出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什么方式流动?物质通过什么方式循环?信息通过什么途径传递?出版生态系统进化的规律是怎样的?如何使出版生态系统达到最优化,并保持出版生态的平衡,以保证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都是生态系统出版生态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上探讨了出版生态学的概念、出版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及相关学科、出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由于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中许多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其不完善是不可避免的。对此还需要不断地深化研究,逐渐明确和完善出版生态学的学科体系。
第14页共1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n【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署计划财务司.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日]小林一博著.出版大崩溃[M].甄西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3]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3):105-113.
[4]陇菲,张一凯.知识生态学:对人类与知识实体关系的新探索[J].兰州大学学报,1990,(1):13-17.
[5]张福学.信息生态学的初步研究[J].情报科学,2002,(1):31-34.
[6]崔保国.媒介是条鱼——关于媒介生态学的若干思考[EB/OL]./lw-view.jsp?id=810,2003-11-03/2004-07-12.
[7]张辉冠.改善中国出版文化的生态环境[J].编辑之友,2000,(5):2-5.
[8]吕瑞荣.编辑生态浅探——编辑生态理论构想之一[J].广西社会科学,2003,(7):153-155.
[9]吕瑞荣.论编辑生态和编辑活动——编辑生态理论构想之二[J].广西社会科学,2003,(8):164-166.
[10]范卫平.出版生态平衡与出版业治散治滥[J].中国出版,2000,(4):11-12.
[11]王坤.出版资源的开发与出版生态平衡[J].出版发行研究,1999,(1):14-16.
第14页共1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n[12]袁亮主编.出版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3]贝时璋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卷[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14]许力以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EB/OL].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15]袁亮主编.出版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6]王永亮,朱伟峰.柳斌杰:激情纵论新闻出版改革[EB/OL]./zhengfu/2004-09/28/content2032566.htm,2004-09-28/2004-10-06.
[17]赵志模,郭依泉.群落生态学原理与方法[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
第14页共1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